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个例调查分析

2024-10-26

高中学生个例调查分析(精选8篇)

高中学生个例调查分析 篇1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武书敬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年第05期

摘 要:学生的学习心理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本文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调查,探讨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况,分析人格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影响,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遵循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质量观;通过合作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强调行动研究。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习动机;焦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5-0095-04

一、引言

学校教育是“全人教育”。“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增强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和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积极向上的品格”《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P22》。外语教学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复杂过程,其中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较之“母语”教学,外语教学受社会环境、各种心理因素的制约更为严重,再加之多年来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有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倾向,有些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和障碍。因此了解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对心理的现状,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时间与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05年3月16日,调查对象为高一年级的238名学生,其中男生138人,女生100人,年龄在15-17之间,这些学生都已经学了三年以上英语,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率为60%。

(二)研究工具

为了能全面地调查和反映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的情况,笔者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1.定量研究:问卷调查

问卷共分27个项目,根据文秋芳(1996)和程晓堂(2002)和Broady(1996)的学习策略问卷设计而成,分为以下5个纬度: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的情绪控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交际能力。问卷采用莱科特五级记分制,要求接受调查的学生在五级刻度表上选择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最接近的一项。为了保证问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该问卷采用匿名的形式。

2.定性研究:访谈

笔者随机选取了3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为使访谈气氛轻松和谐,访谈中没有录音。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了保证问卷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调查问卷的填写由被调查学生的英语教师利用课前10分钟让学生当堂完成。笔者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38份,并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笔者还对随机抽取的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以便更有效地描述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况。

三、结果分析

影响学习者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心理因素的差异,会产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差异。下面就最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数据加以分析。

(一)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

表1.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

数据显示表明,接近一半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直接兴趣,他们学习外语是为了通过考试或赢得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比例,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这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在于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学习者的需要有多种,因人而异。对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运用语言的成就感是共同的需要。从教学角度来说,唯有保证学生有所得,才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办法。

(二)学生外语学习的自信心

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不能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过程和方法说不清楚。上课不能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因为智力、生理及情感因素的作用都要在自信心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造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根据访谈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跟不上课程进度,长期处于应付局面,考试成绩总是排在班级后面。自信心不高的另一原因是自己确立的短期目标过高,一时难以实现,长期以来,得不到成就感,自己对自己的成功产生怀疑。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教学中的责任,帮助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实行个性化教学,对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实行“导师制”,提出高的期望,以利于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英语水平低的学生,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计划,并加强过程管理,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另外,还要加强学法指导。在设计任务时,要明确责任、目标,提高学生对完成任务过程和策略的关注意识,并附以相应的过程评价。

(三)学生外语学习中的情绪控制

数据显示只有35.3%的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能努力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52.84%的学生认为自己注意调整英语学习中的情绪,61.77%的学生认为当考试不理想时,总能暗暗鼓励自己不能泄气。教育研究表明,焦虑分为两类:一类是阻碍型的,一类是促进型的。轻度的或者适度的焦虑对学习有益,这种适度的焦虑能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驱使学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激发到超长状态。而过分的焦虑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心理障碍。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过分焦虑与学业成绩、水平考试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自信心和自尊心之间都存在负相关关系。

根据访谈结果,在外语课堂上,焦虑感部分原因来自不当的教学方法。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缺乏容忍,学生一犯错误,教师就批评。为了避免老师的批评,学生下意识地为了维护自我而采取回避和退缩行为。也有些人的焦虑源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欠妥,学习成绩差,有些学生花费了很大气力,却屡屡失败,有些人受了亲朋好友的负面影响,被别人学习英语失败的阴影所笼罩,畏难、怕受挫折的情绪占了主导地位,这类外语学习者往往自信心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够,整个学习在压抑的状态下进行。

(四)学生的外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方面,数据显示,50%以上的学生认为制定个人计划、确定个人目标、评价自己的进步对外语学习很重要,虽然半数以上的学生不同意“老师批改的作业才值得做”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我等老师来解决”。但只有17.68%的学生认为总是根据需要进行预习,29.41%的学生认为在学习中积极思考,50%的学生认为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58.83%的学生却期望老师能确切地告诉他们要做的事。数据表明了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付诸于行动的自我监控和坚强意志,对老师还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学习还处于被动状态。

(五)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从表中的数据来看,除了选项“在英语学习中,我乐意向同学提供帮助。”平均分较高之外,其它选项平均分都较低。如:“在交际中,我注意中外习俗的差异”(平均分为2.38),“在交际中我能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平均分为2.35),“我能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

会”(平均分为2.68),数据表明学生的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师生沟通的能力有待于提高。中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使用非交际语言教学法,学生无法在适当的语境中去学会使用语言,当他们发现语言知识不能自然地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不能带来交际能力的提高时,就会产生“交际无能”的感觉,在部分学生身上,还会出现拒绝交际、回避交际的心理,带来严重的后果(黄晓红,1993)。

四、启发与建议

通过本次对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况的调查,笔者认为若使学生有健康的和谐的英语学习心理,学习心理的研究应该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

(一)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质量观

1.澄清对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的认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以往以及目前的教育在学生的外语学习心理方面有两个误区(程,2000):第一,重视智力和知识的发展,忽视心理发展因素,以致于受教育者人际关系淡薄、身心得不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第二,忽视学习心理与认知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育中,过分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培养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忽视情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消极的心理状态时,认知活动自行停止。即使不停止,认知活动也不会有实际效果。

2.解决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问题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心理已经不是语言教学问题,甚至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发展问题。因此,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可以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语言教学也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英语学习心理。

3.积极推进和关注与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相关的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学生的积极的英语学习心理并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努力,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评价教师在培养学生积极英语学习心理中的作用,同样值得深入研究。对于这些问题,只靠开发几种评价方法或评价体系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要形成比较系统的评价体系,为多种评价主体(学生、教师、家长),采种多种评价手段(定量与定性),评价多种评价对象(学生、教师),实现多种评价目的(反映型与预测性)提供可能。

(二)通过合作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心理

1.我国的研究者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是缺乏与实际教学相关的实证研究,教师虽有一定的教学实践,但缺乏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能力。因此,加强双方的合作,有助于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

2.学生家长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教育的有效的教育资源。国外有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在学校接受一天的教育不及他上学路上10分钟受到的教育效果明显,国内也有专家指出

“5+2=0”,即七天的学校教育往往被两天的家庭教育淹没,因此,家长的积极参与会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协调的发展。

3.师生交流。利用移情(empathy),就是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善于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教师要经常性地努力学习一些新的或困难的东西,利用这种经历了解学生所面临的恐怖和焦虑。如果教师想去帮助学生学习,那种把自己作为学习者而苦苦挣扎的经历将成为一种教学优势。这种经历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同情,从而帮助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动,以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由于英语学习有其特殊性,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和利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是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的意识,实践证明,案例分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已有的典型案例或自己开发的有价值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原有的学习观念,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

另外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目的语文化的适应性和交际能力也是外语教师的当务之急。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丰富自己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的知识,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介绍和渗透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的能力。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设置一些特定的文化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模拟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角色表演,并指导他们尽量按照角色的特点和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来正确地使用语言,指导他们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语言、风格来表现该角色的民族个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参与交际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三)强调行动研究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具有很多不可预测性,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也会因具体情况而千差万别,教师培训固然重要,但它不可能帮助教师解决一切教学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教师的职责已不是被动地模仿,而是根据自己教学的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研究者要引导教师真实的发展观,提供实用的、可操作性的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的方法,澄清教师固有的传统观念,认为研究只是研究者的事情,与教师无关。把学生的外语学习心理作为真正的课题来研究,探索出适合于自己教学实际的,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语言教学的新路来。

当然,在具体的研究设计和实施中,研究者须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寻找学生学习心理研究新的生长点,但是,“遵循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质量观”、“通过合作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强调行动研究”这种的基本思路却是保证研究能够促进所有参与者共同发展,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有广泛研究价值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研究思路的指导下,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研究,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Brookfield D.Stephen 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2]Broady,E&M-M,Kenning.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in University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 Association for French Language Studies in Association with CILT,1996.[3]程晓堂(导读)Arnold Jane,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 Beij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4]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5]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6]黄晓红.不当的教学方式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心理的影响[J].外语界,1993,(2).[7]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8]曾琪.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45-47页.[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2.[10]周卫勇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责任编辑 星 瞳

高中学生个例调查分析 篇2

大学英语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 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 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从1987年9月第一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来, 其经历了多次改革, 但是写作一直是考试题型之一。从2006年开始, 写作变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最先考查的部分, 足见它的重要程度。但是由于学生平时鲜于动笔, 且基础语法知识薄弱, 对写作中所犯错误缺乏意识, 因此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错误分析指的是对二语习得过程中所犯错误的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总结, 以此探索和研究所犯语言错误性质和产生原因, 进而防止或减少语言错误的过程 (李昌真, 2004, 54) 。错误分析的倡导者Corder指出错误具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 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后可知学习者距离目标有多远, 还需要学习什么内容;第二, 学习者的错误能够向研究人员提供证据, 说明语言学习的方法和采用的策略;第三, 错误是学习者不可避免的, 出错可以看成是学习的手段, 用于检验关于正在学习的语言规划的假设。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某医学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按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写作的要求, 150名学生分三次被要求在课堂上以30分钟为限, 写一篇不少于120字的作文、题材为话题作文、漫画作文和书信作文。语料库内共收录450篇作文, 总计67982词。用Perl将句子排序, 共计4988句, 后手动标注错误, 常用错误标注为:

标注后如下所示。

(1) Nowdays[-S], There[-C]are countless actives[-PW]about“campus stars”appear[-FV]in our university.

(23)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OP].

(109) I like English very much and now I work[-T]hard to learn English.

(543) But remember[-FV]words and gramma[-S]is the most important.

(610) What do we will to do[-WO]in the future?

(1032) I have apply[-T]for a summer camp since I was freshman.

二、错误统计分析

(一) 错误统计

本文运用Antconc统计学生作文中的错误标注出现频率, 同时运用错误分析的方法试图描述并分析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问题。频数的大小可反映学生作文中出现该错误的频率高低, 统计出的频数如下表。

通过上述频数统计我们会发现, 由于学生基础薄弱, 拼写、标点符号等基础错误是最常出现的错误。

(二) 错误分析

通过上述统计方法, 发现在450篇作文中, 错误众多, 涉及各层面。在下面的错误分析中, 本文选取题目为“Campus Star”的150篇作文进行人工分析分类其中错误, 这个题目是四级中常见的现象类话题性作文题目。本节主要从词形、词汇、句法等方面分类分析这些错误。

1. 词汇

(1) 词形错误, 包含拼写、单复数和大小写错误, 在人工分析的150篇文章中, 第1篇中的Nowdays应为Nowadays, 属于拼写错误;第2篇中的opinion应为opinions, 属于单复数问题, 第25篇中的Campus Stars应为campus stars, 因为这两个单词在题目要求中是大写, 学生就会错误以为这几个词应该大写。

(2) 缺词, 包括缺关系代词, 第2篇的“take part in activities interest us”中应在interest前面加上关系代词that;缺冠词, 第30篇的“I have to participate the campaign as host”中应在host的前面加a。

(3) 词类, 受写作任务的制约, 学生在修饰成绩好坏、气温高低、身体健康等时使用的形容词经常会出现错误, 包括形容词错用为副词, 或者形容词错用为名词。

2. 句法

正是由于中英文的使用差异, 造成了二语学习者在句法使用上有很大的困惑。相比中文, 英文更注重结构, 要求主谓结构完整而一致, 同时一般要用连词、关系词等构成长句。学生通常在构思写作时会先想好如何用中文表达, 然后找到对应的英语表达。由于英语知识薄弱, 就容易把中文的语法迁移到英文的作文表达中, 从而出现中式句子现象。如第2篇中第2句“there have many campus stars”不符合英文语法, 英语中there be就可以表达中文中“有”的含义, 应把句中的have改成are;再如“the goal is show individual characters”, 在英文表达中, 谓语动词不存在系动词+动词原形的形式, 应将句中的is删除, 将show改为shows。

3. 标点

学生标点使用错误的现象非常常见, 有的同学的作文全篇都是逗号, 有的同学写一个单词就习惯性点句号。这都是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不同, 汉语对逗号句号的使用要求比较宽泛, 以意思表达结束为一句, 这就造成了标点符号这种看似简单的错误层出不穷。

4. 语篇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一般要求三段式作文, 要求学生第一段开篇阐述主题, 中段表明观点, 尾段总结。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缺乏整体意识, 常见问题是首段赘述背景;中段观点间无联系或和主题无关;尾段无升华或完全重复中间段落。

除了以上错误外, 四级写作常见问题还包括:中式英语, 单一句式和过口语表达。其中最严重且普遍的是中式英语, 很多学生不会将多个简单句合并成复合句, 在使用分词做状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

三、结语

本文以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作文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按照语言范畴, 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等方面进行错误分析研究。该批学生在完成本次研究的作文后参加了2014年12月四级考试, 四级通过率为53%, 作文翻译的平均成绩为109.31。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在写作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期望通过错误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写作问题, 帮助老师在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的教学中更加有针对性地教学。

摘要:本文基于自建的大学英语四级作文语料库, 完成错误标注后, 使用Antconc进行频数排序, 从词汇、句法和文法等方面对语料库进行错误分析研究, 同时试图分析学生常见错误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错误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昌真.论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M].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2]Corder.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67:V, 161-169.

[3]杨慧中, 桂诗春, 扬达复.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1-37.

高中学生个例调查分析 篇3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入到高中学习。全新的环境给他们带来惊喜之余也给他们带来诸多困惑。就英语学习而言,高中阶段学习模式的改变使许多学生感到失落和茫然。而相当部分高中生英语学习观念的滞后,对英语学习策略的无知更是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江西、湖南、安徽等地982名农村乡镇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看法。

从统计数据以及对学生的访谈表明:农村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最大的困惑之一是学习策略问题,他们比城市学生更少地了解和使用学习策略,这在农村中学表现为一种共性。因此,及时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状态,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策略的认识,进行适度的策略培训,对于他们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二、农村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偏低的原因

1.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全面发展

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在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上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投机性。笔者的另一项“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心理调查”也很能说明问题,在这项调查中得分最高的是趋利心理(3.7549分),其次是兴趣心理(2.7868分)和内省心理(2.6739分)。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很少考虑到真正交际的需要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在所有的策略项目中Q12项“在做阅读理解和听力时,我先看问题,能后再在材料中有目的地寻找答案”得分最高(平均分=3.5908,标准差=1.2359)。这些学生中英语成绩虽然有高分者,但并不表明他们具有较高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动机仅为权宜之计,绝不是真正提高外语水平的明智之举。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趋利心理动机往往导致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策略选择上的失误,阻碍学生学习策略的全面发展,从而使英语学习普遍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趋利心理还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表现为平时对英语学习不重视,到了考试前进行突击式学习,还表现为对英语课本缺乏兴趣,而把精力投入到题海战术中。这些做法严重影响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果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造就具有开拓精神和自主精神的语言学习者。

2.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对教师过于依赖

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外语学习习惯的影响,大多数农村高中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在学习中的位置,或者说不懂得如何进行系统有效的自主学习,对教师有极大的依赖心理,未能意识到他们自己才是外语学习的主体,未能懂得过分依赖教师不利于个人成才。这种心理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及时把握住大量课余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仅仅满足于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按部就班地温习课本;没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学习的关系,不能形成把课堂学习同课外学习密切结合起来,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导致最终语言习得的失败或成绩不理想。

3.农村中学的地理位置及教学环境阻碍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

农村中学生应该是一个特殊的、更需要多加关注的群体,因为他们所处的地域大,分布广,人口多,经济与文化相对落后,在实际生活中英语使用机会极少,实验操作相对困难。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闭塞落后的教学环境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策略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了解。

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为主,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相距甚远。有些教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对第一层次的学习——陈述性知识的输入上,忽视对学生第二层次的学习——程序性知识的传授,至于第三层次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培养,则完全是空白,目前尚处于教师的研究、探索阶段,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桂诗春所说:“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规则,也离不开策略;教会学生掌握规则,是教师所熟悉的,但教会学生运用策略却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的形成。

三、解决农村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偏低的对策

1.认识学习策略及培训的重要性

Holec(1981)提出学校应该设立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帮助学生获得语言与交际的能力,二是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即学会如何学习。在此,“如何学习”指的就是学习策略问题。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对所学语言的存储、增强学习效果所采取的行为、步骤和行动,是学习者为理解和掌握某种语言有意采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李瑞芳、王瑞芝,2001)。Oxford(1990)认为,策略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他们采用这种行动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容易、更加快捷、更加有效,同时使自己更便于自学,更易于适应新环境;同时他也认为,一般情况下,通过策略培训的学习者比未经过培训的人学习效果好。因此,学习策略涉及学习者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贯穿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之中。策略的使用更是一种有意识的技能,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得到提高。“高中生应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

2.更新外语学习观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理念推崇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培训使学习者获得自主能力,而学习观念是自主学习和策略训练的前提之一。要将策略训练成功地纳入外语教学,有必要帮助学生分析已有的学习观念,纠正错误的外语学习观念,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理念。因而,学习观念的改变应先于外语课程的整体教学及策略培训。这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原有的外语学习观念和策略,帮助学生对以往的外语学习经验有意识地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从而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

自主学习是策略培训的目的。策略研究者华维芬(2002)认为,学习策略的培训与自主学习之间是一种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策略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策略意识,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如何使用适当的策略,帮助他们探索如何更为有效的学习,鼓励他们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指导以便最终实现学习自主。语言实践证明,外语学习成功者往往是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者。

3.制定明确的外语学习目标,加强学习策略的培训

针对农村高中生普遍的英语学习的茫然现象,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状况,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省,并进行自我定位。与此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新的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具体的英语学习目标,制定各自的英语学习计划。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对于自己的外语学习目标的确立有较为科学的依据,并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另一方面又能将学习目标与学生自身的外语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学生要真正对自己的学业负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生除了要有完成任务的决心和态度,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外,完成任务的方法和策略也非常重要。前者依赖学生本身,而后者则是教师可在其中发挥较大的指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策略训练和培养,让他们了解并掌握诸如听说、交际、阅读、翻译及解题等各种学习策略和技巧;同时,帮助他们进行其他策略的训练和培养,加强他们的策略意识,使学生了解语言学习策略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策略组合,从而养成一系列外语学习的好习惯。

根据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策略训练宜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时间及策略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目标是学生能较为熟练地选择使用适合于自己的外语学习策略。

实施过程中,还应解决正常的课堂教学与专项策略训练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度的把握,尽量避免出现课堂教学中另一种teacher-centered或teacher dominated现象,与自主学习原则相违背。

4.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过程管理

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外,教师对学生的策略训练过程和英语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阶段性评估也必不可少。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忽视学习过程管理的倾向,往往对自己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很少进行反思和评估,而英语学习策略又需要不断操练,因此,作为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外语学习微观策略的同时,还应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运用管理策略去监控语言学习策略的技能;还要教育学生常对学习过程和策略成效进行反思,有意识地对学习策略进行自我选择、评价与调整,检查策略是否有效,找到改进方法,使自己的学习策略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并最终在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中转化为自然的技能。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是一个对教与学双方都可产生效果的互利过程。一切教学活动都有赖于师生的密切配合。对于农村高中生的外语学习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以便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转变学习观念,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树立外语学习的信心。

高中学生个例调查分析 篇4

CINRAD/CC雷达冷却故障处理个例分析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在基层的建设和使用,对发现局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为确保雷达的.正常运行,保证资料的有效性、连续性,对设备维护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作 者:李培民 吴星霖 林月 Li Peimin Wu Xinglin Lin Yue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气象局,昭通,657000刊 名:气象科技 PKU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36(1)分类号:P4关键词:CINRAD/CC雷达 冷却系统 故障处理

高中学生个例调查分析 篇5

利用TRMM卫星测雨雷达探测反演的降水廓线、红外辐射温度、微波高频辐射亮温和闪电资料, 并结合数字地形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 分析研究了1999年5月4日13:05(UTC, 下同)青藏高原东南部某山谷及附近地区(29.49°N~30.13°N, 95.08°E~96.89°E)的降水云结构.结果表明, 该降水云团为特殊地形强迫而引起的一强对流降水;强对流降水云团水平范围约20 km, 它自谷地向上呈“蘑菇”状向上水平展开;最大降水率位于谷中云体下部, 超过100 mm・h-1;在谷地上方该强对流降水云团云体向下风方向延伸, 形成下风方向大范围的弱降水.结果还表明, 强对流降水云团中剧烈变化的地表降水率也反映在云团云顶红外辐射温度和云体微波辐射亮温的变化上.此外, 虽然闪电附近云顶高度和云中的含冰量相差甚小, 但闪电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和发出的辐射能量却十分不均.降水事件的`天气背景分析表明, 降水发生前13 h内, 高原500 hPa一弱低压槽东移引起的大气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及大气不稳定性增加, 是此次降水事件发生的大气内在因素.

作 者:傅云飞 李宏图 自勇 FU Yun-fei LI Hong-tu ZI Yong  作者单位:傅云飞,FU Yun-fei(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学院,合肥,安徽,230026;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北京,100029)

李宏图,自勇,LI Hong-tu,ZI Yong(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学院,合肥,安徽,230026)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7 26(1) 分类号:P426.615 关键词:青藏高原   TRMM卫星   降水云结构  

★ 工程结构分析简历

★ 《人生》课文结构分析

★ 星蚀对卫星能源影响分析

★ 中学语文课文《师说》结构分析

★ 《沁园春·长沙》中心思想、结构分析

★ 英语长难句结构分析

★ 六级 阅读长难句结构分析经典

★ 考研英语阅读文章结构特点分析

★ 论文:我国税制结构分析及选择

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 篇6

课题内容:(1)高中学生上网都做什么?(2)每周花多少时间上网?(3)高中学生上网对学业是否有影响?

思路提示:(1)举行小型“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座谈会;(2)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统计表”,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3)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查阅、搜集关于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资料,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4)撰写〈〈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报告。

(5)把这次活动的优秀调查报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6)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目前关于此项研究内容的了解:

社会各界对高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反映不一,众说纷纭。各地曾经展开过辩论,许多媒体也都设过有关讨论的论坛。但是,无论是辩词,还是论坛上的留言,大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方人士并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当然也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上网”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人不分种族,地不分南北,无论男女老幼,俊丑与否,很多人议论上网,自己亲自上网触电。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高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今天你E了没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面对势不可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们想通过这次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来了解目前我们学校的高中学生上网的情况,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当前高中学生上网这股浪潮,分析探讨上网对我们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利与弊,探讨如何对高中学生上网这股浪潮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把它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期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学校、家长以及广大的高中学生朋友借鉴,并给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一点可资参考的意见。研究方法:

在调查与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座谈讨论、查阅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查阅的文献资料包括网上、书报杂志中的有关资料等等。研究时间:

2003年9月——2003年5月间,主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寒假时间进行调查和研究。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我校高

三、高

二、高一年级共8个班级的学生,被调查的班级是随抽的,所在班级的全体同学都参与了答卷。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0分。收回问卷中有380位同学上过网,其中,男生306名,女生74名。统计结果显示——

(1)上网地点:比例最高的是在公共网吧,占63%(以寄宿生为主,少数走读生);其次、家里占30%(以城区走读生为主,占95%;绝大多数寄宿生家里没有上网条件);第三、学校网吧占7%(学校开设微机课上)。这说明现在上网的地点仍还是在公共网吧里,很多中学生上网并不被家长或者学校老师所知道的。

(2)上网目的:被调查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是聊天(42%)、玩游戏(38%)和看电影新闻(12%)。只有8%的同学上网是为了找资料,而查找资料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查找影视明星和歌星的相关资料。在座谈会调查讨论中得知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QQ号码。

(3)上网时间:在调查每周平均花多少时间上网时,我们发现380位同学中有160多位同学超过了2个小时以上。个别同学甚至超过了5小时。

(4)上不良网站:调查没有发现同学经常接触到同学登陆不良网站,如黄色或者暴力等网站。

(5)上网计划:座谈讨论发现,除了少数同学是为了学习查找一些学习资料而上网外,绝大多数同学都无计划,随意性大,任意作为,盲目上网。相当多的同学随大流,有人邀请就盲目随从。

(6)上网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在身体方面,380位同学当中有126位同学反映自己曾经由于上网导致眼睛视力下降、体力差、心情郁闷、反应迟钝、恶心头晕等症状;在学习方面,59%的同学反映上网导致自己学习成绩下降,26%的同学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影响,只有15%的同学认为上网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7)了解计算机技术知识与信息网络技术知识:调查对象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上过网,但是80%以上的同学对计算机技术知识和网络知识都了解得微乎其微,知之甚少。甚至有45%的同学对网络知识不感兴趣,只是对上网的聊天、玩游戏感兴趣。我校高二年级580多位同学参加信息技术考核,一次性通过率不到60%,竟然有260多位同学考核不合格。就是很好的例证。

(8)家长和学校对待高中学生上网的态度:调查中发现有380位同学除了部分班主任和微机老师给同学介绍过一点上网的注意事项之外,几乎没有受过其他人的什么正确引导——没有受过网络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引。60%以上的家长对中学生上网持否定态度,学校教师也认为高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所以相当多的老师是明令禁止学生上网。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已经对当代中学生产生了巨大作用,影响了了高中学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以及行为方式。但是,我们这些高中学生没有明确上网目的,上网缺乏计划,很少人把网络作为吸取学习手段和工具。一些教师、家长对高中学生上网持否定与反对的态度,而事实是有的中学生对上网入迷上瘾。无奈的事实却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无法逃避的。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高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高中学生上网的益处、上网存在的弊端、弊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弊端做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造成高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通过调查和了解,目前形成中小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经不住诱惑。目前,由于中小学生需学习的课程较多,作业较多,因而面临的压力也较大。如果不认真听讲,就很难适应紧张的环境。面对大量的作业,又感到压力巨大,因而畏难、畏学情绪加大,同时造成心理压力加大。而网吧内的电子游戏正好为他们释放压抑的情感提供了“适合”的场所。由于中小学生好玩的天性,使他们很快在网吧内找到了乐趣,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就连上课时间也沉浸在刺激的场面中。因而放学不回家平常不想学习的现象就在情理之中,同时,为上网要钱的招数变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2、家长的管理不严。有的家长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学会学不会与老师有关。还有的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存上一笔钱,就算对得起孩子,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因而家长拼命挣钱,而对学生疏于管理。有的家长自己整日在麻将场、扑克场、酒场上转,哪管孩子的学业和业余生活。对孩子放任自流,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3、网吧老板的利益驱动。尽管目前针对网吧,政府有各种各样的规定,但网吧老板由于经济效益的驱使,对各种规定不屑一顾。如“不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上网”,可是,你随便到网吧去看看,上网的大都是十八岁以下的中小学生;“不准十二点以后再营业”,可通宵营业的网吧比比皆是。有的老板甚至鼓励中小学生从家中偷钱娱乐,有的老板看见学生上黄站也不闻不问。要知道,每多上网一分钟,老板就可多获得一分的利益。

4、社会的约束力不强。执法单位不能严格按国家的法令办事,对网吧管理不严。有时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只是罚点款完事。还有的只要网吧缴上管理费,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肆意经营了。

由此看来,要治理好这个问题,必须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等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高中学生上网的益处

网络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它促进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网络使中学生不断接触大量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著名心理学家杨中芳教授认为:互联网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远要比负面的多得多。并且,对当代中学生而言,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注定成为我们当代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禁止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益处呢?

一、拓宽视野因特网是一部信息极其丰富的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网络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学生通过因特网以最快的速度随意获得自己的需要的信息,可以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等等,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网络号称“虚拟世界”“虚拟天地”。首先,在虚拟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自由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面对面直接交流时可能产生的摩擦与伤害,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其次,现代家庭都是“四二一”结构(祖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四人,父母二人、孙辈一人),独生子女为多,由于生活经历不同,孩子与长辈往往存在着“代沟”,不易沟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网络则给了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因特网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高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四、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产生高中学生上网弊端的根源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

二、互联网本身原因

三、家长和学校原因

四、社会原因

高中学生上网应该注意的事项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世界,中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十分

必要。然而,网络又是个繁杂的“社会”,中小学生上网要防止不良倾向的侵害。

(一)防止上网综合症

(二)警惕“黄色”污染

(三)加强道德自律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国家应正确对待高中生上网

一、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二、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中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三、建立适合中学生的绿色网站,占领网络前沿。

四、国家和地方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互联网及相关事业的有序发展。研究结论: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

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霍智勇.教育信息网络的两头及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1999,(3).

2、刘晖.信息时代的呼唤,科教兴国的需要(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9,(3).

3、刘友红.《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哲学动态》,2000年第一期。

新疆一次大风个例分析 篇7

受北方冷空气和南支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 2月26日8:00至3月1日8:00, 北疆各地、天山山区和哈密北部普遍出现了小量的雪, 局部地区达中到大量, 北疆地区气温下降5~10℃, 部分地区出现5级左右西北风。27日午后开始, 达板城、托克逊、三十里风区、百里风区出现了大风, 夜间风力逐渐加大, 达板城瞬间风力达7级, 三十里风区 (珍珠泉附近) 和百里风区瞬间风力超过12级, 致使1辆列车在行至吐鲁番的珍珠泉至红山渠间 (属三十里风区) 因狂风造成11节车厢脱轨侧翻, 南疆铁路线被迫中断行车, 吐乌大高速公路关闭, 大量车辆被滞留在乌鲁木齐市和吐鲁番市郊。

2 环流背景及形势演变

2.1 500 h Pa高空形势演变

500 h Pa高空欧亚范围内维持经向环流, 为两脊一槽型, 欧洲沿岸至黑海为长波脊区, 乌拉尔山至西伯利亚为低压槽活动区, 贝加尔湖附近为高压脊 (图1) 。随着里黑海高压脊的发展, 脊前北风带建立、加强, 引导较强冷空气南下, 不断补充进入咸海至巴尔喀什湖槽中, 使槽的曲率加大, 低槽加深。里黑海脊顶不稳定小槽的东南下, 推动咸海至巴尔喀什湖的低槽东移, 锋区南压, 快速移过新疆, 影响了新疆北疆地区此次天气过程。

2.2 地面形势演变及3 h变压

2月26日2:00, 地面图上里咸海以北地区为一较强高压, 中心值1 037.2 h Pa, 巴尔喀什湖附近为低压控制, 中心值990.6 h Pa, 贝加尔湖一带受蒙古高压控制。随着地面高压的发展, 上游里黑海以北高压和其南部的高压合并, 形成了1个强大的地面高压并缓慢东移, 27日白天高压中心在咸海附近, 中心强度达1 041.1 h Pa, 南疆盆地受低压控制, 地面冷锋位于北疆地区, 锋区附近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8日凌晨, 地面高压达到最强, 中心值达1 043.4 h Pa, 此时气压梯度最大处位于东疆与天山南鹿, 气压差达40 h Pa (图2) , 三十里风区正好位于此地区。此时, 该区域普遍风速达20~30 m/s, 东疆风口2 min平均风速达34 m/s, 瞬间风速达41.8 m/s。高达40 h Pa的气压梯度是导致此次大风天气的首要原因。此外, 从3 h变压可以看出26日2:00—20:00有个明显加强的过程, 同一时刻地面气压的抬升和3 h变压的加强反映了天气系统的剧烈演变过程。

2.3 500 h Pa风场分析

从500 h Pa风场可以看出, 在天气过程前2 d, 北纬40°、东经60~70°附近为强的西南气流, 中心最大值达52 m/s (图3) , 维持了2 d之久, 同时北疆地区和天山山区上空的风速也由弱变强, 由26日的16 m/s增至27日的30 m/s, 随后, 28日减弱至24 m/s。受动量下传作用的影响, 地面最大风速的出现与500 h Pa急流最强的时间较为一致。此外, 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 等高线和等温线交角大, 大气斜压性强, 也易造成大风等剧烈天气的发生[1,2]。

2.4 涡度分布

天气过程发展强盛阶段的500 h Pa涡度场分布特征为:26日20:00在巴湖附近有正涡度向新疆移动, 并自西向东影响新疆地区, 27日20:00涡度中心移至北疆偏西偏北地区, 与这次过程基本相吻合。涡度的发展与槽的发展强度有密切的关系, 涡度变化越大, 槽发展越强盛, 天气的变化也越剧烈[3,4]。

2.5 地形的影响

三十里风区、百里风区地处东天山南侧, 下垫面为戈壁荒丘, 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下滑地形。当地的铁路线呈东西向穿过风区, 两山之间的谷口正对着铁路, 形成了“喇叭口”地形, 而由于常年风蚀构成的南北向“干沟”也正对着该段铁路。当有冷空气入侵时, 由于地势条件和狭管效应等, 使这2个地区极易出现大风, 冷空气愈强, 大风愈剧烈, 持续时间也愈强。这次天气过程中, 地面高压中心与低压中心的连线方向刚好与地势的下滑方向一致, 而且气压差达40 h Pa, 变压梯度极大, 配合当地的地势, 为此次大风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

3 结语

500 h Pa高空槽脊的配置是影响天气系统移动速度的主要因素, 高低空槽脊的配置是影响天气强度的因素。地面高低压系统的强烈发展导致高压前部变压梯度加大, 是导致此次大风的必要条件。3 h正负变压中心值差值越大, 大风区的风速越大, 范围也越大。地面低压前部的暖平流和后部的冷平流是地面低压系统发展加深的热力因子, 高空槽后的正涡度及槽前正涡度平流使高空槽加深, 同时使地面低压加深。“喇叭口”地形以及狭管效应的作用对大风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剧烈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摘要:2007年2月26日至3月1日, 新疆北疆各地、天山山区、哈密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大风、降温、降雪中强天气过程。主要从天气学角度对环流形势、地面气压场、涡度特征及地形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得出大的变压梯度、大的正涡度变化和“喇叭口”的地形是有利于该地区大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风,个例分析,环流背景,高空形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参考文献

[1]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

[2]张家宝, 苏起元, 孙沈清, 等.新疆短期天气预报指导手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6.

[3]江远安.2007年新疆十大天气气候事件[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8, 2 (1) :59-60.

高中学生个例调查分析 篇8

关键词:高一;信息技术;起点水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4-0012-04

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高一新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情况,以便根据学生起点水平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从而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我们对全县三所高中共496名学生进行了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情况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可靠性,同时让调查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在调查问卷设计上,尽量让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方便学生作答。同时,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消除学生答题时的顾虑。在调查对象选择上,我们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层次的学校,二是不同区域的学校。

本次调查共选择三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选择了3个班级,共调查学生496名。其中,第一所是四星级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地处县城(以下称“甲校”);第二所是三星级高中(省级重点高中),地处城乡结合部(以下称“乙校”);第三所是二星级高中(市级重点),地处农村(以下称“丙校”)。这样设计,得出的数据,基本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基本情况,从而为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各校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提供依据,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学生开始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使用计算机的目的、计算机知识获得的途径、现有的软件基础、喜欢的学习方式等,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得出该地区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基本情况。

1.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从调查数据来看,最早的学习者起于幼儿园,约占1.21%,绝大多数从小学开始学习,占比为88.91%,但也有不少学生从初中才开始学习,约占9.88%,从开始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上来看存在一定差异。

2.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具备上网条件,从学校分布上看,城镇学校高于农村学校,重点学校高于一般学校

从调查数据来看,本地区目前家庭可以上网的约占19.35%,近五分之一,大多数学生家庭暂不具备上网条件。三所学校在这一问题的统计数据上反映出明显差异:甲校有近40%的学生家庭可以上网,而乙校学生家庭可上网的仅占5.06%,重点学校明显高于一般学校,城镇学校明显高于农村学校。

3.学生最喜欢用计算机“游戏娱乐”,用计算机“统计资料”者最少

我们将学生平时喜欢用计算机做什么分成了“学习新软件、上网搜集资料、文档处理、绘画、统计资料、游戏娱乐、其他”七个方面(可多选),相关统计结果如表1。

从统计数据来看,七个方面应用所占比排列情况是:“游戏娱乐”、“上网搜集资料”、“绘画”、“其他”、“文档处理”、“学习新软件”、“统计资料”。居第一位的是“游戏娱乐”,总体近60%,其中“乙校”竟高达74.25%,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这应该属于“消遣”型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加以引导。居第二位的是“上网搜集资料”,总体达到42.54%,这说明有四成的学生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搜集的经历,这为新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是教学中可以着重关注的。选择“学习新软件”与“统计资料”者偏少,占比为5.24%、1.01%,这两方面的应用带有一定的专业性质,属于相对较高层次的应用范畴,这说明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层次的认识还比较浅,需要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进一步提升。

4.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课堂学习”

我们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获得主要途径分为“自学、父母教、学校的课堂学习、社会培训班、上网吧、其他”等六个方面,相关统计如图1。

从统计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课堂学习”,占比约72%,其次是“自学”,占比约18%,其他途径总和约占10%,这充分说明学校是学生获得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校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学校必须加以重视。从三所学校统计数据来看,各种途径占比存在差异:如“甲校”选择“自学”途径的约占28%,而“丙校”选择“自学”途径的仅占9%,占比不断下降;“甲校”选择“学校的课堂学习”途径的约占60%,而“丙校”选择“学校的课堂学习”途径的约占82%,占比不断上升。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与三所学校的生源有关,这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另有一个现象也值得关注:通过社会培训班这一途径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比例也达到4%,这充分说明有部分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设计中应当给予考虑。

5.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基础掌握较好的是“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因特网应用”,掌握较差的是“演示文稿制作、电子表格”

我们从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使用等六个方面,让学生从“很棒、良好、一般、没有学过”四个层次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相关数据统计见表2。

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掌握较好的是“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使用”及“因特网使用”,“很棒”与“良好”的比例超过40%。掌握不够理想的是“演示文稿制作、文字处理”与“电子表格”,“很棒”与“良好”的比例仅为30%,这说明初中阶段教学没有很好地落实。更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学过“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及“演示文稿制作”的占比均超过30%,这些内容都是新的高中教材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6.学生处理问题时最常用的方式是“问同学”

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是正常的,学生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呢?我们共设置了五种方式:问教师、问同学、上网找资料、自己看书、有时就不管了(可多选),调查结果见表3。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中有近70%的人,在信息技术课上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处理办法是“问同学”,因此建立好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十分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质量。“问教师”处于第二位,占比约50%,这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自己努力解决的,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值得关注的是,有近13%的学生采取“放弃”的方法,这需要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7.学生最喜欢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方式是“和同学一起合作”

关于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调查,我们选择了“教师边讲,我们边做”、“和同学一起合作”、“教师指导下完成”、“独自做作品”(可多选)四种方式,统计结果如表4。

从统计数据来看,这四种学习方式均为学生喜欢的方式,占比例最少的“独自做作品”也约占20%,选择方式占比最高的为“和同学一起合作”为33.47%,这与上述关于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统计结果相一致,为合作学习的推进提供了良好基础。三所学校在学习方式选择所占比例上略有差异,甲校学生选择最多的学习方式为“和同学一起合作”,约占48%,而其他两校学生选择最多的学习方式为“教师边讲,我们边做”,约占35%。教师可以根据此项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8.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最合理的评价方式是“上机操作”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式,我们选择了“笔试、上机操作、作品考试、上级统考”四种方式,让学生从中选择一种认为比较合理的方式,以了解学生对各评价方式的理解与认可程度,相关统计数据如图2。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60%的学生认为“上机操作”评价方式比较合理,其认可度是四种方式中最高的,其次是“作品考试”,占比约30%,对于“上级统考”学生的认可度最低,仅为5%左右。

三、对策思考

上述调查结果为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依据,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基础差异明显,这给教学设计与实施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如何缩小学生起点间差异和合理利用差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下面围绕这两点谈两个基本对策,并从区域教育行政、教学研究层面和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作简要分析。

对策之一:促进均衡,缩小学生起点间的差距

1.源头均衡发展,狠抓教学质量

数据所反映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很显然是由于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质量不均衡带来的,分析产生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对该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江苏省“校校通”工程为所有学校配建了计算机教室,但这些教室的利用率并不高,一些学校没有专业师资,课程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师资质量不能保证;一些学校课时得不到保证,学生学习课时严重不足;二是教师教学的随意性。部分教师没有按照纲要要求及教材内容实施教学,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个人情绪组织教学,教学无计划性与系统性。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教育行政、教学研究部门,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对课程计划执行的检查与评价力度,促进学校按课程计划实施教学;二是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一方面适当引进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对兼职教师实行证书“资格”制度,要求所有非专业兼职教师必须通过上级组织的培训与考核,方可持证上岗;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如下发学期教学进度、开展教学观摩、实施教学质量抽测等,促进学校教学的正常开设与有序推进;四是加强终结性考核的实施。

目前,我们在小学六年级的综合素质考查中已经加入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内容,正在考虑如何将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内容纳入初中阶段的终结性考核方案中。作为学校来说,也应当加强对学科教学常规的管理与检查力度,提高课程开设质量。作为教师,要本着为学生未来着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程的开设质量。

2.做好补救工作,促进基础均衡

作为高中教师,针对学生间的不均衡现象,应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促进基础均衡,有两种方案可供思考:一是在推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补救,如学习“文本信息加工”部分时对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进行适当的基础训练。在时间安排上,可考虑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安排,在课内可安排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外可为相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二是在学习新课程前,集中补习新课程所必备的基础。在时间安排上以8节课左右为宜,当然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结合新课程实施的基础要求,做好补习方案,切实提高补习的有效性。为做好补救工作,教师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基础情况,让自己与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需要与学生很好地沟通,防止部分学生中出现“放任不管”的现象。

对策之二:正确对待差异,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1.尊重差异,推进分层教学

辩证地看,学生之间的差异永远存在,而且永远不可能消失,对教育而言,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在达成教学目标要求上不存在差异。同时,在达成目标基础之上,我们也鼓励优秀学生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就像信息技术基础统计中,我们追求学生都能达到“良好”,同时也鼓励学生能够“很棒”。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推进分层教学是对待学生起点差异的基本教学策略,这包括教学目标的分层、学习过程的分层、解决问题上的分层、评价上的分层等。通过设置分层的目标、过程、活动、评价等,有效促进全体学生达到相应目标,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激发和维持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利用差异,让差异成为资源

学生之间的差异既然不可避免,片面追求缩小差异也是不明智的选择,我们应当理性地利用差异,调整我们的教学,让差异成为教学资源,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如我们可以推行小组合作学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引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体制,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小组群体作用下获得有效的进步。还可以建立“小助手指导制度”,让对某一学习内容掌握得“很棒”的学生成为教师的小助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所有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及时得到帮助,避免出现“有时就不管了”的现象,整体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冯小燕,崔晓.河南省部分高中生信息技术能力起点水平之调查分析与思考[J].软件导刊, 2006,(8):34-36.

[2]胡景.归级交叉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7,(8):101-102.

上一篇:商场突发事件处理预案doc下一篇:体育类竞赛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