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创新继承

2024-09-11

马克思主义创新继承(精选11篇)

马克思主义创新继承 篇1

郑亚伟.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创新[J].北方经贸,2000(12).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观点,是《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一贯思想,也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而生产力又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最积极的因素,是最终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宣言》在第一节“资产者和无产者”和第二节“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论述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可见,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生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势力的统治。在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之后,仍要把发展生产力当作一项根本任务来对待。因为社会主义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先进、具有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度,离开生产力,既不可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也不可能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所以马克思在《宣言》中接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这些观点并针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以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战略高度,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使之成为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邓小平反复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关于生产力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继承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邓小平不仅强调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而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经典作家关于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观点。在中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那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还存在不存在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但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作为第一代社会主义实践者都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片面地认为革命胜利后,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后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甚至严重束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主要是指经济体制而言。我们进行的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但讲了发展生产力,而且讲了解放生产力,认为解放生产力像发展生产力一样也是体现社会过程的本质要求,这就大大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了不断进行改革的自觉性。

(二)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联系起来,并把它当作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条件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先进、具备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度,离开生产力,既不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存在的现实根据。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说:“劳动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在讲社会主义优越性时,往往脱离生产力,而只注重政治方面的宣传。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领导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明确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一个生产

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现代化建设起步比较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开始的,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更加突出,“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主要之点,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邓小平反复告诫我们,“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这就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指明了方向。

(三)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的观点具体化为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尺度,进而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标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理解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源所在。因而我们在判断,种社会制度是否合理的时候,关键是看这个社会制度是否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关系却成了判断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和进步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把生产力标准进一步具体化为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是非标准。根据邓小平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姓“资”姓“社”问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纠缠不清,影响改革开放进程的现象。邓小平进一步旗帜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解除了人们在姓“资”姓“社”问题上产生的困惑,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从把生产力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和进步的标准到把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从把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充分体现出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创新精神。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标

《宣言》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则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生存条件是雇佣劳动”;“现代工业已经把家长式的师傅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资本家的大工厂。„„,这种专制制度愈是公开地把发财致富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愈是可鄙、可恨和可恶”。工人在这种制度下,变成了赤贫者,且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还要快。工人阶级极想在这种残酷的资本剥削制度下获得彻底解放,那“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宣言》中体现的这些思想,至今仍闪闪发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产党人一直追求的理想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刻地反映了这个问题。但是也有的同志提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里没有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问题,是否这个问题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范畴呢?这决不是邓小平的疏忽绒遗漏,而是在邓小平的思想里,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当作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暗含前提了。在社会主义本质里不直接提出公有指和按劳分配,这可以为进一步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作过多次论述,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邓小平这些论述辩证地统一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句话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定范围的剥削和差别不仅不可避免,有时甚至是必要的;二是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任务,应当逐步实现;三是允许某些剥削、差别的存在和逐步消灭这些现象都是为了尽快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即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各种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获取相应的价值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技术收入等,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在这点上,是邓小平结合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实际,对《宣言》“消灭私有制”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如果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那么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则解决了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因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扎根于当代中国土壤里的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创新继承 篇2

一、阿里巴巴经营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的探索,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具体实例

阿里巴巴经营模式说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工人也可以是合伙人, 和老板共同经营公司、管理公司, 使公司发展壮大而从中获益。合伙人制度可以让企业的决策变得更为客观及长远, 减少了企业走弯路、甚至于走错路的机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具体实例, 归功于中国企业家开拓进取的创新实践。实际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公司都在尝试这种模式, 2014年10月国庆假期期间, 笔者回乡探亲期间深入巩义某上市公司调查了企业运行和管理情况, 发现该公司创业之初就是由几个转业军人 (即合伙人) 集资兴建, 经过资本运作成功上市后大多数企业员工持有公司原始股票, 工人既是劳动者, 也是资本持有者, 他们既是公司员工出力干活拿工资奖金, 又参与公司的部分管理及利润分红, 这种工人既是劳动者又是管理者的模式, 把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他们切身利益紧密联系, 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企业更加有活力, 也能做得长。笔者认为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传承,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今中国经济领域实践的一个成功案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制定出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 指导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就有一个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 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才能得到马克思主义书本上没有的新结论、新观点, 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

二、阿里巴巴经营模式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继承,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创新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中, 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形式是机器大工业生产, 具体来说开始是用机器进行生产, 后来是用机器生产各种各样的设备, 这种生产方式是建立在以机器体系的合作和分工为基础上的企业管理模式。其主要表现特征一是比较普遍的实行个人业主制, 二是生产的品种和数量完全的自由化、市场化, 呈无政府状态、无计划性和发展规划的特征, 古典市场经济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表现是没有一套完整的失业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 所以, 就会经常发生社会动荡。按照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 传统资本主义社会里拥有资本财富的资本家实行家长制管理制度, 工人阶级完全没有管理工厂的权利和机会, 资本家残酷地压迫、剥削和奴役产业工人, 占有他们生产的剩余价值, 工人处于绝对贫困、饥饿、无奈状态, 一辈子处于社会的底层, 永远没有机会翻身做主, 10%的资本家拥有全社会90%的财富, 而90%的工人只拥有10%的社会财富, 整个社会处于严重的两极分化状态,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在利益方面呈完全对立的关系。随着工业化革命的发展, 近一百五十年来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方面也有了许多新的特征,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工人中相对收入比较高的劳动者把维持基本生活后余下的钱购买股票, 身份一边成了部分企业里的小股东。到了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逐步形成, 出现了知识资本化倾向, 知识变成了资本, 参与到所在工厂生产利润的分成。人力资本产生又使一部分职业经理人、受过教育掌握知识和技能者通过股权分成成了所在公司的股东, 这样劳动者既是企业的生产者又是企业的管理者和主人。但从总体上看, 现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呈橄榄型, 表现为中间阶级越来越大, 资本家也不像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期那样独占剩余价值, 而是一种分享制的分配制度, 工人以奖金、福利等形式分享其中部分剩余价值。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作为经典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断突破已有的结论和观点, 和当今火热的世界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 在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与发展。阿里巴巴今日的成功归功于中国企业家开拓进取的创新实践, 归功于国际投资者的精明与远见。但更重要的是它借助于市场力量、中国需求和创新精神的巨大能量, 与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中国需求不断扩大、营商环境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云及其企业对互联网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一种产业, 更是一种思想, 一种价值观。它比以往更为开放, 更懂得分享, 更懂得承担责任,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传承,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今日中国经济领域实践的成功案例。

三、理论界应该像阿里巴巴一样不断探索实践, 在理论上得出新观点和新思想, 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 归根到底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改革开放以来,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四代领导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突破了一些禁区, 对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不再以姓社或姓资来判断, 但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笔者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像阿里巴巴那样勇于创新和探索, 不断突破那些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结论, 摒弃两种社会制度非此即彼、冰火不相容的错误思想, 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发展创新。我们欣喜地看到, 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又一理论总结。在2000年, 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即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经过几年的摸索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又作了精辟阐述和高度评价, 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过程中得出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历史经验, 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正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 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一揽子改革方案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这些改革举措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也应该象阿里巴巴人一样走出国门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根据中国现实国情状况, 不断进行新尝试、提出新思想, 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于金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43.

[3]许兴亚.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四次重要创新[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7, (3) :3-12.

[4]赵存生.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认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9) :30-38.

[5]王向清.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6) :125-128.

[6]程恩富.经济学现代化及其五大态势[J].高校理论战线, 2008, (3) .

[7]潘石.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J].长白学刊, 2007, (2) .

马克思主义创新继承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06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32—02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题。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主义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在马克思看来,首先应该发展生产力,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会出现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他还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增长和高度发展这个前提,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没有任何意义。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都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命题。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虽没有提到一个“人”字,但与“人”的发展有密切联系。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再次强调,“未来社会”(指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由此可见,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都以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及其建设规律的探索亦是围绕这一中心进行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提了出来。邓小平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也之所以如此强调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在于他对经济决定性作用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同时,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在“两个没有变”的基础上,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高的阶段?只能靠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思想在新形势下的重申,是对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的科学判断,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深化。

(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发展的根本目标

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就郑重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可见,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违背它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全新理念,坚持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同时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重点是协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旨在于解决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举措,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又一重要方面。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坚持走文明发展的道路。这无疑会对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与“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讲的是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的主体;“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强调的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是人民生活要共同达到的水平。可见,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人的发展,其中共同富裕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蕴含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强调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把满足人民的各项需求、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了目标与过程、科学与价值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理论、价值与建设实际的紧密结合,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要始终信任和依靠人民群众;要始终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就把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这就把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到更高的境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三、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化创新

(一)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发展的思想,促进了发展理念的创新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发展,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发展重点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后者发展重点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国发展史上,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尽管也包括了这些思想,但没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与发展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表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全面的社会维度上延伸和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一是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二是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以社会“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为总体目标,以“五个统筹”为具体方略,以“文明发展道路”为根本路径。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的发展,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之路,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这些,从社会本质构成到具体运行层面,全面展开

和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思想,并且使科学发展观本身表现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战略方针。科学发展观解决的是怎样更快、更好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见,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发展的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思想,彰显了发展模式的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了企业、部门、地区内部及其之间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但就全国来看,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较快,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城乡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思想,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的是效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强调的是公平。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强调的是效率。科学发展观中强调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强调的是公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以生产力的为本位的发展观,它更多地强调效率。“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三)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达到了发展目标的创新

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共同富裕,其所强调的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也关注人的发展,但没有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在理论E没有把人的需要上升为发展的首要目的。因而在实践中往往重视经济发展速度,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国家和集体利益,轻公民个人的权力和利益;重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轻人的发展要求等,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新继承 篇4

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中整体主义思想的思考

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的的`整体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核心和精华,是民族精神之所在.这种思想和精神使中国几千年来始终保持了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是推进四化建设、促进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力量,要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和精神,并非是口头的表白,其重要的是在于实践,在于每个人的无私奉献.

作 者:于桂华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政法与经济系,山东,临沂,276005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2“”(4)分类号:B82关键词:继承 发扬 整体主义思想 理性思考

创新议论文 创新与继承 篇5

追溯往昔,从先贤身上继承下来的思想与生活技能,无不体现出优秀的品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正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所写的一样,正因继承了法家的精华,商鞅的变法才显得那么得心应手,恰逢创新变法的及时,才使得身处地图西陲的秦国变得强盛。我们继承先辈们的优秀的品质与技艺,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在前人的精神遗产中予以创新,继承与创新共同作用,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

继承与创新,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所必不可少的品质。如果说创新是船帆,那么若想驾着小船前往梦想的彼岸,继承便是那必不可少的风。一个人迷失在荒漠中,他所继承的东西早已决定了他是否能走出去,有创新精神的人会去创造,通过有的材料去创造自己需要的物品,去利用。继承与创新紧密相连,在开创新世界的征途中,必不可少。

继承与创新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起。二十世纪五六是年代,祖国科技发展处于低谷,一大批科学工作者积极响应,依靠所继承的坚韧不拔的品质,用其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为祖国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继承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承载者,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意识的来源;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推动者,是文明进步的动力。没有继承和创新,整个民族死水一滩,没有了活力与朝气;没有了继承与创新,整个民族步履维艰,难以继续前行;没有了继承与创新,整个民族都将被历史所遗弃。一个文明就像一座塔,需要坚石承载他的博大,需要塔顶的创新之火去证明文明仍在继续。

对于当代的我们来说,在开创新世界的征途中,继承和发扬尤为重要,创新亦必不可少。创新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给徘徊不前的人注入前进的动力;创新是无边黑夜中的星辰,给探寻求知的人以前进的方向;创新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予以疲惫的人心灵的慰藉。

继承与创新作文 篇6

继承是要有的,就像我们要一代代延续我们祖辈的习俗,文化。这种继承,在一定范围内限定了我们的思维。就好比,大人习惯于竖直切苹果。而一些年幼未经受教育的孩童,偏爱于横切苹果。就如同,我们的理念中,裙子高更鞋属于女性的,若男性穿上,那便会贻笑大方。曾读过一篇名叫《穿裙子的少年》的文章。文中讲述的是几个少年离家出走,从而来到一个全新的国都。在哪儿,男人都穿着裙子。当少年嘲笑那些当地人时,孰不知那些男人也笑话着他们。那些当地人甚至一味逼迫少年穿上裙子。在那些当地人的思维里,男人穿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相反若穿着裤子那便是怪物。当地人与少年所继承的文化不同,两则的习性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若我们摈弃继承,一味的发展,就会使文化垄断。那么,男人穿裙子等怪事也就比比皆是了。

在继承中创新,是延续和发展文化的基础。一个国家若只传承,不创新,那么便是时代的退步。一个停滞不前的国家,终会在时代的潮流中被淘汰,成为一段作为反面教材的历史。

往往一些伟人的发明与发现,都是以创新,幻想为基础。著名作家,凡尔纳被世人称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笔下的杰作——《海底两万里》更是对后人影响深远。书中幻想了许多东西。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都成为了现实。这些发明之所以能成为现实,基于一种创新,一种遐想。

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促进的。从古至今,一些理论的确凿皆是总结前人的思想,并以此有所创新。正如牛顿曾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化学上,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就是通过一步步的传承与延伸。历史上的伟人,皆不能脱开前人的理论与知识,独创一门学术。他们都是先受时代影响,因前人思想的沉淀这一基础,才得以有了新的观念,独特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创新继承 篇7

一、主题思想和体裁的继承

主体性的体现、主观情感的表达、想象性思维的发挥, 这些都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者所重视的三大元素, 而这些元素通常都是凝聚成文本主题思想的关键部分, 于是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主题思想纷纷达到了一定的理性程度及文学高度, 但这些都离不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主题思想上对古典主义的充分继承。无论是一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 还是一首古典主义的诗歌作品, 其都是创作者心灵、情感与体验的表达, 融入了创作者理性的主题思想, 因而读者才能从诗歌作品中感受到其所特有的审美魅力。

如在浪漫主义诗歌作品《西风颂》中,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不仅在诗歌体裁上继承了古典主义, 而且还将古典主义的理性创作思想运用在诗歌创作当中, 于是乎这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备受广大读者喜爱。在创作中, 雪莱虽然继承了古典主义诗歌的十四行诗体裁, 但是为了突出其诗歌中的理性主题思想, 雪莱对十四行诗体裁进行了重新创造, 具体表现在采用三行诗的结构形式, 在诗歌创作中运用跨行诗与跨段诗的手法, 还巧妙互换十四行诗与三连韵诗的位置。因而, 《西风颂》这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在体裁上就具有了一种恢宏的气势, 当然要完成这样的创新, 这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具备理性的创作思想密不可分, 因为只有诗人雪莱在诗歌创作中充分植入理性思想, 这样才能驾驭整首诗歌在体裁上的重新创造, 从而确保诗歌作品的浪漫独特性与主题思想内涵的深远性。

二、题材和技巧的继承

由于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主题内涵、主题意识的表达需要通过作品题材与内容才能得以被读者感知, 因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在对作品的题材与内容选取上十分用心, 这一点在古典主义文学创作中同样备受作家们的重视, 所以足以表明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在题材选取上对古典主义文学的继承性。当然, 选取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性的题材与内容对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来说十分重要, 但作家们借鉴与运用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将讽刺技巧、比喻技巧、幽默技巧等运用到浪漫主义诗歌作品当中, 能够进一步升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文学意蕴, 从而更好地传达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创作思想及情感。

在选取题材上,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大多都会选择那些极具表明自身主题思想与主题意识的题材, 包括社会中统治者的残暴一面, 从而传递出作家们对社会的关注, 对民众的文学关怀, 对一切残酷、阴暗现实的辛辣批判。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布莱克、拜伦等, 这些诗人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都具有古典主义的影子, 在作品题材与技巧上借鉴及继承了古典主义;雪莱的《麦布女王》、布莱克的《经验之歌》、拜伦的《唐璜》等, 这些优美的浪漫主义诗歌作品都传达了诗人们对黑暗社会与残暴统治者的批判, 寄寓了诗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在济慈的诗歌《赫坡里昂》中, 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则借用古典主义幽默写作技巧在诗歌中传达他对英国民众的文学性关怀。

结语:综上分析,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我们知道不同时期的文学都是在相互继承与相互超越中实现发展的, 对于古典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同样适应。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建立在古典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实现发展, 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对古典主义文学进行了充分的借鉴与继承, 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作家们对古典主义主题思想、体裁选用、题材选取、技巧运用的明显继承性。不可否认, 古典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力, 正因为有着古典主义文学的积淀,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继承其精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超越, 进而推动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不断完善及成熟。

参考文献

[1]王莎烈.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古典主义的继承与超越[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7 (1) :84-86.

马克思主义创新继承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

收稿日期:2011-03-05

作者简介:冯德楠(1987-),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而,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必须始终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在长达九十年的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其中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而使得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获得了能够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明确了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行动纲领,并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带领群众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一伟大的革命进程里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而提出的基本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些基本观点与工作方法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可须臾偏离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点。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反复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P.1031)“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2](P.64)“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P.1094-1095)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的坚持和发展。同时,毛泽东在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上,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而形成的群众路线,不仅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贯穿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活的灵魂之一。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作为首要的、根本的任务,并为此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和拥护,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3](P.368)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使得一系列强国富民政策深入人心,才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光辉成就。

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的人民群众主体观代表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他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和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结合起来,尊重群众的创造和经验,倾听群众的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决定我们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得失成败的最终标准。邓小平指出:“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4](P.37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实事求是地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制定和贯彻各项正确的方针政策,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尊重群众的实践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关心群众的利益和疾苦,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这是我们党把握历史前进方向,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根本保证。邓小平的这种特色鲜明的群众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持和运用,也是对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5] 这一阐述深刻揭示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联系。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江泽民群众观的核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充分發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自觉性,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团结全国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这是江泽民群众观的重点;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信于民,这是江泽民实践人民群众观的着力点。

“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四、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即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而在推进这一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胡锦涛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6]胡锦涛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要坚持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始终不渝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更自觉地做到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和为民谋利的本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胡锦涛的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党,特别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善于在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中切实做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代,我们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总之,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从历史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即人民是历史和价值创造的主体,也是价值享有的主体。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实现了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2.

[6]胡锦涛.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0-15.

继承与创新作文 篇9

没有继承,人类就没有了进步的根基。正如没有土地,草木就没有了根基,一切的枝繁叶茂,春华秋实便无从谈起。在继承中,中国文化贯穿着历朝历代的缩影,从唐诗的意境到宋词的音韵,从曲剧的情节到小说的丰盈,沿袭下来的一部《红楼梦》震撼了多少心灵?如果没有继承,“集大成”的“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将会成为一部揭露黑暗封建统治的论文,毫无意趣,看得见明清,却看不史。中华五千年文化,就是因为继承才传承至今。

没有创新,人类就没有了进步的动力。正如没有浪花,大海便没有了生命力,一切的急流勇进,劈波斩浪都会茫然失措在一丝风也没有的平静里。在创新中,杂交水稻昂然屹立在狂风暴雨里,试想若只是顺其自然生长,水稻只能抗倒伏而低产或是易摧折而高产。是创新,让杂交稻以绝对的优势解决了十亿人口的粮食问题。这只是创新的一个阶段,我们看得到的阶段。而人类农耕文明从刀耕火种,从牛耕;从自然取种,从自西域引进新品种到今日机械化作业,人工优化作物品种。因为创新,才有了今天的高楼大厦,才有了今天的汽车飞机,才有了今天的宇宙航天。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的创新!

继承与创新名言 篇10

蓝海战略是以创新为中心的战略,强调的是无人竞争的全新的市场空间和全新的商机。杨丽

将来,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的。吉福德平肖

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贝尔

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也就是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开创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的机会的手段。企业家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寻找创新的源泉,去寻找表明存在进行成功创新机会的情况变化扩其征兆。他们还需要懂得进行成功的创新的原则并加以运用。 德鲁克

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为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创新不是为对手竞争,而是跟明天竞争,真正的创新一定是基于使命感,这样才能持久的进行。

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稳健经营,追求永续。

新的东西总是由旧的东西中生长出来。(中国革命家)谢觉哉

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元创造。(中国学者)梁漱溟

革新自身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种继承。(中国文艺评论家)王朝闻

衰草乃新茵之肥!(中国画家)吴冠中

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中国学者)胡适

模仿不是创作,但创作不能不有模仿。(中国学者)周谷城

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摹仿,终于独创。(中国教育家)叶圣陶

创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中国学者)胡适

“入乎其中”才能“出乎其外”,没有继承也就没有创造。(中国作家)秦牧

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他们还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正确的判断力,有决心,敢于创新,勤奋工作。

时常运用头脑风暴,利用脑力激荡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微软是一个成功的公司,我不会否定他的成功,而且和比尔盖茨共事是非常好的机会,同时世界也在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公司大了之后,就会比较官僚,一个公司小了就会创新,不是说微软今天和未来不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李开复

马克思主义创新继承 篇11

关键词 鲁迅 中学语文教学 文化遗产 创造性

鲁迅的《拿来主义》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不论是在“旧版”的教材,还是在“新课标”的试验教材中,《拿来主义》一直都被视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不论是老版的《教学参考书》,还是最新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却一直没有怎么改变,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批判继承文化遗产。例如,《教师教学用书》对《拿来主义》所做的“领悟内容”中,明确地把这篇课文的主题做了如下的概括,即鲁迅在《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探讨如何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要命题,并把其精炼地概括为“拿来主义”。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基本上都围绕着这一观点来展开,在“领悟内容”的详细部分,更是做了进一步阐发,课文的解读指出了文化遗产可被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是“有益无害的”,也就是课文中比作“鱼翅”的,我们的态度就是要“拿来”,而且“使用”;第二种是“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也就是课文中比喻为“鸦片”的,我们就要吸取、吸收其有用处的方面,排除其有害的方面;第三种是“人民根本不需要的”,也就是课文中比喻为“烟枪”“烟灯”和“姨太太”的,对于这一种我们除了少许送放博物馆,其他应该加以“毁灭”。在这篇课文解读的最后做了总结,“总之,根据人民的利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1]

由于《教师教学用书》的权威指导,诸多老师的备课教案和教学设计中,也大都沿用“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说。很显然,这样的观点既和原文主旨有较大出入,也和鲁迅研究界的整体研究趋势不太符合。

一、拿来的是文化遗产还是外来文化

首先,从本篇课文的前后整体来看,鲁迅几乎没有怎么谈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诚然,鲁迅在文章的最后用到了“大宅子”的比喻,并且有一些“祖上阴功”、“鱼翅”、“鸦片”、“国粹”式的“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等相关词汇和隐喻,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鲁迅最后主要转到“文化遗产”的“拿来主义”问题。事实上,从文章的一开始,鲁迅谈论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从我们自己的“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谈起,接着又论述了别人的“送来主义”,接着从“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谈到“拿来”,并且着重论及了“送去”、“送来”和“拿来”的不同。尽管这些比喻所选取的都是一些“国粹”式的东西,但毕竟本体和喻体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它们可以并非同一类,当然更可以不用同一地域的。所以,“祖上”的“大宅子”作为重要的比喻体来看待,而“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等,也都只是说明对待外来文化时的不同态度。

其次,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来看,鲁迅显然不是要谈如何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问题。《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这个时期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一边是社会上掀起的排外情绪,如文中所提到的,“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再例如,在鲁迅写下《拿来主义》的前一年,就被命名为“国货年”;另一边相伴随的是“中国本位”主义的兴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中国本位”主义带有强烈的国民党官方背景,其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1934开始的由蒋介石倡导的“新生活运动”,尽管冠以“新”的称号,但其骨子里的文化保守和文化专制显而易见,而此后的新年伊始,就有了王新命等教授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很显然,这个时期文化界的主要问题是不再或者不敢强调引进西方文化的问题,而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强化文化传统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中,鲁迅显然不是迎合官方谈论什么“批判继承”问题。因为,在“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说的模式下,不论怎么论述,其重心肯定会落在“继承”上。笔者以为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指导性意见的重心之所在,不少中学老师也是这么讲述。这种思维模式,最后得出的结论必然是,鲁迅的《拿来主义》就是告诉我们,对待文化遗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有不少人由此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相比附。乍一看,这样的结论无懈可击。可是,细究之下,这种结论也近乎无聊。对任何一个革新者来说,哪一个不是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创新的呢?

最后,从鲁迅一直以来的文化态度来看,鲁迅最反感的莫过于打着“推陈出新”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旗号的旧文化的沉渣泛起。为此,鲁迅不惜用看似极其偏激的态度来“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从他小说揭示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吃人”,从他发出“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的呼喊来看,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是一种整体上的、宏观上的否定,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彻底否定。后来有人曾批判鲁迅的过于激烈的“反传统”,也有人为鲁迅辩护说这是“矫枉过正”。有关这一点,我们下面再详细探讨,但毫无疑问,鲁迅一直反对文化上的折中主义和中庸主义。他把这种折中论和中庸论都看作是复古的体现,例如,鲁迅曾经辛辣地揭示道:“中庸太太提起笔来,取精神文明精髓,作明哲保身大吉大利格言二句云:中学为体西学用,不薄今人爱古人。”

在《随感录·四十八》中,鲁迅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看似学习外国本领,然而骨子里却希望保持旧传统,这就是所谓的新本领加旧思想,鲁迅给予这种文化风潮辛辣的嘲讽。“前几年谓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几年谓之‘因时制宜,折衷至当’。其实世界上决没有这样如意的事。即使一头牛,连生命都牺牲了,尚且祀了孔便不能耕田,吃了肉便不能榨乳。何况一个人先须自己活着,又要驼了前辈先生活着;活着的时候,又须恭听前辈先生的折衷:早上打拱,晚上握手;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曰诗云”呢?”[2]

从鲁迅一贯的态度来看,他对所谓的“折中论”,也就是“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批判的,因为鲁迅清醒地察觉到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中的守旧味。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鲁迅的《拿来主义》是谈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而并非是有关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拿来”其实是一种创造

把《拿来主义》的主题修正为作者是要告诉我们,对待外国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同样是对鲁迅这篇文章的片面理解。因为,我们把《拿来主义》的主题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置换成“外来文化”仍然不过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不同体现而已。而目前,在中国学术界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要么大谈特谈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的意义,要么大书特书吸取外来文化的价值。事实上,正如学者王富仁对此置疑时所提出的观点一样,该研究模式极大地夸大了在文化发展中起作用的中国的和外国的固有文化,反而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接受这种文化的人自身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这些人只是来运输文化的,只是个器械,只是个工具,只不过有的把西方文化运到中国,有的把中国古代文化从古代运到现在,有的则古今中外通吃,只是问题的焦点是要到哪里去运而已。但是,人,当然不是个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装载机,在这个文化被中国近、现、当代知识分子拿来拿去的过程中,文化自然不会像运输中的一堆煤一样不发生任何变化!至此,王富仁提出自己的论点,他们——人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他们拿中西文化中固有的部件融合、改造、创新出新的文化来。“人是有创造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一种人的创造物。”[3]王富仁教授的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拿来主义》的思想内涵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首先,鲁迅的《拿来主义》以及其他谈论有关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言论中,都特别重视“人”的主体性意义。在这篇论文中,“拿来”的目的是什么呢?作者在文章末尾做了明确说明,是为了人,是为了我们当下的生存。鲁迅精辟地指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由此可见,鲁迅或谈论如何“拿来”外来文艺,或如何猛批中国文化传统,都无非是为了当时的人的生存,为了新人和新的文艺的出现。

的确,鲁迅有很多看似非常激烈的“反传统”的言论,如“不读中国书”、“消灭汉字”等等。以至于今天有不少人,把鲁迅看成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罪人”。其实,这都是如王富仁教授所批判的思维模式一样。在鲁迅看来,文化是为人造,因人而造。例如,鲁迅在《青年必读书》中,针对当时的社会贤达如梁启超和胡适等人鼓励青年多读古书,鲁迅却提“要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而这种看似偏激的观点背后,鲁迅有着很明确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哪种书或者说哪种文化要有利于当时的“人”,他研究古今中外时深切体会到中国的书籍往往与现实相离甚远,所以看中国书反而让人神游于世外,于事无补。而外国书,除了印度之外,都是让人更加认识到现实的,反而激起你入世的满腔热忱。所以“为人生”不仅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主导思想,也是鲁迅对待文化选择时的态度依据。例如,鲁迅明确说道当前最紧要的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4]假如有影响到这三者的,不管它是何方的经典、何方的宝贝,即使是老祖宗的《三坟》、《五典》,即使是灵丹妙药,是人、神、鬼我们都不要它。鲁迅最激烈的莫过于提出消灭汉字的说法,鲁迅的依据依然是人的生存,“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5]

其次,在鲁迅看来,只要人强大了,就敢于开放,敢于吸收外来文化,而不至于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这也就是鲁迅在文中所着重批判的“闭关主义”、“孱头”。鲁迅写这篇文章时,正是民族危机深重,不少人都响应当局政府的举措,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来消除危机,以为只要加强中国传统承继,抵制外来文化输入,就可保国保民。其实这种言论恰恰是孱头言论,抱残守缺不仅无助于自身的强大,而且更会加重自身的危机。鲁迅曾结合中国的史实论述道:越是自身实力强大,越不怕外来文化,而越是排斥外来文化和保国粹,越容易沦为孱王和孱奴。他举例说,宋朝就像现在一样,只知一味地把古代的东西挖来,固化,但怎么样?不一样国内是非不断,最后不就改朝换代为元了吗?而汉代和唐代也存在外族不断入侵的隐患,但是那两个朝代从上到下都气魄很大,并不因此就把国门封得死死的,各地各国的东西、文化都到了长安,反而国家越发强大,人民的状态也越发昂扬。这说明了什么呢?鲁迅条分缕析道,到了国家衰弱的时候,那些统治者就变得敏感了、害怕了,似乎只要和外来的所有东西都隔绝,就可以保有现状,不至于国破;所以就拼命地把国粹拿来,哪管它有利无利,反正是老祖宗的东西,他们认为可以加强国本。在另外的地方,鲁迅更是明确地谈到,面对这种情况,人不能害怕,光害怕、故步自封,在自己的圈子里兜来兜去,怎么能进步呢?怎么能富国强民?这实在是胆小的行为。如果在生活里也这样,连吃个牛肉,也只陷在纠结里,怀疑这,怀疑那的,那可要不得。要像年轻人一样,不要像老人,年轻人有力量、有信心的。所以“虽是西洋文明罢,我们能吸收时,就是西洋文明也变成我们自己的了。好像吃牛肉一样,决不会吃了牛肉自己也即变成牛肉的”[6]。这里鲁迅用人吃牛肉不会变成牛的比喻同时还说明了,在文化引入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来源,更重要的是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文化的继承或引入中,最重要的是人的主体性创造。

此外,鲁迅还反复说明,引入外来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新人”和“新文艺”的出现,“新人”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如果说引入外来文化只是为了保全或帮助“国粹”,那更是需要大批特批。例如在这篇《拿来主义》写成后不久,鲁迅写下《奇怪(一)》这篇杂感,他辛辣地讽刺到:“西法虽非国粹,有时却能够帮助国粹的。例如无线电播音,是摩登的东西,但早晨有和尚念经,却不坏;汽车固然是洋货,坐着去打麻将,却总比坐绿呢大轿,好半天才到的打得多几圈。”

总之,鲁迅的《拿来主义》看似是一篇简短的杂文,仅千余字,其中却蕴含了鲁迅非常重要的文化理念。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在大家都惶恐害怕外来文化的时候,鲁迅却极具气魄地大谈“拿来”。更为重要的是,鲁迅谈“拿来”外来文化,始终落在“为人生”的目的上,并一再强调人在文化的引入和传承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

参考文献

[1] 拿来主义·课文研讨//语文4·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鲁迅.随感录·四十八//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王富仁.对一种研究模式的质疑[J].佛山大学学报,1996(2).

[4] 鲁迅.忽然想到《五至六》//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鲁迅.汉字和拉丁化//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 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作者:高阿蕊(1977-),女,陕西长安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上一篇:市政府教育卫生工作总结下一篇:论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交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