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量安全

2024-06-28

剂量安全(共10篇)

剂量安全 篇1

摘要:防止射线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公众造成危害, 提高医疗诊断质量。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教育及增强临床医生的责任意识, 严格卫生执法, 通过加强一些相应环节的措施, 能有效减少放射线对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等造成危害, 提高医疗诊断质量。

关键词:放射防护方法,X射线,放射损伤

近年来, 随着医学影像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种新技术快速地在医学x线影像诊断设备中得以广泛应用, 使x线成像质量不断提高。但x线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 现代临床使用x线影像设备的检查种类和使用的频繁度在不断提高, 使用x线影像设备进行检查和诊断的依赖性在不断加大。除常规的拍片照相外, 各种造影检查以及CT扫描, 术中定位介入等都有x线的参与, 使患者接受照射检查的次数和总的辐射剂量也在提高。目前在国内, 广大的从业者以及患者普遍缺乏正确的放射防护意识, 医务人员大多只重视对自身的防护, 而缺乏对患者的保护。在临床实践中, 医院又没有很好地对患者和患者家属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辐射防护宣传, 提高大众的防护意识, 应该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1 加强对医用放射线的危害的认识

相对可见光线, x线是一种具有高能量的粒子。X线光子在穿透人体时与人体的生物分子 (如核酸、蛋白质等) 发生碰撞, 会使原子的外层电子脱离从而发生电离, 生物分子的性质会因此而改变, 细胞的功能及代谢亦遭到破坏, 造成人体自血球减少, 出现皮疹, 影响消化功能、呕吐等症状。如果辐射剂量不大,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会修复受到损伤的细胞或局部组织。因此绝大多数低剂量的医疗照射只会产生短期效应。对人体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是, 如果x射线损伤了控制细胞复制的基因, 就有可能使组织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异, 诱发肿瘤、贫血、白血病、遗传性等疾病的发生, 具有随机性效应。当然这是个低概率事件, 但所受辐射剂量过大就会增加这种可能性。

人体内不同组织的功能和代谢速度不同, 对辐射亦有不同的敏感度, 如眼睛和性腺对辐射的敏感度高于皮肤和肌肉。同样剂量的辐射照射到生殖器官上的危害远大于对四肢的照射。因此, 加强对关键部位的防护, 减少有效剂量照射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防护设施

(1) 环境安全防护照射室墙壁屏蔽厚度为30cm钡沙砖混墙。辐射监测点三个, 分别是放射操作人员观察窗、病人出入门和操作人员出入门。放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500×850×20mm的铅玻璃, 病人出入门为60mm不锈钢铅门, 放射操作人员出入门为木铅门; (2) 辐射防护设备铅衣4件、铅围脖4条、铅手套4双、铅眼镜4架; (3) 辐射监测设备个人胸章剂量计每人一个。

3 管理措施

3.1 健全管理组织

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 成立了由一名副院长为组长, 医院主管部门负责人及主要放射工作单位科主任为成员领导管理组织, 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 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 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 宣传放射防护知识, 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 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3.2 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了《放射科X线机操作规则》、《北京万东专用透视机操作规程及维护措施》、《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辐射防护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科事件报告制度》、《放射科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放射科岗位责任制》、《放射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放射科应急控制和保障措施》等。

3.3 进行法制教育

增强防护意识国家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及专项法规和标准等是进行放射防护管理的依据。法制观念与防护意识的增强是搞好自主管理的思想基础。为此, 我们除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省市放射防护机构举办的防护知识培训班外, 并结合具体防护事项对照学习, 普遍认识到从事医学射线应用不仅要保护自己免受射线危害, 而且要顾及接受放射诊疗患者的安危, 从而为加强放射防护管理消除了思想障碍。

3.4 定期自检自查

防止放射设备和防护用品带"病"运行放射设备或防护用品的性能因久用或疏于检修发生变化, 将会涉及放射工作者和接受放射诊疗患者的安全。例如, 透视用.射线机的荧光屏或影像增强器老化, 灵敏度下降, 诊断医生必须加大毫安量才能获得诊断影像的清晰度。但是, 患者的皮肤入射剂量及床边透视人员接受的散射线剂量均与所用毫安量大致呈正比关系。放射防护用品, 例如铅胶衣之类, 久用加之保管不善, 使橡胶老化折裂, 失去原有的防护性能, 继续使用, 达不到应有的防护目的。类似上述情况, 单纯依靠防护监督机构定期来我院进行防护检测是不够的, 我们主要依靠我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进行自检自查, 发现问题, 随时上报院放射防护管理办公室, 协商解决, 确保医生与患者的安全。

3.5 定期检查身体

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定期检查身体, 上岗必须佩戴人个胸章剂量计, 并定期由专业监测机构进行检测。以确保群众和医护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胡晓雷, 江利权, 郭建国, 宁柱.自贡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 2001年第2期.

[2]曾庆民, 陈才, 范荣, 吴永权, 余佩琼.顺德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控制与防护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 2005年第2期.

剂量安全 篇2

【关键词】 呋塞米;多巴胺;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2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69-02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损害而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体循环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造成患者呼吸困难、乏力、活动无耐力,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利尿剂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单独大剂量利用呋塞米易引起利尿剂抵抗:利尿剂抵抗是临床常见的现象,表现为在用足量利尿剂治疗后水肿依然没有彻底消失,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利尿剂抵抗性心力衰竭患者还常会产生严重的水钠潴留,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有研究表明[2],呋塞米和多巴胺联合使用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多巴胺可辅助增强呋塞米的利尿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利尿剂抵抗。我科对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了对照组单独呋塞米泵入及试验组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取得了不同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症状相似心力衰竭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不能平躺,口唇微紫绀,双肺听诊存在湿罗音,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例,男 6例,女6例;年龄32~76岁;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冠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心功能Ⅲ级5例,Ⅳ级7例。对照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35~73岁;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冠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心功能Ⅲ级6例,Ⅳ级6例。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JP>O.05)。

2.研究方法:

对照组在应用强心、血管扩张药物和积极控制血压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持续泵入呋塞米治疗水肿,将100mg呋塞米溶于9%氯化钠40ml中,以5ml/h的速度静脉持续泵入,持续5d。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多巴胺以2ug/kg/min的速度静脉持续泵入,持续5d。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3.疗效判断

显效:心衰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能平卧,心慌气短、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啰音及水肿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界于显效和无效之间,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衰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更进一步恶化、死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均有明显增加,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幅度大。试验组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1.67%;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6.67%。其中试验组无效1例病情恶化转监护室进一步治疗,对照组无效4例均出现利尿剂抵抗,之后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人后心衰症状缓解,LVEF增加。

讨论

利尿剂以降低钠或氯的再次吸收而使心力衰竭患者出现的水钠潴留情况降低,还能够降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静脉压力、减少肺充血、减轻水肿、降低体重和增强心功能,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3]。但单独呋塞米治疗心衰容易产生利尿剂抵抗现象,小剂量多巴胺和呋塞米联合组成了“强心利尿合剂”,起到协调、互补的作用,预防出现利尿剂抵抗,减轻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对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及安全显著,且联合方法简单易掌握,对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保护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明显,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显著,利尿剂抵抗现象消失,总有效率为91.67%,患者的LVEF均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呋塞米聯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显著,利尿剂抵抗现象消失,且联合方法简单易掌握,对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保护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8-201

[2]戈丽峰. 氢氯噻嗪、呋塞米、多巴胺治疗利尿剂抵抗心力 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3( 22) : l8.

剂量安全 篇3

关键词:中药剂量,安全评价,数据库,用药安全预警

0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建立与患者安全相匹配的医疗管理系统得到了世界各国医疗卫生行业的高度关注。用药安全性评价是患者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是指导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一部最重要的法规。2011年7月1日, 该办法新的修订版正式发布实施, 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新的局面。中药的安全性研究是解决中药不良反应问题的根本途径, 对提升我国药品监管能力, 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使中药真正安全用于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药超量使用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 构建中药剂量相关的安全性数据库与评价预警系统, 对于识别、预防以及及时合理处置因中药剂量不恰当而引起的不良事件有很大的意义, 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帮助认识方药的“治疗窗”及“剂量阈”, 为该单味药的临床使用提供较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另一方面, 利用不良反应量表中收集到的四诊信息, 归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的症候, 提升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 促进中医方药量效理论的发展。最终, 建立起有监测、归纳、分析、整理、提示功能的中药剂量相关的安全性数据库和评价预警系统, 促进中药用药的安全。

1 研究内容

系统主要的研究内容分为:文献数据标准化、预警规则设计和数据存储结构。

(1) 对CNKI、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 筛选收集因中药超量使用而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资料。首先选择20味代表性中药和10个临床常用的方剂,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中药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文献中信息进行分类、数据标准化, 再进行剂量相关的主动前瞻性临床安全评价, 完成示范性研究。

(2) 以20味代表性中药和10个临床常用的方剂、相关不良反应研究文献和病人基本信息作为三个维度构建一个逻辑结构。将相关文献、药物基本信息、病人信息、处方信息以及各种支撑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 初步建立了中药剂量相关的安全性评价数据库。

(3) 嵌入式预警系统的研究。如何将多种中药剂量相关预警规则、触发条件等集成到HIS当中, 生成智能化的预警信息。

2 研究目标

系统拟达到如下目标:

(1) 初步形成中药剂量安全性评价方法学, 为其他单药或者复方中成药安全性评价提供示范。

(2) 建立中药剂量安全性数据库和知识库, 实现中药安全使用信息共享, 为上一级数据平台作必要的补充。

(3) 初步设计在中医院医生门诊工作站上添加剂量预警模块, 及时警示临床医生, 减少由于超量使用中药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反应;并显示相关知识、案例和文献帮助医生及时地识别、处置中药不良反应。

3 系统详细设计

3.1 整体技术路线

医生处方录入完成并在保存成功前调用预警模块, 系统对照药物安全剂量数据库、处方信息和病人患病信息, 若出现药物超安全剂量使用情况, 显示警告信息并推荐安全剂量范围, 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载入相关文献。整体技术路线如图一所示。

3.2 文献采集

组织成员对CNKI、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 应用频次分析方法对中药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文献中信息进行挖掘与分析。选择20味代表性中药和10个临床常用的方剂, 分析药物在不同剂型、不同配伍、不同用法、针对不同主治病证等情况下的用量与其发挥功效的关系, 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 建立中药、方剂用量描述基础词表, 将不同时期、不同典籍上的量效描述进行标准化,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 将调查到的实际情况与查阅的文献要点进行疏理和综合分析、归纳, 以便于计算机统一处理。目前正在对检索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 并录入到计算机中。课题组拟决定采用常用的20种毒性中药进行研究。

3.3 药品别名处理

药名信息按《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进行规范化处理, 并建立中药药品别名库。中药别名数据整理完成, 拟录入到数据库中。

3.4 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

数据库分为原始数据层、逻辑数据层、应用数据层和数据字典层。原始数据层存储搜集整理的文献的原始数据;逻辑数据层存储药物与用量关系数据, 其中存储《中国药典》中的推荐用量和不同情况下推荐用量;应用数据层为临床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服务, 提供知识服务功能;数据字典层是其他层的支撑, 定义多个数据字典表如药物别名库、文献属性等标准字典库。目前数据库定义如下: (1) 病人基本信息:人口学信息、入院登记信息、体温信息、过敏史; (2) 文献信息:根据文献信息表内容采集, 并定义文献相关联动的药品和关键字; (3) 处方基本信息:根据联动的关键字段采集医生录入的处方信息, 根据运算规则判断药物剂量是否超过安全剂量; (4) 中药基本属性库等。主要数据库结构如下:

(1) 药品属性表 (ypxxb)

(2) 药品安全用量表 (ypaqjlb)

(3) 药品别名表 (ypbmb)

(4) 与剂量有关的关键因素 (cfgjz)

参考相关文献, 总结出一些与药物使用剂量紧密相关的因素, 如年龄、患病时期、性别、剂型、用药目的、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势轻重等。这些关键字应该和医院的信息系统中处方记录的相关字段关联, 才能产生联动效果。

(5) 相关因素推荐剂量 (yp_gjz_jl)

(6) 文献属性表 (wzxxb)

(7) 病人信息表 (brxxb)

3.5 确定告警触发逻辑和知识库检索维护规则

以关键字为基础, 合理定义检索策略, 使用户能够从多方面查询文献以及适应大量数据挖掘研究。医生在点击保存处方或检查处方按钮时, 触发相应规则:程序收集当前处方的病人信息和处方信息, 根据关键字数据表每个需要进行比较的联动字段, 再从中药剂量数据表中检索该药的安全剂量。逐个对比数值, 发现超剂量情况即显示告警信息, 并由医生决定是否显示相关支持文献或药理信息。

4 结束语

系统作为中药合理用药系统的一部分, 将中药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预警功能拓展到HIS应用的前端, 可以获得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始资料信息, 同时进一步完善HIS数据库;为中药临床使用安全再评价提供可供分析的安全性数据;能够有效获得参与不良反应监测的药品信息, 形成不良反应药品库和知识库, 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对比分析;将多种超量预警算法集成到分析当中, 能够生成更加智能化的预警报告, 能够及时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硕, 郭晓东, 杨美, 等.基于HIS模型建立肝病知识库对军队医院的作用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 2014, (17) .

[2]汤尔群, 任廷革, 陈明, 等.基于方证知识挖掘的中药剂量范围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 16 (12) :94-96.

[3]韩佳瑞, 于淼, 余秋平, 等.中药临床合理剂量科学方法体系的构建[J].中医杂志, 2011, 52 (20) :1739-1740.

[4]贺宏波.中药用量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10) :210-213.

[5]王连心, 孟庆刚, 王志国, 等.中药知识库设计浅析[J].世界中医药, 2011, 6 (06) :535-537.

[6]范小红, 纪灏, 王丽杨, 等.智能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13, 28 (08) :75-78.

[7]程小莲.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之路, 2013, (03) .

[8]庄严, 谢邦铁, 翁盛鑫, 等.基于HIS的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设计与思考[J].医行卫生装备, 2011, 32 (12) :47-49.

[9]刘广, 杨涛, 刘建平.基于数据挖掘模型组的中医胃炎诊治系统架构设计[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 (02) :161-163.

找到最佳用药剂量 篇4

在中医的遣方用药中,中药的剂量的确是有讲究的。

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它的有效成分,而剂量的大小有决定着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剂量过小,则不能发挥疗效;剂量过大,不但浪费药物,而且可能产生毒副作用。而剂量的大小又随着病人病症的变化、体质强弱、年龄大小、四时气候以及药材质量的优劣而变化。当病人求医时,医生会通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辨清证候,选用相应的中药组合成方,再经过如下分析,才会确定最佳的用药剂量。

1. 病情的缓急:

一般来说,急性病患者用药剂量较大,以及时驱除病邪;慢性病患者多虚实夹杂,不易很快收敛,故用药不宜寒热过偏,也不宜用量偏大;对于病情危重者,不论是实证还是虚证,用药剂量均较大;对病轻邪微者,则用药量宜较小,以免药过病所,反伤正气。

2. 病证性质:

某些药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而这种作用与药量的大小有关,应根据病证性质不同而选择不同剂量,如人参小剂量能提高心脏收缩力,使血压升高;大剂量则减弱心脏收缩力并减慢心率,起到暂时的降压作用。

3. 标本主次:

在药物组方时,治疗主证的药物剂量宜大,治疗标证的药物剂量宜小,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都是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组成的,但由于用药物剂量不同,适应症也不同。小承气汤治明腑实证,病机是热结阳明,治当荡积泻热,所用大黄四两为君,枳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厚朴三物汤主治大便秘结、腹满而痛,病机是气闭不通,治当下气通便,所用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臣,大黄四两为佐。

4. 体质虚实:

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如少儿正在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而老年人则肝肾功能普遍减退,这些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及排泄,故用药量宜适当减少。此外,有的病人对某些药物较为敏感,则用量宜小,反之则用量宜大。

可以看出,即使是病因、病机完全相同的患者,在药物组方中所用剂量也是因人而异的;同时,不同剂量的药物带给患者的疗效也会千差万别。患者应在医生全面、客观、细致的分析后,找到适合您的最佳用药剂量。

剂量安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共120例,均为我院儿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儿,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5~18个月,诊断符合婴幼儿腹泻的相关诊断标准,每日腹泻7~12次,外观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发病时间在24 h内。恶心呕吐61例,腹痛腹胀49例,Ⅰ°脱水52例,Ⅱ°脱水66例,Ⅲ°脱水2例,合并酸中毒22例,中毒性肠麻痹2例。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抗病毒、补液、纠正酸碱失衡等对症治疗,均给予生态制剂包括乳酶生、金双歧等,锌制剂、蒙脱石散。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654-2,具体为0.5 mg/ (Kg·d) 静滴,使用3~5 d。

1.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48 h内,腹泻次数≤3次/d,大便性状为软便或外观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治疗48~72 h,腹泻次数<5次/d;大便水分明显减少或呈稠便,临床症状有好装;无效:治疗72 h候,腹泻次数未减少,大便性状无改变,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 (%) 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愈时间比较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说明654-2可以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

2.2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654-2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的消化道综合征,我国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其主要发病原因有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后者又包括婴幼儿体质较差;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机体防御功能差等。在病理生理上,腹泻患儿表现出肠道蠕动加快,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损伤,导致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缩短,得不到完全分解,使食物消化吸收不充分且不能重吸收产道所分泌的液体,从而出现腹泻症状,同时患儿肠道的正常菌群失调[3]。

654-2是我国合成的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外周抗胆碱作用显著,且选择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良好的松弛过度活动和痉挛的内脏平滑肌作用,从而可以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强烈痉挛,降低其活动的幅度和频率,还可改善胃肠和肾脏徽循环,减轻腹痛,减少大便,增多小便,起到止泻的效果[4]。

我院对60例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应用小剂量的654-2,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明显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而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疗效满意。笔者认为,654-2发生作用的机制主要有: (1) 解除患儿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减慢胃肠蠕动速度,同时使胃肠道的血管扩张; (2) 阻断胃肠道内的多数副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改善胃肠道的微循环,促进胃肠道黏膜损伤细胞的修复; (3) 抑制胃肠道腺体分泌液体,促进吸收。

综上所述,654-2在治疗婴幼儿腹泻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21.

[2]朴京实, 张书艳, 王桂珍.654-2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 4 (3) :247-248.

[3]孙玉芹.思密达与654-2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报告[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9:142-143.

剂量安全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2013年收住院的明确诊断慢性肺栓塞患者30例, 男20例, 女10例, 年龄30~74岁, 平均年龄 (58.0±5.8) 岁。

1.2 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症状: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晕厥、少量咯血、活动后气喘、活动耐量下降;体征: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发绀、P2>A2、P2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2) 辅助检查:a.D-二聚体阳性;b.肺CTA明确多发肺小动脉栓塞;c.彩超示右室、右房大, 压力升高, 肺动脉压轻中度升高;d.伴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有下肢肿胀、色素沉着、浅静脉怒张。

1.3 方法

所有患者住院后完善血凝、心肌酶、电解质、肝肾功能、D-二聚体、心脏彩超、肺CTA、肺功能、心电图及一般体检, 诊断明确, 给予: (1) 低分子肝素钙针100 U/kg, b.i.d., i.h.;同时口服华法林片2.5 mg, q.n.联合抗凝[一般重叠5~7 d,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达标后停低分子肝素, 应用华法林抗凝]; (2) 建立静脉通道 (一般采用上肢静脉, 若下肢深静脉血栓负荷重, 采取足背静脉穿刺) , 给予尿激酶 (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生产, 10万U/支, 批号130601) 50万U加入5%GS 1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 持续约10~15 h左右, 1次/d, 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凝及D-二聚体等变化, 使INR维持在2~3, 纤维蛋白原 (FIB) 不低于2 g/L, 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用药量及速度; (3) 对症支持治疗; (4) 疗程10~15 d。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改善

3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呼吸困难、胸闷明显缓解, 发绀消失, 活动耐量较前明显提高。下肢肿胀减轻或消失, 皮温正常, 皮肤颜色变浅, 浅静脉怒张明显缓解。

2.2 体征改善

30例患者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 维持在75~90次/min, 呈窦性心律, 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明显减低, P2>A2。

2.3 辅助检查

复查D-二聚体转阴, 肺CTA示原来栓塞部位大部分再通, 肺动脉压下降, 3例恢复正常。

3 讨论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 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综合征、肿瘤栓塞、空气栓塞。肺血栓栓塞症多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 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引起肺栓塞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 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已经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肺栓塞常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二者在发病机制上相互关联, 是同一疾病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 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上根据肺栓塞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三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2]。慢性肺栓塞大多没有急性表现, 但长期反复的多发性肺栓塞可导致右室、右房增大, 肺动脉高压。

以往认为肺栓塞发病率低, 但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 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 肺栓塞的检出率提高, 尤其是心内科患者, 因心悸、呼吸困难就诊, 以“心力衰竭”收住院, 尤其合并有胸痛伴活动后气短或咯血, 休息后缓解;或具有长途飞行史、下肢静脉炎病史、骨折卧床、服用避孕药等患者, 要高度怀疑肺栓塞。经过心脏彩超、血D-二聚体、肺CTA等检查后诊断为肺栓塞, 尤其是慢性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 往往致心功能下降, 肺动脉压升高。一旦确诊肺栓塞, 首先要充分抗凝, 尤其是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的抗凝治疗已被证实能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3,4], 同时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 使血栓缓慢溶解, 不易引起出血及大块血栓脱落, 不易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或猝死。如果是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要立即给予大剂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 从而降低急性肺栓塞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 采用小剂量尿激酶 (50万U) 缓慢溶栓治疗慢性肺栓塞, 安全有效, 治疗费用低廉,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蕾, 张荣华.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25例疗效评价.重庆医学, 2010, 39 (7) :863-864.

[2]胡大一.心血管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600.

[3]夏仙, 王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浙江创伤外科, 2011, 16 (3) :316-317.

剂量安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子宫肌瘤行保守治疗的患者112例,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 诊断均符合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中关于子宫肌瘤的相关标准, 并均经B超检查确诊, 且患者均要求采用保守治疗。将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 (给予12.5mg/d米非司酮剂量) 和对照组 (给予25.0mg/d米非司酮剂量) , 各56例。观察组年龄26~48岁, 平均37.2岁;单发性子宫肌瘤36例, 多发性子宫肌瘤2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41例, 浆膜下肌瘤9例, 黏膜下肌瘤6例。对照组年龄27~49岁, 平均38.6岁;单发肌瘤37例, 多发肌瘤19例;子宫肌壁间肌瘤43例, 浆膜下肌瘤8例, 黏膜下肌瘤5例。患者治疗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两组患者年龄、肌瘤类型以及肌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片 (生产单位: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04, 规格:12.5mg/片) , 即12.5mg/d, 嘱患者于月经周期的第3天开始, 于每晚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 即25.0mg/d, 服用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

1.3 观察指标

(1) 用药前以及用药3个月后应用B超对两组患者的肌瘤三维径线进行测量, 并以此计算出肌瘤体积 (多发性子宫肌瘤以最大肌瘤体积为代表) ,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变化情况。 (2) 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对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雌二醇 (E2) 和孕酮 (P) 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3)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2.2 两组孕激素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E2和P水平均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乏力、头痛、皮疹、乳房胀痛、肝功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 观察组共发现5例 (8.9%) ;对照组共有15例 (26.8%) 患者发生上述不良反应, 其中2例为转氨酶升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 研究认为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研究还证实, 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促进肌瘤生长的作用[1]。米非司酮作为合成类固醇, 具有较强的孕激素拮抗作用, 其可与P受体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且与孕激素受体结合的能力是P的5倍之多, 具有较强的抗孕酮作用, 可优先占据孕激素受体, 对P起到竞争性抑制作用。临床已有较多的资料证实, 米非司酮可显著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体积, 控制患者临床症状[2], 但是对于其应用剂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临床中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剂量从5~50mg/d不等, 有研究显示, 服用5mg/d剂量在临床治疗中效果不显著, 而50mg/d剂量又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本组的资料中, 对12.5mg/d和25.0mg/d的剂量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两种剂量的应用在米非司酮的治疗中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可显著控制患者的肌瘤体积以及雌孕激素水平, 但是在本组的资料中, 12.5mg/d剂量的应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更少, 安全性更高, 该结果与江娜等[3]研究结果一致, 同时也有以往研究表明,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反应与剂量呈正相关[4]。本研究结果显示12.5mg/d剂量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但是同时值得讨论的是, 米非司酮尽管可使肌瘤体积缩小, 但是在停药后肌瘤多在长大, 即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大[5], 因此米非司酮的保守治疗不能完全替代手术, 但是其可作为术前用药, 缩小患者肌瘤体积、诱发闭经, 以便为手术创造条件, 或为近绝经期患者保守治疗。总之, 12.5mg/d剂量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效果显著, 且安全性高, 应作为保守治疗的安全剂量, 并且最好可作为术前用药。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子宫肌瘤行保守治疗的患者11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 (12.5mg/d) 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 (25.0mg/d) 治疗, 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肌瘤体积缩小, 雌二醇 (E2) 和孕酮 (P) 水平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25.0mg/d和12.5mg/d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但是小剂量米非司酮所致不良反应更少, 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米非司酮,子宫疾病,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10-313.

[2] 熊雪梅.60例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 (18) :102-103.

[3] 江娜, 朱雪琼, 陈文兵.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6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34) :5128-5131.

[4] 刘洪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22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19) :3-5.

剂量安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0例, 女34例, 年龄38~78岁, 平均年龄 (54±4.9) 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 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均为心绞痛患者, 其中单支病变20例, 双支病变34例, 3支病变30例。经检查, 血清总胆固醇<5.2mmol/L, 三酰甘油>1.7mmol/L。把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0mg/d组和80mg/d组, 每组各42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 (P>0.05) , 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20mg/d组每天给予20mg阿托伐他汀, 80mg/d每天给予80mg阿托伐他汀。饭后2h服用。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一次血脂检查, 血脂检查的项目包括血清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胆固醇 (LDL-C) 、肌酸磷酸激酶 (CK) 、谷丙转氨酶 (ALT) 以及三酰甘油 (TG) 。同时检查的项目还有肌酐 (Cr) 、尿素氮 (BUN) 以及肌酸磷酸激酶 (CK) 。

1.4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部于1998年颁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作为本研究的疗效判断标准。显著有效:TC下降>治疗前的20%, TG下降超过40%, HDL-C上升超过0.26mmol/L。有效:TC下降10%~20%, TG下降20%~40%, HDL-C上升在0.1~0.26mmol/L之间。无效:各项指标没有达到有效标准。恶化:TC上升超过10%, TG上升超过10%, HDL-C下降超过0.1mmol/L[2]。

1.5 安全性检测

观察患者是否有CK、ALT升高以及是否有肌肉疼痛等现象出现。

1.6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对比分析

在治疗后的第1个月以及第3个月, 20mg/d组和80mg/d的LDL-C和TC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 HDL-C有明显升高, 80mg/d治疗有效率优于20mg/d组, P<0.05,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G水平在治疗后虽有一定的降低, 但是P>0.05,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80mg/d组的HDL-C有明显升高, 20mg/d的HDL-C提高不明显。如表1所示。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 P<0.05;与20mg/d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患者血脂达标对比

80mg/d组的血脂达标率 (LDL-C和TC的达标率) 在治疗后1个月是50%, 治疗3个月后是64%, 优于20mg/d组的40%和45%, P<0.05,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3个月期间, 没有1例退出治疗患者。没有出现1例CK和ALT升高大于正常值2倍的患者, 没有1例肌炎病患者, 出现肌肉疼痛者20mg/d有3例, 80mg/d组有2例, 但经检查, CK没有超出范围。出现腹痛、胃胀、恶心、纳差等胃肠道反应两组各有4例, 80mg/d组有5例CK轻度升高, 20mg/d组有4例。因此, 两组的用药安全性都比较好。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 它主要是把细胞中的羟甲戊酸代谢途径给阻断, 从而抑制合成内源性胆固醇中的最主要物质——限速酶中的还原酶, 以达到减少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目的, 让LDL的受体数量以及活性可以得到快速增加, 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3]。通过大量的医学研究证明, 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 可以有效减少冠心病心血管事件。但是, 在临床应用上, 药物的剂量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大部分医师担心大剂量使用他汀类药物会具有不良反应, 但是小剂量又达不到降脂的效果[4]。

本研究结果证明, 阿托伐他汀大剂量与小剂量都有明显的降脂效果, 但大剂量的降脂效果优于小剂量, 而且二者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由于本研究是单中心的随机开放观察, 入选患者较少。因此, 在临床医学上, 建议一般采用20mg/d阿托伐他汀, 如果治疗不达标, 可以采用80mg/d的剂量。

摘要: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大剂量与小剂量在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中调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20mg/d组和80mg/d组, 20mg/d组每天给予患者20mg的阿托伐他汀, 80mg/d组则每天给予80mg阿托伐他汀。3个月为一疗程。检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以及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胆固醇、肌酸磷酸激酶、谷丙转氨酶以及三酰甘油等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调脂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明显降低, 但80mg/d组高于20mg/d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20mg/d阿托伐他汀和80mg/d阿托伐他汀均有良好的调脂效果, 但80/d组的治疗效果优于20mg/d组, 两种剂量安全性都比较好。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大剂量,小剂量,冠心病,高脂血症

参考文献

[1]孙晋国.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及安全性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9) :1459.

[2]张青, 贾春芳, 李艳芳.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心脏杂志, 2008, 20 (2) :188-189.

[3]王惠华, 卓越, 李开沪, 等.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人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刊, 2002, 4 (4) :281-283.

万物皆有毒,关键在剂量 篇9

现代医学鼻祖、希腊医生巴拉塞尔萨斯有一句名言:“万物皆有毒,关键在剂量”。这样看来,“长期大量”似乎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科学家在描述具体事物的时候一般不会这么笼统地说,否则就有不懂装懂之嫌。严谨的说法一般包括:人群特征,比如成人、儿童、女性等;摄入的时间长度和频率,比如终生每天、连续一周、单次摄入等;摄入途径,比如吃进去、吸进去、皮肤接触等;摄入量(和体重有关)以及健康效应等。

在苏泊尔锰超标事件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给出的科学意见就有这样的描述,“成人终生每天摄入10毫克锰不会产生健康危害”。所以当你再次看到新闻报道中出现笼统的“长期大量”的描述时,就可以默认其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倒不妨追问:到底多大的量,到底多长时间,具体危害是什么?

在食品安全领域,探究剂量和毒性关系的学问叫做毒理学。其实,严格来讲“万物皆有毒”最适用于毒理学中的急性毒性,比如短期内喝水过多可引起水中毒,一下子吃一斤盐也可能会要了你的命。但毒理学研究不仅限于急性毒性,还包括亚慢性和慢性毒性、遗传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等,比如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比食盐还弱,但这并不是说它比食盐安全。因此,风险管理的决策需要建立在对物质毒性的全面了解之上。

对于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这些投入品,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评估其毒性程度,确保不会构成健康威胁才能被批准使用,否则就应该寻找其它替代品。比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就已经考虑了终生每天、所有可能的食品种类、最大食用量和个体差异等多个因素,留下了足够的安全边界,所以要吃出健康危害几乎不可能。

对于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等违法添加物,管理措施是“零容忍”——只要用了就严惩不贷。无论是否已经造成了实际的健康危害,都不影响违法行为的认定。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将打击的重点从“结果”转变到“行为”,这样就可以解决以往因为“没吃出毛病”而难以量刑的问题。当然在重拳打击的前提下,可以用剂量效应关系加以合理解释,从而缓解社会的不安情绪,比如“终生每天吃1000个苏丹红鸭蛋才有可能因此得癌症”。

对于真菌毒素、致病微生物、重金属等天然存在或难以避免的物质,一般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不仅限于标准)限制它们在食品中的含量。比如大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是很强的致癌物,当然是吃得越少越好,但是不是限量越严越好呢?如果仅考虑公众健康,答案是肯定的,但事实也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把黄曲霉素B1限量为0(不得检出),那么我国三分之二的大米不能端上餐桌,由此带来的食品供应问题几乎无解,这是不可接受的。如果限量设为5微克每公斤,则依然有10%的大米不能给人吃。如果设为10微克每公斤则基本上不会有粮食损失,但相对于5微克每公斤,每年每百万人口将增加肝癌患者1人。

面对这种情况,科学家就要在5和10之间做出利弊权衡,一边是损失10%的大米,一边是百万分之一的癌症风险。由于在国际通行的公共卫生理念中,百万分之一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两相权衡,我国大米黄曲霉毒素B1限量定为10微克每公斤是合理的。选择“10%的大米”而不选“人命”似乎有点残酷,但这样的牺牲换取了最大的社会效益。相反,如果对剂量和毒性的关系缺乏科学认识,则可能导致错误的管理决策,令公众利益受损。

人类可以说一直在与毒物共舞,只不过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新物质和新挑战,而且科学的不断进步也会将越来越多的毒物揭示出来。尽管我们不可能百毒不侵,但通过科学的风险控制手段,筑起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面对“长期大量”的恐吓是完全可以做到“处乱不惊”的。

剂量安全 篇10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疗效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 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利培酮为苯丙异恶唑衍生物, 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1]。因此拟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探讨利培酮的最佳有效剂量。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60例, 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选择标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PANSS评分≥60分。排除标准:对利培酮药物有过敏者。研究组接受4 mg利培酮治疗, 对照组接受6 mg利培酮治疗。研究组的年龄为 (27.6±9.4) 岁, 男性17例, 女性13例;对照组的年龄为 (25.6±9.3) 岁, 男性15例, 女性15例;两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研究组接受4 mg利培酮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310, 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 对照组接受6 mg利培酮治疗。维持治疗3个月。

1.3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精神分裂症治疗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减分率<25%为无效, 25%~50%为有效, 50%~75%为显效, >75%为临床治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减分率= (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 /治疗前分数×100%。治疗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描述,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 为有差异。

2结果

2.1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差异 (P>0.05) ;经3个月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1。

2.2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组震颤9例、肌强直5例、月经紊乱1例、静坐不能2例、便秘1例、视物模糊1例、头痛1例;对照组震颤12例、肌强直8例、月经紊乱3例、静坐不能3例、便秘3例、视物模糊3例、头痛1例,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3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服用利培酮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接受4 mg利培酮的研究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 而且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可以看出4 mg为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较好剂量。

利培酮为苯丙异恶唑衍生物, 与5-HT2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 并不与胆碱能受体结合。研究表明服用4 mg利培酮4~6周即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而且相对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利培酮所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强直性昏厥发生率均要明显降低。药理学指出利培酮口服1 h即可达到血药峰浓度, 半衰期约为3h, 大部分从肾脏排泄, 对于老年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适用。

有学者指出利培酮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多以震颤、肌强直、静坐不能为主, 而且与服用药物剂量及疗程呈正相关[2]。本次研究发现服用4mg利培酮与6 mg利培酮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因此我们认为4 mg利培酮为较为安全的药物剂量。

综上所述, 本次研究认为4 mg利培酮在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疗效的同时, 未增加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是较为安全适宜剂量。

参考文献

[1]安荣利.利培酮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精神病60例服药依从性观察[J].中国药业, 2015, 24 (1) :87-88.

【剂量安全】推荐阅读:

吸收剂量06-10

剂量监测06-29

剂量体积08-16

口服剂量08-22

镇痛剂量09-22

成像剂量10-07

剂量影响10-08

用药剂量10-12

有效剂量10-25

预防剂量11-16

上一篇:聚焦两会等论文下一篇:帮助职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