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量学对比(精选7篇)
剂量学对比 篇1
调强放疗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 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通过改变靶区内的射线强度来使靶区内任何一点都能达到理想的剂量分布, 从而有针对性地形成适形于肿瘤的物理剂量分布[1]。三维适形放疗 (three-dimension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 , 是一种使高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 (前后、左右、上下方向) 上与靶区形状一致高精度放射治疗, 利用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 降低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2]。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壁表层粘膜上皮细胞, 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的肿瘤。以前胃癌的放射治疗一般是姑息性对症治疗, 有很多缺点和限制, 随着放射学的不断进步和治疗方法的逐渐改进, 放射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迅速的发展, 尤其是胃癌的术后放疗进展尤其明显。与三维适形治疗胃癌相比, 调强放疗具有更强的可行性, 并且对正常组织的毒性比三维适形治疗低很多。近年来,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逐步应用于临床, 成为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 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就胃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技术在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48例, 男24例, 女24例;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61岁, 病程2.5~7年;对照组48例, 男23例, 女25例;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62岁, 病程1.5~10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术后病理分期T3~T4期, 具有放疗指征, 无放疗禁忌证, 有或无淋巴结转移, 但是并未发现远处转移病例。临床分期。
1.2 方法
1.2.1 调强放疗治疗 (治疗组)
采取头颈肩一体的低温热塑网罩将患者固定后, 采用CT以3~5mm的扫描层距进行扫描模拟定位, 扫描60~80多层, 扫描范围从膈上5cm左右至脐水平。并将数字化图像资料仪传入计划系统, 由主治医师勾画出肿瘤范围。该范围不仅包括胃部原发肿瘤, 也包括转移性淋巴结, 同时也要勾画出病灶周边的重要器官。医师勾画的靶区包括胃癌术后的临床靶区 (CTV) 、计划靶区 (PTV) 和周围危及器官。其中CTV主要包括瘤床、部分残余的胃和附近区域淋巴结。淋巴引流区主要包括贲门旁淋巴结、脾动脉/脾门区、胃左动脉、大弯侧淋巴结、小弯侧淋巴结、胰十二指肠后和胃十二指肠韧带。将GTV和CTV统一外扩, 将左右设为x, 将前后设为y, 将人体纵轴设为z, 建立起坐标体系, 根据随机摆位的误差确定CTV的外放范围, 在x、y及z方向上均外放0.5~3cm, 并且将膈肌的运动考虑在内, 在头脚方向各外放2cm, 作为计划靶区数字化重建的射野影像, 从而获得计划靶区 (PTV) 。处方剂量要求及计划设计如下:不同靶区剂量不同, 使规定处方剂量为95%的PTV接受45Gy, 实现等剂量曲线覆盖;使规定处方剂量为99%的PTV接受42.75Gy;对于肝脏, 60%的体积接受的最大剂量≤30Gy;对于肾脏, 一般右侧肾33%的体积接受的最大剂量≤22.5Gy, 对侧肾1/3的体积接受的剂量≤45Gy。PTV接受<93%的处方剂量的体积应<3%;PTV接受>110%的处方剂量的体积应<20%;PTV外的任何地方不能出现<110%的处方剂量。采用7野等分放射治疗, 照射角度分别为0°、51°、103°、154°、206°、257°和309°, 均为共面设计, 根据需要将照射角度略做调整。并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来对靶区剂量分布和正常组织或器官受量进行评价。
1.2.2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 (治疗组)
体位固定、CT扫描方法、处方剂量要求以及计划设计均与治疗组相同。三维适形放疗的设计采用分野技术, 一般为3~4个野照射, 采用一个等中心, 尽量减少肝脏及肾脏受量, 并且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照射角度及设置档铅。
1.2.3 剂量学评价指标
将胃癌患者计划完成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包括: (1) PTV剂量分布:最大剂量和V45.00, 其中VX是表示接受x Gy照射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比例 (%) ; (2) 靶区适形度 (CI) , 指某个指定剂量水平受照射的体积与PTV体积的比值, 公式为CI=VT, ref VT×VT, ref为参考等剂量线面所包绕的靶区体积, Vref为参考等剂量线面所包绕的所有区域的体积; (3) 均匀性指数 (HI) , HI值越大, 说明该计划的剂量分布均匀性越差; (4) 正常肝的平均剂量 (Dmean) ; (5) 双肾的平均剂量 (Dmean) 。
1.2.4 统计学处理
观察记录并比较所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工作。两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多个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所得结果的检验水准α=0.05。若P<0.05, 说明有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各项指标的比较, 采用配对t检验, 得到以下结果: (1) 计划PTV剂量分布。对于V45.00 (%) :调强放疗计划 (96.79±1.59) , 三维适形计划 (97.44±1.76) ;对于最大剂量Dmax (Gy) :调强放疗计划 (52.10±0.95) , 三维适形计划 (52.50±1.54) ; (2) 靶区适形度:调强放疗计划优于三维适形计划, 调强放疗计划Mean= (0.783±0.031) ;三维适形计划Mean= (0.853±0.018) , P=0.001,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均匀性:调强放疗计划优于三维适形计划, 调强放疗计划Mean= (1.145±0.011) ;三维适形计划Mean= (1.0863±0.004) , t=12.801, P=0.000,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4) 正常肝的平均剂量:调强放疗计划优于三维适形计划, 调强放疗计划Mean= (1659.7±446.9) ;三维适形计划Mean= (1480.4±295.5) , t=2.169, P=0.098, P>0.0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5) 双肾的平均剂量:调强放疗计划优于三维适形计划, 调强放疗计划Mean= (1314.5±178.9) ;三维适形计划Mean= (1333.2±112.3) , t=-0.289, P=0.787, P>0.0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 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二。外科手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但单纯的手术治疗疗效差, 且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3]。目前在术后往往结合放射治疗, 肿瘤放射治疗是为了控制或者杀灭肿瘤, 并且尽量避免正常组织出现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而且术后辅助放疗不仅能够提高胃癌的局部控制率, 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由于胃癌周围的正常组织比较多, 所以尽量减少正常组织受量以防危机相邻组织十分重要。早期胃癌的放疗由于采用正常组织接受的剂量很大的前后野对穿照射, 不良反应十分严重。目前常使用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技术, 但是综合来说调强计划比三维适形计划更适合于胃癌的治疗。调强放疗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 在治疗中把每一个辐射野分割成多个线束, 按照靶区的三维形状和与相关危及器官之间的解剖关系来对这些线束进行分配, 使其具有不同的权重, 从而减少通过危及器官的束流通量, 而增加靶区其他部分的束流通量, 使同一个射野内产生优化的、不均匀的强度分布。因为调强放疗要求各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相一致, 结合要害器官与靶区的具体解剖关系, 使靶区内的剂量率按需要进行变化, 从而有针对性地形成适形于肿瘤的物理剂量分布。虽然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并不是很均匀, 但是在整个靶区内剂量分布比普通三维适形治疗更加均匀。调强放疗能够将照射野内各线束的权重进行优化配置, 使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分布更加合理, 使计划靶区内的剂量分布更加均匀, 并且可以在边缘形成非常陡的剂量梯度, 具有更高的潜在效率, 且对照射野方向要求不高, 可以同时实现大野照射及小野的剂量追加。总之, 综合靶区和正常组织, 在胃癌术后放疗中, 调强放疗优于三维适形计划, 具有放射物理优势, 因为调强放疗不论是在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还有正常组织的保护上还是有优势的,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江洲, 卢小开, 冯志宇, 等.胃癌术后三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50 (2) :64-69.
[2]于金明, 袁双虎.肿瘤放疗的发展与挑战[J].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49 (10) :48-51.
[3]胡伟刚, 章真, 徐志勇, 等.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在胃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7, 16 (4) :273-276.
剂量学对比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中,按照2010年第7版AJCC胰腺癌分期标准[1]挑选Ⅲ期(T4N0~1M0)胰头癌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6.33岁,肿瘤最大直径1.84~6.00 cm,平均直径4.02 cm。所有患者均未行原发肿瘤切除术,未出现远处转移,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80分,可耐受放疗。
1.2 体位固定和CT扫描
采用西门子CT定位系统行模拟定位。定位前1 h、30 min分别口服250 ml造影剂水溶液(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水=1∶50),定位前3 min再次口服100 ml。仰卧位,体位固定床和真空负压袋固定体位,自主呼吸下行腹部CT平扫,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
1.3 靶区勾画及处方剂量要求
采用Contouringanywhere靶区勾画系统,勾画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和胃、肠、肝、肾以及脊髓等要害器官。因本研究所有放疗计划仅进行剂量学对比,不实际应用于患者治疗,为减少误差,设定所有GTV仅包括胰头原发肿瘤,腹膜后及腹腔内转移淋巴结不勾画。CTV在GTV基础上外放10 mm,PTV在CTV基础上外放10 mm[1]。加速器治疗计划系统(Precise PLAN Release 2.16~28.76)、X刀治疗计划系统(大恒STAR 2000)和伽玛刀治疗计划系统(TRIPLAN v4.0)分别设计治疗计划。
X刀和γ刀处方剂量400 c Gy/次,3D-CRT处方剂量200 c Gy/次。根据LQ模型将3D-CRT的剂量数据进行生物等效剂量换算。取胰腺肿瘤组织α/β=10 Gy,危机器官组织α/β=3 Gy[2]。
1.4 治疗计划设计
3D-CRT计划采用多叶光栅MLC野行等中心适形照射,射野为六野内,处方剂量200 c Gy/次,90%等剂量曲线包绕98%以上PTV,躲避脊髓、双肾等敏感组织器官,X线能量10 MV,源轴距100 cm等中心照射。
X刀计划采用多中心旋转拉弧非共面照射技术,根据病灶情况确定中心个数与拉弧数,处方剂量400 c Gy/次,50%等剂量曲线包绕95%以上PTV(为规避小肠等危机器官,不能包绕全部PTV)。
γ刀计划根据CT图像重建三维立体图像,从上方聚焦照射,形成和PTV形状相似的高剂量区域,50%等剂量曲线覆盖95%以上PTV,以50%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线,处方剂量400 c Gy/次。
1.5 计划比较
对三种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HI)、适形指数(CI)以及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方面进行比较。计算GTV、CTV、PTV的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PTV的HI和CI;计算胃、小肠、脊髓、肝脏和双肾的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不同计划靶区剂量比较
30例γ刀和X刀治疗计划的靶区(包括GTV、CTV、PTV)最大剂量均值、平均剂量均值远大于3D-C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X刀治疗计划的靶区最大剂量均值、平均剂量均值大于γ刀治疗计划,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05)。见表1。
2.2 三种不同计划PTV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比较
3D-CRT计划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最好,X-刀计划次之,γ刀计划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三种不同计划危及器官剂量比较
30例患者危及器官的剂量平均值,脊髓、小肠、双肾和肝脏γ刀最小,X刀次之,3D-CRT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的剂量平均值X刀最小,γ刀次之,3D-CRT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同的治疗计划相比,γ刀计划中危机器官剂量最小,3D-CRT计划最高,三种计划在胃的剂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
注:三组比较,P<0.05
注:与其他两组比较,aP<0.05;与γ刀组比较,bP<0.05
3 讨论
本研究针对局部晚期胰头癌,设计3D-CRT、X刀和γ刀三种治疗计划。HI的分析结果显示,γ刀计划的均匀性明显比3D-CRT和X刀计划差。但是靶区剂量对比(PTV的Dmax),γ刀计划明显占优势,其高剂量区均在靶区内,越靠近肿瘤中心部位,剂量越高。X刀计划的靶区Dmean明显要高于γ刀,虽然这一结果在本研究中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但却提示X刀有可能在实现肿瘤区域高剂量方面更具优势[3]。
靶区内部剂量比较显示,3D-CRT计划具有最好的适形度,X刀计划次之,γ刀计划适形度最差。但是,γ刀能较好保护正常组织,提高胰腺癌靶区的剂量。
吴伟章等[4]对2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靶中靶(TIT)、调强(IMRT)和γ刀三种治疗计划进行剂量学对比,结果表明,IMRT计划的PTV靶区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最好,TIT计划次之,γ刀计划最差,但γ刀计划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相对较低,而靶区剂量比TIT和IMRT计划要高得多。其认为γ刀治疗胰腺癌可显著提高靶区剂量,同时很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总之,在局部晚期胰头癌的放射治疗中,γ刀技术能在实现靶区高剂量的同时,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最大程度的杀伤肿瘤细胞,减轻副损伤。3D-CRT技术的靶区适形度最好,但是危机器官受量高,正常组织损伤大。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3D-CRT、X刀和OUR-QGD型体部γ刀(简称γ刀)技术在局部晚期胰头癌治疗计划的剂量学数据,为临床选择放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30例局部晚期胰头癌患者,每例设计3D-CRT、X刀和γ刀三种治疗计划。X刀和γ刀处方剂量设定400 c Gy/次,3D-CRT处方剂量200 c Gy/次,包绕90%PTV。根据LQ模型进行生物等效剂量换算。比较三种计划的PTV靶区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通过DVH图计算靶区剂量和周围危机器官剂量。结果 靶区剂量:γ刀最高,X刀计划次之,3D-CRT计划最低。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指数:3D-CRT计划最好,X刀计划次之,γ刀计划最差。危机器官剂量:γ刀最低,X刀计划次之,3D-CRT计划最高。结论 根据物理剂量学数据,γ刀技术可显著提高靶区剂量,更好保护周围正常组织。3D-CRT技术靶区适形度最好、剂量均匀性最好,但正常组织剂量较大,X刀技术介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局部晚期,胰头癌,三维适形放疗,X刀,体部γ刀
参考文献
[1]Saif MW,Ng J,Chang B,et al.Is There a Role of Radi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Journal of the pancreas,2012,13(2):174-176.
[2]Kishi K,Sonomura T,Shirai S,et al.Brachytherapy reirradiation with hyaluronate gel injection of paraaortic lymphnode metastasis of pancreatic cancer:paravertebral approach--a technical report with a case.Journal of Radiation Research,2011,52(6):840-844.
[3]夏廷毅.γ(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应用规范和治疗进展.中国癌症杂志,2006,16(6):454-458.
剂量学对比 篇3
为筛选出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 笔者于2010年8月13日在霍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不同药剂及剂量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对比试验, 并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为:1.8%阿维·啶虫微乳剂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市售;1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市售;1.8%阿维菌素乳油 (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 , 市售;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青岛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市售;40%毒死蜱乳油 (宜兴兴农化工制品有限公司) , 市售;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 市售;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 , 市售。
1.2 试验概况
试验田设在霍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试验田土壤质地为黏壤土, 肥力中等, 有机质为16.5 g/kg, p H值为6.8。供试水稻品种为丰优香占, 6月18日移栽, 株行距为13 cm×27 cm, 平均单株有效蘖数15.6个, 试验时水稻正处于抽穗扬花阶段。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2个处理, 分别为:1.8%阿维·啶虫微乳剂444 m L/hm2 (A) 、555 m L/hm2 (B) 、834 m L/hm2 (C) ;1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375 m L/hm2 (D) 、450 m L/hm2 (E) 、525 m L/hm2 (F) ;1.8%阿维菌素乳油450 m L/hm2 (G) ;3%啶虫脒乳油450 m L/hm2 (H) ;40%毒死蜱乳油1 200 m L/hm2 (I)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0 g/hm2 (J)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75 g/hm2 (K) ;以喷等量清水作对照 (CK) 。不设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67 m2。各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 (土壤类型、肥料、耕作、株行距) 基本一致。
1.4 试验实施
试验于8月13日下午开始, 各处理区按规定药量折算所需药量, 对水750 kg/hm2折算各小区用水量, 使用山东卫士WS-16P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时注意稻株基部着药, 施药后留3~5 cm浅水层保持7 d。空白对照区喷施等量清水。施药当天天气多云, 南风2级, 气温25~31℃, 施药后2.5 h下小雨, 夜间下中雨;施药时田间五 (3) 代稻飞虱平均虫量5 470头/百丛, 为白背飞虱、褐飞虱混合发生, 其中褐飞虱占30%, 以低龄若虫为主。
1.5 调查内容和方法
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害调查:药后1 d、3 d、7 d观察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 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此外, 也要记录对作物有益的影响 (如加速成熟、增加活力等) 。天敌调查:施药前采用盆拍法调查天敌基数, 记录蜘蛛数量, 施药后3 d、7 d调查天敌蜘蛛数量, 考察药剂对天敌的影响。防效调查:采用平行跳跃法每小区调查10点, 每点2丛, 用盆拍法摇动或拍打稻丛, 统计稻丛间飞虱数, 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 施药后3 d、7 d调查各小区残留虫口数, 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1,2,3,4]。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害情况
通过药后1 d、3 d、7 d目测观察, 各处理间水稻生长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 说明供试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无药害。
2.2 不同药剂及剂量对稻田蜘蛛的影响
由表1可知, 药后3 d、7 d调查, 处理G、处理H、处理I、处理J各处理蜘蛛数量均有明显增加, 说明上述药剂对水稻天敌蜘蛛安全无负面影响;处理A、处理B、处理C和处理D、处理E、处理F施药后田间蜘蛛数量明显下降, 说明此类药剂对稻飞虱天敌蜘蛛的杀伤力大, 对环境破坏严重。
2.3 不同药剂及剂量对稻飞虱的防效
由表2可知, 7种杀虫剂及其不同剂量对稻飞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药后3 d、7 d调查结果表明, 处理I防效最好, 其防效分别达到71.58%、84.28%, 处理J防效次之, 其防效分别达到65.91%、82.72%, 药后3 d处理A防效最差, 其防效达到51.78%, 药后7 d处理H防效最差, 其防效为64.36%。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40%毒死蜱乳油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速效性好且对有益生物安全;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施药时期在低龄若虫高峰期, 施药量分别以1 200 m L/hm2和30 g/hm2为宜[5,6]。本试验在施药后2.5 h遇小雨, 夜间遇中雨, 降雨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但至于其影响的程度, 有待进一步探讨。
摘要:以喷雾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及剂量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种群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1 200 mL/hm2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0 g/hm2防治稻飞虱效果最好, 且田间对有益生物安全。
关键词:药剂,剂量,稻飞虱,防效
参考文献
[1]沈成军, 郝绪春.480 g/L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田稻飞虱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9) :152, 154.
[2]谢燕楠, 陆凯文, 钟方红, 等.阿维菌素对稻飞虱防效及天敌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2) :58, 60.
[3]鲁传涛, 张桂芬, 高伟, 等.不同施药方式 (剂型) 对稻飞虱和稻田天敌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7) :39-41.
[4]肖筱成, 刘康成, 王望生, 等.10%吡噻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 2005, 17 (4) :90, 96.
[5]包月华, 武雯, 陆爽, 等.几种杀虫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探析[J].上海农业科技, 2010 (3) :144.
剂量学对比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此次研究和治疗的78例脑出血患者, 均为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确诊收治的。
其中男性为48例, 女性为30例;患者年龄在23~74岁之间, 平均年龄55.3±5.5岁;出血位置:基底节区45例, 脑叶15例, 小脑11例, 脑干7例。随机分组, 即各39例的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位等资料, 差异不显著,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常规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 相应的血压、血糖控制治疗, 营养脑神经, 活化脑细胞, 扩张血管类药物治疗等。
对照组:采用全剂量的甘露醇治疗。予以患者静滴浓度为20%的甘露醇250m L, 每八小时一次,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静滴时间, 7~14不等。
试验组:予以半剂量的甘露醇治疗。予以患者静滴浓度为20%的甘露醇125m L, 每八小时一次,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静滴时间, 7~14不等。
1.3 观测指标观察并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量评分变化情况。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及肾功能变化。在患者治疗5后, 予以每位患者腰穿测量颅内压变化。抽取患者静脉血测量入院时及治疗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的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指标变化。
1.4 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患者的颅内压基本恢复正常或是减少90%以上, 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颅内压减少至50%~90%, 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颅内压无减少甚至增加, 其它临床症状均没有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
0软件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的统计和分析, 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量、肾功能变化情况,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经半剂量的甘露醇治疗后, 明显降低试验组患者的颅内压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9.7% (34/39)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 (P<0.01,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及肾功能变化
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量评分分别为8.42±5.2和3.32±0.98, 对照组患者的分别为8.38±4.56和1.46±0.76, 对比两组出血量的评分结果, 其出血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试验组治疗和的出血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第三天的血肌酐及尿素氮变化, 差异不显著,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6天后, 对比两组患者第七天的肾功能指标显示, 运用半剂量甘露醇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两项肾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注:与对照组第七天比较, *P<0.05
3 讨论
在中老年的脑血管病变中, 脑出血是较为严重的病变之一, 其发病较为急骤, 且发展迅速,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5]。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视药物的选取及药物剂量的选择。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全剂量甘露醇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低, 为61.5% (24/39) , 说明全剂量并不是甘露醇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的首选剂量;而采用半剂量甘露醇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9.7% (34/39) , 其差异显著 (P<0.05) , 说明甘露醇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 应用半剂量时的临床疗效显著, 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针对两组患者出血量评分变化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对比两组的肾功能变化发现, 在患者治疗的第三天时, 化验其血肌酐及尿素氮两项指标, 两组的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 (P>0.05) 。但是治疗6天后发现, 运用半剂量甘露醇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两项肾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采用全剂量的甘露醇治疗时间越长对人体肾功能的损害越大, 这与文献的报道一致[6], 甘露醇在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时, 有较高的副作用发生率, 使血浆渗透压原有的平衡消失, 更甚至出现急性的肾损伤。
综上所述, 半剂量的甘露醇可以有效地治疗脑出血患者, 并有效减少肾功能损伤的发生, 临床应深入研究其有利之处, 期望将临床总有效率上升一个新的水平, 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覃春光, 刘开海.急性脑血管病2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 22 (1) :182.
[2]柯肖芬.甘露醇在早期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一般护理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18) :143.
[3]李铁东.甘露醇在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大家健康, 2014, 8 (4) :208.
[4]徐玉春.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 (8) :210-212.
[5]刘祥.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 (331) :46.
剂量学对比 篇5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不同剂量,对比分析
子宫肌瘤也称子宫平滑肌瘤, 为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之一, 大多为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不明显, 有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导致女性流产、不孕、排尿障碍等诸多危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米非司酮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疗效, 能够缩小肌瘤的体积,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我院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80例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 年龄45岁~56岁, 平均年龄36.4岁。按病理分型可分为肌壁间肌瘤50例, 黏膜下肌瘤9例, 浆膜下肌瘤9例, 混合性肌瘤12例。患者均主诉有贫血、痛经、月经过多等, 在治疗的前3个月均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 没有肝、肾等疾患[1]。所有患者对米非司酮类药物均不过敏, 也没有进行过相关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各40例, 2组患者在体重、年龄、孕产次以及贫血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子宫肌瘤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应的饮食调整, 对照组患者40例服用25 mg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在月经的第1~5天于睡前服用, 每天1次, 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试验组患者40例服用12.5 mg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在月经的第1~5天于睡前服用, 每天1次, 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2]。用药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妇科检查, 并观察其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进行观察和测量, 在治疗前后由专人进行妇科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 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卵泡刺激素 (FSH) 、促黄体生成素 (LH) 、血雌二醇 (E2) 及孕酮 (P) 等相应激素指标,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闭经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激素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2组患者激素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
注:t、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t1、P1为2组治疗后比较检验值。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
试验组患者子宫肌瘤缩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t、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t1、P1为2组治疗后比较检验值。
2.3 不良反应
在服用药物期间患者都出现闭经, 痛经等症状, 经治疗均有效缓解。
3 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其又称作子宫平滑肌瘤, 为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疾病之一, 发病率非常高。子宫肌瘤多无症状, 有少数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 若不及时治疗, 有可能导致尿频、流产、不孕、排尿障碍等诸多危害, 为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4]。
子宫肌瘤自身可以产生症状, 同时也可能造成解剖上的变化, 从而影响到其他器官。症状学上, 子宫肌瘤有可能造成压迫感、疼痛以及肠道功能紊乱;在生殖方面有可能造成早产, 黏膜下肌瘤或者较大肌瘤有可能造成月经异常, 甚至影响到卵巢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同雌二醇有很大关系, 雌二醇是子宫肌瘤生长的重要因素, 而雌二醇的生物效应强弱程度取决于人体靶组合中雌二醇受体的含量。国外有研究报道指出, 降低雌二醇受体的含量可以显著抑制人体肌瘤生长。子宫肌瘤患者应当及时采取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以免病情加重, 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出现。
米非司酮是新型的抗孕激素, 并无雌激素、孕激素活性, 能够与孕酮受体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具有更强的同孕激素受体结合能力, 可以使卵巢黄体溶解, 继而使体内的孕激素、雌激素水平下降。与此同时, 米非司酮还能够有效抑制人体孕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 阻断使孕激素的作用[5]。
米非司酮作为抗早孕药物应用于临床上, 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有研究指出其不仅能够抗孕酮, 还可以抗雌激素。其作用机制为:米非司酮和孕酮受体相结合之后使构型发生变化, P体和热休克蛋白的结合增强, 最终抑制了孕酮的水平, 有效抑制了肌瘤的生长。
本试验结果显示, 采取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 2组患者的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 试验组患者的孕酮、雌二醇水平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2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药物之一。低剂量、长期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娜, 朱雪琼, 陈文兵, 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6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34) :5128-5131.
[2]张素玲.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18 (3) :138-140.
[3]魏敏.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18) :195-196.
[4]王婉萍, 张甦.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 2010, 22 (4) :86-87.
剂量学对比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2016年1月, 在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为23岁~41岁, 平均年龄 (38.5±4.2) 岁;观察组年龄为22岁~40岁, 平均年龄 (36.9±4.3) 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配合常规的治疗干预, 同时给药米非司酮 (由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33551, 规格:25 mg) 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每日给药25 mg, 每日1次, 口服给药;对照组患者每日给药12.5 mg, 每日1次, 口服给药。2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用药前以及用药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 对患者的盆腔进行妇科检查, 采用B超对患者的子宫三维径线进行检测, 计算子宫肌瘤体积。如果患者为多发肌瘤, 那么则以最大的部位为准。调查本研究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效果判定
治疗3个月以后, 如果患者的肌瘤体积缩小20%以上, 则表示治疗有效, 否则治疗无效。患者用药6个月以后, 对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进行比较, 如比治疗前3个月增大20%以上, 则表示患者出现子宫肌瘤反跳[1]。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子宫肌瘤反跳生长情况
连续治疗6个月以后, 比较2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反跳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 (P>0.05)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对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3 讨论
子宫肌瘤一直被认为是和雌激素相关的肿瘤, 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生成生长方面起重要作用[2,3]。米非司酮作为孕酮拮抗剂不但拮抗孕酮, 还可阻断孕酮在子宫肌瘤中的扩血管作用。米非司酮是一种有效的化学合成的甾体类药物, 这种药物对于孕激素具有相对较强的拮抗作用, 能够对糖皮质激素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所以占据孕酮受体后, 能够快速使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放慢。还能够抑制其排卵, 可以使孕激素的水平明显降低, 对于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 因此米非司酮可使子宫肌瘤明显缩小。
大剂量的米非司酮容易为患者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所以本研究建议以12.5 mg/d的剂量为起点给药, 效果更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的比较, 临床早有报道, 早在1993年外国有学者就报道了每日为患者给药50 mg的米非司酮, 连续为患者治疗3个月能够有效使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缩小50%, 但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同时临床也有研究表明, 用3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 发现每日25 mg的剂量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2.5 mg的剂量, 不良反应明显低于50 mg的剂量, 能够得出25 mg的剂量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最佳剂量[4]。本研究所得的结果能够在临床上与相关报道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临床上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 患者在治疗以后普遍存在着停药后反复发作的情况, 所以目前来说并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但是米非司酮能够使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 可以诱发闭经情况出现, 纠正患者的贫血状态。所以米非司酮更加适用于接近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 其能够使患者提前闭经, 使患者的子宫肌瘤自然萎缩, 进而免受手术治疗的痛苦。对于生育年龄的妇女, 因为子宫肌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孕和流产情况, 但是使用米非司酮能够使患者子宫肌瘤明显缩小, 有效促使患者受孕。对于合并内科系统疾病且不能够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可以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严重贫血状况的纠正, 采用米非司酮作为术前的用药, 也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难度, 并且减少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 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以每日25 mg的剂量给药, 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2.5 mg/d的剂量给药, 观察组患者采用25 mg/d的剂量给药, 连续治疗3个月,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的反跳生长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05) ;2组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相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以每日25 mg的剂量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不同剂量,效果比较
参考文献
[1]邱士瑜.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2, 15 (7) :234-235.
[2]周春宇, 冯松.米非司酮治疗女性子宫肌瘤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5, 12 (28) :534-535.
[3]江娜, 朱雪琼, 陈文兵.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6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13 (34) :57-58.
剂量学对比 篇7
关键词:不同剂量,甘露醇,脑出血,血肿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危重疾病, 其患病人数约占脑血管疾病的20%~30%, 本病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 其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临床应尽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1]。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对症治疗等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措施, 甘露醇是一种高渗脱水剂, 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常用药物, 其对于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2]。但是, 关于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最佳剂量, 目前尚存争议。为明确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本研究对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的180 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4 年6 月-2015 年6 月收治的180 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 并经颅脑MRI或CT检查明确诊断为脑出血, 且均为单侧幕上出血。同时排除脑梗死后出血、脑瘤卒中、脑动脉瘤、血管畸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每组90 例。A组男52 例, 女38 例, 年龄52~79 岁, 平均 (63.8±10.7) 岁, 出血量15~30 ml, 平均 (20.5±6.8) ml, 其中基底节区出血29 例、脑干出血10 例、小脑出血11 例、脑叶出血10 例;B组男53 例, 女37 例, 年龄50~77 岁, 平均 (62.0±11.5) 岁, 出血量18~30 ml, 平均 (21.5±7.2) ml, 其中基底节区出血33 例、脑干出血8 例、小脑出血10 例、脑叶出血9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 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 具体包括营养脑神经、脑细胞活化、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等。在此基础上, A组患者应用小剂量甘露醇 ( 黑龙江肇东华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3020469) 进行治疗, 剂量为125 ml ( 浓度20%) , 静脉滴注, 每8 小时给药1 次, 3 次/d, 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滴速。B组应用常规剂量甘露醇进行治疗, 剂量为250 ml ( 浓度20%) , 静脉滴注, 每8 小时给药1 次, 3 次/d, 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滴速。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脑血肿体积变化、脑卒中评分 (CSS评分) 、肾功能指标 ( 尿素氮、血肌酐) 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肿体积=CT显示血肿最大出血层面最长直径 × 垂直于最大出血层面最长直径的直径 × 血肿高度 ×π/6。
1.4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考《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相关内容拟定, 显效:治疗后, 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患者的颅内压基本降至正常水平, 或比治疗前降低90% 以上;有效:治疗后, 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颅内压水平较治疗前降低50%~90%;无效:治疗后, 颅内压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不足50%, 且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总有效率= (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脑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的脑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A组治疗后15、30 d的脑血肿体积均明显小于B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
A组、B组治疗前的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且A组治疗后15 d和治疗后30 d的CS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且B组治疗后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A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1.11%, 显著高于B组的36.67%,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也显著高于B组的71.11%,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用药期间, A组共有9 例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其中血清电解质紊乱3 例、渗透压失衡3 例、急性肾损伤3 例;B组共有21 例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 其中血清电解质紊乱7 例、渗透压失衡9 例、急性肾损伤5 例。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6.397, P<0.05) 。
3 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神经急症, 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的特点, 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颅内压升高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 所以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是一种六碳糖醇类单糖物质, 其在人体内不会被代谢, 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主要为升高机体的血浆渗透压, 在脑脊液与血液之间形成渗透压差, 从而使脑组织中的水分子转移到血液循环中来, 最终达到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的目的[3]。甘露醇虽然是临床治疗治疗脑出血的强效降颅压药物, 但该药物同时也可以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肾损害, 所以寻找到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最佳应用剂量,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4]。关于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最佳给药剂量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有学者认为小剂量的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比常规剂量治疗效果更好[5]。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 A组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 脑血肿体积、CSS评分均明显小于B组 (P<0.05) 。这一结果支持前述观点。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有效率比常规剂量更好, 主要是因为甘露醇的代谢率较快, 脑组织水肿聚集明显, 在发生病损时, 血脑屏障遭到破坏, 甘露醇能够很容易地进入病灶区域, 但是甘露醇应用剂量越高, 血脑屏障两侧的渗透压梯度越小, 甚至还会产生逆向渗透梯度, 从而大大削弱脱水作用[6]。另一方面, 较高剂量的甘露醇会增加细胞间隙的药物剂量, 减小渗透压滴度, 从而减弱脱水作用, 再加上受损血管出血不止, 药物更容易经破损血管进入颅内血肿, 从而使出血加重[7,8]。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B组治疗后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均显著高于A组 (P<0.05) 。这说明小剂量甘露醇对肾功能的损害更小, 同时不良反应更少, 安全性更好。
综上所述, 甘露醇治疗脑出血, 小剂量用药的治疗效果比常规剂量更好, 对肾功能的损害更轻, 不良反应更少, 是更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探讨小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4) :63-64.
[2]王亚美.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3, 23 (2) :855-856.
[3]李艳.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预后及肾损害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 2013, 32 (5) :111-112.
[4]王世金, 赵海滨.甘油果糖及甘露醇用于少量脑出血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 2011, 51 (27) :46-47.
[5]黄文权, 陈俏洁, 彭琳, 等.动态血清降钙素原监测优化脑出血发热抗菌药治疗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 (21) :39-41.
[6]牟美丽, 陈丽, 李学新, 等.无创监护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 (20) :2503-2505.
[7]杨春祥, 王爱萍, 邓超, 等.硝苯地平联合甘露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26 (9) :1471-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