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分析

2024-12-09

大学生自杀分析(共12篇)

大学生自杀分析 篇1

一、近年来国内高校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部分案例

2011年1月1日,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华东理工大学宣传部向媒体表示, 死者的成绩不好, 各门课程及格的比不及格的少很多, 有些甚至是零分。

2011年1月20日凌晨, 通州区东关大桥北侧百米处, 北京物资学院研二女生小聂跳河溺亡。事发前, 小聂曾发短信告知舍友:“明天看不见我, 就来河边找我”, 同学于清晨看见短信并报警。据知情人士透露, 其遗书自曝患抑郁症, 因生活压抑才选择跳河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天涯论坛不完全统计, 2010年-2011年发生过近90起大学生自杀事件。相关数据显示, 大学生自杀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学生自杀在当下中国已然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现象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花样年华的大学生选择这样一条不归之路呢?这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原因分析

(一) 外部环境因素

1. 社会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竞争加剧, 生活节奏加快, 巨大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价值观念的冲突, 贫富差距的拉大, 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造成了心理不平衡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 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 极易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种种困惑、迷茫、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连续扩招使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快速增长, 这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但另一方面由于扩招的速度过大, 超越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 致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对大学生形成的压力有增无减。严峻的社会现实使大学生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 引发悲剧。

其次, 网络虚拟世界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一方面网络满足了大学生了解和探索外部世界、宣泄情绪、缓解压力、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又为大学生寻求角色转换、实现自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但是, 虚拟世界的虚假、黄色、暴力等负面信息是青年大学生难以过滤的, 这就加剧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

再次, 媒体的误导和诱导。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对自杀事件的大肆报道和渲染, 对大学生自杀产生一定影响。如一些媒体详尽描述自杀过程、煽情的标题惹人眼球, 网络上甚至出现“自杀方式研究”的帖子等等。媒体的失当行为对一些本就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学生极具诱导和暗示性, 从而诱发自杀行为的产生。

2. 学校因素。

首先是学习压力。由于大学注重的是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学习和作息时间大部分由学生自己掌握, 这显然不同于中学, 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其次是情感压力。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恋爱的美好季节, 但由于成长环境、恋爱观、价值观等的差异, 常常会给大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困惑。最后人际交往的压力。大学开放式的生活环境使大学的人际环境复杂化。有些学生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无力应对, 从而陷入孤立的处境。一旦出现情绪郁闷, 无人倾诉, 无人相助, 极易产生厌世情绪。

3. 家庭因素。

首先是爱与教的错位。研究表明, 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合格的。要么过度保护。要么过于严厉。过度保护导致依赖、被动、胆怯、任性等心理倾向, 而过于严厉则导致冷漠、盲从、不灵活和缺乏自尊、自信等心理倾向。这就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在他们进入大学, 远离家乡, 遇事无人帮助和理解的情况下, 很容易走上不归路。其次, 家庭氛围的恶化。许多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完全听之任之, 顺其自然, 家庭成员间缺乏交流, 家庭沟通不够, 使孩子缺失情感交流与满足。再如父母关系不和睦, 离异, 再婚, 或突发事故去世等。这些不和谐的家庭因素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些大学生往往用自杀来表示对不和谐家庭的抗议。再次, 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孩子压力非常大。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愿望, 尤其是那些处于社会中下层地位的家长, 这种愿望更加强烈。他们曾经饱尝人世间的炎凉, 渴望通过自己的下一代来改变命运。这种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大学生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一旦遇到外界因素的触发, 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最后, 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压力。对于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而言, 大学各项费用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经济困难的同学, 在和一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相比时, 常常会产生自卑感, 再加上对前途的无望, 很容易会选择自杀来摆脱这一切。

(二) 自身因素

1. 心理承受力的脆弱。

一方面, 来自整个社会的紧张刺激增多带来的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 不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要求, 很多学生成长历程过于顺利, 极少遭遇逆境, 一旦遇到挫折, 或惊慌失措, 茫然痛苦;或悲观失望、萎靡不振。

2. 躯体疾病。

各种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病, 常使人烦躁不安, 敏感多疑, 情绪稳定性降低, 行为控制力减弱, 兴趣缺乏, 人际关系紧张, 严重者可致心理障碍。

3. 个性缺陷。

有些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沉郁、压抑;过于自卑或过分自尊;急躁冲动、固执多疑、易偏激;有太高的个人期望和太强的个人欲望;不善人际交往, 唯我独尊, 爱慕虚荣, 娇生惯养, 感情脆弱等个性特征都不利于心理健康。

4. 人生观的动荡模糊。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逐步确立阶段, 而他们面临的是多元价值体系的选择, 加之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使他们人生观的确立变得困难而复杂、动荡而模糊, 错误的人生观往往限制了他们的视野。

5. 情绪发展中的不稳定性。

大学生正处于情绪最丰富、最动荡的时期, 他们的情绪易冲动, 缺乏冷静思考, 有时失去客观性。

总之, 大学阶段是一生中苦闷、烦恼最多, 体验最深刻的时期, 其内心敏感而脆弱, 易受伤害, 当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与不良的生理、心理因素交互作用时, 会导致心理平衡的失调, 损害人的健康。在沉重的精神打击面前, 不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心理极度失衡, 最终选择以自杀方式寻求解脱。

三、预防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的对策

自杀事件的频发, 不能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为了防止悲剧的重演, 或将自杀事件降低到最低限度, 就需要相应的对策, 以挽救那些徘徊于生死边缘的大学生们。

(一) 社会

媒体应承担起生命价值传播的社会责任。当今社会, 媒体扮演着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态度、信念及行为。媒体对公众的这种影响, 可以对预防自杀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 媒体报道应体现准确、真实, 慎用感性语言和概括性语言等原则。

(二) 学校

1. 重视对学生的教育。

首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出现心理问题而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 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学会认识和应对各种压力, 以培养学生适应坏境和调控心理的能力, 在挫折中学会成长。其次重视生命观教育。生命观教育是以提高生命认知和强化生命意识为主题的教育。开展生命教育, 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把握生命, 珍爱生命。再次重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2.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增进人际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大学生勇于参与社会实践, 从而在实践中正确看待人生、看待社会。

3. 建立校园预警机制。

其一是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其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 使教育工作者心里有数。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矫正, 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其三是建立寝室、班级、系部、学院四级预警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进行救助和监护。

(三) 个人

1. 加强自我修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只有加强修养, 健全人格, 才能认识生命的意义, 领会生活的真谛,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的指引下才能坦然、理性面对人生中成功与失败。

2. 客观评价自我, 积极悦纳自我。

对自我的评价越接近实际, 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 常会带来焦虑的不良体验而产生心理问题。只有客观评价自己, 积极接受自己, 才能做到乐观自信, 增进心理健康。

3. 学会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能力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保持良好心境以消除情绪的困扰。

4. 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关系, 有利于维护身心健康。

总之, 针对大学生自杀问题需要全社会形成一股合力, 帮助处于危机边缘的大学生, 教育和引导他们珍惜生命, 珍爱生活, 为人类和社会进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花样年华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 使大学生自杀事件已然成为当下中国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现象。探寻大学生自杀原因及预防其自杀对策, 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原因,对策

大学生自杀分析 篇2

在我国,自杀是第5位死因,在整个自杀人群中,大学生是其中的高危群体。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计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为74.4%。2007年9月首份大学生自杀心理调查报告出炉,调查历时半年,涉及全市10多所高校近万名在校生,结果显示:大学生中自杀意念发生率高达13%。近几年来,大量的的青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已越来越让社会各界感到忧心忡忡。大学生轻生现象,表面上看是关乎心理或人生观问题,其背后隐藏的却是大学生的关爱及责任感的淡化和缺失,折射出一定的家庭与学校的教育问题。

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我们扼腕痛惜,也更深知,这个群体正在不断用极端的方式来彰显他们的某些生存状态。死者长已矣,但是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有关大学生以及研究生,博士生自杀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以至于让人们产生审自杀疲劳,当下除了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跳楼自杀还能称之为新闻外,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里的学生自杀,已经不能算新闻。2010年,北京科技大学大三女学生陈蕾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调查死因时她的院系领导、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孩子周围的同学都一问三不知,对这件事遮遮掩掩。学校学院院长还对媒体说:“现在大学生自杀很正常。”,某高校领导也曾说过:“在几万人的学校里死几个人很正常。”这些“大学生自杀很正常”着实很让人受伤,作为教育者和教育的管理者,对生命竟然如此冷漠,把学校“名誉”看的比生命还重。学生自杀不仅仅是高校内部的问题,一些高校的领导和老师对“自杀”这样的事往往选择遮掩和沉默。校方和家长往往就是相互推脱责任,用“传染性自杀”等理论糊弄了事,甚至“学校内自杀率比社会自杀率低”、“大学生自杀很正常”这样的话都成为了冠冕堂皇的万能借口。

有果必有因,一个人自杀了,肯定是有原因的。说一个人自杀很正常是站不住脚的,说接二连三的高校学生自杀很正常,就太过牵强了。一个人的行为与所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大学并不位于真空之中,大学生也不是在心理上已修炼得百毒不侵的圣人,因此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是一种特殊现象。虽然都是心理问题造成的,但引发它的原因却不一定相同。大学生的心理疾患以自杀这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应该考虑到在大学里能够影响甚至改变大学生的心理的一些主要刺激,比如学习的压力、学校和家庭对教育的疏忽、学费负担、等等。另外,也应该考虑到社会的现状对大学生的影响,比如就业难使其对毕业后找到符合其心理期待的工作感到渺茫甚至绝望等。

也许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太脆弱了,可我说是当今的大学教育太脆弱了;也许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贬值了,但是我认为是现在的大学教育贬值了。正值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们,为什么会轻易的结束自己生命?为什对他们而言活着比死亡更痛苦?他们自杀是迫于压力还是迫于无奈?现在的大学教育和家庭教育又是怎么了?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否合格?有没有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学校和家庭是否应该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负责?

大学生自杀,不仅是其个人问题,更应该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的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教育功利化是一种现实,教育浅薄化、浮躁化、物质化、工具化、粗暴化也是一种事实。心理教育也好,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也好,思想政治的教育也好,乃至人文精神的培育也好,教育的本质是细腻的,是交流与对话的,是讲究过程与方式的。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可我们的教育和书本似乎还在原地踏步。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完了是考试,考完了还是学。为何大学生感觉自己“百无用处是书生”?为何大学生走出校园后会茫然地发现自己所学知识毫无用武之地?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子一下子走入城市还不太适应?大学与社会的脱轨,大学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轨,使得大学生们无所适从,使得他们倍感脆弱和打击,他们只能被动的面对社会。很多学生辛辛苦苦的搞学习、考证件、参加活动,可是到头来依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有大学生无奈去当掏粪工,竟然还有某央视著名主持人说风凉话,让他们改变中国掏粪现状。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与社会环境下,想心理健康都难!

当我们回头看一看大学,中专改成了大专,大专升成了本科;千人大学变成了万人大学,多所万人大学组成了大学城。一方面是扩招和膨胀,一方面却是忽略和漠视对学生素质及能力的教育。而如何让大学生们融入这个社会,大学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大学教育同样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

对家庭教育来说,很多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特别高,以至于这些学生在某些问题上不知道如何去和家长及时沟通解决。家长多数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更多的是要求孩子取得好成绩,而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感受!出现因心理压力过大而自杀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生活在一个倍受溺爱的环境里,优越的物资生活条件、家长无限的溺爱、家庭教育的偏激注定了其特有的性格,使得很多人面对困难没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偏激。

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篇3

关键词:自杀;心理健康;对策

一、前言

近几年在我国中小学生自杀现象频频发生,2011年9月19日下午,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三名年仅十岁的女生相约跳楼自杀,据女生称:“跳楼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2012年1月5日,在安徽省阜南县两名小学生在教室里喝农药自杀,并写下遗言“死了怪数学老师”,所幸的是两个孩子因为抢救及时而幸免于难。一例例血淋淋的案例让我们都十分的痛惜,不禁感叹祖国的花朵竟然如此脆弱,凋谢的方式竟然如此的悲壮。然而一味去痛惜并没有什么作用,我们必须深入探究找出导致这一现象频频发生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地预防策略,有效来杜绝此现象的发生。

二、中小学生自杀的特点

(一)冲动性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这些中小学生自杀都是十分冲动的,激发他们自杀动机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二)突发性

这些自杀者在前一天还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常,根本没有什么征兆,突然就发生了自杀现象,这让家长和老师都猝不及防。

(三)频发性

从各种传播媒介及各种讨论,我们常常听到有关中小学生自杀的事例,尤其最近几年中小学生自杀的案例及其频繁。

三、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

(一)家长教育偏差

儿童自出生之后首先接触的就是家庭,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对独生子女十分的溺爱。因此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父母包办了所有应该是孩子自己选择和完成的事情,忽视了对子女生存能力的培养。导致其自尊心和虚荣心极强,心理承受能力低。

(二)教师素质低下

教师不仅是“授业解惑者”,也是“传道者”,是道德与知识的双重承担者,而当下许多教师放弃自我内心世界的修养出现了违背道德的行为。例如许多教师体罚、辱骂、甚至猥亵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教育体系不完善

我国教育体系尤其是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唯分数为唯一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分数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所以致使一些学生不堪其压选择轻生。

(四)大众媒介的影响

当下大众媒介无节制的宣传,根本不考虑中小学生的接受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不可言说的推动作用。

(五)人际矛盾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然人际矛盾的发生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他们与教师之间、同学之间以及与家长之间都会由于意见沟通不一致,没有形成相互的信赖和认同,因而产生了误解和冲突,进而矛盾激化,导致了学生的自杀。

(六)心理问题

通过对许多自杀和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的研究,会发现他们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孤僻、敏感、好冲动等心理问题。其中,性格内向,抑郁自卑、任性冲动的学生最容易自杀。

四、预防中小学生自杀的对策

了解了中小学生会做出这一极端行为的原因,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索一些有效地预防对策来有针对性的防范于未然,避免这样事情的频发,尽量去杜绝此类事件。

(一)开展“挫折教育”课程

由于当下的中小学生从小都是在温室里长大,内心都极其的脆弱,从出生就是一直在父母的保护之下,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使得他们根本经不起半点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里开设“挫折教育”一系列的课程,让学生们体会到每个人这一生必定都会面临各种的挫折,当我们面临挫折时不是去逃避一蹶不振,而是应该迎难而上去努力克服困难。

(二)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并树立正确的家教观

家是孩子温馨的港湾,创建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焦躁、烦闷的心情,有效减少孩子冲动的行为,进而可以避免许多危险情况的发生。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爱孩子要有度,绝对不可以无休止无尺度的溺爱,要努力走进孩子的心里做孩子的心灵朋友。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说心理问题是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所以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下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其次,要开展心理咨询辅导,让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发挥作用,切实为思想有障碍的学生排忧解难。最后,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改善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中小学生压力很大部分来自于学习的压力,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当下的教育制度导致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来评价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的素质低下,施教不当也是导致当前许多的中小学生自杀的罪魁祸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必须担得起社会以及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做一名有良好师德的教师。

(五)加强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对中小学生加强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懂得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学会勇敢地面对人生,让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美好,积极地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强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小结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因为它只有一次,无论是谁都应保护好自己的生命。放弃生命不单单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没有对社会对家庭不负责任。当然中小学生出了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们身上暴露出的缺陷也说明教育存在严重的弊端,这需要中小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联合起来,经过长期共同的努力,才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进而才能做到尊重生命,保护生命。

参考文献:

[1]李志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郭艳彪.当前中小学生自杀的心理成因和预防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1).

[4]李红娟.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分析[J].校园心理,2010(3).

大学生的自杀心理分析与预防 篇4

一、自杀概述

自杀是一个人烦恼和苦闷的、发展到极点, 自己又无法解脱, 对挫折产生恐惧, 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没有生活与存在的意义时采取的极端的, 最后的“自我保护”手段。

按心理类型可将自杀分为心理满足型自杀和心理解脱型自杀。心理满足型自杀是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的压力下, 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心理解脱型自杀主要是由于受到挫折、自卑感强烈、感到生活无意义、悲观厌世、对现实生活绝望或者生活、学习、交友、就业等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 长期处在一种心理抑郁的情绪中, 久而久之为了排解心理的抑郁或摆脱疾病的痛苦而自杀。

按照发展过程可将自杀分为冲动型自杀和理智型自杀。冲动型自杀又称情绪型自杀, 常常因爆发性的激情引起, 有明显的偶然事件。理智型自杀是自身经过我方面的评价和体验, 充分思考后逐渐萌发自杀意念,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自杀准备而采取的行为。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自杀已成为十分突出而为世人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供的资料表明, 1950—1960年间, 全世界30多亿人口, 每年都有30万人死于自杀, 平均每天1000人, 几乎每1分钟就有1人自绝生命。1990年全球自杀死亡人数达140万。

在我国, 自杀的现象也较严重, 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身亡, 也就是说, 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据原国家教委的不完全统计, 1987年我国有50名大学生自杀。1990—1994年4年间广东一个省就有10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01年一年之内, 广东省高校有7名大学生自杀身亡, 大学生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

二、大学生自杀原因的分析

(一) 学业压力过大

学业压力过大是我国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 他们考上大学以后, 往往会碰到新的适应问题, 如专业不如意, 甚至根本就不喜欢, 学习方法不适应, 听不懂学不会, 成绩下降, 有危机感。其次, 如果想在大学里好好学习, 出类拔萃, 将来干一番事业, 势必带来多方面的竞争和压力。再次, 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使孩子感到难以达到就很容易陷入绝望而自杀。

(二) 就业压力过大

过去大学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双向选择”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紧张是大学生产生烦恼而导致自杀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中学到大学, 学习方式、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 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区域的大学生, 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习惯都不一样, 面临全新的人际关系问题。到大学后, 要处理宿舍里的同学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以及与异性的关系等, 处理不好容易使一些同学很苦恼, 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而导致自杀。

(四) 情感困扰

恋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自古以来, 为情所困而自杀者占了很大的比率。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 加之大学的生活相对自由, 不少人都会萌动芳心, 涉入爱河。然而, 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的, 有恋爱就可能会有失恋。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就是痛苦和烦恼。

(五) 家庭的不幸

家庭不和, 关系破裂, 往往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无形的创伤, 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甚至导致人格障碍。一旦生活中出现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走极端。

(六) 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差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相对都比较优越, 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情感脆弱, 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遇到某些困难和挫折, 往往感到难以承受, 丧失自信而轻生。

(七) 身体罹患疾病

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自杀原因。躯体疾病常常见于患有绝症的人, 如癌症、慢性疼痛、突然失明或其他残疾等, 精神疾病如人格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八) 遗传因素的影响

脑内的5-羟色胺浓度降低, 则自制能力下降, 容易引起沮丧情绪, 出现抑郁, 导致偏激行为。

三、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

对自杀现象的预防包括预测与防治两个方面。预测是指对自杀危险性的评定, 就是用各种方法预测出自杀的高危人群, 从而进行危机的干预。防治是指对已经有明显企图自杀或者已经采取过自杀行为和自杀未遂者进行干预和辅导, 防止自杀者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一)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测

自杀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特别是对于理智型自杀, 往往可以发现其心理表现和心理过程。一般来说, 自杀者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

(1) 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形成阶段。在各种负性因素的影响下, 容易感到非常无助和绝望, 于是萌生出自杀的想法。在这个阶段, 其内在的自杀动机和意念一般不易察觉, 但并非没有迹象。如自杀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孤独、沮丧、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等, 是可以察觉的。

(2) 矛盾冲突阶段。自杀者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后不会马上就采取行动, 往往处于非常苦恼和徘徊之中。在生与死的面前, 想得非常多, 产生激烈的心理矛盾。这个时期求生的欲望特别强烈。由于求生的本能使自杀者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 常常会谈论与自杀这有关的问题, 直接或间接地暗示自杀意图。

(3) 自杀的决定阶段。自杀者在经过生与死的抉择之后, 已从生与死的矛盾中解脱出来, 坚定了自杀的念头, 情绪会恢复, 表现出异常的平静、轻松、自然, 开始考虑自杀方式, 做自杀准备, 如写遗书、告别朋友, 无缘无故地送给他人礼物等。

(4) 自杀实施阶段。自杀者经过上述几个阶段以后, 往往采取比较果断、坚决的自杀行为。这时自杀的死亡率特别高, 而自杀未遂者自杀的复发率也很高。

一般自杀者多有以下性格特点:性格过于内向、孤独、情绪不稳定, 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之中, 不能自拔;思维刻板执拗;缺乏自信, 自暴自弃;悲观怯懦, 退缩, 不思进取, 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看成是不可克服的困难;性情暴烈而脆弱, 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 往往会走向极端, 情绪极度低落, 悲观失望, 心灰意冷, 企图一死了之。

(二)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治

对于自杀问题的防治, 我们要从社会, 学校及个人方面考虑。对于整个社会来讲, 有自杀趋向的人, 社会应该引起重视。周围的人应该多关心这类人, 多听他们的倾诉, 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对于学校来讲, 应该做到积极预防。建议每个学校配备心理咨询老师,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来预防。对于发现有自杀趋向的人应该密切关注他的言行, 必要的时候要采取强制手段。

对于大学生而言, 应做到:

1.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自杀的许多因素中, 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对问题的主观态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 最积极的办法就是要自觉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提高自己的心理耐受力

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 一帆风顺的人毕竟是少数, 而挫折与磨难往往对人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意志比较薄弱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受挫折的能力, 心理耐受力很差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等特点, 遇到挫折时用意出现过激行为。

四、总结

生命对于自然来说, 必然有它光亮的一面, 都有存在的空间和位置。我认为自杀其实是逃避现实对自我价值的检验。大学生活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珍爱生命, 正视挑战, 真正走过春夏秋冬的人生, 才会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宁维卫.《开掘心智的金矿》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6.

[2].郑日昌.《心理健康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论中学生自杀 篇5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学生自杀行为屡见不鲜且自杀率逐年上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进入“高发期”,中学生的自杀现象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社会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中学生心里素质低下等种种原因导致中学生自杀率连年攀升。关键词: 中学生

自杀

现状

原因

对策

自杀为人类十大死因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青少年的心理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而起引起的青少年自杀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浅析我国中学生自杀现状及其心理,分析导致其产生自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一. 中学生自杀概述 1.我国中学生自杀现状

自杀起源于心理社会冲突,是有目的、有计划蓄意终止自己生命的毁灭性行为,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伴随近年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青少年自杀呈上升趋势,据多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青少年自杀第一大国自杀,自杀已成为中国十五至三十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

根据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及人口密集地区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3.2%—28.0%,自杀计划的发生率为5.0%—11.9%,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1.2%—4.0%,中学生的自杀率占总自杀人数的26.64%,换言之,每年中国的自杀人数中有近百万是青少年中学生,全国各地中学生轻生的新闻已屡见不鲜,这种自杀现象已到了惊人的程度。

2.中学生自杀的心理历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众多的青少年自杀者并非是在顷刻之间裁决自己的生死,即使高空一跃,临池一跳虽然几秒钟光景,然而在此之前还是经过较长的心理历程的。这种心理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自杀彷徨即心理矛盾的冲突和自杀者平静阶段。个别中学生在遇到挫折和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萌生自杀的想法,形成自杀动机。如在一些案例中,有中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不适应课业繁多的状态,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无意义,便决定以自杀来寻求解脱,将自杀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再如,某位中学生父母离异,对其生活、学习不闻不问,给该中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大创伤,在学习生活上几经挫折后,该生万念俱灰,想到以自杀来报复其父母。这些案例都说明在外界某些因素的刺激下,易形成自杀动机,这是自杀心里历程的第一步。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想自杀的中学生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状态中,难以最终做出自杀决定,这也称为自杀彷徨。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预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作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在自杀彷徨的阶段,任何一种能够因素都可能改变自杀者的想法,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行事易冲动,极易在冲动的状态下坚定自杀的想法,从而采取自杀行为。当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这样周围的人真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已经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好转的表现。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尤其是冲动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为生与死的选择而苦恼。因此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表现出各方面的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此时,他们的下一步动作就是采取自杀行为。二. 浅析中学生自杀的原因 1.中学生的个人因素

从中学生这一群体身心发展特点上看,中学生时期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疾风暴雨、变化剧烈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面临考试、升学、就业、交友、恋爱等诸多人生选择,各种心身矛盾和众多的心理欲求,使其经常体验到失望、痛苦、悲伤、悔恨、激愤等负性情绪和严重的挫折感、不满足感,而其心理又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技巧,因而是最易出现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的“危机期”。自杀企图即是心理危机的一种突出表现。

此外,从中学生个体的人格特质来看,一部分中学生性格内向、孤僻,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或冲动、过激、偏执,神经质的人格特质;有的本身即是神经类型为弱型或强而不平衡型或过敏体质者,其耐受力较差,一个普通刺激就使其难以承受;有的内心有强烈的孤独感、痛苦感,这种体验长期积累达到一定极限时,一个偶然因素即可导致轻生念头的产生。2.中学生成长的家庭因素

从一些中学生自杀的案例分析中来看,中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对其是否采取自杀行为有很大影响,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过分溺爱娇惯或斥责、苛求、打骂,或家长期望值过高,一旦高期望变成高失望,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反差常导致父母心理严重失衡,这些又必然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明明暗暗的方式表露出来,都会使学生感到家庭的巨大压力而处于紧张、焦虑、不安之中。

另一方面,许多数据及案例事实表明,家庭不健全也是导致中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如果父母离异或一方或双方去世,生活在这种不健全家庭中的中学生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处于这种生长环境中的中学生可能由于受到不全面的关爱,较敏感,自卑,相比其他同龄人更易陷入束手无策境地,倍感孤独无助,苦涩迷茫,更容易轻率的选择了不归之路。3.中学生所处的学校因素

学校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一个生活环境,由于现行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这一最为重要的生活环境又是其最感到压力的外界环境。而“压力”与“焦虑”是一对孪生兄弟,学校学习生活的巨大压力使他们经常感到情绪焦虑、紧张恐惧、身心疲惫。美国布洛姆(Brown,D.T.)的研究认为:学校的压力源,一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二是同学之间的关系;三是成绩与考试;四是来自于学校的批评与处罚。来自学校的任何一方压力源,当其不堪重负时,就极有可能以死来逃避或抗争。此外,大多数中学学校更关注于学生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正确干预与引导。中学生面临着学习的巨大压力和成长的诸多烦恼,他们往往很难自己调适,免不了因为一些矛盾而导致心理的剧烈冲突,进而发生各类心理障碍。但又没有机会、或是没有专业的人士帮助他们及时解决。这就很容易导致中学生自己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 应对中学生自杀的对策

导致中学生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中学生自杀问题也应该从多种角度入手。1.中学生个人方面。

青少年中学生首先应正确认识生命,学会欣赏生命、敬重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懂得生命的珍贵,树立起“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爱”的观念。其次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看到自己善良、宽容、坚强的一面,建立自信心。同时认识自己性格的缺陷,努力成长,提高沟通能力,主动与同学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他人求同存异,逐步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最后,青年中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要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会勇敢直面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不用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懂得寻求帮助,不给自己施加太大压力,保持良好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情绪。2.家庭及学校方面

中学学校应适应当前独生子女学生的群体缺陷和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影响大的新形势,及时转变一些旧的教学观念。应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化成绩上,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平等的关注到每一位同学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中学校园应开设心理教育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疏导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同时对教师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师生关系,做到平等教学,文明教学。转变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家庭在避免中学生自杀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应过于严厉或过于功利,对中学生的成长监管不应过于专制也不应过于放任。家长不仅要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更应减轻心理负担,让中学生成长在一个民主、和谐而又不失规范的家庭环境中。家长要给中学生足够的关注与关爱,但不能过分溺爱,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向中学生传达正能量,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引导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此外家庭和谐也是避免中学生走上极端道路的重要因素,为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家长应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3.社会及政府

社会应积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如成都市为预防中小学生自杀将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并准备效仿日本、韩国建设大型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不仅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存实践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应在全国中学范围内建立有效的绝望心里防范机制,如全部中学生普及防范此方面的知识,设立个人心理危机咨询电话,建立中学生自杀行为快速干预和抢救系统等。在中学校园层面应有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大众媒介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建立干预中学生自杀网络,加强中学生自杀危机的干预工作,建立自杀危机干预团队和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组建预防中学生自杀的社会安全网络,有效解决中学生自杀危机。

美国自杀协会前主席帕佛说:“防止自杀的最佳途径不是注意自杀本身,而是导致该行为的发生原因”。因此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导致中学生自杀的原因,只有从根本上阻止中学生产生自杀动机,悲剧才能减少。自杀是令人痛惜的,中学生的自杀更犹如开得正艳的花突然枯萎,令人惋惜。愿这类悲剧能少之又少,挽救中学生,防止中学生自杀,也是在挽救一个国家的未来!

参考文献:戴亚杰

《何苦自杀》

汪海燕 吴才智 《活着没商量—自杀心理及其预防》

埃米尔·迪尔凯姆 《自杀论》

张晓玲《中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自杀分析 篇6

关键词:自杀;伦理道德;防御机制

Abstract:Suicide seems to be a heavy topic,bu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committing suicide,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topics of our research.This paper was based on analysis of related suicide theory,combined with Chinese filial piety and took “suicide” by Durkheim as an opportunity,in order to interpret ethics of suicide.And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family,society and school,then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alleviate the social phenomenon.

Keywords:commit suicide;ethics;defense mechanism.

自杀不仅是对自身肌体和生命的摧毁,而且无形中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障碍。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亚里士多德跳海自杀、海明威开枪自杀、川端康成卧轨自杀、顾城引颈自杀到2015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大学生的跳楼自杀等等,这频频的自杀事件无疑使“生存或者死亡,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再次成为热议。随着大学生自杀人数的不断增加,我们必须勇于正视这一社会问题,并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降低自杀率,塑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一、自杀的理论研究

自杀是现代社会人类十大死因之一,全世界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因自杀而死亡,平均每40秒就有一例自杀者身亡,超过四分之一的自杀死亡人数来自中国,而中国自杀数据显示:15—34岁的青壮年人群中,自杀在死亡原因中排第一位,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这一年龄段的黄金时期。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生自杀”为关键词,搜索到了82085条结果,以“生命教育”为关键词搜索也有将近3100000条结果,面对这样的数字,我们除了惊叹的同时,更应该引起的是一种警觉意识和防御行动。

从国内外对自杀的研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自杀是心理、社会和生物等诸因素相互作用之下而形成的一种结果,是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与自身素质互动的一种产物,是一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杀研究道路上堪称里程碑的是法国社会学家E·Durkheim的专著《自杀论》,这本书第一次系统、科学地对自杀现象和理论问题进行专门论述和探讨,对自杀下了一个定义,认为“自杀是指受害者本人在明知其后果之下,直接或间接的经由积极或消极的行动所导致的死亡事件”。①在随后的研究中,不同研究领域中的学者们都分别从各自研究点出发对自杀进行不同的概念阐释,如心理学家主要从强调行为者心理上的自主性及行为上的目的和功能是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角度来对自杀进行定义,认为自杀是代表任何主动以结束自己生命来解决现存问题的行为;精神病学家等人认为自杀行为是“指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夺去自己的生命,强调自杀行为的致死性,是对自杀行为的一种客观描述”。《不列颠百科全书》将自杀定义为“蓄意或者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综上所述,虽然学界对自杀的定义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和看法,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得出自杀一般都具备两个条件,即一是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向;二是结束自己生命的活动。

根据自杀造成的结果,国际上通常将自杀分为三类:成功自杀、自杀未遂及自杀意念。首先,成功自杀是我们大部分人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自杀,这一自杀造成的结果是自杀者身亡,即自己杀死了自己;其次,自杀未遂是指自杀者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杀,但是由于某种客观原因如抢救等未能成功自杀或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情及威胁他人而自损但并非有自杀意向;最后,自杀意念是指有自杀的想法且主动愿意去死的,但是未付诸行动,这种分类体系中,自杀意念是最难以确定和无法证实的。

法国社会学家E·Durkheim基于社会整合与社会失范理论模型,提出了四种类型的自杀,他认为只有当个体与社会团体或者是个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出现了障碍或产生了离异或隔阂的情况下,个体才会产生自杀现象。这四种基本类型的自杀分别是:失范性自杀、利他性自杀、利己型自杀和宿命性自杀。第一类,失范性自杀,起因于个体的行为失去了规范,个人与社会的固有关系被破环,个体失去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失去了与社会、他人的一种联系,进而产生了极度的惶恐和困惑心理,这种自杀往往由于突发事件的产生,如个体失去工作、亲人死亡或失恋,深陷痛苦中而难以自拔,情绪失控而导致。第二类,利他性自杀,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规范的要求,出于为了某种主义的实现或为了整个团体竭尽忠诚而选择舍弃自己生命的行为,例如疾病缠身的老人为避免连累家人或社会而选择的自杀。在他们的心里认为自杀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第三种,利己型自杀,这类自杀是社会上最多数的自杀类型,这类人群由于与社会脱节,缺乏社会和集体的支持,表现出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以个人的发展和感受为中心,当产生了严重的孤独、空虚和生存不幸的感觉时,就选择自行结束生命。这种行为只考虑到了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给家人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违背了中国传统孝道精神。第四种,宿命性自杀,是与失范性自杀相反的一种自杀类型,因为这种自杀多产生于社会对某部分人群的过度压抑与管理。如囚徒在狱中自杀等。

我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型自杀和理智型自杀两种,前者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后者是自身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充分判断和推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的行为,可见相比于迪尔凯姆的自杀分类,我国学者的分类比较笼统。

二、自杀的伦理道德之争

自杀是个社会问题,在雅克·蒂洛和基思·克拉斯曼合著的《伦理学与生活》一书中提到:“一个人可能犯下的最恶劣的道德罪过是结束自己的生命”②。在这本书中讨论了自杀合乎道德和自杀不道德两种对立的观点。前者认为自杀合乎道德的理由是基于伦理利己主义和个人自由原则基础上的判断,强调只有自杀者本人才清楚活下去和结束自己的生命哪个才能带给自己满足、美好和和谐,他自己享有对生命和身体的决定权,有自己对生命价值的判断。而后者认为自杀不道德的理由是认为所有企图自杀或实际自杀的人都是非理性的,或者是精神或情感混乱的人。这种观点的代表性说法是:“任何精神正常者都不会自杀”③。这一理由进一步指出,由于自杀决不是理性行为,因而只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针对自杀不合乎道德有来自宗教方面的原因,因为无论何种宗教几乎都反对自杀,它们认为只有神或上帝才有权决定生命的诞辰和结束。D·卡拉汉在《堕胎:法律、选择和道德》一书中提到:“预先假定上帝是生与死的最初动因,直接干预自然界和人类事务。这不仅是在神学上是可疑的,而且还会在直接关心人的生命方面,掩盖人们界定术语、做出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必要性。此外,说上帝是生命权利的本源,这在神学上是无甚异议。”④另一个支持自杀不合乎道德的理由是“多米诺理由”,这一理由持有者认为若允许自杀,那么其他形式的凶杀便会接踵而至,造成多米诺现象的出现。而认为自杀不合乎道德的最有力的理由是公正理由,因为自杀者给身后活着的人造成了许多不公平的困难。

笔者认为在这一问题的伦理道德之争上,自杀不合乎道德更能体现“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属性,同时,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层面来分析,自杀这一社会行为违背了中华孝道精神的基本要求。我国的孝文化要求每一个华夏子女都应该做到“养亲、敬亲,顺亲、谏亲,爱己、显亲”,《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⑤可见孝文化认为子女的身体是父母的馈赠,子女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能随意毁伤。《礼记·祭义》也记载:“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⑥也指出了生命是对父母血脉的传承,子女应该爱护自己,保全自己的身体,这既是对父母尽孝,又是对生命的敬畏。

三、大学生自杀成因分析

首先,社会环境的变化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影响,人们的社会思想由一元价值观转向多元价值观,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和人们的情绪、情感的急剧变化。在如此大的社会压力下,大学生面对多变的市场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时间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脱轨,导致心理压力过大,难免走向极端。

其次,来自家庭的影响。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的家庭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的转变,迫于生活压力,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更多得投入到了物质方面而忽视了对孩子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关心。另外一方面是现代观念的更新,一些父母为了更好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选择了离婚,使得一部分孩子从小就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活在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完整家庭中,得不到充足的亲情,没有家庭的归属感,对他们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产生了自卑心理和逃避心理。

再次,来自高校的影响。来到大学校园,意味着开始踏上社会生活的第一步,而高校得培养方式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有些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知道一门心思学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课外活动,导致脱离学校生活、集体生活,久而久之,产生了孤僻的心理,易出现失范型和利己性自杀。

最后,受个体的影响。大学生抗挫能力比较差,笔者曾在《挫折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中着重研究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表现,其中挫折认知的偏差和过度沉浸在挫折自我情境中,是大学生自杀的一大成因,这些挫折可能来自于友情、爱情,也可能来自于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等。当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而是消极避世,寻求自我解脱,走向轻生的道路。

四、缓解自杀的对策分析

为了引起大家对自杀这一社会问题的重视和关注,自2003年起,每年的9月10日被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伸出援手,挽救生命”,而高校作为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通过对自杀原因的解读,高校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自杀的防御工作。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它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有着非常不可或缺的价值,对于每一个学生对人生的追求和定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最终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在在社会转型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完善,具体为:

(1)加强挫折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其对挫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要引导其正确地对待和认识挫折,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为其创造挫折情景,提高其抗挫能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2)加强生命教育。在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法制观、道德观这五大内容,面对大学生自杀这一社会问题,我们应不断补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生存观教育,并把中华孝道精神同生命教育紧密联合,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恋爱观教育。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调查也有部分学生因失恋而选择自杀,因此学校要积极设置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的本质以及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利与弊,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每个人都有恋爱自由,要学会尊重他人人格、尊重他人选择的权利,如果被对方拒绝时要理智对待和处理,决不能纠缠不休或是采取报复。

(二)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也就是把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高校课堂上,我们要运用新媒体这一载体通过多种教学工具来强化学生对生命观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平时的心理辅导活动中积极创办相关活动,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构建

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那一天开始就意味着告别了高中那段高强度学习的日子,也意味着要开始过独立的生活,在这段过渡时期,辅导员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他们是学生生活的导师,是其人生新的指路人,因此对辅导员的各方面素质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高校要精心选拔并培育辅导员,尤其要注重对辅导员的心理素质的考量,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使其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及时疏导,与此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关爱,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感受集体的爱,逐渐增强其自信心,使其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和学校生活中去。

注释:

①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05.

②(美)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65

③同上

④D·卡拉汉.堕胎:法律、选择和道德.纽约,1970,417-418.

⑤孝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05):04.

高校青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分析 篇7

一、青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分析

(一) 内在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高校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有:一严重的抑郁情绪。抑郁症是最常见, 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精神疾患。重性抑郁症患者中, 75%的有自杀行为, 15%最终死于自杀。从作家海明威、三毛到北川县的县长, 还有歌星、影星、诗人等, 都曾是抑郁症的受害者。抑郁症有明显的特征, 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 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从心理学的角度,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为:

以上九个症状至少存在四项, 且持续时间两周以上甚至数年, 没有缓解, 反复发作, 影响正常生活。抑郁又称为“心理感冒”, 也就是说, 它像感冒一样常见。成年人大约60%~70%, 一生中都会经历程度不同的抑郁症状或担忧情绪, 通常这些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消失, 但也有一部分人的抑郁情绪则会变得格外严重, 影响到人的精神生活或躯体状态, 从而形成较为严重的抑郁症。

二是早期经验不良。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的控制并不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一些年轻人踏入社会后, 对自己的父母往往怀有极大的逆反。他们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 总是试图摆脱家庭的束缚, 经常会与家庭的保护伞发生激烈的碰撞, 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酿成悲剧。人的童年经历和青少年经历对人生的影响非常之大。这些早期经历不良、心灵伤痕累累的青年学员在进入到高校的同时, 也就隐蔽着自杀的危机。

三是特殊的人格特征。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荣格曾经说过:人的内心越自卑, 人格特征往往表现得越坚强。这一点在自杀倾向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越是表面坚强的人, 内心其实越柔弱。

(二) 外界客观原因

一是环境刺激多, 系统支持少;所谓刺激多, 是指当前青年学员面临的压力事件增多, 心理容易失衡;所谓支持少, 一方面, 高校独生子女多, 个性张扬, 导致人际关系疏远, 缺乏内心交流, 友情支持少;另一方面, 高校教育者对青年学员的内心世界、内在需求, 了解和关心得还不够, 社会支持少;由于缺乏系统支持, 心理失衡的青年学员容易诱发心理危机。

二是关注思想多, 关注心理少;面对青年学员出现的问题, 我们往往习惯于从思想上去分析, 忽视了对心理原因的剖析;习惯于从思想教育上寻求对策, 忽视了心理知识的普及, 心理问题的疏导。

三是现实问题多, 解决途径少;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心理问题已变得越来越普遍, 不少青年学员在心理上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但是很少想到要寻求支持。高校投入力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 但常常是有心理问题的人不去找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师找不到有问题的学生。这些问题也是导致青年学员自杀的客观原因。

二、高校青年学生自杀问题的心理预防

预防自杀, 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 由三个层面去把握:防范隐匿的心理问题, 控制可能的自杀倾向, 捕捉明显的自杀征兆。

(一) 防范隐匿的心理问题

一是早发现及时建立心理档案, 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二是早教育, 提醒青年学员珍爱生命。日常生活中, 三言两语的提醒劝诫, 一两个案例的警示, 都会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 可以有效阻止自杀行为。三是早疏导, 做好相关人员的心灵抚慰。相关人员有:对亲情缺失、性格心理有缺陷、家庭实际困难突出、进步愿望落空、个人婚恋受挫、个人利益受损的青年学员, 对这些人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二) 控制可能的自杀倾向

高校有一些青年学员, 虽然没有自杀行为, 但是极可能产生自杀倾向, 需要高度关注。这一类人主要集中在“三高”人群上:

一是高危人员。近年来高校发生的自杀问题, 大多是因为个人遇到挫折、生活压力过大、婚恋陷入危机、家庭发生变故、身体患病不愈、违纪受到处理、环境难以适应以及严重抑郁症患者等, 这些都属于高危人群。

二是高危举动。生活中, 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青年学员有特殊的生活习惯, 如对肢体、手腕等一些部位刻意加以掩盖, 如果留心观察可以发现, 他们可能割过腕或者划伤过自己, 尽管这些痕迹不起眼, 但却是自杀可能的信号。

三是高危疾病。慢性躯体疾病会导致自杀风险增加。如中风后导致的残疾、脑损伤者, 有19%出现情绪低落且有自杀倾向;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或晚期肿瘤的头两年, 自杀风险最高。这是因为长期患病, 会使人失去生活动力和生存信心, 导致心理疲倦, 以自杀求得解脱。

针对可能产生自杀倾向的人, 我们应如何才能做好预防呢?既要了解青年学员个人的情况, 又掌握青年学员思想变化的活动向。在筛查出可能有自杀倾向的青年学员后, 对这类人员, 应及时请专业人员开展预防自杀针对性教育, 甚至危机干预, 必要时予以强制就医和生命监护。

(三) 发现明显的自杀征兆

自杀者事前都有明显异常言行, 要做到三个警惕:一是警惕自杀性语言。对口头或书面、直接或间接表示想死的语言线索, 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二是警惕行为反常。三是警惕情绪异常。情绪是人心理状态的晴雨表。

自杀者往往在近期情绪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果我们发现身边人突然一反常态, 非常低落或者特别活跃, 好像变了一个人, 很可能就是自杀的一种情绪信号。情绪突然变好尤为要关注。

大学生自杀分析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广州高校分为一本、二本、三本及专科院校4个层次,每层取2个学校,每个学校各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共8个学校,64个班,2 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1 863份,回收率为93.2%。其中男生920名,女生943名;文科学生769名,理科学生792名,医科学生302名;一至五年级分别有学生559,456,415,390和43名;农村生源944名,城市生源919名学生。调查对象的年龄最小16岁,最大26岁,平均年龄为20.9岁。家庭类型以双亲家庭为主,1 766人,占94.8%;单亲家庭80人,占4.3%。绝大部分为非独生子女,共1 435人,占77.0%。在校生活费用月平均为534元。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调查表是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课题组讨论自行编制的。经有关专家评审,并做了预调查对调查表进行修改。调查表共分为6个部分:(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专业、年级、年龄、性别、学生来源、家庭类型、家庭经济状况、对专业满意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2)自评抑郁量表[2]。(3)自杀意念调查表。包括有无自杀意念、产生自杀意念的时间、自杀意念持续时间、自杀意念发生的频率、是否做了自杀准备、选择何种自杀方法、是否和别人谈过这种想法、是否有自杀行为、产生自杀意念的原因。(4)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2]。(5)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6)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2]。

1.2.2 调查方法

在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带领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向被调查者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现场收回。

1.2.3 统计方法

将所收集的资料经过核对、整理后编码录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自杀意念发生情况

2.1.1 不同时间维度的自杀意念发生率

采用自杀意念调查表中,“在您的一生中,是否曾经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作为判断标准,肯定回答者为有自杀意念,否定回答者为无自杀意念。共有619人有自杀意念,自杀意念的终生发生率为33.2%。最近1 a有自杀意念的158人,近1 a自杀意念发生率为8.5%。最近1周有自杀意念的51人,当前(1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7%。

2.1.2 自杀意念的持续时间及频率分布

自杀意念持续时间分为一闪而过、认真地想过、想了很久(超过2周)。自杀意念频率分为偶尔有、有时有、经常有。见表1。

2.1.3 自杀意念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

采取了自杀行动的有64人,占3.4%。其中有过2次或2次以上的21人,检出率为1.1%;有过1次的43人,检出率为2.3%。自杀意念持续时间长者自杀未遂行为发生率高(χ2=30.819,P=0.000)。自杀意念发生频率高者自杀行为发生率高(χ2=86.089,P=0.000)。见表2。

2.2 自杀意念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3。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将自杀意念可能的危险因素专业、年级、性别、学生来源、家庭类型、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在校生活费用、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自觉教师关心程度、吸烟、饮酒、逃课行为、对专业满意度、学习成绩、自评心理健康状况、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获益情况、抑郁、积极应付方式、消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共24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专业、学生来源、家庭类型为无序分类变量,设置哑变量。结果显示,专业、性别、在校生活费用、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自觉教师关心程度、逃课行为、对专业满意度、学习成绩、自评心理健康状况、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获益情况、抑郁分值、积极应付方式、消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共15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

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15个变量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条件参数似然比检验后退法筛选变量,引入和剔除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5,0.1。结果显示,女性、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疏远、自评心理健康状况差、抑郁得分高、消极应付方式得分高、社会支持少是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见表4。

3 讨论

研究表明,广州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自杀意念的严重程度可从其持续时间、发生频率来反映。严重自杀意念者只占小部分,且自杀意念越严重,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越大。Turvey[3]报道,有过1次或2次自杀意念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性是没有自杀意念者的2.4倍,有过多次自杀意念者,发生自杀未遂危险性是没有自杀意念者的13.7倍。识别严重自杀意念者,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于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研究还显示,女性自杀意念率高于男性,与我国女性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的现状相符合。与袁碧涛[4]对深圳市大、中学生研究以及王玲[5]对华南某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研究报道的结果一致。可能是女性对压力的感知强,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想法。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疏远也是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疏远,则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就会低,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感知到的家庭帮助就少。因此自杀意念的预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父母应从精神上多关心子女,多与之沟通,使子女能真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问题。

国内外研究都一致表明心理健康状况差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自杀意念与抑郁症联系尤为密切,有学者报道74.5%的抑郁症有自杀意念[6],Waern[7]报道有自杀意念者的女性中,24.2%患抑郁症。本研究再次印证了这一结果。提示在预防大学生自杀措施中最重要的是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抑郁症。目前在高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的人员,普遍缺乏精神卫生及自杀预防的知识。这使得高校开展的心理咨询工作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实际效果。故提高从事高校心理咨询活动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助于及时发现有自杀意念者,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从而达到预防自杀的目的。

本研究表明,消极应付方式是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与巢传宣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面对应激事件时,个体可通过寻找和利用情感支持以及物质方面的支援来减少紧张刺激。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的人,常采取“回避”、“自责”和“幻想”等应付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9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TURVEY C,STROMQUIST A,KELLY K.Financial los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 rural community sample.Acta Psychiatr Scand,2002,106(5):373-380.

[4]袁碧涛,杨建明,周丽,等.深圳市青少年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722-723.

[5]王玲,路仕容.大学生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2-424.

[6]ALLISON S,ROEGER L,MARTIN G.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young adoles-cents.Aust N Z J Psychiatry,2001,35(4):498-503.

[7]WAERN M,SPAK F,SUNDHV.Suicidal ideation in a female popula-tion sample:Relationship with depression,anxiety disorder and alcohol dependence/abuse.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2002,252(2):81-85.

大学生自杀分析 篇9

一、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自杀观念和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 首先要分析大学生出现自杀想法和行为的原因。以下从生理、心理和生活事件探讨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

(一) 生理原因

有研究发现, 大脑某些部位的异常使一部分人成为自杀的易感人群。而且, 自杀呈现家族聚集性, 可能有遗传倾向。另外, 身体疾患也是自杀的生理原因, 特别是先天的生理疾患无法治愈和改变, 此类大学生虽然是极少数, 但更需要同学、老师和学校的支持和理解。如果得不到关爱和理解, 甚至一直面对异样的眼光和嘲笑, 会给他们带来持续伤害。这种压力逐渐增大, 会使其越来越觉得自卑, 觉得命运的不公平, 既而产生轻生的念头, 最终酿出悲剧。除此之外, 由于药物滥用 (如毒品) 而形成的某种瘾癖可能使机体产生幻觉, 而导致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发生。

(二) 心理原因

自杀行为始于自杀的观念, 而人格是自杀观念的基础性因素。容易出现自杀想法的人格特征主要有抑郁、悲观、绝望、焦虑、自卑等。这些消极的人格特征使大学生出现不稳定的情绪、幼稚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应激处理方式。

(三) 负性生活事件

研究发现, 多数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在自杀行为前都经历过不良的生活事件, 涉及急性和慢性的应急事件。这些负性的事件可能源自家庭、同学关系、学习、失恋、就业等。其中情感挫折是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 约有40%的大学生自杀与失恋有关。学习和就业压力大也是比较常见的引发自杀想法的因素。这种情况在重点大学出现较多。

二、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筛查程序

(一) 心理量表的选用

1.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Self-reporting Inventory) , 又名90项症状清单 (SCL-90) , 于1975年编制, 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 (L.R.Derogatis) 。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 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 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 均有涉及, 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本测验对有心理症状 (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 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如果测量结果呈阳性, 则应进一步筛查。

2.大学生人格调查表 (UPI)

大学生人格调查表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人格健康调查表。该表1966年由日本大学心理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1993年, 由樊富珉、王建中主持修订。目前, 国内已有几十所大学的心理健康中心在使用。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 入学时为其建立心理档案。它有四个作用: (1) 了解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态, 为学校制定有关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参考资料; (2) 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为心理辅导和咨询提供依据; (3)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 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 (4) 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工具。

3.自杀态度问卷 (QSA)

自杀态度问卷 (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 QSA) 由肖水源等于1999年编制而成。QSA由四个分量表组成, 分别是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 (包括自杀死亡者与自杀未遂者) 、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四个维度。QSA共有29个条目, 5级评分。QSA可以用于测查有自杀倾向者或家属的态度, 从而进行积极预防和救助;也可以作为公众的普遍性态度问卷, 了解人们对生命与自杀的认识, 及时发现高危人群。

4.抑郁自评量表 (SDS)

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 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 (1965) 。量表使用简便, 能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但对严重迟缓症状的抑郁, 评定有困难。量表由20道题组成, 4级评分。反映出抑郁心情, 身体症状, 精神运动行为及心理方面的症状体验。

5.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精神质 (P) 、内外向 (E) 、神经质 (N) 和说谎 (L) 四个分量表, 渴望刺激和冒险, 情感易于冲动。 (1) E (内向-外向) :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 可能是好静, 富于内省, 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 可能是好交际。 (2) N (神经质) :分数高者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 忧心忡忡, 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以致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缓, 很容易恢复平静, 善于自我控制。 (3) P (精神质) :高分者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 难以适应外部环境, 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低分者能与人相处, 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 (4) L (掩饰性) :反应的人格中的社会朴实和幼稚水平。

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1986年编制。该量表有10个项目, 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分量表, 分别计算总分和分量表得分, 分数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状况越高, 支持利用度越好。

(二) 心理筛查程序简介

在新生入学心理普查中通过SCL-90和UPI为其建立心理档案, 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选用QSA筛查出有轻生倾向的学生。针对所筛查出的有心理问题和轻生倾向的学生, 选用SDS了解其抑郁状况, 选用EPQ了解其人格结构和特点, 选用SSPS了解其社会支持的状况。量表结果和面谈咨询相互印证, 更加及时和全面地了解学生自杀倾向状况, 更加深入研究自杀倾向的原因, 为干预大学生自杀倾向提供确凿的依据。

三、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干预机制

首先通过心理普查、筛查及时发现有自杀观念的学生, 并深入全面分析形成其自杀观念的原因。然后, 对被筛查出的学生建立特殊的心理行为档案, 并进行专业系统的心理行为的干预、指导和咨询。在干预的过程中根据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对不在心理咨询范围内的精神障碍患者及时转介到医院精神科。同时, 重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 促进大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对人生的理解, 塑造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艾娟, 郑涌.自杀的神经生物因素研究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2 (3) :263-266.

[2]肖水源.自杀危险性临床评估[J].中国医师杂志, 2001, 3 (2) :89

[3]黄小音.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校医, 2005, 19 (4) :436-438.

大学生自杀分析 篇10

自杀意念与抑郁水平密切相关, 有过自杀意念的人几乎都有很高的抑郁障碍[2]。因此本文研究广西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抑郁的关系, 以期为广西大学生的自杀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广西六所高校1~4年级学生, 每个年级各抽取2个班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1) 调查方式。2012年6月,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集中问卷调查。受试者以匿名自评的方式填写问卷。所有问卷填写后当场收回。

(2) 一般情况调查。采用自制问卷, 内容包括:性别、民族、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子、家庭年收入。

(3) 自杀意念调查。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 (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 BSI-CV) , 测试者首先完成前5个题, 如果第4和第5个项目的选择答案都是“没有”, 那么则视为没有自杀意念, 问卷结束。如果第4或者第5个项目任意1个选择答案是“弱”或者“中等到强烈”, 那么就认定为有自杀意念, 需要继续完成后面的14个项目。

(4) 抑郁调查。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3], 抑郁评定的分界值为50分, 分数越高, 抑郁倾向越明显。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59分者为轻度抑郁;60~69分者为中度抑郁, 70分以上者为重度抑郁。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抑郁问卷个别题目回答缺项者, 按该题目的平均得分给予补充。单因素分析采用χ2、Ridit检验, 对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3000份, 收回有效问卷2730份, 有效应答率为91.0%。其中男生1440人, 占52.7%, 女生1290人, 占47.3%;年龄17~25岁, 平均 (20.35±1.43) 岁;汉族学生2160人, 占79.1%;独生子女1207人, 占44.2%;来自农村1504人, 占38.6%;家庭年收入10000元以下者434人, 占15.9%。文科919人, 理工871人, 医科940人。大一705人, 大二690人, 大三695人, 大四以上640人。

2.2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

(1) 自杀意念发生率。2730份有效问卷中, 有自杀意念者434人, 无自杀意念者2296人, 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5.9%。

(2)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人口学特征。有自杀意念倾向的434人中, 在不同民族、生源地、是否独子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性别、年级、专业、家庭年收入方面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注:*P<0.01

2.3 大学生抑郁障碍发生情况

2730份有效问卷中, 有1038人存在不同程度抑郁, 1692人无抑郁倾向, 抑郁发生率为38.0%, 其中轻度抑郁527人, 发生率为19.3%;中度抑郁402人, 发生率为4.7%;重度抑郁109人, 发生率为4.0%。

2.4 自杀意念与抑郁障碍相关性分析

(1) 自杀意念与抑郁障碍严重程度分析。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与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 即抑郁障碍越严重, 自杀意念发生的可能性会随之提高, 见表2。

注:**P<0.01

(2) 自杀意念抑郁障碍20项因子相关性分析。对自杀意念与抑郁障碍20项因子进行相关分析, 发现抑郁11项因子分 (心情抑郁、晨重夜轻、易哭、睡眠障碍、心悸、易倦、绝望、无用感、空虚感、无价值感、兴趣丧失) 越高, 则其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越大, 见表3。

注:*P<0.05

2.5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对与自杀意念相关的素 (性别、年级、专业、家庭年收入、抑郁、抑郁11项因子等)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性别、年级、专业、抑郁及心情抑郁、易哭、绝望、无用感、无价值感、兴趣丧失因子为影响自杀意念发生的重要因素, 见表4。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广西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5.9%, 与国内一些学者的调查结果相近[3,4], 但低于高宏生对山西大学生的调查结果 (35.3%) [5]。这可能与调查工具、时间段不同有关, 也可能与地域有关, 但抑郁障碍检出率为38.0%, 高于北京大学生23.66%的抑郁患病率 (2006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报告) 的调查结果, 低于某大学44.2%的患病率[6]。其中轻度抑郁占19.3%, 中度抑郁占14.7%, 重度抑郁4.0%, 以轻中度抑郁居多。而无、轻、中、重度抑郁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分别为0.2、11.0、25.4、49.5%说明是否抑郁及抑郁的严重程度与自杀意念的产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抑郁水平越严重, 自杀意念越强烈, 自杀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高。因此有抑郁现象的学生应该引起学校和家长高度重视。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女性、一或四年级、医学专业、有抑郁障碍的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高。且抑郁越严重, 自杀意念发生率越高, 抑郁20项因子中心情抑郁、易哭、绝望、无用感、无价值感、兴趣丧失等6项因子与自杀意念发生率密切相关。

女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男生, 可能因为女生对父母依赖较强, 长时间离开家乡, 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感。且女生对不良刺激反应强烈, 如考试失利、失恋、与同学发生纠纷等, 事后又不会主动排解, 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对生活失去信心, 从而出现自杀意念。

大学一年级新生和将要毕业的四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相对稍高, 可能是对于新生来说, 面临高中到大学的转型, 突然远离父母独立进入一个新的环境, 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处理同学关系存在困难, 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自我意识发生动摇;而对于即将走上社会四年级学生来说, 面临着毕业择业或考研的选择, 而且还要面对实习、毕业考试、失恋等很多接撞而至的难题, 特别是对毕业后的未知世界感到恐慌, 从而产生自杀意念。

医学专业学生课程满, 知识点多、不好掌握、行业准入严、就业压力大等导致医学专业学生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抑郁程度越严重, 人的心理健康越受影响, 抑郁到一定程度会失去了正常人的理性, 会想到或做出很不理性的行为。在抑郁情绪支配下, 人对抗自杀意愿的能力明显下降, 自杀的意念发生率就大大提高。结果显示, 在抑郁的20项因子里, 心情抑郁、易哭、绝望、无用感、无价值感、兴趣丧失6个因子与自杀意念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部分抑郁障碍学生随机抽查后了解到:部分大学生产生心情抑郁、易哭主要是失恋、家庭变故等方面的原因;出现绝望、无用感、无价值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考试不理想、就业困难等;出现兴趣丧失主要是对专业不满意, 学业成绩下滑, 学习吃力, 对大学生活失望, 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等原因。因此抑郁自评中此6项因子分越高, 产生自杀意念可能性越大, 因而可作为预测自杀意念形成的重要指标之一。

4 对策

从本调查情况看, 广西大学生存在很高的抑郁障碍率, 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心理干预, 很可能导致自杀意念的发生及自杀行为的实施。针对此状况,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健全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功能,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

在大学生中间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开设有关与心理咨询内容的课程, 并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 传授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 定期进行心理量表测试, 如抑郁、焦虑、生活事件、自杀意念量表等,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避免悲剧的发生。

4.2 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 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将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统一, 在全校范围开展和普及。理想教育应着重引导大学生认清自我, 帮助大学生自己做好准确定位, 使他们能够把握现实, 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从而根据现实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理想, 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大一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帮助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 从而制定和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和大三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 帮助大学生熟悉创业和就业应具备的条件;大四开展就业实习和就业技能教育, 使大学生掌握择业技巧、对就业充满信心。

4.3 加强学校与大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

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电话访谈, 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上、生活中的动态, 特别是一些突然出现情绪改变的大学生, 要及时了解学生家里出现的变故, 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开导。

4.4 开展多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

如书法、演讲、摄影、舞蹈、音乐、棋牌比赛, 郊游、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等活动, 既调节其紧张的学习生活, 同时又培养兴趣、能力, 还可以锻炼身体、增加同学间的相互交流, 从而疏导心情。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在校学生3000名,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 (BSI-CV) , 结果:大学生抑郁、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分别为38.0%、15.9%,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一和四年级、医学专业、有抑郁障碍的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高。且抑郁越严重, 自杀意念发生率越高, 抑郁6项因子 (心情抑郁、易哭、绝望、无用感、无价值感、兴趣丧失) 与自杀意念发生率密切相关。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 自杀意念的发生与抑郁及其相关因子有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意念,抑郁

参考文献

[1]孙宏艳, 徐文新.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特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4, 12:45-53.

[2]吴红燕.某医科大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9-42.

[4]尚玉秀, 董桂清, 刘婷.银川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及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8) :934-936.

[5]徐慧兰, 肖水源, 冯姗姗, 等.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 (4) :288-291.

校园自杀事件的成因分析 篇11

[关键词]校园自杀问题 心理健康 现代性危机

[作者简介]邹润宇(1971- ),男,江西瑞金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安学、社会学;陶学榆(1963- ),男,江西新建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安学、社会学。(江西 南昌 33004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78-02

一、校园自杀事件的诱发因素

近年来,自杀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的一大焦点,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为社会性问题。在这里,我们亦注意到一个现实:在我国15~34岁的青壮年中,自杀成为首位死因。这意味着,青年成为自杀的高发群体。作为其中一员,校园中学生所发生的自杀现象所呈现的独有的特征更加引起本人的关注。基于此,本文特意将研究视角定位在校园青少年学生这一范畴,试图从理论层面解决或阐释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危机和自杀问题所呈现出的独特社会性症结。在已有的许多调查和研究成果中,通常将可能诱发校园自杀事件产生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概括为:

1.就业、学习压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学生已经深切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在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十五”期间,中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却在持续下降。2003~2005年,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分别达到75万、99万和120万。2007年将有495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①就业压力的增加又无形地加大了学习的压力,这就意味着,就业与学习问题成为青少年学生最大的压力源。众所周知,青少年面临的压力大小与其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当超过一定阈值时,在许多情形下,就业、学习压力可能成为自杀行为的首要诱因。

2.精神抑郁。有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20%的中国儿童面临抑郁症威胁:其中4%为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中患有强迫症、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等问题,以及网络成瘾者,达3.5%②。另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这些数字至少表明一个事实——心理亚健康甚至心理危机状态相当程度地存在于当代青少年之中。当某些诱因出现,部分有精神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学生会选择自杀。

3.感情纠纷。近几年,在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中,因为感情纠葛或情变而产生的自杀行为有大幅增加的趋势。这其中女性自杀者占到较大比例(这与女性的基本性格特点相吻合)。同时我们注意到: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婚姻和恋爱的自由度和自主性相对过去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另一方面,因为婚姻、家庭和感情纠纷引发了许多危机事件,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青少年学生因为早恋、感情纠葛而引发的自杀危机事件亦不在少数。

4.网络成瘾。《“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中,13.2%的人上网成瘾,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成为“网瘾重灾区”。近年来,这一比例似乎还在增长。虽然,网络成瘾并不必然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但毫无疑问,网络成瘾会严重地影响到成瘾者的心理、生理、人际交往以及学习或工作。一方面可能导致人际交往空间日渐萎缩,迷失自我,出现多重人格;另一方面,网络成瘾的危害还表现为躯体疾病,甚至还会伴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严重的可能引发忧郁症及自杀意图乃至自杀行为。

除此之外,某些自杀个案有可能蕴含着激发自杀的一些其他偶发因素,如重大灾难、亲人亡故、身患重症等等。有些个案则可能是因为家庭的贫困引起。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出因为追星、自杀网站的诱惑等引发的特殊自杀案例。

二、目前对校园自杀现象的分析尚不深入

从表面上看,无论是就业、学习压力、感情问题,还是精神抑郁,都是可能引发自杀行为的最直接原因,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如果仅限于此,似乎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我国现阶段频发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和自杀问题是否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抑或只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独有的现象?是必然还是偶然?并且如何从一种个体行为演变为带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社会问题?第二,青少年就业、学习压力、感情纠葛、精神抑郁等问题可能导致心理危机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必然激发自杀危机问题。因此,前者如何向后者演变?如何正确评估精神危机、暴力、网络、校园文化及其他社会亚文化与青少年心理危机和自杀问题存在的关系?第三,通常认为,自杀大多属于冲动性行为。但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某些自杀个案中,当事人可能会因为某些琐屑小事而自杀。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如此随意而决然地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尽管有些研究者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将青少年自杀者按照家庭经济状况、年龄、知识层次等来划分,试图依次找出一些相似特征。如:自杀者中学习成绩差的高于成绩好的学生,而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已成为自杀高危人群;重点高校多于普通高校;女生多于男生;大部分自杀的女生多有心理疾病导致的抑郁症;城市的学生多于农村学生;自杀者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但是我们发现,面对着自杀这一个世界性难题,这些并不一定能精准地反映出现实状况和真实的特质。因此,对其成因我们无法作出总结规律式的判断。

三、校园自杀事件的社会分析

事实上,每一次自杀行为背后都有着相应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剔除自杀的生理或遗传因素之外,应该说,导致自杀最直接的原因是自杀者的心理危机的出现。这就意味着自杀者大多已产生对生命的绝望,并企图以死来摆脱心理等困境。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心理危机的出现却并不必然产生自毁行为。实际上从一般心理危机转向自毁的激变,需经由一个复杂的心理—社会(群体)互激过程。因此,探讨青少年学生的自杀问题,需要遵循这一思维模式,并将之置于我国现实情境之下来考量。

客观地说,心理危机属于时代的病患,有学者称之为“现代性危机”。当前在我国,基本上可称之为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困顿。在这里,对于这一问题作如是阐释:(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人们的民主意识及自由程度也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然而与此明显不符的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没有获得同步的发展;相反,形成了所谓的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迷失这一尴尬的现状。这种精神困顿带来了诸如犯罪、道德沦丧、家庭危机等一系列的社会失范问题。这种现实对于青少年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的负面效应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2)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如今的中国社会,一方面具有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又演变成为一个没有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社会。传统文化遭受极大冲击,以至出现割裂甚至断层。青少年吸收信息和文化的途径更多的是通过电视、网络等诸多媒介,以各种方式来了解和认知世界。同时由此带来的网络沉迷与网络暴力、色情文化等系列问题,同样不容小视。(3)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还面临独生子女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特有问题。独生子女社会正在改变着社会的家庭成员和生活结构,也深刻地改变着这一代年青人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经验的缺乏、性格的脆弱、自我中心、表现主义以及广域的知识等综合特征。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随意性自杀倾向和行为在现时为何会有蔓延的趋势。(4)在青少年生理和心灵成长的历程中,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存在着诸多缺失。这些年来,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我们更多地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却缺少了相关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挫折教育、爱情和性教育。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并没有为处于成长期、青春期乃至叛逆期的青少年学生筑起一道“心灵防护的篱蕃”。这样,许多青少年无法构建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必然导致精神与肌体的双重萎缩。面对异常复杂的外在环境,那些缺少心理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的青少年,会以非正常方式来寻求精神寄托,或移情于网络,或借助于暴力以至于厌倦生命。

四、校园自杀事件的对策

总的来说,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原因异常复杂,它涵盖生物、遗传、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就行为本身来说,又与自我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素质的问题相关。而要想根除青少年的自杀现象,必须消除自杀产生的土壤。从这层意义上说,杜绝自杀行为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尽可能地预防和减少才是当务之急。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学生的自杀比例依然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学生并非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每万名人群中有1~2名自杀者是符合一般社会规律的,虽然有增加的趋势,但是一直处在可控制范围内。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自杀现象已绝不仅仅属于个人行为,已经演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必须社会治;同时,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如果仅仅将之视为个人问题或仅仅将之纳入精神卫生领域范畴,依赖一些心理治疗手段,肯定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因此,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都应承担起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重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系统,使处于心理危机的青少年个体及时得到专业性的支持和帮助;切实采取措施使少年儿童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加强青少年的挫折教育和生死观教育;大力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提高青少年的四个能力: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建立国家预防计划并取得政府决策的支持,通过加大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投入的力度,以确保青少年自杀预防工作的正常运转,构建一个遍布全国中小学及大学校园的心理危机自杀干预网络;建立自杀预防专门机构,培养自杀预防的专业队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杀预防及急救知识,并针对面向青少年自杀高危人群及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热线等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从心理层面减少诱发自杀的心理因素;必要时,通过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或其他有自杀倾向的人实施有效的控制。③

[注释]

①李柯勇,吕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07-04-25,

②蔡如鹏.3000万中国抑郁症患者[OL].中国新闻网(http://news.163.com/

07/0417/08/3C92UE6000011SM9_3.html),2007-04-18.

大学生自杀分析 篇12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1989年1月至2015年8月国内外关于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的文献。数据库包括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英文检索词包括undergraduate/college/university;self-injury/self-harm/self-mutilation/self-abuse/autolesion/autotomy/autosadism等,中文检索词包括大学生/大学/高校、自(我)伤(害)/自残/自虐。为避免上述电子数据库未收录和其他未发表的文献,同时手工检索国内外一些大型学术会议论文等。

1.2 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来自国内,且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2)研究设计为现况研究或横断面研究;(3)文献对自伤有清晰的定义,且为非自杀性自伤;(4)文献报道了大学生样本数和自伤检出(报告)率,或能用文中数据计算出所需要的指标。排除标准:(1)研究设计方案不明确的文献;(2)原始数据无法提取或无法转化的文献;(3)综述类、重复发表或来自共同数据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咨询第三方协助判断,缺乏的资料尽量与作者联系予以补充。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进一步阅读摘要和全文,以确定最终是否纳入。采用自制的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提取内容主要包括:(1)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地区等);(2)抽样方法;(3)总样本人数、非自杀性自伤的人数等信息。

1.4 文献的质量评价

采用“Combieg横断面研究评价工具”[5]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包括:(1)设计科学;(2)数据收集策略合理;(3)报告样本应答率;(4)样本对总体代表性好;(5)研究目的和方法合理;(6)报告了检验效能;(7)统计方法合理。对各指标按“是”“否”“不清楚”归类,分别计“1”“0”和“0.5”分。若该指标不适于该研究,则以“—”表示,并计1分。对各研究计总分,6.0~7.0分质量为A级,4.0~5.5分为B级,<4分为C级。

1.5 统计分析

运用CMA 2.0(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α=0.1,同时结合I2定量判断异质性的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则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在排除明显异质性的影响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根据性别和研究地区进行亚组分析;通过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估。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出相关文献2 949篇,经过逐层筛选,最终纳入23个研究。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分结果见表1。

纳入的研究中,样本量最大为31 813,最小为289,中位数为824,总样本量为73 677。根据我国对地域的划分,除去未明确说明的2个研究,将研究所在地区分为东部(14篇)、中部(4篇)和西部(3篇)3类。文献质量的评分结果为4~6分。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总体情况

共纳入23项研究,异质性检验显示,I2=99.711%,P<0.01,提示纳入的文献间存在异质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的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为16.6%(95%CI=10.7%~24.7%)。见图2。

2.3.2 亚组分析

将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按性别和地区分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生NSSI检出率(16.2%)低于女生(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09,P<0.01);东、中、西部地区高校NSSI检出率分别为21.9%,2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373.879,P<0.01)。见表2。

2.3.3 敏感性分析

剔除文献质量评价较低的(4分及以下)3篇文献,结果显示,NSSI检出率为16.7%(95%CI=10.4%~25.7%),结果较为稳定。

2.4 发表偏倚分析

绘制纳入全部研究的漏斗图,结果显示漏斗图不对称,提示有发表偏倚存在的可能。

3 讨论

Meta分析是对具有共同研究目的的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合并、剖析研究间差异的特征、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的一种统计学方法,以达到增大样本量而提高检验效能的目的[28]。本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有关我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的23篇文献,合并NSSI检出率为16.6%。该检出率高于英国(6.9%)、德国(14.9%)等国家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报告结果[4],但低于加拿大(39.5%)[29]。在亚洲地区,日本[30]的研究显示青少年自伤行为报告率(10%)低于我国,中国台湾的青少年自伤行为报告率(11.3%)[31]也低于大陆。近年来研究均提示,NSSI是自杀的重要的、独立的影响因素[3]。基于此,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的NSSI行为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创造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NSSI的早期筛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预防NSSI的发生。

本研究的亚组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检出率在性别、地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NSSI检出率高于男生,可能与女生情感细腻、敏感多虑的心理特点及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有关,与国外的研究相似[32]。东部和中部地区大学生NSSI检出率较西部地区高,可能与中、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学生间的家庭经济水平差异较大有关;也可能与中、东部地区生活节奏较快、竞争意识较强,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有关。有研究提示,家庭经济水平、竞争、人际关系等因素对NSSI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4,12]。

本研究纳入的各个原始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可能与各研究的基线水平不同有关,例如地区间的经济文化水平、不同高校的层次与水平等。另外,国内的研究对于NSSI的评定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对NSSI的检出率也会造成有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纳入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而来源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较少;部分文献质量评分不高;可能具有发表偏倚等。这些不足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属于初步探索,今后将围绕自伤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更多分析,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NSSI的防控工作。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检出率及其分布特征,为了解我国大学生NSSI检出率的分布情况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CNKI、万方数据库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我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89年1月至2015年8月。英文检索词包括undergraduate/college/university;self-injury/self-harm/self-mutilation/self-abuse/autolesion/autotomy/autosadism等,中文检索词包括大学生/大学/高校、自(我)伤(害)/自残/自虐。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CMA 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个研究,总样本量73 677人,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为16.6%(95%CI=10.7%~24.7%)。亚组分析显示,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男生(16.2%)低于女生(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09,P<0.01);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校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分别为21.9%,2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373.879,P<0.01)。敏感性分析显示,文献质量对结果改变不大。结论 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较高,且在性别、研究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

上一篇:电子衍射研究下一篇:种公羊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