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

2024-10-15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共11篇)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 篇1

山东是一个农机化大省, 玉米是山东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年种植面积一般在4400多万亩, 占全国的12%。进入21世纪, 我省小麦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以后, 我们把发展玉米生产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全省农机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2010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省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发展到5.85万台, 玉米机收率达到71.5%;今年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到6.9万台, 机收率达到80.8%, 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 也标志着我省粮食作物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在推进玉米生产尤其是玉米收获机械化中, 我们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的方针, 以农机化引领现代农业, 以农机化推广促进农艺革新发展, 使农机与农艺从结合到融合, 共同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是农机农艺结合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要求。农机农艺结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政府部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各级政府对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要求也越来越明确。今年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进一步把农机农艺融合作为农机化发展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 提出“适应农业标准化发展需要, 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机制, 加快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 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创造条件”。各市政府也都印发文件, 强调加强农机农艺结合, 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推进措施。全省农机和农业部门正按照各级政府的要求, 深入研究实施包括玉米生产在内的农机农艺融合, 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

二是深入开展农机农艺结合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了掌握农机农艺结合的内在规律, 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农机农艺结合的研究。与中国农大联合开展了《山东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研究》, 深入分析了农机与农艺方面制约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问题, 提出了农机农艺结合、推进收获机械化的对策措施。我省牵头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玉米标准化种植体系与收获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 结合山东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实际, 对玉米生产农机农艺结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提出了符合黄淮海地区农机农艺结合要求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和技术路线, 为农机农艺结合, 加快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是建立农机农业专家推动农机农艺结合的合作机制。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 需要农机和农业专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多次邀请全国农业、农机方面的院士、教授, 来山东考察指导玉米生产及机械化工作。随时组织省内农机专家和农科院、农业院校、农业推广机构的专家, 进行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工作交流和会商, 对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的效果进行评价。组织农业专家到玉米收获、播种机械生产企业考察、指导工作, 商讨改进和推广农业机械的大计。农机农艺专家会商交流机制的形成, 使专家们逐步形成了农机农艺结合的共识, 主动把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纳入了自己研究和工作的内容, 使农业技术和农机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相互交融, 相互支撑, 共同推进。

四是开创农业农机部门共推农机农艺结合的工作局面。农机农艺结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需要涉农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在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实践中, 农机和农业部门逐步认识了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农机与农艺结合上达成了共识。在工作中, 农机、农业部门主动征求对方的意见, 组织省农业机械推广站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联合制定颁发了《小麦机收、秸秆还田和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意见》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意见》, 针对玉米免耕播种、玉米联合收获等玉米生产全过程的播种模式、品种选择、机具配置、作业要求、技术规范、部门配合等提出了全面的技术和工作要求。在农机和农业部门的密切协作下, 小麦和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的两个“一条龙”技术模式, 在全省得到了有力的推广, 推动了玉米生产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

五是创建农机农艺结合的示范推广基地。为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 我省实施了以玉米生产机械化为首项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 省、市、县层层建立了玉米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依托创新示范基地, 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相互促进、探索路子、总结技术路线的要求, 从上至下地开展了农机与农艺结合、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创新工程。通过创新示范基地多年来的试验和研究, 总结形成了玉米机械播种、收获和秸秆还田的作业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探索形成了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玉米种植模式、管理方式和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 为推进玉米生产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提供了实践依据。

六是强化农机农艺结合的教育培训。为推动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知识的普及应用, 省、市农机部门分别组建了玉米机收和机械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宣讲团和宣讲分团, 吸收农机、农业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 深入基层, 宣讲、培训农机与农艺结合, 指导推广玉米机收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省农机主管部门每年举办农机局长培训班, 邀请农业专家授课。各级农业部门举办的培训班, 都邀请农机化推广人员讲授机具要求、机械作业规范等机械化技术;各级农机部门组织的农机化技术培训班, 也都邀请农业技术人员讲解栽培模式、品种要求等农艺技术, 不断提高了基层农机、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机农艺结合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增强了实施农机农艺结合的自觉性。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 篇2

课题组长:李安宁

杨敏丽

成员:涂志强

恽竹恬

卓杰强

杨 锋

李二超

纵观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在其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初期,毫无例外地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列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规范和促进本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40~7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其在财政、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支持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国家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法规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但都把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一个普遍性措施和有效途径,采取了具体的扶持促进政策措施,即使在其后的全面机械化发展阶段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之后,仍然继续实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政策,在已有的政策基础上有重点的强化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本国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发展。因此,对这些国家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我国制定、完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外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扶持政策

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是各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根据本国法律和WTO农业协议“绿箱”和“黄箱”政策,制定本国的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

——WTO“绿箱”政策是各国政府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领域。政府财政大多从以下5个方面实施国内支持,保障、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 展。

(1)在由公共基金或者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方面,各级财政可以支持:农业机械化科研开发、人员培训、培训设施建设、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产品鉴定与检测、农业机械化信息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种机械化农业示范工程。

(2)按照自然灾害救济支付条款,提供救灾农用柴油补贴。(3)通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投资支持,促进农产品产后处理技术,如烘干、保鲜等技术的发展。

(4)按照环境计划下的支付条款,通过资金投入,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示范。

(5)根据区域援助计划下的支付条款,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落后地区的农业机械化。

——利用“黄箱”政策,从效应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各国政府实际操作的支持政策主要有:

(1)向大型农业机械、先进适用机具的购买者提供直接补贴、长期优惠贷款,发挥政策调控功能。

(2)按照国际惯例对农用柴油进行价格补贴。

各国政府依照WTO农业协议给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空间和各国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制定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引导,二是扶持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组织,三是严格管理农机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售后服务。

(一)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引导

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引导以经济手段为主,往往采用政府投资、资金补贴、低息贷款和建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具有较大的扶持力度。

——对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或装备实施直接补贴、低息或贴息、购 机贷款担保等政府优惠贷款政策,是大多数国家尤其是WTO主要成员调动农民购置大型机具和设备积极性的主要促进措施。如日本政府对农民购买拖拉机、联合收获机、育苗设备、大型米面加工、烘干、储藏设备以及灌溉、施肥设备提供50%左右的补贴,补贴以外的费用政府通过长期低息贷款给予支持,利率一般比市场利率低30% ~ 60%。韩国政府向购买农机具的农民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建立了26个机械化插秧示范区和机械化插秧服务体系,中央、地方政府各出资20%,其余60%由政府向农民提供贷款。法国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由政府提供总投资20% ~ 30%的补贴,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可以得到50%以上农业信贷合作社贷款。澳大利亚政府对农场主购买新设备时提供18%的补贴。俄罗斯规定销售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和其他较贵的农业机械,购买者可以分期付款或者用5 ~ 7年无息贷款。美国各州均出台农业机械销售和使用的减免税政策。

——对农用柴油实行减税和补贴是WTO主要成员普遍执行的一个惯例。其目的是降低农业机械作业成本,减轻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负担。如韩国政府给农户提供比市场价格低50% ~ 80%的免税油。德国在农业政策中规定,农民用的柴油半价供应,政府实行25% ~ 50%的价格补贴,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为此每年支出4 ~ 5亿马克。美国政府对农用柴油实行免税政策。法国政府一直对农用燃料实行减税15%的优惠政策。50年代以来实行农用燃料减价,农用汽油减价达到30% ~ 45%,有些年份该项减免达到了法国整个农业预算的23%。

——重视农业机械化科研投入及技术推广。在70年代,美国农业科研经费每年就达15~20亿美元,近来仍在增加。科研经费的分配比例大致是公共研究系统和种子、农业机械、农业化工和食品等各类私营公司各占一半。此外,还专门拨出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以1977年的联邦预算为例,资助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就达2.4亿美元,用以向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宣传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强化农业机械化培训。很多国家尤其是WTO成员都把农民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由政府直接出资开展培训工作。目的是提高农业机械经营者的技术水平等基本素质,为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水平提供基础保障。

(二)引导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组织

为节约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多数国家鼓励支持成立各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组织,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1996年,法国居马的总投资额为15亿法郎,占农业投资总额的6%(1985年3%)。其中:优惠贷款占65%;自有资金占28%(1995年为22%);政府补贴占7%(1995年为12%)。韩国在1977 ~ 1986年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协、农地改良组合等机械化营农团购置农业机械,实行补助40%、贷款60%的全额支援供应方法。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各种农业机械化经营组织的建立和服务体系的完善。

(三)严格管理农机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售后服务

农机的质量、安全和售后服务,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关系到农机作业质量,关系到农机使用效率和效益,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各国对农机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售后服务都进行了严格管理。一方面,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实施管理,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对农机维修、配件供应进行引导与扶持。日本、韩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关于农机产品质量管理、安全技术规定和维修服务方面的规定。除日本、韩国之外,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都将农机产品质量保证、检测、控制等内容列入农业机械化法 4 律法规中,还制定了较完善的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新西兰1950年颁布《机械法》,主要内容是有关农业机械安全防护的技术规定,同时增加了农业机械事故的监理调查内容。日本在出台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前后,颁布了27个有关农业机械的安全防护标准。为提高售后服务水平,韩国政府规定制造厂和经销商必须设立一定数量的维修站,以便修理农机和提供零配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三级维修站:道级(相当于我国的省级)、市级和镇级,政府对各级维修站提供财政补贴。加拿大、法国等国规定各公司的农机产品必须保证10年内有零配件供应,对农机零配件供应予以免税等。

二、国外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的主要特点

(一)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期是政府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阶段

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期,由于农户在农业机械方面的投资能力比较弱,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直接提供高额的财政支持效果非常显著,对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农户投资能力不足的国家更是如此。各国政府在财政投资、信贷、补贴、税收等方面的支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其后的全面机械化发展阶段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之后,欧美等国家仍然继续将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当作政府支持农业的一个普遍性措施和有效途径。法国、韩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国家,通过国家政策支持进行土地整治,扩大经营规模,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告别了小农经济,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法国搞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土地集中”,实行规模经营,减少农民。1955年,法国1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有127万个,20年后减少到53万个,50公顷以上的大农场增加了4万多。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数的比例,50年代初近40%,到现在只有2.2%,农民平均占有土地达到10公顷以上。在着手 农地整治的同时,农业机械化也紧锣密鼓地迅速推开。在法国政府的头三个国民计划中,“农业装备现代化”被摆上突出位置。战后初期,国内生产资金极度匮乏,法国政府大胆向国外借款,先把农业机械化搞上去。农民购买农机具,不仅享受价格补贴,还能得到5年以上的低息贷款,金额占自筹资金的一半以上。农用内燃机和燃料全部免税,农业用电也远比工业便宜。为保证农业机械质量及其方便使用,政府颁发“特许权证”,指定专门企业,在各地建立销售、服务网点。1955年到1970年,各农场拖拉机占有量从3万台增加到170万台,联合收割机从4900部增加到10万部,其他现代化农用机械也很快普及。法国只用了15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政策的推动下,农场的规模扩大了,机械化的程度提高了,政府又不失时机,做起了“专业化”文章。农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效率越来越高,效益也越来越可观。法国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城市中等工资水平。6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政府调整思路,把扶持农业的重点放在生产、加工和销售领域,力图通过“产业化”,把本国农业做大做强。

1970年以前,韩国农业是以种植水稻为中心的劳动密集型小农经济结构。这一特点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的持续减少和农业用工费的急增,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日本经过40年实现的水稻生产机械化,韩国仅用了一半的时间。1970年以后,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时期,政府陆续出台了扶持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在农业机械的购置方面制定了补贴、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尤其是在1978年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后,农业生产转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机械技术阶段,政府的金融支持使得农业机械化在农户购买力很脆弱的状况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效果非常明显。

(二)将发展农业机械化纳入国家发展政策体系

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国家扶持。放眼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国 家通过立法和制定支持政策,将发展农业机械化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促进和引导本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是世界各国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加速转移,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人工成本上升,必然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国家的支持、推动必不可少。韩国连续实施了6个国家农业机械化事业五年计划,有重点地分步实施推进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日本《农业基本法》明确鼓励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合并土地和实行机械化等促进农业现代化,并据此采取了系列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意大利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农业发展十二年规划”和两个“农业计划”,建立发展农业“周转基金会”,以优惠利率为购买国产拖拉机的农户提供贷款和补贴,大大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法国在二战后头3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把农业装备现代化放在突出位置,推行“农业装备现代化和规模化”,用15年时间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三)建立、完善农业机械化法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是一个国家农业机械化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的建设,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和管理措施做出具体的规定,内容涉及农业机械化规划、资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安全、维修、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法规的形式有专门的法律,有在有关法律中做出专门规定,还有形式多种的法案、法令、规则、纲要和标准等。

日本在1953年制订《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后,曾经在1962、1965、1978、1983、1993等年份进行了多次修订,及时调整、修改其中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不一致的条文,并多次修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令。1961年制定了《农业现代化资金援助法》,此后,还先后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规则》、《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业务条例》和《农机销售、维修 的安全指导》等等配套法规。美国的农业立法比较完备,在农业法中对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机教育、科研、推广、产品质量鉴定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农机安全方面还有专门的《农业装备安全》法规。美国很多州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专门法律或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明确农业机械化内容,如《加州农场设备销售税和使用税条例》等。韩国在1978年制定并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此外还将农业机械化的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列入了《农渔业村发展特别措施法》、《农业机械附加价值税零税率法》、《农业机械用油税减免法》、《产业标准法》、《道路交通法》和《兵役法》等相关法律中。德国、法国、新西兰有专门的“机械法”或“农业机械法”等。

虽然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业机械化法规不尽相同,但在许多方面已基本形成了一些国际惯例,通过农业机械化法制法规建设,一方面明确规定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以及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支持方式和途径,另一方面将农机产品质量、农机经营、农业机械化教育与培训、农机使用与维修等内容都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明确农机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证、推动作用。

(四)多种政策手段并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

各国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政府都制定了农业机械化相关的扶持政策,如土地集中政策、农业专业化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农业生产价格补贴政策、农用燃油减税与补贴政策等。在资金扶持方面,采用了政府投资、资金补贴、低息贷款、建立基金等多种方式。根据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程度,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将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期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阶段,以财政支持政策为主,支持农业机械化购买、使用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总的趋势是在农业机械化发 展初期,财政支持尤其财政补贴力度较大,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后期,适当调整政策上的优惠。但是由于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即使是已经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财政支持仍然是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在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农户投资能力不足的国家更是如此。韩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1961 ~ 1966年,韩国农业机械的购置实行中央政府补助60%、自筹40%的以国家补助为主的支援方式。1967年开始利用对日(本)请求权资金进口并供应拖拉机、开沟机等大型农业机械,进口手扶拖拉机、动力喷粉喷雾机的部分零件,并以政府补贴的形式供应。

1967 ~ 1971年,韩国主要支援普及手扶拖拉机、动力喷粉喷雾机和水泵,以国家补助38%、地方政府补助2%、贷款25% ~ 40%,自筹20% ~ 35%的方法支援。

1972 ~ 1976年,韩国实施第一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这是其首次制定(国家)农业机械化计划。对动力喷粉喷雾机的购置实行政府补助2%、贷款63%、自筹35%的政策,对其他机种实行发放50% ~ 70%的贷款。政府支援农业机械购置的贷款资金主要来源于外国引进的贷款,发放贷款的数额为农业机械购置价格的60% ~ 70%,2 ~ 5年之间分期偿还。

1977 ~ 1981年,韩国进入第二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重点发展插秧机和收获机械。对30公顷规模的农协、农地改良组合等营农机械化中心,实行补助40%、贷款60%的全额支援供应方法。资金来源于1976的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和政府的预算。

1982 ~ 1986年,韩国实施第三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提出要在1987年全面实现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半山区实现50%机械化的目标。为促进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从1981年开始,组建经营规模为10公顷的机械化营农团,重点对机械化营农团购置拖拉机、插秧机、割捆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和干燥机等农业机械给予扶持。主要做法是:允许每个机械 化营农团以补助40%、贷款60%的形式购置5台农机。农业机械购置资金来源于1981年设立的农业机械化促进基金、国民投资基金、外国贷款资金、特财资金和农协资金等。到1986年,韩国的水田耕整地机械化程度、插秧机械化程度、收获机械化程度、植保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 70%、28%、27%和79%。

1987~1991年,韩国进入第四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提出到1991年水稻栽培机械化程度提高到90%的发展目标。并将机械化营农团划分为大规模和小规模机械化营农团,以平原地区为中心,组建10公顷以上耕地的大规模机械化营农团,供应大型机械;而小规模机械化营农团以半山区为中心,在有5公顷以上的耕地面积的地方组建,供应插秧机和小型联合收获机。主要做法是:对机械化营农团购置农业机械实行补助50%,贷款40%,自筹10%;为促进旱田作业机械化开发了管理机,以补贴20%的形式支持;对一般农户实行贷款60% ~ 90%的政策。到1991年,韩国水田耕整地机械化程度、插秧机械化程度、收获机械化程度、植保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87%、85%、80%和93%。

1992 ~ 1996年,韩国实施第六个农业机械化五年计划,提出到1996年全面实现水田机械化,大力促进园艺、畜牧业等旱田作业机械化和设施自动化,大力促进产后机械化,培养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从1993年起利用5年时间实行农业机械半价供应,即对一般农户,农业机械价格在200万元以下时补助50%,超过200万元补助100万元;对农业机械组织(农业会社法人、作业班等共同利用组织)和粮食专业户补贴事业费的50%。到1996年,水田耕整地机械化程度、插秧机械化程度、收获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8%、97%、96%,达到先进国家水平。韩国农业机械的半价供应实行到1997年,随后以低息贷款为主。

法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期,国家对农机购买者给予补贴、优惠贷款等扶持政策,以鼓励高效低耗、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化机具的研发、生产与 推广。政府直接给予农民的补贴占到农业机械投资额的20%~30%。目前农业机械化处于稳定发展时期,补贴、优惠贷款等鼓励政策已较少使用,但农机用油补贴政策一直在执行中。目前农业机械化政策更多地体现在保护使用者安全、降低劳动强度和保护环境、利于国土整治等方面。1960年,法国颁布了《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方针》,2000年对该指导方针进行了补充修订,增加了农业机械作业的环保要求。为保证偏远地区土地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政府仍然为当地农民提供购买农机具的补贴资金。

英国1938年用于农业机械化方面的费用是1400多万英镑,1948年为4390万英镑,70年代初每年的费用超过8000万英镑,到1979年用于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投资为5.81亿英镑,占全部农业投入的13.4%。日本在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贴曾经达到80%。德国对农用柴油实行25% ~ 50%的价格补贴。美国对农用燃油实行免税政策。

(五)始终将农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作为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发达国家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并向农业现代化发展,扶持、推动科研先行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国家都建立起相当完整的农机科研、开发体系,不但国家有专门的农机科研机构,农机企业也有专门的农机科研机构。农机科研机构不仅数量众多、阵容庞大,科研设备亦相当先进齐备,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机科研进行补助、资助,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开发创造了十分良好的条件。法国、日本、韩国等国中央专门成立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农业机械的应用、研究、实验和鉴定,农业机械化的经济分析,农机专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发行,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农机教材、书刊的编写出版等。还承担民间机构实施风险较大的基础实验研究、开发改造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很多国家为提高本国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农机技术培训都制定了支持政策。通过教育和培 训,无论是农场主还是一般农民,知识都比较丰富,能够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各种车辆的使用、维护和修理,懂得使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和通信工具,具备环保、园艺、法律等多种学科专业知识,工作质量好、工作效率高。日本中央和各道、府、县都设立了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为农民讲授驾驶技术、操作方法以及保养、检查的有关知识。政府对地方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的建设、活动经费以及对社会培训农民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补贴一半经费。对扩建这些机构及引进新教材方面实行扩大补助。韩国农村振兴厅设立农民训练所、各道设立农民训练院,各郡设立农业机械训练场,实行免费培训政策。中央实施针对农村指导公务及教官要员的专门技木训练;道、市、郡以机械化营农组织的基干要员和农业机械实际需要者以及妇女为对象,实施以农业机械的驾驶操作、维修等实用技术实习为中心的基本技术训练。

(六)大力鼓励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 如何提高农机装备使用效率,降低其使用成本,始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机共同利用,是各国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美、德、日、法、韩等农业机械化高度发达国家,除了有健全的管理指导体系外,还建立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推进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这些服务组织不仅为农民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提高了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加速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在代表农民和农机企业利益,反映农民要求、沟通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各国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的主要特点:一是鼓励扶持合作购机,共同使用,提高农机利用效率。二是支持保障服务组织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农民加入组织比较普遍;三是合作内容广泛,涉及农机购买、使用、销售、技术培训 信息交流等方面;四是政府对服务组织的减免赋税、优惠贷款等政策扶 持比较到位。

法国的共同使用农业机械合作社(CUMA,该组织只限于购买、使用农业机械方面的合作),是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法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些大型、专用农业机械,如经济作物作业机械、大型收获机械和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都通过合作社集体购买、使用,机具使用费比个人购机使用费低40%。有效解决了购买昂贵农机设备的资金困难,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居马”能够享受免交一切赋税的优待,还能获得优惠贷款,政府支持是这种合作组织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韩国政府在1971年实施了“农业机械共同利用计划”。该计划主要研讨了如何扶持农业机械利用组织和实施相关的技术培训问题,把共同利用组织分为以农民为中心的共同利用组织、农业团体为中心的利用组织和农业团体为中心、设置在示范区的利用组织3种类型分别加以扶持。如“营农机械银行”,主要利用农业机械完成农田作业,对具有操作能力的农户租赁农业机械和受委托代理经营农户租赁的农业机械,单独核算,政府在资金支援、宣传、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扶持。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营农机械银行”以及农协等购置农业机械,实行补助40%、贷款60%的全额支援供应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共同利用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德国50%的农业户是兼业农户,他们建立了农机使用联营社、互助组、机器出租站等组织,为农户服务。其中“农机环”世界闻名。日本战后采取一系列政策促进各种形式的互助形式,推进农业合作化,大力发展“农业机械银行”等农机共同利用组织。在西欧,农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机械应用、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美国为解决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单个农场难以办到的事情,除了有很多农业经营公司为农民提供服务,大量非盈利性的合作社在提供各种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合作社遍布各地并稳定发展,农机租赁公司、农机作业公司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达。除农业合作社中有农机服务项目外,还有农机协会等联系农机 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中介组织,既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经销农机产品,也开展农机具使用租赁活动。

由此可见,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化加快时期,各国政府毫无例外地都制定和出台扶持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支持力度都较大,保障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的建议

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面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任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5.85%,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快速发展。按照国际惯例,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加快工业化发展时期,是国家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借鉴国外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经验,依照WTO农业协议给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空间,对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落实和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继续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按照突出重点和兼顾特色的原则,向粮食等农产品大省倾斜、向主要农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倾斜、向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倾斜。进一步完善补贴办法,完善补贴制度,强化落实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巩固补贴成效,提高补贴效益。

(二)对重点环节农机作业实施专项补贴

根据国家农业发展目标、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情况,重点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的粮油生产机械化关键环节、保护生态环境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机作业环节进行专项补贴,以提高农机利用率,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三)实施农业机械用油优惠政策

对农用燃油实行减免税和价格补贴,是WTO成员国政府通过生产资料补贴给农民提供的间接性收入支持。我国应尽早实施农用燃油补贴政策,以降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建议在国家将要实施的燃油税改革中,对农业用油实行免税政策。并通过部门转移支付的方式,对田间作业用油实行30% ~ 40%的价格补贴。补贴对象以农业机械经营者为主。

(四)对农业机械生产、销售、使用实行减免税政策

建议进一步降低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增值税,拉动农机工业发展。逐步减免部分农业机械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积极引进我国急需的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进行试验推广。引进、开发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步伐。

(五)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引导农业机械经营服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行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培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训手段和设施,增强培训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分期分批对农民机手、农业机械专业户和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开展农业机械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利用政府补贴、部分出资、建立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规模。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济结构和新型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中介和合作组织。

(六)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

安排农业机械科技开发资金,对农业机械工业的技术创新给予重点支 持,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和示范推广,积极引导农业机械向智能化、标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进行精准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七)健全完善农业机械化法规体系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综述 篇3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农业遗产相关概念界定、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具体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程度,并通过前人的研究,得出该采取何种方式促进保护共同体的构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遗产保护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93-3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虽广受关注,但是就现有研究而言,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的系统性研究尚未出现,学术界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问题的研究还有诸多空白之处。从现实意义方面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有利于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意义方面看,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能够更好的促进其保护,为我们所研究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撑。

1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概念界定

1.1 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不仅可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要,且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闵庆文、孙业红(2009)在《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1]中提出的:农业文化遗产并非一般农业遗产,其在某种程度上更强调对生物的多样性保护。

苑利(2006)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2]中认为除普通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相关方面技术知识外,还包括合理结构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并划分为大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小农业文化遗产概念。

闵庆文(2007)《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3]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它主要希望传达的是人类长期生存下与自然形成的和谐的共存。与以往单纯层面的遗产保护方面相比,更强调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共生共存。

1.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源自对英文GIAHS 的翻译。联合国粮农组织对“Globally Important Ingeni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概念内涵的界定是:“农村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进化下形成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富含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满足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孙业红等人(2012)[4]认为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权威性的界定,相对于现代文明主要是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来说,农业在某种意义上也有遗产的味道。李文华院士认为“农业文化遗产除普通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同时包括结构合理、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闵庆文、孙业红和成升魁等人(2006)[5]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历史相对悠久且结构复杂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耕作方式。苑利、顾军等人(2012)[6]认为只要和历史上由中国农村人口创造并保存或传承至今的农业生产生活知识,都可称之为“农业文化遗产”。闵庆文(2012)[7]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的历史学家石声汉先生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3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

在现有的研究中,费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8]中认为共同体的理论的出发点是人的意志完善的统一体,并把它作为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的状态。共同体的类型主要是在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的群体(家庭、宗族)里实现的[20]。

但与此同时,齐格蒙特·鲍曼在《共同体》[9]中认为“共同体”一词的原文是community,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小规模的社区自发组织,也可指更高层次上的政治组织,而且还可指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总体,即民族共同体或国家共同体。既可指有形的共同体,也可指无形的共同体[21]。

关于共同体的研究,从近代到现代研究较少。李明[10]等人(2012)认为江苏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体尚未形成,给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形成了极大地制约。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迫切需要各领域保护主体联合起来,构建共同体,形成“统一战线”,以便有效地创新农业文化保护机制。

2 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意义

2.1 保护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实意义来说,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球重要文化遗产申报数量极其有限,条件要求高,很难对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当前,江苏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兴化垛田成为中国重要文化遗产20个候选项目之一,也是江苏唯一入选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虽然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体尚未形成,但是,相关学者已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给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提供了现实依据。并且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加全面的经验,为其进一步申报全球文化遗产奠定基础。

2.2 为今后保护开发机制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对江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刚刚起步,文献数量偏少。其次研究内容主要局限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意义及一般对策的探讨,而系统性、深入性的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还不多见。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研究江苏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共同体的开发,能够很好的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江苏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2.3 阐明构建保护机制的合理性及必然性

在现有的研究中,闵庆文、孙业红2009年《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11-22]中认为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业文明发展历史,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因此可以说,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式发展至今,有现实客观的必然性。

而刘朋飞、高启杰2008年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14]中指出根据农业与经济文化在不同社会阶段的关系演变,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并结合中国国情和现实社会情况,指出目前中国已进入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大环境,这些都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闵庆文2009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途径与近期主要任务》[11-22]中提到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积累的农产经验,形成了大量传统农业系统,所蕴含的丰富而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生态经济也不断地被发现,成为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在国际方面,VictoriaSekitoleke女士认为: 长期以来,中国劳动人民一直在探寻的适应自然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古代哲学色彩,在成为中国瑰宝的同时,也是全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开展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中国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及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困难

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区居民开始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农业正在不断消失。于艳邱[13]等人(2010)认为中国南疆地区发展,中国传统绿洲农业文化不断消失,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被废弃在仓库中,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也在被工业发展代替。袁俊[14]等人(2008)认为如果以经济发展区的思路去开发利用保护性的社会公益性遗产地, 必然导致遗产地的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 最终使农业文化遗产地遭到严重破坏,乃至消失。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很大挑战,社会普遍缺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王思明、李明[15]等人(2012)认为树立保护意识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条件。这已经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孙庆忠、关瑶[16](2012)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无法游离于世界市场体系之外运作,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不能仅仅凭借项目区或者当地政府的努力,而是需要建立多方合作的保护模式才能实现。李明、王思明[15]等人(2012)认为从理论上说,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遗产地农村居民,他们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农村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

3.2 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环境仍未得到解决

路璐[17]等人(2011)认为建立既有全国影响力又有江苏特色、江苏气派的农耕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李明、王思明[18]等人(2011)认为地方政府处于多重角色的冲突之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分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外部宏观环境较差。认为江苏政府、社会等对江苏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未达到一定高度,导致文化遗产遭到一定破坏。

卢勇[19](2011)认为,兴化垛田虽作为苏北地区唯一入编的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种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独特农业景观,各界关注甚少,在学术界甚至未有专文进行研究和论述,只是在文人墨客的散文游记中略有提及。

3.3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未形成有力的共同体

近年来,闵庆文等人大都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内容,并未有人研究关于农业共同体的构建问题。系统性、深入性的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研究还不多见,基于共同体制度创新视角的研究尚未出现。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兴化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堪忧。

3.4 认清保护的根本原因

而上述问题产生是由以下几个原因综合产生的,李明[20]等(2012)对此认为,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反思。

政府、社会和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意识淡薄,并且对传统文化存在相应的偏差。

尚未形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共同体,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不合理。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保护并不完善。

政府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缺乏战略规划。地方政府受人力、财力等因素制约不可能事事全面保护,但不能借此缘由无所作为。必须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战略研究,做到有规划的合理保护。

由于共同体构建研究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共同体研究文献数量偏少,研究内容尚未深入到共同体创建研究。政府及学者、社会大众等对共同体研究的意识较为薄弱,故存在诸多问题。

4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在今后的发展方面,开发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

既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又可以强化其对当地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同。通过这种适度旅游开发的方式,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以“生活相”代代传承的目标,使更多的民间组织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达到责、权、利的统一。

4.2 在社会参与方面,应提高保护意识

只有唤醒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各界的自觉保护意识,才可以有力保障农业文化遗产。

4.3 在保护机制创新方面

一是应该进行体制创新,从作为项目保护转变为成立专门的机制进行保护。政府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建议成立相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专门负责指导和实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二是应该创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与运作机制。借鉴国外经验,并加强多元化保护管理;三是需要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完善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政策。

4.4 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

可考虑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相应的保护制度,规范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保障各参与主体在利益分配上的公平。

4.5 考虑在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专门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

在人才队伍方面,可考虑由高校、科研院所、农业博物馆和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培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的专门人才,设立相关学科专业。最后在社会共同体方面,从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公共管理的角度,同时考虑政府部门、农业文化遗产管理涉及的非政府组织,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启动,虽然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理论观点和积极意见,为今后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目前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一是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的研究刚刚起步,文献数量极少;二是研究内容仅限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和旅游开发方面的经济价值探讨。就现有的研究而言,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的系统性研究尚未出现,学术界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价问题的研究还有诸多空白之处,对江苏文化遗产的研究刚刚起步,并且研究角度多为历史文化、一般管理和旅游开发等,从学科交叉角度的研究不多,而基于共同体制度创新视角的研究更是尚未出现。

参考文献

[1] 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31(6).

[2] 苑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2006,(6):168-175.

[3] 闵庆文.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J].古今农业,2007,(3):116-120.

[4] 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90-10493.

[5] 闵庆文,孙业红,成升魁,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7,27(5).

[6] 苑利,顾军.农业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初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

[7] 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J].农民科技培训,2012(9):22-24.

[8] 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881.

[9]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 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与怎样保护[J].中国农史,2012,(2).

[11] 闵庆文,张丹,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途径与近期主要任务——“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试点项目启动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古今农业,2009,2.

[12] 刘朋飞,高启杰,徐旺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J].古今农业,2008,(4):89-98.

[13] 于艳邱,严艳.基于保护视角的西北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新疆南疆绿洲农业系统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007):210-211.

[14] 袁俊,吴殿廷,肖敏.生态旅游: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制衡——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J].乡镇经济,2008,(2):74-77.

[15] 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

[16] 孙庆忠,关瑶.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路径与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

[17] 路璐,王思明.江苏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农史,2011,30(3):129-137.

[18] 王思明,卢勇.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 进展与变化[J].中国农史,2010(1):3-11.

[19] 李明,王思明.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实践探索[J].中国农史,2011,30(1):128-136.

[20] Tonnies F Community and Society , trans[J].Charles P. Loomis (New York),1957.

[21] Redfield R .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作者简介:郭琪,南京农业大学,研究方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构建;陈柳,南京农业大学,研究方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构建;冯威,南京农业大学,研究方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构建。

注:此项目为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立项,作为我们导师的子课题项目研究。导师信息:李明,南京农业大学教师,职称副教授,曾参与人文社科类项目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4-4-29 10:37:07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 篇4

关键词:研讨,农业机械,地域适应性,试验机制

1 建立完善应用试验机制的迫切性

1.1 新一轮快速发展已成定势

(1) 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已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机械尤其是大中型农业机械是绝对不可能的。用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替代原始落后的人畜力劳作已是大势所向, 农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日渐增加和迫切。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由于经济效益的拉动, 大批农民进城务工, 土地由老弱妇幼耕作, 劳动效率及劳动生产率较低, 农业生产难以保障。城镇化的推进, 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农民不愿从事“面对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劳动, 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取代人畜力劳作。

(3) 国家扶持政策加速推进。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逐年增加, 在2008年补贴40亿元的基础上, 2009年达到130亿元。加上省、市、县3级补贴也逐年加大, 形成对农机化的集中投资规模是农机化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而补贴发展的重点向15 kW以上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倾斜, 预计近期内其保有量将出现成倍增长趋势。

1.2 应用试验机制亟需强化

(1) 目前机制与发展不适应。集体经营农机的规范应用模式解体, 农机化发展由农民自主, 农机具开发市场化。其基本模式可归纳为:市场需求→研制开发→生产产品→演示推广→农民购置→投入生产应用。农业机械不同于工业和生活用机械, 它是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作业, 不同地域条件其性能发挥的差异性很大。因此, 缺少区域适应性试验环节, 往往造成农业机械应用达不到理想效果。

(2) 缺少应用试验影响发展。农民自由购置农业机械, 从一次推广演示或从网络查询或听别人介绍后就盲目购机应用, 有的农民说, 看演示介绍很好, 自己买下用得效果很差。尤其是大中型机具对环境条件有较高要求, 常发生问题, 故障不断, 难以连续作业, 甚至出现停机或毁机事故, 农民由此付出的损失和代价很大。以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例, 2008年山西省忻州市保有量57台, 平均单机年作业量66.7 hm2, 其中一个拥有10台收获机的县年平均单机作业仅20 hm2。究其原因主要是机具的适应性差, 操作技术没掌握, 达不到机具的应用效果, 极大地影响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

1.3 健全应用试验机制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 农村劳动力的大批转移, 国家对农机化的大力扶持, 农业机械化新一轮发展高潮已经到来。在现有模式下大批农业机械进入生产应用, 缺乏科学合理的地域适应性应用试验环节, 将会极大地影响其先进高效性能的发挥, 从而制约农机化顺利发展。所以, 呼吁政府部门从农机化的发展现实出发, 尽快建立健全大中型农业机械应用试验机制, 以确保农业机械在不同地域条件都能发挥先进高效生产力的作用。

2 建立完善应用试验机制的构想

2.1 应用试验机制构想

从各地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机制的规模现状等不同情况出发, 实行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的方针。在成熟的农业机械进入全面推广应用前, 分别投入不同区域的应用试验基地进行适应性试验, 制定区域应用规范, 推荐给农民推广应用, 形成规范模式的应用试验机制。

2.2 应用试验机制实施思路

总体设想是以服务农业为宗旨, 给农民推荐适宜可行的农业机械, 实现规范化操作, 发挥农业机械先进高效作用。概括为“5句话27个字”, 即:国家政策扶持, 省级统筹规划, 分区域实施, 规范化操作, 制度化推进。

(1) 国家政策扶持。国家在制定农业机械补贴政策时, 对农机具的区域适应性应用试验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政府主管部门定期发布农业机械新产品技术信息;规定农业机械产品要明确区域应用适应性参数。

(2) 省级统筹规划。省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辖区内农业生产的自然、地理及气候等耕作条件和耕作制度进行分区划类, 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区域内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和适用的机械种类, 在各区域内建立农业机械应用试验基地。每年下达引进开发新机具应用试验项目计划, 并列入经费预算。

(3) 分区域实施。一般按地区或市域为单元, 依据省级规划建立农业机械应用试验基地和机构, 配备相应的动力机械、检测试验和小型改制设备。调查研究掌握新机具开发信息, 确定区域内引进应用的机具储备项目, 布点试验, 编制规程, 每年完成几项机具的应用试验。

(4) 规范化操作。按照农业机械的应用试验大纲实施操作, 设想程序为:储备机具项目→引进机具→分类布点→适应性试验→适应性改制→编制应用规范→培训操作人员→提供应用推广意见→进入大范围应用。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篇5

摘要: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已成共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使着农民增产、增收,如果没有机械化,就没有生命力,先进的农业技术不通过机械手段来实施,就不可能得到大面积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科学与农业机械化越来越密切,将逐步走上农机、农艺紧密结合、相互适应的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思路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农业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农业只有加快现代化进程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机械化的综合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1.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我国农业机械化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风雨之路,从总体上看,应该说成绩是主要的。从建国至今,我国的农业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8.22亿千瓦,是1949年8.01万千瓦的10000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95%;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6.75千瓦;拖拉机保有量2021.91万台,是1949报告7台的17.3万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2.68%。高性能、大功率的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大中型拖拉机、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和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保有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2008年底,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8%。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机作业领域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机标准化作业程度明显提高,集收获、耕整、播种于一体的机械化复式作业应用范围扩大,农业抢收抢种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国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通过农具改革,实施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948)项目等,加大了农业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制开发和扶持力度,推动了农业机械化部分“瓶颈”环节技术和技术集成问题的解决。农机工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了从农机生产弱国发展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支撑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2008年底全国农机制造企业约8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21家,农机工业总产值1915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103.7亿元)的18.5倍。我国农机对外开放领域也进一步扩大,成功地引进、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生产机械和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目前,我国农机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2.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

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生物技术的科学化,如不断培育和推广应用各种新的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利用、普及新的耕作栽培、饲养护育技术;二是劳动手段的机械化,即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体系,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劳动力形成配套的关系,从田

间作业、运输到精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机械化;三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将农业生产从缺乏分工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区域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形成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系。

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核心技术组成,农业机械化始终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决于农业一体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

3.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

(1)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首先,农民的生产工具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连续实施,促进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机具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实现了农机和农艺的紧密结合。其次,是农民素质提升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机化迫使广大农机使用者必须不断学习使用新知识、新技术,从而带动农村广大农民素质的快速提高。

(2)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农机化的不断推进,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工,部分农民转移进入二三产业。

(3)农民生存质量发生巨大变化。

农机化生产“少数拥有、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农机资源市场的有效配置。少数农机大户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广大“无机户”的生产问题,大大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满足了数万小规模农户农机化生产的需求。广大农民摆脱和摒弃了传统简陋农具和落后耕作方式的束缚,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一批批农民新村、农民公寓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了城镇化发展速度。

(4)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路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水平和效益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奋斗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为保障,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就是提高“三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实现“三个解放”,即: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解放出来,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达到“三个促进”,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面貌变化。

因此,农业机械化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不可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农机化研究 2007(1)农业机械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贡献。

2.农机化研究 2007(3)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农机化研究 2010(3)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推进研究。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69-04

一、前言

优化设计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最初在20世纪50年代,应用数学领域发展形成了以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数学规划理论,应用于解决工程设计问题,形成了工程设计的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随着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优化设计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优化设计在农业工程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中,开设优化设计课程,学习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优化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优化设计》课程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昆明理工大学工学专业之一,其开设背景是2000年5月,根据昆明理工大学的综合办学条件,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西部开发和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针对以工业化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对农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经有关专家认真论证研究后,昆明理工大学于成立了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建院以来,在学校领导下,农业工程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办学规模、实验室建设、科研建设、对外联合办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积极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作贡献。学院坚持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在理工大学综合办学条件下农业工程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现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和园林四个本科专业,设有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昆明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具有特色和优势。昆明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建设理、工、文、法、经、管多科性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为我省和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昆明理工大学理、工、文、法、经、管多科性协调发展,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科综合优势十分明显,而且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学科基础正是学校的一批优势学科。这就使得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能很好地汲取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学科交叉中获得新的生长点,使专业得到再生和发展。同样,依托学校理工综合优势,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将形成有利条件。与从农业院校中成长起来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相比,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上具有无以比拟的优势。《优化设计》课程正是突出专业理工特色和优势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优化设计》课程一直列为学科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工程设计能力,突出学生的理工优势和特色。

三、《优化设计》课程特点

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课程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优化设计》课程以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强化基础,恰当拓宽,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向以“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素质”综合培养目标的教育体系转化。《优化设计》课程将“基本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思想”紧密结合,着重介绍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习优化设计方法的实用程序,使学生在学习“优化设计方法”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工程应用能力的训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通过《优化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熟悉常用工程软件的优化分析和计算的功能,了解优化设计在工程设计方面的应用。所以,学生应达到下列四个基本要求,一是树立工程优化设计和优化决策的思想;二是掌握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三是了解常用工程软件进行优化分析和计算的功能;四是具有解决工程设计中一般优化设计问题的能力。优化设计的教学大都是基于机械优化设计的。因此,以优化设计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将优化设计方法用于机械设计中,形成了机械优化设计,成为优化设计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内容。机械优化设计是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国内大多数机械类本科专业中,大都开设了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一定基础。甚至也有很多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有机械《优化设计》课程,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学习。《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从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因此,结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开展《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内容改革

从我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对《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把《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篇进行教学。

1.基础篇。主要教学内容为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和数学基础。①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传统设计与优化设计的区别;了解设计参数和设计变量的概念;熟悉目标函数的概念和表达形式。②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熟悉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分析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是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表达形式,它反映了优化设计问题中各个主要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③优化设计的数学基础,优化设计的几何意义,多维函数的方向导数、梯度和海赛矩阵,无约束目标函数的极值条件等。

2.应用篇。通过优化设计的具体应用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体验优化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各种优化方法应用,主要教学内容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选择,具体应用实例既包括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实例,也提供体现专业特点、结合专业的优化设计应用实例。具有代表性的机械优化设计实例教学内容可选择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链传动优化设计、齿轮传动优化设计、螺栓组联接的优化设计、弹簧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等。为农业机械优化设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分析中,引入优化设计方法,形成优化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先进设计方法,是现代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对提高产品设计水平,缩短设计周期,使设计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和启发学生,为工程设计高级应用奠定基础,其内容可选择介绍MATLAB软件的优化函数及应用实例,三维设计软件PRO/E的建模和优化分析实例,ADAMS软件中的机构优化应用实例,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ANSYS中的优化应用实例等。对于学生缺乏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很难体验到优化设计的优越性,可通过使用优化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先进设计分析软件来做一些典型优化设计的实例,例如,使PRO/E进行三维建模,使用ADAMS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使用ANSYS进行力学、动态性能的优化分析,这些软件都具有可视化、直观形象的特点,并有强大的分析功能。

3.专业应用篇。以农业机械的优化设计为主要内容,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机械的优化设计作为教学内容。例如,以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优化设计为基础,联系机械设计课程里面学习过的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然后拓展到农业机械学里的插秧机的插秧机构、联合收割机割台的曲柄滑块机构等。我国农业机械的设计大多采用传统设计模式,需要在初步设计之后建立实物模型,然后对实物模型反复进行实验和改进设计,设计周期长,对农机产品试验的季节性不适应,导致我国农机开发效率低,产品性能差。有学者认为我国现有农机产品水平与国外相比要差2~4代,时间约30年。先进的设计技术作为现代设计的前提与核心,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农业机械的优化设计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的设计水平,可缩短设计开发周期,提高设计开发效率和产品性能。因此,要实现我国农机装备设计水平的跨越式、高速度发展,优化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先进设计方法的全面应用将成为必要途径。

五、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优化设计》课程的特点,造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会存在一定困难,《优化设计》课程大部分讲授内容在于各种基本优化算法,理论性强,涉及数学知识多,又比较抽象;学生无法实际看到或想象到算法的执行过程与数据的动态变化,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乏味、不直观、难理解。教师讲解也十分费力。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实际工程设计经验,设计体验不多,学生不能直观地、实时地看到不同设计变量条件下,产品的设计指标的变化情况,甚至连简单的外观形状尺寸的变化都难以直观看到,更不要说深一步的力学性能、运动学性能、动力学性能以及功能等的变化了,所以,很难体验到优化设计的优越性。为改进《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更紧密地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应开展农业机械优化设计的案例教学方法研究。农业机械优化设计案例教学法,案例的呈现放在理论知识介绍之前,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各种优化方法。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将问题引入,选择案例要与教学内容密切配合,能实践相应的优化理论与方法,同时又要与学生学过的课程衔接,结合学生学习的农业机械学、汽车与拖拉机学等专业课程。例如,可选择的案例,耕整机齿轮传动箱的优化设计、拖拉机齿轮传动箱的优化设计、旋耕机总体参数的优化设计,水稻插秧机曲柄摇杆分插机构的优化设计。基于Pro/E软件的播种机驱动轴的优化设计。在进行专业性强的优化设计案例时,可先回顾常见机构与通用零部件的优化设计,然后联系到农业机械的优化设计案例。这样做既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复习,又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能启发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

六、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方面。网络教学平台作为网络教学的载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方法,扩大教学空间,平衡教学资源,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网络教学平台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它以“课程教与学”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在线学习环境,通过平台学生可以查看课程基本信息、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利用教学邮箱、课程论坛等进行师生交流互动,可以方便的提交作业,参与课程调查与在线测试,极大的拓宽了课程教与学的空间。优化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崭新的教与学的环境。

1.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基于昆明理工大学教育在线,所构建的《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分为课程基本信息、教学材料、作业与考试、师生交流与互动四大功能模块,具体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教学材料、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教学笔记、个人资源、研究型教学、课程作业、在线测试、试题试卷库、课程管理等栏目内容的建设。以下分别对各功能简要说明。(1)课程介绍。可查看《优化设计》课程的介绍,主要介绍优化设计的课程沿革,课程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教材与参考书目。如果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可以对课程介绍进行编辑、修改和完善。(2)教学大纲。可查看《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说明《优化设计》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主要教学内容等。如果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可以对教学大纲进行编辑、修改和完善。(3)教学日历。可查看《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日历。主要说明《优化设计》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安排。如果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可以对教学日历进行编辑、修改和完善。(4)教师信息。可查看《优化设计》课程的任课教师信息,如果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可以对教师本人的信息进行编辑。如果有多个任课教师,那么每一个任课教师除了可以浏览本人的简介信息外,还可以浏览其他教师的简介信息,但只能对本人的简介信息进行编辑修改。(5)教学材料。提供《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课件、多媒体资料、专业论文、视频文件等教学资料的浏览、查阅和下载。如果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可对教学材料进行管理。编辑教学材料内容可以采取四种方式:在线编辑、上传文件、添加URL、引入个人资源。教师可以在线编辑材料内容;可以将本地文件上传后作为材料内容;可以填写URL网址作为材料内容;还可以将本人“个人资源”栏目中的素材引入至教学讲义。(6)课程通知。可查看《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通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教师可以添加新的课程通知,或者对已有的课程通知进行修改或删除操作。(7)课程问卷。在课程问卷页面中,可以参加问卷调查。如果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可设计新问卷并进行添加问卷操作。学生可以参加问卷调查,可以填写调查问卷。教师可以查看问卷调查结果。(8)教学邮箱。《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为注册用户提供了收、发系统内部邮件的功能。教学邮箱的使用方法与其他Web邮箱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9)教学日志。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可以方便地创建新的教学日志。(10)个人资源。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可建立个人资源目录结构。可编辑个人资源。编辑个人资源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在线编辑、上传文件、添加URL。教师可以在线编辑个人资源;可以将本地文件上传后作为个人资源;可以填写URL网址作为个人资源。教师在编辑教学材料过程中,可以对个人资源进行引用。(11)研究型教学。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进入研究型教学管理。可完成创建新主题的操作。学生就可以参与该主题探究活动。主题探究小组可以由教师建立,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建立。(12)课程作业。学生可以在线编辑并提交课程作业,查看教师对作业的批阅情况,以及作业成绩统计信息。如果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教师可使用“作业模板管理”、“作业管理”和“统计分析”。(13)试题试卷库。学生可以浏览、查询试题,查看试题属性及答案。学生还可以查询试卷、查看试卷属性、下载试卷及参考答案。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教师可以使用“知识点维护”、“试题库维护”和“试卷库维护”。可以添加新试卷。(14)在线测试。学生可进入测试页面,填写答卷。填写完毕,结束测试后,向教师提交答卷。则相应的在线测试答卷将被提交给教师。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可生成在线测试的试题。在线测试的试题来源于“试题试卷库”。可选择“试题库”,也可选择的是“试卷库”。(15)课程管理。包括教学栏目管理,课程元数据管理,选课学生管理,任课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统计。课程元数据管理。分别对章节、课次、知识点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维护。选课学生管理。教师可以添加选课学生,并对选课学生的课程学习记录信息进行查看。选课申请管理。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教师可对申请选课学生进行“审批”,审批通过,该学生成为选课学生。审批不通过,该学生不能成为选课学生。任课教师管理。主讲教师可以添加任课教师,并查看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记录。主讲教师还可以对任课教师所能够使用的教学功能模块的权限进行设置。学生学习统计。教师可以查看相应学生的课程学习记录。

2.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利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应用实践。分别在2009学年、2010学年、2011学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级、2007级、2008级学生中应用,推进了《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创造了一个新的教与学的环境。提高了《优化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推进网络课程的有效应用。应用情况总结如下:(1)网络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网络教学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进行学习。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网络教学情况可进行自动统计,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例如,统计学生在课程论坛发表话题次数、课程论坛回文次数、阅读课程通知次数、阅读课程教学材料次数、上交课程作业次数、参与课程问卷调查次数、学习笔记数量、向教师提问次数、阅读试题库试题或试卷库试卷次数等。这样,有助于督促学生加强对课程的自主学习。(2)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条件,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较好的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优化设计》课程开课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来完成网络教学的各项任务,把学习个体的多样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3)网络教学有助于学生共享教学资源,平衡差异。传统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强、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能够收集、掌握和获取较多的教学资源,而学习能力弱、学习较为被动的学生获取教学资源较少。《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各种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学生能较方便地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教学由于具有资源集中、远程传输、近实时性的特点。通过网络即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让教学资源可以服务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了个性化学生的不同需求。

结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从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开展《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和组织,增加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同时,紧密地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开展农业机械优化设计的案例教学方法研究。以《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开展《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总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将提高《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全颖,赖一楠,白清顺.机械优化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郭仁生,苏君,卢洪胜.优化设计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李旻,黄平.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工程师,2011,(8):18-19.

基金项目:昆明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昆明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项目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 篇7

1 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概念

现代农业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 提高农事工作效率、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利用科学手段建立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在不同的国家对现代农业的定义不相同, 现代农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而西方的欧美国家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就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日本也紧随其后。

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科学技术将高科技的农事工具运用于农业生产中从而达到减轻劳动力、提高农事效率、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在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 50年代~60年代期间运用犁等工具, 到了70、80年代出现了拖拉机, 90年代则播种机和收割机已经成为农事的主要工具, 进入21世纪, 则大部分地区使用大型的全自动农事机器。

2 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的标志主要是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和效益的高低。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作为检验是否达到现代农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农业机械化则能够极大的提高农业劳动的生产率, 最大程度发挥农田的生产力, 减少农事劳动, 改变农田以及农业的自然属性, 因此, 农业现代化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乡村道路、灌溉设施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和一体化建设逐步完善, 如果传统农业无法改变的话就无法为其他行业打好基础, 因此, 农业机械化成为现代农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只有全面推广与应用机械化才能提高产量, 将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农民才有精力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其他非农产业。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机械化操作可以替代农民从事农事工作。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特点就是高效。利用机械化生产, 可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节约成本, 人力劳动的节约;机械化收割可以赶时节, 减少了因来不及收割而造成粮食损害;可以合理灌溉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合理施肥降低了肥料成本, 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3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据统计分析, 目前我国的大型拖拉机约3.75万台, 中型拖拉机42.3万台, 场上作业机械共32.2万台, 农作物收获机械累计达106.23万台。从数据分析来看, 我国机械化设备运用相对较多, 但是还没有形成大型的全自动的农业机械化。

农民购买机械设备的欲望不强烈。由于购买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成本较高, 农民缺乏长远的眼光, 更多的是关注于眼前的利益, 高成本成为制约农民购买机械设备的主要障碍;由于缺乏相关的农技培训, 很多农民无法真正的发挥农机设备的功能, 造成农机设备的闲置和资源浪费;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水平发展不均匀, 北方地区相对落后;主要的农业机械设备种类相对单一, 不能因地制宜, 按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造出适合于不同地形的设备。

4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相关对策

由于农机设备投入较大, 农民负担不起, 建议政府加大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投资, 比如通过农机补贴等形式鼓励农民购买机械设备, 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 以促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由于缺乏专业的农技人员, 造成农机设备浪费, 农业推广站以及农广校要加大农技培训力度, 每个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技培训, 每个村应该选派出几名人员进行重点培训, 熟练掌握农机操作技能, 以确保农业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

应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以及现场宣讲、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的好处和所带来的收益, 并且意识到将来我国的农业必然是现代化的、机械化的农业, 借此克服农民主观不愿意购买的情绪。

参考文献

[1]马柳叶.关于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讨论[J].现代农业, 2011 (08) :110-111.

[2]陈锐, 魏津瑜, 毕然.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机化, 2009 (01) :21-24.

[3]杨敏丽, 白人朴, 刘敏.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05, 36 (7) :68-72.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 篇8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想要实现农业健康发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一定要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在农业领域实现全面的现代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

(一)节约生产成本

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不仅能够增加机械设备的工作量,减少机械损耗,同时还能够通过机械化实现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可以避免机械使用不合理、机械状态不佳以及机械购置重复的情况,进而增加生产成本。农业实现机械化能够突破传统农业经营的界限,实现规模化生产,进而根据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行科学交易,扩大机械生产效率和规模,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3]。

(二)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全面机械化可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为大规模以及高效率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还可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对土地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的利用效率,可以提高农产品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优化农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力。

(三)实现农民增收

农业全面机械化可以节约生产成本,优化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生产,增加土地收入。同时,农业全面机械化还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为农民开展副业提供机会和时间,进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4]。

(四)提高产品质量

农业全面机械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质量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当前,人们都提倡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对农民增收以及企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农业实现机械化,在生产环节中采用机械操作,可以改善人力或者畜力带来的弊端,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起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作用。

(五)提高抗病能力

农业实现机械化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农产品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例如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可以实现及时收割,防止农作物霉变、发芽或者被老鼠啃食,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产品的抗害能力[5]。

二、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相关措施

(一)加大投入力度

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是当前我国农业建设的关键内容,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劳动利用率以及土地使用率,因此一定要给与充分的重视。在农业实现机械化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利用专项资金,支持农户购买农用机械,给予农户政策的扶持和倾斜。同时,还要结合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对农业机械化加大投入,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提高我国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6]。

(二)提高作业效率

农业机械化具有科技水平高、消耗低、效益高以及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因此,农机可以充分提高作业效率,为农户生产实现规模化。为了充分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传统农机进行改造,优化装备结构,合理配置农机,提高其科技含量,降低能耗,进而提高我国农业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转移剩余劳动力

根据市场价值规律,如果农村劳动力过多,会降低劳动力价格,导致农机生产的成本高于劳动力生产成本,会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程度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劳动力过多还会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因此,相关部门要尽量转移农村的过多劳动力,利用人力资源,将过多的劳动力安置到服务以及制造等行业中,实现人力资源优化,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农村经济增长[7]。

(四)鼓励农户购买机械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调动农户购买农机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经济补贴以及政策优惠等形式,国家还要提高农机的引导型和公益性,长期的向农户发放补贴资金,提高农户对农机的购买力以及购买热情。同时,国家以及相关部门要重点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农机网络建设、农机科研合作以及农机示范园的发展,带有公益性的农机培训机构以及推广机构其所需费用要由国家以及政府承担。农业实现机械化可以促进农民增效,进而拓阔农民视野,激发农民开展二次学习,普及落后地区的农用机械化程度,购买效益好、效率高以及能耗小的农用机械,推广高效能、多功能复杂的大型机械,加快我国农业新旧机械的更换速度。

综上,农业全面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巨大贡献,可以实效大规模以及高效率生产,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同时,科学使用机械化进行作业,也可以改善耕种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民经济增收,为我国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迎.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

[2]施丽娟.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3):19-19.

[3]海婷婷,蒋汉舟.关于农业机械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5,(12):35-35.

[4]桑胜,周静.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9,31(4):34-37.

[4]张晓莉,魏巍.新疆兵团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3,(10):34-38.

[5]陈文金,饶志坚.云南省农业机械化、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6):108-110,115.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 篇9

1.1 农业机械化对于劳作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

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最具明显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由生产效率计算公式可知, 在相同的农业生产过程中, 运用最少的劳动力获得最多的劳动成果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而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以极大的降低劳动力, 并提升劳动效率。劳动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的改善与农作物产量的增长。农业机械化引领农业生产由传统向现代化的变革方向, 把农业生产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促使更多的人进入工业体系创造效益。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则保证了整个国家对于粮食供应的安全与可靠。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民在耕作、种植直至农产品的收获的质量, 缩短了农业生产时间, 并促使农业在面临自然灾害时能有更多的选择。

1.2 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新型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与推广的载体, 并促使一部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生物技术得到实施, 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口众多, 而保证粮食供应的稳定是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首要目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不仅解决了国内大部分人口的温饱问题, 还有效促进了农产品市场价值与经济效益的提升。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广泛推广, 农机作业收入的稳步提高, 农产品在专业化、商业化以及现代化方向的发展越来越快。只有保证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才能高效地完成国内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 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最终的增产增收目标。

1.3 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业行业全面发展发面的作用

国内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方面优势明显,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以内, 国内的农业生产结构仍旧停留在以保证粮食生产为目标的种植业体系中, 极大地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应用。要想彻底的改变这种情况,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是必经之路, 只有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保证了农作物产品的优质高产, 才能带动林、牧、副、渔的发展。由农业机械化而解放的劳动力能够为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而充足的粮食供应则保证了林、牧、副、渔的经济来源, 同时,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来带动这些行业的机械化的发展与提高。而随着农副产品的增加, 相关的畜牧业、加工业、渔业以及运输业便会大量增加, 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也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机会与条件。

1.4 农业机械化对于国内工业行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 带动相关的农副产业的发展, 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粮食与更加丰富的农业产品, 还能够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其他领域提供更多的工业原料与资金支持, 有效地支援国家在工业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建设与发展, 同时, 能够为工业行业与科学技术开辟更为广阔的经济市场。国内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期, 加之地域广阔,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有效地带动国内钢铁行业、汽车行业、农具行业甚至建材行业的发展。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需求间接的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于实现富国强民的目标主要重要的实际意义。

2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1 采用农业机械化取代传统的劳作方式

采用农业机械化来取代传统的劳作方式与种植方式是其实施的首要特点, 也是最主要的应用。在国内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进行过程中, 农村很大一部分劳动力都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 尤其是青壮年, 对于农业劳作方式的不喜欢与城市的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缺失。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改善这种问题。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广泛使用, 极大的减轻了农业生产劳动量, 同时提高了耕种效率, 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增加。农业机械化的运用贯穿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流程, 从耕作到收获, 全部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 从而解放劳动力。推广过程要充分做好相关单位与农民的观念与意识, 围绕农民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需求, 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化手段, 逐步推进农业机械进程。

2.2 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抢收过程中的应用

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 通常是在特定的时间与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如果错过了相应的时期, 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影响, 农业成果也无法保证。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 采用相应的农业机械设备,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高效以及快速的特点, 能够有效保证农时期间的作物耕种。例如, 采用水稻插秧机能够快速进行插秧作业, 减轻农民作业强度, 而广西的甘蔗收割机是人工的40倍, 因此, 农业抢收能够保证农业精耕细作的实现, 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率。

2.3 农业机械化在抗旱救灾过程中的应用

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无法控制的因素, 尤其是干旱、洪灾等破坏性较强的灾害。在抗灾过程中, 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加快灾后农业生产恢复过程, 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同时在抢种、抢播过程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例如, 抽水机、灌溉机、农业运输机的运用等。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每年依靠农业机械完成的抗洪排涝的平均面积达到了667亿m2, 而排涝量也达到了700亿m3, 而抗旱抽水面积也达到了0.4亿hm2, 而在整治病虫害过程中, 还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植保机以及飞机等,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 农业机械化在室内农作物培养种植中的应用

室内农作物的培养种植主要指塑料大棚中的农业生产。大棚的结构简单, 但规模多种多样, 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 因此, 其使用的农业机械偏向于小型化、操作简易化以及功能多样化的特点。以室内耕整地机械为例, 其配套的机械动力为小型手扶拖拉机, 除了能够进行旋耕整地之外, 在进行相关的机械部件更换之后还能够进行犁地、开沟、除草等农业作业。这些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以及作业质量都是传统的体力劳作无法相比的。另一种常用的大棚农业机械式滴管设备, 不同于传统的大面积漫灌技术, 能够进行精准的水量控制与棚内湿度控制, 不仅能够有效节约农业用水, 还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提高农业产量与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3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农业机械化必然朝着电气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其中智能化主要是指农业人工智能化的发展, 其将直接推动现代化农业机械实现智能型机械的进程。利用智能化的技术与检测手段, 能够实现对于农作物生产环境的自动控制与智能识别, 对其生产过程与生产状态进行智能识别诊断,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保证最终的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要大力加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设备的创新与研发, 同时结合国内的不同地域特色, 进行针对性的设备开发, 促进国内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进步。

4 总结

国内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农业生产运用过程中, 要紧密结合国内的农业生产状况, 立足国内的农业生产实践, 来实现最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

摘要: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国内农业行业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劳作的必然途径。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为目前先进的生产工具与生产劳动力, 其在国内农业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改进传统的农业劳作方式, 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而且能够改善整个国家的农村经济环境面貌, 提高农业生活水平, 并直接带动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行业与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因此, 做好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对于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占才.论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3 (4) :174.

[2]李海恩, 徐春江.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J].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3 (7) :56.

[3]李娟.浅谈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24) :247.

[4]朱军.浅谈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农业装备技术, 2011 (3) :40-42.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 篇10

1.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机械农业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上用机器代替人力的生产方式,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农业的机械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农业机械化还能够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消耗,为社会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对于一些人力无法达成的工作,机械能够代替人类来完成。而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将越来越趋于专业化。欧美等国家的发展经验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说明,虽然这些农业大国的发展道路不同,但都把农业的机械化放在农业发展的关键位置,所以这些国家的农业才会发展地如此迅速。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我们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标准正是劳动生产率,所以我们说农机化是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标准,这个标准已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

1.2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

从传统的男耕女织到现在的机械化、专业化作业,我国的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完美过渡,虽然这个转变的过程很漫长,但是获得的成果却不容小视。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的表现是农业科技具有较高的水平。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正向着绿色、精准农业的方向前进,现代农业科技越来越进步,也将与国际农业接轨。有了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两者的相互结合。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我国政府在农业上的资金投入不高,农业经营形式非集约型,作物种植的规模也特别小。和欧美等大国的农业相比,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为他们的四分之一、平均粮食占有率是三分之一,平均的生产总值仅为四分之一。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务必走现代农业与机械农业相结合的路线,把这两者的结合放在国家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才可改善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使得农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虽然这些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呈直线上升趋势,但是相比于农机具的高昂价格,这些钱并不算多。农民没有充足的收入来购买农机具,农业生产又急需农机具,于是很多农民就会求助于农业合作机构,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合作机构发展状态并不乐观,大部分机构的专业性都较差,所以农机具的普及范围受到严重影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机械化之后农业生产总值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一定会提升。然而现在的处境是农民没有资金购买农机具很难实现全国范围的农业机械化,所以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的扶持力度,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扫清障碍成为现在需解决的问题。

2.2 耕地经营规模小

现在我国农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增加了土地的流动性,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我国施行的按照人口平均分配耕地的做法,使得耕地依然掌握在个人手中,大多数耕地的种植还以家庭为单位,种植模式区域差异明显,在很多偏远的地区传统耕作方式甚至还存在。在缺少统一耕作标准的现实面前,把这些零散的耕地联合起来实现大范围的机械化作业难度较大,因此我们说我国耕地的经营模式制约了机械农业的进步。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村劳动力过剩也是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欧美等农业大国的发展实例证明:只有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才会获得迅速地发展。所以说想要发展机械农业的关键是减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增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人数。但是我国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两个行业并不能承载如此巨大的劳动力数量,所以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相比于价格高昂的农机具,过剩的劳动力价格显得尤为便宜,所以大部分农民还是愿意雇佣廉价的人力进行农业生产,这就导致很多农机具在农村的销售遇到瓶颈,阻碍机械化农业的发展。

2.4 农机服务社会化水平和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

农机具代售点等服务性机构的服务水平、农机具使用者的专业素质都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我国很多售卖农机具的机构服务水平很低,这些服务机构不能给农民提供专业的使用指导,当农机具出现问题后也不能及时给予解决,所以很多农民为了减少麻烦在客观上不愿意购买农机具。另一方面农民在使用农机具时会遇到很多的实际问题,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凭自己的已有知识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导致农民在主观上排斥农机具的使用。

3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3.1 以推进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分阶段实现农业机械化

促进粮食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按作物品种分阶段发展机械农业是个可行的方法。目前正是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和玉米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期,解决了这三大作物的全程机械化将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对于小麦来说,提高收割的机械化势在必行;对于玉米来说,要重视它的收割和储存的机械化;水稻的前期插秧尤其要注意机械的使用。在三大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的全程机械化完成并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再去加快其他种类农作物的机械化进程,那么农业的全面机械化将在不远的将来。

3.2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发展畜牧机械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但要促进农作物的机械化也要加快畜牧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两个方面的机械化。对于畜牧业的机械化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各种饲料的机械化处理。国家相关部门需严格把关饲料生产、加工、运输和存储的机械化,设立固定的部门进行专业化管理。

其次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来说,要大力拓展农产品的二级三级产品,在这方面需要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有必要开发与农产品深加工相关的核心技术,延长农产品产业链长度,进而把农产品的综合价值提升到最高。

3.3 以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目前虽然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很发达,但是在农业上的应用还不够普遍,我国的机械农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很大。加强农业和机械之间的结合,大力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机具,是加快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唯一道路。在农机具的研发上,要以功能齐全有技术含量的农机具为重点,只有这样的农机具才能增加农田的肥力、增加耕地的可承受能力并提高耕地的产量。此外政府需要培训专门的技术人员,下乡为农民讲授农机具使用的课程,让农民与农机具零距离接触,降低科技在农村中的神秘感。此外还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农机具销售点,引导农民购买节能高效的农机具,减少耗能农机的使用。从全方位对优质农业机械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必将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4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

全面推进农机服务的社会化能够刺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这些服务组织要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以谋取利润为次要目的。服务机构社会化建设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体系,让农机公司、合作组织和农机使用用户的沟通联系形成一体化;其次要给予农业机械服务机构更多的扶持,让零散的农户们能够合作起来,联合使用农机具进行农业生产,有效节约劳动力资源;同时在为农民提供农机具服务时,农业机械服务机构需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还要不断丰富服务的类别;最后要充分发挥第四媒体互联网的沟通作用,服务机构可在网上及时更新农机具新类型、农业新技术、农产品新需求等信息,免去农民使用农机具进行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3.5 以培养创新型综合性复合人才为重点,实施农业机械化人才战略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才能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在宏观上国家首先要要实施专业人员的培养战略,把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具体来说可增加大学课堂中与农业机械有关的课程或者多出版农业机械方面的书籍;其次对于企业来说务必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多引进一些农业机械方面的专业人员并进行新技术的研发;从微观来说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农业机械指导机构,让专业人员走进普通的农户家庭,及时解决农民在农机具的使用或者农产品培育中遇到的问题。

摘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两者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标志,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动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和谐发展是整体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要推动机械化在农业上的应用,一步步地实现农业产业的全方位机械化;除推动种植业的机械化外,也要加快畜牧加工制造业的机械化水平;国家要加大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扶持,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技术;此外还要健全农机具的服务组织,优化组织内部服务质量;最后要重视人才培养战略,为农业机械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一定可以实现最终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敏丽,白人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5(12).

[2]王婷婷.“互联网+”时代促进微电影传播的对策[J].电影文学,2016(02).

农业机械化机制研究 篇11

关键词:农业机械;使用;维修技术

1.前言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所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业机械不但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还能够间接的帮助农户发家致富,是生活中的好帮手。基于这一现象,必须在使用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并充分掌握维修技术,以便延长使用寿命。下面,

1.1 农业机械使用建议

农业机械购买时应该在所规定的企业进行购买,尽量购买名牌产品,这样可以减少维修次数。同时,还应该对说明书上所讲述的内容进行解读,充分了解该机械的原理、使用等内容。如有机会,还可以让操作人员参加培训活动,以便掌握相应操作技能。

1.2 操作规范,注意保养

根据说明书上的内容,合理的对机械进行使用和保养。同时,还应该在每天使用前期进行加水、加油等保养工作。及时查看是否存在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就应该及时将其停止使用并认真检查。应该格外注意的是,新购买的机械不能马上使用,尤其是负荷使用,需要先进行试运行,将该机械磨合,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清理内部所存在的残留物,然后按照说明书上的内容进行保养。

1.3 禁止超载

机械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禁止出现超载现象。并且,还应该禁止对机械胡乱拆装。通过相关调查分析,大多数农户为了多赚钱,经常性的加大发动机尺寸,甚至还会去掉限速器来提高速度,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机械的正常运行,情节严重时还会造成车毁人亡。因此,必须禁止超载以及随意拆装机械,以免带来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1.4 寻求解决故障方法

机械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严重影响到正常运行。因此,当这一现象发生后,切莫对其自行拆卸,需要专业人员指导才可。一旦情况比较特殊,当机械出现问题时,应该保护好现场,并与维修人员取得联系,当出现人员伤亡时,还应该向公安机关报警,让他们来处理这一事件。

2.农业机械维修技术

2.1 技术维修更换零件管道

在农业机械的维修过程中首先便是需要确定农业机械的损坏部分的责任范围,如果该农业机械的生产厂家承担维修能给力,那么最好是将维修的事宜交给相关的维修厂来进行。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在生产工厂里对机器更为熟悉,因此对机械的机器的维修更为熟练,对机械的故障排除也更为彻底。另一目的是节省维修费用,如果农民自己承担维修责任,那么不仅浪费了农忙时间更降低了经济收益,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损害。与此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在购买机械的同时也要对机械的厂家和机械质量进行一番考察,最好选用口碑较好的大厂家购买农业机械。在购买时索要包修包退包换“三包”证明并妥善保管,如果厂家在承诺了三包的同时拒绝在机械出故障时参与维修,或者维修态度不好,维修缓慢等情况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另一方面,对于大功率内燃机等机器需要让有着高技术水平的维修人员来,如果让技术水平较低的人来维修的话很可能导致机器的二度损坏,或者维修不彻底。根据相关法规,我国维修的站点有两种。一种在上文我们提到的农机在制造的厂商那里有专人负责的维修,主要是该厂在各个地点设立的维修机构,农机的使用户在凭借相关证明即可到维修点里进行维修。另一种是已经被批准的农机维修的单位来进行维修,由于他们有着专门的合格证书,因此维修的技术和维修的水平都是可以信赖的。在农机维修结束之后,也要对零件更换的部分出示相关的票据,做好防范工作。防治在维修过程中出现农机大型质量事故却找不到解决的途径。

2.2 日常保养增加使用寿命

在保养过程中,重要的是农机的日常保养,即首先要树立保养意识,调查发现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农户在使用农业机械的同时并没有树立保养的先期意识,而且即便是由部分农户有着保养意识,但是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对农业机械的外观等的保护,内部零件只有在损坏时才会进行维修。这就导致了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农户“不坏不修”的现状,因此很多机器在维修的时候已经损坏得比较严重,维修费用昂贵,而且维修比较频繁,故障频出。

這里我们对机械的保养做简单的说明。在保养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对技术保养规程的严格执行,因此在机动车保养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油量的使用情况来进行保养次数的确定。做到这些,我们再根据保养步奏逐步进行保养,通过零件号、部件类和管道清理顺序等逐步进行保养,达到相应标准,从而确定机动车或农机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在使用之后也要注意对农业机械的保养,及时去除干扰农业机械运行的因素。

同时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农业机械的某些隐患及时进行排除,比如机械在启动过程中出现熄火现象,或者打火多次启动不起来很可能是油箱内进入了少量的水。再比如燃油的不充分燃烧等等情况也需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农户的操作对于机械的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在驾驶机动车行驶的过程中尽量匀速行驶,保证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会造成对机动车齿轮等的损害。

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农机的维修应该按照当地的管理部门规定的方面来进行维修,高级的农机保养应该在室内来进行,并且在专业的农机管理人员在场进行辅助,并且辅助农具需要做到经常保养维修,做到操作完好、转动灵活和升降自由情况,而且在农机保养的要求中对各种农具也有其保养标准,即要做到不生锈、不钝、不缺件等,而且要保证使用过程中要保证农机使用的状态良好。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所讲相关内容可以得知:就目前而且,农业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多,不但提高了使用效率,也相应的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力。但是,有利就有弊,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一旦由于操作不当,就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对农业机械进行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并充分掌握维修技术,以便在以后的过程中能够针对问题所在进行维修,进而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积兴.农业机械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技术保养内容与维修[J].科技致富向导,2014(12)

[2]修建辉.农业机械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技术保养内容与维修[J].农民致富之友,2013(07)

上一篇:中国广播下一篇:职业生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