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2024-08-19

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共12篇)

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篇1

新文化运动干将鲁迅先生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几乎每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毋庸置疑的经典。他于1921年创作的小说《故乡》把中国传统文学技巧和天才创新完美融合,既真实地向读者再现20世纪20年代中国旧社会农村生活场景,更是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怀乡”题材模式。下面就以《故乡》为例,深入剖析鲁迅先生在写作技巧和内容方面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体味这篇小说多样的艺术价值。

1 多样的烘云托月人物出场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巨作,鲁迅先生赞誉其人物刻画、情节设置、主题思想等方方面面皆“驾一切人情小说而远上之”,是“以一代言,则三百年中创作之冠冕也”,特别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对《红楼梦》这样的有价值的“鱼翅”,鲁迅采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的创作态度,取其精华,以小说《故乡》小试牛刀,进而成就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篇经典之作。其中最成功之处就是《故乡》借鉴《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方法。

1.1《红楼梦》中贾宝玉先抑后扬的出场方式

《红楼梦》第三章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全书主要人物贾宝玉、王熙凤和林黛玉一一亮相,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个鲜明而又美好的形象。鲁迅成功借鉴其出场方式,其中主要人物闰土与贾宝玉,陪衬人物场二嫂与王熙凤,线索人物“我”与林黛玉一一对应。贾宝玉在正式出场之前,作者就借王夫人之口,“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就连林黛玉的母亲都这样评价:“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这样,一个贪玩不喜读书的纨绔子弟的形象跃然纸上,曹雪芹一贬到底,再借《西江月》二词,慨叹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些苦心积虑的贬抑正是为了衬托贾宝玉出场时那一瞬间的惊世骇俗,显然曹雪芹是极为肯定和推崇宝玉的“行为偏僻性乖张”。这种先抑后扬的人物出场方式除了能起到出乎读者意料,令读者惊喜的效果,更能表明曹雪芹对世俗偏见的鄙视,对宝玉高贵人品的赞颂。

1.2《故乡》中闰土的先美后悲的出场方式

而在小说《故乡》中闰土的出场也借用了这种方法,只不过是先扬后抑而已。“我”回到故乡,母亲提到闰土,“我”便回忆起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有趣又勇敢的,教“我”雪天捕鸟,讲夏夜看西瓜的稀奇事;他活泼又多情,这是一个可爱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而现实是“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中年的闰土来了,他脸色灰黄,松树皮一般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他一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少年闰土的机敏,中年闰土的木纳;少年闰土和“我”的一见如故,中年闰土和“我”的无话可说;月夜西瓜地美景,苍黄的天底下,萧索的荒村,这三组对比贯穿其间,不仅旨在揭露造成中年闰土如此贫困的社会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鲁迅先生用3 000多字的短小篇幅入木三分地描摹了旧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和精神痛苦。

1.3《红楼梦》中王熙凤先闻其声的出场方式

另外,《红楼梦》中王熙凤随一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惊艳登场。脂砚斋这样概括,未写其形,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故乡》中杨二嫂的出场也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手法,“‘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吓了一跳的不只是“我”,就连读者心生好奇,再看“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是谁把一个曾经擦着白粉的“豆腐西施”蜕变成细脚伶仃的“圆规”?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为了惊醒沉睡的灵魂。

2 鲁迅开创乡土文学中“怀乡”题材小说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及“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小说《故乡》应运而生了。小说《故乡》之所以能成为现代乡土文学的奠基之作,直接影响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的创作倾向和创作形式,鲁迅在人物取材,情节设置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很多创新之处。

2.1 拓展传统小说的题材

20世纪的中国是比较纯粹的农业社会,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被压迫者,被侮辱者。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故乡》中的闰土代表当时处于最底层的农民的形象,杨二嫂代表的是城市小市民的形象,鲁迅多以“S镇”“未庄”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小说作品,出现了未庄的阿Q、鲁镇的祥林嫂经典形象。由此,鲁迅首开乡土文学中“怀乡”题材小说,成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创者,中国小说的创作方法和风格得到了承前启后的新发展。

2.2 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故乡》的故事平常无奇,记叙了“我”回到故乡遇见故人闰土和杨二嫂的一次经历。而“我”身肩重任,《故乡》中的“我”并不单单是线索人物,更重要的是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我”是接受新思想的现代知识分子,是觉醒者的形象,现代知识分子视野开阔,目光犀利,忧国忧民,他们把对残酷现实的失望和对美好理想的执着纠结于心,对故乡爱恨交加的情绪困扰于怀,塑造了现当代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我”的形象。《故乡》中的“我”愕然于“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出惊地看到“头上是一顶旧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的闰土。“我”看到故乡荒凉,故乡人生活的贫困,故乡人精神的麻木,“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因而“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底层人民的怜悯之情尽在字里行间。

2.3 卓越的语言风格

小说《故乡》在语言表达上也别出机杼,语言简约,而又冷峻犀利,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整篇文章如散文般沉稳,抒情之味扑面而来。《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对未来的希望,情感压抑而又悲痛,有杜工部之风。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这么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也不能成为新文艺。”要打破旧社会铁屋子,除了需要新生勇气,还需要重塑民族精神。先觉者鲁迅先生用他如椽巨笔警醒昏睡的世人,取传统文化精华,去其糟粕,大胆创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开拓一片崭新天地。

摘要:新文化运动干将鲁迅先生于1921年创作的小说《故乡》把中国传统文学技巧和天才创新完美融合,既真实地向读者再现20世纪20年代中国旧社会农村生活场景,在写作技巧和内容方面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体味这篇小说多样的艺术价值,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怀乡”题材模式。

关键词:传统文学,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商务印书馆,2011.

[2]曹雪芹.红楼梦[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3]王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钱理群.与鲁迅相遇[M].三联书店,2003.

[5]鲁迅.《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徐月芳.鲁迅《故乡》的写作技巧探析[J].台北:台北海洋技术学院学报,2011(1).

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篇2

——一论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和落实科学发

展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首要的是深入领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升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思考和探索。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深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规律,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我国社会

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发展的要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特征是坚持和平发展,强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探讨陶瓷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篇3

陶瓷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之一,绘画艺术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陶瓷绘画艺术将两者相结合,展现出了特殊的魅力和艺术价值。本文介绍了陶瓷绘画艺术的特点,并探讨了陶瓷绘画艺术在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内容,以求将陶瓷绘画艺术发扬光大。

很多陶瓷器皿上有着精美的绘画。陶瓷艺术与绘画,无论是从艺术本质、特征,还是从表现手段来看,都有共通之外。绘画艺术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讲究“骨法用笔”、“画龙点睛”,着重形象的刻划和意境美的追求,讲究兼工带写,以浑然天成、本色自然、含蓄蕴藉为品位,遵循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创作原则,强调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创作营养,并反映生活。

陶瓷绘画的审美意义

绘画,是精美陶瓷的画龙点睛之笔。近些年来,画瓷高潮兴起,越来越多的书法、国画名家介入瓷上书画,大批艺术格调高的瓷绘作品层出不穷,受到大众和收藏家的追捧,瓷器绘画到今天已经进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春天。陶瓷绘画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高岭土从配料、拉坯、造型、绘画到烧窑要经过近百道工序,每个环节都非常严格,只有高超的拉坯技术、巧妙的设计和绘画、恰到好处的窑变才能成就一件传世好瓷器。中国传统书画素来讲究笔墨,对于线条的掌控和驾驭能力,是一个艺术家在技巧层面的最终追求和终极关怀,这跟打太极拳的人要练一种浑圆之力是一样的道理。总之,艺术家只有在笔墨过关的前提之下,掌握好陶瓷的工艺特征和材料特性,才能如愿把纸本的技巧移植到陶瓷上,通过探索和实验,创作出自己想要表现的题材,拓展艺术表现空间。

当代陶瓷绘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离不开传承,离开了传承的创新是荒谬的,陶瓷艺术更是如此。但我们对传统的文化艺术也不能全盘吸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需要我们去甄别。创意观念、技巧的表达会使陶瓷绘画的艺术语言逐渐丰富,其表现力的挖掘更加增强,将会把绘画,书法艺术本质的宣扬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之与当代艺术有机衔接,使陶瓷绘画这一传统领域充满现代审美意识,创作出风格各异、多姿多彩的陶瓷作品陶瓷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画家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形式和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在瓷器上表达出自己精神境界。

(1)高温颜色釉创造的水墨境界。掌控于文人笔下的水墨,于瓷画当中的表现却是率意而为的民间画匠首先创造,明清民窑的青花匠人们肆意地将钴料挥洒于坯上,利用坯体的渗化形成类同水墨画般的效果,御厂的高匠们却反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也就使得“水墨”表现在瓷上的艺术水准长期停留在一个粗放的阶段。而传统陶瓷绘画所说的墨彩却并非仅指“水墨”,更非指“彩墨”,而是兴起于清代的珐琅彩或粉彩黑料所绘制的釉上彩瓷类型,更多所展现的是一种工细与雅致,一如院体画,只是加彩甚少,固然有清新之感,却少有水墨写意之作。

当代陶瓷绘画则多以高温色釉创造的水墨境界来与传统墨彩相区别。当代陶瓷绘画的“水墨”形式符号一是由工艺所生发,二是由技法所生发。工艺上而言,以高温墨釉为基调所形成的肌理,与“水墨”肌理在似与不似之间,似者,水墨氤氲、自然幻化、力透于瓷内;不似者,光亮醒目、斑驳起伏、质仿若乌金。技法上而言,以“泼墨”之法形成大面积半抽象效果的“墨痕”,全由心生,浑然一体,毫无做作、拼凑之痕迹。高温色釉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厚重的质感和斑斓的肌理,在窑火的磨砺中自由融合浸染,形成自然天成的妙趣。陶艺家采用泼彩或曰泼墨技法,将高温色釉恣意泼洒,这种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的技法,更增添了作品自然灵动之美。运用高温色釉所达到的金石效果,使其得以脱离单纯地对中国绘画的模仿,而形成具有独立意义的陶瓷绘画“金石”流派。事实上,在粗犷运用高温色釉绘画之后,却又依据色釉自然幻化所形成的或山、或水、或梅桩等千变万化的形态,因物象形、借形妙用,用细笔勾勒物象,从而形成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动人画卷。

(2)走向中西合璧的艺术线路。瓷画与中国画和西人画似乎只有载体和颜料性质的差别,长期以来,一直多被陶瓷界艺人用以移植油画或国画。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陶艺家们从西画中吸取营养,中西融合,取其精华,走向中西合璧的艺术线路,在技法和艺术形式方面进行整合和吸收。比如借鉴油画中的光色效果、版画的黑白灰视觉感应以及各种肌理效果来创作陶瓷工笔人物画,丰富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语言表现力,产生全新的视觉效果。此外还在陶瓷绘画中大面积的运用色块,通过色块的不同,色彩的反差来突出主体,用冷暖对比加强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此同时在技法和颜料运用方面不断拓展,如在色彩上将高温色釉、青花和新彩颜料综合应用,在媒体上也将亚光釉和亮光釉结合起来,在技法上厚涂、堆积、冲渍、喷洒等新技法应运而生,材质语言丰富了画面的表达,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效果,提高了作品的表现力。陶艺家的性格、素养、情感等也就随之潜化到陶瓷作品中。

(作者单位:景德镇自由陶艺家)

试论粉彩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篇4

关键词:粉彩艺术,传统,创新

传统的粉彩瓷除大量陈设瓷以外, 还生产了大量的日用陶瓷。清宫旧藏的皇家日用瓷大多是粉彩瓷, 建国以后, 粉彩的日用陶瓷一直是我国出口的大宗产品。但是由于铅的含量无法达标, 渐渐地淡出了日用瓷的市场, 粉彩艺术在陈设瓷上一枝独秀, 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现代粉彩艺术装饰也格外受到收藏市场的青睐, 有的粉彩瓷卖出上百万的天价。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同样面对创新与发展的问题。

粉彩瓷的创作有着相对繁琐的工艺流程, 不可随意减化, 一件成功的粉彩作品, 离不开好的胎土、色料和釉相互结合, 再加上陶工纯熟的技艺窑火的融合。粉彩的传统技法是有着非常严格的操作流程, 没有投机取巧的可能。其绘画的操作过程包括:首先用笔蘸取适量的已调好的珠明料 (俗称生料) 在白胎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 再将各种填色的施在这层玻璃白上。用干净笔将颜色按深浅浓淡的需要“洗”开, 使画面纹饰有浓淡明暗之感, 填色的时候必须非常认真, 先染里色, 要染的平和, 染的粉化, 染出光暗面。该深的深, 该浅的浅, 该厚的厚, 该薄的薄。设色技法的详细绘画技法在这儿可以借鉴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举例说明工笔花卉的主要染法:1.分染:分染时要用两支笔进行, 一支蘸色, 另一只蘸煤油把颜色均匀的烘淡。这是变现花叶起伏、转折、明暗及层次的主要手段。分染时最好一手拿两支笔交替进行晕染。2.统染:统染, 意即统一大片的分染。用统染的方法分出花叶之间大的层次关系。3.罩染和平涂:在在分染好的底色上笼罩一层透明色彩的方法叫罩染。在分染前平铺一层底色叫平涂, 平涂多是用不透明的粉质色。罩染和平涂时注意既要有充足的水分, 均匀平涂, 又不能使水分过多。4.接染:用两支笔各蘸上不同色彩着染, 使两色趁湿相互渗接在一起的染法叫接染。以上几种染法在绘制过程中使用的比较多, 当然这几种常见的染法也不仅仅局限于工笔花卉, 像工笔人物, 瓜果等等都可以。最后入窖, 经600摄氏度—900摄氏度的高温烘烤后就可以了。由于砷的乳浊性, 使“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 与各种色彩融和后, 便产生粉化作用, 也可以加入量的多少来决定色彩的浓淡。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 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 这是景德镇广大陶艺工作者的一项新的创举。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 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 利用其乳浊作用, 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 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 让画面粉润柔和, 富于国画风格, 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这些制作工艺都是传统不可简化的, 而且烧前烧后的颜色反差极大, 有很高技巧性。传统粉彩艺术的表现题材, 以现代美学的角度来看有着相当的局限性。粉彩艺术的创新, 继承是首位, 我们许多前辈在孜孜不倦的追求粉彩艺术的道路上有过许多大胆有益的尝试, 如珠山八友有刘雨岑的水点桃花、张松茂的京城人景风景粉彩和王锡良的泼彩山水融入了西方的光影与透视等, 这些都是成功典范。所以我主张先继承再创新, 两者是互相依存的主次关系。

粉彩瓷的绘画技法主要表现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绘画, 另一方面是填色。当然一幅好画的构图也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按一定的规律、条理、形式来组织画面, 古法称“经营位置”。立意构思成熟以后, 如何巧妙恰当的所创思维意境, 构图安排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有条则不”“有绪则不乱”, 经营反复思考、研究、反复推敲。位置及画材在固定画幅内形式上的位置, 有上下、左右、前后、边角。从局部置放起, 逐步完成整体形式。构图要有强烈的形式感。在整体形式感之中设计布置意象的群体的大小多少、轻重虚实、空白和笔墨色彩浓淡团块等位置和联系。集中概括组织典型画面, 将无限的情思意绪寄寓在有限的物象、安排在有限的画幅内, 造成无限空间。根据主题内容, 立意构思来创构形式美感, 以加强作品的震慑感染力。运用各种表现技法得到自己想要表达的艺术效果。其次是粉彩填色技法更是关键。一件画好的粉彩作品如果颜色没填好, 便前功尽弃。总之要出一件好的作品, 它们必须一环扣一环, 环环相扣、实属不易。只有熟练地运用和掌握传统的技艺, 才能使你的创作得心应手。另一方面想要在现代粉彩艺术创作中获取让人眼前一亮, 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艺术涵养和美术绘画的基本功。

粉彩瓷的艺术创作也不能盯在传统题材上, 需要应对现代人的审美追求, 并进一步与现代艺术诸形式相结合。不断丰富粉彩艺术的装饰语言, 使粉彩艺术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映华;试论景德镇粉彩仕女画[J];景德镇陶瓷;2004年01期

[2].涂静仪;;粉彩花鸟画及其发展[J];景德镇陶瓷;2011年05期

[3].熊永林;杨武;;浅论釉上粉彩的继承与发展[J];商业文化 (学术版) ;2010年09期

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篇5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等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员工凝聚力与战斗力,更好地为发展服务的重要保证。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企业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更大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进行大胆创新,成为摆在企业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创新上做文章,在渗透和服务上下功夫。

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改进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电解铝厂于2003年11月建成投产,现有在册职工1720人,党员239人,其中正式党员223人,预备党员16人,设党支部17个,专职党支部书记9人,党政一肩挑的5人,兼职3人。成立6年多来,电解铝厂党委积极探索加强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对策,在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重视,健全完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调整充实工作人员,强化专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子。尤其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良好的功用,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是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意识明显增强。厂党委(支部)把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作为发挥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的切入点,突出议大事、把方向、顾大局,制定了党政联席会、党政主要领导碰头会等重大问题协商制度,建立了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全程保证、全方位监督的工作机制,并严格执行,确保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各项工作健康推进。面对金融危机给铝厂造成的困难局面,厂党政共同分析形势、研究对策,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确定了推行安全、生产、经营、营销、环保节能、技术质量、党群七项管理流程再造的工作思路,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实施对标管理,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车间(中心)推行管理流程再造的目标指标、保障措施、支撑文件等,也都是党政共同研究确定的,为管理流程再造工作的有效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所创新。电解铝厂党委坚持把党的各项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把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铝厂科学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开展了“四好”领导班子、“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和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竞赛活动,实行党员百分制考核,对党员进行360°考评和动态管理,关键岗位党员挑重担,关键时刻党员挺身而出。各党支部针对安全、生产、经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开展了党员包挂、党员责任槽、“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等活动,彰显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在2009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厂党政把应对市场挑战、深化管理流程再造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生动课堂和实践平台,全厂共产党员响亮地喊出了岗位“亮身份、明责任,讲党性、作表率”口号,带动全厂员工及时将活动过程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

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职工群众得实惠”的活动总要求。各党支部针对各自的重点、难点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电解一车间围绕停槽、修槽、启槽工作,在党员管理人员中开展了“六不让”活动;焙烧车间开展了“我在岗位做实事”活动;铸造车间以“党员爱心屋”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平台,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三是党组织自身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了党委中心组、党支部学习、民主生活、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规定。在理论学习中,厂党委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党支部每月集中政治学习不少于4次,学习内容涉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党规党纪、经营管理、信访稳定等方面知识以及上级重要会议精神。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与讨论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采取党委(支部)书记检查、批阅学习笔记等方式,保证了学习效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厂党委每年至少集中全厂党员上一次大党课,支部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专题党课,深化学习效果。每年上、下半年各召开一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与副职进行面对面谈话,分析查找领导班子和成员在工作、思想、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提升了班子的综合管理能力。2009年,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建机制”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发展党员制度,就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发展党员公示、票决等进行了详细、明确规定,从源头上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

四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员工队伍得到强化。为不断优化两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成员素质,坚持做到日常管理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组织调整相结合,组织培训与自我提高相结合。建立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班子成员分工及职责,严格责任追究。把领导班子成员的履责考核情况与年薪制挂钩,坚持一季度一次个人重大事项、收入报告。一年召开一次职代会,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个人述职并接受员工的无记名测评,设立了党风廉政举报箱(电子邮箱)、意见箱,开通了热线电话,强化对班子履责情况的监督。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两级班子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同时,坚持以强有力的班子建设带动员工队伍建设。针对班组长队伍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在全厂班组长中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针对极个别重点岗位人员中存在一些吃拿卡要、不守纪律的现象和问题,在工艺车队铝锭库装车司机、治安护卫队西门岗、仓储中心铝锭库、西门地磅房、输送车间氧化铝粉卸车、企业管理中心质量检验六岗位人员中集中开展了“讲品行、守纪律、树形象”整顿活动;在全厂员工中开展了争做“知识型”、“节约型”员工活动,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不断提升。

五是深化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不断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制定下发了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的实施办法。把民主评议作为竞聘的必经程序,做到凡是多数员工不赞成的,不能提拔任用。实行任前公示及任职试用期制度,自2006年以来,先后开展了2次竞聘,涉及14个部门28个管理岗位,在全厂形成了“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同时,实施360°绩效考核,两年一次,对全厂管理人员分不同层次进行绩效考核,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

方面,通过上级评、同事评、下级评计算出综合得分排定名次,增强全厂各级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的压力感、责任感。2009年,对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下的2名同志,由厂党政领导对其进行了诫勉谈话。先后在全厂管理人员中开展了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教育活动。为彻底扭转阳极系统生产被动局面,分析查找管理中,在阳极系统管理人员中开展了“巩固梳理改进提高”整顿活动,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的履责意识和履责能力。机构及职级理顺工作顺利完成,理顺后,机构由原来的28个减少至23个,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36名管理岗以上人员降级使用,实现了平稳过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铝厂科学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六是积极实施党群管理流程再造。实施管理流程再造,是2009年电解铝厂应对市场危机的一项主要措施。结合电解铝厂党建工作现状,厂党委积极配合行政工作,实施党群管理流程再造,以深化班子、标准化车间(班组)、员工队伍“三项”建设为中心,强化过程控制,对各种争先创优竞赛活动、责任抵押制度、考评机制进行梳理、优化,通过层层分解指标,将量值变币值,使各项指标和措施可预控、易操作、好考核。将党委的主要工作分解到车间,车间再细化分解到班组和个人,一级保一级,对一些可以用币值体现的指标进行量化,每个指标都有文件和措施支撑,党群工作不断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同时,将实施党群管理流程再造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管理流程再造工作,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管理流程再造工作,用管理流程再造工作的推进情况和取得效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实现了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二、客观分析,认真审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企业内部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及改革改制的不断推进、市场形势的复杂多变,加之铝厂员工相对年轻、思想活跃,给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电解铝厂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个别党支部把围绕生产经营抓党建理解为局限于生产经营抓党建,党建意识不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发挥不够,党组织自身建设相对薄弱。二是个别党支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不力。有的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决策过程中,与党支部沟通情况、征求意见不及时,使党支部无法参与。有的党支部书记自身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决策不到位。三是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亟待提升。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知识缺乏,业务能力欠缺,是当前制约电解铝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四是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意识、危机意识、主人翁意识不强;个别党支部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够合理。五是个别党支部在困难形势下,有畏难情绪,感到开展活动难,党员管理难,因此工作处于被动。六是党务部门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到位,专职党务工作者人员少,一人兼任多项工作,且多数人都没有职务,工作开展缺乏力度,一些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三、创新思路,健全机制,丰富载体,进一步加强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程序和渠道,保证党组织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机制,特别是基层党政领导在重大问题上的沟通制度、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等,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是进一步改进活动内容和方式。在活动内容上,坚持有效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把党的组织生活与厂中心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创新活动载体,满足党员在政治上提高、业务上进步、事业上发展的需要,增强党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逐步改变以往生硬简单的工作方法,做到潜移默化、深入细致;在工作方式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把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与科技手段运用到党组织活动中来,做到寓教于乐。

三是进一步完善人事考核激励机制。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对管理人员实行月度和年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根据岗位职责特点及年度工作目标,确定月度各项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将指标完成情况、工作业绩与工资收入分配直接挂钩。依据考核结果及排名,按一定比例确定出各层次优秀、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人员,对优秀人员予以表彰,对基本称职人员由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不称职人员要求限期整改,整改期满考核仍不称职者,免除其担任职务。在全厂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约束激励机制。

浅谈评弹艺术继承与创新 篇6

笔者深信:继承、创新是评弹艺术的发展之路。

关于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评弹界近二十年来,争论始终不绝。有人说当务之急,必须首先抓好继承一环,否则评弹要衰亡;也有人说时代在前进,评弹如不能与时俱进,衰亡将更快。

2006年5月,评弹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正式确定了其“国之瑰宝”的法定地位。然而虽然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并给予实质性的优惠政策且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但是我们还是无法回避摆在面前的事实:现代化的冲击、丰富的电视节目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使得评弹和许多传统的民族的表演艺术渐见式微,当今评弹观众日趋减少,新听众和青年听众更为稀缺,江浙沪满二百人以上的评弹书场少得可怜,原先一大批被评弹艺术魅力所折服的老听众与当今评弹渐离渐远,甚至于很少涉足评弹书场。关键是:评弹的生命在萎缩,我们如何去挽救并要使之重新崛起发展?作为评弹科班出身和从事文化职业的我,又是那么热爱民族文化,与其坐视叹息一株璀璨的艺术生命之树渐渐地枯竭,甚至变成仅供参观展览的沉睡的“木乃伊”而袖手旁观,倒不如斗胆提出以下几点愚思拙见:

1.在尽量保持评弹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就其演出方式和说唱内容增加现代化的“营养”,使之不失“原汁原味”,又见锦上添花,首先在音乐上进行改革:

比如:一个传统的开篇,在三弦、琵琶伴奏的同时,假如融合了筝和萧、笛子、二胡等,亦可按照抒发情感的不同融合大提琴、小提琴等弦乐伴奏,那么那种苍劲、悠扬、浑厚、典雅的音乐就会浸透一种古典的遗风遗骨,显得妙不可言。

2.采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曲目内容,制作舞台背景画面,只要取材衬托得当,起到“绿叶”作用,就能使说唱内容更有立体感,演出效果具有时代感。

3.如果将以上两点结合,那么势必会产生连锁现象:首先能吸引当代文学家、音乐家的加入,创作出耳目一新的评弹书目,而后以新的说唱内容和新的演出方式逐渐吸引新老观众层面。

为了论证以上愚拙之见的可行性,笔者专门请教了资深音乐人和专业评弹演员,并分别和他们进行了切磋探讨,得到的是他们一致的肯定。我熟识的一位音乐制作人曾在国外进修深造音乐多年,回围后一直致力于振兴民族音乐,因此潜心探究中西方音乐结合的新形式和新作品。由于搜集创作素材的需要,他曾将我国所有的民族音乐加入西方现代音乐伴奏,结果发现和西方音乐融合最稳定最自然的民族音乐是“评弹”,其实这正是由于“评弹”音乐本身特有的“诗词平仄韵律”的规则性所决定的 他也曾在为昆剧演员制作音乐时请演员按照现代电声打击乐的节奏演唱,音效很好。

让我们追溯到数年前,上海评弹团和上海爱乐乐团在大剧院联袂演出的“评弹交响乐”,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可见“评弹”的创新确实可行并且是其艺术发展的一条出路。民族化的音乐只有与时代接轨融人世界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再横向扫描一下:我国民族音乐家马晓晖抱着她心爱的二胡走出国门与世界热烈挥手,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德国的贝多芬音乐厅、美国的肯尼迪中心、法国的香格里榭大剧院等许许多多的国际著名剧院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被国外誉之为“极具震撼力的音乐”,为中国人争足了脸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我亦曾亲眼目睹了她和萨克斯风、爵士鼓手们的精彩亲密的合作,赢得了满场阵阵喝彩。

和评弹一样出生于苏州,也曾一样陷入过窘境的昆剧,由于勇敢地进行了创新:那一部青春版的《牡丹亭》,戏装依旧古老,词曲依旧古老,只是融人了现代化的元素,却使其观众迅速年轻化。这一举措似乎成为昆曲回生的灵丹妙剂。那么评弹也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以其充沛的生命力,在传承的基础上,借助现代高科技,注入新的灵动,加以新的创作,从而使之走出沙漠,从容走进艺术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

苏州自古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苏州人上善若水的大爱、柔情似水的缠绵和水滴石穿的坚韧。千百年来,小巷深院、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古城格局,又使苏州人的性格变得锐思善变、纤细敏感,这也就自然催生了清丽婉约、雅俗共赏的苏州评弹。悠悠历史,纤纤回味;千回百转,花开花落;艺苑奇葩,依然楚楚……

继承与创新——王铎书法艺术探析 篇7

在长期探索中, 王铎力求全面地继承和吸收传统的精华, 一生坚持“一日临帖, 一日应请索”的学习方法, 始终让自己的书法创作与古典传统保持互动之势, 在习古的同时努力消化融合, 使之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王铎的学书过程, 大约经过了这几个阶段:

一、皆本古人

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里是这么评价的:“王铎一生吃着二王帖, 天分又高, 功力又深, 结果居然能得其真传, 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 在于明季, 可以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了。”、“吃着二王帖”就是指王铎对二王书法的学习。魏晋书风是书法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 也是书法史上最深远的源流, 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作品成为传统风格的典范, 为历代书法家所追随。王铎对二王有着特殊的偏好, 不仅推崇二王, 而且以先祖称之, 不但时时宣称“予书独宗羲献”, 而且常于临帖之后题上“临吾家羲之帖”, 以示文化血统的正统和骄傲。

王铎从十三岁开始就学习王书《圣教序》, 存世作品中就有一件临圣教序的, (见图1) 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王铎对圣教序的的模拟可谓形神兼备。好友钱谦益在王铎的墓志铭中说“秘阁诸帖, 部类繁多, 趣举一字, 矢口立应…..如灯取影, 不失毫发”——王铎可以背临阁帖里的任意一个字而“不失毫发”, 可见他对二王书法的把握已达精微至极的程度。王铎后来在琅华馆帖跋中说:“余从事此道数十年, 皆本古人, 不敢妄为”, “皆本古人, 不敢妄为”道出了王铎这个时期对古人法帖的虔诚恭敬。其稍后所书的《琼蕊卢帖》是对《淳化阁帖》中三十余人作品的临摹, 几乎达到可以乱真的程度, 用笔小心翼翼, 不敢稍越雷池。足见王铎对古人的亦步亦趋与谨小慎微。

此时王铎只是一个继承型的书法家, 学古仅仅是第一步, 二王家法只是他一生艺术创造的基础, 如果仅有如灯取影般的学王之作, 他只能成为一个地道的书奴, 今天书法史不会有他的位置, 为了避免受古代技法的束缚, 接下来他总结米芾学二王的经验——“不规规摹拟”, 开始了创造性的学习。

二、不规规摹拟

如何从临摹过渡到创作, 是一个技术性问题, 意临就是介于临摹和创作之间的一种临古方法, 临古时以己意为主, 同时吸收一些古帖的感觉, 甚至纯粹以自我风格写古帖的内容, 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对于古典传统有更主动的取舍及学习, 在这个具有建设性的过程中, 王铎就植入自我感受, 进行主动的临摹, 成功地化解了临创之间转换性难题, 为后人留下了精彩的范例。

米芾“吴江舟中诗卷””上有王铎的一段题跋:“米芾书本羲献, 纵横飘忽飞仙哉, 深得兰亭法, 不规规摹拟, 余为焚香寝卧其下 (见图2) 。王铎认为米芾书法是继承二王传统的最好典范。他对米书的沉着痛快和峻拔洒脱心领神会, 但他更欣赏米芾“不规规模拟”的临摹方式, 因为其不是机械的模仿复制。在米芾的书法上他发现了直达二王堂奥, 领悟二王书法内在规律的终南捷径。

对于米芾作品的临写, 王铎除了把握住八面出锋迅捷劲健的用笔特点外, 又渗以己意, 在行笔过程略加顿挫波折, 使其更显浑厚稳健。 (见图3) 王铎在临写其他一些书家的作品时, 也常常将米芾的笔法融入其中, 比如《临梁尚书王筠帖》, 经过王铎的临写, 体势上明显带有米书风貌而显得爽利率意。而唐人褚庭晦的《辞奉帖》, 是相当规矩的行楷, 但一经王铎临写也成了米芾格调。书于崇祯七年的几帧《赠今楚先生扇面》, 其洒脱的用笔, 倚侧的结体, 沉着飞动的态势, 堪称仿米的杰作。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如《赤县新秋帖》, 也都带有明显的米芾影子。

这个阶段王铎对二王的临习, 已非前期的“如灯取影”, 而是遗貌取神, “拓而为大”, 这也是王铎对二王的一种创造性临摹方式。传世二王法帖尺幅都比较小, 而王铎却用巨幅立轴, 放大数倍数十倍的临写二王今草, 由于字体的展大, 势必带来笔法章法的变化, 王铎在二王笔法的基础上加入李北海颜鲁公的厚重劲健, 使之显得恢弘大度。这种方式已经不是形式上简单的放大, 更多的是在原帖基础上的再创造, 尽管他仍在落款上署名“拟吾家羲之, 拟吾家逸少”, 但此时他的作品里已流露出迥然不同于二王的雄阔气象。

王铎临古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变换书体及笔法, 致使临作风格与原作完全不同。我们看他的《临褚遂良帖》的风格, 已全然有别于原作, 原作是行草书, 而王铎临作则接近楷书, 笔法体势兼具颜真卿与米芾, 甚至原作中的一些文字也被更换为古字, 并以篆隶笔法书之, 古拙敦厚, 饶有意趣, 王铎崇古观念由此可见一斑。《拟山园帖》中还载有他临摹唐代书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李北海等人的作品, 王铎通过对这些作品不断的的吸收融合, 进一步充实了艺术营养, 拓展了创作的道路。

王铎的这部分临作, 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创作, 都为他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好书数行

王铎在一件临帖册的题跋中说:“善师古者不离古, 不泥古, 必置古不言者, 不过文其不学而”。他不仅否定“不师古”, 也否定“泥古”, 越是分毫不差的模仿, 越容易泥古不化, 不即不离才是真正的善学者。纵观王铎五十岁以前的临书, 他走过了一条十分艰苦的道路, 这个阶段王铎遍临唐宋诸家法帖, 被临书家人数可达百人, 这是立足二王, 博采众长的积累与沉淀的过程, 也是含英咀华孕育新书风的过程。

王铎好友黄道周早年曾断言:“近草首推王觉斯, 觉斯方盛年, 看其五十自化…..人从未解其妙耳”【1】72黄道周对王铎的预见是建立在了解王铎书法创作的基础上的, 王铎在《再跋自书琼蕊卢帖》中说:“此予四十六岁笔, 五十之后, 更加淬沥, 仍安于斯乎”。【1】74在五十岁前后几年, 王铎已大胆尝试脱去二王, 颜柳及米的风貌, 只取神韵, 化为自我, 以雄阔壮美代替了二王书法的典雅秀媚, 创造出雄浑苍劲, 气势奔放的新书风, 最终在近五十年的书法探索后自成一家。纵观其书法成就,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连绵草, (见图4) 王铎连绵草技法源自张芝, 同时吸收张旭怀素的风格, 其作品极重气势, 常常一气呵成多达十几个字乃至全篇。凭借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 流转自如的用笔, 笔势连绵一泻千里, 犹如长江大河, 浩浩荡荡, 其势不可遏制, 形成气魄宏大, 豪迈雄强的艺术风格, 将草书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王铎一生书法创作的另一个制高点就是他气吞长虹, 前无古人的巨轴行草, 其巨轴作品用笔技巧复杂多变, 强调擒纵变化, 时而紧缩, 时而流荡。以米芾八面出锋运笔法, 中侧并用, 方圆兼施, 笔法纵敛有度, 刚柔相济, 点画线质饱含弹性。历代书家鲜有像王铎这样把字的造型变得如此敧侧险峻, 字的大小开合对比强烈, 字内与字外的空间切割, 局部与整体的空间分布, 鲜明的造势冲突带来强烈的震撼力。王铎作品的结构章法体现为一种匠心, 单行总是表现为左右腾挪或倾斜, 主轴线显得并不稳定, 同时字形大小轻重都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在这种大小轻重的交替变化中, 书法的节奏变得强弱分明, 激烈震荡。罗列王铎之作, 你会在摇曳生姿, 变化万方的章法中, 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空间分割效应, 一切状如算子之作都不得不黯然失色。

此外必须提到还有“涨墨法”。王铎还善于用墨, 他从画中悟出用墨之妙, 注重墨色在作品中的效果, 利用墨的浓淡干湿使画面产生无穷的变化。有意在墨中掺水或以润笔使点画渗晕, 使局部的点线溶于一处形成块面, 增强块面的表现力;仿佛乐曲中的重鼓重锤, 铿锵有力。并且他常一笔连写数字, 初写浓墨重彩, 继则渴笔飞白, 形成虚实相间, 满纸烟云的艺术效果。“涨墨法”拓展了传统书法用墨的空间, 提升了墨的情绪化表现, 对清代以后尚趣书法有了很大的影响, 可说是王铎一大创举。 (见图5)

王铎一生都在临摹, 中国书法史上从来没有哪位书家象他一样有如此多的临摹作品存世。究其一生经历, 在探析古法的道路上迈得坚定踏实, 既维护古典精神, 又极富创新思维, 学古能化, 独辟蹊径, 终于写出卓尔不凡独具个性的书风。王铎曾自言:“我无他望, 所期他日史上, 好书数行也”。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王铎的全部意义就是在于对传统的回归和超越、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灿章:《好书数行—王铎和他的书法艺术》,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2]刘正成:《王铎书法评传》, 荣宝斋出版社, 1993年3月第一版。

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篇8

【真题回顾】

1. (2013·广东文综卷·32) 2013年1月, 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 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 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2)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3) 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形成完美人格 (4)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 培养审美能力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解析: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说明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4) 正确。同时, 甲的观点有合理性, 但 (1) “根源”表述错误;乙认为浪费时间, 明显对书法教育认识不足, (2) 分析正确; (3) 观点太绝对, 不选。答案选D。

2. (2013·福建文综卷·29) 贴窗花, 写春联, 辞旧迎新;年夜饭, 压岁钱, 阖家团圆;发微信, 拜大年, 走亲访友;花各异, 韵相同, 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 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解析:中国式过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 至今人们仍然代代相传, 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A正确。中国式过年与科技发展、民族和睦没有直接联系, B、D不选。C错在“文化之大全”上。

3. (2013·北京文综卷·24)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 就要有创新。然而, 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 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解析:题干强调绘画既要继承优秀传统, 又要有创新精神, 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C正确。A强调文化的独特性, B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 D强调文化的多样性, 所以A、B、D与题干指向无关。

4.[2013·江苏政治卷·34 (1)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 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农耕社会, 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 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 大批村庄被合并, 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 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 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解析:解答时, 首先要从乡村入手, 把乡村与乡村中蕴涵的文化联系起来, 然后从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及乡村文化的作用角度分析, 乡村文化的作用可以从展现地域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1)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 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 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3) 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 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2013·安徽文综卷·38 (3) ]三年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 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 刻苦钻研新技术,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从文化生活角度, 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紧紧抓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一关键句, 指向文化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等角度, 主要从以上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 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考点精讲】

一、继承与发展———辩证继承文化与促进文化发展

1. 内涵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 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3. 特点

(1) 继承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 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 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 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 正确态度

(1) 坚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2)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6.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 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7.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4)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二、文化创新———不竭源泉动力与基本途径方向

1. 源泉动力

(1)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可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 必由之路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3. 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与文化创造的主体。

4. 创新意义

(1)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2)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 创新途径

【应试策略】

掌握本专题内容, 首先, 明确一个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把握两种积累:文化的发展, 包括横向积累即文化传播, 纵向积累即文化继承;理解三大措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的途径;处理四大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其次, 要特别关注重大文化活动、文化实践以及各地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着眼于“大立意, 小切口”的思维方式, 重点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

【创新演练】

1.目前, 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正在筹划赴法国、德国的巡演计划, 要让传统的昆曲艺术“姹紫嫣红开遍”。此举

(1) 有利于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 (2) 是吸收外来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 (3) 是中外文化实现完全融合的契机 (4) 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A. (1) (2) B. (1) (3)

C. (1) (4) D. (2) (4)

2.2013年5月9日, 台湾竞争力论坛发布了第二季“台湾民众国族认同”调查结果, 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

A.特有继承性

B.社会历史性

C.相对稳定性

D.鲜明民族性

3.“钟鸣, 城门开启, 万户活动, 鼓响则城门关闭, 宵禁人息”, 2013年4月1日起,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恢复每日“晨钟暮鼓”仪式, 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该仪式意在说明

A.新的传媒不能完全代替旧传媒

B.传统文化更能让人们产生共鸣

C.儒家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精华

D.文化发展的前提是文化的继承

4.扬州在古城保护中, “不与人家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 而是比特色、比精致、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扬州的古城保护和利用浓缩为12个字: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这揭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

C.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中的两方面

D.文化创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5.下列选项能够为漫画所反映的文化道理提供有力佐证的是

(1)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2) 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充足条件 (3)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4)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 (1) (2) B. (3) (4)

C. (1) (2) (4) D. (1) (2) (3) (4)

6.3D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 推动了3D电影的飞速发展;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 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3D技术带来的变化体现了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与时俱进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D.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7. 列宁曾指出:

“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1) 要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2) 要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3) 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4) 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8.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一书中指出:如果西方是苹果, 中国是橘子的话, 那么苹果的话语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同样, 橘子可以学习苹果, 因为大家都是水果, 但是必须明白, 橘子学习苹果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 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

随着经济崛起, 中国感觉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文化"走出去", 中国其他方面的“走出去”已经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比如企业“走出去”往往被视为是对外在世界的威胁等。所以, 这些年中国在不断加快改革开放, 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努力把中国文化推向国外, 包括孔子学院、各种形式的“媒体走出去”项目等。

(1)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 分析加快改革开放对促进文化发展的意义。

(2) 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角度, 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参考答案:

1.C我们应该吸收的是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2) 说法错误。 (3) 错在“完全融合”。

2.D 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 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3.D该仪式“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 所以, A项不合题意;B项错在“更能”;C项错误, 儒家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4.C A、B项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体现扬州是如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所以, D项排除。

5.C读漫画中的文字可知, 漫画强调的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1) (2) (4) 符合题意。 (3) 材料体现不出。

6.D“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 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 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

7.B列宁的这段话强调了无产阶级文化与旧文化的历史联系, (1) (4) 是其应有的启示。 (2) (3) 与题意不符。

8. (1) (1)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 (2)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快文化改革, 有利于改造传统文化,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3)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推进文化开放, 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有利于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实现文化发展繁荣。

(2) (1)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既要继承、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又要改造和剔除其糟粕。 (2)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不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 (3)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篇9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源于五代十国, 流传至今的文学形式, 它在传统文学中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传统文学的一项艺术结晶, 同时也是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文体, 融艺术与生活为一体。

在对联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 对联曾一度被人认为是雕虫小技、是诗词歌赋的附庸, 难登大雅之堂, 真正懂得对联艺术的人肯定都明白这是对对联的一种误解, 实则对联不仅有深厚的文学渊源和一定的哲理内蕴, 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可见继承和发展对联文化, 首先要对对联文化有一个广泛和深入的了解。

一、对联的含义及分类

对联由两段文字构成, 第一段文字称为上联, 也叫出边, 第二段文字称为下联, 也叫对边。构成对联的这两段文字可长可短但必须互相对称, 对联没有规定的固定句式, 但上下联节奏点必须一致, 而且上下联必须对偶。简而言之, 对联就是由两段既相互独立, 又互相关联的文字组成的一种文学式样。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对偶。

关于对联这种文学题材应该如何分类, 古往今来关于对联的书籍中有不少涉及的, 诸如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书》以及近现代的《中国楹联大全》、《中国对联大辞典》、《中国楹联鉴赏词典》等, 但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 对对联分类的结果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本文主要依据对联所表达的内容对对联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探讨。对联依据所表达的内容大致可以分出颂扬庆贺联、写景咏物联、格言言志联、讽刺谐趣联等类。

颂扬庆贺联

颂扬对象主要是针对名人名胜。多见于一些名胜古迹或是大人物的哀挽联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庆贺联。

名人哀挽联如李俊彦哀悼林则徐的挽联:

千秋青史存公论;四海苍生哭此人。

这幅挽联很简单, 上下联总共只有14字, 却生动形象的写尽了林则徐的生前身后事。上联7个字“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写尽了林则徐以国家为己任的一生, 下联生动地再现了林则徐去世后举国齐哀的场面, 对林则徐的颂扬之情溢于言表, 对他逝世的哀痛之情跃然纸上。

庆贺类

庆贺类对联主要是针对喜庆之事例如新春、婚嫁、添丁、寿诞、乔迁、升学毕业、升职等撰写的表达庆贺和祝贺之意的对联。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遐日;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富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以上是梁章钜七十大寿时他的好友王叔兰的庆贺联。上联概括了梁章钜的生平事迹, 下联嵌入了他生平五本著作, 梁章钜著有《楹联丛书》一书, 对对联很有研究, 他的好友以这种方式贺寿可谓颇有情趣。

写景咏物联

这类对联主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最为常见。

一水抱城西, 烟霭有无, 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 雨晴浓淡, 倚栏人在画图中。

这副题西山华亭寺的对联生动的渲染出了山寺周围缥缈朦胧、淡雅有致的环境, 宛如一首空灵优美的抒情诗歌。

格言言志联

言志联多是作者通过对联题写自己的居室、书斋、官舍来表现自己的情趣品性、志节操守或是理想愿望。

如明朝官员左光斗的一副自提对联:

霁月光风在怀袖;

白云苍雪共襟期。

这就是一副典型的言志联, 表达了作者立志要有“霁月光风”那样开阔坦荡的胸怀和“白云苍雪”一样明净洁白的心地。

格言联则是作者告诫自己应该遵循的品德行为和表现自己追求的理想愿望的对联, 这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不仅对自己, 对别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如有副对联云:

水惟善下方成海

山不矜高自极天

用山之所以成高山水之所以成大海为喻, 告诫人们想要成大学问、有大成就一定要积少成多、谦虚谨慎。

讽刺谐趣联

嘲讽联以讽刺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凶恶现象及丑恶本质为中心, 能用简单的字句巧妙地揭露出丑恶现象的丑恶本质, 如一副讽贪官的对联:

早死一日天有眼

再留三日地无皮

通过夸张手法进行讽刺, 简简单单的14个字就深刻的写出了人民对吸尽民膏民脂的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

谐趣联

谐趣联大都是以作者为了表现情趣或是才情以斗巧逗趣为目的的对联, 这种对联大都具有轻巧、灵便新颖尖巧的特点。

据传佛印曾吟出无山得似巫山好的上联, 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分别对出“何叶能如荷叶圆”和“何水能如河水清”。利用“无与巫”、“何与荷”以及“何与河”的谐音对出了看似平易, 实则奇绝的对联。

二、对联的艺术美和广泛的社会功能

下面以一首最为常见的对联为例, 来分析对联的艺术美。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从这副对联不难看出, 首先对联具有对称美。

对称能给人一种平衡、均衡的美感享受, 关于利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来达到语言上的对称美, 在我国古代就被广为应用, 出现了如骈赋、骈文、律赋、律诗、排律等。但是, 对联出现之后, 没有任何一种文体能像对联人样把对称美发挥到这样淋漓尽致。如示例联所示, 对联的字数、词性、句式和声律都是两两相对, 完全均衡对称, 给人无穷的对称美的感受。

其次, 对联的音律美。对联对音律的要求虽不如词曲那样严格, 但也要求是平仄大体上相对, 因此, 对联大都读起来朗朗上口, 有和谐悦耳、娓娓动听的音律美。

再次, 对联有新巧美。

对联利用汉语言文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造字方式形成的语言特点, 采用拆字、叠字、回文在同一联中重复多次的使用同一词语等手法, 将汉语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从而创造出了许多尖新奇巧的对联, 十分新颖, 令人拍案叫绝。如示例联, 这一联反复重叠“声”“事”二字, 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勤研苦读,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重大责任感, 今天读来还能令人精神振奋。

对联广泛的社会功能

对联如同诗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据考证宋代以来, 对联的作用就不仅仅是春联表示喜庆了, 对联还会在新婚、寿诞、乔迁、悼亡、升迁、送别等场合出现, 用来表达友谊、祝福、恭贺或是哀思, 对联还可以作为自勉或是题赠勉人, 同时, 对联形成以后, 还是揭露、批判和抨击统治阶级或是丑恶现象的有力武器。

与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一般文学体裁相比, 对联还兼具民俗性, 在对联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 它不断的吸收来自民间的养料以及其他文学体裁的精华, 这不仅提升了其文学性和艺术性, 还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其社会功能性。

对联文化发展到今天, 除了具有其原有的功能外, 还增加了其教育文化作用和宣传广告作用。同时, 作为教育、宣传和广告工具的对联, 其超强的直观性是任何别的文学体裁所不能比拟的。

三、发展和继承对联文化

(一) 继承对联文化应从教育抓起

服务于生活, 贴近生活, 是一切文学形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对联作为一种反应灵敏、传播迅速而又简明扼要的文学形式, 具有效果极好的记事记功、阐明事理和宣传鼓动的作用, 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对对联文化的传承一定要从教育抓起, 除了引入对联作品和对联常识到大中小学的教材中外, 还应积极的在社会上成立相应的对联培训班, 吸引社会各阶层的人来学习对联文化。

(二) 发展对联文化应去旧扬新, 彰显时代特色

“与时俱进”也是一切文学形式想要长久发展的必备条件。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对, 这是对联音律美的特性, 但是同时, 这些特征也很容易使对联落于俗套, 如果对联文化总是翻来覆去的照搬传统, 不能与时俱进的进行创新, 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 反应时代生活的作品, 就很难得到发展, 也就难以受到群众的追随和喜爱。

因此发展对联文化, 在继承的基础上, 一定要摒弃那些没有特色、不适应现代发展现代文明的作品, 而是应该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素材寻找素材, 创作出真正的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对联作品。

参考文献

[1]、余德泉.对联纵横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2]、戴本恒.对联艺术探微[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3]、丁荣凡.中华对联辞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8.

[4]、顾平旦, 曾保泉.对联欣赏[M].北京:文联艺术出版社, 1982.

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篇10

河北省蕴藏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目前, 河北省民间艺术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虽在个别地区已见成效, 但更多的地区及其艺术品种仍停留在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的阶段, 甚至有的品种正在面临着后继无人、即将灭绝的危机。因此, 我省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产业化发展形式还是非常严峻的。当今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 以市场为导向, 将民间艺术转化为生产力, 在扩大文化影响力的同时, 更大程度地实现其经济价值, 是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渐摸索。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 整合民间艺术系统资源, 实现继承与创新共举。

河北省现有民间艺术资源不胜枚举, 各市、县、村都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和品种, 然而并非所有的资源都适宜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市场经营模式。如一些相对传播区域狭窄、受众群小、不易推广的艺术品种就不具备形成产业的优势。因此, 有必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 遴选出有一定发展潜力和优势的民间艺术形式和品种, 优化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配备, 继承与创新并举, 对我省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

其一, 对一些已初具产业形态或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民间艺术产品, 如我省易水古砚、定窑和磁州窑瓷器等一些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其本身已达到了较高的制作水准, 因而, 在对产品的规模和质量以及包装方面进行提升之外, 还应在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 并引进先进的市场运营机制, 从销售策略等产品外围入手来增强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产业质量。

其二, 在已有的形式和品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 以更好地适应现代艺术市场的需求。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适宜地改良和创新, 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传播民间艺术, 也是延展传统民间艺术生命的一种尝试。在2006上海国际艺术节上, 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名家在研讨会上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创新”二字, 纷纷主张让“老戏曲”在新世纪唱出“新调子”。其中, 我省著名评剧演员刘秀荣即谈到, 《胡风汉月》这一作品之所以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 并受到演出市场的青睐, 关键在于其唱腔新、舞美新、导演新、演员新, 而且好懂、好看。这番话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许多目前面临的窘境的传统艺术行业的出路所在, 也是我省其他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只有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 融入时代因素, 利用现代手段, 根据自身条件加以改革创新, 生产出贴近时代, 贴近生活的艺术产品, 才能贴近观众, 获得市场的认可。

其三, 吸收民间艺术元素进行新的研发创作。

“由于社会的高度商业化, 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使艺术迅速成为商品并被接受。艺术消费与艺术休闲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的生活方式和对高质量物质生活的补充。”有了上述大众对艺术的市场化需求, 我们就可以不拘泥于原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而是吸收鲜明的地方民间艺术特色元素, 以其他艺术形式为载体, 以市场化的操作手段, 嫁接出既有传统又有新意的艺术品种。这是当前艺术创作的一个新趋势, 同时也是民间艺术产业中的一个新类型。

由于这一方式的创作多立足于当前, 与社会需求、大众审美标准同步, 因而表现出受众广泛、易于流行、灵活多变等特点,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 以独立作品为代表的这类新型产品层出不穷。例如, 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厅联合打造的大型舞剧《一把酸枣》讲述了一个晋商家族的爱情悲剧, 剧中大量吸收了山西民间音乐和舞蹈元素, 充满浓郁的晋味风情, 令人从中领略到晋商文化的醇浓韵味, 强烈地感受到山西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一把酸枣》经历三年磨砺而搬上舞台, 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演出四百多场, 所到之处都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欢迎。这台舞剧就是以音乐、舞蹈、民俗等多种民间艺术为原型, 运用现代舞台技术和舞蹈理念进行再创作, 并以商品形式进行市场化传播的成功案例。我省的皮影舞《俏夕阳》也是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的一个经典艺术产品。舞蹈吸收了唐山皮影戏的造型艺术和音乐要素, 巧妙地将其融入舞蹈形式中,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传媒时代的到来, 除了在传统的艺术形式上做文章外, 一些新的媒介表现形式也是民间艺术可以进行尝试的选择。如中央电视台的《快乐驿站》栏目将相声和小品用FLASH的形式搬上荧屏, 不仅渲染了节目本身轻松、幽默的艺术风格, 还以新的形式带给观众新的体验和乐趣, 特别是吸引了众多青少年观众对传统艺术的关注和喜爱, 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二, 推进民间艺术品牌建设, 实现艺术与市场同进。

打开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市场, 拓展河北民间艺术品牌的销路, 需要胆子大, 步子快。而在维护产业良性发展的环节则需要细心经营, 多方汲取经验和教训, 重视产业发展过程中细节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协调好艺术产业和社会事业的关系, 把握艺术产业的社会事业和市场化定位, 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 也是所有从业人员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原则性问题。尽管我们将民间艺术置身于市场, 期待其经济价值的体现, 然而作为民间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无限精神价值更是值得我们去竭力坚守的内容。因而, 在强大的工业化背景和信息时代艺术传播背景下, 我们的民间艺术产业发展之路, 更要走得清醒, 时刻警惕艺术远离精神价值的危险, 避免出现舍本求末的危害。此外, 如何避免民间艺术的民俗形态和原生态在产业化改造中失去“乡土”本色而逐渐沦为空洞的形式艺术, 在保护和改造中寻求一个相对合理的平衡点, 也是民间艺术的产业化经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以其机制灵活、运营成本低等优势, 在如今的艺术产业中形成了越来越强大的发展势头。据浙江省文化厅统计, 浙江省目前登记在册的民营剧团共有485家, 常年活跃在山区、海岛、农村, 每年为村民演出约17万场, 观众达1.7亿人次, 营业额达3.88亿元。与众多国有剧团收成欠佳的情形相比, 这一连串惊人的数字足以显示出浙江民营剧团在地方戏曲艺术产业的旺盛的生命力。在我省, 2005年底为提高全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省政府出台了系列措施, 积极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逐步使我省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一举措是对我省民营企业积极投身民间艺术产业、加快发展步伐的一个巨大的鼓励和扶持。

品牌策略是产业经营中一个绝对有效的法宝, 对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同样奏效。随着入世后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 具有中国民族民间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将获赢得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而若想立足于本土, 放眼于世界, 在各地方异彩纷呈的区域文化的竞争中赢得市场、抓牢市场, 就要以“品牌”为导向, 集中优势力量打造民间艺术名优产品, 以特色和质量取胜, 使之成为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对外竞争的主打力量。

不仅如此, “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可辨认的产品、服务、个人或场所, 以某种方式增加自身的意义, 使得买方或用户察觉到相关的、独特的、可持续的附加价值, 这些附加价值最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de chernatony&Mc Donald, 1998。”7当一个民间艺术品牌形象成功建立之后, 除艺术产品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之外, 往往有机会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与其他行业携手, 增加其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体现出艺术产品新一层面的价值。例如, 羚锐制药以河北民间艺术皮影舞《俏夕阳》为表现手段, 通过大众传媒巧妙地传播了产品品牌, 这种“企业界用艺术手段开发新的消费市场, 并把自己的产品同艺术的商品形象联系起来, 以提高企业文化的内涵”的方式, 无疑是对市场和艺术的双重促进。

此外, 重视艺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督体系等问题, 也都是探索我省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路径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细节。

总之, 在丰富的河北民间艺术资源中, 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市场化开发与传播, 树立起河北省的民间艺术品牌形象, 不仅能够从新的角度探索我省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对其加以有效保护, 从而振兴燕赵文化, 增强燕赵人民对自我文化的认同和对故乡文化的自豪感, 同时也必将促进河北文化产业的构建工作, 有效地推动河北区域经济的发展。

析商业秘密保护与相关权利的冲突与平衡

杨爱仙焦作大学

[摘要]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我国关于商业秘密的法律虽然立法起步较晚, 但已初步建立起商业秘密的保护制度.在依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同时, 不免会与一些相关权利发生冲突, 本文就商业秘密保护与相关权利的冲突与平衡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 着重讨论竞业禁止与劳动权的冲突、经营者商业秘密权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冲突, 并在起冲突中提出相关建议予以平衡。

[关键词]商业秘密竞业禁制制度消费者知情权冲突平衡

一、商业秘密的认定

我国对商业秘密界定为:“商业秘密, 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性, 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设计资料、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技术信息”。其中, 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具有可确定的可用性, 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 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

二、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现状

商业秘密在我国法律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保护范围从窄到宽、保护力度从弱到强的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 国家立法机关也加强了保护商业秘密的立法工作。由于我国采用以竞争法为主体的立法模式, 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一些单行法律、法规中。到目前为止, 我国直接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单行法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2.《劳动法》它保护商业秘密的最大特点是规定将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作为劳动约定条款之一。事实上这是由法律直接规定了合理竞业禁止制度。3.《合同法》它将合同对方当事人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法定化, 通过规定合同当事人对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 实现对商业秘密的保护。4.《刑法》中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三、商业秘密保护与相关权利的冲突

1.与劳动权的冲突

竞业禁止的制度:它是指雇主和雇员约定雇员在职期间或离职后一段时间,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不得从事与原雇主相竞争的行业或经营的协议。竞业禁止制度与自由择业权的冲突:竞业禁止制度在各国实践中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商业秘密保护手段并为许多国家的法律所确认。但它与雇员的劳动权的冲突却并没有减弱, 毕竟竞业禁止是一种限制自由择业权的行为, 涉及到职工的“生存”问题, 因此各国均对此加以限制:欧盟规定竞业禁止期限一般为两年, 最长不能超过5年, 而且限制的应当是员工的择业权, 而非就业权。换句话说, 如果遵守竞业禁止将导致职工

摘要:本文从整合民间艺术系统资源、继承与创新共举, 推进民间艺术品牌建设, 艺术与市场同进两个方面论述了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以期促进河北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推动河北文化产业的构建和河北区域经济的发展。

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篇11

[关键词]敦煌壁画;乐舞艺术;敦煌舞

[中图分类号]J7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65-02

敦煌莫高窟艺术从造窟之时算起到今天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纵观这1000多年的时代变迁,敦煌艺术的文化精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敦煌艺术凭借其坚定的文化自信心与印度、古希腊艺术实现了相互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另一方面,敦煌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在上世纪得到了最有力的印证。敦煌艺术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莫高窟洞窟中的雕塑、壁画艺术,它还成功地完成了向其他艺术门类的延伸,从曾经被历史遗忘过的洞窟走向了世界舞台。1976年,在甘肃歌舞团的编导和表演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大型敦煌舞剧《丝路花雨》问世。这部舞剧一经问世就在舞蹈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强烈轰动,先后在国际国内巡演达到1500多场次,创下中国舞剧演出之最。1995年,《丝路花雨》被评选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作品。此外,在敦煌壁画乐舞艺术的启发下获得巨大成功的敦煌舞台艺术还有大型舞剧《大梦敦煌》,舞蹈《千手观音》、乐舞《敦煌韵》,京剧《丝路花雨》,杂技乐舞《敦煌神女》等。正如季羡林所评价的,他们用舞蹈实践“复活了敦煌壁画”,①王建疆先生也曾将敦煌舞这一崭新的古典舞流派的诞生称作为艺术的再生。②

一、文化内涵方面

将敦煌艺术与西方艺术、中国本土艺术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莫高窟壁画艺术所遵循的美学精神是有别于西方艺术与中国本土艺术之美学精神的,超脱飘逸、自由灵动的艺术境界、宗教氛围中的理性精神是为敦煌艺术所遵循和珍视的主旋律,这里还隐匿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即儒、释、道三种文化对敦煌石窟艺术的影响和渗透,可以说敦煌艺术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

时至今日,敦煌石窟艺术从静止的壁画艺术而再生为鲜活的舞蹈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事实,并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古典舞流派——敦煌舞。可以说敦煌舞是对莫高窟近500个洞窟的艺术奇观千百年后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奇迹。“它使尘封的敦煌壁画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墙壁走向了舞台,获得了新生,充分彰显了民族艺术的文化张力,同时还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艺术价值增值。”③但当尘封的敦煌壁画艺术从墙壁走向舞台,从而获得新生时,我们不禁思索,敦煌原生艺术,即敦煌壁画中所体现出的美学精神是否为脱胎于敦煌壁画的敦煌舞所继承和延续?儒、释、道文化在敦煌舞中的体现是否依然?

首先,敦煌飞天可谓凝聚了敦煌数百年来无数艺术家无比深厚的艺术热情和智慧,直到今天艺术家们依然在这一特殊的艺术形象身上倾注着自己的艺术才华和精力。原因就在于,在敦煌艺术中,其艺术表现的要素不在于机械地写实,而在于创造意象与意境,在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以意象为主,注重写意的文化积淀。敦煌舞不刻意追求形似,而追求以形写神,从而彰显意境的特点,恰恰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的体现。敦煌舞创作者们根据敦煌壁画创作了区别于其他舞蹈流派的舞蹈语汇,编排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舞剧和舞蹈小品。这些舞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舞姿、每一个服装、每一个布景都凝聚着佛教艺术与敦煌乐舞迷人的风采。但这些形象与场景并不是对生活的刻板描绘,而是对超脱飘逸的境界与道家文化传统的精神意蕴的诉求,追求其内在的舞蹈律动。

其次,敦煌舞舞姿最突出的美学特征是被称作“三道弯”的“S”形舞姿。这种舞姿来自于敦煌壁画上具有较多西域舞蹈风格的舞蹈形象,所不同的是,壁画中的“S”形舞姿多为直线的,带有棱角的几何形态,而敦煌舞则主要以西凉乐为基础,吸收借鉴壁画中各民族舞蹈舞姿,把壁画中棱角分明的“S”形舞姿改造为曲中求圆、柔中带刚的“S”形舞姿。这种曲中求圆、柔中带刚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与敦煌壁画中所体现出的宗教氛围中的理性精神相一致,敦煌舞中曲中求圆、柔中带刚的“S”形舞姿也深受儒家思想的濡染。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中庸观念,强调中和、和谐,反对尖锐的冲突与决然的对立,认为“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④所以“礼之用,和为贵”。⑤于是,壁画中那多棱多角的“S”形风貌被删去了棱角而形成了敦煌舞具有平和之气的曲中带圆、柔中带刚的“S”形舞姿。它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又吸收借鉴了西域各民族舞蹈的舞姿,体现了其他民族的审美习惯。因此敦煌舞独特的“三道弯”,它既不同于“顺势”、“协调”的古典舞,又不同于地域风情浓厚的西域舞风,敦煌舞注重的是在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所塑造的具有中国特色古典韵味的审美意境。

二、艺术形式方面

仔细观察敦煌壁画这悠悠千年的乐舞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它始终没有脱离一个轨迹,即外来乐舞随着佛教文化、商贸交流沿丝绸之路进入敦煌转而进入中原时,中原汉民族在自己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对外来乐舞进行了同化和改造,它既不照搬外来乐舞,又不摒弃外来乐舞,而是将外来乐舞与中国传统乐舞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西域式的中国传统乐舞。这一融合过程,我们从敦煌丰富多彩的乐舞形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壁画中早期的乐舞形象身材短壮,上身裸露,高鼻深目,体态多呈直角曲线,富有浓郁的西域风情。中期的乐舞形象面目清秀、褒衣博带、体态柔美、情感含蓄,带有明显的中原传统舞蹈的艺术风格。而时至盛唐,中原传统乐舞的特点日趋明朗,尤其是壁画中出现了画艺精美、场面宏大、富丽堂皇的经变画,表现出了唐代宫廷乐舞的艺术风格。从这个流变过程,我们看到了敦煌壁画乐舞艺术在不断地吸收兼容外来乐舞,创造具有中国传统的乐舞形象。不管是从笔触的刚健粗犷到温婉流畅,还是从体态的简约豪放、上身半裸(还有全裸的)到体态娴雅、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就连在舞蹈中最具显著地位与核心作用的“动作”,也从早期的棱角分明的几何图形转向曲与圆的婉转。由此,我们从壁画乐舞的体态、衣着、动作背后,也鲜明地感知到了中国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痕迹。

敦煌舞是挖掘、复活敦煌壁画乐舞舞姿而创建的古典舞蹈流派,它主要选择了具有延伸性的敦煌壁画中的乐舞形象作为其艺术支撑与基础,打破时代界线,异中求同,形成了具有西域风格的中国传统舞蹈,确立了“S”形的舞蹈体态,曲中求圆,并从壁画乐舞形象中选取“顺风旗”、“提襟”、“端腿”、“托掌”、“按掌”等具有中国传统至今仍常常出现在古典戏曲舞之中的舞蹈动作,融入敦煌舞的舞蹈语汇之中,使敦煌舞具有了浓郁的中国传统舞的审美意蕴。如《丝路花雨》第一场英娘卖艺的独舞,舞蹈一开始就选用了敦煌莫高窟第12窟中的一个舞姿,展示敦煌舞的“S”形曲线特点,在舞段全部展开部分,把中国古典舞的圆场、翻身等身段技巧糅合其中,使人感到既新颖别致,又亲切熟悉。

可以这样认为,敦煌舞的产生也是中外乐舞交流的结果,惟其如此,它才这样的光彩夺目。陈维亚在谈到其艺术创作经验时说: “我觉得如果说当年的 《丝路花雨》轰动了全国,如今的《大梦敦煌》也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的话,应该归功于敦煌本身这个东方艺术的瑰宝给予了这两部舞剧的创作者以无限的创作想象力!当我走进敦煌,在壁画洞窟中拿着手电筒照着窟中壁画的时刻,完全被那种艺术震撼住了!所以说,《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这两部舞剧不管怎样轰动,都来自于敦煌给予我们的灵感。”⑥高金荣女士的《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就紧紧抓住这一中心环节,对敦煌舞的姿态、风格进行定位:“(敦煌舞)兼有西域舞蹈、中原舞蹈、民间舞蹈(指敦煌当地民间舞)三种成分为主要风格。”她认为只有抓住这关键一环,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敦煌舞乐和它的历史地位。因此,敦煌舞无论手姿、手位、脚位,还是呼吸、步法、跳转等以及舞姿之间的起承转合,连接变化,无不从这个原则出发。

总之,敦煌壁画中多种艺术样式、多元文化并存且渐近汉化的现象以及敦煌舞系列品种所体现出的浓郁的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内蕴,都生动地说明在敦煌艺术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深入,汉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对外来文化与外来艺术的融合与兼容。从敦煌艺术发展与流变的历史进程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敦煌艺术是中古时代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大文明相互交融的一个缩影,这同时也深刻地彰显出敦煌艺术在其发展历程中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注 释]

①季羡林:《敦煌舞发展前途无量》,见董锡玖《敦煌舞蹈》,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②③王建疆:《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2期,第17页。

④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下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第659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页。

约翰·多恩爱情诗中的继承和创新 篇12

1. 诗中男性叙事者

在讨论多恩的爱情诗时, 女性形象往往备受关注。作为一名男性诗人, 他笔下的男性角色也应受到重视。

不同于直接呈现的女性角色, 男性角色往往是隐藏在文字之后成为诗歌的叙述者。如果仔细阅读多恩的爱情诗, 我们就会发现大部分的诗歌都设置为对听者诉说的模式, 而且叙述者大多为男性。多恩在部分作品中采用了男主人公通篇独白的方式, 如那首著名的《跳蚤》, 以造成女主人公的沉默和模糊感。诗中男性叙述者的身份大都没有被揭示, 但仍有迹可循。他们往往知识面很广, 熟悉神学、法律和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 由此不难推测出这些男性叙述者都是出身良好, 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因为多恩博览群书, 知识渊博, 所以我们常常认为这些男性叙述者就代表诗人本人对爱情和女性的观点。当时的英国社会一夫一妻制是社会规范, 一切通奸和婚外情被都视为罪恶, 冒犯宗教的权威, 所以多恩爱情诗里大量关于性的暗示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异端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诗中这些男性有别于传统的温柔绅士形象, 但也绝不是极端的反叛者。相反的是我们从诗的字里行间都能感觉诗人对违反世俗常规的人物的嘲弄。由此看出, 无论是诗人还是他笔下的男性叙述者都不是彻底的变革者。

另外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多恩笔下的男性形象的突破传统其实是有一定限度的。尽管他的爱情诗内容丰富, 但似乎都围绕同一主题:男性总是试图引诱、征服女性。很多诗都是立足于叙述者 (男性) 对其情人的欲望之上, 都是男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一步步引导女性, 而我们却听不到女性的任何声音, 让人感到她一直是一个沉默的、模糊的人物, 因此女性被定格在一种被动和从属的位置之上。很多评论指家认为这显示出多恩对彼特拉克式爱情的不屑。但不容否认它同时也揭示出多恩对男女关系的认知受男权社会的影响。他在诗中对传统爱情观的颠覆其实只不过是在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允许下的些许改变和微小挑战。

2. 丰富的女性角色

虽然从男性的角度进行创造, 但多恩创造出各种女性角色。

中世纪以来, 在西方文学尤其是诗歌文本中, 无论是骑士传奇还是但丁的抒情诗, 女性都是以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形象出现的。大诗人锡德尼、斯宾塞和莎士比亚都写过以理想爱情为主题的十四行诗来歌颂和赞美女性, 认为女性对男性有着净化和提升的作用。而多恩青年时期的纵情声色使他近距离地接触了一大批沉迷于享乐的女人, 于是诗作中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较传统女性发生逆转性的变化。他创作了一系列矛盾的女性形象, 坚贞或放荡, 神圣或世俗, 传统或现代, 高贵或低贱。C.S刘易斯在其《爱的寓言》一书中曾说道:“对女性的玩世不恭与理想主义是同一树枝上的双果———同一事物的正负两极。”[1]而格瑞厄森则指出, 多恩以“恼人的方式把对一般女人的轻蔑与一种变成了抽象概念的对个别女人的魅力的崇拜揉合起来”。[2]多恩在诗中很关注女人忠贞问题, 一些关于忠贞和善变女人的描写独具特色。

《歌》 (走, 去抓住一颗流星) 一诗最能代表多恩对女性不忠的谴责。他努力让人们相信:女人不忠是天底下普遍的现象, 是不可更改的普遍规律。第一诗节写不可能的事:人不能抓住流星, 曼德拉草不能怀孕, 人不能抓住往昔的踪影, 谁都甩不开魔鬼的脚跟, 谁也听不懂美人鱼的歌, 谁也不能避免嫉妒, 没有哪阵风能让人更加诚实。诗人用一系列不可能的事来暗喻谁都无法使女人诚实、忠诚。第二诗节写即使你视力非凡, 能看清看不见的事物, 走遍千山万水, 你也会发现没有一个女人既漂亮又忠实。第三诗节写即便你找到一个, 你见她时还忠实, 但待“我”找到她时, 她已欺骗过两三个男人。这种女人不忠的绝对存在和女人忠实的绝对不存在使多恩对女性的指责和攻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与这些对不忠女性的冷嘲热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恩也创作了一些诗歌表示对忠贞女性的尊敬。他那首为人熟知的《别离辞》就是这方面的杰作。根据多恩的第一个传记作家沃顿的记载, 这首诗是诗人1611年离家时为自己的妻子安所做。该诗是一首典型的玄学派诗歌的佳作, 诗中提到的大地、宇宙、熔炼和圆规等一系列新鲜而独特的意象使得这首诗既富有哲理, 又不同凡响。其中圆规是最经典的意象。圆规的两个脚象征着恋人的两个灵魂, 那定脚和另一个脚之间的彼此呼应象征了爱情的忠贞与和谐, 而终点汇合于起点的圆则象征着爱情的完美与永恒。多恩强调了他与恋人的爱情不同于世俗的爱情, 世俗的爱情容不得分离, 分离造成的结果是失去了感官上的欢乐, 而诗人的爱情却是一种渗透到对方心灵和精神上的爱恋, 因此不怕分离。诗的最后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你的坚定不移使我一生美满, 使我能将此生画一个满圆。”由此可见诗人的着眼点还是女人的忠贞, 唯有爱人的忠贞才能使他们的爱情完美无缺, 使他的一生画一个满圆。

通过上面两种对待女性的不同描述,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对女性是褒是贬, 多恩其实都是男权主义忠实的维护者, 其男权思想是深受基督教背景影响的结果。傅浩曾评论说:他的这种男权思想“归功于他对早期基督教作家而非古典诗歌的谙熟”。[3]众所周知, 基督教教义集中体现在《圣经》中, 《圣经》中的上帝形象和一般人所喜爱的上帝形象是一种天上的全能父权制, 他按照人无法解释的、显得专横的意旨赏罚。这种上帝形象两千年来控制着人们的观念, 为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效力。如同《圣经》里的女性形象如夏娃、潘多拉、抹大拉的马利亚, 她们是为男人享用而创作出来的尤物, 是一种被动的、缺乏自主能力的次等客体, 是“缺席”的或是“缄默”的。多恩在诗作中把女性贬低到低下的地位, “尽管有些诗歌看似赞美女性, 但是他美化女人形体的目的却是在表达对这种可能危及父权制根基的形体的反感”。[4]

3. 结语

约翰·多恩一直以一个诗坛改革者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但他创作的诗歌大都涉及彼特拉克式的主题, 如爱情、悲伤和分别。他只不过是运用玄学式奇喻等技巧将传统东西换一种方式呈现。虽然他的爱情诗中一些情色的描写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 但从本质上多恩是在不遗余力地维护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念。正是以多恩为首的玄学派诗人勇于创新突破, 他们才以其不落俗套的内容和新颖别致的形式开创了玄学派诗歌这一新的诗歌形式, 启迪和影响了以T.S艾略特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主义诗人, 对英美现代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Lovelock, Julian.Donne:Songs and Sonnets[M].Oxford: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87.

[2]傅浩.艳情诗与神学诗[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1999.

[3]傅浩.约翰.邓恩的艳情诗和神学诗[J].外国文学评论, 1995, (2) .

上一篇: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下一篇:煤矿班组的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