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精选12篇)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篇1
1 前言
深松技术, 能够增加雨水渗透程度, 将土层中残茬、秸秆、杂草等, 有效翻转土表, 减少土壤风蚀程度, 起到有效保墒的目的。深耕技术, 增强土壤通透性, 而且增加含水能力, 减少了地表径流, 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通透性, 有效协调水、肥, 更利于种子发芽, 可确保作物根系发育良好;能有效掩埋有机肥, 达到清除杂草, 消灭各种寄生虫的目的。充分发挥深松深翻技术在作物高产中的作用, 必须要认识到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要求规格。文章由此展开论述, 以供参考和借鉴。
2 农业机械深松技术
推广深松技术, 有效疏松土层, 保证原土层结构不变, 是很有效的土壤耕作技术。有效推广深松技术, 能够增加雨水渗透程度, 将土层中残茬、秸秆、杂草等, 有效翻转土表, 减少土壤风蚀程度, 起到有效保墒的目的。同时, 被覆盖地表的杂草、秸秆等, 能缓解土壤径流的产生, 减缓径流程度, 减少对土壤的破坏程度, 有效保护水土。但是, 深松技术不同深翻技术, 不能翻埋肥料、杂草、秸秆等, 而且对病害虫的防治意义也不是很大。
2.1 机具要求
深松作业一般要求以36 k W以上拖拉机为动力, 配置相应深松机具进行。深松机械有单独的深松机。也可以在综合复式作业机上安装深松部件, 或中耕机架上安装深松铲进行作业。
2.2 技术要求
深松作业, 分全面深松和局部深松。全面深松在工作幅宽上, 用深松机进行全面耕松。局部深松用间隔性局部松土, 使用机具涉及到杆齿、凿形铲等等。就深松形式上, 可细分为全面深松、间隔深松、浅翻深松、灭茬深松、中耕深松、垄作深松、垄沟深松等。深松深度视耕作层的厚度而定, 一般中耕深松深度为20~30 cm, 深松整地为25~35 cm。垄作深松为25~30 cm。
2.3 注意事项
其他注意问题, 达到作业效果的农业机具, 需要配套的动力机械, 只要在动力上得到保证后, 才能达到预想的深松深耕效果。不是所有的地段, 都适合深松。尤其, 注意“三漏田”, 不能做深松处理。经耕作的土壤, 确保适度的松紧度, 并达到理想的耕层构造, 为理想的耕作目标。
3 农业机械深翻技术
深翻为田间作业的重要技术, 结合动力机械, 加深耕层, 增加土壤空隙, 达到疏松土壤的目的。经过深耕的土壤, 不仅通透性增强, 而且增加含水能力, 减少了地表径流, 打破犁底层;经过深耕的土壤, 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通透性, 有效协调水、肥, 更利于种子发芽, 可确保作物根系发育良好;经过深耕的土壤, 能有效掩埋有机肥, 达到清除杂草, 消灭各种寄生虫的目的, 是深松技术无可比拟的。
3.1 机具要求
深翻作业一般利用58k W以上履带式拖拉机或轮式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双向翻转犁进行。常用铧式犁有1L-330悬挂中型三铧犁、1LQ-425轻型悬挂四铧犁、双向翻转犁等。
近些年, 推广使用的高效多功能ISF系列深松施肥器, 作为高效的施肥机具, 有效利用其自身配置的“V”型、“U”型等深松施肥器, 可一次性完成深松、深施、镇压等多种功能。根据作业的不同要求, 可有效控制土壤深松度在25~60cm之间。而施肥情况, 可通过高压喷头喷射、喷雾深施肥、药, 深度在8~40 cm之间。能单独或同时进行地表、地下喷施, 可独立作业或联合立体复式作业, 可实现深松蓄水保墒, 深施肥药、土壤活化、消毒、节本增效的目的。
3.2 技术要求
深耕湿度把握得当, 通常情况下, 土壤含水量在10%~25%之间, 非常适合深耕技术。深耕的深度, 控制得当, 一般大于20cm。减少开闭垅, 耕后地表平整, 实际耕幅与犁耕幅一致, 避免漏耕.重耕;立垡、回垡率小于5%;耕深稳定性, 植被覆盖率、碎土率应符合设计标淮。作业质量应达到“深、平、透、直、齐、无、小”7字要求, 深即达到规定深度、深浅一致;平即地表平坦、犁底平稳;透即开墒无生埂, 翻垡碎土好;直即开墒要直, 耕幅一致, 耕的整齐;齐即犁到头, 耕地边, 地头、地边整齐;无即无重耕、无漏耕, 无斜子、无三角、无“桃形”;小即墒沟小、伏脊小旧。
3.3 注意事项
深耕的时机必须把握得当, 与土壤实际、气候因素等吻合得当。最佳的深耕时机, 为秋季收获后。此时, 高质量地深耕, 将有效接纳雨水。深耕深度控制得当, 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 必须根据微生物活动、土壤的特性、作物根系分布、土壤养分状况等等, 做适度的调整。实际上, 最佳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最佳。同时, 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使用的机具配套得当, 安装方式按规格进行。进行作业前, 必须试运营几次, 无碍后方可进行作业。适合浅耕的土壤, 建议逐年增加耕地深度。深耕的同时, 配合使用有机肥, 将有效增强土壤肥力。体闲地在耕翻后应及时耙耱、镇压, 一般3年耕1次。
参考文献
[1]孙啸萍, 陈新华, 唐义锋.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农业机械, 2003, (6) :41.
[2]王文力, 刘英, 杨锐, 等.机械化全方位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4, (6) :16.
[3]周桂霞, 汪春, 冷江龙, 等.机械化深松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 2005, (3) :44-45.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篇2
农机技术推广实验示范基地相对薄弱,县级农业推广基地很多都在县内的农业园里,很多没有单独的农机技术示范园区,农机化新技术示范不统一、不明显。
1.2农机推广经费无法保障
推广经费不足的问题体现在, 其一,专项经费欠缺。从引进、示范、推广、验收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专项经费欠缺的话,将直接影响农机具自生产厂家供货,影响到新农机具的推广。其二,培训经费不足。身处一线的农机推广人员,如果知识上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专业技术上不能得到及时提升,必将导致自身难以始终处于科技前沿,而无法引导农机行业迈向更高的层次。其三,设备购置经费匮乏。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推广设备的购置,尤其在技术推广培训期间,投影仪、测试新机具的设备等等,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很多重要的检测工作不能得到准确测评,光靠经验的传递难以起到理想的技术推广效果。这样经费的不足,影响到最终设施设备的购置,势必给农机新技术的推广造成较坏的影响。
1.3农机推广机构不健全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篇3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谈到这部法律的实施时指出,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归根结底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
要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明确推广服务内容。各地农业部门要坚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制度,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推广工作实际,分品种分区域遴选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并向社会推介发布,引导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各级各类推广单位要认真做好技术推广的试验示范工作,确保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要坚持自愿原则,尊重农民意愿推广农业技术。
要立足农民的科技服务需求,构建推广服务机制。要健全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机制,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全面推行“包村联户”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通道。
要发挥不同推广主体的职能,拓宽推广服务范围。国家农技推广机构要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履行好法定的公共服务职责。要积极推广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服务模式,引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开展公益性农业推广服务,发挥其科技和人才优势,到农村基层、生产一线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要通过各种鼓励和扶持政策,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广泛开展品种引进、农资供应、试验示范、标准化生产指导、农产品市场营销等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活动。
要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创新推广服务方式。要加强各类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配套组合和全程展示,引领农民自觉应用先进科技,提高科学种养水平。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农技110、手机短信等现代服务手段,推进农业服务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将先进农业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立法目的。各地农业部门要以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实施为契机,以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抓手,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和70万农技人员,深入开展大联合、大协作,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田,在农村再掀“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自1993年7月施行以来,农业技术推广法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一些规定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急需作出修改。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指出,此次农技推广法经过近20年实施后重新修正颁布,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农民和70多万农技推广人员的期盼,对依法治农、科教兴农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明确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责。基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形成“一主多元”格局的形式,新法确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分类管理原则,规定“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构建了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规定“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确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是此次修改的重要内容。新法明确规定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因地制宜设立区域性推广机构。新法增加了可设立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规定。新法规定:根据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以及县域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系和水利设施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县、乡镇或者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同时新法还进一步完善了乡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规定: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实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乡镇机构岗位全为专业技术岗。为有效遏制非专业人员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占用业务人员编制问题,新法规范了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当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和工作任务等合理确定,保证公益性职责的履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同时,新法还规范了农业技术人员的上岗资格。新法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符合岗位职责要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聘用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自治区、民族乡和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以聘用具有中专有关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其他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问题和对策研究 篇4
1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农户对机械化技术认识不足,农户接纳水平较低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进行着农作物的栽种与收获工作。但是,一直以来,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文化素质较为低下,接纳新事物能力不强的特点,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导致农民对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存在接纳能力严重不足的状况。农民难以正确认识到机械化生产带来的优势,这导致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受到阻碍。
1.2 机械技术推广主体配备较差
作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主体,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协调和安排着相应的推广活动,为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推广贡献着巨大力量[1]。但是,机械技术推广部门普遍存在着配套设施不足、办公条件差、相应经费不足等情况,难以更好地进行机械技术推广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相关工作都难以得到有效开展。
1.3 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较低
在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中,部分推广人员存在着相应的机械化技术知识陈旧、业务水平不高的状况。机械推广人员一般年龄较大,农业机械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难以更好地指导机械技术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农机推广人员没有得到及时的培训和新知识的学习,技术水平较为低下,新机械技术没有得到及时的学习,了解程度不足,难以在推广工作中承担相应工作任务。
1.4 农民的购买力有限,难以使机械化技术得到推广
传统农耕式的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农民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很多农民的经济收入有限,存在购买力较低的状况[2]。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实现,需要农民能够进行机械化机器设备的采购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中央对于农机购置的补贴额度不高以及农民购买力的低下,都造成了机械化技术普及推广的受阻。
2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
2.1 提高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通过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视,认识到机械化技术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推动推广工作的开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各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及相关人员,都应该提高重视程度,明确机械化技术的重要程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接纳水平,推动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另外,应该将农业机械化试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服务以及农业机械经营相结合,通过媒体将农业的机械化试验效果进行充分宣传,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配套服务。
2.2 改进和完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
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纵向模式,由省级农机总站进行指导,基层农机部门进行执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需要完善基层的农业机械技术服务体系,使基层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充分发挥与农民的连接作用。做好机械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完善,一方面需要对基层的硬件配置进行完善,避免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加强对从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在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方面都有较大提升。另一方面,应完善省市县的纵向传递机制,在体系内发挥市场作用,培育农机推广市场,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农业机械服务网点等新兴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农村的生产结构,是能够发挥重要推广力量的新型服务组织。应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力量,使农民能够得到一定的引导,让农民认识到机械化生产带来的经济利益,让农民能够具备一定的自发性,使农业机械技术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推广。
2.3 注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培养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农民了解机械化技术,引导着农民采用机械化设备进行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影响着推广工作的开展。为此,需要加强对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的定期培训和引导,注重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定期组织推广人员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实现业务能力以及技术知识的及时更新[3]。另外,也需要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的年龄进行控制,避免年龄过大的人员聘用,尽量使推广人员的年龄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内。
2.4 国家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农业机械技术的普及推广,需要国家能够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以及资金支持,使相关的推广工作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展。国家应加大对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金额,扩大补贴范围,使农民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另外,对于一些较为成熟、效果较为明显的农机具和机械化技术,应进行重点的补助,使之产生模范效应,引导农户进行机械化生产。
3 结语
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应完善基层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注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加大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扶持力度,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篇5
农业技术生产的关键在于农业科研与农业教育,且农业技术也主要产生于农业科研单位以及农业教育环节。对此,应大力支持农业单位的科研工作,并鼓励学校教育中的农业院校,为农业技术的研究提供良好氛围。农业局可以利用研究所功能研究新型农业技术,而学校也可以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人才。且政府也应给予企业一定支持,鼓励其创新农业技术。这样通过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才可以提升技术的研究效率,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以深层农村基层。
3.2建立多元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为了提升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应转变以往自上而下的技术推广模式,在满足市场以及农户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以国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农业科研院以及农民合作社为辅的多层次推广模式[3]。且高等农业院校也应设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门进行技术推广工作。除此之外,还合理利用民间资本,鼓励企业投资,并激励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建立多元化的推广体系。
3.3农业技术推广中加强科技普及
为了提高农村科技水平,首先要根据当下农村经济及农民素质水平的实际状况,加大对农民技术的培训力度。此外,对学历不够或素质较低的农业技术推广从业者,进行相关职业培训,以多种方式与渠道持续提高农民的业务水平。
4结束语
增大农业技术推广技术的投资力度,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相关部门应在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增大扶持力度,且确保这些资金全部使用至推广工作中。同时,还应科学认识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参考文献
[1]耿增鹏,孙洁.简析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05):103.
[2]冉莉.探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农技服务,(11):8.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之我见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35
本文就如何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做出如下总结: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法规,保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重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落实责任制,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投入,致力于研发高性能、多功能的农业机械;加强农机推广方式的创新和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力度。
1 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宣传具有现实意义,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宣传工作也是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一部分,作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要尽最大努力赢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尽最大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氛围。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要宣传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作用,宣传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的重要地位。
宣传方式上建议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要充分利用好媒体平台,比如电视、广播、报刊以及互联网等等,也可以采取印发一些传单、手册等方式,或者定期开展座谈会,到群众当中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内容上还要包括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等,同时借此机会可以积极宣传模范农机推广人物的事迹,充分展示农机人的风采。在宣传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调研,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法规,保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
落实和完善政策法规,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农机化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自身知法懂法,才能将法律法规传递给更多的人。相关部门也要不断完善和制定相关的新的符合地方性发展的法律法规,为农机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保证。同时要依法保障推广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另外需要提到一点,作为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调控作用,对于农机购置补贴的发放,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人们农机财产安全。农机购置补贴的出台,极大的激发了农民朋友们购买农机的热情,农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作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把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紧密结合,优先保证重点和薄弱环节作业机械购置补贴。人们已经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得到了实惠,农机购置补贴的出台也确实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但是还应该进一步扩大农机作业补贴范围,加大技术推广应用补助力度,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农民应用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健康、快速发展。
3 重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落实责任制,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
要想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也要从农机化部门自身出发,作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要以身作则,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把努力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作为自己的光荣任务。建议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在开展和落实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落实责任制,奖罚分明。对于工作认真的人员要提出表扬和奖励,对于工作不努力的人员要提出批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耐心,一视同仁,在鼓励工作成绩突出人员的同时,也不要打消其他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作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也不能孤军奋战,要与其他部门紧密联系,经常沟通,互帮互助,确保农机化事业的顺利开展。
4 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投入,致力于研发高性能、多功能的农业机械
要加强农业装备自主创新重大项目的科学论证和立项工作,着力研制适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装备,突破农业机械化技术瓶颈。实施好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专项经费项目、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项目、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投入。依托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公共服务能力。
5 加强农机推广方式的创新和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力度
建议通过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依法促进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手中,变农机大户为种粮大户,变合作社为家庭农场。推动农业生产科学化、机械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深度融合,是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应用效果的重要举措。农机研发要适应农艺要求,同时农艺技术要兼顾农机技术的渗透与应用,要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找准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点。加强农机推广方式的创新和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力度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鹏飞.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南方农机,2011,(01).
[2] 陶成林,王玉庆.浅谈农机推广工作的制约与对策[J]. 农家科技,2011,(S2).
[3] 李琳,郭长明,黄鹤,胡跃坤,刘斌.农机推广工作之我见[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06).
[4] 张志星,袁晓霞.我国农机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06).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篇7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部分就是农机的推广, 这不仅仅是现代化农业最为基础的环节, 而且在农业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决定作用。但是, 山区农业有着本身所特有的限制, 这使得农机推广工作无法正常顺利进行。即使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不间断的发展, 国家对于农业产业结构也实行了相对应的调整, 而且十分注重山区农机的推广工作, 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对山区农业实行推广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存在于山区农机推广工作中的那些问题, 所以必须采取相对应的策略来解决相关问题。如何能够更好的解决那些存在于山区农机推广进程中的问题, 这是一件值得相关部门思索的问题。
1 农业机械技术在山区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经济条件十分落后
目前而言, 由于交通不发达, 导致了山区的经济条件相对城市而言比较落后, 而市场上所售卖的那些农业机械一般造价都比较高, 加之在购买的时候, 还需要高额的运输费和保养费等额外费用,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从而导致农民的购买能力下降, 没有先进的农业机械, 就无法增加农业的生产力, 又反作用农业机械的购买, 这是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了农业机械在山区地区的推行受到了严重制约。耕地相对分散、地理条件比较差、连绵不绝的山脉也导致了我国的山区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较低, 这也给大型的农业机械的搬运、操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另外, 由于山地地区的地形条件十分复杂, 农民不得不把自家的耕地切割划分成一小块, 这也让农业机械的操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 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在山区的推广的工作。
1.2 农民的文化程度比较低
从农业机械技术能够很好的推广的层面上来说, 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内容, 但是, 就我国现在山区地区农村的教育情况来看, 农民普遍受教育的程度还达不到五成, 就更别提受到高等教育的农民数量, 更少少的可怜。此外, 由于工作的需要, 那些具备实践经验和专业素质的人才大多数为了能够最优发展, 往往都被调去了其他的工作岗位, 这些因素也都给在山区农村的农业机械操作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新技术的研发和技术支持, 认真负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在推进的过程中, 由于系统推广农业机械不健全, 工作推进受阻的原因。在一些地方, 有农业机械没有具体的技术推广单位, 缺少专门的推广人员, 大多是由基层的宣传和推广市场的维修人员更换的, 服务人员不具备这些特定的农业专业知识, 甚至对一些产品, 一些新的机器都不知道如何操作, 所以, 在没有专业推广人员, 它是在推广过程中的难点, 先进的机械特性使得它明确表示, 它已经增加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难度, 并在推广过程中, 由于缺乏资金, 促进技术和方法相对落后, 农业机械不能有效地引入到新的工具, 这带来了不便农业机械推广。
1.3 农民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能够挣得更多的钱, 大量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 进城打工。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地区转移, 这就使得大部分山区的农村劳动力十分不够用, 即便有所剩余的劳动力, 也都是因为身体原因, 无法走出去的一些老弱病残。除此之外, 农村地区剩余的这些劳动力一般都为年纪较小的未成年人或者是年龄颇大的老人, 这些人要么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要么就是文化程度较低, 思想保守, 无法适应当前超前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理念, 这也会严重的影响山区农机的推广和应用。
2 农业机械能够在山地地区正确推广的策略
2.1 相关的政府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推广的重视程度
①作为山区各地的政府官员应该积极加入到推广活动的协商和制定的过程中去, 并且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一定要安排认真负责的人才来执行推广活动, 同时保证技术、人员和资金的合理配置, 从而保证农业机械技术的合理推广。②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推广方案, 且方案通俗易懂, 易于推广, 可以简单、快捷的推广农业机械。③对于那些十分落后, 难以顺利推广的地区, 政府官员应该亲力亲为, 进行监督, 使推广活动得到足够的保障。
对于当地政府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 完善的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水平。随着“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农业部门要争取理解和支持当地政府的, 政府应侧重于实用和当地农村农民需要做先进, 高效, 实用的农业推广。同时,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 调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让他们安心, 爱岗敬业, 勤奋为农民提供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促进效率。因此, 要提高服务扩展劳动者素质, 并确保可以合理地应用到促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有效的服务。高品质的服务, 使它更容易为农民接受。促进专门培训的团队, 推广团队, 以提高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的营销效率。
2.2 制定相对应的制度, 确定各自的责任
①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出详细的、严格的、相对应的考核制度, 把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写进政府官员的日常考核标准中去, 用这种方法来监督和严格要求山区政府管理人员的工作;②领导与领导、领导与职员、职员与职员、领导与农民、职员与农民都应当加强彼此之间相互的联系,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 要对推广工作的进度与效果进行检查, 同时与其他推广地区的负责人进行分享和讨论交流相互间的工作经验, 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在山区推广的效率的目的;③作为政府, 为了对人民负责, 山区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对应的责任的追究、连带制度, 各地的相关政府应当对推广进度慢或者推广不顺、不利的地区进行批评、教育, 同时也要对进展认真、顺利的山地地区加以表扬和嘉奖, 要奖惩有度, 这样就可以规范责任制度, 从而实现在山区推广农业机械的重大目标。
2.3 提高农民的意识, 加强宣传力度
①各地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积极主动组织动员大会, 并提供相应的、大量的培训机会给农民, 这样就可以增加村民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②也可以凭借广播、电视、收音机等多媒体传媒技术来提高宣传的力度, 并对广大人民群众跟踪报道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流程目前的进度, 从而可以大幅提升当地村民参与推广活动的积极性;③政府也可以通过印发相对应的宣传画册, 张贴有关的宣传标语, 以此来加宽宣传的渠道;④随时为农民提供可以咨询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咨询活动, 政府也可以建立相关的咨询部门, 或者官员应该主动走进农村的地区, 为村民及时的进行解惑答疑。
2.4 完善服务的流程, 保证农民基本的利益
①组织相关培训机构政府应为村民和技术人员的提供培训机会, 向村民传授专业知识, 实际的步骤等,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提高推广的效率;②加大技术指导的链接, 政府的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 及机械故障的及时查处, 定期, 以提高使用机器的安全;③各种渠道的发展, 为村民提供更为方便的服务, 村民政府窗口中应该设置每天都可以提供服务的窗口, 还可以提供通过网络使村民们能够及时得到咨询, 因此它可以保证农民的日常生活的运作, 从而使村民们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2.5 积极的引进配套设备,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机制
首先, 在引进的农业机械技术的方面上, 政府应该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为指导, 在农业机械的山区选择合适的经济发展, 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实用性, 例如, 在推出的多功能的耕地机器的中国农村地区, 从而提高了使用机器和设备效率;此外, 在引进的农业的机械技术中, 政府也应适当引入其他项目, 如交通项目, 以确保促进农业的机械技术顺利能够进行的唯一途径。
3 结束语
随着各项事业的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也将成为广为流行, 推动农业机械技术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 面对山路复杂情况下, 相关部门在推动农业机械技术, 必须用山上促进业务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以农民为出发点的利益, 设置程序, 确保的唯一途径农业机械推广可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芝香.农业机械技术在山区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农技服务, 2015 (07) .
[2]沈光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问题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 2014 (13) .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篇8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主要是通过试验、鉴定、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 把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到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去, 改变以往依靠化肥、农药提升粮食产量的耕作方式, 转而向依靠机械化方向提升粮食产量发展, 达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的。当前怀集县总体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农业机械新技术和新型农业机械推广较慢, 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提高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认识, 加大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的投入, 加快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提高农业机械化覆盖率, 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对农业机械化技术认识不足
农民作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主要对象, 文化素质较低, 加之在传统耕作思维的束缚下, 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农业生产收割阶段, 农业前期、后期耕作极少依靠农业机械, 对于农业生产产前、产后机械化耕作认识不足, 不能够很好地认识和接受农业机械, 使得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受到阻碍, 难以实现农业机械全程化和专业化服务。
1.2 乡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主体配备差
近年国家加大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 但是由于当地经济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设备差, 制约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怀集县作为农业大县, 县财政投入有限,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经费缺口仍然很大, 乡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由于缺少经费, 办公条件差, 技术设备落后, 没有可以供农机技术示范的基地, 人员还经常被抽调到其他部门, 造成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难以进行。同时乡镇缺少专业的农业机械维修护理部门, 导致农机具损坏后不能及时修理, 影响农业机械使用效率, 还容易耽误农时。
1.3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陈旧, 业务水平低
当前农业机械快速发展, 机具更新速度快, 农业机械技术相应的更新也很快, 而由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年龄结构偏大, 农业机械知识陈旧、业务水平低, 掌握相关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少, 继续教育培训少, 特别是乡镇, 技术人员水平普遍低下, 技术人员本身对农业新型机械、新技术不了解, 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
1.4 农民购买能力有限, 制约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怀集县拥有广东省山区县中最大的水稻平原区, 连片水田面积10000hm 2, 非常适合农业机械推广。但是由于经济较为落后, 农民收入以外出打工和农业生产为主, 收入有限, 而购置农业机械资金较多, 且属于一次性支出, 国家补贴比例不高, 农民购置农业机械意愿相对较低, 制约着怀集县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开展。
2 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
2.1 充分认识农业机械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要发展现代化农业, 农业机械化是基础, 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推广的从业人员和推广对象, 应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 劳动力短缺, 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 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必须依靠农业机械,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只有提高从业人员和推广对象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认识, 推广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可以把农业机械化试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服务和农业机械经营结合在一起, 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农业机械化试验成果, 在农业机械的经营销售、维护修理的同时向农民进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从试验、推广、应用的认识。
2.2 完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省、市、县、乡镇的纵向模式, 省市农机总站作为指导, 县和镇农机推广站为推广的纽带, 直接面对农民从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需要加强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是解决乡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试验无基地、培训无场所等硬件问题, 配置专业人员, 实行从业资格考试考核。二是在乡镇建立纵横互补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 延伸推广服务网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培育农机推广市场, 引导发挥农业机械合作社、农业机械中介组织、农业机械推广网点等新型农业机械服务组织, 完善农业机械社会推广服务体系。在乡镇基层进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农业机械合作社是一支重要的推广力量, 政府应加大对合作社的引导和政策、资金等支持, 鼓励合作社把农业机械服务和推广结合起来, 由合作社开展农业机械耕作和维护修理等有偿服务, 让合作社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服务优势转而进行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同时进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2.3 加强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对在县、乡镇从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 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 提升业务、技能水平。利用农业机械信息网、农业机械科研单位和农业机械培训教学机构, 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农民机具操作手、农业机械专业户进行理论教学和实地操作培训, 使他们能够更好、适时地掌握新技术、新机具。
2.4 强化和完善农业机械扶持政策
国家和省市在目前实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政策下, 应加大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金额和补贴范围, 同时重点补贴农业生产中最急需、最重要、推广条件成熟的关键农机具和技术, 这样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定规模, 起到示范作用, 这也是补贴资金取得高效益的方法。另一方面县级政府应完善农业机械相关扶持政策, 在农业机械试验基地、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服务等方面加强建设。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 如今农村面临着农业生产“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的现实问题, 而实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是当今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广东省农业厅在《广东省2014年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强化设施农业和特色农机推广工作, 加快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研发, 做好农机管理培训信息工作”, 把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作为重点工作。相信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团体组织的共同努力下, 加大对农业机械技术宣传, 提高农业机械推广从业人员和推广对象对农业机械化认识, 完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强化农业机械扶持政策, 定能使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得以顺利开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我国农业已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是实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本文以怀集县为例, 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就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应用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范慧芳.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湖南农机, 2013, 40 (11) :20-21.
[2]武志宏.关于农业机械推广的综合探讨[J].河北农机, 2013, 39 (2) :56-57.
[3]吴兆国.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思路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15) :154.
[4]方清.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15) :184+209.
农业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生产 篇9
1 农村农业技术应用现状
1.1 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的成就
1.1.1 显著提高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
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对世界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 粮食、棉花、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农产品供应丰富, 为我国市场稳定和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 支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1.2 显著提高了农业产业竞争力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开发应用了大量先进农业实用技术, 显著提高了农业产业竞争力。突破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杂交油菜、航天育种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取得了盐碱地改良、病虫害综合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持续有效控制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取得明显成效, 森林覆盖率与水土保持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另外, 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改革, 编制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规划 (2009-2011) 》。2005年4月, 国家农业部与科技部牵头, 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制定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05年农业部颁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2005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行动方案》。实施了农业科技培训工程。从2004起开展以“阳光工程”等项目的农村劳动力培训, 2004~2008年共培训1580万农业劳动力。2008年底在全国启动了基层农技人员大培训活动, 至2009年10月底, 培训各类人员80余万人。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然存在不足。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推广经费不足
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 导致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步履十分艰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1.2.2 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缓慢
目前, 乡镇农业站技术人员具有本科专业学历的人员较少, 技术人员平均年龄较高。受编制限制的影响, 近年来一直没有新进农业院校的毕业生, 严重影响推广队伍专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受经费缺乏的影响, 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速度缓慢, 队伍整体技术素质不强, 也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在生产上所急需的特产、养殖、设施农业等新兴产业方面知识的需要。
1.2.3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并且缺乏“科技兴农”积极性、主动性
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对象, 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对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要求较高, 而现阶段我国的农民素质普遍偏低, 低水平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民缺少足够的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同时, 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倾向于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对于新兴的农业技术, 大多数的农民采取观望态度, 不愿积极主动学习使用新技术。虽然有的农民愿意接受新技术, 但由于资金缺乏等问题, 自身没有足够能力去配备相应的农业设备, 这也影响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 农民缺乏“科技兴农”主动性还源于部分农业科技效益不高、收益不明显。
3 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三农”问题,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了不断强化。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对基层农业站基础地位的认识, 克服传统的大农业思想, 消除片面追求政绩和急功近利思想, 在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职能的前提下, 扎实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发挥基层农业站在农业生产一线的作用。
农业主管部门要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作为经常性的工作,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方式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通过骨干人员培训、举办技术短训班和技术讲座, 加强知识更新, 重点学习农村新兴产业方面的知识, 提高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培养多面型人才。
新形势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要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进行。要加强基层农业站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合作, 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和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 通过展示, 增强农民群众的感性认识, 提高农民群众对先进农业科技的掌握程度。要增强自身服务能力, 通过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及时为农业合作组织、农资经营组织、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市场需求、产品购销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拓宽推广视野,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更好的掌握运用农业科技, 实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 因此从根源上来讲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文化事业, 要在农村形成一种“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完善农村各种文化站、文化室的建设, 将农业科技寓于农业文化的发展之中。与此同时, 政府必须要积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广泛深入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帮助广大农民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强化政府各部门的责任, 切实担负起农村科技文化建设的重任, 针对农村发展现状, 采用不同的科技文化建设方案,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以乡镇为依托, 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切实做好农村科技文化建设工作。
4 总结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篇10
1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因素制约,具体分析如下:
1.1人口压力大
1.1.1人口总量大
据统计,截至2015年初,我国人口总量超过13.6亿,人口总量大,而我国地貌特征丰富,地形多变,加之近些年来工业污染程度加剧,适宜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再度缩小。此消彼长之下,我国对单位面积粮食的出产量要求上升到极高的程度。
1.1.2农业人口数量大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人口占人口总量的比重很大。但大部分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较小,采用的耕作方式也是以传统的人力耕作为主,现代型机械化生产尚未开展,生产力普遍低下。
1.2自然资源不足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不到全球人均水平的1/2。作为农业灌溉中重要因素的水资源,其分布区域也不均衡。
1.3缺少资金投入
在市场经济运作下,国家财政投入重点都放在非农行业中,这就导致了农业技术发展的资金支持不足,基础保障程度低。
2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的方法
2.1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技术创新源于新式农业技术的研发。在新技术研发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资金,以自然科学为基础,通过科学实验和实地对比考察,分析外力作用对作物生长状态的影响,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只有用于研究试验的资金充足,才能保证科研链条不断裂,在不断的研究改进中创造先进的农业技术。
2.2培养农业技术专门人才
在投入必要的资金后,国家还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知识水平的农业技术人才,确保研究手段和试验方法的切实有效,使农业技术创新少走弯路,减轻财政压力。在这一方向上,可以派遣有潜力、农业知识基础扎实的农学人才赴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深造,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理念,以丰富我国农业知识体系。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真正改进生产技术,单单熟练掌握农业生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和创造新作物新品种,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世界上极富盛名的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农业专家袁隆平及其开发团队自主研发的农业创新技术。从1965年开始,他利用杂交优势理论,历经8年深入钻研,在1973年成功创造出三系杂交水稻种,解决了水稻三系杂交这一历史性世界难题,为中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进步开创了先河,为中国乃至世界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袁隆平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优秀的农业技术研究团队,也离不开他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不断探索。袁隆平极为重视农业生产实践,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观察每一期水稻的生长状态、防病害能力和发育性状等作物属性,他将这些因素集中汇总,制成水稻生产考察报告,并在下一期水稻种植中尝试改变外界环境和内部机制,试验改进效果,终于成功研发了杂交水稻技术。
3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
随着农业技术创新进程的深化,如何真正实现技术推广,使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创新技术应用于全国各地区,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但在实际的扩散过程中,却出现了区域性隔绝、农民观念落后、信息传播障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3.1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水平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对象,农民的文化水平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的实际效果。受到历史与国情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教育程度与文化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农民的低文化素质不但阻碍了农业技术创新,还减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领导机构可以通过多途径提高农民素质,例如: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农村切实进行,提高农民的文化基础;开展农业知识培训班,创办职业技术中学,丰富农民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知识,让农民认识到创新农业技术在生产实际中运行的必要性。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才能确保农业技术的顺利推广。
3.2建立信息传播系统
一个形式多样、信息更新速度快、科学高效的技术信息传播系统作为信息扩散的媒介,是21世纪信息时代提供的便利条件。农民通过该系统了解丰富多样的生产技术,就会联系自有土地的生产作物特性和地形特点,购买到先进且实用的生产技术。同时,该信息网络可以分设咨询反馈版块,鼓励应用相关技术的农民在网络上呈现技术的优势与弊端,在相互交流中丰富自身知识技能,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
3.3降低技术应用风险
农民在了解一些创新技术后,由于尚未进行实际生产试验,对此技术的运作成本、生产产量等因素都持有怀疑态度,即使有应用新技术的动机,但由于风险考虑,放弃了提高产量的机会。为了减少甚至消除农民运用新技术所承担的风险,推广部门要建立一套将种植试点查验、技术应用咨询与技术优势讲解相结合的服务体系,让农民通过技术试点实地考察了解新农业技术对作物种植产生的改变。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让农民了解新农业技术的优势,对新老技术进行比较,从而加强农民对新技术的认可度。这套服务体系,将农民的技术选择和技术应用置于一个系统有效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促进新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3.4鼓励农民进行自主技术研发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灵光一现地产生技术改进的想法。政府和国家要在民间引导形成“尊重人才、自主创造”的理念风尚,鼓励农民进行自主技术研发,这种来源于生产实践的技术革新想法更易于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在技术拓展过程中可以极大地减少运行阻力。
农业技术是农业水平发展进步的基础,将农业技术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对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创新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吸收世界先进农业技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农业技术。通过建立农业技术信息传播网络系统,能使更多农民接触到新技术,并逐渐接受新技术,真正实现农业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推广,推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摘要: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总结了推动农业技术提高的方法,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案,给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篇11
一、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农机推广工作,就是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以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机推广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农机推广历来是农机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农机推广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中历来起着排头兵的作用,是农机化新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坚强保证。总之,切实加强农机化先进技术推广工作,对于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搞好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推广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普及的根本途径。在推广工作中,农机推广人员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农机推广不仅仅是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和增加农机总动力、总容量或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目的,适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符合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切实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1.农机推广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农机推广规划、推广项目和方法的确定要以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为依据。农机化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属并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大体系。农机推广不是单纯的技术活动,而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它涉及农村经济的方方面面,与农业经济体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结构、生产经营规模以及农村人口就业、农民的习惯等息息相关,这些因素均促进或制约着农机推广工作。因此,在制订农机推广方案时,要全面分析以上因素,确保农机推广工作获得良好的效果。
2.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意见》,不断深化农机推广体系改革,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机推广新模式。要把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改善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条件和手段,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科技示范户为主体,农机科研、教育等单位和生产、流通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
3.农机推广部门可实行推广、服务、经营一体化
长期以来,农机推广部门一般只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因而自身实力难以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积极兴办实体,实行推广、服务、经营一体化,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和改善推广条件与推广手段。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在稅收、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优惠。创办实体的收入应全部用于推广事业,原有的经费不能削减。同时在农业开发基金、农业发展基金、粮食自给工程基金等多项基金中对农机推广的投入应有一定的比例,对推广体系建设和大型推广项目,还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贷款或提供部分无偿启动资金。农机推广部门在创办实体的过程中,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推广这一主要职能,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4.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农机具购置补贴有中央财政购机补贴、省财政购机补贴、农机化项目资金购机补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安排的小部分项目资金购机补贴等。近年来,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农机推广要根据本地农机化发展规划,引导农机化朝着装备结构优化、作业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看好的方向发展农机推广经常是被动地适应农艺技术的变革,但有些农机的推广,特别是农产品产后加工的机械化,会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掌握推广工作的主动性,实施指导性生产,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5.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
全方位、多层次推广农机在农机推广中,我们不能热衷于一时市面抢手的农具,而忽视了农机推广的整体性,忽视了其他机具技术的推广。我们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拓展农机推广的范围,向农林牧副各业延伸,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延伸,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农机推广。
6.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水平
农机推广工作必须将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在稳定推广队伍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通过送推广人员参加农业部和省农机推广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进修学习,或到外地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的经验,通过请农机专家到单位来为推广人员授课等多种途径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使其真正成为本行业的专家。农机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坚持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逐步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具有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具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具有精诚团结、顾全大局的优良作风,业务水平高,能熟练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装备,能敏锐捕捉适宜本地推广的农机装备的农机推广队伍。
7.农机推广工作要把农民经济利益摆在首位
农机推广工作就是向农户推广新机具和新技术,其宗旨就是为农户服务。因此,要向农户提供专业信息,帮助购买适用的农机具,传授正确的驾驶、保养和修理知识,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农机设备损坏。积极与农机校配合,组织强大的技术力量,搞好农机培训。
8.创建推广示范基地,加大示范推广宣传力度
农业机械节油技术 篇12
油耗增加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驾驶员没有按照要求正确的使用农机;第二是农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由于磨损、失调、松动等原因, 使工作性能变差。所以除了正确的使用农机外, 还需要及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使农机工作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笔者从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节油技术有以下诸个环节:
1.柴油必须经过48小时以上沉淀以后方可使用, 加油前一定要擦净油箱周围的灰尘污垢, 再打开油箱盖, 尽量使用软管使油借自重流入油箱或用手油泵加油。使用沉淀后的清洁柴油, 不仅可提高发动机偶件的工作可靠性与经济性, 同时, 能有效的延长偶件的使用寿命。
2.按期定时保养空气滤清器。尤其是遇田间尘土多、作业环境恶劣时, 机车保养周期应缩短, 使其始终保持清洁与畅通, 否则容易造成滤清器被堵、空气供应不足、混合气变浓, 致使柴油不能充分燃烧, 增加了不必要的油耗。
空气滤清器的保养周期一般是工作100小时, 但实际工作中要视空气中含尘情况而定, 作业环境条件差, 保养周期相应缩短。
湿式滤清器保养时要注意油位, 不足时需添加, 但不得超过油面标志线, 否则机油将被吸入气缸燃烧, 造成积炭, 甚至引起飞车事故发生。清洗金属滤网时, 先在含金属洗涤剂的水中洗净, 然后凉干, 再浸透机油, 待多余机油流掉后, 再进行安装。
干式滤清器保养时要仔细清除各部分的尘土、纸屑。不论是刷掉滤芯上的尘土, 还是拆装和清理滤芯时都要小心, 不要碰破滤芯, 当发现有破裂或穿孔时, 应及时更换。检查密封圈或衬垫有无损坏, 所有暗缝均应上紧, 以保证密封。保养完后应作密封检查。检查方法是:启动柴油机, 使其低速稳定运转, 然后卸掉空气滤清器罩帽, 堵死吸气管口, 此时柴油机应立即熄火。否则表明有漏气部位, 应认真检查排除。
3.防止燃油滴漏。定期对发动机进行耗油技术检测, 坚决杜绝燃油滴漏现象的发生。
4.喷油嘴有滴漏或雾化不良, 供油提前角过早或过迟, 也会使柴油得不到充分燃烧而冒黑烟。因此, 要及时正确调整。
5.油箱开关、油管接头、柴油滤清器及高压油管等处的柴油渗漏现象应及时检修。否则, 在机车运转时, 由于震动渗漏会越来越严重, 造成不必要的油耗。
6.柴油机使用一段时间后, 会因缸套活塞组件、配气机构和燃油系精密件的磨损而导致功率下降、油耗上升的不良后果。因此, 要及时检修, 排除故障, 以恢复其正常的技术状态。
7.冬天冷启动拖拉机时, 应注意柴油机的预热时间不要过长, 怠速稳定好可起步;在柴油机的扭矩达到最大时挂挡, 提前挂挡会引起敲缸现象, 挂挡太慢会造成扭矩的浪费, 而且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耗油量增加。
8.行驶中挡位选择的省油原则就高不就低, 只要柴油机转速达到适宜于转速, 就要及时挂入高挡, 并且在行驶中尽量保持高挡位低转速行驶, 这样有利于节油。
9.按柴油机排烟颜色判断其技术状态。柴油机工作中突然遇到重负荷加大油门时, 时常冒出一股黑烟, 在调速器的作用下转速趋于平稳, 黑烟消失, 这是正常现象。但柴油机在工作中持续异常冒烟, 属不正常现象, 说明柴油机已带病作业。常出现不正常的排烟现象有:冒黑烟、冒蓝烟、冒白烟。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排气无明显颜色, 当发动机冒黑烟时表明柴油不完全燃烧;当排气为白色时, 表明有冷却水进入气缸或低温启动时部分燃油没有燃烧;当排气为蓝色时, 表明有机油进入燃烧室。因此, 当发动机在工作中经常冒烟时, 应根据不同情况, 查明原因, 采取措施, 及时加以解决。否则, 不仅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而且增加油耗。
10.确保多缸发动机工作均衡, 不能“瘸腿”。如四缸发动机, 假设有一个缸工作不良或不工作, 可增加油耗10~20%。若出现以上故障, 应及时检查是哪方面因素造成的, 是气门封闭不严, 还是喷油嘴雾化不良。
11.常规调整气门间隙。气门间隙要经常调整, 如果发动机因齿轮、凸轮轴磨损而引起配气相位角减小, 要适当减小气门间隙 (不得小于0.2毫米) , 以弥补配气相位角的减小。凸轮轴严重磨损应及时更换。否则, 不仅功率不足, 而且增加油耗。
12.制动器回位要好, 不拖滞, 否则有时处于半制动状态, 造成制动毂高温, 导致耗油增加。
13.按季节和作业环境来确定更换机油的周期。油底机油应按规定标准加, 不能加得过量。否则, 会造成发动机运转阻力增大而耗油。
14.保证各个部位轴承润滑良好, 在装配时不能过松或过紧, 要使之运转自如。
15.定期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标准, 若轮胎气压过低会引起滚动阻力增加, 造成机车牵引负荷增大。由此使耗油率上升为3~5%。若轮胎气压过高, 又会加速轮胎的磨损。
16、出车不超载、不空跑。正确选择牵扯负荷, 做到不超载、不超速、不空跑。否则浪费燃油。
17.机车超速行驶会增加前进阻力、空气阻力, 会造成不必要的油耗, 一般增加耗油率为5~15%。
18.正确牵引机具。正确调整牵引机具的配合间隙和牵引角度。拖拉机应做到不旷、不卡;轮胎气压要符合标准, 否则费油。
19.调整各传动部位间隙。正确调整机车各传动部位的配合间隙, 以减少传动部分的动力消耗, 从而降低油耗和作业成本。
20.拖拉机田间作业时, 要正确选择行走路线, 要尽量减少回头空行程, 同时还要保证不出现重耕、漏耕现象。根据田间农艺的不同要求, 翻地犁牵引纵横向要水平, 旋耕犁刀的安装方法要正确, 耕深要一致。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推荐阅读:
农业机械安全技术09-25
农业机械技术问答10-0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06-19
农业机械化推广05-09
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08-28
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11-01
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05-20
机械化农业推广06-15
农业机械节能降耗技术06-24
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