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发展

2024-10-23

继承和发展(精选12篇)

继承和发展 篇1

【真题回顾】

1. (2013·广东文综卷·32) 2013年1月, 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 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 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2)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3) 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形成完美人格 (4)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 培养审美能力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解析: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说明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4) 正确。同时, 甲的观点有合理性, 但 (1) “根源”表述错误;乙认为浪费时间, 明显对书法教育认识不足, (2) 分析正确; (3) 观点太绝对, 不选。答案选D。

2. (2013·福建文综卷·29) 贴窗花, 写春联, 辞旧迎新;年夜饭, 压岁钱, 阖家团圆;发微信, 拜大年, 走亲访友;花各异, 韵相同, 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 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解析:中国式过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 至今人们仍然代代相传, 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A正确。中国式过年与科技发展、民族和睦没有直接联系, B、D不选。C错在“文化之大全”上。

3. (2013·北京文综卷·24)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 就要有创新。然而, 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 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解析:题干强调绘画既要继承优秀传统, 又要有创新精神, 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C正确。A强调文化的独特性, B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 D强调文化的多样性, 所以A、B、D与题干指向无关。

4.[2013·江苏政治卷·34 (1)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 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农耕社会, 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 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 大批村庄被合并, 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 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 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解析:解答时, 首先要从乡村入手, 把乡村与乡村中蕴涵的文化联系起来, 然后从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及乡村文化的作用角度分析, 乡村文化的作用可以从展现地域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1)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 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 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3) 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 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2013·安徽文综卷·38 (3) ]三年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 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 刻苦钻研新技术,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从文化生活角度, 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紧紧抓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一关键句, 指向文化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等角度, 主要从以上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 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考点精讲】

一、继承与发展———辩证继承文化与促进文化发展

1. 内涵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 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3. 特点

(1) 继承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 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 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 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 正确态度

(1) 坚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2)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6.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 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7.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4)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二、文化创新———不竭源泉动力与基本途径方向

1. 源泉动力

(1)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可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 必由之路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3. 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与文化创造的主体。

4. 创新意义

(1)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2)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 创新途径

【应试策略】

掌握本专题内容, 首先, 明确一个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把握两种积累:文化的发展, 包括横向积累即文化传播, 纵向积累即文化继承;理解三大措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的途径;处理四大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其次, 要特别关注重大文化活动、文化实践以及各地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着眼于“大立意, 小切口”的思维方式, 重点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

【创新演练】

1.目前, 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正在筹划赴法国、德国的巡演计划, 要让传统的昆曲艺术“姹紫嫣红开遍”。此举

(1) 有利于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 (2) 是吸收外来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 (3) 是中外文化实现完全融合的契机 (4) 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A. (1) (2) B. (1) (3)

C. (1) (4) D. (2) (4)

2.2013年5月9日, 台湾竞争力论坛发布了第二季“台湾民众国族认同”调查结果, 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

A.特有继承性

B.社会历史性

C.相对稳定性

D.鲜明民族性

3.“钟鸣, 城门开启, 万户活动, 鼓响则城门关闭, 宵禁人息”, 2013年4月1日起,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恢复每日“晨钟暮鼓”仪式, 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该仪式意在说明

A.新的传媒不能完全代替旧传媒

B.传统文化更能让人们产生共鸣

C.儒家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精华

D.文化发展的前提是文化的继承

4.扬州在古城保护中, “不与人家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 而是比特色、比精致、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扬州的古城保护和利用浓缩为12个字: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这揭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

C.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中的两方面

D.文化创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5.下列选项能够为漫画所反映的文化道理提供有力佐证的是

(1)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2) 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充足条件 (3)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4)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 (1) (2) B. (3) (4)

C. (1) (2) (4) D. (1) (2) (3) (4)

6.3D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 推动了3D电影的飞速发展;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 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3D技术带来的变化体现了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与时俱进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D.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7. 列宁曾指出:

“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1) 要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2) 要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3) 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4) 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8.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一书中指出:如果西方是苹果, 中国是橘子的话, 那么苹果的话语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同样, 橘子可以学习苹果, 因为大家都是水果, 但是必须明白, 橘子学习苹果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 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

随着经济崛起, 中国感觉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文化"走出去", 中国其他方面的“走出去”已经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比如企业“走出去”往往被视为是对外在世界的威胁等。所以, 这些年中国在不断加快改革开放, 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努力把中国文化推向国外, 包括孔子学院、各种形式的“媒体走出去”项目等。

(1)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 分析加快改革开放对促进文化发展的意义。

(2) 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角度, 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参考答案:

1.C我们应该吸收的是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2) 说法错误。 (3) 错在“完全融合”。

2.D 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 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3.D该仪式“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 所以, A项不合题意;B项错在“更能”;C项错误, 儒家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4.C A、B项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体现扬州是如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所以, D项排除。

5.C读漫画中的文字可知, 漫画强调的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1) (2) (4) 符合题意。 (3) 材料体现不出。

6.D“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 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 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

7.B列宁的这段话强调了无产阶级文化与旧文化的历史联系, (1) (4) 是其应有的启示。 (2) (3) 与题意不符。

8. (1) (1)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 (2)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快文化改革, 有利于改造传统文化,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3)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推进文化开放, 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有利于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实现文化发展繁荣。

(2) (1)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既要继承、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又要改造和剔除其糟粕。 (2)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不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 (3)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继承和发展 篇2

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红楼梦》被改编得体无完肤,人物的形象变成了“哈韩”一族,黛玉红发飘飘,宝钗一头“短碎”,充斥着一股恶俗的味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所谓的流行文化的侵袭,所表现出的无奈与难堪。

当本民族的艺术精品被外来的一些文化泡沫淹没时,人们想到了什么?时至今日,亲情的淡漠、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对弱小的蔑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整体来看这是一个人情稀缺而不是人情过度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是历来有着急公好义、除暴安良、舍身取义、古道热肠、杀身成仁的传统,不是一直有着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向往亲情的传统吗?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有批判而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二是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录几盘录像带就可以。思想界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是犀利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则是软弱的。总是视传统文化为包袱,为阻力,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对中国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再比如“孝”,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之过去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传统文化不是“濒危野生动物”,它并不缺乏载体。可以说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可以做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

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确保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首先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深刻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属于纯然的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成为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几种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最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采取哪些措施? 1~国家角度:加强文化教育 强化文化氛围熏陶!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而保护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申请文化遗产保护 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关注

2~政府角度:积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积极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作为中华优秀子孙 我们更要担任起振兴中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的重任 不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注入时代精神与气息 使其更符合文化发展方向 将传统文化发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使其永葆活力!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传统文化的缺失

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轶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再。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四书五经】

从前,作为书生15岁之前便要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几乎都是群“拜经教”,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文学博士生绝望。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的时候,这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作为后果,近一个世纪

后,已经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孩子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现在,舒乙在北京创办了一家现代私塾馆,专门教授四书五经。

关于传统文化的缺失

造成今日之中国国民素质不高或者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我想应该至少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也许就是大多数人都要提到的中国的经济条件滞后,泱泱大国,在国民教育上的投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了中国国民与 其他文明国家公民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倒不是先天就决定了的,只不过我们效法的是西方的文明,我们在许多方面追赶他们,要适应他们的文明规则,这自然就显出 了差距,也必然有个适应的过程。

第二个,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毫无疑问,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精髓,但是为什么在现代 中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呢?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文明的国度,这一点在唐宋之前尤为明显。真正的固步自 封、冥顽不化只是从程朱理学被统治者疯狂推广、驯化民众之后才开始。整个国家对世界的不了解,自然就跟不上文明的步伐。此后,在上个世纪之初轰轰烈烈开展 地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封建的、愚昧的理学和落后的礼教发起进攻是正确的,但是此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摒弃却是不够明智的。此后,直到现 在,将近一百年过去了,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才发现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 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而此时的我们,的确已经快把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光散尽了,危险啊!

陶行知:心学的继承和发展者 篇3

◎渊源

陶行知出生在皖南歙县,这里也是王阳明的故乡,陶行知十分崇拜王阳明。早在1910年就读金陵大学时,他就开始研究并信奉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陶行知在情感上认同王阳明心学后,将“知行合一”视为其的精髓,1912年,他在继续使用原名“陶文浚”的同时,另又取名为“陶知行”足见陶行知对王阳明心学的崇拜。

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深入剖析,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理念讲究三思而行,往往考虑理论,忽视实质,关起门来做学问,造成中国的书呆子多,清谈者多于实干者。而王阳明心学,知轻行重,“知行合一”。教导人们遇事先有计划、先立刻做起来,遇到困难,就地解决,再深入。这能提升整个中国社会的效率,现实意义非常大。陶行知说,中国发展在找加速器,学习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快速复兴。

陶行知1914年秋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他树立了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他师从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本质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但含有辩证唯物主义成分。实用主义哲学又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陶行知发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与王阳明的哲学同中有异。杜威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做学合一”,也即“知行合一”;但“从做中学”强调“做”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与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同,但总体来讲,他们的思想还是“知行合一”的统一体。

◎发展

作为一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必须把“知行合一”的思想科学地运用到中国的教育方面。他对中国的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思考,不断总结和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突破性地写了文章《行是知之始》。在文章中,陶行知仍然充分肯定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但又指出了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存在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正式将自己的大名改为“陶行知”。根据“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论点,使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得到改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人都可以是学生,人人都可以是教师。

在教学中,陶行知把知识分为“亲知”“ 闻知”和“说知”三种。而且特别重视“亲知”,认为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更可靠。陶行知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把“闻知”当作唯一的知识,忽略了“亲知”,也忽略了“说知”。他认为:“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才能发生效力。”这一点对当今中国教育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心学中有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其实,陶行知从“知行”到“行知”再到“行知行”的过程,实质上是他哲学思想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过程。他对王阳明的心学的继承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他不断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破心中贼”过程。他的名字与他的哲学思想如影随形,他的人生品格表里一致,名副其实。

简述中国传统民歌继承和发展 篇4

音乐有具有改变社会风气的力量,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传统音乐里面, 各个类别相互影响, 相互丰富补充。在这里传统音乐有五大类, 在这之中五大类中, 民歌是传统音乐当中形成最早的。民歌的产生在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品种的产生是直接或者间接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歌在2400年前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 如在《诗经》中就记载着从周代初至春秋时期流传在北方的民歌。而在《诗经》当中《国风》是我国最早的民歌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屈原整理搜集在当时楚国流行的民歌而在进这基础上对曲调进行创新而创作的《楚辞》西汉时期的乐府, 收集整理当时民间民歌有名的就是《孔雀东南飞》讲述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爱情婚姻悲剧。之后唐宋时期民歌的创作非常繁盛像曲子词, 元代时期的民歌是以“小令“为主的这个时期的民歌特点反映了当时人民的不满的痛苦, 明清时当时的民歌基本上俗曲, 像《鲜花调》, 在明清期不少文学家也对民歌搜集整理, 冯梦龙的《吴歌》还有清朝时期的文学家蒲松林他创作的《聊斋俚曲》里面选用了当时流行的民歌曲牌。这位我国对民歌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民歌的内容可以分为六类:仪式歌, 生活歌, 劳动歌, 时政歌, 情歌, 儿歌。在汉族除了儿歌、民谣、四巨头山歌和劳动号子之外, 还有像“信天游”“爬山曲”, 有名的曲子像《兰花花》《绣金匾》《走西口》等。像少数民族, 如瑶族的“香哩歌”, 壮族的“欢”, 回族的“花儿”都歌剧独特的形式。

在传统音乐中, 民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像传统音乐里的说唱音乐, 戏曲, 包括传统器乐都是吸收了民歌的特点加以创新。在每个时期的民歌特点和形式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石

中国民歌是人民的歌, 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中中, 经过人们的口头相传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紧密地联系。中国的民歌是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反映劳动人民的娱乐消遣的工具和手段。中国的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当中的重要体裁之一。它涉及的范围及其广泛, 涉及劳动人民生活和社会劳动的各个领域。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反映劳动的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是与劳动时劳动的节奏紧密结合, 相互配合的是带有有节奏呼号的民歌。劳动号子也是中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 劳动号子用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的劳动歌曲, 和表现劳动的形式。劳动就是反映人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对人们在劳动中表现的乐观精神和坚持努力地精神还有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事集体劳动的初步生产逐渐消失, 直到现代社会的一种集体劳动, 机器所取代。还有山歌, 2.山歌, 是劳动人民在山野和田间中即兴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劳动人民的歌颂, 在山歌里面最常见的山歌内容就是表达就是苦难和爱情。山歌的曲调音乐高亢, 嘹亮, 节自由, 歌词多数是即兴创作。所以山歌的常在室外歌唱。山歌的作品歌词淳朴简单, 生动, 更形象贴切生活。很多山歌都有自己的民间称为, 拿汉族来说, 在汉族的很多地区, 山歌有着自己在民间的称谓和叫法, 像我们最为熟知的陕北的“信天游”还有内蒙古地区的“爬山调”安徽的“挣颈红”等。3.反映日常生活的:这个类型是中国民歌最为普遍的。各年龄段的儿童和老人都会演唱这其中这包括三种类型:诀术歌、仪式歌、习俗歌。仪式曲是季节性的庆祝活动, 诵经歌曲和其他仪式, 主要内容为寻求幸福的仪式, 祈求丰收。4.关于日常生活和爱情婚姻:这一类里面情歌在这里面占得比重很大, 技术水平也有较高的水平。这类型的民歌主要是旧社会的青年男女露出纯真的爱情, 来表达悲伤的离别和反对封建婚姻的内容。他们的内容是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真诚和动人的爱情。根据一些学者, 这时的民歌可能起源于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的更替时期, 这个观点是最多的。这一时期的音乐体现出社会青年男女吐露真情, 表达爱意, 和抒发对封建社会的不满。而在这各类型里, 歌唱爱情的民歌在少数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到现在, 现在很多少数民族都还演唱这类民歌。5.描述古老的故事和传说:主要是讲述在民间的各种历史人物, 民间戏剧, 古迹名胜和神话传说。歌唱者往往借此来传承历史事迹或者有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6.嬉闹逗趣的:这种具有娱乐性较强的民歌, 具有传授知识和教育后代的作用。

以上的这几类民歌都是属于即兴的创作。而且民歌的产生要比文字还要早很多, 可见民歌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 许多歌曲和舞蹈, 曲艺, 戏剧和民间乐器, 基本上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三、中国民歌对专业音乐的作用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民歌为当今的作曲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借鉴和创作素材。在创作的手法上, 民歌和小调经常用当时流行的民间曲调来进行填词改编。同一个曲调被填上相应不同的内容的歌词, 这些歌在传播过程中有地方发言, 和地方的音乐风格影响, 使本来的曲调发生改变, 产生了很多的变种。像歌曲《绣荷包》, 在民间就有十几个不同的版本。民间的小调对音乐专业音乐创作 (包括一些娱乐性的舞蹈音乐) 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像在“五四时期”就有许多音乐家都是吸收了民歌的特点, 从民歌中吸取精华创作了一些经典的作品。像聂耳创作的《梅娘曲》《塞外村女》《大路歌》《告别南洋》《码头工人个》都是吸收了民歌的特点。还有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水瑶》《黄河船夫曲》还有《二月里来》等。特别是到了三四十年代大规模歌唱活动是大量利用民歌小调创作具有革命风格歌曲。像白毛女的主题题材的歌剧取材于河北的民歌《小白菜》、《青阳传》, 还有山西的民歌《捡麦根》。《刘三姐》以广西壮族民歌音乐为基础。《洪湖赤卫队》是取材于湖北省洪湖地区的民歌《襄河谣》。还有电影音乐家雷振邦成功改编了山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 电影《五朵金花》的主题曲就是用了云南白族的民歌音乐元素。在现在也有很多音乐人运用民歌的元素来进行创作。像新疆的民歌的《玛依拉》《半个月亮爬上来》《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克拉玛依》等。可见音乐家对民歌元素的喜爱, 而这些作品也在现在的声乐作品中广为演唱。

继承和发展 篇5

摘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饮食礼仪文化,很多优良的、传统的饮食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饮食礼仪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中国饮食礼仪是一种精神,贯穿在整个饮食活动中,已演变为包含在饮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它是中华饮食文化光辉的思想结晶。

关键词:饮食礼仪文化继承发展中国古代饮食礼仪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中国被誉为 “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礼仪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以贯通的特点。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饮食礼仪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行为规范的一部份。

饮食礼仪的涵盖面很广,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食礼。按阶层划分,有宫廷皇家食礼、官府缙绅食礼、军营将士食礼、学院士子食礼、市场商贾食礼、行帮工匠食礼、城镇居民食礼和乡村农夫食礼;按用途划分,有祭神祀祖食礼、重教尊师食礼、敬贤养老食礼、生寿婚丧食礼、贺年馈节食礼、接风饯行食礼、诗文欢会食礼、社交游乐食礼、百业帮会食礼和民间应酬食礼种种,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与之发生广泛的联系,无不倚靠它进行社会交际。

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对此,《礼记·礼运》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食礼诞生后,为了使它更好的发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对其神学观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张,通过“制礼作乐”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若干具体的规定。接著,孔子又继续对食礼

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以礼定分”,消患除灾。他们的学生还对先师的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后形成《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著作。由于强调“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食礼与其他的礼,就成为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了[1]。

在古代用饭过程中,有一套繁文缛礼。《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类似的仪礼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2]。

2近现代饮食礼仪

中国饮食礼仪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底蕴,而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对外的饮食礼仪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的聚餐会饮也演变成了一幕幕的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

2.1入座、用餐的宴会礼仪

应邀出席宴请活动,应听从主人安排。如果是宴会,进入宴会厅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座位,入座时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写着自己的名字,不可随意乱坐。如邻座是年长者或妇女,应主动协助他们先坐下。入座后坐姿要端正,不可用手托腮或将双臂肘放在桌上。坐时脚应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随意伸出,影响别人。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盘碗、刀叉、楔子等餐具,不要用餐巾或口纸擦餐具,以免使人认为餐具不洁[3]。

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开始进餐。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盘中食物吃完后如果不够,可以再取,用餐前应先将餐巾打开铺在膝上,餐后叠好放在盆子右边,不可放在椅子上,亦不可叠得方方正正而被误认为未用过。餐巾可擦嘴不可擦汗[4]。

2.2点菜的饮食礼仪

在点菜中要顾及到各个程序的菜式,要做到“三优四忌”。

三优是指优先考虑的菜肴有三类:

第一类,有中餐特色的菜肴。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更要重视。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并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国人的推崇。

第二类,有本地特色的菜肴。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馍,湖南的毛家红烧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北京的涮羊肉,在那里宴请外地客人时,上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鲜更受好评。

第三类,本餐馆的特色菜。很多餐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馆的特色菜,能说明主人的细心和对被请者的尊重。

四忌在于安排菜单时,还必须考虑来宾的饮食禁忌,特别是要对主宾的饮食禁忌高度重视:宗教的饮食禁忌,一点也不能疏忽大意;出于健康的原因,对于某些食品,也有所禁忌;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偏好往往不同;有些职业,出于某种原因,在餐饮方面往往也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禁忌[5]。

2.3敬酒时的礼仪

敬酒也就是祝酒,是指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提出某个事由而饮酒。在饮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类的话甚至主人和主宾还要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祝酒词内容越短越好。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要是致正式祝酒词,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并不能因此影响来宾的用餐。祝酒词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也可以在吃过主菜后、甜品上桌前进行。在饮酒特别是祝酒、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在场的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其他特别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先后顺序,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即使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对他的称号,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既使你有求于席上的某位客人,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也要先给尊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很难为情[6]。

总体说来,餐桌及宴会上的现代饮食礼仪可归结为: 众欢同乐,切忌私语;瞄准宾主,把握大局;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劝酒适度,切莫强求;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3发展中的现代饮食礼仪

3.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场合均有一些食礼食仪,有一些属于尊老爱幼、礼貌谦恭、热情和睦、讲究卫生等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对此,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当然,也有一些不够合理、健康的成分,如一些地区敬酒必须喝干的礼俗,对那些不胜酒力的人确实是勉为其难;一些地区男女不同席的礼俗,妇女不上正席的习俗,反映了封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残余仍然存在,有的需要改革,有的必须革除。

3.2内涵丰富,文化蕴意

中华饮食礼仪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看,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礼仪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礼仪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礼仪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美作为饮食礼仪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礼仪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科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我们谈“礼”,不要简单地将它看作一种礼仪,而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7]。

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礼仪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礼仪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有合乎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礼仪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礼仪文化,因则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礼仪文化。

3.3与时俱进,多元发展

现代饮食礼仪文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首先,建立在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基础上的食品工业的出现,为现代饮食礼仪文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与技术前提。其次,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有必要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以适应新生活的需要。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崛起使人们不再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神的关系看得比人自身更为重要,当“大写的人”的观念出现之后,一种与之相应的新的饮食礼仪文化便呼之欲出了[8]。

与古代的饮食礼仪文化相比,现代的饮食礼仪文化打碎了以往的形而上枷锁,恢复了饮食活动的本来目的,因而有其积极的进步意义。如果说中国古代的饮食礼仪文化是二元的,那么现代的饮食礼仪文化则是多元的。这种多元化的追求是以信仰的多元性、趣味的多样性为前提的。如果说中国古代的饮食礼仪文化是面向宗教和宗法的, 那么现代的饮食礼仪文化则是面向审美和享受的[9]。

参考文献:

[1] 卢红华.浅谈中国食礼与节令食俗[J].烹调知识, 2003,(03).[2] 华尚望.中国传统食礼例说[J].开心老年, 2007,(01).[3] 周三金.中国饮食文化精华汇萃——《中国食经》评介[J].食品与生活, 1999,(03)

[4]参见朱燕:《现代礼仪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继承和发展 篇6

关键词:森林文化 梵我同一 亲证

远古时代的印度,许多地方森林密布。充沛的雨量和炎热的气候特别宜于林木的生长。森林常常是印度古代仙人静思悟道之所,广阔的林海为印度先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使智者们能以沉湎于精神追求而无腹中之忧,可以说森林是印度文明发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孕育了印度古老的文化。这种以森林为源头的文化,其思想对印度阐述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使印度人很崇尚内在的精神力量,注重精神追求。印度被誉为“宗教博物馆”,虽然宗派林立,新宗派不断产生,旧宗教不断发展,而且各宗教在世俗生活和文化发展上影响不同,但有着基本的印度精神,那就是重精神,轻物质;重灵魂,轻肉体;重直觉,轻理性。所以在印度自古以来最受人尊敬的不是国王、皇帝、军事领袖,而是抛弃私欲和财产,在森林净修的圣贤们。泰戈尔说:“贤者是什么人呢?他们是以充满智慧的认识而获得最高灵魂的人;是在统一的灵魂中发现最高灵魂和内在的我具有完美和谐的人,是内心摆脱了全部私欲而亲证到最高灵魂的人;是在今世的全部活动中感受到他(最高神),并且已经获得宁静的人;贤者是全部证悟到最高神的人,他们已经找到永久的宁静,与万物结合而进入到宇宙生命之中。”这段话是泰戈尔对圣贤们的精神总结,也是泰戈尔人生的价值追求。

一、摆脱无明,追求无限。佛教所宣扬的从无明到佛的人生解脱过程其实也就是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泰戈尔认为,人具有双重性质,既有有限的一面,又有无限的一面,他是有限与无限的结合。泰戈尔把肉体和肉体性质看作人的无限方面,它代表人的低级属性。人的“无限自我”代表人的高级属性,是人体内的“生命之神”或“灵魂”,它是人的精神层面,是与宇宙最高本体梵或神沟通的桥梁。泰戈尔在《一所东方大学》说:“统治我们印度的宗教理想应该是怎样的呢?在印度宗教生活中,一个历史不变的理想是穆克蒂,即从自私心的掌握中解放人的灵魂,通过在快乐中求得同神的交流。它是我们心灵的真和美,即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见解,我们自觉的与神的关系的态度,以及在我们生命流逝的时刻中对神的永恒力量的看法。”《吉檀迦利》正是反映了这种宗教理想,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梵我同一”的最高境界,通过苦行对真理的不懈探索,摆脱尘世的私欲,达到灵魂的超脱,在快乐中同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亲证人生的无限精神有着传统森林文化精神的继承,这种探索的品质也可以说吗泰戈尔是一名精神的苦修者。

二、不为遁世,而为现世。为了亲证“梵我同一”的境界,在森林里修行的苦行者大多摒弃各种欲望,他们弃绝人寰,旁观世事,不仅靠野果和植物的根茎为生,摒绝一切爱和恨的冲动,既不关心自己的生死,更无喜怒哀乐之情,甚至到修行的最后阶段完全放弃食物,对人世彻底冷漠,只待最后的解脱,并且认为此时才是人生的极致。泰戈尔反对这种禁欲主义的宗教,他认为宗教不是遁世,而为生活和存在,宗教应当使人体验到人与大自然的亲缘关系,培养出一种普遍之爱的感情。他期望的苦行并不应该是虚无,而是为宇宙画像中存在,在追求真理中存在,他们不追求名利,宁愿在黑暗的苦行中为人们指导摆脱空幻的光明,他心灵的解脱在现世中得到,也在现世中得到现世恩赐。

三、物我合一,生命永恒。印度信仰宗教,被认为是朝圣的地方,所有的圣地都显示出大自然一场的美和壮丽。泰戈尔说:“我们所惯称的自然,不是哲理性的抽象体,不是科学性的宇宙,而是呈现在人身上活生生的本性。当我们无法把持这种自然本性时,我们便失去真正的人道精神,而抹杀了自身的浩然之气。我们的艺术与文学,也常将人类与其世界的亲密交流表现出来。”泰戈尔这种人与自然亲合的观念,实际上有着对印度传统文化的继承。奥义书中的“梵我同一”说和“业报轮回”说使印度思想往往把人、兽、物等同看待,统统把它们归纳为“有生类”,并且领悟出自己的生命不过是另一种更加伟大的生命的一部分,人的灵魂是不会死的,它会在不同的生物钟轮回,那不同是生物知识物质形式不同罢了,没有本质的差别,他们都是梵在物质世界中的显现。

继承和发展 篇7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源于五代十国, 流传至今的文学形式, 它在传统文学中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传统文学的一项艺术结晶, 同时也是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文体, 融艺术与生活为一体。

在对联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 对联曾一度被人认为是雕虫小技、是诗词歌赋的附庸, 难登大雅之堂, 真正懂得对联艺术的人肯定都明白这是对对联的一种误解, 实则对联不仅有深厚的文学渊源和一定的哲理内蕴, 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可见继承和发展对联文化, 首先要对对联文化有一个广泛和深入的了解。

一、对联的含义及分类

对联由两段文字构成, 第一段文字称为上联, 也叫出边, 第二段文字称为下联, 也叫对边。构成对联的这两段文字可长可短但必须互相对称, 对联没有规定的固定句式, 但上下联节奏点必须一致, 而且上下联必须对偶。简而言之, 对联就是由两段既相互独立, 又互相关联的文字组成的一种文学式样。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对偶。

关于对联这种文学题材应该如何分类, 古往今来关于对联的书籍中有不少涉及的, 诸如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书》以及近现代的《中国楹联大全》、《中国对联大辞典》、《中国楹联鉴赏词典》等, 但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 对对联分类的结果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本文主要依据对联所表达的内容对对联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探讨。对联依据所表达的内容大致可以分出颂扬庆贺联、写景咏物联、格言言志联、讽刺谐趣联等类。

颂扬庆贺联

颂扬对象主要是针对名人名胜。多见于一些名胜古迹或是大人物的哀挽联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庆贺联。

名人哀挽联如李俊彦哀悼林则徐的挽联:

千秋青史存公论;四海苍生哭此人。

这幅挽联很简单, 上下联总共只有14字, 却生动形象的写尽了林则徐的生前身后事。上联7个字“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写尽了林则徐以国家为己任的一生, 下联生动地再现了林则徐去世后举国齐哀的场面, 对林则徐的颂扬之情溢于言表, 对他逝世的哀痛之情跃然纸上。

庆贺类

庆贺类对联主要是针对喜庆之事例如新春、婚嫁、添丁、寿诞、乔迁、升学毕业、升职等撰写的表达庆贺和祝贺之意的对联。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遐日;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富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以上是梁章钜七十大寿时他的好友王叔兰的庆贺联。上联概括了梁章钜的生平事迹, 下联嵌入了他生平五本著作, 梁章钜著有《楹联丛书》一书, 对对联很有研究, 他的好友以这种方式贺寿可谓颇有情趣。

写景咏物联

这类对联主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最为常见。

一水抱城西, 烟霭有无, 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 雨晴浓淡, 倚栏人在画图中。

这副题西山华亭寺的对联生动的渲染出了山寺周围缥缈朦胧、淡雅有致的环境, 宛如一首空灵优美的抒情诗歌。

格言言志联

言志联多是作者通过对联题写自己的居室、书斋、官舍来表现自己的情趣品性、志节操守或是理想愿望。

如明朝官员左光斗的一副自提对联:

霁月光风在怀袖;

白云苍雪共襟期。

这就是一副典型的言志联, 表达了作者立志要有“霁月光风”那样开阔坦荡的胸怀和“白云苍雪”一样明净洁白的心地。

格言联则是作者告诫自己应该遵循的品德行为和表现自己追求的理想愿望的对联, 这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不仅对自己, 对别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如有副对联云:

水惟善下方成海

山不矜高自极天

用山之所以成高山水之所以成大海为喻, 告诫人们想要成大学问、有大成就一定要积少成多、谦虚谨慎。

讽刺谐趣联

嘲讽联以讽刺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凶恶现象及丑恶本质为中心, 能用简单的字句巧妙地揭露出丑恶现象的丑恶本质, 如一副讽贪官的对联:

早死一日天有眼

再留三日地无皮

通过夸张手法进行讽刺, 简简单单的14个字就深刻的写出了人民对吸尽民膏民脂的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

谐趣联

谐趣联大都是以作者为了表现情趣或是才情以斗巧逗趣为目的的对联, 这种对联大都具有轻巧、灵便新颖尖巧的特点。

据传佛印曾吟出无山得似巫山好的上联, 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分别对出“何叶能如荷叶圆”和“何水能如河水清”。利用“无与巫”、“何与荷”以及“何与河”的谐音对出了看似平易, 实则奇绝的对联。

二、对联的艺术美和广泛的社会功能

下面以一首最为常见的对联为例, 来分析对联的艺术美。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从这副对联不难看出, 首先对联具有对称美。

对称能给人一种平衡、均衡的美感享受, 关于利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来达到语言上的对称美, 在我国古代就被广为应用, 出现了如骈赋、骈文、律赋、律诗、排律等。但是, 对联出现之后, 没有任何一种文体能像对联人样把对称美发挥到这样淋漓尽致。如示例联所示, 对联的字数、词性、句式和声律都是两两相对, 完全均衡对称, 给人无穷的对称美的感受。

其次, 对联的音律美。对联对音律的要求虽不如词曲那样严格, 但也要求是平仄大体上相对, 因此, 对联大都读起来朗朗上口, 有和谐悦耳、娓娓动听的音律美。

再次, 对联有新巧美。

对联利用汉语言文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造字方式形成的语言特点, 采用拆字、叠字、回文在同一联中重复多次的使用同一词语等手法, 将汉语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从而创造出了许多尖新奇巧的对联, 十分新颖, 令人拍案叫绝。如示例联, 这一联反复重叠“声”“事”二字, 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勤研苦读,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重大责任感, 今天读来还能令人精神振奋。

对联广泛的社会功能

对联如同诗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据考证宋代以来, 对联的作用就不仅仅是春联表示喜庆了, 对联还会在新婚、寿诞、乔迁、悼亡、升迁、送别等场合出现, 用来表达友谊、祝福、恭贺或是哀思, 对联还可以作为自勉或是题赠勉人, 同时, 对联形成以后, 还是揭露、批判和抨击统治阶级或是丑恶现象的有力武器。

与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一般文学体裁相比, 对联还兼具民俗性, 在对联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 它不断的吸收来自民间的养料以及其他文学体裁的精华, 这不仅提升了其文学性和艺术性, 还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其社会功能性。

对联文化发展到今天, 除了具有其原有的功能外, 还增加了其教育文化作用和宣传广告作用。同时, 作为教育、宣传和广告工具的对联, 其超强的直观性是任何别的文学体裁所不能比拟的。

三、发展和继承对联文化

(一) 继承对联文化应从教育抓起

服务于生活, 贴近生活, 是一切文学形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对联作为一种反应灵敏、传播迅速而又简明扼要的文学形式, 具有效果极好的记事记功、阐明事理和宣传鼓动的作用, 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对对联文化的传承一定要从教育抓起, 除了引入对联作品和对联常识到大中小学的教材中外, 还应积极的在社会上成立相应的对联培训班, 吸引社会各阶层的人来学习对联文化。

(二) 发展对联文化应去旧扬新, 彰显时代特色

“与时俱进”也是一切文学形式想要长久发展的必备条件。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对, 这是对联音律美的特性, 但是同时, 这些特征也很容易使对联落于俗套, 如果对联文化总是翻来覆去的照搬传统, 不能与时俱进的进行创新, 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 反应时代生活的作品, 就很难得到发展, 也就难以受到群众的追随和喜爱。

因此发展对联文化, 在继承的基础上, 一定要摒弃那些没有特色、不适应现代发展现代文明的作品, 而是应该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素材寻找素材, 创作出真正的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对联作品。

参考文献

[1]、余德泉.对联纵横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2]、戴本恒.对联艺术探微[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3]、丁荣凡.中华对联辞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8.

[4]、顾平旦, 曾保泉.对联欣赏[M].北京:文联艺术出版社, 1982.

继承和发展 篇8

一、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背诵, 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第一法宝

传统语文教学在学生少年时代, 趁他们记忆力特别强的时候, 让他们背诵一定数量的文章。学生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 如能背下几百篇文章, 几百首诗词, 腹内就厚实了, 知识丰富了, 语感也养成了。随着年龄的增长, 理解力的增强, 如再有名师的指点, “悟性”渐开, 以前读背的东西, 就能转化为很好的写作素材, 心中也有了许多优秀的写作的范式, 写作的能力一定会很强。古代凡是才华横溢之士, 无不是满腹文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都是经过了千百年实践证明了的真理。茅以升说:“经常背诵古文, 使我渐渐掌握了作文的道理, 了解了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谙练了语言的流畅和优美。”目前, 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忽视背诵的倾向, 有人说死记硬背不能提倡, 就完全否定了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实背诵是在理解的基础, 是有目的的记忆, 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丰富学生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写作也大有裨益。所以, 历代语文教育家都看重熟读与背诵, 这是符合读写训练的认识规律的。

二、传统语文教学提倡勤读, 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第二个法宝

古人十分强调熟读文章, 熟读是理解的关键,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就是这个道理。白居易“昼课赋, 夜课书, 间又课诗, 不遑寝矣。以至口舌成疮, 手肘成胝”, 正是如此苦读, 才成为文章大家, 由此可见读书之重要。

传统语文教学还十分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要熟读而精思, 读书时要专心致志。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读书须是仔细, 逐句逐字, 要见着落。”

阅读时,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朱熹把它比喻为“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 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朱熹的见解是符合青少年认识事物的规律的, 也是符合教学的规律的。

古人还要求在阅读中做到博约结合。黄庭坚说:“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 泛滥百书, 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 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古人治学先要求有较广的知识面, 有良好的治学基础, 然后才学有专精, 这样是符合唯物辩证的规律的。

我们知道阅读、背诵与写作有密切的关系, 阅读能力提高了, 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一贯的, 阅读得其法, 阅读程度提高了, 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三、传统语文教学的第三法宝是强调文章要多做、多改

传统语文教学不仅提倡作文要“多做”而且强调文章要“多改”, 多改也是训练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修改, 或老师批改指点, 可以使学生从文章的症结所在进一步体会和掌握文章的写作规律。我国古代的文人学者历来重视文章的修改, 认识到这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手段。宋何远《春渚纪闻》记载:“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 贴之墙壁, 坐卧观之, 改正尽善, 方出示人。”到晚年更是如此。“尝日窜定平生所为文, 用思甚苦, 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当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 却怕后生笑。’”

传统语文教学对修改文章十分重视, 古人修改学生的文章, 一般运用三种方法:

一是文章写成之后马上修改。“如草创已定, 便从头至尾一一检点。气有不顺处, 须疏之使顺;机有不圆处, 须融之使贯;音节有不叶之处, 须调之使叶;如此仔细推敲, 自然疵病稀少。倘若一时潦草, 便尔苟安, 微疵不去, 终为美玉之玷矣。”

二是文章写成之后, 过一段时间再改。唐彪说:“文章初脱稿时, 弊病多不能自觉, 过数月之后, 始能改窜。其何故也?凡人作文, 心思一时多不能遍到, 过数月后, 遗漏之义始能见及, 故易改也。又当其时执著此意, 即不能转改他意;异时心意虚平, 无所执著, 前日所作有未是处, 俱能辨之, 所以易改。”

三是对初学写作的学生作文不能通篇全改。清王日休说:“若该小儿文字, 纵作得未是, 亦得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 不敢道也。直待作得十八分是了, 方可改作十分。若只随他立意而改, 亦是一法。”这个见解,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写作水平与作文的心理特征,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四、传统语文教学的第四个法宝是提倡效仿

古人认为:“模拟者, 古人用功之法。”熟读了某人的文章, 自然会受到熏陶影响, 写出的文章多少有他人的影子。朱熹说:“读得韩文熟, 便做出韩文的文字, 读得苏文熟, 便做出苏文的文字。”这是很有道理的。初学作文时, 对文章的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比较生疏, 从模仿开始, 慢慢地就容易摸索到作文的路子。提倡初学者效仿, 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捷径, 也是一般的写作规律。古人一直认为, 效仿名家名篇“师其神”而不“师其貌”, “师其意”而不“师其辞”是“最为文之真诀”。课本上的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就是学生们模仿的典范之文章, 让学生创造性地效仿范文, 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少数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篇9

第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 不能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需要有识之士的推动, 必须要感谢老一辈的音乐学者、音乐作曲家、音乐演奏家等音乐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孜孜不倦的工作。少数民族音乐能有今天的成果首先是音乐学者通过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发掘少数民族音乐和编写有关少数民族音乐著作, 从而为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科学理论基础。

二是从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加强, 培养少数民族音乐表演者器乐和演唱技术及其音乐理论, 使得少数民族音乐表演者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少数民族音乐表演者除了保留了原生态民族的音乐特色, 而且还运用了科学的表演方法提高音色质量, 这使得少数民族音乐体制更加的完善。现在中国很多地区都设有专业的少数民族音乐院校例如在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院校都设立了音乐学院。

三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创作的增多。例如再通俗音乐中当代社会流行的“音乐民族风”, 也应证了通过当今音乐作曲家对少数民族音乐创作而取得成果, 从而使少数民族音乐深入人心。除了通俗音乐, 少数民族交响乐和器乐的作品也是很多的, 如陈刚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辛沪光的《草原音诗》《嘎达梅林》;尤其是谭盾的《地图》, 更把少数民族音乐推向了世界。

四是利用当今的科学技术在乐器方面做发掘和科研。例如蒙古族乐器火不思, 始于元代的弹拨乐器, 后失传。但是国家很重视民族音乐遗产的继承和发掘工作, 使古老的火不思重获新生。而且在传统火不思的基础上成功制作了新型火不思。乐器造型设计符合蒙古民族的传统习惯, 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五是演奏者和作曲家除了演奏和创作基本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而且在其基础之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例如谭盾的作品《地图》以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 谭盾将影像中原汁原味的湘西少数民族音乐与现场交响乐融为一体, 并把它称之为多媒体景观音乐。还有五色风组合, 这五位成员分别来自蒙古族、壮族、满族、藏族、维吾尔族五个少数民族, 不同的民族背景也让这个组合充满了多元文化的色彩。而且他们加上创新的器乐变奏技法, 到现在我还依然清晰的记得《叼羊舞曲》和老曲新奏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也使得少数民族器乐的发展和前景更加开阔, 更容易让群众所接受。

但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还有很多不足, 首先有一种现象, 为什么观众看见民族乐器演奏眼前一亮, 看到二胡、琵琶、小提琴、钢琴等乐器演奏却很平常?

首先是观众感觉少数民族乐器很新鲜很罕见, 从另一方面考虑就是因为观众们根本就对少数民族乐器不了解甚至是闻所未闻。这也表明出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普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宝贵, 我们更要继承, 不要让这么宝贵的音乐文化从我们的手中流失。例如被音乐界誉为“天籁之音”,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族唱法呼麦, 在内蒙古草原已绝迹了100多年了, 在新疆地区的蒙古族中, 也濒临失传。所以, 挽救和发掘并发展这一原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是当务之急, 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传承和弘场这一古老神奇而技艺高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 应是责无旁贷之事。

第二, 由于现代社会的频率不断加快, 艺术应试教育不断升级, 从而使得很多少数民族音乐者深深的融入了社会的大潮流之中, 把所有的艺术变得程式化, 追求技巧、音色、表演这些表面的程序, 却忘了少数民族艺术本身单纯的内涵。音乐技巧是音乐表演的基础, 但是音乐理论和民族文化的修养更是重中之重。学习一样乐器我们除了要掌握音乐演奏技巧, 也要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 甚至是了解学习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 这样我们才能透彻的体会其中的价值与民族音乐所表达情感, 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演奏水平。

第三, 我们过去一直在争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 以及综合创新等, 这表明, 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思想在不断升华, 但也要看到, 这里有很多历史的局限和误区。实际上, 这些争论背后都隐含着一种共同的思维方式, 就是一种弱势文化心理, 就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 总是绕不开西方文化, 要么是学习西方文化的表面现象, 要么就是彻底摈弃西方文化, 要么就是将西方文化全盘拿来。这些年在讨论中西文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这种弱势文化心理, 或防御心理。比如说, 有的议论表面上很强势, 批判西方音乐文化的时候, 表面上好像很强势, 甚至还有火药味, 实际上骨子里是一种防御心理, 还是一种弱势文化心理。也有些少数民族音乐演奏者片面的追求模仿西方音乐或者中国传统音乐, 而丢失了本民族的精髓, 片面的认为他们的音乐是成熟的, 这样做也是错误的。学习其他民族的部分音乐知识技术只不过是为了取得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运用在我们本民族的音乐发展上, 而不是照搬, 音乐精神不能丢, 民族精神不能忘。

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召开这样一次会议, 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作为音乐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 都同样应该拥有着民族自豪感, 其中也不乏对民族音乐的使命感, 每一个人都要在任何方面为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登上世界音乐之巅而努力。

摘要:本文在现今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环境下, 根基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历史重要性。探索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探讨, 使得民族音乐适应当今音乐风格和体裁。文章分为:民族音乐的历史意义;民族音乐多元化的途径探索;中外音乐交流的原则探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借鉴外来音乐技巧。协调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走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发展道路, 这是音乐工作者的的历史重任和现实任务。

关键词:民族器乐,民族音乐与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创新

参考文献

中国山水画装饰趣味的继承和发展 篇10

一、从《洛神赋图》看魏晋时期的山水画

《洛神赋图》为我们分析早期山水形态特征提供了极好的范本。此图是根据曹植的同名诗篇采用连续图画形式画成的长卷, 形象的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 突出了一种深化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画面中利用山水作为背景巧妙的推动着故事情节。画中山水的勾勒晕染配合着人物的画法, 山石皆以简洁的墨线勾勒, 从画面可看出山石的凹凸之处并无皴法。只有青绿晕染之感, 坡脚基本上为平涂树木也简略勾出外形, 山石与树木的穿插表现了其空间感, 呈现了明显的装饰趣味, 而水文和云彩采用墨线勾勒, 树的画法几乎儿童画;整个画面和谐统一, 趣味性十足, 而“群峰之势”有“人大于山”特殊装饰效果。

魏晋时期的山水画为什么呈现出装饰趣味呢?一方面, 在魏晋时期, 山水画还处于整个绘画领域的探索阶段, 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绘画思路和表现技法表现手段有限, 因此表现出稚拙而偏于符号化的装饰趣味。另一方面, 动乱的社会背景中, 宗教信仰对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处于一种神秘状态, 于是对于表现手法自然采用了装饰性来表达对此的认识, 然而, 这种装饰性趣味的山水却给后人以无限的启发。

作为一种逐步发展的画种, 受历代绘画的影响, 对于山水的感悟与追求的相距甚远, 当时以线条为主的人物画技法已发展成熟, 而山水画只是属于开创时期, 采用的只是线条和平涂。这种最原始稚拙的富有装饰趣味的描绘就想是儿童画一样, 形式语言具有很强的符号性质。综观敦煌莫高窟早期壁画中山水作品的分析, 更加形象生动的呈现当时山水的装饰性。

为了弥补表现上的不足, 画家往往对绘画题材进行扩展。在魏晋早期山水题材的作品中较多的描绘了神灵怪异现象, 在顾恺之《洛神赋图》中也能够发现这种现象, 曹植与洛神, 还有风神等, 人与神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 给人一种虚幻不真实的感觉, 而画面中山水则是为了衬托这种气氛, 并且突破时空的限制最大限度的创造一种理想的“玄远”之境。于是山水画的装饰趣味或许在这里也就体现出来了, 它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当然除了表现能力的限制和对自然的特殊认识外, 魏晋时期的山水画家在用这种富有装饰趣味的山水表现自己的情感时,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二﹑继承和发展:赵孟頫作品分析

至元初, 魏晋时期具有装饰趣味的古老画风在沉寂了百年之后复苏了。作为元代山水画家的赵孟頫, 选择魏晋时期具有装饰趣味的山水画, 是历史的必然性。当然, 他对于这种装饰语言的选择, 在符合“复古”思想的同时, 也有个人自我情感的因素。它既符合文人画的什么观, 并在这样的前提下对古拙的装饰山水进行适当的新变。

首先, 我们从赵孟頫的山水画着手分析他对于魏晋古拙画风的继承和发展。在绘画上, 他主张“古意”认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 虽工无意。今人但知用笔纤细, 敷色浓艳, 便自谓能手, 殊不知古意既亏, 百病横生, 岂可观也?”吾所做画, 似乎简略, 然识者知其近古, 故以为佳。”作品《秋郊饮马图》采用横长全景式构图画中山石几乎没有皴法可循, 只是以极细淡的线条勾勒, 水的处理也采用概括性的手法, 用笔简括。色彩单纯淡雅。对于树的描绘则采用双勾填色, 整幅画具有很强的装饰趣味。赵孟頫采用的形式语言与魏晋时期顾恺之的古拙风格极似。在《秋郊饮马图》中对于水的处理也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的繁琐的人文刻画不同, 这种处理方法明显是符合文人趣味的, 扩大了画面的遗精。我们通过图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赵孟兆页对于魏晋的选取完全是处于他对文人情致的塑造和隐逸之境的追求。

其次, 身居官场的赵孟頫在政治上才能无法施展, 矛盾苦闷中而常有归隐之志, 其中循示精神也正是文人情致的重要表现。从艺术理想上看, 他对文人画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尚于注意学习古人也不忽视生活,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突出绘画的个人境界, 隐逸山林之境, 彻底的澄静心灵.画家通过魏晋时代古拙的装饰性风格, 愈见高古典雅。画家通过魏晋画风营造出一种高古的情调和装饰美令人似乎回到了魏晋时代那充满神秘色彩的不真实世界。

三﹑对当下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山水画装饰性趣味的分析和研究,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永远是开放的, 我们既要吸收传统的精华又应对此有所创新。在当下, 对于传统的东西也要立足与现实, 用现代的思维去阐释形式现代“传统”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世界中西文化已逐渐融合, 这样的时代反映在意识领域必然讲求个性化和创造性。只要是立足于现代生活, 以自己对现代真切体验为基础, 采取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是可行的。时代的开放和传统的开放。使得现代的山水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式。

1.写实类山水:主要是延续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写实水墨画往往具有较强的素描和写生能力。通过对景物的写生或对景物的景象来进行做画, 作品接近现实中的山水, 是一种中西交融的最佳表达。

2.回归传统文人画山水:他们上作为西方艺术文化的反弹, 力求“复古”追求古意和笔墨效果, 当然他们也注重个性与创造, 也不完全排坼西方文化。

3.水墨实验山水: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画家接受西方艺术历年而对中国画进行探索和发展。

当下中国山水画处于一种模糊探索状态任何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成分显的格外重要。传统是固定不变的, 它会因对此的不同感悟而产生不同的看法, 从而再次激活起来。装饰趣味的山水也是传统的一种, 而且是一种积极的传统。从装饰趣味的这种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成功, 也是一种可能。我们所要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摘要: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的装饰趣味为切入点, 通过对顾恺之, 赵孟兆页, 陈洪绶等人的山水画作品中装饰趣味的分析, 对中国山水画装饰趣味的继承和发展的初步认识, 中国山水画中的装饰趣味这种风格也是在不断的复苏与更变中得到新生。

关键词:装饰趣味,继承与发展,顾恺之,陈洪绶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12.

[2]宗炳.《画山水序》.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1.

继承和发展 篇11

摘 要:宜春的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对宜春的园林景观设计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设计理念、植物配置和其它方面均有体现,在其规模和功能上也有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宜春;禅宗文化;园林景观设计

[本文系2016年宜春市社科规划课题《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成果,编号为:YCSKL2016——005。]

近年来,宜春市一直着力打造“月亮之都”“禅宗圣地”“温泉之乡”的旅游总体形象,要努力发展成为一座声名远播的养生休闲城市。其中,“禅宗圣地”一说,缘由宜春的禅宗文化历史悠久:奠定南岳怀让一系地位、创建洪州宗的马祖道一瘗塔位于靖安县宝峰寺,始创禅林清规的百丈怀海长期在靖安、奉新弘法;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禅门五宗中,临济、曹洞、沩仰三宗直接发源于宜春,云门、法眼二宗虽不直接源发于宜春,也与宜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入宋后,临济宗下又派生出杨岐、黄龙两宗,开创者均为宜春的禅林衲子。黄檗、洞山、仰山、九峰、百丈、宝峰等20多座禅宗着名道场集中于赣西的崇山峻岭之间,构成了宜春绵延五百里的禅宗祖庭长廊……丰富的禅宗文化,不仅构成了宜春极具自身特色的文化,也渗透了宜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拟讨论的就是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一、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体现

景观设计是物质、精神与艺术的综合产物,而禅宗作为儒释道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在设计理念上对园林景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

“禅”是梵语Dhyana的音译略语,意即“静虑”,这至少包含了禅宗文化中的两方面——“空”和“悟”。近代以前,无论是寺观园林还是私家园林(上文举例中提到的宜春园林主要是寺观园林, 如宝峰寺、栖隐禅寺、普利禅寺等),都地处偏远,曲径通幽,是人们寻求寂静冥思的理想场所,甚至连蝉鸣、鸟叫也是“林愈静”“山更幽”,体现了禅“空”的境界,而那些“山穷水复”与“豁然开朗”的设计,又体现了禅的“悟”;同时,园林设计与建造讲究“依山水之势”,宝峰禅寺位于宝峰镇宝珠峰下、泐潭之滨,栖隐禅寺位于明月山集云峰下,普利禅寺总体呈对称布局,建筑物皆依山势一层层递级而立……都体现了禅宗文化的“道法自然”。后代园林景观也延续了这一传统:袁山公园依山而建,状元洲公园依水而行。市民们徜徉其中,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又体现了禅宗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或称“梵我合一”。

(二)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中的体现

植物的配置在园林景观设置中十分重要,品种和搭配都是需要用心考虑的地方,而宜春园林景观设计还考虑了地域特征和精神文化内涵,禅宗文化就对本地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品种的选择而言,不仅大量选用菩提树或与其叶形相似的椴树属植物,还有水生植物莲花等与禅文化有关的植物,如银杏、柏树、毛竹、樟树、丁香、玉兰、牡丹、山茶等,其中,如毛竹、樟树、山茶也是宜春特色植物,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濒危植物——落叶木莲(华木莲),曾被选为江西省第十届运动会的吉祥物,其花的形状已成为宜春市的城标。

就植物的搭配而言,传统的寺观园林多以对称式、行列式居多,体现的是庄严肃穆之感,发展到现代之后,不仅以对称或不规则对称的方式来种植大树,也在下层注重了灌木地被植物的搭配,并在其他游览部分营造闲适的景观植物,更多地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甚至是“生态环保”的理念了。

(三)其他具体体现

首先是园林景观的命名和布局。传统的如栖隐寺、明月妙音寺、报恩寺、慈化寺等,都带有浓郁的禅文化色彩。

其次如水景的设计和运用。“一水一天涯,一山一世界”,水景是禅境的物质表现,禅境则是水景创作的精神内涵。大的如秀江、明月山瀑布,本身已经成为宜春著名景观,小的如袁山公园、湿地公园、人民公园、樟树公园等,都依势修建了水景,还有单位和私家住所也修建人工水景的,与前面自然水景的大气、显性不同的是,后者更多地是一种婉约、隐性之美,但也体现了禅的“心性本静”“以小见大”。

其余还有一些细节的体现。上文植物配置中提到的莲花,因其具有的禅意(诸佛所坐的台座多为莲花形)不仅大量运用于园林景观的水生植物的种植中,在其他景观装饰中也可以觅其踪迹,如袁山公园、状元洲公园、湿地公园等都建有桥,桥栏杆望柱柱头使用的是仰覆莲座;禅博园的禅心广场,底面装饰图案即为莲花,五叶坛整体建筑如佛祖如来座前的宝莲灯,意寓禅法传灯不灭。

二、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

首先,能体现禅宗文化的宜春现代园林景观的规模增加了。按照《宜春市中心城总体规划(2008-2030)》要求,宜春将建设成为赣湘边际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中部著名宜居城市和中国锂电产业基地。对于“宜居”这一点,市民们最直观地感受就是宜春公共娱乐和休闲设施非常多,比如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化成洲湿地公园、袁山公园、春台公园、宜阳新区人民公园等,如前文所说,在依山傍水、顺势而行、植物配置等各方面都有对宜春丰厚的禅宗文化底蕴的体现;而且,原本阳春白雪的寺观景观设计手法不仅被广泛应用到城市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中,私家住宅也越来越注重其文化内涵,禅文化也体现其中。近年来,宜春市还专门建立了以禅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如袁州区的“禅都文化博览园”和宜丰县城郊的“东方禅文化园”,使得“禅”这个本来神秘而高深的文化变得亲切而可及。

其次,园林景观的功能也有所变化:禅宗思想强调“空”和“隐”,所以早期所建造的寺观园林多地处偏远,以实现其“远离尘世,念经静修”的宗教功能。现代园林景观,仍以宜春的公园为例,不论是袁山公园、春台公园、湿地公园,还是近年来新建的人民公园、明月山公园、禅博园、花博园、樟树公园等,都位于市中心或居民区,它们或者是人们休闲、养生的好去处,或者是市民娱乐、健身的好场所,都体现了为“入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对传统禅宗文化最突出且重要的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禅博园的建立,可谓是宜春禅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它创建于宜春市宜阳新区,占地3200亩,按照“一条主线、两个定位、三个理念、四个区域、九度空间”的禅文化主题,挖掘“一花开五叶”的“禅都宜春”文化内涵而设计。五叶空门采用莲开五瓣之造型,寓指达摩祖师所传禅法和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五大宗派。佛韵莲池象征着佛法的神圣与不灭。十二经幢寓意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禅心广场让人衍生出万宗归心、天空地空的意境。五叶坛一层展示中国禅宗史,二层展示宜春禅宗史,三层展示禅宗艺术。还有禅佛手、法器长廊、楹联碑廊、禅故事雕塑园、禅诗园、邀月潭、禅胜园、崇圣寺、梵呗音乐厅、禅茶阁、问禅道等,处处是禅,处处是景,不仅展示了宜春深厚的禅文化底蕴,也为宜春打造“禅宗圣地”和旅游、养生、休闲之都增添了砝码。

三、结语

禅宗文化对宜春园林景观的设计影响深远,我们可以在继承其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运用和发展。如禅宗中“京禅”的富丽庄严、“理禅”的方圆默契、“农禅”的朴直简雅,都可以有机地植入园林设计中来,有利于丰富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拓展设计艺术空间,更好地为民生和旅游事业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园林设计中更好地植入“安静而止息杂虑”的禅宗文化元素,将沩仰(宗)之“谨严”、洞曹(宗)之“细密”、临济(宗)之“痛快”、云门(宗)之“高古”、法服(宗)之“简明”有机融入设计理念之中,借鉴幽隐于灵山秀水之间宫欢禅院的建筑布局,在不同的地域,灵巧运用凭山水的绎理,乐山水以寻幽,造山水以置胜,借山水以怡情,扩大绿色资源,打造绿色环境,让人们在其中骋怀挹趣,创业安居,促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晨,周瑾.禅宗思想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9).

[2]徐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J].(自然科学版),2004,(06).

[3]尹安石,徐倩.中国山水园林景观中的禅宗思想及其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08,(06).

[4]王奉慧.浅析禅宗与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4,(05).

[5]谢天宇,杨柳青.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禅学源流探讨[J].绿色科技,2012,(04).

[6]王静,刘璐.浅淡彼得·沃克极简主义景观中的禅宗思想[D].四川大学,2013.

[7]云蕾,陈超.禅宗园林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04).

作者单位:

周鲁萌,宜春学院生命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教研室

曾利霞,宜春学院外语学院

继承和发展 篇12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实质问题, 虽然很多学术流派及其学者都有各自的观点, 但是在这些观点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仍然是最经典的、权威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而言的, 是指人从传统的各种关系的奴役和束缚中解放出来, 并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即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的发挥” [1]和人的社会特性与个性的充分发展等。根据这一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就整个人类社会来说, 它是指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它强调的是人类对社会认识程度;它标志着人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支配自己, 以成为社会的主人;二是作为个体的人来说, 它主要指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 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和创造力等的全面发展。概括起来, 它主要是指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 , [2]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 [3]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还认为, 人的这种本质有三种内涵:一是作为类存在物, 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实践活动;二是作为社会存在物, 人的本质在于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 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人的本身就是人的个性。因此,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些本质的全面发展, 即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这些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同时,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是人通过自己对象化方式将其自身这些本质力量进行对象化或物化后才产生的。因此,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自身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并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具体来说,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通过他的社会实践将自己的内在需要、意志、愿望和才能等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外化, 并在这种对象化或外化过程中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

二、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统一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

1.对“以人为本”中“人”的解读

从字面上看, “以人为本”包含“人”和“本”两个概念。因此, 要理解“以人为本”, 就必须先对“人”和“本”两个概念作具体的哲学分析。

“以人为本”这个命题既可以说是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 也可以说是一个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命题。目前存在的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人本主义的错误观点, 在于对“人”没有进行具体的哲学分析。因此, 笔者认为, 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 更重要的是要对“人”有正确的把握, 这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个概念的必要前提。唯物史观中, “以人为本”的“人”不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类意义上的、抽象的 “自然的人”, 也不是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所讲的非理性意义上的绝对孤立的、抽象的“个体的人”, 而是具体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唯物史观所讲的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现实的人”, 它既作为相对的独立个体存在, 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 是个体和类的统一, 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唯物史观不是一般地、笼统地提出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 而是提出从无产阶级、从广人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现实的人

任何一种思想都有自己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也不例外。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 从而也是自己理论的逻辑前提, “它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的、离群索居状态下的人, 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人”, “也就是说, 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 进行物质生产的, 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4]马克思的出发点, 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又不断创建和变革对象性关系 “现实的个人”。这个现实的人与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的个人和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 (类) 不同, 是从事感性活动的人, 从而也是社会的、历史的人。它凝结着人和自然、个体和社会、现实和历史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关系, 使人的全面发展由理想走向现实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民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总之,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高目标。

三、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在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抽象的人的错误观点时, 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定义了人的本质, 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定义表明,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是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 随着社会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丰富和发展。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展不是在某一方面片面地发展, 而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5]因此,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是一个多方面内涵、多方面本质全面展开的过程。马克思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了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需要、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种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 是一切人的共同发展, 也是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现实制度, 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以什么样的人作为发展的中心和终极目标?是片面发展的人还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区分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的根本界限。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理想, 是现实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须坚持的最本元的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 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要把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全社会人的幸福为最终目标, 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从而使这一目标的实现建立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之上。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上,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人越是全面发展, 就越能在终极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社会越是坚持以人为本, 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因此, 科学发展观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良好条件, 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

发展以人为目的, 以人为依靠, 发展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这个鲜明的政治立场, 在理论上和制度上解决了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主体等重大问题, 既突出了人的价值性, 又尊重了人的主体地位;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又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 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全面继承和创新。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全面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208.

[2]王霏.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05.

[3]张爱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2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1-73.

上一篇:电厂效率下一篇:酒店企业文化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