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扩展

2024-09-29

自动扩展(精选6篇)

自动扩展 篇1

1 引言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 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 对变电站实施自动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它是变电站的一种现代化技术装备, 可以收集较为齐全的数据和信息, 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判断功能, 可方便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它有利于提高电台设备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 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 改善电台变电站监控方式的落后状况, 确保电台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和组成, 并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台站技术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进行交流。

2 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

2.1 系统结构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对变电站设备全部运行参数进行检测、显示、定时打印制表及与上级系统通讯, 实现“遥控、遥测、遥信、遥调”等功能。它采用系统化设计思想, 应用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控制技术, 采用分层、分布、分散式结构;监控、保护、通信网络整体设计、统一开发, 用户不必自己协调保护与监控两部分接口的技术配合及现场调试, 真正实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在结构上, 它主要由间隔层和主控层两层组成。

(1) 间隔层

间隔层主要包括:分布式保护、测控及自动控制装置等。对于10kV以下线路等级, 集保护与监控于一体的测控装置可以直接安装于开关柜上, 也可以集中组屏安装;对于35k V以上线路等级, 保护、变压器保护及站内自动控制装置均采用集中组屏安装。各装置采用模块化结构:各模块功能独立, 可通过通讯网交换信息, 任一单元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使用灵活、简单可靠、易于扩充, 并且由于屏的数量减少, 使控制室面积及二次电缆大大减少, 节省了投资。

(2) 主控层

主控层主要包括监控与管理系统等。在主控层可以连续进行数据采集 (测量) 和分析计算, 实时地存入数据库, 并能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显示一次主接线图、系统二次设备配置图、棒形图、曲线图、电量报表等, 并能定时或召唤打印各种日、月报表, 打印各种故障信息, 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可实现变电站内就地监视、控制功能, 是系统与运维人员之间的接口。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2.2 系统基本功能

(1) 数据采集和处理

实时地采集全站运行过程中的输入信号, 包括遥测量 (模拟量) 、遥信量 (数字量) 、电度量 (脉冲累计量) , 经滤波, 检出事故、状态变位信号和模拟量参数变化, 实时地更新数据库, 为微机保护和监控系统提供运行状态的数据。根据用户提供的各种公式进行计算, 如功率总加等。数据采集作为系统数据源的关键环境, 要求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2) 事件顺序记录

各事件顺序记录, 以毫秒级时标记录线路开关或继电保护的动作, 由变电站设备传送至后台监控系统, 后台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事项顺序记录保存在历史事件库中。系统提供的历史事件浏览工具可用来按照时间顺序显示或打印事件顺序记录, 供运维人员按照设备动作的顺序分析系统的事故。

系统具有完善的报警机制, 事故时, 可自动调图、随机打印, 具有声光或语音报警等, 并可保存事故信息和随时打印存档。

系统还具有报警确认功能, 当系统出现报警信息后, 值班员需进行人工确认, 以表示已发现该报警, 确认后的报警不再显示。

(3) 控制操纵

各单元机箱上安装有就地/远方切换开关及跳合闸操纵按钮, 可就地操作, 也可经后台计算机鼠标或键盘执行对站内断路器及主变分接头的控制, 执行某单元断路器的送/停电、倒闸操作等各种顺序操作。在控制操作中, 可实现安全操作闭锁功能, 这一功能在日常运行维护中未使用。

(4) 人机接口

监视器、鼠标和功能键提供灵活的人机交换联系, 能提供正常的运行显示, 调用各种数据、报表及运行状态图、参数图;能实时刷新全站主接线图, 含断路器状态及隔离开关状态;可显示负荷曲线、电压棒图、电流棒图等各种曲线;测量、计量表格及相应的测量值和计量值, 可实时刷新;优先显示事故发生时间、所属设备及事故性质;可显示各种调试、编辑等功能画面;显示本站概况、运行规程、操作指导、模拟等内容;显示时钟、日历等。

(5) 技术统计与制表打印

根据运行要求进行电流、电压、功率、电能量的整点抄表、累计, 能定时自动或召唤制表打印各事故、测量、计量报表, 分时报表、班报表、日报表、月报表和年报表等。

(6) 各项操作

可以在线进行报表数据修改, 在线修改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

操作员执行的所有操作都严格受到权限的控制, 没有相应操作权限的操作员无法执行相应的操作。系统提供的主要调度员操作有挂牌操作、遥控操作、升降操作、人工置数、保护定值查看与修改、保护的投退等。

(7) 系统自诊断

分布式单元机箱和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在线自诊断功能, 并能报警。保护单元自诊断出错时, 闭锁保护, 同时报警。上层单元对下层单元通过通信进行互检。

(8) 数据库功能

数据库分为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两种。

(1) 实时数据库:实时数据库保存从各个设备采集下来的实时数据, 保存的实时值在每次系统扫描周期之后被刷新, 在实时数据库中保存遥测量、遥信量、脉冲量计量、计算量等;对测量值、状态量值和计算值均具有查找、修改及删除数据的功能, 各操作均在线进行, 不影响系统运行, 每一遥信、遥测量均可进行人工屏蔽或设置, 一经人工设置后, 就不再接受实时数据, 直到人工撤除设置。

(2) 历史数据库:所有历史数据库均保存在监控机和服务器上, 并具有保存数据的一致性, 历史数据库保存各遥测量的曲线值、整定值和各种统计量、事件顺序记录等。

2.3 系统组成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2.3.1 硬件部分

系统硬件主要由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监控机、现场总线系统和测控模块、终端电路、电源系统、模拟屏构架等七部分组成。

监控机从网络或服务器数据库中读取电压、电流等数据, 发送给模拟屏终端电路, 终端电路负责最终的LED数码显示, 如图2所示。

测控模块采用YD2100型智能电力测控仪, YD2100是一种具有可编程功能、遥测、遥信、遥控、自动控制、电能累加、实时时钟、LCD显示、数字通讯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三相综合电力测控仪表, 它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于一身, 可使测量过程及数据分析处理实现自动化, 减少人为失误, 能够全面替代电量变送器、电度表、数显仪表、数据采集器、记录分析仪等仪器, 其结构紧凑, 电路先进, 功能强大。

2.3.2 软件部分

监控机上运行的监控系统是由软件MCGS (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 监视与控制通用系统) 完成, MCGS是一套用于快速构造和生成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 它能够在基于Microsoft的各种32位Windows平台上运行, 通过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处理, 以动画显示、报警处理、流程控制和报表输出等多种方式向用户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在工业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MCGS软件系统包括组态环境和运行环境两个部分, 组态环境相当于一套完整的工具软件, 用户可以利用它设计和开发自己的应用系统, 用户组态生成的结果是一个数据库文件, 即组态结果数据库;运行环境是一个独立的运行系统, 它按照组态结果数据库中用户指定的方式进行各种处理, 完成用户组态设计的目标和功能, 组态环境和运行环境互相独立, 又密切相关。

在监控机房服务器上安装的是MCGS网络版, MCGS网络版组态软件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基于TCP/IP协议的下位机—服务器—客户端三层模式的结构体系, 增加了Internet远程浏览的功能。变电站和三个机房的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都集中到服务器端后, 再由服务器对其进行统一, 并以一致的方式管理和发布, 这样管理人员在技术网上, 可以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了解电力运行的情况。

2.4 系统装置整体特点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先进的工业级、可编程芯片, 以软件代替硬件, 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CPU芯片电气隔离和电磁屏蔽设计符合国际标准, 大大地提高了硬件系统的抗干扰及工作可靠性, 大大简化了制造和调试。采用12位A/D采集芯片, 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分辨率和测量精度。由于CPU速度的加快, A/D转换模式采用逐点比较方式, 避免了使用常规V/F变换方法时, 由于基准电压的偏离造成测量精度的降低。

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 汉化菜单操作, 人机对话界面良好, 使用操作方便, 可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便地构成“就地”、“少人值班”、“无人值班”等方式运行。

各智能单元采用模块化结构, 可按照用户要求灵活方便地配置。各保护装置功能相对独立, 凡是可以就地完成的功能决不依赖通讯网, 站内通讯网即使完全瘫痪, 各间隔装置仍能保证重要功能的不间断执行。

各智能单元的抗干扰能力强。电气隔离和屏蔽按照国际标准电磁兼容设计, 达到了《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3 系统的扩展

无线局《安全传输发射自动控制平台技术规范》颁布实施后, 台技术平台与电力自动化系统之间需要数据交换, 其规范要求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产生并显示设备的秒数据和状态数据、存储抄表数据、故障数据和日志信息;实时自动发送部分秒数据和日志信息给台技术平台运行管理系统;设备状态变化时, 发送状态数据, 并在需要时, 发送故障数据。由MCGS生成的监控系统并不能完成自动发送数据的任务, 经过认真地分析和研究, 可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实现:

(1) 通过读取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在监控机房服务器上, 用VB编写一个SOCK-ET客户端, 读取服务器上的实时数据库, 按照规范要求把数据打包上传给台技术平台运行管理系统。目前MCGS软件用的是AC-CESS数据库, 由于ACCESS数据库存取效率比较低, 这样会加重服务器的负担, 数据库最好改为SQL Server, 可以从SQL Server优越的数据缓冲处理中获得好处, 比起使用ACCESS数据库来说, 可以极大地提高磁盘操作的效率。

(2) MCGS网络版提供了浏览器组件, 通过浏览器组件来读取和设置MCGS系统中的实时变量。用VB编写一个SOCKET客户端, 在VB中, 引用MCGS的浏览器组件, 设定浏览器组件的属性, 包括:服务器地址、启动窗口、刷新周期等, 在定时器的调用函数中, 通过浏览器组件读取MCGS系统中的实时变量, 然后按照规范要求把数据打包, 上传给台技术平台运行管理系统, 实现了两个应用系统的全面交互。

4 结束语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台应用后, 提高了变电站安全、稳定、可靠和管理的运行水平, 为变电站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场数据采集及监控支持, 值班员通过直观地监控界面, 可以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事故信号可方便快捷地知道变电站发生的故障, 可及早派人到变电站或线路寻找故障和进行检修, 及早恢复供电, 时刻为电台的安全播音保驾护航。

自动扩展 篇2

还是那句老话,略懂开发的系统集成工程师才是一个好的工程,才能与后期的开发的兄弟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如有纰漏之处欢迎大家提出来

话入主体,一般而言我们在部署ocs以及exchange的时候首先需要作的步骤就是扩展AD架构,但是扩展过ad架构之后会出现什么效果呢?当我们部署完exchange后,我们点击创建的帐户-属性里面就会出现exchange的相关属性,ocs会出现类似sip账户的相关属性,这个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下面这个文章,我抛砖引玉给大家略微讲一下

1 ad架构这个选项我们起初是在mmc中默认不显示的,如想看到这个选项我们需要在开始运行里面输入regsvr32 schmmgmt,开启这个功能

然后我们再mmc中打开ad架构这个选项

我们看到在架构中有两个选项,1类别,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类,对象,实例 2 属性,就是对象的属性,我们简单察看下里面包含了我们所有的对象,及属性。比如user类,名称属性。

2 一般而言在实际应用中,原有的那些个属性是远远不够我们使用的,比如我在学校做工程的时候,就需要给学生添加一个为学号我就讲如何给user添加一个名为学号的属性用来存储学生的学号信息。下面就开始讲如何扩展用户的属性添加一个学号选项

首先新建学号属性,右键点击属性新建-属性填入相关信息

ldap名称是以后我们通过程序赋值的时候的名称,x500命名需要注意oid(object id)的命名规则,这个命名规则很麻烦其中中国区的命名是以2.16.156开头 ( China),有国际标准规定

填完 相关数据后点击确定

3 属性是属于对象的,这里我们将我们创建的学号属性赋给user对象

在类别中找到user,然后属性-属性-添加,找到我们刚添加过的属性,点确定,

4 如何验证我们这个属性已经赋给user(用户)了呢,我们需要新建一个用户,在这里我在扩展过之后在ad里面创建了一个名为li的用户,然后我们打开adsiedit。exe进行察看,在路径中找到li这个用户,点击属性,我们就可以在里面看到我们添加过的属性了。注:我们手动添加的属性在用户及计算机管理里面以及其他任何图形界面是看不到的。但是exchange那些架构扩展属性是能够看得到的

5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如何给我们创建的对象属性赋值,因为这里牵涉到一些开发我不详细叙述。给自定义的属性赋值要通过开发程序的方式进行,声明一个类,赋予类属性,然后通过put的方法讲值放进去。

简单介绍了一下如何手动扩展架构的,相信大家能通过这个文章来了解在ocs以及exchange扩展架构后如何出现了那么多的属性选项

★ 师生关系的新架构在哪里

★ 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动起来论文

★ 面试中,怎样表现最出色

★ 在班级里怎样交朋友日记

★ 在磨练中成长

★ 如何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 在书香中成长

★ 在父爱中长大

★ 在烦恼中成长范文

自动扩展 篇3

本方法可以自动检查表中数据列是否够用, 根据配置信息, 准确全面的批量扩展数据列, 从而免去了维护工作。在配置信息中定义扩展次数, 扩展字段标准个数等信息, 还根据用户的业务特点采取不同的扩展策略。当系统检测到数据表中某种数据类型的数据字段不足时, 系统会读取配置文件信息, 自动生成SQL语言扩展数据表。

1业务系统规定数据列命名规则:用户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数值型, 字符型, 日期型。它们数据库的字段命名规则如下: (如果用户有其他数据类型, 只需要约定命名规则即可)

在建立业务操作的相关数据表时, 按照以上命名规则定义数据表的列名称

2系统预置业务功能使用到的配置信息到配置文件中, 配置信息包括:业务操作编码、扩展数据表、数据列命名规则、数据列类型、数据长度、数据精度、扩展次数、单位扩展个数、最大数据列个数、已用数据列个数、扩展策略类型 (具体示例请参见下面的表一)

3可以灵活定义扩展策略:

不同系统, 其业务操作特征不一样, 有的系统需要频繁的扩展数据列, 有的系统则很少扩展数据列。我们定义了一下四种策略:

(1) 一次性大批量扩展多个数据列。系统仅仅扩展一次, 而且扩展很多个数据列 (扩展个数>100) 。该方法适合版本升级时使用, 用户老版本中, 数据表已经经过多次扩展。新版本对应的数据表需要一次性扩展多个数据列;在平时的业务操作中不建议使用, 因为该策略比较耗时, 而且会造成数据列的浪费。

(2) 按照规定个数多次扩展数据列。该策略可以多次扩展数据列, 而且每次扩展的数据列数是固定的。该策略适用于用户业务操作不是很频繁, 而且扩展列数不多的情况。

(3) 双倍扩展数据列。该策略可以多次扩展数据列, 而且每次扩展的数据列数是上次的两倍。该策略适用于用户业务操作很频繁, 而且扩展列数不确定的情况。本策略初次扩展个数较少 (<=10) , 但是经过经过几次扩展后, 一次扩展个数可以达到几十个。

(4) 双倍封顶扩展数据列。该策略可以多次扩展数据列, 而且每次扩展的数据列数是上次的两倍, 但是如果某次扩展个数m大于规定的数据值n, 则只扩展n个数据列。

该策略是对 (3) 策略的改进;因为在第 (3) 中策略中, 后面的几次扩展会一次性扩展很多个数据列, 造成操作费时与数据列的浪费。

(5) 用户自定义策略。策略在扩展数据字段时, 要求用户输入本次扩展个数。按照用户指定的数量进行扩展。如果实施人员知道准确的扩展数量, 可以使使用该扩展策略

当用户进行业务操作时, 如果业务操作需要额外占用数据列。则执行以下处理逻辑:

处理逻辑一

系统首先判断是否需要扩展数据列, 详见“处理逻辑二”

处理逻辑二

如果需要, 则扩展数据列, 详见“处理逻辑三”

处理逻辑三

扩展完毕数据列后, 还要修改配置信息并保存, 详见处理逻辑四, 目的是为为下一次扩展做准备。

处理逻辑四

下面是一个eHR标准产品自动扩展数据表的例子。该标准产品有多个大型用户 (每一个用户就代表一个eHR系统) 。用户需要多次增加工资发放项目, 但是用户之间工资发放项目的个数相差较大, 少的只有四五十个, 多的可以达到三四百个。所以采用 (4) 扩展策略。采用该策略, 可以减少其扩展次数, 减少系统负载, 提高系统效率。

工资计算系统使用wa_data存放用户工资数据, wa_redata存放用户工资补发数据。系统预置数据表wa_data与wa_redata, 这两个表都有100个数据列, 数据列名都是f_1到f_100。当用户执行业务操作——添加数值型薪资项目时, 该项目需要额外占用wa_data的一个数值型数据列, 也占用wa_redata的一个数值型数据列。该业务操作的编码是:WaAddDecimalItem, 系统会执行以下业务处理逻辑:

(1) 读取配置文件

(2) 根据业务编码

表一:配置信息示例

(3) 系统比较“最大数据列个数”是否小于等于“已用数据列个数”, 如果是, 则继续执行 (4) , 进行数据库扩展。否则不执行扩展, 直接转到 (12) . (本例子中需要扩展)

(4) 根据配置信息, 获得“需要扩展的数据表”——wa_data、wa_redata

(5) 根据配置信息, 获得“数据列命名规则”——f_d+

(6) 根据配置信息, 获得“扩展次数”——1

(7) 根据配置信息, 获得扩展“单位扩展个数”——10

(8) 通过以上信息, 生成扩展sql语句, 需要扩展wa_data与wa_redata各10个数据列

(9) 系统执行以上sql语句, 扩展数据表wa_data与wa_redata

(10) 系统设置“扩展次数”=原“扩展次数”×2, 也就是“扩展次数”=1×2=2;“最大数据列个数”=原“最大数据列个数”+本次扩展列数=100+10=110

(12) 将WaAddDecimalItem的配置信息中“扩展次数”设置为2, “最大数据列个数”设置为110, 生成一个新的配置信息。

(13) 系统保存新的配置信息到配置文件中, 目的是为下次数据列扩展做准备.至此数据表扩展逻辑处理完毕

执行后续业务操作

系统使用该方法, 利用配置信息, 可以自动按照业务需要扩展数据表, 从而免去了维护工作;同时, 批量扩展数据列, 采取最优扩展策略, 保证了系统性能

摘要:此方法与数据库技术有关, 主要用于数据表中数据列的扩展, 系统会按照业务需要自动扩展相关数据表中的数据列, 从而减少人工干预环节, 提高系统的易用性, 保证准确高效的扩展数据表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列自动扩展,扩展数据表

参考文献

自动扩展 篇4

一、实现功能扩展的方法

近年生产的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改进的地方很多,功能较全。设置了教师自动跟踪摄像系统,教师板书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当教师在讲台授课时,全智能跟踪摄像球机自动识别携带于授课教师身上的锁定感应器装置(集成于无线麦克风中),接收到信号时立即锁定移动目标教师为跟踪对象,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在教室黑板下方安装固定式传感器,智能跟踪摄像机与固定式传感器两个边界所形成的区域,为信号共同作用区,在此区域内即便关闭了便携式麦克风上的信号发射器,或者阻隔掉了球机与教师携带的感应器之间的通讯,摄像球机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固定式传感器的信号进行目标跟踪。并以此来互补教师在讲台区域运动时的跟踪效果,使之趋于完美。自动跟踪技术,可以搜寻并跟踪移动目标,完全脱离人工操作,跟踪过程基本不受外界干扰,摄像机云台运动非常平稳,不会出现剧烈地晃动,能够将目标牢牢锁定在图像的中央,较好地完成对教师进行跟踪拍摄。教师板书摄像采用专业板书摄像球机、定位控制装置等组件共同完成。在良好的光线和环境配合下,当授课教师书写板书时,触发感应控制装置,在智能切换主机的指挥下,板书摄像球机立即给出黑板特写位,清楚地将教师的板书拍摄下来。而我们的两套精品课程录播系统由于是早期产品,不具备这些功能。我们的做法主要是扩展其后台直播控制功能,这样能做到花少钱办大事,扩展的功能达到近期产品摄制效果。

1. 教师控制面板功能的扩展

将卓越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总控制台后盖板打开,把从系统主服务器输出到教师控制面板显示器的15芯信号传输线拔开,接上一个AVerkey550视频转换分配器,视频转换分配器VGA IN端接精品录播系统主服务器原来接教师控制面板显示器的输出端,视频转换分配器MONITOR端用15芯信号传输线连接原教师控制面板显示器,视频转换分配器VIDEO OUT端用一根视频信号传输线连接到后台控制室的一个普通的电视/监视两用机上(我们采用的是T C L1436A两用机),再将一个鼠标连接到精品录播系统主服务器的U S B插孔上。

2. 主控桌控制面板功能的扩展

将卓越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总控制台后盖板打开,找到主控桌控制面板下盖板并将其揭开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找到主控桌控制面板上主场景切换按键下的微动开关两个焊片,用双绞线焊好连到后台控制室并做好记号。

(2)找到主控桌控制面板上学生场景切换按键下的微动开关两个焊片,用双绞线焊好连到后台控制室并做好记号。

(3)找到主控桌控制面板上授课计算机切换按键下的微动开关两个焊片,用双绞线焊好连到后台控制室并做好记号

(4)找到主控桌控制面板上教师摄像头云台控制手柄开关下的焊片,用双绞线相应焊好连到后台控制室并做好记号。

(5)找到主控桌控制面板上教师摄像头云台控制缩小按键下的微动开关两个焊片,用双绞线焊好连到后台控制室并做好记号。

(6)找到主控桌控制面板上教师摄像头云台控制放大按键下的微动开关两个焊片,用双绞线焊好连到后台控制室并做好记号。

(7)找一个空置的云台控制器(我们用的是JVC,RM-P1214云台控制器),将盖板打开,用万用表检测SW1、SW2、SW3开关保证其导通性能良好,去掉AN4连线插头,逐一把从主控桌控制面板引过来曾做好记号的主场景切换按键、学生场景切换按键、授课计算机切换按键、教师摄像头云台控制缩小按键、教师摄像头云台控制放大按键等双绞线分别焊到RM-P1214云台控制器的SW2的FAR和NEAR;SW3的OPEN;SW1的TELE和WIDE开关相应引脚上并在云台控制器面板相应按键上做好标记。

(8)把JVC RM-P1214云台控制器上云台控制手柄下面印刷电路板上的A N5连线插头去掉,再把从主控桌控制面板上教师摄像头云台控制手柄开关下的焊片引来的导线按记号顺序对应焊上。

3. 扩展功能的使用方法

当需要宽场景,多镜头变化,特写教师板书,学生长时场景摄制使用时,打开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主服务器进入全自动录播菜单,在后台控制新设的电视/监视两用机会出现教师控制面板内容,用鼠标点击设置框进入设置状态,点击录制状态框进入手动状态,屏幕分辨率设1024×768,录制方式选网络录制。拨动JVC,RM-P1214云台控制器上的主场景键,然后点击录像按钮框进入录播状态,电视/监视两用机上将出现在录的教师授课主场景画面,我们可根据摄制需要,拨动RM-P1214云台控制器上的WIDE、TELE键,配合调整J V C云台控制器上的云台控制手柄,得到镜头运用所需的推、拉、摇、移、跟效果。比如需要教师特写画面或板书,按WIDE键,配合调整云台控制手柄可得到黑板特写位,清楚地将教师的板书拍摄下来。需要宽场景画面,拨TELE键,配合调整云台控制手柄可得到。需跟踪教师在讲台上移动的画面,适当调整云台控制手柄的UP/DOWN,LEFT/RIGHT位置可得到。另外,拨动J V C云台控制器面板授课计算机切换按键,得到教师授课课件画面录像。拨动J V C云台控制器面板上的学生场景切换按键,得到学生长时场景听课、发言、回答教师提问等实时画面录像。如果需要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恢复到原工作状态也很简单,退出录播状态后重新在电视/监视两用机显示的教师控制面板上重新设置为自动或画中画即可。

二、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精品课程录播系统使用中,以下几种故障较常见,一是精品课程录播过程中声音方面问题;二是无法通过系统主服务器控制录播任务;三是出现死机现象;四是录播系统主服务器不能开机。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根据我们的维护经验作如下介绍:

1. 声音方面

声音方面经常出现的故障一是教室内授课教师的无线话筒无声音,二是系统主服务器上无授课教师声音,三是无法采集学生的声音。目前授课教师的声音一般通过领夹式无线话筒采集声音,经常会出现的故障现象是启动录播设备后,打开无线话筒电源开关,没有声音发出。检查处理过程是,首先确定话筒电源开关是否开到位或更换一下电池试试,仍不响,检查无线话筒调频接收机电源是否开启、功放音量旋钮是否打开以及无线接收机到功放之间音频线是否正常。如教室内授课教师话筒有声音,但系统主服务器上无授课教师声音。这种故障一般处理办法是:首先确保系统主服务器声卡驱动正常,然后检查教室控制台内调频接收机到功放输出的音频输入部分有无问题,或者看一下音频设置中的录音部分是否选择了正确的采集设备。通过检查更换音频线或对音频设置中的录音部分进行正确设置,基本可以解决该问题。对于学生声音的采集,建议采用通过拾音器外加数字移频技术来采集学生声音,这样既保证了声音采集的易用性,又减小了环境噪声。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一般是在系统主服务器录制时采集不到学生的声音。处理方法是重点检查教室内声音采集系统。检查顺序是从查看学生无线话筒电池是否有电,开关是否打开,到调频接收机学生切换输出端接线是否接触不良,再检查调频接收机到功放输入端接线是否正常,最常见的原因是接头处脱焊及音频线断开。

2. 无法通过系统主服务器控制录播功能

原因一般是录播软件及网络通讯出现问题。处理办法首先确保系统主服务器到教师控制面板网络畅通,检查网络配置是否正确,如果网络正常,可试着重新安装录播软件,通常问题可解决。

3. 出现死机现象

现象是系统进入准备上课状态后用鼠标点击录播对话框无法进入录播状态,对话框内显示的蓝色按钮变成一片白色后不再变化,系统还处于准备上课状态,出现录播死机。处理方法是全面退出全自动录播状态进入桌面,再尝试重新进入。若无效,重新安装录播软件。

4. 录播系统主服务器不能开机

试着断开总电源开关10秒钟后重新开机,如果还不行,重装系统。

三、结束语

我校把这两套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的功能扩展后,已对10多门申报国家、省级及60多门校级精品课程进行了录制,并成功对学校举行的第二届学生教学技能比赛和成人教育学院函授课程等具有特殊场景摄制要求的任务进行了录播。从录制情况看,效果可与最新型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相媲美。达到了少花钱办大事的预期目的,为学校节约了经费开支,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耀麟.浅析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时录制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2006,7

[2]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徐素芳.浅谈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3:74~75

自动扩展 篇5

典型的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部分为控制系统和工件传送系统, 借助按照工艺顺序连接起来的自动机床和辅助设备完成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生产制造过程。随着自动化生产模式和自动化生产设备不断更新完善, 自动化生产在军事、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得到更加广泛地运用, 自动化生产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在保证劳动安全性的同时使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得到降低。实现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和改造则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动化生产的优势, 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成本和劳动的危险性。

2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及改造的应用

2.1 石油生产线自动化应用概况

目前, 在石油化工工业领域, 对自动化生产的应用主要有智能阀门定位器, 火灾、气体检测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等, 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模式主要有自适应控制模式和最优控制模式等。为了保护操作环境、减少额外的线路布置、提高工作过程的安全性, 通常将双向数字通讯应用于智能阀门定位器, 此项技术尚有满足系统调节需求、减少硬件开支、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的作用。火灾、气体检测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需求并与现代化工厂的HSE管理相适应。即使不存在其他装置, 该系统也能够独立完成对火灾和危险可燃气体的检测、分析、控制和预防过程。在石油生产的各危险和非危险区域均分布着检测系统的组成部分和附件部分, 各个区域的感应系统均能够发挥有效的感应功能和执行能力。此外, 为了快速有效地对突发状况作出报警反应、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甚至避免事故发生, 生产现场还布置了手动报警装置。火灾、气体检测系统为建立更加完善的消防安全体系起到关键的作用。

在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生产中, 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的迅速发展, 在一些大型项目、超大型项目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同时又促进了该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进展。此外, 现场总线可以充分发挥全数字通信功能的优势, 使现场智能设备数据库更加完善, 全面搜集、分析和整理其提供的非控制信息, 提升对现场智能设备的远程管理能力, 提高远程预防维护、远程故障诊断和在线调整校对等能力。因此,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作为石油化工自动化实现管控一体功能的技术基础。

2.2 石油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及改造的方案

(1) 只有不断改进火灾、气体检测系统, 使之更加符合国际认证标准、更加先进, 才能使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更加符合SIL等级的评定标准。同时为了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构建更为完整的安全消防体系, 可以利用设备的联网一体性, 在火灾、气体检测装置中加入火灾报警系统和气体探测系统作合并设计。

(2) 运用系统集成集中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 不断提高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水平,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 进一步实现不同控制系统信息和资源的整合集成, 使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生产向集成化、系统化和大型化方向推进, 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为适应自动化生产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 在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功能扩展改造中可以进一步应用工业以太网系统。工业以太网以其明显的标准化特点和较强的开放性特点, 为信息网络建设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4) 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信息集成化处理等向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 网络构架的信息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不能任其发展, 使其成为制约信息集成、加工、处理的因素。要进一步保证以太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强无故障通信能力, 需要制定相关安全策略、增强网络整体构架。

2.3 石油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及改造的预期效果

在现有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基础上, 从自动化控制、集成水平、工业以太网以及信息安全网络构架方面进行功能扩展和改造, 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生产过程的高效有序进行、保证自动化系统信息数据的安全处理、使工作效率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更多的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 加强自动化控制、提高系统集成水平、运用工业以太网和增强信息安全, 实现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功能扩展和改造, 是企业降低生产、建设、劳动成本, 保证生产过程安全有序、生产产品质量优良, 保障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各项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 要对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功能扩展和改造, 其过程会更趋于复杂化,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拥有更加专业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专业素养, 不断地创新和探索, 力求完善生产设备的功能扩展和改造,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企业的声望和国际竞争力, 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军.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改造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17) :213.

自动扩展 篇6

1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改造的意义

目前, 工业、农业、军事等多个领域内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作危险性, 还可以对劳动生产率进行最大限度地提升, 是人类认识世界及改造世界能力提升的保障。自动生产线是由工件传送系统和控制系统, 将一组自动机床和辅助设备按照工艺顺序联结起来, 自动完成产品全部或部分制造过程的生产系统, 简称自动线。生产线设备由动力辊桶组件、铝旁板、片架、拉杆、承座、驱动装置和链条组成。无动力辊道由无动力辊桶组件、铝旁板、片架、拉杆、承座组成。上个世纪20年代, 自动线逐渐出现在机械制造行业,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制造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生产线开始向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及自动化方向发展, 随着生产设备大型化的实现, 生产线不断延长, 在提升生产速度的同时, 也对劳动强度进行了大大降低, 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的扩展及改造, 可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及改造的应用

2.1 物料装配生产线设备概况

作为一个典型自动化生产线机械平台, 物料装配生产线具有5个工作站:安装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及分拣。该设备各系统选用的技术分别为气动驱动、变频器驱动及步进电机位置控制等。系统控制方法为通过一台PLC对各个工作单元实施控制, 利用RS485串行通讯对各个PLC间实现互连分布式控制。该生产线对多项技术进行了有效利用, 如机械技术、气动控制技术及PLC控制等。

2.2 物料装配生产线设备存在的问题

通过该设备可进行多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但其只具备设备出厂功能, 为完善自动化技术流水线, 应对其进行功能扩展及改造。变频器具有较为单一的生产项目, 无法充分体现单台变频对多台电动机进行分时控制。自动化技术作为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改造的重要途径, 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能提升其社会价值。

2.3 物料装配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改造的方案

物料装配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改造后, 工作站分为供料站、加工站、装配站、输送站、分拣站及自动仓储传送站6个子站。其中整条生产线的Master站为输送站, Sleve站为其他子站。采取S7-200系列PLC作为底层各站, 采取PPI协议通信作为通信方法, 选取winco fl exible触摸屏组态监控方法作为上位机。

(1) 自动化仓储系统扩展。完成物料分拣工作后, 利用仓储传动带将完成分拣的物料向自动化仓储系统待仓储区进行传送, 随后遵循存储位置进行放置。通过一台S7-224PLC对自动化仓储系统进行有效控制, 不仅要实现仓储效果, 还要控制仓储传动带。为提高设备功能, 应加大改造力度, 如在一台变频器对单台电动机实施控制的前提下, 实现分时控制多台电动机 (仓储传动带电动机和分拣单元电动机) 的目的。同时将气缸推料仓设置在仓储传动带上, 节拍可调自动物流仓储可通过变频器、气缸进行有效控制。

(2) 智能照明功能扩展。为有效完成照明工作, 可将一盏LED灯设置在各个工作子站上。在该站点各个子站工作时, 自动化照明系统会自动进行LED照明, 当输送站抓取物料离开该站点时, 则自动关闭照明灯。

2.4 物料装配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改造的效果

在物料装配生产线基础功能的前提下, 进行自动化仓储系统及智能照明功能的扩展, 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对物料装配生产线设备功能的改造,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改造过程中, 应确保对接生产线和仓储系统的合理性、紧密性, 通过设备功能的扩展, 可对生产线功能进行最大限度地延伸, 并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为提高企业竞争力, 必须重视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改造的应用。本文以物料装配生产线为例进行分析, 通过对自动化仓储系统及智能照明功能的扩展、改造, 达到了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的作用, 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参考文献

[1]蓝伟铭, 李杨.浅谈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功能扩展改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16) .

[2]谭顺学, 邓其贵, 蓝伟铭, 李杨, 蒙飚.基于PLC和触摸屏技术的仪表指针压装控制系统[J].河池学院学报, 2014 (02) .

[3]张文蔚, 江山, 王权兵.基于PLC的物料装配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 (10) .

上一篇:基于数据驱动的测试论文下一篇:合同责任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