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生特点

2024-10-13

分析学生特点(精选12篇)

分析学生特点 篇1

今天, 在大学校园里, 基本上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 (简称“90后”大学生) 。再过一两年, 大学校园里会全是“90后”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一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应把他们放到其成长的社会大环境里观察评判, 并给予科学的消费指导。

一、“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1. 他们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成长。

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中国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政策, 各项改革事业蓬勃发展, 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世界瞩目。因此, 他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全面、直接受益者, 丰衣足食, 生活无忧, 而且作为独生子女备受父辈、祖辈的关爱和呵护, 有强烈的生活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

2. 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潮中成长。

20世纪的1992年起, 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生活发生根本变化, 中国社会全面转型。因此, 他们在社会转型中长大, 在自费上学, 自主择业, 自我奋斗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生活, 在市场大潮中承受谋生, 就业的压力和竞争, 竞争意识和主体意识强,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 他们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里成长。

互联网的建立, 电视的普及, 通讯的发达, 交通的便捷, 使他们观察世界的视野更宽阔了, 交流沟通的平台更高远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总是更多地采用生产力标准看待问题, 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评价人, 更多地采用国际接轨的标准去审视周围事物。

4. 他们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生活里成长。

消费主义发端于美国, 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流行, 消费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五点:一是在消费上以自我为核心, 千方百计追求的是满足自我的需要, 而不顾这种自我满足给自然界, 社会和人类造成了什么后果;二是崇物主义至上, 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三是享乐主义盛行, 过分追求纸醉金迷的生活;四是忽视商品的实际效用, 更多的商品被当做象征意义的符号, 在非理性的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中肆意显示等级分化;五是社会普遍的消费思潮是高消费是个人生活“现代化”的标志, 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优秀民族品格的“节约, 节俭, 节制”的观念被一些人视为落后和守旧的代名词。因此, 90后大学生他们生于这个时代、长于这个环境, 他们的消费观念必然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

二、“90后”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90后大学生他们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 成长于中国经济发展飞速, 社会变化深刻的近二十年。因此, 他们的消费观念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

1. 乐于追逐消费时尚。

他们对社会的消费时尚, 感应是灵敏的, 追逐是乐意的。今天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件衣服, 一种打扮, 一款手机, 一台电脑, 明天就会在大学校园里找到它们的影子, 而且很快就会流行于校园。可以说, 今天的大学校园里, 任何时候都不乏消费时尚流行。

2. 存在消费攀比。

不少大学生购买名牌的动机是“其他同学有, 我也要有”。而且认为, “名牌可以显现自己, 体现出与别人的差距”, 因此, 一些大学生为了拥有一款名牌情愿节衣缩食, 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一些男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 一些女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 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消费攀比时时可见。今天你过生日请了两桌客, 明天我过生日至少也要请两桌客;今天你有一款手提电脑, 明天, 至迟后天我也要有一款笔记本电脑, 虚荣攀比, 消费盲目。

3. 消费浪费严重。

不少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 浪费现象严重。无论是过生日, 考试得高分, 还是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吃饭, 社会上流行的“人际投资”也在大学校园大行其道;食堂就餐, 剩菜剩饭很多, 甚至一些学生是吃一半倒一半, 惜珍粮食的意识很淡薄;电脑手机成了大学生的必需品, 不少学生大学四年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 手机一年换一部是常事;有的学生谈恋爱, 一月花上三五百不算啥, 用父母的钱, 很是大方。

4. 消费中的民族情感浓。

90后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民族自豪感是比较强的, 因此, 他们在消费中认同国货。在大学校园或闹市街头, 都会看到他们积极为国货做宣传、做推销, 引导人们购买国货。而且当日本前首相小泉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时, 他们提出“抵制日货”, 当2008年的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受到干扰时, 他们倡议不要进“家乐福”, 当国家尊严受到伤害时, 他们会把消费作为武器, 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同时, 他们热爱自然, 重视环境, 主张绿色消费。

三、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积极可取的方面, 但是受消费主义的影响, 有更多值得关注和引导的方面, 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树立量力消费的观念。

个人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行为, 首先它是受个人的经济基础制约的, 所以古人告诫我们消费要“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 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依靠父母和家庭维持消费, 因此、更要树立量力消费的观念。要体谅父母挣钱的艰辛, 珍惜父母提供的每一分支持和帮助, 树立艰苦朴素, 勤俭节约的思想, 反对超前消费, 慎行借钱消费。

2. 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

要帮助大学生分析和认识社会上的消费潮流和消费时尚, 不可盲目跟风赶潮, 理性认识各种消费现象。要强调增减结合、质量兼顾, 物资需求和精神需求协调发展, 个人消费以满足生活、工作、发展为目标,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坚决反对崇物主义, 享乐主义, 坚决反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 炫耀消费和攀比消费。

3. 树立可持续消费的观念。

消费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 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要教育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热爱自然、节约资源, 爱护环境的意识, 倡行生态型消费, 做可持续消费的推行者, 勇敢地承担起21世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摘要:要正确认识和分析“90后”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应把他们放到其成长的社会大环境里观察评判。这一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经济建设高速增长, 社会变化日异深刻的近二十年。因此, 他们的消费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但是, 他们的消费观念需要科学引导, 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消费,引导

分析学生特点 篇2

一、高三学生的三种类型

1、信心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扎实,方法科学,学习能力强,各科平衡发展,历次考试成绩稳定,对高考充满信心

2、迷茫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渴望升入理想的大学,但由于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成绩经常波动,从而导致思想不稳,当成绩不进步或下降时,比较消极,自感考大学的难,对前途感到迷茫。

3、放弃型: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或者虽经努力,但成绩没有进步,或者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思想进入“升学没有希望”的误区,以致成绩越来越差,甚至最关键的时候自暴自弃。

二.心理特点

第一,高三学生的社会意识已接近成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现实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们更多的开始考虑个人前途的问题,这一特点使高三学生做事的盲目性减少,计划性增强,特别是表现在学习上。此时,他们的学习带有更强的目的性——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其它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可以不参加。

第二,随着备考时间的减少,高三学生会有越来越强烈的升学愿望,学生的思想压力和心理上的波动都会比较突出,紧张、焦虑会成为困扰学生情绪的主要问 题。一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常常急于求成,当现实和理想产生矛盾时,便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一次考试的失败可能会让学生意志消沉,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在校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分析 篇3

1.抢劫犯罪案件最多。几年来,某校共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16件18人,其中抢劫案件就达成10件12人,占总数的62.5%,且抢劫对象特定,基本上都是比自己小的在校生,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村在校住宿的学生。

2.犯罪的目的简单。在校生犯罪主观目的简单,或者为了显示自己有本事、能干,仅仅因为看别人不顺眼或简单的几句话不合拍,就对别人实施伤害;或者为了贪图享受、摆阔气等原因,对别人实施抢劫并且抢来的钱基本上都用于上网或泡游戏厅、抽烟、喝酒等。

3.对犯罪的认识不清。基本上的犯罪嫌疑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但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不知道抢劫犯罪的严重性,认识不到抢劫犯罪所要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

在校生犯罪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导致这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控能力差,缺乏抵御不良习气的能力。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矛盾时期,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增强,但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等还搞不清楚,片面性很大。主观上把哥们义气说成主持正义,把贪图享受、摆阔气说成自己能干、有本事。如黄某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在校生,因为和已经辍学在家待业的小学同学王某、鲍某偶然相遇后,思想上受到干扰,放松学业,经常逃学和王某、鲍某出去玩。为了显示“能力”,三人多次利用暴力手段抢劫他人财物。后黄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2.监护能力削弱,犯罪嫌疑人多处于学校不管、家庭不问的地位。这些孩子的家庭都有一定的缺陷,要么父母在外地工作,要么父母离异。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心、照顾,加之受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很容易步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骆某家住农村,母亲是村里干部,工作比较繁忙,无暇管教骆某。为了给小孩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骆某送到县城上学,在校住宿。由于家长不在身边弱化了对他的管理,骆某利用上课时间伙同王某、黄某共同抢劫作案六起,抢得现金数百元,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3.学校教育的弊端,使校园法制观念淡化。一些学校只顾抓升学,在法制宣传上做的力度不够,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开展法制课程,以致于学生意识淡薄,一些孩子认为,向同学要钱并不犯法,或被抢后出于怕不敢告诉老师,不敢报案,放纵了犯罪。如张某、邵某、谢某等六名被告人窜到被害人冯某住处,对其拳打脚踢,并采取逼其喝盐水、吃生肉、吞香烟、搜身等残忍手段向冯某要钱。冯某被迫拿出55元后,被告人管某、谢某等嫌少,又强行将冯某自行车骑走。冯某被抢后,一直没到派出所报案,直到几名被告人被抓后,才案发。

4.不良的社会环境,诱发了青少年不良习惯的产生。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国家已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监督不力,管理不到位,至使这些场所在布局上杂序无章,在播放的内容上充斥着黄色、暴力。有的游戏室、网吧业主只顾赚钱,不仅将游戏机房、网吧开设在校园附近,容留学生进入游戏机房,同时采取种种措施吸引青少年,如开放黄色网站、播放黄色录相、允许学生赊账等等。如某校所办的一些在校生抢劫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基本上都迷恋于录相厅、游戏厅、电脑游戏、上网等娱乐性活动。当因玩游戏机、上网等需要钱,或欠业主钱被催逼还时,这些学生就采取种种方式搞钱,实在找不到钱,就小偷小摸或勒索同学,甚至就三五人聚集到一起动手抢劫。

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预防意见 篇4

随着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入学素质水平的普遍降低, 高职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一些共性和特点逐渐显露出来。这不仅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需要, 更是涉及每个学生切身发展利益的重要课题。

一、处于不同阶段的高职学生心理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学校的认识会停留在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偏见之上, 对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没有充分了解与认识, 对自身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对每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性自我提升任务没有明确的认识, 导致在校的各个阶段心理容易受到影响。

1. 入学阶段

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特殊性, 学生选择高职院校大多是高考失利后不得已的选择, 在入学阶段很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加之社会上企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普遍认同度偏低, 就业前景不明朗, 预期未来就业质量偏低, 更容易造成学生对未来的迷茫感和对高职学习采取消极态度。对学校的失落感和高考失利的挫败感作用于学生的荣誉心理, 使新生入学阶段普遍存在自我否定的心理特点, 造成普遍的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失望、悲观的状态。进入大学阶段本来是令人高兴和开心的事情, 但避免不了的与同龄普通本科生的相比较带来的自卑感, 这使得高职学生在入学阶段思想感情比较脆弱敏感。与本科生的学历学位差距让高职学生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自我否定情绪, 直接导致入学阶段对知识学习持消极态度, 从而导致专业知识理论构建不完全、心理素质差、基础技能应用不良等现象在高职学生入学阶段膨胀, 直接影响学生在校园阶段的自我发展。

2. 学习专业课阶段

由于入学阶段对学校的失望, 学生对高职院校没有充分的理解, 而单纯为混个毕业证, 这种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明显相左使学生无法及时调整心态去面对现实, 会产生消沉矛盾的逆反心理, 致使他们自我放弃而荒废整个高职阶段的学习。也有一些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希望通过高职教育弥补之前基础教育的不足, 但长期的不良学习习惯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加之自身基础知识的欠缺, 使知识的获取提升与坚持学习变得十分困难, 无法达到学生期待中对知识学习的预期效果, 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沉重的打击。更有家庭情况拮据的学生受课业和家庭条件的双重压力影响, 在校园生活与同学不知不觉的比较中容易滋生挫败感与自卑感, 如果不能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及时调解, 很容易出现敏感、自大、急功近利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的产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与提升有严重阻碍, 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应多加注意, 并提供合理的心理咨询与指导。

3. 求职就业阶段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阶段因为与本科生的竞争而面临更大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就业压力是当前毕业生最常见的压力, 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更是空前压力。同时, 仍然有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将学历作为对学生面试的“敲门砖”, 更有企业对就业协议的签订时间作区别对待——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就可签订的就业协议, 高职毕业生只有拿到毕业证后才能签订, 这种不公平现象使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竞争劣势。

此外, 高职学生知识的单一, 因学制短、综合素质差, 在求职阶段更表现为不务实、眼高手低, 使高职学生的求职陷入恶性循环。更有学生因为对本专业缺乏兴趣, 对本专业学习不认真, 以致专业技能水平不能达到应聘要求, 在竞争中落败, 由此易产生心理失衡现象。高职院校旨在培养专业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应注重人才的技能培养。但现阶段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没有达到普遍就职要求, 使学生在求职中因专业能力不足而丧失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些现象的发生不断冲击着高职毕业生的心理, 很容易导致这些学生出现消极、自暴自弃的心理现象, 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相应建议

1. 明确职业教育价值, 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学生的入学教育尤其是心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学生入学后向学生普及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与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院校本身有足够充分的了解, 明确高职教育与本科教学的不同特点, 以提高学生对高职教育、对自身学校的认识, 提升高职学生心理上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专业技能的信心, 使学生在入学教育中认可学校, 热爱专业, 自主学习, 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 合理规划未来发展, 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高职教育在学生心理教育上需要准备的第一课, 对自身所处环境状况有清楚的定位与理解, 才能进而确立目标, 努力完成。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从学生入学初期就保证定期开展心理课程教育与咨询活动, 以贴近学生生活, 了解学生心理,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以学生心理发展为中心, 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咨询室的专业性, 让学生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的同时, 对学校和未来有明显的体系认识, 为自身发展树立明确的目标, 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学生入学即开始设立自身发展计划并从身心双方面共同提升、发展。在入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高职院校应做好学生资料的整理工作, 对学生家庭情况、专业、性格特点等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保障学生在高职教育期间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改变高职学生“怕锻炼、怕挑战、怕吃苦”的消极观念, 以积极乐观的择业观的树立为心理建树的重点内容, 以实用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阶段性与系统性相配合、动静指导互相补充的心理指导模式, 建立全面科学的心理教学和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引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中, 模拟学生的职业从业心态, 完成入学阶段学生心理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2. 提升专业兴趣与专业信心

在专业技能教育教学阶段, 高职院校应帮助学生更快适应新环境, 重视对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培养高职生的专业思想意识。应科学设计专业教育课程, 端正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育思想。另外, 专业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的构建和专业能力的运用和培养, 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水平, 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注重因材施教, 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是发现学生潜力和发展方向的最好办法。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 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指对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更是对本专业技能拥有自豪感与信心, 通过学习交流与讨论、专业性教育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 从学习方法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更快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 也可以举办优秀毕业生交流报告讲座、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设计大赛等来增强技能学习的趣味性, 在竞技中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参与过程中发现本专业技能对自身发展的价值。在高职教育的专业课培训中, 学校应充分重视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学,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 找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分析并找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 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学习心态;教师将清晰认识专业技能及其价值作为此阶段的重点心理构建, 完成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 使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树立自信心与自豪感。

3. 树立正确就业观, 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避免眼高手低的状况在高职生就业过程中出现, 高职院校应注重毕业生正确就业观的树立与完善, 这也是保障高职生就职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评估, 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掌握其特点, 进而适时加以调节, 不仅能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就业等种种问题, 更能培养他们个性化的人格品性, 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职场心理, 在毕业竞争中更快实现就业。这就要求学校要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这里的就业能力不仅仅是指获得职位, 更是指获得并胜任工作职位的能力。就业是具有暂时性的一种临时状态, 而就业能力能保证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和发展。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从潜力、能力、观念等方面加以重点培养, 以全程式的就业心理指导与职业生涯咨询建议帮助学生明确自我, 在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与心理素质的同时, 提升其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创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从而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阶段的心理疑惑等与问题。同时, 也可以通过团体性的系统训练提升高职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 开展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就是要针对高职毕业生的自我认知与客观评价做正确合理的指导, 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就职意识, 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做好规划, 帮助他们合理调整职业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应加强诚信务实的思想道德教育, 以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能力。科学的心理干预机制是高职院校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 帮助毕业生消除心理障碍, 顺利毕业, 走向社会的工作岗位。

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把控是将学生输送到社会上实现良好就业目标的最后一道防线。学生心理素质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工作生活, 高职院校应切实落实对心理特点的分析、教育与咨询工作, 以便从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入手, 解决当下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真正实现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玉美, 周晶楠, 国超群.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预防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13) :175.

[2]何广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3]林慧娜.高职院校学生不同阶段心理特点及对策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 (8) :46.

[4]邓莉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1.

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篇5

博锐管理在线,2007年12月30日,作者:李野新

虽然大多数大学生群体多数人经济没有独立,但他们在观念意识、开放性和潜在商业价值方面更接近薪金较高的职业群体,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他们的消费欲望很强烈,他们的思想很开放,他们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处于日新月异的新世纪,他们追求个性张扬,同时他们并不排斥与群体保持一致,想占有大学生市场,必须首先了解这个群体的整体市场特征。

一、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与以往大学生相比较,相当一批大学生加入到贷款消费、冲动性消费等传统概念中的“不理智消费”行列。大学生这样的消费状况表明,大学生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要求个人和社会并重、以自我为中心的大道迈进。他们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呈现出如下特点:

1、基本消费追求实用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具体表现是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相互影响,消费方式在理性指导下实用与前卫并存。从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分析,不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中的衣食住行消费,还是大学生学习消费中的学费、书杂费、电脑花费等,不论是大学生的休闲及娱乐消费,还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新学子调查”课题组在“大学生价值取向”中,列出了11种大学生生活中最主要内容:知识、地位、友谊、爱情、名誉、金钱、权力、健康、家庭、事业、理想等,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认同率最高的三个选项中是知识(47.65%)、事业(47.27%)和健康(43.65%),其次是友谊(38.58%)、爱情(30.43%)、家庭(30.99%)和金钱(19.63%),而后才是理想(14.67%)、权力(7.30%)、地位(6.33%)和名誉(5.17%)。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用化。在实用化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大学生消费自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实用为消费的基本出发点。

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阅读范围倾向于实用类、娱乐类书籍,而不是理论类比较枯燥的书籍。实用技术类书籍、文学类书籍、娱乐、消遣类报刊杂志的选择率分别为45.6%、52.7%、62.1%,而科普读物、人文社科类理论书籍的选择率仅为22.5%、32.1%,这明显地体现了大学生闲暇生活行为倾向的实用主义以及闲暇社会的基本特质——休闲。

2、消费观念盲目性大

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存在盲目性。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锻炼,进入大学时基本上是第一次离开父母,首次拥有自己支配各种费用的权利,开始过完全独立的生活。因此,往往表现为不会理财,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消费。往往钱拿到手不知道怎么去花,不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花销。消费上过于赶潮流。如今大学生思想和观念很少再受束缚,他们会毫不掩饰其个性与想法。个性的张扬使得他们紧跟潮流,同时出现了不少同学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

当代大学生是上世纪80年代生人,他们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百般照顾、万般呵护下长大,因此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这就是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大学生消费群体普遍存在着非理性消费问题。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钱都花在衣食住行、谈恋爱和打电子游戏上了。有的学生手机是当下最流行的,穿的衣服是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用的东西也是最好的,更有甚者,嫌学校宿舍条件不好,每个月花三四百元在校外租房住。

一些同学看到别的同学穿着时尚、频频请客比较阔气,在自尊心的驱使下,他们也开始买名牌服装,买时下流行的手机„„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很多同学在这种错误消费理念的驱使下,用错误的消费方式,在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

女大学生的攀比消费现象更是引人注目,有的女同学看到别人交了男朋友自己也交了一个,看到寝室同学的男友送给她们礼物,就嫉妒得不行。逢年过节或过生日,男友给她们的礼物更是一次都不能少,还有男生咬牙买金项链给女友。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消费类型已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与发展型”转变,尽量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超前消费被大学生们广泛认可。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愿意尝试信贷消费,他们还认为,“贷款求学这种‘超前消费’方式十分可取,既可减轻家庭负担、改变自身经济状况,又可初步尝试‘自力更生’,促使自己节约支出。”

3、消费结构呈多元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如今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努力跟上并适应外边世界步伐已成为大多学子的目标。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等,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这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都有所改变,这些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大众文化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烘托和鼓噪。青年人总是引领消费市场的最新潮流。从中国近20年的发展来看,青年最先步入的不是人才或劳动力市场而是消费品市场,首先是青年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促进了青年生活方式的变化,然后才是青年其它各方面的改变。多元化消费的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他们的这种多元化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有益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善于理财,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受不良倾向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消费类型来。

4、通过个性表达观念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化的彰显。大学生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新型青年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这种个性化也可以理解为时尚化和风格化,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青年文化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即成为一种风格化的东西。其所反映的是青年大学生的这样一种观念: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什么系统是完全封闭的,没有什么事物或道理是不能用形象来表达的。

5、具有新富群体特征

由于社会大学生的浸润、需求与攀比的交织,加上金融机构的支持,大学生的消费意识、行为和方式正在进一步与社会公众接近。而大学生消费者相对于就业群体而言,经济尚未独立,这决定了大学生在高价值消费品类上必然呈现与新富群体不同的特征。但同时,同样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站在资讯的最前沿,对青春、时尚、流行元素有着敏感的洞察力,使得他们在消费中显露出与已就业的新富群体接近的消费特点。据调查,大学生在PC、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高档消费品类上,他们有着与新富群体接近的拥有率,而在银行卡、速溶咖啡等融入新资讯和新生活方式的快速或低门槛消费品方面,大学生已经有着和新富群体(指拥有高消费能力、高学历和高感度的人群)更加接近的消费比例。

在调查中,有22.9%的大学生认为“与其他人相比,我的穿着更加时髦”,这个数据正好介于新富人群中的18岁~24岁年龄段与25岁~29岁年龄段之间。有67.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喜欢追求富有挑战、新奇和变化的东西”,基本等同于“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新富人群比例(67%)。

图表16:大学生/同龄人/新富人群各类产品拥有率(单位:%)

大学生的同龄人(已就业)在校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的新富人群

饮料 92.7 82.1 82.2

头发定型产品 23.6 27.2 27.2

速溶咖啡 31.4 40.9 39.8

方便面 80.7 72.5 72.0

饼干/威化/派 69.2 56.7 54.9

冰淇淋/雪糕 91.3 76.3 74.5

银行卡 43.0 81.4 76.1

运动鞋 65.0 76.5 44.5

运动休闲服装 63.9 76.6 47.4

台式/笔记本电脑 33.3 27.0 66.2

打印机 6.6 9.0 19.8

移动电话 56.0 60.4 89.1

(来源:《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

图表17:大学生消费传承图

大学生的同龄人(已就业)在校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的新富人群

饮料 92.7 82.1 82.2

头发定型产品 23.6 27.2 27.2

速溶咖啡 31.4 40.9 39.8

方便面 80.7 72.5 72.0

饼干/威化/派 69.2 56.7 54.9

冰淇淋/雪糕 91.3 76.3 74.5

银行卡 43.0 81.4 76.1

运动鞋 65.0 76.5 44.5

运动休闲服装 63.9 76.6 47.4

台式/笔记本电脑 33.3 27.0 66.2

打印机 6.6 9.0 19.8

移动电话 56.0 60.4 89.1

(来源:《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

6、消费差距两极分化

“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住,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是流传于某些高校中的顺口溜。

校园里,有的人花钱如流水,大把地消费着父母辛勤劳动的果实;而有的人却节衣缩食,靠课余打工维持自己的学习生活。

大学校园里奢侈浪费现象极为严重,有的同学交到女朋友也要请朋友“撮”一顿,花费几百甚至上千元;有的学生为“有品位”,一双鞋就花上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有的同学同时拥有好几部手机,以便于和不同的朋友聊天„„

而有的同学却在温饱的边缘挣扎,他们有的来自偏远山区,有的来自下岗职工家庭,他们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和筹集学费及生活费,奔走于学校与职场之间。打工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学习是无法逃避的责任,让一些贫寒子弟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根据对大学生月平均消费的调查中发现: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在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7、有向理性转变趋势

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

品牌商品不仅仅蕴含经济价值,而且有文化价值。随着科技高速发达,品牌竞争已经超越了产品的功能竞争,人们更多的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从直观上判断某种商品的优劣。品牌代表的是“质量”的权威性、“价格”的权威性以及“文化”的权威性,品牌能体现消费者的身份、地位、增强消费者的自信心。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消费市场物质极大丰富。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冲动浮躁心态逐渐向更趋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是在购买前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价格、性能、品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其中有不少大学生找专家咨询有关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在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的。同时大学生的消费权益保护意识随着我国法制的建立健全而日趋成熟。当他们的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大学生的市场消费趋势

大学生的消费具有情绪性和示范效应。而示范效应是大学生消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别人买了一件以纯的衣服,很漂亮,有的同学就会有自己也想拥有一件的强烈愿望。这种示范效应与“21世纪是信息世纪”的社会观念相结合,其产生的消费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另外大学生消费的情绪性还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就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伙伴消费。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他们的消费具有先锋性。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变化的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非常喜欢这种全新的消费方式。

他们的消费产品比较集中,主要停留在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培训上,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时尚物品花样的发展,受示范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目前来讲仍然处于一个集中的水平,但具体物品变化较快,比如在电子产品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是单放机,而另一段时期可能就是手机了。他们注重商品的品牌,名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同时他们对商品包含的情感内涵和事物的外在形象出比较看重,他们喜欢各种代表不同意义的商品,如红玫瑰代表爱情;他们也容易受宣传媒体引导的特点,受厂家广告等影响比较大。

大学生有着极为强烈的消费欲望和超前卫的消费观念,但这些又与他们非经济独立造成的承受能力不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这就使得他们的购买力减弱,使得市场同潜力市场有些缩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大学生消费市场,相反,由于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追求时尚化,追求时尚的东西,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时尚也是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示范效应的原因。追求时尚,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比较容易把握大学生产品的方向。

因此大学生消费有一个趋势就是从实用化向时尚化过渡,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旅游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这样的产品也是整个社会今后产品的一个方向,大学生消费也是整个社会商品消费的“指示灯”。

三、大学生消费特征的内因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家庭、学校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

①当代大学生的家长中很大一部分,年轻时都吃过很多苦,他们知道苦日子不好过,所以对于他们的子女,他们宁愿倾其所有,也绝不让他们去过苦日子,哪怕自己再苦、再累,对于孩子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节俭的父母,其孩子也必定节俭;奢侈浪费的父母,其孩子也必定奢侈浪费,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一般来说,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家庭条件相对差一些,他们深知父母的钱都是用辛勤劳动换来的,所以他们生活上非常节约,他们每个月的消费大部分用在伙食消费上,另外一部分开支主要是学习用品,还有一小部分是生活用品,如牙膏、肥皂、洗衣粉等。这些学生不愿意花费几块钱去买巧克力、饼干、糖果之类的零食。但是相反,一些来自发达城市的学生们,父母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他们的东西什么都是好的,父母每个月给的生活费用也够他们“挥霍”,在零用钱掌握得比较自由的情况下就会把剩余的钱花费在发型、服装、饰物和

MP3等娱乐性的物品上。因为他们从少就生活在追求高品质消费的环境中,所以对于他们来讲,发型、服装、饰物和MP3等娱乐性也能称作为必要的消费。也许在这些大学生的家长眼里,这还不算是比优,而是对品牌产生了忠诚,觉得品牌好,所以就支持了。

2、学校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

同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但大学生的个人消费状况却各有不同,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消费状况,由于家庭条件的差异性,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当两个消费明显有很大差距的人走到一起时,难免会产生攀比心理,从而使消费观念扭曲。大学生们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他们远离父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趋于成熟阶段,因此这个时期非常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当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侵袭校园时,如果他们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而学校做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却在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念的内容。

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

3、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加入WTO后,不但商品与国外的往来已密不可分,就连国外的消费观念也极大地冲击着一向保守的中国人。大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解决基本温饱的前提下,大家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与款式等其他的特征,而那些先富起来的人,对产品的要求更高。他们的消费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超前消费也认可,因此贷款买房、贷款买车这种消费方式,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的大学生正处这个时期,他们的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新求异,特别是现在的通信网络发达,信息传达又快又多,充分有利于大学生敏锐地把握时尚,从而影响消费观。

各种商品的广告,铺天盖地地走进大学校园,他们喜欢追赶潮流,更喜欢潮流合理地应用在自己身上,这样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适合社会的发展,而且还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但同时他们的消费观还不够完整,消费理念还不够成熟,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所以难免有些同学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和冲动消费。当眼球被娱乐杂志上打扮时髦的明星们吸引住时,难免会去效仿。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念。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作为老师和家长就应适当的加以监督,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大学生科学正确消费观

要想改变大学生现在的消费理念,需要家庭、社会和大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大学生存在如此多的消费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由于自己的原因。

1、理智对待消费

首先大学生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坚持勤俭节约,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正确的消费观念,应当既讲生活享受,又讲辛勤劳动;既讲鼓励消费,又讲适度消费;反对消费、抑制消费的观念要转变,好吃懒做、浪费资源的行为也要防止,当代的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2、克服攀比心理

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头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具备独立行动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应避免攀比心理,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有竞争意识,但

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去争,生活上不如别人并不可耻。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积极女力,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相信明天会更好,将来的物质生活不会比别人差的。

3、学会科学理财

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每天的支出做详细的记录,抽出时间整理一下,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作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学会理财,对每个月的生活费进行一下预算,然后合理去花,这是大学生节约开支的重要手段。学会和银行打交道,不要以为去银行仅仅是取钱和存钱那么简单,即便是简单的存款,也能从中学到不少理财知识。中学期间,学生们虽然都在银行设有独立户头,但大多数是由父母直接掌控的,对存钱、取钱、银行利息计算等没有什么感性认识。通过和银行打交道,大学生可以了解最基本的金融常识、ATM机和信用卡的一些服务功能,学习如何独立理财。

4、开源节流并重

如今很多大学生都觉得“钱不够花”,最积极的解决办法是设法增加收入以弥补资金不足的尴尬。

勤工俭学是目前最常见的大学生“开源”方式,协助老师做研究、做家教、到一些公司或企业兼职打工„„这些都是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加收入的办法。如果你光想到“开源”却没想过节流,那么你的钱还是会照样不够花。关键是要学会如何打理和规划自己的钱财,要学会节流才行。每天记下自己的支出,过一段时间后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可以尝试节省那些可花可不花的支出。如果把这些钱存进银行,还能得到一笔不小的利息。

贫困女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分析 篇6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对策

本人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对我院100余名女大学生做了心理普查,调查显示:76%的贫困女大学生对生活现状不满,66%的贫困女大学生感觉没人关心,体会不到幸福,45%的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焦虑、厌世、自卑等不同的心理问题。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必然困扰她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培育高等女性专业人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构讲和谐校园,坚持以人为本办学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一、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在贫困学生中相当普遍,原因主要有:①贫困女大学生大多是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生活困难,经济较拮据,来到城市后,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水平的差异,对自我现状,服饰、语言等方面不满,由消极的自我意识、自我暗示而产生自卑感;②由于城乡经济差别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差异,贫困生感觉与其他学生存在着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接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艺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在差异面前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形成了自卑心理;③有些贫困生中学时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自我感觉良好,考入大学后,发现学习优秀、多才多艺的同学比比皆是,原本学习成绩带来的成就感、优异感受到冲击,心理发生落差而产生自卑感。

2、焦虑心理。贫困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得学习及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保证,总处于焦灼不安的忧虑之中。一方面因考虑如何解决学习生活费用不足、家中欠债太多等问题而常常不安;另一方面,她们期望以优异的成绩来慰藉家人的辛苦劳作,有些贫困生还要外出找机会打工赚钱,这就加重了身体与精神上的负担。当前的就业形势又很严峻,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使贫困生对个人的前途感到迷茫和困惑。精神经常处于压抑状态,没有或不愿意寻找倾诉心事的对象,紧张情绪不断增加。焦虑情绪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宣泄,这些过度或过于持久的焦虑、抑郁体验,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3、依赖心理。有些贫困女大学生在面对贫困时,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一味地希望学校能够学费全额免除,希望社会各界人士为自己提供帮助,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把接受政府、社会、学校和同学们的帮助看作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己接受也是心安理得,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这种等、靠、要的思想,使得他们缺乏自强自立的精神和责任感。

4、厌世心理。家境贫寒确实给贫困女大学生贫困群体带来了许多困难乃至精神上的沉重负担。一部分贫困生不是鼓足勇气战胜困难,而是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产生了挫折感,甚至失去了学习、生活的信心,而在总结这种挫折时,又过多地强调经济原因,夸大了社会上一些消极和腐败现象,进而发展到怨恨家庭的贫困、父母的无能,怨恨他人,以至于怨恨社会,产生一种厌世情绪。

5、人际交往障碍。贫困女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成长环境的相对闭塞、文化滞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讷于言语、羞于交往,因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愿在公共场合露面,很少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不敢或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需要一定经济付出的集体活动。另外,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从小缺少正常的关爱,不善于进行感情交流,因此就会遇到很多交流沟通的障碍,影响正常的交往。由于交往不多,别人就不了解他们,结果他们就变得越来越孤独,泯灭了自己的才华,能力没得到发展,眼界不开阔,这就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6、自我封闭。贫困女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心理有很大的封闭性。有的女大学生由于自卑,不敢面对困难和压力,心理素质差,对周围事和物表现很冷漠,说话脸红,不敢抬头,逃避现实,敏感猜疑,痛苦孤独,不参加集体活动,担心自己的寒酸外表和拮据消费让同学看不起,不能获得同学的认可和尊重,采取逃避的方式,独来独往,缺乏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

二、造成贫困女大学生出现心理困扰的原因

1、家庭贫困是造成贫困女大学生的直接因素。首先贫困女大学生主要来自农村,70%女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庭劳动力缺乏,土地产量少,致使收入只能保持温饱。据调查贫困学生学生父母每月支付她们生活费是100元以下的占35.5%,100-200元的占46.3%,在200元以上的仅占18.2%。同时由于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再就业机会减少,造成供养大学生面临重多困难。然后,八成贫困女大学生多来多子女家庭,早在70年代我国出台计划生育法,提倡一对一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受封建思想影响,许多家庭都为生男孩而超生,直到生育男孩为止。加上农村家庭土地少,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这就造成家庭贫困,无法支付贫困女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独生子仅占13.5%,子女两个以上的高达86.5%。

2、社会原因是造成贫困女大学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贫困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在日益竞争的社会生活中,与男生相比她们的承受能力、心理素质、她们要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变化和机遇,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有传统思想强烈的国家。现生活中面对社会变革,文化动荡及价值观的变化,她们有更多的理性思考才能立足。据资料显示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量有了较大增加。2002年,国家投入733亿,比1997年增长485亿元,每年增加97亿元。年递增24.2%。随着教育并轨后,收费标准不断提高和学生数量快速增加,使部分贫困家庭无法支付高额学费。尽管我国教育事业投入较快增长,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教育支出很低,很难改变现有状况。

3、贫困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女大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自身的情绪控制,感情变化没有恰当把握。如在恋爱时,遇到问题是容易冲动,为爱无所不能,甘做爱情那个的奴隶,失恋后却难以自拔,独自伤神,难以自拔。在生活中面对挑战缺乏耐心,逃避现实。要引导贫困女大学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正确认识贫困,把贫困化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从而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对策

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工作中的体现,是对高校提出的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五育人的工作体系的要求。作为高校基础工作的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及时掌握贫困生女大学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动态是做好她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贫困生女大学生的身上,每个贫困生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经历,这段经历会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因此要多与贫困生接触,善于拓宽收集贫困生信息的渠道,及时掌握他们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和所面临问题等的真实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她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其次,开展各种助困活动,切实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建立科学完善校内学生经济资助运行机制,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女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经济资助应以“自助为主,他助为辅”,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吃苦耐劳教育等各种思想教育工作,让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贫困女大学生获奖受补,以利于克服“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以利于鼓励学生艰苦求学、勤奋上进。紧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利用校园网等工具开展与贫困生的心理沟通与教育引导、开辟网络心理咨询室、开展网上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案例讨论等,让贫困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缓解压力、疏通自卑、焦虑、厌世等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增强她们自我心理健康维护的能力。

然后,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开展激励教育。心理学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否成功达到某一标准的知觉,多次成功的体验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贫困家庭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娱活动,让她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成功地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自身的进步中获取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并且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开阔心胸,走出封闭的自我,感到党的温暖,师生的关心和呵护,有助于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树立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自我潜能。使她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减少过多的心理压力,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正面的激励效果。

总之,贫困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已经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加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扶持,作为贫困女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确立自我面对人生的勇气和信念,相信她们会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孙雅萍.从细微处着手——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07.

[2]马振彪.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06,(6).

[3]李艳红,陈保平.自我效能感研究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 篇7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代表,他们思想政治水平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观点、人格品行和学识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我们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令人满意,不仅难以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甚至还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反感情绪。长期以来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注意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为此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我们不得不深入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的在校大学生在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时期出生,与中国在社会大转型时期相伴而长,被人们称为“80后”。因为在大众眼中,“50年代出生的人责任感强;60年代的人学习能力强;70年代的人物欲更加明显;80年代出生的人不知天高地厚”,当代的青年被认为是令人无所适从的一代,令人望而生畏的一代,甚至是“垮掉的一代”。《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多数“80前”的眼中,“80后”“永远以自己为中心”(61.4%)、“不愿意承担责任”(53.1%)、“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64.2%)。背负中国未来的“80后”“90后”竟经成为了大众眼中问题成堆的一代。然而在今年的“3.14事件”和抗震救灾中,以高校大学生为代表的“80后”群体的表现,用事实证明“80后”也是堪当重任的一代,同样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坚强的性格和无私的爱心(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公开信。2008-6-3。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网)。因此,我认为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是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的一代人,独特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们极具个性化的思想认识观念。他们在今天如此引人瞩目有其必然性,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

首先,中国的计划生育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实行,使得当前大学生一出生就处在以其为中心的“4+2”的包围圈中。大部分城市孩子(包括一些富裕地区的农村孩子)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处于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即“4+2”)的包围的状态。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进入了快车道,中国百姓的生活也从贫困到小康再到富裕,“父辈们的苦不能降临到下一辈的身上”,抱着这种观念父辈们竭尽全力为“80后”创造丰厚的物质条件,尽可能满足孩子一切可能的物质要求。这样一个“非常6+1”式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已经习惯了更多地关心自我,习惯了从家庭和社会索取,习惯了不负责任,充满自信而又心理脆弱,这些造就了现在被广为诟病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特性。相对于在国家本位被无限强调的年代里长大的祖辈、父辈来说,这一代人比祖辈、父辈更加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毫不讳言对财富的向往,注重自我实现,向往成功。近年来社会上“超级女生”的狂热就是最好的明证。

其次,当代的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亲身经历了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方方面面的历史性巨变。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的巨变深刻的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带来的竞争意识、法制精神、公平诉求得到了这一带人的广泛认同。从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并轨招生与就业双向选择,使这代大学生一踏入校门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大学不再是高不可攀与世无争的象牙塔,没有人再喊“60分万岁”。高昂的学费、激烈的就业竞争、校园内外的各种诱惑……父辈们不曾想过的诸如考证热、考研热、买房、购车等问题,都真实地摆在了“80后”大学生的面前。于是革命的浪漫精神和指点江山的豪迈激情不在了,代之是理性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早来的世故。剧烈变动的社会使得对未来的预测性降低,同时也对主动适应社会的调适行为造成了阻碍。在儿童时期、青春期甚至在大学时期对于将来的美妙构思和苦心经营,屡屡受挫,从而灰心失落,错乱迷惘。

再次,“80后”大学生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理想追求多样化。伴随着互联网一同成长的当代大学生,熟悉电脑,热衷网络,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传递信息,热衷于上论坛、开博客表达个人的观点、体验和思想,沉浸在网络的虚拟社区上“生活”:聊天,交友,恋爱,乃至“结婚”。虽然网络内容的不确定性和网络交往的不稳定性也使人沉迷,逃避责任,但使网络信息的透明、快捷,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等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当前就业岗位、就业方式与社会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理想追求的多样化,对于成长于其中的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颠覆传统文化,背离传统道德,甚至会导致价值观的冲突和紊乱,而价值多元和价值冲突又使主导价值观进一步淡化,进而产生由于价值目标的失落而造成心理的失衡和混乱。另一方面,开放多元的社会也给个人提供了多样选择的机会,为展现自我个性创造了广阔的舞台。甚至影响他们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并影响到健康人格和人生观的塑造。

作为当代大学生“80后”学生群体,本来只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却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在今年3月分以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的政治与社会事件,如“3.14”藏独分子打砸抢等事件中,他们明辨是非保持理性,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责任感;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他们积极募集救灾物资,参加献血,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这些充分反映了当代“80后”大学生的博爱、善良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在灾难面前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合作的精神。

毋庸讳言,相对于父辈而言,当代大学生是棱角分明、个性突出的一代,他们思想特点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人理想和信念不够坚定,责任感和道德感尚不强;有些人自控能力差,感情用事,容易冲动;有些人自我意识强,不关心他人,缺乏全局观念;有些人自理能力弱,脆弱、幼稚、盲从;有些人急功近利,缺少耐心和社会责任感,过于实际。然而事实证明,以“8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的主流积极向上,富有朝气,思想解放,热爱祖国,敢于创新,宽容博爱,不盲从、不盲信,有个性,充满活力和激情。在国家和民族需要他们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分忧。

大学生公益旅游现状与特点分析 篇8

一、公益旅游感知

在调查中发现, 知道公益旅游的大学生还不到大学生总人数的1/4, 正确理解公益旅游内涵的更少。这说明公益旅游在大学生中的认知程度偏低, 许多大学生都没有主动探索这方面的知识, 学校和老师对公益旅游的重视度也不够, 没有向学生传播这方面的知识。令人欣慰的是, 也有部分大学生能认识到公益旅游对社会积极作用。

公益旅游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度整体偏低, 这与国民缺少公益意识的社会现状紧密相关。公益旅游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并未被当作主要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和宣传, 造成了大学生群体没有足够的信息渠道来了解。此外, 公益旅游在国内与志愿者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多数大学生把公益旅游当作是志愿者服务, 并未将其看做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式, 但有些大学生群体对公益旅游持比较积极的态度, 认为公益旅游给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奉献社会的平台, 倡导互相帮助的精神, 是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好方式和援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好机会。

二、公益旅游态度

据调查, 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参加过公益旅游, 但大部分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公益旅游作为他们的旅游方式, 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态度是正面的和积极的。这反映出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认可, 也反映出大学生公益旅游市场潜力很大。

三、公益旅游动机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 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大学生一旦产生了公益旅游动机, 便成为了潜在旅游者, 要使这些潜在旅游者变为现实旅游者,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还与他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状况相关, 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动机才会真正变为实际行动。

经调查发现, 大学生参加公益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 包括提升自我动机、猎奇动机、利他动机、亲和动机、文化动机等, 其中, 以提升自我动机和利他动机为首要, 其目的包括“增长见识、知识”、“使自己有成功感和满足感”、“锻炼自己, 挖掘潜能”、“使自己的技能和学识发挥作用”、“在旅游的同时可以帮助他人, 很有意义 ”等因素。这反映了大学生在参与旅游时不再局限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更倾向于通过旅游这种轻松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提升, 获取自然、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知识。大学生公益旅游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浪漫的体验, 更是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

四、公益旅游决策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 人们为了达到某个需求而产生动机, 从而在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同时影响下做出决策。将潜在的公益旅游者转变为现实, 要通过认识公益旅游——公益旅游动机——公益旅游行为的过程。从调查结果来看, 外界因素对大学生公益旅游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其阻碍作用主要为经济条件和时间, 另外, 学校和社会缺乏对公益旅游的关注及宣传, 相关信息缺乏及体系不够完善等也导致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认知度较低。这些因素致使大学生对是否参与该活动难以决策。

对于既定的参与者来说, 他们的决策则主要体现在对时间和目的地的选择上,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选择公益旅游时间选择上呈现出了差异化。大多数的女生愿意参加公益旅游的时间集中安排在寒暑假, 而男生选择“五一”、“十一”小长假的趋势比较突出。在目的地的选择上, 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高文化素质特点, 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开阔视野, 选择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革命老区、偏远山区这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同时也有利于自己亲身经历更多的社会文化, 针对这些特点可设置一些相对应的公益旅游线路。同时,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公益旅游, 他们希望能了解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来开拓眼界。总体来看, 在旅游过程中, 大学生更偏重于自然景观, 更青睐与大自然的近距离的接触, 大学生所具有的求新、求异等个性特征及心理需要, 使他们喜欢外出追求浪漫的情趣、领略各地美丽的环境和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正处在学习求知的阶段, 较强的求知欲使得其愿意在做公益旅游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

五、公益旅游方式

一般来说, 大学生的活动范围相对有限, 选择参加学校内相关组织的公益旅游活动, 不仅在获取信息上考虑就近较为方便, 在组织上愿意选择参加政府相关部门、志愿者协会等机构组织的公益旅游活动, 这些组织被社会所认可,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除此之外, 一些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民间团体组织的公益旅游或者是自助游也是被选择的方式, 只有极少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旅行社, 因为旅行社是以营利为目的, 在公益活动方面涉及的比较少。因此, 大学生在公益旅游方式选择上具有倾向就近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公益旅游方式分为政府主导、志愿者主导、市场主导三种类型。

目前, 公益旅游多是附属于志愿者服务, 因而更多人选则常规的志愿服务组织或单位来进行, 而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集体活动, 例如, 选择志愿者协会、学校组织或相关的民间团体, 与朋友、家人等结伴也较为普遍。就个人来讲, 自助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也逐渐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选择此种方式的大学生个性突出, 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可考虑将旅游企业与学校等非盈利组织结合, 一方面能够完善公益旅游的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从社会上的公益组织来看, 公益旅游尚未从志愿者服务行列中脱离出来,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公益旅游, 将来会出现专门的旅行社提供专业化的公益旅游服务项目。

六、公益旅游项目

公益旅游项目很多, 以保护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动植物的方式为主, 还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清理工作、医疗救助活动、文物古迹保护、教育培训工作等方式。针对上述公益旅游活动方式, 还可以开发多种多样的公益旅游项目, 例如, 推广革命山区红色旅游与公益旅游相结合, 贫困偏远山区教育支援活动与公益旅游结合。另外, 还可以针对不同的领域开发不同的主题旅游, 这活动迎合了大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尽管目前活动公益旅游的体系还不够成熟, 但今后旅游企业会有针对性地开发公益旅游项目, 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开展公益旅游。长远来看, 不仅仅要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旅游活动, 还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发不同的公益旅游项目, 进而推动公益旅游的普及和发展。

总之, 随着公益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 公益旅游必将成为大学生旅游活动的主导方式, 政府应给予扶持和支持, 建立规范化的公益旅游组织, 以便加强对公益旅游的管理, 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以适应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需要。在公益旅游的实践方面, 应积极宣传, 引导大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公益旅游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奉献社会、尽公民义务的新途径, 在大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同时, 为其搭建了一个有益的人际沟通和交流平台, 推动公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促进建设“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宗圆圆.公益旅游动机、体验与影响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 2012 (3) .

[2]张燕燕, 胡光宇.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经费构成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 (1) .

高职3+2学生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篇9

一、研究学生的特点是学校实行人本管理的需要

人本管理是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应坚持的理念和原则。高职院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就必须研究学生的个性和行为特点。无论哪个问题、哪类问题的解决, 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原则, 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和行为特点, 只有这样才可能满足需要, 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教育管理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和行为特点的把握, 就不能使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具有针对性, 进而也就不会有实效性;没有对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特点的准确把握, 无论教育的内容多么精炼, 教育的方法艺术多么精湛, 教育主体素养多高, 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而, 只有加强对学生个性及行为特点的研究, 才能改变学校教育实效差的现实。

二、研究学生的特点要坚持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相伴而行, 个性化依赖于社会化, 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化的社会化;从个人的发展历史看, 个性化与社会化处于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就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看, 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也是人的个性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因此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相互联结、相互生成和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把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相互联结、相互生成和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理论用来指导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要求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充分体现个性追求和个性特点的需要;二是符合社会要求和国家意志的需要。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都不可能获得满足和实现。只有那些既有益于学生个性发展, 又符合社会要求和国家意志的需要, 才是教育管理者应该满足的内容。所以, 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坚持与社会道德、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和谐稳定等联系起来。

三、高职3+2 学生的个性特征、现状及成因分析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学院现有4 个3+2班, 学生约200 人, 其中男生约占20%, 女生占80%, 年龄在16~20 之间, 他们个性特征鲜明、思想观念复杂、行为表现务实, 是备受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议的一个群体。准确把握这个群体的个性特征、行为特点、学习和生活现状, 认真分析其成因, 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提升学院的教育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思想活跃, 个性鲜明。他们个性独立、乐观、张扬, 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 一部分还是“独二代”。他们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 从小就养成了思想上独立、自主的意识和乐观、张扬的个性。手机、网络的普遍应用使他们掌握了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途径和及时获取最新信息的方法, 新媒体更使他们的视野变得极其开阔, 他们在面对现实、未来和未知时拥有乐观、自信的态度。

(二) 认同道德, 知行不一。他们面临道德选择困惑, 知行缺乏统一性。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之下, 社会上充斥着多元复杂的道德观念, 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必然辐射、影响到他们, 引起其内心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博弈, 形成了纷繁复杂的道德生态。尽管他们对各种道德观念有着比较清晰的认知, 但他们在道德思考中疑虑重重, 在道德实践中迟疑不定。他们认同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但未必内化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他们承认某种道德要求合理但未必在道德生活中践行, 对他人对社会提出较高的道德期待但未必能严于律己、身体力行, 这些知行不一的现象在他们身上普遍存在。

(三) 情绪易激动, 缺乏自控。由于受自身中学学习背景的影响, 他们多数理性思维不足, 政治辨别能力欠缺, 因此社会参与尤其是政治参与比较情绪化, 往往表现出心态浮躁、行为躁动甚至盲动的现象。他们价值观念多元、自我、务实, 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正处在发展定型的过程中, 因而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和选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可变性, 呈现出复杂多元的价值取向。

(四) 迷恋网络, 素养欠缺。他们以网络为重要的日常生活工具, 但媒介素养欠缺。网络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他们日常人际交往与学习、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下, 他们往往习惯借助别人的结论来判断事物, 在“有问题, 百度一下”的理念下疏于思考, 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明显不足。

(五) 依赖性强, 自律性弱。他们依赖性强, 独立自理能力差, 自律性弱。这与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 以及长辈们长期的溺爱等有直接关系。一方面他们多是对亲近的人有过分的渴望, 这种渴望或许是自小环境所迫, 或许是个人非理性的爱好, 总体来说脱离了客观的情况, 与实际的感情无关;另一方面, 他们的生活、学习缺少明确目标, 人生没有具体计划, 经常忍不住要做一些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情,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应该做的事情, 动不动请假、上课迟到, 甚至无故缺课。

(六) 纪律涣散, 凝聚力弱。他们的班集体归属感普遍不强, 班级大都缺乏强的凝聚力, 部分学生自制力差, 有的甚至还保留着职高阶段养成的小混混作风, 导致上课纪律涣散, 逃课事件时有发生, 有的班级学生课上玩手机现象比较严重。问题在于每个班集体是否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发展目标, 是否形成了积极向上的集体主义氛围, 是否确立了严明的组织纪律, 是否有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是否培养了正确的班级舆论。如果没有一个团结、向上、蓬勃发展的班集体, 班级教育只能流于形式, 班级凝聚力就无从谈起。

(七) 不适现实, 大道理多。他们大多体会不到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道理学了不少, 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时, 还是不知所措。原因在于: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联系实际环节, 有的老师只讲国家大事, 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 不善于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生活、学习、情感、交友、就业问题, 似乎是为了教育而教育, 动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八) 情感钝化, 责任弱化。部分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几乎等同于单纯的理论讲解课, 老师在教室里与学生空谈道德, 老师讲得辛苦, 学生听得乏味, 结果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理论知识, 而没有机会去探索、发现、思考和体会, 学习中就没有情感、想象和积极思维, 也品味不到其中的价值意义, 久而久之, 情感逐渐钝化、冷漠, 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降低, 责任感弱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高职院校3+2 学生的视野也变得越来越广, 其个性逐渐突出并向着隐蔽性以及个体化的方向发展。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发展, 提升学校管理成效的高职3+2 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 这不仅能够促进校园管理的民主化、提升学校的行政管理效能, 而且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他们的民主情操和责任感。

摘要:从学校实行人本管理的需要入手, 结合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辩证关系理论, 首先对3+2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做了论述。然后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学院为例, 归纳性地阐述了3+2学生的行为表现及个性特征, 并进行了成因分析。最后概括指出:为适应时代发展, 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个性特征和行为特点的分析与研究, 必须有针对性地改革、完善与之对应的学生管理体系。

关键词:3+2学生,个性特征,人本管理,分析

参考文献

[1]刘秀华.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关系的哲学阐释[J].湖北大学学报, 2006 (11) .

[2]万美容, 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8) .

[3]杨丹.大学生上网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8) .

大学生网络购物经济行为特点分析 篇10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最显著表现便是国内CPI指数的飞快上涨。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人民进行购物的消费需求, 常见的购物途径有以下两种。

1. 传统的实物购物。

最常见的一种购物方式, 上街买东西、逛商场都是实体购物的典型代表。实体购物符合以物易物原则, 消费者用一定价值的金钱去换取有使用价值的商品, 适合旧有生活观与生活水平。

2. 网络虚拟购物。

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热门购物方法, 主要在大学生等这些年轻人群体中流行, 通过网络购买产品是一种方便的消费方式。

二、网络购物的概念

网络购物在近年已经不算新词, 指的是通过在网络在线搜索商品列表, 选购符合自己消费需求的产品来下单, 即发出购物需求, 而通过之后的谈价还价、付款、发货等一系列行为来完成整个交易流程, 这是一种方便、快捷、成本低的网络营销手段。

三、网络购物的分析

1. 网络购物的发展历程。

1999年底, 中国网路购物的人群不断增多, 互联网发展高潮来临。而根据有关数据分析, 2012年大打"双十一"狂潮的消费期, 当天淘宝和天猫的销售额便达到了191亿元, 而在两年后的2014年的"双十一"期间, 天猫双十一交易额突破571亿元, 相当于两年前的4倍多, 新的网上交易额就此产生。

2. 网络发展的优势。

网络购物利用网络作为媒介进行商品的营销, 与传统零售方式对比, 具有快捷、节约成本的优点。具体分析, 网上销售不需要现实存在的厂房, 不需要有服务费、水电费、租金等成本, 也可以雇佣较少工作人员, 节约雇佣成本。并且用网络销售代替了传统商品流程的销售, 大幅度缩减了商品流通环节, 提高了商品流通的速度。

四、大学生

1. 大学生概念。

大学生群体基数大, 并且近年来随着各大院校的扩大招生而增多。大学生指的是在大学注册入学、接受教育的人群的总称, 包括了全日制和在职学习两类。

2. 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大学生们是备受关注的一群人, 观察大学生群体行为对整个社会内人群行为的研究有些参考和代表性。其中, 大学生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点如下:

(1) 大学生群体知识素养较高。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学生群体, 接受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导向, 了解整个世界发展现状, 有着较高知识素养和较强认知能力。

(2) 大学生群体学习能力强。身处于日新月异、时刻都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环境内, 大学生群体要想不被这个社会淘汰, 就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快节奏的生活和变化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

(3) 大学生群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大学生群体属于人群中具有活力和非常年轻的一群人, 对于购物的新形式的接受和学习新购物方式的能力强。

(4) 大学生群体的不成熟性。大学生群体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 整体较为年轻, 这种年轻人群经历过的生活, 拥有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 这就造成大学生群体思想的不成熟性,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不成熟性也体现在他们的行为方式上。

五、经济行为

1. 大学生经济行为。

根据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进行分析, 大学生的经济行为也有着相应的特点, 如下:

(1) 连续性。一旦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者在购物中购买了一个优质产品, 大学生消费者群容易产生满足感, 很可能会连续购买同个企业的这类产品, 同时还会向亲朋好友们推荐。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消息传递速度快, 个人和集体的购买具有连续性。

(2) 情绪化消费。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导致了大学生消费者的购物类型是冲动型消费, 遇到喜欢的心仪的产品常常不考虑其实用价值, 常常为了"觉得好用"来购物。一个商品的广告宣传、消费者情绪的变动都容易影响大学生消费者的购物量。

(3) 先锋性。大学生群体因为接受是最前沿的文化知识, 具有的观念也最新,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最强。整体的消费观念十分超前, 比如大学生就是网购的主力军。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购物方式, 中年人群接受起来比较难, 但是对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群体却显得异常方便和偏好消费性。为了佐证这个观点, 我们也可以举信用卡的例子, 大学生虽然不是使用信用卡的主体人群, 但是对于接受"今天花明天的钱"这种消费观念也是毫不费力的。

(4) 勇于尝试性。年轻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社会阅历较少, 受到的约束性也越小。对于新事物总是怀有一种天然的好奇感, 勇于尝试各种的消费商品和消费途径。因此, 网购平台的多样包括有淘宝、天猫、当当等等, 都是不同的大学生群体消费的各种途径。

(5) 消费的集中性。大学生消费群体的购物偏好相似, 主要集中于时尚、影像、交友、娱乐、电子等方面。尽管随着消费商品的多元化发展了不同层次的消费商品。但是大学生群体的消费依然呈现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层面上。

(6) 名牌效应、明星效应。大部分的大学生追求时尚, 对于自己喜爱的明星推荐的商品, 常见的名牌商品具有好感, 倾向于对这类商品进行消费。而通过消费这些产品, 慢慢形成了对这个品牌的忠诚度, 成为这个品牌长久的消费者。

(7) 大学生的集体购买与群居性。常常听见一个寝室的大学生们商量着一起购买商品来免运费, 不得不说大学生的集体居住影响了他们的消费方式。通过群居性导致了大学生集体购买商品的特性, 这也是大学生群体购物的行为模式之一。

2.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特点。

在上面已经讨论了大学生的在整个市场中的经济行为的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大学生群体网络购物也有其的显著特点。

(1) 虚拟性。新兴的网络购物立足于互联网这一基础, 通过线上交易, 线下派货的方法完成一个商品由购买到完成的流程。消费双方在消费过程中并没有当面交易, 并不是传统的面对面"一手交钱, 一手买货"的形式, 而被网线连接着的两台上网终端取代, 整个流程不论是卖家还是买家在本质上都是存在于虚拟世界的虚拟账号。

(2) 服务性。大学生群体喜好便捷、快速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而网络购物商品的种类也因为这个服务需求不断的增多, 从一开始的虚拟实物商品的消费到后来不断发展的虚拟商品的消费, 比如代买彩票、Q币、游戏点卡等等, 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服务性商品, 类似于虚拟男女朋友、代缴水电费、代购电影票等等。这种不断发展的服务性商品正提现了大学生网购需求的服务性大大加强。

(3) 多样性和易变性。大学生的网购行为因其自身不成熟和兴趣的广泛性, 购买的商品种类多。大学生喜好可爱的有趣的商品, 这促使着商家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不同款式的新产品。又因为大学生的多变爱好, 商家开发的产品更新快, 发展多。

(4) 盲目性。大学生的网购行为具有模仿性, 大学生之间有一个人购买了不错的商品, 会辐射到周边同学, 周围的大学生就产生了对这种商品同样的认同感。大学生没有需要赚钱的生存压力, 就容易因为产品不错而不考虑其价格和实用性, 仅仅因为朋友购买了自己也想要的念头进行盲目跟风地购买。

(5) 非专业性。大学生的网购多半出于生活需求和兴趣喜好, 而鲜少的大学生能够对自己将要购买的产品有着专业化的认知。

(6) 大学生群体网络购物需求弹性较大, 受到价格的影响明显。不同的网络电商对于同样的产品的定价不同会影响其销售的不同, 而同种商品同个厂商在不同时间的定价也都会影响学生的购物需求。

六、大学生消费观的分析

大学生群体因为自身生活在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内, 以及自身的消费特征, 导致了他们的消费观有着和其他社会群体的显著区别。针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分析一直有着两方面的论断。

第一类人认为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是健康和正确的。这种观点提及大部分学生能够传承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在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教导下, 在网购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和消费需求去适度购买, 认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在接受可持续消费的消费观。

另一类人认为大学生群体消费观并不健康, 也不完全。这种观点提及大部分大学生在购物中存在着消费水平虚高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贪图享受、追求物质, 注重名牌明星效应, 导致整个群体的消费观不健全。

七、网络购物的现状

1. 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

当前网络购物的模式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 面对当前购物人数不断增多, 商品流转周期大大减少的良好态势下这种网购的交易方式仍然存在着危机和弊端。

首先, 尽管网络有利于减少成本和缩短交易过程, 但是搭建的电商平台内的卖家并不是唯一的, 而这种价格机制也更加公开和透明, 导致了不同商家之间的竞争也是异常的激烈。

其次, 网络营销平台的发展速度迅猛, 但是后续的服务却没有跟上。比如后续的服务保障、商家逃税、次品充良品等等服务质量并不高, 对社会经济的消费实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危害。而大学生消费者群体实际上缺乏全面的社会阅历, 面对这种不完善的服务体制在网络购物中其实难以维护自身的消费者权益。

再者, 网络购物的经营活动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 例如快递运输业、物流业等等, 但是相关行业的服务能力不强, 工作人员素质依然处于比较低的状况。就比如2014年沈阳某个快递公司着火, 数万件待投递的商品付之一炬, 这种事屡见不鲜。因此, 对于如何保质保量的保证商品买卖流程顺利完成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网络购物的要求。

前面已经分析了当前网络购物中存在的弊端, 大学生消费群体在消费者市场中的权利要想得到保障, 就必须对网络购物进行合理管制。

(1) 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虚拟营销的管制, 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依靠政府的公信力和制约性一定能够有效管理网络营销平台。

(2) 网络营销平台需要建立完善且科学的行业道德规范, 网络商家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担负好作为卖方的消费责任。营造出诚实守信的行业环境。

(3) 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群体, 需要自主提高自身的维权和消费意识。充分了解将选购的产品质量和商家的信用度等等信息, 在全面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消费。

(4) 加强市场的监管, 是对每个公民和行业的要求。当前市场中存在着竞争激烈、消费者权利无法合理保障的问题, 这时候加强第三方的监管,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交易的公正进行。

八、结语

总而言之, 通过对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的行为特征, 不仅能够明白当前购物方式的发展, 还能够在分析中了解目前网络营销平台和相关服务行业中仍然存在着弊端, 从而进一步的明白当前市场中需要政府、行业、道德、监管以及消费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管控, 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营销在未来也有更好的发展, 建设好网络绿色生态文明。而这, 同样也需要我们相关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摘要:信息化时代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 人们的购物方式不断发生改变, 由一开始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转变为建立在网络上的虚拟买卖模式, 这种购物方式的转变对于身为消费者的大学生是一个极大考验。而关于大学生群体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经济行为特点的研究, 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网络购物,大学生,经济行为

参考文献

[1]许婕.大学生网购行为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3.

[2]廖建辉.网购与传统购物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14.

[3]刘振南.网络购物新时代下消费心理简析[J].中国市场, 2014.

[4]陈广明.网购经济中大学生群体满意度影响因素及权重研究.生产力研究, 2014.

不同学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特点分析 篇11

关键词:不同学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特点;探讨分析

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基本载体。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方式,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存在年龄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在认知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无疑会使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呈现出各自的鲜明特点。因此,不断探讨分析不同学段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特点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探究的概述

从本义上来看,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在探究自然界科学规律的过程中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活动。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科学探究的含义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学前心理学教授庞丽娟、陈琴认为,科学探究是个体通过自主地研究和调查来认知自然的活动,并对其进行解释。而大学教育学著名教授徐学福认为,在课堂上实施科学探究时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即基本精神和基本程序,两者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达成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时,不仅需要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进行模拟来开展探究教学,与此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充分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本质,帮助他们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另外,美国利昂·莱德曼教授认为,科学探究与科学过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科学探究也同样包括过程技能的发展,比如,观察、猜测、推断以及分类等。根据对以上科学探究概念的梳理,可以从两个角度对科学探究进行理解和解释,一是,科学探究属于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经历一定的阶段。二是,科学探究是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过程技能。其中,科学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测量以及分类等;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归纳以及演绎等。本文立足于将科学探究理解为是一种认知过程来进行分析。

二、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1.科学探究是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基本载体

在国际科学教育中,科学素养是一个理想目标,尽管目前并没有达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是能够归纳出它的共同因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素养应该包括科学的价值观和态度、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必要的科学知识以及有效运用科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目标。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科学知识,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科学知识的建构与发展。与此同时,借助科学探究能够使学生逐渐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且,借助科学探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从而使小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可以以科学探究为依托,不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科学探究是小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关键途径

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充分领悟科学家们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方法。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关键途径之一。科学探究活动是让小学生深入而全面地理解科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过程,需要小学生明确能够探究的问题,设计出具体的探究方案,收集到有利的证据,并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明显包括某些过程技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探究是需要科学知识与其紧密结合的一种认知综合能力,而并不是简单的等同于过程技能。同时,由于科学过程往往是在小学生对具体的科学知识进行思考时才会发生,因而科学探究过程与科学知识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小学生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当中,除了过程技能以外,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推理以及批判性的思维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知识在形成过程中原本就是一种不断循环和不断补充的过程,能够使科学知识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学生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依托,无疑能够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不同学段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特点

1.不同学段小学生提出问题的特点

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起点,如果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也就不会有科学探究过程。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想使探究的问题得以明确,首先必须提出问题。儿童的天性就是好问,他们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越多,则表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越强烈。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所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其内容绝大多数是以具体的科学教材为依据而进行的,由于小学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因而探究的问题则应该来源于小学生自己,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努力地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条件,鼓励并积极引导小学生在教学范围之内提出自己感兴趣而且想研究的问题,而要想为小学生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则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小学生提问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年级《蚂蚁》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首先提出了问题:“关于蚂蚁,同学们想研究什么呢?”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提出了各种自己感兴趣且想研究的问题,如,“蚂蚁的身体长什么样?”“蚂蚁怎么搬东西?”以及“蚂蚁喜欢吃什么食物?”等等。而在进行四年级《食物中的营养》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关于食物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小学生积极踊跃地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我们吃的米饭有什么营养?”“我想知道哪些食物最有营养?”以及“为什么吃了食物我们就可以长高?”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从对研究对象本身的判断与认识而提出的问题。同时,也有部分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了与日常经验相关联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学段的小学生已经开始了对事物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提问,开始思考为什么的问题。

2.不同学段小学生形成假设的特点

科学探究在明确了探究问题之后就需要对问题可能的答案进行假设。在科学探究当中,小学生提出假设是一种预见性活动,对探究的方向产生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小学生根据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是一个高度思维化的过程,小学生在提出各种假设的基础之上,以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将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在实际推理过程当中试图分析出合理的假设。针对小学生假设能力来说,年龄阶段无疑是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在环境,使科学假设能力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层次性。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在假设环节,小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将食用油倒入水中,油会浮起来”“水流动较快,而食用油流动较慢”。由此可见,中学段的学生假设内容侧重于对事实现象的预测,在认知结构上已经存有部分抽象概念,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还无法摆脱客观世界,在作出假设的过程当中往往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还需要依托具体的形象或事物。而教师在进行高学段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首先提出了问题:“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这时,学生纷纷提出了许多假设,如“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用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可能与物体的重量和大小有关”等。由此可见,高学段的小学生所提出的假设内容往往集中在对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与中学段的学生相比较,对事物现象的假设已经上升了到一个新的梯度。高学段的学生在形成假设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完全摆脱具体内容的束缚,同时能够通过抽象的逻辑加工对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出假设。

3.不同学段小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特点

在科学探究中,设计方案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明确了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会在小学生独立完成验证方案的思考之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探究方案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再通过集体讨论对初步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设计方案在科学探究中是最能够体现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环节,小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当中,必然会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想方设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无疑给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充分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对于不同学段的小学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设计方案的特点也是不相同的。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学段三年级上册《它们吸水吗》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之后进行了设计方案的汇报:小组展示:“滴”的方案——用滴管分别往平放着的金属片、塑料片、木片、纸片上分别滴水,对四种材料的吸水性进行比较。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他们设计的方案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吗?激发了其他小组的提问,如“滴水的时间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滴管距离纸面的高度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等等。由此可见,中学段的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设计时已经能够考虑到控制变量,但考虑的变量还比较少,对影响实验的间接因素还缺乏充分地思考,还需要对实验的本质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而教师在进行五年级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某小组给出的设计方案是用5个纸杯,在纸杯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并在其外面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孔中口朝下,将其放在台灯下面对温度的变化进行观测。由此可见,与中学段的学生相比较,高学段的小学生在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时不仅能够充分考虑到影响实验的大部分因素,同时还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从而能够设计出更加完整的探究方案。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主要教学方式。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将科学结论教育转变为科学过程教育,从而实现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向以探究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强调让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来学习科学知识。现阶段,在国际基础科学教育中已经达成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共识,各个国家的科学教育改革都在提倡探究式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小学生在真实情境的探究过程中获取更加丰富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得到相关科学技能培养,并且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的本质,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宝生,曹温庆.哲学重演律对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孙可平,冯兰.脑科学视野下理科教学中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辩议[J].全球教育展望,2013(10).

[3]许应华,徐学福.论科学假设能力的结构与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2(04).

[4]徐婷婷,叶宝生.浅谈表达与交流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5]孙明国,杨胜涵.微微打开一扇窗:例谈认知冲突的把握 [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4(01).

分析学生特点 篇12

研究方法

笔者的研究采用了由伍霞编制的效度、信度良好的《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与《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问卷》, 两个问卷均采用五级计分法, 个体问卷的得分越高说明其情绪调节能力越高、采取的积极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也越多。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共24题, 分成五个维度, 分别为:情绪体验、情绪调节方式、情绪控制力、负性情绪持久性、情绪稳定性。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共27题, 包括两大维度: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积极认知、积极行动) 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 (消极认知、消极行动、情绪定向) , 该问卷是针对负性情绪的调节策略设计的。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能力卷为0.827、积极策略卷为0.714、消极策略卷为0.725, 重测系数能力卷为0.782、积极策略卷为0.687、消极策略卷为0.709。

对高职学生随机整群抽取247人进行团体测试, 得到有效问卷228份, 问卷有效率为92.3%, 其中男生56人, 女生172人;一年级学生41人, 二年级学生146人, 三年级学生41人。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所测数据。

结果与分析

(一) 高职学生情绪调节的基本特征

测验结果表明, 高职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与调节策略总体上看发展良好, 高职生使用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明显多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 (t=16.85、p<0.01) , 但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仍然是高职学生常用的调节情绪方法。频数分布表表明, 有12.7%的高职学生使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多于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这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地面对和处理情绪事件, 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情绪化行为。

为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使用积极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具体情况, 笔者对积极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各维度的得分进行了分析, 如表2所示。

进行多重平均数比较的结果发现:在积极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上, 积极认知>积极行动 (t=9.35、P<0.01) , 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上, 消极行动>消极认知 (t=5.92、P<0.01) , 情绪定向与消极行为无显著差异。这表明高职学生在面对和处理情绪事件时更多地采用认知水平上的应对, 通过认知调节情绪, 然后才采取行动水平上的应对, 抑制、宣泄或转移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 有52%的高职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认知策略, 20%的高职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行动策略, 各有11%的高职学生更多地采用消极认知或消极行为策略, 有6%的高职学生更多地采用情绪定向策略。

(二) 高职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分析

性别差异由表3可知, 男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非常显著地高于女生。男生使用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显著多于女生。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上, 男生与女生没有显著差异。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家庭特点本研究中的家庭特点包括单亲家庭、独生子女、生源地等三个方面, 用方差分析对家庭特点对于情绪调节能力和策略的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单亲家庭的学生对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调节策略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 非单亲家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 非单亲家庭学生比单亲家庭学生更多地使用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较少使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 如表4所示。生源地 (包括城市、城镇及农村) 因素对情绪调节能力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 其中城市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与农村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 城市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大于农村学生, 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多地采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 如表5所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情绪调节能力与策略上没有显著差异。

教育因素用方差分析对年级和专业因素对于高职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和策略的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 高职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策略、学习成绩的相关度分析

由表6、表7可知, 情绪调节能力与积极调节策略成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与消极调节策略成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情绪调节能力与采取的积极策略和消极策略之间的关系密切。此外, 积极调节策略和消极调节策略的相关度达到显著, 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如果高职学生采取的积极调节策略多, 则消极调节策略的使用会相应地有所减少。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学期总评成绩, 由表7可知, 学习成绩与情绪调节能力、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成正相关, 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成负相关, 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对学习的影响更大。

结论与思考

(一) 高职学生具有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在调节情绪时, 较多地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但也使用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在情绪调节水平上, 认知调节多于行为调节

高职学生的情绪调节特点与水平使他们在面对负性情绪事件时, 有一定的能力以积极的方式对情绪事件进行理解、认识, 抑制将要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行为, 但不能忽视他们会对情绪事件进行不合理解释, 或过度压抑、不恰当地宣泄。消极的情绪调节易产生情绪化问题, 或本身就是情绪化问题。

一些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指出, 在情绪调节中, 倾向于抑制的个体具有较低的正性情绪体验和较少的正性情绪表达, 倾向于重新评价的个体则具有更多的正性情绪体验和正性情绪表达。大部分高职学生能采用积极的认知策略, 但还有部分学生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进行不合理的调节, 这可能意味着他们经常有负性情绪体验。

(二) 性别、是否属于单亲家庭及生源地因素对高职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影响, 高职教育的影响不显著

高职男生比女生具有更高的情绪调节能力, 男生比女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国内一些关于情绪的研究指出, 大学生男女在情绪调节上的特点并无明显不同,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身心都已走向成熟, 情绪日渐稳定, 认知能力大致相当。而高职男生和女生在情绪调节上的不同, 可能意味着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稍晚于本科大学生。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的学生在情绪调节能力与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 可能是因为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完整、缺乏父爱或母爱, 这导致其情绪调节能力显著降低, 并且使用的积极策略显著减少、消极策略显著增多。

城市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大于农村学生, 比农村学生较少采用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其原因可能是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要少、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少;农村学生上大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 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感与孤独感;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趋于外向、更善于表达与沟通, 等等。所有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农村学生使用的消极策略显著多于城市学生, 并且情绪调节能力较差。

高职教育对高职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不显著, 这与高职教育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 而忽视对高职学生的情绪教育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关系。

(三) 高职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策略、学习成绩的相关度显示, 个体采取的积极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都对情绪调节能力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 情绪调节对学习成绩有预测作用, 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预示着不良的学习成绩。

教育建议

高职教育应对高职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施加影响高职教育应重视对学生的情绪教育, 应在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过程中, 贯穿对学生的情绪教育。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情绪教育课程, 如情绪训练或心理辅导课程等, 供高职学生选修;也可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渗入情绪教育。通过情绪教育, 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矫正错误的认知和行为, 养成正确的适应行为, 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消除人际交往障碍, 提高人际交往质量, 调节个人内部精神生活的各方面及相互关系, 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 化解冲突情绪, 确立适合自己的志向水平, 保持个人精神生活的内部和谐。通过情绪教育, 促使学生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学会应对压力, 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源。

要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辅导因单亲家庭学生、农村学生容易使用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应帮助他们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 教给他们遭遇情绪不适时寻求外界帮助的技能, 以及理智地对消极情绪进行调控和升华的技巧, 不要过度地压抑情绪。由于情绪的调节具有个性化、情境性等特点, 应鼓励学生在进行情绪调节时, 根据自身特点考虑具体的情境, 灵活地采用适合自己的调节策略。

要为高职学生提供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的环境应给高职学生创造情绪积极表达的机会和渠道。任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表达自己关于专业学习方面的想法, 解答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班主任或辅导员可多与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在生活、情感方面遇到的困难, 耐心听取学生的倾诉, 特别应多增加与性格内向学生聊天的机会;学校可通过召开学生代表会议, 了解学生对学校在管理、后勤等方面的意见, 并尽量做到使学生满意。

要为高职学生提供文体活动的场所和设施, 多开展文体活动文体活动能缓解人的压力, 排解或疏导人的不良情绪, 通过文体活动, 可以使学生适度地表达自身情绪而不是压抑它、忽视它, 同时, 能促进人际交往, 增进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还可以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能力。

摘要:通过对高职学生的情绪调节特点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具有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在调节情绪时较多地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但也使用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在调节情绪水平上认知调节多于行为调节;高职学生性别、是否属于单亲家庭及生源地对其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影响, 年级、专业差异不显著;情绪调节能力、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 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习成绩成负相关。

关键词:高职学生,情绪调节特点,调节能力,调节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启刚.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述评[J].心理研究, 2008, 1 (2) :42-46.

[2]黄敏儿, 郭德俊.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发展趋势[J].应用心理学, 2001, 7 (2) :17-22.

[3]侯瑞鹤, 俞国良.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 (3) :375-381.

[4]黄敏儿, 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 2003, (1) :109-111.

上一篇:商业运营方案下一篇: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