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继承

2024-10-17

放弃继承(共6篇)

放弃继承 篇1

放弃继承权是与接受继承权相对应的一种继承权行使方式。我国《继承法》体现的是当然继承主义, 即在被继承人死亡的那一刻起, 继承人即享有继承权。因此, 如果法定继承人不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 则视其为接受继承。但在遗产分割前, 继承人享有继承选择权。继承选择权是继承人最重要的权利, 在继承人的各种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继承开始后, 继承人首先要行使的就是继承选择权。一旦继承人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 则溯及自继承开始不为继承人。继承权的放弃, 一经继承人的意思表示, 即发生法律效力, 故为单方法律行为。在公证实践中, 经常会有当事人放弃继承后反悔要求撤销放弃, 但是由于我国继承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下称《意见》) 对放弃继承的规定过于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 致使公证员在办证实务中对这一问题的把握存在很大偏差, 笔者通过实践中碰到的一个案例, 谈一谈对此的看法。

案例详情:

张某 (男) 与陈某 (女) 是原配夫妻。张某于1983年去世, 陈某于2000年去世, 张某去世后陈某一直未再婚。张某和陈某共有两个子女, 分别是张甲和张乙。张某和陈某的父母均先于他们去世。夫妻二人去世后留有一套共有房产。2009年5月, 张乙来到公证处, 按照法定的公证程序办理了放弃上述房产继承权的声明书公证。然而, 张乙回到家中, 思前想后, 对之前做出的放弃继承权声明的行为很后悔, 事隔两天之后再次来到公证处, 试图撤销之前所发表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 此时, 该公证尚未签发。

一、公证实务中的一般做法

在实务中, 放弃继承权一般通过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完成。所谓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是指公证处依法证明继承人放弃自己享有的继承他人遗产权利的意思表示真实、合法的活动。放弃继承权同时也是无条件和无保留要求的。继承权的放弃是继承权人对个人权利的一种处分方式, 是单方法律行为, 是对既得财产权利的自愿抛弃, 因此不能附加条件。放弃继承权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 特别是经过公证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 在发生继承纠纷诉讼时, 是法院直接采用的有效证据。

笔者认为, 在本案中, 继承人张乙在法定的期限内, 按照相应的程序要求办理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 一般来讲不能随意反悔。但是本案中有一个关键之处在于, 张乙的公证未经审批签发, 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尚未生效。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公证处仍然坚持拒不让张乙反悔, 那么势必违背了张乙的真实意愿, 违背了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平、公正原则, 在某种程度上将对其合法的财产权益造成伤害。反之, 如果本案中张乙在公证书签发生效之后, 才提出撤销申请, 公证处就不能轻易准予撤销了。在这种情况下, 公证书已经制作完毕, 并且完全符合法定程序, 如果轻易撤销公证书, 既不利于维护公证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也不利于公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更不利于公证书的公正性。

二、放弃继承公证能否撤销之再思考

我国继承法对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是否可以撤销没有明确规定, 以致在公证实践中对放弃继承声明书经过公证后能否撤销在认识上有不同的看法。肯定说认为, 最高人民法院在《意见》中规定:“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 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 不予承认。”这说明在司法实践中是允许继承人在特定条件下反悔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 而主张继承。因此, 对放弃继承的人在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后遗产处理前要求撤销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的, 公证机构应当予以办理。否定说则认为, 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声明书经过法定程序公证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对放弃继承的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而且直接涉及其他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因此, 放弃继承权声明书经公证后不能撤销。

笔者认为, 上述两种看法均不全面。因为按照民法的一般原理, 撤销是指行为人在某些法律事实出现时取消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使其法律效力归于消灭的行为。放弃继承是单方法律行为,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一经做出并经公证后, 即发生法律效力, 不得撤回, 但是, 既然放弃继承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 放弃继承的人可以取消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 撤销放弃继承公证, 接受继承: (1) 在遗产处理前经其他未放弃继承的继承人同意; (2) 因对遗产状况有重大误解做出放弃继承行为的; (3) 因受欺诈、胁迫而做出放弃继承行为的。总而言之, 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经公证后不得撤回, 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撤销。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公证处在办理此类公证时, 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要素, 在法定程序范围内, 尽量在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也只有这样, 才能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 更好地维护公证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放弃继承 篇2

声明人:,男/女,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男/女,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男/女,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男/女,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

我(们)声明人是、的子女,系他们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我们的父亲,于年月日去世,我们的母亲于年月日去世,他们生前均无遗嘱,也未与他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他们是原配夫妻生前共有个孩子,分别是。他们去世后遗留有下列财产:

坐落于幢单元号的房产

(房产证编号:号)

上述房产是我们父母的夫妻共同财产,未曾分割,他们各自在上述房产中的产权份额是他们各自的遗产。因他们生前无遗嘱,也未与他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我(们)作为他们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依法有权继承他们的上述遗产,现在我(们)经过慎重考虑自愿声明如下:

1、我(们)自愿放弃对我们父母遗留的上述遗产的继承权;

2、放弃继承权系我(们)本人自愿,我(们)清楚放弃继承权产生的法律后果。

声明人(夫妻)签字手印:

放弃继承就可以不尽赡养义务吗 篇3

我的邻居王大伯中年丧妻,合辛茹苦把一双儿女拉扯大。如今儿女均已成家,王大伯依旧过着孤苦的日子。不久前,王大伯因病无钱上医院,向儿子要钱治病,儿子只给了150元。由于钱不够,王大伯又去找女儿,女儿说:“你的房子等财产将来我都不继承,生活费和治病钱我也不分摊。”请问,这种“生不赡养,死不继承”的做法对吗?

读者 司 农司农同志:

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子女赡养父母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父母年老生活困难、无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凡有赡养能力的子女,都应当在经济上提供必要的帮助,担负一定的赡养费用。同时,子女还应该注重精神上的赡养,孝敬、体贴、关心父母,使老人在感情上得到安慰。

继承遗产,是一种权利,可以放弃,但赡养父母是一种义务,不能够因放弃继承权而予以免除。因此,王大伯的女儿以将来父亲去世后不继承遗产为理由,拒绝给付生活费、医疗费和赡养父亲,这是错误的,也是违法的。对这种借故逃避履行赡养义务的人,应当由有关部门予以批评和教育。必要时,王大伯还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令其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在免编辑同志: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我和老伴应女婿之邀,兴致很高地来到一家免费公园,不幸在游玩时发生了意外,我的右脚被假山上一块松动的石头砸伤,导致骨折,花了不少医疗费。事发后,公园管理者认为公园是免费开放的,不存在经营行为,因而不同意我提出的赔偿要求。请问,公园管理部门说的是否在理?

读者 李 颖李颖同志:

公园管理部门的说法并不正确,他们应当对你的受伤负责。

公园免费开放实质上是一种政府行为,其经费来源是靠政府拨款,而政府撥款则来源于税收,当市民享用这些免费福利设施时,实际上已经交了钱,市民享受的是纳税后的回报。既然如此,就应当适用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第11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因此,公园管理单位作为服务的提供者,有义务保证其所提供的这种免费设施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应当保持免费公园内建筑、游乐、服务等设施完好,并对园林设施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以防止发生伤害游人的事故。如果免费公园相关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并由此导致了事故,管理者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公园管理方理应承担民事责任,赔偿你受伤所带来的物质损失。如果不能协商解决,你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放弃继承 篇4

继承权是指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被继承人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而承受被继承人财产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民事权利。通说将继承权分为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和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 分别指继承开始以前继承人所享有的法律地位及继承开始以后, 继承人在继承法律关系中实际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具体权利。我国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继承开始后, 遗产就归继承人所有;当继承人是数人时, 所有继承人对遗产共同继承, 享有共同所有权。

放弃继承行为的性质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分别认为放弃继承是身份行为、身份行为与财产行为相复合的法律行为和仅为财产行为而非身份行为。现代意义上的继承对象仅为财产, 但该行为以行为人具有继承人身份为前提条件, 而这种身份是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特别在中国, 限于和被继承人有血缘关系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1) 所以说放弃继承的行为在主要的财产行为属性之外又具有一定的身份属性, 法律也针对其做出了不同于一般规定的特殊规定, 应当优先适用。

依据上述通说可知, 继承人在继承开始以后同时取得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和遗产的所有权。问题在于, 当继承人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时, 其放弃的究竟为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还是其享有的遗产所有权?或同时放弃两种权利首先, 我国关于放弃继承的相关法律规定都表述为“放弃继承”而非“放弃遗产”。例如, 《继承法》第25条:“继承开始后,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继承法意见》第49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 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其次, 继承人在遗产分割前获得遗产的所有权或共有权的基础为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的产生, 在此基础上继承人获得遗产的所有权或共同所有权。因此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是更为根本性的权利。当继承人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时, 实质为对主观意义上继承权这一根本前提的放弃, 由此进而导致继承人对遗产所有权的丧失。

二、放弃继承行为同继承人配偶之间的关系

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15条规定,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一方作为继承人依法可以继承的遗产, 在继承人之间尚未实际分割, 起诉离婚时另一方请求分割的, 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在继承人之间实际分割遗产后另行起诉。”可见, 立法态度上亦是肯定继承人可继承遗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一部分。那么继承人所做的放弃继承所导致的丧失遗产所有权的行为是否侵害了配偶的财产权益?如果侵犯配偶财产权利成立, 配偶享有怎样的救济途径?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行为理论上确实处分了继承人配偶的财产利益。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17条的规定, 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 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 取得一致意见。这同《物权法》第97条关于处分共同共有财产的规定也是一致的。

然而配偶并不因此享有依据《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89条的规定主张放弃继承的行为无效的权利, 也不因此享有撤销放弃继承行为的权利。首先, 针对放弃继承行为中财产行为的部分, 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为特殊法律规定, 而物权法、婚姻法关于共同财产的规定为一般法律规定。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适用的原则, 继承人对于继承的放弃不构成对于共同共有财产无效的单独处分。其次, 民法中的撤销权为私权利, 系形成权;鉴于撤销权单方法律之力的特殊性, 撤销事由须由法律规定以确保其正当性。 (2) 我国民法规定中涉及的撤销权众多, 但并未规定配偶一方对另一方放弃继承行为的撤销权。因此在当事人未有约定的情况下, 继承人配偶不得干预该继承人放弃继承的行为。

三、将配偶排除出放弃继承行为主体之外的原因

首先, 上述论及, 相对于遗产所有权而言, 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因此继承人放弃继承的表示实为对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的放弃, 进而导致遗产所有权的丧失。而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为继承人单独享有的权利, 非继承人夫妻双方共同享有, 因此法理上, 继承人的配偶应被排除在继承的接受、放弃之外。

其次, 在论述放弃继承行为的法律性质时提到, 该行为以财产行为为其主要属性, 但同时带有一定的身份行为的色彩, 表现为继承人通常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或稳定的共同生活的关系, 因此在作出接受或放弃继承行为时通常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涉及继承人之间、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其他亲属之间的家庭关系, 因此允许继承人配偶介入继承放弃的过程难免存在不妥之处。

最后, 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继承人与其配偶之间分属于不同法律关系。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需要在与其配偶双方合意后才能做出, 即对继承法律关系和婚姻法律关系的混同, 其结果是:对于继承人而言, 接受遗产是其继承义务而非继承权利, 这也违背了夫妻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 (3)

四、将配偶排除放弃继承行为主体之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建议

首先, 继承人单独享有放弃继承的权利在继承人夫妻关系正常和睦时不会对夫妻关系产生太大的影响, 然而当双方面临离婚时, 配偶一方往往基于夫妻之间的矛盾而刻意选择放弃继承或同其他继承人串通放弃继承达到排除另一方将来分割遗产的可能。

针对继承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配偶的行为, 配偶可以基于《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请求法院确认继承人恶意串通放弃继承的行为无效。当然该做法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困难, 因为配偶难以获得继承人之间恶意串通的证据。而对于离婚后生活特别困难的配偶, 如继承人为逃避离婚后的适当帮助义务而放弃继承, 则配偶可以引用《继承法意见》第46条:“继承人因放弃继承权, 致其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 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请求法院确认继承人放弃继承的行为无效。

其次, 《继承法意见》52条规定:“继承开始后, 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 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 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合法继承人。”这在学理上称为转继承。

该条规定存在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当继承人于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 关于继承人与继承权的行使, 存在两种法律推定, 一为继承人放弃继承, 无疑这与立法本意不符, 也同放弃继承的相关规定矛盾;一为继承人接受继承, 那么作为在婚姻关系期间获得的遗产, 根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 继承人的配偶显然对于遗产享有共有权, 在继承人死后, 转继承人继承的遗产应当为扣除配偶所有遗产 (通常为一半) 后的部分, 而非就全部遗产进行转继承。因此有必要对该条规定做一定的修改, 将转继承的遗产限定为扣除继承人配偶所享有的遗产份额后剩下的部分。

摘要:针对放弃继承行为同继承人配偶利益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该问题进行论述。一是对继承权和放弃继承行为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二是讨论继承人放弃继承同其配偶之间的关系, 在肯定该行为涉及配偶财产利益的前提下论证配偶不应当干预放弃继承行为的原因和意义。三是总结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放弃继承,继承人配偶,撤销权

参考文献

[1]文帆.继承的接受与放弃制度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007.

[2]胡卫.民法中撤销权的检讨与建构[J].山东法学论坛, 2011 (3) .

放弃继承 篇5

今年3月和6月,我妻子高芬的父母相继去世,二老有一套价值90余万元的住房,应当由她与她弟弟二人共同继承。这期间,我们俩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在办理离婚手续时,我要求对她应当继承的遗产部分作为夫妻共有财产予以分割,可她却以放弃继承为由拒绝分割。请问,妻子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我应得财产的权利?

黑龙江刘国明

刘国明先生:

我国《婚姻法》第17条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继承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尽管你妻子高芬接受与放弃继承权会影响到你作为配偶所取得的夫妻共同财产的份额,但是,因为继承权是继承人依特定的人身关系所具有的一项独立权利,该继承权应由你妻子高芬自己独立行使、处分,无须征得他人的同意或许可。继承人无论处于何种想法放弃继承权,都是她个人独有的一项权利,不受他人的干涉。又因为作为高芬配偶的你,没有继承对方父母遗产的权利,也就不享有对此财产的请求权。既然你没有请求权,那么,对方放弃继承权就不能构成对另一方权益的侵害。所以,你妻子高芬放弃继承其父母的房产,并没有侵犯你的财产权利,对此,你无权干涉。

当然,如果你们离婚后,你发现高芬继承了她应得的继承份额,你可以随时要求分割她所继承的财产。因为《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只要高芬的父母去世时你们没有办理离婚手续,其婚姻依然处于存续期间,至于何时她与其弟弟分割、继承遗产,都不影响你要求分割她所继承的份额。

离婚后发现前夫有私生子可否要求损害赔偿

5年前,我与丈夫陈先生离婚。我怀疑他有外遇,但因没有充分证据而未向他主张过错赔偿。最近,经朋友帮助,我获知陈先生与她人有情人关系并生有一子,小孩现在已经7岁。请问,像我遇到的这种情况,可否要求陈先生给予我过错损害赔偿?

浙江沈亚莉

沈亚莉女士:

如果你确有证据证明在你们婚姻存续期间,你前夫有婚外情并生有子女,你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尽管你当初与陈先生离婚,与他的不忠行为有关,但这种不忠行为并非是《婚姻法》中所规定的(法律上)的“过错赔偿情形”。你若提出过错损害赔偿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依据,但你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因为我国《婚姻法》对婚姻过错做出极为严格的条件限制,其具体条件见《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其中,“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陈先生不忠行为是导致你们双方离婚的直接原因,你完全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要求对方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因为陈先生的不道德行为侵犯了你人身权中的人格权、身份权,进而,也使你的人格尊严、名誉权、配偶权以及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对此你可与陈先生协商,若不成,可依法起诉。

虽然此事已过5年,但并来过诉讼时效。因为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侵害之日算起”。

解除“入赘”婚姻后能否改变子女姓氏

我和前妻玉珏经人介绍认识。恋爱期间,玉珏的父亲跟我说,因为家中没有男丁,希望我入赘到他家,婚生子女也随他家姓。当时,我觉得只要两人感情好,入不入赘都无所谓,所以便同意了他的要求。交往半年后,我便入赘到玉珏家,做了上门女婿。婚后,玉珏生下一个男孩,按照当时的约定,随玉珏姓陈。孩子出生后,家里开销明显加大,之前对我百依百顺的玉珏开始埋怨我不会赚钱,她的父母也对我冷嘲热讽,我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去年5月,我和玉珏通过诉讼离婚,法院判决儿子由我抚养。现在我想改变儿子的姓氏,让他随我姓,不知道有什么法律依据没有?

四川杨国军

杨国军先生:

你可以和前妻协商解决,但不能擅自更改儿子的姓氏。

我国《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由此可见,在孩子姓氏问题上,父和母享有平等的权利。子女到底跟谁姓,法律没有做出硬性规定,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子随父姓只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传统习俗,而并非来自法律的规定。子女的姓氏一经登记确定,就表明是父母双方协商一致约定的结果,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均不得随意改变,日后若要变更子女的姓氏,则必须双方再次协商一致。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变更子女姓氏问题的复函》和《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分别指出:对单方面决定改变子女姓名的当事人,应当说服其恢复子女原来姓名;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抚养费;对拒不给付子女抚育费的,人民法院可依法强制执行。从上述司法解释可以看出,父或母单方擅自变更子女姓氏的做法是不会得到法院支持的。

当然,孩子成年后,可以自行决定跟谁姓。法律依据在于:《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因为目前你的孩子尚小,所以只能由父母决定姓氏,如果他长大后愿意跟你姓,则可自行按规定进行变更。

租期届满我能要求出租人补偿装修费吗

2006年我租赁了一套150多平方米的临街住房开办美容院,签订租赁合同后我投入了10万多元进行装修。今年9月,租赁期满,出租人要我腾房,而我要求他适当补偿装修费用未被同意。现在我已腾出该房,还想将出租人起诉到法院。请问:在租赁合同未作约定的情况下,租期届满,我能要求出租人补偿装修费吗?

成都蒋美蓉

蒋美蓉读者:

你的想法可以理解,现实中不少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届满时都希望出租人能弥补自己的部分装修损失。因此,为了减少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对这类问题专门作出了司法解释。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租赁期间届满时,承租人请求出租人补偿附合裝饰装修费用的,不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该《解释》在依照租赁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行业惯例、交易习惯的基础上,认为承租人的附合装饰装修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摊销完毕,为此规定在双方当事人无约定情形下,出租人无需补偿。按照这一规定,合同履行期间已经摊销的装饰装修费用,不应列入合同解除的损失范围。

放弃继承 篇6

案例:杨某,农村妇女,34岁。1993年与姚某结婚,婚后生1子。2002年1月15日,杨某被诊断为慢性肾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先后多次去北京、天津等地治疗,病情以药物控制为主,每月需药费约2500元至3000元。2002年1月,2003年1月、10月,姚某曾3次起诉离婚,均被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杨某一直在娘家居住,2005年7月,杨某将儿子接至娘家居住至今,姚某未支付过抚育费,杨某因治病借债20.6万元。姚某的行为构成遗弃罪吗?

解答:本案涉及到什么是遗弃家庭成员,如何定性,遗弃家庭成员应负何种法律责任的问题。

所谓遗弃,是指法律上负有法定扶养、抚养、赡养义务的人而拒绝扶养、抚养和赡养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由于遗弃案件发生在家庭内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被遗弃者及时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要求追究遗弃者的刑事责任是十分重要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移交主管机关处理。

本案中姚某是否构成遗弃罪的问题,应作具体分析:

1.遗弃者必须主观上是故意不履行义务,即明知自己不履行抚养义务会给被抚养人造成困难和危险而有意识地拒不履行法定义务。

2.被遗弃的对象应当是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而需要他人经济上予以供给的;有经济收入,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顾的,或者因年幼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3.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恶劣主要指因遗弃而使受害者重伤、死亡或生活無着落而四处流浪的;在遗弃中有打骂、虐待被害人情节的,走投无路自杀的;遗弃动机十分卑劣的等。

综上所述,姚某不管不顾妻子的行为,应当受到道德谴责,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尚不构成遗弃罪。法院经审理判决由姚某一次性给付杨某2002年4月至2005年12月抚养费13200元,儿子抚育费1000元;并从2006年1月起每月付给杨某抚养费340元,儿子抚育费230元。

放弃继承以后反悔怎么办

案例:刘老汉和老伴有三个儿子,今年6月,刘老汉突发脑溢血去世,留下的属于他的个人财产有两辆农用车,五头牲畜等。三个儿子都要求继承。老伴赵某出于爱子之心,表示放弃继承,让三个儿子来分得遗产。但是三个儿子在刘老汉的葬礼上就为分割遗产的事儿吵的不可开交,谁都想多分得一点遗产,而且谁也不愿意照顾母亲的生活。赵某失去老伴已经很悲痛了,如今看到儿子们都不养娘,更是伤透了心,一气之下,表示仍要继承刘某的遗产。可三个儿子却说,既然母亲已经表示过放弃继承,就不能反悔,不同意母亲再参加继承。赵某放弃继承后可以反悔吗?

解答: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有继承遗产的权利,也有放弃继承的权利。现实生活中,有的继承人在放弃继承权以后就不再继承,有的则在放弃以后又表示反悔,仍要求继承。表示放弃继承后是否可以反悔,主要分三种情况。

1.继承人在继承开始以后已经表示放弃继承权,可是在遗产分割完了以后,又表示反悔,要求继承,这是不允许的。放弃继承是一种法律行为,继承人放弃自己的继承权后,他所应得的那份遗产就会被其他法定继承人继承,从而取得这部分遗产的合法所有权。在遗产分割完之后,继承人放弃的部分,已经被其他继承人占有了,所以,反悔的继承人的要求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因此是不允许的。否则,就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所有权。

2.继承人在继承开始以后曾经表示放弃继承权,但在遗产分割之前又表示反悔的,这时,因为放弃继承的表示还没有产生后果,继承人放弃遗产也还未被他人占有,所以,反悔是可以准许的。

3.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权之后,其他继承人已经开始分割遗产,遗产正在处理过程中,这时曾经表示放弃权利的继承人又表示反悔的,这种情况是否准许,就要求由人民法院根据继承人提出的具体理由来决定了。

上一篇:大英精读教学下一篇:农业现代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