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扩展

2024-09-30

文化扩展(精选12篇)

文化扩展 篇1

人们对待过去遗留下来的物品的态度有过长足的发展过程。在我国曾长期使用的“文物”一词,最早是见于《左传》,有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在这里,“文物”是一个动宾短语,指铭刻纹样于某物,具体指将法度纹于鼎上以求彰显,后逐渐发展为专指各类古代器物、建筑等。不过自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颁发以来,“文化遗产”的提法开始逐渐替代了“文物”。这一用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作为“culturaheritage”的直译,便于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更减少了对器物性的强调,涵盖范围都更显宽泛。与此同时,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本文试从空间角度对该过程进行研究、阐述和分析。

1.金石器物及其铭文

在我国,涉及保护的行为最早可追溯到金石学。北宋统治者鼓励恢复礼制,提倡经学,金石学便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思潮而开创,并成为考古学之滥觞。金石学最初是研究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尤其偏重其文字的考证,以辅助证经补史。清代金石学再度成为显学时,研究范畴也扩展到甲骨、简牍、铜镜、兵符、砖瓦、封泥、明器及各种杂器等,不过仍未超出金石器物及其铭文。这也非常贴合上文谈到“文物”一词的最初含义,说明古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是由金石器物及其铭文为开端的。

在西方 , 与此很相 仿的是铭 刻学(epigraphy),大致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重新关注。铭刻学学者们在游历古迹时,会特意临摹其铭文,并在回国后印刷发行,为古代文字及历史研究提供素材。

总之,金石器物,尤其是其上纹刻的图文字样,是人们最早关注到的文化遗产空间类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就是这类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其内部铭刻的500字金文无论单独的字体、整体的内容、镌刻的书法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2.重要历史建筑

相对于金石器物及其铭文,建筑是较晚得到认知的文化遗产空间类型。根据我国历史上的记载,早年非但没有保护意识,甚至许多历史建筑会被当做前朝统治的象征而遭到刻意的毁坏。1比如秦朝灭亡,项羽入咸阳城时,就对城市与宫殿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致使“大火三月不灭”;再比如北宋灭亡时,金兵把首都汴梁中的皇宫和苑囿全部拆毁,旧料运到北京修筑新的都城;2北京城在后来辽灭金,元灭辽的过程中也都遭到各种彻底的破坏。

总体来讲,最早被认知为文化遗产的建筑一般都是实际功能或象征意义非常重大的类型。比如唐武宗曾想要重修汉代未央宫,目的即“欲存列汉事,悠扬古风耳。”遂动用万余兵士重建殿宇三百四十九间。虽然古人采取的态度不是今日严格意义上的保护,但这个跨越汉唐千年重建宫殿的历史事实折射出明显的保护性动机。这类事件还常发生在寺庙上,比如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五台山佛光寺,就是历经多次重修、扩建延续至今的。全寺内现存的一百二十余间殿堂楼阁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唐代东大殿和石幢,后又有金代文殊殿,明清及更晚时期的建筑。佛光寺的物质实体虽已不是最初的那个,其重要性和完整性却始终得到认同,古人常说要“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表达的也是相似的想法。

在我国,早期的历史建筑保护往往是寺庙、宫殿、祠堂等,在西方则是教堂、城堡等。简言之,这些得到保护和延续的建筑往往或者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或者在人们的心理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他大部分不那么重要的历史建筑则听任其自然破败和损毁。

3.世界遗产

即使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发展了相当一段时间以后,保护作为一种有专门人员从事的职业也并未立即形成。1950年成立的国际博物馆藏品保护学会聚集了最初的一批文物保护工作者,主要修复博物馆中的历史性、艺术性作品。1964年著名的《威尼斯宪章》发表后,1965年国际古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涉及建筑、城市的文化遗产才正式得到独立机构与专业人员的关注。随后相关国际机构纷纷成立,为人才集聚和保护理念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壤,世界遗产类型和范围也更加丰富起来:

1931年《雅典宪章》颁发时,所针对的是历史纪念物(historic monuments)。而在1964年《威尼斯宪章》中,则为纪念物和遗址(monumentsand sites)。到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时,则至少又增加了建筑群(groups ofbuildings)的类别。3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提出了历史地区(historic areas)的概念,认为“历史地区及其周边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1987年《华盛顿宪章》将关注点落在了历史城镇与城市地区(historic towns and urban areas)上。1992年,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中正式增加了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这一独立于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新类型,强调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2000年以后又出现了更多新概念,比如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005年《维也纳备忘录》中提出的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landscape)等。

我国自1987年第一次申报世界遗产以来,一直追随响应国际保护理念并积极探索其在本土的适用性。国际上研究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出现与世界遗产体系的形成无疑极大的推动了对更多类型文化遗产的认知,是人类有史以来遗产认知扩展最为迅速的几十年。

4.城市遗产

近几十年来,遗产认知的进步大多源于世界遗产的框架,其扩展却并不局限于世界遗产,一个重要案例就是“城市遗产”的扩展。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是在世界遗产的语境中产生出来,并被认为是同样适用于任何遗产的周边地区及文脉的。“城市遗产(urban heritage)”的概念便是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关注对象逐渐产生的。顾名思义,城市遗产自然就是坐落于城市环境中的遗产,有时也可能是城市本身。

在2005年维也纳“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国际会议上城市历史景观概念首次提出时,其对象还集中于世界遗产中的历史城市类型,或市区内拥有建筑类世界遗产的城市,因为当时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在受到保护的核心区域周边的高层或超高层新建筑对遗产地本体视觉上的重大影响,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些城市中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的关系。然而在城市历史景观框架下,变化逐渐被接纳为传统,在相关认知深化与研究开展四年后,2009年城市历史景观的预备研究书发表时,“城市遗产”已经开始代替了以往“世界遗产”而成为其核心表述。2011年《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发表时则更加明确指出,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对象是所有的“城市遗产”,保护城市遗产的理念至此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我国,阮仪三很早就提出,城市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有四大原则要坚守,即真实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虽然彼时城市遗产的含义尚未有十分明确的共识,这些原则仍然不失为很先进的认识。实践方面,以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等早期的成功实例为榜样,很多拥有一定历史资源的城市争相效仿,后来到城市遗产的概念正式提出后,自然很快深得人心。如同当初建筑被纳入文化遗产的范围,城市遗产理念的产生是文化遗产在空间层面的认知历史上又一次重要扩展,同时,也是人们尝试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介入城市规划与设计问题的一次特别尝试。

综上,相比于世界遗产,城市遗产强调的是在城市中较为普通的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以至于更大范围的城市历史景观所构成的整体性价值。一些原本并不具有为人所共知的突出普遍价值,但确为历史城市的有机构成部分的成片的一般遗产也因此被纳入保护的范畴,体现了保护工作的广泛性、完整性,甚至遗产本身的平民性。

5.小结

综上,在空间方面,人类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持续扩展,经历了从金石器物及其铭文到重要历史建筑,到世界遗产,如今到城市遗产的几个认知阶段。若以北京旧城的钟鼓楼地区为例:假设我们处在对文化遗产的最早期认知阶段,则可能只有钟楼里的大铜钟这类金石器物及其上铭文会在受到认知和保护;假设我们处在稍后的认知阶段,则钟楼和鼓楼两座高大的纪念性历史建筑物同样会受到认知和保护;而在经历过世界文化遗产对认知的多次推进后,则可认知到北京旧城中的城市中轴线是一系列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群,甚或城市历史景观,钟楼和鼓楼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当认知扩展到城市遗产时,则不止钟鼓楼,其周边的胡同四合院,甚至其中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及生活场景都成为保护的对象。

尤嘎·尤基莱托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思想进步的过程是与现代化进程相同步的,而现代社会之所以会对文化遗产越来越感兴趣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原因:一种是基于历史观的,有时表现为对逝去的浪漫性怀旧,有时表现为对某些文化成就的尊重缅怀,有时也表达想要吸取过去的历史经验的愿望;另一种则是剧变所致,比如在某些著名历史性构筑物或伟大艺术作品遭到破坏时,又或者曾经熟悉的地方被突然改变等带来的震惊和痛心。而这两种情愫都是与我们社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我们对于文化遗产内涵外延的认知扩展受到整体时代思潮的影响,所以应当认识到,这些林林总总的遗产认同背后的,越来越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扩展,才是空间认知扩展的本质原因。

随着历史发展,城市空间不断积累,今日之景观往往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特征和趋势。而随着对文化遗产内涵外延的不断扩展的理解加深,传统的遗产保护手段也正在随之转型为更加积极的城市管理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认知价值,管理变化,将是城市规划与设计者必要的基本素养。

摘要:“文化遗产”理念古已有之,但其所涵盖范围持续扩展,近一百年尤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揭示这一重要观念在我国的扩展历程。主要采用文献阅读、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空间角度切入,阐述文化遗产的认知主要经历了从金石器物及其铭文,到重要历史建筑、世界遗产、城市遗产的扩展历程。并指出,这些扩展本质上都是源于价值观念的不断扩展,亦即越来越具包容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城市遗产

文化扩展 篇2

当我提到向外扩展数据库系统时,我实际上只是讨论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分割或划分,以便你能利用那些部分,把它们分配到单独的数据库服务器上。这允许你在许多服务器间分散处理能力,以适应不断扩张的增长。

但是,额外的特性和功能需要更高的复杂程度。一个向外扩展的数据库很难进行设计或管理。在你成功对一个数据库系统实行向外扩展之前,你必须解决许多困难的商业和技术难题。

本文说明向外扩展数据库系统的两个选项,从而实现更高的可扩展性:水平数据划分和垂直数据划分。

水平数据划分

使用水平数据划分,数据库结构在数据库实例方面没有变化。通常,数据库之间唯一的不同在于实例包含的数据不同。

开发出中间层应用程序,使得实例间的数据得到适当维护,是这种解决方案的特点。可能很难决定如何在数据库实例间划分数据。数据分配方法十分关键,因为我们需要在不同服务器间比较平均地分散数据负载。不进行这种平均分割,你就无法取得向外扩展数据库的任何好处,因为查询或事务处理的大部分IO仍然只发生在一台服务器上。

既然全部数据不再保存在一台服务器上,因此在必要时更难对所有数据执行查询。幸运的是,你可以建立分布式划分视图连接两个服务器实例间的数据,使得数据看起来就像保存在一台服务器上,

有一些特殊的视图,它们利用连接的服务器和在数据表上建立的约束,有效地返回数据,就好像你只查询一台服务器上的数据一样。(我将在下周的文章中详细讨论分布式划分视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服务器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它们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希望复制实例间的数据,以便每台服务器拥有完整的数据,但只负责维护特定的一块数据。

垂直数据划分

垂直数据划分包括把数据库表分割成在不同服务器上保存的不同数据库实例。每台服务器一般分配完成一个特殊的任务。这样就可以对那些表中的IO进行分割。这种类型的分割取决于将系统逻辑地划分成许多部分,以便这些部分能够独立操作。如果实例间需要最少量的交互进行事务处理,这种处理就很有必要。

例如,如果你的数据库系统维护销售、营销和广告数据,最好是把这些表分割成单个的数据库实例,阻止它们共享同一台服务器上的IO。可能你还需要处理这两个共享一些相同数据(例如客户数据)的系统。能够分割这些商业功能,你就可以在必要时向外扩展数据库环境,提高系统效率。

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在每一台服务器上使用相互连接的表和视图,以便实例可以从其它实例中查看数据。这样做可以减少应用程序层决定在哪找到它需要的数据时所需的额外计算量。你需要保证应用程序层具有必要的逻辑性,以决定将数据保存在哪台服务器上。

修改

文化扩展 篇3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文化记忆文化教育文化休闲档案文化

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之一,担负着文化的记录、传播、推动的责任。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档案馆的文化服务功能需求越来越突出,档案界对档案馆文化功能的研究也日渐深入,特别是对高校档案馆文化功能的拓展途径研究正成为档案馆工作的重点。

一、档案馆文化功能的体现

档案馆文化是与档案馆相关的各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它包括档案馆从物质领域到精神领域的全部文化现象,档案馆物质文化是档案馆物质建设的成果,是档案馆生存的基础,主要包括档案馆馆藏、档案设备、档案馆建筑等内容,它是伴随着人类情感的投入而显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档案馆文化的核心是档案馆精神文化,它包括档案馆的价值观念、档案馆的规章制度、档案馆的形象等要素。就其文化功能来说,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传播功能

档案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主要表现为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传播。在纵向传承方面,档案馆通过开发信息资源,让人们能够获得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横向传播方面,档案馆借助文字、声音和图像等载体,让人们在档案中获得前人积累的经验。由于本文主要研究扩展功能,故该功能不再具体讨论。

(二)文化记忆功能

档案馆文化功能最早体现在文化记忆上。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客观地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文化生活。我国各级档案馆汇集了历史悠久、价值连城的甲骨、金书铁券、简牍等珍贵档案。这些档案翔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足迹,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是社会文化的真实记忆。存史记忆功能是整个社会赋予档案馆的最高使命,是档案馆的根本功能。[1]

(三)文化教育功能

档案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而且体现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档案馆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充分展现档案中的真实事例,对公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四)文化休闲功能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怀旧和寻根这两种心态在社会上日益凸显。档案馆里实实在在的原件可以让人们形象地认识历史。人们可以在档案馆查阅档案史料,观赏馆藏档案展览。档案馆文化休闲功能的实现促使档案馆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高校档案馆文化功能扩展路径分析

虽然高校档案馆基本具备上述文化功能,但是由于受馆藏档案以及服务范围的限制,部分文化功能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体现。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档案馆的文化功能也在不断深化,这些因素都要求高校档案馆积极探索文化功能的扩展路径。由于高校档案馆集网站服务、宣传、交流于一体,因此笔者主要通过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档案馆网站,来探索高校档案馆文化功能扩展的具体路径。

(一)国内:突出文化休闲功能的中国台湾地区的“国立大学”档案馆网站

1.线上线下丰富的互动体验。中国台湾地区的“国立大学”的目标是把档案馆变成文化休闲中心。[2]例如其档案馆开发的线上瞬间记忆小游戏——“消失的印记”,用“训导处”、夜间辅习班、毕业辅导组、“国立医学院”等已经合并或更名的部门图章作为游戏对象,给用户短暂时间用来记忆这些图章的样子和位置,之后系统将所有图章翻转到背面,用户需要通过回忆之前图章排列的位置在其中挑出两两相同的图章。除了线上的互动之外,中国台湾地区的“国立大学”还开设了档案修护体验、剪纸研习课程,开展橡皮章雕印活动等线下活动,[3]其中部分活动为社会各界人士开放,以吸引更广泛的公众与档案馆进行文化互动。

2.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中国台湾地区的“国立大学”档案馆通过档案创意学习、设计,以及对档案产品“又老、又新、又绿色、又多变”的设计理念,使档案资源结合时尚,采用环保材料对档案进行“旧瓶新装”的素材转化。[4]例如由此开发的“台湾国立大学第一号公文”纪念品,用拼贴、拆解、乱码、破损等形式将档案元素颠覆,最终完成“档案解码——‘国立台湾大学第一号公文风格笔记书”。[5]

(二)国外:以特色专题强化高校档案馆的文化记忆和教育功能

1.斯坦福大学档案馆网站推出口述历史,突出文化记忆功能。高校口述档案是对现有资料以口头讲述汇集的方式进行补充,是总结、梳理高校办学历史、办学传统与办学理念的一种形式,它以多角度的“大众记忆”来展现高校发展的各个时期。斯坦福大学档案馆的口述历史档案专题包括对教师、员工、校友和学生对某事件、某项目的访谈录音或录影。它既形成了对纸质档案的补充,又展现了学校的人文历史风貌,“女性的国际和平与自由联盟口述历史项目记录”就是例证之一。

2.哈佛大学档案馆网站突出文化的多元性来扩展文化教育功能。从载体上看,哈佛大学档案馆网站从纸莎草卷轴到早期的手稿、印刷品,再到近期网站、博客和其他数字信息记录应有尽有。从内容上看,不仅涵盖各个学科领域,诸如法律、经济、医学、美术、音乐、历史等,而且更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并包性,它除了包括介绍哈佛大学相关人物、事件的专题以外,还涉及受众更广泛的历史文化专题,如“女性的历史”“美国教育史”“伊斯兰文化遗产项目”“拉丁美洲商业史”等等,甚至还可以看到“中国贸易编年史”和“补充疗法:中草药,中国的杰作”等有趣的档案专题。[6]在其所展示的内容中既有本校师生的收集编研,更有国际学者的鼎力支持。

三、高校档案馆文化功能拓展的策略

(一)通过增添休闲设施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升高校档案馆的文化休闲功能

1.增添休闲设施,营造休闲文化氛围。高校档案馆除了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库房及阅览室以外,还应在档案馆大厅或者走廊内设置一些休闲设施。例如休闲桌椅、饮水机、书报杂志等,以便等待来访者。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多个宣传栏,定期更换有关档案的趣味奇闻,布置悬挂书画作品来渲染休闲文化氛围。

2.开发文化创意产品。高校档案馆可以将文化与创意有效结合,在产品中融入现代审美取向,设计出兼具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的产品,例如中国台湾地区“国立大学”档案馆截取傅斯年校长的手稿、批示语等元素制作的纸胶带,彰显本校的人文关怀供师生缅怀。国内其他高校档案馆还可以将档案材料内容制作成工艺精良的笔筒、摆件等礼品,[7]馈赠给来访的其他高校,或将校训印在笔记本上,环保袋上,供学生购买、使用或收藏。此外,尝试打造社会旅游景点也很有必要。20世纪中叶,华盛顿旅游部门把国家档案馆列入《首都地区旅游指南》,公众逐渐把档案馆阅览当成一种习惯。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可以把档案馆列入“红色旅游”路线,利用馆藏优势,发展档案文化,使其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

(二)建立常规的征集机制,将口述档案纳入档案馆的日常工作,丰富高校档案的文化记忆功能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经涉足口述档案领域,但是主要针对校史方面进行临时性或特定主题的征集。笔者认为应将口述档案作为推动学校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将侧重点仅放在对校史的补充上,而是将收集范围涵盖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时期、各个层面积极征集。在这方面,北京语言大学于2008年启动的“北语名师对外汉语教学口述史系列丛书”项目就值得借鉴。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宣传活动,强化高校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

第27号令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将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其育人激励功能。高校档案馆应充分利用校庆、档案日、校园开放日等举办多种形式的档案宣传活动,例如档案专题展览、讲座、知识竞赛、文化沙龙等,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引导和宣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档案馆也可以培养一批档案讲解员的学生队伍,举办校史宣讲活动、档案讲解员大赛等,丰富文化生活。[8]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与档案相关的选修课程,又或将档案馆作为实地教学基地、学生的“第二课堂”。例如“武汉大学校史”公共选修课已经在2005年成功开设,陕西师范大学每年都有相关文科专业学生以档案馆为实地教学基地,了解文书档案和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有关学校发展沿革的历程,激发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9]

*本文为201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级青年科技基金项目“高校档案服务大学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DA21004)的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薛匡勇.档案馆文化性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0(3):12.

[2]宁现伟.台湾高校档案网站的特色及启示[J].档案学研究.2013(6):76-78.

[3][4][5]“国立台湾大学”档案馆网站[EB/OL].[2015-9-28]. http://archives.ntu.edu.tw/.

[6]哈佛大学档案网[EB/OL].[2015-9-28]. http:// library.harvard.edu/university-archives.

[7]孟健.谈高校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J].兰台世界.2015(10)中旬:130-131.

[8]刘岸冰.试论高校档案文化的育人功能[J].黑龙江史志.2015(1):257-258.

我国文化遗产认知的时间扩展历程 篇4

1. 我国自古以来对“古物”作为文化遗产的认知

历史上的中国人有着牢不可破的崇古观念,这源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即认为如同“天”永远不变一样,决定社会与历史命运的“道”也永远不会变。既然“道”不变,那么从古代沿袭下来的种种规范、习俗等传统就具有了神圣性,受到尊崇。“崇古”几乎可以说是我国古人的思维定势。

于是,在具有极强崇古文化的古代中国,加之对上古时期的人类本能崇拜和文化宣扬,以及物质实体本身的脆弱性导致历经时间洗礼之后的稀缺性,古物很早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从我国过去描述文化遗产常用的习语、俗语中可见一斑,比如“古画”、“古玩”、“古董”、“古迹”、“古建筑”等词汇,都是着重强调其在时代上与今日之间遥远的时间跨度,及因之而产生的陌生和稀缺感。

在类似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中国语境中,若列举我国古代即已十分珍视的各类古物实例,则有小型的比如甲骨、古代陶瓷玉石制品等;中型的比如各朝古画、名人书法作品等;大型的比如几朝名寺、几朝古都、乃至名山大川等。直至今天,我国仍然保持了对于古物类型文化遗产的强烈认同,无论在世界遗产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物”都占到了极高的比例,早年尤甚。

当然,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也并不罕见,因为这是各个文化中人们最初开始认知文化遗产时,最为显然而自然的时间维度限定。

2. 世界遗产体系下的“现代遗产”保护理念

与空间认知扩展历程相仿,在文化遗产的时间认知扩展历程上,世界遗产的体系同样做出了卓越贡献。由于世界文化遗产判定是基于突出普遍价值的,因此后来文化遗产涵盖范围的扩展实际上就是基于人们对于价值的认知不断扩展的过程,这一扩展与最初古物之古的关联性其实是越来越小的,换言之,时间在文化遗产遴选的标准中所起作用是日益缩小的。“现代遗产”的保护理念也应运而生。

尽管历史并非久远,但20世纪早已被公认为一个非凡的世纪。实际上,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准确地讲20世纪所指的仅仅是,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伴随着维多利亚时代结束,到1989年以柏林墙为标志的冷战时期结束前,这之间的短短71年。于尔根·哈贝马斯曾解释现代化的概念为一系列持续累积且相辅相成的进程,这些进程包括资本的形成和资源的运作、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中央集权政治力量的建立和民族认同感的形成,还有政治参与权利、城市生活方式以及正规学校教育的激增、价值观和规范的世俗化等等。简言之,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以及我们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的判断等,都在20世纪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给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就连遗产保护的观念最初也是现代主义的产物。尽管“现代化”这一术语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但其主要驱动力——个性化、民主化以及工业化的进程却是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当我们使用“现代遗产”一词时,通常的涵盖范围是19世纪与20世纪遗产。

UNESCO和ICOMOS在1994年6月的专家会议上,曾重点对世界遗产名录的平衡性与代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刊发了影响深远的《世界遗产名录平衡性与代表性的全球战略》。在该会议所指出的五种代表性不均衡的类别中,就包括20世纪遗产相比于其他历史阶段的代表性的缺乏。2001年UNESCO召开了关于现代建筑及20世纪遗产的讨论会,并自此开展了针对现代遗产的项目,第一步即调查研究以建立数据库,并确定在保护和引起公众关注方面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第二步则主要包括识别潜在的世界遗产,建立地域间相协调的预备名录,以及起草考虑地域平衡性的申报材料。2003年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刊发的《世界遗产5号文件:现代遗产的识别与记录》则收录了这一时期众多学者的讨论,进一步丰富了现代遗产的保护理念和实践。2004年ICOMOS发表《世界遗产名录:填补空白——未来行动计划》,针对均衡性问题做再做行动策划。另外,一些专门针对现代遗产的保护组织,如DOCOMOMO等,也在相关工作的推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世界遗产的价值评估会考虑本体距今的历史时长,这曾使得现代遗产很难操作。此外,由于我们所处的建成环境中包含有大量现代性的直接或间接产物,也容易使人产生忽视其重要性的倾向。一个有趣的案例即悉尼歌剧院的申遗历程:悉尼歌剧院第一次申遗是在1981年,虽然当时该建筑因其杰出的设计已经十分出名,但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作为一个1973年才建成,竣工尚不足10年的建筑作品,悉尼歌剧院尚无法证明其是否真正具有价值,因此对该申请予以了延期决议。不过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时间范围的思考,以及后来关于现代遗产的讨论。这些思考和讨论无疑拓展了人们的思路,26年后的2007年,年仅34岁的悉尼歌剧院按照符合标准(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伍重设计建造的悉尼歌剧院被认为是20世纪伟大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艺术创新对新时代的建筑业造成了深远影响。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现代遗产先后加入世界遗产行列:最早的是1984年列入的安东尼·高迪作品 ;还有位于魏玛与德绍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 ;利物浦海上商城 ;等等。

对于时间重要性的弱化也体现在现代遗产的保护操作中,文化过程受到了更大的重视,而非传统的针对纪念性遗产的方法。是不是足够古老不再是人们甄别文化遗产的基本标准,由此,遗产认知在时间层面上被极大地扩展了。

3.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时间维度的扩展

由于历史时代划分的差别,以及更具可操作性的实践目标,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中,“现代遗产”的概念通常对应于“近现代建筑遗产”“近现代工业遗产”“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表述。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类方式变迁中,可以尤为清晰地读到现代遗产对我国文化遗产认知的影响。1988年以前的第1-3批国保单位的分类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刻及其他、古遗址、古墓葬;而1996年以后的第4-7批则调整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虽然1-3批的分类中有“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和“历史纪念建筑物”类同于我们所说的“现代遗产”的范畴,但显然关注点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其见证革命或作为纪念物的价值;而4-7批的分类中则单列出了“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型,主要是将“历史纪念建筑物”同“古建筑”分开,与“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合并后的统称,分类更加合理。

并且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时间上愈发晚近的国保单位在数目上的增长也是愈加迅猛的。以保护工作一直较为系统、完善、先进的北京市为例,在入选国保单位的全部文化遗产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在第六批中已占到39%;而这一数据到第七批更是高达51%,独揽半边天。

综上,这些事实都体现出新时期的保护实践中,我国对于文化遗产认知在时间维度上的重大扩展。

4. “文化景观”启发的活态遗产认知新动向

文化景观是1992年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新类型。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具体又可细分为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其中“有机进化的景观”对于文化遗产认知的时间扩展尤其具有启发意义,指最初产生于社会、经济、行政、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互联系或适应而发展到当前的形式。在这些有机进化的景观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仍然处于进化之中,或可称为“持续性的景观”。比如我国2013年列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决议中就特别强调了该景观的持续性,认为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的四素同构系统及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文化景观,尤其是持续性的景观的提出,为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打开了新的大门,从此时间维度上不只可以是近代的、现代的、十分晚近的,更可以是延续的、面向未来的,乃至活态的。

在世界遗产的体系下,自文化景观新类型出现以来,各国思潮和实践方兴未艾,目前有88处遗产地先后得到列入。我国也已有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台山、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红河哈尼梯田4处,其中两处都是在近3年内,且2014年新列入的中国大运河与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也都具有极强的文化景观属性,印证了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在时间维度上持续扩展的论断。

5. 小结

文化遗产认知是保护的基础和前提,保护则是认知的目的和结果。因此,要应对好文化遗产认知在时间维度上不断扩展的历程,保护的宗旨和手段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从传统上为了凝固历史遗存而采取的保存、修复等手段,逐步扩展为为了维持文化遗产动态进化环境和谐的,更为积极、综合的管理手段。

《扩展语句》教案 篇5

②明确试题所提供的情景要求,进行具体展现和合理扩展。同时,主体内容的扩展也要符合情景的要求。

③增加描写性内容,强化细节性特征。描写可以使要表达的内容更具体、真切,从形象上丰富原文内容。细节描写可以使内容得到更为细致的描绘,有助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

④突出情境和氛围的展现。展现具体的环境,描写具体的符合情景的氛围,可以很好地增强内容的表现力。

扩展后的语句应体现完整而明确的思想,使原语句的意思表达得更充分、更丰富。并符合题目要求。

①内容要前后衔接自然,连贯有序。扩展后的语句应很好地与原文保持基本意思的一致,做到话题的一致。叙述角度合理,并使语句间层次严密。若偏离了原话题或基本观点,都是不合要求的。

②情感色彩一致,语境统一。扩展语句比原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情达意更具体、真切,但必须注意情感色彩的统一,否则就会背离原句主旨。另外,有些原句表意单纯,或只有一个主干句,情感色彩并不明显。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扩展语句中的情感要自然和谐,做到文意顺畅,情理通达。在这里,讲究语境的协调很重要。

③语言形式符合要求。要做到扩展合理,语言连贯、得体是重要一环。语言连贯方能文意贯通,语言得体,才会情调氛围一致。有时,题目还会对语言形式有具体的要求,要结合这些要求进行扩展。

五、热点预测

语句扩展不是无话找话,以填写文字为游戏,语句扩展是一种再创造,画蛇添足,胡编乱造等都是大忌。扩展内容是原材料合情合理的延伸和发展。所以要审准题目,看清楚扩展的点或扩展的方向是什么,它有可能是增添情节、补充细节;有可能是突出场面,描绘景物;有可能是写出人物言行、刻画人物心理;有可能延续论证得出结论。

六、能力提升

认真领会方法要点,完成资料相关练习。

韩淑华

句式转换、扩展压缩 篇6

于10月15日开始网上报名、笔试定于11月25日举行的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将以140多家用人单位招录2万人的招录规模再创新高。

2.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以“骑虎难下”开头,将下列句子重组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

日本有媒体用“骑虎难下”来形容中日双方目前围绕钓鱼岛问题出现的立场对立和关系僵局。这一成语并不能准确描绘中日双方在钓鱼岛争端中的处境,但却能说明在国际争端的敏感时期,人们往往聚焦于争端双方立场的尖锐对立和互不相让。

3. 将下列短句改为长单句,要求不改变原意。

中国向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其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军事战略是一贯一致的,不会因为是否拥有航母或拥有航母的多少而发生改变。

4. 将下列关于景区门票降价内容的三点内容调整为整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

公共景区门票降价乃至免费的步子还可再大一些,具体内容至少有三点:一是,现在多为“冷门景区”降价,还可以考虑到知名景区的降价;二是时间上,应该从个别的法定假日拓展到其他时间;三是幅度上,形成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地定价,而不只是“轻微”下调,偶尔下调。

5. 阅读下列材料,将其改写成三个反问句,要求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20年的武大牌坊,不止是水泥大门这么简单。它是这所名校的文化名片,是武大乃至华中地区传承的一种文化记忆。

6. 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成功地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其中“三绝”更是令古往今来的读者赞叹不已。他们分别是智绝——诸葛亮 、义绝——关羽、奸绝——曹操,请结合小说中的内容,从这三人中任选一个人物,用整句举例阐明其“绝”。

7. 将下列句子改写成长单句,分别强调演出效果和演出地点,可适当增删词语。

10月11日晚,大型原创黄梅戏《李时珍》献演第一届湖北艺术节。武昌洪山礼堂演出大厅座无虚席,短短的七幕剧嬴得了全场千余名观众19次掌声。

强调演出地点:

强调演出效果:

8. 纪传体是以人为本来记载历史的,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请从《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中任选一个历史人物就其性格、思想、事迹或功业等用对联的形式进行概括。

示例:蔺相如

保玉璧,显国格,足智多谋勇抗秦王不让寸步

明大义,识大体,大度广怀礼让同列偏容狂言

9. 阅读下面材料,以“高密东北乡”为主语重组句子。

像所有可敬的写作者那样,莫言老老实实地、像个庄稼人对待土地那样对待写作,他神奇地保存了一个农民的狡黠和质朴,也执拗地固守在高密东北乡,因为在他的笔下,这里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整个世界。

10. 将下列句子改为两个被动句。

瑞典文学院——这一公认的世界最高水平的评鉴团体——认可了莫言对中国人生存方式、中国之人性的剖析,这也是对中国文学辨识度的承认。

11. 阅读王维的《田园乐(其六)》,请你还原出诗歌的画面之美。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2. 阅读下面新闻材料,拟写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14个字。

中国作家莫言北京时间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界的专家学者表示,这将把世界目光引向中国作家。莫言获奖,可谓汉语文学获得世界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则表示,莫言是中国若干优秀作家中的一个代表,“为莫言感到由衷高兴,为中国文学自豪,为他举杯庆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将此事看作促进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进行密切交流的良好契机,能够把世界目光引向中国作家。

韩少功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大陆作家首次获得殊荣,是世界对中国文学的肯定,是一个好的起点。莫言的获奖鼓励了众多中国作家,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学的善意表达。

13. 根据所示材料,续写一段文字说明二者不同,要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中国不是美国,中国航母也不是美国航母。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

14.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新闻。

日前,中央电视台“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以下简称“青京赛”)决赛在北京完美落幕。湖北省京剧院的青年演员们喜获三金两银,载誉归来。

据了解,“青京赛”是中央电视台在中宣部、广电部关心支持下举办的每四年一届的国内京剧大型赛事。为了在此次“青京赛”上取得好成绩,湖北省京剧院十分重视,不仅精心准备剧目,更是在决赛开始之前,邀请京剧专家来汉,为进入决赛的万晓慧、唐恺、王铭、潘欣、陈晓霞5位演员“挑刺”。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省京剧院进入决赛的5位演员都表现不俗。其中,优秀青年演员唐恺获得武生组金奖(第一名),王铭获小生组金奖(第二名),万晓慧获青衣组金奖(第四名),陈晓霞获老旦组银奖(第五名),潘欣获青衣组银奖(第二十名)。这是湖北省京剧院在此项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的顶级赛事中获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15.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进行理性的点评。

就在两节长假结束的前夜,“首届十大当代孟母颁奖盛典”在京举行,航天女英雄刘洋的母亲牛喜云、培养出3个博士儿子和3个大学生女儿的草原母亲胡彩瑞、致力于残疾孩子公益讲座的山东农民田秀英以及“最美司机”吴斌的母亲范敬珍等获封“当代孟母”称号。

文化扩展 篇7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就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新课标》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起始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部,2001)本文就在英语课堂上如何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出了几点尝试。

一、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文化因素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 在词汇教学中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例如,在数词中,英语国家的人把“seven”看作是幸运数,而“thirteen”则因为“最后一顿晚餐”的故事而被认为不吉利的,日常生活中,车号、门牌号、座位号等都竭力回避。又如,在中国,“dragon”是祥瑞的象征,是伟大的。而在西方国家,则是邪恶的代表,专干害人的事。Dog则是lucky dog等等。

2. 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小学英语课文中也存在很多的跨文化因素,这些内容往往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谢娟,2010)。沃尔夫森指出:“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是比较宽容的,与此相反,违反了说话规则却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模拟情景,有所针对地介绍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到具体的语用背景下进行教学。最好的办法是给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开展角色表演,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学生通过表演可以从细节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如招呼、握手、用餐礼仪刀叉用法、就座位置、食品种类、上菜顺序等)、语言习惯、手势体态等等。

3. 语法学习中渗透文化因素

那么,在最为艰涩、最为我们所头疼的语法教学中,有没有进行跨文化教育的余地呢?答案是肯定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且差异颇大。如汉语说“一块面包”,而英语说“a piece of bread”,尽管汉语中没有名词单复数的变化,但在概念上“面包”是一个可数名词。在西方,人们把面包当成主食之一,吃的时候把一块面包切成数片,因而在英语中“bread”是一个不可数名词。类似的如“rice”,也是不可数名词。再如这样一句:“My knife and fork is on the table.”这里的谓语动词怎么用单数形式呢?原来西方人用餐时的礼仪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双手齐下。在西方文化中,刀和叉是不可分的用餐工具,是一个整体。因而,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

二、从细微处帮助学生养成文化意识

课堂上教师不能以文化扩展作为课堂上的主要教学内容,只能从细微处入手,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感受到英语文化气息。如,在教学“How old are you?”“I am…”这组对话时,为了让学生能自由地运用该句型,我设计了让学生调查班级其他人年龄的活动。这时候,有个学生突然向我走来,清楚地问了:“How old are you?”我意识到学生并不知道在英语国家,询问成年女性年龄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我马上对该学生摇摇头,神秘地对她说:“It’s a secret!”并及时的在该活动结束后,告诉学生在英语国家,我们一般不询问成年女性的年龄和婚姻状况,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又如,一次课堂上学生用“How are you,English teacher?”向我问好,我马上进行纠正“Please call me Miss huang.”并解释,在中国,“老师”是一种尊称,但是在英语国家,“teacher”只是代表一种职业,英语国家认为用职业称呼别人是不礼貌的,他们称呼别人时一般在姓氏之前加Mr,Mrs,Miss。

三、教师以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行为感染学生

文化意识和行为会在自觉不自觉中通过个人的言谈举止显现出来,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相互影响。对小学生来讲,英语教师就是那些“说英语”的人,就是一件“活”的文化。教师有意识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就能轻而易举的让学生沐浴在英语文化中。如,当学生夸奖你穿的衣服好看,写的字漂亮时,不要板着脸严肃地批评他多嘴,而应大方的,高兴的对他说“Thank you!”当学生表现出色时,也不要吝啬你的“Good、Good job、Wonderful、Excellent”,并引导学生也自然地说出“Thank you!”课前的师生问好可以改变以往的由学生先问好的习惯,主动先向学生问好,让“good morning、afternoon,boys and girls”先开始;课堂上,教师在给学生起英语名字的同时,也应告诉学生自己的英语名字,让学生直呼自己的英语名字等。

四、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最终目的是在充分尊重外国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培养世界意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和发展时期,鉴别能力较差,对外来的新鲜事物有盲目崇拜心理和很强的模仿欲。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向学生宣传外国文化,最终将导致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漠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扩展时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做到了解和尊重,吸收其先进思想,但不能因此放弃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要使学生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各有所长,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增强爱国、爱乡意识。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目标,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芹.浅谈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跨文化意识和行为[J].中小学英语活页选,2002(14).

文化扩展 篇8

在此基础上,各校不断总结课改经验,秉承“适当拓展,充分整合”的实施思路,寻找到了一条“学科间、知识体系间、资源间”的三维整合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以校本课程《蚕忙里的歌声》为例,谈谈拓展和整合的做法。

一、学科整合,教学不再楚河为界

一直以来,以学科为主的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但在课改中,如何打破学科界限,使各学科相互融通成为改革的核心所在。我校在践行“亲近乡土”拓展性课程中,尝试将部分学科进行整合,建构了共性的目标,梳理了相似的内容,合并了共同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校开展《蚕忙里的歌声》校本课程,首先从学科里寻找切入点,如三年级下册的科学学科里就有关于养蚕的内容,如何从这个模块入手,做好学科间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蚕忙里的歌声》校本课程目标:

1.在蚕宝宝养护中培养学生亲近生命的意识,了解生命的变化,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2.让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简单记录;

3.学会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特征;

4.学会较长时间观察、记录生物的生长与变化;

4.学会通过语言、图画和文字对生物生长期的变化进行描述比较;

5.家庭架起一座亲子沟通的桥梁,体验亲情交融的甜蜜,感受求知探索的快乐。

解读这份目标就会发现,该目标涵盖语文、数学、美术等多个学科,涉及科学观察、语言表述、数学测量以及美术表达等多个能力体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整合教育素材。就语文而言,其中对于观察的记录,以及观察之后的表述就属于语文范畴,为语文学科的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基于这一点,学校召开了三年级各个学科老师的座谈会,各科老师解读子目标,并做了工作布置,着手实施《蚕忙里的歌声》校本课程中“我养蚕宝宝”这一活动。

在具体实施中,因为不同学科的介入,孩子们的知识点、兴奋点、实践点、成果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效果。现从语文角度阐述学生的表现。

养蚕活动准备期,语文教师分发资料,学生自行阅读,了解养蚕的方法,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各组制订贴切的养蚕方案。

在养蚕活动过程中,语文教师定期检查实验记录表,让学生口头汇报养蚕发现的问题,并撰写养蚕小日记,感受小小生命创造的奇迹。

养蚕活动结束后,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养蚕的经验和成果,总结蚕的一生变化的阶段,形成“昆虫和变态”的概念,认识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在这次整合活动中,学生善始善终,认真负责,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同时,既保留了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又寻找到了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

二、体系整合,研究不再各自为营

知识体系的整合,就是把部分科目的知识点进行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我们习惯把这种整合称为研究性学习。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可以尝试研究“蚕桑与丝织品”“家乡的纺织厂”“彩色蚕宝宝的变迁”“养蚕工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得出新的发现。

在“我养蚕宝宝”活动实施后,基于“我的问题及问题解决”这一板块,鼓励学生自选课题开展探究性活动,如“为什么莴笋叶可以代替桑叶养蚕”“为什么彩蚕能吐彩色的丝”等。这些问题为进一步实施课程提供了更宽的研究课题,经过梳理后,确定了如下研究课题:

在这些以语文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融合了多元的知识体系,充分利用阅读资料中的图片、文字和表格,以及自己观察发现的现象、实践调查的数据,得出了新的论断,让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盎然,步入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领域。

反思以“体系为主”的整体课程,其实就是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不再拘泥于接受性的语文学习,也不再全文照搬语文教科书上的知识点,而是带着问题探究、实践、讨论、整理,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最好的展现,学习成果也不再是条块式的概念和结果。

当然,我们也发现,在以“体系整合”的课程里,教师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研究点,变零碎的话题为整合的研究视角。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小组合作的形式、过程和结果,不断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方式和合作方式,这样才能保证研究价值的最大化。

三、资源整合,活动不再单打独斗

语文活动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力所在,而活动中如何利用好课程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亲近乡土”的拓展性课程里,我们梳理、统整了各方面的资源,如以乡镇文化礼堂为主的实践基地,以地方艺人为主的民间传承人,以地方特产为主的研究角度,这些地域资源,为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面对这些语文资源,如果仅是单打独斗,采取“用了一处是一处”“想到一处是一处”的方式,很可能会使资源无端浪费。在“亲近乡土”课程实施里,我们就采用“全面排查,筛选择优”的方式进行整合,保证了语文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如在《蚕忙里的歌声》课程实施中,我们就采用“全面排查,筛选择优”的方式,确定了蚕忙时期学生能培养的语文核心素养,如言语的思维发展、言语的审美情趣,等等,然后根据目标落实了课程安排,最后根据安排筛选课程资源,避免冲突。

以“蚕桑文化节”为例,让学生自主策划活动方案,自主进行活动准备,自我展示蚕桑文化,而老师们要做的,就是为整个活动准备需要的资源:活动策划文稿的审定,图片的搜集和整理,活动过程的编排,采访蚕农的视频拍摄,文化礼堂里的精彩花絮……这些活动融合了多元的语文元素,学生忙在其中,也学在其中。

又如基于“蚕桑大丰收”环节,学校充分整合资源,指导学生研究蚕桑历史,带领学生前往养蚕基地,走访蚕农,观察桑叶,探寻一张蚕种能收获多少生茧,以及能剥出多少丝绵……

总体来说,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就语文学科而言,拓展能打开视野,丰厚底蕴;整合更能优化教育教学,提升实效。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校,我们更愿意在语文学科的改革中,高举“整合”这面旗帜,做好乡土文化的传承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扩展剩余价值理论 篇9

一、剩余价值的产生

在马克思看来, 商品的价值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从静态的角度来看, 每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物化在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中的劳动的量决定的, 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商品的价值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该商品的劳动过程, 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物化在该商品的过程。由此可见, 劳动过程就是价值生产的过程。对劳动的实际过程进行观察, 我们可以看到三种情形:第一, 生产资料不断丧失自己原来的使用价值形态, 转变成另一种使用价值形态, 通过这种转变, 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 马克思称之为保存或转移价值。比如, 原材料加工成产品。第二, 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不合理损耗, 使得这部分生产资料在丧失使用价值的同时并没有把价值转移到产品上, 我们称之为丧失价值 (这一方面马克思忽略不计) 。比如, 原材料加工中出现的废料或废品等。第三, 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价值通过特有的生产劳动方式加到产品价值中, 马克思称之为创造价值。这就是产品的生产过程, 价值形成的同时实际上伴随着价值丧失。如果凝结在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投入的生产资料、劳动力以及弥补不合理损耗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就不存在价值增殖。但如果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延长劳动时间, 就实现了价值增殖, 产生了剩余价值。因此,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价值增殖的过程, 剩余价值量就是劳动时间超过价值形成和价值丧失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余额。

二、剩余价值的计量

通过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剩余价值在数量上表现为产品价值扣除转移或保存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 并弥补生产资料不合理损耗所造成的价值丧失后的余额。马克思把预付资本C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币额c, 另一部分是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v;c代表转化为生产资料的价值部分, v代表转化为劳动力的价值部分。笔者在考虑生产资料不合理损耗的基础上, 用d代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丧失的价值部分。因此, 如果最初是C=c+v, 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商品, 它的价值C’=c-d+v+m (其中m为不考虑价值丧失时的剩余价值) =c+v+m’ (其中m’为考虑价值丧失时的剩余价值) 。显然, 从数量关系上看, m’=m-d。为了便于比照《资本论》来理解, 我们在接下去的叙述中将用m-d来代替m’, 剩余价值就是md (笔者的观点) 。在理想状态下, 假定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不合理损耗, 即d=0, 剩余价值就是m (马克思的观点) 。

三、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分析

资本的天性是追求剩余价值, 可以说, 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但在分析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前, 我们有必要先对剩余价值量进行量化处理, 才能客观地说明问题。以下将按笔者的观点进行量化分析:假设用M表示剩余价值总量, CT表示预付资本总量, α.CT表示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总量 (其中, α表示购买生产资料资本占预付资本的比例, 0<α<1) , (1-α) .CT表示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总量, m-d表示每个工人平均提供的剩余价值, v表示每个劳动力的平均价值, n表示所使用的工人人数 (其中n= (1-α) C T/v) , 可以得到:M= (m-d) ×n= (m-d) × (1-α) C T/v。由此可见,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m、CT或是降低d、α、v来增加M。即通过增加剩余价值的获取、预付资本的投入, 减少不合理损耗, 降低预付资本在生产资料中的投入比例, 降低劳动力价值可以提高剩余价值总量。

假设1:d、α、CT、v不变, M的增加取决于m的增加, 即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获取的剩余价值总量, 马克思把这种方式称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假设2:m、d、α、CT不变, M的增加取决于v的减少, 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增加获取的剩余价值总量, 马克思把这种方式称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假设3:m、α、CT、v不变, M的增加取决于d的减少, 即减少不合理损耗来增加获取的剩余价值总量, 而减少不合理损耗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

假设4:m、d、CT、v不变, M的增加取决于α的减少, 即降低预付资本在生产资料中的投入比例来增加获取的剩余价值总量, 通过行业分工的调整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假设5:m、d、α、v不变, M的增加取决于CT的增加, 即增加预付资本的投入来增加获取的剩余价值总量。但是, 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 预付资本总量是固定的, 因而这一方法无法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除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外, 还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改变行业分工来实现。如果把假设3和假设4也视为广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话, 那么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 剩余价值的获取是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演变, 这也符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观点。

总之, 通过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扩展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实际剩余价值量要比马克思所述的剩余价值量小, 而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手段要比马克思所述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取方式来的丰富多样。而二战后,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 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资本的流动, 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日益隐蔽与多样化, 正好从实践中验证了这一理论。

摘要:马克思认为,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而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并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基础上,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但是, 在非理想化的生产条件下, 商品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生产资料的不合理损耗, 这部分生产资料并没有加入形成价值的产品中。因而, 文章认为, 商品生产过程还伴随着价值丧失过程, 并试图基于价值形成、价值丧失和价值增殖三方面考虑, 扩展剩余价值理论。

关键词: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学说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一种两用扩展伞 篇10

本文涉及一种结构可以变化的雨伞, 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供单人或者双人使用而且伞面能够扩展的两用雨伞。

2 背景技术

伞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遮风避雨和防晒工具, 目前人们常用的伞不具有扩展面和配套的扩展杆, 单人使用尚好, 双人使用则显得局促, 同时, 仅能阻挡正上方的雨水和日光辐射, 防潲雨功能和阻挡侧向日光辐射的功能欠佳。

3 设计内容

本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用扩展伞, 伞体结构可以变化, 不仅可以满足单人使用, 而且可以满足双人使用, 另外, 单人使用时, 扩展面下垂, 具有防止潲雨或者有效阻挡日光辐射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文设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用扩展伞, 其结构中包括伞柄、设置在伞柄上的伞骨和铺设在伞骨上的伞面, 所述伞面周边连接有扩展面, 所述伞骨末端连接有扩展杆, 所述扩展面铺设在所述扩展杆上。

所述伞柄上设置有滑套以及与此滑套相匹配的锁套孔Ⅰ和锁套孔Ⅱ, 所述锁套孔Ⅰ低于所述锁套孔Ⅱ, 所述滑套上设置有解锁键, 所述伞骨包括顶杆、一级撑杆、二级撑杆、三级撑杆和刚性拉丝, 所述顶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套上, 所述一级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伞柄顶端, 一级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顶杆上, 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二级撑杆、三级撑杆以及扩展杆依次铰接, 所述刚性拉丝分别设置在所述一级撑杆与二级撑杆之间、顶杆与三级撑杆之间以及二级撑杆与扩展杆之间。

所述顶杆与一级撑杆、顶杆与二级撑杆之间的夹角以及二级撑杆与三级撑杆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而且均大于所述三级撑杆与扩展杆之间的夹角。

所述扩展面为透明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伞体结构可以变化, 不仅可以满足单人使用, 而且可以满足双人使用, 另外, 单人使用时, 扩展面下垂, 具有防止潲雨或者有效阻挡日光辐射的功能。

4 附图说明

5 具体设计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设计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看附图1-3, 本设计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包括伞柄1、设置在伞柄1上的伞骨2和铺设在伞骨2上的伞面3, 此伞面3周边连接有透明的扩展面4, 伞骨2末端连接有扩展杆5, 扩展面4铺设在扩展杆5上。

伞柄1上设置有滑套11以及与此滑套11相匹配的锁套孔Ⅰ12和锁套孔Ⅱ13, 锁套孔Ⅰ12低于锁套孔Ⅱ13, 滑套11上设置有解锁键14, 伞骨2包括顶杆21、一级撑杆22、二级撑杆23、三级撑杆24和刚性拉丝25, 顶杆21的一端铰接于滑套11上, 一级撑杆22的一端铰接于伞柄1的顶端, 一级撑杆22的另一端铰接于顶杆21上, 顶杆21的另一端与二级撑杆23、三级撑杆24以及扩展杆5依次铰接, 刚性拉丝25分别设置在一级撑杆22与二级撑杆23之间、顶杆21与三级撑杆24之间以及二级撑杆23与扩展杆5之间;顶杆21与一级撑杆22之间的夹角、顶杆21与二级撑杆23之间的夹角以及二级撑杆2与三级撑杆24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而且均大于三级撑杆24与扩展杆5之间的夹角。

其工作原理是:本设计的伞体结构可以变化, 不仅可以满足单人使用, 而且可以满足双人使用, 另外, 单人使用时, 扩展面4下垂, 具有防止潲雨或者有效阻挡日光辐射的功能。单人使用时, 将滑套1向上推至锁套孔Ⅰ12并锁定, 同时滑套11带动顶杆21向上移动, 进而通过顶杆21、一级撑杆22、二级撑杆23、三级撑杆24和刚性拉丝25所组成的连杆结构将伞面3展开, 由于顶杆21与一级撑杆22之间的夹角、顶杆21与二级撑杆23之间的夹角以及二级撑杆23与三级撑杆24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而且均大于三级撑杆24与扩展杆5之间的夹角, 所以此时扩展杆5未完全撑开, 扩展面4处于下垂状态, 不仅能正常使用, 而且具有防止潲雨或者有效阻挡日光辐射的功能;双人使用时, 继续将滑套11向上推至锁套孔Ⅱ13并锁定, 顶杆21、一级撑杆22、二级撑杆23、三级撑杆24和扩展杆5被进一步撑开, 扩展杆5与伞骨2配合将伞面3和扩展面4完全展开, 面积增大, 满足双人使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世虎, 金锦虹.雨伞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分析[J].科技信息, 2011 (16) .

[2]许建文, 刘斌.基于Moldflow的雨伞骨架浇注系统优化分析[J].模具工业, 2009 (04) .

预习—精读—扩展 篇11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自我预习为阅读之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课前预习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预习”这一环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另外,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获取新知;还要查阅文章写作的背景以及相关的知识。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查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 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 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 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二、精读课文为阅读之舟

首先必须确定哪些部分或段落是文章的精读部分。在教学中,我们要像在具体生活中面临选择时做到有取有舍,避轻就重一样,我们要把学习重点放在课文最能够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部分(即课文的精读部分),集中精力突破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我们要教给学生确定文章重点部分的方法。我认为文章的精读部分,就像前文已论的定义一样,是文章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部分,它是文章中的精华部分。它应该是作者所要重点论述的内容。根据文章题材与体裁的不同,它在文章的位置也不一样。我们举《桂林山水》一文为例。这篇文章向我们描绘了神奇的桂林山水,重点描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与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作者通过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具体生动的描绘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因此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精读部分,需要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一块内容的教与学上。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成为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即文章的精读部分。

三、扩展为阅读之帆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可扩展的“移动迷你屋” 篇12

如果说在帐篷或拖车上过日子的主意不那么吸引人, 那就考虑一下设计师斯蒂芬妮·贝兰杰设计的“移动迷你屋”吧。

这个小屋有一个巧妙的扩张地面计划, 突出了拥有浴室、起居室、卧室、厨房和办公室的特点。贝兰杰还为衣物、书籍等等设计了充足的储藏空间。

“移动迷你屋”的墙壁和地板能在轨道上滑动, 使它们很容易成扇形散开, 形成舒适的250°角扇形区域。我们喜爱这色彩丰富的房间和宽敞的设计, 但是, 不知道许多露营地是否有足够大的地方容纳这所房屋。也许将来有一天, “移动迷你屋”会成为既向往简单生活, 又想保留现代化便利设施的旅行者们一个理想的选择。

上一篇:生化测试仪器下一篇:对象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