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

2024-10-08

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精选3篇)

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 篇1

肋骨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多伴随有各种并发症, 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肋骨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但是对于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存有争议[1]。可吸收肋骨钉是一种新型材料, 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以碳原子为支架, 由C、H、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 脱去一小分子化合物而成。胸腔镜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外科手段, 是治疗肋骨骨折的一种较为安全、便利、微创的技术[2]。本文具体探讨胸腔镜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纯多发肋骨骨折患者80例。入选标准:经CT扫描或X线胸片证实, 排除伴有颅脑损伤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46例, 女34例;年龄20~73岁, 平均年龄 (43.9±1.3) 岁;肋骨骨折3~13根, 平均 (5.9±0.3) 根。主要骨折部位:第6~9肋骨48例 (60.0%) , 第3~4肋骨30例 (37.5%) , 其他部位2例 (2.5%) 。手术在伤后2h至7d进行。致伤原因:车祸伤38例 (47.5%) , 打伤22例 (27.5%) , 坠落伤10例 (12.5%) , 挤压伤7例 (8.8%) , 其他3例 (3.8%)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 通过胸带包扎固定, 加强营养, 促进骨折愈合。治疗组采用胸腔镜下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 术前常规进行胸部正位片和患侧的肋骨切线位片、胸部螺旋CT连续扫描, 主要根据CT检查对肋骨骨折进行精确定位, 术中还可以利用胸腔镜从胸膜腔内进行肋骨骨折的定位。患者采用全麻, 双腔气管插管后取健侧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根据骨折断端连线, 选择对应的胸腔镜切口探查胸腔内情况。切口长度略短于骨折断端连线, 暴露骨折断端, 剥除骨折断端2cm骨膜, 用力拉开两侧骨折端, 用骨孔尺扩张两侧骨折断端骨髓腔, 置入相应大小的可吸收肋骨钉。用1-0微乔可吸收缝线在骨折断端两侧连续毯边缝合4道, 拉拢固定骨折端。冲洗胸腔及术野, 探查胸腔内无活动性出血, 放置胸管引流, 缝合切口。

注:性别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其他为成组t检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胸部可活动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观测资料均为两独立组资料。其中计量资料部分行成组t检验, 其他一般计数资料行常规卡方检验, 取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胸部可活动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

所有患者均治愈后出院, 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胸部可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但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常规t检验或校正t检验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观察, 治疗后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6.59, P<0.01) 。具体见表3。

注:卡方检验

3 讨论

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最常见的形式, 常见的致伤原因有车祸伤、打伤、坠落伤等, 如处理措施不当或者救治不及时, 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特别是严重的并发症与死亡[3]。单纯肋骨骨折和伴有少量血气胸的肋骨骨折是常见的胸外伤, 现有治疗方法以保守为主, 在恢复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承受2周以上的疼痛和行动不便, 住院时间达3~8周。慢支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因胸痛而惧怕咳嗽、咳痰, 由此引发支气管炎症, 严重时甚至需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 而多发肋骨骨折引发的反常呼吸也常需要呼吸机支持。故在大量肋骨骨折患者中采用一种微创、安全、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的治疗方法就非常有临床意义[4]。

近年来, 随着手术固定器械以及腔镜技术的发展, 采用内固定器械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已成为趋势[5]。有学者开展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外钢丝克氏针内固定和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 使骨折断端达到了相对固定, 错位的肋骨最大限度地达到了生理解剖对位对线, 促进了骨折的愈合[6]。可吸收肋骨钉植入后8~10个月可自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同时随着后期内置物吸收过程中机械强度的缓慢降低, 避免了应力遮挡导致的骨质疏松现象发生, 骨折愈合处骨折应力增强[7]。有学者认为聚乳酸降解产物在早期可刺激生发层多能干细胞分化及膜内、骨内成骨, 从而加速早期愈合过程[8]。本文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都治愈后出院;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胸部可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吸收内固定物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 但仍不能完全与金属内固定物相比, 还需要外固定保护和避免早期负重。

总之, 胸腔镜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效果良好, 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肋骨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 治疗组在胸腔镜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胸部可活动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后出院。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胸部可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但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镜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效果良好, 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胸腔镜,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多发肋骨骨折

参考文献

[1]王立, 金大地, 林献章, 等.生物降解聚丙交酯棒的体内实验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 2006, 16 (2) :656-658.

[2]刘建国, 徐莘香.骨科生物降解可吸收内固定物力学特性及固定效应[J].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2008, 13 (4) :238-240.

[3]N inda R, M ay berry J C.R ib fracture fixation:controversies and technicalch allenges[J].Am Surg, 2010, 76 (8) :793.

[4]高军, 熊汉鹏.可吸收髓内钉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 22 (3) :379-381.

[5]王泳.28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15) :102-103.

[6]罗玉龙, 苏鹏宵, 李超峰.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临床应用比较[J].吉林医学, 2009, 30 (7) :589-591.

[7]谢骏, 栗兰凯, 魏小东, 等.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67例[J].创伤外科杂志, 2006, 8 (3) :265.

[8]赵青, 陈瑜, 徐安飞, 等.镍钛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 2009, 19 (9) :899.

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 篇2

关键词:连枷胸,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效果

临床上, 连枷胸为一种由多发性肋骨骨折导致胸壁失去肋骨支持而出现软化的疾病, 其给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带来一定影响, 一般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对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连枷胸效果展开研究分析,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连枷胸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1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1例;年龄23~48岁, 平均年龄 (35.8±5.1) 岁;疾病诱因:11例高处坠落伤, 18例交通事故, 2例挤压伤。对照组男21例, 女10例;年龄24~49岁, 平均年龄 (36.2±5.7) 岁;疾病诱因:12例高处坠落伤, 16例交通事故, 3例挤压伤。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诱因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 气管插管麻醉, 选取卧位或平卧位, 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实施相应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 逐层缝合, 关闭切口。

1.2.2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 单腔或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根据患者骨折部位选取相应的手术切口。常规选取胸部后外侧或前外侧切口经第5或第6肋间切口, 若患者骨折部位主要为背侧, 选取后外侧切口, 若患者骨折部位主要为外侧, 选取腋下纵行切口。术中, 对患者胸腔进行探查, 发现患者胸腔有脏器损伤的, 应先处理, 之后再实施肋骨骨折复位术。连枷胸患者肋骨骨折根数较多, 应选取重点固定主要支撑肋骨, 保留1~2根肋骨不进行处理。使得肋骨断端充分暴露, 并将肋骨骨膜切开, 显露和游离骨折断端, 将嵌顿在骨折端处的软组织和血凝块彻底清理, 根据患者肋骨横径选取相应型号的可吸收肋骨钉, 用骨孔尺在肋骨骨折两断端髓腔扩髓, 通过钉钳夹住大小合适可吸收肋骨钉中间部位放置在髓腔中, 解剖复位两端断肋, 并固定。若患者伴有骨折疏松或是骨折斜面较大, 可在骨折端上加用2-0可吸收线或10-0丝线实施8字缝合固定。若患者为粉碎性骨折时, 尽可能不要固定粉碎性肋骨, 避免骨断端滑动。必要的在骨折端前后2 cm处各钻一孔, 通过2-0可吸收线实施贯穿纵横捆扎, 手术完成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并关闭胸腔, 缝合切口。通过抗生素实施预防感染治疗, 通过祛痰药物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危重患者, 可实施机械通气治疗。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优良率进行密切观察。

1.4疗效判定标准[1]优:患者治疗后, 胸痹疼痛消失, 呼吸频率和节律均恢复正常, 通过CT检查显示骨折对位良好, 且患者胸廓没有畸形;良:患者治疗后, 胸痹疼痛消失, 呼吸频率和节律均恢复正常, 通过CT检查显示骨折对位良好, 且患者双侧轮廓基本对称;可:患者治疗后, 胸壁出现轻微的疼痛, 通过CT检查显示骨折对位尚可, 部分出现移位现象, 但移位<3 mm, 且患者胸廓不对称或是稍微出现塌陷现象;差:患者治疗后, 胸壁出现严重疼痛现象, 通过CT检查显示骨折对位较差, 移位>3 mm, 胸廓显著不对称, 且患者出现显著的畸形。优良率= (优+良) /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 (9.2±3.2) d, 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 (11.5±2.1) d。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3.5%,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讨论

连枷胸导致反常呼吸运动, 使得患者双侧胸腔压力不平衡, 进而纵隔随呼吸摆动, 其均会给患者呼吸循环带来一定影响, 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一般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如不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处理, 会导致其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增加病死率。钢板内固定措施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其能良好的对合骨折断端, 缓解患者胸痛症状, 恢复其胸廓形态, 改善通气功能。该种手术方法能促使患者早日下床运动,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 其对患者肋间血管和神经带来的损伤较小, 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同时, 该种手术方法需二次手术, 将钢板取出, 其给患者带来二次创伤, 并且钢板对术后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干扰, 影响对骨折愈合的判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可吸收骨钉内固定方法逐渐应用到治疗连枷胸临床上, 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并且不需二次手术, 减少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左旋聚乳酸为可吸收骨钉的主要化学成分, 其可以被人体分解吸收, 刚开始的强度高于人体皮质骨, 经过水解后, 其强度逐渐减弱, 最后水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被患者机体吸收。操作者通过该种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具有以下优点, 其可自行降解, 不需二期手术取出, 对患者机体没有显著毒副作用;术中不需对全部骨折肋骨固定, 并且手术时间较短、创伤小、住院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可吸收骨钉为高分子材料, 没有金属腐蚀作用, 不会给术后影像学检查带来影响, 并且同钢板内固定措施相比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2]。本次研究中, 通过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措施治疗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 (9.2±3.2) d、93.5%, 通过钢板内固定措施治疗患者分别为 (11.5±2.1) d、71.0%,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优良率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临床医师在对连枷胸患者治疗时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措施可获得良好效果,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陈瑜, 赵青, 石云, 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胸骨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华创伤杂志, 2015, 31 (3) :224-227.

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24例, 男性16例, 女性8例;年龄17~70岁, 平均 (45±12.5) 岁。车祸致伤14例, 挤压伤4例, 坠落伤6例。闭合伤20例, 开放性损伤4例。其中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连枷胸) 16例, 4例为2根肋骨骨折伴血气胸, 4例为胸部开放伤伴肋骨骨折。病例选择标准: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连枷胸) 出现呼吸困难;有肋骨骨折伴血气胸和其它胸内损伤有胸腔镜探查的指征如:气胸患者观察持续漏气3d以上;血胸患者循环稳定, 观察胸腔持续出血, 引流量>200mL/h, 观察3h后手术, 或急诊闭式引流插管, 首次引流量>1000mL;凝固性血胸和脓胸患者引流欠佳, 肺膨胀不良, 时间<3周;胸部开放伤伴肋骨骨折也是手术的指征。

1.2 手术方法

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术中健侧单肺通气。患侧腋中线第6或7肋间做1~1.5cm切口, 置入胸腔镜探查, 发现胸腔内损伤迅速处理, 先清除胸内血肿及止血, 如肺挫裂伤可行镜下修补, 同时镜下观察骨折部位和移位情况, 作体表切口定位, 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 应用日本刚子 (GunzeLimited制造, 材料为聚乙烯L乳酸) 可吸收肋骨钉, 在定位处作6~8cm小切口, 潜行分离暴露上下3~4条肋骨断端, 4例3根以内肋骨骨折的可以用纯腔镜手术, 只需1个观察孔和2个操作孔都选择在骨折部位附近, 在探查和处理胸内情况后行肋骨内内固定术。操作如下:先剥离骨膜游离骨折端嵌入适当型号可吸收肋骨钉, 解剖复位;粉碎性骨折或复位效果不良时, 骨折端前后2cm处各钻1孔, 用可吸收线贯穿纵横捆扎;多根出现粉碎性骨折的, 也可以与上下肋骨间经捆绑后形成更牢固的平面, 同样也可以消除连枷胸对呼吸的影响, 术后常规在观察孔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 并常规应用静脉镇痛。

3 结果

24例均手术顺利, 18例选小切口完成手术, 6例基本在腔镜下能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0min (20~100min) 。术中出血平均50mL (10~90mL) 。术后平均住院12.6d (5~18d) , 术后2~3d拔除胸腔引流管。平均住院12.6d (5~20d) 。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 切口小且隐蔽。

4 讨论

电视胸腔镜的广泛应用, 解除了手术内固定加大创伤的顾虑生物工程材料可吸收肋骨钉的应用, 解决了骨折固定不牢靠、术后胸廓畸形、需再次手术摘除内固定等问题。用可吸收肋骨钉, 成分为聚乙烯L乳酸, 可在体内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相容性较高, 不干扰摄像影像学检查及放疗, 目前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报道。初时抗弯曲强度略强于皮质骨, 经水解作用, 强度逐渐减弱, 3~5年完全降解, 不需取出, 避免了再次手术损伤[1]。术后能明显的降低肺部感染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时间, 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虽然手术耗材费用相对较高, 但一般我们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病人并不是全部行内固定的, 在连枷胸病人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反常呼吸, 通常对于第1~3肋和8~12肋的骨折一般不做处理, 因为肋骨骨折常发生地第4~7肋, 第1~3肋有锁骨和肩胛骨的保护, 第8~10肋为假肋, 11和12肋骨为浮肋[2]。肋骨系非承重骨, 手术内固定的目的主要是稳定骨折端、支撑胸廓, 因此对内固定强度要求相对不高[3]。在手术选择上, 胸腔镜辅助下的手术指征可能较传统开胸适当放宽, (1) 因为合并胸内损伤, 有绝对的进胸手术指征, 肋骨骨折复位固定作为一种附加手术; (2) 为了进行肋骨复位固定, 尤其是应用于连枷胸病人可以稳定胸壁改善反常呼吸。应用可吸收钉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较以往的治疗方法 (用克氏针固定、钢丝固定、肋骨钢板固定等方法) , 具有明显的优势: (1) 可吸收肋骨钉的刚性、韧性等机械强度与人体骨皮质大致相同, 可微小活动, 有利于骨折愈合; (2) 因为其具有可吸收性, 故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应用胸腔镜辅助下可吸收钉治疗肋骨骨折、有效、微创。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住院时间少痛苦少, 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技术。

摘要: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24例, 其中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连枷胸) 16例, 4例为2根肋骨骨折伴血气胸, 4例为胸部开放伤伴肋骨骨折, 均有胸腔镜探查的指征, 术中全麻双腔气管插管, 胸腔镜辅助下胸壁6~8cm小切口操作, 并采用可吸收钉内进行肋骨内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0min (30~100min) 。术中出血平均50mL (10~90mL) 。术后平均住院12.6d (5~18d) 。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有效、微创。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肋骨骨折,可吸收钉

参考文献

[1]张方, 王子军, 武国栋, 等.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根肋骨骨折28例[J].中华创伤杂志, 2006, 22 (3) :201.

[2]张国良.实用胸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 2.

上一篇:细胞核蛋白下一篇:励志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