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视野(共12篇)
理论视野 篇1
2000年, 联合国正式启动了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契约”计划, 全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也由此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不过对于全球企业计划能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目前还存有较大争议。支持方认为全球契约实行自愿原则, 是一种范式创新, 在促进商业变革、动员企业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 发挥着非常实际的作用。批评方则认为全球契约缺乏约束力, 在促进企业遵守社会规则方面作用非常微弱, 常常沦落为企业自我“粉饰”的工具。由此, 从法理上界定全球契约的本质, 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问题。本文将主要从契约理论的角度, 就全球契约的契约特性作一个初步讨论。
一、契约及其基本原则
汉语契约一词对应的英文词汇主要有两个, contract和compact, 在学术语言中, 尤其更多用contract一词表示契约。因此, 尽管全球契约在英文中表述为Global Copact, 但是依然可以纳入契约理论的研究领域中。从法的角度看契约 (或合约) , 是双方当事人基于对立合致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为私法自治的主要表现。契约是以双方当事人互相对立合致的意思表示所构成的, 其中包括要约及承诺两个基本的意思表示。要约是表意人所发出, 欲得到相对人承诺而发生一定私法上效力的意思表示。承诺则是针对要约所为的肯定答复, 承诺的内容必须和该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 否则即为新要约而非承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认为, 现代经济学就是称为契约经济学。而历史法学家梅因则认为, “迄今为止, 一切进步性的社会运动, 都是一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契约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社会生活中契约的普遍化, 与经济的市场化直接相关。作为适应社会化生产方式发展起来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 客观上要求参与市场的各相关方必须建立起稳定的契约关系, 否则市场分工与合作的链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的主体不仅是国家和政府, 还包括了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切自然人和法人。由于自然人和法人主体地位的确立, 摆脱了昔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 而通过物 (包括实物和货币) 的依赖关系进行活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主体与主体间、主体与客体间造成了只能由契约关系为基准的经济运行模式, 因此确立契约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民法意义上, 契约要成为具有有法律效益的约定, 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 市场上利益主体之间进行交换, 双方都以主体的身份
出现, 契约方式体现了他们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平等不仅是契约缔结的前提, 而且还可以看做是契约实现的过程和结果。同时, 利益主体在缔结契约时, 其意志的表达是自由的。市场主体的双方就是以这种方式, 彼此为对方提供服务, 以满足自身利益。
2. 契约成为规范人们经济或其他行为、保证交换活动正常进行的具体标准。
首先, 从市场规则说, 市场活动是群体性的社会活动, 任何想进入市场从事交换活动的人, 必然首先都要通过各种方式习得并从内心承认市场规则, 只有按照规则行事, 他的行为才能被他人所认可, 他所期望的与他人的交换才能实现。而这种市场规则本质上反映的是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要求, 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给予保证, 体现了人民的共同利益或要求, 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带有契约性质的社会约定。其次, 任何市场规则都具有抽象性, 是对某一类行为共性的认识或把握, 因此就有了具体契约存在的合理性。通过具体契约, 市场主体双方的约定具体而明确, 对双方产生法律所承认的约束力。
3. 契约使社会主体或企业法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 是社会主体或企业法人活动的基本依据。
如前所述, 市场机制, 特别是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离不开契约关系的建立, 是在契约精神的引导下实现的。如果没有契约关系的中介, 没有契约精神的指引,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同时, 契约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与此相联系, 依照契约也就产生了权利和义务关系。在这里, 契约既是权利和义务实现的手段, 又是权利和义务形成的条件, 社会主体或企业法人的活动由此就有了基本依据。如果合约的一方作出违背契约的意思表示和行为, 或第三者实施了破坏现有契约关系的违法犯罪行为时, 及时排除妨害, 就是绝对必要的了。凡是不符合契约关系的行为, 实际上也就是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侵犯和对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种干扰与破坏, 维护当事人的权利不仅是当事人必须做的, 也是政府或国家有义务这样去做。
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它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独特的社会秩序或方式, 契约精神的确立, 正是对这种客观的契约关系的能动自觉的反映, 并以此自觉地适应市场的要求, 处理相关的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关系, 调解人们的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及其他活动。
简言之, 契约的有效性, 必须体现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两个基本原则。契约自由主要是指订约主体双方基于自主自愿原则, 而非受外力胁迫下的行为, 契约自由原则关注的是缔约的程序合法。契约正义则不仅要求缔约的程序合法, 而且要求缔约内容所要界定和分割的利益关系理当公平公正。契约自由有关的契约正义就是指双务合同中当事人的给付与对待给付之间是否具有等值性。如果等值, 合同就是公正的, 否则, 即为不公和非正义。从某种角度上说, 现代契约理论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契约正义对契约自由原则的补充与矫正。传统契约理论通常认为, 只要缔约是自由的, 那么契约就是正义的。而现代契约理论则认为, 除了契约必须遵循契约自由, 还必须体现契约正义。若契约不能体现正义原则, 即便缔约双方是自由的, 那么也不能保障契约具有法律效力。因此, 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 是契约自由和契约正义两个基本原则的统一。
二、全球契约的特征
联合国主导的全球契约作为推进全球性的社会责任运动的一种形式, 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契约, 学界存有争议。多数人倾向于认为单个公司和联合国签署的全球契约协定, 至多只是一个伦理性的宣誓, 缺乏通常契约上的法律效益, 也无法依靠公权力的强制, 来确保这个契约内容的实施。
诚然, 严格意义上的民法中的契约应当是两个直接利益关系人之间的约定, 而在全球契约中, 联合国本身作为国际性组织, 并不是和某个具体企业之间有直接的利益关联。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舞台上,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存在着不确定性, 企业无法和特定的利益相关者一一通过格式化的要约对利益相关者承诺社会责任, 于是, 联合国就作为全人类公共利益的代表, 抑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总代表, 来与有意承诺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企业缔约。在全球契约中, 联合国并无涉及这一国际组织的具体利益。因此, 即便企业违背全球契约, 联合国也没有办法一一与缔约企业通过法律途径来强迫企业履约, 因为尽管联合国是发出要约的一方, 却不是契约要调整彼此权利义务的一方, 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契约类型。全球契约法理意义上的特殊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契约双方非对等性。
固然, 在民法中, 国际组织也可以成为缔约一方, 也当受到法律的约束。不过, 联合国作为全球性的政治组织, 严格说来并不受制于任何主权国家的法律约束。而企业, 无论在何处经营, 都要受到特定民族国家的法律约束。由此, 我们看到的全球契约和一般契约是不同的, 代表全球人类共同利益的联合国用一个格式文本, 来要求所有要加入全球契约组织的企业。固然不能由此推定具体企业和联合国在签订契约时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但是显然联合国的特殊性, 使其契约主体双方事实上并不具有对等性。
2. 契约内容的原则性。
与一般意义上的契约格式合同对双方权利义务的清晰界定不同, 全球契约中的约定更多是一种抽象的原则性的表达。由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联合国无法在全球契约中提出可以具体衡量的数量化的尺度, 来要约缔约企业, 只能依据《世界人权宣言》等相关国际法提出一些普遍性的要求。契约内容的原则性, 固然指明了契约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 但是却也为企业弹性解释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模糊空间。
3. 契约履行的非强制约束性。
全球契约的履行, 更多依赖的是企业的自愿, 也就是说如果违背全球契约的原则规定, 并没有明确的第三方可以强制企业履行其责任承诺。不过, 非强制约束, 并不等于没有约束, 事实上, 在一个信息网络传媒高度发达的后现代社会中, 企业若违背其承诺, 必将为其行为付出市场的代价。
归根结底, 全球契约之所以具有如此特性, 是因为这个契约仅仅是作为人类公益代表的联合国这样一个国际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约定, 联合国代表的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所要协调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是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契约中, 联合国并无涉及这一国际组织的具体利益。因此, 即便企业违背全球契约, 联合国也没有办法一一与缔约企业通过法律途径来强迫企业履约, 因为尽管联合国是缔约一方, 却不是契约要调整彼此权利义务的一方, 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契约类型。
尽管全球契约是一种特殊契约, 但是它依旧具有契约的特性, 首先它符合契约自由原则。缔约企业是基于企业自身利益的综合考虑而自愿的行为, 并非联合国强加于企业的。契约文本反映的原则清晰明了, 对企业的要求也无额外的超出企业能力之外的无理主张, 在缔约程序上具有合法性。其次, 它也合乎契约正义原则, 联合国全球契约文本中的列举的原则, 依据的是《联合国宪章》以及《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法为依据, 全球契约的十项原则, 包括人权 (两项) 、劳工 (4项) 、环境 (3项) 和反贪污 (1项) , 虽然非常基本, 也几乎称得上是一种普世价值, 宣示这些基本原则, 是为了维护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因此, 无论在法律程序上, 还是道德正义方面, 全球契约都无可指责, 对于理顺全球化时代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建设性的价值。
三、履行全球契约的途径
全球契约的特殊性, 使其企业在履行全球契约方面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状况。的确有些企业, 试图机会主义利用全球契约, 即通过加入全球契约所附带的企业声誉和企业形象的优化, 来谋求更多的企业利益, 却不愿意认真履行全球契约所要求的基本社会责任义务。而这也是人们对全球契约心存疑虑的主要原因。当然, 如果用法律契约的角度去看全球契约的效力, 的确其法律效力因为各种原因使其法律效果打了折扣, 但是全球契约作为一种推进全球社会责任运动的形式, 事实上还是具备系统的保障其契约原则履行的途径。大致而言, 可以借助如下方式, 来保障全球契约的有效履行。
1. 企业与联合国签订全球契约, 当被视为企业对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承诺。
因此, 一旦企业公然违背企业社会责任约定, 严格来讲,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依据全球契约的条款来起诉企业, 要求企业履行其与企业能力相适应的责任承诺。这种潜在的法律强制力, 在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里, 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一种事实。因此, 对于签约的企业而言, 不履行企业责任承诺, 客观上存在着受到法律强制履行的可能性。尤其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 在所在国经营时, 必须严格履行其责任承诺, 否则所在国的政府及其司法机构, 可以通过受理利益相关者的申述, 而强制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承诺。
2. 依照全球契约的约定, 签约契约必须定期提交企业履
行社会责任的报告, 向联合国和全球社会大众汇报企业履行社会中责任的状态。不仅如此, 联合国还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其报告内容进行第三方审验, 以确保其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旦签约企业不能定期提交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公民报告等文本, 或者提交报告中存在虚假信息, 联合国可以据此将该企业剔除出全球契约组织成员企业。为此, 企业将遭到巨大的企业声誉损失, 失去许多商业机会, 尤其是失去与那些良好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相互合作的机会。截至2008年上半年, 全球契约大约除名了1 000家企业, 大都因为没有提交进展通报或者通报不及时造成的。全球契约组织认为, 公开和透明的责任报告, 将激励参与全球契约的企业的良好实践。
3. 非政府组织的压力。
全球契约本来就是在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的倡议下发展起来的, 因此代表各种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非政府组织在企业履行全球契约方面, 也构成一个有力的外在压力, 比如劳工组织就可以通过工会对企业施加影响, 要求企业改善劳工的工作条件和薪资福利等, 以绿色和平为代表的环保组织则可以对企业的环境政策进行评估, 并通过社区力量共同施压, 迫使企业实施更高的环境标准等等。非政府组织通过全球性的网络, 以及相关的媒体资讯, 及时发布各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估报告, 从而使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不得掉以轻心。
总之, 基于人类共同合长远利益, 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如果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更多主动地道德认知, 就会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 不仅是一种义务, 而且还是一种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社会投资, 是社会资本的积累, 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有形与无形资源, 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 加入全球契约的企业最终将在社会责任和投资者利益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平衡, 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从理想主义的角度看, 多数有意加入全球契约的企业, 也当是在企业核心价值和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理性选择。签署全球契约对于企业而言, 既是一种建立在企业自律基础上的内在的道德承诺, 也是一个具有一定外在约束力的法律行为。
摘要:从契约理论的角度看, 作为推动全球社会责任运动的一种新模式, 联合国启动的全球契约计划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契约。践行全球契约的原则, 既有赖于企业自愿基础上的内在道德认知, 也依靠各种外部力量的约束。
关键词:契约,企业社会责任,全球契约
参考文献
[1]全球契约及其争议[EB/OL].http://www.onefoundation.cn/html/54/n-954.html.
[2]汪莉.契约法中的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J].学术界, 2005, (6) .
[3]董宇.契约法规范的性质演变[J].法制与社会, 2007, (7) .
[4]中国企业联合会.引领全球企业的全球契约[J].上海企业, 2005, (11) .
理论视野 篇2
关联理论视野中谈判的文化差异
谈判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为宗旨.异质文化背景下,谈判双方的言行要彼此调适,以尽量减少不同文化特点所带来的摩擦.谈判具有与日俱增的.研究价值,我们应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结合决策软件的研发,加强对谈判的研究,以便让谈判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 者:张平ZHANG Ping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YOUTH LEADERS COLLEGE 年,卷(期): 18(1) 分类号:C912.3 关键词:关联理论 谈判 文化社会流动理论视野下农村养老分析 篇3
关键词:社会流动;农村;养老
中图分类号: F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2-90-2
1 社会流动理论概述
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于1927年在其《社会流动》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社会流动”这一概念,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十分成熟社会学理论。他指出“社会流动意味着个人或社会的事物及价值,即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或改变的一切事物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的社会位置的移动”。而我国社会学家钟玉英在其《社会学概论》一书中指出“社会流动是社会结构动态变迁的一种反映。它指的是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者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者职业的变动。”[1]一般来讲人口的社会流动是其空间位置和社会位置两者的结合。
社会流动可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是指从较低(高)的社会位置向较高(低)的社会位置移动。从较低的社会位置向较高的社会位置流动一般伴随着收入的增加、权力的增大和声望的提高。水平流动主要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阶层的横向流动,人在流动前和流动后在收入、权力和声望等方面的状况基本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水平流动虽然没有改变人的社会地位,但有利于改善个体的生活环境,以更好的发挥人的才智和能力。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不同的学者看法不同。索罗金认为导致社会流动的因素有人口特质、环境变化以及天生能力等方面。吴增基,吴鹏森指出以下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结构类型,封闭型社会结构流动性低,反之,开放型的社会结构流动性高;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他们规定着社会流动的界限和机会;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流动愿望和社会流动行为的内在因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则是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为我国人口社会流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如今,我国人口的社会流动十分的频繁。
2 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分析
老年人口需求,既包括人口需求的共性,也包括老年人口需求的个性,这两类需求既有区别和侧重,也有交叉和共存。[2]这主要是基于老年人与其他人群的比较。同时,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生活的老年人在需求上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下面将从经济(物质)需求、服务需求、精神需求三个方面对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做相关论述。
经济(物质)需求:主要是指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医疗费用,为了满足其服务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其他费用,如参加庙会。老年人这些经济需求的满足随着年龄的增大,个人身体机能的逐渐下降,自我将无法完全实现。而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来讲,老年人经济(物质)需求的满足显得更加艰难。他们主要依靠土地来获得收入,情况好一些的早年会有一些积蓄或者子女会给一些生活补贴。
服务需求:主要是指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生病照料等方面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将不断下降,这些需求的满足只能依靠外来帮助才能实现。在农村地区,医疗、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差,或家庭本身比较贫困,给这些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偏远山区,做饭、取暖基本依靠柴火,生活必需品的购买需要到距离家比较远的集市。
精神需求:在物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源于追求心态平衡、获得充实和尊严的心理渴求,具体体现为:精神慰藉的需求、保障自尊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文化生活的需求。[3]在农村生活的老年人,由于其本身居住的相对封闭性和分散性,加上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交际圈不断萎缩,使他们可接触的人越来越少,这些需求的满足渐渐的主要是依靠子女、配偶、亲属及邻里来实现。而随着亲友的疏远、配偶的离世、子女的外出等,满足其精神需求最主要的因素----人缺失了。
3 社会流动对农村养老的影响
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向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这一流动引起的供养者与被供养者在空间上产生距离,使供养者难以满足被供养者的各种养老需求,尤其是在服务和精神上的需求。下面将具体分析农村人口社会流动给农村养老带来的影响。
3.1 空间流动导致农村养老的空间冲突
被供养者的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必须是建立在一起生活,或生活空间距离很小的基础之上。然而,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具有在时间上比较久,空间距离上比较远的特点。这就使父母养老需要的各种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很难或者根本就无法得到满足,且在农村地区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很难进入,所以除了来自邻里的帮助得不到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援助。但如果供养者放弃外出,在家供养老人,而在农村经济收入很难支撑起供养子女和父母的双重责任。同时,老人由于身体状况比较差,易生病,医疗费用偏高,如遇重大疾病,很难拿出钱来为其治病。所以,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引起的供养者与被供养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可避免的导致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与物质需求的满足之间的双重矛盾。
3.2 空间流动引起养老者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即习惯让子女等家庭成员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在老了之后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4]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养老观念正在逐渐被打破。供养者的外出,使他们接触了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他们“养儿防老”、“反哺”等传统观念习俗开始淡化,思家念家的情怀变得淡薄,并且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同时,供养者由于接受了新的观念,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和被供养者之间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从而引起两者在观念上的冲突,情感交流不畅,子女很难顺从父母的意思,使“孝顺”中的“顺”难以实现。在生活方式上,年轻一代由于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消费方式等方面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父母产生冲突,导致两代人难以生活在一起。无论供养者选择呆在农村照顾老人还是离开农村都将给老年人的养老带来挑战。
3.3 空间流动引起家庭成员地位的变化
年轻一代外出务工,一方面实现了其在经济上的独立,另一方面改变了家庭经济贡献的结构。供养者对家庭的依赖性不断下降,使得他们对父母的尊从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的绝对权威受到挑战。供养者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增加,而被供养者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本身从事农业生产,对家庭的经济贡献不断下降,使家庭中的话语权和资源支配权由父母向子女转移,不可避免造成父母因家庭地位的下降而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
3.4 空间流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
外出务工对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有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但这并不绝对。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第一,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子女交给父母供养,老年人因需要供养孙辈而增加了生活负担;第二,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老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一般不愿意放弃对土地的耕种,同时,土地仍可以作为其收入的一部分。然而,在农忙的时候没有子女在身边帮助,很多重活累活都还得自己来扛,无形中其负担加重了。第三,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大多学历比较多低,多为产业工人,收入不是太高,对有限的收入的分配时,优先满足其子女的生活和教育,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显得很有限。
参 考 文 献
[1] 钟玉英主编.社会学概论[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09:116.
[2] 刘金华著.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6:58.
[3] 肖雪著.促进老年人阅读的公共图书馆创新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06:65.
关怀理论视野下的俄语教学 篇4
一在俄语教学中满足学生求知需要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并且要有高质量的教学,要创造有活力的俄语课堂,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要有创造性,思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自身人格,积累更多的经验,总结出适合学生学习并能让学生轻松学习俄语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有一种特别希望从教师身上汲取更多知识的愿望。在俄语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不仅在于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更要加强自身个性培养,从而加强学生对学习俄语的热情。一位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他能够决定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因此教师的决策能力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关键所在。教师决策主要包括三方面,既计划性决策、互动性决策和评估性决策。教师要想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应坚持以下五点原则。
(一)坚持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要求包括:(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勤奋学习。(2)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运用的方法都应当是科学的,这就是说,讲授的语言定义,例句和教师的言语表达都应该是正确的,对学生的作业,试卷的批改也要正确无误,符合科学性。教学中为了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讲授应当深入浅出并且生动有趣,但不能庸俗化和违反科学性。
(二)俄语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
其中包括:(1)正确的示范和模仿。教师的发音、书写、朗读、说话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示范必须正确。(2)充分利用各种直观工具。无论是在教师讲解或进行某种能力的训练时都应适当使用直观教具来提高教学效果。俄语课上的直观教具种类很多,有图片、实物、表格、幻灯、电影、录音等,它们能帮助理解、记忆以及提供说话和写作的内容。
(三)坚持系统性原则
为实现俄语教学的目的,要求有一套练习体系。通过这套练习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用俄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材料的系统性要服从发展这些语言能力的需要,不能自搞一套。
(四)贯彻可接受性原则
教学中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等一般规律。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五)贯彻巩固性原则
(1)注意当堂巩固,把教和学、讲和练结合起来,对于已掌握言语技能为主的俄语课来说,边学边巩固,非常必要。比如我们以课文“”(胜利日)为例,当学生学习完这课后,我们要提出并回答的不仅是,“”(俄罗斯人何时庆祝胜利日?),即“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要提出并回答出“为什么”的问题,如,(为何胜利日曾经是,仍旧是俄罗斯人最珍惜的节日?)(2)组织经常的复习。为了培养言语能力,基本的练习形式必须经常进行;另外,为了避免过于单调,降低学习兴趣,又要适当调换作业形式,做到多样化。
教师观念比所具备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一些看似自发或无意识的行为实际反映了隐含在教师内心深处的教学观。只是这些理论有可能不被教师所意识到,它们可能隐含在教师作出判断、作出决定、采取行动时,甚至隐含在他的工作模式里。发现和理解这些隐含理论相当重要,教师应不断监控和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反映了自己的教学观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适合自己的教学理论。虽然在俄语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极为重要的。对于俄语教师来说,其认知作用很关键,教师应该通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批判性反思来不断充实、更新和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俄语课上教师的起始策略、提问方式、纠错方式都会影响学生对学习俄语的热情,因此,在俄语教学中满足学生求知需要也是促进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在俄语教学中满足学生求德需要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示范,发挥出教师角色榜样,然后通过心理作用机制、人格作用机制、教育价值的泛化,使学生在教师角色榜样影响下被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模仿教师的为人处事,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准则。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促进者、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既是反思者又是塑造者,以角色榜样来促进学生道德准则的提高。如果教师的道德风貌能满足学生的求德需要,就会大大改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师的积极的情感倾向,反之,则会严重损害教师形象,导致师生情感上的抵触和逆反。因此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固然要学识渊博,但能够做到“身正为范”才真正为人师。在俄语教学中,颤音的问题困扰着广大的在校大学生,有些人天生就会发颤音,而有些人必须经过后天的努力,如果老师能够耐心地把发音的技巧教予学生,学生则会努力去模仿舌形。老师的不厌其烦与谆谆教导定会使自己深受影响,为人处事定会以老师为榜样,并在以后的生活乃至工作中都会效仿老师的做法。因为教师自身优良的道德品质,是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教师敬佩和爱戴情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源泉。在学生的心中,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能够公正合理,不偏心,一视同仁。教师是否能在行为上体现这种公正性,以满足学生的求德需要,是十分关键的。
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上给同学们树立榜样,更要有对教学负责任的心态,教师做到了对课堂负责,学生才会更加对自己负责,教师负责任具体体现在老师对备课的准备情况,一节课能不能上好,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把课备好。备课包括教师要详尽地研究教科书,要仔细地研究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内容,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俄语课的备课不仅要备“讲”,更重要的是备“练”。为了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言语训练活动,教师对“练”必须精心安排,周密考虑。还要考虑黑板的设计和利用。可见,备课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更体现了教师的道德准则。能够做到认真的备课也正是满足了学生的求德需要。
三在俄语教学中满足学生思维需要
学生在学习俄语中能做到对俄语感兴趣并独立思考,自主创新,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交际性练习比如用俄语编某种情境的对话,或者根据某主题用俄语编小品,也可以组织学习性汇报演出(学生表演适当数量的俄语节目)。增加语境的真实性,使所学的语言更接近实际生活。要体现素质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赵秋野,2012:88)。这种交际法将语言看作是一个意义表达的系统,其基本单位不仅仅是它的语法和结构特征,更包括语言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王铭玉,赵亮,2012:15)。运用交际法既可以使俄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又可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因为思维能够提高人的感知、记忆、想象的效果。思维能力是优秀人才的中心品质,它关系到人才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目前在各大高校中俄语已被当作交际工具进行教学,交际则离不开思维(于永年,1985:74)。俄语思维是对所学俄语语言的运用,是所学知识结构的表达和语言技巧的综合表现,全面体现俄语教学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俄语思维习惯可以增强他们掌握和使用俄语的能力。那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俄语课文的思维训练步骤是:首先,教师在提出问题中进行讲解和组织操练。教师按俄语课文内容顺序,在不断提问中和学生一起排除课文词汇和语法难点。教师提问不一定要求学生回答,但可以引导全班在思考上的呼应和局部的口头回应,比如教
师提出下列问题:?
(你喜欢怎样的地方?)?(你为什么喜欢那样的地方?)?(你在那做些什么?)其次,师训练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不管是怎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都能够做培养学生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条理性思考、培养学生更多地掌握俄语表达框架,以能够地道地用俄语思考,相信一定会满足学生思维需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国辰.俄语教学过程优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于永年.俄语教学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师范大学, 2006 (10) :248-267.
[4]赵秋野.中国俄语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J].中国俄语教学, 2012 (2) :88-89.
理论视野 篇5
近十年来社区研究的理论视野已日渐宽宏,其理论成果也日渐丰厚.社区的兴起是国家与社会日益分离的产物,社区已成为国家控制和管理社会的`组织载体,是实现人际关系整合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作 者:姜振华 胡鸿保 JIANG Zhen-hua HU Hong-bao 作者单位:姜振华,JIANG Zhen-hua(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北京,100089)
胡鸿保,HU Hong-bao(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087)
理论视野 篇6
【关键词】混合学习理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并不长。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供多种学习内容,让学生全面的了解所学习的内容的现状和动态,还能以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满足诸多学生的需求,并且使得教授者和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新型技术手段,具有多重优势,因而受到了当代教师的青睐。本文从将从混合式学习理论入手,剖析在现阶段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手段及意义。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关于混合学习,研究者们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其中最为简单的理解就认为,混合学习是以事先规划的形式将网络学习、面对面学习、自定步调的学习等整合为一体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而有别于单一的学习方式。Maegatet 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学习指的是四种不同的概念:(1)结合或者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如实时虚拟教室、自定步调学习、写作学习、流式视频、音频和文本)实现教育目标。(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构建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利用或者不利用教学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3)将任意一种教学技术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相结合。(4)将教学技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使学习和工作协调一致。混合式学习过程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其研究的本质是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其关键是对于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二、混合式学习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1.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重视学生参与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展开。但是这不意味着在进行混合式学习时,学生脱离教师进行学习,教师要在混合式学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笔者所在的学校就经常利用虚拟网络教室或者电子讨论板(BBS)进行高中诗歌的在线学习。
2.利用活动教学的方式 强调学习过程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要求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种注重体验的教学方式使得混合式学习在学习通道上的选择优势大大体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以培养学生品鉴诗歌的能力为重点,利用各种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将学生编组,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诗歌意义的阐述。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互联网资料查阅、互相讨论,形成对于某一诗歌的理解的共享,从而形成小组的观点。在课堂上,小组以陈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学之间可以分享对于诗歌的看法,享受学习和交流的过程。
3.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服务学习目标
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目前,流媒体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利用PPT等课件进行教学之外,还可以引入互联网,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笔者认为,使用网络流媒体播放音视频来辅助高中语文诗歌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古今第一首长诗”《孔雀东南飞》就被艺术家摄制成为了电影,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用播放电影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情境中,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情境,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
4.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价 及时调整策略
混合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方式以及所采用的媒介,由于采用计算机技术、依靠互联网,因此教学过程中所接触的信息量很大,学习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诗词的学习又是一种感性的学习,重在理解和感受。一种信息量极大、复杂多变的教学方式遇上一种感性的文体,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前进行精心的架构和思考,才能完美的把控诗歌的学习。同时,由于这种学习的开放性,其过程和结果都是难以掌控的,但这与高考对于分数的要求又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因此在开展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诗词背诵、词汇掌握方面的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严格掌握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在欣赏诗歌之美的情况下,能够对语言知识、诗歌内容做到完全掌握。
三、结论
总的说来,混合学习的出现是和时代的发展分不开的,有了技术的发展才有了混合式学习。这种降低学习成本、方便快捷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但现代网络、计算机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工具时,也会因信息的冗余和直白剥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可能造成所有学生在观看完一部电影之后,对于某一诗词的感受几乎一样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的说来,以技术为主导的混合式学习与诗歌学习是需要磨合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邹娜.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
[2]张苗苗.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
[3]陈忠辉; 苏萍.混合式学习在高职高专文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究, 2008, 04期.
理论视野 篇7
推荐理由:
本书探讨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与实践,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理解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第二章是本书的核心,提出了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框架和实施原则。第三章讨论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理论的实践,提出了一个操作模型,并从文本解读、目标定位、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第四章以一堂阅读课为例,分析了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念和实践如何贯穿其中。第五章则是本研究的启示。
本书源于我们这个研究团队的踏实研究、深入探讨和无私分享。每一次研讨课包含三个环节:平静中激活思维的说课,激情中荡漾思维的听课,真实中碰撞思维的评课;每一次读大家的反思,总在回味中拓展思维。如果没有这个团队,没有和这个团队一起磨课、研法、悟道、分享智慧,本书无法完成。
理论视野 篇8
古往今来, 在智力的结构、功能等问题上, 各个历史时期的心理学家们都曾从各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形式各异的观点。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 个体的智能先天具有高低之分, 因此, 把对个体智能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方面。这种“智商式思维”极大地忽视了个体生存与发展中的其他重要智能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对个体智能特点的准确判断, 容易延滞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 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人才培养之需求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
从传统的智力理论到多元智力理论的发展无疑标志着人类智力研究领域的一场革命。
1983年,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吸收各种智力研究成果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个体智能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关注个体智能的多元化和从多元化的角度看待个体智能, 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局限, 重新定义了智力的结构。加德纳认为, 个体之间存在的是智能类型的差异而非智力水平的高低, 并提出个体智能所具有的语言文字、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律节奏、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自然观察和存在智力九种能力类型。加德纳还进一步提出, 个体的智能不应是一种能力类型或以某一种能力类型为中心的能力, 而是各自相对独立自主而又互相协调联系的多种智能类型的和谐组合, 它们在个体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存在, 从而形成了个体智能上的差异性。而正是这种差异性导致了个体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 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作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的不同。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启示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看待个体智能的崭新视野与科学方法, 从而引起了世界教育各界的极大重视, 很快就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也为进一步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晰的视界。
多元智力视野下, 现代美术教育的观念在不断转变, 从而也激励着美术课堂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发展。众所周知, 课堂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不同的评
筅广西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陈靖
价观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个体智力的组合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 不应该存在衡量智力高下的统一标准。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启发下, 变革美术课堂评价中的片面观, 变单纯以标准的技能测试和学科成绩为主的只重结果的教学评价为关注个体学习过程、关注个体个性发展、关注个体情感价值观等多元多维的课堂教学评价势在必行。
三、对现行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1. 评价主体的单一
以往传统的美术课堂过于强调“师道尊严”, 因而在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多以教师评价为主, 较少有学习个体自身、个体之间、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参与, 因此, 容易流于主观和片面, 不能很好地发挥个体自我评价和互评交流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2. 评价内容的单一
过于倚重课本知识与技能, 在美术课堂评价的内容方面多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技能测试, 往往以个体在艺术技能方面达到什么程度来衡量美术教育质量的高低, 而忽略了对个体创新能力和综合美术素养的全面评估, 从而也很难体现出个体对美术活动的爱好兴趣和欣赏水平的发展。
3. 评价手段的单一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手段较为匮乏, 通常以传统的技能测试为主, 侧重测试量化的结果, 更多的是考量学习个体对知识技能的记忆和复制能力, 而非个体在具体美术创造活动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
4. 评价标准的单一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多强调评价标准的统一, 过于注重个体技能上的高低水平, 以考试成绩为绝对重心, 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不同需求。
四、纠偏策略
1. 评价主体的全员化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肯定。这种渴望不仅表现为对来自于教师的肯定, 还有个体自身的自我肯定, 同伴之间的互相肯定以及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肯定等。
大量实验表明, 教师善意、激励、公正的评价对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有良好的建构作用;而踊跃大胆的自我评价, 能使学习个体增强对自己作品价值的认识, 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帮助个体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同时, 个体在具备了一定美术知识技能和美术体验的前提下, 完全有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作出自己的判断, 并且在这种角色的变换中获得自尊感的满足。除此之外, 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的反馈与肯定, 也将对个体学习的完善与修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 寻求师生、生生、家校、社会企业的全方位合作, 使美术课堂的评价主体更为全员化, 有助于科学而全面地对学习个体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 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 评价内容的丰富化
日本和光大学教授泽典明曾说:“通过美术学科的教育, 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的人, 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 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 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能力的人, 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可见, 美术课堂评价的内容不应仅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 如通过美术操作练习评价个体对美术知识技能掌握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要增加个体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其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构建起美术课堂评价机制的全面性和丰富性, 使美术课堂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个个体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足够的拓展空间。
3. 评价标准的发展化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个体之间智力的差别主要在于其各自拥有的不同智力结构组合的差异, 因而会存在某些智力类型表现突出而另一些智力类型表现相对逊色的个体特征。也就是说,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如果能有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恰当、适时的引导和帮助, 那么学习个体在充分发挥自己优势智力类型的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地促进与带动其他智力类型的同步协调发展。
因此, 美术课堂评价标准应该是发展化的, 应该是关注个体成长过程、注重个体差异的发展性标准而非静止、僵化的固定尺度。传统美术课堂评价标准中那种多以成人化的评判眼光和程式化的评判方式如“像不像”或表现技能技巧的高或低等评价条件, 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社会与学习个体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个体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课堂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个体的技能提高, 同时更要关注学习个体在美术学习活动与各个成长阶段中的每一个进步, 由侧重个体单次测试成绩的高低向侧重个体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转换, 从而逐步形成多维度的、灵活的评价标准, 以配合个体智能组合的差异, 更好地展示和发挥其优势智力的同时促进其他智力领域的开发与提升。
4. 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多元智力理论重视和强调个体智力的多元化结构和个体的个性差异性, 这种个体智能结构和组合的特殊性对我们现有的美术课堂评价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现代美术教育教学倡导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手段要多样化:要关注个体学习的过程, 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良性变化;要关注个体在具体学习情境中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状态, 引导他们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方法;要关注个体是否乐于和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鼓励他们的学习合作和沟通;要关注个体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激励他们的学习激情和韧性;还要关注个体是否真正地开动脑筋思考, 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真正使个体从技能技巧的单一考核评判中解放出来,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为个体提供能够表现其多种智能的良好机会, 并使其从中体验到操作的乐趣, 体验到创造的成功, 感受到自身努力的价值, 从而激发出个体智力潜能的有效开发, 使美术课堂评价真正成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正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 要看事实, 看未来;解放头脑, 撕掉精神的裹头巾, 要想得通, 想得远;解放嘴巴, 享受言论自由, 谈天, 谈地, 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 甩去无形的手套, 大胆操作, 向前开辟;解放空间, 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 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总之, 多元智能理论为美术课堂评价机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空间, 它与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相吻合, 以学习个体为本源, 从多元化的角度观察、发掘和培养个体的多元智能, 通过评价的积极作用实现优势智能与劣势智能的协调共进, 真正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卷一)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教育研究, 2000 (9) .
[3]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理论视野 篇9
一、教师角色的社会赋予
社会角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对社会地位的动态描述, 因此社会角色的构成要素也需要从动态角度来加以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职能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全社会期待教师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责任, 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成为教育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尝试从新课改的实施要求、研究型教学的任务及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理想这三个维度出发, 来考察整个社会发展赋予教师什么样的角色。
1、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 研究者对基础教育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及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作了研究, 总体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即: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 (2) 从教师的教学方式看, 要求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要求教师从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从课堂管理看, 要求教师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转变为创造者; (5)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要求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6) 从教师发展来看, 教师要从外在要求的实施者转变为自我发展的督促者。
2、研究型教学的任务与教师角色的新思考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为研究型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教师观, 不但对教师角色提出新的要求, 为其实施设计了途径和方案, 而且打破了传统“三中心”的教学模式, 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最终目标, 这就对教师角色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使研究型教学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简单而言, 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角色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它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效能感提高的促进者。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 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后现代教师观认为,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 要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师生交互主体、教师外在权威到共同探究等的转变。
3、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想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
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 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全新的变化。美国学者D﹒John﹒M c Intyre和M ary﹒John O’H air在其所著的《教师角色》一书中阐述教师的角色包括:组织者角色、交流者角色、激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职业者角色、咨询者角色、伦理者角色、政治者角色等, 因而, 教师作用的发挥只有在学习型社会中教师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 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 才能使其作用凸显出来。从学习型社会的特点来看, 教师的角色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将成为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与顾问、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新型的交流者、创新精神的培育者和学习型社会教学规律的探索者。因此, 要全面促进学生进步, 教师必须加强自我建设, 转变成适合学习型社会的教师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自我建构
在教师角色的自我建构的过程中,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可回避, 那就是教师缺乏扮演或承担教师角色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动力, 尤其是内在动力激发不够。人们总期望或赋予教师应该去承担这种或那种的角色, 可是事实, 教师在某一境遇, 某些时间下, 他们总是不想扮演这种或那种教师角色, 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承担扮演怎样的教师角色, 甚至只是被动的扮演着他人期待他们要承担的角色。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发展和改革?在这里, 我们要借鉴一种新的理论——“教师角色需要”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
何为教师角色需要?简单地说, 教师角色需要就是促使教师承担和扮演教师角色的内在动力。具体而言, 教师角色需要是指通过某些方式或办法, 能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教师自觉的将角色规范、要求和人们的期望及典型的行为模式转化为教师自己内在的角色要求及个性化和超个性化的角色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2]所以, 教师角色需要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内在动力性, 即它是教师自主意识到的, 并积极主动去实现的一种内在要求, 而不是外界强加给教师;它是教师在自身具备的积极的激励自我不断追求的力量。它促使个人以承担的教师角色和个性化的角色行为获得某种社会地位与身份, 促使教师的独特能力和首创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凸现出来。2.发展性, 即对教师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那么教师角色的需要也是如此, 且整个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的过程, 教师必须通过个体努力和不断提高来促使其发展。3.指向性, 即确定了角色需要, 那么其内在的动力也就找到了发挥的方向, 教师就会有意识地选择将如何去行动, 应该承担和扮演怎样的角色。
任何一种角色都对应的一种社会功能, 显然, 教师在建构自我角色时, 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点, 才能成功实现自身角色功能。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 处于生存期和发展期的教师要督促自己尽快融入教育者的角色当中, 由于初任教师, 他们的内在动力比较足, 相对而言也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 但当一些老教师经过了职业倦怠期并开始进入生涯低落期时, 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事业已经达到了顶峰, 因为没有了指向性, 他们这个时候的内在动力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因而会出现消极懈怠的情况。为了使其能进行正常而有效教学, 同样需要他们再强化角色认同。但这类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相对难以实现, 这与学校组织环境中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有关。因此, 这还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构建及自身专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
摘要:社会角色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本文将其运用到教师职业这一领域, 意欲在该理论视野下来阐述对教师角色的几点认识, 从社会赋予与自我构建两个维度构建了教师角色。
关键词:社会角色,教师角色,教师角色构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9~141
[2]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8
[3]李红.研究型教学视野下教师角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19) :22-26
[4]李开琼.浅谈学习型社会与教师角色建构[J].教师专业发展论坛.2007, (5) :3-5
理论视野 篇10
“沉默的螺旋” (The Spiral Of Silence)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撰写者伊丽莎白·诺依曼根据1965年德国阿兰斯拔研究所在德国大选之前所做的相关研究, 提出这一假说, 随后逐渐发展成为群体传播和舆论研究的一个较为固定的范式。
舆论是一种社会皮肤, 将离散的血肉意见凝聚起来, 不断保持整个人类社会运作的一致与和谐。舆论作为一种意见气候存在的显像, 它的力量来源于社会的本质, 来源于社会中多数强势意见对少数弱势意见、主流对非主流的观点行为进行的温和惩戒, 来源于个人对被孤立和对缺乏支持的尴尬的恐惧。这种避害的心理倾向使得个人利用自身“准统计感官”对于意见气候的主观判断。在社会许可之下, 对于某个特定意见或者行为进行支持和反对之间的游移变动, 并在己方意见呼声渐高的时候敢于表达甚至大声疾呼, 在己方意见处于孤立无援的时候保持缄默。这种缄默使得原本弱势意见更趋弱势, 强势意见愈发强势, 是舆论中的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
阿道夫·默里曾言:“所有被压迫、被逐出狼群、被淘汰的狼是不加入嚎叫行为的, 这些狼的地位和位阶低的狼类似。”诺依曼以狼群的嚎叫沟通为例, 类比了人类社会中舆论所扮演的角色, 并以此为基引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一假说。[1]随后诺依曼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基于五项基本假设, 她提出了以沉默的螺旋为核心思想的舆论说, 总结如下:1)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2)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统一的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二、“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拓展及前沿研究提要
学界对于这一假说的五个基础假设相继做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1) 对于被孤立的恐惧而从众的现象, 并非是一个普遍的预设, 这种现象很难量化测试, 无法确认这是一个常量还是变量。2) 由于心理因素的复杂性, 准统计感官可能失效, 无法准确判断意见气候。3) 大众媒体在某些议题上并非感知意见气候的主要来源。[2]基于“沉默的螺旋”模型经验上的效应量是在太小。因此, 研究者们对这一理论假说又进行了诸多的修补拓展, 主要聚焦于参考群体和中坚分子这两个主题。近年来在“沉默的螺旋”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四个前沿[3]:1) 自我审查意愿。测量的是某人根据意见气候的线索来决定是否公开表达意见的程度, 使用8级条目的Likert量表测量, 但是未能设计自我审查的认知过程。2) 检验对孤立的恐惧的机制。对孤立的恐惧无法确认它是先决变量还是干扰变量。3) 跨文化比较。4) 网络中“沉默的螺旋”。Ho&Mcleod做了CMC (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 和FTF (面对面) 情境下人们表达意见之间的差异研究;Liu&Fahmy也比较了CMC和FTF情境间人们表达意见的差异, 结果发现可能呈正相关。
三、互联网中的“沉默的螺旋”及相关研究综述
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手机网民超过5亿, 达到网民总规模的80.9%。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日常景观。传统互联网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的适用性研究总结有以下两种:
(1) 互联网环境下“沉默的螺旋”依旧有较强表现力。网络环境下个人对于被孤立和异视的恐惧感依旧存在, 互联网只是使得恐惧感产生的条件出现部分缺失而已。[4]对于群体压力及群体规范而言, 网络虽然具有匿名性, 但是ID无法完全和个体完全剥离, 压力和惩戒依旧存在, 只是表现形式出现了变化。一项对北京高校在校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网络ID本身就成了人的主体性的载体, [5]个体对长期使用的ID具有强烈的身份认同。因此, ID在网络化境中的压力对现实中个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 互联网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消失并且出现了反效应。汪碧芬等认为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就来自互联网的匿名性。这种匿名性可以使得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伴随明显轻微的心理压力和群体规范约束, 本我压倒自我言辞肆意。诺依曼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火车试验中, 发现在任用共产党员为法官这一论题上, 虽然多数人持反对意见, 但积极参与这个话题争论的人只占到27%;反之支持的人虽然只有小比例, 但是参与讨论的比例却占到了52%。无独有偶, 在1977~1988年间在德国对核工厂的态度调查中, 她又一次发现了同样的状况。诺依曼称他们称为中坚分子。这群人意志坚定、主张一贯、态度明确, 会对群体中的大多数产生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合意并推动新的合力形成。他们在沉默螺旋过程中留存下来, 排除孤立威胁的少数意见者。[4]在网络环境中, 由于情境的时空重叠, 在时间和空间上暂时解放了个体本身的灵肉。因此, 衍生中坚分子的土壤活性也极高。
四、互联网的移动性:沉默的螺旋的指数级增长可能
2014年CNNIC数据显示, 综合近年来网民规模数据及其他相关统计,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渐饱和, 互联网发展主题从“数”向“质”转变, 具备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提升、与传统经济结合紧密、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影响力度加深等特点。2013年由移动带动的互联网一方面作为互联网的演化态, 作为互联网的延伸而存在, 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区隔, 塑造了一种新型的生活形态。移动互联网在作为新媒介时, 其移动、即时、无缝、碎片化的特性重新界定了个体表达的思维的方式。将移动互联网的权变因素引入后, 可以重新审视“沉默的螺旋”中的五个变量:个人意见与其感知的意见的一致性、个人意见与其感知的意见的不一致性、对孤立的恐惧、表达意见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移动互联网每天的上午时段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流量突起” (Burst) , 而且在每天的晚上22点左右又会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流量突起, 而传统互联网的流量波峰只出现在每天晚上的8点到10点之间。每个移动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出用户请求, 尤其是在没有固定终端可接入网络的时候。[4]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性填补了传统互联网作为一种要求终端的媒介的空白点, 而低端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得无力购买上网终端的人群能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 在即时通讯、BBS, SNS等网路社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移动互联网依托手机终端, 将页面浏览和通讯统一于一个小型屏幕, 这就势必出现即时切换的功能。因此, 对于意见气候的感知会因为地缘、趣缘等变量而出现不同。而利益攸关性、话题普及性以及意见专业性等因素的不同, 也会造成参与和讨论的程度不同。比起传统互联网, 移动性大幅度提升了个体意见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中指出, “脸谱”网站上的软件流行度达到一定阈值后, 大量用户几乎完全根据其他用户的行为选择安装软件, 而很少关注其本身的特点, 表现出明显的“羊群效应”。对于低龄、低学历、低收入、时间充裕的群体来说尤为如此, 这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特征基本吻合。高年龄层、高学历以及高收入的人群对于时间管理规划的需求和能力更强, 时间的绝对碎片化可能性降低。因此, 对移动互联网的利用率较低。[6]从众行为是一种典型对于孤立恐惧的规避, 不过这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持, 不代表所有可能。
社交类综合平台持续升温, 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 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 使用率达86.2%。[7]SNS和IM工具和移动互联网伴随天生的融合基因, 个人意见的表达中提供了三个层次的交流空间:初级群体 (如QQ、微信、微博私信) 、次级群体 (QQ群、微信好友圈、微博密友圈) 和公众论坛 (QQ空间、微博等) 。伴随着手机应用功能的不断发酵膨胀, 可供多样化表达的平台和渠道更多。这一方面弱化了集群意见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多平台的多方讨论。一旦形成意见气候, 可能形成多平台联动不断强化记忆和讨论的升级。比起单纯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 意见的增长呈现指数级变化, 最终产成一个巨大的意见螺旋。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内尔·诺依曼.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 (1991第三版) [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994:137-138.
[2]Salmon C.T., Kline F.G.The Spiral of Silence Ten Years Later:An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Political Communication Yearbook.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5:3-30.
[3]熊壮.“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的四个前沿[J].国际新闻界, 2011 (11) .
[4]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 2001 (05) .
[5]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 2003 (06) .
[6]彭欢.互联网使用和满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 2012.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01-16.
[8]王璐.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D].重庆邮电大学, 2012:28.
[9]刘海龙.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 篇11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视野 教育理论研究
由于教育具有复合性的特点,使研究者可以从多个分支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实现研究的合理性和多样性,从不同方面揭示教育的属性、发展规律和自身逻辑性。但是,教育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时往往受到传统思想和落后教育工具的影响,至今未能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建立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此外,教育理论研究中教育技术学视野的缺失,阻碍了教育技术学与教育理论的交流与沟通,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产生了阻碍作用。另外,素质教育的开展,对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提出了严格要求,信息化教育的推广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而先进技术的推广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在运用教育技术学之下对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教育理论的完善。
一、教育技术学视野中教育理论存在的不足分析
(一)存在虚假范畴
虚假范畴主要是指对核心教育理论范畴和基础教育理论范畴的运用不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理论的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虚假范畴必须熟悉虚假范畴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掌握,其一,难以运用此类范畴进行准确思考。因为此类范畴往往是由虚构产生的,因此在进行思考时会将现实扭曲化,难以真实反映现实的本质,阻碍了教育理论的研究;其二,难以运用此类范畴进行准确判断。不同的人在进行事物判断时会采取自身的标准,并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从而产生了虚假范畴,这是因为人们难以在实践中判断自身的标准是否符合理论基础。通过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发现虚拟范畴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在进行教育理论研究时过于武断,想当然地认为某些理论概念是正确的,造成了理论研究与现实脱离。为此,在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时,要从教育技术学出发,科学的研究教育理论的内容和过程,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
(二)过分依赖反映性知识
反映性知识在一定层面上表达了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认识,是对教育实践的简要总结。比如,阐明教学中各类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对教学中的各类要素进行表达、总结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等等。而反映性知识的这些独特的特点极易被研究者作为教育理论实践的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设计的优化,并乐观地认为实现了教学系统完善。比如,部分教育者认为只要开设实践课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符合特定要求的教学模式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此外,部分教师盲目地认为课程形态和教学模式与教学和课程存在内在联系,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进而将与课程形态和教学模式有关的反映性知识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这不仅给教学实践增加了困难,还给实践者增加了工作压力。为了改变研究者对反映性知识的错误理解,必须提高研究者的认识,让研究者利用技术性知识对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并实现教育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学完善教育理论分析
(一)运用教育技术学为教育理论提供依据
教育学者和教育技术学者往往会对彼此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前后认为后者是研究技术的,而后者认为前者是研究理论的,各自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形成水火不容的对立局面。通过研究发现,教育技术学者是从技术层面研究教育理论,而教育学者是从教育本身去研究教育理论,但是二者并未建立完善的系统体系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教育技术学无法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充分的实践经验,为此,教育技术学者要抓住信息化这一有利条件,对自身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教育理论提供准确的理论技术,实现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结合。
(二)促进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的对话
为了促进教育理论的完善,必须实现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合理分工和有效对话。笔者认为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知识都在时刻的变化,难以对彼此实现明显的界限划分,必须拥有发展的眼光,实现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双向建构,从而在不断的变化中对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进行合理分工。此外,为了将教育技术学中的技术引入到教育学中,必须加强彼此的对话,达到教育实现技术化和技术实现教育化的目的,从而让技术以一种“透明”的状态存在于教育学之中,促进教育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另外,为了促进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必须加强教育学与教育基础学的对话,让教育学获得相应的经验,让教育技术学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促进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为中国教育翻开崭新的一页。
结语
虽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来发展教育理论,但失去技术,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就失去了研究的基础,容易造成教育理论研究走向错误的方向。因此,研究者需要充分研究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开城.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J]. 中国电化教育,2005(05) .
理论视野 篇12
契约原本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 指平等主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一种协议, 是两人 (或组织) 以上相互间在法律上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这种协议有的称为契约, 有的称为合同。但由于各种原因, 完备而成熟的契约理论直到近代才在西方发达国家形成, 其追求的基本价值为自由与平等。
在责任分配上,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包括:组织为员工提供维持员工当前正常工作所必须的面向现在的现实性的责任义务 (即组织对员工的现实责任) ;组织为员工提供维持员工长期工作所必须的面向未来的长远性的责任义务 (组织对员工的发展责任) ;员工对组织的责任也同样包含“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两个, 在构成上包括规范性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规范性责任表现为企业给员工提供的经济利益和物质条件, 员工遵规守纪完成基本的工作要求;人际型责任表现为企业给员工提供的人际环境和人文关怀, 员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发展性责任表现为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员工自愿在工作中付出更多努力。双方对“员工责任”的要求在忠诚、爱护资产和体现组织形象3个方面也存在差异, 其中员工比较强调爱护资产、体现组织形象, 而组织更强调忠诚。但社会环境、工作条件的改变以及组织管理手段的调整都将影响心理契约主体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加工方式, 从而导致契约的变化。笔者通过借鉴企业契约理论下的管理的内容,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班级中进行企业管理试点,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自觉管理意识, 三年来本班无一例违规事件发生, 学生导游资格证、教师证等通过率达到90%。
一方面, 与企业的管理相似, 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中也存在纪律规范等制度管理, 这种约束主要来自法律法规、条例制度、教育规律、教学常规等方面;软性管理是一套在本校内部适用的认识和衡量事物的准则体系, 该体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头脑中, 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实现契约理论下的管理。同时对学生的管理中也存在着以心理关怀、关心生活等为基础的柔性管理, 强调以人为中心, 把关心人、发展人作为主要目的, 是以人的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为最高目标的尊重人性的管理。在管理理念上, 契约理论下的管理理论实现了从以任务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和工具, 这体现了现代性的核心理念;在管理目标上, 契约理论下的管理把发展人作为基本目标, 将处于二元化状态的管理目标和个人人生目标进行融合协调, 将外在目标转化为内在目标, 实现愿景融合;在管理方式上, 契约理论下的管理主要通过激发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驱动力、内在的创造力, 以内生性的动力去创新、创造;在管理主体上,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 又是管理的对象, 还是管理的“产品”, 一方面, 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 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大程度的实现师生员工的自我管理;另一方面, 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 要有目的的去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 使人获得超越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总之,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坚持科学发展观, 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中适当佐以契约精神的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即要制定相关的工作规范, 又要明确学生管理工作过程的监督和衡量机制, 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对人的管理, 注重宽松和谐的气氛, 注重灵活的领导方式;重视人力资源, 更加突出人力资源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重视契约理论下的管理手段兼容、协调, 从而实现校企文化层面的渗透与融合。
摘要:目前, 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已经从浅层上的合作步入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 校企文化的渗透融合势在必行, 因此从契约理论的视角, 试图以学生管理为载体, 探讨校企文化的融合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契约理论,高职院校,校企文化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