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肿瘤(精选6篇)
肋骨肿瘤 篇1
肋骨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病理类型多种多样, 肋骨肿瘤除少数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外, 均应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以彻底切除肿瘤[1]。随着电视胸腔镜设备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胸腔镜在肋骨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应用, 为进一步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行肋骨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 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2例肋骨肿瘤患者,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X线及CT检查, 部分患者行CT三维重建, 排除转移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6例, 女性6例, 年龄28~75岁, 平均年龄 (44.9±2.3) 岁, 肿瘤单发18例, 肿瘤多发4例, 左侧肋骨11根, 右侧肋骨15根。肋骨受累长度为1.3~12.8 cm, 平均 (4.8±1.1) cm。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择期胸腔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治疗, 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 患者取健侧卧位, 于腋中后线之间第7肋间作观察孔, 置入胸腔镜器械, 通过探查决定主操作孔位置。在胸腔镜辅助下切除肋骨肿瘤表面胸膜和部分骨组织, 迅速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游离肋骨肿瘤两端, 良性距肿瘤者于距肿瘤2 cm处经操作孔带入钢丝线锯锯断肋骨两端, 恶性肿瘤者应扩大切除范围, 距肿瘤3~5 cm处切除, 同时切除相应的壁层胸膜、脂肪组织及肋间肌。于胸腔镜观察孔内放置胸腔引流管后关胸。
2 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 平均手术时间为 (106.8±18.8) 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 (64.3±12.5) m L,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7.6±1.3) d。术后病理结果:软骨瘤9例, 软骨肉瘤5例, 骨纤维不良增生4例, 骨髓瘤3例, 骨巨细胞瘤1例。术后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 平均 (9.2±0.7) 个月, 无一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3 讨论
肋骨肿瘤的发病率低, 临床较为少见,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缺乏特异性, 多数患者在体检时查发, 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症状, 患者病程的长短各异[2], 且病理类型多种多样, 因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术前需结合X线片、CT及MR等影像学检查方法以便于早起明确诊断[3]。临床上肋骨良性病变以骨纤维结构不良、软骨瘤、骨软骨瘤、血管瘤、巨细胞瘤较为常见, 而恶性病变以骨肉瘤、软骨肉瘤、骨髓瘤较为常见[4]。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变的方式治疗肋骨肿瘤, 李林勃[5]报道:肋骨原发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显著, 因此值得推荐使用。
传统开放式手术的术中视野由外向内, 壁层胸膜的切除范围往往不够, 因此术后极易复发, 且手术创伤大, 术中出血多, 术后回复慢, 易造成因神经肌肉切除过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胸腔镜诊疗技术为肋骨肿瘤的外科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本研究结果表明:胸腔镜辅助下行肋骨肿瘤切除术的手术创伤小, 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 缩短住院时间, 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且术后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在胸腔镜下可明显看到肋骨肿瘤向胸内隆起的形态范围, 可用电凝钩明确标识拟切除的胸膜范围, 确保切除范围足够、完整[6], 以有效防止术后复发。切除范围应包括受累处上下各1~2根肋骨、肋间组织和附近壁层胸膜[7]。对细胞生物学行为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的肿瘤, 局部切除后易复发, 因此在手术时应参照恶性肿瘤方式, 以减少复发的机会。
为进一步确保胸腔镜下行肋骨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 笔者认为胸腔镜下肋骨肿瘤手术应严格掌握如下适应证[8]: (1) 位于肋角至脊柱旁的良性肿瘤; (2) 不需行胸壁重建后的肋恶性肿瘤; (3) 后肋巨大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已侵犯软组织和皮肤的。
综上所述, 胸腔镜下行肋骨肿瘤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小, 患者术后恢复快, 且术后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低, 因此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式,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镭, 詹锋, 李栋, 等.肋骨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J].实用癌症杂志, 2011, 26 (3) :303-305.
[2]彭月儿.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与CT表现[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4) :116-119.
[3]胡碧莹, 徐维敏, 文婵娟, 等.肋骨原发性骨肿瘤的影像表现 (附14例报告) [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23 (11) :1766-1770.
[4]Aydogdu K, Findik G.Primary tumors of the ribs;experience with78 patients[J].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 2009, 9 (2) :251-254.
[5]李林勃.肋骨原发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外科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10) :189-190.
[6]林啸.胸腔镜辅助肋骨肿瘤切除术[J].江苏医药, 2014, 40 (3) :332-333.
[7]吴孟超, 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38.
[8]汪礼旭, 李志华, 李绍鹏, 等.胸腔镜下原发性肋骨肿瘤切除可行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34 (4) :599-601.
肋骨固定夹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 篇2
1 临床资料
26例外固定病例中男性19例, 女性7例;年龄21~75岁, 60岁以上15例, 平均51.2岁。其中车祸伤14例, 高处坠落或跌倒7例, 重物砸伤5例。均为多发性肋骨骨折, 第5~8肋最常见, 肋骨骨折3根10例, 4根9例, 5根或5根以上7例;合并血气胸8例, 肺挫伤6例, 16例合并顽固性疼痛, 造成反常呼吸3例。
固定时不需要麻醉。固定前让患者举起双臂, 在健侧对应部位压制出与胸廓外形相对应的固定夹板轮廓或用手直接将夹板预弯成适合外形, 弯曲时注意沿固定夹板长轴方向, 然后揭开离型纸。准备固定时仔细查看胸部X线片, 结合触诊, 确定胸壁骨折区, 用酒精清洁皮肤, 待皮肤干燥后, 于呼气末将肋骨固定夹板 (湖北省黄石迪昂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乐骨舒) 粘贴于确定的骨折区, 去掉外围离型纸, 将薄膜粘贴于皮肤, 佩戴7~10d后可自行取下即可。
2 结果
全组病例无死亡, 反常呼吸消失, 疼痛减轻, 3~5d内均可下床活动, 经外固定治疗后均未使用呼吸机。1周后复查X线胸片, 并血气胸者未加重, 经闭式引流或胸穿后均治愈;肺挫伤未加重, 逐渐好转。
3 讨论
肋骨骨折在钝性胸外伤中最为常见, 约占55%[1]。外伤所引起的肋骨骨折、断端向内移位, 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和肺实质, 产生血胸或血气胸。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 且随着咳嗽、深呼吸或身体转动而加重。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 局部胸壁因失去肋骨的支撑而软化, 可出现反常呼吸、纵膈摆动, 影响静脉血的回流, 造成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严重时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2]。
肋骨骨折患者疼痛以及胸廓稳定性受破坏, 可使呼吸活动受限, 呼吸浅快及肺通气量减少, 病人不敢咳嗽, 痰潴留, 从而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 肺不张或肺炎等并发症。因此, 快速减轻疼痛, 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是治疗肋骨骨折的关键。我们应用肋骨固定夹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可有效减轻疼痛,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无死亡, 还可以避免手术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疤痕, 是肋骨骨折治疗的新方法。
肋骨骨折既往传统固定方式是半环状叠瓦式胶布固定, 但易过敏、操作复杂、支撑作用差, 虽然可部分缓解疼痛, 但限制了呼吸活动, 对于老年人或有肺部疾患的伤员尤为不利。还有弹力胸带 (多头胸带或者胸肋骨固定带) 外固定是全胸廓固定方法, 也同样限制了呼吸活动。肋骨固定夹板局部外固定, 有操作简单, 安全无致敏, 可塑性强, 定型优越, 支撑力强, 稳定骨折断端, 透气性好, 防水, 质轻, X射线可穿透等特点, 不影响患者的呼吸运动。
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老弱或原有肺部疾患的伤员, 本组中超过60岁的病例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例数不多, 还需在临床中多推广应用, 以便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和更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Shama OP, Oswanski MF, Jolly S, et al Perils of ribfractures[J].Am surg, 2008, 74 (4) :310-330.
肋骨肿瘤 篇3
关键词: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肋骨骨折,疗效,分析
肋骨骨折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胸部创伤, 肋骨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 需要提高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我院采用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诊的68例肋骨骨折患者其随机性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患者,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2~65岁, 平均年龄为 (49.29±2.55) 岁,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5~68岁, 平均年龄为 (51.28±2.46) 岁, 其中20例交通事故伤, 9例重物压砸伤, 19例摔伤, 12例高处坠落, 2打架伤, 6机器挤压伤。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组研究的全部过程和目的, 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全麻的情况下接受治疗, 根据实际情况做合适的手术切口, 将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切开, 确定骨折的部位, 使用电刀将肋骨断端的骨膜切开, 将远端骨膜剥开, 避免损伤肋缘下的血管和神经。使用巾钳对肋骨进行牵引, 并进行解剖复位, 根据肋骨线选择合适的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 模拟肋骨正常弧度, 将其贴在断端的表面, 使用板钳将肋骨板的环抱臂夹紧, 达到环抱加压内固定的效果。对于出现多段骨骨折的现象, 可以采用多个接骨板进行固定。疑似有胸腔血块者应开腔确诊、清理。术后进行补液、抗感染、镇痛的治疗。
对照组:接受传统固定方法, 使用胸部护板、宽胶布对其进行固定, 并进行胸带加压包扎等, 对于肺功能受到严重损伤的患者, 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 并持续给予正压通气。
1.3疗效判定标准 [2]
优:治疗后患者没有胸壁疼痛感, 患者的呼吸恢复到正常状态, 通过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 其肋骨解剖对位, 且双侧胸廓恢复对称的状态。良:胸壁无疼痛感, 且呼吸同样恢复正常, 但通过影像学检查, 其肋骨解剖对位的移位在2 mm以内。可:患者胸壁稍有疼痛的感觉, 胸廓不对称。差: 胸部仍然疼痛, 肋骨移位的距离大于3 mm。
注:* 与对照组比较, χ 2 =8.142, P<0.05.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 者的优良 率 ( 9 1 . 2 % ) 显著高于 对照组 (70.6%) ,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142, P <0.05) , 见表1。
3 讨论
胸骨、肋骨、胸椎相互连结构成胸廓。机体肋骨一共有12对, 肋骨平分在胸部的两侧, 肋骨前后与胸骨、胸椎相连接, 构成完整的脚廓[3]。当胸部受到损伤时, 无论是闭合性损伤还是开放性损伤, 常可伴随肋骨骨折。肋骨骨折断端刺激肋间神经产生疼痛, 在进行深呼吸、咳嗽、身体转动时, 可使疼痛加剧, 疼痛使伤侧呼吸活动度受限, 咳嗽无力, 容易造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4]。
本研究通过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 其中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 能够使患者无胸壁疼痛感, 呼吸正常, 影像学检查显示肋骨解剖对位、双侧胸廓对称,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3疗效判定标准[2]
参考文献
[1]李智成, 王长涛, 薛冰, 等.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39例:同一机构2年资料回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22) :4155-4159.
[2]唐舒亚, 周花仙.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报, 2010, 17 (22) :46-47.
[3]任连成, 陆蒂, 苗勇, 等.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临床体会46例[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3) :113-114.
肋骨肿瘤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病人, 其中男性44例, 女性23例, 年龄 18~66岁。塌方砸伤40例, 交通伤18例, 坠落伤6例, 被他人打伤3例。单侧肋骨骨折63例, 双侧肋骨骨折4例。以4~7肋骨骨折多见, 肋骨骨折数1~9肋, 前肋骨折28肋, 腋段肋骨骨折108肋, 后段肋骨骨折10肋, 合并血气胸36例, 连枷胸2例, 肺挫伤及肺不张5例, 合并其他部位损伤31例。
1.2 手术方法
分两种。
1.2.1 对于连枷胸, 合并有血气胸, 多发或多发多段的肋骨骨折肺挫伤及肺不张考虑需要开胸手术者的36例病人, 手术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 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在完成胸内血肿清除, 肺挫裂伤修补, 止血, 膈肌修补等手术操作后进行。手术切口根据肋骨骨折发生的部位进行选择。笔者的做法是在标准开胸切口的基础上行适当的改进, 其切口长度需根据预计要处理的肋骨根数而定, 原则是尽量暴露肋骨骨折断端而又尽量减少对胸壁软组织的损伤。找到预处理的肋骨后, 对肋骨断端稍做游离并显露, 清除骨断端之间的软组织并剥离两断端骨膜, 剥离长度与预置的记忆合金肋骨爪相近, 给予解剖复位后术者在两骨折端紧贴肋骨的深面各预置一把复位钳, 此时需注意不要刺破或损伤其深面的壁层胸膜, 助手将合适的并且在消毒冰生理盐水中浸泡过的记忆合金肋骨爪的4对齿臂用撑开器缓慢撑开, 注意不要撑得太快太开, 否则齿臂有可能断裂, 撑开过程最好在冰纱布中完成,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助手迅速将记忆合金肋骨爪置于肋骨上, 注意肋骨爪在断端两侧的对称, 随即术者迅速收紧复位钳, 2min后松开复位钳, 检查固定是否牢固, 肋骨爪无松动及两端无翘起视为满意。关胸前要检查骨断端是否出血, 并按开胸手术常规处理, 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按开胸护理。
1.2.2 对于单纯单根肋骨骨折在病人耐受性较好的情况下在麻醉方式上一般采用局麻, 但是应该做好全身麻醉准备。手术则在胸膜外进行, 切口以目标肋骨为中心, 沿肋骨走行做切口, 其长度以5~7cm为宜, 手术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仔细尽量避免损伤壁层胸膜, 安放记忆合金肋骨爪的术中若一旦发生胸膜破裂应立即给予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并注意观察引流情况。
2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连枷胸, 纵隔摆动消失, 呼吸状况明显改善, 呼吸疼痛立即消失。无1例肺部感染, 脓胸, 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随访1~3年, 平均2年, 内固定无松动, 折断, 两端翘起等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有2例在胸膜外进行内固定时损伤胸膜, 给予放置闭式引流, 2d后复查X片无血气胸, 给予拔管。全部病人伤口一期愈合出院, 给予随访, 术后1个月后病人胸廓完整性良好, 外观满意。复查X片提示固定牢靠。
3讨论
肋骨骨折在胸外伤中最为多见, 而发生骨折最多的又是第4~7肋, 其中又以腋段多发。骨折对病人的影响因肋骨骨折的根数, 部位, 移位情况以及对胸内脏器的威胁情况而定。单纯单根肋骨骨折无移位且无血气胸者, 病人多表现为胸部疼痛, 不敢咳嗽, 翻身困难, 起居不便。解决疼痛成为治疗这部分病人的根本问题。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所致的浮动胸壁, 亦称连枷胸。由于连枷胸所致的反常呼吸运动导致纵隔摆动, 从而成为影响呼吸, 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 严重时可以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1], 从而危及病人的生命。以往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多采用宽胶布或胸带加压, 肋骨牵引固定, 气管插管机械正压通气固定等方法, 然而, 以上传统的治疗方法属于保守治疗法, 其共同点是不需要开刀, 不足之处是;并发症多病程长, 骨折稳定性差, 病人呼吸痛明显, 不敢咯痰以至气道内分泌物积聚, 从而引起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 而且错位的肋骨也可能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以及胸内脏器等, 在骨折愈合后胸廓塌陷, 胸廓容积的减小, 又影响到肺功能及胸廓美观, 特别是肋骨重力牵引的病人需长期卧床, 牵引的巾钳或钢丝还有可能引起继发性气胸或血气胸, 因此对于这类病人寻找一种创伤小, 操作简便, 固定可靠的手术方法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方向性的意义。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 内固定材料的发展, 为达到消除胸壁浮动, 连枷胸, 尽量减少风险, 缓解病人的痛苦, 采用内固定器械进行手术内固定纠正连枷胸已成为趋势[2], 并且越来越倾向于简单与微创化。目前可供选择的材料较多, 如钢丝, 钢板, 克氏针, 记忆合金肋骨爪等。克氏针, 钢丝固定不牢靠, 病人疼痛持续时间长, 而且容易发生电解, 待骨折愈合后需取出。钢板固定牢靠, 但手术时间长, 麻醉时间增加, 手术操作中风险也较大。记忆合金肋骨爪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低分子蜕变性和较强的抗腐蚀性, 符合人体对置入材料的要求。记忆合金肋骨爪优点是: (1) 在低温时齿臂展开, 在体温下恢复原状, 使骨折内固定变得简单方便; (2) 不破坏骨髓, 减少了手术时间以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3) 具有抗旋转性, 不易移位, 固定牢固; (4) 固定后咳嗽疼痛消失快, 减少了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可能性, 一般术后第一天病人即只残留切口痛, 可给予翻身, 拍背, 鼓励病人主动咯痰等护理, 这点对老年人及对疼痛耐受性差的病人显得尤为重要; (5) 组织相容性好, 手术后排异的可能性减小, 伤口愈合快, 我们的经验是术后9~10d拆线, 14d出院; (6) 镍钛合金不易发生电解, 若无特殊可终生携带, 不必二次手术取出, 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病人主观上乐于接受, (7) 对于连枷胸的病人, 早期使用记忆合金肋骨爪具有迅速解除胸壁浮动, 纠正反常呼吸, 消除纵隔摆动, 恢复胸廓的容积, 改善胸廓的外观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 笔者认为记忆合金肋骨爪目前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特别是在治疗连枷胸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值得推广, 在单纯肋骨骨折的治疗中因其能快速减轻咳嗽疼痛, 故也具有较大临床实用价值, 特别是对疼痛耐受性差者及老年病人。
摘要: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爪对固定肋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67例肋骨骨折病人进行了内固定忆合金肋骨夹固定。结果:随访1~3年, 平均2年, 内固定无松动, 折断, 两端翘起等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结论: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爪对固定肋骨骨折可行, 在治疗连枷胸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在单纯肋骨肋骨骨折的治疗中也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爪,肋骨骨折,内固定
参考文献
[1]黄孝迈, 孙玉鄂.现代胸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10-712.
肋骨肿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前支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接受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各43例, 其中常规手术组:男性28例, 女性15例;年龄15~78岁, 平均 (46.8±1.2) 岁;致伤原因:坠落致伤8例、矿难伤7例、交通事故伤28例;受伤部位:左侧15例、右侧13例、双侧15例;合并伤情况:合并锁骨及肩胛骨损伤5例、合并肺挫裂伤7例、合并血气胸12例、合并肺血肿4例;骨折分布情况:12例2~3肋骨骨折、31例4~8肋骨骨折;手术时间:28例伤后24 h内手术、15例伤后24 h后手术;43例患者胸痛明显、呼吸困难, 查体可见胸壁畸形, 能扪及骨擦感。改良手术组:男性25例, 女性18例;年龄18~72岁, 平均 (46.5±1.3) 岁;致伤原因:坠落致伤10例、矿难伤5例、交通事故伤28例;受伤部位:左侧17例、右侧13例、双侧13例;合并伤情况:合并锁骨及肩胛骨损伤4例、合并肺挫裂伤6例、合并血气胸13例、合并肺血肿3例;骨折分布情况:16例2~3肋骨骨折、27例4~8肋骨骨折;手术时间:30例伤后24 h内手术、13例伤后24 h后手术;43例患者胸痛明显、呼吸困难, 查体可见胸壁畸形, 能扪及骨擦感。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常规手术组:对于单侧骨折者可在健侧卧位下进行手术, 对于双侧骨折应在平卧位下操作, 术侧可以用海绵垫垫高30°。应用复合麻醉、消毒铺巾, 在骨折中位与身体垂直前外侧做合适长度切口进入胸腔, 先探查胸腔内受损的具体情况及损伤程度等, 修补肺裂伤。将胸大肌、胸小肌充分游离, 完整暴露前支骨折后将骨折端软组织理顺, 依次剥离肋骨前面、上下缘骨膜, 解剖复位骨折处肋骨, 以4℃无菌冰盐水浸泡记忆环抱接骨3 min, 撑开环抱臂至开口大于断端肋骨横径, 将其固定在断端肋骨上, 注射45℃无菌盐水至接骨板固定牢固。完成手术后, 留置引流管、关腹。改良手术组:选择胸大肌表面游离皮瓣, 再逐渐分离暴露骨折部位, 其余操作与常规手术组相同。术后两组都接受抗感染治疗和止痛治疗, 随访1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以±s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86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 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胸廓形状恢复至正常, 异常呼吸症状消失, 呼吸顺畅, 肋骨骨折也都达到解剖复位效果。两组术后都未出现胸腔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肺不张等不良情况。随访1年, 术后第1个月胸部X线复查显示骨折的肋骨无错位、环抱接骨板无松动或移位, 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恢复正常。改良手术组手术用时 (72.5±1.5) min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 (90.6±2.1) min, 术中出血量 (35.2±2.8) m L也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 (56.2±1.8) m L,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1) 。
3 讨论
肋骨骨折多由外来暴力损伤引起[3]。骨折后的症状为胸部疼痛, 随咳嗽、身体转动、深呼吸等动作加重, 有时还会有骨摩擦感。胸廓受损后出现呼吸受限、浅快、肺泡通气减少、下呼吸道梗阻、肺实变或肺不张等情况[4]。存在连枷胸时, 吸气增加胸腔负压, 部分软化胸壁内陷;呼气增高胸腔压力, 受损胸壁凸出, 称为“反常呼吸运动”, 这会使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 可见纵隔随呼吸动作而向左右移动, 即“纵隔摆动”, 血液回流受阻, 这也是导致加重休克的原因之一[5]。临床可通过X线胸片扫描肋骨骨折情况, 但要警惕X线对肋软骨骨折、柳枝骨折、无错位骨折等漏诊情况, 应行CT等进一步检查[6]。
肋骨骨折的主要临床手段是采用外固定或内固定手术, 消除浮动胸壁, 恢复呼吸功能。外固定治疗肋骨骨折所需时间较长, 不利于咳嗽、排痰等, 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等较多, 临床应用不多[7]。目前, 临床上更多采用内固定手术疗法, 常用的固定方案包括克氏针及斯氏针内固定、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多孔成形钢板内固定、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内固定等, 其中最常用的首选内固定方法, 即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内固定[8], 其不仅可以恢复胸廓外形, 还能消除胸壁软化、改善呼吸困难。内固定手术可以避免体位变化、咳嗽、排痰等导致骨折断端移位, 避免了因断端移位而引起的新损伤, 也减轻了患者疼痛。肋骨断端压迫软组织还会导致肋间神经受压性胸痛, 内固定手术可解除这种压迫。因此, 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前支肋骨骨折可以稳定胸廓、改善呼吸、缓解疼痛、避免继发损伤[9]。前支肋骨骨折中极易出现胸壁软化, 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受损严重, 加上前支肋骨骨折固定难度大, 其表面紧密附着着胸大肌及胸小肌, 因此难以游离, 在游离胸大肌及胸小肌过程中出血较多、肋骨复位及固定难度都较大。改良内固定术则是以前胸壁解剖结构特点为基础, 通过改进了手术方法, 选择肋骨骨折中位与身体纵轴垂直处作为外侧切口, 在胸大肌表面可以顺利游离皮瓣、暴露骨折, 这种改良方案避免了纵切口、多切口的缺陷, 以中位横切口取代, 对牵引、暴露都有利, 只需一个切口即可完成手术。同时, 改良后的内固定方案不会伤及胸大肌及胸小肌, 对患者创伤明显减少、出血量也明显减少, 操作者可直视肋骨断端情况, 手术操作更加简单方便[10]。本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内固定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与常规内固定手术相近, 但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P<0.01) 。
综上所述, 改良内固定手术治疗前支肋骨骨折效果确切, 能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德存, 胡晓俭, 孟凡东, 等.胸腔镜辅助同期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65例[J].安徽医学, 2015, 36 (7) :874-875.
[2]徐靖, 徐国安, 方向明, 等.微创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 (1) :64-66.
[3]赵润润, 苏宜江.肋骨骨折诊治现状[J].创伤外科杂志, 2014, 16 (2) :173-175.
[4]何东权, 张绍义, 马兵, 等.改良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前支肋骨骨折[J].中国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9 (1) :101-102.
[5]孙学才, 赵伟伟, 郭志伟.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肋骨骨折14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0, 17 (2) :174.
[6]崔建国, 许志华, 孙春媛, 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钛镍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12) :1859-1860.
[7]郑晓宇, 叶宁, 邬少君, 等.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13, 19 (5) :456-457.
[8]熊松柏, 余翔, 吴小明, 等.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 22 (3) :264-266.
[9]王辉, 周金强, 张金燕.保留肋骨骨膜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33) :72-74.
肋骨肿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42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 和对照组 (保守治疗) , 各21例。观察组中, 男性12例, 女性9例;年龄21~78岁, 平均年龄 (35.21±1.21) 岁;发病时间0.5~16 h, 平均 (3.83±0.78) h;车祸伤8例, 摔伤6例, 坠落伤3例, 重物砸伤或挤压伤2例, 击打伤2例;单侧肋骨骨折11例, 双侧肋骨骨折10例;骨折根数1~7根, 平均根数 (2.46±0.56) 根。对照组中, 男性11例, 女性10例;年龄20~79岁, 平均年龄 (35.72±1.31) 岁;发病时间1~17 h, 平均 (3.65±0.69) h;车祸伤9例, 摔伤6例, 坠落伤3例, 重物砸伤或挤压伤2例, 击打伤1例;单侧肋骨骨折10例, 双侧肋骨骨折11例;骨折根数1~8根, 平均根数 (2.52±0.48) 根。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常规镇痛包扎牵引;合并肺挫伤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并给氧;中到大量血气胸现象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麻醉后取患者合适体位切开骨折部位皮肤, 使断端充分暴露, 周围清理后选择合适的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或钛板肋骨环抱器置于患者骨折部位。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局部疼痛等骨折症状彻底消失, 肋骨结构和生理功能恢复正常, 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以正常;有效:局部疼痛等骨折症状明显减轻, 肋骨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显著性改善, 日常生活和工作略受影响;无效:局部疼痛等骨折症状无减轻, 肋骨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明显异常, 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 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结构和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结构和功能恢复时间 (86.49±10.42) d以及住院时间 (17.41±2.69)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115.39±16.69) d、 (22.93±4.16)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 对照组有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患者各2例,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 显著低于对照的组的19.05%, 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肋骨骨折在胸部外伤中占61%~90%。因此给予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通过对肋骨骨折的固定可以有效恢复胸廓完整性, 改善肺通气。传统多发肋骨骨折多采用镇痛、肋骨牵引悬吊、胸带加压包扎等方法, 但存在无法对错位肋骨复位, 易导致肺炎、肺不张和胸廓畸形等[2]。肋骨环抱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较强的抗腐蚀性, 其通过稳定骨折端, 有效缓解疼痛, 恢复胸廓原有形态, 起到美观、整形的作用, 消除反常呼吸, 减少肺不张及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早期手术固定治疗时能尽可能将塌陷的胸廓撑起, 并减少对胸膜的刺激, 使胸腔渗出减少, 促进积液吸收, 尤其是伴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 该方法能有效防治肺部损伤及病情的加重, 促进患者的恢复[3]。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 (P<0.05) 。进一步表明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并且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后患者恢复较快, 并发症少, 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床, 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 多发肋骨骨折采用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显著, 可缩短肋骨结构和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本研究选取对象较少, 还需要采集大样本进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解明德, 于善海, 孙力彬, 等.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3, 53 (16) :42-43.
[2]戚代江.多发肋骨骨折采用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 (19) :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