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问题分析

2024-07-22

留守学生问题分析(精选12篇)

留守学生问题分析 篇1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乏来自父母的直接教育,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许多方面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比如他们的内心更加孤僻、思想更加自由散漫、行为自控力也相对较弱、同时又更加地以自我为中心等等,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留守儿童群体中问题学生比例高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留守儿童与问题学生

1、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长期在外地打工,而将其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的未成年人。根据2013年全国妇联课题组报告结果,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仅农村的留守儿童就有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可以预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留守儿童作为一类社会弱势群体,其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上。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年龄越低,其出现社会交往障碍行为、低自我效能感的几率越高。

2、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是指在认知、情感、行为及意志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其具体表现为在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人际交往、情绪及是非观等方面的障碍、偏差或不足。需要指出的是,问题学生往往并不存在精神异常,其心理发展也属于正常人范畴,造成其“问题化”的原因往往是外在因素及内在因素中的个性因素。

问题学生的“问题”表现主要体现在:品行不端、学习困难、心理障碍等三方面。

二、留守儿童群体中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1、自身因素

首先,留守儿童在身体素质上较之普通儿童更容易表现出劣势,这可能会导致其受到来自同伴的排斥或欺凌,产生自卑心理。其次,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性格与社会性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偏差,其心理健康水平也可能略低于普通儿童。最后,处于青春期阶段的留守儿童意志力较薄弱,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在这个阶段的留守儿童更容易感情用事,行事冲动,做出不端行为。个别学生反应迟钝,接受能力较弱,也是他们学习落后的原因。而不正当的交友,因而染上社会恶习,是一些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重要原因。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对孩子的发展进程、性格塑造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因素。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庭完整度、家庭氛围与家庭教育是导致其产生问题认知与行为的重要因素。

第一,亲子关系方面。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成长中家庭环境的不完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内向、孤僻的特点;另外,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容易存在一定的“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还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频率会影响其攻击行为水平,尤其是敌意攻击和愤怒的影响。

第二,文化环境方面。留守儿童的父母及其他直接照料人通常文化水平不高,基本无法在学业上帮助或监督留守儿童,这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产生障碍。若其家庭成员有思维狭隘、思想愚昧等特点,那么便更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出现这些类似的问题,从而表现出系列有问题的认知、情绪与行为。

第三,家庭教育因素。缺乏父亲理智性的教育或者缺乏母亲爱的教育,都容易使孩子产生各种不良行为。有时隔代亲属或者其他亲友的照料会疏于对孩子的监管,这就更容易使本身就意志力薄弱的孩子走上歧途。

3、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第二环境,对孩子的素质养成具有深厚的影响。学校因素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即教育制度层面与教育者影响层面。在教育制度层面,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在花大力气推进素质教育,但是这一努力道阻且长。尤其对于留守儿童所处的教育环境来说,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成绩往往是评判学生的首要标准。学生的性格、能力、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及不同的生活经历被忽视,这很容易使在学习上容易表现出弱势的留守儿童产生性格上的扭曲。

在教育者影响层面,尽管制度规定学校需要设置道德教育课堂,但留守儿童所处教育环境中师资力量的薄弱,使老师们在道德教育领域表现出功利化,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注重讲而轻视其本身的道德模范作用,这样的道德教育又何以育人呢?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这是导致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学生的社会交往、文化环境、网络媒介传播等多方面。

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是最直接的因素。许多的问题学生之所以出现品行不端,就是因为受到了品行不端的所谓“小混混”的吸引与感染。这些品行不端者将扭曲的认知与行为灌输给缺乏父母监管的留守儿童,使其很容易便受到影响,表现出同样的不良品质。

文化环境对留守儿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市场的形成,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形成人们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但是一些低级趣味的文化产品,例如颓废、色情、暴力、言语粗鄙型等,消解了高尚精神追求的作用。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大背景下,网络等媒介已经深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缺乏意志力的青少年儿童来说,网络的消极影响尤为显著。如有的中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长时间处于虚拟环境中难以自拔,逃避现实社会,处世态度消极化,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等。

三、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与问题学生问题是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而流动和留守儿童相对普通儿童而言,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更多的潜在危险性,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如何良好控制形成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原因,从根源上防止留守儿童转变为问题学生,这将是今后的教育界的一个重点探讨问题。

摘要: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许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差异,更容易发生问题行为,本文概述了留守儿童与问题学生两个群体的特性,并系统分析了留守儿童群体中问题学生比例高这一现状的原因。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学生,成因分析

留守学生问题分析 篇2

一、学校因素

课程安排和和学生评价标准不合理

1.课程设置方面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之下,考试为纲。因此两语一数这三门课程节数较多,其他如自然、地理等自然科学一类的课程安排较少。

二、实践课程少

教师上课一般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缺乏动手操作能力,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

2、评价标准方面

一、分数决定论。长期以来,以分数高低划分好学生和差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学习后进的学生则不大注重关心,导致后进学生因为觉得不受老师重视、看不起而厌恶学习。

二、听话与否论。教师教书育人,最不喜欢遇到顶牛的学生,但由于个人的性格原因,有的学生对老师的教导不大听劝,他们也就被列入不受欢迎的学生行列。

家庭因素

(一)监护人责任缺位

孩子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这种共同生活能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提供比较理想的环境。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至少一方不能够与这些孩子在一起生活,这可能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但单作为第一任教师、扮演者启蒙角色的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谁又能担起这个重任?

1、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一般他们能做的只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能在学习生活方面予以孩子更多的帮助。而又由于年龄、学历等原因,精力、能力受限,祖父母在孩子的教育管理上有时会力不从心,并且祖父母有隔代溺爱的倾向,在孩子犯错后不会深究责怪,放纵孩子,不利于提高孩子的是非分辨能力及自我反省意识。

2、由亲友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由于不是自己的孩子,碍于情面,一般不好对孩子加以严加教育,只能是放任自流。父母不在身边,而又缺乏长辈的约束,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成长容易走弯路。也有亲友不能够善待留守的孩子,导致孩子们的孤独感加强,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加重。

3、随着父母期中一方生活。虽有长辈照顾,但因为缺少父亲或者是母亲的陪伴和教导,也不利于孩子的性格的全面。

(二)家长观念落后

1、落后的教育观。主要体现在重智、轻德、轻情感的教育思想和行为[1]。由于常年在外打工,不在孩子身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多,平时更多过问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又因为远离孩子,对孩子更多的是娇宠溺爱,而不是严格要求;而为了弥补孩子,则尽量在物质方面予以满足,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孩子家庭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是不足的。

2、落后的人生发展观。许多外出打工的家长对子女的未来缺乏规划,或者说规划很少。有的家长本来没什么文化,又发了点小财,读书无用论在心中滋长,对子女的学习不重视。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许多人也是抱着听天由命的心态。

三、政策因素以及政策的执行

就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台的政策而言,无疑是可以为解决农民工本身的就业、落户和其子女的上学等问题提供许多帮助的,不过由于个中利益牵扯,其中的很多政策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

(一)中央的态度

早在200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第六条要求,流入地政府要对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 [1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的具体表现》,杭州日报 权利。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再次重申地方政府要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二)地方的态度

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农民工们建设了更美观的大楼,更方便的交通设施,打造了更多的绿化,更干净的生活环境。但许多时候,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广大农民工的贡献往往会被那些享受他们辛勤劳动成果的城市居民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掉。“如果给外地民工提供全面的服务,会带来更多的民工,会给城市的就业和管理带来更多的问题。”这是许多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的想法。

但同时,改革也在进行。例如江苏省政府办公厅2012年四月份发文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并明确江苏省户口迁移政策。其中有一条:落户基本条件是有房有工作,租房不算。文件明确坚持以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为户口准入基本条件。

什么叫“有合法稳定职业”?就是指有传统固定工作,或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取得营业执照、具有稳定收入并依法纳税;什么叫“合法稳定住所”?是指购买或自建的产权房,继承、受赠的产权房或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租房居住的显然不合条件。

这一规定明显将低收入的农民工收入群体排除在公安局户籍登记科的门外,有嫌贫爱富之嫌。而这一部分买不起房,不能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做出贡献的人群,他们的子女也就享受不到作为城市户籍人群子女的同等福利待遇。既然城市无法像家一般生活,孩子们只能留守老家。

四、社会因素

就社会因素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将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区域发展不平衡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具体显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2012年9月15日,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发布,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并且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于此同时,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其他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会更大。

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具体体现在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方面:

一、教育方面 城乡教育差距体现在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比例上,就高中和本科学历而言,城镇别是乡村的3.4倍和43.8倍。而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作为从农村来的学生,对这一点感触颇深。小学毕业时,班上50多个同学中,辍学打工的有10多人,而读初中时,整个年级从初一时的4个班,到初中毕业时,只剩下3个班。

二、医疗卫生方面 农村医疗设施简陋,医生水平参差不齐,药品价格较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

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农村街头巷尾能够看到的“要想富,先修路”等标语,则是浅显却又深刻地反映了农村居民希望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因此,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出门打工便成了广大农民的选择,但由于各种原因,进城务工的父母无法带孩子一起进城,只能与让孩子待在老家,留守儿童也就随之出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经常提到的东、中、西部地区是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两者相结合进行划分的: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 ;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面积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9.3%;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但比较三大地区的GDP却不与其面积成正比 : 2

2011年GDP 北 京 16251.93 天 津 11307.28 河 北 24515.76 辽 宁 22226.7 广 东 53210.28 广 西 11720.87 海 南 2522.66 江 苏 49110.27 浙 江 32318.85 山 东 45361.85 福 建 17560.18 2011东部GDP之和 286106.63

安 徽 15300.65 江 西 11702.82 山 西 11237.55 内蒙古 14359.88 吉 林 10568.83 黑龙江 12582 河 南 26931.03 湖 北 19632.26 湖 南 19669.56 2011中部GDP之和 141984.58

重 庆 10011.37 四 川 21026.68 贵 州 5701.84 云 南 8893.12 西 藏 605.83 陕 西 12512.3 甘 肃 5020.37 青 海 1670.44 宁 夏 2102.21 新 疆 6610.05 2011西部GDP之和 74154.2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992年GDP 709.1 411.24 1278.5 1472.95 2293.54 646.6 181.71 2136.02 1365.06 2196.53

787.71

1992年东部GDP之和 13478.96

801.16 572.55 570 421.68 558.06 864.04 1279.75 1088.39 997.7 1992年中部GDP之和 7153.33

1624.51 339.91 618.69 33.29 540.52 317.79 87.52 83.14 402.31 1992年西部GDP之和 4047.68

表二为1992年和2011年东中西部市场经济发展20年的年均GDP增长率东部GDP与中西部GDP之比。

由表一,无论是1992年我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20年后的2011年,东部地区GDP之和都高于中西部地区GDP之和。

由表二,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20年间平均GDP增长率都保持高位,从GDP增长率的相对差中并不能看出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多大,但如果结合表一,则能看到地区GDP增长的绝对差。

而按照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GDP每增加1%,可以解决100万人到200万人就业(不同产业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与GDP增长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农部门特别是第三产业的GDP增加成为创造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

二、非农就业弹性虽处于波动状态,但并未表现出递减的趋势,而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而东部地区则是GDP增长最快,非农部门发展最快最大,创造农民工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东部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之后接受大量内外投资,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迅速。

二、而在工业领域中,以轻工业为代表,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对雇佣劳动力的需求则吸引了大量来自中西部地区的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而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并且希望通过打工实现脱贫致富的剩余劳动力,这也就是“农民工”的由来。

三、家乡经济的落后、生活的贫穷迫使农民工离开自己的孩子,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靠自己的双手去为家庭、为孩子、为自己获得到更好的生活。而孩子,只能留守。这也是“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城乡二元制

在1958年之前,中国人在全国范围内是可以自由迁徙和居住的,那时的户口本只是记录你姓甚名谁,并没有限制人的流动。直到1958年1月9日,第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户口登记条例》。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上看,条例的出台表面是因为大跃进时期,农村人口生活贫困,为制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保证城市稳定和物资供给而制定的;其实更深层次原因则是国家为集中一切资源,保障重工业优先发展,实现“赶英超美”的需要。

在当时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中国要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先进的工业国的构想,需要巨大的资金资源支持,而这一切几乎上只能来自内部。而单工业尚未发展起来时,只能是牺牲农业,利用有限的农业剩余来进行工业投资。通过粮食的统购统销制度以及户籍制度,在从农民那里拿走农业剩余的同时,也把农民束缚在农村和土地中。然后通过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控制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身份转换。

而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制度,在接下的数十年间却被不合理地继续实行。户籍制度的长期实行使我国形成城乡界限分明、城乡劳动力流动受阻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挂着农村户籍的农民不能享受拥有城市户籍居民所能享受到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就是说作为没有取得城市户籍的农民的后代,同样也就享受不到作为城市居民的待遇。所以农民工子女只能留守农村,这也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上海金融学院

重视“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 G62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A)—0008—0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应看到,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等原因,一部分农民的生活仍很困难。靠天吃饭的单一粮食种植产业已远远不能维持农村家庭的正常开支。于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孩子就被留在家里。人们习惯上称这些学生为“留守学生”。逐年增多的农村“留守学生”,给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

“留守学生”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据笔者对我校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我校约30%左右的学生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甚至亲戚抚养,导致“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一部分“留守学生”成为双差生,其主要原因及在校表现如下。

家庭因素。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分溺爱是“留守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之一。现在大多数农村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这些孩子在家庭里处于“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而爷爷奶奶对其更是溺爱有加。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他们娇生惯养,家务由大人承包,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不顺心就大发雷霆,大人诚慌诚恐,千方百计依顺孩子。特殊的家庭生活方式,使这些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校表现为经常迟到、早退,经常违纪,学习不认真,作业完不成,甚至不交作业,对学习有畏难情绪,继而发展为逃学、厌学等,情绪容易偏激。

心理因素。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学生”缺乏父母的疼爱和关心,缺少温暖,无人管束,家庭教育名存实亡,他们心存失落感、孤独感,容易产生偏激情绪,表现为心理压力大,自卑、脆弱、任性、自私等。

学校因素。由于“留守学生”在家里无人管教,在学校里处于受冷落、被歧视的地位,特别是有些教师喜欢学习好的学生,不关心成绩差的学生,这使他们长期在批评、讽刺、挖苦的环境中度过,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甚至处于对立状态,表现为一是当面顶撞老师,对老师极为不满;二是故意违反校规校纪;三是冷漠;四是用退学的方式威胁老师;五是班主任天天找其谈话,他们当面说要改正错误,过后仍我行我素;六是对老师经常表扬的好学生有嫉恨心理。

社会因素。青少年好奇性强,喜欢模仿。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部分辍学生外出打工回家,对“留守学生”诱惑力很大,认为不读书同样能挣钱,吃得好,穿得好,使一些学生常常跃跃欲试,导致新的厌学之风滋生。

家长因素。部分家长观念落后,认为农村高考升学率低,供孩子读书是瞎子点灯白费油,不如趁早打工挣钱,这也助长了厌学之风。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针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形成的原因分析,我认为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用爱心感动学生。教师要关心学生,把“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时常放在心上,要像父母一样关爱他们,用爱心打动他们,改善师生关系。事实表明,当人的心情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加倍提高,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习潜力。情感不仅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而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更是学生纠错的催化剂。教师只有用真爱关怀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爱的回报——向好的方面转化。

用耐心说服学生。教育“留守学生”要有耐心,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可操之过急,不能放弃他们,更不能把他们“推出”学校了事。部分“留守学生”有抽烟、喝酒、旷课、逃课的不良习惯,父母对他们失去教育的耐心,教师对他们失去教育的信心,学生自己自暴自弃。因此,教育这类学生一定要有耐心,弗洛伊德说过,人人渴望伟大。追求成功是人的天性,只有我们对这些学生真诚、耐心地给予帮助,他们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公平对待学生。学校和教师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能厚此薄彼。“留守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平常表现又不好,在班里可以说是弱势群体。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学生最反感教师只依据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但现实是,老师对好学生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是老师、家长的“宠儿”,他们即使违犯了纪律,班主任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各方面表现不好的“留守学生”,即便犯一点小错误,老师轻则讽刺挖苦,重则严厉批评和体罚,这是非常有害的。

留守学生问题分析 篇4

关键词:行为,家庭特征,对比研究,学生,农村人口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其未成年子女被留在家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人群——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本文中的“留守”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由于留守中小学生长期和父母分离,亲子关系不健全,导致感情处于一种欠缺状态[1]。为探讨留守中小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笔者对广东省留守中小学生进行了实际调查,以期为保障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提供一些教育决策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方法,选取广州市、韶关市、肇庆市、潮州市外出务工比较多的城郊和农村中小学各2所,以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和中学初一到初三的留守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30份,剔除无效及基本信息填写不全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511份。其中留守中小学生207名,男生91名,女生116名;平均年龄为(13.4±1.2)岁。非留守中小学生304名。

1.2 调查工具

包括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2]和自编家庭情况调查问卷。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使用范围为3~16岁儿童。含28项测试题,共4个因子: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和多动指数。按发生频率从无到很多分别记0~3分,共4级进行评分。量表中出现1个以上因子分超出常模2个标准差即为行为问题,该量表效度已经过广泛的检验,能满足一般需要。自编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性别、班级、学习成绩,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父母亲的教育程度、父母亲的教育方式、与父母亲的关系、代养人的类别、代养人的文化程度、代养人的教养方式、父母外出时间长短及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时最关注的3件事等基本信息。

1.3 方法

由2名经正规培训的测试人员,对各年龄组男女儿童进行问卷预调查,检测问卷设计与发放回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使用统一的程序发放、校验和回收问卷。请班主任教师填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学生填写自拟问卷。

1.4 施测程序

采用团体测试,统一指导语,当场收回问卷。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留守中小学生问题行为检出情况

在总分量表中,有15.46%的留守中小学生有问题行为倾向。各因子分项目中,品行问题项目中所检出的人数最多(22.71%),其次为多动(16.43%)及多动指数(17.87%),最后为不注意-被动(14.01%)。男、女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在品行问题因子和多动因子分项目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表明留守男生较女生更容易出现品行问题和多动倾向;各年龄阶段的留守学生的问题检出率在品行问题、多动及多动指数因子分项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学生的问题行为外显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见表1。

2.2 留守与非留守中小学生TRS得分比较

留守中小学生问题行为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非留守中小学生(P值均<0.01),见表2。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2.3 不同组别留守儿童TRS得分比较

见表3。不同类别抚养人抚养的中小学生在TRS得分中的多动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SD多重比较显示,由父母的同辈抚养的留守中小学生与由父母单方抚养(P<0.01)和由父母的长辈抚养(P<0.05)的留守中小学生在多动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由父母的同辈抚养的留守中小学生比由父母单方或由父母的长辈抚养的留守中小学生更容易出现多动的问题行为。由不同文化程度抚养人抚养的中小学生,TRS得分中除不注意-被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因子及总分项目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抚养人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小学与抚养人文化程度为初中、中专或高中的留守中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抚养人的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小学的留守中小学生比抚养人的文化程度为初中、中专或高中的留守中小学生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P<0.01);抚养人的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或专科的留守中小学生出现的多动问题最少(P<0.05)。抚养人的教养方式在留守中小学生问题行为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抚养人的教养方式不影响留守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父母外出打工时间不同的留守中小学生在品行问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进一步分析发现,父母外出打工时间为3~5 a内与1 a以内(P<0.05)、2~3 a内(P<0.05)的留守中小学生在品行问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外出时间在3~5 a的儿童问题最多。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达到15.46%,其中品行问题检出率最高;留守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明显高于非留守中小学生,说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儿童品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较大。留守中小学生多数是托人代管,祖辈及其他代养人多数只注重吃穿等缺失性需求,而不注重成长性需求,也就是重养不重教,使得留守学生特别容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和自卑感,较非留守学生更容易出现多动指数得分及总分项目的问题行为。留守男生较女生容易出现品行问题与多动的问题行为,这可能与离开父母的女孩会更加顺从,男性在儿童期相对较女性身心晚熟,更加调皮,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和正确处理、判断各种问题的能力稍差,导致男孩更易发生问题行为有关。

研究还显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父母的同辈抚养、抚养人的文化程度、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等家庭因素相关,父母的同辈抚养的留守中小学生的多动问题行为更多,其原因可能是,父母的同辈(即孩子的姑姑、叔叔等)作为监护人,由于其本身也有同龄儿女需要抚养,投入到留守儿童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与孩子的思想沟通少,可能消极的评价甚至是不公平的对待会增多,造成留守中小学生的多动问题增多。

针对以上问题,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父母、抚养人、学校及社会应群策群力,探索建立有效机制,尽可能地弥补留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1)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教育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父母,使他们知道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生

理和心理均发生很大变化,心理需求逐渐超越生理需求;外出务工的家长要更多地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与留守子女交流,主动与教师、家中监护人等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学习困难、不断进取。(2)学校一方面应鼓励教师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弥补他们家庭亲代关系的缺失。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展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3]。教师应密切关注有不良行为倾向的留守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形成亲密关系,对留守学生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和鼓励,通过小说人物、电视节目等多种途径让留守中小学生学习积极的亲社会行为。(3)鼓励学校进行农村寄宿制教育,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近年来,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留守中小学生教育问题的出路之一[4]。学校利用寄宿制办学这种机制,通过营造家庭氛围,让学生达到安心学习、舒心生活的环境,此外,积极开展丰富的活动和规范有序的纪律管理,促成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达到提高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探究.网络财富,2009,2(4):18-19.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52-55.

[3]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87-90.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篇5

大规模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这些孩子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或者父母双方都在城市打工,或者父亲或者母亲单方在外面打工。这些孩子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

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留守儿童的人口特征:

(一)非直接访谈的农村留守儿童

被访谈的58位农村流动人口共有120个子女。有两个子女的家庭占大多数,达到65%左右。最多的家庭有5个孩子。调查显示,留守子女多于随带子女,留守子女占被访谈者子女总数的61%。

(二)儿童的性别比比较低。166位留守子女中,留守男孩子为71位,留守女孩子为

95个,性别比为75。农村流动父母具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在有选择地决定哪个孩子留在老家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女孩子留在老家,而把男孩子带到城市里来。访谈个案也显示,农村流动农民一般也倾向于把最大的子女留在家乡,如果最大的子女是女孩子,这个子女毫无疑问地会被留在家乡,但当大子女为男孩子而其他子女为女孩子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大儿子带到城市里来。

(三)从留守儿童的年龄分布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2岁。其中女孩子的平均年龄为

12.5岁,男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1.3岁。从教育分布看,6~15岁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近90%左右,只有10%的留守学生在高中或者技校和职业高中读书。

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的留守时间看,他们平均在家乡的留守时间为

5.5年。父母全部外出打工后,88%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在老家留守3年和3年以上的时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般是留守儿童的父亲先外出打工,在他们的生计需要帮手或有能力帮助妻子在城里又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他们会把妻子再带出去。在很大一部分父母全部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中,他们一般是先由单亲父母监护一段时间,然后再变

成父母全部外出的留守儿童。由此看来,如果把父母有一方外出时也计为子女的留守时间的话,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乡的留守时间会更长。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就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的留守时间看,他们平均在家乡的留守时间为5.5年。父母全部外出打工后,88%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在老家留守3年和3年以上的时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般是留守儿童的父亲先外出打工,在他们的生计需要帮手或有能力帮助妻子在城里又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他们会把妻子再带出去。在很大一部分父母全部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中,他们一般是先由单亲父母监护一段时间,然后再变成父母全部外出的留守儿童。由此看来,如果把父母有一方外出时也计为子女的留守时间的话,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乡的留守时间会更长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现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因为中国超过50%的人是农村人口,留守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而他们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中国以后的发展情况。只有高水平的,高素质的人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不管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我们更要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法律,制度,道德,家庭各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可我们仍要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全社会都参于其中,贯彻中央的决定,地方认真执行,终有一天,我们会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附件一:调研报告封面格式(供学生使用)

黄淮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系别: 文化传媒学院

年级、专业、班级: 广电1001B

姓名:学号:1026120118

关注我国农村高中留守学生问题 篇6

事实上,当代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研究者早已发现并关注到了这一问题,而且也已提出一系列相关的解决方案。但他们主要关注的对象往往是年龄更小、自制力更弱的留守儿童(小学生或年龄较小的初中学生)。而本文所主要关注的是当前我国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问题。

留守与误解

相对而言,对于留守高中生问题,人们的误解较多——因为在大多数人(尤其是家长)看来,高中生已经进入到生理、心理、年龄的基本成熟阶段。他们的自主性、自制力、意志、情感已经渐趋成熟,他们应该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学习、心理和行为。但事实上,这不仅明显夸大了高中生的自制力,而且还忽视了高中生在这一时期的关键特征及其所需要的呵护和关爱。因为,高中生的年龄一般是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之间,而这也是他们青春期的关键成长阶段。这一阶段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意志、情感、判断也都处在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但他们还不能够拥有准确的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够精确判断善恶、是非的观念;不能实际掌握自己的意识情感和心理行为。只是许多家长却已经把他们当作成年人来看待,往往认为他们已经成熟、可以独立生活学习了。同时,家长们也往往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班主任管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此外他们还认为自己孩子正面对升学压力、也不可能出什么乱子。家长们的这种轻率判断和侥幸心理也就逐渐造成了他们对此问题的一个事实上的理解误区和关照、指导上的基本放手。虽然有的家长也经常和他们的孩子通话,或和老师、监护人通话以了解情况,但这些并不能替代家长在身边时的作用和影响。家长的这种管理不力和渐趋放手甚至是放任自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中生的学习方式、生活作风和行为立场。在缺乏真正有效的管理之下,留守高中学生问题逐渐凸显,而由此带来的连锁问题更是影响甚巨。

高中生在事实上被看作是思想成熟的人,但他们的心理却往往是幼稚的、易冲动的和不理性的。这样的反差也就造成学校周边群众和社会人群的错误判断和看法——他们对高中生行为的判断往往以成人标准来对照,但事实上却往往和他们的心理期待形成反差。如果说,留守儿童在当地政府和人群那里更多的是被当作弱势群体来关心、照顾和宽容的话,那么留守高中生就没有这样幸运的待遇了——他们往往遭受严厉的指责和苛刻的要求,甚至是越权的整治。对于留守高中生的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当然主要来自于人们传统的年龄观念(人们往往认为在高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应该是成人了——按古时的标准他们在这一时期早已能够成家立业了)。其次还来自于家长管理上的放任自流或鞭长莫及。当然还有更多的是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不力、管理松懈或不作为所造成的。这种众多放松和管理不力,都在留守高中生那里得到显著的体现。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不仅仅是男生,包括许多女生,都出现了许多问题。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在行为方面危害社会的严重现象。

留守与问题

高中留守学生的问题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虽然与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相似,但结果却大不相同。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更加尖锐、更加迫切。高中留守学生问题大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问题。由于高中留守学生缺乏家长更多的跟进、指导和督促甚至是施压,这些学生普遍学习兴趣较低、成绩较差(他们甚至变成所谓的“双差生”),这尤其体现在农村学校中。同时,即使有行使监护权的父母的亲戚、朋友或爷爷奶奶在,那些远离农村在城镇高中就读的学生实际上也等于是完全自由的。这样一来,他们基本上是在一个完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读书。而他们因各自的气质、禀赋、习惯等原因,造成了他们成绩的普遍糟糕。事实上,在他们的入学之初成绩并不差,甚至有的还很优秀。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他们的成绩下滑呢?调查表明,主要在于高中留守学生因缺乏约束引导而致其自制力下降,从而心思旁骛、学习兴趣下降,厌学、逃学现象严重——并最终导致其学习成绩下滑或较差。同时,学校、教师和班主任的管理、关心不够,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当下的高中教育教学中,各科教学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学科之间、同一班级各科教师之间沟通较少,因此他们也不能及时发现留守生的问题。其次,各科教师由于并不涉及班级管理,因此他们也对这些问题漠不关心。而这也不利于发现留守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动向。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高中班级管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基本上是班主任“一个人的战争”。而班主任除了班级管理之外还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因此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來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对于那些留守高中生,班主任更无法全面施行跟踪管理,也无法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那么,在这样长期的问题积压之下,班主任往往更愿意把心思和精力放在那些成绩优异、便于沟通的学生身上。高中留守学生的成绩也就在学校管理的怠惰和冷漠甚至是放纵之中,慢慢下滑、每况愈下。

2.生活问题。由于较真切地体验到了自由及其乐趣。高中留守学生一般不喜欢住校,更喜欢选择在外租房居住。主要原因是这样能够彻底摆脱学校和班主任的管理和监控——而这一般又以男生居多。那么,由此带来的现象就是:高中留守生的生活学习刚开始还能中规中矩,但慢慢就会混乱、无拘无束了。他们可以没有时间观念,去打台球、上网吧;也可以迟迟不起床甚至逃学;也可以不做作业,通宵打牌;甚至有的还去酒店酗酒、寻衅滋事……而这些尤其体现在周末——因为在周末的两天生活里,他们通常很无聊。而学校即使有补课,班主任也不到场——这就形成了管理上的漏洞和真空。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缺乏自制力的高中留守生往往会见缝插针、任意胡为。

高中留守生往往在这样混乱的生活中生病之后也不愿去医院。而他们较差的生活条件也进一步加大他们生病的可能性。在孤独且容易患病的生活里,他们也会寻求新的安慰或刺激。比如打架斗殴、性刺激、网恋等等。这种混乱的生活方式会渐渐传染给其他人,也会渐渐在自身形成惯性。当他们回到学校、回到班级时,已经不再能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相反,他们一般会把学校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看作是一种束缚。再加上他们青春期本身的反叛心理,他们往往会和班级同学甚至和老师发生冲突。而这些又更加会反过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也必然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出现。

3.行为失范问题。高中留守生的行为失范在最初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管束的彻底消失,加上他们自己掌握一些现金,所以他们也就往往敢于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如果说开始阶段,他们还仅仅停留在个人享受阶段,随后他们就不再满足于这些了。他们中的个别人往往会参与到酗酒、斗殴、偷窃、强奸等违法犯罪之中。而他们中的这些人有的是无意、有的却是故意的——但结果都是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从开始的网络迷恋到参加帮派团伙再到参与违法乱纪行为,高中留守学生的这些行为失范问题都是从他们失去约束的生活问题中逐渐衍生的。而和留守儿童相比,他们在社会和成人看来这些并不值得同情和关照——因为他们往往被看作是应该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但事实上,高中留守生并非成熟的、能够自我约束的群体。他们在更多情况下是随波逐流或受到蛊惑和被人操纵。

当然并非所有的高中留守生都是如此。即使是在那些租房的学生里也有成绩优秀、行为规范之人。然而他们的问题却是另外一种:他们往往是被攻击的目标;是被侵犯的对象;是敌对或勒索的对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往往会被那些行为失范的留守生看作是告密者——这也许还有他们的嫉妒在作怪。而如果是女生,她们遭受暴力侵犯的可能性稍小,但其他侵犯的几率就会增加:比如讹诈、勒索、强奸等等。

此外,高中留守学生的厌学和逃学也许危害还不明显。所以在许多管理薄弱的学校里,这些现象愈演愈烈,而班主任和学校管理者也似乎办法不多。因此这些现象往往被忽视或任其发展。但在那些管理严格的学校或责任心较强的班主任那里,高中留守生往往不堪管束,最终选择辍学。而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在流向社会之后,最终带来的问题将会更大、更多。

大部分的高中留守生还是囿于传统、家教、校规和社会法律之下的。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都选择留在学校读书——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但这其中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

4.心理问题。大多数的高中留守生家境一般、经济不宽裕,所以他们往往省吃俭用、勤奋拼搏。但也有一些学生逐渐养成攀比心理(尤其体现在城镇高中求学的留守学生那里),好逸恶劳、焦虑狂躁、精神空虚。同时,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已经不可挽回,于是就干脆破罐子破摔——他们要么混日子;要么寻衅滋事;要么逃学躲避。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这一批学生的心理压抑、扭曲和变形或心理失衡。他们要么逐渐丧失积极性和进取心;要么丧失生活的快乐和勇气;要么变得空虚无聊;要么变得敌对和具有攻击性……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标志,而他们的这些心理问题也会逐渐衍生成疾病。

与非留守高中生相比,留守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高中阶段正处于人生的关键,这一时期既是他们生理、身体成长、成熟的关键,更是他们心理成长、成熟的关键。而高中留守学生由于远离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远离亲人的零距离指导和约束,他们实际上很早就在心底形成一种空缺感和挫败感。虽然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能过高估计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留守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当然也不能低估他们。所以,首先是要重视这一问题,合理分析这一问题。

留守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也因事而异——这和他们的性格、禀赋、气质、家庭、周边群体大都相关。而这些因素往往又会将留守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两个不同方面:对于那些内敛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沉潜于自己心底——他们不愿表现出来,不愿被别人看到。而对于那些外向型的学生来说,却往往容易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前者的伤害性较大,而后者伤害性相对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心理调适和心理发泄,如果长期郁结于心,那么问题将会逐渐严重,伤害也会渐趋明显。有的甚至最终会生成疾病,包括幻想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等等。

留守与解决

目前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问题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为我们还无法做到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但首先从学校教育入手,从班级管理入手,以每个留守高中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细致入微、踏踏实实地做好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思想等工作。这样,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扭转不利局面的作用。

首先,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在农村中学里要加强教师和班主任在这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切实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因为在农村中学里,留守高中生基本上要占到半数以上。即使是在城镇高中,这个数字也不低。这就是说,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的稳定与和谐、进步与发展,都和留守生息息相关。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留守学生的诸多方面的关注和指导。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学生的心理干预。

在适当情况下,可以经常与留守学生谈话、聊天,与他们拉近距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需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与监护人的沟通,让双方互相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在校的情况。这样方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也可以经常组织集体活动,让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树立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意识,抛弃自闭和自卑感。这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心理状况。

其次,加强对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和管理。对于那些缺乏约束性、自由散漫的学生要加强纪律教育。让他们认识到錯误和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又需要教师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所以,对于高中留守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切不可冷漠武断、生硬死板。对于他们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要能够及时发现、迅速解决。因此,这就要求班级各科教师之间要加强学生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每一位教师也都必须担负起责任。无论是在留守学生的学习中,还是在他们的生活中,都需要每一位教师能够平易、真诚、热情地待人。

事实上,高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天地或生活圈子。所以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能够及时跟进,掌握学生的群体思想和学习动向。甚至可以经常主动与留守生及其周边群体谈话、交流,以便能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最后,加强规范教育和责任感教育。高中留守学生在长期的心理、思想、学习的重压之下,加上自身、家庭与他人的差距,往往会形成他们心理和行为中的自闭、冷漠、自卑和散漫。而这些当然首先是心理问题。作为学校教育和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就需要敏锐地洞察这一问题。同时,抓住这一现象,以点带面、旁敲侧击,在不伤害留守生的心理和感情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班会、个人谈话等诸多形式逐渐解决。

在城镇中学就读的高中留守学生往往都会有自卑感,因此他们往往都疏离于班集体。而这在留守生较少的班级体现得更加明显。长此以往,也会造成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因此要努力促使留守学生融入到班集体中,加强他们的责任感教育、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同时,要加强对于非留守生和城镇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淡化和清除界限,让他们和留守生亲密相处、互相帮助,形成和谐、亲密、团结、友爱的局面。

这样,高中留守学生将会在和谐氛围中逐渐养成自己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观。同时他们也就会逐渐抛弃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自我高远的目标,扬起远航的风帆!

事实上,任何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斯金纳认为:所谓教育,就是要塑造行为,塑造在不久的将来对个人和他人有利的行为,就像雕塑家用泥巴塑造任何东西一样。这就是说,留守高中生的生活、学习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况都可以在我们主动而积极的调节和塑造中得以改变,而这些积极的改变也将会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最终成为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的成熟和健康之人!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篇7

1. 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表现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内容:

1.1 安全问题

就留守儿童的安全而言, 研究结果基本上都显示, 父母的外出给孩子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威胁。由于亲子分离, 留守儿童不能得到应有的照顾, 使其安全问题受到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容易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二是留守儿童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三是留守儿童存在由于监护权的缺失、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原因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1.2 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失调, 二是学校教育乏力。许多农村学校教师由于教学负担较重, 无暇关心留守儿童, 对他们采取一种“只要不出事, 遵守学校的纪律, 你想怎么便怎么”的管理策略, 更放纵了这些学生的行为。

1.3 心理健康问题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人格与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已经存在个性发展问题, 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为攻击型, 体现为动辄吵闹打架, 情绪自控力差, 好冲动。第二类为畏缩型, 表现为情绪冷漠、畏惧、自卑。

1.4 品行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其品行发展处于他律阶段, 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出现品行问题, 如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上学经常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 严重者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 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2.1 直接原因

2.1.1 家庭教育的缺陷

家庭结构不健全妨碍儿童的社会化, 再加上家长片面认识家庭教育, 最终导致亲情缺失。而且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而言, 家庭结构不健全、亲情缺失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如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长时间缺少交流与沟通, 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感情逐渐疏远等。

2.1.2 学校教育问题

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存在诸多缺陷, 如教育管理方式简单化, 缺乏积极有效的制度性安排;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 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1.3 农村社区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缺失和农村社区不良风气造成了对留守儿童在校外社会生活的教育与监护实际上处于一种“空白”状态, 这就为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2.2 根本原因

社会大环境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发挥关键的作用, 包括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与户籍政策、社会文化、“三农”问题及其衍生物———农民工问题在内的诸多因素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

2.2.1“三农”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相应隔离制度的限制, 农民工无力承受让子女进城生活、接受教育的负担, 只好让子女在远离自己打工所在城市的农村家乡“留守”, 这就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

2.2.2 农民工问题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 农民工面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束手无策, 根本原因是他们本身也面临着种种自己难以解决的生存问题。

3. 对策

3.1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对策

如前所述,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的衍生部分, 也是农民工问题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 它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二元户籍制度的产物。这是中国特定时期的历史造成的, 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 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承担, 尤其是政府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应提前发现问题并制定前瞻性的政策, 做好应对的具体措施。因此, 必须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民工问题, 彻底改革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二元经济体制与户籍制度。

3.2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阶段性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治本的难度非常大, 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治标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可以阶段性地、逐步地、理性地、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实现最终目标。因此,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标本兼治。治标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3.2.1 发挥家庭的功能

切实加强家庭的监护与教育, 如尽量加强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鼓励留守儿童自强不息。

3.2.2 发挥学校的功能

完善学校的教育管理, 如建立留守儿童卡片, 有事多和父母联系;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转变教育理念, 保证对农村儿童的教育质量;学校应当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要因材施教。

3.2.3 发挥社会的功能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如政府应加大投资, 兴建务工子校;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的优势缓解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压力。

4.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受照顾权受到损害, 他们生活的质量下降, 劳动负担加重;其次, 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 农村医疗缺乏保障, 他们患病时无人照料, 易受到人身伤害;第三, 受教育权难以保障, 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不稳定, 学习成绩下降, 辍学率增长;第四, 发展权受到威胁, 他们的心理、性格容易产生障碍、引起道德失范;最后, 参与权遭到忽视, 他们人微言轻, 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意见常被漠视。

可以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立法保护包括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制定完备的《留守儿童监护条例》, 规定委托监护制度、监护人监督制度和国家监护制度;执法保护包括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 建立动态保护网络、加强政法部门执法力度;司法保护包括建立留守儿童代表人制度和适用特别的少年司法制度。

摘要:文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背景、概念界定进行了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最后提出了治标和治本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孙玉娜, 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7) :2084-2086.

[2]姚金龙.农村“留守少年”犯罪问题探析[J].法制与建设, 2010.

高中留守学生问题亟需关注 篇8

然而高中留守学生的问题似乎并非是个问题。因为在这一问题上人们有误解, 大多数人认为高中生已经基本成熟, 不是小学生那样的弱势群体, 可以不需要教育部门或社会的更多的照顾和关怀。事实上, 这忽视了高中生自身特点, 忽视了他们的年龄特征及所需的呵护和关爱。高中生的年龄一般在十四到十八岁之间, 这一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意志、情感、判断也都正在成长。但他们还缺乏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 善恶是非观念也较淡薄。一旦管理不力或放任自流, 出现的问题往往更为严重。

高中留守学生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长问题作为准成年人, 高中留守学生虽然处在青春期, 但青春期的苦闷、成长的焦虑也时刻伴随他们。未来与前途、升学与就业的忧虑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难以承受之重。家庭、经济、就业、情感都使高中留守学生远比其他同龄人更加充满困惑和焦虑。此外, 对异性的渴望和自制力欠缺也使一些学生要么早恋、要么陷入感情漩涡———这样也带来了学习的问题:他们普遍学习兴趣较低、成绩较差。当然他们成绩的普遍糟糕也和各自的气质、禀赋、能力有关, 但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约束力、自制力。他们的早恋、成长焦虑往往导致他们心思旁骛、学习兴趣下降, 厌学、逃学严重, 并最终导致成绩下滑或糟糕。由于现在的班级管理基本上是班主任“一个人的战争”, 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因而许多高中生的成长问题更无法顾及。

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行为不端和人身安全。现在有许多高中生选择在外租房居住生, 主要是为了彻底摆脱学校和班主任的监控。一些人开始还能循规蹈矩, 但不久就任意而为了:打台球、上网;睡懒觉、逃学;不做作业、通宵打牌;酗酒、寻衅滋事……由于生活条件很差, 容易生病。在孤独而病痛的生活里, 他们就会寻求安慰或刺激———比如斗殴、性刺激、网恋等。他们会把学校制度看作束缚, 加上青春期反叛, 他们往往会与同学、老师发生冲突。而这些又会反过来影响他们生活和学习。从网络迷恋到参加帮派团伙再到参与违法乱纪, 部分高中留守学生的行为失范是从他们失去约束的生活中衍生的。而那些守规矩的留守生又往往是被攻击的目标、被侵犯、敌对或勒索的对象———因为他们会被其他人看作是告密者、向老师打小报告者。女生还可能受到其他侵犯, 比如讹诈、勒索、强奸等。在管理严格的学校或班主任那里, 部分留守生往往不堪管束, 最终选择辍学。同时也将不稳定因素带向社会。

心理失调和小学生或初中生明显不同, 部分留守学生还养成攀比心理。这样他们往往就会好逸恶劳、焦虑狂躁、精神空虚, 甚至逃学躲避或寻衅滋事。由于远离父母, 实际上他们很早就形成一种空缺感和挫败感。当然留守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这和他们性格、禀赋、气质、家庭、周边群体都相关———而内向的学生心理问题往往更严重。而长期的心理郁结最终会生成疾病:幻想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等。

因此, 高中留守学生问题亟待关注。当前, 可以从学校教育入手争取做好高中留守学生工作。学校和班主任要认真研究高中生特点, 加强留守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树立其自信心、培养其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强他们生活学习的指导和管理。但是, 更为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来自于政府和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转变观念和做法, 在政策上和具体规划上努力促进高中留守学生的管理和疏导。要结合当地情况、研究学生特点, 针对性地做出规划和指导。也可以建立救助体系和心理热线, 通过民政部门和青年组织积极引导留守生走上健康成长的轨道。

高中留守学生问题是个社会问题, 它的解决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个人、社团组织或政府相关部门都需要付出自己的热情和关爱, 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在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的多方协作与努力下, 留守高中生问题才有望得到解决。

浅议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篇9

一、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与家中联系较少,有的外出打工夫妇一年才回家一次,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等心理问题。

2.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3.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大多采取“物质满足”的方式来补偿,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同时,由于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4.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较多。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1.用心关爱,感受亲情。首先,作为班主任或生活老师要定期深入学生中去,加强与学生谈心交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教育引导他们,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让刚入校的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使其安心生活和学习,防止发生其它意外。

其次,多利用鼓励的语言来传递爱意。心理学表明:人天生希望被别人肯定、表扬。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常常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表扬:如“你的字写得真漂亮”、“你的想法真独特”“回答得真棒”等等。尽管有时学生的回答不尽人意,但老师决不能讽刺挖苦。在平时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及时表扬并寄予殷切的期望。这些鼓励和赞赏,往往能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自信,鼓起他们前进的风帆。

再次,要让学生在批评语言中感受老师的严爱。如果说表扬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营养品,那么,批评便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良药。中国有句箴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只要能“利于病”,只要能“利于行”,良药何尝不可以“甜口”,忠言何尝不可以“顺耳”呢?老师的批评尽可以美起来,老师尽可以用艺术的批评来传递自己对学生的关爱。

此外,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引导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有时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这时应该采用个别谈心法与其谈心,说明道理,正确引导他们走出误区。

2.要有耐心,宽以待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面对一些调皮、思想上有点顽固的学生,老师应当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有耐心,因材施教。有些教育方法未必对这些学生见效,他不一定在第一次与你交谈时就倾吐心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许干脆不和你谈,甚至表现得异常,让老师不能接受。这时候老师要有耐心,转化学困生,比的就是耐心。比如初中学生自理能力差,老师的爱学生,就要从点滴做起:如课间学生跑得满头大汗,提醒他们注意感冒;天热了,给他们一杯冷开水;住校生病了、没生活费了能给他们及时帮助;常下宿舍了解他们生活等。这些看起来不显眼的事,却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性格比较脆弱、易变化。思想空间就如一块画布等待别人去描绘。只要我们教师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就能夺取主动权。总之,教育一代人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同力配合,更希望政府及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是我们中国农村未来的脊梁,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摘要:<正>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学生生活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孩子的生活支付能力较强。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与子女的关系较疏远,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出现了一系列大问题。这一现状给学校教育增大压力,特别是加重班主任工作负担。那么如何适应这一形势,负起教育留守学生这一份责任呢。一、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与家中联系较少,有的外出打工夫妇一年才回家一次,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

留守学生问题分析 篇10

一、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现存的若干问题

(一)生活水平较低

在我国,大部分初中留守学生都在较为贫困的农村,这些地区因为环境、气候等原因,经济较为落后,父母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状况,会选择去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打工,而他们往往会因为金钱或是路程的问题而很少回家看望孩子,所以孩子一般都和家中长辈或亲戚生活在一起。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独自留在家中的孩子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家中的长辈或亲戚一般只会保证孩子的基本生活,如吃、穿等,并不具备提高孩子生活质量的意识或是能力。与此同时,对于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往往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较低,他们所能获取的营养不能满足他们生长的需要。

此外,我国大部分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因为代理监护人等问题,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主要表现在代理监护人偏爱自家孩子,或对留守孩子刻意忽视等,这些问题都会使留守孩子原有的生活水平更加低下。在调查的过程中甚至可以发现,一些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在日常的学习之后,特别是在农忙时期,他们需要尽快赶回家中,帮助家里长辈或是亲戚劳动,而这些初中留守学生过早承担了大量的劳动,这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

(二)缺乏必要的情感关怀

在我国农村初中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缺乏必要情感关怀的问题。首先,对于这些留守学生而言,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本就使得他们缺少本应该拥有的父母关爱,而地区、环境等的限制使得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极大的问题。对于父母而言,能为他们做的就是尽量满足他们在物质上的需求,然而父母却忽视了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来自于他们的关心与陪伴。在调查的过程中,一些农村初中留守学生非常不愿意提及自己的父母,在他们眼里,他们的生活始终都是一个人,甚至一些学生在父母回家的那段时间内会对父母产生排斥反应。

此外,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还缺少来自于学校与老师的关心与帮助。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性格呈现出两个极端,一是极为内向,一是极不服从管教。这两种极端的性格都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关怀与帮助造成的。因此,学校和家长是导致留守学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不尽人意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都存在初中留守学生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欠佳的问题。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学习的关键之一就是较好的学习环境,但由于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大部分寄宿在亲戚家中,故缺少对他们的必要管教,所以他们往往处于一个较差的学习环境中,故一些学生因为抗拒学习,喜欢混迹于网吧等公共场所,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现存问题的若干对策

(一)政府发挥作用,帮助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改善生活质量

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问题,首先应该做出改变或是努力的就是政府,其应该设立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帮扶资金,或是建立“城市—农村学生帮扶计划”,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

(二)学校和家庭互帮互助,共同给初中留守学生给予关怀

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是留守学生生活、教育的重要依靠,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赋有法定义务和责任,他们的监护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而言,学校也是需要担起一定责任的。为了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关爱与帮助,为了不让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误入歧途,学校可以做出多方面的努力,如可以建立心理引导教室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给家长提供必要培训来帮助家长理解关怀的重要性,或鼓励学生和家长主动进行沟通交流,或建立相关制度,让教师帮助初中留守学生走出学习困境等。

(三)学校建立“一帮一”互助对象,转化特殊留守学生

个别留守学生在双亲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学习成绩非常差,加上爷爷奶奶放纵他们,故其养成了许多恶习。这样的学生就需要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学校开展“一帮一”活动,就是每个教师确立一位帮助对象。由帮助者每天监督被帮扶者的一言一行,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难。提倡班主任教师把留守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并细心照料。留守学生居多的班级,学生逃学、打架斗殴行为时有发生。为此,教师更应该去了解该班学生的情况,协同班主任与其建立互助关系。通过“一帮一”的活动,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其次,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问题,最应该做出努力的就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对于初中留守学生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替代来自父母的关爱与关心的。因此,家长应该意识到留守学生的问题,学会和孩子沟通,学会和孩子相互理解,尽量挤出更多的时间满足孩子来自精神上的需要。

关于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探讨 篇11

孩子理应享受童年的欢乐,得到父母的关爱,而这些留守学生由于远离父母且监护人大多年迈体衰,思想教育跟不上。部分留守学生有违规行为,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上进心,生活上受到祖父母的溺爱,导致他们心理发展出现障碍。针对留守学生的这些情况,学校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部分家长长期在外打工,认识上有些偏差,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即使孩子考上大学还不一样要去打工”,因此,孩子从思想上有厌学情绪,致使他们学习态度消极,没有动力,因而学习成绩下降。还有一部分家长自己没文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有出息,过上更加体面的日子。孩子感到身上的压力特别大,心理负担十分重,在学习上会有一种逆反心理,且一旦成绩上不去,就会产生很强的负罪感。

针对留守学生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做好关爱工作,促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如六年级留守学生张磊同学,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暇照顾他,其祖父母又对他过分溺爱,他小小年纪不求上进,出入网吧、游戏机室,并且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交往,花钱大方,还向一些小同学要钱,不给就加以打骂。对于这些情况,班主任非常着急,多次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及时进行家访,与他父母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后,引起家长的关注,家长也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跟不上,积极配合学校帮助张磊改掉缺点,张磊在班主任与家长的配合教育下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学习上有了进步,思想上也要求进步,到学期结束时被评为进步显著学生。

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学生的工作呢?首先要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可采取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开展留守学生所喜欢的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等形式,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关爱,找到归属感,找回亲情和自信。其次,强化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有(下转第98页)(上接第171页)少数学生在父母外出打工后,更加努力学习,自觉上进,成绩优异。因此要注意发挥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潜能,努力创造有助于他们自我成长的机会和环境。最后做好家长的教育帮扶工作,学校可利用家长返乡的有利时机,通过办家长学校、进行家访等活动,转变教育观念,促使他们有效地进行家长的监护责任和义务。

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篇12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青少年。据调查,中国有近2亿农民工,所以“留守儿童”应在6000万以上。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生活、学习和生命感受等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情生活的孤立,感到情感无所依托,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有的承受不了新的生活学习的压力,感到诚惶诚恐、孤立无援;有的因生活所迫,过早地从事农业体力劳动,感到身心疲惫;有的有心理疾病,性格乖张,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就动辄打斗;还有一些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甚至养成偷窃、盗抢的“爱好”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将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出现频率较高话题之一。

二、从教育社会学班级理论视角探讨留守儿童问题

孔德研究社会的目的旨在实证、科学地解释社会,其研究视野指向“社会秩序和进步”,并对如何维护社会秩序提出建议。孔德认为社会是个集体性质的有机体,只有集体的所有成员同时得到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发展。从这一观点出发,孔德认为教育体系是联系和组成社会的中心要素,教育的任务乃是协调社会,学校的普及乃是稳定社会的基础。[1]学校中的班级作为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组织体,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情感养成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而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师也起到主导作用。因此,用教育社会学的班级理论对留守儿童进行分析很具现实意义。

班级是一种有特殊内涵的社会网络。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在《学校班级作为一种社会体系》一文中把班级功能概括为社会化功能与选择功能统一标点前者是指班级将成人社会中胜任工作的能力内化于学生,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责任感方面的功能;后者是指班级提供在成人社会分配人力资源的一种方法,形成并鉴别学生间的差异,并为社会结构补充各种成人角色提供依据。[2]特别是中国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在学校中度过其青春期的,因此班级对每个青少年心理成长和感情塑造就显得特别重要。班级是小团体与正式组织的集合体。小团体具有提供高强度的情感支持和团体内情感对内共享、对外封闭的特征。班级所提供的氛围能对学生在处理个人情感问题和参与组织活动等一些互动方式上进行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塑造。当班级成员进行情感交流等具有私密性的“小团体”的活动时,班级作为社会组织化方式就会隐身其后———难以进入小团体的情感封闭地带,班级成长在目标的选择上一旦具有共同的意志的意味,那么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整合性,从而将班级作为组织体的程序性、开放性的结构表露无疑。

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的行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与子女聚少离多,沟通少,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他们中很大一部分表现出情感冷漠、内心封闭、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冲动易怒、脾气暴躁。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建立“手拉手”模式的互助组等来解决问题。“手拉手”少年儿童体验教育互动模式是在班级内部构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利用同龄群体在少年儿童社会化中的重要功能,教师倡导非留守学生与留守学生交朋友,尽量打破留守学生一般只和留守学生交朋友的现象,让留守学生积极融入到班级的大集体中来。通过“手拉手”的活动,不同生活环境中成长的未成年人可以相互理解,并进一步增强相互认同感。同时,学校作为班级的上一级组织体要为班级行动指明方向。学校要加强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互相信任、相互关爱的氛围,引导全体家长和全体教师积极关爱留守儿童;学校要创设机会、搭建平台,引导广大留守儿童充分展示自己,促使其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也要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信心和意志水平,避免出现自我贬损和丧失自信的情形。班级所追求的普遍价值目标和初级群体所追求的个体价值目标的重合将是解决留守儿童情感孤立问题的有益尝试。

教师在班级中处于领导者的地位,是班级学习领导者、班级组织秩序维护者。教师要主动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多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解决他们学习和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教师在组织班级开展活动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其情感生活,让留守儿童融入班集体之中并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留守儿童,教师要实事求是,坚持辩证分析,增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确立科学的学生观;教师要着眼于留守儿童教育优势与资源的发掘利用,正确对待留守儿童的缺点及不足,坚持正面激励、引导;教师要主动增强教育创新意识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使命感,避免怨天尤人的心态,从而积极开展对策研究。

三、结语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家庭、学校三者的共同责任,需要三种力量的整合。而教师作为孩子生活场景的班级和班级学习引导者、组织者、秩序维护者,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体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出现频率较高话题之一。本文利用教育社会学的班级理论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以找出其后的深刻原因,并指出作为孩子生活场景的班级和班级学习领导者、组织秩序维护者的教师,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体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社会学,班级理论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

上一篇:工程后评估下一篇:企业公关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