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完善

2024-09-24

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完善(精选12篇)

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完善 篇1

摘要:著作权作为一种基于智力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知识结晶而形成的财产权和人身权, 已经逐步地被我国的立法者和社会公众所接受, 人们已经认识到著作权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但其本身所具有的财产收益性使其在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各种形式的侵犯。随着97刑法典的修订, 我国对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拟论述著作权在刑事保护领域的相关情况及法律完善。

关键词:著作权,司法,刑事保护,国家追诉主义

一、法制环境和现状

1、我国在著作权保护领域的刑事立法

著作权立法需要实现的价值对于当今世界的发展相当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为科技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解决科技发展的新问题, 保护其健康发展和高效运行是首要的。信息时代人的智力产品的飞速发展已不可争议地拓宽了著作权所调整的范围, 需要用更高效的手段调整, 加上成文法不可避免的滞后性, 著作权的立法思考需要长期和多次的完善。若干年来, 主要以权利客体为区分标准的不同的著作权法律规范相互配合, 构成了现代国家调整有关著作权知识产品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其立法框架上包括的基本制度有主体制度、客体制度、权利权项制度、利用制度、保护制度和管理制度。这些框架中的价值所形成的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显见, 因为著作权立法属于私法立法, 主要保护具有独创性智力成果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立法目的的明确可满足这样的价值追求, 而如何在具体的法条中追求和体现著作权的规范价值、指引价值、未来价值等, 指导人们法律行为的趋向, 校正法律行为的过程, 指明其行为目标, 成为法律行为的价值动因和价值依据, 从而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著作权法制环境。

1994年7月5日, 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决定》, 第一次将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不仅填补了我国刑事立法的空白, 而且拓宽了刑法保护的领域。同时, 由于我国加入了《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 所以这一规定的实施, 也有利于对其他缔约国国民作品的保护, 符合国际惯例。1997年10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7条进一步确立了侵犯著作权罪, 加强了对侵害著作权行为的刑法惩罚。

刑法第217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 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一)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 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按照刑法规定, 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单位。犯罪行为人或者单位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故意, 并且要求以盈利为目的。同时,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必须“情节严重”或“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才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 (1) 复制、发行。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均仅仅把不增加创作内容的“再现”途径视为复制而不把翻译、广播等增加了创作内容的活动归入复制活动。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 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发行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 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的行为。刑法第217条第1款规定的“复制”、“发行”是并列的实行行为, 二者必须同时具备, 才足以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2) 出版。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 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的行为。包括通过合法途径出版, 也包括通过非法途径出版, (3)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受刑法保护的著作权的范围即侵犯著作权罪的对象包括: (1) 文字作品。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 (2) 音乐作品。指交响乐、歌曲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 (3) 电影、电视、录像作品。指摄制在一定载体上, 由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 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播放的作品。 (4) 计算机软件。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 (5) 其他作品。

2、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日新月异的信息产业使智力成果保护的领域突显出立法滞后的问题。著作权侵权中的侵犯对象除了传统意义的著作权客体, 还应包括有关网络的著作权。因特网由平台 (包括计算机、光纤、卫星通信干道) 、传输 (包括传输编码和网络协议) 、内容 (包括各种原始信息, 如语音、图像、文字、符号、数据、表格等等) 三部分组成。网络信息和其他载体形式的信息相比, 具有如下特点: (1) 智力成果性。网络信息时脑力劳动的成果, 具有非物质性的特性。 (2) 数字化特征。网络信息包括数字、文字、声音、图形都是由代码表示, 并用电子技术加以处理后才能存储和传播。 (3) 易受侵犯性。对网上信息, 用户可以十分方便地通过FTP、Telnet、HTTP等协议快速获取, 使网络信息易受不法侵犯。 (4) 复杂性。网络信息十分复杂,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包括个人信息、商业信息、各种数据库、电子出版物以及许多非正式的信息。网络信息的这些特征, 使网络条件下的著作权保护, 特别是刑法保护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二、法的运行过程中完善著作权的保护

1、在立法方面

如前文所述, 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 立法上无法克服滞后性, 加上信息时代智力成果的飞速发展, 因此这一范畴的立法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而, 谈及著作权保护的完善, 从立法的角度思考是根本。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 有如下规定:

对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未经合作作者许可, 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没有参加创作, 为谋取个人名利, 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以各种方式使用其作品的;使用他人作品, 未按规定支付报酬的;以及未经表演者许可, 从现场直播其表演等侵权行为, 应当根据情况, 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对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 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等侵权行为, 根据情况, 应承担民事责任, 并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给予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分, 对于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侵害著作权人及其他权利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可以根据有关法律, 对侵权犯罪的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

可以看出, 作为私法的著作权特别法中, 对着有关著作权的客体的保护主要在于财产权的保护, 而对著作权中的发表权、署的署名权) , 而且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必须满足以营利为目的, 造成很多严重侵犯著作权人人身权利的案件无法适用刑法。而这部分权利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我国立法承认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 但在其中保护的重心在财产权, 并未重视权利人的精神权利, 在作为保护社会关系最广泛、手段最强硬的刑法中也未见踪影, 这不能不说是在立法中的遗漏。

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应追求和体现两条原则:一是保护作品的创作者与传播者的正当权益, 调动其创作与传播作品的积极性, 促进优秀作品的创作与广泛传播;二是协调作者、传播者与公众三者的利益关系, 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而由于对精神权利保护的轻视, 将无法真正达到第一条原则, 当然第二条原则也就无从实现。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著作权法颁布以后,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仍层出不穷, 其社会危害性有趋严重的迹象, 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1) 早期的侵权人往往是主观上表现为过失或者不懂法, 如今的侵权人则是明知故犯并有获得非法利益的目的。就是说, 现在的侵权者的主观恶性较大。

(2) 以前的侵权者一般是自然人单独作案, 现在则表现为自然人集结作案或法人作案的增多。这在音像市场和电脑软件市场表现的更加严重。

(3) 在侵权手段上, 以往一般表现抄袭、剽窃而已;非法复制占主导地位, 不但给著作权利人造成精神和物质损失, 而且给整个文化、科技市场带来不利的影响。结合上述情形, 立法中关于作者人身权利的保护更应受到重视, 否则著作权保护所应达到的社会效果就无从实现:不仅伤害创作者的创作激情, 扼杀创新, 还会导致智力成果在社会生活中的病态流通, 无法实现其高效运作。笔者虽不主张重刑化, 但著作权中的精神权利的保护, 理应在刑法立法价值追求中得到体现。

2、在司法方面

我国迄今为止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保护体系和富有成效的运作机制, 特别是随着97刑法典的修订, 我国对著作权的刑法保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著作权的刑法保护也存在着若干缺陷。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 我国对所有的知识产权犯罪一概采取国家追诉主义的模式。笔者认为, 这种制度模式违反了在经济犯罪中刑法干预的必要性与效益性原则。实行绝对的国家追诉主义, 一方面剥夺了当事人自我选择的权利, 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司法资源, 这样造成的可能结果是:司法机关疲于应付众多的小案件, 大量更为严重的犯罪却未能得到有效地惩罚, 权利人的利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最终使得权利人对法律和司法失去了信任, 从而出现了“法律更多、更严厉而秩序却更少”的局面。实际生活中存在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泛滥即为明证。显然, 这是与立法者的初衷相违背的。另外, 我们应该对刑罚的功能有个清醒的认识。刑罚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之利器, 具有最后手段性。只有当其他手段都不能实现正义, 都不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整体秩序时, 才动用刑罚。但即使在动用刑罚的时候, 国家也不应该完全地控制、垄断这种权力, 而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给当事人留下较大的选择空间。这是现代理性刑法所具有的一个明显特征。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 充分发挥刑法的权力保障和社会保护的机能, 笔者认为, 追究知识产权犯罪, 应抛弃绝对的国家追诉主义的做法, 而应实行相对的国家追诉主义。也就是说, 知识产权犯罪应增设亲告罪制度, 即对一般的、危害性不是很大的行为规定为亲告罪, 只有当被害人要求国家处理时, 国家权力才予以介入、干涉, 而对那些严重的、危害性较大的行为则规定为公诉犯罪, 由国家有关机关主动

3、在执法方面

我国著作权保护中, 执法部门在协助司法机关时, 最主要的任务是打击市场中的非法复制品即盗版, 这是违背著作权宗旨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目的:鼓励创新。在发达国家, 著作权保护主要在于企业间防止侵权, 保护企业利益和健康的创新;它是作为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一部分, 而不是真正将其延伸为“产权”;它保护创新的向上性, 而非为了针对消费者。笔者认为, 我国现阶段误读了著作权的内涵和作用, 一味“保护财产”, 偏离了“鼓励创新”, 将执法重心放在规范智力成果的终端使用上。这样不仅本末倒置, 无法实现法价值的追求, 而且这将从根本上损害中国消费者的学习成本、消费能力和根本利益, 无端提升我国发展的成本, 人为设置产业发展的门槛, “弊大于利”。

1999年5月, 美国微软公司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北京亚都科技集团在办公电脑中使用未经授权软件一案由传媒曝光。由于该案就我国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问题进行起诉, 因而引起了我国传媒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案件审理在当年年底有了结果。1999年12月, 法院从诉讼程序的角度作出裁定, 驳回了美国微软公司对北京亚都科技集团的起诉。法院没有就软件最终用户使用未经授权软件是否构成侵权和如何承担侵权责任问题作出实体判决。

这属于在著作权保护中级别划分的典型问题, 关键是如何看待智力产品的终端使用。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 在立法方面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后并未完全与国情相结合, 加之出于国际发展环境的考虑, 难免在法律制定时受到科技优势国家的影响和压力, 结果表现在执法中就是保护层次模糊不清。笔者认为, 一个国家的著作权保护水平应当与其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它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而在遵守相关“世界水平”的前提下, 我国的著作权保护水平应当与我国的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 根据著作权法原理, 其本来并不延伸到最终用户对侵权作品的使用, 即所有作品的最终用户使用侵权作品本来都不构成侵权。法律保护水平的“第一台阶”是并不将智力成果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任何最终用户。TRIPs协议就属于“第一台阶”。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 将智力成果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终用户, 这是“第二台阶”。如区分是营利性使用还是非营利性使用, 是商业目的使用还是非商业目的使用, 等等。“第三台阶”是将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所有最终用户, 即不论单位、家庭还是个人, 不问其使用目的如何, 只要使用非法复制品就构成侵权。我国现状, 已经是在实行超世界水平的“第三台阶”了。

根据这一现状, 我国提出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论断;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大力倡导两个“有利于”原则:“应根据新的形势, 对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国际规则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 按照市场规律, 使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保护期限和保护方式, 有利于科技知识的扩散和传播, 有利于各国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利益。”之后的司法解释也明示:将我国的著作权保护水平明确定位在“第二台阶”。这才是著作权保护在执法上的正确途径, 也是在兼顾各方面因素下的完善方法。我国的执法机关应该在这样的精神的引导下, 调整工作重心, 保护著作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宏杰.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事法律保护[J].中国法学, 2003, (3) .[1]田宏杰.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事法律保护[J].中国法学, 2003, (3) .

[2]吴汉东, 主编.知识产权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2]吴汉东, 主编.知识产权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3]杨柏勇.浅析侵害著作权的司法救济措施[J].法学论坛, 1999, (3) .[3]杨柏勇.浅析侵害著作权的司法救济措施[J].法学论坛, 1999, (3) .

[4]钟书峰.论保护著作权的刑事立法[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4, (03) .[4]钟书峰.论保护著作权的刑事立法[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4, (03) .

[5]常青.中国的著作权保护[J].青年论坛, 2001, (9) .[5]常青.中国的著作权保护[J].青年论坛, 2001, (9) .

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完善 篇2

1.传统媒体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

以“电脑商情报被诉侵权案”为例。原告陈先生于5月10日以“无方”为笔名,在其个人网页《3D芝麻街》上,发表了《戏说MAYA》一文,并注明“版权所有,请勿刊载”。而被告《电脑商情报》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于1910月16日将这篇文章登在其第40版上。陈先生认为自己的著作权被侵犯,要求被告公开道歉,支付稿费231元,同时支付惩罚性稿费5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被告同意按照国家有关稿酬标准,支付陈先生231元稿费,但被告认为自己无侵权故意,此稿是读者投入报纸电子信箱的,稿上未写真实姓名和地址,无法发送稿费,因而不同意向原告道歉。

在此案中,被告《电脑商情报》侵犯了原告的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作者地址不明而无法发送稿费的说法也站不住脚。《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人地址不明的,应在一个月内将报酬寄送国家版权局指定的机构,由该机构转递著作权人。”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使用原告作品,登报公开道歉,向原告支付稿酬并赔偿损失924元,负担余元受理费。[1]

由于网络上的各类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因而成为很多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的一座富矿,加上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侵权行为于是屡屡发生,“电脑商情报被诉侵权案”是一个典型,但只是冰山的一角。应该明确的是,网络在“媒体”这个意义上,与传统媒体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不论是网上作品“下载”还是后文提及的传统媒体作品“上载”,都应该视为,并依照《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在无法与信息源沟通的情况下,付酬方式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执行。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网络在传播学术界已经普遍的被称为“第四媒体”,[2](p.111)笔者在文中也这样称呼,但时至今日,这种叫法并没有得到国家明确认定。2月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及5月发布的对这一规定进行的修改决定中,都只是从技术和形式上对国际联网、互联网络和接入网络进行了定义,并没有指出它是一种媒体。这就难怪在使用网络作品时,不少人认为各种信息可以随便调用,而没有“转载”的概念。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网络并没有传统媒体所享有的权利,而报刊都有法定许可的权利。这是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网络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

在被称为“中国网络主页侵权第一案”的“瑞得诉东方案”中,原告北京瑞得公司认为被告四川东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主页,从整体版式、图案到栏目名称均与瑞得公司主页雷同,瑞得公司的徽标和搜索引擎“看中国”也被复制,因而认定被告侵犯了其因特网上主页的著作权,索赔19.99万元。前文已就网页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加以论述,东方公司对瑞得公司的主页进行仿制,带有“抄袭”的意味,自然属于侵权行为。经法庭调查取证,认定被告侵权成立,判决被告向原告公开道歉,赔偿2000元,对原告的巨额赔偿要求则不予支持。另该案受理费5508元,由原告负担5400元,被告负担108元。[3]

侵犯网页著作权的行为只是网络对网络的侵权行为的一个方面,这类侵权行为更多地表现为对其他网站的信息资源著作权的侵犯。这种侵权行为因为技术上的便利而十分常见,成为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主要部分。特别是有些商业站点,缺乏信息资源,未经授权大量摘抄新闻媒体的网络版信息,它已引起了许多网上媒体的关注。4月中旬,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社牵头,国内23家有影响的上网媒体首次相聚北京,原则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呼吁网上媒体应充分尊重相互之间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呼吁全社会尊重网上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相关的侵权行为。

“公约”的形成有利于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它以较为正规的形式,明确提出了网上作品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各网站之间的侵犯著作权行为。但从实际操作来看,与其初衷还相去甚远,这也说明了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复杂而艰巨,决非一个非刚性的“公约”可以调整。

3.网络侵犯传统媒体作品著作权的行为

这一类侵权行为在目前争议最多,至今仍沸沸扬扬的“王蒙等六作家状告北京在线侵权案”就属于这类侵权。196月15日,王蒙等六位作家通过代理律师提出诉讼,状告由世纪互联通讯公司主办的“北京在线”,未经许可就将他们享有完全著作权的文学作品登载在网上,侵犯了他们的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要求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9月18日,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将其作品上载到因特网上,违反了《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第五项、第六项的规定,侵害了原告对其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被告应停止侵权,在自己主页上刊登致歉声明,并分别赔偿六原告数额不等的经济损失。对原告提出的精神损失费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驳回。[4]

需要指出的是,《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第五项、第六项的条文中,因为当时的局限性,没有在列举时规定以网络传输方式造成的侵权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但上述条文的列举是开放性的,结合现在实际情况,应该包括这种侵权行为。在修改《著作权法》时,必须对此加以规定。

前文已经论述,网站内容属于网站管理者的编辑作品,网站管理者对其整体享有著作权,同时也应当对其承担责任。尽管此案中,网上刊载的原告作品多为网友提供, 网站管理者(主要是ICP, InternetContentProvider)也应该对其合法性予以审核,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这样做在客观上具有较大的难度,但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统一的,不能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就可以对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予以

侵犯。

给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辟一条专用车道

前文从著作权保护的共性方面,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作了论述,但较少考虑网络媒体的特殊性,而这正是各方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尽管从法律的角度看,大家对“六作家诉北京在线案”的一审判决没有异议,但有关人士还是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国内知名ICP――网易的文化编辑王易认为,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介,它是很自由的,应该放宽对网上作品的限制尺度。过度限制,不利于网站的发展。新浪网新闻中心主任陈彤认为,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不尽相同,尤其是中国的网站有其发展特性。中国网站处于成长阶段,面临很多发展障碍,一个是亏损问题,目前国内网站很少有赢利的,不少是赔本买卖。另一个是信息来源较少,如果过度限制其信息渠道,内容很难丰富。[5]这些意见应该能够代表业内人士的意见,也正是出于网络发展的考虑,北京在线才提出上诉,虽然上诉的结果很难预料,但他们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网站争取一点权利。

任何制度都有两面性。网络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其自由流通的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其作品著作权保护与信息的自由流通遵循着零和原则,强调其中一方,必然要以减损另一方为代价。不考虑网络的特殊性,过于强调著作权保护,就会限制信息的畅通,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但完全否定网络著作权,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也不能促进信息的流通。这陷入一个二律背反。有关人士的主张分歧在于其出发点的不同。有人认为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规则”必须“别出心裁”,而有人则认为应当保持“交通规则”的基本框架。[6]出现分歧是不足为怪的。

如何在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和保证信息畅通之间找到一个最佳临界点,也就是如何把握好“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尽快制定有关法规,明确各方的责、权、利,设置“红绿灯”,使“信息高速公路”混乱的交通状况得以理顺。综合考虑上述两种意见,笔者倾向于保持基本“交通规则”不变,结合网络媒体的特殊性,相应地给“信息高速公路”辟出一条专用车道。具体而言,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网站:允许先用,之后适当付酬。这有个前提,除声明不得转载的作品以外。对于著作权人享有的五种权利,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权这四种权利,网站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按照现行《著作权法》加以保护,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上。考虑到网络上的信息是海量的,那么这些信息要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必定就是“海量许可”。海量许可的操作难度是很大的。对于状告北京在线的六位知名作家,网站还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找到著作权人并征得其许可,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对更多的一般性作品,要找到无数匿名“冲浪”的作者,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许可几乎不可能。如果每篇文章都必须先征得同意才能使用,恐怕网站在信息资源的占有方面就显得囊中羞涩了。因此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张平女士提出,国家应将网站纳入规范管理的范围,给予网站一定的法定许可,明确使用后付酬的观念。这不但不会损害,反而可以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获得报酬的权利。[7]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范围在网络上适当扩大,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从网络上获得信息和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也就是笔者所提的给网络一条“专用车道”的思路。

被转载的各类作品扩充了网站内容,丰富了网站信息,从而招徕了更多的上网浏览者。网站浏览率高,其知名度就大,无形资产就增加,广告收益就增多。因而,网站管理者有义务为这类转载作品著作权承担责任,支付报酬。不过,无论是国家版权局1990年7月修订、施行到年5月31日中止的《书籍稿酬暂行规定》,还是国家版权局1999年4月5日发布、6月1日起施行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都没有规定在网络上刊载作品的付酬标准。而且在《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中还专门说明“本规定只适用以纸介质出版的文字作品”,[8]那么,网站该按照什么标准付费呢?这需要国家尽快制订出有关规定,而制订规定时,应考虑下面将讨论的原则。

作者:收之桑榆,自当失之东隅。从近期看,利用网络传播作品可能对著作权人有经济损失,但长远看,对提高作者名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作品,实在是功莫大焉!网络超乎寻常的宣传作用,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其次,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作品的创作者也是快速获得信息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创作者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创作者都要“高产”。这样,创作成本就相对降低,所以著作权人对作品使用的社会回报也应相应降低。换言之,著作权人的制作成本降低,精神收益增加,根据权利义务平衡原则,其物质回报应该相应减少。在制订网络付酬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上述两个方面。这也是网络媒体的一条“专用车道”。目前,在因特网上中文信息还只占1%,而现在国内网站很少有赢利的,不少是赔本买卖。因此这一点对于中文网站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有关人士呼吁加强中文网站建设迫在眉睫,否则,中国文化在网络空间将处于失语状态,这与中国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是很不协调的。

前文提到对网站予以一定法定许可,还可以从网络作品的作者角度,以“自动放弃原则”对作者权利加以适当限制,即作者将作品上载到网上,应该充分认识到其被转载、复制的可能性和广泛性,如未作说明,或没有采取技术手段预防其被转载、复制,即认为作者自动放弃其部分著作权,转载其作品可以视为自发允许。作者的其他权利仍然受到保护,包括有权要求网站删除自己在该网站上的作品。此外,虽然目前并没有人为发表(不是转载)在网上的作品提出向网站索取稿费的要求,但如果确立了网络的媒体性质,这个问题就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认为,在网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传播信息,而传统媒体在作品发表上却有严格的控制,必须要经过层层遴选。这表明,网络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版面,提供了发表的机会,那么,作者的稿费实际上可看作与其发表的机会成本相抵,这就解决了著作权人获得报酬权问题。至于转载著作权人作品,就需要考虑其获得报酬权了,因为转载过程已经包含了遴选。

这条“专用车道”对作者的权利限制较多,这是否不公平呢?不是。因为在网络上,网站提供给作者的浏览信息的益处早已超过了它们未经许可刊载其作品可能带来的损害。

网民:允许,但要遵守规则。在网络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网民将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贴”在某个网站上,这对于网站来说属于“被动转载”,类同于读者向文摘报刊荐稿。这种行为对于促进网络中信息流通是有利的,应该一起纳入到前文所述的“法定许可”之列,但网民和网站的义务应该加以明确。网民必须要做的是在转载时注明出处,按原样署上作者姓名,并不得对原文加以删改,否则视为侵犯作者著作权。网站有义务对被动转载的作品进行核查,核实作品是否注明“不得转载”,原作被转载时是否已有删改等情况,并支付原作者报酬。由于这种情况中,网站处于被动地位,网络传播又是即时性的,不可能对作品预检,因此,应该考虑给网站一定的期限对被贴在网站上的侵权作品予以删除,过了期限不删则为侵权。制定有关法规时,需要为网络设置这条专用车道。

因特网不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公司所拥有,而是全人类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圣人时代宣告结束了,这正是网络对传统信息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9](p.50)也正是为什么网民在网上自由传送各种作品而没有顾及著作权保护的原因。但是,任何自由都应该以社会中包括法律在内的各项规范为底线,绝对的自由决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法律的范围内正确利用网络,不但不是对自身传播权的扼杀,反而表现出对这种权利的珍惜。网民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对网络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网络的技术特性使得使用者侵犯著作权更是轻而易举,而且追查责任也比传统作品著作权保护要艰难得多,这更需要网民严格地遵守有关法律。

纵观著作权保护的历史,它总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不断地调整与平衡利益关系。最终实现的是著作权法的社会功能:在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下,社会公众能够最广泛地使用作品。网络的崛起,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体,也对我们的法律提出了挑战。法律还没有对网络作品著作权进行规范,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不应以包括著作权法在内的各种社会规范的缺损为代价;另一方面,著作权法应该尽快作出适应新环境的修订,使各方都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笔者文中的讨论只能是抛砖引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为之欢呼雀跃的网络,不应该成为著作权法的坟墓!

收稿日期:1999―10―18

【参考文献】

[1]范新宇.网上作品也受著作权保护[J].微电脑世界周刊,99―09―04.

[2]明安香,等.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M].华夏出版社,1999.

[3]张东操,邓丽青,童晓燕.复制主页,被判侵权[N].中国青年报,99―09―13.

[4]张东操,崔丽.六作家状告网站胜诉[N].中国青年报,99―09―19.

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完善 篇3

[关键词]著作权法竞争法技术保护措施

相较于传统著作权时期,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问题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彻底冲破了限制作品复制和传播的客观枷锁,信息互联的实现使得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更具隐蔽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技术进一步凸显了著作权作品的潜在经济价值,作品由单一的书籍、图画到平面图像、音像再到3D模型,数字技术不仅丰富了作品种类,拓展了著作权作品的应用范围,更提升了著作权的使用和交易价值,使得侵权行为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更深远,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为严重。因此,遏制日益高涨的盗版和著作权侵权行为对计算机软件等新兴产业的威胁,成为著作权人、相关产业从业者以及立法机关的首要任务。

基于数字时代著作权侵权的新特点,著作权人除了借助法律的公权力救济,还运用技术性保护措施来保护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一般是指著作权人对通过接触、复制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进行限制的技术性保护方法,分为有效控制接触作品的技术措施[1]和有效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技术措施[2]两种。前者通过限制使用者在未授权的情形下使用作品或软件以促使使用者必须为使用作品获得授权;后者则通过规制非法复制、发行作品的侵权行为,实现保护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目的。

相较于传统著作权时期,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问题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彻底冲破了限制作品复制和传播的客观枷锁,信息互联的实现使得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侵权更具隐蔽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技术进一步凸显了著作权作品的潜在经济价值,作品由单一的书籍、图画到平面图像、音像再到3D模型,数字技术不仅丰富了作品种类,拓展了著作权作品的应用范围,更提升了著作权的使用和交易价值,使得侵权行为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更深远,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为严重。因此,遏制日益高涨的盗版和著作权侵权行为对计算机软件等新兴产业的威胁,成为著作权人、相关产业从业者以及立法机关的首要任务。

基于数字时代著作权侵权的新特点,著作权人除了借助法律的公权力救济,还运用技术性保护措施来保护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一般是指著作权人对通过接触、复制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进行限制的技术性保护方法,分为有效控制接触作品的技术措施[1]和有效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技术措施[2]两种。前者通过限制使用者在未授权的情形下使用作品或软件以促使使用者必须为使用作品获得授权;后者则通过规制非法复制、发行作品的侵权行为,实现保护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目的。

竞争政策是指“市场经济国家为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而实施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确保竞争机制在相关市场发挥作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进消费者福利”[5]。随着著作权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技术保护措施与著作权制度的冲突也延伸到竞争法领域,实施技术保护措施所应适应的竞争政策也越发复杂。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著作权人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可能会采取一定的技术保护措施限制或排除竞争对手,实现对相关市场的控制乃至垄断,从而获取垄断利润。其典型表现是搭售,即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著作权人通过对作品进行技术处理使用户只能借助其生产或指定的设备来使用作品。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著作权人以“合法”方式规避传统著作权法的规制,不仅将自身风险和成本转嫁给使用者,更进一步攫取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近年来,现实中已经出现不少利用技术保护措施直接或间接控制产品销售的案例[6]。这种技术保护措施潜在地破坏市场结构,影响正常的竞争秩序。

在市场交易中,由于经济实力弱、识别商品能力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处于交易中较弱的位置。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更为明显[7]。一方面,有效控制接触的技术保护措施有可能使消费者无法提前获得足够的商品信息,用以判断、评估乃至做出决策。这不仅加剧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例如在一些付费的网络数据库中,付费前该数据库仅提供相关数据资料的简要介绍甚至只是题目,消费者无法充分获知该数据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一旦支付了相应费用后有可能发现该数据资料毫无使用价值。网络数据提供者往往只设置技术保护措施,对于因过度保护而受到侵害的消費者并无救济程序。碍于自力救济的高额成本和繁琐过程,消费者往往只好放弃这一权利。另一方面,有效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技术措施可能阻碍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在上例中,一些付费网络数据库为了防止抄袭或学术不端行为的猖獗,对相关数据资料采取技术保护措施使其无法通过简单操作进行复制、粘贴。合法消费者虽然可以利用专业转换软件实现对该数据资料的复制、粘贴等操作,但这一技术保护措施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不利于作品的传播和使用,属于技术保护措施的不当使用。

综上,我们既要借助技术保护措施来恢复著作权人对作品的控制,又要限制技术保护措施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我国现阶段规制技术保护措施的两个向度属于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因此技术保护措施的完善需经历从著作权人的私权本位向竞争法的社会利益本位的转变。技术保护措施制度的根本目标应该是通过对著作权人作品的保护而鼓励创作与传播,进而推动科技文化进步以及市场繁荣。因此,要实现技术措施的有效保护需要在前述两种价值体系之下,维护对主体的利益平衡。

第一,实现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实施技术保护措施不应增加社会交易成本或阻碍经济增长、抑制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实施技术保护措施可能对著作权的行使带来不便,也为著作权的许可和转让增添了技术鸿沟。在使用或交易著作权时,克服技术鸿沟将增大社会交易成本,造成社会总财富的浪费。因此,应保持技术保护措施与社会技术水平、产业发展状况和社会财富增长趋势相协调。过分强调技术保护措施将遏制相关产业的发展,妨碍经济增长。一言以蔽之,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使应兼顾著作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应妨害技术进步、损害社会福利。

nlc202309031620

第二,实现著作权人权益与消费者权益的平衡。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偏重于保护著作权人权益,一般将直接规避作品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视为侵权,即将使用者未经权利人授权擅自对采用技术保护措施的作品进行破解的行为认定为侵权。因此,技术保护措施的完善应平衡著作权人权益与消费者权益,将一元保护主体拓展为多元保护主体。

第三,实现著作权人利益与破解技术开发者利益的平衡。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实施技术保护措施的权利。我们通常认为技术保护措施的关键在于限制破解保护措施的技术,将用于破解技术措施的技术视为“不法”技术。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利用技术措施保护著作权,必须对这类技术予以限制。但同时,制造、研发相关破解技术的产业也需要发展空间,破解技术也可应用于其他领域并创造财富。所以,应充分考虑技术设计、制造、开发行业对技术保护措施进行限制的需求,以实现各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除了要明确完善技术保护措施的价值导向外,还需从立法上对技术保护措施进行严格规制,从而建立符合我国现阶段产业发展价值导向的技术保护措施适用制度,明确竞争法向度的技术保护措施规制与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之间的法律间隙。合理使用是指行为人基于“合理使用”目的,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时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且无需向著作权人支付相应报酬的合法行为。合理使用原则主要用于在传统著作权法向度内限制著作权人权利的过度扩张,该原则的适用主体应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合理使用条件,如课堂教学、免费表演等。而在竞争法向度下,对技术保护措施的要求更为严格。这是由于计算机软件等新兴作品具有典型的商品属性,流通和交易功能更强,而技术保护措施会强化这些作品在相关市场的优势能力。与“合理使用”不同,那仍然是传统著作权法向度内的利益调节机制;技术保护措施的影响范围已涉及整个相关市场内竞争主体的利益,因此有可能对竞争法律制度和市场竞争秩序造成破坏。因此,立法机关应重视技术保护措施对市场竞争秩序的影响,并将其纳入竞争法规制范围。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两点。

首先,要建立分析技术保护措施是否构成滥用的一般路径。由于著作权的排他性较弱,竞争法对技术保护措施的关注还比较少,因此需要建立起分析滥用技术保护措施的一般路径。这一方面能够在竞争法框架内有效规制技术保护措施的滥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为实施技术保护措施的著作权人提供明确、统一的合法性指引,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应规范著作权人实施技术保护措施的基本规则。随着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保护措施的种类也不断创新。因此,需制定著作权人实施技术保护措施的基本規则,并结合著作权法对技术保护措施的类型化规定,对著作权人的权利进行合理的限制。如应明确著作权人实施技术保护措施的提醒义务;对已实施技术保护措施的作品,著作权人应当及时在适当位置向使用者进行声明,以保障用户在交易之前对作品的知悉权等。

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完善 篇4

一、专题档案数据库概述

专题档案数据库是指以档案蕴藏的真实记录为依据, 围绕某一主题, 通过查找相关档案信息, 并对挑选的档案信息进行分析、过滤、摘取、加工, 最后按一定顺序编排而成的特殊数据库。如青岛市档案局制作的青岛市历史知识库就是一个典型的专题档案数据库, 它是青岛市历史知识的集合, 是结构化的、模块化的管理数据库, 由青岛市历史知识及其相关内容构成。专题档案数据库是数据库的一种。在我国, 数据库是以汇编作品的形式列入著作权的保护。我国《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 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 为汇编作品, 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 但行使著作权时, 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专题档案数据库强调“精”和“准”, 为了能有效聚集并揭示与主题有关的、蕴藏在档案中的有价值的信息, 专题档案数据库的内容必须是与主题有关的, 编排必须体现摘录的档案信息与主题间的逻辑的有机联系。即专题档案数据库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同时具有独创性, 符合著作权法汇编作品的要求, 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二、专题档案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不足

由于专题档案数据库的特殊性, 现有著作权法对专题档案数据库的保护, 在具体的权利内容和保护期限上具有模糊性。 (1) 概念界定上存在模糊性。著作权法笼统地将专题档案数据库以“汇编作品”进行保护。但是, 专题档案数据库又有别于一般的“汇编作品”和数据库。著作权法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 使得专题档案数据库在寻求保护的过程中, 判定困难。 (2) 权利内容上存在模糊性。专题档案数据库是数据库的一种, 著作权法对数据库的保护赋予的权利采用与一般作品一样的待遇。这种保护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专题档案数据库的特殊性, 部分权利规定模糊, 操作上难度大, 易产生侵权。 (3) 保护期限上存在模糊性。我国著作权法对数据库的保护期限采用与作品一样的规定, 即自发表之日起五十年。但是, 专题档案数据库的制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 专题档案数据库随时会被增加、删除或修改, 整体结构和内容上具有不固定性。因此, 就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方不断更新, 那么保护期限不就无限延长?而且, 对于专题档案数据库而言, 五十年保护期限明显太长, 有损公众利益。

三、专题档案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完善

1. 明确权利客体。

专题档案数据库是以数据库的形式作为“汇编作品”的一种受著作权保护的。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数据库都是汇编作品, 只有符合“独创性”要求的“数据库作品”才能受到保护。汇编作品和数据库交叉部分的“数据库作品”才可以作为“汇编作品”得到保护, 专题档案数据库就在其中。这类“数据库作品”虽然具有“汇编作品”和数据库的共性, 但又有别于两者, 有其特性。现行著作权中只有对“汇编作品”的界定, 没有对于专题档案数据库这类“数据库作品”的一个明确界定, 造成这类数据库在寻求保护的过程中, 判定困难。因此, 建议在《著作权法》第三条所列的作品类型中增加“数据库作品”, 并在《著作权法实施细则》第四条中增加对“数据库作品”的定义。“数据库作品”是指经过系统或者有序排列, 并能通过电子或其他形式单独获取其素材的汇编作品。以此, 将数据库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汇编作品单列出来, 其与“汇编作品”间是一种包含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 数据库已经成为数字时代下一种新的汇编作品形式, 受到人们的青睐, 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产业。但是, 围绕数据库的侵权事件也越来越普遍, 并成为制约数据库产业发展的一个绊脚石。鉴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有别于一般的汇编作品, 因此, 有必要将其单列出来进行保护。明确了“数据库作品”的定义后, 专题档案数据库作为一类典型的数据库作品, 寻求著作权的保护就更名正言顺。

2. 梳理辨清权利内容。

数据库作品的权利归属、权利内容和权利限制上, 应与其他作品一样, 无须特别规定。即著作权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对于专题档案数据库而言, 同样适用。但是, 鉴于专题档案数据库内容的特殊性, 在行使“发表权”、“复制权”等权利的过程, 实际也是档案的利用过程。《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利用, 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因此, 专题档案数据库的作品权利内容, 还要受到《档案法》的约束, 行使权利之前要对权利内容进行梳理判断。具体注意以下问题: (1) 档案的公开期限。《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 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科技、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可以少于三十年, 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可以多于三十年, 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利用未开放的档案的办法, 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 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 并可以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 在行使专题档案数据库的“发表权”等涉及档案公开问题的权利时, 要注意对档案信息是否公开进行正确判断, 避免因为专题档案数据库的发表、复制等行为, 违反有关规定甚至侵权。 (2) 档案公布权的归属。《档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 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 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 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档案, 档案的所有者有权公布, 但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 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 在行使权利时还要对档案公布权的主体进行判断。如果专题数据库制作者没有档案公布权, 就不能擅自将专题档案数据库中没有公布权的内容行使发表权、复制权等相关权利。

3. 完善合理使用制度。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是对作品合理使用的规定, 是为维护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间的平衡而设立的。专题档案数据库作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在对其进行保护的过程中, 权利人的权利也同样受到合理使用制度的限制。但是, 因为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专题档案数据库在保护过程中还要受到《档案法》的限制。同时, 随着科技的进步, 数据库的复制使用情况复杂, 合理使用判断困难。所以, 专题档案数据库的合理使用情况更复杂,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建议通过相关解释, 进一步明确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标准。

对于专题档案数据库的合理使用行为的判断标准,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使用目的必须是非营利性质的。这是专题档案数据库合理使用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在没有其他法律允许的情况下, 利用者不能根据“非商业性目的”推论出其他使用目的。 (2) 在使用范围上, 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一方面, 专题档案数据库的合理使用仅限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国家机关执行公务三类行为;另一方面, 由于档案自身的特殊性质, 在空间范围上, 只要是在“档案馆舍实体建筑内”浏览专题档案数据库, 可以视为合理使用。 (3) 在使用程度上, 对专题档案数据的使用在数量上不能过“度”, 不能侵犯其实质性的内容。 (4) 在使用结果上, 对专题档案数据库的使用, 不能损害其正常使用, 不能对其市场和潜在市场造成影响。

4. 调整保护期限。

《德国著作权法》对数据库作品的保护期限与一般作品一样, 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七十年。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一般作品的保护期限为截止于作者死后五十年。由于数据库作品的特殊性, 加之现代先进的科技, 其变动是一件频繁又简单的事情。对数据库作品保护期限过长, 并不能给开发者带来更多实际利益, 同时还会阻碍信息的传播和使用。对于专题档案数据库而言, 这个问题尤为敏感。鉴于此, 建议数据库作品的财产权保护期限应比传统作品保护期限更短些, 具体以十五年为宜。而对于经过更新形成新的数据库作品, 更新的部分独立计算十五年保护期限。至于数据库作品的身份权保护期限则可以不受限制。如此, 专题档案数据库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其首次发表后第十五年的12月31日。对于经过更新形成新的专题档案数据库, 更新的部分从发表之日起独立计算十五年保护期限。但如果专题档案数据库创作完成后十五年内未发表, 财产权就不再受保护。至于专题档案数据库的署名权等人身权内容的保护则不受时间限制。

参考文献

[1]丁丽瑛.知识产权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扬.数据库法律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连志英.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档案著作权保护[J].湖南档案, 1999 (, 5) .

[4]宋婷.浅谈馆藏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J].陕西档案, 2007 (, 3) .

[5]何红峰.试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限制[J], 著作权, 1996 (, 6) .

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完善 篇5

网络传播给人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网络音乐作品的无形化简化了音乐传播的环节,大大降低了音乐作品的生产和销售时设备和人力的要求,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让任何人在网络中可以同时扮演使用者、传播者、创作者的角色,但这种自由不应该没有限制,而且大量涌现的音乐类搜索引擎,例如QQ音乐、酷狗音乐等,虽然不提供盗版引擎,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却也因它的服务为侵权者提供了途径。这类搜索引擎的出现,需要相关法律的规范来保护网络音乐著作权人的利益,在法治的环境下保护音乐产业的良性发展。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不能建立在牺牲创作人权利的基础上,而保护网络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也并非是忽略社会公众的利益。网络著作权制度不会影响到互联网精神与自由,因为有网络而无信息谈不上网络的产业;有创作成果不传播或者传播权得不到尊重,也保障不了创作者的利益。承认网络音乐作品的著作权,承认网络音乐制作人的权利,通过法律制度的保护催生更多的创意,才能有更多更好的网络音乐作品诞生,才能推动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

(2)是推动我国网络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网络音乐盗版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面之广、渗透性之强、成本之低,使传统的盗版行为望尘莫及。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对音乐著作权人利益的侵害也更加严重。 目前我国网络数字化盗版更加严重,搜索引擎成为网络数字化盗版的最大源头 。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的同时,还使国家的国际声誉直线下滑。音乐著作权人的利益一旦受损,便会打击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会削弱我国的网络音乐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给网络音乐产业甚至是我国的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伤害,使得国家的经济利益受损。因此,打击网络音乐盗版行为,是建立良好的网络音乐版权生态,推动我国网络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3)是规范网络秩序和维护知识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将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延伸到网络音乐中是顺应世界著作权扩张的趋势的。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大量的权益冲突和纠纷,扰乱了网络传播秩序,成为阻碍网络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安定因素。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网络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和无边界性,网络侵权盗版活动在国际范围内产生非常恶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在网络空间中,同样需要著作权制度的存在,在保护好作者权利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 。

二、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音乐的储存和传播有了全新的方式,消费模式变得更加简单快捷,使得音乐作品的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更广。人们对音乐的消费模式从传统的从CD店购买转变成搜索、点击、下载、播放的模式,存在诸多有关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问题。

(1)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司法保护不足

目前我国对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的保护相对依赖于国家版权局、工商局或者公安局等政府部门的行政手段,但行政执法力量在网络上能起的作用是非常小的,不足以对著作权人的权益实施法律保护,如何提供有效的司法保护成为最大的问题。目前我国关于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具体,《著作权法》中对著作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比较原则,虽然国务院出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但对提供下载、复制等免费性质的网络服务商缺乏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修订实施的《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些为数不多的法律法规在当前在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审理具体的网络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纠纷案件时,仍然会因为没有可以全面适用的法律法规而捉襟见肘。网络的普及对传统法律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与传统的版权保护模式相比,更为复杂和难以界定,亟待详尽而具体的司法界定与保护。

(2)网络用户普遍缺乏网络音乐作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网络用户对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缺乏基本的认识,有的不以为然,在下载音乐的同时很少思考这一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行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没有一个起码的概念。这一群体,尤其是年轻的网络用户在利用最流行的技术手段分享网络音乐、电影等数字产品时,缺乏法制意识。有的著作权人没有采取任何的技术性保护措施,不能有效制止他人复制网络音乐作品。有的即便采取了一定的技术措施,由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一些破坏、规避技术措施的行为和工具层出不穷。

(3)网络音乐作品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界定问题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著作权;法律保护

一、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作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保护所享有的权利。网络著作权的主体是作者和网络管理者,客体是以数字信号为形式、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作品。从作者方面看,是指作者对其依法创作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从使用方面看,是指抄录、复制以及其他使用作品的权利。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第一,复制简单,难以区分。传统的侵犯著作权主要变现在对著作权作者的盗版印刷方面,通过印刷技术来侵犯著作权,但是,其侵犯著作权还是比较局限的;第二,扩散简单,覆盖面广。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能够迅速的通过网络传播到全球。并且,由于网络的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得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控制非常艰难,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重复侵权行为可以简单的迅速的发生;第三,非确定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使得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侵权人和被侵权人的身份常常难以确定。对于侵权行为和后果的认定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1)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相对滞后、制度不健全。在我国关于保护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关于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等。总的来看,法律制度相对健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著作权网络侵权的管辖权有歧义,侵权归责原则不明确,相关证据的证明力以及举证责任和赔偿责任不健全等等。(2)立法前瞻性、技巧性有待加强。当前,我国关于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还是仅仅停留在比较落后的阶段,立法内容还是处于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和技巧性。例如,复制权是著作权中一项重要权利,但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这种复制行为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侵犯著作权的表现形式,所以,复制权必须纳入到著作权法的调整范围。但是,新修改的著作权法仍然将复制行为界定为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非数字化的方式,这就显然与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相适应。另外,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并没有将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进行立法规制。(3)网络著作权的保护与公民对作品的合理使用权之间缺乏平衡。网络技术的采用使得著作权人著作权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网络技术的采用使得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更加便捷,跨时空的上传、复制、传播、发布任何作品,并且使传统高昂的侵权成本接近为零,从而使侵权的范围和强度前所未有地增加。

三、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律措施的完善

(1)健全完善网络著作权法律制度。通过立法和完善法律的措施来加强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是一项基础的工作。根据网络的特点尽快出台《网络版权法》,我们应该在著作权法中增加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内容,完善网络侵犯著作权的归责原则以及管辖规定等内容。同时,对于网络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规制也需要借助行政立法以及刑事立法等内容,但是,更为总要的是民事立法。(2)确立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平衡原则。网络技术使得对于作品著作权的利用更加方便和快捷,对于著作权的侵犯更加容易。通过网络介质对作品进行传播,提高了传播速度,能够迅速的提高作品的影响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可以无所限制的任意侵犯他人的著作权。笔者建议通过平衡原则来合理处置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问题。网络著作权级具有人身权也有财产权的性质,权利已经形成变具有排他性。(3)强化网络伦理宣传。网络有虚拟的特点,但是,其本身具有存在的客观性。网络人格的塑造,网络文化的渲染,网络价值的宣扬等网络环境要素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网络侵权行为发生的概率、方式和结果。我们应该加强网络诚信教育和宣传,让每一个网络使用者能够自觉的将保护网络著作权进行到底,这样是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是网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对于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立法、行政以及司法等方面的保护,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采取立法、技术以及道德多种手段和方式进行保护,但是,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保护是一项基础的工作,也是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最为重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毛牧然、赵兴洪:《论网络作品著作权的综合保护》,科技管理研究,2006(6)

[2]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

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探析 篇7

为了保护网络著作权,应建立一个高效、公平、公正、透明的司法保护机制,维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打击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本文从法律角度探讨并完善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机制。

1 著作权与网络著作权的界定

1.1 网络著作权相对于著作权的含义

网络著作权是一种新生事物:一方面,当传统作品被上传至互联网后,传统作品著作权就会转变为网络著作权,著作权人则享有网络著作权的相关权利。2001年,我国修改《著作权法》后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限的或者无限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另一方面,网络著作权人享有互联网上非传统的数字作品的相关权利,如复制权、发表权、传播权、署名权、发行权等。

由此可以定义: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权利。

1.2 网络著作权相对于著作权的独特性

网络著作权是著作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源于著作权,但又具有其独特性。其特征表现为:①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著作权无系统、完整的规定。在法律确认网络著作权的地位之前,司法实践沿用以往传统著作权相关规定做出大量判例。②网络共享技术的发展造成著作权人权利专有性的丧失。由于网络具有方便、高效、普及的特点,因此作品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这将极大地削弱网络作品的专有性,著作权人无法控制他人对其作品的使用。③对网络著作权的地域性难以判别。由于互联网具有跨国性特点,网络作品的传播不受地域限制,因此很难判断一件网络作品的著作权应当依据哪国法律及在哪个国家地域内有效。

2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特点与危害性

在侵权的定义上,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构成侵权。根据传统著作权侵权的概念,结合互联网自身的属性,网络著作权侵权的概念可界定为:互联网上的著作权侵权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擅自上传、下载作品,在网络之间转载或在互联上以其他不正当的方式行使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的行为。

2.1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特点

网络侵权行为所具有的隐蔽性及相关权利人的不重视,加大了网络侵权案件审理的难度,呈现以下四大特点:①网络传播中复制定义范畴的不确定性。众所周知,网络信息的传播是通过网民在互联网复制与粘贴信息来完成的。进行资料网络复制除了直接下载复制以外,还包括论坛发布时的系统自动复制及用户浏览时的终端临时复制。②对网络著作权证据的真实性存有疑虑。由于网络证据具有易复制性和易篡改性,存在原告伪造、变造被告网站的可能,这将导致法院对采纳证据存有疑虑。③难以认定网络侵权主体中的实际侵权人。对于网站上出现的侵权内容,其主体除了内容提供者外,还涉及网站经营者、IP地址所有者、域名所有人、网站服务器提供者、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等,由于不同主体承担责任的条件各不相同,准确认定实际侵权人难度较大。④网络服务商之间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难以明确界定责任的归属。每项服务的提供者对网络侵权行为承担的责任各不相同,既有直接侵权责任,也有间接侵权责任,还有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承担任何责任,若不加以区分,很难作出正确判决。

2.2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危害性

根据网络著作权的独特性,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危害性虽然隐蔽,但是所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因此更不能忽视。网络著作侵权存在以下危害:①法律对网络著作权尚无系统、完整的规定,导致某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肆意侵犯权利人的权利,使著作权人的财产权遭受损失;②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导致网络著作权侵权存在快捷的特点,造成侵权传播范围更广,侵权影响消除困难,相关部门面临查处复杂、取证困难等一系列问题;③网络著作权的地域性问题导致在适用哪一国法律的界定上存在争议,造成著作权人的作品一旦传播到国外,相关权利不受控制,也难以得到保障。

3 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方式与手段

近年来,我国对网络著作权越来越重视,针对立法问题,我国正抓紧制定互联网条件下规范网络服务商的部门规章,新网络著作权法被列入立法计划。在司法问题上,各级法院也开始尝试采用新的审理办法,审案效果显著。

3.1 网络著作权的立法保护

在立法方面,网络著作权的立法对网络知识文化的发展具有激励、推动作用。通过单独立法保护网络著作权,有助于激励更多的作者将作品发布在互联网上。网上作品的创作者借助网络传播个人创作的作品和各类信息,需要为作品的创作和信息的收集进行劳动及投资,并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因此通过立法专门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作者或投资人就能有效控制其作品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从而获得劳动收益并收回投资。假如法律不能为网络作品的创作者提供充分保护,而网络的特点又决定了作者难以控制作品和各种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与复制,最终会损害创作者或投资人的利益,造成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与一般的知识产品一样,网络中传输的作品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其生产成本可能较高,而要想在短期内获得回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立法有助于权利人长期、稳定地通过创作取得回报。因此,完善法律,通过立法来保护网络著作权,符合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和现实法制资源要求的规则。

3.2 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

在司法方面,根据网络侵权行为的特点,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网络侵权行为为目标,兼顾促进网络经济发展、鼓励合法的网络自由为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可以在4个方面探讨网络著作权在司法审理上的保护方式与手段:①对网络复制行为的认定。对于下载到硬盘可以长期保存的复制行为,认定为一般复制行为,适用《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追究侵权责任;对于系统自动复制、终端临时复制及内存复制等临时复制行为则不认定为一般复制,不追究相关侵权责任。②提高鉴别网络著作权证据真实性的技术与手段。加强网络技术对于司法审理具有重要作用,它能防止错判、误判的发生,但对于没有进行“域名解析”的网络公证,将重点审查公证事实与案件其他证据之间有无矛盾,防止公证欺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在缺乏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不以技术漏洞否认公证事实。③合理分担举证责任,认定实际侵权人及其承担的相关责任。原告作为提起诉讼一方应当证明侵权行为与被告的关联性,例如网站上有被告署名、网站内容与被告相关、网站域名与被告名称相同等,被告认为侵权主体另有其人的,则应负责证明真正的侵权行为人,例如指出侵权作品的提供者、证明网站经营者和域名所有人等。

但是,司法审理案件判决方式仅是依据传统著作权而产生的判决,不能作为长久的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抉择和依赖。要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为网络著作权提供司法保护,需要借助最终立法,并在行政上采取主动、积极的手段,加强网络管理,增加网络监控力度,主动打击网络侵权犯罪;通过普法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网络、计算机安全及网络著作权的法律认识。做到有法可依,依法保护,才是长久有效保护网络著作权的可行之计。

3.3 最高法院关于网络著作权适用法律的相关解释

200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施行《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对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管辖、作品数字化和网络传播后的著作权归属、侵权行为的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及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与说明。这一司法解释曾被一些专家特别是国际专家认为是一个与美国DMCA相媲美的法律机制,它为今后我国针对网络信息知识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司法审判过程指明了方向。可见,针对网络著作权的立法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正式实施是互联网产业的福音,网络立法不仅要具有一般法律的强制性,还应具有激励性。网络信息传播快捷、覆盖面大,法律保护的目的是鼓励传播,繁荣创作,保护和促进互联网产业和著作权的共同健康发展。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民事主体对网络知识财产和相关精神利益享有著作权,明确侵权范围、行为种类、赔偿标准及侵权主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利于当前网络文化和网络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在网络环境、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网络著作权保护带来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完善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机制势在必行。

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知识网络化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面对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巨量化,为保证创作者的利益,维护创作者的权利,应对网络著作权加以保护。文章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完善网络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著作权,侵权,司法保护

参考文献

[1]浦增平.软件网络法律评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2]曹柯.重庆市第五中院分析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DB/OL].重庆市第五中院网站.http://www.cq5zfy.gov.cn:8080/,2006-12-12.

[3]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4]许超.关于网络传播与著作权的关系[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5]马骁.网络链接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J].河北法学,2001(1).

浅析我国网络著作权的保护 篇8

一、网络著作权的概述

网络著作权, 也指网络版权, 是指著作权人对于自己所创的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并在网络上享有的著作权权利, 其具有法定性、地域性、专有性、表现性的特点。网络的发展也促使着著作权的发展。我国在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第10条中增加了著作权的具体权利形式中十多项规定, 其中第10条中的第12项规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 认可了传统的著作权在互联网的条件享有受法律保护的地位。相比于传统著作权, 网络著作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网络著作权的作品的表现形式, 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 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传播的, 例如著作权人将所著的作品信息资料输入至计算机系统并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编码, 通过对其进行编辑, 合成, 储存后传送只计算机的系统内, 并在需要时把这些已经数字化了的作品资料再还原成原来的文字的形式。

然后在网络著作权的权利保护上。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互联网的对于网络用户来说是开放和共享的。对网络著作权人来说, 具有网络传播的权利。如果他的作品上传到互联网, 就很难确定其作品的传播范围, 淡化著作权中的地域性。如果以传统的著作权法律加以规制的话, 不仅在规范运用难以实施, 更有可能限制我国信息网络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现状与保护方式

我国对于网络著作权保护制度是从无到有, 从浅入深的过程。由于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渐进以及网络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 在2000年11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网络传播权”, 但仍对网络传播的版权归属、著作侵权的行为认定、相关的责任赔偿等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2003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对该解释的内容作出了修改, 明确规定了网络著作权中民事侵权责任等内容。2005年4月30日,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 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规定了网络版权行政保护的适用范围、确定了权利人的通知和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反通知制度, 界定了版权权利人、互联网内容提供者、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保护网上著作权方面的责任及免责情形, 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是一部专门关于网络著作权保护的行政法规。

目前为止, 我国现已基本形成对网络著作权保护法律制度, 关于民事权利保护的民法通则、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关于行政保护的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关于刑事保护的刑法、著作权法等。

在民事保护方面, 著作权法实施以来, 网上著作权侵权纠纷的问题时有发生, 民事保护主要通过诉前申请临时禁令和财产保全制度、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全面充分赔偿原则及法定的赔偿制度对网络著作权加以保护。在行政保护方面, 2003年9月1日和2005年5月30日国家版权局分别颁布了《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和《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两部行政法规, 对于网络著作权的执法主体、行政处罚种类、具体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种类及处罚措施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著作权网络传播实施一定的保护, 并对网络著作权侵权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我国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完善

1、完善过错的认定方法

完善对于著作权侵权主体过错的认定方法, 也就是明确其主要的侵权行为。我国对于著作权的保护体系虽以基本形成, 但面对猖獗的盗版侵权行为仍然显得是相对滞后, 并存在操作性繁琐等问题, 许多现实中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方式。对于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过错认定, 仍有一些模糊的情况出现。比如能否有效的遏制大规模的商业非法复制和恶意复制的网络复制行为是影响对网络著作权保护关键因素, 二者都给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然而, 其侵权行为的源头就是网络服务的提供者, 而不是被提供网络服务的人, 应当通过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来准确的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可以承担侵权责任, 也就是说, 网络服务提供者只有在明明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提供的资源进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情况下, 仍然提供网络传播资源时, 才可以承担对著作权侵权责任。所以, 网络著作权相对应的侵权行为, 对其进行有效的认定, 可以更好的遏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2、建立著作权网上登记制度

互联网的覆盖面积之广, 涉及因素之多, 往往会导致难以判断网络著作权的归属问题。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 被侵权的著作权人在诉讼的过程中, 通常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争议的网络作品为自己所有, 常常导致其败诉, 如果被侵权的著作权人的权益没有很好的得到保护, 这样也不利于打击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所以, 建立著作权网上登记制度势在必行。网络著作权的申请人应当是作者, 其他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代理人, 申请的内容应以作网络作者作品的原创性为基准, 相关的网络管理机构进行核准授权。通过设立网络登记制度, 可以有效的解决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问题, 这样不仅为侵权人的诉讼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有效地解决著作权的纠纷, 也为网络管理者提供了管理条件, 如果网络著作权人没有精力管理自己的著作, 可以委托网络管理者进行代管, 并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 有效的促进了网络著作权的管理秩序。值得一提的是, 著作权在网上进行登记与否, 并不是获得网络著作权的途径方式, 而是网络著作权人主张权利的证明, 是否进行网上登记, 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的决定。

摘要: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 其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与此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存在。譬如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上, 网络作品的纠纷问题比比皆是, 我国虽已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 著作权在网络上的权益保护初见雏形, 但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成熟, 仍需要亟待完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的权威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将结合互联网上的著作权诸多特征, 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进行进一步探讨, 以便利于不断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体系。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网络著作权的保护,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完善

参考文献

[1]曹培忠, 赵丽, 唐红.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和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 2004 (6) .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篇9

关键词:网络作品著作权,网络作品侵权行为

一、现实中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由国家版权局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实施的《互联网菱权行政保护方法》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内容著作权保护法规, 暂时性地填补了国内关于网络著作权行政保护的法律空白。但在现实生活中, 这些法律法规仍不能满足解决网络著作权纠纷的需要。笔者认为, 现实中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 现有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 漏洞急需填补

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律基本上都是在借鉴其它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立法经验后产生的, 与我国目前的著作权保护现状仍有许多未完全符合之处, 并未实现著作权及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的中国化。此外, 现有立法中涉及至网络著作权的法律条文零星孤立, 没有整体性和完整性。

(二) 立法方面十分被动

由于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制度的不完善, 我们司法实践也因此而受到制肘。在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 立法方面显得十分被动, 这既是因为法律的滞后性使然, 也是因为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日益增多, 审判人员对于运用法律推理的依据少, 无法对此类案件实施有效的审判和侦查。本土化、科学化的网络著作权立法活动迫在眉睫。

(三) 司法实践经验不足, 取证及保护不力

网络作品侵权行为是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展而不断出现与增多, 但我国国内对于此类的司法实践亦是从近年中才渐渐开始出现, 对于如何对网络作品侵权行为实施制裁和打击经验相当不足, 对于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的取证制度和证据保护制度均不完善, 无法及时实施保护, 导致网络作品侵权行为的屡屡发生和逍遥法外。

(四) 执法不严

由于网络作品侵权行为的新颖性和复杂性, 不少案件的处理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通常案件的标的额较小。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对网络作品侵权案件的执法力度不严。

二、网络著作侵权行为的法律保护措施

(一) 扩大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范畴

网络的广域性导致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 而且相比传统著作权, 网络著作权过往的追究保护范围过窄, 无法实际地从网络作品著作权人所处的情况出发进行处理, 对网络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和义务要求也应有相应的变化。

(二) 对网络作品的合理复制范围做出明确界定

著作权虽然是一种合法的垄断权, 但它依然允许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使用作品。同理应用于网络作品也是一样的。网络作品比传统著作权多了广域性与交流性, 因此, 其合理复制范围也应当做出明确的界定标准。否则, 一来不利于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二来过度强调网络作品的保护将有碍于网络的交互式发展, 无法推动我国网络环境的保护和网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制约我国信息时代科技文化的创新与进步。

(三) 侵权责任的承担

对网络作品侵权责任的承担, 可以参考传统著作权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即要求通过停止分割、排除妨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的方式来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其中最重要的, 应当是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由于网络作品著作权的特殊性, 除非对方已将侵权作品出版成册, 一般情况下, 对于已经非合理复制而成的作品都应该立刻删除, 并且表明作者及作品来源或原网络链接。

此外, 在管辖权与证据收集方面, 也应做出具体的明确责任承担。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行为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的难以确定性会给著作权人对维护自身利益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无法确定侵权行为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在过往会导致被告所在地管辖法院的不确定, 因此有必要采用较为人性化的管辖权法院确定原则。在证据收集时, 网络作品侵权行为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侵权行为, 其收集主体应限定为著作权人及司法人员, 必要时可告知网络服务提供者要求其协助提供和保存数据。对证据收集客体时, 既要收集文本, 也要收集图片、音频等媒体信息并及时保护和证明其出现在何时何网站中。

(四) 制订行为有效的《网络著作权法》基于网络环境安全现状, 从各个方面都要求必须尽快制订一部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明确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在对网络作品侵权责任承担原则的确立基础上, 参照国外已有的现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在对信息的传输和取得等方面做出明确的具体的规定, 在不损害网络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对于权利人的著作权利给予明确的具体的保护。同时, 要注重平衡著作权人的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 一方面要考虑到知识技术的合理传播, 另一方面要给予侵权者足够严厉的打击。

(五) 明确设立网络作品著作权管理制度

从网络的特性来看, 复杂多样化的网络环境不可能只依靠立法和司法实践来限制和减少网络侵权作品的出现, 同样必须依靠有效的网络管理制度。以已有的网络作品立法保护制度为基础, 建立健全合理的网络作品著作权管理制度, 加强对网络著作权人的意识宣传, 从立法、制度和著作权人三方面的联合来实现网络作品著作权的监管及保护。

三、结束语

综观全文, 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方向是朝着一个既要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 又要更好地利用网络环境来促进网络产业的发展。结合比较我国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探索建立起有效的规范网络著作权权保护的法律调控机制, 通过法律手段, 及时解决当前网络著作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因此, 保护网络著作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的合理解决将会给未来的中国网络发展带来一个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 促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提高, 拓宽人们学习的途径, 有利于新时代学习型和谐社会的健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卫华.网络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14-15.

[2]孟娟.网络环境的版权保护[J].当代法学, 2000 (6) .

[3]高华峰, 丁乐超.论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J].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5) .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与限制 篇10

1、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特征

网络时代的到来, 我们有了一个更加便利的获得知识的平台, 网络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便利, 但是网络环境下, 作品的著作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复杂性, 现今很难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 所以网络环境性很容易出现著作权的侵权。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表现为以下几种新特征: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专有性受到一定的挑战, 传统下的著作权有一定的独创性和专有性, 这种著作权是受专门享有的, 其它个人和单位要获得使用权必须得到著作权所有人的同意。但是, 在网络环境下, 任何作品都会被迅速的转换为数据, 方便人们进行下载和阅读, 这就导致著作权所有人不能对作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 产生一系列的侵权情况。另外, 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 这就导致作品不仅可以通过一种形式进行传播, 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 再追究责任时更加难以判断著作权的侵权情况。网络环境下还产生了一个新的公众传播权, 这项权利明确规定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权同样属于著作权所有人享有。网络环境下为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2、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作品的传播和创作都出现了新的形式, 并且在传统的著作权所有人的个人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出现了深远的影响。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所有人更加难以控制作品的传播和侵权行为, 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复制下载并对作品进行传播等, 这些侵权行为著作权所有人很难进行控制, 这就给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网络环境下, 著作权的扩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在著作权扩张的前提下, 我们必须注意权力范围内相应的权利权限应该有更多的规范,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限制不能单一的参考传统环境下的著作权限制, 必须适应网络环境进行著作权的限制, 这一问题是我们现今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限制的必要性

1、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的立法精神和目的不变

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就是为了保护著作权所有人享有其作品的专有权利, 并鼓励创作和传播, 从而更加规范文学科学事业的发展。虽然网络环境下作品能够更加快速的传播,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 作品的著作权是属于个人所有的, 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下载和阅读时, 已经对作品著作权所有者造成了的侵权, 这不符合著作权法的立法精神和目的。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下, 著作权法的精神并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必须遵循著作权法的法律规定, 更加规范的对作品进行传播和阅读, 平衡著作权保护和信息的传播, 进行著作权限制就可以实现这一部分的平衡。既然网络环境下著作发圈的目的和精神都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著作权限制就十分有必要了。

2、网络环境下更需要对著作权进行保护

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传播更加迅速, 传统的著作权限制就不能达到目的, 为了规范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和著作权的保护, 就更加需要进行著作权的保护和限制。目前, 学术界对网络环境下进行著作权限制是扩大还是缩小有着不同的看法, 但是, 可以明确地是网络环境下必须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进行保护十分有必要。

三、我国现有的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立法现状和困境

1、我国现有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立法现状

我国现有的法律中, 有一部分是对网络环境下对著作权限制进行规定的, 这一规定是从《著作权法》中延伸出来的。《著作权法》中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和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相应的法定许可制度。网络环境下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可以参考《著作权法》中22条的规定, 其中说明使用著作权组要的到著作权所有或其他所有者的同意, 方能进行使用, 两外《著作权法》中23、39、43、44条中规定了相应的许可使用制度。另外包括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文献中, 给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使用保护和限制进行了一定的规定。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 虽然我过已经有一定的法律规范了了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的使用和限制情况,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 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法律对其进行规定, 在立法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情况, 这是我国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上的限制。

2、我国现有的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立法保护的困境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 网络生活已经触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时代的到来给著作权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机遇,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网络生活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在看见网络时代给我带来便利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网络时代的到来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下只要把作品输入计算机设备, 就可以把作品变为可共享的资源, 作者的著作权这时就已经被侵犯了, 这种侵权行为在网络环境下屡见不鲜。另外, 网络环境下对作品进行下载, 虽然有利于作品的传播, 但是我们都无法确定这些被下载的作品会如何被应用, 作品一旦被用作印刷, 将会对著作权造成严重的侵害, 而且我国的法律推行举证制度, 著作权所有人很难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找到侵权人, 这些情况都不利于著作权的保护, 这也是我国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立法保护的一个困境。

四、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和限制的措施

1、运用立法制度进行完善

要在网络环境下对著作权进行更好的保护, 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 比如美国的开放式的著作权管理方式和英国的半开放半封闭式的著作权管理方式, 我们可以吸取其中适合我国情况的部分进行整理, 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著作权保护限制的方法。我国在网络环境下完善著作权的保护可以将封闭式管理方法和开放式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 进行一种新的尝试, 保障灵活性的同时, 还能克服文法滞后的缺陷, 正在发生新的问题时能及时进行调整, 不至于无法可依。我国原有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有一部分的管理和规定, 我们可以根据国家上的惯例进行相应的整改, 保证能更好的进行著作权的保护。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 将封闭管理法和开放管理法结合起来是我国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著作权管理的有效途径。

2、建立明确的制度规范网络转载制度

网络的便利之处在于可以随时方便的进行阅读和对优秀作品进行转载, 所以为了保护作品的著作权, 很多学者提出应该明确规范网络的转载制度。我国《著作权法》中对报刊转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因此很多专家学者认为, 网络转载可以等同于报刊转载, 将网络转载与报刊转载进行同样的管理。虽然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快速的对网络环境下的转载制度进行一定的管理, 但是这种管理制度与《伯尔尼公约》相违背, 不符合国际惯例, 进行等同管理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反对。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报刊转载的管理方式, 对网络转载进行管理, 网络首次进行转载必须经过著作权所有者同意, 然后进行由网站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 规范网络转载制度。这一网络转载的制度管理应该进行法律的明确规定, 保障制度能顺利进行。

3、制定远程教育的合理使用著作权的协调

远程教育在现今的教育中也占有巨大的市场, 在远程教育中难免会出现利用作品进行讲授的情况, 在光盘录制和课件制作过程中, 我们都会使用到一定的著作权, 所以完善远程教育中著作权的使用情况是明智之举。远程教育是一种盈利性的教育机构, 因此使用著作权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工作, 不能参考《著作权法》中对学校教材使用著作权的条理, 盈利性教育机构, 使用著作权应该明确表明作者的名称和选择的书籍, 严禁出现署名不明确的现象, 防止出现非法复制和传播, 给著作人造成损害。保证国内的法律制度能够将盈利性教育机构和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区别对待, 防止出现浑水摸鱼的情况, 尽早出台专门的法规对远程教育中著作权使用进行规范。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和限制, 是为了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生的, 与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和限制都有着一定的差别。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和复杂性, 因此, 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必须进行妥善的安排, 以免出现一定的纠纷和冲突。另外, 为鼓励网络环境下优秀作品的传播和创作, 应该鼓励网络环境下合理的传播。

参考文献

[1]万慕晨.我国数字图书馆著作权研究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10) .

[2]崔艳峰.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与公共利益平衡——以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权利的扩张与限制为视角[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

[3]徐淑英.从“百度侵权事件”再谈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图书馆知识产权的保护[J].黑河学刊, 2011 (06) .

[4]冯晓青.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限制及其利益平衡[J].社会科学, 2006 (11) .

[5]殷萍.法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与限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4 (4) .

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完善 篇11

关键词:网络游戏;直播平台;著作权;视听作品;播放权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87-01

2015年9月2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中国首例电子竞技游戏DOTA2亚洲邀请赛网络直播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上海市耀宇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耀宇公司)拥有DOTA2中国大陆地区代理商完美公司的授权,承办比赛,并且取得了赛事的独家视频的转播权,而广州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斗鱼科技)没有经过授权,却私自在斗鱼网站上直播赛事。原告耀宇公司作为这场赛事的独家视频的转播平台,对斗鱼科技在斗鱼网站直播比赛视频的行为进行起诉,主张斗鱼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以及不正当竞争。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认为赛事画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作品,但是网络游戏的直播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该案的判决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一、网络游戏直播平台不具有著作权作者身份

作为一个民事主体要成为作者,不仅要使创作的作品有独创性,还要具有创作的意图,并对作品有实质性贡献。就意图要件而言,不应做过于扩张的解释,否则将使作者身份扩大到一些“过分要求的贡献者”。对此,在Aalmuhammedv. Lee一案中,法院提出成为作者的三个标准:(1)一个作者通过实施控制措施完全主管作品;(2)可推定作者通过客观证据表示出成为作者的意图;(3)作品可以呈现出创作贡献,这种贡献是无法分割评估的,并且法院认为在许多案例中,控制将变成最重要的因素。

就对作品有实质性贡献而言,在大陆法系的语境下,网络游戏直播平台作为传播者,通常为邻接权人所保护(假定存在这样的权利)。表演者和传播者通常都有着独创性劳动,比如表演者特别的演绎技巧,传播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等,但是,不能因为如此,就赋予作者身份。否则,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作者泛滥”,即任何有所谓“独创性贡献”的人都可以获得作者身份。

二、网络游戏直播平台不受邻接权保护

在本案中,网络游戏直播平台本质属于网络广播组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网络节目广播组织是否构成权利主体引起了巨大争议。为了保障网络游戏组织者授权赛事网络直播的权益,有必要寻求其他路径。有观点认为,网络游戏组织者可以凭借其在赛事直播过程中因合同而享有的邻接权来控制游戏赛事的直播。但是笔者认为,网络游戏的直播不受邻接权的控制。

就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而言,广播组织被作为著作邻接权进行保护。广播组织者权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节目信号所享有的权力。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一)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二)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那么网络游戏组织者能否通过其因合同而享有的广播组织者权,组织他人未经许可对游戏赛事进行实时转播呢?因此,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广播组织条约草案》制定过程中,网络广播组织作为一个争议议题被搁置。目前,提到广播组织者权的国际条约主要有《罗马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TRIPS协定),我国虽不是《罗马公约》的成员国,但是该公约对我国《著作权法》中的邻接权的规定有着深刻的影响。《罗马公约》第十三条规定,“广播组织应当有权授权或禁止:(一)转播他们广播节目”的行为。该规定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规定如出一撤。根据《罗马公约》的英文文本,这里的“转播”所对应的英文单词为“rebroadcasting”,参考世界版权组织对术语的定义,是指通过无线传输而向公众传播作品或相关权客体,因此此处的“转播”只能指无限转播。因此,《罗马公约》中规定的广播组织者只能控制无限“转播他们的广播节目”的行为,对于有线的互联网转播却无计可施。另外,TRIPS协定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组织应享有权利禁止未经其许可而为的下列行为:------将其广播以无线方式转播------”更加明确的将可控行为限于无限转播,排除了有限的网络转播。

三、网络游戏赛事画面不受著作权保护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由此可知,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必须具备独创性、可复制性并且属于智力成果。有学者认为体育赛事缺乏作品所必备的条件——可复制性。竞技活动展现的是动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无论这种比赛中的动作组合是否属于“独创”的,由于其并非以展示文学或科学美感为目标,不能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电影作品和以類似摄影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介质上,有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从形式上看,虽然有“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比较接近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影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以下简称“影视作品”)所要求的特征,然而仅仅满足形式上的特征并不足以认定赛事画面构成影视作品,应当必须考虑作品的独创性要求。我国对影视作品独创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以剧本为基础,经过导演、摄影、音乐、演员等多方面共同创造性劳动制作完成的录影片”才能构成影视作品。网络游戏赛事画面没有达到独创性要求。

综上所述,网络游戏赛事组织者无法根据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阻止未经授权的通过网络转播游戏赛事的行为,法院如果寻求《反不正当法》等其他法律的保护,一旦被滥用,就会使司法审判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中。至今的修改案中规定了“视听作品”是指由一系列由伴音或者无伴音的连续画面组成,并且能够借助技术设备被感知的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或者类似制作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如果修正案能通过,我国就能通过以“视听作品”的途径进行保护。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美国类似的司法经验中关于网络游戏的概念保护,将网络游戏作为视听作品来保护,这正符合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送审稿)》中“视听作品”的修改意见,如果修正案能通过,实践中网络游戏组织者就能依着视听作品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篇12

1 我国著作权保护在网络环境下的缺陷

2001年10月27日, 经过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经由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通过。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明确将“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所享有的财产权, 体现出《著作权法》与我国参与的国际公约如《伯尔尼公约》、《TRIPS》协定的接轨, 同时也是对层出不穷的网络侵犯作者著作权或传统媒体专有出版权事件的应对。第10条第12项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WCT) 使用的术语是“向公众传播权”, 日本在修改著作权法时所设定的定义为“公开传播权”, 欧盟在不改变原有传播权设置的情况下, 专门针对网络传播新增了“公众传播权”这一概念。[1]它们所界定的传播权不再是以传统立法中的使用技术手段为基础, 如“广播权”、“摄制权”等, 而是对所有的传播方式一并不提, 只看重使公众获得作品这一传播结果, 这种广义的概念既能够涵盖目前存在的传播手段和方式, 也能避免因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改法律的弊端。我国著作权法将“ (向) 公众传播权”改为“信息网络传播权”, 尽管正是对目前著作权保护盲点的弥补, 但“信息网络”恰恰限制了“传播权”概念的外延, 不免使人担心将来出现了异于现阶段所有传播方式的新的传播手段时, 我们只好继续修改法律, 法律再一次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更严重的, “陷入技术主义理论的立法泥潭, 著作权和邻接权制度永远缺乏预见性和稳定性。”[2]原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 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这种以列举的方式来规定权利内容的方式便为寻找法律漏洞的网络信息侵权者提供了机会。

2 关于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2.1 著作权侵权形式的认定

对于著作权侵权的形式, 我国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以营利为目的, 复制发行其作品即构成侵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复制”的界定为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 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那么, “从书面到网络”和“从网到网”的刊载行为是否属于“复制”的范畴呢?对此我国著作权法和《伯尔尼公约》均未提供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的一项内容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依据, WCT第一条第4款的议定声明规定:“《伯尔尼公约》第9条所规定的复制权及其所允许的例外, 完全适用于数字环境, 尤其是以数字形式使用作品的情况。”[3]不言而喻, 在电子媒体中以数字形式存储受保护的作品, 构成《伯尔尼公约》第9条意义下的复制。

2.2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可以看出, 在网络空间寻找各种空隙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牟取非法利益的大背景之下, 尽管立法上并不能给予明确的法律依据, 学术界和司法界都倾向于保护著作权人在网络时代的利益, 意图将作品在网上传播的权利分配给版权人。但这仅仅为著作权人保护其在网上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一种可能, 著作权人要真正行使法律赋予他的权利相当困难。因为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作品使用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版权人即使掌握着这项管理网上著作财产权的权利, 也会因管理的时间和成本巨大而放弃或疏于管理。侵权行为出现之后, 权利人起诉并得到赔偿仍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网络环境下, 著作权人维护其合法权利所必须支付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因此, 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国际上由来已久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方法, 在我国建立一个统一的著作权的集体管理组织, 统一管理著作权人作品的使用权和网网络传播权的使用者的权利。[4]这样, 当著作权人无法掌握自己作品的使用情况, 并感到主张自己的权利费时费力的时候, 便可以把自己作品使用权的管理权授予该组织, 由该组织管理其作品的使用权, 并在被法定许可使用或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为著作权人收取报酬。一旦发生侵犯著作权是事件, 也由设有专门管理部门的这一集体管理组织出面打官司。另一方面, 需要大量作品的专门网站也不再需要为了获得合法版权而一一取得著作权人的同意, 只需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这座桥梁获得其已被授权管理的所有相关作品的使用权, 既节省成本, 又保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3 结论

纵观著作权保护的历史, 它总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不断地调整与平衡利益关系, 最终实现的是著作权法的社会功能:在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下, 社会公众能够最广泛地使用作品。网络的崛起, 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体, 也对我们的法律提出了挑战。法律还没有对网络作品著作权进行规范, 一方面, 网络的发展不应以包括著作权法在内的各种社会规范的缺损为代价;另一方面, 著作权法应该尽快作出适应新环境的修订, 使各方都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著作权法对于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存在缺失的现实情况下, 学界对于著作权侵权形式的认定、合理使用的限度和范围、著作权的集体管理等问题做出了相当程度的探讨。本文在结合具体案例和与比较国际公约、条约对于同样问题的处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网络环境下中国关于著作权保护的具体的建议和观点, 以实现法律与民间共同、协调管理的新局面, 实现对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更好的保护, 促进网络传播媒介的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居迁, 杨帆著.网络与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版.[1]李居迁, 杨帆著.网络与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版.

[2]陶双文.网络传播权将导致著作财产权重整[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年版.[2]陶双文.网络传播权将导致著作财产权重整[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年版.

[3]南振兴, 刘春霖.知识产权学术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3版.[3]南振兴, 刘春霖.知识产权学术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3版.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下一篇:境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