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视野

2024-10-13

技术视野(共12篇)

技术视野 篇1

0 引言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乔治·O·梅在《财务会计》中明确指出:“会计是一门艺术 (art) ,而不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具有广泛的、多种用途的艺术 (art) 。”[1][2]近现代以来,会计的科学性、信息性、系统性等属性日益突出,但会计仍然具有鲜明的技术属性和丰富的技术内容。然而,鲜有论者探讨内涵丰富的技术如何包括会计技术,会计技术的特性及其与会计方法的区别。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明晰技术与会计技术的逻辑关系。

1 从广义技术到会计技术

美国技术哲学家卡尔·米切姆总结西方学术界对技术概念的理解时指出:“技术的现有解释多种多样,如把技术说成是‘感觉运动技巧’(费布里曼提出)、‘应用科学’(本奇提出)、‘设计’(工程师们自己提出的)、‘效能’(巴文克和斯考利莫斯提出)、‘理性有效行为’(埃卢尔提出)、‘中间方法’(贾斯珀斯提出)、‘以经济为目的的方法’(古特尔—奥特林费尔德和其他经济学家提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贾维尔提出)、‘适应人类需要的环境控制’(卡本特提出)、‘对能的追求’(芒福德和斯潘格勒提出)、‘实现工人格式塔心理的手段’(琼格提出)、‘实现任何超自然自我概念的方式’(奥特加提出)、‘人的解放’(迈希恩和马可费森提出)、‘自发救助’(布里克曼提出)、‘超验形式的发明和具体的实现’(德塞尔提出)、‘迫使自然暴露本质的手段’(黑德格提出)等等,这些解释在字面上都明显不同。但即使把这些都考虑进去,也还有很多其他的定义,其中每一种定义──这样假设是合理的──都在技术的普遍含义上揭示了某些真实方面,但却又都是暗中运用有限的几个中心点。因此,关于这些解释的真假常常要看这个狭窄观点的排他性而定。”[3]247米切姆的这一略显累赘的综述也很不全面,至少没有涵盖东方学者对技术的不同见解,以及近几十年来新出现的不同技术定义,也未包括此后米切姆本人所给出的技术定义。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技术概念是对纷繁复杂的技术现象抽象与概括的结果,然而技术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使用混乱的基本概念。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揭示它反映对象的特有或本质属性,由上可知技术的定义众多,这些定义可以大致归入狭义界定和广义界定两大类。

狭义技术界定有多种表现形态,国内“有代表性的、新一代狭义技术定义,认为技术(Technology)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3]244这一狭义技术定义所给出的技术边界比较明确,即把技术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不超出自然界。然而该界定把管理技术、社会调查技术、教育技术、会计技术等众多直接服务于主体精神活动和/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而不是人工自然)的众多技术形态排除在技术概念范畴之外,不能反映人们对技术的普遍认识,从而使“会计是技术”成为伪命题。

在诸多广义技术界定中,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表述习惯等出发,笔者更认同:“技术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围绕‘如何有效地实现目的’的现实课题,主体后天不断创造和应用的目的性活动序列或方式。这里的‘序列’是指目的性活动的诸动作、目的、环节等要素,按空间顺序组织在一起的行列或样式,以及按时间次序协调动作、依次展开的程序。序列是技术的核心或灵魂,可理解为技术进化论者眼中的‘縻母 (memes) ’。实体形态的工具、设备等既是目的性活动序列的载体或表现形式,也是进一步建构新技术系统的预制件。这里的‘主体’限定,把技术与动物本能、自然运动机制等区别开来,体现了技术的属人性特点。”[4]28从其广义技术界定出发,王伯鲁认为除自然技术以外还存在人文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其中“社会技术以集团为中心,重在促进社会的和谐运转,全面实现社会的多层次需求。”[4]77会计技术以官厅(政府)、社会经济组织、家庭等为服务对象,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等,表现为生产、存储、传输、分析、控制和利用相关经济数据信息。从时间上会计技术可分为古代(1494年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出版前)、近代(1494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等阶段(郭道扬将会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历史演进分为四个阶段[5]);从工具形态分类可分为手工会计技术和工业会计技术(典型代表是电算化会计技术);现代会计管理系统从技术内容上可分为会计核算技术/方法(一般认为现代会计核算技术/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控制技术/方法、会计检查技术/方法、会计分析技术/方法、会计监督技术/方法、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技术/方法等,这些主要是现代会计技术的流程技术形态。而会计技术的人工物技术形态体现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对内报表和对外报表)、储存会计数据的硬盘、软盘等。可见,会计技术是典型的社会技术。

综上所述,可列示图1。

总之,会计技术是以官厅(政府)、社会经济组织、家庭等为服务对象,为实现经济效益等目的而形成的生产、存储、传输、分析、控制和利用相关经济数据信息的社会技术。

2 会计技术是一种“经济”技术———利润指向的技术

会计技术与生俱来即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密切相关,在经济行为中产生,服务并反作用于经济行为,具有鲜明的经济性。会计技术之所以能够被发明和创造,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被改进和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资金/资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对利润的追求。显见,所有会计技术均是“经济”技术,近现代会计技术更体现为利润指向的技术,这是会计技术尤其是近现代会计技术的显著特征。如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杜邦系统分析法(The Du Pont System)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为解决企业集团的经营和投资问题于1919年首创的,该方法在实务界和学术界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末成立的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Stern&Stewart Co.)更是将EVA (Ec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注册为商标,成为EVAR价值管理体系的创造者和商标持有人,也是其最重要的推动者,从而使该体系在中外企业得以迅速推行。可见,企业等经济组织日益成为会计技术的研究者、创造者、推广者、受益者,会计技术的经济性不断增强。

3 会计技术与会计方法

历史地看,会计现象是逐渐从原始记录计量行为中分离、发展而来的,相关的技术方法等逐渐拥有了技术的形态。如前所述,会计技术表现为流程技术与人工物技术两种基本形态,前者即会计方法,即“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所运用的技术方法”[6]。后者表现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储存会计数据的硬盘、软盘等。会计方法是会计技术的一部分,是会计技术中“软”的部分,主要体现为程序、循环、惯例等;除了会计方法之外,会计技术还包括“硬”的部分,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储存会计数据的硬盘、软盘等。会计技术是属概念/上位概念,会计方法是种概念/下位概念,二者是属种关系。

摘要:探讨会计性质的文献很多, 探讨范围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技术性与科学性, 系统性, 信息性, 行为性等。会计的技术属性广为认可, 但尚缺乏会计技术是否属于技术, 属于哪类技术的研究。文章以技术的概念为研究起点, 认为会计技术不属于狭义技术, 属于广义技术中的社会技术;分析了会计技术的利润指向性;对会计技术与会计方法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广义技术,会计技术,会计方法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杜兴强, 章永奎等.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朱培英.会计基础理论与技术[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年.

[3]转引自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M].知识出版社, 1987年.

[4]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广义技术世界的理论阐释[M].科学出版社, 2006年.

[5]参见郭道扬.会计史教程:历史.现时.未来.第三卷[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年.

[6]于玉林, 李瑞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

技术视野 篇2

人类学视野中的技术观

在人类学学科范围内,技术始终被看作文化的`核心,衡量文化进化或变迁的尺度.但人类学对技术的理解,除了技能或工具之外,还包括资源、生态、人口等物质因素和仪式、知识等精神因素.这些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合力,导致了文化进化过程中的差异性,使文化呈现出多姿的色彩.从而启示人们,在现代技术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整个技术系统,以求得技术进步的最大正效应和最佳效果,体现出科技人类学以人为本的学科原则.

作 者:秦红增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刊 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0(2) 分类号:C912.4∶N35 关键词:技术系统   文化进化   地方性知识   科技人类学  

技术视野 篇3

独特的场馆布局和专业的展品陈列确保了与会者满意而归。参观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发现不同类别最具针对性的包装解决方案。为期两天的展览在“俱乐部式”的商务氛围中进行热烈洽谈。在中国,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对于包装公司、国内外品牌及合作伙伴来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短短几年已成为香水和化妆品、酒类、食品等不同领域不可或缺的行业盛会。

展会数据稳中有升

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一贯坚持在“质”的基础之上,推动“量”的突破!经主办方严格筛选的150家参展商,较2014年增长15%,其中亚洲展商为75%。在展示最新技术和独家包装解决方案的同时,不少展商也收获了现场订单。

一些新展商带来的新材料和产品也受到热捧,如MlNJIN、HIDAN、隽思集团、利华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鸿达印刷集团等,再一次印证了奢侈品包装展关注参展商品质和创新乃展览成功之关键。

一系列创新广受赞誉

本届奢侈品包装创意廊和绿色革命大奖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创新产品。抗菌包装、全雕刻电光包装盒、数字印刷系列商品、天然纸包装、竹包香水瓶、太阳能旋转盒、南洋楹木盒、一体管、岱棱雷射窄幅冷烫创造类防伪效果……相信参观者可结合创新的包装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

为迎合品牌买家从采购包装到礼品一站式的需求,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自2014起推出了“展中展”—上海国际精选礼品展。对于这一全新的一站式采购平台,包括香奈儿、伊夫黎雪、家化、张裕、帝亚吉欧等各大品牌纷纷表示赞赏与支持!得益于新展商的加入,创意礼品的选择也更多样化,包括笔记本、蜡烛、钥匙扣、音乐盒等。

精彩活动激发创意灵感

十场研讨会围绕“大品牌都死亡了吗?”“设计中的色彩”“亚洲包装设计的潮流趋势”“香水在中国”等行业热点展开,来自国内外品牌的专家在这里分享他们的经验、专业知识和热情,与会者均表示获益匪浅。这些实用的讨论为与会决策者提供了精神食粮,以及奢侈品包装在亚洲市场的战略重点。

备受关注的奢侈品包装绿色革命大奖,经过专家评审团的精心评鉴,最终结果于4月15日下午揭晓。来自意大利的FAVINI凭借糠麸纸一举夺魁,糠麸纸的颜色即是糠麸的色彩,有着真实而粗糙的质感,其原材料采用了百味来意大利工厂20%的糠,赋予人们愉快和放心的自然感和高品质,植物的回收利用,同样符合绿色环保的概念。而APTAR的“Eden”、铭丰的“浪漫酒屋”、瑞霸的“竹包香水瓶”、中荣“奢侈品电商包装”均获得评委会特别大奖。

现场反馈参展商们认为…

“我们遇到了很多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效果很不错。”

—万通(苏州)定量阀系统有限公司

“今年的观众数量增多,展览服务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了。”

—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展览环境和观众质量都非常好。”

——尚高工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很高兴再次参展。参展商和参观者的质量持续上升,新的场馆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BILLERUDKORSNAS AB

“这一届展会非常成功。参观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惊人的,当然我们也很满意展位位置,以后会继续支持!”

——NEENAH PAPER IKIC

参观者们认为…

“每次在展会都能找到超出期望的包装类型,同时也会给到我一些设计和工艺上的灵感和技术支持,总体受益匪浅。”

——贝德玛

“这是一个有趣的展览,我们很高兴发现了可持续包装解决方案和不同的包装方式。”

——吴裕泰茶业

“参展商的质量和专业性都有进一步提升,我很喜欢这个场馆。20分钟的演讲和研讨会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想法。”

——张裕

“国际化程度很高,表现在国际化的设计、品牌策划,专业包材供应商进一步增加。”

——百雀羚

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不断发掘能够满足奢侈品品牌定位及需求的供应商,更推动他们跨界合作,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的新展商们都拥有专业的视野、领先的技术与设备。

系列报道之专访

帮企业实现其商业价值

访CREATIVE CAPITAL创办人兼全球总监Louis HOUDART

在今年展会的研讨会上,被Louis的精彩观点吸引:设计和包装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品牌的LOGO设计得漂亮不漂亮其实都样,重要的是其品牌故事和文化内涵。于是在会下与他交流了—下关于品牌设计。

Louis是个快言快语的法国帅哥,他的中文讲得很好,我们的对话也很顺利。

Creative Capital已经有三年的发展历程,从个品牌概念的智囊团,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间360°的创意公司,服务从潮流研究、命名,到平面设计、零售空间设计甚至时装秀舞台设计。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团队,Creative Capital为商业机构提供了有文化内涵的创意解决方案。

Louis说:我们是在帮助企业做文化。对于任何个与我们合作的品牌,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人,我们要认真地分析品牌的创建团队,消费人群,竞争对手等,然后逐步地构建品牌文化,讲诉品牌故事。进而通过色彩、设计和其他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去倡导种生活方式,引领品牌客户消费。现在很多品牌花重金做LOGO的设计,并不是最贵的最漂亮的LOGO是最好的。而我们则关注人,对人的精神层面进行关注。同时我们所做的切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化这个层面,而是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要有商业行为,为品牌实现其商业价值。

早就听说武宽夫先生的大名,在设计界,Pentawards堪比包装设计界的奥斯卡,是全球首个也是唯 的专注于各种包装设计的竞赛,问鼎这个奖项的设计作品,无疑将成为全球产品包装趋势的风向标。在2009-2014年的Pentawards上,武先生和他的团队作品连续6年获得金、银和铜奖共计十项大奖,为中国包装设计界赢得殊荣。

作为第一次参加展会的参展商,武总监说:“在参展前对于这个展会我们有了充分的了解,这个展会是点对点的展会,参展商和观展商也是点对点的,比较符合我们专业设计公司的需求。我们将以品牌设计这个角度为品牌商提供终端产品的设计服务。任何款好的产品都是终端消费者在享用的,所以我们更关注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在享用产品时的感受。我们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以品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不做那些花哨和堆砌的设计,而是以品牌背景为设计灵感对品牌产品进行设计,增加品牌的价值,让消费者认知品牌的个性。”

他建议现在的设计师不要只依赖于客户的需求,与品牌多交流和沟通,将中西方元素完美结合,中国元素非常漂亮,在表现力上巧妙地与品牌相结合,让产品有生命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对品牌的包装进行再设计再创造,而不是搬用传统的元素、传统的图腾。做前瞻性的设计,有推动性的设计,我们的设计是独无二的,这样具有原创性,不追逐流行。在包装原料的选用上尽量用朴实的材质,可降解的原料。

作为中国新锐包装极具影响力的设计师武宽夫,他的作品显现出不落成规的清新,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再设计,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谈到自己的设计作品时,他说:“‘张裕爱菲堡1号的灵感来自于建筑的大气,这一款有百年历史品牌背景的全球限量发行五千瓶的典藏纪念酒,是中国第一瓶奢侈品级别的红酒。外形酷似外星之物,黑亮色的巨蛋外形,包裹着种生命原始的神秘。表面几何切面构成的肌理借助光影折射,幻化出璀璨幽深的光影。18K金手工打造的‘1字呼之欲出,28颗施华洛世奇水钻点缀周边,奢华感不彰自显。”

在采访即将结束,我们又看到了一款香水产品的设计,让我们了解到他的设计领域已经由高档酒类包装市场开始涉猎到化妆品香水行业。在介绍这款即将面世的香水产品设计的同时,我们又领略到了卓上公司的3秒定律:一个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的认知,在消费终端3秒钟就能决定他的兴趣,对产品有没有好感,另外3秒确定了他对产品是否有购买意向。所以设计师要敏锐地掌握这个3秒的时间度,将产品灵魂以及品牌的灵魂在3秒内告诉给消费者,使他们对品牌产生好感。

生物塑料,未来环保抱装的主流——访江之源国际实业有限公司饶思洋先生

众所周知,玻璃、塑料和金属是目前化妆品包装的主要容器材料,纸盒则是外包装的主要材料。而我在今年的奢侈品包装展会上却被“生物塑料”这几个字吸引,将我引领到江之源企业展位上。

在展位上,饶思洋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他介绍说:江之源企业20年来贯致力于环保塑料包装的研发、设计和生产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导电、抗静电,HIPS/PET/PP和植绒等环保包装材料,专为奢侈品、化妆品、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食品、药品、礼品提供从设计到生产的一体化包装解决方案。他们还与华南理工大学和其他高校进行生物降解材料的共同开发,并利用高校的现有雄厚技术与人才资源,开发出适用性强的新型降解材料。目前在吸塑行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生物塑料就是以植物纤维或者植物淀粉为基础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的塑料,是种新型的环保材料。使用这种环保材料的包装解决方案能够减少纸质包装的滥用,不仅减少人们了对石油的依赖,还可以减少砍伐森林,降低水源污染,保护植被,改善我们的大气现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采访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苏源镇总经理告诉我们:由于资讯信息不对等,现在很多人都对于绿色环保理念有错误的理解:比如说认为可回收的就可降解,认为纸质包装就是环保,其实不然。降解也是个复杂的工程,做不好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树木是纸浆的主要原材料,造纸又是高污染、大量消耗水资源的行业。过度的纸包装,不仅消耗树木资源、水资源,同时不能进行无害的回收再利用。比如印刷在纸张上面的油墨,为了表面效果的覆膜材料,以及大量使用含有苯类致癌物质的胶水等,也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我们开发的生物塑料在包材环保方面走到了行业的前面。

苏总期望现在的媒体要加大信息量,进行正确的宣传环保,加强包装材料从生产加工到回收的全程了解。他同时也在包材环保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在选材上要更加环保和少用复合材料。现在产品的外包材料只有纸张和塑料两种材料,我们要减少对纸张的依赖,减少浪费,减轻对环境危害。现今大家都知道造纸业给我们到来了严重的水污染,且后患严重。复合材料不利于包装材料循环利用,在回收分类上不如单材质好回收。

二是在设计上要简约。减少印刷环节,就可以减少胶水和油墨的使用,保护环境,同时也节省工时,减少工序。 我们期望更多的品牌应用生物塑料解决包装方案,生物塑料在今后化妆品包装领域的前景将更广阔。

提供个性化的包装服务——专访隽思集团执行董事陈宏道先生

隽思集团是一家在纸制品行业有着30年历史的企业,服务于化妆品、香水、个性化妆品、贺卡精品等行业,他们凭借多年来的超卓工艺、丰富的产品造型和触感,以及品牌的第一印象决定成败的理念,为客户品牌缔造焕然新的外观和形象。

在今年这届展会上,隽思集团带着他们全新的020礼盒包装新项目第次亮相,推广全新的个性化定制包装服务。

当问到这个项目时,陈宏道先生说道:“我们这个新项目的优势是拥有全套生产设备及半自动加工器材,配合2000多位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在多个主题工场,可以短、平、快地处理紧急且小批量及个性化的订单,数码化印刷,灵活性很高。特别适合高档品牌推出限量版或者纪念版精品、企业包装尊贵礼品馈赠VIPs等,可以在定制的礼盒上加入企业及个性化元素及至尊容户的名字,凸显企业形象及品牌档次和品位。”

技术视野 篇4

一、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近现代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强盛和繁荣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也几乎已经成了一个“普世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 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综合体的核心要素, 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器代替了人力;20世纪中期的计算机革命使机器代替了“人脑”;当代的生命科学技术革命几乎能代替“上帝”;信息革命引发了全球知识竞争, 促进世界经济的集团化和区域化发展;计算机与网络威力不断增强, 将全球连成一体。科学技术在当代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现代科学的影响已经扩散到了全世界。“大科学和巨大技术的推行, 整个地球, 包括整个太阳系在内的自然界似乎都在‘人’的掌握之中了” (1)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如产品的科技含量决定其市场竞争力;一个民族是否强大在于其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裕依赖于科技的发展, 这些就是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在科学技术正面效应凸显的同时, 其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首先, 在高科技带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物种灭绝、水土流失等现象日益严重, 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诸多专家呼吁, 如果人类不关注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类自身势必面临自然环境的危机。就科学技术在政治领域的影响而言, 现代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纳入到经济与政治系统之中, 对技术活动的控制与导向已经成为了各个政府的重要权责。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 很多科技在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上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如在生物技术领域, 克隆技术、动物与人体试验、安乐死等;在军事技术领域, 核武器、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都是争议的焦点。另外,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 包括人类本身都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而沉沦为技术的持存物:一是表现为主体性的缺失, 二是缺乏批判力, 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高科技带来的利弊。因为在科技社会中,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人逐渐成为了机器的附属物, 被机器的节奏和需求所统治。

二、技术作为一个批判的对象

科学技术无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然而技术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如果过分强调技术主义, 让技术发展到了技术崇拜阶段时, 就会产生危害, 会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健康地、全面地发展。针对技术导致的社会不同层次矛盾及人的异化问题, 各领域内的学者纷纷进行了技术批判。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认为“现代技术之本质居于集置之中 (2) ”。“集置”像“座架”一样, 将一切现存事物、既定秩序以及人类自身强行纳入一个机械、呆板、统一的范式之中。也就是说, 一切现存事物、既定秩序、人类自身如同现代工业的流水线作业一样, 都被千篇一律化:“事物被展现为单纯可塑造的、遭受着技术任意性的物质 (3) ”, 既定秩序被鼓吹为迄今人类历史中唯一合法的体制制度, 人类自身完全丧失了自我本真的存在个性, 沉沦为“常人”。海德格尔的技术本质观, 反映了在现代技术的统治下, 不但自然界面临“耗尽和替代”的危险, 而且人类自身也面临着生存以及全面异化的问题。

芒福德 (Lewis Mumford) 将现代技术的本质称为“巨技术”, 就是与生活技术、适用性技术、多元技术相反的单一技术或权力主义的技术, 这种单一技术基于科学智力与大量生产, 主要目的在于经济扩张、物质丰盈和占领军事优势。简言之, 就是为了实现权力的控制。

弗洛姆 (Erich Fromm) 认为现代技术反过来控制了人, “人, 已经不再是人了, 变成了一个东西, 成为了生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与他们不感兴趣的人在一起, 生产着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人们不生产时就消费 (4) ”。弗洛姆的思想, 正体现了技术对人精神面貌的影响及个人心理对技术的依赖, 即在技术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失去了判断力。在他看来, 人对技术的过度依赖, 使得人的主体性受到压制, 面临着自我缺失的危险。

马尔库塞 (Herbert Marcuse) 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成为一个“富裕社会”, 但它同时又是一个“病态社会”。这个病态社会的最大病症就是它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 (5) 。事实上, 在科技作为改革与发展“工具”的当代, 技术社会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 从而使这个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生活于其中的人也不可避免地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分析了以上学者对技术的批判, 总的来说都认为技术的危害不仅导致自然界危机、社会病态、人的唯权力意识, 还反过来控制人类, 使人类自身面临异化。而这些归根结底源于人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和过分依赖, 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技术的自主发展, 使它在一味地为经济利益实现最大化服务的同时, 忽视了自然、社会及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

三、技术时代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专业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授, 当其内含的技术观与教育观失去平衡时, 就会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即人的全面发展可能被单一化, 人可能会被教育成“单面人”。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加以思索的问题。

(一) 职业技术教育应凸显主体价值观教育

关于主体性问题, “一般来说, 主体性指的‘是一个主体’或‘是与主体有关的’这样一种性质……形象地说, 即人总是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世间, 经纬天地, 捭阖万物, 或革故鼎新, 推动社会, 或号令众人, 招待亲朋, 等等, 即使是去做‘客’, 也总要做自己的‘主’的 (6) ”。无疑, 主体性是人的自我认同的内核, 体现人的价值性。但在当前工业社会阶段, 当科技发展成为“异己”力量时, 就会扼杀人的自由和个性, 导致人精神空虚和消极被动, 人的主体性被压制在技术合理性之下。也就是说, 技术社会使得人成为被迫适应或屈从于科技要求的工具, 人沦为了自己创造力的囚徒。技术问题以及其带来的人类自身异化问题交织在一起, 使得主体价值观教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职业技术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因此主体价值观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目的之一, 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如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所言“学校的目标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 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 (7) ”。主体价值观教育是自由而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 如何运用适当的方式, 以技术作为手段, 对技术进行“精神统治”, 是一项重要课题。而主体价值观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适当的方式”。主体价值观教育, 就是通过责任、义务和情感等内容的教育, 让受教育者可以认清楚人的各种需求及其等级次序, 重新占有对技术的领导地位 (8) , 彻底克服科技发达时代“技术作为最高的危险”。只有技术教育和主体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 双向进行, 才能够培育出职业技术教育所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造就和平时代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应该凸显人的主体意识, 理性对待技术发展, 规避“人和存在的自身性的损坏、扭曲和丧失 (9) ”, 从而促进人主体性的发展。

(二) 职业技术教育应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

“在工业文明的发达阶段, 科学合理性日益转化为政治权利, 表现为历史选择发展中的决定因素 (10) ”, 现代技术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个政治与伦理问题, 当代科技工具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和道德失范。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科学技术的研究者和运用者, 如何培养他们妥善地处理好技术和伦理上的矛盾问题, 关键是赋予个体正确的技术观, 形成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从而把人自身“从对每一事物的终极性的隶属状态中解放出来, 学会创造终极性, 组织一个他对之进行判断和评价的‘终极化的’整体。人通过自觉地组织终极性来克服被奴役11”。也就是说, 教育要使人能够理性地去直面自然现象、社会事物和人格的建构。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 要坚持以人为本, 合理扬弃科学技术工具理性, 强调价值理性, 培养受教育者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 使受教育者明白,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其终极目的是服务于人的主体性, 并致力于维护和平和保护生态平衡, 保持社会和谐, 并在环境、知识、道德、制衡等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这也是职业技术教育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历史任务。

四、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 职业技术教育在其目标、意义、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都出现了新的观念。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只是迎合科技进步的需要, 也是加强对人类自身反思的需求, 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向善的人, 以实现技术发展的合理性, 促进自然社会和谐与人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科学技术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中, 人类生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已成为政治与伦理领域广泛探讨的问题, 对科技批判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作为以技术教育为核心内容的职业技术教育, 应该对科技时代所面临的困境有清醒的认识, 并结合主体价值观教育, 培养受教育者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 实现社会及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技术批判,职业技术教育,主体价值观,反思

注释

1 王维:《哲学视角中的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10年, 第21页。

2 [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 孙周兴译, 北京·三联书店, 2005年, 第25页。

3 宋祖良:《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第26页。

4 Erich Fromn:The Revolution of Hope: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New York:Harp and Row Publisher, 1968.p.38。

5 (10)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 第23页。

6 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年, 第1页。

技术视野 篇5

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一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以下简称《技术创新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该书是作者近几年来对技术创新哲学进行思考的一个归纳,共分五章来展开叙述。第一章是绪论,作者总结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多重视角,说明了技术创新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意义。作者指出,由于技术创新理论本身来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并且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我国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较少的社会学层面展开的,哲学层面的研究目前则是处于技术创新研究的边缘。不过,他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的兴起持乐观态度,因为,技术创新中确实包含令人感兴趣的哲学问题。从哲学视野反思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揭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第二章是技术创新本质论,作者从熊彼特、马克思、江泽民对技术创新的经典论述出发,阐明了技术创新的特点,揭示了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并给出了技术创新的哲学本质。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作者对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加以总结为:(1)历史性(2)不确定性(3)创造性(4)过程性(5)协同性。对于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作者提出,熊彼特最早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分,借用日本学者森谷正规的话就是,技术创新不是技术发明,确切地说,它是通过技术进行的革新(即创新),技术本身无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在总结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的各种研究之后,作者从哲学的角度把握了技术创新的本质:(1)技术创新是主体参与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2)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3)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过程。

第三章是技术创新活动论,作者探讨了技术创新从创新决策,到创新研究开发、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的活动特点,说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和技术创新各阶段协同作用的必要性。现实的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作为行为者的创新主体依一定的中介作用于作为行为对象的创新客体而使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同时发生改变的过程:创新主体把创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技能等本质力量,完成“人的自然化”,而创新客体则按照人的目的和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被改造为适合主体需要的创新结果,变成“自然的人化”。作者指出,技术创新决策就是作为决策主体的企业家面对实然创新客体作出选择,从而形成技术创新活动方案的过程;创新R&D是从无形技术到实体产品的过程,是创新决策方案的第一个物化环节;生产技术创新则是从一品技术到多品技术的过程,标志着技术创新从技术的认知与实践过程,进入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认知与实践过程;市场创新则是从创新产品到创新商品的过程,即把创新产品变成消费者满意的创新商品;管理创新则是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过程。作者在分析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后,指出技术创新活动并不是一个完全线性的过程,相反,创新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并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反馈回路在起作用。

第四章是技术创新能力论,作者从剖析技术创新的能力系统结构人手,提出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创新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第五章是技术创新条件论,探讨推动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如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健全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制度以及文化创新。由于篇幅的限制,在此不一一加以详细介绍。

技术视野 篇6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 高中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119-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新的教育改革环境下也有了新的发展,较为突出的表现是:越来越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具体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教育人士也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视角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近年来随着课程研究领域的日趋多样化,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多元智力理论”被作为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受到很多教育人士的推崇。并且从某种程度上看,多元智力理论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存在一定的契合性的,也深深影响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鉴于此,笔者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试图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多元智力理论探析

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又被称为“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的智力理论不同,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个体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运用的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智力,它强调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着重于塑造个体在相应环境中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很大程度上创造了一个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此外,从它的内涵来看,智力结构则是多维的、开放的,如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等。因此,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也需要利用一定的方式激活和开发他们的智力。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来看,对学生有着多元化的教学要求,如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技术实践技能、信息技术知识等,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来创新课程教学。

二、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面向的学生是高中生,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信息感知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高中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切实结合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的需求,科学设置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而多元智力理论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着眼于三方面:整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从实质上来看,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性联系,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赖以学习的基础性条件,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是整合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一直处于一种单一化状态,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很难涉及到与之相关的其他各学科的信息,学科教学缺乏丰富性,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一个评价,在合理构建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得到肯定,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指导。

(一)整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促进课程整合有利于彰显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而促进课程整合是为了进一步保障这种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不过受到相关教学环境、教学课时等方面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对此,高中信息教师可以结合多元智力理论,切实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据,适当的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变通和调整,如变换教学形式,促进多种智力的交互应用,将其与数学、语文等学科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众多学科中,语文课程教学注重文字、画面、声音的结合,与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的融合性,鉴于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环节,可以促进两种学科的综合,最终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如在“创建图文并茂的网页”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再别康桥》、《沁园春·长沙》等语文科目为素材,并在介绍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添加相关图片,设置图片属性,整合文字信息。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学习需要添加动画、音乐等,最终将设计好的图片插入到网页中进行再次修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化了自己语文方面的审美意识,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到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达到了整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充分发挥,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完善。在具体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切实注重学生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改变以往那种“我不擅长”、“我学不好”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信心。此外,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信息量比较大,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强项和不足,并在实践学习中强化自己的弱项,丰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因此,教学中,高中信息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点,从而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案例和教学任务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如针对“用计算机制板报——板块合成”这个模块的教学,教师首先要用问题启发学生:构成板报的要素有哪些?接着进一步深入:板报板块的构成要素又有哪些?然后为学生引出主题:“文本框的格式设置”在板报制作中起到关键作用。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文本框的格式应该怎样设计,是填充颜色,还是调整大小,是否需要注意线条颜色和样式?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实现自主探索,层层深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三)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多元智力理论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也需要着眼于不同的视角,既要考虑到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又要顾及到对个体的应用能力与活动表现。首先是基础知识与运用视角,如学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后,教师结合生活实例提出问题:“2015年全国两会已经闭幕,你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利用到了哪些搜索技巧,怎么保存的信息资料?”然后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评价;其次是基于应用能力的视角,如针对“多媒体信息加工”,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就此设计一期相关电子报刊,然后以学校为重要范围来宣传。具体的实践中,从学生运用WORD文档档案的综合能力来对学生予以客观评价;最后是活动表现视角,如“因特网信息查找”的教学,教师为学生指定相关信息,然后引领学生去查找信息资料,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自制力不强,会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教师可以就此制作一张轶事记录卡,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论“存在”视野中的信息技术 篇7

一信息技术所创造的存在: 信息存在

如果承认信息的属人性、建构性和意义性[1],那么一切信息都是人工信息,一切信息都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只不过有的是身体信息技术的产物,有的是器具信息技术的产物。信息的人工载体就是器具信息技术,人通过信息技术使信息得以存在,并形成区别于物质存在的信息存在。

如果承认维纳的说法,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那么物质( 广义的物质现象也包括能量现象) 就不能替代信息,它们就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如果要寻找一个更大的概念来概括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就只能找到“存在”,这也是“存在”能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的魅力所在。在这样的囊括之下,我们就可以将所有的存在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物质存在和信息存在( 精神或意识存在也属于一种信息存在) 。

世界是存在的,信息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信息是一种技术性的存在,进一步说,是一种依赖信息技术的存在。如果说信息技术也是一种存在的话,那么信息就是信息技术这种存在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存在,一种“第二性”的存在。信息哲学家弗洛里迪说: 信息常常与通信现象联系在一起来使用,用来指客观的( 在独立或外在于心智的以及独立于接受者的意义上) 语义内容。这些语义内容具有不同的大小和价值,它们可以用一连串的代码和格式来加以表述,并被嵌入到不同类型的物理操作之中。它们能够以各种形式被产生、处理、交流以及获取。没有物理操作就没有信息。[2]132可见,信息就是镶嵌在信息技术中的意义性存在,没有信息技术,信息就无所依托,就没有信息得以存在的“家园”,从这个意义上,信息的“存在权”是从信息技术那里获得的。但同时,信息技术也是从信息那里获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因为信息技术作为承载信息的物理性操作活动或手段,是为了专门用于制造信息而存在的,是一种在目的上指向信息的存在,从而是一种为别的存在而存在的存在。换句话说,人们制造信息技术并不是为了信息技术本身,而是进一步为了利用它来创造出另一种东西,即信息; 所以信息技术只是人为了达到其活动终点的一种中介或手段; 一种技术如果不能导致一种人工信息的存在,这种技术就不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本质就是通过它所创造出来的信息存在而得到确证的,信息技术的价值完全映射在它所生成的信息之上。

当然,从直接存在的层面上,信息技术并不直接等同于信息,无论是从器具信息技术还是符号技术和身体信息技术都是如此。这一道理在器具信息技术中是显而易见的,它类似于在物质生产中,挖煤机不等同于煤炭,人在挖煤时的动作也不等同于煤炭,即技术不等于技术的对象和产物。然而在身体信息技术的层面上,有时候“信息技术”似乎就等同于“信息”。例如,如果承认我们的“言说活动”就是“信息活动”,那么将作为“同类项”的“活动”去掉,就得到“言说”就是“信息”的关系; 而“言说”无非是一种身体信息技术活动,于是就有了“身体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结论。但我们又知道,言说作为一种使用语言的符号过程,只有这一符号过程的内容才是信息,而言说本身无非是这种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的运动,其本身并不等同于信息内容。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身体信息技术也是不能直接等同于信息的。

技术哲学家卡普关于“技术是人的器官投影”的说法中,有关于电报之类的信息技术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投影的比喻,这也表明人的神经系统是一种“内在的”信息器官,或称“身体信息技术”。那么人的神经活动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是否就直接等同于信息活动? 如果是,那么还是照上面的推论,就得出“中枢神经系统( 人的内部的身体信息技术)= 信息”的结论。但无论是认知科学还是心智哲学,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本身等同于心智信息本身的还原论都是难以接受的,或至少是没有被真正证实的。

信息技术作为存在和信息作为存在,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存在,具有哲学本体论的差异: 信息技术本身是一种物质存在,当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存在时,就是以一种物质存在创造了一种非物质的信息存在。这里尤其要分析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它容易导致将两种存在视为同一的误解。其实,这一观点的重点在于强调过去被人忽视的一个关系: 媒介的形式对于媒介所表达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或许还可以理解为: 没有某种媒介,就不可能获得相应的信息,但并不能由此进一步从本体论上认为媒介等同于媒介所表达的内容,否则有了电视机制造厂之后为什么还要电视台? 有了计算机和网络之后为什么还要建设数据库和网站? 媒介某种意义上只能代表信息技术的硬件,而媒介所充盈的信息则是有另一种产业———“内容产业”所创造的。

由信息技术的“制造”而有了非物质的信息存在,就使得一系列哲学本体论问题呈现出来,例如信息存在对于信息所表征的物质世界的关系是什么?信息这种存在具有实在性吗? 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出来的“虚拟实在”和现实中的实在是一种什么关系? 凡此种种,使得信息技术从哲学上具有“生成”本体论问题的倾向,这就如同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所说,如果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本性和意义的追问———这一追问最终必然走近形而上学”[2]693。

信息技术在本体论上不同于信息,但又“制造”出了信息; 如同生产技术本身不同于物质产品但又制造出了物质产品。在生产性的造物活动中,产品无非是人用技术对同样作为物质存在的“原料”施加一系列改变后的产物。那么信息技术“造信息”的“原料”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人们对信息技术所“输入”的东西,这种输入可能是各种符号或符号系统,可能是利用观察仪器从外界“摄取”或“捕捉”而来的各种诸如声光电等物质性的作用。信息技术将这些物质性的作用纳入自己的系统之后,就犹如“信息磨”一样将其“研磨”为信息。只要被信息技术“摄取”“捕捉”的东西,都无一例外改变了自己的存在形态,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成为另一种存在———信息存在; 这个过程也可称之为“信息化”的过程,在数字信息技术中就是“数字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将其“染指”的一切都变为符合自己技术标准的信息存在,从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无比丰富和多样化的信息世界。人之所以要将物质世界信息化为信息存在,是因为这种转化使人对对象的认识和改变可以更为便捷,就像一旦商品或实物性的财富被金融技术变为货币后,其流动、交换、增值等等就可以变得更为容易。表现在人那里,人一旦进入网络空间成为信息存在,就可以摆脱物质性的肉体的限制,以自己所意愿的形象出现在赛博空间中。无论是将物质对象还是将人自己信息化为另一种存在,都是作为主体的人所需要的,对于人自己来说,在这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信息方式的存在中,人就可以获得在物质存在方式下不可能获得的“能力”与“自由”,可以使人的主体性有另一种展现的方式。那么这种存在形态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人可以在“虚在”的层次上实现对对象的交换( 交流、传送即传播) 、改变。所以信息技术的存在论功能,就是使世界信息化,使世界“世界3”化,使世界改变其存在的方式,也表明物质和信息之间、原子和比特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是可以转化的。

但是,如果对这一过程的理解绝对化而走向极端,就可能将依托于信息技术的信息视为超脱于信息技术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甚至成为一种“本根性的存在”,这就是“本体论信息主义”或“信息论世界观”: “信息论世界观把一切事物皆视为可编程的实体。机械论技术( 而这正是后来海德格尔主要的研究焦点) 旨在控制和利用存在,为人类谋利益,而在一种更为基本的层面,信息论科学则旨在于去创造新的存在。这些科学把世界转化成为一个充满虚拟可能性的领域。存在被认为是可操控的信息。”[3]这样的本体论或世界观信息主义还提出了“万物源于比特”“信息就是一切”等等哲学主张。由此表明,信息技术所建构的信息世界可以是一个乌托邦世界,而乌托邦对人的实际生存和事物的实际存在具有双重性———积极的或消极的双重性。

二信息技术的存在论分类

“存在”即“有”,某个地方“有”信息,必定是信息被保留在了这个地方。而如果承认信息的“人工性”,那么那个地方“有”信息就是人为安排的,且通常是“技术性安排”的。这种人为安排某个地方“有”信息,就是信息的储存和生成,其手段就是信息的储存技术和信息的生成技术。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两种信息技术。那么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生成技术之间有何不同呢? 其实这体现的是一种对信息技术的新分类,并且是一种“存在论”的分类,从这种分类中,我们可以对信息技术获取的新认知。

对信息技术可以有多种分类,例如,从是否以人自身的身体为承载者,可将其分为身体信息技术和器具信息技术。在器具信息技术中,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中,通常根据其功能和领域可分为信息基础( 微电子) 技术、信息处理( 计算机) 技术、信息传播( 网络) 技术和信息应用( 如机器人) 技术。从信息被技术性使用的流程来看,则有信息搜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施用技术,这四类主体技术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形成了完整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是核心,而信息获取和信息施用控制技术则是核心技术和外部世界的接口。

如果从本文所采用的“存在论”视角,又根据存在有动态和相对的静态两种基本状态,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分为“维持信息存在”的技术和“改变信息存在”的技术,前者是造就“静态信息”的技术,后者是造就“动态信息”的技术; 一定意义上前者就是信息储存技术,后者就是信息的获取( 摄取) 、加工( 处理) 和传播( 通信) 技术。由于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播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信息生成,所以也可以将后者统称为“信息生成技术”。在信息生成技术中,信息的摄取技术是信息的“原始性生成”,信息的加工处理技术是信息的“再度生成”,信息的传播技术是信息的“扩散性生成”,它们使得信息在自身的量( 即“信息量”) 上或者在信息分布的范围( 也可称为信息的效用量) 上发生了变化。总之,生成即变化,变化即生成,它是对信息的储存状况或信息的静态存在的一种改变。借用经济学的术语,也可以将前者称为信息“保值”的技术,后者称为信息“增值”( 当然也包括负增值) 的技术。

上述两种信息技术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储存就是使某种“有”得以保持,不使其消失变为无,变为非存在; 只有在存在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变化、运动等,这也是存在论所不言自明的一个道理。这样,通常是有了存在着的信息,才能对信息进行处理和传播,因此信息储存技术是信息生成技术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没有信息的储存技术,就没有信息的存在,就谈不上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播。

人类的信息储存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而储存技术中,“载体”往往是最为显见的一个侧面。某种意义上,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储存的载体问题走到了前台。在文字出现之间,信息以“天然储存”的方式由人脑所记忆,这也是信息的体内储存,由其所导致的也是信息的天然加工即大脑的思考以及信息的天然传播即口耳相传。仅靠人脑的记忆来保存信息是极为有限和短暂的,克服这种不足成为人们寻找身外之物来辅助记忆的推动力,也使得创造出并不断改进信息的储存技术成为人类早期信息技术的主题,而这一切又是以文字的出现为契机的。文字出现以后,由于它必须依赖载体( 严格地说是固体载体) 才能存在和保存,使得从人体之外去发现和发明载体的技术活跃起来,为的就是能够更多、更好、更为便捷地储存人们所需要的信息。由此载体这种信息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成为决定信息存在方式变迁的因素,甚至形成了信息储存的方式决定信息加工和传播方式的关系。人类迄今所发明过的作为信息储存技术的载体包括天然载体( 如甲骨、泥版等) 、人工载体( 如竹木简犊、缣帛等) ,人工载体的后续发展中又连续出现了纸质载体、缩微载体、音像载体、封装型电子载体和网络载体等。

当然,信息的储存技术又不是绝对地、孤立地处于“优先”地位的,因为如果追问信息之“有”从何而来时就会发现,信息储存技术所储存的信息,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通过一定方式( 如载入) 而获得的。被储存的信息主要地一是来自“摄取”“探测”,二是来自“加工”“处理”,三是来自“传播”“交流”。这三者之间又不是绝对分开的,如“摄取”的信息如果来自网上,就同时也是从交流和传播中获取信息;在交流和传播中也可能使信息的内容发生变化,这就对信息进行了加工和处理; 而探测信息的过程中如果有所选择时,就意味着“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已介入其中……。所有这些生成信息的方式,既可以由人的身体信息器官去进行,也可以由体外的器具信息技术作为身体的辅助和延长去进行,这种器具信息技术并且还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可以说,是信息生成技术才使得信息从无中生有,即创造出了信息存在,从而才使得信息储存技术有了“用武之地”,或使其成为“有米之炊”。在这个意义上,信息的储存技术也是依赖于信息的生成技术的,或者说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依赖”甚至“互为基础”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两者之间的深度关联: 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生成技术之间,互相使对方有意义,互相为对方提供存在的条件,例如,“信息的记录存贮是载体传递功能的基础,记录存贮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的有效传递。传递则是载体功能的归宿,要实现信息的交流,载体必须具有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传递信息的功能。”[4]

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生成技术之间还互相为对方提供改进、发展的动力。例如,随着信息生成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有了日益增多的信息需要储存,而且还需要提取、检索和携带方便,由此导致体外信息储存技术的不断发展。储存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储存量。纸质载体长期作为信息储存的主导手段,对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载体在扩展信息的储存量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任何依赖于书写和印刷表述形式的技术,都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单个数据单位———字母或语词不可能太小,否则人们就无法抄写或阅读”[5]66。甚至印刷术的进步也并没有为提升纸质载体的信息容量带来突破,因为它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信息载入方式的变化和载入速度的提高。

纸质储存带来的问题,是我们凭直观都能感受到的: 图书馆的藏书越来越多,不断扩大的图书馆难以赶上纸质文献的增加对其扩大储藏空间的需求。当磁性载体( 含磁带、磁卡、磁泡和磁盘等) 出现后,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储存手段,它较之先前的各种载体来说,在信息的储存原理上产生了质变,从而在物质基础上摆脱了仅靠纸张进行可直观的符号载入的羁绊,开创了信息存储的新纪元。在光电存储技术发展起来之后,信息的储存容量几乎再也不是信息存在的瓶颈了,以至于“在当前社会中,信息的基本问题并不是存储……”[5]66。也就是说,当磁性载体作为储存技术被发明之后,尤其是当网络技术发展到“网格”和“云计算”的信息储存与使用的高度共享后,信息技术的主题就不再是储存问题了,而是信息的生成问题。

这样,或许可以将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力系统描述为: 在信息需求( 包括扩展人的各种信息能力) 的推动下,信息储存和信息生成两大技术能力之间的平衡不断被打破,从而在追求新的平衡过程中,两者的水平不断提高,由此所辅助的人的信息能力得到不断增强。这样,一部信息技术史,也可以看作是信息储存技术( 包括信息的载体、载入技术等) 与信息生成技术( 计算和传播技术等) 之间的相互作用史。

从更深层来看,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生成技术之间还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例如信息的处理和传播本身就是使信息的存在得以一种动态的维持,尤其是信息的代际传播,在没有文字的口耳相传的时代是信息得以储存的唯一方式; 同时,“存贮实际上是时间上的传递,而传递又以载体的信息存贮为前提”[6]。在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信息的人际间的广泛传播,实际上使得信息从单独保存变为分布式保存,使信息的个人记忆变为集体记忆,扩展了信息储存的广度,信息储存得以保持下去的可靠性也由此得到增强。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就是储存,信息的扩散性生成就是储存。另一方面,信息的储存也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尤其是文字性的储存使信息保留在天然的或人工的载体上,这样信息的交流就从一种共时性的存在扩展为一种历时性的存在。

作为集合概念的“载体”本身就体现了信息的储存和传播的同一性。载体不动时,就是信息的储存技术,而当载体一动起来,产生空间位移后,就成为一种传播技术,使得信息不仅被“负载”,而且被“运载”,所以通常的载体技术均可以兼备信息的储存和传播之“一身二任”功能。例如纸质载体被人从甲地送往乙地时就形成“书信传播”; 今天的网络更是将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结合得“水乳交融”,它既是一种信息传递通道,也常被我们视为信息载体,我们可以从网上“提取”我们的信息,将其作为一个最大的“信息仓库”; 还可以将我们需要保存的信息存到网上( 虽然是网络某一终端的服务器) 。当然,有些特殊的载体,如作为岩画载体的岩石岩壁,作为唤起人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记忆的纪念碑,就难以起到直接运送信息的作用,其信息的传播要依靠另外的技术手段。在传统的载体技术中,易于传输的常常不易保存,而易于保存的常常不易传输,这就是传媒学创始人伊尼斯对媒介的分类: 空间偏向的媒介和时间偏向的媒介。他发现,媒介可以分为两大类,两者有一个基本的区别: 有利于空间上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的媒介。比如,石刻文字和泥板文字耐久,所以它们承载的文字具有永恒的性质。但是,它们不容易运输,不容易生产,不容易使用。相反,莎草纸和纸张轻巧,容易运输,方便使用,能够远距离传播信息,然而它们传播的信息局限于当下,比较短暂。[7]27

当然,无论是信息技术的存在分类,还是信息的存在分类,都不会被上述所列的范围所穷尽; 上述的分析只是表明,两种存在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即信息技术在存在上的多样性可以造就信息存在的多样性,而信息存在的多样性同时也需要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两者在存在上的多样性都可以从对方的多样性中表现或折射出来。信息技术通过改变信息的存在或创造信息的新存在而造就了信息存在的多样性,这一点还可以通过诸如“书写”“印刷”之类的信息载入技术来体现。当人通过自己的身体信息行为———书写———将自己所想的写出来时,就使得信息由主观存在变为客观存在; 而印刷则使信息的个体存在变为社会存在,因为它将个性化的书写变成了大生产式的制造,形成的是较之手写体更容易辨识的千篇一律的“印刷品”,所以具有了更大的社会性。再拿计算机来说,它使得信息的传统存在变为数字化存在,由此进入到信息的储存、加工和传播的更便捷、更自由、更高效的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存在的形态和方式也将更为多样和丰富; 而信息存在的方式和形态演化,同时就是信息技术不断扩展自己存在范围的进化历程。

这样,无论何处我们所辨识到的信息,都是信息存在,但有的是静态的信息存在,有的是动态的信息存在,它们依赖于不同的信息技术或信息技术所处的不同状态。

当然,对信息技术的存在论分类还可以有更多的视角,例如从存在的样态上,信息技术可以分别表现为作为人工制品( 信息器具) 而存在、作为信息技艺( 身体信息技术) 而存在、作为知识而存在以及作为活动而存在,这也是通常技术作为一种所表现出来的四种样态; 从存在的层次或影响力的扩展上看,信息技术则可以作为技术而存在、作为文化而存在以及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即哲学而存在,后者就是它所导致的信息技术哲学的存在。

三信息显示和传播———为人而存在的信息形态

信息被信息技术生成和储存之后,要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人的“显现”。只有对人显现出来的信息,或者只有被人所读取的信息,才是在“信源———信道———信宿”的系统中完整地实现了功能的信息,才是“属人”的信息,从而才实现了人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存在的人本意义。所以,信息的显示是实现“信息为人而存在”的必要环节,也是“人是信息存在的尺度”的最好注解。

在简单的信息技术系统中,信息的显现是信息载体“自动”完成的,亦即信息的所谓“自我”显现。拿纸质的书本来说,只要它摆放( 翻开) 在人们面前,其中的文字就会“自动”呈现在人的面前,因为运载信息的符号被直接写在或印在纸面上,其“墨迹形式”具有可视性的外观形式,人直接就能从中对可视的符号加以释义从而读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环境或系统中,信息的储存就同时解决了信息的呈现或读取问题,因为它需要在直接呈现的状态下完成信息的输入,由此决定了它的直接显现本身就构成了该信息技术的技术特征。

更广义地看,传统的信息技术通常在信息功能上是综合性的。例如纸张,既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显示方式,还是信息的传递手段; 言说也是如此。而到了当代信息技术,其信息功能则走向分化:磁盘只起信息储存作用、显示器只起信息显示作用,键盘只起信息载入作用,CPU只起信息处理作用……某种意义上就是说: 信息技术越复杂,其信息功能越需要分化,这一点大概也类似于物质产生技术的状况: 在手工工具时代,一把锤子几乎就是“万能”的工具; 而到了机器时代,则分化出了动力机、传动机和工具机,而工具机中,仅机床就进一步分化出车床、冲床、钻床、磨床、刨床、镗床等繁多的类型,分别去进行“车”“铣”“刨”“钻”等等不同的工序或操作。

这就是说,在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的信息技术系统中,信息的显现( 也是信息的输出) 和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储存甚至信息的传播都发生了技术性的分化,不同的环节或功能分别要由不同的信息技术装置来完成,它和先前传统的信息技术相比,其物理操作的背后也具有了不同的复杂性: “当我用纸张和铅笔来写的时候,铅笔在纸上移动; 当我用打字机写的时候,杠杆和齿轮在运动; 当我使用计算机写的时候,电子脉冲改变微芯片中的结构。所以,我使用计算机技术时,书写发生的物理事件是非常不同的。”[2]172

由此看来,在电子信息技术系统中,当使用磁盘等作为储存的装置时,无论是信息的存入还是读出,都是经过复杂的技术环节才得以实现的,在屏幕上显示时还包括要结合复杂的成像技术才能实现,这使得信息在载体上的存在被加以了技术性的细化与功能区分,并由不同的技术装置去完成。过去一张纸一支笔能同时完成的信息的输入、储存、显示乃至传递,在电子信息技术那里则要成千上万的电子元器件组成的若干系统才能完成,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不再直接同一,而是走向分化。从显示来说,至少从物理原理上,就从纸质的反光显示到电子屏幕的发光显示。

应该说,缩微载体的出现第一次使信息的存储和显示发生了分化。缩微载体无论从载入方式还是信息的储存量上都较纸质载体有了重大的突破,它所载的信息通常需要借助相应的阅读设备才能读取; 而今的所有电子信息技术中,可以说信息的显示都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其中储存的信息都需要专门的“显示器”即屏幕来完成。如果没有显示器,我们就不能直接从储存有海量信息的硬盘那里读出任何信息来,我们能直接看到的无非是个立体的盒子状的存在物,打开它我们还能看到的无非是平板状的芯片,虽然其中包含了通过电磁感应载入的以电磁符号系统表述的信息,但我们并不能直接阅读它。从直接性上来说信息被深层地“遮蔽”,必须要通过诸多技术条件的调动和使用才能使信息得以“敞开”,因而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信息在其中的存在。

可见,显示和储存的技术性分离,使“信息为人而存在”的人本属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由于信息的载体失去了信息显示的直接性,信息的读取便也失去了便捷性,“打开电脑”通常比“打开书”更为复杂和麻烦; 还有,从微缩性储存技术开始,到磁盘储存,都使被储存的信息逐渐成为一个“微观世界”或一种“微观存在”,与人的存在的世界不再处于同一个空间尺度的等级上,出现了“存在层级”上的空间性差异,从而成为不能被直接感觉的对象世界。凡此种种,至少从直接显示的角度上,电子信息技术与人的亲和性受到了消减,从“人是信息存在的尺度”这一点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负面影响”。正因为如此,在电子信息时代到来之后,纸质载体并未消失,所谓“无纸社会”并未到来,因为纸质载体至少在信息显示的直接性上,与人的亲和性更好。

但是,电子显示较之纸质显示也有极为重大的进步意义和人性价值。只有信息储存与信息显示的分离,才能使不同的信息功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也才能使信息的显示向更高的技术水平提升,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超文本显现以及多功能一体化的多媒体显现乃至全媒体显现,进而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都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既改变了信息的存在方式,也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 信息技术作为纽带,使得人的存在方式和信息的存在方式紧密关联。这一关联形成的动因,是缘于人有不断增加的对信息存在的多样性、获取的便捷性、传递的快速度等方面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可以不断满足人的这些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既创造了新的信息形态,也因此而改变了人自身。

由信息技术的变迁所造成的信息形态的变迁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分析维度,其中信息的不同显示技术造就不同的信息形态就是一种重要的维度。如果把纸质显示的文本信息称为信息的“固态”或“固态信息”,那么作为身体信息技术的言说或语音所携带和显示的信息就是信息的“气态”或“气态信息”,而电子信息技术显示的信息则是信息的“电态”或“电态信息”,它们分别在不同的时代居于信息显示的主导地位。一定意义上信息的显现就是信息的传播,所以信息显示的三态也相对于麦克卢汉所划分的人类所经历的三个不同的信息传播阶段或媒介时代: 口传时代、文字和印刷时代、电子时代。三种信息显示方式的依次出现,也是传播方式的历史性变迁,其间使得信息的显现和传播方式日趋丰富化。

任何信息的传播都是通过介质或载体的传播来实现的,所以分析信息的传播离不开从物理层面上去认识负载信息的物质载体是如何“送达”信息的。

在气态信息的口耳传播和交流中,携带信息的语音是以空气为介质进行传播的,亦即信息是由“声波”送达的,显然在传播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延续上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固态信息的传播是通过对作为“固态物质”的书信之送达来实现的,这种“传播”与运送其他物质的“物流”运送别无二致,其载体的生产尤其是“硬载体”的生产,也跟物质的生产别无二致。由于无声的纸质文本可以脱离人的肉体而存在,就使这种信息传播突破了人身的限制,在时空上得到扩展。所以“纸引起了极端重要的……一场革命,……它促进了人类思想成果的传播”[7]14。

信息传播方式的最大变革,是从实物的运输( 如书信的传播) 到电子的发射,由此而实现了信息的电态传播。这种传播的起点是电报的发明,它使话语被转化为电子脉冲,即摩尔斯电报码的点和横杠,然后穿过网络最终发往各地。这项发明使信息的传播脱离了“运输”的模式。按照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解释,从电报开始,信息就比信使要走得快了。[8]从此,新的通讯革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随后出现的有电话、广播、电视以及今天的互联网。

电态信息的传播,是通过电和电磁波的运动来实现的信息送达,作为信息载体的电和电磁波不是一般的电流或电磁运动,而是作为电子符号而存在的,是特定信息的电子代码,或者是通过特定编码之后的电磁形态。在电态信息的传播中,虽然也是通过载体的传送来实现信息的传播,但由它只传送“软载体”,可以视为“符号流”从而“信息流”的直接传播; 在这样的传播中,只有电或磁的波动在流动,而没有硬载体的位移,所以它和先前的固态信息的传播方式有了本质的区别,使得信息传递的速率和成本都大大优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从口传时代到文字和印刷时代再到电子信息时代,人类借助信息技术的革命实现了所能创造与获取信息形态的丰富化,并反馈到相应的身体信息器官,使作为“信息身体”的人也获得了更多的丰富性。在口耳相传主导的气态信息的显示和传播时代,形成的是“听觉中心”时代; 而纸质传播主导的固态信息的显示和传播,由于其将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截然分开,导致了“视觉中心”时代的到来; 今天的电态信息的显示和传播,则超越了信息感受器官的单一性,多媒体的信息显示可以使人的听觉和视觉乃至其他感受器官同时得以“启用”,从而成为一种“大综合”的信息传播和接收方式。从技术上看,此时的信息技术不仅具有前面所说的“分化”特征,更具有“融合”特征: 各种信息功能呈现高度融合的状态。该体系中的不同技术之间互相融合的程度,已经不是简单的结合、组合甚至整合的关系。这也是信息存在的“兼容方式”,即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的便捷快速,信息世界由此成为一种更加丰富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以前的信息技术革命基本上都是“单项的信息革命”,而今天的电子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则是“综合全面的信息革命”,所以是更高形态的信息革命。

视觉中心的时代曾经压制了与听觉中心相伴的口头文化,所以成为一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信息形式。而今天,“口头文化在我们的电子时代复活了,它与尚存的书面形态和视觉形态建立了一种非常多产的关系”,两者的结合“会产生丰富的文化成果”[7]序言4。这种“大综合”、多形态、文字与形象、声光电、从3D到4D乃至n D的丰富的信息展现,使得人的信息器官被更加全面地调动,人不仅可以理性地理解信息的存在,更可以感性地感受信息存在的无穷魅力,例如虚拟实在给人扩展的存在空间,就极大地唤醒了人对信息世界的体验和经验,“信息为人而存在”的更多内涵由此被开启,真正的“人的信息时代”便随之到来。

这就是说,人利用信息技术使人造的信息成为更符合人之要求的存在,使信息的存在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存在( 生存) ,必要时还要改变人的存在,这就是信息技术对人与信息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上所造就的一种永恒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了一种协同进化。

总之,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为了信息的存在而存在的,它创造了信息的存在,变换了信息的存在,并凸显了信息的为人而存在,这就是从“存在”的视野所看到的信息技术的哲学特征。如果说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在其全部的意义上就是形式和内容[9],那么将这一视野观察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信息技术和信息就是存在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它们之间互不分离,形成一种相互影响及相互改变对方状态的“互动关系”,造成了不同信息时代的存在论差异。因此,从“存在”的视野分析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哲学的本体论维度之一,是从哲学角度深刻把握信息技术的一种基本探索。

参考文献

[1]肖峰.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2):32-43.

[2]弗洛里迪.计算与信息哲学导论[C].刘钢,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M].麦永雄,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2.

[4]方卿,徐丽芳.科学信息交流研究:载体融合与过程重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6.

[5]麦克格雷.信息环境的演变[M].丰成君,等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6]丰成君.论信息交流(二)[J].情报科学,1989(4):2.

[7]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7.

[8]克劳利.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M].5版.何道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0.

技术文化:高职文化建设新视野 篇8

一、技术文化的内涵

所谓技术文化, 即从文化学视域来审视技术, 将技术看做是一种文化, 以文化的性质、结构、功能等来解释技术。技术研究的文化转向, 始于技术与文化越来越紧密的关系以及现代技术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 技术文化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英语国家对技术文化 (the culture of technology, technoculture, technological culture) 的研究和定义多关注精神文化层面, 如佩西 (Pacey A) 认为技术文化是关于技术实践的文化, 包括技术的目标、价值、伦理、信仰、意识和创造力等[9];我国学者也对技术文化开展了研究, 如王海山等认为技术文化是“以技术为本体或源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联系”, 并提出了“观念系统、社会系统和人工自然系统的三维坐标系”的内涵结构[10];贾杲认为技术文化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长期技术实践中形成的, 并为社会中的特定群体成员所普遍遵守和信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11]。综上所述, 技术文化可定义为以技术为本体的文化整体。高职技术文化则是技术文化在高职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高职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以技术为本体的文化整体, 它以学校教育为视角, 是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文化, 以育人为目的, 富含更多教育元素。依据文化的一般分类, 高职技术文化可分为技术精神文化、技术制度文化和技术物质文化。

技术精神文化是指关于技术的精神气质, 包括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精神风貌、道德规范等。技术精神文化是对“好技术”的理解与追求, 是技术教育和技术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是技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也是高职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先进的技术精神文化应以技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为主要特征, 包括善于应用的实践精神, 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知行合一的伦理精神, 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等[12]。

技术制度文化是指技术教育和技术实践的相关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等。技术制度文化体现公平价值、秩序价值和规范价值, 是为实现“好技术”的传承、累积和创新而设计的制度规范, 是技术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 对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保障作用。先进的技术制度文化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 包括技术传承制度、技术积累制度、技术创新制度、技术评价制度、技术管理与伦理规范等。

技术物质文化是指技术文化的物质形态, 包括师资队伍、设施条件、建筑结构、环境布局、设计风格以及视觉效果所体现出的氛围和技术成果等。技术物质文化是为实现“好技术”的传承、累积和创新而设计的物质基础和氛围, 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角色意识, 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先进的技术物质文化应以真实的技术活动条件和环境为主要特征, 包括技文双馨的技术技能大师队伍、真实的技术活动设施与情境、优秀技术产品展示馆等。

总体而言, 技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分别位于最深层、中层和最表层, 共同构成技术文化洋葱模型;同时技术制度文化作用于技术物质文化又受作用于技术精神文化, 技术精神文化通过作用技术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而呈现出来, 三者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二、技术文化的价值

1. 技术文化是高职存在之内在要求

高职教育就是以技术为中心的技术传承、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活动的总和 (高职院校还兼具地方技术研发和推广职能) 。技术性是高职教育最为本质的类属特征, 以技术为本质特征的高职教育也必将形成技术文化, 因而作为文化组织存在的高职其本质就是技术文化的存在, 亦即技术文化是高职存在的内在要求。

2. 技术文化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之重要力量

文化具有育人功能, 其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体现共同的追求和理念, 对每一个人的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指导与规范。不同特质的文化孕育不同特质的人才, 不同特质的人才也需要不同特质的文化来培养。技术文化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育人环境和力量, 技术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精神风貌、道德规范等通过直接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深刻影响着受教育者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现代技术是柄双刃剑, 需要价值引导和合理应用, 先进的技术文化将塑造能和谐处理技术、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具有主体间性的现代职业人才, 而绝非技术异化的劳动工具。同时, 技术文化中的规章制度、学习方案、技术队伍、设施条件等是技术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 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

3. 技术文化是校企文化冲突整合之重要途径

目前,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普遍遭遇校企文化冲突现象, 以育人为主要特征的院校文化和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文化是两种不同社会组织的文化, 两者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冲突[13]。校企文化冲突是两种文化竞争和比较发展的过程, 这种冲突最终也必然走向文化整合, 即两种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 这实质上也就是高职文化自觉和形成独特文化的过程。校企文化冲突整合的重要途径或切入点在于技术文化, 企业文化以技术实践为主, 院校文化以技术传承为主, 双方虽处于技术活动链的不同环节, 但以技术准实践者培养为纽带, 在技术文化上有着平等对话和达成共识的基础。因此, 充分发挥技术文化对校企文化冲突整合之功能, 将促进校企双方达成文化共识, 推动校企合作及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技术文化的建设策略

1. 提高对技术本质的认识

技术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命题, 也是构建技术文化的关键, 不同的技术观产生不同的技术文化。当前关于技术的认识大体可以划分技术工具论、技术实体论和技术批判论三个理论流派[14]。技术工具论认为技术是服务用户的工具, 技术是中性的、自身无价值内容, 技术的中性在于其自身包含的真理的普遍性。技术实体论认为技术是一种具有自主性的社会存在, 它能重构社会世界、建立新的系统, 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要远大于其表面目标[15]。技术批判论既反对技术中性观, 也反对技术宿命论, 它认为技术是一种非中性的社会建构, 因为社会价值进入了技术的设计与使用。

从三个理论流派观点之发展可以看出, 人们对技术的认识是随着原始技术走向现代技术而不断发展, 特别是现代技术对自然、人和社会的强大影响力, 引发了人们对技术的认识逐渐从表层现象深入到里层本质。总体而言, 技术可以看做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体, 既具有自然属性, 即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不能脱离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和规律, 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 即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体现了社会的价值,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16]。这理应成为学校教育视野下高职技术文化之技术观。

2. 构建技术共同体

技术共同体是指从事技术相关活动并有着共同价值观和信仰的社会群体。技术共同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 共同价值观和信仰是其重要纽带, 也是技术文化的重要源泉。高职技术共同体以技术技能传承、应用与创新为共同目标, 其主体具有多元性, 主要包括作为技术传承和实践者的教师、工程师、技术专家、技术人员, 以及作为技术学习者和准实践者的学生等。高职技术共同体是一种异质共同体, 是既有不同的具体利益 (重视人的主体发展与重视技术技能功利价值) 、又有共同的根本利益 (技术技能的传承与创新) 的多个利益集团组成的统一共同体[17]。

高职在技术共同体建设中, 一方面要夯实校企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合作基础, 包括共建共享课程、师资、基地、教学资源、技术资源、管理平台等。这是构建共同体的重要的实践基础,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缺乏这一实践基础, 共同体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要加强自组织机制建设, 包括不同利益集团的自我沟通、自我协调、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机制以及技术积累、传承和创新机制。通过自组织机制建设, 不断促进共同体的健康有序发展。

3. 多层面加强建设

高职在技术文化建设中还应该从技术精神、制度和物质文化等多层面加强建设。首先,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应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方面贯彻和建立以技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为主要特征的技术精神, 包括善于应用的实践精神, 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知行合一的伦理精神, 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等。

其次,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应建立和完善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技术传承的职业教育制度, 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中, 打破学科知识体系, 建立以工作和技术知识体系为逻辑的技术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建立和完善校企协同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制度, 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积累与创新活动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技术评价制度以及技术管理与伦理规范, 体现技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 体现技术活动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团结协作意识以及伦理意识等优秀职业素养。

技术视野 篇9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作为老师当然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也希望学生在课堂中带着一种高涨、积极的情绪从事学习。用多媒体创设新奇的情境就是常用的一种技巧。多媒体以鲜明的色彩、变幻的画面、悦耳的声音, 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以动态、立体、全方位的观察效果, 弥补教师枯燥无味的语言,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因此, 在引入新课时, 我常精心制作一段对学生来说较为精美的短片, 或从影片中剪辑或用flash制作, 或从网上下载, 旨在烘托气氛, 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迫切想学的状态, 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有利于他们主动建构知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微观世界,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直观手段可以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而又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让学生充分感知,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化难为易, 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探究平台,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能力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 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合作小组的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 又围绕共同的任务而相互合作, 从而达成统一的目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有效地组织和指导他们合作探究, 使学生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知, 在“探究”中创新。而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 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开发以及自信心培养等方面, 都有无法估量的作用。

谈技术视野下的建筑与经济 篇10

“经济、适用、美观”是古今中外人们评价建筑时最常用到的原则。这其中包含了形式与功能的永恒话题,也包含了人们对建筑物建造过程的高效率追求。遵循这条古老的规训,建筑的发展时至今日,建筑技术的变革已成为促进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每一次建筑的技术变革也是建筑经济的变革,是人类对建造过程高效率追求的时代体现。

1 建筑设计与建筑经济性

英国建筑经济学家P·A·斯通在其《建筑经济学》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经济的建筑并不一定是最廉价的建筑,而是一种美观的而且在建造费用、运营管理费用、人工费用上都便宜合算的建筑。从中可以看出,建筑的经济性不仅是建设成本多少的问题,更要考虑如何从现实条件出发对技术进行恰当的选择,有机协调建筑诸要素,提高综合效益,这些构成了建筑设计经济性理念的基本内涵。

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开始时,不同的建筑师面对不同的设计项目可能会有大相径庭的设计出发点。注重经济性的建筑设计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

1)传统的改善建筑体形系数、降低层高、改进建筑材料保温性能和气密性等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即采用建筑节能技术(见图1)。

2)借助有效的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材料、资源消耗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效益。如美国建筑师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所倡导的“少费多用原则(more with less)”。他希望找到的是一种更为直接高效的技术手段来降低建筑活动中的资源消耗,提高建筑活动的实践性,易行性,使之更进一步满足个人的需要。他的观点在人类发展与资源危机的矛盾日渐突出的今天,更不失为一条重要的经济性设计原则(见图2,图3)。

3)建筑设计的适宜性原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历史文脉、生产水平等因素采用与当地相适宜的设计手段、建造方法、艺术装饰等。这种最适宜的方法无疑为建筑的建造、使用、维护提供了最合理的循环途径,提高建筑全寿命周期中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见图4,图5)。

2 建筑技术与建筑经济性

“技术”是一个司空见惯却又艰深晦涩难以表述的概念,广义的技术包括物质技术,社会技术,精神技术……而从狭义上来讲,“建筑技术”即是以建筑物为直接目的的物质技术。如果说建筑设计永远绕不开建筑的经济性问题,那么建筑技术更是彰显建筑经济性最重要的舞台。以建筑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时代的技术变革与经济变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

从18世纪末开始,欧洲国家先后爆发的工业革命促成了人类文明史上极其重要的转折,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到1911年,以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鞋楦厂为标志的现代建筑彻底走出了几千年一贯的、以艺术建筑学为主流的手工业产品时代,转向注重空间实用功能、以机器美学为主流的工业产品时期。随着人们审美口味的变化及人们对住宅等建筑需求的高速增长,各种类型的建筑“专用体系”(将本体系独特的建筑部品汇集起来,生产出专门的建筑产品的建筑体系)顺应变革的潮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而随着时代的演进,更为高效、多样化的建筑“通用体系”(是把通用的建筑部品汇集起来,生产出各种类型建筑产品的建筑体系)逐渐成为工业化的主流,这种“通用体系”更能满足人们对建筑多样化、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时至21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里,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建筑工业化也走进了“结合CAAD与CAM”的新时代。中国国家体育场见图6,古根海姆博物馆见图7。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建筑体系,建筑师避免了繁重的重复性劳动,建造者提高了建筑业的生产效率,通过使用CAAD与CAM技术,建筑师的想象力更加得到释放,建筑的设计建造过程更具有可操控性,可以说建筑的这种时代变革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促发的,更要看到拥有了更深厚技术内涵的建筑业对时代经济的巨大推动。

3 技术思维、艺术思维与建筑师的技术价值观

广义的思维是哲学意义上的思维概念,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指人的全部意识活动;狭义的思维至今有许多不同的表述,但是公认的一点是:它是与感性认识相对应的理性认识。

技术思维是从狭义角度上来讲的,我们认为它是人们在进行技术研制、开发、创新等活动过程中,通过接受、存贮并处理各种技术信息,导致对技术客体进行加工的一种认识活动。简单地说技术思维是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思维活动,艺术思维就是艺术创造活动中的思维过程。

建筑师的技术价值观是关于技术价值的社会心理和习俗观念,有时也称技术价值意识。就观念文化来看,技术价值观直接反映了人们关于技术、技术实践、技术职业的认同程度,对技术领域影响很大。技术价值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的内在价值,指技术自身内在的、理想的某些价值。在具体的技术实践中,表现为精确性、耐久性和效率性三个方面,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技术发展内在所需要的,与外部的人的主观价值和技术之于他物的价值是不相同的。追求技术的内在价值的实现,是技术进步的关键所在。技术价值的另一方面是技术的外在价值,体现在自然、社会和人三个维面上———前者可称之为技术的自然价值,技术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技术对自然的改造、人工自然的意义等反映了技术的自然价值;后两者是关于技术对人和人的生存方式整体的影响、后果和意义,可以称之为技术的人文价值。

人们观察建筑的眼光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我们常常评论说“某些建筑切合了时代的主题”或者“某些建筑具有历史的局限性”。纵观中外建筑史,不同的时代的确孕育了建筑师各有偏好的建筑思维,以技术思维与艺术思维做两分,前者聚焦于技术的自然价值,后者则关注技术的人文价值。建筑师的技术思维和艺术思维交替领导着建筑的时代潮流。不同时代,何种思维占据主流反映了时代的建筑师技术价值追求的整体偏向。

中国古代的宫殿(见图8),寺庙,民居远看宛如绚烂的画卷,近观恰似精雕细凿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境界,同时在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确立了严格的营造规范,那可谓是重技轻艺的时代,千年的建筑艺术成就依赖着千百万匠人口手相传,艺术创造的风头明显低于技术传承的要求。

西方古典建筑是另一个成功的反例(见图9),在西方建筑的古典时期,建筑的艺术性就早已得到明确,建筑的艺术创造时而超越理性的选择,因而才有了哥特式建筑的巍峨震撼,巴洛克建筑的畸形美幻,洛可可建筑的繁复奢华……这是一个艺术为先的时代,尽管它同样产生了关于建筑技术的古典规范。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建筑的狂潮席卷全球,这是西方对古典的变革,也是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的时代变革所促成的。建筑的技术美得到更深入的挖掘,时势造就了一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发出了机器美学的最强音,将技术理性价值推向极致(见图10)。密斯通过对钢结构和玻璃的探索(见图11),立足于新材料、新工艺的新形式使现代设计呈现出秩序严谨与技术精美的新风格,发展了具有古典式均衡和极端简洁的理性美风格,技术与美的逻辑衍生出崭新的形式与审美价值。建筑师是在以技术思维探索艺术,借助于技术理性发展建筑艺术。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建筑已经走进了数字时代,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辅助下,建筑的技术内涵进一步拓展,技术思维第一次贯穿于建筑师控制建筑设计、建造、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之中。

4 结语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技术思维与艺术思维都照样是建筑师无法摒弃的思维方式,说到底其原因要归结为建筑师永远无法舍弃技术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任一,高效低耗的经济追求方式决定了建筑师的技术价值追求。无论建筑设计还是建筑技术的变革都与经济方式的变革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邓浩.建筑师的技术价值观[J].新建筑,2001(5):49-51.

[4]王勇.从工业化的现代建筑到当代建筑的工业化[J].工业建筑,2000(9):31-32.

[5]肖大威,肖群.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4(4):57-59.

[6]宋德萱,陈伟莹.建筑技术美——一条建筑师创新思维的线索[J].城市建筑,2007(6):15-16.

[7]王巍.怪才——巴克敏斯特.富勒[J].世界科学,2008(9):74-76.

技术视野 篇11

关键词 广州大典 古籍文献 信息表现 360度全景仿真 增强现实 三维建模

分类号 G256

0 引言

中国古籍文献数量繁多,承载着中华浩瀚几千年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观念,这些古籍文献是中华各民族智慧的结晶,特别是一些地方古籍文献更是显得弥足珍贵[1]。为了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广州文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策划并组织研究编纂了《广州大典》大型地方文献丛书,该丛书收录了历代2000位著者4000余种文献,编成540余册,其中包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1558种底本,中山大学图书馆的246种底本。其余为包括国内54家图书馆、港澳地区3家图书馆,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18家图书馆及私人藏书家所珍藏底本[2]。对于这些古籍文献,不能只将其束之高阁,应该充分挖掘其价值,服务于社会与经济。但由于受众面比较小,古今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一般人要顺利使用这些古籍文献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研究古籍文献的信息表现形式,通过有利于大众理解和使用的信息表现方式来推进其开发利用。

当前,常用的古籍文献的信息表现形式主要有文字和图形两种[3],一般都是单向表达,使用者无法与古籍文献进行交互。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古籍文献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诸如《广州大典》所涉及古籍文献,由于艰涩的文言文和特定的文化背景,要求读者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古汉语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数量,不具备相关知识的读者使用起来相对困难;另外,图片虽然能直观地表达信息,但年代久远,多数已经不太清晰,同时因为多是手绘图片,与拍摄的图片有一定的偏差,使用者通过这样的图片往往难以获得对古籍文献的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微信等社交媒体已经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但长期以来,图书馆学领域因缺乏多学科交叉人才,鲜有人将古籍文献的信息表现形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丰富其信息表现形式,因此结合现代信息新技术的发展,研究其信息表现形式,对推进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服务于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信息新技术的发展中,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2014年3月,Facebook公司花20亿美元收购了从事虚拟现实的Oculus公司,使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快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1.1 360度全景仿真技术

360度全景仿真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先利用相机捕捉整个场景的图像信息,后使用相关软件对这些图像进行拼合,从而将平面图像变为360 度全景图像,将二维空间仿真成三维空间[4],同时提供各种操纵全景图像的功能,可以放大缩小,各个方向移动观看场景,以达到仿真真实环境的效果。360度全景仿真与传统的图片和三维建模等表现形式相比,其基于对真实图片的制作生成,更真实可信,比一般的平面图像能表达更多的信息,可实现任意控制,交互性能较好,具有较好的沉浸感。其制作周期较短,成本低廉,相比三维建模来说,文件小、传输方便、发布格式和平台多样,适合单机、网络等各种形式的应用。360度全景仿真技术在诸如谷歌街景、装饰装潢、旅游导览、产品展示等方面有很好应用,目前以其真实感强、360度全景、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1.2 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叠加在真实场景上,并借助感知和显示设备,将虚实信息融为一体,最终呈现给观察者一个感观效果真实的新环境。从20世纪90年代波音公司的Tom Caudell和他的同事在其设计的一个辅助布线系统中提出“增强现实”这一概念开始[5],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工业领域,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来实现辅助装配,将装配指南按照工作进度以附加文字或图像的形式生动准确的叠加到真实场景中,用户在进行装配的同时能够看到相应的提示信息;在医疗行业,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医生通过特殊的设备能够观察到虚实合成图像,并能方便地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同时能够获得肉眼无法看到的器官内部信息,有利于提高医生在手术中的分析、诊断能力;在娱乐行业,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各种动植物三维模型叠加到真实场景中,通过虚拟现实头盔不仅能够看到古生物情景重现,还能看到虚拟的古代人物生动讲述或演绎自己的生活,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文化教育领域,当前兴起的诸如增强现实图书,用户下载免费的app应用程序安装到手机并启动后,将手机摄像头对着图书的指定位置,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视觉和互动元素(音频、视频、文字、图片、三维图像等等),极大地丰富图书的信息表现形式。

1.3 三维建模技术

三维建模技术是在数字空间对人物或物体的形状、材质、运动等属性进行数字化再现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三维建模技术也从手动建模发展到包括三维扫描、图像建模等在内的三维建模,不仅能对几何体建模,而且可以对诸如人脸、毛发甚至流体等进行建模,将建好的模型导入交互引擎,还可以实现实时交互[6]。在建筑领域,可以使用三维模型的方法制作出建筑物的三维模型,以便于直观观察这个建筑的各个侧面及整个构造,甚至是内部结构;在医学领域,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得到三维人体解剖图辅助手术能有效减少手术的风险;在文化领域,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将文物和古建筑通过影像采集、数字处理、数据压缩等技术制成三维形象,这也是一种保存和研究文物的办法;在影视制作方面,三维建模技术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诸如众多的3D电影。

nlc202309010055

2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古籍文献信息表现形式

2.1 基于360度全景的古籍文献信息表现形式

360度全景可用于表示古籍文献中所提及的目前尚存的场景,将文字文献与现实场景结合起来,不仅提升了阅读者体验,而且为研究古籍文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广州大典》中清代学者陈澧在《荔湾话别图序》一文中,生动地描述了当年荔枝湾的湖光水色、亭台楼阁的优美风景:“晨出永清门,乘紫洞艇,抵荔枝湾,泊海山仙馆,入门,步长廊,坐池上之堂。”这一场景如果用360度全景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可视化地表现出来,那将会相当震撼和直观。《广州大典》中收录的一些新发现罕见方志,如康熙《清远县志》积淀许多鲜为人知的遗迹和故事,其中提到的金鸡岩形成于太古时期,乃著名喀斯特地貌,岩内的金芝岩仙洞已有1680多年的历史,大厅石壁上的天然金鸡浮雕,头颅高昂,展翅欲飞,金鸡岩因此而得名,但通过文字和图片的表现形式,不能将金鸡岩山水神秀的特色和融地下岩洞奇观与人文史迹、宗教文化为一体特点表达清楚,利用360度全景技术,可以再现金鸡岩现实情况,使读者直观地看到这一遗迹,为更好地研究金鸡岩的古今演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2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古籍文献信息表现形式

2008年7月,泰国的LamGear Technology公司推出了首套增强现实图书《Earth structure》,此后增强现实图书不断发展。虽然增强现实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因为其具有很大的应用和发展潜力,正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7],2010年第62届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上,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就将增强现实技术成功应用在《中国弹起》这本立体书上。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当通过带有摄像头的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照射古籍文献纸质图书相关内容指定的标识时,设备屏幕将出现与此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文字、图片、三维图像等信息,赋予其全新的信息表现形式。《广州大典》中收录的清代学者陈澧所注《声律通考》是一部重要的乐律学著作,论述了律、调、谱、器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一边阅读,一边用手机照射指定的内容,手机中播放相应的乐律声音,将会极大提升阅读和研究的兴趣。《广州大典》中经类收录的清代学者江永撰《礼书纲目》,不少文字不常见,难以理解,如果阅读时用手机照射指定的内容,手机中将出现相应的白话文解释,这将大大降低阅读的难度。《广州大典》子部农家类收录的番禺赵古农撰《龙眼谱》《槟榔谱》《烟经》是古代岭南关于这些作物的唯一专谱,对于每一种作物,其相应图片有的缺失,有的是人工绘制,研究和使用人员看不到真实的作物面貌,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制作作物的三维模型,当用手机等设备照射专谱中的相关内容时,使对应的作物再现,并可多角度互动查看,有利于对作物的研究和应用。《广州大典》收录的《古经解汇函》,在季节气象方面修正了卦气说,创立了全新的二十四节气卦气图,解决了以往卦气说中的卦象与气候冷热的偏差,解释了夏至时节天气为什么不是最热,冬至时节天气为什么不是最冷,使卦象的阴阳变化完全与自然冷热变化相吻合,推演出天文、地理、季节、人生、社会等共计180幅连续的,具有严密易学逻辑的系列图谱。这些图谱由于缺少文字说明和动画演示,其卦气变化不太容易理解,可以制作相关的演变动画,当照射相应卦图时,显示对应文字说明和播放演示动画,清楚再现卦象的阴阳变化与自然冷热变化的规律。《广州大典》收录的《夷氛闻记》为研究鸦片战争以来广州政治、军事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对英国等列强窥视中国、鸦片贸易、禁烟运动及鸦片战争中侵略与反侵略的活动和过程等等的记载,详尽真切而有卓见,这些史料记载有不少相关的音视频,但在书中是体现不出来的,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当阅读到相关内容时,可以将这些音视频史料再现,极大地提高阅读体验。

2.3 基于三维建模的古籍文献信息表现形式

利用三维建模的方式对文献典籍进行研究,主要是针对文物的复古及古场景的再现,当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研究,例如国家图书馆的薛尧予等建立古籍文献三维数字模型库系统开展古籍文献的研究,取得较好效果[8],可以再现古籍文献所涉及的珍稀场景。对于古籍文献中所记录的一些历史遗迹,因历史变迁已经不复存在,通过三维建模手段将其复古还原,将有力地促进研究和开发。《广州大典》中清代学者吴兰修《南汉地理志》已有不少遗迹已经没有了,利用三维建模手段使之再现,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有较好的推进作用。《广州大典》中收录的宋朝南海县人陈昭遇参与编纂的《太平圣惠方》100卷,是宋王朝组织编纂的第一部大型方书,《眼科开内障眼论》所载白内障针拨手术之详细过程,均为中国现存最早记录白内障的医书,其中所描述的手术过程虽然详细,但不直观,不利于学习和研究,可以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将眼部构造制作成三维模型,再制作相应的动画切片,加上交互的操作,无疑将促进对这一文献的研究和利用。

3 结语

古籍文献因年代久远,以及语言文字方面的差异等因素,导致长期以来重藏轻用,这些文献被束之高阁,只有少数研究者偶尔翻阅,其利用价值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新技术视野下研究古籍文献的信息表现形式,赋予古籍文献新的技术研究手段,尤其是通过360度全景仿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来表现古籍文献的内容,将古籍文献的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能用,一般爱好者也容易理解应用,推进了古籍文献的研究与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 1 ] 钟东,冯吉.论基于岭南文化的广东地方古籍开发与利用[J].图书馆论坛,2007(27):153-156.

[ 2 ] 中国广州网.广州大典说明[EB/OL].[2013-01-07].http://www.guangzhou.gov.cn/node_2382/node_487/node_15

90/2013/01/07/1357524444402628.shtml.

[ 3 ] 中国汉语言文学网.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深度开发[EB/OL].[2008-12-18].http://www.hanwenxue.com/txt.asp?id=64831.

[ 4 ] Philippe F, Guillaume M, Pascal G. Virtual reality: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M].Boca Raton,FL:CRC Press,2011.

[ 5 ] 胡小强.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1.

[ 6 ] Jones S. The Impact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o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Environment[D].Walden U-

niversity.Applied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Sciences,

2012.

[ 7 ] 付跃安.移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34-39.

[ 8 ] 薛尧予,萧琛.古籍文献三维数字模型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5):71-72.

黄 燕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广东广州,510075。

(收稿日期:2015-04-27 编校:方 玮)

论公司财务视野中的技术与知识 篇12

一、技术范畴及其在公司财务学中的理论内涵

(一) 技术范畴的界定

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早前就被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所关注与熟知。长期以来, 很多经济学家曾试图解释和理解技术的演变过程, 但大多数都受到了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我国推行经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 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似乎比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更加关心技术问题。在社会学家看来,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是价值观的携带者, 也是破坏者。技术给接受者带来了对待理性、效率、价值和历史与自然的特别态度, 使接收者脱离了自然界和传统规范的种种限制。与此同时, 技术也破坏了社会赖以生存的关于需要和满足的大量规则, 使公平、等级制度和内部按需分配的秩序遭到袭击, 并引发了人们对物质欲望的增长远远大于新的资源创造的增长。技术改变破坏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所有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都具体产业化和商品化, 友情、伙伴、苦乐、爱情、生育等都可讨价还价。技术更使人们感觉到无能为力, 可能由于在某些领域, 技术已经取代了自然而成为决定社会决策的关键背景因素。

我国哲学家陈士俊教授曾系统深入研究技术的本质问题, 他认为, 古代的技术是与生产活动相联系的技能和技巧, 到了近代社会, 人们适应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范围更加广阔, 人类生产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加快了, 许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的体力和不需人直接操纵的机器被生产出来。同时, 人们对机器的合理操纵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则, 不同机器的配置和加工次序组合, 以及技能和技巧的运用, 则形成经济活动的一定工艺和流程。此时, 技术被理解为与生产活动相联系的技能、技巧和工具、机器, 以及工艺、程序和规则。19世纪以后的现代社会, 各种复杂机器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大机器生产工艺的制定、实施, 使得自然科学知识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于是, 现代社会的技术除含有技能、技巧和工具、机器, 以及工艺、程序和规则之外, 还包含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理论知识即技术理论知识。基于该认识, 哲学家们将技术描述为:“技术不仅是人类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而积累、创造并在实践中运用的各种物质手段、工艺程序、操作方法、技能技巧和相应知识的总和,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也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哲学意义上的技术概念是一个很宽泛的定义。实际情况是, 技术和机器是完全不同的事物。在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 人们购买一台机器与购买该机器的生产或维修技术的价格是不同的, 且技术和知识也不是同一事物, 如我国政府中既有科技局, 也有知识产权局。

(二) 技术范畴在公司财务学中的理论内涵

在现实经济社会和经济学里, 技术是劳动、土地和资本之外的另一个新的生产要素, 这个新的生产要素本身只含有生产中的技能、技巧及其核心工具, 以及工艺、程序和规则。它不包括机器设备和相关理论知识, 但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 技术与人和机器设备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财务上, 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 即生产过程中的技能、技巧和技艺, 以及其术用载体, 即技术是技艺和术用的合称。技术的载体和形态可以是高技术含量的人工制品、人工文件, 以及人的特别行为, 这些高技术含量人工制品、人工文件和特别行为, 都是私人商品, 而非公共产品。在经济过程中, 高技术含量人工制品、人工文件和特别行为被企业组织购买后, 便形成企业组织的技术资本。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 技术的内在价值潜力、创造价值的现实能力和技术资本收益率, 当属第一, 这也是经济发达国家将技术系统视为比自然系统更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技术资本只有与信息资本、知识资本、物质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本, 共同形成科学合理的要素资本结构, 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社会里, 技术开始取代成本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产品市场细分和产品生产供应链的高度社会化, 以及企业生产和市场的透明度极高, 披露成本信息如同上市公司披露资产、负债和损益一样, 已成为改进会计报告的重要内容。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真正因素是技术, 现代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是技术创新, 包括技术的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 技术创新源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拉动、技术人员的发明和创造性, 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宇宙、生命和社会进化的认识所得到的启示与学习模仿, 以及科学新知识的推动。技术资源转化为技术资本, 就是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过程。因此, 当技术资本作为要素资本时, 技术就真正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二、知识范畴及其在公司财务学中的理论内涵

(一) 知识范畴的界定

知识可区分为经验知识 (或后验知识) 和非经验知识 (或先验知识) 两大类。后验知识的证实依赖于感觉经验, 而先验知识的证明则依赖于康德所谓的“纯粹理性”。在莱布尼茨和休谟的哲学中已有后验知识和先验知识的分类, 但关于这两类知识的现代分类则主要源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在什么样的感觉经验条件下, 才能形成经验知识所必需的证实是知识理论研究中一个最为困难的问题。同样, 关于先验知识形成的具体条件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 关于物理客体的知识是属于经验知识范畴, 而关于逻辑、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则不是经验知识。对于后者的证明断然不能来于经验和依靠经验。本文讨论的重点是经验知识的定义及其证实, 首先要讨论的是经验知识究竟是如何构成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柏拉图在其《泰阿泰德篇》中给予了经典性的回答, 所谓的知识必须要能够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信念的条件、真的条件和证实的条件, 即知识是经过证实了的真的信念, 可见, 知识和信念有密切的联系。知识一定是信念, 信念却不一定是知识。信念是构成知识的必要条件, 却不是充分条件。信念是形成知识的第一个条件或构成知识的主体因素, 信念是身体上或心理上有机体的一种状态, 信念是先于理智并且可以表现在动物行为上的东西。知识具有多种特征和性质, 既有主观性, 又有可观性, 还有共享性;既来源于直接、间接的实践活动和经验, 也来源于直接、间接的理论, 以及研究开发活动。将知识的定义扩展到经济领域, 称为经济知识。经济知识是由生产性知识构成的, 具体分为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组织记忆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的“惯例”, 包括行动的指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明晰的惯例以及企业组织心智模式等默会性的惯例。企业的知识就是企业成员共享的知识。

经济知识的基础范畴是知识产权。多米尼克·弗莱将知识产权定义为某种知识产品的创造者对该产品加以有效利用, 并独占其收益的权利。他将知识产权分为工业产权与文学和艺术产权, 其各自的主要产权代表为专利权和著作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著作权由于被信息技术以及文化和多媒体产业的采用, 而进入了企业领域, 与专利权相融合。但是, 当今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知识的形成和传播成本大大下降, 如数字作品的复制和传送更为简捷, 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更是加大了可能。多米尼克·弗莱是从知识的传播和保护角度来看待企业的知识产权, 而且将涉及到技术的专利权与著作权一起列入知识的内容中。现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 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等。除此之外, 植物新品种权、商业秘密也属于知识产权, 但弗莱将商业秘密排除在知识产权之外。

(二) 知识范畴在公司财务学中的理论内涵

财务理论认为, 经济领域中的知识是具有知识产权的知识。具有产权的知识能够自由地进出市场和企业。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经过交易过程进入企业, 形成知识资本, 生产出产品和服务, 再进入市场出售, 给企业价值增值或创造新的企业价值。组织的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 价值创造是知识经济时代财务学的研究对象, 知识在财务学中的作用通过其对价值的创造而体现出来。与传统资本不同, 随着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等新要素资本的增值和投入, 企业股东的数量会扩大, 股权将可能由财务资本一元化转向财务资本与技术资本、或者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的二元化, 企业所有权可能更趋分散化。于是, “股东”的概念也更趋模糊化和复杂化。企业所有者地位的变迁和数量的变化, 必然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在知识经济社会里,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 企业是各种要素的所有者达成的一种契约, 企业的利益是所有签约各方的共同利益。因此财务管理要考虑所有有关利益方,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实现企业及企业与外部各方的良性发展, 最终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公司财务理论和实践的这一发展趋势, 与知识社会多样性、和谐性和共享性是吻合一致的。

三、新生产要素知识、信息和技术的相互关系及转换

(一) 知识、信息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技术、信息和知识之间不仅有区别, 而且也密切相关。如同人力资源需要投入财务资本并需要物质资本辅助, 才能在企业里生产产品和服务一样, 技术也需要投入财务资本并需要一定量的物质资本、信息资本或知识资本辅助, 才能创造价值。同理, 信息和知识也如此。如果一个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资本, 但其设备极其落后, 信息资源的投资几乎趋近于零, 那么, 该企业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高科技含量的适销对路产品。企业的技术、信息和知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性。但在现实工作和理论研究中, 仍有不少人将技术、信息和知识混为一谈, 某一个具体的信息可能是一种知识, 但其他知识却不一定是信息。经济领域里的信息和知识都有成本, 都可以购买和出售, 但购买一个信息和购买一种知识, 如同购买一台机器和购买一部分股票一样, 它们完全是不同的交易事项。

知识是企业生产和交易所必须从市场上获取的科学文化知识, 含购买知识产权、引进管理经验、聘请经济咨询和购买经济决策等专有资产。对于其分类, 可以将企业知识分为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的观点。技术性知识是对技术、技巧和技艺的科学描述和文化总结, 制度性知识则侧重企业的组织、文化以及员工之间的配合等软因素。知识是被企业所拥有的, 由于技术性知识的可模仿和复制, 因此技术性知识应是知识产权等被赋予并确认归属企业或个人的权利。制度性知识往往是企业根据自身状况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培养和形成的, 一般无法被拷贝。因此, 企业知识的专属性成为重要的特征。人们有时对于技术和知识含义的混淆就在于技术性知识到底是知识还是技术上。技术是一种技能、技巧和技艺, 也是一种手段和工具, 主要用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生产活动的关系, 其形态载体主要是人工制品。而一个技术专家的技术性知识, 则是其所拥有的具有其知识产权的一种信念, 属于知识, 而不能认为, 作为人力资源的技术专家拥有某种知识, 那么“技术”就包括了某种知识, 毕竟作为技术专家的人与技术是不同性质的生产要素。

(二) 新的不同生产要素间相互转换

如同财务资本在经济过程中经过交易活动可以转化为机器设备一样, 新的不同生产要素经过企业内部经营效率的转换也可以相互转换。例如, 信息是有时效性的, 过期的信息不再具有价值, 已经被用于创造了企业价值增值的信息要么不具有价值, 要么由于被赋予权利而被企业拥有, 可以在未来持续带来价值增值, 此时, 信息转化为知识。又如, 某氧化铝产品企业可以利用某特定季度该产品的价格变化信息, 确定产销量, 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 但该时期的价格信息对下季度来说则不再具有指导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情况的信息, 自主研发出某项技术, 并申请了专利, 则信息成为了知识。

参考文献

[1]罗福凯:《要素资本、价值函数与财务效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罗福凯:《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 《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

[3]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4]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 《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上一篇:中国工业近代化下一篇:大容量交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