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产继承的协议书

2024-08-05

关于财产继承的协议书(精选9篇)

关于财产继承的协议书 篇1

财产赠与和放弃继承协议书

协议各方当事人:

1、付桂花,公民身份号码:

2、宗祥奎,公民身份号码:

3、宗祥波,公民身份号码:

4、宗敏丽,公民身份号码:

宗祥奎、宗祥波、宗敏丽系付桂花、宗凡清之子女,宗凡清、付桂花夫妇在大悟县城关镇宗城村后宗家城92号有占地面积约140平方米住房一宗,宗凡清现已经死亡,经各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付桂花对该房屋占用的份额赠与给宗祥奎所有;

二、宗祥波、宗敏丽自愿放弃对宗凡清部分房产的继承权;

三、上述房屋由宗祥奎一人所有。

四、本协议经各方当事人签字后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各方当事人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各方当事人签字:

二O一四年九月三十日

关于财产继承的协议书 篇2

据《华商晨报》报道, 夏女士丈夫不幸车祸去世, 为思念亡夫, 夏女士多次请求腾讯告知其丈夫的QQ密码, 从而登陆其QQ获得留在QQ空间和QQ邮箱里大量有关两人从相爱至结婚期间的信件和照片。但双方交涉的结果不尽人意:腾讯回复王女士必须按照“找回被盗号码”的方式操作取回密码。此操作得提供本人基本资料、联系方式

、QQ的使用资料、密保资料以及邀请QQ好友为其“作证”。腾讯表示其已同用户达成《腾讯QQ用户服务条款》:用户对QQ号码仅有使用权。此表态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尚且不论个人拥有QQ使用权是否合理, 但用户用于购买QQ秀的Q币是支付现实货币获得的, 诸如此类的虚拟事物因其自身的价值而成为虚拟财产。那么现实世界的法院是否要把这些虚拟财产直接纳入遗产, 并在现实世界中通过继承程序予以分配[1]

二、虚拟财产的类型

网络时代, QQ、MSN、微博、E-mail和网游等电子产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于此同时庞大的网络用户因大量的网络利益定然会引发争端, 上文王女士是否可继承虚拟财产为一例。

首先我们要明确虚拟财产是否属于民法上的物才能接着讨论可否继承这个问题。民法上的物是有价值的, 在无人可能支配之范围内, 除去人类身体, 而能独立为一体之物也。[2]虚拟财产有价值性, 将在下文中讨论。而其又符合物的其他属性, 因而虚拟财产为物。我国只在刑法修正案中将盗窃虚拟财产规定为犯罪, 但民法未对虚拟财产做出界定并给予相配套的保护。我国《继承法》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包括: (一) 公民的收入; (二)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 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 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 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继承法意见》认为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可继承财产做出了清晰规定, 但未表明虚拟财产可否继承。即使大部分网民偏年轻化, 讨论虚拟财产的继承未免过早, 但不排斥纠纷时有发生。矛盾一旦爆发法律空白面对事实就会苍白无力。

在网络上留下的虚拟财产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网络上的账号信息, 例如E-mail、聊天工具、网络论坛等账号信息;第二类是支付现实货币获得的虚拟货币, 例如游戏装备、网店等相关的虚拟财产;第三类则是在网络上产生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资产, 例如微博、照片、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作品。[3]

三、虚拟财产可继承的必要性

虚拟财产与一般继承法意义上可继承财产性质不同, 但因其特殊性在现实生活中有继承的必要。

首先, 虚拟财产具有价值。获得虚拟财产可无偿亦可有偿。大多游戏中玩家的装备如普通产品一样明码标价。据统计, 游戏中的账号, 在2010年9月, 网络游戏《征途》中高级账号的交易价格达到63000元, 网络游戏《完美国际》中游戏账号的交易价格也达到31000元。游戏中的装备, 比如《新武林外传》中“+l6真金晨曦清霜”交易价格就达25000元, 网络《征途2》中“二代至尊天是圣兽”的交易价格是6700元。[4]当然, 聊天工具QQ中的QQ秀、QQ空间的装饰、VIP等需要QQ币购买, 再如人人网上的装饰、赠送的礼物以及VIP等也需要人人豆, 但QQ币和人人豆则要通过支付现实货币才可购得。虽然网络上有免费的邮箱、聊天软件、游戏可供选择使用, 但提供者并不能以免费为由任意处分这些软件。因为用户在免费软件上也花费了同等评价的时间和精力, 以此培育的高等级QQ账号甚是有市场, 否则盗号便不会如此猖獗。在号称“网络虚拟财产第一案”的“李宏晨诉北极冰公司案”中, 游戏《红月》的用户李宏晨察觉自己账号内所有设备没因自己不当操作而凭空消失, 在与游戏运营商协商无果后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但公安机关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而未为立案。因此李宏晨以游戏运营商侵犯其财产权为由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其赔偿连带精神损失在内10000元。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 认定“关于丢失装备的价值, 虽然虚拟装备是无形的, 且存在于特殊的网络游戏环境参与游戏需要支付费用, 可获得游戏时间和装备的游戏卡均反映出作为游戏主要产品之一的虚拟装备具有价值含量。”[5]这个案子说明在司法实务界同样认为虚拟财产是有价值的。这同《继承法》第3条中规定可继承的有价值财产并无二致。

其次, 虚拟财产承载了情感。博客、微博的风靡彻底改变了人与人的交流模式。每人在此传递温暖, 记录珍贵的瞬间, 发出自己呐喊。但是用户一旦不幸去世, 提供商收回这些账号, 留存里边的文字记录、图片、音乐等是否连同收回呢从情理上讲我们活着的人万万不可接受。这些记录虽是虚拟, 但不能否认它们是逝去亲人的一部分, 保存这些无形物是缅怀逝去人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 剥夺这些虚拟东西同破坏实物财产没有分别, 严重地说是精神上的抢劫。

从虚拟财产的价值性以及其精神寄托物的性质看出, 这些虚拟财产有其作为继承客体的必要性。

四、虚拟财产继承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各大网站的各式格式条款。雅虎在用户申请邮箱时会在协议中事先列出“用户如果连续120天内没有登录邮箱, 邮箱将进入休眠状态, 同时系统会删除邮箱内的邮件且不可恢复;还会删除用户设置信息, 设置信息将恢复为系统默认设置……因您超期未登陆或未激活您的邮箱而导致您的账号或相关信息被关闭或删除, 中国雅虎无需向您承担任何责任。”雅虎公司的发言人声称, “我们对在雅虎注册的每位用户做出承诺, 他们在雅虎网上的活动将被保密, 即便在他们去世后也是如此”。雅虎视用户隐私为首要规则。

2009年3月30日, 《国际先驱导报》一篇题为《死了之后, 我的QQ号怎么办》的文章, 文章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200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名叫Justin M·Ellsworth的士兵在伊拉克执行任务时被路边炸弹炸死, 其父John Ellsworth向雅虎公司提出请求, 要求得到儿子在雅虎网站的账号和密码, 以便得到儿子留的遗言、照片、E-mail, 了解儿子的所思所想, 满足家庭对他的怀念之情。而雅虎公司以侵犯死者以及相关人的隐私权为由予以拒绝, John Ellsworth无奈之下向法院起诉。法官最终在判决中提出了一个使John Ellsworth同雅虎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允许雅虎公司将大兵的E-mail等刻录在CD盘上, 然后交给其家属, 但密码没有一同交付。[6]此案也被称为迄今最为著名的数字遗产案。

不考虑价值判断, 单从经济角度看, 采用刻录光盘的方式必然会增加雅虎的经营成本。相反, 法律承认了虚拟财产的可继承性, 无可否认保存逝者的邮箱等同样会给雅虎带来巨大的维护、运营成本。

在虚拟财产的可继承性中, 隐私的价值、公司的成本同继承人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立法者应如何抉择从隐私角度, 隐私关系到人的生活安宁和尊严, 雅虎提供的产品必然要尊重隐私, 一方面出于对人的尊重, 另一方面是雅虎营销的策略。但将隐私的价值同继承人利益比较, 立法者的价值观同意继承人的利益, 更能产生好的社会实效, 满足生者的情感。

为此公司要做出妥协, 不过公司的成本还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压低的。通过核算运营成本、限制申请人数、政府提供一定支持等方式降低公司成本。这三方面的冲突在理论上得到了解决。

综上, 支持虚拟财产的可继承性满足了其自身特有的性质以及社会利益, 所以法律应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对此做出规定从而解决更多纠纷。

摘要:网络时代, 各种虚拟财产出现, 围绕着这种新型财产的纠纷不断发生。我国法律未将此纳入调整的范围, 出现了法律空白, 未对虚拟财产下明确的定义, 也没有相关的规制。虚拟财产可否继承定然成为实践上的大问题, 此问题涉及到了隐私的价值、公司的成本同继承人的利益之间的权衡, 比较三者, 继承人的利益所体现的价值从情理上更为社会所普遍接受, 其他两者必然要做出妥协。

关键词:财产,虚拟财产,继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制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398.

[2]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152.

[3]耿伟杰.数字遗产继承的必要性[J].数字兰台, 2011 (6) :20.

[4]网易游戏频道.一周虚拟交易排行[EB/OL].http://game.163.eoln/11/0351/03/6VSHOAR800314KSI.html, last visited at2011-03-15.

[5]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书 (2003) 朝民初字第17848号.

关于财产继承的协议书 篇3

关键词:转继承;财产;共有;公证

案例简介:

林某与王某系夫妻关系,二人共生育三个子女,长子林甲,次子林乙,三子林丙。王某于1990年死亡,林某于2000年用自己的钱购买商品房一套(登记在自己名下),2005年死亡。长子林甲于2003年与张某结婚,2007年死亡,林甲死亡后留有妻子张某及独生子林小甲。现林小甲到公证处要求办理上述商品房的继承公证。经核,林某父母早故;林甲生前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也无遗嘱;林乙、林丙及林甲之妻张某均自愿放弃该商品房的继承权。问:林小甲将该商品房过户到其名下,应办理什么公证?我处产生两种观点。观点一:应办理法定继承公证和转继承公证,即在办理法定继承公证中,林乙、林丙放弃继承权,由林甲一人继承,后通过转继承及在转继承中张某放弃继承权,最终由林小甲一人继承。观点二:应办理法定继承公证和转继承公证及赠与合同公证,即在办理法定继承公证中,林乙、林丙放弃继承权,由林甲一人继承。因林甲在遗产未分割前死亡,其可继承的遗产份额属于其夫妻共有财产,即应将夫妻共有财产中一半分割给妻子张某所有,留下的部分为林甲的遗产,林甲的遗产通过转继承及在转继承中张某放弃继承权及张某将自己的份额赠与给林小甲,最终由林小甲一人继承。

一、转继承制度的简介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作为夫妻共有财产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继承财产的物权取得时间可追溯到继承开始之日,从而让法律界人士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转继承制度上,如何理解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归属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继承法并未规定转继承制度,有关转继承的规定见诸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贯彻继承法的“意见”)。也就是说,我国转继承制度来源于司法解释。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转继承及转继承的特点。

何为转继承呢?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继承人承受的一项法律制度。①实际接受遗产的已死亡的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称为转继承人,于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继承人称为被转继承人。转继承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转继承必须是在继承人在继承开始以后,分割财产以前死亡方才产生。如果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则为代位继承,而不能发生转继承;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后死亡的,其已取得遗产的单独所有权,其法定继承人得直接继承其遗产,也不会发生转继承。其次,转继承必须是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未放弃继承权。若继承人放弃了继承权后死亡,则因其放弃而不享有继承权,没有参与继承遗产的权利,当然也就不会发生转继承;如果已死亡的继承人在继承开始以后,财产分割完才明确表示表示放弃遗产,那么就不存在转继承的问题,而是对自己财产所有权的处分。再次,转继承不仅存在于法定继承中,而且存在于遗嘱继承中。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以后,财产分割以前死亡的,他的法定继承人同样可转继承遗嘱继承人的那份该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继承一旦成立,被转继承人应取得的被继承人的遗产份额即成为其遗产转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并由转继承人直接参与被继承人的遗产的分配。

二、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的归属的相关法律规定

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的归属问题,即转继承中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有财产,到底如何界定,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转继承是遗产继承权利的转移,是一种权利,转继承财产与夫妻共有财产间无关。转继承的客体是被转继承人的继承权,所以,被转继承人的应继承的份额不能作为夫妻共有财产。另一种观点认为,转继承只是将被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移他的继承人继承,转继承你转移的不是继承权而是遗产所有权。因此,应将被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转继承关系的客体是被转继承人应取得的遗产份额。下面,笔者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梳理,从而揭开其内在的本质。

首先,在学界中认为对转继承制度之规定的开山鼻祖为贯彻继承法的“意见”,即贯彻继承法的“意见”第五十二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合法继承人。”第五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移给他的继承人。”其实不然,早在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贯彻民事政策的“意见”)第五十一条就有相关规定,即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应继承份额由他的法定继承人继承。从贯彻民事政策的“意见”可以看出,最高院认可转继承客体为财产,而不是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贯彻民法通则的“意见”)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遗产未分割的,即为共同共有”。既然在遗产分割前就可作为继承人的财产,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配偶有分割夫妻财产的权利,分割后继承人所得的财产可作为遗产,再发生转继承。因此,从贯彻民法通则的“意见”也可看出,转继承转移的是财产,而不是权利。

其次,明确继承开始的时间,对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的归属也有重大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可见,被转继承人财产的取得的时间是以被继承人死亡之日开始,而不适用物权变动的一般原则,即不以登记或者交付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nlc202309020013

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而第十八条第三项“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继承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第十五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作为继承人依法可以继承的遗产,在继承人之间尚未实际分割,起诉离婚时另一方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在继承人之间实际分割遗产后另行起诉。”从婚姻法解释三第十五条规定可以看出,法院对离婚的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继承的遗产但离婚时未分割认可为夫妻共有(除非放弃或丧失继承权)。

对上述梳理的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眼光去看待它,而应当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它,这样才能更好的研究转继承的法律关系。从上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取得的时间是被继承人死亡之日,即被转继承人自继承人死亡之日即取得物权。

(2)转继承法律关系的客体为遗产。转继承作为法定继承制度之一,继承法律关系的客体为遗产,因此转继承客体也应当为遗产,而不是被转继承人的继承权。因此,转继承实质上是两个先后发生的继承过程的混合,又称为再继承、转归继承、连续继承或者第二次继承。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应作为夫妻共有财产。

三、公证实务对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的归属的处理

公证员在办理继承类公证业务中常常碰到转继承法律关系,它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被转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之日已结婚的,在分割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时应将该继承的财产作为夫妻共有财产先分割,后再办理转继承;另一类是被转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之日未结婚的,其后即使结婚,该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也不能作为夫妻共有财产进行分割,该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为被转继承人的个人遗产,夫妻另一方只能以法定继承人的身份去继承。在第一类情况下,被转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之日有婚姻关系存在的,该被转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就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在适用转继承时,还应区别对待。首先,如果被转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死亡前办理了离婚手续且生效,由于其应当继承的遗产份额仍然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故原配偶有权要求分割夫妻财产。但原配偶不再具有特定的身份(丈夫或妻子),因此不享有转继承权。其次,如果被转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死亡前婚姻关系有效存在的,其应当继承的遗产份额作为夫妻共有财产,应先进行夫妻财产分割,分割完后留下的部分为被转继承人的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去继承。原配偶在被转继承人死亡之日仍具有特定的身份(丈夫或妻子),因此享有转继承权。综上所述,回到本文案例,被转继承人林甲所继承的财产为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先进行夫妻财产分割,留下的部分才属于林甲的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去继承(转继承)。

参考文献:

[1]马宏俊主编:《公证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页

[2]周水森:《转继承只是继承权利的转移》,载《法学》,1987年1月

财产继承答辩状 篇4

答辩人与上诉人继承权纠纷一案,已由xx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上诉人不服,提出上诉,答辩人现答辩如下:

一、上诉状所述不符事实,前后矛盾

1、上诉人和答辩人的父亲是登记结婚,他们向xx区民政局申请的都是丧偶后的结婚登记,不是申请的补办结婚登记。发给双方的结婚证不是补办结婚的结婚证,而是双方申请同意在xxxx年x月x日结为夫妻的结婚证。

2、“承诺”是单方的、无效的,却谎称为双方协议。

上诉人所指的“承诺”,只是上诉人一方的,缺少答辩人之父张xx的。上诉人把单方承诺理解为双方协议,缺乏依据。事实上,按“承诺书”上的日期,现过户的房子当时还系企业的产权。

上诉人出示的`“承诺”有多处作假,上诉人的签名有涂改、不像自己所签,签名处有破损,从上诉人三个字的颜色可以肯定是近段时间所签。虽“承诺”是一方的要约邀请,但作假还是要提出来。

3、关于“遗嘱”的不存在及多处自相矛盾

上诉人在公证处办理的《继承权证明书》中证明答辩人之父生前无遗嘱,在一审补充答辩中又认为公证不实,应有“遗嘱”,但并没有“遗嘱”提交,也没有公证部门关于有“遗嘱”的证明,而将自己签名的“承诺”作为遗嘱,又自辨为是象征性的遗嘱,既然是一种法定有男女性别区分的结婚承诺书,又如何能辩解成不需要区分性别,就能完成的遗嘱。真是前后左右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是“承诺”、还是遗嘱、还是协议,总要有与之关联的答辩人之父的签名才有意义。

二、一审判决认定上诉人提供虚假信息并没有错。

上诉人在办理公证时,谎称答辩人父亲无子女,上诉人为唯一的继承人,取得公证、房产、媒体等部门的信任,于xxxx年x月将答辩人之父名下的房产过户,并准备卖给他人。一审法院认定其提供虚假信息并没有错。

对于公证部门审查不实,媒体为利益驱动,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替行假者撑腰打气,做假开道,诋毁答辩人及之父亲的名誉,欺负一个下岗无业,被人收养,至今不知生身父母是谁的弱女子所造成的伤害,答辩人将依法另行追究责任,讨回公道。

三、一审判决在婚姻效力上的认定符合事实并依据了法律

上诉人主张婚姻效力应溯及至xxxx年x月x日的“承诺”日,但并无证据。虽然,曾有做保姆的事实,却无结婚前以夫妻名义同居的证据。更无办理婚姻登记存在客观障碍的证据。相反,上诉人依据的“承诺”为上诉人一厢情愿,无答辩人父亲的签名。同时,周边群众及答辩人父亲的单位证明:双方为登记结婚,不是补办结婚登记,只认同xxxx年x月x日以前为保姆关系。答辩人至今没有看见上诉人在 xxxx年12月29日以前办理暂住父亲家的任何证件。从派出所查实,上诉人是xxxx年x月x号迁来父亲家的。上诉人也很清楚,xxxxx月x日登记结婚后只是法律上的夫妻,不可能有夫妻之实。因答辩人之父有严重的疾病。

四、一审判决在处理财产上的不当与错误应当纠正

答辩人父亲的遗产有:房屋一套间,现金,母亲的个人遗产金項链一条、金戒指一枚、金耳环一对、瓷器两只等。上述财产都有证据证明。判决只对房屋、上诉人承认的现金进行了分割,而对其他财产则予以否认。

计算补偿金的方法错误,补偿应是12452.63元。

五、上诉人再次提出诉讼时效的主张不成立

答辩人之父死后,遗产并未分割,答辩人有继承权和使用权,答辩人发觉上诉人xxxx年x月过户的行为侵犯了答辩人的财产权、继承权后。于同年6月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从知道权利被侵到主张权利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完全符合国家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上诉人主张“承诺书上签字”和“答辩人父亲死亡时间”起,计算时效的说法,并不符合本案事实。

综上所述,上诉人主张不符合事实,又违法,请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此致

Xx市中级人民法院

答辩人:张xx

关于财产继承的协议书 篇5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概述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内涵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存在于与现实具有隔离性的网络空间中、以网络空间为载体,能够用现有的度量标准衡量其价值的数字化新型财产,其中具有比较普遍认知性的包括淘宝店铺、Q币、游戏装备等,此类财产是网民用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买入的用来满足自己精神上需求或者用以获取收入的信息资源。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 虚拟性

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组电磁记录,是存储于一定的服务器上的电子数据。这些记录只能依赖于网络空间,它所表现出的形态也存在于网络世界中,是一种虚拟社会里的虚拟财产。它与现实世界的转换依靠它的其他属性来实现。

2. 价值性

财产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所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财产应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般用货币这一商品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网络虚拟财产如游戏账号的等级、淘宝店铺的信誉等这一般要耗用一定的时间去实现,同样也可以用与其相当的货币来衡量其价值。

3. 时间性:

网络虚拟财产有其存续的时间期限,但这种性质并不能阻断其作为财产的本质,比如债券、支票、本票等票证也是有时间期限的,但它们仍然是属于财物,其中的少数还属于现金等价物。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

从物权的属性上来看,传统的物权理论认为物权的客体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是有形的,即具有有形性和独立性的特征,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物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既有有体物也有无体物。物的范围早已不限制在有形、有体的范围内,只要其具有法律上的排他支配可能性或管理上的可能性都可以被认定为物。现代各国的立法确认空间为物,便是物的概念扩张的结果。由此可见,物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只要不危及物权体系的基本理念,对其中的个别部分进行修补都在允许的范围内。由此可见,虚拟财产虽然是无体物,但其仍然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虚拟财产被归入物的范围,是时代的趋势,是社会的需求。

众所周知,网络用户拥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大多数还具有转让该用益物权的权利,而所有权仍归运营商所有。网络用户拥有以上权利是基于网络用户与网络运营商所签订的服务合同,网络用户在享有这些权利的同时对网络运营商也负有一定的义务。通常网络运营商会限制网络用户一些行为,要求网络用户遵守一些不作为义务。如果不履行义务,网络用户将丧失对虚拟财产的相关权利,这又表现出债权的属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事物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关系,使得物权与债权的界限在某些场景下显得不够清晰,同时具备物权和债权的特征。可以看出,虚拟财产就具有这一特性,可以认定它属于一种新的混合型权利。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可继承性

(一)虚拟财产不属于现行《继承法》的遗产继承范围

虽然虚拟财产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但是它可否认定为我国继承法中的遗产呢?我国《继承法》第三条对遗产的范围作出了规定,即:“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我国的继承法对于遗产范围的规定采用了列举加兜底的方式,显然虚拟财产不属于前六种界定。那虚拟财产是否属于“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从《继承法》所列举的情况来看,被纳入遗产范围的财产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虚拟财产是可以被解释为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的。但是我国大多数虚拟物品纠纷案件被定性为侵犯通信自由或者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而非盗窃罪,似乎又不承认其是合法的财产性权利。随着虚拟网络世界的丰富,由网络财产引发的纠纷时常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虚拟物品迫切需要《继承法》作出新的界定以对其进行管理。

(二)网络虚拟财产可纳入继承法范围的理由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是归网络运营商所有还是用户所有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归网络运营商所有,即网络账号及其附属物等一切都归网络运营商所有;另一种认为归网络用户所有,即账号归网络运营商所有,而由用户自己从零到有创建起来的付出劳动或金钱等有价值的虚拟财产则归用户所有,如Q币、网游装备、网店信誉等。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网络运营商和用户通过自愿签订服务协议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网络运营商通过提供网络平台的相关服务,并享有收取一定服务费用等的权利;而用户负有支付费用等的义务,同时享有创建并使用平台账号等的相关权利。用户在使用账号的过程中所购买的Q币、装备等都是其花了一定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创建的属于自己的虚拟财产,这样的虚拟财产应属于用户的个人财产,用户对这一部分财产具有排他支配的权利,即使是网络运营商也不得随意干涉。

网络虚拟财产的组成成分是十分复杂的,它的继承并不是一概而论的。一个网络财产可能由很多份网络财产组成,就好像一组数据是由好几个程序有效运行而形成一样。对网络财产进行继承,首先要对其进行分割。将其分割成属于网络服务商和属于网络用户的两部分。这一标准可以遵循是否耗用了网络用户的劳动时间或者是网络用户是否付出了相应的对价,即在该虚拟财产初始状态下至它现在所呈现的状态间增值的部分。这一部分可按市场价来衡量其价值,没有市场价值就按双方协商的价格,双方无法协商就参照该网络虚拟财产相似的网络虚拟财产的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价格。另一类网络虚拟财产不具备财产意义上的增值部分,仅仅在该虚拟财产上增加了依附于具体人格的电子数据,如图片、文字、邮箱地址等。这一类财产的继承意义即安慰被继承者亲人的心灵的缺失,对他们具有不同的意义。有观点指出这类财产的继承会侵犯被继承者的隐私。隐私是仅对于有权利能力的人而言的,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止于死亡,当自然人死亡时,权利能力终止,自然也就不存在侵犯其隐私的可能。可以将具有纪念意义的部分作为财产拷贝出来作为网络虚拟财产由继承人继承。

2012年由24岁淘宝女店主熬夜死亡而引起的淘宝店铺继承的讨论对我国现行的《继承法》造成了冲击。下面以淘宝为例分析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根据2015年4月24日生效的《淘宝平台服务协议》第4.1条店铺管理中的第二款规定:“由于店铺转让实质为店铺经营者账户的转让,店铺转让的相关要求与限制请适用本协议3.2条账户转让条款。”根据该协议第3.2条规定:“由于用户账户关联用户信用信息,仅当有法律明文规定、司法裁定或经淘宝同意,并符合淘宝平台规则规定的用户账户转让流程的情况下,您可进行账户的转让。您的账户一经转让,该账户项下的权利、义务一并转移。”从以上两条规定可以看出,淘宝店铺的转移实质上是淘宝账号的转移,在有法律、司法裁定或者经淘宝同意的情况下,只要符合一定淘宝规定的程序条件,就可以进行转让。目前淘宝同意的转让有两种,即支持因离婚和继承的情况下进行店铺的过户。在过户的时候,账号的权利和义务一并继承。但是我国《继承法》并未明确将虚拟财产纳入继承遗产的范围内。然而这种需求是存在的,《继承法》应对其进行明确规范。

三、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继承立法的构想

我国《继承法》自1985年实施以来已经有30年了,人们所拥有的财产形式从有形到无形,从单一化到多样化。随着虚拟财产问题日渐突出,现代化的财产形式有待于被法律认可。虚拟财产继承的客体表现为网络信息数据的数字信息或磁条记录,虚拟财产继承的主体是继承人。继承人在向网络运营商提供被继承人死亡证明、遗嘱等以及证明自己是继承人的材料后有权享有被继承人拥有的一切权利,如使用、下载、转让等,并对网络服务商负有被继承人应负有的一定义务,如给付一定的费用等。

那如何将虚拟财产纳入《继承法》的遗产界定范围中呢?目前关于界定遗产范围的规则,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第一种是“正面概括加列举”模式,如我国《继承法》中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并列举了七类具体的财产形态(第3条和第4条);第二种为“正面概括加反面排除式”模式,如依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之规定,被继承人财产上之一切权利是遗产,专属于被继承人本身者除外;第三种为“正面列举式与排除式”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在《葡萄牙民法典》中,列举了四类属于遗产的财产,并将基于性质或法律规定随主体死亡而消灭的排除在外(第2025条和第2069条)。由于现在的财产形态和财产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地变化,采用正面列举恐怕无法跟上时代发展节奏,有些例外情形也难以规定。笔者认为第三种模式具有相对优势,既可以包含一定的例外情况,又能使公民有期待的可能性。把虚拟财产列入继承范围是迫切的,但是这又是需要等待的,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摘要: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财产形式,它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价值。但是目前我国的《继承法》并未将其纳入继承范围内,而因虚拟财产引发的争议日益频繁,因此加大对网络虚拟财产继承的法律保护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内涵、法律属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继承法范围的构想,旨在为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继承,立法

参考文献

[1]杨立新,王中和.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其基本规则[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06).

爱情与财产继承 篇6

在商业社会的日常经营中,打斗最多的是男人,他们在决策、管理和交往中打下了性别的烙印,民营企业也更多是男人在管理,所以有必要来讨论男人的事。

男人对于爱情的看法和女人是不一样的。人类最初没有爱情,早二十万、三十万年有人类,但是“爱情”这个词汇出现在近五千年,爱情本身是一种道德、伦理关系、约定、状态,也是一种情感,不管哪方面去定义,它的时间都短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

爱情是怎么来的呢?在摩根的《古代社会》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起源》的书里有描述。人类有了剩余财产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传给自己的孩子,那么怎样才能识别自己的后代?这就由群婚变成一夫一妻制,就是一对一的约定,这样才能保证确实是自己的。后来又发明一种习俗,叫处女崇拜,动物界老虎、狮子都没有处女膜,但是人类发现它可以识别、证明结婚后的孩子肯定是自己的。这就有了处女图腾和处女崇拜。 但是有的处女结婚后生不了孩子,财产还是没法传,所以又发明了纳妾制度,帮助大姐生育,但是不能取代大姐的地位。后来男人又把它变成娱乐功能、交际功能。

为了更好地约束道德,形成舆论,区别于过去一对多、多对多、群居的混乱,这时有了爱情这个词,变成一对一性关系的伦理要求和捍卫一夫一妻制的道德要求。爱情和处女崇拜、纳妾制度同时产生,但它只是软约束。一对一是道德的叫爱情,一对多叫滥情,用在女人身上叫骚情,用在男人身上叫滥情。

爱情现在已经扩大到跟婚姻可以没关系,你只要跟一个人一直好很长时间,就可以叫爱情。比如赵四小姐跟张学良,一开始很多人认为他们不是爱情,但是她扛了37年,就成了爱情。爱情指称一对一、稳定的两性关系,用爱情来美化。所以爱情本身起源于对私有财产继承的要求。

男人因为性的问题,导致财产发生分离的问题越来越多,他们在发展事业当中,会和很多异性发生关系,这中间不断产生情感故事,性与财富、征服、暴力交织在一起,也成为文学作品和历史当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看点。

传统社会中的富人像李嘉诚、王永庆等等,他们婚姻基本模式是一个太太,后面若干个小老婆,偶尔在外面拈花惹草,然后生出一堆孩子,有注册的、没注册的,所以他们的财产在第二代注定要分离,随着他们精子的不断扩散,财产也就扩散了。

这是过去的一种模型。现在有了高科技,可以让男人逃脱财产分散的宿命又能拥有多女人,最近香港二李做出了示范。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和李家杰是第二代,如果俩儿子有俩儿媳妇,实际就分成四份了,四份下边每个再有几个小孩,就越分越小。假定儿子都没媳妇,直接有孙子,那往下传就可以少分掉一半。原来这没有办法操作,因为生孩子你不能控制,现在有了试管婴儿,直接用基因工程来解决,每一次人工受孕至少生俩,多了能生三个,而且妈跟财产没有关系,保证财产传下来。这是人类发明试管婴儿意外的发现,但是这样有可能会导致性的泛滥。梁洛施和李泽楷就是这样,事先说好可以生,但是不能结婚,生完了撤,孩子留下。这表明男性既要财产集中不流失,又要性的自由,不承担家庭责任。

男性最终本能的东西通过科技得到了又一次释放,男人在现代社会当中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当然女人的财富也可以用这种方式。

现在媒体也越来越开放,性、家庭、婚姻、子女、爱情逐步都可以分开,一对一传统爱情的约束在现代社会减弱了,大家开始重新审视爱情观念。

冯氏风马牛

财产继承中债权人权利的保护 篇7

关键词:财产继承;债权人;权利保护

一、财产继承中债权人权利保护的相关知识

(一)财产继承

财产继承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财产继承权。

(二)债权人

债权人,“债务人”的对称。债的主体之一。在债的关系中,有要求他的债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或者不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的人。在罗马法中,债具有严格的人身性质,债权、债务不得转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换关系的复杂,债权债务逐渐可以转让,允许第三人享受债权或者履行债务,所以债权人的严格的人身信任性质则远远超过了过去。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在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绝对情况下进行创分的,在大多数债的关系中,当事人可能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既享受权利,又承担义务。

二、我国财产继承中债权人的权利保护现状和建议

(一)现状

1.债权人缺乏保护意识

由于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型国家,以及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原因,导致我国公民普遍缺乏法律意识,所有权得到保护,债券必须履行等法律原则,无法成为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债权人在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往往缺乏对自身的保护意识,遇到权利侵犯,没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相关法律知识不健全,一味采用暴力等方式解决问题,最后酿成悲剧。

2.遗产范围规定不明确

我国采取直接继承制度,即从继承一开始继承人的财产权利和义务就概括地转归继承人。这意味着被继承人的债权由继承人收取,债务由继承人承担,被继承人的债权人只能向继承人行使权利,债务人只能向继承人清偿债务。因此,必法定财产继承中债权人的利益须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使继承关系确定下来,以便尽快了结被继承人所遗留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我国继承法却规定,自继承开始以后至遗产分割之前,继承人实际上都不确定,继承关系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在今年来我国的《遗产法》中,虽然各个条例已经紧跟时代,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说明不明确,在债权人权利受到侵犯直至上法院对决时,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而不了了之,给债权人的权利保护带来了不便。

(二)建议

1.提高自身法律法规意识

没有法律知识做基础,谈法律意识,就如空中楼阁,只是幻想,不切实际。作为大学生既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又要努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只有这样啊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有的放矢。对自己的有效管理,是每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一个人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试想,一个人都管理不好,何谈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呢。

债权人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提高法律法规意识,不要等到问题来临时候才对簿公堂,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利用各种方式把法律法规建设与当前时事特点结合起来,尽可能的引导广大债权人树立正确的理念和法律法规意识。每隔一段时间召开相关会议,听取各方经验,共同建设和维护好《遗产法》,为债权人谋利益。我国对于债权人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够重视,就如明确规定债权人只有先向主要当事人提出偿还债务的要求,当主要当事人无法实现债权人这要求时,债权人才能向其他担负连带责任的债务人提出偿还债务的要求,但是实施起来并没有相关的明确法律法规。

三、結语

债权人权益保护问题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强调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是因为现行继承法在这个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当我们强调这个问题时,必须注意把它放到适当的位置。一个人死后,他的遗产应当首先用于解决依靠死者生活且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生活之所必需。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有明确的规定。这一规定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应当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即使被继承人活着时对其进行破产,也必须为他扶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这可以说是基本人权对债权的限制。债权人的保护问题还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依靠法律武器,才能维护好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参考文献:

[1]史尚宽.《继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张玉敏.《继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3]郭明瑞等.《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4]马原,高胜平.《继承法及规定新释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5]孙若君.《继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赠与≠继承——处置财产要谨慎 篇8

继承一般产权财物无须返还

2008年年底,苏州张先生身患重病,他考虑到自己与前妻所生的女儿小文大学还没有毕业,想给她留下一份嫁妆,于是写下一份遗嘱,留给女儿5万元钱和一条金项链、一块玉观音玉佩。此时,小文眼含热泪赶到医院看望病危的父亲。张先生的现任妻子刘女士将5万元现金、金项链和玉观音玉佩交给小文,小文也给继母出具了收条。

张先生和小文见面后更加觉得愧对女儿,于是又立下一份遗嘱,宣布前一份遗嘱作废,将自己名下房产的一半产权留给女儿。

张先生逝世后,由于出现了两份遗嘱,而且两份遗嘱关于房屋、财产的继承争议巨大,张先生的女儿要求继承父亲的房产,她的继母刘女士则认为小文在病房拿到的5万元、金项链、玉佩等财物是她根据第一份遗嘱的内容才交给小文的,如果小文要求继承房产就必须交还财物。为此小文与继母对簿公堂。

法庭审理认为,遗嘱人张先生所立的两份遗嘱,均系其亲笔书写,属自书遗嘱,该遗嘱合法有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财产继承应以“最后遗嘱”为准,因此小文可以继承一半产权。刘女士要求小文返还的财物,均系张先生的个人财产,当时,刘女士是根据张先生的意愿将财物交付给小文,因刘与张系夫妻,应当认为刘女士亦同意此事。上述行为符合赠与行为,小文不必返还这些财物。

讨回一半产权却要支付折价款

齐老太与王老先生住在夫妻共同所有房屋内。王老先生过世前曾有遗愿,希望把房子的一半产权送给孙子小王。2004年,小王及齐老太办理了继承公证,包括房屋在内的王老先生的所有财产均由老伴齐老太一人继承。同时,齐老太又与孙子小王签订了公证的赠与合同,约定小王承诺一直赡养齐老太至去世,齐老太自愿将房屋产权份额中的50%无偿赠与小王。之后,齐老太便一直与小王和小王的父母——自己的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起初的几年,双方相处得还算融洽。可到了后来,由于一些家庭琐事,双方发生了矛盾。

2007年4月,齐老太自行搬离在外居住。而最令齐老太伤心的是,自己在2008年乳腺癌复发,长达一个多月的住院期间,小王竟然一次也没来探望过。心灰意冷的齐老太起诉至法院,要求将房屋归自己所有,并愿意支付给孙子150万元的房屋折价款。

法院判决:房屋产权归齐老太所有,小王必须在30天内搬离;齐老太则应当支付小王房屋折价款150万元。

赠与外孙女想收回不容易

李老先生夫妇一直居住在一套售后公房内。该房产权虽属夫妻共同财产,但产权户名一直登记在妻子徐老太一人名下。

2008年7月,李老先生夫妇和外孙女小姚去了房地产交易中心,以买卖的形式将房子过户到了小姚名下。房屋过户后的一段时间,家里倒也风平浪静,小姚虽然获得了房屋的产权,但也没有提出任何居住上的要求,房子还是由老人住着。

可一次意外却导致了家庭矛盾升级。去年8月,李老先生夫妇起诉到法院,以徐老太是文盲,房屋的过户未征得财产共有人李老先生同意为由,主张撤销徐老太与小姚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法官调出房地产交易中心留存的照片,上面清楚地反映,在签约时,李老先生本人就在现场,并在徐老太身后关注了整个交易过程。

法院判决:驳回李老先生夫妇的请求,房子依然归外孙女小姚所有。但通过法庭的调解工作,小姚自愿每月给付老人400元的生活费,承诺今后将继续照料老人的起居生活。

赠与后辈财物不如订立遗嘱

老年人在对待财产处理时,一定应慎重考虑,不要一时冲动。如果考虑不清楚,未必一定要在生前就把房屋产权或者财物处理掉。如果老年人在生前完成了自己名下房屋的赠与后,其他人尤其是没有获得房屋产权的其他子女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来影响老年人。此外,房产通过赠与方式处理并没有特别好处。因为,通过赠与合同或者名为买卖实为赠与的方式过户房屋产权都是需要缴纳税款的,完全可以通过订立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的方式,安排自己名下的房产。这在目前不仅不用纳税,还更能保护老年人,一旦情况发生变化,老年人可以更为自主和便捷地撤销这些文书。

关于财产继承的协议书 篇9

关键词: 英国18-19世纪    财产继承法    简·奥斯丁

一、18-19世纪英国的财产继承法与简·奥斯丁的小说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 Ireland),是西方比较发达和古老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的法律起源最早、历史最悠久。英国的继承法是其法律體系中的一枝独秀。18-19世纪的英国,受教会法的影响,财产继承分为动产继承和不动产继承两个部分。英国的动产一直奉行分割继承的原则,遗产分为三份:妻子、子女、教会各继承一份,其中交给教会的三分之一称为“死者的份额”。不动产继承是土地继承,实行长子继承制。当时人们的主要财产为不动产,动产在个人财产中一般只占很小比例。此外,当时英国社会还存在限定继承权。即对于没有儿子的家庭,其不动产由男性亲属继承。

简·奥斯丁是英国十八世纪末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她以幽默讽刺的笔法,无比丰富地刻画出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和思想。在短短的四十一年的生命中,她一共创作了六部小说,部部精品。奥斯丁由于自身的生活范围有限,她的取材面积较小,但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其作品轻松诙谐、精雕细琢,宛若“三英寸大小的象牙雕刻品”。她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的手法,在英国的小说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她的作品主要描述中产阶级的生活和婚姻,处处折射出18-19世纪时期,英国财产继承法对人们生活及婚姻的影响。下面笔者将以《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为例阐述财产继承对当时社会活动的影响。

二、财产继承法与《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者通过讲述班纳特姐妹的爱情纠葛,整部作品精雕细琢,风趣诙谐,将当时的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时无刻不渗透出财产继承法对英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婚姻观的影响。

在文章第七章作者描述到“班纳特先生的全部家当几乎都在一宗产业(不动产)上,每年可以借此获得两千镑的收入。说起这宗产业,真是他女儿们的不幸。他因为没有儿子,产业得由一个远亲来继承,至于他们母亲的家私,在这样的人家,本来也算得上一笔大数目,事实上却还不够补偿他的损失。班纳特太太的父亲曾经在麦里屯当过律师,给了她四千镑遗产”[1],为了让女儿们将来衣食无忧,班纳特太太生平最大的事就是给女儿们找个有钱人家。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得知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不动产继承实行长子继承法,由于班纳特先生没有儿子,遵循限定继承法的原则,其不动产只能由他一生都没有见过面的表侄柯林斯来继承。因此,班纳特太太特别痛苦,认为“自己的产业不能由自己的孩子继承,却要让别人来继承,这是世界上最难堪的事”[2]。按照限定继承法,班纳特先生因无儿子,其不动产继承人是限定的,由其家族中其他男性亲属继承(其表侄柯林斯先生)。柯林斯先生古板平庸又善于趋炎附势,巴结上了一位有钱的女施主咖苔琳夫人,便自以为了不起,以为像伊丽莎白这样的姑娘(班纳特先生的二女儿),“尽管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不幸财产太少,把可爱、优美的条件都抵消了”[3]肯定会答应他的求婚,以便他在继承班纳特先生的财产心安理得,因此他对求婚十拿九稳。在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后,他既不解又气愤,但并不伤心。他要结婚并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好像什么女人都可以当他的妻子。因此就出现了三天之内,他又向另外一位女性求婚这种啼笑皆非的场面,而第二位被求婚者是伊丽莎白的好朋友——夏洛蒂,竟然答应他的求婚,也令人感到吃惊。夏洛蒂财产很少,长得又不标致,嫁人是她唯一体面的出路,“总算给她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3]。达西和彬格莱都是依靠继承祖辈的不动产成为富有的中产阶级——人们竞相争取的“金龟婿”。

除了不动产继承外,从作品中还可以了解到当时动产继承的情况。班纳特夫妇的婚约上规定:班纳特太太及其女儿们可享有五千镑的遗产。彬格莱的妹妹有两万镑的财产,达西的妹妹有三万镑的财产都是属于动产。可见当时的长子继承制和限定继承法只体现在不动产继承方面,而动产方面则可以考虑次子和妻女的利益。当时,女性无权继承不动产,但在出嫁时可以得到一笔现金作为嫁妆。但是当时人们的财产主要是不动产,因此女性要想改善生活状况,就必须觅得一个有钱有势的“金龟婿”,这就可以解释达西、彬格莱为什么这么受女性欢迎了。对于男子来说,同样需要通过和门当户对的女性联姻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文中韦翰放弃伊丽莎白(班纳特的二女儿,聪明优雅、美貌动人,但只有一千镑的财产)而转而追求金小姐(长相普通、一脸雀斑,有一万镑的财产)也就解释得通了。现状催生了人们畸形的婚姻观:婚姻不以爱情为基础而以经济为基础。许多人的婚姻根本没有幸福可言。

三、财产继承法与《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讲述的是埃利诺和玛丽安俩各自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通过人物的悲欢离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展示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同时也揭示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小说开篇便反映了当时的财产继承法对中产阶级生活的影响。本中是这样描述的:诺兰庄园的老主人终身未婚,因此他把家业(不动产)传给了陪伴他的侄儿亨利·达什伍德先生。亨利·达什伍德先生的前妻给他生了一个儿子,现在的太太则生了三个女儿。老绅士死后,人们宣读了他的遗嘱,他把家业传给侄子的同时,限定要将财产提供给他的儿子还有他儿子的儿子——一个才四岁大的小孩子。这样,亨利·达什伍德先生便“无权动用田庄的资产,或者变卖田庄的珍贵林木,来赡养那些最亲近、最需要赡养的家眷,为了那个孩子,全盘家业都冻结了”[4]。作为对陪伴他的侄媳及其女儿们的补偿,老人留给她们每人一千镑(动产)。亨利·达什伍德先生的儿子,诺兰财产的合法继承人,靠生母的财产,得到宽裕的抚养。以后不久,由于结婚的缘故(他娶了有一万镑嫁妆的范妮),他又增加了一笔财富。因此,对于他来说,继承诺兰庄园的财产就不像对于他同父异母的妹妹那么重要。起初,亨利·达什伍德先生想通过勤俭持家,留下一笔可观的财产给他的妻女,可惜一年以后他也病逝,留下孤儿寡母,靠一万镑的利息勉强度日。他的儿子本来想给同父异母的妹妹们每人一千镑兑现对父亲的承诺,可在他精明自私的妻子的说服下,他最终决定对继母和妹妹们“像邻居式帮帮忙就足够了,比如不定期的送点野味啊,帮他们找一处比较理想的小房子啊”[5]。

在这部小说中,动产和不动产继承法始终影响着中产阶级的生活。诺兰庄园的老庄主终身未娶,没有儿子,因此他的不动产只能限定继承给家族的男性继承人(其侄子),然后由侄子再传给他的儿子和他儿子的儿子。动产继承则可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如妻子、次子或女儿。不动产只有在没有任何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由女性继承。达什伍德太太及女儿靠着五百镑每年的利息勉强度日,还被迫使他们从诺兰庄园搬到简陋很多的巴顿庄园,她的三个女儿每人只有一千镑的财产。因此,找到合适的女婿也成了当务之急。财产继承法的规定处处渗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在男婚女嫁时,双方首先要考虑的是对方的财产。达什伍德的女儿埃诺利和玛丽安每人各有一千镑的财产,因此她们本该找个有钱人作丈夫。可是埃诺利和玛丽安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向往美好的爱情,不把经济因素放在首位,因此在恋爱中屡屡受挫。小说中约翰·达什伍德的妻弟爱德华爱上了姐夫同父异母的大妹妹埃诺利,但由于年轻时曾私下和露西订婚,只能忍痛割爱,信守承诺违抗母亲和露西结婚,其母震怒之下,剥夺了他的继承权,改由其弟罗伯特继承,于是露西转投罗伯特的怀抱,成了他的弟媳,他因此终于可以和埃诺利有情人终成眷属,他的母亲最终原谅了儿子,并给了他一万镑的财产。玛丽安的爱人威洛比由于财产少但想要享受奢华的生活放弃了玛丽安,最终和身价五万英镑的格雷小姐结了婚。玛丽安极其伤心,在挫折中也成熟了,最后嫁给一直爱着她的布兰顿上校(每年有两千镑的进项)。可见当时英国社会是多么重视经济因素对婚姻的影响。奥斯丁在作品中指出婚姻必须建立在真挚的爱情和共同的爱好的基础之上,但同时必须考虑金钱和地位等现实因素。

四、18-19世纪英国的财产继承法

除了爱情和婚姻的这一永恒的主题外,奥斯丁的所有作品都折射出当时英国法律的财产继承法,即“家有长子不动产由长子继承,长子死亡或仵逆不从父母,父母有权取消其继承权,改由次子继承。没有儿子则需执行限定继承法男性亲属继承,女性无不动产的继承权,但可以得到嫁妆或少量遗产”[6]。这种财产继承制度必然会影响并支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金钱至上”的婚恋观便不足为奇了。此继承法直至1925年才被废除,遗嘱自由原则最终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3]简·奥斯丁,著.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4]-[5]简·奧斯丁,著.罗文华,译.理智与情感[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2015英语文化节下一篇:部队军人个人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