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保护论文

2024-05-25

著作权保护论文(共9篇)

著作权保护论文 篇1

保护著作权的具体措施

一、国家需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治理,要取缔关闭从事侵权活动的非法网站,这样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击盗版和盗著作权的行为,还要严厉处理此类犯罪人员,最大程度上保护原创作者。

二、各个职能机关要进行不间断的监督和检验,对于各种网络行为进行查处,要按时对一些服务引擎进行检查,严格做好管理工作,对于查处提供链接服务搜索引擎网站的侵权行为要进行坚决抵制和治理,这样网络环境就会好起来。

三、还需要各地各级政府进行严格的规章制度,使我们的各个地方职能部门严厉进行盘查,对于进行私自牟利的企业做出应有的制度上的检查,做出严肃处理。查处未经许可擅传他人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这样会很有效果。

四、原创作者要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能力,平时要注意自己的版权保护,要及时的清理电脑和其他用品的病毒,同时要留下文章原创证明,这样在维护权利时候就会有理有据了。

著作权保护论文 篇2

一、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 侵害网络作品的成本较低

在数字化时代, 侵犯网络作品的著作权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而言, 成本较低。网络媒体可以不定时不定量的向社会大众提供大量的信息, 信息的获取方便快捷, 弹指间便可以复制转载。而传统的纸质媒体发布信息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渠道, 获取这些资源可能本身就需要付费, 对于侵权者而言, 转向几乎无成本的网络, 更有利益可言。

(二) 著作权的主客体认定复杂

著作权的主体是著作权人, 而在网络环境下, 经过大量的复制转载, 有时候很难找到作品的真正作者, 即著作权人, 大多数人关注的是所获取的信息, 而其渠道, 原始发布者则不在其关注范围之内。著作权的客体是经著作权法认定的,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给著作权的客体带来了更多的新的内容, 为作品的分类和认定添加了困难。

(三) 法律保护程度不够

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但是不够具体明确, 可操作性不高。国际上对于网络著作权的保护也尚处于起步阶段, 可以借鉴的立法不多。这给司法部门的执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也使得公民没有一定的遵守的准则。

二、常见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

(一) 与发表相关的网络著作权侵权

网络作品只要具备独创性, 可复制性和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感情, 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 即应该享有版权。发表权, 又称公表权, 属于著作人身权, 指作者享有将作品公之于世的权利。发表权的内容, 包括发表作品与不发表作品两方面的权利。因此此种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未经作者许可, 将其创作的作品在网络上公开化;违背作者意愿提前或者推迟作品的公开;未经作者许可将作者在网络上的作品发布在传统媒体上或者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在网站上传播。

(二) 剽窃他人网络作品

剽窃他人网络作品的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全按照他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进行大范围的抄袭;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人作品的内容或形式进行抄袭。在网络著作权侵权上主要表现为网页作品的著作权侵权。网页设计的好坏是影响网络点击率的直接因素, 从而关系到网站广告的投入量, 和网站的盈利直接挂钩。一个好的网页设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 剽窃网页设计的行为时常发生。

(三) 盗版使用

盗版是指在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或授权的情况下, 对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出版物等进行由新制造商制造跟源代码完全一致的复制品、再分发的行为。盗版出版物通常包括盗版书籍、盗版软件、盗版音像作品以及盗版网络知识产品。一部分软件或者网络知识产品正版的获取费用较高, 但由于其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市场需求量大, 因此促生了大量的盗版, 使正版网站无法实现预期的用户流量。正版网站的投入无法实现预期的回报。

三、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首先确立了“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 可以看做是我国立法对保护网络著作权的开始。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在线盗版”行为明确规定为刑法217条规定的“复制发行”行为。如果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 私自在网络上传播他人的作品, 将上升到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包括合理使用、法定许可、避风港原则、版权管理技术等一系列内容, 区分了著作权人、图书馆、网络服务商、读者各自可以享受的权益, 比较明确地规定了使用者可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无偿使用版权, 版权人发现被侵权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维护自身利益等。网络传播和使用都有法可依, 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 很好地体现了产业发展与权利人利益、公众利益的平衡, 为产业加速发展做好了法律准备。

四、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一) 重新界定“复制权”

在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情况下, 复制几乎无所不在。而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 (五) 项规定:“复制权, 是指以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在相关司法解释对复制权没有其他解释规定的情况下, 简单的用规定几种复制方式的定义方法来界定复制, 显然不能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伯尔尼公约》第九条规定:“受本公约保护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 享有授权他人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复制其作品的专有权”。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定义, 可以被扩展延伸到数字化和网络的环境中, 使之包括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复制。我国有必要参照国外立法和条约的规定, 将对“复制权”的解释发展为概括式解释的方式。

(二) 加强对网络作品作者人身权利的保护

《著作权》法中有关权利的限制基本可以用于网络环境, 但是鉴于网络环境的特点, 有必要强调一下在网络环境中对作者人身权的保护。首先, 要建立著作权网上登记制度, 或者对网络著作权进行公证。如果著作权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未获得允许的情况下被传播转载使用, 可以在相关机构做出著作权所有的登记, 拿到登记编码, 在为输入登记编码的情况下, 作品不得被复制, 转载。其次, 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 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公民对著作权保护的意识

互联网要有效的发展, 必须从自身做起, 加强行业自律, 网络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一方面, 互联网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 加大对正版内容和原创内容的采购和生产力度, 同时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努力实现正版运营模式的良好运行。另一方面, 开发相应的版权管理系统和版权自助投诉平台, 让创作者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应对网络盗版问题。

对于普通的公民而言, 要提高对著作权保护的认识。

四、结语

虽然我国关于著作权保护制度形成了初步的框架, 但是体系仍不完善。只有对网络著作权人提供合法有力的保护, 才能提高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发展, 使互联网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 (四)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2]张哲.论著作权网络侵权和合理保护的界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6) .

刍议博客著作权保护 篇3

目前,对博客著作权的保护主要包括伦理道德、网络技术、法律三个方面。

伦理道德方面

互联网是一个充分开放、自由的场地。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的进行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但是,网络环境也需要人们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较高的自律性。可是,现实生活中侵犯博客著作权的案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网络的技术发展远远超前于思想的进步,而使用者对博客著作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因此,要“提高网民的网络思想道德观念,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通过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宣传有关著作权、互联网著作权保护、信息网络传播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让网民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著作权保护意识。

网络技术方面

提高网民思想道德观念和著作权保护意识仅仅是保护博客著作权的一个方面,而且,这只是一种自律行为,还不足以达到有效保护博客著作权的效果。“鉴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资源的特殊性,技术措施是一种比较合适的保护手段。”“技术措施是指用于防止、限制未授权人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有效技术、装置或者部件。”“现在比较常见的手段是对博客的相关内容嵌入水印以及采用防复制技术,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博客作者的著作权安全,维护其合法权益。”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有效保护博客著作权的效果,但是,过度采用技术措施会阻碍网民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不利于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允许作者采用技术措施来保护他们的博客著作权,但应当采用适度原则。

法律方面

伦理道德和网络技术都是从人的自律出发来保护博客著作权,但是它们的保护能力是有限的。有效的保护博客著作权,还需要法律进行约束。我国现行的保护博客著作权的法律主要有《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等。它们在保护博客著作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主要从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来阐述博客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侵犯他人的权利,应该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同样,侵犯博客著作权,依法应当承担人身或财产方面不利的法律后果。根据《著作权法》第46条的规定,侵犯博客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承担下列民事责任。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侵犯他们著作权的行为。权利人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后果。侵权行为人无论在主观上有无过错,都必须停止侵害,防止侵害扩大,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2、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这种方式主要是指侵犯著作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人身权利侵害而适用的责任方式。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主要适用于因侵犯博客著作权而造成他人人身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形。这种民事责任方式不同于道德的、行政的或刑事上的责任。对于侵权行为,人民法院可以责令侵权主体赔礼道歉,也可以以其他方式消除影响。这种民事责任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和其他责任方式一起适用。具体的适用原则是侵权行为造成多大范围的影响,就应当在多大范围内消除影响。

3、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侵权行为人以自己的财产补偿因其行为给著作权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它以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实际经济损失作为承担该种责任方式的前提。因此,若未造成经济损失就不适应该责任方式。在确定侵犯博客著作权行为赔偿责任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全部赔偿的原则。即侵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负全部赔偿的责任;第二、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原则。在确定赔偿范围时,应实事求是,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动漫产业著作权保护对策论文 篇4

创意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于发达国家,至今发展已有20余年。创意产业中的核心突出是创意,现在我们所指的创意产业中的创意不包括科技创新,仅指人民在文化、时尚、生活等方面的创新思路和全新的认知。创意产业则是指将此种创新思路和认知融入各种行业而产生的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新的产业模式。动漫产业是创意产业中的代表产业,其将创意与文化完美融合并且发展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为年轻一代热捧。动漫产业涉及领域众多,从漫画创作到动画制作再到商品销售最后到餐饮娱乐,融入的动漫因素为传统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但随之而来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也不断,其中的著作权法是保护动漫创意的关键。面对出现的法律问题,分析与研究著作权法保护动漫产业的现状以及问题,并且提出应对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动漫产业的特点

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片和漫画。在将动画片和漫画合称动漫之后,动画片和漫画不再是仅能满足儿童的娱乐项目了,而是可以满足各年龄阶层的娱乐项目,且广泛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最初在世界上受到广泛追捧的动画片是迪士尼公司的《米老鼠》,随后迪士尼公司推出《睡美人》、《灰姑娘》等动画片,受到儿童的欢迎,迪士尼公司将动画发展成为一项产业,每年仅迪士尼乐园的年产值就有150亿美元。然而近几年将动漫彻底发展成一项产业的应当是日本,随着日本的动画片和漫画袭来,才渐渐有了动漫这一称法,日本是第一个将动画片和漫画完美融合的国家。早期日本动漫的消费层也是儿童,在1977年推出《宇宙战舰大和号》之后,彻底颠覆了动漫仅适宜儿童的观念,而认为动漫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此之后,动漫同样适合青少年乃至成年人观看。日本动漫类型广泛,包括青春、校园、热血、悬疑、恐怖、玄幻以及成人向等多种类型,几乎涵盖了所有阶层人群的喜欢与需求。动漫带动手办等衍生品的出现,并且价格不廉,销量佳。之后出现了cosplay,即角色扮演,cosplay带动了动漫展览这一产业。现在动漫也常常被改编成游戏,或者游戏被改编成动漫,从而游戏与动漫几乎成为不可分的产业。我国有大量的动漫迷,年龄大多集中在15岁到30岁之间。这个年龄阶层掌握着最新资讯以及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我国动漫展览在这一两年大量涌现,且收效不错,开始,几乎每月在不同的城市至少有一到两场的`大型动漫展,每场动漫展吸引全国至少上千人前去参观,在今年的CHINAJOY首日入场就有6万人。动漫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产业,包括有动漫音乐节、有动漫舞台剧以及相关音乐作曲作词。动漫产业不仅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职业选择,同时也突显了著作权法对其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二、著作权法对动漫产业的保护现状及其问题

(一)保护现状

动漫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保护的对象?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作品,作品的要件要具有以下特点:

1.表达了一定的思想;

2.属于文学艺术领域;

3.具有独创性;

4.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首先,动漫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运用文字和图画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是源于其本人或团队的作品,符合独创性中的“独”;其次,动漫作品凝结了作者的智慧,其设计的角色、对白、情节都是具有一定水平的智力创造,符合独创性中的“创”。因此,动漫作品具有独创性,完全符合作品的要求,是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动漫作品可以大致分为动画片和漫画。漫画中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漫画应当既属于文字作品又属于美术作品。动画片应当属于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19,易尔赫德发现了赛璐珞胶片,将之取代了以往的动画纸,使画家不必将每一格的背景都重画,只需把人物单独画在赛璐珞上而把衬底背景垫在下面相叠拍摄即可,从而建立了动画片的基本拍摄方法。动画片需要通过拍摄制作形成,应属于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漫画作品的著作权一般应当认为归属作者本身,对于有签约的作者创作的漫画应当属于职务作品,但并不符合《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作者在创作漫画作品的时候并不需要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物质资料,这里的物质资料不是指任何可能的东西,比如画笔和画纸甚至是创作需要的电脑都不属于这里的物质资料,这里的物质资料主要是指实验需要的各种设备等。连续刊载的漫画作者享有两方面的著作权,即享有漫画作品整体内容不被侵犯的权利,又享有其每幅漫画的著作权。作者仍是对该漫画作品享有一个著作权,因为漫画作品是由每幅单画构成,其无法脱离每幅画而单独形成整体的内容,所以其享有的漫画著作权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权利。动画作品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制片者所有,其中的导演、原作者、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与制片者签订合同获得报酬。动画作品中的配音演员属于表演者,享有表演者权利。著作权法对动漫作品的保护是相对完善的。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动漫产业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实践中保护力度不足,著作权法对动漫作品的法律规定颇为完善,但面对实践中的动漫侵权案件,著作权法实用性并不强,例如面对实践中网络中对动漫作品的侵权,尤其是单幅漫画的著作权侵权应当如何保护,目前并没有更有效的应对机制,单幅漫画的作者面对网络营销者大规模的侵权属于弱势群体,作者维权费时费力,且获得赔偿微薄。大多数作者选择忍受侵权,或者发动网络舆论谴责侵权者。在例如原创动漫形象经常被擅自用于各种商品中,大量销售,原作者往往同样选择忍受侵权,原因仅仅是这种情形太过普遍。著作权法面对这类侵权,往往成为了摆设。

三、我国著作权保护应如何应对

(一)应采取行政手段辅助解决著作权侵权

网络动漫著作权侵权现状中,权利人大多采用舆论压力希望迫使侵权人赔礼道歉,舆论的起点出于著作权侵权,但落脚点却是道德。这种方式对于权利人来说无奈且无力。目前网络中的活跃者对于著作权侵权现象极其愤怒,这种情绪是对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存在但又无力保护网络著作权侵权现状的集中体现,这种情绪得不到纾解,侵权者可能会面临被人肉搜索等不利后果。此时就需要相关行政手段给予辅助,例如支持权利人提起诉讼、在特定情形下采取行政处罚等方式。但这种行政辅助手段应当有严格的执行条件、执行方式。例如应规定支持起诉的团体、何种情形支持起诉、怎么支持起诉等都应有详细的规定。

(二)应当确定实践中著作权法的应用标准

著作权法针对动漫产业应当有具体的应用标准。动漫产业具有其独特的产业特征,例如作者年轻化、作品呈现途径多样化、传播途径虚拟化等特征。著作权法在实际应用中应当针对动漫产业有具体的认定标准,例如动漫作品通过云计算方式存储于云盘中,他人下载是否属于侵权?再例如将动漫作品的下载种子放置于网络中供下载,或者他人将动漫作品放在自己的隐私云盘中,并设置密码,云盘的运营商是否应当起到监督作用,将其删除?这是否会与隐私权相冲突?这些案件虽然也有处理,但并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大多凭法官自己的理解进行案件审理,这使得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同一个案件,不同法官审理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无法做到同案同判。

(三)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专业化

1.从事知识产权案件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专业化,目前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就是知识产权专业化的开端,当知识产权法院的数量增多,社会中知识产权研究人员的需要就会增多,知识产权与人们的距离就会拉近,不再需要那样远远地观望。愿意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的人也会变多,法律是因为实施才有效,是因为有约束力才有效,私法的约束力大多来自于人们的自律以及法院的判决。知识产权侵权数量多,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总有一种无用感,大多因为人们不愿使用这部法律,人们不使用,也不自律,自然法律也就成为了无用法。当知识产权法开始逐渐像其他私法被使用时,知识产权大国也就不远了。

2.知识产权法的从业人员,不应当仅仅了解知识产权,更应该充分了解其他相关知识,例如应当懂计算机代码的大概含义,了解动漫产业的运作规律,明白该知识产权下被保护者的心理状态。这个专业化是难度较大的,且不好操作,一般的法律从业者会了解与其从业相关的专业,但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对象涵盖面很广,且其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不但要研究清楚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专利本身就不容易,当其与相关产业挂钩,不再简单是一个抄袭的侵权案件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这二部分的专业化只能慢慢推进,笔者认为可以适当提高知识产权从业者的待遇,从而达到激励作用。

(四)加强行业内自治,提高全民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仍是著作权侵权大国,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对他人智慧结晶的不尊重,也有一部分程度是我国个人消费能力有限。著作权保护大国,不但著作权消费高,而且也不会出现盗版的现象,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著作权被保护者,且其经济能力颇高,那些支出与收入相比并不高,但放在我国人民的身上,却显得较昂贵。况且在我国真正花精力创造出作品的人仍是少数,大多数仍喜欢坐享其成,不会考虑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著作权。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产业应当具有相应的行业内规则,成立相应的行业内管理协会,对行业内部的著作权侵权运用行规予以处理。良好的行业氛围有利于增强职业者的知识产权道德,同时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四、结语

动漫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在今日更有席卷全球的趋势,我国动漫产业从二十世纪末发展至今不过二十年,已初具规模,并且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各国面对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开始逐渐形成相应的应对与保护机制。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对动漫产业的保护主要在于加强实际中的应用,使著作权法成为一部活着的法,同时使动漫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在著作权法的保护下得以继续发展。

参赛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的声明 篇5

关于《武汉大学第十一届宣传板报与平面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的声明

第一条武汉大学学生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开展著作权保护工作。

第二条参赛者依法对其著作享有发表权、署名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民事权利。非经参赛者许可不得使用或转让。

第三条在大赛活动过程中有下列侵权行为的,侵权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其作品用于参赛的;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参赛的;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或剽窃他人作品的;

5﹑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6﹑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第四条参赛者一经报名参加本次大赛,即意味着已许可未附任何附加条件,而将如下权利免费转让给本次大赛的主办单位即武汉大学学生会:

1、以宣传大赛为目的合理使用参赛者的肖像和姓名;

2、对参赛作品享有展览权、广播权、放映权、录音录像权、印刷出版美术作品、大赛花絮

等出版物的版权性权利;

3、其他相关权益。

第五条大赛进行期间,主办单位即武汉大学学生会依法对参赛者的著作权予以保护。1﹑报名表﹑创作作品及相关资料(作品说明﹑预览照片等)一经上交即由大赛组委会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并详细记录各参赛作品的信息和特征(如创作人﹑作品规格﹑创作形式﹑设计说明等),建立作品档案。其他人员非经组委会许可不得随意翻阅﹑拍摄﹑临摹或以其他方式记录作品相关信息。

2﹑电子版作品或资料上传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后由专门负责人下载后整理备份,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邮箱对其内容进行删改﹑下载等行为。

3﹑展板展出和颁奖晚会过程中由组委会组织人力进行监督管理工作,除必要的新闻媒体宣传之需外,不得随意录像﹑拍照。

4﹑如出现对参赛作品的侵权行为,一经查实,著作权人和大赛组委会有权依法对侵权人进行仲裁﹑起诉等法律措施,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本声明的解释权属于大赛主办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和盗版问题 篇6

浅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盗版问题

摘要:“盗版”应该主指以赢利为目的,非法侵犯著作权人版权的行为或现象(并且往往是大批量的侵犯著作权)。软件具有开发工作量大、开发投资高,而复制容易、复制费用极低的特点。软件盗版现象层出不穷,下面是笔者对于软件盗版现象的一些理解。下面笔者将从什么是盗版,为什们盗版会猖狂,怎样解决软件盗版问题浅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盗版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盗版决绝盗版平衡

近年来计算机的推广使用,成为现代工作生活中的必需品,而计算机的工作离不开软件的控制指挥。为了保护软件开发者的合理权益,鼓励软件的开发与流通,广泛持久地推动计算机的应用,需要对软件实施法律保护,禁止未经软件著作权人的许可而擅自复制、销售其软件的行为。许多国家都制订有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法规。中国1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规定,计算机软件是受法律保护的作品形式之一。1991年,中国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软件实施著作权法律保护作了具体规定。但由于软件具有开发工作量大、开发投资高,而复制容易、复制费用极低的特点。软件盗版现象层出不穷,下面是笔者对于软件盗版现象的一些理解。

一,什么是软件盗版

盗版也叫“海盗版”,原非法律术语,没有严格法律定义,笼统的使用盗版一词容易引起误解,“未经授权”并不等于“盗版”,最明显的如法律规定合理使用的情况,虽然“未经授权”,但是即不非法,也不侵权。在这一点上,1995年国家版权局通知题目中使用“不得使用非法复制的计算机软件”,到了正文中提法则为“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计算机软件”,实际上将两者划上了等号,也误导了一些人的理解。在国外,也存在着类似一些不甚严格的说法,如“Unauthorized copying of software is illegal,”“盗版”应该主指以赢利为目的,非法侵犯著作权人版权的行为或现象(并且往往是大批量的侵犯著作权)。从整个著作权保护视野看,盗版对象包括软件:(包括操作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教科书和学习资料、地图、光盘以及电子图书等等。本文主要探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和盗版问题,数字技术引发了更多的盗版问题。

关于盗版,有反对也有赞同。有人认为,软件盗版不仅严重影响我国软件业发展,也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是社会的毒瘤。也有赞同者,这些观点往往着眼于正版软件与盗版软件巨大的价格差,即从利益角度考虑,这在下文将作一些讨论。另外一个理由就是“法不责众”,法律可以看做是人们之间的契约,照理这种作为契约的法律应该反映人们的最大利益,但在现代社会,契约法理论的一些缺陷也受到了批评,现在很多法律制度的设计便是往往侧重一于保护某些利益集团,知识产权法表现得尤为突出。“法不责众”倒可以成为下文提及的最终软件用户减轻或免除责任的一个很好理由,但要以此理由来饶恕那些无视我们的法律进行猖獗的盗版行为的商人,无论是道义上还是法律上都将很难接受。

二,为什么会软件盗版

一个专业盗版者认为,盗版是指内容与正版相同,价格却惊人的低于正版的软件。正版软件价格是盗版软件的4—20倍,甚至更高

买盗版是素质问题还是需要问题?需要问题可能更加重要,在一些调查或讨论中,一些高学历的人同样声称他们喜欢用盗版,这大概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问题(虽然高学历与高素质不能划上等号,但学历与素质往往是成正比的)。更进一步讲,需要问题实质上就是利益问题。而利益问题却是一个复杂又值得探讨的问题,法律制度不可能偏激,法律和利益相

关联,法律制度必须考虑利益的平衡问题。

反对盗版的最大呼声来自产业界,最大的理由也是利益。盗版有损于产业界利益尤其是我国民族产业利益,这是不容否定的。2000年9月,在对国内20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后,一篇《中国软件产业社会环境调研报告》得出结论,中国软件产业最大障碍是盗版(占调查群的26%),在打击盗版喊了20年之后,盗版依旧是中国软件业头痛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已经拥有软件企业5000多家,2000年软件销售总额约200亿元,仅为国际市场的1%,而具有同样发展中国家背景的并且与中国同时起步的印度软件产业日前已经成为国际软件市场一个巨无霸。中国的盗版伊然已经形成一个规模,据统计,目前国产软件平均正版率不到5%。应该同意,目前国际上软件公司主要收益都是来自国外市场,国内盗版只能伤及皮毛,真正遭受打击的是民族软件。

使用盗版也是受利益的驱使。从“正版、盗版软件的需求统计”表可以看出,假设盗版价格不变,正版价格越高即正版软件和盗版软件的价格差越大,正版占有率就越低也即盗版越猖獗。正版软件价格的高昂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将会导致垄断的形成,但是从表中我们又发现正版软件的价格下降会大幅度增加市场需求,最终不会导致其利润减少。有没有必要对正版软件价格进行调控?在市场经济中尤其是面对知识产权产品,这种调控是否有效或有用在理论上值得考虑,实践中的可行性也值得怀疑。也正是基于政府对控制软件价格为力,同时又缺乏坚定的反垄断执法,使得一些软件商有了可乘之机,于是社会便从另一方向寻找出路——以猖獗的盗版现象制约软件商似乎有了以恶制恶的意味。但是这无疑又是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受害者是消费者。使用盗版可能带来的危险一如可能携带计算机病毒等将会给很多盗版软件使用者的利益造成极大的损害,据统计1999年盗版软件给世界人民带来120多亿美元的损失。同样,高价的正版软件又超出社会大众的承受能力,这也是一种社会不公。法律赋予著作权人和软件产业根据著作权享有的利益,但这种利益难道一定要靠高价来维持吗?这值得思考。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并不是要赋予知识产权产品高额价格,这种高额价格甚至连软件企业自己都无法解释。这不是知识产权制度所能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接近于垄断的高价面前,本文认为有必要借助于反垄断法(法规),但目前这一问题却不甚突出,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在打盗版上,其实,反盗版和适当控制正版软件价格一样重要,使用者的利益和软件企业的利益都与之相关。“反盗版”同时,我们有必要对软件高价进行反思。

三,如何解决盗版问题

如何解决盗版问题,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1,政府加强打击盗版的力度。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规定,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条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并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二)向公众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三)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

(四)故意删除或者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五)转让或者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人的软件著作权的。

有前款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行为的,可以并处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5倍以

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或者第(五)项行为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由此可见法律对盗版软件已作出了规定,且具有惩罚性。那么如何才能让《条例》起到作用?笔者认为,政府要主动组织打击盗版,增大打击力度,并严惩盗版商贩,起到威慑作用。

2,正版软件商家降低正版软件的价格。

盗版软件猖狂的一个原因就是,正版软件太贵了,普通百姓用不起,而盗版软件便宜的市价则满足了普通百姓的需求,因此从商家来看,正版商家应当适当降低价格。

3,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有需求才有提供,盗版难以制止的一个原因是,存在购买盗版的消费者。因此,要杜绝盗版就要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只有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再购买盗版,盗版商贩没有销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盗版。

总的来说,有下列四种利益需要考虑:版权人利益;盗版人利益;社会成员(指使用者、消费者)利益;产业利益(尤其是民族产业的利益)。前文已经提及,法律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平衡器”。权利衡平是立法的一大原则,也是司法的一大原则,许多法律规则的制定,本身就是出于利益平衡的目的,许多法律制度的诞生也是基于衡平原则。

浅析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篇7

一、建筑作品与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建筑作品的范围

建筑作品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建筑作品, 其与相关概念如何区分, 以及建筑作品的范围。

(一) 建筑作品、美术作品和实用艺术作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的规定, “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美术作品习惯上分为视觉艺术作品和空间艺术作品两种, 前者指绘画、雕塑等表现自然或现实社会以及人的心理活动或想像;后者指建筑艺术与图案纹样、工艺美术作品等。而实用艺术作品则是指具有实际用途的艺术作品, 无论这种作品是手工艺品还是工业生产的产品。

对于实用艺术作品与美术作品的区别,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 美术作品仅仅是某种艺术品, 实用作品除了必须是艺术品外, 还必须是为实际使用而创作的作品。那么建筑作品和美术作品, 建筑作品和实用艺术作品的关系又如何呢?建筑作品是介于实用美术作品 (实用艺术作品的一种) 与一般美术作品之间的边缘作品, 区分的关键在于是为实际使用而创作还是仅仅为观赏目的而创作。由于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上述所说的其属于边缘作品, 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作品作者的权益, 我国立法上将其单独列入保护范围。

(二) 建筑作品的范围

新的《著作权法》将建筑作品单独列入保护范围,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建筑作品都是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呢?笔者认为并非所有的建筑都可以成为著作权法上所称之作品而受到保护, 独创性仍然是判断的重要标准。

所谓独创性, 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 作品的内容或者表现形式完全不是或者基本不是同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相同, 即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作品。在应用独创性这一具有主观色彩的标准时应视每一事例的具体情况而定, 既要考虑各个作品所能提供给作者发挥创造性余地的大小, 又要考虑法律保护的措施。对于建筑作品而言, 考虑其固有的特殊性, 其独创性应该符合两个要求:独立创作与适量创作性。建筑作品的实用性和技术性要求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据建筑领域内的一般功能要求和技术原则, 建筑师的创作自由度必然低于其允许虚构、夸张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除此之外, 建筑作品的创作还经常受到使用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等方面的干预, 建筑师的自由度进一步减少。因而, 《著作权法》保护的建筑作品的独创性要求的高度应该低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但是对于一些建筑功能和技术要求比较单一的建筑, 尽管由建筑师独立创作, 但是如果缺少个性特征, 则不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1. 国际组织以及有关国家的立法规定。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解释, 建筑作品通常包括设计图、草图和模型, 以及已完成的建筑物或其他建筑结构。日本著作权法中, 建筑作品是指定着于土地之上的构筑, 能表现思想和感情的作品设计图纸等则划归图形作品一类。美国著作权法中建筑作品是指具体体现在有形载体上的建筑物图样, 不仅包括建筑物本身, 而且包括建筑平面图或图样等, 还包括图样中各种距离和要素的安排与组合, 但个别规范性特征除外。英国著作权法中建筑作品的范围只包括建筑物和建筑模型, 而将设计图列入图画作品中加以保护。德国、法国的立法与英国大体一致。

2. 我国学者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建筑作品是建筑物的总体设计图或建筑模型, 而建筑施工图则不应列入美术作品而宜归人工程设计图纸类受保护;至于建筑物, 则是建筑作品的复制,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有的学者认为, 建筑艺术作品就是指建筑表现图, 因为“它与一般的彩画或素描基本相同”, 而不是建筑实物本身。

3. 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

我国新《著作权法》和《著作权实施条例》的规定与英法德日的立法规定相类似。我国《著作权法》将美术作品和建筑作品同列为第四项加以保护, 而将工程设计图和建筑模型列为第七项加以保护。依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规定, 建筑作品只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4. 笔者的观点。

(1) 建筑物本身:建筑物具有双重性,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创作。如果对其不作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 另外有人在不观看其图纸而仅凭其外形而建成一栋与之外观相似的建筑物, 那么应该怎么保护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人呢?当然如果建筑物的外观中如果仅仅有一部分含有独特的设计成分, 那么受到保护的只能是具有独创性的那部分了。 (2) 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就如同计算机程序中的目标代码一样, 目标代码一般只有机器可读, 但并不影响其列入保护范围, 同理建筑施工图只有内行看得懂并不影响其也列入保护的范围。但是值得探讨的是建筑施工图到底是列入建筑作品加以保护, 还是列入其他作品范围而加以保护。笔者认为建筑施工图虽然并不能直接建筑物的外观, 但是其与建筑物紧密相关, 建筑作品外观的修改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图的修改, 建筑施工图的事后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实际建成后的外观。因而应该将建筑施工图列入建筑作品的保护范围。 (3) 建筑模型:建筑模型由于能够充分体现设计师的独特性构思, 因而应当列入建筑作品予以保护。其理由与建筑施工图的相同, 在此不再做论述。

二、我国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 署名权

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 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建筑图和建筑模型上的署名权行使都比较简单。问题在于如何在建筑物上署名。WIPO和UNESCO在1986年的一份文件对此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各国在保护建筑作品作者的人身权时, 应强调署名权只能善意行使也即是说, 建筑作品的作者要求在建筑物上署名时, 只能采取不损害建筑物的美丽外观的方式进行。对于国际组织在有关建筑作品署名权行使限制的规定, 我国著作权及相应立法中没有体现, 然而这一规定确实有其合理性并且有适用的必要, 因而我国立法者应当在《著作权法》再次修订时予以规定。

(二) 接触权

接触权是少数国家著作权法中所规定的一项较特殊的权利, 一般为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人所享有。其含义是指当作品为他人占有时, 作者为了行使某种著作权而享有的接触作品的权利。如德国著作权法第25条就规定:“如果为制作复制物或改编著作, 并且不损害占有人的合法利益, 著作人可向占有其著作原件或复制物的占有人要求让他接触该原件或复制物。”在多数情况下,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人要行使接触权是比较容易的, 但在某些特定场合, 如建筑物为军事等保密场所时, 著作权人的权利则必然受到限制, 因为他的接触很可能会损害到所有人的合法利益或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有的观点认为我国立法应该规定接触权, 笔者认为并无这个必要, 对于类似于军事等建筑作品往往因为涉及到国家利益, 尤其是各国列入国家秘密的范畴, 而其设计往往带有委托作品的性质, 著作权归属于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因而并没有规定接触权的必要。

(三) 复制权

对于建筑作品的复制, 无疑只有从平面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平面以及从立体到立体几种方式。对于前三种方式无需论述, 毫无疑问应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笔者在这里主要谈一下从立体到立体这种复制方式。实际上仅凭观察建筑物, 而不使用他人的建筑图就建造出与他人独特风格相同的建筑物, 在工艺上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所以有的国家并不把它视为著作权意义上的复制, 如日本著作权法即是如此。正如前面建筑作品保护范围中所论述的, 建筑物作为著作权的客体, 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人的著作权, 把这种方式列入著作权的保护范围无疑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江建名《著作权法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注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信息时代;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

【作者单位】邵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辽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信息社会大数据的环境下,数字出版呈现出数量巨大、类型繁复、即时快速的基本特征,具体到出版内容的选题策划、审核流程、市场营销及用户反馈都产生了诸多变化。信息化与大数据交互发力的当下,数字出版的大数据挖掘与版权保护日益成为热点话题,加强数字出版著作版权保护至关重要。这是本文讨论的话题。

一、基于信息时代的数字出版与著作权保护的耦合性

众所周知,数字出版作为一种较为前沿的学科理念,对于其基本概念,学界尚未有较为全面的定义。目前,较为普遍的认知是将数字出版视为“基于二进制技术手段的出版模式”。本文讨论采用的是我国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数字出版做出的一个界定,即数字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出版实际上就是出版内容、过程、形态和渠道的数字化,这几个部分构成具有完整产业链特征的数字化综合体。与本文相关的所谓著作版权(或曰版权)的概念同样是极其多样性的。我们站在传统意义上认为,版权就是作者或其他具有同等权利的著作人,对于当下的各种形式的作品享有的权利与义务的总和。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移动互联网与媒介整合时代的不断发展,出版与新技术的融合对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版权法规提出了挑战。

数字化时代,版权与数字出版之间耦合度更高,版权保护从始至终都贯穿到数字出版的整个过程,二者关系更为紧密。一方面,数字化出版的作品基于创作期就应该具有版权,这是数字作品极具独创性的基本标志之一。尤其是,面对数字出版领域跟风、抄袭现象严重的现状,数字出版从选题策划到作品创作都必须强调版权的保护。另一方面,数字出版作品出版阶段同样要强调版权保护,尤其是涉及版权交易的问题,必须依托数字技术与版权基本知识,不断地健全法律制度的保护功能。再者,数字出版产品的流通阶段同样要重视版权保护。需要指出的是,在数字产品的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版权纠纷往往最为集中。这一阶段版,版权保护的重点是要确保用户能够在正规渠道获得数字出版产品,要明确盗版数字作品的界定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版权纠纷。

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作品与传统版权保护立法理念滞后之间的矛盾

数字出版环境下,数字出版作品的侵权形式与传统出版作品有了明显的区别。数字出版作品的复制、传播变得更加容易,成本更低,形式也更加多样。这对传统《著作权法》带来了挑战。我国有关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比较滞后,相关部门亟须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更好地进行数字出版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但另一方面,立法者也应该考虑到数字出版作品的特点,把握著作权保护的界限,因为一旦对于数字内容的控制过于严苛,就会造成正常使用者无法获取合理的信息,这也就违背了《著作权法》的立法本意。例如,2011年发生在我国的“百度文库案”。百度文库在未经诸多文案内容提供者的授权下,准许第三方浏览并下载相关需要付费的文档,继而造成了作者和其他权利人经济上的损失,也由此引发了诉讼请求。

2.数字化的出版作品版权保护艰难

一是数字出版领域中,作者大批量授权的可能性逐渐消失。信息传播的加速与数字出版手段的更新造成阅读内容、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的变革。作者、受众以及运营服务商之间在作品授权层面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二是传统意义上的作者与数字时代出版运营商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当前的著作权拥有者和网络运营商之间存在信息与技术不对称的情况,作者的弱势地位更为明显。一旦出现数字版权领域的纷争,作者往往维权艰难。三是虚拟的互联网运营环境使得数字形态的作品在创作主体的认定上存在困难。互联网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匿名性,网络创作者的地址、内容、帐号都无须实名认证,这样极易产生版权层面的纠纷。例如,发生在2001年的备受关注的网络作者王强诉讼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案件,就是前者的《貂蝉》作品用“白衣卿相”发表,随后该作品被运用到IC电话卡上。此案件最终判决作者胜诉,但其基本证据认定极为复杂。这一例证显示出出版产业中版权保护与维权过程中的诸多隐忧。

三、信息时代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的基本对策

1.修订现有版权法规,建立健全数字出版产业法律法规

对于我国的数字出版发展而言,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积极营造良好的数字版权法律法规环境。要实现这一点,就要不断建立健全数字出版版权的专门立法,不断修正既有的各种法律法规,在宏观层面上实现对数字版权的保护。具体来说,一是相关部门要修订现有的版权法律法规,明确数字出版立法的方向。数字出版的立法既要明确权利主体的认定规则,以确保当发生数字版权纠纷时能够有效规避虚拟性和匿名性带来的诉讼漏洞;还要进一步完善作者权益保障措施,尤其是在涉及非法转载等侵权行为时,要明确受损失者权益保障的时限;还要进一步强化授权模式的内容,完善著作权的机体管理,一些重要的授权条款必须按照有益著作人的角度制定,促进版权交易的顺利实施。二是相关部门要妥善应对当前数字出版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强化数字出版产业法律法规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应当准确界定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概念、特征与类型,不断规范数字出版的良性发展。相关立法部门要对与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相关的案例适时加以整理备案,以便通过判例的前车之鉴来规范后续的立法。

2.强化法制监管,积极健全数字出版物登记制度

一是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数字出版及网站用户的注册与监管,采用实名有效认证的方式进行实名注册,定期考察注册用户的资料是否完备,相关的手续是否健全。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设立出版作品侵权投诉通道,被侵权人将侵权作品的内容、名称和网站链接等填写清楚,受理方必须及时处理投诉问题,并将结果第一时间予以公示,以便社会各界能够有效监督。二是相关部门要切实建立并健全数字版权类登记的相关内容与制度。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如若无相反证明,作品署名的法人、公民或其他组织为作者”。然而,数字出版相关作品的作者在对作品署名时,大多会采用昵称、笔名,这种情况下,有关著作权的法律法规在认定权利人的层面上就会存在困难。所以,数字出版的语境下,作者要极为审慎地选择署名方式,以便使其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3.加强对数字出版商的引导,完善数字出版作品的管理模式

一是对于数字出版运营商和出版商,相关部门要积极予以鼓励、引导,在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鼓励并引导数字出版商和文化运营商创作内容新颖、题材多样、紧跟并引领时代潮流的作品。二是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数字出版编辑的培训,强化数字出版内容的审核,建设数字化的编辑队伍,促进数字出版物的管理趋于合理、专业。三是要强化各类与数字出版相关人群的版权意识。作者及其相关权利人要有主动的维权意识,加强对自身作品的保护意识。网络运营商要强化自律,避免侵权现象发生;消费者要树立数字版权意识,拒绝购买、使用非正常渠道获得的数字版权作品,确保数字出版健康有序地发展。

当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中版权保护的立法理念滞后、版权保护的维权艰难等问题突出。基于此,我国数字出版只有不断修订现有版权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数字出版版权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健全数字出版物登记制度,通过对数字出版商的引导,完善数字出版作品管理模式,才能不断提升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的水平和层次,实现数字出版产业的新突破。

[1]布热津斯基. 大抉择[M].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76.

[2]刁胜先. 我国的版权法制建设的问题与建议――以云计算为主要视角[J]. 中国软科学,2013(1):27.

[3]杨德兴. 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性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5):19-21.

[4]李玲. 数字时代版权补偿金制度的正当性及其引入[J].中国出版,2013(14):40.

[5]谢明俊. 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再认识[J] . 出版广角,2011(6):21.

试论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侵权和保护 篇9

1.传统媒体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

以“电脑商情报被诉侵权案”为例。原告陈先生于5月10日以“无方”为笔名,在其个人网页《3D芝麻街》上,发表了《戏说MAYA》一文,并注明“版权所有,请勿刊载”。而被告《电脑商情报》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于1910月16日将这篇文章登在其第40版上。陈先生认为自己的著作权被侵犯,要求被告公开道歉,支付稿费231元,同时支付惩罚性稿费5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被告同意按照国家有关稿酬标准,支付陈先生231元稿费,但被告认为自己无侵权故意,此稿是读者投入报纸电子信箱的,稿上未写真实姓名和地址,无法发送稿费,因而不同意向原告道歉。

在此案中,被告《电脑商情报》侵犯了原告的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作者地址不明而无法发送稿费的说法也站不住脚。《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人地址不明的,应在一个月内将报酬寄送国家版权局指定的机构,由该机构转递著作权人。”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使用原告作品,登报公开道歉,向原告支付稿酬并赔偿损失924元,负担余元受理费。[1]

由于网络上的各类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因而成为很多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的一座富矿,加上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侵权行为于是屡屡发生,“电脑商情报被诉侵权案”是一个典型,但只是冰山的一角。应该明确的是,网络在“媒体”这个意义上,与传统媒体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不论是网上作品“下载”还是后文提及的传统媒体作品“上载”,都应该视为,并依照《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在无法与信息源沟通的情况下,付酬方式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执行。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网络在传播学术界已经普遍的被称为“第四媒体”,[2](p.111)笔者在文中也这样称呼,但时至今日,这种叫法并没有得到国家明确认定。2月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及5月发布的对这一规定进行的修改决定中,都只是从技术和形式上对国际联网、互联网络和接入网络进行了定义,并没有指出它是一种媒体。这就难怪在使用网络作品时,不少人认为各种信息可以随便调用,而没有“转载”的概念。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网络并没有传统媒体所享有的权利,而报刊都有法定许可的权利。这是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网络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

在被称为“中国网络主页侵权第一案”的“瑞得诉东方案”中,原告北京瑞得公司认为被告四川东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主页,从整体版式、图案到栏目名称均与瑞得公司主页雷同,瑞得公司的徽标和搜索引擎“看中国”也被复制,因而认定被告侵犯了其因特网上主页的著作权,索赔19.99万元。前文已就网页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加以论述,东方公司对瑞得公司的主页进行仿制,带有“抄袭”的意味,自然属于侵权行为。经法庭调查取证,认定被告侵权成立,判决被告向原告公开道歉,赔偿2000元,对原告的巨额赔偿要求则不予支持。另该案受理费5508元,由原告负担5400元,被告负担108元。[3]

侵犯网页著作权的行为只是网络对网络的侵权行为的一个方面,这类侵权行为更多地表现为对其他网站的信息资源著作权的侵犯。这种侵权行为因为技术上的便利而十分常见,成为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主要部分。特别是有些商业站点,缺乏信息资源,未经授权大量摘抄新闻媒体的网络版信息,它已引起了许多网上媒体的关注。4月中旬,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社牵头,国内23家有影响的上网媒体首次相聚北京,原则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呼吁网上媒体应充分尊重相互之间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呼吁全社会尊重网上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相关的侵权行为。

“公约”的形成有利于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它以较为正规的形式,明确提出了网上作品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各网站之间的侵犯著作权行为。但从实际操作来看,与其初衷还相去甚远,这也说明了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复杂而艰巨,决非一个非刚性的“公约”可以调整。

3.网络侵犯传统媒体作品著作权的行为

这一类侵权行为在目前争议最多,至今仍沸沸扬扬的“王蒙等六作家状告北京在线侵权案”就属于这类侵权。196月15日,王蒙等六位作家通过代理律师提出诉讼,状告由世纪互联通讯公司主办的“北京在线”,未经许可就将他们享有完全著作权的文学作品登载在网上,侵犯了他们的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要求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9月18日,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将其作品上载到因特网上,违反了《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第五项、第六项的规定,侵害了原告对其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被告应停止侵权,在自己主页上刊登致歉声明,并分别赔偿六原告数额不等的经济损失。对原告提出的精神损失费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驳回。[4]

需要指出的是,《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第五项、第六项的条文中,因为当时的局限性,没有在列举时规定以网络传输方式造成的侵权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但上述条文的列举是开放性的,结合现在实际情况,应该包括这种侵权行为。在修改《著作权法》时,必须对此加以规定。

前文已经论述,网站内容属于网站管理者的编辑作品,网站管理者对其整体享有著作权,同时也应当对其承担责任。尽管此案中,网上刊载的原告作品多为网友提供, 网站管理者(主要是ICP, InternetContentProvider)也应该对其合法性予以审核,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这样做在客观上具有较大的难度,但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统一的,不能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就可以对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予以

侵犯。

给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辟一条专用车道

前文从著作权保护的共性方面,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作了论述,但较少考虑网络媒体的特殊性,而这正是各方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尽管从法律的角度看,大家对“六作家诉北京在线案”的一审判决没有异议,但有关人士还是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国内知名ICP――网易的文化编辑王易认为,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介,它是很自由的,应该放宽对网上作品的限制尺度。过度限制,不利于网站的发展。新浪网新闻中心主任陈彤认为,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不尽相同,尤其是中国的网站有其发展特性。中国网站处于成长阶段,面临很多发展障碍,一个是亏损问题,目前国内网站很少有赢利的,不少是赔本买卖。另一个是信息来源较少,如果过度限制其信息渠道,内容很难丰富。[5]这些意见应该能够代表业内人士的意见,也正是出于网络发展的考虑,北京在线才提出上诉,虽然上诉的结果很难预料,但他们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网站争取一点权利。

任何制度都有两面性。网络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其自由流通的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其作品著作权保护与信息的自由流通遵循着零和原则,强调其中一方,必然要以减损另一方为代价。不考虑网络的特殊性,过于强调著作权保护,就会限制信息的畅通,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但完全否定网络著作权,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也不能促进信息的流通。这陷入一个二律背反。有关人士的主张分歧在于其出发点的不同。有人认为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规则”必须“别出心裁”,而有人则认为应当保持“交通规则”的基本框架。[6]出现分歧是不足为怪的。

如何在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和保证信息畅通之间找到一个最佳临界点,也就是如何把握好“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尽快制定有关法规,明确各方的责、权、利,设置“红绿灯”,使“信息高速公路”混乱的交通状况得以理顺。综合考虑上述两种意见,笔者倾向于保持基本“交通规则”不变,结合网络媒体的特殊性,相应地给“信息高速公路”辟出一条专用车道。具体而言,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网站:允许先用,之后适当付酬。这有个前提,除声明不得转载的作品以外。对于著作权人享有的五种权利,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权这四种权利,网站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按照现行《著作权法》加以保护,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上。考虑到网络上的信息是海量的,那么这些信息要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必定就是“海量许可”。海量许可的操作难度是很大的。对于状告北京在线的六位知名作家,网站还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找到著作权人并征得其许可,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对更多的一般性作品,要找到无数匿名“冲浪”的作者,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许可几乎不可能。如果每篇文章都必须先征得同意才能使用,恐怕网站在信息资源的占有方面就显得囊中羞涩了。因此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张平女士提出,国家应将网站纳入规范管理的范围,给予网站一定的法定许可,明确使用后付酬的观念。这不但不会损害,反而可以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获得报酬的权利。[7]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范围在网络上适当扩大,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从网络上获得信息和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也就是笔者所提的给网络一条“专用车道”的思路。

被转载的各类作品扩充了网站内容,丰富了网站信息,从而招徕了更多的上网浏览者。网站浏览率高,其知名度就大,无形资产就增加,广告收益就增多。因而,网站管理者有义务为这类转载作品著作权承担责任,支付报酬。不过,无论是国家版权局1990年7月修订、施行到年5月31日中止的《书籍稿酬暂行规定》,还是国家版权局1999年4月5日发布、6月1日起施行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都没有规定在网络上刊载作品的付酬标准。而且在《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中还专门说明“本规定只适用以纸介质出版的文字作品”,[8]那么,网站该按照什么标准付费呢?这需要国家尽快制订出有关规定,而制订规定时,应考虑下面将讨论的原则。

作者:收之桑榆,自当失之东隅。从近期看,利用网络传播作品可能对著作权人有经济损失,但长远看,对提高作者名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作品,实在是功莫大焉!网络超乎寻常的宣传作用,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其次,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作品的创作者也是快速获得信息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创作者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创作者都要“高产”。这样,创作成本就相对降低,所以著作权人对作品使用的社会回报也应相应降低。换言之,著作权人的制作成本降低,精神收益增加,根据权利义务平衡原则,其物质回报应该相应减少。在制订网络付酬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上述两个方面。这也是网络媒体的一条“专用车道”。目前,在因特网上中文信息还只占1%,而现在国内网站很少有赢利的,不少是赔本买卖。因此这一点对于中文网站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有关人士呼吁加强中文网站建设迫在眉睫,否则,中国文化在网络空间将处于失语状态,这与中国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是很不协调的。

前文提到对网站予以一定法定许可,还可以从网络作品的作者角度,以“自动放弃原则”对作者权利加以适当限制,即作者将作品上载到网上,应该充分认识到其被转载、复制的可能性和广泛性,如未作说明,或没有采取技术手段预防其被转载、复制,即认为作者自动放弃其部分著作权,转载其作品可以视为自发允许。作者的其他权利仍然受到保护,包括有权要求网站删除自己在该网站上的作品。此外,虽然目前并没有人为发表(不是转载)在网上的作品提出向网站索取稿费的要求,但如果确立了网络的媒体性质,这个问题就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认为,在网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传播信息,而传统媒体在作品发表上却有严格的控制,必须要经过层层遴选。这表明,网络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版面,提供了发表的机会,那么,作者的稿费实际上可看作与其发表的机会成本相抵,这就解决了著作权人获得报酬权问题。至于转载著作权人作品,就需要考虑其获得报酬权了,因为转载过程已经包含了遴选。

这条“专用车道”对作者的权利限制较多,这是否不公平呢?不是。因为在网络上,网站提供给作者的浏览信息的益处早已超过了它们未经许可刊载其作品可能带来的损害。

网民:允许,但要遵守规则。在网络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网民将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贴”在某个网站上,这对于网站来说属于“被动转载”,类同于读者向文摘报刊荐稿。这种行为对于促进网络中信息流通是有利的,应该一起纳入到前文所述的“法定许可”之列,但网民和网站的义务应该加以明确。网民必须要做的是在转载时注明出处,按原样署上作者姓名,并不得对原文加以删改,否则视为侵犯作者著作权。网站有义务对被动转载的作品进行核查,核实作品是否注明“不得转载”,原作被转载时是否已有删改等情况,并支付原作者报酬。由于这种情况中,网站处于被动地位,网络传播又是即时性的,不可能对作品预检,因此,应该考虑给网站一定的期限对被贴在网站上的侵权作品予以删除,过了期限不删则为侵权。制定有关法规时,需要为网络设置这条专用车道。

因特网不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公司所拥有,而是全人类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圣人时代宣告结束了,这正是网络对传统信息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9](p.50)也正是为什么网民在网上自由传送各种作品而没有顾及著作权保护的原因。但是,任何自由都应该以社会中包括法律在内的各项规范为底线,绝对的自由决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法律的范围内正确利用网络,不但不是对自身传播权的扼杀,反而表现出对这种权利的珍惜。网民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对网络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网络的技术特性使得使用者侵犯著作权更是轻而易举,而且追查责任也比传统作品著作权保护要艰难得多,这更需要网民严格地遵守有关法律。

纵观著作权保护的历史,它总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不断地调整与平衡利益关系。最终实现的是著作权法的社会功能:在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下,社会公众能够最广泛地使用作品。网络的崛起,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体,也对我们的法律提出了挑战。法律还没有对网络作品著作权进行规范,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不应以包括著作权法在内的各种社会规范的缺损为代价;另一方面,著作权法应该尽快作出适应新环境的修订,使各方都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笔者文中的讨论只能是抛砖引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为之欢呼雀跃的网络,不应该成为著作权法的坟墓!

收稿日期:1999―10―18

【参考文献】

[1]范新宇.网上作品也受著作权保护[J].微电脑世界周刊,99―09―04.

[2]明安香,等.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M].华夏出版社,1999.

[3]张东操,邓丽青,童晓燕.复制主页,被判侵权[N].中国青年报,99―09―13.

[4]张东操,崔丽.六作家状告网站胜诉[N].中国青年报,99―09―19.

上一篇:低碳生活从你我做起下一篇:精准扶贫媒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