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剂量(通用4篇)
吸收剂量 篇1
通常加速器都是在标准条件下刻度的, 即在SSD=100 cm, 水模内10 cm×10 cm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使用经国家基准试验室或次级标准试验室校准过的剂量计, 通过调节加速器上剂量监测系统的阈值电位器使1 MU=1 cGy。每MU在标准水模体内射野的射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dm处的剂量Dm, 称为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率, 单位为MU/min。不同的治疗条件, 需选择不同的输出剂量率。这里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率对吸收剂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被测机器:
Varian clinac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 X射线:能量6 MV, 输出剂量率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 MU/min。
1.2 测量条件:
测量时, 环境温度为15~35 ℃, 大气压强为80~110 kPa, 相对湿度为30%~75%;测量环境的辐射为本底, 外来电磁场和机械震动等均不应引起剂量计值的显著偏差和不稳。电离室剂量仪型号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9606B。必须经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剂量仪的电离室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检测时, 所用模体为标准水模体, 容积为30 cm×30 cm×30 cm。其他剂量器具 温度计、气压计的测量范围为0~50℃, 80~110 kPa;温度计、气压计、测距尺的最小分度值分别为0.5 ℃、 0.1 kPa、1 mm。
1.3 测量方法:
任意选择一个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 该计划是一位前列腺患者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 等中心四野箱体式照射, 射野角度分别是0、90、180、270°。将该计划移到容积为30 cm×30 cm×30 cm的水箱上, 把每个野复位到0°, 在输出剂量率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 MU/min的情况下, 利用电离室剂量仪测量水下10 cm处的吸收剂量;并与治疗计划的吸收剂量比较得出吸收剂量的偏差。
2 结果
3 讨论
3.1 ICRU 24#报告指出:已有证据证明, 对一些类型的肿瘤, 给原发灶肿瘤剂量的不准确度应小于±5%。即剂量低于5%时有可能使原发灶肿瘤失控 (局部复发) , 高于5%时可能会使并发症增加。±5%的准确性是理想与现实的折中选择, 是一个总的平均值的概念, 应该说, 肿瘤类型和期别不同, 对靶剂量准确性的要求也不同。尽管人们希望准确度愈高愈好, 但目前由于种种技术原因, 只能折衷临床的要求及物理技术的可实现性而把肿瘤剂量的不确定度要求定为≤±5%。因此, 在放疗过程中对剂量不准确度有贡献的各个环节应严格控制, 以保证剂量学方面的总不确定度小于5%。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 为了提高治疗速度、减少治疗时间, 同时考虑到输出剂量率对生物效应的影响, 在提高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率的同时也应尽量避免高输出剂量率带来的误差, 选择合适的输出剂量率进行治疗。
3.2调强放射治疗时, 机器的出束时间大大多于常规放射治疗, 为了提高治疗速度、减少治疗时间, 常选择高输出剂量率, 此时可根据测量结果对治疗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修正。不同的机器偏差不同甚至差别较大, 因此, 应进行实际测量, 并将结果用于指导治疗计划的设计。
3.3剂量梯度会影响吸收剂量的测量, 梯度变化大, 吸收剂量测量误差增加;梯度变化小, 吸收剂量测量误差减小。梯度变化较小的区域是靶区, 所以需调整电离室有效测量点的位置, 使它位于梯度变化较小的区域, 使剂量梯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殷蔚伯, 余子豪, 徐国镇, 胡逸民.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 205-209.
吸收剂量 篇2
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临床上也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据统计,在能够治愈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放射治疗治愈在三分之一左右[1],因此,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虑到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放疗计划的制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直线加速器本身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要求,所以对其进行剂量检测必不可少。我国尚未建立相应的国家标准,目前广泛采用1987 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出版的第277 号报告(IAEA TRS-277)及其修订版[2]。
本文旨在把吸收剂量的测定方法应用于医科达1629 直线加速器的高能光子吸收剂量的测量中,并结合测量结果,判定直线加速器的剂量是否准确、是否在标定剂量的±2%、是否需要校准,从而保证直线加速器剂量的稳定。
1 吸收剂量的测量
1.1 吸收剂量测量的几种方法
吸收剂量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受辐射后吸收辐射的能量,吸收剂量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有量热法和电离室法等。量热法是根据射线通过物质后,物质将吸收的辐射能全部转变为热能(不转换成化学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原理,用灵敏仪器测定被照物质温度的变化来确定辐射剂量[3]。电离室法是通过测量射线在气体中产生的电离效应来确定辐射剂量,用来测量X线和 γ 射线的吸收剂量。目前直线加速器吸收剂量的测量普遍采用电离室法[4]。
1.2 电离室测量吸收剂量
电离室是一种探测电离辐射的气体探测器,由处于不同电位的电极和限定在电极之间的气体组成,通过收集因辐射产生的电信号来定量测量电离辐射。由于临床剂量测量不能在人体内进行,运用电离室测量吸收剂量时,需寻找最接近人体组织的等效材料。人体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对治疗射线的吸收和散射几乎与水相同,所以各种水箱是放射治疗剂量测量的理想模体,即将电离室放在水模体中进行测量[5,6,7]。
目前,国际上较多采用IAEA TRS-277 推荐的方法作为电离室测量吸收剂量的计算方法。IAEA法相对ICRU(国际辐射单位和计量委员会)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定义电离室空气吸收剂量校正因子ND,它依赖于电离室的几何形状和制作材料,对不同的电离室取不同的数值,引入相对不同能量X(γ)线和电子束的质量阻止本领和扰动因子[8]。因此,IAEA法相对ICRU法更为精确,误差更小。同时IAEA法弥补了其他测量方法中理论上的一些不足,纠正了相关参数引用上的混乱,提高了测量精度。用IAEA法电离室测量高能X(γ)线和高能电子线的吸收剂量,其结果与量热法、化学剂量法的结果比较,误差小于1%。
1.3 IAEA TRS-277 的计算公式中各个因子的确定
在实验室通过60Co γ 射线以一级或者二级的照射量或空气比释动能的形式比对、校准,可得到电离室的照射量校准因子Nx或电离室的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Nk[5]。高能光子束在水中吸收剂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Dw(Peff)为水中测量有效点的吸收剂量;M为电离室系统计量仪的示数,经测量可得;Sw,air为水对空气的阻止本领比率;Pu为电离室(壁材料和空腔)的非水等效修正因子;Pcel为电离室中心电极的空气不完全等效因子,由电离室中心电极本身决定,其值查表可得[9];通过电离室的型号材料查表确定电离室壁及平衡帽对射线的吸收和散射修正因子Kat以及电离室壁及平衡帽的非空气等效修正因子Km[9];Sw,air由辐射剂量比或组织模体比导出,其大小和射线的挡位有关[9,10];再通过实验测量水下有效测量点的剂量得到剂量计的示数,将上述数据统一量纲后代入公式计算可得该有效测量点的Dw(Peff)[11]。
2 测量与计算
采用IAEA TRS-277 中关于计算高能光子束在水中的吸收剂量的计算方法[12],现场测量高能光子束在水中的吸收剂量,测量所用加速器为医科达1629直线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的剂量率为400 MU/min,加速器指针的值为100 MU。
本文分别测量15 和6 MV 2 挡射线。测量6 MV的射线时,调整水箱中的水与5 cm刻度线重合,再调整皮源距离为100 cm,调整等中心对准电离室。测量结果如下:
15 MV 5 次测量得到的示数为70.91、70.79、70.86、70.79、70.83 c Gy,6 MV 5 次测量得到的示数为78.72、78.70、78.76、78.76、78.80 c Gy,详见表1、2。
15 MV射线条件下最大误差为0.53%,最小误差为0.35%,平均误差为0.426%,且误差均为正;6 MV射线条件下最大误差为-1.02%,最小误差为-0.90%,平均误差为-0.958%,且误差均为负。结果表明:15 MV射线所得结果均高于标准剂量,6 MV射线所得结果均低于标准剂量,且误差要比15 MV射线的误差大,但二者都在规定误差±2%之内:15 MV射线条件下的误差在0.5%之内,6 MV射线条件下的误差在1%之内。加速器的剂量条件也相对稳定,15 MV测量条件下仅有一次误差超出了0.5%,最大误差与最小误差相差0.18%;6 MV测量条件下仅有一次误差超过1%,最大误差与最小误差相差0.12%。综合上述测量结果,加速器的误差较小,在允许范围内,不用校准,可以正常工作。
用IAEA法测量吸收剂量,首先确定Nx,根据电离室型号确定Kat·Km,再根据不同射线质确定Sw,air、Pu以及相对最大剂量点的百分深度比,确定这些因子后通过计算可得吸收剂量。通过操作可以看出,IAEA法考虑了电离室的材料对剂量的影响和不同能量射线的射线质对电离室在水中测量的影响,很显然电离室的材料、射线能量等都是测量过程中重要的部分,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3 结语
IAEA TRS-277 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可以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准确性,使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IAEA法的操作与计算比较简单,计算准确,适合吸收剂量测量等需要定期进行的常规工作。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客观地反映加速器吸收剂量的稳定性,当测量数据波动较大时,往往预示着机器故障隐患,这对于指导机器的日常维护和对故障现象的分析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欧阳伟炜,卢冰,唐劲天.肿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4(26):47-51.
[2]姜庆寰,刘雅,程金生,等.放射治疗剂量仪的校准及校准因子的使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14(4):31-33.
[3]张绍刚.放射治疗中常规剂量的测算(之一):吸收剂量的测量和加速器的刻度[J].医疗装备,2009,22(4):1-10.
[4]姜庆寰,刘雅,程金生,等.放疗剂量仪的校准与使用中的问题[J].中国辐射卫生,2008,17(2):185-186.
[5]张绍刚,胡家成,杨小元,等.医用加速器输出剂量的测量与校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3,11(5):9-12.
[6]胡家成,杨小元,马长征,等.放射治疗中治疗计划输出剂量的验证[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4,12(4):3-4.
[7]王春燕,刘漪,曲典,等.三维水箱模体中辐射剂量分布的模拟研究[J].核电子与探测技术,2009,29(2):309-311.
[8]曾自力.加速器吸收剂量测量的国标法与IAEA法的比较[J].中国辐射卫生,2004,13(3):198-199.
[9]李军,张西志,谭飞.高能X线和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量与计算[J].中国医学物理学,2008,25(2):564-566.
[10]杨振,涂青松,刘忠宇.平衡帽材料对准直器散射因子测量值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学物理学,2001,8(1):1-4.
[11]杨瑞峰,黄辉,何涛.Siemens primus E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剂量校准[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4):115-117.
吸收剂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3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 其中59例细菌性肺炎、38例病毒性肺炎、14例支原体肺炎、25例混合感染。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 男40例, 女32例。年龄1-6个月22例, 7-12个月27例, 1~3岁23例;对照组64例, 男38例, 女26例, 年龄1-6个月24例, 7-12个月28例, 1~3岁12例。排除合并呼衰、心衰, 先心病、肺结核、支气管异物的患儿。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 (2) 常规治疗一周后, 肺内仍有啰音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 抗感染及平喘、化痰、止咳、退热、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治疗, 每次0.2~0.3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 每日1次, 连续3~5 d。
1.4 疗效判定标准
(1) 精神、食欲正常;咳喘症状消失, 肺部啰音消失为显效。 (2) 精神、食欲有改善;咳喘症状明显好转, 肺部啰音减少为有效; (3) 无效:精神、食欲无好转;咳喘症状、肺部啰音均无改善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 (2.5±1.2) d, (5.8±2.3) d;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 (4.5±1.8) d, (7.1±2.1) d。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 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烦躁不安者4例, 心率增快15例, 静滴时体温达37.4℃~38.1℃者3例, 皮肤潮红67例, 输液完毕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的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其常见病原为细菌、病毒, 亦可由两者“混合感染”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或代谢产物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时, 可导致黏膜充血、水肿, 从而使管腔变窄, 另外, 可使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 肺泡壁亦因充血水肿而增厚。小儿的呼吸系统有以下特点: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 黏液分泌少, 黏膜柔嫩, 纤毛运动能力差, 肺弹力组织发育差, 血管丰富, 易于充血, 肺泡数少面积小, 肺含气量少, 加上间质发育旺盛, 因此肺部含血量多而气量少, 感染的概率高, 一旦感染, 可引起气道的黏液阻塞[3], 此外, 小儿咳嗽反射及气道平滑肌收缩功能差, 难以咳出气道的痰液, 导致常规抗感染及平喘、化痰、止咳等治疗后部分患儿的肺部啰音仍存在。若痰液淤滞、气道堵塞长时间存在, 将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损害小儿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功能, 甚至导致心衰、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4]。
改善肺循环, 解除气道狭窄以及改善气道痉挛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十分重要。山莨菪碱可 (1) 选择性增加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的c AMP/c GMP比值, 使支气管平滑肌扩张, 并使气道内分泌物减少, 减轻支气管黏膜的水肿, 使肺通气得以改善; (2) 通过阻断M受体, 减少乙酰胆碱释放, 降低迷走张力, 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5]; (3) 抑制肺内活性物质的释放, 减少支气管炎症[6], 改善肺泡局部的炎性渗出; (4) 可抑制血栓素A 2的合成, 解除血小板聚集, 减少内皮细胞的损伤[1]; (5) 通过抗氧自由基, 稳定溶酶体膜等功能阻断溶酶体介质的释放, 以及溶酶体介质引起组织细胞损伤, 减轻过量的氧自由基导致的自身破坏, 防止肺组织细胞损伤, 改善微循环[1]。
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烦躁、皮肤潮红、心率增快等, 一般通过减慢输液滴速或减少用量后上述症状可以缓解, 如果无缓解, 应予停药。
本次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对啰音难以吸收小儿肺炎的疗效肯定, 可使病程缩短, 且副作用小, 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应用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啰音难以吸收的小儿肺炎, 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将136例啰音难以吸收的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治疗组7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山莨菪碱,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 (2.5±1.2) d, (5.8±2.3) d;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 (4.5±1.8) d, (7.1±2.1) d。两组的以上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患儿出现皮肤潮红、烦躁不安、心率加快、体温达37.4℃38.1℃等不良反应, 可耐受, 且输液完毕后逐渐消失。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对啰音难以吸收小儿肺炎的疗效肯定, 可使病程缩短, 且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炎,山莨菪碱,啰音难以吸收,小儿
参考文献
[1]谢圣玲.小剂量山莨菪碱辅佐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35) :185-186.
[2]李素芬, 龙苹.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啰音难以吸收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 2010, 2 (4) :364-365.
[3]李存桂.654-2对小儿肺炎啰音持续存在的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5) :867-868.
[4]孙光伟, 李跃, 赵仕侠.山莨菪碱佐治小儿肺炎恢复期啰音不消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 2011, 9 (3) :21.
[5]米源.山莨菪碱促进小儿肺炎啰音吸收的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7, 28 (8) :668-669.
吸收剂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住院部收治的70例啰音难以吸收肺炎患儿,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该研究内容并同意, 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其中, 支原体肺炎10例, 病毒性肺炎21例, 细菌性肺炎30例, 混合感染9例。将患儿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观察组均分为35例。对照组中, 男21例, 女14例, 年龄最大为4岁, 最小为1岁。观察组中, 男20例, 女15例, 年龄最大为5岁, 最小为1.5岁。
1.2 方法
所有纳入研究范围内的患儿均给予小儿肺炎的传统治疗方法, 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应用止咳化痰药物、平喘、退热、维持酸碱平衡、抗感染治疗等, 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 针对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剂量654-2进行治疗, 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0.2~0.3 mg/kg654-2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 1 m L:5 mg×10支/盒, 国药准字H41023771) 进行静脉滴注, 用药1次/d, 连续治疗3~5 d。
1.3 评定内容
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儿的临床症状, 记录患儿的咳喘症状、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 并评定临床俩小, 评定标准[3]:显效:患儿治疗后食欲、精神好, 咳嗽症状完全改善, 未闻及肺部啰音;有效:患儿治疗后食欲、精神尚可, 咳嗽症状大部分改善, 可闻及肺部啰音, 但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后, 患儿的精神、食欲差, 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表现的消失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 (2.41±1.28) d,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 (4.33±1.65) d, 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为 (6.10±1.42) d,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 (7.62±2.36) d, 两组比较可见, 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8, P=0.012<0.05) , 观察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5, P=0.023<0.05) 。
2.2 两组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 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2例, 无效3例, 显效19例, 有效1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1.4%, 对照组中, 治疗总有效例数为26例, 无效9例, 显效15例, 有效1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4.3%,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5, P=0.032<0.05) , 见表2。
2.3 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皮肤潮红、烦躁不安、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等, 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为6例, 以上症状均在输液结束后消失。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冬春季为主要发病季节, 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 给患儿身心造成极大痛苦, 若不及时治疗, 给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3]。小儿肺炎主要由于炎症介质、病原体毒素等作用于呼吸道, 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 可导致通气受阻、气道分泌物增多[4]。临床中, 小儿肺炎属于常见的疾病, 病毒和细菌为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5]。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均为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 给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威胁[6]。加之小儿的呼吸系统存在特殊的解剖特点, 从而使治疗的难度增加, 常规平喘、化痰、抗感染等治疗难以将肺部啰音消除, 导致啰音难以吸收肺炎的发生[7]。654-2是一种M胆碱受体阻断剂, 对于血管痉挛具有显著的解除作用, 松驰平滑肌, 对腺体分泌具有轻度抑制作用, 从而对肺的微循环具有改善作用, 减少气道分泌物, 改善肺通气[8]。
该研究中, 观察组的咳嗽、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研究中,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 与对照组的74.3%相比, 观察组明显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采用654-2治疗后, 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 无需特殊处理即可消失, 不良反应为皮肤潮红、烦躁不安、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等, 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为6例, 以上症状均在输液结束后消失。可见, 654-2在啰音难以吸收肺炎患儿的治疗中,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王喜梅[9]采用小剂量654-2对72例小儿肺炎进行治疗,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 对照组采用常规肺炎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为75.0%, 两组比较可见,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且肺部啰音、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存在轻微不良反应, 且患者可耐受, 并在输液结束后不良反应逐渐消失。该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较高。
综上所述, 采用654-2对啰音难以吸收肺炎患儿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促进疾病好转, 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且不良反应少, 可见, 该治疗方案的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小剂量山莨菪碱用于啰音难以吸收肺炎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啰音难以吸收肺炎患儿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 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及抗感染治疗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及小剂量山莨菪碱对观察组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症状、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4.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啰音难以吸收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应用小剂量山莨菪碱进行治疗, 具有显著的疗效, 不良反应小, 具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啰音难以吸收肺炎,山莨菪碱,小剂量
参考文献
[1]李素芬, 龙苹.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啰音难以吸收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 12 (4) :364-365.
[2]刘军.肝素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31) :159-160.
[3]姚忠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7) :66-67, 70.
[4]杨冀晓.川芎嗪与小剂量山莨菪碱辅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 (20) :136-137.
[5]穆菁.山莨菪碱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辅助作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 (31) :96-98.
[6]程元妹, 熊惠萍, 熊峰.小剂量山莨菪碱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 2012, 21 (1) :86-87.
[7]赵道慧.山莨菪碱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2, 33 (2) :198-199.
[8]邹机朝, 熊升华, 程均, 等.山莨菪碱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0 (5) :65-66,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