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继承论文

2024-10-01

财产继承论文(精选11篇)

财产继承论文 篇1

一、案例思考

据《华商晨报》报道, 夏女士丈夫不幸车祸去世, 为思念亡夫, 夏女士多次请求腾讯告知其丈夫的QQ密码, 从而登陆其QQ获得留在QQ空间和QQ邮箱里大量有关两人从相爱至结婚期间的信件和照片。但双方交涉的结果不尽人意:腾讯回复王女士必须按照“找回被盗号码”的方式操作取回密码。此操作得提供本人基本资料、联系方式

、QQ的使用资料、密保资料以及邀请QQ好友为其“作证”。腾讯表示其已同用户达成《腾讯QQ用户服务条款》:用户对QQ号码仅有使用权。此表态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尚且不论个人拥有QQ使用权是否合理, 但用户用于购买QQ秀的Q币是支付现实货币获得的, 诸如此类的虚拟事物因其自身的价值而成为虚拟财产。那么现实世界的法院是否要把这些虚拟财产直接纳入遗产, 并在现实世界中通过继承程序予以分配[1]

二、虚拟财产的类型

网络时代, QQ、MSN、微博、E-mail和网游等电子产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于此同时庞大的网络用户因大量的网络利益定然会引发争端, 上文王女士是否可继承虚拟财产为一例。

首先我们要明确虚拟财产是否属于民法上的物才能接着讨论可否继承这个问题。民法上的物是有价值的, 在无人可能支配之范围内, 除去人类身体, 而能独立为一体之物也。[2]虚拟财产有价值性, 将在下文中讨论。而其又符合物的其他属性, 因而虚拟财产为物。我国只在刑法修正案中将盗窃虚拟财产规定为犯罪, 但民法未对虚拟财产做出界定并给予相配套的保护。我国《继承法》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包括: (一) 公民的收入; (二)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 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 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 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继承法意见》认为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可继承财产做出了清晰规定, 但未表明虚拟财产可否继承。即使大部分网民偏年轻化, 讨论虚拟财产的继承未免过早, 但不排斥纠纷时有发生。矛盾一旦爆发法律空白面对事实就会苍白无力。

在网络上留下的虚拟财产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网络上的账号信息, 例如E-mail、聊天工具、网络论坛等账号信息;第二类是支付现实货币获得的虚拟货币, 例如游戏装备、网店等相关的虚拟财产;第三类则是在网络上产生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资产, 例如微博、照片、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作品。[3]

三、虚拟财产可继承的必要性

虚拟财产与一般继承法意义上可继承财产性质不同, 但因其特殊性在现实生活中有继承的必要。

首先, 虚拟财产具有价值。获得虚拟财产可无偿亦可有偿。大多游戏中玩家的装备如普通产品一样明码标价。据统计, 游戏中的账号, 在2010年9月, 网络游戏《征途》中高级账号的交易价格达到63000元, 网络游戏《完美国际》中游戏账号的交易价格也达到31000元。游戏中的装备, 比如《新武林外传》中“+l6真金晨曦清霜”交易价格就达25000元, 网络《征途2》中“二代至尊天是圣兽”的交易价格是6700元。[4]当然, 聊天工具QQ中的QQ秀、QQ空间的装饰、VIP等需要QQ币购买, 再如人人网上的装饰、赠送的礼物以及VIP等也需要人人豆, 但QQ币和人人豆则要通过支付现实货币才可购得。虽然网络上有免费的邮箱、聊天软件、游戏可供选择使用, 但提供者并不能以免费为由任意处分这些软件。因为用户在免费软件上也花费了同等评价的时间和精力, 以此培育的高等级QQ账号甚是有市场, 否则盗号便不会如此猖獗。在号称“网络虚拟财产第一案”的“李宏晨诉北极冰公司案”中, 游戏《红月》的用户李宏晨察觉自己账号内所有设备没因自己不当操作而凭空消失, 在与游戏运营商协商无果后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但公安机关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而未为立案。因此李宏晨以游戏运营商侵犯其财产权为由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其赔偿连带精神损失在内10000元。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 认定“关于丢失装备的价值, 虽然虚拟装备是无形的, 且存在于特殊的网络游戏环境参与游戏需要支付费用, 可获得游戏时间和装备的游戏卡均反映出作为游戏主要产品之一的虚拟装备具有价值含量。”[5]这个案子说明在司法实务界同样认为虚拟财产是有价值的。这同《继承法》第3条中规定可继承的有价值财产并无二致。

其次, 虚拟财产承载了情感。博客、微博的风靡彻底改变了人与人的交流模式。每人在此传递温暖, 记录珍贵的瞬间, 发出自己呐喊。但是用户一旦不幸去世, 提供商收回这些账号, 留存里边的文字记录、图片、音乐等是否连同收回呢从情理上讲我们活着的人万万不可接受。这些记录虽是虚拟, 但不能否认它们是逝去亲人的一部分, 保存这些无形物是缅怀逝去人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 剥夺这些虚拟东西同破坏实物财产没有分别, 严重地说是精神上的抢劫。

从虚拟财产的价值性以及其精神寄托物的性质看出, 这些虚拟财产有其作为继承客体的必要性。

四、虚拟财产继承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各大网站的各式格式条款。雅虎在用户申请邮箱时会在协议中事先列出“用户如果连续120天内没有登录邮箱, 邮箱将进入休眠状态, 同时系统会删除邮箱内的邮件且不可恢复;还会删除用户设置信息, 设置信息将恢复为系统默认设置……因您超期未登陆或未激活您的邮箱而导致您的账号或相关信息被关闭或删除, 中国雅虎无需向您承担任何责任。”雅虎公司的发言人声称, “我们对在雅虎注册的每位用户做出承诺, 他们在雅虎网上的活动将被保密, 即便在他们去世后也是如此”。雅虎视用户隐私为首要规则。

2009年3月30日, 《国际先驱导报》一篇题为《死了之后, 我的QQ号怎么办》的文章, 文章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200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名叫Justin M·Ellsworth的士兵在伊拉克执行任务时被路边炸弹炸死, 其父John Ellsworth向雅虎公司提出请求, 要求得到儿子在雅虎网站的账号和密码, 以便得到儿子留的遗言、照片、E-mail, 了解儿子的所思所想, 满足家庭对他的怀念之情。而雅虎公司以侵犯死者以及相关人的隐私权为由予以拒绝, John Ellsworth无奈之下向法院起诉。法官最终在判决中提出了一个使John Ellsworth同雅虎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允许雅虎公司将大兵的E-mail等刻录在CD盘上, 然后交给其家属, 但密码没有一同交付。[6]此案也被称为迄今最为著名的数字遗产案。

不考虑价值判断, 单从经济角度看, 采用刻录光盘的方式必然会增加雅虎的经营成本。相反, 法律承认了虚拟财产的可继承性, 无可否认保存逝者的邮箱等同样会给雅虎带来巨大的维护、运营成本。

在虚拟财产的可继承性中, 隐私的价值、公司的成本同继承人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立法者应如何抉择从隐私角度, 隐私关系到人的生活安宁和尊严, 雅虎提供的产品必然要尊重隐私, 一方面出于对人的尊重, 另一方面是雅虎营销的策略。但将隐私的价值同继承人利益比较, 立法者的价值观同意继承人的利益, 更能产生好的社会实效, 满足生者的情感。

为此公司要做出妥协, 不过公司的成本还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压低的。通过核算运营成本、限制申请人数、政府提供一定支持等方式降低公司成本。这三方面的冲突在理论上得到了解决。

综上, 支持虚拟财产的可继承性满足了其自身特有的性质以及社会利益, 所以法律应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对此做出规定从而解决更多纠纷。

摘要:网络时代, 各种虚拟财产出现, 围绕着这种新型财产的纠纷不断发生。我国法律未将此纳入调整的范围, 出现了法律空白, 未对虚拟财产下明确的定义, 也没有相关的规制。虚拟财产可否继承定然成为实践上的大问题, 此问题涉及到了隐私的价值、公司的成本同继承人的利益之间的权衡, 比较三者, 继承人的利益所体现的价值从情理上更为社会所普遍接受, 其他两者必然要做出妥协。

关键词:财产,虚拟财产,继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制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398.

[2]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152.

[3]耿伟杰.数字遗产继承的必要性[J].数字兰台, 2011 (6) :20.

[4]网易游戏频道.一周虚拟交易排行[EB/OL].http://game.163.eoln/11/0351/03/6VSHOAR800314KSI.html, last visited at2011-03-15.

[5]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书 (2003) 朝民初字第17848号.

[6]杨质高.网上虚拟财产能否成为遗产[N].春城晚报, 2009-08-31 (B03) .

财产继承论文 篇2

答辩人与上诉人继承权纠纷一案,已由xx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上诉人不服,提出上诉,答辩人现答辩如下:

一、上诉状所述不符事实,前后矛盾

1、上诉人和答辩人的父亲是登记结婚,他们向xx区民政局申请的都是丧偶后的结婚登记,不是申请的补办结婚登记。发给双方的结婚证不是补办结婚的结婚证,而是双方申请同意在xxxx年x月x日结为夫妻的结婚证。

2、“承诺”是单方的、无效的,却谎称为双方协议。

上诉人所指的“承诺”,只是上诉人一方的,缺少答辩人之父张xx的。上诉人把单方承诺理解为双方协议,缺乏依据。事实上,按“承诺书”上的日期,现过户的房子当时还系企业的产权。

上诉人出示的`“承诺”有多处作假,上诉人的签名有涂改、不像自己所签,签名处有破损,从上诉人三个字的颜色可以肯定是近段时间所签。虽“承诺”是一方的要约邀请,但作假还是要提出来。

3、关于“遗嘱”的不存在及多处自相矛盾

上诉人在公证处办理的《继承权证明书》中证明答辩人之父生前无遗嘱,在一审补充答辩中又认为公证不实,应有“遗嘱”,但并没有“遗嘱”提交,也没有公证部门关于有“遗嘱”的证明,而将自己签名的“承诺”作为遗嘱,又自辨为是象征性的遗嘱,既然是一种法定有男女性别区分的结婚承诺书,又如何能辩解成不需要区分性别,就能完成的遗嘱。真是前后左右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是“承诺”、还是遗嘱、还是协议,总要有与之关联的答辩人之父的签名才有意义。

二、一审判决认定上诉人提供虚假信息并没有错。

上诉人在办理公证时,谎称答辩人父亲无子女,上诉人为唯一的继承人,取得公证、房产、媒体等部门的信任,于xxxx年x月将答辩人之父名下的房产过户,并准备卖给他人。一审法院认定其提供虚假信息并没有错。

对于公证部门审查不实,媒体为利益驱动,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替行假者撑腰打气,做假开道,诋毁答辩人及之父亲的名誉,欺负一个下岗无业,被人收养,至今不知生身父母是谁的弱女子所造成的伤害,答辩人将依法另行追究责任,讨回公道。

三、一审判决在婚姻效力上的认定符合事实并依据了法律

上诉人主张婚姻效力应溯及至xxxx年x月x日的“承诺”日,但并无证据。虽然,曾有做保姆的事实,却无结婚前以夫妻名义同居的证据。更无办理婚姻登记存在客观障碍的证据。相反,上诉人依据的“承诺”为上诉人一厢情愿,无答辩人父亲的签名。同时,周边群众及答辩人父亲的单位证明:双方为登记结婚,不是补办结婚登记,只认同xxxx年x月x日以前为保姆关系。答辩人至今没有看见上诉人在 xxxx年12月29日以前办理暂住父亲家的任何证件。从派出所查实,上诉人是xxxx年x月x号迁来父亲家的。上诉人也很清楚,xxxxx月x日登记结婚后只是法律上的夫妻,不可能有夫妻之实。因答辩人之父有严重的疾病。

四、一审判决在处理财产上的不当与错误应当纠正

答辩人父亲的遗产有:房屋一套间,现金,母亲的个人遗产金項链一条、金戒指一枚、金耳环一对、瓷器两只等。上述财产都有证据证明。判决只对房屋、上诉人承认的现金进行了分割,而对其他财产则予以否认。

计算补偿金的方法错误,补偿应是12452.63元。

五、上诉人再次提出诉讼时效的主张不成立

答辩人之父死后,遗产并未分割,答辩人有继承权和使用权,答辩人发觉上诉人xxxx年x月过户的行为侵犯了答辩人的财产权、继承权后。于同年6月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从知道权利被侵到主张权利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完全符合国家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上诉人主张“承诺书上签字”和“答辩人父亲死亡时间”起,计算时效的说法,并不符合本案事实。

综上所述,上诉人主张不符合事实,又违法,请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此致

Xx市中级人民法院

答辩人:张xx

财产继承论文 篇3

我家兄弟二人。我哥哥于1979年考进大学,毕业后进入省城一家大型国企,任工程师。而我一直在农村老家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居住在父母所有的5间房屋内。1988年,母亲因病去世;1990年初,父亲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父亲死亡后,我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父母所有的5间房屋内。1992年,我把这5间房屋登记在我的名下。2010年6月,这5间房屋因修建公路被动迁,根据相关规定,我得到了36万元的动迁补偿款。我拿到这笔钱后,专门到省城的哥哥家,向他说明情况并给即将要结婚的侄子送上2万元贺礼。当时,我哥哥也没有对这36万元发表任何意见。但前不久,哥哥对我说,他认为这36万元是兄弟二人共同所有的5间房屋款的转化,理应当由兄弟二人平分,但鉴于我一直在老家照顾父母,他只要16万元,其余20万元归我。而我认为,我哥哥以前从未就这5间房屋的归属问题发表意见,我早就认为这房屋已经是属于我一人继承了,我不同意哥哥和我分这36万元。请问:我哥哥所说的5间房屋是共同所有的说法成立吗?他要求和我分这36万元有法律依据吗?

读者:孙××

孙××同志:

浅析涉外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适用 篇4

一、涉外无人继承财产的特征

涉外无人继承财产常常具有两方面特征, 主要为涉外的因素多样性, 法律的适用冲突性。

( 一) 涉外无人继承财产涉外因素的多样性

根据法理上的通说, 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 ( 包含权利、义务、责任) 这三个要素组成。因此, 只要是该三个因素中至少有一个因素与国外民商事法律关系有关联, 那么就属于涉外的民商事法律关系。鉴于此, 涉外无人继承财产的涉外因素也是参照上述的规定, 因而可以总结出主体涉外性、客体涉外性、内容涉外性等三个方面。

1. 涉外无人继承财产主体的涉外性

涉外无人继承主体的涉外性主要是指被继承人是非本国人, 即被继承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内国死亡后或者在国外有经常住所地的本国人死亡后, 其财产无人继承。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此处无人继承是包括两方面的: 一是被继承人没有留下遗嘱且无法定继承人继承, 导致遗产无人继承; 二是被继承人没有留下遗嘱但存在法定继承人, 而法定继承人在继承期限内却明确放弃继承的情况。

2. 涉外无人继承财产客体的涉外性

涉外无人继承财产除了考虑被继承人法律关系主体的涉外性, 还一定涉及到作为标的物的继承客体。被继承人的遗产存在分散的可能性, 有可能一处也有可能存在两处以上, 换言之, 有可能在内国一部分也可能在两个以上不同国家领域内一部分或全部, 这就使遗产的继承具有涉外性、复杂性。而一般情况下, 遗产标的物主要有动产和不动产之分。

3. 涉外无人继承财产涉及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的涉外性

涉外无人继承财产的涉外因素主要存在于主体、客体的涉外性, 但不排除被继承人因权利义务、民事责任所牵连的涉外因素。例如, 甲国公民其经常在乙国做生意, 某天此人在居住地突发病逝, 在甲国留有房产、存款等遗产且无人继承, 而此人又因为生意往来在乙国银行有贷款未偿还。在此事例中, 如果乙国银行向甲国法院起诉, 该无人继承的财产因为被继承人需要偿还生前所欠外国银行贷款而具有涉外性。

( 二) 涉外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适用的冲突性

无人继承的财产各国一般都规定由国家和其他公共团体取得, 而对于国家如何取得遗产, 一般存在两种理论: ( 1) 先占取得, 国家以无人继承财产为无主物而先占取得; ( 2) 继承取得, 国家以最后的法定继承人资格继承遗产。而对于涉外无人继承财产的归属, 国际私法领域一般有两种理论规则: 一是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 这一般是主张继承取得的国家所采用; 二是适用财产的所在地法, 这一般是主张先占取得的国家所采用。国际私法中的这两种理论也是当今各国普遍适用的两张制度, 即分割制和同一制。前者是指遗产中有不动产则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不动产则适用属人法; 后者是指无人继承的财产一律适用属人法。现代国家采用区别制, 不仅由于不动产与所在地国关系密切, 维护财产所在地国的公共利益是其确定法律选择时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外, 而且, 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既有利于案件的审理, 又顾及到了对不动产继承所作判决的便利执行。[2]

二、解决涉外无人继承财产的法律适用建议

由于各国实体法规定有异, 对于被继承人的哪些近亲属可以作为继承人, 各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以及份额等, 多个准据法可能作出不同的规定, 如此会出现, 依一准据法某人有继承权, 而依另一准据法某人却没有继承权。[3]因此, 若与被继承人有关的国籍国法、经常居住地、死亡时住所地、法院地等适用法中, 有继承人的准据法则优先适用无继承人的准据法; 若都无人继承则再考虑适用“同一制”或者“区别制”。此外, 在晚近有关继承的国内立法和国际公约中, 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 即在继承的法律适用中引入有限制的意思自治, 允许被继承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死因处分形式选择适用于其遗产继承的准据法。[4]遗产的继承既要尊重被继承人生前可能存在的意愿也要便于遗产的继承。笔者认为被继承人一般情况下会整体处分财产, 因此国家随意规定以动产、不动产适用准据法似乎不太妥。而如果仅仅以被继承人属人法适用准据法, 则对于异国的不动产继承不便。因而, 笔者建议一般情况下以被继承人属人法适用准据法, 如果有不动产则所有财产依据不动产所在地适用准据法。

摘要:涉外无人继承财产是指该法律关系中在主体、客体、内容具有涉外因素的无人继承财产的情形, 其法律适用具有多样性、不统一性。对涉外无人继承财产法律关系进行系统梳理, 进而从理论上及实践中探究较为合理的法律适用规范。

关键词:无人继承财产,涉外性,法律适用

参考文献

[1]周本金.国际私法上无人继承财产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台声·新视角, 2005 (7) :126.

[2][3]张萍.论涉外财产继承的法律适用[J].宁夏社会科学, 2003 (6) :20-21.

再婚夫妻死亡后,财产如何继承 篇5

李先生丧偶,有一个儿子。张女士离婚,有一儿一女。二人经人介绍结婚,再婚时儿女都已成年,二人名下各有房产一套。李先生的房子是单位分配并已经购买了产权,而张女士名下的房产其个人购买的商品房。二人婚后居住在李先生的房子里,而今李先生突发心脏病去世,没有来得及立遗嘱,丧事办完后,李先生的儿子要求张张女士搬走,为此双方发生争议。

【律师分析】

本案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两个:

1、李先生的房产应该怎么继承?

2、如果张女士先去世,房产该如何继承? 首先,李先生的房子因为在和前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产权,所以属于和前妻的夫妻共同财产。因前妻死亡没留遗嘱,前妻的一半转化为遗产,由李先生和儿子共同继承。所以,对于房产,李先生拥有大概四分之三的份额。李先生去世时,因为也没有遗嘱,所以适用法定继承,该四分之三份额的房产成为遗产,由李先生的再婚妻子和亲生儿子共同继承。因此,张女士依法能继承四分之三遗产的一半,也就是房产的八分之三。

其次,如果张女士先去世,不留遗嘱的话,张女士名下的房产全部成为遗产,由李先生和张女士的儿女共同继承。李先生能取得三分之一的房产。

徐律师律师提醒:对于再婚家庭来讲,如果想把自己的财产只留给自己的孩子,则必须书立遗嘱,而起草遗嘱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识,为此,聘请律师协助处理,是明智之举。

【法律依据】

1.《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3.《继承法》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4.《继承法》第二十六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赠与≠继承——处置财产要谨慎 篇6

继承一般产权财物无须返还

2008年年底,苏州张先生身患重病,他考虑到自己与前妻所生的女儿小文大学还没有毕业,想给她留下一份嫁妆,于是写下一份遗嘱,留给女儿5万元钱和一条金项链、一块玉观音玉佩。此时,小文眼含热泪赶到医院看望病危的父亲。张先生的现任妻子刘女士将5万元现金、金项链和玉观音玉佩交给小文,小文也给继母出具了收条。

张先生和小文见面后更加觉得愧对女儿,于是又立下一份遗嘱,宣布前一份遗嘱作废,将自己名下房产的一半产权留给女儿。

张先生逝世后,由于出现了两份遗嘱,而且两份遗嘱关于房屋、财产的继承争议巨大,张先生的女儿要求继承父亲的房产,她的继母刘女士则认为小文在病房拿到的5万元、金项链、玉佩等财物是她根据第一份遗嘱的内容才交给小文的,如果小文要求继承房产就必须交还财物。为此小文与继母对簿公堂。

法庭审理认为,遗嘱人张先生所立的两份遗嘱,均系其亲笔书写,属自书遗嘱,该遗嘱合法有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财产继承应以“最后遗嘱”为准,因此小文可以继承一半产权。刘女士要求小文返还的财物,均系张先生的个人财产,当时,刘女士是根据张先生的意愿将财物交付给小文,因刘与张系夫妻,应当认为刘女士亦同意此事。上述行为符合赠与行为,小文不必返还这些财物。

讨回一半产权却要支付折价款

齐老太与王老先生住在夫妻共同所有房屋内。王老先生过世前曾有遗愿,希望把房子的一半产权送给孙子小王。2004年,小王及齐老太办理了继承公证,包括房屋在内的王老先生的所有财产均由老伴齐老太一人继承。同时,齐老太又与孙子小王签订了公证的赠与合同,约定小王承诺一直赡养齐老太至去世,齐老太自愿将房屋产权份额中的50%无偿赠与小王。之后,齐老太便一直与小王和小王的父母——自己的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起初的几年,双方相处得还算融洽。可到了后来,由于一些家庭琐事,双方发生了矛盾。

2007年4月,齐老太自行搬离在外居住。而最令齐老太伤心的是,自己在2008年乳腺癌复发,长达一个多月的住院期间,小王竟然一次也没来探望过。心灰意冷的齐老太起诉至法院,要求将房屋归自己所有,并愿意支付给孙子150万元的房屋折价款。

法院判决:房屋产权归齐老太所有,小王必须在30天内搬离;齐老太则应当支付小王房屋折价款150万元。

赠与外孙女想收回不容易

李老先生夫妇一直居住在一套售后公房内。该房产权虽属夫妻共同财产,但产权户名一直登记在妻子徐老太一人名下。

2008年7月,李老先生夫妇和外孙女小姚去了房地产交易中心,以买卖的形式将房子过户到了小姚名下。房屋过户后的一段时间,家里倒也风平浪静,小姚虽然获得了房屋的产权,但也没有提出任何居住上的要求,房子还是由老人住着。

可一次意外却导致了家庭矛盾升级。去年8月,李老先生夫妇起诉到法院,以徐老太是文盲,房屋的过户未征得财产共有人李老先生同意为由,主张撤销徐老太与小姚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法官调出房地产交易中心留存的照片,上面清楚地反映,在签约时,李老先生本人就在现场,并在徐老太身后关注了整个交易过程。

法院判决:驳回李老先生夫妇的请求,房子依然归外孙女小姚所有。但通过法庭的调解工作,小姚自愿每月给付老人400元的生活费,承诺今后将继续照料老人的起居生活。

赠与后辈财物不如订立遗嘱

老年人在对待财产处理时,一定应慎重考虑,不要一时冲动。如果考虑不清楚,未必一定要在生前就把房屋产权或者财物处理掉。如果老年人在生前完成了自己名下房屋的赠与后,其他人尤其是没有获得房屋产权的其他子女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来影响老年人。此外,房产通过赠与方式处理并没有特别好处。因为,通过赠与合同或者名为买卖实为赠与的方式过户房屋产权都是需要缴纳税款的,完全可以通过订立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的方式,安排自己名下的房产。这在目前不仅不用纳税,还更能保护老年人,一旦情况发生变化,老年人可以更为自主和便捷地撤销这些文书。

财产继承论文 篇7

本文将围绕“淘宝网店”是否可以认定为虚拟财产, 可否作为财产进行继承以及如何进行加强对其保护入手进行简述。

一、国内虚拟财产属性问题

财产包括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 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型财产类型, 具有虚拟化特点, 由于其数字化非物化的特点, 被认定为一种无形财产。

现在国内虚拟财产属性存在着界定不清的问题。虽然公认虚拟财产具有效用性和价值性、稀缺性、可支配性和可流通性等基本特征。但具体虚拟财产的属性还是没有到达一个“大一统”的层面。目前国内存在着知识产权说、债权说、物权说等众多说法。

1.什么是虚拟财产?

首先对什么是虚拟财产暂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就“虚拟”二字而言, “虚拟”一词常用来指称那些和被修饰的术语产生几乎一样效能的东西。20世纪90年代以来, “虚拟”一词被用来描述几乎所有与计算机、因特网技术有关的东西。

如今而言,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 虚拟财产主要是指网络游戏中装备、宠物、账号等;而从广义的角度来说, 越来越多的例如QQ号、电子邮箱、微博名等都具有虚拟财产的性质。

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于虚拟财产的理解不断扩充, 对于虚拟财产定义的解释也不应适用原来仅指在互联网环境中具有金钱价值的一种权利, 是财产在互联网上的表现形式。笔者更为同意的观点为, “虚拟财产应当是能够为人所拥有和支配并且具有一定价值的网络虚拟物和其他财产性权利”。在当今网络环境之中, 许多虚拟物以其所具有的特权或者网络资源享有比一般用户更为丰富的财产性权利, 这也应当被认为是虚拟财产。

2.淘宝网店对于店主是否属于虚拟财产?

关于淘宝店主是否具有虚拟财产, 以及这些财产属性与来源主要有如下三种学说:

首先是知识产权说。这个观点立足于虚拟财产如淘宝卖家网店的商标、营销模式、产品套餐等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并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 这些虚拟财产具有一定知识产权属性。

但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规定, 知识产权具有法定性, 智力成果必须依照专门的法律确认或授予才能产生知识产权。然而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未规定虚拟财产为知识产权的客体, 因此, 淘宝店主对虚拟财产享有的权利不是知识产权。

第二种债权主义学说认为淘宝网店作为一个虚拟财产和淘宝店主之间是一个债权关系。网店店主与买家之间的“下单”作为一种契约关系属于债权范围之内。

笔者认为, 债权主义符合现实情况。就“淘宝网”中, 有一部分交易通过的是支付宝平台, 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 在笔者看来卖家账户与其存在债权关系。支付宝中的资金虽然不属于货币, 但具有使用、交换的能力, 能帮助人与他人交易时产生合理预期。

第三种观点是物权说, 该说认为:“只要具有法律上的排他支配或管理的可能性及独立的经济性, 就可以被认定为法律上的物”, 加之“网络虚拟财产与民法上的物之间在基本属性上是相同的, 所以, 在理论上认识网络虚拟财产, 应当把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特殊物, 适用现有法律对物权的有关规定”。

笔者的观点认为, 网店的属性存在着虚拟财产的共性与特性, 不同的“虚拟财产”的定位不同, 较为支持的是一种虚拟财产应该属于一种新型复合权利, 兼具有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多种属性。

二、“淘宝”网店作为虚拟财产可否继承

1.是否可以继承?

笔者认为, 虚拟财产依附于“淘宝”店主账号, 账号具有真实性、合法性、排他性。账号上的信誉度具有效用和价值, 账号内支付宝的金额属于公民的收入。

2.哪些可以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第三条的规定,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包括:

(一) 公民的收入;

(二)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 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 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 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根据笔者前面的观点, “淘宝”网店店主应当享有物权、债权以及知识产权, “淘宝”店主可将账号作为遗产, 其继承人应享有完全充分的继承权。

3.如何保护好继承权?

首先立法者要针对虚拟财产给出明确的态度, 在我国《虚拟财产保护法》一直迟迟未能出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虚拟财产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 急需法律对此做出保护性规定。

财产继承论文 篇8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概述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内涵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存在于与现实具有隔离性的网络空间中、以网络空间为载体,能够用现有的度量标准衡量其价值的数字化新型财产,其中具有比较普遍认知性的包括淘宝店铺、Q币、游戏装备等,此类财产是网民用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买入的用来满足自己精神上需求或者用以获取收入的信息资源。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 虚拟性

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组电磁记录,是存储于一定的服务器上的电子数据。这些记录只能依赖于网络空间,它所表现出的形态也存在于网络世界中,是一种虚拟社会里的虚拟财产。它与现实世界的转换依靠它的其他属性来实现。

2. 价值性

财产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所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财产应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般用货币这一商品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网络虚拟财产如游戏账号的等级、淘宝店铺的信誉等这一般要耗用一定的时间去实现,同样也可以用与其相当的货币来衡量其价值。

3. 时间性:

网络虚拟财产有其存续的时间期限,但这种性质并不能阻断其作为财产的本质,比如债券、支票、本票等票证也是有时间期限的,但它们仍然是属于财物,其中的少数还属于现金等价物。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

从物权的属性上来看,传统的物权理论认为物权的客体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是有形的,即具有有形性和独立性的特征,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物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既有有体物也有无体物。物的范围早已不限制在有形、有体的范围内,只要其具有法律上的排他支配可能性或管理上的可能性都可以被认定为物。现代各国的立法确认空间为物,便是物的概念扩张的结果。由此可见,物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只要不危及物权体系的基本理念,对其中的个别部分进行修补都在允许的范围内。由此可见,虚拟财产虽然是无体物,但其仍然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虚拟财产被归入物的范围,是时代的趋势,是社会的需求。

众所周知,网络用户拥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大多数还具有转让该用益物权的权利,而所有权仍归运营商所有。网络用户拥有以上权利是基于网络用户与网络运营商所签订的服务合同,网络用户在享有这些权利的同时对网络运营商也负有一定的义务。通常网络运营商会限制网络用户一些行为,要求网络用户遵守一些不作为义务。如果不履行义务,网络用户将丧失对虚拟财产的相关权利,这又表现出债权的属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事物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关系,使得物权与债权的界限在某些场景下显得不够清晰,同时具备物权和债权的特征。可以看出,虚拟财产就具有这一特性,可以认定它属于一种新的混合型权利。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可继承性

(一)虚拟财产不属于现行《继承法》的遗产继承范围

虽然虚拟财产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但是它可否认定为我国继承法中的遗产呢?我国《继承法》第三条对遗产的范围作出了规定,即:“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我国的继承法对于遗产范围的规定采用了列举加兜底的方式,显然虚拟财产不属于前六种界定。那虚拟财产是否属于“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从《继承法》所列举的情况来看,被纳入遗产范围的财产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虚拟财产是可以被解释为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的。但是我国大多数虚拟物品纠纷案件被定性为侵犯通信自由或者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而非盗窃罪,似乎又不承认其是合法的财产性权利。随着虚拟网络世界的丰富,由网络财产引发的纠纷时常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虚拟物品迫切需要《继承法》作出新的界定以对其进行管理。

(二)网络虚拟财产可纳入继承法范围的理由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是归网络运营商所有还是用户所有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归网络运营商所有,即网络账号及其附属物等一切都归网络运营商所有;另一种认为归网络用户所有,即账号归网络运营商所有,而由用户自己从零到有创建起来的付出劳动或金钱等有价值的虚拟财产则归用户所有,如Q币、网游装备、网店信誉等。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网络运营商和用户通过自愿签订服务协议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网络运营商通过提供网络平台的相关服务,并享有收取一定服务费用等的权利;而用户负有支付费用等的义务,同时享有创建并使用平台账号等的相关权利。用户在使用账号的过程中所购买的Q币、装备等都是其花了一定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创建的属于自己的虚拟财产,这样的虚拟财产应属于用户的个人财产,用户对这一部分财产具有排他支配的权利,即使是网络运营商也不得随意干涉。

网络虚拟财产的组成成分是十分复杂的,它的继承并不是一概而论的。一个网络财产可能由很多份网络财产组成,就好像一组数据是由好几个程序有效运行而形成一样。对网络财产进行继承,首先要对其进行分割。将其分割成属于网络服务商和属于网络用户的两部分。这一标准可以遵循是否耗用了网络用户的劳动时间或者是网络用户是否付出了相应的对价,即在该虚拟财产初始状态下至它现在所呈现的状态间增值的部分。这一部分可按市场价来衡量其价值,没有市场价值就按双方协商的价格,双方无法协商就参照该网络虚拟财产相似的网络虚拟财产的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价格。另一类网络虚拟财产不具备财产意义上的增值部分,仅仅在该虚拟财产上增加了依附于具体人格的电子数据,如图片、文字、邮箱地址等。这一类财产的继承意义即安慰被继承者亲人的心灵的缺失,对他们具有不同的意义。有观点指出这类财产的继承会侵犯被继承者的隐私。隐私是仅对于有权利能力的人而言的,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止于死亡,当自然人死亡时,权利能力终止,自然也就不存在侵犯其隐私的可能。可以将具有纪念意义的部分作为财产拷贝出来作为网络虚拟财产由继承人继承。

2012年由24岁淘宝女店主熬夜死亡而引起的淘宝店铺继承的讨论对我国现行的《继承法》造成了冲击。下面以淘宝为例分析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根据2015年4月24日生效的《淘宝平台服务协议》第4.1条店铺管理中的第二款规定:“由于店铺转让实质为店铺经营者账户的转让,店铺转让的相关要求与限制请适用本协议3.2条账户转让条款。”根据该协议第3.2条规定:“由于用户账户关联用户信用信息,仅当有法律明文规定、司法裁定或经淘宝同意,并符合淘宝平台规则规定的用户账户转让流程的情况下,您可进行账户的转让。您的账户一经转让,该账户项下的权利、义务一并转移。”从以上两条规定可以看出,淘宝店铺的转移实质上是淘宝账号的转移,在有法律、司法裁定或者经淘宝同意的情况下,只要符合一定淘宝规定的程序条件,就可以进行转让。目前淘宝同意的转让有两种,即支持因离婚和继承的情况下进行店铺的过户。在过户的时候,账号的权利和义务一并继承。但是我国《继承法》并未明确将虚拟财产纳入继承遗产的范围内。然而这种需求是存在的,《继承法》应对其进行明确规范。

三、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继承立法的构想

我国《继承法》自1985年实施以来已经有30年了,人们所拥有的财产形式从有形到无形,从单一化到多样化。随着虚拟财产问题日渐突出,现代化的财产形式有待于被法律认可。虚拟财产继承的客体表现为网络信息数据的数字信息或磁条记录,虚拟财产继承的主体是继承人。继承人在向网络运营商提供被继承人死亡证明、遗嘱等以及证明自己是继承人的材料后有权享有被继承人拥有的一切权利,如使用、下载、转让等,并对网络服务商负有被继承人应负有的一定义务,如给付一定的费用等。

那如何将虚拟财产纳入《继承法》的遗产界定范围中呢?目前关于界定遗产范围的规则,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第一种是“正面概括加列举”模式,如我国《继承法》中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并列举了七类具体的财产形态(第3条和第4条);第二种为“正面概括加反面排除式”模式,如依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之规定,被继承人财产上之一切权利是遗产,专属于被继承人本身者除外;第三种为“正面列举式与排除式”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在《葡萄牙民法典》中,列举了四类属于遗产的财产,并将基于性质或法律规定随主体死亡而消灭的排除在外(第2025条和第2069条)。由于现在的财产形态和财产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地变化,采用正面列举恐怕无法跟上时代发展节奏,有些例外情形也难以规定。笔者认为第三种模式具有相对优势,既可以包含一定的例外情况,又能使公民有期待的可能性。把虚拟财产列入继承范围是迫切的,但是这又是需要等待的,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摘要: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财产形式,它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价值。但是目前我国的《继承法》并未将其纳入继承范围内,而因虚拟财产引发的争议日益频繁,因此加大对网络虚拟财产继承的法律保护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内涵、法律属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继承法范围的构想,旨在为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继承,立法

参考文献

[1]杨立新,王中和.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其基本规则[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06).

财产继承论文 篇9

“户绝”的正式定义首先出现在唐朝的《唐律疏议》中:“无后者, 为户绝。”对于这一定义, 现今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的范围, 广义上强调没有后代, 即子孙无全。狭义上则强调门户完全断绝。明代户绝则涵盖了以上两种情况。户绝继承与普通继承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主要是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 但在继承人的选择上, 明显要大于普通继承。这是明法主要规范的内容。明代户绝继承的制度规定对嗣子、女儿不再作过细的划分, 对财产分配与处置的限制较之前也宽松了许多, 明代的户绝继承更多地将权利放还于民。

首先, 立继和命继不再被区分, 而且也扩展了立嗣的前提。立继和命继不再被区分在南宋就出现, 明代只是承前代制度。至于立嗣, 各朝均以户绝无子为前提, 而明代在此之外, 还特别规定, 有奸生子也需立嗣, 《大明令·户令》云:“奸生之子, 依子数量与半分”, 而“如无别子”, 则规定要“立应继人为嗣”, 财产上“与奸生子均分”, 只有在“无应继之人”时, 才“许承绍全分”。其次, 明代法律首次规定了立嗣的两种方式, 即应继和爱继。据《大明令·户令》“凡无子者, 许令同宗昭穆相当之侄承继”, 此为应继, 在选择上, 要“先尽同父周亲”, 再“及大功、小功、缌麻”, 如果皆无, 才能选“远房及同姓”。据《问刑条例·户律一·户役》“择立贤能及所亲爱者”, 此为爱继, 但有个前提是“于昭穆伦序不失”。第三, 还明确规定异姓不得择立为嗣, 据《大明律》, 如“养异姓义子, 以乱宗族者, 杖六十”, 如果以“异姓人为嗣者, 罪同”。在以上规定的基础上, 户绝财产继承的规定也有了一些法律变化。一方面, 明代对户绝财产继承只作原则性引导, 不对具体财产作硬性规定, 而将此灵活性放归民众。另一方面, 明法中粗中有细, 考虑到了户绝继承的诸种情况, 并对各种情况作了相应规定。有关这一点, 我们放在下文所探讨的司法运用中具体考察。

二、明代户绝财产继承规则

明代户绝财产的继承在法律上是比较宽松的, 但在法律实践层面, 则更为灵活和机动, 尽管社会上对户绝财产的处置有差异, 但也形成了一些通则。下面笔者即分类作阐述。

1. 嗣子。

嗣子是户绝者在法律意义上的子嗣, 享有户绝财产的继承和处分权。在继承数量或份额上, 嗣子一般会与其他继承人分享户绝财产。如果嗣子不止一人, 则一般会平分财产。而其他继承者, 如寡妻、女儿、养子等, 则会因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财产继承权利。但有特殊时候, 嗣子可能会是财产的唯一的继承者。如《盟水斋存牍》记载的谢克充、谢克载争夺户绝财产的案例中, 官府将财产全部判给了嗣子谢克迁。在财产处置权上, 嗣子有户绝财产的所有权和处置权, 即文献中记载的“承祀管业”。但他们不具有完全的权利, 在实际的财产处理, 嗣子受到同族的限制和监督。如《盟水斋存牍》中记载的“荡费继产陈泰来”一案中, 卖产契约非一个签约即成, 而是在嗣子有意愿时, 经寡妻同意, 还需要亲族之人尤其是族人中的尊长佥证才能得到官府的认可。如果缺少后者, 则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由此可见, 嗣子对财产的处置并非随心所欲, 而是需要得到族人中长者的同意方能对财产进行处置。在继承时限上, 嗣子只有在为户绝者的嗣子期间享有对财产的所有和管理权, 一旦其归宗, 其相应权利即丧失, 即使能分到部分财产, 也只是作为补偿。《折狱新语》中记载, 陈世茂归宗, 官府只是判决将新的继嗣者名下分出七两白银给陈世茂, 其他财产不得分走, 这是作为补偿或报酬而分得的, 是“酬其生奉死葬之劳”。可见, 嗣子一旦归宗, 便不再对户绝财产拥有相应的权利了。

2. 寡妻。

寡妻对财产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对户绝财产的管理上, 而非所有权上。寡妻接管了亡夫手中的财产, 暂时代替嗣子或女儿等管理财产, 但她并不能随意处置财产, 如果处置失当, 严重时就会被剥夺户绝财产的管理权。《折狱新语》中记载, 寡妻周氏将田产卖给前夫的族人, 因所得白银十三两下落不明, 官府令嗣子之生父赎回田产。这样, 田产的保管权就从寡妻手中转移到了嗣子之父的手中。《盟水斋存牍》中也记载, 寡妻李氏为了让女儿得到全部财产而逐嗣, 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其财产管理权被剥夺, 而转给了嗣子。此外, 寡妻对于户绝财产虽有管理权, 但只有在为亡夫守志时才有效, 也就是有一定的时限。寡妻一旦改嫁, 不仅直接丧失了其对户绝财产的保管处置权, 而且连自己的妆奁财产也不能够自行处理了。如《折狱新语》中记载的“诳诈事”一例中, 寡妻带着亡夫家的家资改嫁, 产生纠纷, 官府勒令其返还前夫家财。

3. 女儿。

从法律而言, 女儿的财产继承, 只有在没有同宗的继承者存在时, 她们才能够获得继承权。而从实际的事实层面, 有很多户绝案例中, 女儿也继承了户绝财产, 官府对此非但没有异议, 反而给予了支持。如《盟水斋存牍》记载的“争继产陆嘉行”一案中, 官府对于争夺财产的女儿和女婿, 认为女儿“图得前产”, 是“情犹可原”。即使女婿陆嘉行在争夺财产中有诬告之行, 官府仍判一半财产归女儿所有。可见, 官府和社会对于女儿继承财产是支持的, 尽管她们已嫁作人妇, 也是可以在户绝者死亡后分到相当的户绝财产。另外, 不仅如此, 在有嗣子时, 女子也可以有机会分得一部分财产。如《盟水斋存牍》中记载, 冯政因爱女有加而给了其较多的奁产, 导致嗣子之父与女婿之父之间产生争讼, 官府认为冯政没有儿子, 女儿是“亲骨血”, 虽然奁产“稍稍加厚”, 但“不为过”。当然, 女儿可以继承户绝财产, 但其继承权也有一定的限制, 一般而言, 其继承数量不能超过嗣子。

4. 女婿。

女婿获得户绝财产是因其妻的关系, 但女婿所得的财产以及对财产的权利有一定的限制, 如在售卖田产时需要户绝者族人共同参与。甚至, 当户绝女儿死亡后, 女婿的财产享有会受到质疑或影响。如《盟水斋存牍》中载, 户绝夫妻去世后, 将财产分给了刘心一和戴天志二女婿以及应继者王嗣昌。但后来因戴天志的妻子亡故, 发生了财产纠纷, 官府以为, 戴天志的妻子已亡, 本应将其财产给王嗣昌, 但其“犹半子也, 奈何遽夺之?”此纠纷虽然没有将戴天志分得的财产重新分配给王嗣昌, 但也说明妻亡对女婿对财产的继承是有相当的影响的, 其实, 女婿分到了较多的财产份额, 一般而言, 多是女婿承担了照顾户绝者生老病死的责任, 尤其承担了本应该由嗣子承担的丧葬费用。女婿虽然在继承财产上不具有绝对的稳定性, 但财产继承一旦被确定下来, 一般是不容许其他人包括嗣子在内随便更改其继承内容的。另外, 在女婿之中还有赘婿这一特殊的群体, 赘婿的财产权也是受一定的限制的, 需经寡妻同意, 还需要族人佥证, 方能对财产进行处置。

5. 养子。

在户绝者的财产继承中, 养子因为和户绝者一同生活, 照顾其生活, 承担其病死, 一般都可以分到部分财产, 有时甚至会分得与嗣子相当的财产。在特殊情况下, 比如户绝者家境贫寒时, 养子可以成为嗣子, 得到户绝者的全部财产。甚至在发生纠纷或诉讼时, 官府也会掂量实际情况将财产分给养子。如《折狱新语》中有载, 洪应福为洪珂养子, 洪珂亡故后, 家财归嗣子应臣。在发生纠纷后, 官府以“牛马有劳, 尚加帷盖之报……姑以侍奉生前者, 比于马牛之报已矣”为由, 令应臣将名下断银五两给应福。虽然户绝者在意愿上愿意分给养子多一些的财产, 但因为养子与户绝者并不存在血缘上的关系, 也不像嗣子, 有着法律上的亲子身份, 所以养子往往被视作外人, 在财产继承上, 户绝者的族人或官府都主张限制养子在财产继承中的份额。同时, 由于养子的地位比较劣势, 当其作出不当的行为时, 受到的处罚会更严厉一些。如《盟水斋存牍》中记载, 养子谭挺勋“以非种”而占有了养父“继业”, 被“锄而去之”。但当其他户绝者的亲属们要侵占财产时, 所受到的处罚远远低于此, 甚至不予以追究。

6. 其他户绝亲属。

户绝财产继承不仅涉及妻、嗣子、养子、女儿, 还涉及户绝夫妻的亲戚,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财产侵夺而造成不良影响。这些继承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得财产。一方面是通过立嗣。户绝者亲属的子女是嗣子人选的优先考虑者。如果被选择为嗣子, 不仅直接性地可以从户绝者获得财产, 而且间接地也会影响生父家中其他子女的财产继承数额, 因其已成为嗣子, 生父家就会少一个人分享生父家的财产, 其他子女的分得数额就会相应增加。这种情况是得到了实际性的利益。另一方面就是直接继承户绝财产。兄弟分到财产, 一般情况是由于兄弟子嗣中无应继者, 或者所立嗣子为远亲或疏支。《折狱新语》中记载, 王钟户绝, 其兄王珏因只有一子不能过嗣, 远亲王镜则为其子仁兴与王珏争继。最后, 官府判定, 仁兴为王钟嗣子, 但财产并未全部分给仁兴, 而是部分地也分给王珏和王钟的同母异父兄王钫。

综上, 明代的户绝财产继承由法律条文走向社会司法实践, 据各地具体情况的不同也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但我们也不难从判牍中发现一些通行的规则。这些规则的灵活使用平衡着纷争双方的利益,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平息诉讼纠纷。

参考文献

[1]雷梦麟.读律琐言[M].法律出版社, 2000.

[2]李清.折狱新语注释[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

[3]颜俊彦.盟水斋存牍[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财产继承论文 篇10

《白衣女人》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威尔基·科林斯的成名之作, 小说的情节曲折复杂, 故事扣人心弦。劳拉是一位美丽、善良而富有的少女, 她与青年教师沃尔特相爱, 但在已故父亲的安排下, 她不得不嫁给了珀西瓦尔爵士, 这位爵士娶她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攫取她的财产。珀西瓦尔与劳拉的姑父福斯科串通, 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 把和劳拉相貌相似的同父异母姐妹安妮迫害致死, 然后把她当做“爵士夫人”举行了公开的葬礼, 同时, 又把劳拉冒充为精神病患者安妮送进疯人院。在无法诉诸法律的情况下, 沃尔特和劳拉的同母异父的姐姐玛丽安凭着对劳拉深深的爱及机智与勇敢终于使劳拉脱险并得以雪冤, 沃尔特和劳拉最终也结为百年之好。简而言之, 故事围绕一对同母异父的姐妹俩的遭遇而展开, 讲述几个男人对几个女人进行的迫害, 正如朱虹先生所说的《白衣女人》宣布:“世上没有道德, 没有法律, 有的只是原始森林的生存法则, 是男性对女性的统治, 和个人智力个人能力的竞赛。”[1]P204小说提到了当时的财产继承法的漏洞, 这两个邪恶的男人正是钻了法律的空子, 实施了一项惊天动地的谋财害命的阴谋, 不管法律是否健全, 恶棍犯罪的手段多么高明, 罪行不一定会使他们自我暴露, 但是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实施犯罪的人虽然逃过了法律的制裁, 却终究逃不出恶有恶报的结局。

威尔基·科林斯的一生像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 成年时被父母送去学生意, 没学成。他又去学法律, 同时又秘密地从事创作, 共写出三十余部长篇小说, 还有许多短篇小说和戏剧作品。他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 揭露当时许多法律条文的不合理, 特别是那些涉及妇女、非婚生子女或弱智人权益方面的法律。[1]P188《白衣女人》被誉为整个英国小说文学中最别出心裁、组织最严密、最天衣无缝的布局。小说取材于法国一桩掠夺财产公案。“法是上层建筑,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 因而也往往是有社会正义感的作家在创作中抨击的对象。”[2]P128因为作家们是他们所处时代法律实施的见证人, 所以他们的描写与评价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法学的权威性。威尔基·科林斯想要揭露的就是当时英国婚姻和财产法中存在的弊病, 以及这些不健全的法律给平民百姓, 尤其是女性带来的不公平待遇。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把文学形象所体现与暗示的法学意蕴表达出来, 达到揭示法律本质的目的。

《白衣女人》中涉及的惊天大阴谋起源于一桩不般配的婚姻, 珀西瓦尔爵士是阴谋的罪魁祸首。在外人看来, 他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 他的名誉、社会地位、人品都毫无瑕疵, 他的风度和仪表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看上去显得老气, 头的前部已经谢顶, 脸上已经起皱纹, 面容憔悴, 但他的谈吐落落大方, 称得上有教养, 而且机智老练。他和劳拉的父亲不知是通过何种途径认识, 也不知出于何种考虑, 劳拉的父亲在病危时许下了女儿的婚事。事实上, 劳拉和珀西瓦尔的年龄相差二十多岁, 这绝对是一桩不般配的婚姻。他对劳拉没有任何感情, 他急于在劳拉不满21岁即未成年时结婚完全是因为他那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劳拉之所以答应嫁给珀西瓦尔是因为她对已经去世的父亲的承诺, 在她心里父亲是伟大的, 不管他的人品怎样, 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冒昧地对您说过, 主要是由于家父的影响和劝告促使我决定答应我们的婚事。我遵从家父的教言, 因为他经常是我最忠实的顾问, 是最好, 最慈祥的保护人和朋友。现在, 我已经失去了他;我只能在回忆中去爱他, 但我对这位亡友的信任却始终没有动摇, 就是现在, 我也像往常一样坚信, 他知道什么最好, 他的希望和愿望, 也就是我的希望和愿望。”[3]P141因为一封匿名信, 劳拉和玛丽安对珀西瓦尔的作风和人品产生了怀疑, 此时的她进退维谷, 明知自己对珀西瓦尔没有一丝一毫的爱, 但为了不违背父亲临终遗言, 她放弃了为自己争取幸福的权利和机会。“不管如何结束, 结局对我总是不幸的。”[3]P137然而她的纯真、善良并没有给她带来应有的幸福, 而是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这桩婚姻能给珀西瓦尔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呢?先看看劳拉的经济状况, 劳拉可望继承两笔遗产, 一是她叔父死后, 她可能继承一笔不动产或地产;二是她成年以后, 可以继承一笔动产或金钱。但劳拉只拥有终身财产所有权。如果她结婚时立一个正规的财产契约, 那么她在世时一年有三千英镑供她支配。如果她比丈夫先去世, 那么他在世期间, 这笔收入自然由他享用。所以, 只要珀西瓦尔娶劳拉为妻, 他就可获得两项好处, 一项是每年有三千英镑供他享用 (妻子在世时经同意;而她死后, 如果他仍然活着, 那么他自己有权享用) ;另一项是如果他有儿子, 则由儿子继承利默瑞吉庄园。这是劳拉所能继承的不动产。关于她成年以后能继承的动产或金钱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两万英镑的条款, 另一部分是一笔一万英镑的终身继承权。这两万英镑的收益归劳拉终身享用;以后归珀西瓦尔爵士终身享用;本金则归他们婚生子女所有。如果没有子女, 那么本金就可遵照劳拉的遗嘱进行处理。那一万英镑在她死后将由她唯一的姑妈继承。问题的关键是那两万英镑, 如何支配这笔钱, 怎样为劳拉争取有利的条件不让心怀叵测的人钻空子是至关重要的。按照劳拉的家庭律师吉尔摩的看法, 这笔钱在她去世后而又无子女的情况下应该按照她的遗嘱进行处理。但是珀西瓦尔爵士提出了异议, 要求在费尔利小姐婚后先期去世, 而又无子女的情况下, 本金由他继承。作为一名有良心和责任心的律师, 吉尔摩马上说服劳拉唯一的监护人, 即她那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又自认为患有疾病的独身老男人费尔利先生, 希望他能维护自己的侄女的权利, 但自私、怯懦的费尔利先生拒绝了。

珀西瓦尔的行为已经完全暴露了他与劳拉结婚的真正目的, 那就是钱。只有尽快和劳拉结婚并夺取她的财产以解决经济上的危机, 才能确保自己的名声不会受损。他急需几千英镑来支付即将到期的期票, 而他已经身无分文。他先采用威逼利诱的方式迫使劳拉在文件上签名。但因为烦恼和不安, 他脾气暴躁, 经常无法控制自己, 他恶劣的态度及对女人的鄙视令劳拉和玛丽安心存戒心, 她们拒绝在他的文件上签名致使他计划落空。他不得不撕毁面具采取更残忍极端的手段, 他与劳拉的姑父福斯科伯爵串通, 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 把和劳拉相貌相似的同父异母姐妹安妮迫害致死, 然后把她当做“爵士夫人”公开举行葬礼;同时, 又将劳拉冒充精神病患者安妮, 送进疯人院。这样, 劳拉的所有财产名正言顺地落入了他的手中。

珀西瓦尔犯下的不止杀妻夺财罪, 还有非法掠夺财产罪。他的母亲在遇见他的父亲以前, 姓她娘家的姓。实际上, 她是一个结过婚的女人, 丈夫虐待她, 后来把她扔下。她和另外一个男人走了。按照现代人的说法, 珀西瓦尔的父母亲根本就没有注册结婚, 而是同居, 他们的婚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因此, 珀西瓦尔在他父亲死后是没有权继承产业的, 真正有继承权的是一个远房的亲戚, 但他当时在海上航行, 也从没想到要得到这笔遗产。聪明、狡猾的珀西瓦尔立刻为自己作了安排, 他马上回到英国, 没有任何困难就接管了财产。因为他的父母在世时一直过着独门独户的日子, 所以他们的关系没有任何人怀疑, 而珀西瓦尔继承财产当然也就没人怀疑了。

不幸的是, 珀西瓦尔是一个不善于理财却把钱财看得很重的人, 他以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了黑水花园却从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修整清洁, 任其荒芜衰败。因为欠下了一笔债, 而且时间紧迫不得不以婚姻作为赌注, 他急于和劳拉结婚, 婚后不久就想通过强迫的手段让劳拉在一份文件上签名, 遭拒后便心生歹念密谋迫害劳拉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犯罪分子的阴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钻了法律的空子, 如果当时英国的法律更健全更人道, 就不至于会被一些非法之徒钻了空子。实际上, 在父权制社会中, 法律是依照男性的需求制订的, 这种男性法律的运用和滥用使得妇女和孩子成为法律的受害者及暴力的奴隶。

在整部小说中珀西瓦尔爵士扮演的是一个只会咆哮和动拳头的恶棍的角色, 他穷凶极恶、缺乏头脑, 一味残暴、蛮干。正因为如此, 他最终落得丧身火海的下场。接管不属于自己的财产是珀西瓦尔犯下的第一个错, 他的第二个错就是不懂理财。如果珀西瓦尔生性节俭, 依靠父亲的产业也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但不幸的是他欠下了大量的债务。珀西瓦尔爵士当时的品行债务庞大, 而他的定期收益尽管表面数目很大, 但对于像他这种地位的人, 实际上等于零。在和劳拉订婚前, 他因为要借钱, 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捏造了父母的结婚登记。后来的他越陷越深, 以至于不得不靠结婚获得财产。珀西瓦尔爵士为了夺取黑水花园伪造了父母的结婚记录, 为了消灭罪证, 他最终丧身火海。

小说中另一个实施犯罪的人就是劳拉的姑父福斯科, 他原是意大利某个政治团体即兄弟会的成员, 带着特殊的任务到英国来。因为背叛了他所在的团体, 他不得不乔装改扮逃避成员的追杀, 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完全是改装后的他。“福斯科是带着一项不便说明的政治任务到英国来的, 他与珀西瓦尔爵士之间的友谊是由于他们在经济方面有极为相似之处, 他们都需要钱, 急需大量的钱。小说中没有提及福斯科需要大笔钱的原因, 但经济因素是造成他犯罪的直接原因。”[4]P129和珀西瓦尔的暴躁、蛮干不同, 福斯科显得冷静、沉着、机智和圆滑。因为心怀鬼胎, 意志坚定和有力量的他, 有时像最脆弱的女人那样神经质和敏感, 每听到一点意外的声响就吓一跳。在劳拉眼里, 他“是世界上最坏的家伙!伯爵是个卑鄙的密探!”[3]P256福斯科大谈特谈犯罪, “傻瓜犯的罪是会被发现的;而聪明人犯的罪往往无法发现。”[3]P197“罪行真的会自我暴露吗?还说谋杀也会暴露。”[3]P198这些都表明他善于犯罪的手法, 深信罪犯对于社会的胜利, 也正是他精心设计了英国小说中最毒辣也最别出心裁的阴谋, 可谓达到犯罪的艺术之巅。他想出了“偷梁换柱”的犯罪方法, 也是他协助珀西瓦尔一步一步地实施犯罪计划。为了掩盖本质, 他不得不使用人格面具, 极力同所有的人处好关系。“哎呀!我是个坏人, 格莱德夫人, 难道不是吗?我敢说出别人只敢想的事情;当世界上所有其余的人都在共谋将假面具当做真实面孔来接受的时候, 我的手却敢于撕破那丰满的表皮, 使它底下那赤裸裸的骨头露出来。”[3]P201他对玛丽安的爱是一种超越了友情的感情, 也是这一无法说清的感情让他失去了拯救自己的机会, 最终被暗杀。

“刑法的作用是打击犯罪, 使罪犯受到惩治。刑法实施受阻的直接危害是犯罪分子逍遥法外。”[2]P239但有时候, 法律无法作为保障某些特殊群体的利益的同时, 对犯罪行为也未能起到约束、惩戒作用。正如一个法学家所说, 法律根源于人们对于父亲的依赖心理:小时候孩子需要父亲的保护, 长大后需要法律这个更强大的力量作为父亲的替代。同样, 我们经常背叛法律, 就像我们常常逃离父亲。父亲总是让孩子误解, 就像法律经常遭人们扭曲。父亲不可能是完美的, 就如法律不可能规划好我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漏洞是法律体系上违法计划之不圆满性状态, 并具有违法计划性、不圆满性的特征。[5]P13导致法律漏洞出现的原因很多, 其中也和立法者的认知能力有限有关, 小说中讨论到英国的法律制度及所谓的道德。福斯科指出:社会对于它那最坏的缺点竟能那么轻易地用一点小小的诡计来安慰自己。社会为揭露罪行而设立的机构毫无效果, 而且, 仅仅发明一种道德格言, 说什么这个机构工作得很好。英国社会敌视犯罪行为, 往往又是它的帮凶。这些话其实是对英国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的讽刺。归根结底, 他的论点是:罪行是不会自我暴露的, 因为英国社会为揭露罪行而设立的机构形同虚设, 无法行使它应有的职责。《白衣女人》的故事反映了立法者制定法律时的宗旨:就是维护男权的利益, 同时也表明, 作为自由人公约的法律, 往往只是少数人欲望的工具, 它更让读者了解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无非是金钱交易、利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朱虹.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2]余宗其.法律与文学的交叉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5.

[3][英]威尔基·柯林斯.白衣女人[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

[4]许绮.白衣女人中的几个男性形象[J].广西社会科学, 2007 (3) .

养父母的财产能继承吗? 篇11

我于1980年10月被收养,一直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前不久,我的养父母因病去世,他们的两个已出嫁多年的女儿说我与其父母的收养关系,按照《收养法》在法律上不成立,所以把我赶出家门,也不让我继承财产。请问我这种收养关系真的不成立吗?我真不具备继承我养父母遗产的权利吗?

读者:郝平

《收养法》的确对收养人、被收养人和送养人的条件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收养法》是于1991年12月29日才通过的,并于1998年11月4日修正的。根据法律的时效性,你被收养的时间发生在《收养法》公布之前,所以你的收养关系的界定不能以现行的《收养法》条款为依据,就是说只要有传统的收养形式和实在的收养生活,即可认定收养关系成立。

至于你是否具备继承你养父母遗产的权利,如你没有《继承法》第七款规定的丧失继承权行为:(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依据《婚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和《继承法》第十条“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明确规定,你是完全有继承你养父母遗产的权利的。如你养父母的两个女儿继续刁难你,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你的合法权益会得到法律保护的。

上一篇:神话与传说的栖息地下一篇:汽车驱动桥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