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大农业

2024-10-16

现代化大农业(共12篇)

现代化大农业 篇1

1 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1.1 内涵

在现代农业基础之上, 业内人士提出了现代化大农业这一概念。现代化大农业不仅是一个先进的概念, 更是一种创新的、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即选择并确定相对适宜的农业生产区域, 然后投入相关农业要素 (包括一系列现代化农业机具、高新技术及先进模式等) , 从而提高农业的单位产量, 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 与此同时, 也为我国粮食储备做出贡献。

1.2 特征

现代化大农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出效率高;生产条件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可持续发展[1]。

2 现代化大农业考核指标体系

2.1 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如下:时代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同时结合该领域专家的意见, 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 设置了以下指标5个一级指标:农业生产条件, 如农机总动力等;农业产出水平, 如土地产出率等;技术服务与农民素质水平, 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等;产业化及组织化程度, 如参社比重;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如森林覆盖率[2]。

3 现代化大农业的综合评价

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建立一个具有递推层次特征的结构。对系统涉及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予以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按照属性区别将其归结到相应的小组, 接下来按照支配关系等进行层次的进一步划分, 最后通过“最高层→中间层→最底层”的原则予以阶梯式排列, 从而构建一个具有多层次特征的结构。对于同一层次而言, 其中的各个元素是相互独立的, 将会对低级层次中相关元素起到一个支配作用, 与此同时, 接受高级层次中相关元素的支配。

为实现两两比较的效果, 构建相应的判断矩阵:以某一指标为研究对象, 对其下层元素ui和uj进行重要性比较, 并对二者的重要性进行赋值。

基于单一准则的条件下, 对权重进行计算, 并对一致性予以检验。在计算权重的过程中, 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如果在精度方面要求一般, 那么可通过平均值法进行计算, 其权重向量和最大特征根的主要计算步骤如下:对两两比较矩阵进行计算, 得到每一列的和;各个元素除以所在列的和值, 这些商将会构成一个标准两两比较矩阵;对上步得到的矩阵的每一行进行平均值计算, 最终得到该指标的权重。

对矩阵一致性予以检验, 步骤如下:矩阵和对应的特征向量相乘, 便会得到一个新的向量, 即赋权与向量;用上步结果的分量分别除以各自的特征向量的分量;对上步结果予以平均值计算, 并将其记作λmax;对一致性指标予以计算, 即C.I.= (λmax-n) / (n-1) 。

通过查表法以实现对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有效确定, 接下来便可通过公式C.R.=C.I./R.I.计算出一致性比率C.R., 如果该值不足0.1, 那么便可确定矩阵在一致性方面是符合相关要求的[3]。

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实现对指标体系中各级权重的最终确定。

3.2 综合评价

当各级权重指标得以最终确定后, 接下来便需要对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评分标准进行确定, 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 同时比照评分标准, 从而确定一系列指标各自对应的自然得分, 最后结合权重信息予以综合评价。

该考核体系中, 相关指标对应的实际值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 然而, 对于发展目标的标准值而言, 不仅具有可预测性, 同时还具有可规定性。参考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同时结合有关研究资料, 得到《农业现代化进程阶段划分》, 详见表1。

4 结论和建议

本文以当代现代化大农业考核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予以了相应完善, 总结出了5个一级指标及对应的二级指标, 即:农业生产条件, 如农机总动力等;农业产出水平, 如土地产出率等;技术服务与农民素质水平, 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等;产业化及组织化程度, 如参社比重;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如森林覆盖率。对相关指标予以取舍的过程中, 应适当选择和融入一些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指标, 只有如此, 才能为我国当代现代化大农业进程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度量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有国.发挥农垦优势改革先行先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J].中国农垦, 2013 (12) :15-17.

[2]曹阳.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基本模式探析[J].中国乡村发现, 2010 (04) :87-90.

[3]张红宇.农业大县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是农业[J].中国乡村发现, 2011 (01) :6-11.

现代化大农业 篇2

内容摘要:什么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或称小生产的传统观念),如何看待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同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和传统农艺究竟是什么关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经营思想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点上?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和讨论。本文拟就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农业经营思想的问题谈一些肤浅的意见。

关键词: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大农业,封建地主制,梭伦改革,1975年,1980年,我国农业,农业发展,我国农村

加快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打破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树立起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经营思想,这是许多同志都同意的。但什么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或称小生产的传统观念),如何看待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同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和传统农艺究竟是什么关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经营思想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点上?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和讨论。本文拟就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农业经营思想的问题谈一些肤浅的意见。一

目前,一种看法认为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长期**贫穷的病根,我们认为这种意见需要研究。这里,“经济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结合形式及其比例关系,不问于马克思所讲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那个“经济结构”。我们认为,称之“生产结构”较为确切。它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所谓“小农经济”,是指个体农户占有一定的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进行独立经营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它基本上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因此,对“小农经济”和“生产结构”这两个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不应该混为一谈。再则,众所周知,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小农经济,一般说来是由一个农户同时经营多种生产项目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的生产结构并不是“单一的”;如果是“单一的”,就不成其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可见,“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这个概念是不科学的。这里提出了一个应该如何认识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问题。我们认为:

第一、认为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长期**贫穷的病根,是颠倒了社会经济历史的真实关系。

小农经济从来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它产生于原始公社瓦解时期,在以后各种生产方式中都曾不同程度存在过。马克思说:“小农经济和独立的手工业生产,一部分构成封建生产方式的基础,一部分在封建生产方式瓦解以后又和资本主义生产并存。同时,它们在原始的东方公有制解体以后,奴隶制真正支配生产以前,还构成古典社会全盛时期的经济基础。”(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下同),第371页注24)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小农经济各有其不同特点,这些特点及其演变是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换句话说,小农经济在这些生产方式中,不可能对促进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例如在希腊的古典奴隶制中,个体小农曾是平民阶层中的主体,随着奴隶制的发展而不断分化,一些人变成了债务奴隶;梭伦改革后,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扩大了奴隶主的统治基础,有些平民(小农)走上了利用奴隶进行生产的道路,小农也就愈加鲜明地打上了奴隶制的烙印。在古代东方奴隶制下的个体农民,表面上保存了村社社员的身份,其实如同马克思所说,他们不过是专制国家的“普遍奴隶”,仍然摆脱不了奴隶制给他们打上的印记。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是封建社会的特点之一,无论中国或西欧莫不如此。这种小农经济存在的形式,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决定的。在西欧是封建领主制,农奴领得一份份地,同时要在领主土地上服劳役;在我国,战国、秦汉以后是封建地主制,农民拥有一小块土地,向地主阶级的封建国家纳赋服役,或者向地主租种一块土地,交纳实物地租。农奴和农民的独立经济是为了保证可供地主阶级剥削的劳动人手。正如列宁指出的,这种农民经济是地主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可见,在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小农经济也是处于被决定的地位。

还必须指出,我国陷于长时间的贫穷落后,主要是封建社会晚期以后。明中叶以前,我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思想文化长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我国历史上不乏相对长治久安的朝代。西欧中世纪则长期陷于分裂,其王朝更替之频繁,起码不亚于我国。因此,用“**、贫穷”来概括我国春秋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很不确当的。封建社会晚期以后中国陷于长期贫穷落后的内在原因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但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出小农经济是我国长期贫穷**的根源的结论。如上所述,小农经济曾经广泛存在于不同历史时代的各个国家,并非我国春秋以后所特有。如果小农经济能构成**贫穷的病根,那么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个国家和哪个朝代能逃脱**贫穷的厄运。就我国封建社会的特殊性看,凡是封建政府能够采取比较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小农获得相对稳定的生产条件时,社会就相对安定,经济就呈现繁荣;相反,如果听任土地兼并,破坏农民的生产条件,使小农大量贫困破产,社会就**,经济就崩溃。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也可以这样看。我们并不否认,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规模狭小的小农经济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扩展也起着某些限制作用;然而也应当承认,小农经济在当时还是基本上同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的,它还有生命力。当时成为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农村生产力桎梏的,主要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近代则加上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正是因为“三座大山”的压迫,广大农民常常同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或完全处于分离状态,生产情绪才受到很大压抑和限制。这种压迫使农民不但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常常难以维持。他们终年劳碌,不得温饱,遇有灾荒或军阀混战,则四处逃亡,田地荒芜,饿殍遍野。造成农业生产力的这种严重破坏,以至整个社会的贫穷、**、落后,其根源在于封建的经济政治制度,在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这种意见陈述了“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造成的“恶果”,实际上并不准确。例如说到我国历史上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引起对社会生产力的周期性大破坏,这是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固有特性所产生的必然现象,不能怪罪小农经济。恰恰相反,小农经济的贫困破产、林牧业生产条件的破坏,倒是地主阶级压迫和土地兼并直接造成的。把我国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都记到“小农经济”(或“经济结构”)的账上,是欠科学的。事实上,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正是针对着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三座大山”这个病根。挖掉了这个病根,社会生产力就冲破了束缚它的罗网。解放战争胜利和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只是在这之后,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个体农户那种分散经营的、规模狭小的经济形式才会逐渐显示出对生产力发展的不适应,以致最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只有在这时,改造小农,引导他们走集体化的道路才是必要的。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我们应该合乎历史事实地把我国近代长期以来贫穷**的原因归之于封建生产关系,归之于三座大山的压迫,而不是归之于小农经济。否则在实际上就否定了我党半个世纪以来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

第二、不把握住小农经济的真正特点,就找不到克服小农经济思想局限性的关键所在。无论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特点并非什么“单一经济结构”,而是所谓“小而全”的自然经济。“小”,是指生产资料的简陋和经营规模的狭小。“全”,就是同时经营多种项目,既种粮食,又种经济作物;既饲养一些家畜家禽,又搞一点采集、捕捞,乃至经营一点纺织之类的家庭手工业。这样一个农户,就形成了封建社会农村中的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现在有的同志把单一搞粮食也作为小农经济思想的表现,实在是张冠李戴。€lJ!AO^b{zt€8.:-SNS9QY-.zVV6t财 政 学论文0IG4+ pFf9cX)CFCMfUS yE&I@s 那么,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及其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三点:(1)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缺乏全局观点和长远打算。(2)生产项目的多样,生产、生活方面的需要基本上靠自给自足,使他们较少与别的生产者发生交换关系,产生出“自给不求人”的思想。(3)千百年来都是沿用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凭老经验办事,思想偏于保守而较难接受新鲜事物。概而言之,就是小农经济特点所产生的狭隘性、孤立性和保守性。应该指出,实现了合作化以后,我国的农业已经不是小农经济,而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前些年破坏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而是极左路线和极左思想。但小生产的习惯和观念在部份同志中仍然存在,在我们发展农业的政策指导上也有反映,这种思想和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是有本质不同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被极左路线所利用。因此,打破小农经济的这种狭隘性、孤立性和保守性,仍然是今天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三、对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和传统农艺持全盘否定态度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我国传统农业与传统农艺存在不少问题。但比之同时期西欧的农业和农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这也是举世公认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应夜郎自大,也不应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这里,我们就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农艺的历史特点、它的优点与缺点、主流与支流作一些粗略的分析。

我国的传统农业与西欧中世纪的农业有共同之处,但它们之间又各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中世纪的西欧通行封建领主制。封建领主的庄园建立在农村公社的残骸上,土地不能买卖。领取小块份地的农奴,对封建领主有人身依附关系,他们虽然进行独立的经营,但这种经营是缺乏自主性的。当时实行三圃制的休闲耕作制,一部分耕地种冬谷,另一部份耕地种春谷,再一部份耕地休闲,互相轮换,其次序为数百年来村社的传统习惯所固定。但他们的生产条件也相对比较稳定,不但份地可以世袭,一般没有丧失的危险;同时还有可以放牧的村社公共牧场和草地。我国封建社会自战国以后实行封建地主制,农村公社的残余早已消失,土地可以买卖。相当一部份农民为自耕农,他们拥有自己的一小块土地;另一部份农民是佃农,向地主租种一小块土地。他们的经营比起西欧的农奴有较大的自主性,封建国家和地主一般较少进行干涉。但他们的生产条件经常受到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的威胁,不但没有固定的公共牧场,而且“田无常主”,生产条件极不稳定。

正是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这种历史特点,产生了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与缺点。由于土地可以私有,人身相对自由,经营比较自主,我国封建社会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比西欧农奴为高。他们除了双手别无其他长物,唯有起早贪黑,在属于他们所有的或租佃来的一小块土地上多多投放劳动,对庄稼进行精细的耕作管理,以期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尽量多的产品,来解决一家人口的生计。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最充分地利用土地与积极养地相结合,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另一个优点。我国传统农业的土地利用率是很高的。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就从休闲制逐步转为连作制。历代农民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轮作、复种和间、混、套作等形式;同时历代农民又非常重视养地,很早就懂得利用天然绿肥、人畜粪便,并且懂得种植绿肥,实行绿肥与谷物轮作。相当一部分农区,耕地复种指数相当高,但种植数千年而能使地力保持不衰,曾被外国人视为奇迹。宋代的农学家陈敷批判那种认为土地经过耕种地力必然衰退的论调,指出只要经常增施粪肥,土地可以越种越肥美,地力可以经常保持新壮。这种地力常新壮的思想,正是我国传统农业思想的精髓。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在耕作改制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复种指数而忽视养地的倾向,有的同志也把这当作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这未免是厚诬古人了。我国传统农业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虽然经营范围很小,但在这一定的范围内实行多种经营的结合,不但在经济上和时间上是节省的,而且在对自然的利用上也有不少合理的地方。例如,我国农民的养畜养禽积肥就是一条非常成功的经验。利用农副产品并广泛采集野生植物喂养猪、牛、羊等,对牲畜粪尿积攒沤制,用以肥田,这充分利用了动植物之间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把农牧业在一定范围内有机结合起来。西欧中世纪虽然由于农村公社牧场的存在,牧业比重较大,但是公共牧场是固定的,并不与耕地轮换,牲畜粪便也没有很好地积攒起来肥田,以牧促农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业中,这种合理利用自然和巧妙利用各种动植物之间互相依赖关系的成功事例是很不少的,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发扬。

我国传统农业虽然有许多优点,创造出比西欧中世纪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但它毕竟经营规模十分狭小,生产条件很不稳定,一般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无力扩大生产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对自然作某些合理的利用,但从总体看,这种分散的、彼此孤立的个体农民,不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也无力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在地主阶级的压迫下,在土地兼并浪潮的冲击下,小农经济经常陷于贫困破产的困境。我国历史上相当一部分农民破产失去土地之后,被迫上山开荒,采取一种落后的“畲种”方式,即放火烧荒,种上三两年后即行抛弃,另外觅地烧荒。这种不得已的谋生方式对自然植被造成了破坏。但其根本原因不在小农经济本身,而在于反动的封建生产关系。从整个历史长河看,它不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流。

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经营思想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点上呢?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和资本主义的现代农业,都不能采取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的态度。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我国的传统农业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继承的,而对资本主义的现代农业却全盘肯定,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事实上,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我国传统农业,其中也有不少合理的、科学的成份,这已如上述;而资本主义的现代农业也并非一切皆好,我们要学习和借鉴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农业中先进的科学技术、物质技术装备和合理的经营管理方法。即使是学习其中先进的东西,如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会适得其反。例如美国的农业,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劳动生产率很高,但单产并不很高,物资、能源的耗费十分巨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马克思曾经指出:“历史的教训是(这个教训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考察农业时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同合理的农业相矛盾,或者说,合理的农业同资本主义制度不相容(虽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合理的农业所需要的,要么是自食其力的小农的手,要么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139页)可见,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不加分析、全盘肯定也是不正确的。总之,我们认为,必须从我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传统的实际出发,吸收我国历史上和外国一切好的东西,抛弃一切不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东西,建立具有我国特点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根据这个原则,我们认为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经营思想,从组织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应该包括下列几个基本点:

第一、要有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总体规划。

小农经济虽然能在一定范围内巧妙地利用各种自然物互相之间促进的关系,但不能在较大规模上有计划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本主义农业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也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为我们自觉地认识自然,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但可能并不等于现实。三十年来,我们在制定农业生产的规划上,既缺乏对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全面深入的调查,也缺乏从农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上作出总体的安排。因而,我们指导社会主义大农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盲目的。许多地方的森林、草原遭到破坏,湖泊被淤填,水土流失严重,合理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这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极左路线和极左思想影响产生的瞎指挥所造成的恶果,但是,因缺乏符合客观实际的总体规划而形成的指导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指导社会主义的大农业,没有一个总体规划,或者这个总体规划不是建立在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的基础上,缺乏对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作出通盘安排,我们的农业生产就只能始终是打乱仗,自行其是。为此,必须把当前正在进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调查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并进而制定出农业的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只有这样,才能把农业生产规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我们能真正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

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包括农业生产和建设的各个方面,但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这种全面发展同小农经济的“小而全”是有本质区别的。不但其内容和规模为小农经济所无法比拟,而且它不是搞“万事不求人”的封闭式的经济体系。我们要逐步实行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但又不能照搬美国那种“玉米带”、“小麦带”的布局。美国在几个州的范围专门种植某一种作物,这样虽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却不尽合理,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低。我们不应采取这种单打一的方式,而是要在全面发展中突出重点,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贯彻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

制定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必须以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其重要目标。但是这种生态系统是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结合。我们反对恣意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然而这并非说我们应该保存原始的自然状态。离开对自然的改造,就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人估计,在消极利用自然的原始的采集和狩猎时代,全球的自然资源仅能养活一千万人左右。如果象一些同志认为的那样,“自然生态平衡”触动不得,我们至今也只好仍然和禽兽共同栖息。事实上,原始农业的产生,就是从破坏旧的生态平衡开始的。一部农业发展史,就是旧的生态平衡不断破坏,新的生态平衡不断建立的历史。在很长时间内,由于人们没有真正掌握自然规律,人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往往引起自然界的报复,这些经验教训要认真记取。但就历史的发展看,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这种情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大农业不可能建立在目给自足经济的基础上。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不能为农业本身的扩大再生产和现代化积累必要的资金。只有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才能打破小生产式的自我封闭状态,沟通地区之间、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农村经济真正活跃起来,使社队和农民富裕起来。农业合作化以后,我国农村商品经济本应有一个大发展,但是,在人民公社化初期,陈伯达之流否定价值规律,鼓吹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又把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大张挞伐,使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这种极左的流毒影响至今还未肃清,使得我们一些同志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商品率很低,农业生产仍然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地区之间、社队之间的交换关系很不发达,这是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积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已成为使农村经济变活的关键。

现在的状况是限制农村商品生产的条条框框还是太多,而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具体措施又嫌太少,许多问题的存在都涉及到现行体制和有关政策。如不下决心解决,农村商品经济要有一个大发展很难。我们认为,为了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管理上,国家不应统得太死、管得太细。应让社队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农民能放开手脚,广开生产门路,广辟生财之道,不但能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努力提高出售给国家的农产品的商品率,而且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计划以外的农副产品。在经营体制上,应当允许社队集体经济能够加工和销售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农村人民公社不但可以有自己的加工厂,而且可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机构,使产供销结合、农工商综合发展。同时,在保证集体经济占优势和社员以集体生产劳动为主的前提下,要鼓励和扶持社员经营好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积极发展商品性生产。还要利用集市贸易和其它渠道,促进地区之间、社队之间的经济往来,互通有无,打破彼此隔绝的状态,使整个农村经济活跃起来。在价格政策上,应当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制订出一套合理的农副产品的价格体系,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在收购工作中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防止压级压价,使农民出售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不但可以补偿自己的劳动耗费,而且真正有利可得。此外,国家也要进行必要的扶持,财贸、工交等部门也要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三、要注重提高农业集约化的程度。

从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看,集约经营是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方向。我国传统农业的主流也是集约农业,其特点是大量投放活劳动,在农艺上是精耕细作。这种精耕细作的传统,虽然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却是我国劳动农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不但许多技术经验足资今天借鉴,而且就通过精细管理提高单产这一发展方向而言,也仍然符合我国今天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决不能简单地贬之为“老路”。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应当继承和发扬,但我国传统农业建立在手工劳动、部分使用畜力和直观经验基础上,劳动生产率极低的落后状况也一定要根本改变。马克思曾指出:“一个不容置疑并早已为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农业本身的进步,总是表现在不变资本部分对可变资本部分的相对的增加上。”(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857页)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虽然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还需要更多地投入活劳动。但是,八亿农民搞饭吃的状况必须改变,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现代化农业生产资料将越来越多地追加,因此,我们决不能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充足,而放松了对农业的技术改造。从国外和国内一些先进农业单位的经验看,当前,特别应当重视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效大的重要措施。

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复杂,搞农业机械化比欧美一些国家要困难得多,只能分阶段地有步骤地进行。有的同志提出,首先可把农业现代化的重点放在生物技术措施的现代化上,同时进行有选择的机械化,然后实行全盘机械化。我们认为,这个意见是可取的。在我国农业机械化中,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是,如何把农业机械化与精耕细作的传统结合起来。农业机械化必须有利于精耕细作和促进单产的提高,否则,就将在中国的土地上失去生命力。当然,这并非说要农业机械单方面地去适应农业技术和耕作制度,而是要使农机和农艺相互适应。主要是在手工劳动条件下形成的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耕作制度,不应该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邹城市大项目引领农业现代化嬗变 篇3

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将大项目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农业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实现了农业发展的规模化红利、全产业延伸、品牌化效应,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完美嬗变。

“我们运用公司独创的甘薯渣生物酶法联用技术,让甘薯渣顺利转化为酵母所需的糖原,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酵母工业空白,在全球也是首创。”圣琪生物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朱昌雄说。

在推進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项目成为新技术“施展拳脚”的“主阵地”。结合项目建设,邹城市建立了良种场、北宿、郭里、张庄、香城等五处1000余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引进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新品种(系)21个,示范推广了小麦宽幅精播、一喷三防技术,玉米一防双减、单粒机播、籽粒机收、适时晚收技术,花生单粒精播技术、甘薯高产栽培等新技术成果8项。通过将农业企业项目作为技术创新及新技术应用的主体,实现了农业产品附加值的大幅提升和农业生产链条的不断延伸。

现代化大农业 篇4

目前黑龙江垦区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跨越时期。2009年6月,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垦区时提出, 加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多年来, 垦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已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今后要继续发挥这一优势, 加快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现代化大农业就其外延指的是广义的农业, 即不仅包括传统农业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 还包括产前的农机、农药、化肥、水利和地膜等, 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与进出口贸易等, 涵盖了产前、产中、产后3个领域, 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庞大产业群体。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可表述为: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 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资装备为支撑, 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 形成贸工农紧密连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黑龙江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就是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 以世界级国际化农业企业集团为载体,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用好国内国际两方面人才, 整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不断提升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能力, 有力地带动周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新路子。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是强调现代农业以“经济空间极化”向“地域极化”的发展, 从而使现代农业空间结构优化, 形成地域化、信息化农业。大农业的提出旨在通过一系列理念和措施来逐步改变中国农业基础薄弱、素质低下的状况, 增强中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优势

2.1地理资源得天独厚

黑龙江垦区地处世界闻名的黑土带上, 是目前我国三大垦区之一。经过60多年的开发建设, 这一垦区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 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 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和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生物生长环境良好, 广袤的疆域、充足而肥沃的耕地、丰富的淡水等资源, 是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2.2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黑龙江垦区经过60多年的开发建设, 培养造就了一支踏实肯干、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队伍, 初步形成了种植技术、林业技术、养殖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5个方面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优良的资源以及较高的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基础水平, 为垦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2.3 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优势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垦区耕地集中连片, 特别适合集约化、规模化和大机械化作业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基本要求就是集中生产, 这是确立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目标的客观依据所在, 也是农业增强物质装备能力, 发挥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体现。

2.4 国家惠农政策倾斜优势

温家宝总理在2009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稳定种植面积, 着力提高单产, 优化品种结构, 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 以黑龙江垦区为代表的黑龙江农业, 正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快粮食增产步伐。可见国家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就必须为这个土地大省发展大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2004年我国首先在黑龙江取消农业税, 并按播种面积给予种粮农民直接经济补贴;2008年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 明确规定对农业生产收入和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实施的新增值税法规和政策再次规定对农业生产和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予征收增值税, 对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的农产品适用13%的优惠税率征收增值税。种种政策都证明了我国对黑龙江省大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惠农倾斜政策, 黑龙江垦区深受其益。

3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措施

3.1 发展大农业应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要采用先进的农艺措施不断提高种植业效益, 要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优质杂果生产基地建设。在畜牧业方面要力求发展规模化养殖, 要积极引导, 加大投入, 科学规划, 着力发展标准化生产, 加强动物防疫和畜禽改良, 确保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3.2 强化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为切实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化, 应始终保持与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密切联系, 使最新的科技成果得以运用实施, 定期邀请省市农业技术专家授课并现场指导,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 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 加强对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 应使广大干群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 利用新技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3.3 领导重视, 狠抓落实

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要切实提高各级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激发全民干事创业的伟大力量, 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要实施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长抓不懈。在资金投入、土地使用、科技服务、市场及信息服务等方面都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得力措施, 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要继续解放思想, 创新发展理念, 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 顺势而动, 乘势而上, 强力推动现代化大农业的跨越发展。

3.4 依靠平台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以现有科技园区、项目基地为载体, 创新农业科技, 主攻单产增产量。推广水稻、大豆、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作物的“十大栽培模式”, 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十大新技术”, 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和标准化提升活动, 继续保持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3%以上的贡献率。借助农业部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科技入户直通车”, 将垦区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尽快向农业生产转化并辐射到周边地区使科技成果真正走向千家万户, 做给农民看, 引导农民干,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发挥垦区在场县共建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3.5 重点推进“六化”

推进“六化”是指推进生产机械化、经营规模化、农田水利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市场化。这“六化”分别是在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提高作物栽培水平、提高比较效益、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阐述的。我们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 切实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确保垦区农业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黑龙江垦区疆域广阔, 耕地草场淡水域等农业资源丰富, 人口密度较小, 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天然禀赋优势。为实现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振兴崛起, 跨越发展, 我们重任在肩, 不容懈怠。我们要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己任,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艰苦创业, 争创一流, 发挥垦区优势, 找出不足, 为垦区的建设和跨越发展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参考文献

[1]吴穹.加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J].中国农垦, 2010 (1) :66-67.

[2]胡中禄.着力提高三个能力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建设——论现代化大农业的基本内涵与建设着力点[J].农场经济管理, 2009 (6) :11-12.

[3]陈令东, 李东.略论大农业内涵[J].考试周刊, 2010 (1) :233.

[4]揭益寿, 郭继红, 丁云芳.发展大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9 (4) :116-118.

现代化大农业 篇5

各位领导: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世界上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达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县农业局深入开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大讨论,努力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作一个简要发言,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农业工作的当前形势。

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中共中央已经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新时期以来,我们党越来越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并把“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连续用五个“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方针、政策都做出了重大调整。党中央多次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工作发展。就如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工作发展,打造全市高效农业第一县,我提出如下建议: <1>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当今,土地规模小而分散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县应当结合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引导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注重发挥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围绕本地优势特色产品,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统一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对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凡是农业发达、农村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比较发达。由此可见,只有大力促进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才能使我县农业真正走上产业化、现代化之路。三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就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经营农业、发展农业,优化整合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增加农业效益。<2>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推广农业科技。

首先,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大力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使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相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农业,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率。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引进和培育现代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科技挂钩、技术承包等活动,拓展“送科技下乡,促强农富民”活动内涵。加大对农民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努力提升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3>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构建新型服务体系。一是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一个融信息采集发布,农产品营销,工作联络,预警管理于一体的现代产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科学引领生产发展。二是构建营销服务平台。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业态,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搞好产销对接,加大促销力度,扩大农产品销售空间,市场占有率。三是构建专业服务平台。引导农民组建植保、农机、农技等专业服务队,发展农业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队伍。四是构建金融服务平台。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农业激励扶持政策。

三、农业工作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财源通,仓廪实。农业增则国运鼎盛,人民安居乐业。农业工作问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也关系社会稳定。农业工作和县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加强和筑牢社会稳定的基础。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两个方面。现在有的地方把两者割裂开来,只强调和重视了“无工不富”,而忽视或放松了“无农不稳”,因此出现了工业大县、农业小县的畸形发展。一些产煤、炼油、炼铁大县,工业装备很好,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少、不配套、基础条件差、农产品加工率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前文也提到,现在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时期,工业大县应制定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优质农业。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现代化大农业 篇6

“这是因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也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的挑战和矛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

1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共5部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引人注目。

新挑战倒逼“三农”问题顶层设计

从统计数据来看,到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也连续11年快速增长。但是,在一些“三农”问题研究专家看来,这让人喜忧参半。

在最近的一次论坛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就表达了担忧。在他看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农业的大考刚刚开始。

价格是最明显的表现。几乎所有的大宗农产品都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也就是说,国内农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国际价格。比如进口的糖,尽管我国对配额以外的进口糖征收65%的关税,但算下来,进口的价格依然低于国内的价格。

这种情况发生在最近5年。在2008年,只有大豆出现这种价格倒挂现象。

价格倒挂的直接影响是农产品库存的大量增加。韩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棉花的库存已达到1148万吨,占全球棉花库存量的60%,财政负担非常重。

程国强则列出了当下农业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

第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因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第二,农业生产成本进入上升通道,主要农产品国内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而补贴政策接近上限,两边挤压下,农业如何增效、农民如何增收?

第三,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如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第四,城乡要素加速流动,农业副业化、农户兼业化、劳动力弱质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

在程国强看来,应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挑战、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必须毫不动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破解越来越复杂的矛盾问题和重大课题,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全局谋划。”程国强说,中央发出第12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正体现了这一逻辑,是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最明确、最直接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与之前的11个中央1号文件在政策安排和布局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脉相承。

程国强认为,当前农业进入机制创新、结构转型、产业重塑的关键时期。对农业政策选择形成倒逼机制,要求必须改革创新,促进提质增效、节本降耗;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集约经营、可持续发展。

在程国强看来,今年1号文件最大的亮点是提出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值得关注的是,对发展现代农业,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目标。未来我国农业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要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促进农业生产者由传统农民向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变。”程国强说,这需要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

首提改革创新

“中央1号文件中聚焦的主题往往是国家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说,以往的1号文件也多次提到过农业现代化,但今年首次提到了改革创新。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三大产业中最基础的产业,但同时,在三大产业中又是短板。今年的1号文件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意味着,传统农业的链条在拉长,要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来补上农业发展的短板。

“文件提出从5个方面来解决农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杜晓山介绍说,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这些都体现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改革创新。事实上,具体的创新已经开始。

比如在农产品价格体制上,去年就正式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新疆棉花、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目标价格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价格,而是农产品财政补贴的依据。根据农民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保障性收益,来制定具体的补贴标准。

以棉花为例,市场价为每吨1.3万~1.4万元,目标价格是每吨1.98万元,相当于每吨棉花财政要补贴6000元左右。

这个试点尽管只持续了1年,但在韩俊看来,农产品价格已经开始向市场均衡价格回归,市场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

如何保障农民增收,也是一个需要改革创新的课题。

杜晓山说,从长远来看,需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和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此外,要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探索和发展,尽快实现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都是农业基础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农民收入也会得到提高。”

现代化大农业 篇7

( 一) 资金需求总量

根据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的理论,经济资金融量系数乘以农业经济总量为农业资金需求总量,其中经济资金融量系数为资金融量除以经济总量。根据此测算方法,选取已有数据( 截至2012年底) ,测算黑龙江省农业资金需求量。

2003—2012年,黑龙江省农业资金需求总量持续扩大,由2003年的1175. 80亿元增至2012年的5702. 77亿元,10年间增长 了3. 85倍。从增速来 看,2003年为17. 83% ,此后2005年和2006年略有下降,2007年黑龙江省以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为扶持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重点支持水稻、大豆、玉米、奶牛、肉牛、生猪、马铃薯、亚麻、蔬菜及特色十大优势产业,使资金需求增速从2006年的7. 40% 增长到2007年的16. 34% ,2008年又有所提高,2011年大幅度提高到34. 59% ,9年间提高了16. 76个百分点( 见图1) 。

( 二) 资金需求结构分析

1. 行业划分

现代化大农业主要划分为七大行业: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种植业、养殖业、绿色食品种植、蔬菜种植、优势领军企业、大项目牵动建设、农产品市场流通)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园区、现代种业、设施农业、设施蔬菜、农业服务体系) 、水利( 农田水利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建设) 、农机( 农机化建设、农机龙头企业)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 、农垦及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 农垦示范区建设、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 。

2. 资金需求结构

2011—2012年,七大产业资金需求年平均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82. 37% 、农垦及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9. 85% 、农业科技创新2. 76% 、水利2. 23%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1. 57% 、农机0. 6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0. 59% ; 其中,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资金需求年平均为4521. 43亿元,增速为4. 32% ; 农垦及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资金需求年平均为542. 60亿元,增速为26. 14% ; 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年平均为152. 01亿元,增速为13. 05% ; 水利资金需求年平均为122. 40亿元,增速为14. 30% ;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资 金需求年 平均为87. 34亿元,增速为93. 92% ,增速陡增主要原因在于2012年建设1个国家级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和3个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需要资金42. 10亿元,导致2012年资金增速达93. 92% ; 农机资金需求年平均为34. 41亿元,增速为29. 78% ; 新型农业经营体 系资金需 求年平均 为32. 65亿元,增速为11. 64% 。

数据来源: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黑龙江省城镇化“十二五”规划、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2010—2012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黑龙江省种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网、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门户网、黑龙江省农机化信息网

二、2013—2015 年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资金需求测算

根据《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中的“四大”、“八化”的工作部署,对黑龙江省各农业项目查阅资料和调研以及通过《共同推进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合作协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金融支持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黑龙江省种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城镇化“十二五”规划》《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10—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黑龙江省垦区“十二五”规划》《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农机化信息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网、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门户网、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等相关数据测算得到的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资金需求量,预计2013—2015年,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资金需求量平均为6753. 91亿元,平均增速为9. 32% ,2015年资金增速超过10% ,为11. 34% ( 具体见表2) 。

单位: 亿元

三、结论

( 一) 黑龙江省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资金需求进一步增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已进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将使农业资金需求力度加大。

( 二) 黑龙江省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将促进资金需求的增长

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黑龙江省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首先,从农业部门自身的发展看,农业内部的各种关系表现出一些新特征: 适应农业经济运行的基本制度环境已形成; 农业的投入和积累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其次,从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看,农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农业对其他部门的贡献方式和作用程度也有了新的变化。正是因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农业资金需求必将保持稳定增长。

( 三) 农业重要项目拉动资金需求增长

随着黑龙江省现代粮食产业、现代园艺产业、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现代农产品初加工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逐步推进,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加强。这些重点项目再加上农垦区和乡镇企业的加速发展,对资金需求将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TSAI KELLEE S.Back-alley banking privat e entrepreneurs in China[J].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2(3):28.

[2]Dong Xiaohong.Based on VAR Empirical Research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R].China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2012.

[3]董晓红.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151-154.

现代化大农业 篇8

“农机展信息发布会”由农机展组委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李文华主持,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宪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部有关部门领导、国内外知名农机企业负责人及有关新闻媒体记者共计70余人参加了信息发布会。

刘宪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 黑龙江农机市场潜力巨大, 前景广阔, 国内外农机企业高度关注, 在黑龙江举办国际农机展对推动平原区机械化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部决定继续作为展会的支持单位,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和中国农机安全报社4家部属单位作为协办单位。

刘宪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 从法律上、政策上和投入上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激发了亿万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 推动了我国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 农机化作业水平持续提高。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 总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居全国首位, 黑龙江农垦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垦区, 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有利条件。黑龙江的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都居国内领先, 农业机械化在黑龙江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 黑龙江·北大荒国际农机展览会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成为大功率、高性能农机装备机具展示的舞台, 促进了先进农机化装备与技术的推广, 加强了国内外农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第五届农机展将再次展示适应现代大农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和全程机械化需要的技术与装备, 为提升农机化科技水平、改善机具结构提供新的借鉴。

刘宪强调, 希望展会组委会总结前4届举办展会的成功经验, 充分发挥基础条件好、区域环境优越和农业大省、农机强省的优势, 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立足高性能、高质量和高水平, 力争把本次展会办成国内外农机企业的先进产品和技术的展示窗口, 国内外农机行业之间相互学习与合作的广阔平台, 国际间农机化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 为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机展组委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徐学阳作了主旨发言, 对展会情况作了信息发布。徐学阳说, 举办本次农机展, 旨在展示当今世界和我国农业机械工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产品, 特别是集中展示黑龙江垦区近年来装备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机械与设备, 为黑龙江省和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与国际农机企业合作搭建平台, 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内外农机行业发展情况的机会。本次农机展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 黑龙江省农委、省农垦总局、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黑龙江北大荒农机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黑龙江省地处世界3大黑土带之一, 自然资源丰富, 耕地集中连片, 农业尤其是种植业, 特别适合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 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农垦大省和农机大省。黑龙江省共有耕地面积1 314.7万hm2 (19 720万亩) , 2009年粮食总产已达400亿kg, 商品率70%以上, 是全国粮食调出最多的省份。2009年底, 全省现有农机总动力3 401.27万k W, 农用拖拉机129.4万台, 其中36.8 k W (50 hp) 以上的大型拖拉机12.1万台;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7.6%, 农业机械化规模、农机装备和发展水平较高, 排在全国的前列。尤其是近几年来大力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 累计达1 318个, 在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最大的垦区, 其中有266.7万hm2 (4 000万亩) 耕地, 113个大型国有农场。2009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已达165.25亿kg, 粮食商品率达92.3%, 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受到了农业部的特别嘉奖。垦区的农业现代化、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都居国内领先, 某些方面和环节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9年底, 农机化率已高达96%, 现有农机总动力604.5万k W,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79万台, 大型联合收获机1.79万台, 农用飞机50架, 其中拖拉机最大功率已达393.2 k W (535 hp) 、收获机达257.3 k W (350 hp) 。最先进的农机设备还配有GPS卫星定位、卫星导航系统, 能进行田间机械作业的变量施肥、变量喷药和收获作业的即时产量测试等, 可实现“精准农业”。现代化的农机装备, 为黑龙江垦区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几年来, 在党的惠农政策扶持和鼓舞下, 黑龙江省农村广大农民和黑龙江垦区广大农场职工更新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每年更新购买农机总量高达六七十亿元。尤其是黑龙江垦区连续多年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世界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 从拖拉机、收获机到配套农具, 从畜牧机械到经济作物机械, 种类和品牌较多。

徐学阳说,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需要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机。未来黑龙江省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潜力巨大, 国内外农机制造厂家都纷纷看好黑龙江省和黑龙江垦区的大农机、大市场, 要求办展和参展的积极性较高。上一届展会是在2007年举办的, 现已间隔两年多, 希望继续举办第5届, 为其搭建一个农机展示、展销、开展技术交流与投资合作的平台。同时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部, 还可辐射到东北的吉林、辽宁、内蒙古, 乃至俄罗斯、日本、韩国等, 具有广泛的国际性。特别是黑龙江垦区多年来一直追踪国内最先进的农机化技术, 不断引进使用、试验和示范, 积极消化吸收和为我所用, 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与设备几乎是应有尽有。所以, 黑龙江举办农机展具有许多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省内外广大农机人士, 广大农民、农场职工和农机户前来参观和选购。

本次农机展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坚持“8个相结合”的办展原则。即展览的农机产品国际国内相结合;展示与展销相结合;展示展销的农机产品大中小型 (以大中型为主) 相结合;实物展览与模型及图片展相结合;现代机械与旧机械 (古董) 展相结合;理论研讨与技术交流相结合;贸易洽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参观考察与农机行业聚会交流相结合。把展会办成集农业机械与装备产品展示展销、招商引资、贸易洽谈、参观考察、技术交流和理论研讨于一体, 为参展参会人员搭建一个汇聚农机行业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综合性平台与盛会, 办成国内水平较高、规模较大、国际化程度最高、影响力较强乃至世界有名的农机展览会。

据了解, 本次农机展展出的农业机械种类齐全、品牌多, 并突出国际化和大型化等特点。预计展会规模达到5万m2, 其中室内2万m2, 室外3万m2, 参展厂商达到500家以上。在室外展场还分为展示区和展销区, 展示区分为“现代农机展示区”和“北大荒旧机械”展示区, 主要集中展示黑龙江省垦区及农村现代农机装备水平及形象和历史上使用的旧机械 (老古董) , 展销区又分为国外和国内企业产品展销区。室内为标准展位和水田机械等中小型机械及配件的展销区。“北大荒农机60年图片展”、“国内外农机模型展”也将在室内展馆同时举办。届时, 来自国内外、省内外的嘉宾和观众预计达到5万人以上。

现代化大农业 篇9

2009年7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给垦区开发建设以“现代化大农业排头兵”的高度评价, 并提出提高“三个能力”建设即:农业现代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生产能力。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 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垦区六十多年开发建设取得成就以及对国家突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非常鼓舞人心, 同时, 提高“三个能力”建设, 尤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是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和国家对垦区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是依靠科技实现垦区跨越发展的历史责任。只有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垦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从新世纪新阶段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理清发展思路, 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夯实发展基础, 增强发展后劲, 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既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垦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更是农场职工以及带动周边农村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科学内涵

(一) 建设现代化农业, 提高现代装备能力是支撑

毛泽东同志早在1959年就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现代装备能力是农业现代化的最主要标志, 是构成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主导方面。农业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必须进行种植业生产各要素的技术改造, 把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将农业发展建立在现代装备的基础上。劳动手段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这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对垦区提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希望和要求, 是对农业现代化这一提法的进一步升华, 不仅要求农业生产水平进入现代化, 同时要求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为此, 要求我们应大力开发农业技术装备, 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生物工程化和农产品加工的现代化, 以提高粮食单产, 增加总产, 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就是要创造、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的生产方式, 建立新的与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生产关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其中, 具有重大突破的原始创新成果, 对农业生产将产生历史性的、革命性的突破, 对改变现有农业增长方式,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加快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 农业自主创新是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支撑。

(三)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是根本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社会生产能力在农业部门的具体体现, 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总体水平的标志。发展农业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当前, 农垦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而且还体现在它是促进粮食增产、农场增收的结合点, 是化解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着力点, 是解决当前矛盾和关系长远发展的关键点。只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夯实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最终建设成现代化大农业。

二、强化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基础

黑龙江垦区拥有从总局、分局到农 (牧) 场比较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和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截至2010年, 拥有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农垦科学院为主要中心的19个科研所、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技术推广中心、113个技术推广站、6个企业研发中心、2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8个省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 拥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将近8万人。垦区这种农科教相互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把生产、科研、推广和应用等各环节紧密结合, 进而形成了以生产促进科研、科研带动生产的良性循环。同时, 垦区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 以单项技术突破上水平、集成配套技术增效益为目标, 狠抓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具体来看, 主要包括:一是加强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已经累计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三百多个, 垦区六大作物的优质良种覆盖率已达到100%;二是建立了保护性耕作和模式化栽培等一整套耕作制度与栽培模式;三是在6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 实行了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农业标准化, 且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四是垦区数字农业技术、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微生物代谢工程、精细加工技术、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取得新进展。通过农机农艺结合, 良种良法配套, 垦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7%以上,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以上。

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 一些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在逐步增强, 有效地提高了垦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水平;不断向市场推出多种粮油加工的新产品, 增加了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效益。

面向未来的发展需要, 黑龙江垦区建立健全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目前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 普通高等院校4所,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所, 普通中学138所, 并已为垦区培养出大中专以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接近10万人。坚持开展科技培训活动, 年均参加科技培训的人数占当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人数的80%以上, 增强了垦区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为扎实推进垦区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进步奠定了牢固的人才基础。

“十五”以来, 垦区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 (课题) 二百多个, 占总课题数的50%左右。截至2009年底, 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8项, 其中省科技进步奖53项,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5项, 总局科技进步奖128项, 通过总局级以上鉴定的成果共计244项, 其中16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5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强化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措施

(一) 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出台一系列的科技政策和制度, 指导科研主体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加大机制创新力度, 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大联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垦区科技创新能力。

(二) 加强科技投入, 强化企业创新能力

通过科技项目引导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垦区工业企业, 增强依靠科技发展强壮企业的意识, 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不断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技术、新产品。争取中央财政投入有较大增长, 在总局、分局和农场 (企业) 建立科技投入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垦区加快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的新机制。

(三) 实施科技兴垦和人才强垦战略, 为跨越发展培育智力创新团队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 通过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培养高层次科研创新领军人才;贯彻落实好国家、省以及总局科技人员各项政策, 培养一批垦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人才团队。

(四) 强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 发挥科技“强工”引领带动作用

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垦区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团队, 促进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

(五) 增强农场科技推广, 发挥“带农”示范辐射作用

坚持工作重心下移, 充分发挥农场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将科技入户和科技推广工作纳入农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任期目标。以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加工业为主线, 整合科技资源, 对共性科技需求和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 解决垦区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瓶颈问题。通过连续支持农场重大产业化项目, 着力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

(六) 推动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 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发挥垦区的对外合作优势, 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积极开展高新技术成果对接, 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巩固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 积极开拓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渠道, 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 以引进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 杜绝盲目引进与重复引进, 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 在科技政策上给予支持。

(七) 推动科学技术普及,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充分利用科技园区、工业参观走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图书室等平台, 以及新闻媒体等,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举办经常性的科普讲座和宣传报道, 促进科技知识在全社会广泛传播, 提高垦区职工群众的科技素养;加强科普信息网络等公共科普设施建设, 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 使科普资源得到更加广泛应用。

摘要:剖析黑龙江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科学内涵, 分析现代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强化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要加强科技体制创新,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投入, 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垦和人才强垦战略, 为跨越发展培育智力创新团队;强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 发挥科技“强工”引领带动作用;增强农场科技推广, 发挥“带农”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国内外科技合作;推动科学技术普及。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良恕.建设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3) .

[2]隋凤富.关于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几个问题[J].农场经济管理, 2009 (7) .

[3]马凤才, 孔海心.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比较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 2009 (10) .

现代化大农业 篇10

一、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 我校农学专业在实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 但在实践教学方面尚有一些问题亟待完善和改进。如何搞好实践教学, 国内外在认识和实践上尚不尽一致, 尚无一个可遵循的模式。因此, 针对我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探讨我校农学专业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开展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相近学科的相互渗透, 使农学专业涉及面进一步扩大, 其研究范围由微观更微观, 宏观更宏观, 微观中体现宏观, 宏观中又融汇微观。因此其理论要求更精湛, 实践要求更深人、更广泛。也就是知识和能力并重, 理论和实践并举。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首选的一个重要条件, 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而且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可见, 加强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 已在农学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尤其在目前专业实践教学下滑的情况下显得更为突出。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 进行本技能训练, 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综合素质, 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它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科研活动、专业劳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有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服务于一体, 具有转变学生思想、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培养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当前强调要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而实践教学倍受高校的高度重视。

二、开展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 随着农业科技生产发展和体制变化, 在我校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制中不少问题浮现出来, 原有的农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围绕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大田露地栽培作物, 涉及的专业内容窄, 已不适应招生计划的改变和新的人才质量要求, 对南方作物、中草药、经济作物栽培、育种以及保护地生产缺少实践环节和各项技能的训练。

我校虽然已设立农事操作或作物识别等部分实践环节, 使学生在所参加的农事实践中得到了相应的各项技能训练, 但大部分同学仍未能进入主动接受知识和训练的状态, 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的统一。尤其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待改进。传统实践课程中各项技能的训练强度不够, 学生独立操作的时间仍相对较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多, 以至于学生毕业后“后熟期”仍过长, 不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随着国营农场和科研机构的改制, 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相对困难, 学生生产实习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农学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安排困难增加, 因此, 急需重新研究新时期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实施院场共建、院企共建实习基地, 同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农学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措施及成效

1. 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教学实验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层次,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环节。

在学校投入教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为拓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综合性人才, 使学院向产、学、研综合方向发展。学院自己积极筹措资金或申请项目, 用来购买先进仪器设备, 改善实验条件。自2002年以来, 学院先后申报“国家农业部大豆种质资源改良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专业”“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寒地作物栽培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项目, 争取了2000多万元资金。这些资金的投入, 大大改善了我院实验室条件, 更新了实验设备, 同时也购进了一些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 使得学生在科研与实践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锻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地接触并使用这些仪器设备, 掌握这些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了解并掌握一些国际上先进的实验手段和技能,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2. 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优化了实验课程体系,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打破了实验依附于课堂教学的观念, 修改了农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进一步规范实验课程教学。根据学校面对全国招生的特点, 修改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在种植标本谱时, 除了北方常见作物外, 还增加了一些南方的作物种类, 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训练提高。

3. 加强实践环节的改革, 提高毕业生产实践效果

毕业生产实践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农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由于黑龙江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农业生产是1年1熟制, 完成一个作物生长周期需要1年, 所以学生完成一个农业科学研究周期需要较长时间, 而毕业实习往往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 这在时间上就产生了矛盾。另外,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又形成了完成毕业论文与单位工作实习之间的矛盾。为此我院对毕业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形成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分开与综合实习相融合进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均有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学生成绩考核办法等。

依据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 结合我校教学计划的总体安排, 从第6学期开始, 安排毕业论文的设计及研究, 主要在校内实习基地及实验室完成, 部分论文可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安排。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完成文献的查阅、试验方案的设计、试验内容的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论文的书写等整个毕业论文的实践过程, 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技能及方法、具备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毕业实习的完成同时又与综合实习相融合, 依据学生毕业论文的需要, 将每学期综合实习的实践安排在学生需要集中进行实验的时间, 一般分别安排在春季的播种期间和田间管理阶段, 便于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

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的第8~14周进行, 主要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 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及农场技术人员进行定点现场指导, 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尽可能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了学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八一农大精神。

通过毕业实践环节的改革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敬业和钻研精神, 也使学生学到许多实用的知识与技能,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4.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平台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 又是学生关于所学知识的领悟程度和动手能力的加强。因此, 增强应用型较强的内容, 强调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 将科研项目和生产实践中的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传授到学生中去,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学科及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实践教学的主线, 而这一主线的存在必须要有广阔的平台, 这一平台即是实习基地和实验室。针对这一环节, 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践场所, 除我院积极筹措基金建立实习基地外, 还利用平时进行实践、科研、社会服务之便, 通过多种渠道, 广设校外实习基地,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平台, 在原校区为了给学生创造这样的环境, 我院与密山市周边的853农场、850农场、857农场、8511农场、854农场、兴凯湖农场等20余个现代化国营农场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 并成为我院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随着学校整体搬迁到大庆, 由于新形势的变化, 我院还要服务大庆周边地区, 因此实习基地建设又有了新的空间及领域, 在农垦齐齐哈尔分局、农垦北安分局等地增设了10多个实习点, 并在高新区建立了供科研、教学实习集一体的大型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在现代化农场实习过程中, 能全面了解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的特点, 在农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切实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开阔了眼界。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刚刚开始, 在运行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使其日趋完善。通过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 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必将闯出一条新路, 为培养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文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特点, 探讨了我校农学专业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初步建立了适应新世纪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唯, 彭玉兰, 文晓洪, 李胜, 王惠丽.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0, l:100~104

[2]鄢高翔, 祁克宗.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33) 11:2176~2177

[3]王庭俊.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12~15

现代化大农业 篇11

一、黑龙江省涉农资金投入基本情况

近年来,中央、省和市县各级政府不断完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持续加大对“三农”工作投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

(一)涉农资金投入增长快、占比高。据统计,2010—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涉农专项资金1645.2亿元(中央1395.3亿元,省级249.9亿元)。涉农资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2.7%,高于同期全省公共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11个百分点。2010年,涉农资金投入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17.2%,2012年已提升到20.7%。

(二)支持范围广泛。近年来,各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理念和制度机制不断创新完善,逐步由过去重点支持农业生产向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以2012年涉农资金为例,中央和省共投入135项专项资金,在农业生产、政策补贴、财力补偿、流通加工、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城乡一体化建设等7个方面对“三农”工作予以支持。

(三)使用管理情况。按资金支持方式分类,主要有直接补贴、专项转移支付、政策支持三种方式。直接补贴方式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以及汽车(家电)下乡等补贴类资金;专项转移支付方式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生态、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专项资金;政策支持方式主要包括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退耕还林等专项资金。按资金管理模式分类,主要有两种模式: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分配的资金,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等专项资金;相关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管理分配的资金。按资金投入方式分类。主要包括直接补助、“以奖代补”、“以奖代投”、“先建后补”、“民办公助”、财政担保、贷款贴息等多元化投入方式。

二、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总量仍然不足。黑龙江省是转移支付大省,自身财力有限。近年来,尽管该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把各种资源要素重点向“三农”领域配置,不断加大涉农资金投入力度,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然还有较大差距。虽然中央财政近年来加大了对黑龙江省涉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但总量仍然不足,与黑龙江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还不相匹配。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达到1152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11791亿斤的9.8%。中央财政当年用于涉农方面的投入达到12287亿元,其中安排黑龙江省565.9亿元,仅占中央财政涉农投入总量的4.6%。同时,由于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县市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各市县对“三农”的投入十分有限。全省除哈尔滨、大庆和十强县等少数市县外,其他市县基本无力投入。

(二)资金投入尚未形成合力。按照分类统计,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涉农专项资金共有7大类135项,分属近20个政府部门管理,资金投入呈现点多面广、交叉重复和分配零散的特征。表面看照顾了各个方面的需求,实际上由于没有形成合力,很多涉农项目都投入不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由于相关部门对各项涉农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落实和资金使用要求存在差异甚至抵触,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衔接,导致各涉农项目之间难以有机融合,制约了涉农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作用的发挥。

(三)项目安排过于分散。按照现行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由于各项涉农项目缺少统一的总体规划,资金管理部门只能根据自身职能和建设需求,确定本级分管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支持重点,市县难以根据当地实际发展需求去选择合适项目,其结果导致各涉农项目各自为战,缺乏关联机制,不能与各项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加之部分单位还存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管理现象,造成涉农项目重复申报、多头管理、交叉安排、分散实施,导致涉农项目难以发挥应有效益。

(四)政策支持存在缺位。虽然国家现行的涉农政策已经覆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但由于黑龙江省各地资源禀赋、主导产业不同,特别是按照“两大平原”总体方案确定的10个方面38项建设任务要求相比,国家的现行政策还不能满足全面推进落实“两大平原”各项改革试验任务的需求。比如在黑土保护和治理、创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深松整地、农业产业化、良种研发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存在政策“空白”。

三、整合涉农资金的初步思路

鉴于黑龙江省涉农资金使用管理现状,迫切需要以整合资金为抓手,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进一步突破部门条框、专项规划以及资金管理办法限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资金整合工作开展的组织机构、总体规划、工作机制以及政策支撑体系,从而保障“两大平原”改革试验各项任务顺利开展。

(一)总体思路。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为统领,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创新机制、集中投入。着力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机制,创新涉农资金投入方式,完善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体系。搞好整合资金与各类专项建设规划有效衔接,实现涉农资金“投入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目标,保障“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各项任务顺利开展,为在全国率先实现涉农资金有效整合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二)整合原则。一是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建立各级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涉农资金整合组织领导,结合部门职能分工,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相互协调、全面推进的工作局面。二是分类施策、稳步推进。对现有的各类涉农资金进行全面清理统计,并结合资金性质和特点,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对不能纳入整合范围的资金,仍按原政策规定和渠道下达;对能够纳入整合范围的资金,整合统筹下达,并允许在同类别资金之间适当调剂。三是突出重点、统筹使用。以“两大平原”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为统领,分别制订详细具体的专项实施方案,并与现有的各类专项建设规划进行衔接,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安排,集中投入,最大限度发挥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完善机制、封闭运行。对于纳入整合范围的涉农资金,进一步完善整合后的资金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机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确保整合后的各项资金封闭运行和集中规范使用。

nlc202309031654

(三)整合范围。

按照“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试验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为了统一政策、便于操作,除了对“两大平原”覆盖的51个县(市、区)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外,将全省其他县(市、区)也一并纳入整合范围。资金整合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013年至2015年;第二阶段,从2016年至2020年。

整合工作要将目前中央、省和市县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进行梳理,对其中现代农业发展类、农村社会事业类和扶贫开发类3方面专项资金进行整合。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类。主要包括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保护、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节水增粮行动、重大水利工程、大型灌区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畜牧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森林生态培育与保护、农村环保等方面专项资金。二是农村社会事业类。主要包括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资金、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和危房改造、以工代赈、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等方面专项资金。三是扶贫开发类。主要包括财政扶贫专项和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等专项资金。

四、有关建议

涉农资金项目多头管理、分散投入的现状已经形成固化的部门利益,而整合资金势必触及部门利益。因此,在现行的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体制下推进资金整合,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省级层面成立由省领导为组长,各有关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各涉农部门为办公室成员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各市、县(市、区)也相应成立各级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组织领导。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议建立省级层面涉农资金整合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资金整合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在资金整合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障资金整合工作顺利实施。

(三)明确职责任务。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确定整合资金使用方向,下达年度具体工作方案编制指导性意见,审批各市县年度具体工作方案;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制定“两大平原”改革试验资金整合总体方案以及整合后的涉农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加强涉农资金使用日常监管。其他成员单位按照领导小组批复的市县具体工作方案,对本部门负责的实施项目进行检查指导,推进项目落实。

(四)强化资金监管。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有关要求,坚持推进整合与加强管理并重,对涉及资金整合的各专项规划、资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调整,制定涉农资金整合后的相关监督管理办法,确保整合后的涉农资金封闭运行,安全规范使用。

(五)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涉农资金整合分配绩效考核机制和通报制度。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下年度切块分配各市县(市、区)的涉农资金指标挂钩。加强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和考评,严格奖惩措施,及时总结推广涉农资金整合的典型经验,确保涉农资金充分发挥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

责任编辑 洪峰

现代化大农业 篇12

1 概念描述

1.1 农业大数据的定义及特征

1.1.1 定义

农业大数据是指在农业以及涉农相关领域所产生(或发生)的全样本(或多样本)不同类型数据的集合。

从已有的资料上看,关于农业大数据的定义有多种,大都从应用层面进行阐述,还没有形成被大家认可的综合性定义。以上定义是笔者基于多年从事农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实践得出的。

1.1.2 特征

农业大数据除了具有大数据的5个特征,即:数据量大、处理速度快、数据类型多、价值大、精确度高之外,还包含其独有的特征。

一是数据涉及领域广。农业大数据除涉及行业领域本身的数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的数据以及扩展至产前产后的生产资料、深加工、价格数据等,还涉及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其他行业的数据。例如:气象、环境、土地资源、市场价格、农业投资等数据。同时,农业数据不仅包括全国层面上的数据,还包括省市县乡村的数据。因此,农业数据涉及的领域面广量大是其基本特征。

二是数据跨越周期长。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和文化。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数据。诸如二十四节气,是祖先对农业历史数据产生规律性最经典的认知与预测,一直指导着农业生产。自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之后,记录和存储的历史数据也有三十多年历史。另一方面,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周期经过时间是较长的,同一类数据在一种作物生长周期中变化是较大的。例如:冬小麦生长,从播种到收获要经过7个多月时间,历经秋、冬、春、夏4个季节。小麦生长的温度、光照、积温、水盐动态等因子变化差异较大,直接影响冬小麦各个关键时期生长。因此无论从农业历史数据,还是实时发生的数据,其周期是较长的。

三是数据采集难度大。我国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大部分地区是靠天吃饭,加之土地集约化程度较低,这给数据收集工作造成较大困难。我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信息化水平低,加之农业基层人员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缺乏,农业数据采集手段较为原始。采集的与农业相关数据存放在不同的部门,缺乏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数据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不能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我国部分地区拥有大量的未开垦的盐碱地和荒漠化土地,许多农业相关数据几乎是空白,这些资源的开发依赖数据说话。对于这些地区而言,数据采集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四是数据处理较为繁杂。其一农业生产是自然、开放的,其数据也是相对分散的。其二农业生产制约因素较多(如气象、水利、土壤、环境、病虫害等),其维度众多;作物生长其关键期只有几个重要时期。其三农业两个界别(植物、动物界)分类较细,加之其它影响因素,数据标准制难以囊括全部。其四影响农业生产相关领域数据格式种类多、标准不统一等。这一切都会给数据处理造成诸多困难。

1.2 农业大数据技术定义

基于农业大数据概念及其特征,定义农业大数据技术。笔者认为,农业大数据技术是指利用全样本(或多样本)的农业数据为从事农业以及涉农相关领域不同类型群体提供服务的跨学科、跨领域众多技术的集成。

农业大数据技术包含以下几种技术。一是大数据采集预处理与存储管理技术;二是大数据计算与挖掘分析技术;三是大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呈现技术;四是大数据隐私与安全技术。

1.3 农业大数据工程定义

农业大数据工程是指在大数据理论指导下,运用农业大数据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水平的集成与应用。

农业大数据工程具有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特性,并且固化为一系列可遵循的程序、标准、规范。

1.4 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技术、农业大数据工程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数据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工程是保障。一方面,没有农业大数据,大数据技术是无米之炊;没有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工程不可能实施与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工程实施,可以更有效地修正、提高大数据技术;为大数据技术研究和数据工程开展提供更多数据资源服务。因此,三者是一个闭合的、相互作用的、不断提升的生态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

2 实施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的路径及主要内容

2.1 实施路径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必须围绕两条主线进行。第一条主线是:农业大数据共性技术这条主线;第二条主线是:农业大数据技术在农业农村具体领域应用这条主线。将农业大数据共性技术和农业农村具体领域需求相结合,通过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充分发挥农业大数据在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2.2 实施的主要内容

2.2.1 围绕农业大数据共性技术实施的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

一是围绕搭建大数据云平台实施筑云工程。筑云工程是实施现代农业大数据共性技术基础工程。云平台建设在云管端3个层面形成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整体解决方案。重点围绕农业农村解决数据分析、挖掘、应用的个性化软件需求和客户端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需求问题。使云平台发挥互联互通、方便使用的作用。

二是围绕数据存储实施数据库建设工程。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因此,实施农业数据库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数据资源有序管理和共享问题。农业数据库建设的重点是:农业数据的科学分类;农业数据的采集、入库,管理的标准规范和数据库相关技术。

三是围绕数据标准化实施大数据共享工程。农业数据的标准化是农业大数据共享应用的基础工程。只有建立农业大数据的标准化规范体系,才能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大数据共享应用平台和数据资源中心。农业数据标准化工程的重点是:农业数据的科学分类和农业数据学科框架体系建设。

四是围绕数据分析、挖掘、利用实施数据服务工程。采集农业数据的目的在于应用。从采集数据到应用数据,要经过数据清洗、入库、挖掘、分析、呈现等若干技术环节。实施数据服务工程的重点是:农业数据相关分析软件的自主开发、农业数据相关模型建立以及数据呈现技术的研发等。

2.2.2 围绕农业农村具体领域应用实施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

推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大数据支撑。种什么?怎么种?农产品销什么?如何销?农业企业赚什么?怎么赚?都需要靠数据说话。因此围绕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1)生产:实施精准化农业生产工程

精准化农业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作物生产而言,精准播种、施肥、施药、灌溉等,都需要数据支持。仅以氮肥为例,据统计,我国氮肥的全年利用率约为45%,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氮肥被浪费掉。我国每年浪费的氮肥相当于欧盟27个成员国施用氮肥的总量,可见资源浪费问题的严重性。另外,氮肥是由煤炭、天然气等转化过来的,因此提高氮肥利用率,就意味着保护了我国的煤炭、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利用大数据手段、方法实施精准化农业生产工程,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土地污染、节约能源、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等。

实施天地空一体化数据采集工程。实施精准化农业生产,靠农业数据支撑。那么农业生产数据从何而来?这就必须实施一系列数据获取工程。从土地自动获取数据,必须借助于物联网工程;从空中获取数据必须借助于无人机、遥感卫星等。实施天地空一体化数据采集工程,结合各地的历史数据,通过大数据手段,进行关联分析,可以有效地指导精准化农业生产。

实施农业技术装备智能化工程。实施农业技术装备智能化工程,是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需求。加强以信息化技术为先导的智能化、自动化农机技术与装备研究,应主要围绕传感器技术、农业信息监测、智能农机装备等重点,研究开发农业大数据协同、智能农业装备、农业机器人等农业生产智能技术,提高农业智能化装备水平。

实施农业环境监测工程。农业环境监测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手段获取农业(牧、渔)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并据此提出防治污染、保护农业环境对策的过程。监测对象主要是污染农区和主要经济农区的土壤、作物、大气、农用水质和渔业水域。实施农业环境监测工程,就是建立有关数据档案或数据库,对农业环境现状或影响进行评价,依据数据编报环境质量报告书,为防治污染、改善和保护农业环境提供服务。

(2)经营:实施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程

农产品经营策略是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既要产量高、质量好,又要销路好、价格高,是困扰农村生产者、经营者的重大问题。从农产品经营角度而言,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施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催生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是非常必要的。

实施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预测预警工程。依据大宗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及价格波动轨迹,实施主要农副产品如:粮食、畜牧、水果、蔬菜等市场价格预测预警工程。通过历史数据、现实数据分析,对未来价格波动提供预测、预警。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工程。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广泛应用,催生了许多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工程,就是充分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产生的数据,通过分析、挖掘,支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提高精准化营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组织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方式变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

(3)管理:实施农业农村综合治理工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户籍人口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因此,利用大数据手段,实施农业农村综合治理工程,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促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实施农村综合治理工程。利用大数据的手段与方法,实施农村综合治理工程,就是将村务公开、群体事件、环境卫生、乱搭乱建、违规占地、劳动力转移、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数据平台汇聚起来,进行相关分析。从安全稳定角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从民生角度,引导农民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从环境治理角度,找出脏乱差的根源,进行综合治理等等。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程,就是强化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工程示范基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和监管体系覆盖面;充分利用农产品数据资源和互联网信息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4)服务:实施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

实施农民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工程,就是推进信息化、大数据进村入户,切实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就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价格信息、劳动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信息、农业机械作业信息、科技致富信息、保险信息等服务;推进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3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的几点建议

3.1 解决数据来源问题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数据是基础。数据来源应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而且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要解决农业数据来源问题,一是建立并实施数据统一标准。从所属行业、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量、数据大小、数据格式、数据库版本、产生时间、更新频度、加密方法等进行描述等,形成农业大数据标准规范。二是对农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历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三是利用物联网、遥感、无人机、光谱等技术,对农业及其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四是完善现有数据采集体系,建立相对固定的数据采集、报送站,畅通报送渠道,加大报送人员的培训、补贴力度。

3.2 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数据共享是前提。在建立农业大数据标准规范的基础之上,大力推进数据共享工程。从政策、机制、管理、安全等方面,建立农业及相关部门国家级数据资源中心,搭建数据共享平台,使数据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3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试验示范是途径。建立示范基地,应选择信息化条件较好、思想意识开放、产业基础厚实、具有典型性的县域进行。通过试验示范,积累经验、认知规律、锻炼队伍、产生效益,为今后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3.4 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人才是保障。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应设立数据科学研究方向,着力培养跨界人才,尤其是计算机、经济管理与农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应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落地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高等农业院校还应加强农业信息员、农业基层人员等实用人员的专题培训,使他们会用、能用、管用、用得便捷。

4 结束语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只有明确思路、确定重点、搞好试点、稳步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才能为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插上大数据的翅膀。

摘要:通过对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技术、农业大数据工程定义的描述,论述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着重思考、研究与探讨了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的技术路线、详细内容,并提出了诸多建议。通过对实施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的思考,以期为政府决策、工程建设、研发方向、人才培养等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现代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思考

参考文献

[1]E.Wes Bethel,Hank Childs,Charles Hansen.High Performance Visualization[M].CRE Press,2012.

[2]Lee Rubao,Xu Zhiwei.Exploiting Stream Request Locality to Improve Query Throughput of a Data I NTEGRATION Systrm[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2009(10).

[3]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温孚江.大数据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5]赵国栋.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廸莉娅.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4):56-60.

[7]王峰.占领大数据产业链的价值高地[J].中国多媒体通信,2014(7):26-27.

[8]张玉香.关于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1):37-40.

上一篇:质量前景化下一篇:书籍设计的触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