扩展视野

2024-12-11

扩展视野(精选4篇)

扩展视野 篇1

一、前言

米开朗基罗说:“素描是绘画的源泉和本质。”素描艺术的内涵与素描教学由来已久。参照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用铅笔、粉笔或其他材料, 通过线条描述客观事物、感觉等。”日汉美术词典的解释:独立的以单色色块、面、线条所作的写生习作和创作。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素描的理解偏重于材料和手法的角度, 多解释为“用单色 (铅笔、粉笔等工具) 的线条、色块描绘事物的方法”, 不论各方对素描的定义有多大程度的差异, 其中有一点是共通的, 那就是都将素描看成是画家“描述”事物的一种简练方法。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在开展过程中, 素描一直是作为基础课程开设的。对于素描的“基础性”, 从未有人忽视。但对于拓宽素描的工具材料、探索素描的表现技法, 在高校素描课程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我国高校素描课程的现状

(一) 材料的保守

素描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久远, 我国的学院美术教育也已走过了几十年。但迄今为止, 我国美术界所使用的素描材料仍非常有限, 只有铅笔、炭笔、炭精棒、橡皮等寥寥几种。这些材料在每个学画者的最初阶段开始接触, 也成为学院教学中的主要工具。众多出版的素描书的素描绘画工具也多是以铅笔为主的。这使我们对素描的材料工具与方法步骤产生了许多误解。以为素描只能由铅笔或炭笔完成。素描教学中教师强调的是造型为主的结构素描或是调子为主的全因素素描, 很少对新材料新技法的运用有所重视。因此学生中新材料的尝试也少有人深入探索。学生对于材料、肌理的认识往往是在划定专业后, 从自己的专业中开始接触。似乎素描只是学习绘画初始的基础阶段, 为今后的各画种打打基础, 或者是为创作所做的准备之作, 充其量是个“草稿”。世面上出现的素描书也多是以介绍观察方法, 指导初学者入门的内容居多, 而对素描工具材料有所关注的却不多。这诸多因素都造成了在国画、油画、版画都在极力探索新的材料工具、尝试新的表现技法的时候, 素描的材料与技法却鲜有变化。

(二) 技法的单一

由于我们所了解的素描工具与材料的局限, 我们在进行素描训练与习作时多采用的技法仍是沿用考前班的法子:用铅笔铺线条, 把大幅的画面用细密而均匀的线条铺满。如果是一张长期作业, 铺调子、打线条所用的时间也不会少。因此, 在一张课堂作业的进行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能更熟炼地使用铅笔, 如何利用铅笔线条造成更细密、更丰富、更面面俱到的画面效果, 一味沉浸在对铅笔线条造成的其实是有限的表现空间里。而对拓展素描工具材料, 尝试其他形式的技法训练却少有人问津。加上铅笔与炭笔在画面上的不易协调性, 以铅笔为媒介便以排线为主要表现技法, 以炭笔为工具则以纵横向或倾斜的“涂”或“蹭”为主。很少有人尝试多种技法的混和运用, 更不要说有技法的创新, 这也就造成了高校素描形式与技法的单一化。

(三) 画面的雷同与麻木

市场对素描绘画工具的忽略与学校素描教育对素描掌握技法的单一化传授, 也必然会导致我国高校素描画面的单调与雷同。受限的工具材料, 相同的技法, 加上我们的高等院校对素描长期作业的“偏爱”, 致使学生挫伤了敏锐的感觉, 而陷入到局部观察中去, 沉陷在长短不一的排线中不能自拔, 而对客观物象的新鲜感早已不复存在。这极易造成画面充满“技术性”而缺乏“情感性”的麻木状态。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倦素描, 也有很多学生对素描训练与创作练习如何衔接的关系缺乏认识。不知如何追求与创作手法相一致的素描效果。现行全因素素描更适合情节性的“俄式历史画”与风俗画“主题美术”的创作。假若在创作潜质与创作兴趣上不属于这一类型的学生, 在进行创作课题时, 就往往会因为缺乏与之相吻合的素描语言的锤炼而显得力不从心, 或者说在试图突破常轨而制造某种新面貌时就不知从何下手。这也常常会造成学生平常的素描训练与创作脱节的现象。一个素描写实功底较强的学生却缺乏创作意识, 一个有很好画面构想的学生却苦于找不到相应的素描语言。这些现象都与平常的素描训练相关。抓住对事物的敏锐感觉, 尝试不同的工具材料与技法, 用最合适的语言来表现这种感受, 这不仅能改变“千人一面”的素描画面效果,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

三、拓宽高校素描课的展示空间

(一) 重视素描的独立地位

素描是造型基础, 是培养各类美术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又是一个永远也探不到底的有生命的世界。素描和绘画一样, 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及时代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素描艺术, 就是其一部造型艺术的经典。通过素描训练, 可以锻炼画者的观察、认识和表现能力。同时, 素描也是绘画创作的特殊手段。从创作角度来说, 它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一幅好的素描就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甚至于伟大。柯勒惠支那一系列朴拙的素描作品就是世界美术史上伟大的经典。我们完全可以用素描的艺术形式创作出完美的艺术作品。它应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占有地位。此外, 素描是面对生活、表现生活、深刻生活最为直接便捷的一种艺术手段。素描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 一幅杰出的素描, 本身即是一件极具魅力的完整的艺术作品。“素描语言的多样演变导致了创作形式的不断创新。”因此, 在学校素描教育中应该重视素描的独立地位。拓宽素描的表现空间, 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把素描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寻找多种表现技法, 形成更为完备的素描体系, 而非仅仅是为其他画种的附属品。素描不仅是绘画的基础, 而且其更具有独立存在的艺术价值。

(二) 在素描课程中尝试与其他画种技法结合运用

由于我们素描教学的思维被禁锢在一脉相承的圈子里, 只知有俄罗斯契斯恰柯夫扎实地明暗造型素描 (全因素素描) , 用铅笔忠实于在准确的形体上施加具有三维空间的黑白灰关系, 满足于色块之间所产生的微妙过渡与衔接, 却并没有注意到俄罗斯素描中许多极其丰富的效果并非单纯由铅笔画出, 而是采用了各种材料与工具, 运用了特殊的技法手段。如“制作透明与不透明的素描底色所用的绘制方法与最后效果的不同, 素描绘制技法中可用毛笔上色、用滚子上色、用可挂色粉的工具上色或把炭棒直接蹭在画面上的上色等不同技法, 大大缩短了涂调子的时间。”并且俄罗斯素描课程中也很重视材料与技法:水彩中的湿性效果, 油画技法中一些笔触效果, 都可以通过素描技法来反映。他们的素描课程安排中有专门的材料课。当我们对俄罗斯素描教育与他们的素描缺少足够的认识, 以单一的铅笔排线去描摹印刷品时, 其实对于画面中许多闪光处已失掉了。国外许多大师在素描中运用混和材料, 法国雕塑家罗丹就是一位善于运用混合材料的大师, 他的素描多用炭笔加水彩, 表现人的肤色, 流畅的线条施以淡彩润染, 使作品增加了特殊的透明感和质量感, 使作品中出现了更多的空间, 更丰富的色调以及更微妙的联想。我国也有很多艺术家采取不同的绘制手法, 使素描画面出现及其丰富的效果。如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徐芒耀先生就喜欢用法国康颂细纹水彩纸用木炭作全因素素描, 再用木炭芯笔作深入细微的刻画, 最终可取得似单色油画效果。也有画家在纤维板上拼贴报纸和布, 滴石膏, 滴蜡, 甚至用到火烤, 再用毛笔、钢笔、粉笔等等进行创作。因此, 充分认识到材料与技法的因素, 用各种材质和媒介尝试画出别具意味的画面, 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鼓励启发学生借鉴其他画种的各种特殊表现技法来进行素描训练与创作。刮、擦、刻、作底色, 色调的渲染, 干湿的变化与渐变效果, 这些都可以拓展素描的表现效果空间, 更能够调动学生对素描的积极性, 也能够让我们的学校素描更加富有生命力, 焕发出新的光彩。新材质的广泛实验会给素描质感和肌理的表现带来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利用材料的情感性因素, 让画面更深切的表达作者的感受, 而非单纯只能看出作者的手艺与功力。素描艺术的关键应该是艺术家新的思维, 新的观念和新的材质的完美的结合。而高校的素描教育是应该对学生培养艺术思维进行训练与鼓励。

打开视野, 让更丰富的内容进入我们的素描课堂。不要让素描变为我们高校美术教育的拐杖, 而是让它成为我们飞向艺术殿堂的翅膀。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素描课程现状的分析, 着重阐述素描的表现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扩展素描课程的视野, 使学生在素描课的训练中不但要练就创造的技术, 还要练就创造的头脑。

关键词:高校,素描课程,工具材料,技法

参考文献

[1]、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商务印书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

[2]、苏剑雄.从美术创作多样性的发展看美术教学[J].中国美术教育, 2000 (3) .

[3]、孙韬, 叶南.俄罗斯素描技法[M].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0.

扩展视野 篇2

一、“免疫系统”理论视野下经济责任审计职能的扩展

(一)防御职能。

防御职能是指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免疫的防御功能将会有效地抵御病菌、病毒等对机体的入侵,从而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审计工作的重点,是切断“火源”,而不是只顾“救火”。经济责任审计的防御职能,其实质是审计监督关口的前移,审计机关应与组织部门协商,改变过去单一的离任审计方式,开展任前审计。领导干部在拟任新的领导职务前,对其担任原领导职务时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与组织部门的“离任考核”一起,作为是否使用任职的重要依据。任前审计对防止领导干部提拔使用中存在的“带病”提拔问题将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有问题的领导干部不被任用,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二)稳定职能。

稳定职能是指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细胞的能力。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不断地新陈代谢,来维持机体的健全。机体也必须从体内不断地清除衰老和死亡的细胞,促使细胞新生,在这方面免疫的稳定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的稳定职能,其实质是开展任中审计,并以任中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目的是识别风险后迅速采取措施并将损失降到最小。开展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地发现贪污舞弊等违法违纪问题,并对有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查处,保持党的新鲜血液,确保国家经济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三)监护职能。

监护职能可以识别和消灭体内产生的突变细胞。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体内经常发生一些细胞的变异,这些细胞一旦发育起来就是肿瘤细胞。体内的免疫监视功能可及时发现这种异常细胞,并及时将其清除。近些年,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我国各级领导干部的任用、管理和监督,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腐败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对出现问题的领导干部处分的力度并不大,一些违纪违规问题是屡查屡犯,屡犯屡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监护职能,赋予审计机关更高的行政执法能力,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处理,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检察机关经济案件线索的双向移送制度,可将发现的肿瘤细胞及时清除掉。

二、实现“免疫系统”理论视野下经济责任审计职能扩展的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职能与“免疫系统”职能,笔者认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实现领导干部任前、任中、离任审计计划管理。

审计机关应与组织部门协商,改变过去单一的离任审计方法,对经济责任审计采取任中、任前、离任三种审计方式,以任中审计为主,严格按计划管理,有助于经济责任审计防御和稳定职能的扩展。

1. 领导干部任中审计计划管理。

对任期满三年的领导干部,无论岗位是否变动,原则上都要进行审计。在计划的安排上注意突出重点,对具有执法权、管理权,资金拨付多、下属单位多的领导干部,侧重进行审计;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领导干部,安排主要力量进行全面审计。进行任中审计计划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和处理问题,为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发挥作用。

2. 领导干部任前审计计划管理。

根据组织部门委托,对掌管资金、物资部门的主要领导成员提拔任用时,都要进行任前审计,并逐渐扩大任前审计的范围和比例,列入审计计划,逐步实现“先审计,再任职”的干部任免程序,有问题的领导干部坚决不能上任,业绩不好的领导干部报组织部门重新考虑。开展任前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领导干部的“带病”上岗问题,为保证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3.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计划管理。

把三年内达到离职退休年龄的领导干部,统一列入各地的年度审计计划。审计部门根据组织部门提供的领导干部名单,自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计划,力争在领导干部离任前完成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是保证领导干部工作质量,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仍是今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加大审计成果运用转化的力度。

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转化的力度,对于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监护职能和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威慑力具有重大作用。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加大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转化的力度:一是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处分的力度。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2008年全国审计机关共对2.4万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其中有64名领导干部被审计拉下马,同时,还有226名其他人员的问题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应该说,受处分的比例并不高。“审计难,处理更难”,“法不责众”,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应加大处罚力度。二是建立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机关经济案件线索的双向移交制度。纪检、监察部门和检察院发现线索,但涉案资金尚不够立案时,应向审计机关提供线索,先以审计的名义由双方派人进点检查,最终结果够立案标准则进入司法程序,不够立案则进行审计处理处罚。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过程中,如发现严重违法、违纪线索,在查证属实后,须经检察院或纪检、监察部门立案调查的,应立即将前期调查资料移交上述单位,立案处理。

(三)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免疫系统”理论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促进审计工作的创新。

1. 加快审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审计,作为“免疫系统”,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积极防御领导干部“带病”上岗,及时发现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犯的错误,以及有效处理所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审计人员应该熟悉政策法规,掌握国家发展动向,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提高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通晓经济业务,开展职业后续教育,学习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提高政治觉悟,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增强对外界腐蚀的抵抗力、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

2. 严格考核,激励审计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要激发审计人员工作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最好的办法是采用考核机制。每完成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项目组领导和项目组成员应对组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定期汇总,根据评价结果对相应人员进行奖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审计人员及时发现不足,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弥补,还可以激励审计人员发挥聪明才智,更快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激励他们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并与审计事业协调发展。

(四)加快法律规范建设。

扩展视野 篇3

这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来实现, 曾经最主要的是博客和博客评论, 不过随着Facebook和Twitter的兴盛, 很多人转向了这些短讯息的发布平台。在中国我们主要用微博。这种转变恰恰迎合了新闻“倒金字塔”的发布框架, 基于现实信息的冗杂和消费的快速性, 我们需要短平快的消息传递与接收。因此, 微博在中国已经完全取代了博客。特别是微博让新闻发布的条件更充分——权威认证使新闻的信息源可查, 并以此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通过微博发布的信息包括公共事件的质疑与深度挖掘以及某些隐蔽事件的披露。譬如, 2011年9月21日、22日, 11月21日, 广东省汕尾陆丰市东海镇乌坎村村民因土地问题与当地政府发生冲突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反响, 此次事件立刻在微博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阵势, “乌坎事件”迅速被专名化并成为微博热搜词, 而且最“可怕”的是成千上万的网友在微博中集中性评论, 引发了一场微博言论风波。[1]再如, 2012年3月17日晚7时许, 一位名为“_-冰翼-_”的网友发布了一条关于城管暴力制止流动摊位的行为的微博, 而且图文并茂, 引起了瞬时大量的转发。[2]

总体而言, 传统的媒介主要靠公司、机构和集团等, 然而随着媒介对个人的延伸, 普通人可触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因此, 自由撰稿人、新闻评论员、线索人以至于微博大V纷纷出现。随之带来的问题是, 对于媒体, 我们自信他们专业, 他们有职业素养, 他们的新闻框架与我们的期望不谋而合。但是对于后者这一群分散职业人来说, 他们的积极作用到底有多大?美国9·11事件之后, 各大电视台现场直播了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 但对于突发性新闻, 他们又没能做好充分准备, 因而他们便开始征求普通民众的新闻资源——有人利用手机等拍下了当时飞机撞击五角大楼的过程。[3]与此相关, 如今线上与线下媒体组合成了一种新闻合作模式——由线上提供线索, 线下媒体展开深入报道。另外几年前, 已经有美国人开始创建公益性新闻网页, 在这里浏览者可以看到由普通人汇集起来的新闻, 浏览的代价是捐出极小数目的钱给网站以支持运营, 虽然这里面的运行机制还不那么成熟。例如, 交易费等问题, 但这已经发出了一种信号——从原来的自由写手或博客评论的无序状态向自觉集中信息以获得集体性权威认同的进化。[3]不过在我们国家显然这些还不成熟。例如, “微博效应”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 “微博围观”、“微博极化”和“微博动员”等舆论引导已经产生一定威力。而事实是, 这种威力极可能伴随着偏见的同化、无意识的受众接受和情绪感染等。[4]对于国外网络运营相对成熟自由的环境来说, 开放的信息渠道也不意味着毫无坏处。“假新闻”就正在被许多人诟病。美国传统媒体均有严格的新闻内部审核流程, 假新闻是绝不允许出现在传统媒介中的。[5]然而很多人通过Twitter蓄意制造个人爆点而博取别人眼球。近日, 一位自称名为Jasmine Tridevil的美国女孩爆出了自己整容, 人造出第三个乳房。该事件立刻引起了全球关注, 然而几天后著名网站Snope.com公布调查, 称该女子疑似制造假新闻, 其真名为Alisha Hessler并曾有制作假新闻的前科。[6]

新媒介似乎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因为我们有更多的手段来获取信息, 然而这其中又掺杂着很多虚假的、无聊的信息, 鉴于它们在我们有限精力和时间上与真实信息形成零和关系, 我们获取有效信息的机会又在减少, 这构成了一对特殊的矛盾。当然我们可以说, 我们有了解真实信息的倾向, 然而这又面临着几大考验。笔者于2014年上半年于台湾大学交流访学, 并关注了3月中旬在台湾发生的占领立法院、反对服贸协定签署的运动, 在报道这次运动中, 学生采用了一种越顶政府的方式——通过自制网站直播立法院现场情况。笔者看到, 通过Facebook分享地址, 受众可以轻易进入这个直播网站, 网站页面设计简陋, 但有多条直播源信号, 每一个信号由现场学生“记者”通过摄像机凭借覆盖全市的Wi Fi直接将信号传播开来, 其中没有任何偏码加工。这种新闻的报道方式是违法的, 也是危险的。首先, 新闻组织对事件的介入并不能完全起到理想作用, 这种担心源于他们的煽动性。其次, 越顶政府的报道使得舆论容易产生倾向于学生方的沉默螺旋。最后, 我们能否保证在没有编码下, 受众能够理智解码而不受视角选择和冗余信息的干扰。

可见, 当真实的新闻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仍受到了偏见和框架等因素的干扰。而且现实是, 很多传媒政策越来越表现出半开放倾向, 各种排他性因素、对真实性本身的质疑等依然存在, 而且其中一些可能越来越严重。[7]净化新媒体来规避风险或许只是理想化的, 倒不如承认:正由于新媒体的种种特性, 它在信息传播中永远不会做到完美。

摘要:如今的媒介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 特别是当下新媒体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传统媒体的生存, 线上和线下的斗争越来越激烈。那么针对新闻的传播, 新媒介到底扩展了我们的眼界还是诱导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越来越狭窄, 这是值得讨论的。

关键词:新媒介,扩展与萎缩,新闻,真实性,封闭倾向

参考文献

[1]熊琦.被置换的政治主题与微博政治——微博内的广东“乌坎事件”[J].新闻大学, 2013 (5) :45.

[2]廖卫民.高转发微博的传播机制及可视化分析[J].现代传播, 2014 (7) :215.

[3]Ellen Hume.The Future of the News[EB/OL].Communications Forum in MIT, http://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2/8/8/S7KF1S588.mp4, 2014-10-19.

[4]吴闻莺.微博网舆论聚合效应研究——微博围观、微博极化与微博动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3, 34 (1) :133.

[5]乔木.美国如何防范假新闻[J].中国记者, 2014 (3) :119.

[6]Jasmine Tridevil Has Three Breasts?[EB/OL].http://www.snopes.com/photos/bodymods/jasminetridevil.asp, 2014-9-23.

扩展视野 篇4

2011年深圳市一新生儿家长带其到深圳儿童医院就医, 医生诊断称需花数万元做手术, 家长拒绝后将孩子转到另一家医院治疗, 并声称花八毛钱就治好了孩子的病这使得深圳市儿童医院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不久孩子病情再度恶化, 家长将孩子带到武汉的医院, 诊断结果与深圳儿童医院完全一致, 处置方法也基本相同, 家长因此向此前受到舆论冲击的医院公开道歉。这一事件中, 关于“八毛门”事件的很多评论未经深入调查便直接将矛头指向深圳儿童医院, 导致判断上失真。

针对该事件, 《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八毛门”医患言和, 还缺媒体道歉》 (1) , 批评新闻记者乃至某些媒体只看到一时一地的情况, 缺乏统观全局的意识和社会担当。对“八毛门”事件中媒体的表现, 各界的口诛笔伐层出不穷, 但大多数都涉及到一个关键词:专业。大多数批评认为, 缺乏专业的报道和独立的判断, 本能地相信当事人是一个受害者, 而医院是乱诊断乱收费, 轻易被“八毛钱治好10万元病”这个爆炸性的、对新闻人极具诱惑力的不实信息所俘虏, 完全实施了一次对医院的“暴行”。

随着网络时代和媒体时代的到来, 自由化、商业化、娱乐化氛围渐浓,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受到严峻挑战, 各界在对媒体缺乏专业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 也深入研究进而探寻新闻行业的出路。

二、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的现状

谈及专业主义, 我们有必要对其相关的职业进行简单地解释。在国外文献中, 只存在profession一词, 专业还是职业只是我国语境下的翻译形式不同。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对新闻专业主义、知识和话语进行了研究, 但并未提及我国研究中所谓的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 专业和职业是本土化的结果, 是profession在中国不同语境下的差异反应, 因此本文中专业和职业是等同的, 至于两者究竟关系何如, 不涉及论题本身, 姑且不详细论述。

综观近几年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 本土化研究的加强

李岩在《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与变异》中指出, 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使得市场经营和市场的利益原则, 不仅弱化了党报、国家机关报的性质, 更弱化了新闻的专业主义性质。商业化在使新闻专业发生肿瘤式的变异, 而这似乎也是新闻专业摆脱政治-行政干预最有效的办法, 同时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受到重大撞击的地方。 (2)

(二)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问题

吴皓月和汪晓婕在《试论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构建》中指出, 新闻专业主义本身没有好坏, 而是在于不同的国情和价值观。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媒体制度, 由不同的人构成不同的社会形态才是差异的根源。我们国家的新闻专业主义根源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 所以我们需要深入挖掘, 建立一套有特色的落地机制。 (3)

(三) 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张音指出, 公信力, 这是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与现实坚守。在今天, 更需强调从传统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出发, 来完成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 以引领主流舆论, 构建价值体系。 (4)

范以锦等指出, 如果我们不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 不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 不仅原有的传统媒体会加速衰退, 而且新媒体的公信力建立不起来, 也会适得其反, 既得不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得不到经济效益的回报。 (5)

三、意识形态下的“阿喀琉斯之踵”

新时期我国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还有很多, 不一一赘述。综上研究成果, 笔者发现我国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症结, 甚至可以说是硬伤, 直接影响我国整个新闻行业研究的走向。在此, 笔者权且称其为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的“阿喀琉斯之踵”。 (6)

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的“阿喀琉斯之踵”有二:一是研究者先入为主, 所谓客观中存在严重的不客观倾向;二是没有构建正确的框架, 缺少对专业主义自身规律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以至回推立论。

(一) 意识形态中的自相矛盾

意识形态理论是媒介分析的重要理论工具, 对媒介所秉承的新闻专业主义同样适用。

1. 理论支撑

路易斯·阿尔都塞认为, 相对于强制性国家机器 (军队、警察、监狱等) ,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学校、政治系统、文化、媒体等) 对个人的影响更为隐匿和具有穿透力。在其理论体系中, 有一个重要概念———“唤询”或者说“召唤”, 即媒介在传播讯息 (如广告) 时潜在地给受众个体或群体进行媒介自身价值观的定位, 结果使个体认为自身拥有意识的主导, 自己是身心的最高主权者, 实际上却成为了旨在利用他们的意识形态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观点———“霸权”, 虽没有阿尔都塞那般消极, 但本质上是一样的。他认为, 占主导地位社会阶级的价值观是通过“软实力”的“王道”和“硬实力”的“霸道”共同作用实现的:前者是通过满足受众利益来表现自身是某个群体, 甚至整个社会的代表;后者则是阿尔都塞认为的意识形态强加。 (7)

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卡尔·马克斯也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中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力量”, 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就是媒介自身的主观性和施加于媒介的主观性, 这本身就与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客观性相左 (国外的提法和研究, 在此不作分析) 。

2. 意识形态下的分析

当前的新闻专业主义乃至整个新闻界的研究, 都认为客观是新闻学的核心理念, 这本身似乎意味着新闻是脱离任何个人主观色彩、情感和观点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 “新闻媒介是观点的报道者, 而不是意见的鼓吹者, 新闻事业的客观性是通向‘合法’和‘可信’的途径。” (8) 从意识形态理论来看, 纯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 影响新闻报道的因素永远存在。在市场化的今天, 经济因素已炙手可热, 直接而明显、强烈而霸道, 同时政治因素的操控力并没有衰减。因此, 与其说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宏观的理论、规范化的理念, 是一种微观实践, 不如说它是一种职业精神, 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绝对价值。

(二) 再现中的刻板印象

再现是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 即选择不同的符号, 通过一种构建方式, 使复杂、抽象的概念变得易懂和有意义。简言之, 再现就是一种选择和建构的过程, 而选择什么和怎么建构已完全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刻板印象是一种重要的再现形式, 它选择并且建构简化的、泛化的符号、文本, 用来对社会群体或是群体中某些个体进行区分, 其最大特点就是对涉及的群体或事物进行主观性的普遍预设。

究竟新闻专业主义是正确还是错误, 笔者不想讨论, 我们来看一个悖论。“八毛门”事件中, 批评的声音从所谓的客观性出发, 认为媒体应秉承客观报道的精神, 真实地反映事实本身, 而不应缺乏判断力, 丢掉公平、公正、客观的准则, 这种批判首先是肯定了客观性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正确性。另一事例是曾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大奖的照片———《饥饿的苏丹》 (9) 一度引起世界性的争论, 原因就在于, 该照片的摄影师凯文·卡特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客观地、接近地将一个即将被捕食的饿毙跪倒在地的小女孩和猎杀者兀鹰的瞬间捕捉了下来。从新闻专业主义方面看, 摄影师是其最虔诚的信徒, 但从人道主义和伦理角度看, 他是不折不扣的纵容者和杀人犯。争论的声音似乎是压倒性地抨击摄影师的残忍, 亦即普遍认为此时的新闻专业主义是匕首, 是万分错误的。这里存在两种假设:一是新闻专业主义无所谓对错;二是新闻专业主义自相矛盾。作为比较成熟的机制和准则, 自相矛盾是不现实的, 所以只有第一种情况属实。新闻专业主义没有是非对错之分, 只不过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传统思维, 扩展视野, 更多地关注新闻职业道德和媒体人所属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即文化传统) , 而不应再停留在客观性上。

四、困境突围

在我国近些年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 已经开始有学者注意从本土化、整体性去分析, 这也是笔者在前文中强调的。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应扩展视野, 突破客观性的束缚, 这是我们克服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的“阿喀琉斯之踵”、突破研究困境的题中之义。

(一) 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并不是简单地研究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相关的案例, 分析不同媒体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和运用实践, 而应是深入意识形态层面, 以我国的文化环境和本土价值观为依托, 深入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解构和再造。就我国而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 也是新闻从业人员职业伦理道德的基础;而本土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平衡性, 新闻报道都是基于一定的立场进行的, 虽然不具备纯客观性, 但是媒体从业人员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冷静地思考, 杜绝偏激和过度, 这就是平衡,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念。

(二) 生态学研究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源于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的生态性研究, 它分析的单位一般是在一个社会领域中具有一定空间位置的主体, 如城市中的社区、世界系统中的国家、组织领域中的企业等等。所有生态性的理论模型都强调对个体行为的空间约束、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生态系统中的互动行为, 一切社会行为都被系统中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所产生和约束———这些主体并非完全独立地或者有机地演变, 而是通过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冲突与互动而不断发展。 (10)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强调整体, 很大程度上是不同领域在意识形态上的串联。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其著作《受到质疑的文化研究》中主张多角度研究, 对于文化和媒介机制应坚持政治经济学批判、文本分析和受众研究的观点, 同时绝不能忽视政治文化和资本在后现代社会的核心地位。因此, 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客观性, 应进一步关注新闻专业主义本身的规律和运行机制, 多角度扩展我们的研究视野, 杜绝对国外学术研究成果简单的拿来主义或纯批判主义。

五、结语

【扩展视野】推荐阅读:

意义扩展07-16

扩展算法07-16

扩展方法05-10

安全扩展05-24

职能扩展08-02

主题扩展09-15

扩展作用09-28

自动扩展09-29

文化扩展09-30

扩展策略10-04

上一篇:个体意识下一篇:中学思想政治课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