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财产权论文

2024-05-21

著作财产权论文(精选4篇)

著作财产权论文 篇1

摘要:网络以其开放性、无纸化等特点加速了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播, 同时也由于其虚拟性、迅捷性等特点使著作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著作权侵权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如何有效遏制网络著作权侵权, 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已成为各国巫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作为网络技术起步晚、发展快, 全球网民人数最多的网络大国, 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当下, 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结合其他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公约的规定, 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和保护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侵权行为,保护

1 网络著作权相关概念

1.1 网络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常有学者也称其为版权, 两者虽有相似之处, 但并不能相互取代。我国的“著作权”和“版权”概念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英美法系采用“版权”概念, 侧重保护作品复制的权利, 即作者的经济权利或财产权利;大陆法系采用“著作权”概念, 侧重保护作者的权利, 即作者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我国《著作权法》56条规定, 著作权和版权系同义词, 混淆两者, 实不可取。本文论述中采用“著作权”概念, 但为了保持引用资料的原貌, 有时还会出现版权一词。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 大多数学者习惯于把它称为“网络著作权”或“网络作者著作权”, 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此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就笔者的理解, 网络著作权就是因网络而产生的, 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其文学、科学、艺术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1.2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一般具备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1)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未经授权的行为, 是未获得著作权人同意或者未获得邻接权人的同意而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行为, 包括未取得任何著作权使用许可、超越著作权许可使用时间、地点、范围、方式等, 所以它是违法的。

(2)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在网络环境下, 著作权侵权行为越来越复杂化, 各类网络活动主体的身份和角色互有交叉并且不断变化, 侵权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直接的加害行为, 也可以是间接的加害行为, 可以是单个人的加害行为, 也可以是多数人的加害行为, 可以是网络服务商实施的, 也可以是网络用户实施的, 所以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否则采取一刀切的归责原则, 不但会使著作权人的利益得不到有利保护, 而且也会打击网络活动者的积极性, 阻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

(3) 网络著作权人权利受到损害的后果。

如何判断著作权人利益受到损害呢?如果说, 作品的作用体现在被使用, 那么使用的人越多, 产生的价值越大;使用的人越少, 产生的价值越小;如果没有人使用, 那么它不产生任何价值。事实上, 判定在网络传输中权利人的利益是否遭受损害, 应该结合作品上传到网上后, 著作权人获得的经济利益和其它利益综合衡量。

(4)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判断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时, 也应分清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如:作品在网上传输, 是由于网络联线服务商在设备和技术上的帮助, 如果没有其支持, 则不会产生作品在网上传输的后果, 则网络联线服务商的这种行为就是导致著作权被侵害的间接原因。网络内容经营者或网络用户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或者没有法律根据, 上网传输他人作品, 导致他人作品在网络上传播, 直接损害著作权合法利益, 就是侵害他人著作权的直接原因。

2 我国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1) 法律体系不完整, 立法滞后。

我国在著作权的网络立法方面相对滞后, 目前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主要有七个法律渊源:一是WTO规则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Trips协议) ;二是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三是2002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四是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及其2003年底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2006年11月20日第1406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二) 》;五是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六是2005年由国家版权局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实施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它作为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内容著作权保护法规, 填补了国内关于网络著作权行政保护的法律空白;七是200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2) 信息网络传播权规定范围过窄。

网络日益多元化, 传播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多种多样, 法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机械和狭窄, 使得许多典型的传播行为游离法律规制的方圆之外。例如, “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 指的是网络用户在获取作品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上没有选择的余地, 只能在传播者事先确定的具体时间段获取特定的作品内容。非交互式网络播放行为因无需下载、无需占用硬盘空间等优势受到广大网络用户的欢迎。根据我国《著作权法》,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范对象为交互性网络传播行为。问题随之产生, 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因无法定依据遭遇“定性缺失”, 给司法实践认定非交互式网络传播为侵权行为提出棘手的难题。有观点认为, 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可定性为广播权, 因其完全符合《著作权法》第 10 条关于广播权的规定, 即便不把其视为该条所规定的“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的春播, 也可视为是该条所规定的“以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的传播, 而广播权的规定中并不要求“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这一要件。

另有观点虽反对非交互式信息传播行为属于广播权, 但认为其可以适用广播权的相关法律, 由于该行为与广播权所控制的行为属于相同性质的行为, 依照“同等事物、相同对待”的法理原则, 对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应类推适用广播权的规定加以调整。

(3) 合理使用制度遭遇网络瓶颈。

合理使用一般指不以赢利为目的, 为个人的学习, 研究和欣赏以及为了国家和公共利益而使用他人作品可以不征求作者同意, 也无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这一原则具有普遍性。在网络空间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仍然适用, 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与模拟空间相比, 网络空间著作权人行使权利的种类和方式以及用户使用作品、传播者传播作品的方式都具有独到的特点, 传统的合理使用不能简单地移植到网络空间。传统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遭遇运行的瓶颈。

(4) 集体管理模式收效甚微。

著作权集体管理, 是指著作权人、邻接权人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他们的作品的权利, 即监视作品的使用, 与未来使用者洽谈使用条件, 发放作品使用许可证, 在适当的条件下收取费用并在著作权人之间进行分配。

目前, 我国集体管理相对滞后, 公众对集体管理组织的信任度不高, 传统的集体管理模式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网络著作权的发展。另外, 国内涌现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版权代理机构, 试图对集体版权管理发挥积极地作用。例如有的公司作为环球、华纳唱片等国际公司在国内的网络代理商。这些代理商大量购买权利人的版权, 然后以版权代理人的身份向使用者大范围发放许可, 收取报酬。对此, 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曾发表声明称, 对于未经批准的单位和个人从事或变相从事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 将依法加以处理。但是, 这些公司并没有受此影响而停止运作, 而是通过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和效率, 吸引了许多著作权人委托其管理。平行授权机制缺失, 权利人完全没有选择权利分配的自由。

3 加强我国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对策建议

(1) 以现有法律制度为基础实现网络著作权的专门立法。

应该建立专门的《网络著作权法》, 立法机关可以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基础上制定《网络著作权法》, 利用条例的现有框架, 进行调整与填充, 将《条例》的立法位阶上升至基本法律。

首先, 明确网络著作权的网络作品、网络著作权以及权利内容等基本法律概念以统领全篇, 开宗明义。

其次, 明确网络传播行为, 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将现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稍作修改, 增加“包括”二字, 变为: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这样修改后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外延不仅包括原定义下的“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 还包括了“不能在个人选定的时间获取作品”的网络定时播放行为和“不能在个人选定的地点获取作品”的通过局域网络传作品的行为, 以及随着技术发展可能出现的其他新的信息网络传播形式, 具有开放性、适应性以及包容性。

(2) 完善网络著作权权利限制。

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制度架构的重要目标, 就是协调好网络著作权的利益平衡, 处理好合理使用制度、法定使用制度与技术保护措施、权利标识权利的拉锯关系。在既定维度内, 合理使用制度必不可少, 技术保护措施亦不可或缺, 突破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瓶颈, 需要合理界定“合理使用”的标准、技术保护措施的尺度, 完善网络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评判:

①使用作品的目的:只能是正当的、非商业性的;

②被使用作品的性质:对不同类型作品的专有使用权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③使用作品的程度:即对使用作品的篇幅和实质性内容所占的比例要有限制;

④对被使用作品 (潜在) 市场或价值不得造成影响。

(3) 增强侵权赔偿责任的可行性。

在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赔偿原则中, 我国著作权法依循民法完全赔偿原则, 除停止侵权、赔礼道歉等手段之外更多采用金钱赔偿方式, 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对于侵权赔偿数额, 根据浙江高院 2009 年调研报告统计, 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虽然诉讼标的的总金额在不断增加, 但平均判赔额却不高, 最高的 32.8 万, 最低的仅有 230元。从法经济学角度讲, 当违法成本与违法所得利益不成正比的时候, 法的警示性将无法有效发挥, 行为人的侵权行为将无法遏制。因此, 网络信息传播权的赔偿标准需要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4) 完善集体管理制度。

首先, 坚持分类、统一的原则, 基于现行的著作权法, 我国网络著作权的管理制度应在网络上针对作品种类建立统一的作品集体管理组织, 不但可以减低交易成本, 方便权利人的授权, 也利于侵权救济的及时和有效。

其次, 确定“平行授权”制度, 允许著作权人将著作财产权委托给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外, 可自行授权他人使用。允许著作财产权人“平行授权”只是对利用人或著作财产人提供一个选项, 同时对于著作权中介团体条例的经营, 产生市场机制的良性竞争压力, 并不会不利著作权中介团体条例的经营。

再次, 健全版权登记制度, 建立有关作品与著作权人信息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网络平台, 由集体管理机构统一协调著作权人与数字化作品制作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著作权集体管理网络平台, 包括权利登记平台、信息查询平台和权利在授权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延超.作品精神权利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2]郭丹.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3]屈茂辉, 凌立志.网络侵权行为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2.

著作财产权论文 篇2

身处21世纪,科学技术对于一国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了各国普遍承认的硬道理。在目前,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软件著作权的保护问题,作为一个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热门问题,既是国际贸易竞争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学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但在我国立法中尚未得到充分的解决。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逐渐成为了中国家庭的必备物品之一,但我国正版软件的使用率仍然不高,随着我国加入WTO,正版软件的使用问题将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由此引发的法律案件也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在保护正版软件的合法版权同时,做到不伤害我国广大软件消费者的利益,成了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与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概念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软件具有开发工作量大、开发投资高,而复制容易、复制费用极低的特点。为了保护软件开发者的合理权益,鼓励软件的开发与流通,广泛持久地推动计算机的应用,需要对软件实施法律保护,禁止未经软件著作权人的许可而擅自复制、销售其软件的行为。

根据国家颁布的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作为作品形式之一,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软件著作权人被赋予以下几项权利:(1)发表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2)开发者身份权,即表明开发者身份的权利以及在其软件上署名的权利。(3)使用权,即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以复制、展示、发行、修改、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其软件的权利。其中的翻译是对软件文档所用的自然语言的语种间的翻译。(4)使用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即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其软件的权利和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5)转让权,即向他人转让上述使用权和使用许可权的权利。

任何其他人若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行使了这些权利,将构成侵害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并将受到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

在赋予软件著作权人权利的同时,著作权法也相应给出了一定的限制。赋予软件著作权人的权利以及同时对其权利加以若干限制共同构成了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

现状:

在当今世界,各国主要是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保护:一是工业产权法;二是商业秘密法或合同法;三是著作权法。我国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将计算机软件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之中,同时还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来加以补充和完善。

第一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于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八十三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991

年10月1日起施行。后于2001年12月进行修正,新的计算机保护条例由

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

自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颁布至今,对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立足点应在何处,在法学界和民间产生了巨大的争议。

有的学者认为,根据计算机软件功能性工具性很强,很容易被复制的特点,使得对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与别的作品不同,不仅要在制造、销售领域予以保护,禁止违法复制和销售,而且要把法律延伸到最终用户的领域,对软件最终用户的非法复制和非法使用也要禁止。这一点可以在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得到体现。根据新的计算机保护条例规定,如果用户使用的计算机中含有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授权的软件,他们就认定为法定的侵权者如此一来,造成的后果在中国,上至各级行政部门、执法部门、立法机关,下至千家万户的普通用户,都触犯了该法规。而根据旧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2条规定:因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商业性目的的需要对软件进行少量的复制,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政府部门以及教育机构应该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合法使用者,而这样的规定在新的软件保护条例中已经完全消失。

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对于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应该采取均衡手段:在知识产品的所有权方面,应当在专有权和共享权之间保持均衡;在软件开发商的权利义务方面,应当在其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保持均衡;在各利益主体方面,应当在生产商知识主权和消费者知识主权之间保持均衡;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应当在少数软件企业利益和软件产业整体利益之间保持均衡;在执法效果方面,应当在保护技术创新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之间保持均衡;在立法基点方面,应当在促进国内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平衡协调发展。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要求上保持均衡;在中外知识产权保护博弈方面,应当在某些外国超越WTO标准的保护水平要求和中国发展现状所要求的保护水平之间保持均衡。

根据第二种观点,对于软件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不能盲目跟从信息富国的国际趋势,而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因地制宜地来制定能满足本国各方面需求的软件保护条例。在笔者看来,当今各国的信息网络化水平还很不平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还面临着信息化的重大战略问题,在立法上更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只顾虑到软件开发者的利益,而忽略广大使用者,必将会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抑制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较为赞赏第二种观点,即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要惠及开发者的利益,也要兼顾使用者的感受。没有使用者,何来开发者?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利益平衡点,并以立法加以保障,是我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目前要做的重要工作。

二我国在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近二十年间,致力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创建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制体系。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们不断以与国际接轨的姿态,满足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要求,但是,这种自我束缚的立法模式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甚至阻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点在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凸显的问题尤为严重。而2001年底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颁布,就成为了一条导火线,引发了各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巨大讨论。

新条例颁布之后,进行了这样的规定:如果电脑使用者的计算机中含有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授权的软件,他们就成为法定的侵权者。

这是一个关于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在当今世

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在最终用户使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软件问题上,法律保护水平的”第一台阶”是并不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任何最终用户WTO的知识产权协议就属于”第一台阶”。

(2)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终用户,这是”第二台阶”。如区分是营利性使用还是非营利性使用,是商业目的使用还是非商业目的使用,是单位使用还是个人使用,等等。

(3)”第三台阶”则在我国新的计算机保护条例中体现出来。它所反映出的是一种“超世界水平保护”理念,就是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所有最终用户,即不论单位家庭还是个人,不问其使用目的如何,只要使用未经授权软件就构成侵权。

而根据我国经济条件和信息产业化进程,实施”第三台阶”,即“超世界水平保护”,都显得极不合理,在当今国情,宜采用”第一台阶”,并不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任何最终用户,才是我国最佳选择。以下将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综上可得出结论,我国立法采用第三阶梯的理论是不合理的。

而该条立法也暴露出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第一,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乏民意基础。

在我国立法过程中,立法机关太过于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使法律失去了应有的简洁和通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阅读和理解相关立法已经有较高难度,更不用说从错综复杂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中寻找到快捷有效的救济方式或者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1999年5月微软诉北京亚都科技集团在办公电脑中使用未经授权软件一案由传媒曝光,立即引起了我国传媒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前,我国大多数的电脑使用者对其自身使用盗版软件从未感到有何不妥,更不会联想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这一方面是我国群众法律意识不够,对于法律知识了解不足;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机构高高在上,断绝了普通百姓了解它的机会,造成了普法不力丧失群众基础的严重后果。那么,随着2002年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颁布,许多电脑用户在自身不知情的情形下,就成为了触犯法律者。由此更显示出了法律设置的不合理。

第二,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法律结构但是,我国在借鉴和学习的同时,却没有对相关的理论和经验进行仔细的区分和消化吸收,而是不管是否适合我国国情,都加以全盘吸收。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迫于国际贸易中美国等国的压力,以及渴望迅速发展国内信息产业化事业成为世界信息强国的愿望,更是加快了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进程。

如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我国在知识产权相关立法问题上,出现了许多似是而非。不适合我国国情的规定。无论是专利制度的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无论是计算机软件保护还是转基因产品申报,都没有明确的可操作规则,面对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专利侵权纠纷,专利制度的模糊性和不可操作性表露无遗。在新的计算机保护条例中关于软件知识产权侵权标准的规定即是体现该问题的典型实例。

第三,在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同时,忽略了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秩序以及社会安定大局。在1995年初的有效保护及实施知识产权的行动计划,提到:国务院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将通过建立地方知识产权办公会议,执法小组及临时小组完成3~5年长期持续的执法。依法严格禁止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对所有公共私人和非营利机构应依法一视同仁。在这份文件中只涉及到所有公共、私人和非营利机构,并未涉及家庭、个人。而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超世界水平论”则包括了所有单位、家庭和个人这样,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平衡的原则如何体现?

如果一切诚如2002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所规定的来进行规制,在社会经济条件尚未普及到人人有经济能力购买正版软件的今天,是否对所有无力支付正版软件费用的用户,软件厂商都可以以法律法规作为武器来直接处罚那些违背法律的最终用户,执法部门也要同时配合软件厂商来对违法者加以制裁?如此一来,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将如何得到保障?信息市场安全还能得到确保吗?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来确定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必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三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一些建议

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发展的20多年来,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经历了从1991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到2002年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更迭。从历史作用上来说,旧的计算机保护条例较符合我国国情,均衡考虑了各方面的利益,其产生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相较而言,2002年施行的新条例由于产生在刚刚加入WTO受到世界舆论普遍关注的严峻环境下,产生了在立法时没有全盘考虑国情。盲目跟风欧美国家立法的问题上文所提到的“超世界水平论”即是其中的显著表现之一。这是一种脱离民众立法造成的恶果,导致其条款在具体实施中暴露出严重的缺陷而新的计算机保护条例最初的意图是在著作权法之外就软件著作权保护单独制定行政法规,而不是将其纳入著作权法的立法框构内,这本身就应当被否定,2002年计算机保护条例中关于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标准问题上产生的严重分歧,后于2002年3月举办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得到了重视,民间呼吁也最终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重视。

作为对社会舆论和民间呼吁的回应,最高人民法院在2002年10月15日起频布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的责任问题作出了规定: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依据著作权法和软件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这样,司法解释在软件最终用户问题上就将我国的软件保护水平明确定位在”第二台阶”这是顺应民意、符合国情、遵循法理的重要规定。至此,我国软件著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总体而言趋于合理。

但此事也给我国软件著作权保护的立法敲响了警钟在未来的软件著作权立法进程中,有以下几点是应当得到重视的:

第一,在学习外国相关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具体考虑我国国情,而不应将外国法律法规中的所有优秀因素照单全收。以此防止外国优秀法规在我国产生水土不服的后果。

第二,应当建立健全我国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记录,以供未来立法改革参考借鉴。

第三,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将法律语言设置得通俗易懂,以确保大部分普通百姓能够接受和理解。

第四,在全国进行广泛的关于软件知识产权的普法活动,让广大群众形成基

本的软件知识产权法律观念,提高他们在这一方面的法律意识。

第五,在对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方面,要遵循尊重并合理保护的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并加以平衡。

著作财产权论文 篇3

1.1 中美知识产权案案情始末

2007年时, 美国就中国的知识产权的产品市场准入问题和知识产权的执法问题进行了WTO的争端解决程序, 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要求中国政府与其就该问题进行磋商。这是中国加入WTO后首次被美国提出的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TRIPS) 有关的纠纷。

中美知识产权的WTO争端中的四个主要争论焦点分别是: (1) 中国打击盗版和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处罚标准; (2) 对于中国海关将没收的侵犯知识产权物品进行处理的条例规定; (3) 关于在中国文化产品的版权保护相关问题的市场准入标准。在本案件中, 关于著作权法的相关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1.2 专家组裁判结果

在历经13个多月的审理之后, 在2009年初, WTO的专家组公布出了该案件的裁决报告, 专家组的裁决报告中认为: (1) TRIPS协议的第59条的规定不适用本案件中针对出口货物的中国海关措施的相关争议, 对于美国提出的中国海关违反TRIPS协议的措施, 专家组予以驳回; (2) 对于美国提出的中国的“刑事门槛”不符合TRIPS第61条的原则, 专家组也予以驳回; (3) 认为中国的《著作权法》中的第4条第1款违背了TRIPS协议第9条第1款的相关规定以及该项条款所纳入的《伯尔尼公约》中的第5条第1款的规定, 同时, 也和TRIPS第41条第1款协议下的义务不一致。

2 WTO争端下的《著作权法》第四条第一款

关于《著作权法》第4条第1款的实质内容, 专家组认为不符合TRIPS协议的原则规定, 但是我国法学专家认为《著作权法》的这条规定只是表明我国对于违禁作品依然赋予了其著作权, 但是著作权法并不对其予以保护。违禁作品从创作完成之时就自动取得了其著作权, 而如果有关机关依法认定一项作品是违禁作品, 那么它就不被《著作权法》所保护。我国的抗辩就是基于这种观点的反映。

我国“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却享有著作权”的观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合乎一般的法律逻辑, 但根据我国现实中的情况来看, 我国除了司法救济, 我国还存在如行政救济、私力救济等途径以实现对权利的救济。因此, 对一部本身就侵犯著作权的作品来说虽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但仍然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保护的。

法律的保护对著作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点理应不能被忽视。许多学者认为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一些作品, 就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法不保护的那些作品, 就不应享有著作权。某种作品是因为著作权法给予了保护而享有著作权的”。因此, 我国《著作权法》中有争议的条款应该要进行修改才能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但是, 这必须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

3 著作权法的修改及其影响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3月通过了著作权法的第二次修正,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将原有的第四条第2款进行了删减, 改为了:“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 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 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可以看出, 为了更加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 我国的著作权法进一步将著作权的范围限定为违反宪法和法律以及损害公共利益的作品, 使原有的模糊规定更为细化。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保留了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审查的规定, 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对作品的出版、传播进行监督检查。这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也是与世界贸易组织的精神相符的。创作是事实行为, 这种事实行为并不一定必然会是无效民事行为;《尼泊尔公约》第17条的规定仅仅是针对外国作品所给出的最低限度的保护, 并不能由此推论出违禁作品作者对其作品不享有著作权。而另一类学者则倾向于无权说, 认为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是所有民事法律活动都应遵守的基本准则, 而违禁作品本身便是违背民法基本原则的产物, 因而违禁作品应是无效的。

笔者认为违禁作品有著作权, 然而要以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4条的规则为理论依据, 也就是既不能违背法律规定, 也不能侵害公共利益。因为这是法律的根本内在精神要求, 也是任一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创作发明行为本身是一种事实行为, 能够取得一定的法律后果。如果否认创作发明取得著作权的自然取得方式, 即否定实为事实行为的创作发明行为, 而这是违背一般法理逻辑的。因此, 违禁作品在创作完成之日起应自然取得著作权。但其理应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才能获得相应的法律保护。作为私权的著作权虽然需要经过国家的审查、监督和管理, 但其根本是为了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在需要, 因而违禁作品自然取得著作权是一种事实认定, 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不应对其予以否认。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仍然坚持了作为一种事实行为的创作行为自然取得著作权的基本原则, 充分体现了私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民事法律基本理念, 既保护了著作权人的基本合法权益, 也维护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秩序和利益, 延续对出版作品进行审查也是为了防止外来作品冲击本国文化市场, 是维护我国核心价值利益的需要。

4《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订

我国的著作权法修改进程缓慢。《著作权法》分别在2001年和2010年进行了修订, 间隔期间很长, 相比国际著作权法的发展, 我国的《著作权法》发展非常缓慢。

目前, 我国正在对著作权法做第三次较大的修改, 此次修改既不是因为国际公约的需要, 也不是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 而是我国基于本国国情主动做出的修改决定, 著作权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从国际角度来看, 全球化程度加深, 发达国家持续增强其软实力, 外来文化给我国的文化市场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力, 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以应变国际社会的软实力扩张, 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 是文化创新、文化贸易、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 此次《著作权法》的修改是立足本国国情, 体现中国特色, 解决本国文化产业问题的重要举措。

5 著作权法的的相关执行措施

无论对实体法律做出如何完善的修改, 再完美的法律执行起来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效用, 法律本身都是无用的。在此方面此次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仅在关于损害赔偿方面对著作权法的相关执行工作给出了一些规定。

然而, 损害赔偿额的确定虽是司法实践中争议最大的问题, 但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比较笼统, 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 对这一条的修改, 社会各界也有很高的期望。此次修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在损害赔偿额的标准确定上, 补充了“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确定的, 参照通常的权利交易费用的合理倍数确定”这项内容。美国和欧盟都有类似的规定, 这也是确定损害赔偿额最为直接的方式。

(2) 针对两次以上故意侵权行为, 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措施。这一制度也是对英美法系制度的借鉴, 但这一借鉴恐怕还需要综合考虑我国著作权法的体系性。我国著作权法既已规定著作权侵权的行政责任, 再在民事赔偿中设置惩罚性赔偿, 有重复处罚之嫌, 因此, 要提高对权利人利益的保护, 恐怕还得另谋他法。如认为确有必要增加惩罚性赔偿, 也应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 避免其与行政处罚的重叠适用。

虽然著作权法中对相关执行问题的规定较少, 但我国著作权法相关实施、执行工作的法律规定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支撑, 我国于2013年对《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进行了相关著作权法在实施及执法方面的修改, 以求得我国《著作权法》能更好的的发挥保护著作权的效用, 让我国著作权执法更加有力, 发挥最大的效用。于此, 我国著作权法领域的法律工作者也应不断努力, 加紧《著作权法》的研究工作, 尽快将能够紧跟世界步伐的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早日实施。

摘要:自2007年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案件发生以来, 我国有关《著作权法》的相关修订一直备受多方关注, 此案也推动了推动了我国司法工作的新发展, 在立法技术方面对我国今后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后, 我国一直密切关注国际著作权法的新动向, 2013年时我国对《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在实施及执法方面进行了修改, 以求得使《著作权法》能更好的保护著作权的行使, 让我国著作权执法更加有力, 发挥最大的效用。

关键词:知识产权,著作权法,中美知识产权争端

参考文献

[1]耿昊东, 徐腾飞.WTO中美知识产权案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1, 5.

[2]杨延超.违法作品之著作权探究:兼论我国《著作权法》第4条之修改[J].法学论坛, 2010, 3.

[3]王迁.WTO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美国赢得了什么?——评专家组对我国《著作权法》第4条的裁决[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 4.

[4]十二国著作权法[M].《十二国著作权法》翻译组,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著作财产权论文 篇4

答:工业产权又称专利权。

1.受理的机关不同。著作权是国家版权局受理;专利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2.保护的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表达形式,这些形式表现为小说、论文、电影、歌曲、图画等种类。专利保护的是发明创造,属于观点、思想内容范围,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

3.保护的条件和要求不同。由保护对象所决定,著作权法可以保护两部主题内容相同的作品,只要这些作品具有独创性;但专利权不会保护主题内容相同的两个发明创造。

4.权利产生方式不同。著作权通常可以自动产生,不必经过任何登记或审查程序;专利权则必须依法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后授予合法申请人。

5.权利内容不同。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而专利权仅包括实施权、许可他人实施权、转让权等财产权内容。

6.权利保护期限不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一般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后的50年,以实施日起;专利权的保护期分别为发明专利20年,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10年,均为申请日起计算。

一、作品的思想。

二、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依宪法和出版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出版和传播的作品。

三、公共文件,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法律文件和国家机关文件。法律法规和国家机关的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但官方文件的私人译文可受到保护。

四、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新闻

综述、分析评论作品除外。

上一篇:巧用多媒体激活生物课下一篇:计算机网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