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2024-06-19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共12篇)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篇1

为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以下简称《推广法》) ,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有关政策措施, 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 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 强化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 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 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稳步推进, 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创新, 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应用, 技术领域进一步拓展, 推广机制不断创新, 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改善结构、提升质量、拓宽领域的重要阶段。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物化载体,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有利于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有利于加快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 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不仅关系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而且关系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要认真实施《推广法》,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推动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进一步明确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1. 指导思想

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以加快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以促进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为着力点;切实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强化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加强推广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设施条件建设和推广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推广服务能力和效率, 加快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重点的农机化技术普及应用, 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实行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 明确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广泛吸引科研、教学、企业、社会经济组织和个人等多种社会力量投身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事业。

———坚持试验示范, 农民自愿。试验先行, 加大试验力度, 确保技术先进、适用和安全, 维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选择和应用技术的自主权。通过典型示范, 政策引导, 广泛开展宣传和培训, 调动农民应用技术的积极性。

———坚持机制创新, 提高效率。创新完善机制, 推动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 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 技术推广与经营方式协调发展。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式方法, 提高推广效率。

———坚持因地制宜, 注重效益。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 采取适宜的技术路线。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注重生态效益,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突出重点, 全面推进。选好重点区域, 抓住薄弱环节, 把握主推技术, 集中优势资源, 扶强带弱。尊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规律, 以点带面, 促进全面发展。

3. 总体目标

“十二五”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 推广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 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薄弱环节实现明显突破, 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广泛应用, 装备结构明显改善, 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装备保障。

三、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1. 强化机构建设

强化主体, 依法确立推广机构的公共服务性质, 明确公益性职责, 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县、乡镇或区域国家推广机构, 确定机构人员编制, 按规定的比例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实行乡镇推广机构以县级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以乡级政府管理为主、县级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 加快建立起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运行高效、服务到位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

2. 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落实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数量和结构比例, 健全完善队伍。全面推进人员聘用管理, 明确上岗条件和人员进出考评机制, 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 鼓励和引导农科大学生从事基层推广工作, 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广泛开展学历提升教育、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实施好万名农技推广骨干培养工程, 不断更新知识、提升素质。

3. 强化条件建设

制定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建设规划,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等政策措施, 加强基层推广机构办公条件、设施设备、试验示范基地等建设, 着力提升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条件能力, 确保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 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

4. 强化多元服务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农民多领域、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需求, 完善制度措施, 引导科研教学单位成为公益性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 解决农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企业、群众性农机科技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的推广作用, 多渠道为农民提供各种形式的农业产前、前中、产后全程服务, 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组织化程度。

四、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1. 加强示范区建设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把示范区建成方便试验、具备示范、利于宣传的基地。建立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等试验评价的方法, 为开展试验示范提供支持。

2. 强化试验示范

立足农业生产实际需要, 选择引进技术, 认真组织试验, 探索适合当地机械化生产的工艺流程、技术模式, 确定主推作物品种、农机化技术和成熟机型。广泛布点示范, 展示示范效果, 以点带面, 引导农民自觉应用。

3. 注重培训指导

通过培训, 使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掌握技术要点、学会技术推广方法, 指导农民掌握技术要领、正确操作使用机具。发挥专家、技术推广骨干作用, 及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解决农民疑难问题, 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

4. 实行全面推进

以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环节为重点, 加强技术集成示范, 加快实现瓶颈技术突破。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因地制宜推广重点环节机械化技术, 加快提升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草业、种业、农产品初加工业、设施农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水平。

五、不断创新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

1. 创新完善协作机制

突出“一主多元”整体作用发挥, 运用行政工作协调、重大项目集聚、市场机制引导等有效手段, 努力打破部门、地域、单位界限, 统筹配置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资源, 推进国家农机推广机构、农机科研教学单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企业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联合协作, 形成产学研推紧密结合、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优势互补、专项服务与综合性服务良性互动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新机制。

2. 创新完善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制度, 将法定的推广服务职能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人员, 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要求。建立完善工作考评制度, 以机构职能、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工作实绩等为依据, 量化考核指标, 制定考核办法, 加强对机构和人员的考评。建立完善激励制度, 将推广人员的考评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兑现、职务职称晋升和聘任、续签聘任合同、调整岗位、技术指导员补助、学历提升、知识更新培训和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

3. 创新推广服务方式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农机110、手机短信等现代服务手段, 不断探索建立高效、便捷、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平台, 推进技术服务信息化、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 提高推广服务效率, 促进先进农业机械化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快速转化应用, 尽快形成生产力。

六、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

1. 摆上重要位置, 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 把推广工作纳入农业机械化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并将条件能力建设纳入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科学谋划, 强化措施, 抓出成效。各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 认真研究提出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农业机械化鉴定、监理、培训等机构要根据各自职责, 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密切配合, 共同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各级农业机械化推广机构要围绕全面履行职责,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落实工作责任。

2. 落实政策法规, 完善保障措施

要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制定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或实施办法, 促进各项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及体系建设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实。要积极协调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 改善基层人员待遇水平和工作条件。要依法保障推广人员的合法权益, 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调控作用, 把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紧密结合, 优先保证重点和薄弱环节作业机械购置补贴。积极推动扩大农机作业补贴范围, 加大技术推广应用补助力度, 调动农民应用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积极性。

3. 加大资金投入, 强化项目带动

要积极协商、落实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 加强基层推广机构条件建设, 确保推广工作正常运转。要科学谋划项目, 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促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示范推广条件改善和技术应用。要加强农业装备自主创新重大项目的科学论证和立项工作, 着力研制适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装备, 突破农业机械化技术瓶颈。实施好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专项 (农机) 经费项目、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项目、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 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投入。依托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公共服务能力。

4. 加强信息宣传, 营造良好环境

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宣传, 宣传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宣传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作用, 取得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宣传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要积极宣传模范农机推广人物的事迹, 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 展示农机人的风采。要加强调查研究, 善于发现新典型, 总结新经验, 推广好做法, 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 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水平。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篇2

(1)农业基础地位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对象主要是基层的政府与农民,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主要需要基层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宣传。而为了当地建设发展,基层政府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了工业或基础建设方面,对农机推广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2)农机推广的机制落后。现有的农机推广方式还主要停留在“口口相传”的方式,即农民看到效益以后才会购买。原因在于新农机技术的宣传没有与农民的切实利益相结合,而且农机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技术落后,夸大宣传的产品,导致购买者不敢轻易尝试新的技术。(3)农机技术阐述不清。农业机械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农民,而我国大部分农民接触新技术的机会较少,对新型农业机械的工作能力不能很好地理解。而在推广农业机械时,推销人员重点阐述农机的用途,对农机的工作原理与传统方式的对比少有涉及,很难让农民和基层相关人员认可新农机。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篇3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倡,在全省玉米种植地区推广机械精少量播种一次保全苗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一次保全苗是一项综合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机械精少量播种为中心,辅之以秋翻整地,种子处理、化肥深施、苗带镇压和药剂灭草等相关配套技术。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再加上全方位深松和节水保墒耕种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在我省以推广多年,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原因就是许多地方作业技术不规范,相关技术不配套,致使这项技术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它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规范技术要点,加大推广力度。

首先要提倡秋翻整地。根据我省的降水情况,只要耕作措施得当,前一年贮存在土壤里的水分足够种子萌发需要。但我省有些地区搞春整地、春打垄,这种方法使前一年贮存在土壤中的天然降水散发。这样,出苗所需水分就寄托在下雨上。我省70-80%的自然降水集中在夏秋季,春季下一场透雨(>10毫米)的机率,根据多年统计分析,中部地区约占30-40%,西部仅15-20%。因此,干种湿出的做法风险太大。而且春天整地还容易形成土块,阻碍种子的萌发。只有在秋季整好种床,经过土壤的冻融作用,种床的质量才会更好。

在西部干旱地区提倡全方位深松,深松的深度为40-50厘米,而且在耕层底部形成一个直径10厘米的空洞(称为鼠洞)。全方位深松的好处很多,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增强土壤抗旱涝的能力。深松过的土壤,在一小时内可接纳350-600毫米的降水而不形成地表泾流,既能贮存天然降水,又能避免因地表泾流而导致的水土流失。通过全方位深松,在地下形成巨大的土壤水库,它能为春旱条件下一次播种保全苗提供可靠的水分保证。据测定,深松比不深松的耕地0-100厘米土层中可多蓄35-52毫米的水分,相当于每公顷土地多蓄水400吨左右,做到了天旱地不旱。二是能够降低土壤盐碱浓度。全方位深松的土壤,可使耕地含盐量降低12%左右,这对于改造西部地区中低产田很有作用。全方位深松三、四年进行一次即可。这样,我省西部的耕作技术就能充分积蓄有限的350-450毫米降水,使伏雨春用、旱用,克服干旱威胁,确保春旱年利用好土壤自然蓄水,一次播种达到苗齐、苗全、苗壮。在没有实行全方位深松之前,还需推广机械化一条龙坐水种(节水保墒耕种技术)技术。

保全苗技术的关键是播种环节。首先种子要有保证,发芽率和纯度要高,要经过药剂拌种和磁化等处理,要有良好的秋翻整地质量与合适的土壤墒情。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科学的播种方法,一要深均匀,深度偏差在+0.5厘米。窄开沟,接墒下种,覆湿土。二要按品种要求保证株数,株距一致,使小苗吸收养分均衡。三是播种要进行苗带重镇压,使种子和湿土密接。播种同时提倡深施化肥和药剂灭草。

采用科学的机械播种方法,配套相应的技术,能达到苗全、苗齐、苗壮,实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机械精少量播种比传统人畜力播种每公顷可省种子20公斤(节省下来的种子钱足以支付机耕费),而且省工、效率高,抢农时。这些,已被各地多年的生产实践所证实。我省近几年机械精少量播种面积逐年扩大,但许多地方作业技术不规范,相关技术配套不好。比如,有的地方不搞秋翻搞春翻,既失墒又很难保证整地质量。全方位深松技术刚刚引进,干部群众对此认识不够。苗带重镇压器虽已推广多年,但机具数量仍不足千台,等等。为此,我们认为,要想推广好机械精少量播种一次保全苗技术,应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水稻也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田耕作上,我们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推广了水稻盘育苗、棚管理、机插秧技术。后来又推广了小井种稻技术,对加快全省水田开发步伐,提高水稻单产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到1998年,全省水田在册面积已由1980年的383万亩增至694万亩,每公顷水稻产量已由4253公斤增至8399公斤)。今后一個时期,要想让水稻生产进一步增产增效,我们认为,应该有计划地逐步推广水稻本盘钵盘育苗机械行抛技术。这项技术的好处在于作业效率高,抛秧质量好、增产效果明显。由于采用钵盘育苗,带土移栽,因此不用缓苗,生长快,分蘖多,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据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试验表明,机械抛秧水稻穗大、粒饱,每亩可比插秧地块增产50-80公斤,增产幅度在10%以上。今年省农机推广站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三台水稻行抛机,并且在梅河口市召开了现场会进行作业演示,准备明年进行多点示范,以便进行大面积推广。机械行抛对育苗要求较高,因此必须把好育苗关,要做好推广前的技术培训,包括钵盘育苗技术和机具操作技术。推广要循序渐进,遵循引进试验,多点示范,然后再面上推广的原则。推广过程中要搞好技术指导与服务。

大豆是我省三大主要农作物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对提高大豆单产起到了很大作用。农机方面主要是把一些单项技术进行组合,与农艺技术一起配套实施。这些技术包括机械耕整地技术、种子磁化技术、精量点播(双行拐子苗)及化肥深施技术、播后苗带重镇压技术、化学药剂除草技术。1995年我们在扶余、前郭、九台、德惠和舒兰五个县(市)搞了10万亩项目田,平均亩产168.7公斤,比这五个县(市)前三年大豆平均亩产增产24公斤。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有推广价值。

为了实现我省发展现代化效益农业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应进一步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目前我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相对薄弱,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差,办公条件和设备配置非常简陋,绝大多数农机推广站没有推广用车、机具设备和试验用地,推广手段落后。二是没有推广专项经费,一些好的新技术和新机具,往往由于缺少经费得不到推广。如在耕整地方面,我省还普遍使用着牵引铧式犁,已批量生产多年的液压悬挂双向翻转犁与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阻力小,耗油小,作业不出堑沟,然而目前全省仅有几十台。在蔬菜大棚整地和浇灌环节,玉米、水稻和麦豆收获环节,一些省(市)已实现了相当程度的机械化,而我省这方面的机具寥寥无几。在播种、插秧、施肥和植保等作业环节上,我省虽已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械,但机具性能仍不能很好满足新农艺技术的要求,需不断地改进完善和更新换代。因此,从发展效益农业出发,应进一步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有计划地对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给予相应扶持,稳定队伍。另一方面,每年需安排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引进开发、试验示范、宣传培训和组织推广。

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农业机械化发展 篇4

1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农业的需求

我国在物联网技术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在各个行业开展应用互联网的示范工作,其中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物联网通过将感应器置入到机械设备、土地以及灌溉系统等物体中,形成一种“物网”,是将物与互联网进行整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分析,对农业生产进行动态监测、管理、控制,在进行农业生产管理时更加精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在对农作物的田间和温室环境的控制以及进行信息及时反馈,用环境信息监测手段对动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测来保障动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将农用的传感器应用于制造移动信息装备、农业网络信息服务、农业精细化设备产业、农产品流通产业等,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水平。

受科技和经济的影响,农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已经实现了基本的机械化生产,我国的农业生产也已经向现代农业迈出了很大一步,而农业的机械化发展需求也越来越大,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成为了农业装备制造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需求,机械设备需要做到既满足农作物的发展需求又要减少物资的投入,推进节约型机械化农业的发展,到达节水、节肥、节药等,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机械化生产是为了将农业生产变为节约型农业。在推行节约环保的农业发展模式的理念的不断推广,对于机械化的的精准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农机产品配备更加精准的农业网络系统已经成了农机的发展潮流。因为我国的土地较为集中、生产规模较大,考虑到复式作业以及节本增效等,我国的农业生产机械化需要向大型化发展,大型的农机设备作业效率较高、质量好、作业成本低、可以进行联合作业来发挥优势,农机向大型化发展已经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了。

2 物联网在农业机械化的应用

2.1 在农业生产应急机制方面的应用

虽然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还是不太稳定,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造成一定的损失,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水平相对低下。在全面的推广使用机械化设备时将物联网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环境分析,构建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对灾害进行全面的预防,我国农作物生产每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都很大,尤其是恶劣天气的影响,而物联网技术可以做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做到提前预警,让农民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应对准备,提高农民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天气的能力,例如在对水田进行监测时可以掌握水位变化信息,通过水位测定感应器进行预测,及时收集水位信息,掌握水田作为的生长土壤的温湿度、p H值以及光照强度等,根据这些信息判定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加农作物的经济效益,物联网的应用还可以在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农机调配进行灾情的救援,减少农业经济损失。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品质量、性能,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

2.2 物联网技术在农机现代化的4S管理和农机的区域划分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每年的农作物生产需求不同,所以在对农机的需要方面也有着不确定性,而且我国农作物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造成农机的需求不稳定性,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使用物联网技术,首先可以明确农机的实际数量以及农机的具体位置做进一步的追踪,方便农民使用,物联网的使用显著的提高了农机的精准性以及方便性,实现农机利用的效率最大化。农机4S是一种将整台机器、零配件和售后服务以及信息回馈集中在一体的农机现代经营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常用的农机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产品运输、农机营销、农机使用与回收等环节进行定位,完善商家对农机库存的管理方式,减少储存成本,实现及时供货及时补货,降低管理错误率,即使是农机在使用时出现问题也能做到及时定位在最短的时间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做到对质量不合格产品的及时召回提升服务水平。

3 结语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掀起了第3次世界信息产业的浪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为全球的经济复苏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为生产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璐,杨印生.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机化研究,2011(08).

[2]彭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02).

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篇5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农机化领域渗透,在未来新的农业技术革命过程中,信息技术将上升到重要的地位。农机化的信息采集、信息交流、信息管理等方面会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信息资源更快的转化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推动 农机化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中央一号文件又将发展农业现代化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这里就如何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东营农业机械化发展谈几点看法:东营农业机械化信息建设的现状

1.1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东营市政府非常重视全市信息化工作,对此农机部门也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单位把信息工作当作工作重点来抓,遇有重大活动或动态都应及时上报。目前,全市农机化信息网站已经建立,各种信息报送的制度和规定已经制定,信息上报进一步规范。网站内容也日趋丰富,由建站时的一些基本资料,逐步扩展到集资料性、动态性、公务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网络,其中包括了政策法规农机监理、农机推广、农机服务、市场供求等一系列栏目。上报信息都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切实做到了信息发送及时、准确,使全市农机化信息报送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网上资源的时效性、针对性日益增强。这不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水平,也为广大农机管理者和农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1.2 开放性的信息发布平台

《农业机械化论坛》是我市农机部门的信息发布平台。它为农机化各级领导宏观决策和为基层微观服务方面发挥和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广大农机部门工作者和农机使用者都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论坛》及时向各级领导、有关管理部门反映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使领导决策和指导农机化工作有了科学的依据。农机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缺乏,质量不高

自八十年代起,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社会对信息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类信息机构、信息市场和信息系统应运而生。推动了信息事业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有价值的信息量少,无价值的信息量多,特别是我市农机化网站,还不能有效的、及时的提供农机化信息服务。

2.2手段落后,服务滞后

面对中央提出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工作目前还存在着手段落后、服务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一个高效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是搞好信息工作的基础,也是将客观情况转化为有价值信息的主要渠道。目前由于各区县信息员队伍参差不齐,造成信息的采集、传递不畅,致使信息不能及时在网上发布。

2.3信息化功能开发工作有待完善

目前信息开发应用上主要局限于内部信息交流和互联网浏览,对信息化工作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广大农民机手,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等信息,有关农机新技术新产品的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市场需求等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应用,在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类农机化信息,切实发挥农机化信息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作用以及服务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几点建议

3.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信息高度膨胀的时代。一个行业对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将影响该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建设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目的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更好地利用信息,从而促进农机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农机化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在保证思想认识到位、领导力量到位、机构人员到位、资金投入到位、组织协调到位的基础上,坚持创新与求实相结合,充分提高对农机化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3.2增加信息采集,提高信息质量

信息的采集是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信息收集要针对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中的新需求,突出重点,从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农情信息入手,积极采集各类农机化信息。信息服务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简报、传真和电话等多种传媒,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立体的信息服务窗口。如何及时收集最基层、最真实的原始信息,并整理、加工为有用信息加以利用,是农业机械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市的实际情况是:各基层农机部门组织不健全、办公设备落后、信息人才缺乏、与农机用户、市场及厂家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了解基层农机动向、没有一定的信息交流途径,从而造成信息与基层的脱节。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是当前我市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的办法是: 一是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即:在全市县以上的农机管理部门设立信息工作站,定期将当地的农机信息上报上一级农机管理部门,重大信息随时上报;在市一级设立农机信息中心,对各地上报的信息及时加工处理。二是加强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用户、生产者的联系,随时了解基层群众对农机工作的信息反馈.三是与国内外农机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农机科技信息和农机发展动态。

信息加工使用是提高信息质量的重要一环。在保证信息采集量的基础上,首先要有一支较强素质的信息管理队伍。其次,信息加工需要一个加工平台。对采集到的信息依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加工成有用信息以便利用。信息的传递是农业机械信息化网络建设的重要部分。高速快捷的信息传递是信息价值得以充分利用的保障。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信息的传递开劈了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

3.3明确服务对象,有效开展信息服务

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要明确定位,按不同服务范围、对象和内容开展工作,体现服务的层次性、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为服务对象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供一条快捷的路径。组织指导全市开展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工作,根据区域特点,生产情况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取舍,传递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推广信息等,为农业主体服务,为上级农机网站提供农业信息支持。交流信息服务的经验和做法,提供农机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了解农机具推广信息;开展农机咨询服务,解答农民疑难问题;传播推广农机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4规范管理制度,保证信息安全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生产;植保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22-1

去年春季,我縣各地方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农村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站采取各种形式,加大了对于我县农村的农机各项推广的工作力度,实践证明,在我县农村农业春耕生产中大力开展推广普及农业机械化新技术,通过农业机械的大力推广和普及有效地促进了我县春季农业的生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我县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使用已经凸显出对于农业春旱的优势

长期以来,我县属于农业大县,风沙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此春旱一直是我县农民应对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去冬今春,在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受到了严重的春季旱情的危害。由于我县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有效地发挥了农业机械的保护性耕作的抗旱模式,并相应的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来促进我县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此我县在春季专门召开了春耕生产机械抗旱播种动员大会,专门组织专家现场说法,让广大农民切身体现到了农业机械对于广大农民朋友带来的好处,通过学习使广大农民朋友了解到了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技术抗旱在我县春耕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在全县20多个乡镇的农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和实践,并且相继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演示会,比如说在田间地头亲自指导和手把手的教农民,不但使农技人员得到了自己对于农村生活实践经验的提高,还进一步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对于农民的教和自己切身体验,增加了农民朋友对于农业机械化抗旱播种使用的信心和决心。

2 我县农业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的大力推广和使用显示出了节约成本的潜力

我县在实施上级农业部门农业机械化旱作节灌溉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中,积极认真地开展对于春耕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农民朋友的工作,在春耕生产的关键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总共为农民举办各种农机技术培训班10余次,并且还编印培训了各种材料500余册,培训人员近1200人,并且在广大的农村召开了农机抗旱的宣传材料画册,还进行了现场演示9次,此举辐射带动了县城周围的20多个农村乡镇。经过县里权威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测试的结果得知,实施了农业机械节水抗旱播种的农田亩均可节水40吨。我县的新兴乡等乡镇还在玉米滴灌式节水滴灌机械化上下功夫,首次对常规玉米播种机进行改制,推广玉米大面积进行滴灌播种2万亩。我县的双岗镇通过春播种玉米全部采用了滴灌播种技术,显示出了良好的节水潜力。经过测试得知,采用滴灌式播种技术比常规淹灌种植可节省费用12%,节约用水20%以上,同时也能大大地节省种子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据测算,如果使用农业机械抗旱播种技术,每亩可以减少人工费用60-70元,提高玉米亩单产100-150kg。

3 我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耕播技术已经在各地方提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中央下发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精神以后,已经对农业机械加大了补贴的力度,这就使得我县的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更好地发挥了对于农业机械深松等耕整地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从而来充分地接纳我县珍贵的天然降水的作用,解决制约我县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增收增产的瓶颈问题,从而促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生产发展。在今年的4月中旬,我县在全县广大农村地区专门举行了“农业机械化土壤深松抗旱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启动仪式,县里农机推广总站与多个乡镇的农机大户签定了农业机械深松技术合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落实了8万亩土壤深松示范推广任务。通过试验得知,我县的农业机械化抗旱深松技术播种普及推广应用使我县的玉米播种全年共增收了粮食100万斤。除此之外,我县还不断地绕降低生产成本这个主线,加大农业机械新科技、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使用力度,同时我县还狠抓了小米、干红辣椒、西瓜、棉花经济作物的高产播种和栽培技术,通过农机抗旱播种技术的推广,我县八面乡的棉花不仅实现了100%的四月苗,同时每亩还可为棉农节省棉花放苗费用10多元,这样一来,一个乡镇就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支出10多万元,全县下来就可以节约成本300万元。通榆县开通镇通过进行农业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微耕机、垄间作业耘锄机等农机作业的的现场操作和演示,使开通镇的广大农民全面实施了“无耕牛区”建设,此举对于我县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抗旱耕作技术和整地建设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我县的新型农业机械化植保技术推广显露出了新的头角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篇7

1 良好的农机推广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农机推广工作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普及的根本途径。在推广工作中, 推广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推广的目的是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适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符合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还要切实解决农民继续解决的问题。同时, 推广人员还应理解推广工作的主要意义是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和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2 农机推广工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

2.1 建立农机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是为了及时收集各产业对农机需求的实际情况, 并及时准确地把握农业需求情况。建立服务平台, 一方面要体现当地特色, 另一方面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农机信息新动态。

2.2 确保农机推广的财政投入

要想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就要确保农机推广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 加强基层农机新技术推广的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极为必要。调整农业资金投入结构, 可借鉴世贸组织中有关农业领域资金投入的规定, 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直接资金投入, 逐渐将资金投入向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资金扩展。

2.3 有效切实保证科研单位与推广部门的紧密联系

将科研单位和农机推广部门相结合, 全面的了解农民和农村额新动向。各方面的优势互补密切结合, 加速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推高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科技贡献率, 少投入多产出, 使用市场经济。

3 农机推广技术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化发展要求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

3.1 设施不全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部分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设备严重落后, 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无法配备。众所周知, 一项新技术, 一个新品种, 调整一种新产业。推而广之, 只有尽快配置现代化的设备, 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缺技术、少信息、盼服务的难题。

3.2 队伍不齐

这几年农机推广队伍重视了机关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建设, 却忽视了农机推广体系的完善提高。众所周知, 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管理人员、农经员等献身技术推广工作, 做了不少工作, 但至今仍没有什么成绩,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安, 这支队伍不稳, 工作积极性难以发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 就要做到机制创新到位, 实现信息革命与传统观念的融合。

3.3 重视不够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篇8

1 农机推广部门的基本情况

1.1 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健全, 公益性职能明确, 机构标识明确和规范, 农机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技术岗位设置规范 (指县级站标准设立) , 县级站的推广人员基本工资及津贴能落实, 经费按每人1 200元/月拨给。

1.2 太和县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管理体制现状。全县31个乡镇、1个县级开发区, 没有设立农机推广站机构, 22个农机推广人员 (指学农机专业的在职人员) 都属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在不同管理体制下乡镇农机推广能履行情况较差, 本县没有独立建设的农机推广站或区域站, 与其他农业部门相比现状只能说“糟”。如农业综合服务站近两年已经建立20个左右, 乡镇林业站也正在定人定编, 独立建站。

2 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贯彻落实情况

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也开展了一些工作, 县农业委员会组织了宣传活动, 开展了多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宣传周活动, 农机局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 多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读本, 张贴标语, 挂横幅, 写墙壁标语, 利用电视、广播进行多次宣传活动。

3 困难和问题

3.1 我们认为特别是农机技术推广的力度不大, 31个乡镇没有一个农机推广机构, 全县没有一个区域站, 甚至有的乡镇没有一个农机推广专职人员, 怎能谈上农机推广的公益性呢?要解决这些盲点问题是上级部门的事, 解决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的编制问题, 建设乡镇农机推广中心站的问题关键在省、市, 林业乡镇站人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

3.2 建了站, 有了窗口, 有了人, 还要给活动的经费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 农机推广技术坚持“先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进行, 引进先进的机具、试验、示范、推广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费, 通过示范成熟的技术, 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效益才能把技术推广到农民那里, 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3.3 国家应当鼓励和扶持民办农机技术推广机构, 包括其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章第十五条规定,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农业技术服务站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 对农民技术人员协助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按照规定给予补助。农民技术人员考核符合条件的, 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关的技术职称, 并发给证书。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的指导。

1998年以来, 在利用农办农机技术推广机构, 农民技术员协助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做了一些偿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精神, 太和县农机推广站在全县22个乡镇选择了22个农机维修网点和40个懂技术的农机技术人员, 通过考核, 建立了20个农机技术推广站点, 聘请了32个农机推广技术员, 并且由省农机技术推广站颁发了《农机技术推广员》证书, 十几年以来为太和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做了大量的工作, 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点, 在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 不但提供了试验、示范的基地、技术, 而且也为太和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活动经费, 农机具生产研发。如2000-2005年的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工作;2002年的1LQ-220型多功能犁的研制, 并获得国家专利和第十届“中国新产品、新技术”金奖, 被华东五市确定为重点推广产品;2013年的高效节能栽插器、薄荷叶收集器获国家发明专利, 获太和县科技局科技进步奖。2010年以来我们重点推广的玉米精量穴播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大豆稀植技术, 都浸透了乡镇民办农机推广站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但是, 就是这些农业技术人员, 他们从没有得到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 甚至在任一张统计表中, 也找不到他们的位置。应给予关注。他们的确在农机、农业技术推广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精神, 他们所做的技术工作应纳入公益性职能范畴, 给他们一定的扶持和补贴是合情、合理的, 更是合法的。省农委、省农机局针对这一批技术人员建立考核机制, 合格的技术人员颁发推广员证书, 促进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他们是农业技术推广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力量, 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织部分,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 对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完善农机化技术人员的编制

每个乡镇至少有2名学习农机化专业的在编人员, 在技术职称评定方面, 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职称岗位数设置到位, 建设独立站或者中心区域站, 达到办公有场所、示范有机具、试验有基地。

4.2 各级财政把农机化推广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并且逐年增加

其实这部分资金很好筹集, 从其他涉农资金中挤一点就可以满足 (如从每年增长的购机补贴资金中划一点都是可以的) , 提高对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

4.3 加强对现有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能力提升

我县现有的农机推广员年龄偏大, 知识老化, 人员交流不畅。如太和县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编制人数22, 实有人数19人, 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数偏少, 年龄偏大 (51~60岁的7人) , 没进入农机专业学校学习的占1/2以上;单位20年没进一名专业技术人才。

(1) 按编制招进专业人才, 建立完善考核机制, 能进能出, 能者上, 庸者下。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篇9

关键词: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探讨

1 我市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我市设施农业主要以竹木大棚 (俗称小拱棚) 为主, 也有少部分钢架结构的塑料大棚和玻璃钢棚。经营方式主要是自主经营, 90%以上的温室大棚都是以家庭承包为主, 少则3 333.33m2, 多则6 666.67m2, 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配套机械主要是微型施耕机械和植保喷雾机械。

1.1 微型施耕机械

在我市微耕机的品牌种类重多, 其工作原理都大同小异, 产品质量及工作性能都比较可靠, 以合盛LZ-105型微耕机为例, 该机布局合理, 体积小, 重量轻, 操作方便, 行驶稳定, 故障率低, 使用可靠, 作业质量好, 耗油量低, 机械作业效率与人工作业相比, 提高了16倍。深受广大农民的信赖, 用户普遍购买使用的都是8~10马力的微耕机。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深入落实, 购买微耕机的农民越来越多, 主要是菜农和果农, 微耕机市场很有发展潜力。

1.2 植保喷雾机械

在我市植保喷雾机的使用主要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为主。也有少部分背负式机动喷雾机和植保烟雾机。

目前, 90%以上的菜农都选择使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原因有三个方面:

1)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发现病虫害, 随时可以打药, 不受任何时空限制。

2) 由于温室大棚内、空间狭窄、大型喷雾机进不去, 背负式机动喷雾机背着太重, 容易出故障, 修理不方便。

3)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便宜, 一台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仅40元左右, 至少可以使用2年以上, 农民挣钱不容易, 宁肯累点、辛苦点, 不愿意买太贵的。

2 微耕机的推广应用

微型耕作机械以其先进的耕作技术, 多功能的优势, 小巧灵活,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其最大的优点是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家住西郊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区的菜农李师傅, 他承包了6个温室大棚, 0.4hm2多地, 他是2009年购买的合盛LZ-135型微耕机, 享受购机补贴后的价格为4 900元, 功率6.6k W (约9马力) , 耕深30cm, 耕宽135cm, 作业效率0.08hm2/时, 农忙季节, 他在耕作种植完成自己的大棚蔬菜后, 利用空闲时间给周边的菜农耕地, 以增加收入。他告诉我们, 以前买微耕机的人少, 请他耕地的菜农都要排队, 耕地60元/667m2, 半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现在买微耕机的人多了, 就很少出去挣钱了。微耕机耕地平整、细致, 不留死角, 深受农民的欢迎。

3 植保烟雾机的推广应用

烟雾机是目前科技含量较高, 可一机多用的高效节能植保机械。主要用于农作物、果园、森林、草原的施药防虫杀虫和防病治病。也可用于码头、营地、住宅区、城市环卫等场所的杀虫、消毒、灭菌;特别对设施农业、养殖场、仓库、客货车厢等封闭式设施设备的使用效果更加突显。在西郊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区, 通过对植保烟雾机的试验示范, 其结果表明, 在施药量与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相同的情况下, 病虫害杀死率达90%以上。

4 影响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

微耕机虽然深受广大菜农和果农的青睐, 但真正购买微耕机的农民不象想象的那么多, 主要原因有:

1) 温室大棚出租期短, 承包方不愿意多投入, 投入多了不划算, 存在短期思想。

2) 大部分菜农、果农感觉价格太高, 一台中等档次的微耕机价格为4 900元, 若要将农具配备齐全, 最少也要8 000多元, 农民从心理上无法接受, 觉得买微耕机不如租用, 简单又省事。

3) 也有部分菜农, 确实想买微耕机, 一是一次拿不出这么多钱, 二是存有观望思想, 等等看, 能不能再降点价。

影响植保烟雾机推广应用的原因:

1) 植保烟雾机虽然工作效率高, 是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工作效率的10倍以上。但价格也高, 一台售价3 000元左右, 而一台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仅40元左右。

2) 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不仅价格便宜, 而且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广大农民已经沿用几十年了, 男女老少都可以用, 都会用。

3) 承包温室大棚的大部分都是外地民工, 他们最缺的是资金, 最不缺的是劳动力, 他们宁愿累点, 辛苦点, 可以省一笔不小的开支, 其实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打药, 也不太累人, 既不耽误农时, 也不影响蔬菜生长。

目前, 我市设施农业总体水平, 特别是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设施设备、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不配套, 机械化作业水平低, 主要是简单的耕种环节作业, 而育苗、移栽等关键作业环节机械几乎是空白, 因此, 加快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刻不容缓。

5 建议

1) 根据国家“十三五”发展计划纲要, 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关注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加大加强我区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政策扶持力度。

2) 农机主管部门, 应积极争取财政扶持, 加大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 增加推广投入, 搞好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建立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 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加快我市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3) 加强示范区农机标准化建设。农机服务组织要遵循统一的作业模式、作业流程、作业质量和机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保证示范区建设规范有序向前发展。

4) 加强农机林艺融合, 促进工作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邓超.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问题分析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6) :207.

[2]胡文科.农机化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实践探索[J].中国林业产业, 2016, (9) :12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篇10

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

1.1 缺乏相应的信息工具

我国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在建立在一定基础上进行,一般都会选择一些较为边远的农村区域进行推广。但是,由于其地处边远地区,再加上农民居住群较为分散和信息工具较为匮乏,也就促使信息闭塞现象的发生,从而也就对农业技术推广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上阻碍,想要让预期的推广效果得以实现也就存在很大困难。此外,由于边远地区农民文化程度大都为六年的教育年限,甚至很多都没有上过学,相对于城镇而言,其群众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农民对于现代化农作物的种植和品种认识上就存在较低的认知度,如果农作物在种植时产生问题,很难做到有效针对。

1.2 相关人员素质较低

虽然当下很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工作成绩,但是由于其素质和专业能力较低,再加上缺乏一定的工作积极性,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当下我国农村技术推广人才依旧还存在严重匮乏,特别是符合标准的高素质和高专业水平的推广人才。而且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管理者意识较低,依旧还是运用陈旧的管理理念,在人才引进和储备等工作上存在很大不足,所分配到工作上的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较低,从而也就对工作中的问题做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进而也就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严重影响。

2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实施策略

2.1 对工作条件进行完善和优化

为让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工作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应实现城乡结合,例如:增设相应的质量监督公共服务机构、对实验室、办公室以及培训基地进行创办等。要结合农产品种类、实际生产情况以及年收入等,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带来具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下,配备齐全且功能完整的办公设施,让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指导、咨询以及实验等服务相关需求得到充分满足。针对农作物质量监督公共服务机构的建立,需要在公共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实际为角度来进行合理构建。此外,还应该借助于报刊、广播以及互联网等,传播最新的农作物信息,将信息服务及时、全面且便捷的提供给农民群众,使其能够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做到全面认识。

2.2 对队伍整体素质进行全面提升

随着当下我国“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各个行业中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才的管理也同样如此。从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的实际情况而言,首先要做的是让人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将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和较为优秀的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营造出来。对传统技术推广模式下的机制和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并及时建全科学评估人才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实施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从而让人才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对于人才引进工作,首先要确认其是否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同时还要为了让人才引进工作效能得到提升,将相应的制度制定出来,对人才引进流程进行严格把控。要对业务服务水平进行不断强化,让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挖掘出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并有机结合三者,以一体化的角度为基点,为农业、农民以及农村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促使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能够顺利的转化成农业生产力,从实质上让农村农业技术发展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当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下新形势的社会背景下,只有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从多个角度做到齐抓共管,从而才能让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得到提升,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旭.基层一线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现状及改善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5,15:59+6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篇1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近年来,“三农”的地位在我国越来越重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生产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的生产,所以,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得到广泛的展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让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能有效地开展。

1 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的机械化是农业走上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因此,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只有把机械化技术在农业中广泛的推广,在农业上,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农民只有在认识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工具后,才能慢慢的接受和认可,从而,运用在农业作业之中,为广大的农民服务。如果缺少对农业机械化成果的推广,那么,这种先进的技术也就得不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也就实现不了它的价值。只有切实有效的对机械化技术推广,才能真正的为农民谋福利,早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1]。

2 目前,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农业生产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基层政府领导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工业和第三产业,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无试验示范基地。目前基层政府的工作重点大都以工业或经济产业为主,农业生产被放到次要位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机部门原有的试验示范基地被挤占掉。第二,无研制推广资金,近年来,地方财政资金大都用于工业企业和经济支柱企业的发展,用于基层农机研制推广的经费几乎没有。第三,政府部门重视不够,现在当地政府对农机部门召开的农机具现场会演示会重视程度大不如前,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受挫。

2.2 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合并、人员裁减,供求信息脱节,造成农机推广力度不断下降。机构改革把原有乡镇农机站合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后,支撑农机推广的服务体系已名存实亡,农机专业推广人员纳入乡镇府统一调配,在岗人数已削减到不足原来的1/3,而且基本上都是兼职从事农机推广工作,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从事一些与农机推广无关的政府中心工作,如征地、拆迁等,农机推广意识淡薄,使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在思想、观念、技术上没有自觉地去适应农机化的发展,只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视为单一的工作目标,大量的农机推广工作仅仅依靠市场上一些缺乏专业知识的服务人员承担,有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已用于农业生产,而推广信息滞后,使农机推广工作难以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2.3 基层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 现在,我国在农业机械新技术上的研发和技术保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推广过程中,由于推广体系的不健全,给推广工作造成了阻碍,在有的地方,没有专门的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单位,缺少专门的推广人员,大多是由基层的市场服务人员代替宣传和推广的[2],这些服务人员没有一定的农机专业知识,甚至对有些产品、有些新机械自己也不清楚,这样,由于没有专业的推广人员,很难在推广过程中,把先进机械的功能说清楚,也就加大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难度,并且在推广过程中,由于经费不足,推广的技术和方法比较落后,不能有效的将农业机械新工具推出去,这给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加大对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及时传输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是必要的一项工作。

2.4 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滞后,利用率低,闲置率较高 近年来,在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中,忽视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大部分农民只注重产前、产中机械化,或产后粗加工机械化,使用的农业机械大多都是陈旧的、技术含量不高的设备,跟不上农业发展的步伐,造成了大量旧机具的闲置,不能有效地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3 解决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的问题的对策

3.1 争取当地政府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机部门应尽力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政府要围绕当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做好先进、高效、实用农机推广工作。同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职能作用,调动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尽心、尽责地为农民提供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推广的效率。因此,要提高推广人员的服务质量,并且要确保服务的行之有效,能够合理的运用到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高质量的服务,让农民更容易的接受。对推广队伍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推广队伍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的推广效率。

3.2 加强农民的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机械化,只有普及农业的机械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农业的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机械化,只有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农业耕种,运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科技,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只有实现了现代农业的机械化,才能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农业的生产质量。农业的机械化在提高农民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减轻了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农村劳动力有了大量的剩余,这些富余的劳动力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此外,應该加强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的建设,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推广人才,要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的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推广部门的工作环境,进而,提高推广部门的工作效率,使推广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

3.3 因地制宜,从实际问题入手。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针对广大的农民群众,所以,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着手,要清楚的认识到农民思想的守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由于自身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快速有效的使用农业的高科技机械产品,对农业机械产品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向农民推广时,可以采用现场示范的方法,这可以直观的向农民展示农业机械的功能与操作[4]。在展示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土壤条件、作物生长和农民的要求,从实际解决农民的问题,从而,引起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也让农民群众清晰的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效果,加深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化器具的兴趣,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得到有效推广。

3.4 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农业机械化产品主要实施对象是广大的农民,所以,应该广泛的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重点在于对先进农业机械的使用。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具体需求,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的学习,加强在农村的科技普及,能够让农民群众切身了解农业机械化的先进性,从而,积极主动的把先进的机械化产品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来提高效率,为农民服务。 3.5 农业机械的推广和研发相结合。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的研发要密切配合,这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在农民群众中的快速实施。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中,要建立示范推广基地,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研发的合作做到实处,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单位主要负责对农业机械的新技术和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把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的反映给农业机械的研发单位,做到及时修正和改革,并且可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来对机械化器具进行整改,做到农业机械化符合实际。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可以快速的推进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中,要加强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建设,使基层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具有有效的服务机构,适合实际的推广方法,从而,对农业机械化更好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奇光1,尚海艳2.浅谈九台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J]. 吉林农业. 2013(12)

[2] 何 莲.试验推广马铃薯收获机,促进凉山马铃薯规模化生产[J]. 吉林农业. 2012(03)

[3] 武燕飞,桑文欣.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对接的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0)

广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篇12

省市领导参观示范基地举办农机维修职业技能培训班广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的前身是广州市农业机械总公司, 成立于1964年, 于2013年5月更名, 是广州市农业局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1.研究制定广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规划并组织实施;2.承担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和教育;4.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推广信息收集、反馈、宣传和服务;5.指导下级农机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农机生产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其他推广主体的农业机械化技推广服务活动。40多年来, 我们致力推动广州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率先引进温室大棚技术和精准灌溉, 水肥一体化设施;1997年, 率先引进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和谷物干燥机, 对加快转变广州地区乃至全省农业发展方式, 起到首开先河作用;2003年始, 为配合广州市政府实施都市型农业战略,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市财政大力扶持下, 在广州市白云区建设了占地158亩的"广州市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基地", 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最为规范的集现代农业装备试验、推广、培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的综合性试验基地;2011年, 广东省农机化议案资金项目"广州区域性农机推广站"在示范基地挂牌成立;2012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为创新广州市农机推广培训工作的形式, 建设了"广州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项目的建设, 将农业装备设施的智能化监控等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管理的信息系统, 实现温室大棚农业生产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 为农业的可持续生产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保障。举办农机现场演示会邛广會'A!t-a'W切Ats i M-mk.si/, ·从|^

上一篇:水性丙烯酸酯共聚物论文下一篇:维修静电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