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抗原抗体(精选3篇)
肿瘤相关抗原抗体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血清标本
本次9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血清标本是来源于大连市某中心医院内的检验科, 58例的正常人其血清标本来源于本院健康人。
1.1.2 抗原
研究中所需的8种抗原物质来源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某研究学院大学生命科学系中主要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学以及肿瘤免疫研究科室提供。
1.1.3 试剂
PBST, HRP标记的葡萄球菌表面蛋白 (HRP-APS) , TMB-过氧化氢尿素的显色液, TBS, HRP标记的抗人Ig G, ABST显色液。
1.1.4 酶标板
96孔酶标板属于Gibico公司生产的产品。
1.1.5 所需仪器
酶标仪属于美国Tecan公司生产的SUNRISE酶标设备仪器。
1.2 检测方法
1.2.1 ELISA
(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 用于Ig G定量测定的文章, 使得1966年开始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标抗体技术发展成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将所有的抗原按照0.5μg/μl的浓度标准稀释成溶液, 将96孔板完全包被;其次一抗的待测血清按照1:50的比例进行稀释, 将PBS设为空白对照, 每孔加入100μl, 保持37℃的温度孵育够1 h, 然后将PBST清洗孔板共3次;再次HRP标记出的葡萄球菌表面蛋白 (HRP-APS) 按照1:4000的比例进行稀释, 每孔加入100μl, 保持37℃的温度孵育够1h, 然后洗板共3次;接着加进TMB-过氧化氢尿素的显色溶液, 每孔加入100μl, 保持37℃温度状态, 并避免光照直到充分显色;然后加入终止液共50μl, 以自动酶标仪上的450 nm OD值为准, 将空白孔调整为零。最终判断结果:每份血清样品可做成两孔, 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 将空白孔调整为零;分别用2名正常人体内血清以及肺癌患者体内血清用做判断每一批ELISA检测试验的主要指标;58例正常人体内血清的OD值其平均值再增加3个标准差则是判断的临界值, 大于这个值则为阳性, 反之为阴性。
1.2.2 Western免疫印迹
首先将SDS-PAGE对处于纯化状态的p62重组蛋白进行分离, 其次将其经电主准确转移到硝酸纤维素的表面膜上面, 将浓度为5%脱脂奶粉保持室温状态进行30 min的封闭之后以1:100的浓度比例将其加到人的血清标本中 (一抗) ;再次并在室温状态下进行90 min的温育, 选择TBS清洗掉未完成结合的一抗 (3×10 min) ;最后以1:3000的浓度比例的HRP标记抗人Ig G (二抗) , 完成后最添加ABTS显色。
2 结果
2.1 血清标本中p62抗体的检测
肺癌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的p62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5%, 1%, 两组其血清中的p62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注:cutoff值为+3SD*表示P<0.01
2.2 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
选择Western免疫印迹总体12份的p62抗体阳性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给予验证, 结果显示11份的血清为阳性反应。
2.3 多种TAA进行组合后检测的结果与评价
8种关于肿瘤的抗原进行多样化的组合, 其诊断灵敏度高达64.3%, 特异度同样提高到86.2%, 这表明8种抗原共同组合组合有助于提高检测和诊断肺癌的准确性, 8种抗原联合检测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并且诊断的结果同真实数值的比较趋于一致。
3 讨论
此次研究以肺癌患者中的血清存有的8种关于肿瘤的抗原以及相关抗体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科学的试验检测, 并按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在准确诊断肺癌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给予客观评价。若选择单独的抗原检测的所得结果继续拧独立判断, 显示出大部分的指标在灵敏度上呈现较低的水平, 但利用8种关于肿瘤的抗原以及相关抗体进行多样化的组合, 综合并联试验的相关原理对肺癌进行诊断, 结果证明抗原种类越多, 诊断结果的灵敏度就越高, 最高的诊断灵敏度高达64.3%, 特异度同样提高到86.2%, 这表明8种抗原共同组合组合有助于提高检测和诊断肺癌的准确性, 8种抗原联合检测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3]。
本研究中使用的血清标本来自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通过对采集的肺癌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对血清中包括p62抗体在内的8种肿瘤相关抗原 (TAA) , 即Koc, p62, Imp1, cyclin B1, p16, survivin, c-myc和p53进行规范化检测, 结果证明肺癌患者体内血清中每一种TAA抗体的阳性率都明显大于正常人体内血清;之后用Western印迹对p62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验证。统计学处理数据证明本方法对于检测肺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同时为建立一种新的早期非侵入性诊断技术和手段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资料。
参考文献
[1]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Estimation the world cancer burden:globocan 2011[J].Int J Cancer, 2001, 94 (2) :153-156.
[2]王兰英, 连祺周, 吴亚君, 等.采用恶性肿瘤患者Ig G类自身抗体研究p62的抗原性,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 (4) :34-39.
[3]金炳文, 李德仁.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评判中的意义.肿瘤防治研究, 2012 (3) :78-83.
[4]郎旭宇, 郭睿, 张栋.肺癌患者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 (6) :21-25.
肿瘤相关抗原抗体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27例MFH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纤维组织均取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4月至2015年1月确诊为MFH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纤维组织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31~83岁,平均(58.7±13.5)岁。术中取材时先取正常纤维组织,再取肿瘤组织,并将组织切成方块,分装,放入液氮中保存,随后置于-80℃冰箱保存。TNM分期按照2010年AJCC标准,Ⅰ期5例,Ⅱ期7例,Ⅲ期11例,Ⅳ期4例。组织学亚型按照新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2002)进行:多形性MFH 14例、巨细胞性MFH 8例,炎性MFH 5例。
1.2 方法
a)总RNA的提取:将切取的MFH组织和癌旁组织迅速放入液氮中,快速转移至-80℃冰箱内存放。用Trizol试剂(Invitrogen公司)提取组织总R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A260 nm/A280 nm值,1%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RNA完整性。b)c DNA合成:取组织提取RNA 1.0μg,用RT-PCR试剂盒DRR019A(TAKARA公司)合成c DNA,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参考试剂盒说明书。c)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取分别来自MFH组织和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纤维组织的c 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以GAPDH为内参,对WT1,MPP11,PRAME,RHAMM,NY-CO-38,G250,NY-ESO-1,HTERT,BAGE的基因进行检测,引物设计参见文献[3]。9种CTA基因的引物序列、PCR反应退火温度、产物片段长度以及循环数见表1。对于所有的抗原,变性温度为94℃,延伸温度72℃。全部引物均经Gen Bank查询,为目前已知基因特异性引物序列。所有反应均经预变性,94℃5 min,扩增35个循环,72℃延伸5 min。d)DNA序列测定:随机抽取上述9种CTA的阳性PCR产物(各3例)进行DNA序列测定。DNA序列测定由上海基康生物技术公司完成。所得序列与基因库检索序列一致,证实所扩增产物为目的基因的片段。e)将在恶性纤维组织瘤中表达率最高的肿瘤睾丸抗原相关基因与临床相关指标(性别、年龄、组织学亚型、临床分期)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求是否存在关联。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全部数据由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A基因在MFH及相对应癌旁正常纤维组织中的表达
在2 7例MFH组织标本中,表达率最高的是WT 1(77.8%),其次是MPP11(74.1%),PRAME(63.0%),RHAMM(59.3%),NY-CO-38(51.9%),G250(44.4%),NY-ESO-1(44.4%),HTERT(40.7%),BAGE(14.8%),如图1所示。9种CTA基因在全部正常纤维组织中均无表达。肿瘤组织中至少有1种基因表达的频率是96.3%(26/27),3种或3种以上同时表达概率为85.2%(23/27)。
2.2 在MFH中CTA基因的表达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经统计学分析,CTA基因在MFH中表达率最高的WT1与临床相关指标(性别、年龄、组织学亚型、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MF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和复发,预后差。在现阶段,由于病因未得到确定,对于MFH的早期诊断、病程监控、治疗都没有确切的办法。近年来,MFH患者生存率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即使采取以手术彻底切除加长期化疗的方法,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低于70%[4,5]。这种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肿瘤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突飞猛进,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第四种抗肿瘤治疗手段。目前,在肿瘤治疗中免疫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真正实用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十分有限;其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仅有的抗原免疫原性低,难以完成抗原的有效递呈,因而开展免疫治疗的关键所在是获得特异性肿瘤抗原[1]。作为免疫治疗其中之一,基因疫苗的治疗策略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已存在的病原体免疫反应,将肿瘤特异性标记物的基因序列与病原体的基因序列融合制成基因疫苗,在人体内激活高水平的T淋巴细胞,从而诱导、维持有效的免疫应答反应,达到治疗目的。由于疫苗治疗具有特异性、在体内免疫效应维持时间长等优点,目前以CTA肽为主的疫苗已成为研究热点[1,6,7]。
1991年有学者通过改进T细胞表位克隆从黑色素瘤细胞中分离并鉴定了第一个肿瘤睾丸抗原MAGE-1,CTA逐渐被人们熟知。CTA基因在正常组织(睾丸和胎盘组织)和某些肿瘤细胞中表达[2]。除此之外,作为一类新的肿瘤特异性抗原,CTA还有如下主要特点:a)大多数CTA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b)一般以多个家族成员的形式存在;c)CTA在各种来源不同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一般具有异质性[8]。目前有关研究发现CTA基因及其编码产物CTA在细胞分化增殖、细胞凋亡、信号传导、基因转录、减数分裂等方面起作用[9,10,11,12]。此外,多项研究报告表明,作为肿瘤标记物,还可通过巢式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脑脊液、腹水中CTA的mRNA的表达及含量,有助于发现少量肿瘤细胞的存在,从而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转移复发的监测[8]。
目前,虽然大部分CTA功能尚未完全明确,与肿瘤的发病机制也未查明,但是CTA因具有免疫原性及表达局限性,而且CTA基因编码的200余个产物已被鉴定,为含有CTA的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使其在肿瘤疫苗和肿瘤免疫治疗中极具发展潜力,成为一研究热点[1,13]。近年来,隆起性皮肤纤维肉瘤、尤文氏肉瘤、白血病等肿瘤相继发现了特异性标记物,而且,CTA的临床试验在黑色素瘤等肿瘤的治疗上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14,15],但MFH的特异性标记物却没有相关报道。
为了解CTA在MFH中的表达特点,我们检测了9种CTA基因在MFH组织的表达,发现这些CTA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表达率最高的是WT1(77.8%),其次是MPP11(74.1%),PRAME(63.0%),RHAMM(59.3%),NY-CO-38(51.9%),肿瘤组织中至少有1种基因表达的频率是96.3%(26/27),3种或3种以上同时表达概率为85.2%(23/27);全部CTA基因在正常纤维组织中均无表达。本组实验还对表达率最高的WT1的表达和临床相关指标(性别、年龄、组织学亚型、临床分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无显著相关性,但本实验病例较少,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结果提示上述5种CTA基因在MFH中呈现高度特异性表达,由于CTA在肿瘤中呈现异质性表达,这就为开展研究MFH的多价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使得CTA作为肿瘤疫苗用于MFH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成为可能,而且多价疫苗还可有效避免因肿瘤抗原表达的个体差异和抗原调变所致的免疫逃逸,进而扩大了免疫治疗适用范围,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多肽疫苗。
CTA基因的研究把肿瘤发生、发展与生殖细胞的产生和成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如上所述,CTA在众多肿瘤中均有不同频率的表达,而且多呈协同表达。Lee等[16]发现长期存活的睾丸癌患者有继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可能,因CTA具有高度的表达限制性,提示CTA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可能出现高表达,本次试验结果与多种CTA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呈现高表达相符合,而且多种CTA之间存在协同表达现象。由于本次试验的局限性,CTA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之间的关联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检验。
肿瘤相关抗原抗体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肺小细胞癌患者80例为试验组, 另选同期的肺良性病变患者80例为参照组。试验组男49例, 女31例;年龄39~79 (53.76±8.06) 岁;癌症类型:大细胞癌5例, 鳞癌51例, 腺癌24例;病理分期:Ⅰ期10例, Ⅱ期13例, Ⅲa期14例, Ⅲb期19例, Ⅳ期24例。参照组男52例, 女28例;年龄37~77 (52.24±9.31) 岁;疾病类型:肺脓肿2例, 肺结核8例, 胸腔积液9例, 肺气肿18例, 肺炎20例, 支气管炎23例。2组年龄与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10ml。将血样在室温下静置1h, 然后做离心处理, 转速保持为3000r/min, 5min后将血清做分离处理, 并将其保存在-20℃的冰箱内。
使用电化学发光法对CYFRA21-1与CA125指标进行检测, 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对VEGF予以检测。
1.3 临床观察指标
阳性判定标准:CYFRA21-1>3.3ng/ml, CA125>35IU/ml, VEGF>125pg/ml。任意一项结果超标即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指标检测结果
试验组各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且均达到阳性指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同类型肺癌患者各指标阳性检出率
大细胞癌的各指标的检出率均较高, 鳞癌CA125与VEGF检出率要显著低于大细胞癌, 腺癌CYFRA21-1与VEGF的检出率要显著低于大细胞癌, 鳞癌CA125检出率要显著低于腺癌, 而腺癌CYFRA21-1的检出率要显著低于鳞癌, 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分裂慢、扩散转移晚等特点, 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患者的预后情况并不理想, 诊断后5年内的生存率仅能达到15%, 为了提高预后效果, 应当对疾病予以早期诊断与治疗[2]。通常情况下, 肺癌的诊断方法多为病理学检查, 该方法的准确性虽然相对较高, 但是采集病理组织样本的过程较为复杂, 同时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 且样本尽可供一次检查, 若想复查还需再次进行样本收集[3]。随着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研究深入进行, 有研究人员发现, 癌症患者体内存在一些标志物, 通过对标志物水平的检测, 可将癌症患者与其他患者以及正常人区分开来, 这些标志物包括CYFRA21-1、CEA、CA19-9、VEGF、NSCLC、CA125等, 但是单独一项指标检测的结果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 肿瘤类型、大小、位置、肿瘤级别等都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临床上通常会将多项检测指标联合, 共同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4]。
本次研究中, 以CYFRA21-1、CA125、VEGF三项指标为对象, 分析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显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的三项指标值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 且这三项指标可用于对非小细胞癌进行病理分型。因此可以这三项指标联用, 用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从而提高该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提高预后效果。
CYFRA21-1即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当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发生降解或者肿瘤细胞出现破裂与坏死情况时, 上皮细胞就会释放出大量的CYFRA21-1, 使其进入患者的血液与其它组织, 病情越重则CYFRA21-1的水平就会越多[5]。而不同病理类型的癌症中CYFRA21-1的水平也不同[6], 本次研究中发现腺癌CYFRA21-1的检出率要显著低于鳞癌。CA125即肿瘤相关糖链抗原, 这一指标一般会受到炎性因子、肿瘤大小或者细胞分泌物的影响, 该指标可用于区分鳞癌与腺癌, 通过这一指标医师可以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予以判断, 从而选定治疗方案[7]。VEGF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它影响着血管的生成情况, 对这一指标结果进行分析, 医师能够对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等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为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联合应用这三项指标进行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并可辅助医师对患者的病理进行分型, 为预后方案提供参考[8]。
诊断影响着疾病治疗的展开, 在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过程中, 医师CYFRA21-1、CA125、VEGF的变化, 而制定合理的预后方案。
摘要:目的 探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联合应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肿瘤相关糖链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 (CYFRA21-1、CA125、VEGF) 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肺小细胞癌患者80例为试验组, 另选同期的肺良性病变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CYFRA21-1、CA125、VEGF三项指标予以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各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均表达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大细胞癌各指标检出率均较高, 鳞癌CA125与VEGF检出率要显著低于大细胞癌, 腺癌CYFRA21-1与VEGF的检出率要显著低于大细胞癌, 鳞癌CA125检出率要显著低于腺癌, 而腺癌CYFRA21-1的检出率要显著低于鳞癌, 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CYFRA21-1、CA125、VEGF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关键词: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肿瘤相关糖链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非小细胞肺癌
参考文献
[1]潘洁, 毕怡, 任玉欣, 等.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肿瘤相关糖链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检测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12) :1340-1341, 1346.
[2]李志坚, 李哲, 卢强, 等.CA19-9、CA125、CEA及Ferritin联合检测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脑、骨转移的临床价值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 (19) :3729-3732.
[3]李乃庆, 彭玲, 莫艳萍, 等.CEA、CYFRA21-1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呼吸杂志, 2015, 35 (12) :892-895.
[4]田应选, 余敏, 孙莉, 等.五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诊断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4, 29 (3) :37-39.
[5]张小南, 卢祥珍, 颜永乾, 等.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 (13) :1876-1877.
[6]常文龙, 赵静, 卢军栋, 等.CEA、CYFRA21-1和TPS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 (10) :1613-1615.
[7]蒙飞, 王恒, 梁鑫, 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 (19) :2638-2639.
【肿瘤相关抗原抗体】推荐阅读:
肿瘤相关糖链抗原10-24
肿瘤相关10-16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07-28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08-13
卵巢癌相关抗原12507-17
血小板相关抗体06-09
肝炎相关性自身抗体论文07-27
小肠肿瘤10-14
肿瘤成像10-20
下咽肿瘤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