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保护

2024-08-26

著作权保护(精选12篇)

著作权保护 篇1

著作权又称版权, 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传统的著作权主要是指在互联网诞生以前传统的传媒介质传播自己作品的权利, 主要以文字印刷术为主要传媒。网络著作权是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的一种简称, 我们可以理解为网络著作权是著作权的类型化。网络著作权与传统的著作权相对应, 其本质上是一种知识产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网络著作权主要是指狭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广义上的网络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网络著作权还包括与传统著作权相同的权利内容:如发表权,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性权等。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发展迅速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空前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 在网络带我我们生活便利的同时,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屡见不鲜, 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合理使用和保护著作权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 侵害网络作品的成本较低

在数字化时代, 侵犯网络作品的著作权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而言, 成本较低。网络媒体可以不定时不定量的向社会大众提供大量的信息, 信息的获取方便快捷, 弹指间便可以复制转载。而传统的纸质媒体发布信息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渠道, 获取这些资源可能本身就需要付费, 对于侵权者而言, 转向几乎无成本的网络, 更有利益可言。

(二) 著作权的主客体认定复杂

著作权的主体是著作权人, 而在网络环境下, 经过大量的复制转载, 有时候很难找到作品的真正作者, 即著作权人, 大多数人关注的是所获取的信息, 而其渠道, 原始发布者则不在其关注范围之内。著作权的客体是经著作权法认定的,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给著作权的客体带来了更多的新的内容, 为作品的分类和认定添加了困难。

(三) 法律保护程度不够

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但是不够具体明确, 可操作性不高。国际上对于网络著作权的保护也尚处于起步阶段, 可以借鉴的立法不多。这给司法部门的执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也使得公民没有一定的遵守的准则。

二、常见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

(一) 与发表相关的网络著作权侵权

网络作品只要具备独创性, 可复制性和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感情, 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 即应该享有版权。发表权, 又称公表权, 属于著作人身权, 指作者享有将作品公之于世的权利。发表权的内容, 包括发表作品与不发表作品两方面的权利。因此此种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未经作者许可, 将其创作的作品在网络上公开化;违背作者意愿提前或者推迟作品的公开;未经作者许可将作者在网络上的作品发布在传统媒体上或者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在网站上传播。

(二) 剽窃他人网络作品

剽窃他人网络作品的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全按照他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进行大范围的抄袭;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人作品的内容或形式进行抄袭。在网络著作权侵权上主要表现为网页作品的著作权侵权。网页设计的好坏是影响网络点击率的直接因素, 从而关系到网站广告的投入量, 和网站的盈利直接挂钩。一个好的网页设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 剽窃网页设计的行为时常发生。

(三) 盗版使用

盗版是指在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或授权的情况下, 对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出版物等进行由新制造商制造跟源代码完全一致的复制品、再分发的行为。盗版出版物通常包括盗版书籍、盗版软件、盗版音像作品以及盗版网络知识产品。一部分软件或者网络知识产品正版的获取费用较高, 但由于其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市场需求量大, 因此促生了大量的盗版, 使正版网站无法实现预期的用户流量。正版网站的投入无法实现预期的回报。

三、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首先确立了“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 可以看做是我国立法对保护网络著作权的开始。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在线盗版”行为明确规定为刑法217条规定的“复制发行”行为。如果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 私自在网络上传播他人的作品, 将上升到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包括合理使用、法定许可、避风港原则、版权管理技术等一系列内容, 区分了著作权人、图书馆、网络服务商、读者各自可以享受的权益, 比较明确地规定了使用者可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无偿使用版权, 版权人发现被侵权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维护自身利益等。网络传播和使用都有法可依, 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 很好地体现了产业发展与权利人利益、公众利益的平衡, 为产业加速发展做好了法律准备。

四、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一) 重新界定“复制权”

在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情况下, 复制几乎无所不在。而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 (五) 项规定:“复制权, 是指以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在相关司法解释对复制权没有其他解释规定的情况下, 简单的用规定几种复制方式的定义方法来界定复制, 显然不能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伯尔尼公约》第九条规定:“受本公约保护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 享有授权他人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复制其作品的专有权”。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定义, 可以被扩展延伸到数字化和网络的环境中, 使之包括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复制。我国有必要参照国外立法和条约的规定, 将对“复制权”的解释发展为概括式解释的方式。

(二) 加强对网络作品作者人身权利的保护

《著作权》法中有关权利的限制基本可以用于网络环境, 但是鉴于网络环境的特点, 有必要强调一下在网络环境中对作者人身权的保护。首先, 要建立著作权网上登记制度, 或者对网络著作权进行公证。如果著作权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未获得允许的情况下被传播转载使用, 可以在相关机构做出著作权所有的登记, 拿到登记编码, 在为输入登记编码的情况下, 作品不得被复制, 转载。其次, 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 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公民对著作权保护的意识

互联网要有效的发展, 必须从自身做起, 加强行业自律, 网络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一方面, 互联网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 加大对正版内容和原创内容的采购和生产力度, 同时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努力实现正版运营模式的良好运行。另一方面, 开发相应的版权管理系统和版权自助投诉平台, 让创作者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应对网络盗版问题。

对于普通的公民而言, 要提高对著作权保护的认识。

四、结语

虽然我国关于著作权保护制度形成了初步的框架, 但是体系仍不完善。只有对网络著作权人提供合法有力的保护, 才能提高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发展, 使互联网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 (四)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2]张哲.论著作权网络侵权和合理保护的界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6) .

[3]王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侵权与保护模式浅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2 (05) .

著作权保护 篇2

甲方:威邦艺品(香港)有限公司/创意兴业有限公司 乙方:

厂(公司)地址:

负责人:,联系电话:

甲乙方双方就甲方著作权保护事宜特签订本协议如下:

一、甲方将自有著作权等智慧财产权的产品(见附图及产品照片)委托乙方代工生产,委托期限为

年,即从

月 日至

年月日。

二、委托之交接

甲方在委托乙方生产时,双方需办理交接手续,即乙方应当在甲方提供的产品设计图纸上和产品实物样品上签字盖章确认图纸和样品的智慧财产权归属于甲方。

三、乙方应当尊重甲方的智慧财产权,严格按照甲方的委托进行生产,不得擅自改动原有设计,如确实需要改动的,必须实现征得甲方的同意。

四、乙方必须重视甲方智慧财产权的保护,无论是生产设计图纸还是样品,均不得向第三人泄漏,否则由此导致产品被仿冒造成甲方损失的,乙方必须如数赔偿。

五、乙方接受的委托生产任务完成后,应当将产品的设计图纸和样品交回甲方,不得擅自复制图纸和生产产品,亦不得将甲方所委托生产的产品当作自己的产品陈列,如需陈列的,必须经过甲方同意,并注明智慧财产权人是甲方。

六、未经甲方授权许可,乙方不得生产甲方所委托只产品对外销售,如有违反,需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

元;如造成甲方经济损失而违约金不足以抵偿损失的,乙方需另行赔偿差额部分。

七、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方各执一份,并经双方代表签字和加盖公章生效。

甲方:

(公章)

乙方:(公章)

代表:

代表:

签订日期:

****年**月**日

签订日期:

论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篇3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网络侵权行为;完善立法

一、网络著作权的概述

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非经作者本人同意,他人不得出版或更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步,信息的传播得到快速发展,著作权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逐步从传统著作权延伸到网络著作权。本文所论述的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与传统著作权相比,网络著作权有以下特点:

1.著作权客体的特殊性

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网络作品。网络作品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作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而网络作品与传统作品不一样,网络作品无须借助有形载体就可以被复制,其复制性已超出传统著作权复制范围。

2.著作权范围的开放性

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捷,范围广泛,作品一旦通过互联网发布出去,如果不设置技术限制,使任何上网的用户都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随时随地对网络作品进行浏览、复制、下载或转载,使著作权人难以控制。

二、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

网络著作权侵权是指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又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上载、下载、在网络间转载或在网上以其他不正当方式行使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的行为。其侵权行为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未经许可擅自复制、上载、下载、转载网络作品进行传播。由于网络上的各类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已经成为获取信息最有效的途径。在网络环境中,作品复制、粘贴非常方便,同时,作品信息也极易被伪造、篡改或删除,侵权行为屡屡发生。

(2)未经许可擅自将传统作品数字化,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网络内容提供者通过创建各种网站发布信息,如果信息内容属于原创作品,则不会涉及到著作权侵权问题,但如果是将他人的作品数字化后在网络上发布传播,就可能侵权。

(3)未经许可擅自将网络作品通过传统媒体刊登出版。侵权行为人在没有得到网络作品的著作权许可的情况下,往往以找不到作品作者为由,擅自将网络作品通过传统媒体这种媒介进行刊登出版,这无疑构成了侵权。

三、网络著作权保护中存在问题

目前保护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主要有:WTO规则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2012年3月3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国务院2002年1月1日施行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13年1月30日修订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一系列司法解释。这些法律体系虽然比较完善,对网络著作权的保护也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显得相对滞后。

1.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的管辖难以确定

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处理或审理,须以民事侵权行为法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但在司法实践中,依靠现有的技术力量难以确定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的位置,由此造成纠纷管辖认定困难。

2.网络著作权人身份难以认定

著作权人因发现侵权信息而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警告,或者索要侵权行为人网络注册资料,亦或是进行法律诉讼,均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但网络作品不同于传统作品,在网络作品上的署名也并不一定是作者的真实身份,网络著作权人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成了维护权益时面对的一个难题。

3.赔偿标准不清晰,侵权损害难以认定

2012年3月31日,国家版权局在官方网站公布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内容涉及到侵犯著作权的赔偿标准从原来的50万元上限提高到100万元。但对于侵权赔偿的数额具体细化标准,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这无疑会给此类网络著作权案件的公正处理带来隐患。

四、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

1.加大网络著作权保护力度

相关法律赋予民事主体对网络知识财产和相关的精神产品享有著作权,明确侵权范围、行为种类、赔偿标准及侵权主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是当前网络著作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长远看,应从法律制度上加大网络著作权保护力度。

2.明确管辖权规定,减少管辖争议

为了解决管辖权混乱局面,建议确定管辖权。根据原告就被告原则,并考虑到执行工作,应规定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所在地不明的,可以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鉴于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和服务器等设备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可认定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和网络服务器等设备的所在地为侵权行为地。

3.细化法律条款,确定网络著作权人身份

确认网络作品著作权人身份时,首先应明确确认的方法及程序。由著作权人承担证明自己身份的义务,难以证明时,可由网络服务商根据法定程序提供行为人的原始注册材料;其次,立法应完善对擅自披露网民原始注册资料的责任追究机制,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参考文献:

[1]李净.2008年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例探析.信息网络安全,2008

[2]胡雪梅,黄志纯.试论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南昌大学学报,2005(1)

[3]白庆武,刘晶.论我国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7(5)

[4]左婕.论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咸宁学院学报,2004(5)

[5]徐国栋.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若干问题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0.

作者简介:

作品情节的著作权保护 篇4

关键词:作品情节,独创性,判断标准,著作权

一、著作权法范围内的作品

著作权中的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而且是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创作成果, 非智力成果和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以外的成果不能成为作品。没有作品, 就没有著作权, 脱离具体作品的著作权是不存在的。

(一) 作品必须具有独特性

在作品的特性中, 独创性首当其冲, 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更是决定作品是否侵权的关键。“作品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试金石。”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未明确规定独创性的涵义, ①但笔者认为, 所谓“独创性”, 就是著作权法中作品的独创性应当包含“独立性”和“创造性”两个层次的涵义。独立性, 是指作品由作者自己独立创作, 这种创作体现作者的独立构思, 不是通过剽窃、抄袭或者在他人作品基础上篡改等不当手段而形成的。强调作品是来源于作者付出的智力劳动是作者独立劳动和独立思考的结果。创造性与独立性不同, 它不是模仿的结果, 而是“一切个人的智慧、想象的努力或艺术性的产物”②。独创性是作品最重要的构成条件, 它所要求的是作者在作品的创作上有一定的高度, 不同于对事物的简答记叙, 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

(二) 作品具有可复制性

可复制性作为受保护作品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是指作品已被创作出来, 能够被感知, 能够通过某种客观实在的具体形式进行复制。它是人通过媒体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世界加以表现的产物。所谓“无传播就无权利”, 作品只有通过相关媒介传播出去才能得到利用, 从而实现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 这样的形式才会让作品得到应有的保护。我国也未将没有固定的作品排除在保护之外, 对于未被录制下来的口述作品一样受著作权法的保护。③

二、作品的内在关系

对于作品的保护, 我们不能仅仅保护作品变现形式, 一旦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思想内容, 就会影响文化的传播, 对作品的流传产生消极的效果, 造成思想的垄断。该原则是以著作权保护实践中确定著作权保护范围的重要学说为基础。它的基本含义是:著作权不保护思想, 而只保护思想的表达。可随着经济的发展, 相关的问题也出现, 对该原则的含义把握不好,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表达形式”和“思想”。主要存在两方观点, 第一方是认为:情节和结构已属作品的内容。第二方认为思想属于作品的主题、作品的本身思想。而表达形式则不仅仅包括文学符号, 也包括作品的结构。对“思想”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理解, 会导致混淆各方范围, 也就是说, 电视剧情节出现福晋用男婴换女儿, 在女儿背后留印记, 多年后, 男婴女婴相爱的情节, 在不考虑保护期的前提下, 任何人都可以“拿来”就用, 而不会侵犯著作权。相反, 如果将作品情节归属于“表达形式”范畴, 该情节的任何表达形式的再创作, 都必须经原作者的同意, 否则就构成侵权。

三、作品情节的属性分析

(一) 通用作品情节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相同主题里的通用的事件、人物、地点等不受保护, 任何人在可以使用。情节越普通化, 其受著作权保护的可能性就越低。因为其独创系数低, 缺乏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例如, 电视剧中福晋生子未果, 王爷迎娶侧福晋, 这样的情节, 实在很难看出有作品的独特性, 不满足著作权保护对象的宗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如果对通用的情节进行保护, 那么将会造成著作权保护混乱, 作品创作消极。

(二) 若虚构情节为作品的特殊形式, 应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虚构的情节具有独创性和作者独有的个性。虚构的作品情节本身属于作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通过它来体现作者的一定创作思想, 而不仅仅是属于作品的内容。著作权法不保护作品的思想、原理、原则和作品所描述的客观事实本身, 如司法文书、案例、历史故事等, 但虚构的故事情节在作品中有着一定的地位, 对全文的构造起着决定作用, 更符合了著作权保护的宗旨, 应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三) 故事情节的独创性必须得到保护

生活中, 很多法律主体认为作品的独创性是否得到保护不重要, 但笔者认为, 故事的情节必须得到保护。其中, 对待我国的故事情节独创性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明确作品的故事情节在作品中的地位。作品情节只要是作者自己创作的, 在文章中的地位不是抽象的、概括的, 即使不具有新颖性或前所未有性, 也应当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其次, 加强法官对独创性的判断能力。对作品情节独创性的判断除了法律的规定外, 一般是由社会或者说由文化市场来自发地完成的。但是, 当作品情节的创造性发生明显争议, 一旦文化市场等主体无法判断, 而当事人之间又无法解决时, 这就需要需法官来裁判, 这是就要提高法官的主观判断能力, 进一步契合著作权法保护的宗旨。

四、作品情节的著作权保护措施

伴随社会发展而来的除了发达的经济之外, 还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著作权方面也是如此, 尤其是媒体业的发展, 电视剧的产量增加, 伴随而来的除了满足了人们对作品的需求, 但同时也会产生作品情节方面的侵权, 这就要求相应人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一) 相应机关应加大发表前的审核力度

笔者认为, 在对于作品情节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上, 首先加强相应机关的审核力度, 在审核之后, 作品再进行发表, 会很大程度的减少侵权作品的出现。这就要求立法机关完善法律, 在保障权利的基础上加大惩罚的力度, 加强审核力度。如果在发行电视剧之前, 相应机关能够加大审核力度, 就不会有该种矛盾的产生。可见, 该案在著作权界影响颇深。

(二) 加强对作品情节“独创性”的认定

判定作品是否能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关键在于“独创性”, 但由于司法实践中和学理中“独创性”的涵义和认定标准的模糊性, 造成法院判案标准的混乱性。这就会导致法律主体应参照的法律缺乏, 不知如何进行相应法律行为, 从而引发各类法律问题, 会导致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发展。④

(三) 提升作者的个人素质

社会出现的问题源头在于人们法律意识的落后, 只有将民众的法律意识提高,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律问题。作者创作之前能主观避开那些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情节, 那就不会侵犯的著作权。可见, 对于此种问题, 要想彻底杜绝就需要从根源抓起。只要人们著作权意识强, 就会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 该案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法律问题上的思考。更象征着著作权的时代在进步, 历史在前行,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更是有着多样的问题产生, 只要政府制定出合理的方针, 立法机关有着完善的法律体系, 法律主体依法办事, 就算再复杂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进而促使中国著作权走向辉煌。

注释

11Feist Publications v.Rural Telephone Service[EB/OL].2006-09-17.

22[法]克洛德·科隆贝.世界各国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基本原则[M].高凌翰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33 邵小平.作品情节的著作权保护[J].百家言, 2004 (1) .

动漫产业著作权保护对策论文 篇5

创意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于发达国家,至今发展已有20余年。创意产业中的核心突出是创意,现在我们所指的创意产业中的创意不包括科技创新,仅指人民在文化、时尚、生活等方面的创新思路和全新的认知。创意产业则是指将此种创新思路和认知融入各种行业而产生的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新的产业模式。动漫产业是创意产业中的代表产业,其将创意与文化完美融合并且发展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为年轻一代热捧。动漫产业涉及领域众多,从漫画创作到动画制作再到商品销售最后到餐饮娱乐,融入的动漫因素为传统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但随之而来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也不断,其中的著作权法是保护动漫创意的关键。面对出现的法律问题,分析与研究著作权法保护动漫产业的现状以及问题,并且提出应对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动漫产业的特点

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片和漫画。在将动画片和漫画合称动漫之后,动画片和漫画不再是仅能满足儿童的娱乐项目了,而是可以满足各年龄阶层的娱乐项目,且广泛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最初在世界上受到广泛追捧的动画片是迪士尼公司的《米老鼠》,随后迪士尼公司推出《睡美人》、《灰姑娘》等动画片,受到儿童的欢迎,迪士尼公司将动画发展成为一项产业,每年仅迪士尼乐园的年产值就有150亿美元。然而近几年将动漫彻底发展成一项产业的应当是日本,随着日本的动画片和漫画袭来,才渐渐有了动漫这一称法,日本是第一个将动画片和漫画完美融合的国家。早期日本动漫的消费层也是儿童,在1977年推出《宇宙战舰大和号》之后,彻底颠覆了动漫仅适宜儿童的观念,而认为动漫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此之后,动漫同样适合青少年乃至成年人观看。日本动漫类型广泛,包括青春、校园、热血、悬疑、恐怖、玄幻以及成人向等多种类型,几乎涵盖了所有阶层人群的喜欢与需求。动漫带动手办等衍生品的出现,并且价格不廉,销量佳。之后出现了cosplay,即角色扮演,cosplay带动了动漫展览这一产业。现在动漫也常常被改编成游戏,或者游戏被改编成动漫,从而游戏与动漫几乎成为不可分的产业。我国有大量的动漫迷,年龄大多集中在15岁到30岁之间。这个年龄阶层掌握着最新资讯以及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我国动漫展览在这一两年大量涌现,且收效不错,开始,几乎每月在不同的城市至少有一到两场的`大型动漫展,每场动漫展吸引全国至少上千人前去参观,在今年的CHINAJOY首日入场就有6万人。动漫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产业,包括有动漫音乐节、有动漫舞台剧以及相关音乐作曲作词。动漫产业不仅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职业选择,同时也突显了著作权法对其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二、著作权法对动漫产业的保护现状及其问题

(一)保护现状

动漫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保护的对象?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作品,作品的要件要具有以下特点:

1.表达了一定的思想;

2.属于文学艺术领域;

3.具有独创性;

4.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首先,动漫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运用文字和图画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是源于其本人或团队的作品,符合独创性中的“独”;其次,动漫作品凝结了作者的智慧,其设计的角色、对白、情节都是具有一定水平的智力创造,符合独创性中的“创”。因此,动漫作品具有独创性,完全符合作品的要求,是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动漫作品可以大致分为动画片和漫画。漫画中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漫画应当既属于文字作品又属于美术作品。动画片应当属于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19,易尔赫德发现了赛璐珞胶片,将之取代了以往的动画纸,使画家不必将每一格的背景都重画,只需把人物单独画在赛璐珞上而把衬底背景垫在下面相叠拍摄即可,从而建立了动画片的基本拍摄方法。动画片需要通过拍摄制作形成,应属于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漫画作品的著作权一般应当认为归属作者本身,对于有签约的作者创作的漫画应当属于职务作品,但并不符合《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作者在创作漫画作品的时候并不需要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物质资料,这里的物质资料不是指任何可能的东西,比如画笔和画纸甚至是创作需要的电脑都不属于这里的物质资料,这里的物质资料主要是指实验需要的各种设备等。连续刊载的漫画作者享有两方面的著作权,即享有漫画作品整体内容不被侵犯的权利,又享有其每幅漫画的著作权。作者仍是对该漫画作品享有一个著作权,因为漫画作品是由每幅单画构成,其无法脱离每幅画而单独形成整体的内容,所以其享有的漫画著作权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权利。动画作品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制片者所有,其中的导演、原作者、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与制片者签订合同获得报酬。动画作品中的配音演员属于表演者,享有表演者权利。著作权法对动漫作品的保护是相对完善的。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动漫产业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实践中保护力度不足,著作权法对动漫作品的法律规定颇为完善,但面对实践中的动漫侵权案件,著作权法实用性并不强,例如面对实践中网络中对动漫作品的侵权,尤其是单幅漫画的著作权侵权应当如何保护,目前并没有更有效的应对机制,单幅漫画的作者面对网络营销者大规模的侵权属于弱势群体,作者维权费时费力,且获得赔偿微薄。大多数作者选择忍受侵权,或者发动网络舆论谴责侵权者。在例如原创动漫形象经常被擅自用于各种商品中,大量销售,原作者往往同样选择忍受侵权,原因仅仅是这种情形太过普遍。著作权法面对这类侵权,往往成为了摆设。

三、我国著作权保护应如何应对

(一)应采取行政手段辅助解决著作权侵权

网络动漫著作权侵权现状中,权利人大多采用舆论压力希望迫使侵权人赔礼道歉,舆论的起点出于著作权侵权,但落脚点却是道德。这种方式对于权利人来说无奈且无力。目前网络中的活跃者对于著作权侵权现象极其愤怒,这种情绪是对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存在但又无力保护网络著作权侵权现状的集中体现,这种情绪得不到纾解,侵权者可能会面临被人肉搜索等不利后果。此时就需要相关行政手段给予辅助,例如支持权利人提起诉讼、在特定情形下采取行政处罚等方式。但这种行政辅助手段应当有严格的执行条件、执行方式。例如应规定支持起诉的团体、何种情形支持起诉、怎么支持起诉等都应有详细的规定。

(二)应当确定实践中著作权法的应用标准

著作权法针对动漫产业应当有具体的应用标准。动漫产业具有其独特的产业特征,例如作者年轻化、作品呈现途径多样化、传播途径虚拟化等特征。著作权法在实际应用中应当针对动漫产业有具体的认定标准,例如动漫作品通过云计算方式存储于云盘中,他人下载是否属于侵权?再例如将动漫作品的下载种子放置于网络中供下载,或者他人将动漫作品放在自己的隐私云盘中,并设置密码,云盘的运营商是否应当起到监督作用,将其删除?这是否会与隐私权相冲突?这些案件虽然也有处理,但并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大多凭法官自己的理解进行案件审理,这使得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同一个案件,不同法官审理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无法做到同案同判。

(三)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专业化

1.从事知识产权案件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专业化,目前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就是知识产权专业化的开端,当知识产权法院的数量增多,社会中知识产权研究人员的需要就会增多,知识产权与人们的距离就会拉近,不再需要那样远远地观望。愿意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的人也会变多,法律是因为实施才有效,是因为有约束力才有效,私法的约束力大多来自于人们的自律以及法院的判决。知识产权侵权数量多,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总有一种无用感,大多因为人们不愿使用这部法律,人们不使用,也不自律,自然法律也就成为了无用法。当知识产权法开始逐渐像其他私法被使用时,知识产权大国也就不远了。

2.知识产权法的从业人员,不应当仅仅了解知识产权,更应该充分了解其他相关知识,例如应当懂计算机代码的大概含义,了解动漫产业的运作规律,明白该知识产权下被保护者的心理状态。这个专业化是难度较大的,且不好操作,一般的法律从业者会了解与其从业相关的专业,但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对象涵盖面很广,且其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不但要研究清楚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专利本身就不容易,当其与相关产业挂钩,不再简单是一个抄袭的侵权案件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这二部分的专业化只能慢慢推进,笔者认为可以适当提高知识产权从业者的待遇,从而达到激励作用。

(四)加强行业内自治,提高全民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仍是著作权侵权大国,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对他人智慧结晶的不尊重,也有一部分程度是我国个人消费能力有限。著作权保护大国,不但著作权消费高,而且也不会出现盗版的现象,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著作权被保护者,且其经济能力颇高,那些支出与收入相比并不高,但放在我国人民的身上,却显得较昂贵。况且在我国真正花精力创造出作品的人仍是少数,大多数仍喜欢坐享其成,不会考虑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著作权。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产业应当具有相应的行业内规则,成立相应的行业内管理协会,对行业内部的著作权侵权运用行规予以处理。良好的行业氛围有利于增强职业者的知识产权道德,同时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四、结语

动漫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在今日更有席卷全球的趋势,我国动漫产业从二十世纪末发展至今不过二十年,已初具规模,并且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各国面对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开始逐渐形成相应的应对与保护机制。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对动漫产业的保护主要在于加强实际中的应用,使著作权法成为一部活着的法,同时使动漫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在著作权法的保护下得以继续发展。

楼盘名称,游走于著作权保护边缘 篇6

(一)案 情

原告一路发公司起诉称,2006年7月,经金陵公司原监事长张荣高介绍,一路发公司总经理胡建勇与时任金陵公司副总经理邬树伟相识,邬树伟希望一路发公司参与其金陵园区楼盘销售的策划和设计,如策划方案获得通过,他可以推荐一路发公司销售该楼盘。此后,一路发公司便组织了专门的团队,经过实地考察、资料准备、文案创作等阶段,于2006年9月6日完成了一本名为“金陵现代产业服务园区营销提案”的房地产销售提案书,其内容对有关楼盘的命名、周边楼盘的调查、楼盘的价格定位和潜在的客户群等多方面做了详尽的分析,并随即将该提案书交给了金陵公司。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楼盘的推广销售,一路发公司将原楼盘名称改为“金领之都”,以使名称成为整个楼盘的灵魂。在该提案书的末尾,一路发公司特别作了声明:未经一路发公司授权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使用该提案。2006年10月,被告金陵公司告知一路发公司,其对一路发公司提交的提案书不予采用。2011年4月,胡建勇却发现金陵公司的楼盘已经改名为“金领之都”,并正在自行进行销售。为此,胡建勇多次与金陵公司交涉未果。一路发公司认为,金陵公司虽对其提交的提案予以承认,却违背承诺,不但不委托胡建勇销售该楼盘,而且迟迟不支付策划报酬。最后,金陵公司表示只愿补偿一路发公司3万元。

原告胡建勇认为,一路发公司对“金领之都”楼盘名称享有著作权,一路发公司是作品的实际创作人,享有署名权,金陵公司的行为侵犯了一路发公司及胡建勇的著作权。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金陵公司停止使用“金领之都”楼盘名称;登报道歉;赔偿原告一路发公司经济损失50万元;赔偿原告胡建勇精神损失10万元;并承担诉讼合理支出10万元。

法庭上,被告金陵公司认为,其与一路发公司及胡建勇之间没有委托创作的关系和其他合同关系,原告提供的“金领之都”与金陵公司没有联系,且金陵公司从未收到原告的提案书。原告对被告没有委托创作的关系和其他合同关系的观点反驳称,原告胡建勇制作《营销提案》是事出有因的,是针对金陵公司销售楼盘的需要,且结合金陵公司向其所提供的《金陵现代产业服务园区详细规划》、《金陵现代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等资料而制作的,并非擅自制作。对此,原告胡建勇向法庭提供了三份证人证言,证明其为金陵公司制作了楼盘《营销提案》,并已交付金陵公司的事实。原告还向一审法院递交了《金陵现代产业服务园区详细规划》、《金陵现代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电子文档及打印件,该文件涉及被告园区内部规划及设计,原告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得,以证明邬树伟将上述材料交给原告制作《营销提案》的事实,故原、被告之间形成了制作《营销提案》的委托关系。

被告金陵公司还认为,“金领”是独立词汇,“金领之都”不具有独创性,在上海浦东新区就有楼盘名称为“金领国际之都”。原告对此辩称,“金领之都”有其独特且丰富的内涵,有着“精英荟萃之地”的深刻寓意。“金领之都”系原告接受被告的委托后即组建专业团队,结合楼盘的原有名称、楼盘消费群体的特点以及如何迅速打出品牌等因素,几经磋商、绞尽脑汁而产生的独特创意名称。原告为创立该名称耗费了大量心血,该名称属智力成果,理应受到保护。被告没有将楼盘命名为“金陵之都”、“金领花园”或“金陵工业园”等名称,而是使用了原告的“金领之都”名称,这也从侧面说明该名称是有特殊创意和特有价值的作品。“金领之都”四字有其独特且丰富的内涵,字数虽少,却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能表达完整的思想,寓意“精英荟萃之地”,具有独创性。

(二)判 决

(一)构成要件

浦东新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一路发公司主张其制作了被告楼盘的销售策划书,提出了“金领之都”的楼盘名称,并向被告交付了策划书,对此事实原告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就其主张的事实提供了三名证人的证言及其制作的营销提案,以及与被告园区相关的规划设计图等。因三名证人均与原告有一定的利害关系,故仅凭此三名证人的证言尚不足以证明原告主张的事实。原告提供的《营销提案》针对被告楼盘所处的地理位置、楼盘销售的不利因素、营销的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原告提供的《裕廊详细规划060810》、《裕廊景观设计060731》等文件,从内容上可以看出上述两份文件均涉及被告园区的规划和设计等。按常理分析,原告不可能为了本案诉讼花费时间和精力专门制作上述材料,被告也没有证据证明上述文件可以从公开渠道获得。因此上述材料可以证明原告从邬树伟处得到关于被告楼盘的销售信息,为获得被告楼盘的销售业务,制作了相关的营销提案。对于原告向被告交付营销提案的事实,除了原告的创意总监任全翔的证言外,并无其他证据证实,因此原告现有的证据不能证明其已将营销提案交给了被告,也就不能证明被告的楼盘名称“金领之都”来源于原告。

即使“金领之都”楼盘名称由原告提出,但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是作者通过语言、艺术等形式对于其思想观念的一种外在表达,该表达应当体现作者特定的思想内容。因此,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只有符合独创性要求的智力成果才能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金领之都”的楼盘名称只有简短的四个字,“之”的表达方式已经被广泛使用。“之都”一词也早已被大量使用在对具有某种特色的城市的称呼、楼盘名称等中。“金领”是社会上对于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较高的收入,在某一行业中有所建树的一类人的称呼。“金领之都”的名称只是两个固有的常用词汇的简单组合,缺乏必要的长度和创造性,不能充分体现该名称的独创性特征,不符合作品的独创性要求,因而不能成为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因此,浦东新区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三)评 析

在本案中,楼盘名称能否受著作权法保护是争议的焦点。如果一个楼盘的名称构成了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则应该受到该法的保护。即楼盘名称应当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一般情况下,楼盘名称的组成都比较简短,诸如“玫瑰花园”、“锦秋家园”、“中海枫涟”、“太月园”、“太阳园”、“橡树湾”等,以上楼盘名称很难达到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的水平,“金领之都”楼盘名称也是如此。它由两个常用名词叠加使用,不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独创性要求,自然也就不能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笔者认为,虽然楼盘名称是否享有著作权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但广告语著作权却有司法判例,因此,楼盘名称也可借鉴广告语来认定其著作权。原告创作的“金领之都”作品,虽然只是四个字,但每个字是原告多年古典文学修养的沉淀,再加上长期从事策划工作独特而敏锐的商业触觉所融合铸就的。寥寥四字,却涵盖了原告对该楼盘名称特定且丰富的思想内涵,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具有著作权意义上的艺术性和独创性,绝非一般词汇的简单组合。

浦东新区法院一审判决书对“金领之都”楼盘名称是否由原告提出做了一个假设,即即使“金领之都”楼盘名称由原告提出,但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金领之都”的名称只是两个固有的常用词汇的简单组合,缺乏必要的长度和创造性,不能充分体现该名称的独创性特征,不符合作品的独创性要求,因而不能成为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笔者认为,虽然原告对“金领之都”楼盘名称不享有著作权,但是,浦东新区法院应考虑到本案中是被告主动邀请原告为其开发的楼盘提供销售策划和设计方案,原告已为被告楼盘销售的策划和设计付出了实际劳动,且被告最终被采用了原告“金陵现代产业服务园区营销提案”的房地产销售提案书和该楼盘对外使用的“金领之都”楼盘名称,从民法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出发,作为受益人的被告理应就原告的实际付出向其补偿一定的酬劳。

此外,笔者还认为,本案原告是否为被告提供“金领之都”营销提案,应当根据双方的合同来确认。据现有材料可知,原告系应被告之邀为被告策划营销提案,那么双方应就该项策划签订一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在合同中具体约定合同履行的开始和终止时间、营销提案的内容、原告提供服务的报酬、被告应当提供的合作条件、原告向被告提供营销提案的时间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以免因此疏漏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著作权刑法保护的探讨 篇7

一、刑法罪名的设置

(一) 适度增加原则

对于增加刑法保护著作权的罪名已达成共识, 但是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存在分歧。一些观点认为应该对网络发展和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新问题积极应对, 尽快增加刑法罪名, 扩大刑事规制的范围, 切实加强对著作权人的保护。也有观点认为, 鉴于我国网络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缺位”而进行的适应网络技术的刑法规范的调整必须注意“度”的把握, 只能是“有限扩张”。[1]笔者赞同有限扩张的观点, 刑法罪名增加是大势所趋, 如信息网络传播权、规避技术措施、破坏或更改电子管理信息等, 而且这些行为已经在著作权法中纳入了规制范围, 现在加进刑法内容不会突兀, 时机已经成熟, 但是不宜过多增加刑法打击范围。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 保护本国利益是根本, 在不违背国际公约的前提下不应增加国际义务, 也不应盲目向美国等高标准国家看齐, 因为这些国家也经历了从低标准到高标准的过程。如美国在其建国之初就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但当时并不保护外国人, 由此招致当时欧洲各国的批判。随着美国科技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它开始对外国人进行有限的保护。现在美国已实施了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 并要求全世界也照此来做。[2]我们究竟应当以西方“先进”的知识产权制度为参照系全盘照搬还是量力而行来保护值得深思。笔者以为我们不能以损害国家对发展所需的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以及计算机软件产业和网络服务业的发展为代价来与一些国家看齐接轨, 更何况西方国家的法律并非完美。

此外, 技术中立原则让我们也不能过早使用刑法手段。技术不只是为侵权人利用, 同时也可能为权利人服务, 甚至侵权人利用技术会歪打正着为权利人服务, 如在技术上“搭便车”, 并不是完全具有负外部性, 也可能具有正外部性。例如, “索尼案”中的VCR制造商就是由观众、广告商和内容提供商组成的电视网络这一多方市场的搭便车者。VCR能够使得观众为时间转换而录制节目, 其结果是促进了市场的网络效应, 而不是相反, 因为这使得更多的观众观赏了节目中的广告。提供者提升了版权人作品的市场价值。[3]

基于上述原因, 笔者认为动用刑法保护著作权, 既要与时俱进, 解决高科技带来的负面效果, 也要看到它给权利人乃至公众带来的正面效应。本着平衡公私双方利益的原则, 增加已经成熟且给权利人确实造成巨大损失的罪名, 但对权利人和公众利益均衡破坏不大的行为还是耐心静观和研究, 不必急于立罪名, 导致“过度犯罪化”而阻碍技术发展及数字作品的传播与接触。总之, 刑法应提倡谦抑原则, 恰当适度地协助《著作权法》这个平衡器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增设罪名

我国增设罪名应该根据需要以及所承诺的国际义务来确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以下简称:WCT)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以下简称:WPPT) 和TRIPS协议对盗版的法律责任作出了规定。

TRIPS协议第61条作了如下表述:“各成员应规定至少将适用于具有商业规模的蓄意假冒商标或盗版案件的刑事程序和处罚。可使用的救济应包括足以起到威慑作用的监禁和/或罚金, 并应与适用于同等严重性的犯罪所受到的处罚水平一致。在适当情况下, 可使用的救济还应包括扣押、没收和销毁侵权货物和主要用于侵权活动的任何材料和工具。各成员可规定适用于其他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刑事程序和处罚, 特别是蓄意并具有商业规模的侵权案件。”虽然TRIPS协议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定罪门槛是相当低的, 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 但除了假冒商标和盗版外, 其他使用刑事程序和处罚的情况由各国自行视具体情况决定。

WCT和WPPT虽然涉及了技术措施权但并不要求进行刑法保护。对WCT第11条对于制止这种解密行为明确规定:“缔约各方应规定适当的法律保护和有效的法律补救办法, 制止和规避由作者行使本条约所规定的权利而使用的、对就其作品进行未经该有关作者许可或未由法律准许的行为加以约束的有效技术措施。”WPPT第18条也作出了几乎相同的规定。上述两个因特网条约都将技术措施保护和权利管理信息保护规定为缔约方的义务, 但没有对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刑事保护内容做出相关的规定。因此, 我国在著作权的刑法保护方面的主要国际义务是对盗版的刑事保护, 其他则并非我国的国际义务, 可根据本国实际需要确定是否纳入刑事范围。我国刑法根据国情可以进行以下调整:

1.增加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犯罪行为。理由主要有:第一,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方式, 网络盗版层出不穷, 需要刑法的介入及震慑;第二, 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含义在刑法和《著作权法》中界定不同, 刑法中将这种行为纳入到复制侵权中, 而《著作权法》中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复制权是不同的财产权。因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具有二次调整的性质, 在刑事法律的解释上要恪守谦抑原则, 遵守相关用语在知识产权法律中的含义, 以最大限度保障知识产权法律的前位法的地位。[4]也就是刑法的解释应该与专项法的解释保持一致, 明确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一种独立的著作权;第三, 世界许多国家对网络传播行为调整规范, 在其刑法中对这种行为或包容、或重组、或新设权利等进行规范。

2.对网络服务商的盗版连接行为视情况定罪。网络服务商的盗版连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空白连接;一种是服务性连接。前者客户在给定的空白框中自己输入关键词, 然后在中间商的软件服务下搜索所要寻找的内容, 这种模式下, 中间服务商对客户索要的内容一无所知, 只提供搜索技术, 如果客户因此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则与服务商没有关系, 即使他知道这种行为有可能导致侵权, 也没有义务审查或阻止, 当然不能定罪。另一种是服务商不仅提供连接而且将内容分门别类的预备好, 让客户更方便的寻找, 如对音乐作品的搜索, 按照演员性别、所在地区等汇总。此时, 网络服务商显然主观上有故意, 客观上有帮助行为, 应该作为共同犯罪制裁。所以, 对提供盗版连接的行为是否纳入刑事范围, 要根据具体情况, 不能一概而论。

3.暂不将规避技术措施、破坏或更改电子管理信息的行为定为犯罪。原因有三个:第一, 我国没有国际义务。WCT、WPPT和TRIPS协议都没有规定将其列入刑事制裁范围, 只提出可以采取适当的法律保护措施, 这就意味着只要采取了民事、行政的法律措施都不违背国际公约, 所以是否要自行提高标准需要根据国情。第二, 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对网络著作权高水平保护将会压缩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的空间, 一定程度上将阻碍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第三, 对其保护在国际上存在争议。如认为DMCA在提高美国数字音像产业竞争力的同时, 一定程度上将阻碍了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观点, 以及自由软件基金会于2007年6月发布“通用公共许可证”第三版, 涉及对限制户自由的技术措施的抵制的规定都表明了对技术措施刑法保护的反对。[5]

二、量刑标准的修改

修改著作权刑法犯罪的标准在学界意见比较统一, 主要集中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在主观要件方面要求取消“以营利为目的”。我国《刑法》和《知识产权案件刑事解释》规定, “以营利为目的”是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但在网络环境下基于各种原因有必要取消“以营利为目的”主观要件。第一是网络环境下的侵权目的多元化, 非营利目的依然可能造成权利人的很大损失。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学生La Macchia未经版权人许可, 将风靡一时的版权专有电脑软件上传到国际互联网上供人们自由复制和使用, 给版权人造成了100多万美元的严重损失。但由于其并非以个人的经济利益为目的, 依照当时的有关刑事规定, 美国法院无法对其追究版权侵害的刑事责任。[6]该案例引发了美国对版权刑事责任要件从“营利目的”到“非营利目的”的转变。其次是与TRIPS协议相协调。协定第61条对主观要件的表述是“蓄意”假冒商标或盗版的行为适用刑事程序和处罚。但是蓄意并非等同“以营利为目的”, 蓄意的内容可能为自己营利, 也可能是让别人无法营利, 还可能是其他不好的想法。如果我国《刑法》将主观要件限定为“以营利为目的”, 势必会造成其他不良目的的侵权行为得不到刑事制裁。第三是取消“以营利为目的”的客观要件可降低司法机关查处犯罪的证明难度, 严厉惩治网络著作权犯罪。但“以营利为目的”可以作为定罪量刑时加重情节的条件。

在客观要件上取消“违法所得数额”。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刑法依据违法所得数额来确定来侵权盗版行为是否予以刑罚的规定不合理。理由主要有:第一, 违背了刑法在著作权保护中应坚持的私法理念。以违法所得数额定罪量刑表明刑法更注重保护公共经济秩序而不是从权利人的损失考虑, 忽视了权利人的利益。第二, 在一些环境下即使侵权人没有违法所得也可能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第三, 违法所得的数量不好把握, 尤其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案件刑事解释 (二) 》规定:以营利为目的,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复制品数量合计在500张 (份) 以上的, 属于《刑法》第217条规定的“有其他严重情节”;复制品数量在2500张 (份) 以上的, 属于《刑法》第217条规定的“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7]对于有形的盗版书籍和光盘而言, “张”、“份”是可以数得出来的, 但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对应的物理介质载体多种多样, 且容量越来越大, 比当时司法解释出台时的载体容量可能大上百倍, 原来的“张”作为计算单位显然落伍, 应以侵权人实际侵犯的作品内容的数量 (信息承载量) 及其零售价值 (正版) 作为定刑标准。

参考文献

[1][5][7]雷山漫.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法保护研究[J].法学评论, 2010 (6) .

[2]张勤.知识产权二十问[J].知识产权, 2011 (7) .

[3]梁志文.云计算、技术中立与版权责任[J].法学, 2011 (3) .

[4]王志广.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研究 (理论卷) [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155.

浅析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篇8

一、建筑作品与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建筑作品的范围

建筑作品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建筑作品, 其与相关概念如何区分, 以及建筑作品的范围。

(一) 建筑作品、美术作品和实用艺术作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的规定, “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美术作品习惯上分为视觉艺术作品和空间艺术作品两种, 前者指绘画、雕塑等表现自然或现实社会以及人的心理活动或想像;后者指建筑艺术与图案纹样、工艺美术作品等。而实用艺术作品则是指具有实际用途的艺术作品, 无论这种作品是手工艺品还是工业生产的产品。

对于实用艺术作品与美术作品的区别,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 美术作品仅仅是某种艺术品, 实用作品除了必须是艺术品外, 还必须是为实际使用而创作的作品。那么建筑作品和美术作品, 建筑作品和实用艺术作品的关系又如何呢?建筑作品是介于实用美术作品 (实用艺术作品的一种) 与一般美术作品之间的边缘作品, 区分的关键在于是为实际使用而创作还是仅仅为观赏目的而创作。由于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上述所说的其属于边缘作品, 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作品作者的权益, 我国立法上将其单独列入保护范围。

(二) 建筑作品的范围

新的《著作权法》将建筑作品单独列入保护范围,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建筑作品都是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呢?笔者认为并非所有的建筑都可以成为著作权法上所称之作品而受到保护, 独创性仍然是判断的重要标准。

所谓独创性, 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 作品的内容或者表现形式完全不是或者基本不是同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相同, 即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作品。在应用独创性这一具有主观色彩的标准时应视每一事例的具体情况而定, 既要考虑各个作品所能提供给作者发挥创造性余地的大小, 又要考虑法律保护的措施。对于建筑作品而言, 考虑其固有的特殊性, 其独创性应该符合两个要求:独立创作与适量创作性。建筑作品的实用性和技术性要求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据建筑领域内的一般功能要求和技术原则, 建筑师的创作自由度必然低于其允许虚构、夸张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除此之外, 建筑作品的创作还经常受到使用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等方面的干预, 建筑师的自由度进一步减少。因而, 《著作权法》保护的建筑作品的独创性要求的高度应该低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但是对于一些建筑功能和技术要求比较单一的建筑, 尽管由建筑师独立创作, 但是如果缺少个性特征, 则不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1. 国际组织以及有关国家的立法规定。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解释, 建筑作品通常包括设计图、草图和模型, 以及已完成的建筑物或其他建筑结构。日本著作权法中, 建筑作品是指定着于土地之上的构筑, 能表现思想和感情的作品设计图纸等则划归图形作品一类。美国著作权法中建筑作品是指具体体现在有形载体上的建筑物图样, 不仅包括建筑物本身, 而且包括建筑平面图或图样等, 还包括图样中各种距离和要素的安排与组合, 但个别规范性特征除外。英国著作权法中建筑作品的范围只包括建筑物和建筑模型, 而将设计图列入图画作品中加以保护。德国、法国的立法与英国大体一致。

2. 我国学者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建筑作品是建筑物的总体设计图或建筑模型, 而建筑施工图则不应列入美术作品而宜归人工程设计图纸类受保护;至于建筑物, 则是建筑作品的复制,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有的学者认为, 建筑艺术作品就是指建筑表现图, 因为“它与一般的彩画或素描基本相同”, 而不是建筑实物本身。

3. 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

我国新《著作权法》和《著作权实施条例》的规定与英法德日的立法规定相类似。我国《著作权法》将美术作品和建筑作品同列为第四项加以保护, 而将工程设计图和建筑模型列为第七项加以保护。依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规定, 建筑作品只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4. 笔者的观点。

(1) 建筑物本身:建筑物具有双重性,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创作。如果对其不作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 另外有人在不观看其图纸而仅凭其外形而建成一栋与之外观相似的建筑物, 那么应该怎么保护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人呢?当然如果建筑物的外观中如果仅仅有一部分含有独特的设计成分, 那么受到保护的只能是具有独创性的那部分了。 (2) 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就如同计算机程序中的目标代码一样, 目标代码一般只有机器可读, 但并不影响其列入保护范围, 同理建筑施工图只有内行看得懂并不影响其也列入保护的范围。但是值得探讨的是建筑施工图到底是列入建筑作品加以保护, 还是列入其他作品范围而加以保护。笔者认为建筑施工图虽然并不能直接建筑物的外观, 但是其与建筑物紧密相关, 建筑作品外观的修改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图的修改, 建筑施工图的事后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实际建成后的外观。因而应该将建筑施工图列入建筑作品的保护范围。 (3) 建筑模型:建筑模型由于能够充分体现设计师的独特性构思, 因而应当列入建筑作品予以保护。其理由与建筑施工图的相同, 在此不再做论述。

二、我国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 署名权

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 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建筑图和建筑模型上的署名权行使都比较简单。问题在于如何在建筑物上署名。WIPO和UNESCO在1986年的一份文件对此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各国在保护建筑作品作者的人身权时, 应强调署名权只能善意行使也即是说, 建筑作品的作者要求在建筑物上署名时, 只能采取不损害建筑物的美丽外观的方式进行。对于国际组织在有关建筑作品署名权行使限制的规定, 我国著作权及相应立法中没有体现, 然而这一规定确实有其合理性并且有适用的必要, 因而我国立法者应当在《著作权法》再次修订时予以规定。

(二) 接触权

接触权是少数国家著作权法中所规定的一项较特殊的权利, 一般为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人所享有。其含义是指当作品为他人占有时, 作者为了行使某种著作权而享有的接触作品的权利。如德国著作权法第25条就规定:“如果为制作复制物或改编著作, 并且不损害占有人的合法利益, 著作人可向占有其著作原件或复制物的占有人要求让他接触该原件或复制物。”在多数情况下,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人要行使接触权是比较容易的, 但在某些特定场合, 如建筑物为军事等保密场所时, 著作权人的权利则必然受到限制, 因为他的接触很可能会损害到所有人的合法利益或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有的观点认为我国立法应该规定接触权, 笔者认为并无这个必要, 对于类似于军事等建筑作品往往因为涉及到国家利益, 尤其是各国列入国家秘密的范畴, 而其设计往往带有委托作品的性质, 著作权归属于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因而并没有规定接触权的必要。

(三) 复制权

对于建筑作品的复制, 无疑只有从平面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平面以及从立体到立体几种方式。对于前三种方式无需论述, 毫无疑问应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笔者在这里主要谈一下从立体到立体这种复制方式。实际上仅凭观察建筑物, 而不使用他人的建筑图就建造出与他人独特风格相同的建筑物, 在工艺上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所以有的国家并不把它视为著作权意义上的复制, 如日本著作权法即是如此。正如前面建筑作品保护范围中所论述的, 建筑物作为著作权的客体, 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人的著作权, 把这种方式列入著作权的保护范围无疑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江建名《著作权法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注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探析 篇9

为了保护网络著作权,应建立一个高效、公平、公正、透明的司法保护机制,维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打击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本文从法律角度探讨并完善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机制。

1 著作权与网络著作权的界定

1.1 网络著作权相对于著作权的含义

网络著作权是一种新生事物:一方面,当传统作品被上传至互联网后,传统作品著作权就会转变为网络著作权,著作权人则享有网络著作权的相关权利。2001年,我国修改《著作权法》后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限的或者无限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另一方面,网络著作权人享有互联网上非传统的数字作品的相关权利,如复制权、发表权、传播权、署名权、发行权等。

由此可以定义: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权利。

1.2 网络著作权相对于著作权的独特性

网络著作权是著作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源于著作权,但又具有其独特性。其特征表现为:①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著作权无系统、完整的规定。在法律确认网络著作权的地位之前,司法实践沿用以往传统著作权相关规定做出大量判例。②网络共享技术的发展造成著作权人权利专有性的丧失。由于网络具有方便、高效、普及的特点,因此作品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这将极大地削弱网络作品的专有性,著作权人无法控制他人对其作品的使用。③对网络著作权的地域性难以判别。由于互联网具有跨国性特点,网络作品的传播不受地域限制,因此很难判断一件网络作品的著作权应当依据哪国法律及在哪个国家地域内有效。

2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特点与危害性

在侵权的定义上,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构成侵权。根据传统著作权侵权的概念,结合互联网自身的属性,网络著作权侵权的概念可界定为:互联网上的著作权侵权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擅自上传、下载作品,在网络之间转载或在互联上以其他不正当的方式行使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的行为。

2.1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特点

网络侵权行为所具有的隐蔽性及相关权利人的不重视,加大了网络侵权案件审理的难度,呈现以下四大特点:①网络传播中复制定义范畴的不确定性。众所周知,网络信息的传播是通过网民在互联网复制与粘贴信息来完成的。进行资料网络复制除了直接下载复制以外,还包括论坛发布时的系统自动复制及用户浏览时的终端临时复制。②对网络著作权证据的真实性存有疑虑。由于网络证据具有易复制性和易篡改性,存在原告伪造、变造被告网站的可能,这将导致法院对采纳证据存有疑虑。③难以认定网络侵权主体中的实际侵权人。对于网站上出现的侵权内容,其主体除了内容提供者外,还涉及网站经营者、IP地址所有者、域名所有人、网站服务器提供者、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等,由于不同主体承担责任的条件各不相同,准确认定实际侵权人难度较大。④网络服务商之间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难以明确界定责任的归属。每项服务的提供者对网络侵权行为承担的责任各不相同,既有直接侵权责任,也有间接侵权责任,还有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承担任何责任,若不加以区分,很难作出正确判决。

2.2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危害性

根据网络著作权的独特性,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危害性虽然隐蔽,但是所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因此更不能忽视。网络著作侵权存在以下危害:①法律对网络著作权尚无系统、完整的规定,导致某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肆意侵犯权利人的权利,使著作权人的财产权遭受损失;②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导致网络著作权侵权存在快捷的特点,造成侵权传播范围更广,侵权影响消除困难,相关部门面临查处复杂、取证困难等一系列问题;③网络著作权的地域性问题导致在适用哪一国法律的界定上存在争议,造成著作权人的作品一旦传播到国外,相关权利不受控制,也难以得到保障。

3 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方式与手段

近年来,我国对网络著作权越来越重视,针对立法问题,我国正抓紧制定互联网条件下规范网络服务商的部门规章,新网络著作权法被列入立法计划。在司法问题上,各级法院也开始尝试采用新的审理办法,审案效果显著。

3.1 网络著作权的立法保护

在立法方面,网络著作权的立法对网络知识文化的发展具有激励、推动作用。通过单独立法保护网络著作权,有助于激励更多的作者将作品发布在互联网上。网上作品的创作者借助网络传播个人创作的作品和各类信息,需要为作品的创作和信息的收集进行劳动及投资,并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因此通过立法专门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作者或投资人就能有效控制其作品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从而获得劳动收益并收回投资。假如法律不能为网络作品的创作者提供充分保护,而网络的特点又决定了作者难以控制作品和各种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与复制,最终会损害创作者或投资人的利益,造成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与一般的知识产品一样,网络中传输的作品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其生产成本可能较高,而要想在短期内获得回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立法有助于权利人长期、稳定地通过创作取得回报。因此,完善法律,通过立法来保护网络著作权,符合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和现实法制资源要求的规则。

3.2 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

在司法方面,根据网络侵权行为的特点,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网络侵权行为为目标,兼顾促进网络经济发展、鼓励合法的网络自由为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可以在4个方面探讨网络著作权在司法审理上的保护方式与手段:①对网络复制行为的认定。对于下载到硬盘可以长期保存的复制行为,认定为一般复制行为,适用《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追究侵权责任;对于系统自动复制、终端临时复制及内存复制等临时复制行为则不认定为一般复制,不追究相关侵权责任。②提高鉴别网络著作权证据真实性的技术与手段。加强网络技术对于司法审理具有重要作用,它能防止错判、误判的发生,但对于没有进行“域名解析”的网络公证,将重点审查公证事实与案件其他证据之间有无矛盾,防止公证欺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在缺乏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不以技术漏洞否认公证事实。③合理分担举证责任,认定实际侵权人及其承担的相关责任。原告作为提起诉讼一方应当证明侵权行为与被告的关联性,例如网站上有被告署名、网站内容与被告相关、网站域名与被告名称相同等,被告认为侵权主体另有其人的,则应负责证明真正的侵权行为人,例如指出侵权作品的提供者、证明网站经营者和域名所有人等。

但是,司法审理案件判决方式仅是依据传统著作权而产生的判决,不能作为长久的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抉择和依赖。要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为网络著作权提供司法保护,需要借助最终立法,并在行政上采取主动、积极的手段,加强网络管理,增加网络监控力度,主动打击网络侵权犯罪;通过普法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网络、计算机安全及网络著作权的法律认识。做到有法可依,依法保护,才是长久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的可行之计。

3.3 最高法院关于网络著作权适用法律的相关解释

200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施行《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对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管辖、作品数字化和网络传播后的著作权归属、侵权行为的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及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与说明。这一司法解释曾被一些专家特别是国际专家认为是一个与美国DMCA相媲美的法律机制,它为今后我国针对网络信息知识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司法审判过程指明了方向。可见,针对网络著作权的立法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正式实施是互联网产业的福音,网络立法不仅要具有一般法律的强制性,还应具有激励性。网络信息传播快捷、覆盖面大,法律保护的目的是鼓励传播,繁荣创作,保护和促进互联网产业和著作权的共同健康发展。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民事主体对网络知识财产和相关精神利益享有著作权,明确侵权范围、行为种类、赔偿标准及侵权主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利于当前网络文化和网络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在网络环境、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网络著作权保护带来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完善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机制势在必行。

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知识网络化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面对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巨量化,为保证创作者的利益,维护创作者的权利,应对网络著作权加以保护。文章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完善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著作权,侵权,司法保护

参考文献

[1]浦增平.软件网络法律评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2]曹柯.重庆市第五中院分析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DB/OL].重庆市第五中院网站.http://www.cq5zfy.gov.cn:8080/,2006-12-12.

[3]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4]许超.关于网络传播与著作权的关系[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5]马骁.网络链接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J].河北法学,2001(1).

教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篇10

教案, 即教学方案的简称,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的课时计划。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产生的智慧成果, 是教学过程中依据的重要资料,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教案与每个老师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 教案写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结果的好坏, 因此, 教案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案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目的性。教学是教案设计的初衷, 无论教案的形式如何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教学服务;2、科学性。教案是依据教材和大纲编写的, 它本身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结构和特点。对教案每个部分的设计都必须符合科学规律和方法, 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差异性。教案体现了教师的个人特色, 天然地打着教师的人文印记, 即使针对同一班级的同一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教案往往也是千差万别。

在日常实际中, 教案本一般是学校购买并发放给教师使用的, 是学校的财产, 教案本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转移。写教案则是教师的一种工作行为, 学校通过教案管理督促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供老师间相互参考学习。因此, 教案本所有权和教案著作权的交叉使得版权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 但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教案的归属并未直接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教案著作权

1. 对教案是否属于作品的认定

作品是指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范围内, 由作者独立创作的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或感情的, 并能记载于有形载体上的智力创作成果。我国著作权法对教案是否享有著作权没有明确规定, 根据《著作权实施条例》第2条对作品的定义, 可以以作品的三要素作为判断标准。毋庸置疑教案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首先, 教案是教师为教学活动撰写的, 属于科学领域的创作作品;其次, 教案一般以教案本或电子教案的方式加以保存, 具有可复制性。因此, 判断教案是否属于著作权的客体, 主要看其是否具有独创性的特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指出, 独创性是指作品是由作者独立创作, 完全或基本不是从另一作品上抄袭得来的。针对我国教案编写的实际情况, 这种“独创性”必须依据个案加以识别。如果教案与教学大纲在形式和内容上基本相差无几, 就不应该被视为新的作品。如果教案是教师针对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所做的精心设计, 尤其是对学习效果评价的总结和分析上与其他教案有着显著的不同, 就可以被认定为新的作品。

2. 对教案著作权归属问题的认定

(1) 教案不是法人作品

必须明确的是教案并非法人作品, 当然学校也不享有教案的著作权。首先, 教案是教师针对教学大纲所做的教学计划和准备, 而不是学校意志的表现;其次, 教案不是学校主持编写的, 学校仅仅将检查教案作为一种督促手段;最后, 教案上署名的是教师而非学校, 教案质量的好坏也无需学校承担责任。

(2) 教案是否属于职务作品应就个案认定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我国将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职务作品的“职务”一词体现出作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它是雇员为履行劳动任务和职责所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则根据职务作品的种类有所区别。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职务作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 从时间上看作品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创作的;第二, 作品必须是职务要求范围内的。

教案在性质上是否属于职务作品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编写教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 这类教案属职务作品。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许多高校不要求教师坐班和写教案, 这种情况下教师主要利用在家的时间将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和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甚至包含一定个人感性的抒发, 这样的教案就不应当认定为职务作品。

至于职务作品的归属问题, 则要根据具体的案件结合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区别对待。如果教案作品的创作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智力创造, 而单位在创作过程中没有起较大的作用, 则由教师享有著作权, 学校在法定期限内在其业务范围内可以优先使用;如果在教案的创作过程中, 学校起了较大甚至是主要的作用, 教案反映的也是学校的意志, 那么教师仅享有署名权, 作品上的其他权利则归单位享有。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我国《著作权法》对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规定并不十分严谨, 这就使得某些作品在界定上出现困难。但是知识产权立法的初衷是鼓励创新, 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更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 因此将教案作品认定为个人作品可以更好地激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的创造性。

三、毁弃作品孤本原件行为定性

著作权究其实质就是作者对其作品的支配权, 所谓的侵权行为也就是对作品权利人表达、传播和使用等权利的侵害。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有三大类:1.对作者“保持作品完整权”的侵害;2.对作者传播权如“复制、发行、展示、出租”等权利的侵害;3.“未经作者同意, 擅自使用或让他人使用其作品”的行为。

作品原件即作品首次通过有形载体予以表现的形式。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构成要件之一就是“可复制性”, 因此在无原件情况下对孤本复制件的毁弃, 或者在无其他复制件仅存原件的情况下对原件的毁弃, 都将造成作品最终的灭失。没有作品当然无法行使著作权, 因此这种毁弃行为当然的属于侵权行为。

四、完善教案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教案著作权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一是对作品的认定;二是教案究竟是属于职务作品还是法人作品;三是教案手稿遗失属于版权之诉还是物权之诉。之所以这类案件存在广泛争议, 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律上的空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采用列举方式定义侵权行为难以囊括现实中出现的所有情况。外加我国现行立法在许多问题上的规定都过于笼统, 很难有效地指导司法审判工作, 这些都要求我们应当关注现实问题, 完善对教案著作权保护的立法。

2. 签订合同明确权属

职务作品在法律上的界定相对复杂, 一旦出现纠纷往往遭遇举证困难的尴尬。因此在实践中不妨由雇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白纸黑字地将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记录下来, 例如教案本的归属、教案著作权与唯一的教案本原件的所有权能否分离及其归属等。这样不但注重了效率成本、避免了纠纷、弥补了立法中的不足, 而且还体现了法治建设的人文关怀。

3. 巧用扩大解释适应时代发展

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法律必须高度关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的权威性必然要求其具有稳定性, 但是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我们必须运用现有的法律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 在深入分析具体案件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立法的目的对某些定义、行为等作出扩大解释, 从而弥补法律的僵化和不足, 使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充满生机和活力。

4.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大势所趋

传统上依靠作者本人管理作品的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这种方式不但成本高, 而且保护效果也不理想。著作权保护由个体保护向集体管理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而目前中国大多数学校都没有统一且独立的著作权管理机构。集体管理机构在谈判、诉讼、管理等诸多方面比起个人来说具有天然的优势;此外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这种集体管理的模式不但降低了成本, 而且也充分说明了集体管理的必要性。就中国实际来看, 可先由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形成相对集中统一的管理组织, 时机成熟后, 再将行政机构转变为行业中介组织, 实现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淑丽.对教案著作权保护中独创性的表现形式的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1.4

[2]罗丽娅.从著作权看教案法律保护.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报纸, 2004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篇11

【关键词】网络环境;著作权;法律保护

一、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作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保护所享有的权利。网络著作权的主体是作者和网络管理者,客体是以数字信号为形式、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作品。从作者方面看,是指作者对其依法创作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从使用方面看,是指抄录、复制以及其他使用作品的权利。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第一,复制简单,难以区分。传统的侵犯著作权主要变现在对著作权作者的盗版印刷方面,通过印刷技术来侵犯著作权,但是,其侵犯著作权还是比较局限的;第二,扩散简单,覆盖面广。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能够迅速的通过网络传播到全球。并且,由于网络的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得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控制非常艰难,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重复侵权行为可以简单的迅速的发生;第三,非确定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使得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侵权人和被侵权人的身份常常难以确定。对于侵权行为和后果的认定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1)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相对滞后、制度不健全。在我国关于保护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关于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等。总的来看,法律制度相对健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著作权网络侵权的管辖权有歧义,侵权归责原则不明确,相关证据的证明力以及举证责任和赔偿责任不健全等等。(2)立法前瞻性、技巧性有待加强。当前,我国关于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还是仅仅停留在比较落后的阶段,立法内容还是处于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和技巧性。例如,复制权是著作权中一项重要权利,但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这种复制行为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侵犯著作权的表现形式,所以,复制权必须纳入到著作权法的调整范围。但是,新修改的著作权法仍然将复制行为界定为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非数字化的方式,这就显然与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相适应。另外,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并没有将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进行立法规制。(3)网络著作权的保护与公民对作品的合理使用权之间缺乏平衡。网络技术的采用使得著作权人著作权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网络技术的采用使得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更加便捷,跨时空的上传、复制、传播、发布任何作品,并且使传统高昂的侵权成本接近为零,从而使侵权的范围和强度前所未有地增加。

三、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律措施的完善

(1)健全完善网络著作权法律制度。通过立法和完善法律的措施来加强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是一项基础的工作。根据网络的特点尽快出台《网络版权法》,我们应该在著作权法中增加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内容,完善网络侵犯著作权的归责原则以及管辖规定等内容。同时,对于网络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规制也需要借助行政立法以及刑事立法等内容,但是,更为总要的是民事立法。(2)确立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平衡原则。网络技术使得对于作品著作权的利用更加方便和快捷,对于著作权的侵犯更加容易。通过网络介质对作品进行传播,提高了传播速度,能够迅速的提高作品的影响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可以无所限制的任意侵犯他人的著作权。笔者建议通过平衡原则来合理处置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问题。网络著作权级具有人身权也有财产权的性质,权利已经形成变具有排他性。(3)强化网络伦理宣传。网络有虚拟的特点,但是,其本身具有存在的客观性。网络人格的塑造,网络文化的渲染,网络价值的宣扬等网络环境要素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网络侵权行为发生的概率、方式和结果。我们应该加强网络诚信教育和宣传,让每一个网络使用者能够自觉的将保护网络著作权进行到底,这样是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是网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对于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立法、行政以及司法等方面的保护,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采取立法、技术以及道德多种手段和方式进行保护,但是,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保护是一项基础的工作,也是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最为重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毛牧然、赵兴洪:《论网络作品著作权的综合保护》,科技管理研究,2006(6)

[2]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

档案利用中著作权保护问题探讨 篇12

一、维护著作权是档案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1. 档案利用工作中要注意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档案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 对其档案享有优先使用权, 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意见, 档案馆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同著作权法的精神是一致的。也就是说, 档案馆在利用涉及著作权的档案时, 应该“主动与作者取得联系, 征求作者的意见, 作者有不同意见时, 应尊重作者的意见”。对于这部分档案, 档案馆与作者应签订必要的协约, 明确各自的权利, 以保证在版权有效保护期内, 双方严格遵守。

对馆藏档案中可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或者是有规范契约的档案, 应当将著作权标记或有关限制内容在目录中显示, 以提示档案利用者在查阅和利用这部分档案时应当遵守有关规定。这样可以保证档案利用者在引用或使用这些材料时能够控制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 不要侵权。目前, 我们许多档案部门在利用者要求复制的档案复制件上一般都要加盖“未经档案所有者同意, 此内容不得出版、公布”等字样的印章。这个小小的印章, 使档案部门在不少著作权或名誉纠纷案中避免成为连带被告。此外, 档案馆应该“积极与出版商、文献传递集成服务商等知识产权拥有者合作取得授权, 建立档案信息服务与利用中心, 丰富档案知识产权信息, 更有效地传播和利用档案信息”。

2. 档案编研工作中要注意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除了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外, 档案馆还可以对馆藏档案进行加工整理, 编写各种专题的档案史料和各色内容的参考资料, 为档案利用者提供大量的、系统的档案信息, 以方便其利用。这也是各级档案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档案馆在履行这些职责时, 同样要尊重和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遵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档案部门以赢利为目的编研出版档案资料, 应该征得权利人的同意, 并向有关权利人支付报酬。档案部门在公布档案史料时, 要充分考虑到公布的形式与公布的结果是否与《著作权法》规定的“权利的限制”相抵触, 从而正确行使公布权。根据《档案法》的规定, 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 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有关机关同意, 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档案, 所有者有权公布, 但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不得损害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不得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维护著作权是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保护档案的著作权是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也是档案工作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档案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档案法》和《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 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 明确著作权的权利人及主体、著作权权利、合理使用权、著作权归属及保护期限和合理使用权。对馆藏档案中有著作权的作品的复制应该限制在合理利用的范围, 防止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发生。广大档案工作者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鉴定、利用和存储, 使档案成为蕴含知识的档案信息, 为提供利用奠定了基础。档案工作者对作品的创作者和文献利用者有着责任和义务, 必须保护著作人的权益, 同时, 又要保证用户利用, 保护公众权利, 满足公众利用档案的需求。同时档案工作者在利用馆藏资料进行档案编研和公布各种档案信息的过程中, 既要不侵害档案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又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著作权益不受侵犯。档案工作者作为文化传播者, 应积极沟通作者、使用者与广大公众的联系, 引导和促进对有著作权的档案作品的利用。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维护著作权是档案利用者的责任和义务

档案利用者应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使用享有著作权保护的档案。如果不是在合理使用的范畴, 要按照《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同作者或者著作权所有者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档案利用者在同作者或者著作权所有者签订著作权使用合同时应该遵循上述合同规定。

著作权保护制度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 它的建立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重要意义。它明确了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有利于形成文化市场上科学文化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方面的平等竞争, 所以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动员起来, 学习国外著作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在我国档案利用的过程中共同将档案的著作权保护提升到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黄项飞.实施著作权法与档案的开发利用.档案天地, 2003.5

[2].翟素萍.黄新苏.论档案利用中的著作权保护.兰台世界, 2005.9

[3].叶晓林.受著作权法保护户的档案资源利用研究.北京档案, 2005.2

[4].员宁敏.论科技档案利用中的著作权保护.四川档案, 2000.5

[5].赵淑琴.朱玉媛.著作权保护环境下档案工作者的角色及使命.北京档案, 2005.9

上一篇:腹膜黏液瘤下一篇:老年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