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研究(共12篇)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研究 篇1
工业旅游的兴起, 最早是在欧洲法国, 20世纪50年代, 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开始策划, 让消费者和游客免费参观他们的汽车装配现场, 引起许多厂家的效仿, 逐渐形成了一个“时尚”。到了20世纪末, 工业旅游开始在我国出现,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工业旅游已成为深受广大游客喜爱的新旅游形态, 并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然而, 在国内其他一些城市将工业旅游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的同时,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却遭遇尴尬, 发展并不理想。为了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为了黑龙江省老工业企业的振兴, 我们必须找出一条切实有效的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发展之路。
一、黑龙江省工业旅游的发展状况
(一) 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开发情况
国家实行振兴东北旅游政策后, 黑龙江省抓住时机, 把发展工业旅游作为增强企业活力的一个新思路。2004年齐齐哈尔华安工业 (集团) 公司、齐齐哈尔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庆石油工业旅游中心、大庆华能新华电力有限公司四家企业被定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10月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闻名全国的马恒昌小组所在地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两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也被列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此外,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大庆铁人纪念馆、双鸭山第一发电厂等一些工业旅游项目也陆续启动。然而, 很多能够代表黑龙江工业风貌的大型工业企业, 如哈飞汽车、哈尔滨三大动力、东安发动机在工业旅游方面都处于空白状态, 工业旅游投入为零。
(二) 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开展存在的问题
1. 工业企业对开展工业旅游存在顾虑
一些企业不愿开展工业旅游, 对开发工业旅游在黑龙江省的作用认识不足, 认为将企业作为游览景点会干扰企业生产。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4800米跑道的机场, 号称“亚洲第一”的大厂房, 生产军用民用飞机、汽车和发动机, 可游览性较强。可其负责人说, 公司除生产汽车外, 还生产直升机, 所以必须保证厂区的安全, 如果要在厂区内接待游客, 就要先对一些安全区进行改造, 操作起来非常复杂, 企业很担心这样做会影响生产。
2. 企业投入不足, 缺乏观光条件
黑龙江省的一些具有工业旅游资源的企业大部分都是老企业, 它们在建厂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将来会利用工业旅游资源, 因而缺少进行参观的必要条件, 如观光通道、观光平台、观光车等。而且还要设立专门的部门, 每年划拨专项资金。很多大型企业普遍认为这是赔钱赚吆喝的事, 没精力、也没资金来经营本企业的工业旅游。
3. 宣传不够, 旅游者对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兴趣不大
一些企业认识到工业旅游的市场效益后, 在投入、策划上却捉襟见肘。齐齐哈尔华安集团投入2000万元来开发工业旅游, 建设了国防教育大厦、火炮展示库等。但资金投入后, 却不见经济效益, 主要原因是策划和宣传还跟不上去, 无法诱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2007年“五一”长假期间, 在所推出的工业旅游线路中, 齐齐哈尔华安公司工业旅游示范区接待人数不足百人。此外, 在黑龙江省的中国青年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等10家省内旅行社中, 均没有工业旅游线路。据黑龙江省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他们旅行社从未开设过工业旅游项目, 认为这类项目没市场, 无利可循。
二、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前景展望
工业旅游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它将为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一) 丰富黑龙江省旅游产品, 增加旅游者的消费选择
据专家预测, 工业旅游将成为本世纪最流行的旅游项目之一。黑龙江省旅游产品以冰雪旅游为主, 淡旺季明显, 发展工业旅游能够大大拓宽黑龙江省旅游资源, 使得大批工厂、矿山都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 大大增加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基数, 实现四季旅游。同时, 黑龙江省工业旅游产品的推出也能够增加外地旅游者对黑龙江省旅游的消费选择, 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档次、不同兴趣的旅游消费需求。
(二) 树立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良好形象,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工业旅游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还能够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拉动企业的经济增长。随着接待游客的需要, 企业的环境将会得到改善, 职工的精神面貌也会发生根本变化。更重要的是, 企业可以通过来访游客带来的信息, 足不出户地了解市场需求, 游客带来的是市场信息, 带走的却是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形象出来了, 不仅会在市场竞争中会处于优势地位, 而且还可以获得国家更多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三) 提升黑龙江省工业城市形象
工业旅游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工业旅游的开展不只是个别企业的问题, 而是关于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 整体形象树立的问题。通过工业旅游这个窗口, 可以进一步树立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在国内外装备制造城、医药城、啤酒城的形象, 打造和传播企业品牌、城市品牌, 扩大企业知名度, 加快老工业基地的建设步伐,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发展黑龙江省工业旅游的举措
(一) 改变企业观念, 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可开发工业旅游资源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个重点工程中, 有十几个在哈尔滨安了家, 仅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就占了其中的电站锅炉和石油化工容器两项, “三大动力”声名远播。除了动力之乡, 哈市还有成功“军”转“民”的哈飞汽车、东安发动机, 有亚洲最大的亚麻生产企业、有“中国最早的”哈尔滨啤酒、有“亚洲之最”的车间厂房等等, 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具有国际价值的工业旅游资源。目前, 要将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做好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观念的问题, 应加大工业旅游效益宣传, 通过政府给政策, 企业自筹资金, 社会融资等方法, 加快企业硬件建设, 分阶段地开发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三大动力”、哈药集团、啤酒集团的工业旅游专线。
(二) 注重企业开发, 提高接待质量
目前不少企业工业旅游项目多数以单一的观光为主, 而且线路中景点太少, 其中的部分参与性活动内容也都显得单调。20世纪初80年代, 英国的煤炭输出港, 利用废弃的矿井, 精心策划建设了一座“大矿坑采矿博物馆”, 展示当年的采矿历史和矿工生活。游客们在退休的采矿工人带领下, 可以到地下近100米的坑道中, 亲身体验矿工的生活, 受到游客的欢迎。可见, 黑龙江省工业旅游产品应加强层次性开发和产业链的扩张, 设立观赏与体验并存的旅游项目, 开发能够体现企业文化与高科技的旅游纪念品, 从而提高工业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 旅游接待质量也是影响工业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工业旅游的特殊性, 需建立完整的旅游管理机构, 完善游客接待服务中心, 体现人本主义, 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 抓好安全工作, 杜绝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并在厂区完善路标和景点介绍, 方便游客的游览。
(三) 与旅行社合作, 加大营销力度
工业旅游不是工业和旅游的简单叠加, 它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和产业资源, 通过恰当的组合改造形成的新的旅游产品。海尔集团的工业旅游开展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他们专门成立了海尔国际旅行社, 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导游讲解队伍。现在海尔的工业旅游已形成了以集团样品室为龙头, 生产线为依托, 科技馆为重点的旅游产品链条。黑龙江省也应注意这一点开发, 将“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进行整体开发, 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 或企业自设旅行社, 分析目标客源市场, 制定工业旅游的营销方案, 确定灵活的营销方式, 精心包装策划, 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加大宣传促销,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营销, 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只有这样, 令工业旅游资源形成合力, 才能让黑龙江的工业旅游越做越强, 真正为广大游客接受。
摘要:工业旅游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在国内其他一些城市将工业旅游火热开展起来的时候, 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却停步不前, 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发展应从改变企业观念, 提高接待质量, 加大营销力度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工业旅游,现状,举措
参考文献
[1]郭俊峰.黑龙江省工业游竞争不过农业游和生态游[N].黑龙江日报, 2007-05-01.
[2]吴相利.黑龙江省工业旅游:掀起你的盖头来[J].新东方, 2004 (2) .
[3]王伟伟, 吴成安.论工业旅游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J].产业观察, 2006 (1) .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研究 篇2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为推进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与资源的掠夺日益加剧,各种资源环境问题不断显现,与生产活动最为密切的农业生态环境首当其冲遭受污染与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高达6847.9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其中,大豆产量居全国首位,稻米质优享誉全国,可见黑龙江农业的生产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保护好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有清晰地正确的价值理念,先进的环保的生产发展模式,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撑体系以及技术创新与推广保障体系,多管齐下,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从源头遏制,从过程防治,有监督保障。特别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全力保护与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从环保意识、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以及经济手段等方面提出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路径。
一、培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环保意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通过对社会公众的环保宣传与教育,使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伦理观,以达到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农民的认可与支持,所以必须让各级政府和农民充分认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发展的关系,了解各自地区以及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清晰地认识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深远意义,牢固树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全省民众的宣传教育,普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通过电视、广播和杂志报刊等途径,大力宣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形成共识、深入人心,并体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行动中。同时,农业生态环保工作要从娃娃抓起,在农村中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加强环保教育。其次,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使公众了解生态环境,尊重生态环境客观规律,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在这种尊重生态环境及其规律的思想中,促使人类转变对待环境态度观念,转换社会生产、经济发展方式,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代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为提高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成果,为环境保护执法提供有力的法律后盾,黑龙江省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体系,不断的补充关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立法,完善具体可行性条款,明确环境保护法律的主体与范围等相关细节,使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能够切实解决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强化环境保护成果。此外,需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树立全新的环境行政执法理念,增强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环境行政执法必然涉及并影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环境行政执法中必须强调发展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即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当做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
三、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主要是实行农业生态补偿。农业生态补偿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激励和保障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益相关方,实现多元主体的.共赢。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不同于传统的带有惩罚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它是一种多元的保护机制,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大的意义。就黑龙江省而言,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为维持生存对生态环境进行的破坏;其次,政府还应采用银行贷款、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渠道,对因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而减少收入的农民进行补助,尤其是对兴建生态保护林体系的农民进行鼓励及补偿;第三,对于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采取优良措施的以及使用对环境保护有利方式生产的农户给予一定奖励;最后,可以利用项目管理实施农业生态补偿,即运用项目支持或项目奖励的方式,将补偿资金转化为技术项目安排到农业环境治理中,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补偿,其目标是形成农业地区的自我发展机制。
四、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
加强水资源管理。黑龙江省目前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是分散的各自为政,这样不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推行,黑龙江迫切需要协调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关系,实行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流域水资源统一考考虑需要对全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协调上下游用水矛盾,协调地表水、地下水关系,大力提倡和推广节水产品和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流域生态。
加强土壤保护和管理。不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以及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防治土壤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改革耕作制度,保持水土。根据条件,推广少耕和不耕栽培技术;选用抗病虫害的作物,控制农药的使用量,生产使用无毒、低毒农药,特别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在黑龙江省范围内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减轻化肥农药对农田、渔业水域和农产品的污染。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对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对养殖规模小以及散养的畜禽粪便结合农村沼气池进行处理,改善黑龙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加快农业生态环境预防监测网络工程建设。黑龙江应围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利用现有各种监测预防设施和机构,建立现代化的包括水环境、区域生态与资源、地质灾害以及重大气象灾害等多因子、多层次的综合性的预防监测网络体系。加快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各类污染源监管、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形成完整的污染源监管体系。
黑龙江省农业推广方法研究与探讨 篇3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推广;综合运用
1.黑龙江省农业推广工作的现状
1.1黑龙江省农业推广工作的进展
1.1.1项目选择与确定
黑龙江省农业推广项目选择是技术推广的前提,是一个收集信息、制定计划、选定项目的过程,也是推广工作成败的关键环节。农业推广信息的来源渠道广泛,主要有:
1)引进的外来技术。
2)科研单位和教学单位的研究成果。
3)农民群众的先进生产经验
4)农业推广部门的技术改进等。
1.1.2农业推广中要坚持小面积试验
在黑龙江省农业推广中的农业科技成果是在特定条件下研究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一定适应各种生产条件。因此、试验是推广的基础工作。要求在推广之前,先进行小面积试验,以对新成果、新技术进行推广价值的评估。通过正确的试验可达到两个目的。即评价新技术在当地具体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同时探索综合配套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因地制宜地应用技术。
1.1.3农业推广中的成果与方法示范
黑龙江省农业推广中的成果示范是一项新技术推广活动的最初阶段,既是进一步验证技术适应性和可靠性的过程,又是树立样板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吸引农民自觉采用新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渐扩大新技术的使用面积,为大面积推广做准备的过程。成果示范用事实和直观的结果教育和吸引农民,以调动其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适应了农民的直观现实心理。
1.1.4农业推广的普及推广
黑龙江省农业推广中要普及推广是使新技术应用范围迅速扩大的过程.又是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新技术最终产生“三大”效益的过程。它体现了社会学、生理学、行为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相融合和作用发挥,需采取个别指导、群体指导和大众传播的推广方法,将技术及时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有效推广和应用。
1.2农业推广要正确灵活应用农业推广程序
黑龙江省农业推广工作一般来讲,农业推广应按照“项目选择与确定、小面积试验、成果与方法示范、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结果评价”这一程序进行。但在实际推广工作中,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而不是教条和死搬硬套。
2.黑龙江省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2.1农业推广方法选择与综合应用的必要性
黑龙江省农业推广要坚持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阶段性规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扩散规律以及农民行为改变原理都告诉我们,农业推广工作是把具有潜在生产力的农业创新传递给广大农民。让其自觉接受和采用,进而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必须选择和应用多种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农业推广实质也是一种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沟通的过程,沟通的效果与沟通内容的多少、采用方法的多少具有正的相关关系。
2.2农业推广方法选择与综合应用的要领
黑龙江省农业推广中,在选择推广方法时,一定要考虑环境条件,当选择的方法被采用后,是否能够达到推广的目标,如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改变态度或行为。这是基本的要求。
2.2.1黑龙江省农业推广中应考虑推广技术本身的特点
农业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技术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技术推广中尤其要考虑其复杂性和难易程度,从而选择适当的推广方法。对于简单易学的技术,通过课堂讲授和技能方法示范,可能使推广对象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而对于复杂难懂的技术,则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手段、如课堂讲授、模型演示、实物和现场参观、放映录像、技能培训等,以刺激推广对象各种感官,达到学习、理解和掌握技术的目的。此外,对于在当地末推广过的技术,作为开创性的工作,推广人员首先要帮助更多的农民充分了解和认识新技术。此时需要通过大众传播方法向农民提供有关新技术的信息。同时,采用巡回访问、个别座谈等个别指导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人的问题。通过组织参观成果示范等,使农民产生直观的认识和兴趣,并帮助他们结合自家生产的实际进行评价和试用等。如果某个技术在当地推广过,已有部分农民在使用,仍有其他农民未采用,想要通过进一步的推广工作扩大使用范围,则要了解和分析这些未采用人的原因,是这些人不想用还是经济条件不允许,是未掌握技术的操作技能还是对技术的效益抱怀疑态度,还是应用该技术所需生产资料的供应存在问题等。推广人员要弄清楚原因,采用适当的推广方法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2.2.2黑龙江省农业推广考虑推广对象的特点
农业推广对象个体间有着多种差别,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产技能、价值观等。这决定了推广对象具有不同的素质和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开展农业推广活动时要考虑推广对象的特点,适当选择和应用推广方法。对于整体素质表现“先进”的农户,以及富裕地区的农户,以散发资料、电讯、网络等的信息提供和引导为主,同时作为试验和示范农户重点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成为带动左邻右舍应用新技术的革新者,而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成年人等,首先要采用宣传、培训、参观和现代多媒体手段,让他们通过亲眼见、亲耳听和亲自对比评价,提高认识和积极性;其次,多开展成果和方法示范,增强和提高其生产技能。对于自然和经济条件差的落后地区,要以改善其生产经营条件为主,帮助他们全方位搞好资金、生产资料和产后产品处理的服务。
2.2.3黑龙江省农业推广考虑新技术不同采用阶段的特点
农民在采用新技术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因此,在不同的采用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农业推广方法。一般而言,在认识阶段,应用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手段,尽可能快地让农民知道革新的技术和事物。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以及成果示范、报告会、现场参观等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了解和认识它。在兴趣阶段,除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和成果示范,还要通过家庭访问、小组讨论和报告会等方式,帮助农民详细了解新技术的情况,解除其思想疑虑,增加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到了评价阶段,应通过方法示范、经验介绍、小组讨论等较有效的方式,帮助农民了解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预期效果等,还要针对不同农民的具体条件进行分析指导,帮助他做出决策和规划。进入试验阶段,农民很需要对试用新技术的个别指导,为农民提供试验技术,准备好试验田、准确掌握技能和组织参观,并加强巡回指导,鼓励和帮助农民避免试验失误,取得试验结果。指导农民总结经验,提高技术水平,扩大采用新技术的面积。
【参考文献】
[1]闫春鹏.农业推广的程序与方法选择.民营科技2012,(2):93.
[2]范伟杰,张华.新形势下中国农业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吉林农业.2010(1):2.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篇4
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做出了诠释。其中非常典型的观点有下面几个:马波的观点是乡村旅游主要以乡村的社区为主要的活动地点,以乡村特殊的生产、生活还有田园风光为主的一种旅游类型;郑江从乡村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点,满足游客的娱乐、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的旅游形式;陈文君认为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的景观,乡村的生态环境还有民俗风情,以这些作为资源的基础,结合观光,参与,娱乐,休闲的旅游观光活动。
从上面这些专家学者对乡村旅游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专家们大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乡村旅游做出研究的。一部分专家是从旅游主体做出分析的,但是忽视了旅游的客体,也就是农村旅游相关资源。还有学者特别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创新的活动。
笔者对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总结,大致得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主要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一些特点为主要的旅游资源,以乡村风光、传统文化、民俗特色等为旅游的吸引点,以城市的市民为重要的目标受众群,与乡村居民发生联系的一种旅游。
二、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一)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1. 乡村旅游市场情况。
我国城市居民近些年来收入增加了很多,同时休息的时间也比以前更多了,因此市民期待可以脱离城市的生活,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的身心。相比与普通旅游,乡村旅游以幽静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很多的城市市民,然而普通的旅游就不一定满足这样的要求了。
2015年十一黄金周,黑龙江省75%的游客选择在本省进行旅游休闲,在省内旅游不但可以节省时间与成本,还可以很好的放松身心。自驾游的群体规模也比往年增加了很多。各个景区的接待自驾游的人数整体比去年增长了12%。像哈尔滨太阳岛,二龙山日接待自驾车游的人数超过千人。全省旅游总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015年黑龙江省旅游的接待人数超过67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5亿元。在旅游经济的总量上达到历史性增长。乡村旅游的壮大与发展,对本省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乡村旅游资源情况。
黑龙江乡村旅游的资源丰富,而且特色明显:林区滑雪漂流和生态游,特别是乡村生态游,占有绝佳的优势,黑龙江乡村旅游资源与国内其他的省份相比是占有很多优势的。黑龙江省是少数民族居多的省,它们的民俗文化很丰富,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农业的旅游资源都为黑龙江乡村旅游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黑龙江省的面积有四十六万平方公里,旅游的特色是自然,神奇。相当多的自然湖泊,湿地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地区,这些自然资源为省内的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且黑龙江有很多的机械化农场与农业自然的村屯,民风独特自然,除了汉族还有满、朝鲜、蒙古、赫哲、鄂伦春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确定了六个乡村旅游的主题:民俗体验、秋季丰收采摘、农业学习、中学生乡村夏令营、春季赏花、同时推出了黑龙江省乡村游的具体线路,人们可以在农家的田野里面尽情地去欣赏田园的风光,体验乡村独特的美感。
三、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文化内涵
很多的乡村旅游区都是单纯的以农业的观光为主的参观形式,大部分的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没有展现出乡村旅游的多层面性,一些地区在开发的期间没有正确的理解乡村旅游内涵,降低了旅游的服务能力。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存在着自扫门前雪等严重的不良现象,资源资金无法形成合力,乡村旅游通常都是规模小,经营人员的品牌意识缺乏的现象普遍。很多乡村旅游发展的开始阶段,相关的经营人员是比较容易以自己的体验理解城市市民出游需要的。农村的居民通常向往城市生活,所以经营人把城市化作为乡村旅游目标。而乡村的一些独特音乐、舞蹈以及很多农村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很好的保护起来。这会使乡村旅游在产品方面存在相似,严重的缺少创新与独具特色的一些产品。但是城市市民其实是希望自己可以在乡村进行真正意义上体验农村的生活,这就和乡村经营人自己的理解截然相反了,从而严重地降低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
(二)经营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虽然各地的乡村旅游对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发展非常的用心,在资金投入方面的规模也比较大。但是因为乡村旅游的地点大部分都是在城市的远郊,或者是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还是有多数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游客需要。像道路,停车区,厕所这些公共设施经常是很简陋同时数量也很有限。客房和餐厅这些设施条件比较差,卫生情况让城市的游客不能接受,以至于基本上留不住城市游客。还有安全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直接地影响了当地乡村旅游进步和发展。除此之外,因为一些主观条件牵制,很多服务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没有基础管理知识,服务不到位,管理工作也很乱,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消极的现象,如宰客现象等,以上所述的现象都会严重的制约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存在盲目性
黑龙江省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软硬环境不是很完善,几乎没有对旅游相关资源做出规划就盲目地进行了实践,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是只重视规模,而忽视了质量,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在开发中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只看到眼前,没有考虑到长远,所以导致很多设施都不完备,在一些乡村旅游区域,客运的通过能力很差,信息通讯力也很落后,这些不利条件都会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现在从事旅游业的工作人员很多是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的,旅游的知识很缺乏。一些工作人员在管理上参差不齐,标准也不规范。在交通、食宿以及地方文娱方面的服务质量偏低,地方特色开发不到位、服务系统不完善,本地生产、加工的原生态食物所占比例低下,提高服务接待重要性更大。这些因素也都影响着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且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有效、科学管理,让原本就非常松散的乡村旅游经营人员变得很松散,服务质量不达标。
四、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一)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灵魂,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特色
从根本上找原因,以标治本,获得可持续长久发展。同时还需要提升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尽最大的可能综合粮、蔬、渔等因素,做好产品组合吸引游客。强化从事旅游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提升综合的服务意识。而且,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完全可以开发利用民族、民俗的特色,挖掘出其文化内涵,做特色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项目基本上是在农村和郊区,基础设施通常都很落后。游客基本上都是城市的市民,一定要保证旅游的环境要在卫生和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创新开发工作,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优势。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府部门统一的规划指导下加大山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造的力度,充分调动农民集资的积极性。重点加强对乡村旅游接待户的客房、洗浴等设施的改造,使更多的游客在乡村旅游的体验过程中得到更加舒适的接待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旅游的交通设施、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旅游导引系统三个部分。旅游的交通设施在旅游基础设施系统里面属于中心部分。像公路、铁路、航空结合的快捷的、综合性的交通网络,一定要放在基础建设的首要位置,从而创造更加舒适整洁的环境条件,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此旅游。
(三)做好开发,规划先行
规划是所有开发的龙头。规划先行,可以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建设,破坏环境与浪费资源。接待城市居民的客房应该是非农业的生产活动住房,游客所有食物一定要是自己农场的产品,售价一定要低于市场的批发价格,从而让游客真正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开发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地,必须根据景观类型和交通条件,有选择地重点开发和创新开发,避免相互模仿,重复开发;要协调旅游开发中乡村旅游景点之间、乡村旅游景点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的衔接,充分利用传统旅游景点知名度的优势,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朝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尤其是区、乡政府应该把发展乡村旅游变成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大事,做好全局的统筹指导,为乡村旅游的进步和发展营造优良的气氛。政府应该颁布一些法规,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当地基础设施。当地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管理功能,像当初对待冰雪旅游一样,起到主导作用、带头作用。例如规定乡村旅游景点必须取得工商、卫生、安全等有关部门的许可,并且接受基础的旅游知识培训,规范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及思想教育,从而达到乡村文化与旅游服务水平的双提高。
(五)结合农业发展与回归自然,提高居民参与性
乡村旅游需要充分的展现出这个地区的乡村自然风光以及特色,要努力的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层次,让每个游客到达乡村后都会有一种新的感受。需要大力的提升乡村旅游的参与性。参与性是乡村旅游的亮点,农活体验,趣味劳动、采摘园等,游客们可以亲自下地干一些基本的农活,除杂草、摘蔬菜瓜果等等,调动游客的兴趣,增加旅游的乐趣。
(六)承办特色节事,加大宣传力度
例如哈尔滨经常承办一些哈洽会等国际会议和一些博览会等事项。黑龙江也可以打特色节事牌,加大宣传力度。黑龙江省也是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因此可以从民族特色的角度着手,做好节事活动策划,举办颇具民族、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也可以申请举办更大区域的节事活动,打开更广的宣传路子,让黑龙江旅游走向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
参考文献
[1]冯淑华,方志远.乡村部落系统的旅游价值研究开发模式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16(7)
[2]韩振华,周玲强.关于发展现代农家旅馆的研究探讨[J].旅游科学,2016(1)
[3]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15(1)
[4]李乃英.对开发陕西农业旅游的思考[J].人文地理,2015(5)
[5]李孝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8)
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篇5
一、前言
改革以来,浙江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较落后。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较多。一是农资价格持续攀升,而农产品价格涨幅回落甚至下降,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地位日益降低,如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73亿元,仅占全省GDP总值的6.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仅为1.0%;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2000年的1:0.458逐步扩大到2005年的1:0.409,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2004年的0.36扩大到0.37。
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也在浙江省各地逐步成长起来,对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截至2005年底,全省拥有乡村旅游区(点)2022个,经营农户总数11596户,接待游客1962.38万人次,营业收入12.03亿元,平均每户创收10.37万元,直接从业人员58450个,人均收入20581元。但是,省内乡村旅游的发展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概念不清、发展定位模糊,乡村民俗特色不明显,产品建设一哄而上、雷同重复浪费现象严重,缺乏统筹规划与布局、破坏性建设危害大,浙西南山区与浙北地区的发展极端不平衡等。保持乡村旅游社区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浙江省旅游示范村建设,引导乡村社区走旅游型道路;有利于丰富浙江省旅游产品的种类、改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档次,有利于推动浙江省“旅游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开创一条浙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不仅成为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而且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与典型。
因此,本次研究从乡村旅游概念与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对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厘清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结合浙江省的“旅游强省”战略与未来省域旅游的发展格局,紧扣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势,提出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1.经济背景--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
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宁波、温州等,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后,对于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生态”、“自由”的追求日益明显。而乡村旅游恰好成为人们放飞心情、减轻压力、亲近大自然、提高生活品质的最好选择。
2.产业背景--旅游产业迅猛发展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浙江省旅游业已经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性质变革,并逐步实现了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升级,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推进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国民素质、生活质量和平衡服务贸易国际收支的重要载体,成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人民群众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
浙江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在世纪之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旅游强省”的发展战略,推行政府主导,出台扶持政策。“十一五”年期间,我省将以“适度超前”为指导,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4个百分点。3.社会背景--新农村建设有序、扎实推进
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这一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非常重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特殊功能,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并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宣传口号,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和农业旅游、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将乡村一般的生活、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作为资产所有者或创造者的农民直接从中受益,避免了传统旅游开发中因土地和资源被占用而返贫或受益不均的问题。比如,社区居民可以利用本地种植、养殖的农产品满足游客的吃、游、购、娱乐等各种需求,新鲜蔬菜、土特产、水果、水产等直接面向消费者,不仅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而且降低了商品的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
除浙北地区的部分农村地区外,浙江省仍有很多乡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尤其是以农业、林业、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据绝对优势,导致社区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乡村旅游的开发推动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交织与融合,不仅加快了农业、林业与渔业产品的旅游商品化、市场化,而且有利于产业链的本地化延伸,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地区的产业多元化,有利于提升、优化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丰富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3.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乡村城市化
浙江省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如何解决大量社区居民在“农转非”过程中的就业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其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使大部分社区居民实现了“农转非”的本地化过程。截至2005年底,浙江省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8450人,按1:5比例计算,则乡村旅游产业吸纳的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5万人。同时,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景观风貌的完善,逐步推动了乡村的城市化进程。4.促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
长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人文精神的差距日益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加速了城乡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乡村社区人文精神的现代化、时尚化,促进了乡村社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本地化,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5.发展乡村旅游,建立新型社区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要求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使乡村社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给排水建设、道路建设与整治、景观美化与洁化、住房改造、厕所建设、生活垃圾等。同时,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乡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此,乡村旅游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发展模式之一。6.保护乡土文化,改善生态景观
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传统乡土民俗文化的积极影响要比消极或负面影响明显。很多乡村社区在开发之前,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传承都鲜为人知,如以前在杭嘉湖平原地区广为流传的湖剧、百叶龙等。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通过深入挖掘与设计、包装,不仅保留了这些历史传承,加深了社区居民的地方认同感与自豪感,而且增强了社区历史人文景观的可读性与观赏性,平添了社区的灵性与活性。7.开拓旅游空间,完善旅游产品
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如浙江富阳、安吉等地的“农家乐”、新安江的“渔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就富有很强的吸引力,起到了很好的疏散游客的作用。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诊断
(一)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
经营者对哪些乡村文化最能吸引游客缺乏了解,对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准确的把握,误以为乡村旅游就是普通的观光旅游,因而不顾原先遗存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大兴土木,甚至变更土地用途,建园造景。这种做法既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浪费了宝贵的农业资源,又扭曲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目的。
(二)各地发展不平衡 受到资金条件的限制,以及各级政府对乡村旅游认识水平的差异,浙江省东部沿江、沿海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无论是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数量还是资金的投入量,中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依靠发展乡村旅游来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迫切性更为强烈。
(三)本土文化的挖掘不深,保护意识淡薄
乡村本土文化很多尚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还有一部分,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则处在濒临消亡的境地,如一些传统的工艺、民间的戏曲、演艺等等都存在着年青艺人青黄不接的现象。
此外,外来文化对于乡村本土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些深山古村中朴实的民风民俗、独特的生活习性也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现代的商业观和价值观。
(四)产品雷同,开发程度不深
浙江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有着多元化、全方位的特色。但由于旅游产品的错位和深度开发不足,个性彰显不力,我省的各乡村旅游区(点)给旅游者的印象大有“千村一面”之感,而远没有达到“一村一品”的效果。此外,我省乡村旅游产品以初级的农家餐饮和农家旅馆为主,开发档次不高,产品挖掘的深度不够。
(五)“公地悲剧”及“空巢”现象严重
在我省乡村旅游地发展中,由于缺乏相应制度的规范与约束,社区居民的诸多短期行为对社区公共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即“公地悲剧”现象。“公地悲剧”主要表现为环境退化,资源过度使用、退化和潜在毁灭等问题,如杭州的梅坞茶文化村。
(六)政府“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浙江省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政府直接介入的案例很少。正是由于政府极少干预,乡村旅游产品随着市场的演替自生自灭。近几年来,由于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以及国务院发展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各地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投入逐渐加大,有的甚至成为乡村旅游的直接经营者。应该说,政府作为行业的监管者和规则的制订者,应该扮演好其“裁判员”的角色,忽视政府的作用,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放任自流的做法是政府的一种失职行为,而政府过多干预,将“裁判员”变为“运动员”,则是一种“越位”行为,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七)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目前我们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尤其是那些以村镇管理或农户自主管理为主的乡村旅游区(点),其管理人员大多由村干部兼任或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状况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形成了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我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以乡村地域与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乡村性的体验与感受为核心宗旨,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与历史文化底蕴,延伸本地土特产品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促进地方特色手工艺品的商品化,形成内容丰富、特征鲜明、乡风纯朴、环境优美、便利实惠的乡村旅游产品消费环境。同时,加速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生产的本地化与纵向深化,切实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
以浙江省旅游业“三带十区”为基本架构,以现有乡村旅游区(点)的空间布局为基础,结合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主题形象与目标任务,综合考虑自然条件与人文历史环境、城镇体系建设、交通区位等因素,通过资源整合、空间对接、形象共立等战略,积极实施“三个充分发挥”,即充分发挥城镇依托优势、打造环城游憩带,充分发挥景区依托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区,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三圈、三带、十区、多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其中“三圈”是指分别围绕杭州、宁波与温州的三个环城游憩圈;“三带十区”是指依据全省旅游发展的总体格局,形成环杭州湾运河?水乡?古镇乡村旅游带、浙东沿海海岛?沙滩?渔情乡村旅游带、西南山区秀山?山乡?丽水乡村旅游带;“十区”分别为杭州乡村休闲区、浙北运河古镇旅游区、绍兴古越文化旅游区、宁波东钱湖-河母渡乡村旅游区、台州神仙居-天台山乡村旅游区、温州雁荡山-楠溪江乡村旅游区、丽水绿谷乡村旅游区、衢州宗孔庙-石窟文化旅游区、金华商贸文化旅游区、滨海乡村旅游区(包括舟山、台州、温州)等;“多点”是指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培植约200个乡村旅游特色示范点。1.环杭州湾运河·水乡·古镇乡村旅游带
紧扣杭州市建设国际花园城市与东方休闲之都的战略方针,依托沪杭甬高速拓宽工程、杭浦高速(沪杭高速复线)、杭宁高速、杭徽高速、杭新景高速、杭金衢高速以及杭州绕城高速等交通辐射优势,充分利用该区的水乡平原、运河古镇、江南文化、生态休闲资源,注重乡村文化的彰显,挖掘乡村休闲的真谛,有重点、有层次、有步骤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2.浙东沿海海岛·沙滩·渔情乡村旅游带
紧扣宁波市与舟山市、温州市联合打造国际性港口旅游名市的战略方针,依托舟山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拓宽工程、甬金高速、甬台温高速、沿海大通道、甬台温高速铁路等工程带来的交通地位提升的优势,挖掘山林、古城、沙滩、海岛资源的文化元素、休闲元素、娱乐元素与商贸元素,加速山海资源的对接与整合,稳步推进浙东沿海黄金海岸、快乐渔业、海岛休闲与宗教体验式的乡村旅游发展。
3.西南山区秀山·民俗·丽水乡村旅游带
充分依托该地作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态高地、秀山丽水”的环境基础,努力搜寻山村纯朴、原始的民族风情与民俗文化,着力挖掘山林、碧水、空气与人文的旅游价值,积极融合浙中发达的商贸文化与活力,以浙江省建设“生态大省”为战略指导机遇,以金丽温高速、丽龙(浦)高速以及龙丽高速的相继建设为区位机遇,积极打造独具浙西南山区风情、商贸体验特色的乡村旅游带。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切入点
浙江省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基本以经济发达的城镇为依托,产品的资源组合配置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其一是以纯粹的农业景观为对象的旅游开发,其二是乡村景观与旅游景点组合互补型的旅游开发。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产品类型单一,以低层次的观赏型项目为主,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亟待升级。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面对城镇居民的周末休闲需求,“遍地开花”、“一哄而上”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迫切需求对全省范围内的,尤其是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地区进行统筹规划,依据各个乡村的开发条件与资源特色,合理布局,挖掘特色,形成重点。在此基础上,确立若干个具备一定资源条件和旅游业发展基础及相关旅游设施完备的乡村旅游区(点)作为乡村旅游的示范点优化、重点开发,使之具有一定的档次和规模,防止出现“小而全、散而乱”的不良局面。2.以地域文化为核心,提高产品的品位与档次
文化是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目前省内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重要原因就是在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地域乡村文化的内涵。因此,在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中,应在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上做文章,通过区内纵向搜索与区际横向比较,加强对自身特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定位,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艺术格调,给游客以耳目一新的感觉。3.积极引导,保持乡村社区生活的原真性
乡村旅游社区的真正魅力在于乡村社区日常生活所衍射出来的文化本底性与原真性。如何保证乡村旅游社区的生活延续性,将是未来乡村旅游社区的生命力与活力源泉,也是乡村旅游社区的关键吸引物和核心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在乡村旅游社区的规划与建设、乡村旅游产品生产以及服务接待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发挥其旅游开发的积极性。4.制定政策,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新环境
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依据现有的相关政策与法规,结合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的特殊性,制定土地、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教育、税费、能源费等优惠政策,切实改善农村旅游发展环境,以有利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宅基地整理,一方面提高乡村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保证基本农田的范围、数量与质量。同时,加强旅游业与地方特色农业、林业、渔业的有机融合,以保证尽量不改变农村原有耕地的使用性质。一方面,可以保持乡村产业结构的基础,保持乡村社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突出乡村旅游的“三农”性,充分体现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调整。
(四)乡村旅游的产业结构升级
浙江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应从完善产业系统、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提高从业者素质、加强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来进行。1.乡村旅游产业系统的完善
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大旅游产业的一个子系统,同样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以,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的完善重点是实施乡村旅游交通、乡村旅游住宿餐饮、乡村旅游商品、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以及乡村旅游安全的“4+1”工程。2.产品升级与品牌建设
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首先要避免开发过程中的商业化、城市化、庸俗化、雷同化,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在区域上具有地方性、在内容上具有原真性、在质量上具有优品性、在内容上具有差异性、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同时,需要由品牌的信誉来传递与保证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注重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3.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素质
对乡村旅游而言,员工绝大多数来自纯朴的农民,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乡村旅游服务,就必须提高其从事乡村旅游业的素质,主要包括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观念、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技能。4.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管理水平
设立乡村旅游管理者论坛,一年举办一次,邀请乡村旅游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交流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的经验,探讨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的问题,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乡村旅游协会的建设与功能的完善,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提升管理水平。
(五)乡村旅游的运营机制
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绝非一个自然和自足的过程,自发、分散、粗放小农个体经营形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如何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实现政府、私营企业、外资、农民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有机结合,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走和谐发展的道路,关键就在于寻找一个合适的乡村旅游发展运营机制。1.构建“政府+公司+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运营机制
政府负责乡村旅游区的规划编制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投资公司则主要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旅行社则负责市场开拓,客源组织;乡村旅游协会则负责组织村民参与表演、导游、工艺品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修缮各自的民居、协调各方利益,尤其是代表村民的利益。2.构建集约化运营机制
随着我省“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观念的提出,新的旅游发展氛围已逐步形成。因此,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应该逐步适应这个大环境,实现与周边景区(点)的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实行集约化运营机制。乡村旅游区要与其他旅游资源景区或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尤其是风景名胜区周边乡村,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3.构建一体化运营机制
在组织机制创新上,要运用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势,通过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以及纵横一体化的手段,整合市场资本,优化资源配置。以协会为单位作为股东进入公司,或村民以实物或现金直接入股进入公司作为股东,实行股东、股值年分红制。要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鼓励和帮助更多的企业大胆去开发乡村旅游。要改变观念、创新体制,政府敢于特许经营,敢于让企业去组织民间资本整合资源,把资源转化成市场,将资源转化成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调动积极性,才能真正走出乡村旅游发展及其扶贫致富之路。
五、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城市以外最广泛乡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规划布局,实施渐进式的村落更新模式
加快乡村旅游规划编制,严格控制乡村旅游的开发范围与规模,拯救、开发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古迹。杜绝“大型化”、“人工化”,严格走“小型化”、“自然化”的道路,根据社区的自身特色安排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小型旅游活动。乡村村落形态的改造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注重整体的自然环境塑造,改造适合旅游度假的农宅及旅游接待设施,提倡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方式,杜绝大拆大建。2.引入绿色认证,实施环境管理制度
对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乡村旅游社区,逐步引入“绿色环球21(GreenGlobe21)”认证,努力创造和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行为习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最大好处,并为消费者提供选择余地。“绿色环球21”的品牌意味着更好的可持续的环境与社会形象、改善的社区互动关系,通过使用较少资源而节省成本,通过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而获得更大的收益。3.坚持政府主导,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依据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控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在政府部门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加大道路、通讯、水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重点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接待户的客房、厨房、庭院、厕所的改造。在努力创造优美舒适条件的同时应该避免走设施的过于高档化或过于原始化。
(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田园景观文化与农耕文化不仅是吸引旅游者的“乡村性”资源,同时也是乡村社区的生产文化。因此,必须明确社区生产的目的,即以第一产业的生产销售与加工为主,以旅游业为辅助产业。同时,针对目前社区内特色购物环节的相对薄弱,建议社区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以促进农产品与土特产品的商品化与纪念品化,扩大产业链的本地化,实现利润最大化,防止旅游利润的漏损。这不仅可以保持乡村社区的传统优势行业,还有利益旅游业的发展与社区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丰富村民的收入来源,促进社区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社区在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旅游社区环境的改造过程中,应该注重社区绿色、卫生、健康、安全的特性特征,突出社区的“绿色、健康、安全”品牌,提高乡村旅游业的抗风险性。
(三)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提升社区居民的地方自豪感,弘扬民俗文化
乡村旅游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社区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足迹,逐步树立乡村社区的旅游品牌,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乡村社区居民的地方自豪感,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民俗传统文化就是“摇钱树”,以此达到弘扬乡村民俗文化的效果,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积极开展地方民俗节庆活动,展示地方文化
在开展地方民俗节庆活动时,不能将乡村民俗节庆活动简单地庸俗化,而必须深入了解社区的民俗特点,注意展示出民俗事象之间的相互关联,选择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民俗节庆活动,通过它们来向游客展示地方文化,但这些标志性民俗文化现象决不是由今人生编硬造的,而应当是原来就存在的。3.有效改善睦邻关系,倡导地方道德文化
加强引导与教育,完善相应的规范管理与约束、激励机制,改善睦邻友好关系,倡导优良的地方道德文化,使乡村旅游者能够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才能展示乡村性的核心意象。
4.保持宾主关系的互惠性
杜绝过分夸张的“变异迎合性”趋势,避免乡村社区的淳朴性民风消失或失真。应该保持宾主关系的互惠性,以保持乡村性的维持,确保乡村淳朴民风的持续发展。
(四)实现乡村旅游受益者多主体的共生 1.明确政府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与保护管理机构的责任主要是协调与管理。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必须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制定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议各级旅游部门和农业、文化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规范指导。支持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和农业旅游、民俗旅游协会,制定行业评价标准。2.加大社会教育力度,提升旅游者生态意识
乡村旅游者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最终享用者,不仅要有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更要有实际的环保行为。针对目前国内乡村旅游者及大众旅游的现状,必须加强对国民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游客对异质文化的尊重,加强乡村旅游者的学习能力与成分,树立其节约、生态的观念及行为。3.加强乡村旅游理论研究,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
学术界的主要责任是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总结与规律探寻,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等层次加强乡村旅游理论的研究,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乡村旅游社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乡村社区及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对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条件进行调查与评估,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可行性分析与规划设计,以确保乡村社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4.建立社区参与机制,提高乡村社区的参与率
乡村社区及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活动的主体,因此必须充分提高乡村社区及其居民的参与率,充分发挥乡村社区的内涵与魅力。通过专业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乡村社区居民的服务技能与参与意识。不仅要参与旅游决策和规划,还要参与旅游经济活动与投资、乡村社区的环境保护、乡村社会文化的维护等多个方面,参与应当体现公平与机会均等。
5.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作用,实现监督与协调管理
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类非营利组织的建设与运作,以实现对乡村旅游企业等利益群体的协调、管理。这类组织主要包括四大类:第一类是作为事业单位性质的社会团体,主要完成乡村社区的社会福利任务,以提升乡村社区居民的福利水平;第二类主要是乡村旅游发展基金,主要对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乡村旅游社区进行前期的项目论证与规划资金的资助;第三类为各类行业协会,如农家乐协会、旅游景区协会等,这类非营利组织的职责是对下属会员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会员间的意见或矛盾进行有效处理;第四类主要是旅游者协会,主要是从提升乡村旅游者环境与生态意识的宗旨出发,保护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发展,组织乡村志愿活动等。
6.充分利用新闻网络媒体,加强乡村可持续监督力度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研究 篇6
关键词:黑龙江;低碳供应链;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各种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先后出现在市场中,这间接地说明了我国农业供应链非常完整。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农产品供应链的这种完整性不能持久的重大问题。由于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消费不稳定及其他情况,农产品供应链逐渐被破坏。针对此种情况,应用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模式,确保有效监督与控制农业供应链的每个部分,保证供应链的完整性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发展事项。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详细分析和研究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模式。
一、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
低碳供应链是指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产品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回收这五个基本过程中。供应链管理是以供应链上的组成部分进行全面、详细、合理的监督与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供应链的合理运行。在农业方面进行的农业供应链管理是研究农业生产前、后物流的科学流动,从而使农业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与市场之间形成稳定、满意的系统优化运转状态,保证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者购买的整个过程都是紧密相连的。
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进步,促使农业物流主体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农业供应链不断扩大,相应地增加了农业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以往我国农业方面多种因素导致农产品生产种类、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等受到影响。而在我国大力推动农业发展的情况下,农产品的市场也随之开放,促使我国市场中出现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集贸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生鲜市场等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市场。这使得农业供应链已经不在以单一的农业供应链形式存在,而是以多种农业供应链并存的形式存在,相应的在对农业供应链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管理的对象增多,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农业供应链管理效果不佳。
二、黑龙江农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黑龙江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四季分明的一个省份。这里是我国开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地区,各种不同农产品生长在这片黑色的、肥沃的土地上,为我国农业市场带来各种食用的绿色农产品。为了保证黑龙江农产品能够正常地出现在市场中,黑龙江省开展农业供应链管理,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物流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保证农产品能够定时定量地生产出来;保证农产品物流过程顺畅、安全,农产品不会损失;保证高质量的农产品在市场中销售。然而,市场波动较大、消费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供应商、购货商等不稳定,使得黑龙江农业供应链受到影响,应用的农业供应链管理无法有效地处理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黑龙江农业供应链管理效果不佳,使其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对黑龙江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
有效地开展黑龙江农业供应链管理,促使农业供应链稳定、完整,才能够提高黑龙江农产品销售量,为黑龙江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推动黑龙江更好更快地发展。然而,黑龙江省农业供应链管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针对此种情况,可以构建低碳农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改善当前黑龙江农业供应链管理效果不佳的状况。
之所以构建低碳农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因为我国正在提倡低碳经济。黑龙江所生产的各种农产品是绿色无公害的,完全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在当下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我国消费者越来越偏爱绿色无公害的产品。从低碳的角度出发,黑龙江低碳无公害的农产品将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相应的,为了保证低碳农业供应链不受影响,构建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将其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黑龙江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保证农产品正常出现的关键。因此,应用最佳的黑龙江农业低碳供应链模式才能实现此目的。此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如下。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加,我国政府加大农业发展力度,希望推动农业不断的前进。因此,黑龙江政府加大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为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因为,黑龙江政府能够积极的带动农民加大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在政府的带动下有效的保护了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避免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使农产品无法定时定量的生产出来而影响到后续农产品的销售。黑龙江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实现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合理、有效的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中黑龙江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是,对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监督与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产量。
(二)统一农产品采购和销售环节
在黑龙江农业供应链中,供应商、采购商、销售商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供应链破坏,出现不完整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黑龙江在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中执行统一农产品采购和销售,使农产品的采购及销售稳定、有计划、合理地进行,避免因产品采购和销售混乱而使农产品在采购或销售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整个农产品供应过程。统一农产品采购和销售环节可以避免農产品在采购完成后无法及时销售而造成的浪费。黑龙江统农产品采购和销售的具体方式是以村为单位建立采购及销售站,由村委会组织建立本村的采购及销售部门,在采购及销售上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选择信用等级较高的供应商、收购商,达成销售协议,按照销售协议中的规定采购供应商或收购商所需的农产品,从而保证农产品统一采购和销售。在农业低碳供应管理中执行统一采购和销售的方法是为了实现黑龙江农产品保持绿色无公害的原则,在农产品采购和销售过程中,选择能够保证农产品合理销售的供应商或收购商,从而保证农业供应链的完整性。
(三)与供应商、销售商建立合作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这使得市场上的绿色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为了保证黑龙江省的农产品以绿色产品出现在市场中,与供应商或销售商建立合作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在供应商或销售商的保证下,促使市场中销售的黑龙江农产品为绿色产品,同样这也是避免黑龙江农业供应链断裂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一旦市场中所销售的黑龙江农产品不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将会大大降低农产品销售量,而且农业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波动,有可能导致农业供应链断裂。除此之外,与供应商或销售商建立合作关系还能够保证农业供应链不会在供应商或销售商部分出现断裂,降低农业供应链断裂的概率。可见,在黑龙江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实施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模式,与供应商、销售商建立合作关系,能够大大地增强农业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是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保证我国农产品能够在市场上顺利销售,选择最佳的农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农业供应链管理对农业供应链上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监督与控制,才能够保证农产品稳定、正常地出现在市场中。本文以黑龙江农产品为例,详细地说明了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有效性及重要性。相信在未来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模式将得到更加有效、合理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菊,马东晓,易树平等.基于供应链管理选择供应商的成本计算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
[2]杜京娜.哈尔滨市蔬菜供应链模式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
*本文系佳木斯大学校级立项课题——黑龙江省农业低碳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Sd2013-164)。
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开发研究 篇7
一、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开发现状
湿地在地球上所起到的功能有很多, 例如其可以调节气候、缓解环境污染、控制土壤侵蚀以及抗旱防洪等, 故人们也将其称作为是“地球的肾”。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湿地自然生态资源最多的省份之一, 前现有的湿地总面积已经达到了536.9万hm2, 占了全国湿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之多。区域内分布不均、差异明显是黑龙江省湿地分布的特点之一, 其分布相对集中的三大湿地分别是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松阿察河湿地以及乌裕尔河沼泽湿地。几年来, 黑龙江省政府在对这三块集中的湿地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根据其多样性的生态资源类型制订了一系列的旅游开发政策。
首先, 黑龙江政府针对其省内湿地特有的地理形式以及人文环境, 依靠历史遗产为依托, 建立起了具有东北民俗风情的湿地旅游项目。与此同时, 其还根据湿地环境所带来的具有独特味道的饮食文化, 在湿地周围建立起了具有特色的湿地事物餐馆。
其次, 黑龙江省政府还以其湿地特有的河流景观、候鸟栖息地以及五大连池等自然景观特色, 建立起了一条产业链丰富的旅游线路, 线路中不但主打了候鸟栖息地这一环节, 同时也对“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的火山堰塞湖进行了大力的宣传。与此同时, 还因为黑龙江省湿地中包含芦苇池、沼泽以及泥碳湿地等自然生态景观和水渠、水田以及水库等人工湿地景观, 故黑龙江政府还开发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旅游项目, 例如垂钓、观鸟以及游湖等。
最后, 黑龙江省湿地因其幅员辽阔的地理条件以及自然气候多样的环境条件, 为大量的生态物种提供了生长和栖息的环境。据黑龙江省地质局和文化宣传局2013年的不完全统计数据资料显示, 黑龙江省的各类湿地环境中共有1200多种草本植物、559中脊椎动物以及372中鸟类。故黑龙江省政府根据这巨大的生态资源进行了宣传, 继而引来了大批的地理生态爱好者以及动物爱好者。
二、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 因管理不善导致环境破坏严重。
目前, 我国黑龙江省在进行湿地生态资源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其所采用的旅游开发管理模式为多个不同职能部门进行共同管理, 这就导致各部门在对湿地旅游开发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职责不清的现象。由此同时, 部分管理本门为了实现本部门的收益与利益, 便以消耗湿地资源为代价, 对其进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尤其是在黑龙江省的个别地级市湿地旅游项目当中, 其设置了大量的人工修建旅游项目, 而且大多人工搭建的旅游项目对原有的自然生态湿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人工搭建的湿地旅游项目由于各项排污设施搭建不合理, 使得人工湿地周围的自然生态湿地环境受到了一定的污染,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每日的废水排量为682万吨, 而其中95%都是来自于各个地级城市的工矿企业。
2. 湿地开发、保护资金缺乏。
黑龙江省所进行开发的湿地旅游面积在黑龙江省整个广袤的自然生态湿地资源中只占了23.1%,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湿地自然生态资源处于闲置的状态, 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情况。而且, 黑龙江省在湿地旅游开发资金短缺的情况下, 一味盲目的进行项目扩充以及设施搭建, 这样的状况使得很多项目的设施好的过于先进, 差的又太过落后, 并不能进行优化结合。湿地旅游项目品质不高, 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继而导致了黑龙江省的湿地旅游开发无法不如良性的运行轨道。与此同时, 由于资金短缺, 使得大量应该受到保护的湿地旅游资源得不到相应的保护, 造成了湿地旅游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3. 湿地资源过度开发。
黑龙江省的湿地自然生态资源大部分位于生态敏感的区域, 故十分脆弱, 一旦在开发过程中不加以注意就会使湿地旅游资源受到破坏。而目前黑龙江省在对其湿地资源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科学化的开发计划, 使得湿地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由于湿地生态资源旅游开发可以给黑龙江省的经济生产总值到来巨大的收益, 使得黑龙江省在对湿地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修建了大量的饭店、娱乐设施以及供游客进行住宿的建筑, 这样的做法对周围的湿地自然景观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而湿地周围的道路建设, 更是破坏了在湿地生态环境中生长的植被, 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
4. 旅游开发缺乏群众参与。
目前, 黑龙江省的湿地旅游开发大多是由政府进行主持的, 而且大部分的湿地旅游项目收益也都是政府进行回收, 这样的现状使得湿地周围的社区群众并不能很好的参与到湿地旅游项目的开发当中。而由于政府所进行的湿地旅游开发项目给湿地环境周围的社区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而居民又得不到相应的湿地旅游开发收益补偿, 使得社区居民对湿地旅游开发项目存在一定的不满, 继而造成社区居民忽视对湿地旅游项目的保护。也就是说, 由于湿地旅游开发项目的收益分配不均, 使得其周围社区居民的开发参与积极性普遍低下, 继而影响了黑龙江省的湿地自然生态资源旅游开发。
三、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开发问题的解决对策
1. 实施统一的管理政策。
由于黑龙江省的湿地生态环境幅员辽阔, 种类繁多, 故其具有相当高旅游项目开发优势。所以黑龙江省在对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一定要抓住资源众多这一特点, 并将其进行分类、规划以及合理管理。在对湿地生态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首先, 要对其中所包含的资源类型进行有序归类,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其次, 要根据人们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的需求以及市场发展特点, 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计划。最后, 应以特点突出的湿地生态环境为旅游开发的重点, 提高旅游开发管理的基础和水平, 以点概面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管理与开发。在此基础上, 黑龙江省在进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还应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为根本的开发核心, 并成立专门进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林业管理部门, 对相关的湿地旅游开发项目进行审核与监督, 使得湿地生态环境在被开发成旅游项目的同时能受到相应的保护。
2. 进行多渠道的资金筹集。
湿地自然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资金匮乏, 是当前黑龙江省进行湿地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因受到资金不足的影响, 造成了大量的闲置和污染。故黑龙江省在进行湿地旅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引入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措施。首先, 黑龙江省应设立专门用于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专项基金, 使得在对其进行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资金不会受到别的项目的挪用。其次, 黑龙江政府应该将湿地旅游开发、保护项目进行招标, 或建立起股份制、合同制的开发模式, 这样的做法会给湿地旅游开发吸引到大量的民间投资。
3. 合理开发旅游项目。
黑龙江省在对湿地生态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缺乏合理的开发及规划设计, 使得湿地生态环境在近几年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故黑龙江省并须吸取这一点教训, 对其所拥有的湿地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首先, 应先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进行了解, 并设立旅游开发试点区域, 在该区域进行旅游开发项目实验, 继而得出适合湿地生态环的旅游开发项目。其次, 应对湿地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以及动植物进行严格的保护, 禁止开展狩猎、捕鱼、采集等旅游项目, 继而从根本上杜绝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给其周围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破坏。
4. 实施社区居民参与及收益激励机制。
湿地生态环境周围的社区居民参与是解决湿地旅游项目开发给自然生态资源造成破坏的有效做法。故黑龙江省在进行湿地旅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 应在其周围的社区内进行大力的宣传, 继而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湿地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 使社区居民能够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以及环境保护思维。与此同时, 黑龙江政府还应设立一定的湿地环境旅游开发保护奖励机制, 使得社区居民在进行参与湿地保护的过程中能获取一定的资金奖励, 继而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湿地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的动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湿地旅游项目的合理开展,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维护地方自然生态环境平衡, 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保障。从上文可以了解到, 虽然近几年来黑龙江省政府在对湿地开发和湿地旅游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但其在运营过程中, 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而由过度开发给湿地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也相当严重。故其还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究其问题作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继而使得黑龙江省的各项利益都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杰, 葛益娟, 陆林.湿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21) :126-129.
[2]张冬冬, 龚艳, 郭峥嵘.“点-轴系统”理论下的江苏沿海湿地旅游开发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24) :17-23.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篇8
黑龙江省开展冰雪活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从1963年的冰灯游园会,到1985年的冰雪节,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冰雪与旅游有机结合,已经成了黑龙江省的重要产业。我们搞几十年才做到了今天的规模,但是周边的兄弟省也看好了冰雪旅游这块蛋糕,纷纷效仿。他们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请我们黑龙江的人给他们做冰景,把我们的东西给他们复制模仿变成他们的东西,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长春冰雪节、沈阳冰雪节、北京延庆冰雪节、内蒙古阿勒山冰雪节、新疆阿勒泰冰雪节、四川玉龙冰雪节纷纷出世。面对如此众多的竞争伙伴,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2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发展策略
项目是旅游资源配置的载体,建立合理的旅游项目支撑体系是提升黑龙江省旅游产业档次、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面临激烈的国内竞争形势,我们要彻底改变黑龙江景区自然资源一枝独秀、要充分依托自己的旅游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统筹规划,科学定位,真正开发建设一批旅游项目,特别是冰雪、民俗等体现黑龙江特色和风情的大项目。
2.1 科学规划旅游项目在地域空间和层次上的分布
冰雪旅游的开发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在项目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地域条件的差异。黑龙江省已成为颇具盛名的冰雪游、森林游、跨国游、边境游及各种专项旅游的胜地,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O”字型旅游带并向东部牡丹江、东北部佳木斯、北部伊春、黑河、大兴安岭和西部大庆、齐齐哈尔辐射的“K”字型旅游线以及中俄界江“L”型旅游线。以成形的旅蝣线路为框架,冰雪运动场地应当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亚布力专业滑雪场;二级滑雪场为分布在黑龙江省各地有一定规模的中高级滑雪场,有10多个雪场,分散在如二龙山、玉泉、桃山、乌吉密、海林等地;三级为遍布各地的初级滑雪场。开展评定质量等级滑雪场和旅游定点滑雪场,规范滑雪场的建设和管理。
2.2 突出冰雪旅游主题
黑龙江省在完善已有的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应当确立冬季以冰雪、森林、草原、大界江、大界湖、特殊地质地貌等生态旅游为主打产品,辅之以都市风光、边境游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游。重点要突出回归大自然和运动增加健康的主题,通过冰雪旅游能使游客感受到回归融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围绕滑雪增强体魄、陶冶情操和滑雪旅游这一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在保留传统的滑雪娱乐表演项目的基础上,注重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如观赏类活动有单板、双板滑雪,离台、跳台滑雪表演;造雪机造雪表演,东北大秧歌表演;参与类活动有滑雪、乘坐雪地摩托、乘缆车上山赏林海雪原、山庄全貌,乘旱地滑道下山;乘马拉雪撬、滑轮胎;滑雪节美食活动和雪域圣诞狂欢之夜焰火篝火音乐晚会;比赛类活动有滑雪俱乐部成员滑雪比赛、外国旅游者滑雪挑战赛;展销类活动有滑雪用品、旅游纪念品展览、雪之情摄影展和冰雪旅游洽谈会;奖励类活动有滑雪幸运者奖励活动等。也可以根据承担滑雪运动雪场特点开展别具一格的特色活动内容,如湖上游览、冰雕、雪城、冬捕、冬钓;乘坐滑道、空中溜索、蹦极等活动。
2.3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滑雪应该是一个产业,其对其他相关产业有拉动作用。1998年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举办之前,黑龙江省的滑雪场总数不足10家,每年接待的滑雪游客仅几万人。随着第一届滑雪节的举办,滑雪场迅速增至14家,冬季的滑雪游客也达到了30万人。2003年第六届滑雪节举办时,滑雪场已增加到60余家,接待滑雪旅游人数预计将达百余万人次。几家大滑雪场的投资都是以亿元为单位的,亚布力风车山庄总投资10多亿元,龙珠二龙山滑雪场、吉华长寿山滑雪场的投资总规模都在2亿以上。亚布力滑雪中心(风车山庄)使亚布力由原来的一片荒野发展成为今天世界知名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滑雪度假区,使其土地由原林业和耕地变成了商业用地,土地得到升值。同时,为当地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机会。滑雪产业的发展为其相关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2.4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扩大旅游品牌效应
魅力独具的旅游精品、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是增强旅游吸引力、扩大旅游市场、加快旅游发展的保证。黑龙江省具有冰雪旅游品牌,但并未真正发挥应有的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就是通过强化宣传促销。将一个品牌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因此。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要依托各种旅游资源,利用各种国内外媒体和旅游交易会,搞好宣传促销,形成轰动效应和“洼地”效应,使黑龙江省的特色旅游品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旅游管理部门应当依据政府策划、企业承办、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制订主题突出、内容翔实、可操作性强的宣传促销方案,集中财力物力,每年有重点地推介一两个旅游品牌,逐步扩大旅游品牌效应。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以及俄罗斯的区域合作和联合促销,形成开放、联动的旅游市场。
3 结束语
黑龙江省有着发展冰雪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已经取得的成绩证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实力与地位,但是面临中国旅游行业的全面开放,面对日益加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必须要有危机意识,时刻洞悉自身的不足,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企业的微观作用,只有不断地发现自身的问题,研究问题,制定解决的对策,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业才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冰雪旅游资源是冰雪旅游事业的基础,黑龙江由于具备独有的地理优势,在我国的冰雪旅游中率先起步,正日益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但面对激烈的国内竞争环境,应如何促进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呢?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发展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黑龙江,冰雪旅游,品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宏伟.论黑龙江省发展滑雪旅游[J].冰雪运动,2005(1):82-83.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篇9
1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相关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黑龙江省体育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交通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体育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标准低,一些体育旅游项目相对落后。例如,黑龙江省滑雪场、 漂流、探险场地的数量、质量和规模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大众体育旅游的科学指导和服务部门不足,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人均体育旅游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旅游业在黑龙江省的整体发展。
1.2缺乏新型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及管理服务制度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业,在冬季和夏季两线发展不协调,夏季体育旅游项目较少,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项目更多,传统体育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高尔夫、登山、跳伞、滑翔伞、攀岩和蹦极运动等新型体育旅游产品发展不足的情况没有较大突破性进展。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相对单一,城市和农村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之间发展不均衡,相关政策不完善,缺乏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及管理人才,体育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仍需深化,政策和支撑体系研究力度不够。依法行政也面临许多问题,对体育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1.3偏重效益,轻视环保
黑龙江省许多企业的体育旅游业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新产品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有些地方为了地方利益和经济收入,乱建各种旅游设施,破坏景区环境。一些地方为了发展体育旅游业,大兴土木,调整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一些草原、森林和湖滨地区,体育旅游的开发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指导,乱建服务区,周边污水排放量大,随意倾倒废物和垃圾,造成旅游环境污染,也影响了附近的景观。一些风景名胜区车辆乱开乱停,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发展不强
2.1.1缺乏品牌文化特色
黑龙江省是发展冰雪旅游最早的省,自1985设立哈尔滨冰雪节,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已成为世界级产品,在全国市场上仍占主导地位。冰雪体育旅游项目在黑龙江省很多区域都有发展,冰雪体育旅游项目的主题和产品几乎都遵循同样的模式,区域差异不明显, 无法体现地方特色,也没有与相应的特征产品与地方特色文化辅助。产品创新不足,缺乏地方文化特色,使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缺乏个性与创新,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主题、图像单调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在黑龙江省的体育旅游整体形象很模糊,不利于整个黑龙江省体育旅游形象的形成和体育旅游品牌的建立和推广。
2.1.2外部竞争日趋激烈
黑龙江省冰雪条件在国内相对较高,但冰雪旅游已不再是黑龙江省的专利。吉林和辽宁的地理优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雪”为切入点,具有很强的冲击势头。哈尔滨素来以冰闻名,沈阳市也提出了“到哈尔滨看灯,在沈阳赏雪”的宣传口号,发挥和创造“东北冰雪旅游第一站”的冰雪旅游品牌。
2.2专业人才竞争力落后
旅游服务质量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或减少旅游资源吸引力。因此,提高黑龙江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非常重要。体育旅游富有参与性,刺激性和挑战性,旅游者在参与体育旅游活动过程,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障碍,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消除和克服障碍,这就对具有体育和旅游服务人员提供专业技术知识,安全防护和口译服务等提出了要求。
2.3观念意识竞争力薄弱
在经过近年来的治理后,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虽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煤炭、 石油、林业和其他传统的掠夺性行业和农药、化工、造纸等高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较多,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同时,旅游业的无序发展和缺乏科学性的环境规划,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3提升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3.1加快产业发展
3.1.1加速挖掘、整理北部地区民族文化
世界旅游市场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黑龙江省应充分开拓市场,通过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注重产品内涵,将旅游、文化、体育和其他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要善于发现游客的潜在需求,创造市场,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坚持冰雪产业发展原则,综合各种元素,强调民族、民俗,突出地方特色,并结合群众参与。冰和其他装饰产品和体育活动的产品组合,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产品,结合冬季减肥产品,打造一个集成的生态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化、多元文化的民俗文化产品。
3.1.2形成区域优势旅游中心
冰雪旅游在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市一直享有良好的声誉,但雪文化设施是有限的,除了依靠在松花江北岸举行的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设置一个冰雪的世界,在太阳岛水阁云天小雪雕公园,增强有影响力的文化设置,集中布局,产生聚集效应,展示冬季冰雪景观文化,使夏季旅游的客人能充分体验北国雪景。为了实现这些布局,应计划建立大型主题公园,通过滑雪、冰、区域文化、北方民俗和特色餐饮组合产品提高竞争力,建设世界级的体育旅游度假中心。
3.2提高人才竞争力
提高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人才竞争力是提高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应努力建立一支既懂体育旅游知识,又有经济头脑,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兢兢业业工作的高水平专业管理队伍,加强体育旅游市场分析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培训基地建设,培训高级教练,提高在职人员素质。在每一个旅游景点成立培训中心,配备一定数量的导游,中心工作人员应参加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和体育管理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培训中心提供旅游知识和初学者的技能教学,指导和帮助其掌握基本要领。
3.3强化竞争力观念
加强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思路,提高黑龙江省体育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和员工的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黑龙江省体育旅游整体业务管理中的生态环保理念。首先,旅游景点的开发应尽可能在景区原有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基础上,遵循不破坏或少破坏自然环境,即使破坏环境,也应在短期内恢复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旅游景点施工时,尽量不破坏植被,尽量避免林地和大型土方工程,必须实现进度的项目,应在两年后造林,珍贵树木尽量移植;重点地区禁止砍伐树木,尽量保持原有环境风格。其次,通过各种教育宣传手段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在黑龙江省体育旅游景区的突出位置设置广告牌,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让游客欣赏美丽风景魅力的同时,了解环保知识。不断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实践和应用生态交通,生态酒店,生态旅馆的概念和景区的应用模式,建立完善的绿色生态旅游。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针对相关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新型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及管理服务制度、偏重效益,轻视环保等现状,提出加强产业发展、提高人才竞争力、强化竞争力观念等策略,提升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研究 篇10
关键词:旅游市场,市场体系,黑龙江省
现代旅游市场体系是指旅游的各类市场及其内部子市场之间和旅游市场中各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其包括三个子系统: 一是旅游市场的组织结构系统,即旅游市场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二是旅游市场的运行机制系统,即旅游市场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方式; 三是旅游市场的调控管理系统,即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系统。
一、黑龙江省构建现代旅游市场体系的有利条件
( 一) 拥有良好的客源基础,旅游收入不断增长
据统计,2015 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共接待国内游客8816. 23 万人次,同比增长22. 3% ; 实现旅游收入1007. 86 亿元,同比增长35. 58% ; 根据手机终端统计,漫游至黑龙江省人数达到2005. 75 万,同比增长25% ; 外地游客刷卡消费832. 36 亿元,同比增长28. 1% 。
( 二) 旅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步伐加快
截至2014 年2 月,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377 家( 其中,5A级4 家、4A级61 家、3A级124 家、2A级165 家、1A级23 家) ; 星级饭店253 家( 其中,五星级5 家、四星级50 家、三星级126 家、二星级54 家、一星级3 家) ,快捷宾馆3069 家、家庭旅馆439 家; 旅行社达670 家( 其中,出境社62 家、边境社51 家,境内、入境接待社557家) ; 新增2 家赴台游组团社。同时,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速度加快。大连万达集团斥资200 亿元建设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马来西亚建荣集团投资80 亿元建设哈尔滨环球海洋主题公园,都将大幅提升哈尔滨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并将对全省产生示范带动效应。2014 年,黑龙江省139 个在建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28. 1 亿元,同比增长14. 5% 。
二、黑龙江省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市场秩序混乱
黑龙江省旅游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部分旅游经营者无证照,挂靠现象普遍,利用格式合同模糊承诺,在旅游交通、酒店级别、景点约定内容上打折扣或设置消费陷阱,欺骗消费者。第二,旅行社掠夺性经营,“买团卖团”,默许导游违反合同擅自增减景点,增加购物点。一些大的旅行社牺牲信誉“卖招牌”,收取小社挂靠费。第三,一些出国游项目以“零团费”引诱游客,肆意增加自费项目,逼迫游客消费。第四,部分旅游景区的商店、餐馆服务水平差,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价格虚高。第五,部分旅游企业存在欺客宰客、强买强卖、索要小费、强迫购物、私拿回扣等情况。
( 二) 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
黑龙江省旅游景区( 点) 隶属关系复杂,造成政出多门。如旅游风景名胜区归建设部门管理; 自然保护区归林业部门管理; 地质公园归国土资源部门管理; 寺庙道观归宗教部门管理; 文物遗址、博物馆归文化部门管理。在旅游管理过程中,对利益互相争夺,对义务互相推诿,而旅游局往往没有任何景区管理权限,增大管理难度。同时,黑龙江省县级旅游局属于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旅游行政管理权和旅游执法权,而绝大多数旅游景区都划分在县级行政区内,县级旅游局在旅游管理过程中权力缺失。
三、加快构建黑龙江省现代旅游市场体系对策建议
( 一) 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首先,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体制,制定相应的职能转变措施,积极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产业发展、资源整合利用、旅游综合执法、公共服务保障以及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其次,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黑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现有旅游产业为基础,开发建设一批新的旅游项目,重点打造冰雪、度假、边境三大特色旅游品牌,推出健康休闲、生态度假等精品线路,增强龙江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第三,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富民惠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增效、农业增值、农民增收。
( 二) 培育特色旅游商品市场
近年来,黑龙江省旅游商品市场快速成长,多层次的旅游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然而,旅游商品雷同现象严重,特色不够鲜明突出,在游客的旅游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应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市场,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并着力打造符合市场需求、有效结合地方和文化特色、信誉度高的旅游商品集散地。同时,注重结合地域优势,适时举办中俄旅游投资洽谈会和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展洽会,打造旅游产品展示平台和沟通平台。
( 三) 完善旅游市场组织子系统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服务产业。与之关系最密切的经营性企业为旅游交通企业、旅行社和旅游餐饮、住宿企业。因此,应保证旅游区与各客源地、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道路畅通,并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培养一批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引导全省旅游企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规范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目标。要改善旅游住宿设施,在努力培育星级宾馆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中小型经济酒店、汽车旅馆、自驾游营地和家庭旅馆等。
( 四)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现代旅游市场体系需要高度重视旅游人才市场的建设。首先,政府应在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同时做好宏观引导工作,为旅游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制度保障。其次,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第三,应积极开展旅游教育国际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技术交流、学术互换等方式培养人才。
( 五) 建立健全旅游市场调控管理系统
1. 健全旅游市场宏观调控、微观管理子系统
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市场机制的失灵和缺陷。宏观调控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运用计划、信息、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常规手段来引导、调节和控制旅游市场的总体运行状态,对旅游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指导和调节。微观管理层面是指对旅游市场进行自律性管理和行政监控管理,从而杜绝旅游市场中不正当的交易行为存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消除不正当竞争,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权益。
2. 建立健全行业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子系统
旅游业是多部门合作、跨行业协同、多产品组合的综合性发展产业,要求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以公平、公正地解决旅游市场中的矛盾和纠纷。同时,加强旅游执法队伍的建设,组建独立旅游执法部门,提高旅游执法能力和水平。制定旅游工作标准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规范旅游市场发展,也是旅游市场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阎友兵,戴月珍,蒋绪年.论现代旅游市场体系的构建[J].三峡大学学报,2009(1):64-68.
[2]张爽.黑龙江保障旅游市场健康有序[N].中国旅游报,2012-03-01.
[3]阎友兵,戴月珍,蒋绪年.论我国现代旅游市场体系的构建[J].德州学院学报,2009(6):70-74.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研究 篇11
摘要:分析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关联性是研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工作。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依据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金融产业的数列曲线形状分析产业间发展态势。同时,在全国、浙江省、温州市纵向层面对比,研究浙江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程度,并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灰色关联度
一、引言
从近些年的旅游产业学术研究成果和政府政策研究来看,学术界对旅游产业的本质属性认识逐渐清晰,“经济产业——经济文化产业——文化经济产业”的线索日益深化和明朗。旅游产业本质属性回归,使得研究在“回归”潮流中转变。如何有效推动转变?产业融合对旅游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发挥?这些需要用新的认知、新的手段指导产业持续发展,需要用符合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方式方法推动产业发展。深入研究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拓展旅游研究空间,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化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资源,而文化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可实现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增值[1]。那么,当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到什么程度了?与其他产业相比融合超前还是滞后了?分析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并给出相应措施,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灰色关联度模型
对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因素,其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2]。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是依据各因素数列曲线形状的接近程度做发展态势的分析。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可认为两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关联程度较低。因此,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3]。
灰色关联度应用范围广泛,也被应用于不同产业及相关产业各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研究。本文根据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对所需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并分析以便准确计算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灰色关联度模型的研究方法[4],如下。
(一)参考序列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前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及数量级都不相同,难以比较。需要对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前应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三)求关联系数
找到极大值和极小值,求出参考数列X0(t)与各比较数列Xi(t)之间的差列,即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比较分析
从各级统计年鉴中获得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统计数据,本文收集和整理了2006—2012年全国(X(t))、浙江省(Y(t))、温州市(Z(t))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
第一,以2006—2012年全國旅游产业增加值为参考序列X0(t),以文化产业X1(t)、房地产业X2(t)、金融产业X3(t)为比较序列;2006—2012年浙江省旅游产业增加值为参考序列Y0(t),以文化产业Y1(t)、房地产业Y2(t)、金融产业Y3(t)为比较序列;2006—2012年温州市旅游产业增加值为参考序列Z0(t),以文化产业Z1(t)、房地产业Z2(t)、金融产业Z3(t)为比较序列;并建立模型。
第二,本文采用初值化法进行无量钢化处理,如表2所示。
第三,计算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的绝对值,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找出序列中最大值与最小值。
第四,本文去分辨系数ρ=0.35。ρ取值没有量化,学术界一直是一种经验选取法,通常取值0.5。ρ取值较小,能克服奇异值的支配作用[5]。2011年的数据变异较大,因此ρ=0.35,并用式(2)计算出关联系数(见表3)。
第五,将表3数据代入式(3),求的关联度(见表4)。
第六,根据表4计算结果,绘制折线图(见图1)。浙江省的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处于全国和温州之间。
四、结论及对策研究
(一)结论
从横向比较看,全国层面最后结果显示,X3>X1>X2,即以旅游产业为参考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依次为:金融产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浙江省层面最后结果显示,Y2>Y3>Y1,即以旅游产业为参考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依次为:房地产业>金融产业>文化产业。温州市层面最后结果显示,Z3>Z1>Z2,即以旅游产业为参考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依次为:金融产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
综合以上三个层面看出,旅游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关联度最高。这是因为旅游是一种经济产业,并且成为重要国民支柱产业,旅游的各个环节与金融产业密切相关。文化产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度相较金融产业低,关联系数小,说明两两之间融合空间大。
从纵向比较看,全国层面产业间关联性大于浙江省,浙江省产业间关联性大于温州市。从浙江省的文化旅游发展实际可以发现,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逐步丰富,早年《宋城千古情》、《印象·西湖》等都是运作成功的旅游演艺产品,近年如运河新天地等文化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但浙江省在文化旅游示范区、特色文化主题酒店、旅游文化演艺项目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突破,努力进一步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像温州这样的二线城市,产业间融合尚处起步阶段,产业间融合多数属于延伸型融合,层次较低,融合产生的效果不明显、效益不显著。综上所述,说明浙江省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同时,存在巨大的融合潜力和发展空间。
(二)对策研究
一是加强政府在文化旅游融合中的保障作用。政府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中要以市场为主导,进一步放松管制,加强引导,规范市场。第一,要转变角色,扮演好开拓者、规范者、协调者三大角色;第二,通过构建相关的平台、推出优惠政策和加大资金支持,来引导和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三,政府要推动知识产权的保护,即是对产业融合成果本身以及由此衍生的专利权、版权、商标权和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形成融合发展公平公正的法律和竞争环境。第四,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项目行使统一審批、规划、管理和服务等职能,从而为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增强科技实力不仅是产业融合的条件,也是发挥新型旅游创意产品特色的必要手段;科技融入是创新旅游业态、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和实现多元化旅游功能的必要条件,促成融合的深度。
三是加强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增值。通过文化旅游市场培育,提高大众认知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挖掘文化旅游需求,培养消费群体引导文化旅游消费。转变文化旅游产品的营销模式和丰富产品的设计形态,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形象的提升,并实现产业稳定增值。
四是优化文化旅游企业战略。作为产业融合的主体——企业,它的实力大小和创新能力高低对能否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起着非常关键作用。在企业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业务整合,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体制和管理制度以适应新型产业结构,对不同业务市场做出灵敏反应。
五是人才培养,提供文化旅游融合人才保障。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致命弱点是缺乏具有融合战略观、跨行业驾驭能力、多业务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首先要创造有利环境,吸引人才。制定好政策来吸引专业复合型人才进入到旅游产业相关领域;其次要加强与旅游高等院校的合作,注重理论实践结合、综合素质高和专业能力强的专项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琰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54—59
[2]许祥鹏.基于改进的DEA模型在效率评价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11(3):25
[3]刘思蜂.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汪炜.上海金融业与其相关产业灰色关联度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4) :1—2
[5]东亚斌,段志善.灰色关联度分辨系数的一种新的确定方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590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研究 篇12
当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已经到了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紧要关头。《国家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把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列为优先主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发展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的方向;国务院及时出台《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明了农业装备制造业技术和产品的发展重点,为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高性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既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大省,是全国农机工业发展最早、基础最好的省份之一,农业机械化水平处在全国前列。农机工业几十年来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机械化为黑龙江省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农机工业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农业大省、农机使用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2010年5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黑龙江省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实施方案》。该方案是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国家实施农机补贴的历史性机遇,是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现实为需求,提升黑龙江省农业装备自主化水平和产品技术档次,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农业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是用现代工业化装备物质条件全面支撑特色农业机械化为目标,用市场急需的新产品新技术培育黑龙江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强化品牌建设,扩大市场占有率,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振兴农机装备产业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加快农业装备研发、提升农业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是当前和今后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
1 农业装备的地位与作用
1.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高性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可提高作业质量、减少损失、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对于保证农业生产的工作质量、作业及时性和提高单产至关重要。其在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抗逆能力、保证粮食增产、增收和提高产品品质方面所起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1.2 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农业装备是生产要素中影响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近年主要粮食农作物的生产成本中,人工费用占到35%~55%,而发达国家不到10%。因此,大力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田间作业和粮食收获机械技术,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和技术应用标准化,促推农艺新技术的实施,有利于降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增强其竞争优势,促进农民增收。
1.3 增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粮食产品质量不高、农业装备水平较差,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最好的办法是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高技术装备进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高性能农业装备与设施有助于发挥良种、耕地、劳动者等要素的生产潜力,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和标准化应用能力,是提升我国粮食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根本措施。
1.4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农业装备推动着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发展。1958-1982年期间,国家实施农具改良工程,通过对农具的选、改、创,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人畜力替代,摆脱了低生产能力的传统农业阶段;1983-2002年期间,通过农业装备技术的引进、模仿创新,大力发展了中小型拖拉机及粮食作物生产机具,推进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目前,要求全面创新高性能农业装备与设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1.5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高性能农业装备与设施集中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创造条件,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极大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减少农作物损失,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更具人性化的文明生产,并使1亿多农民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支持了粮食主产区劳务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关键;大力发展农业装备,有利于促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以工业化的理念促进农村乡风文明。
1.6 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人均耕地资源、草地资源、水资源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40%和30%。由于农业装备对资源利用水平的巨大差距,国内柴油机比国外直喷、电控机型多耗油30~50g/kW·h,全年多耗费柴油180万t多;农药有效利用率比国外变量喷洒/防漂等先进技术水平低约30%,每年直接浪费农药22万t;化肥有效利用率比国外定量定位施肥等先进技术水平低20%,每年多消费化肥1 000万t。发展高性能农业生产机械装备与设施,逐步淘汰传统小型高能耗农机产品,能够切实发挥先进农业装备技术的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优势。
1.7 保障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密不可分,农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使用好、保护好环境与资源。上述所列举的油耗、农药浪费、化肥有效性流失等不仅仅是浪费资源、增加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影响农业和生态的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
1.8 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升级
高性能农业生产机械装备与设施的研发与制造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农业装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球制造模式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柔性和环境友好模式转变,将有力地推进农业装备制造模式向集成化、模块化、组合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以增强农业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有力地推进产业升级。
2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2.1 国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1)向大型化、多功能、高效率、复式联合作业发展。
近年来,发达国家追求规模效益,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农业装备进一步向大功率、大型化方向发展。如拖拉机的最大功率持续提高,阿格科公司的挑战者MT865橡胶履带拖拉机的功率提高到420.7kW。复式作业和联合作业机不断发展,首先是适应保护性耕作的要求,生产出免耕深松、灭茬、施肥、精密播种、超低量施药的联合作业功能;其次是农业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变型一体化,大大改变了农业装备的原貌,提高了农业装备作业效率。
2)向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和电控技术的突飞猛进,农业装备向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子技术应用已完成了从监控功能向智能控制的过渡,大型农业装备采用中央处理、总线技术,对农业装备进行智能化控制。迪尔、纽荷兰、道依兹法尔等公司的新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出现了电液控制的全动力负载换挡和无级变速传动系统,驾驶室噪声接近轿车的标准。如纽荷兰TL-A系列轮式拖拉机、挑战者MT系列履带式拖拉机的驾驶室噪声均在75db(A)上下,福格森MF7400达71 db(A)接近轿车标准。
3)向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向发展。
农业生产机械除了单纯的代替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外,还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稳产增产农艺技术实施的多重功能。土壤耕作的目标仍定位于降低成本和保护性耕作两个重点,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秸秆覆盖播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作业幅宽6~12m的大型免耕精密播种机和自走式耕播联合作业机械。国外开发的种粒计数器,由高解像度光栅(光电传感器)在气吸式播种机上对单粒种子记数,将播下的种子数与机载计算机上的设定值比较,相应地调节电动排种轮的速度,这种技术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以精细选种、保障种子活力为基础。植保机械致力于防漂和超低量喷洒,加装风幕、以识别技术为基础的变量施药设备增多。喷洒系统计算机控制装置,可根据作业速度、大气参数(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作物病虫草害程度和机具具体位置确定单位面积喷量。
4)采用先进的生产制造模式,设计周期短、柔性大。
目前,发达国家农业装备的生产和制造已从传统的制造方式转向现代加工方法,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柔性生产线、各种工业机器人已大量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计算机集成制造和智能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已在农业装备制造业得到应用。
2.2 国内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用
1)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效、适合结构调整需要的装备技术。
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目标,致力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装备技术障碍和“瓶颈”环节,提供先进适用的农业装备技术。结合国家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需要,大力发展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经济作物生产装备技术,提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装备技术,将是近期农业装备制造业技术需求的增长点。
2)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耕地、水、肥、种、药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装备技术将是发展的重点。
3)发展农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农业装备技术升级换代进程加速,农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是提升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需要。积极发展田间信息快速获取技术、产量在线监测与图像自动生成技术,构建农业装备数字化技术体系;发展种子、农药、肥料、施水定位变量施用技术,构建农业生产全程安全与节约技术体系。
2.3 存在的问题
1)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农业装备产业以发展田间作业机械为主,产品以小型、中低端产品为主。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以及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装备产品结构与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中小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造成恶性竞争;而很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产品,不能生产或没有形成生产能力,且产品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差距很大,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大型高效的作业机械多数以进口为主。农业装备空缺项的品种增补、向产前产后延伸的领域拓展、单一功能向综合的功能完善、信息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提高已为当务之急。
2)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缺失,创新主体不突出。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农业装备行业采用技术引进、跟踪模仿的发展模式,缺少对各类产品技术的应用机理、设计理论的研究,难以掌握核心技术,原创性技术匮乏。重大产品开发尚停留在经验设计阶段,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达24~36个月,比国外先进企业长一倍;新产品技术产业化转化时间长达3年以上;产品可靠性考核仍以田间试验为主,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技术应用尚属空白,严重制约了产品技术成熟周期,在高端技术与产品上难以与国外产品展开有效竞争。农业装备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利润率微薄,在缺乏创新平台支撑下,农业装备的共性、公益型技术研发难以持续有效的开展,仍需要加大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培育力度。
3)技术创新的资源整合与运作机制尚未建立。
黑龙江省农业装备研发创新的主体科技机构主要包括3所大学,科研单位主要包括1院6所。大学主要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主,科研为辅;而1院6所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建设形成的科研条件,在机制的变革过程中,投入减少,改善滞后,不能形成合力,适用于信息技术时代快速发展要求的先进试验条件不能满足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完全确立,农业装备科技创新还没有完全打破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单兵作战”的格局,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还没有形成集成创新的优势,极大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缺少技术支撑。
农机行业是涉农行业,受到农民购买力的限制,农机产品价格始终在低位运行,农机制造业难以实现资金积累,因而难以留住人才和开展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了企业技术缺乏,产品得不到更新,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制约了农机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3 总体思路与发展重点
3.1 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全省新型农业装备制造企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自主创新作为主线,将组织实施重大专项作为战略突破点,大幅度提升科技供给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以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机化科技含量,以技术支撑农机龙头企业发展,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3.2 重点攻关的产品及技术
结合黑龙江省现有基础和国内外农业装备发展趋势,立足于“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及周边区域性市场,优先发展新型农机具,巩固扩大联合收获机械,加快发展动力机械(拖拉机),积极发展畜牧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实现农机装备产品在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重大突破。
1)大力发展动力机械。
重点发展132.3~283kW的轮式拖拉机和以水田作业为重点的18.4~47.8kW节能环保型中型拖拉机。
2)大力发展大型收获机械。
重点发展玉米、麦豆、水稻联合收获机和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收获机。积极发展半喂入水稻收获机、纵轴流稻麦联合收割机以及自走式、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和自走式青贮收获机、马铃薯挖掘机、甜菜收获机等。
3)重点开发整地机械。
重点开发节能型整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开发为147kW以上拖拉机配套的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全面耕耘机、系列浅翻深松犁、节能深松机、高速节能圆盘耙和松耙联合整地机等高效节能装备。研究通用机架技术、机具操控技术,重点突破土壤工作部件脱附减阻技术、作业部件的耐磨延寿和高频振动等材料及工艺技术,研制关键部件,提升基础件先进制造能力
4)积极发展播种机械。
重点发展与58.8kW以上拖拉机配套的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免耕精量播种机、集中种肥箱式气送播种机、马铃薯和甜菜施肥种植机、移栽机及经济作物播种机等大中型智能化精密种(栽)植机械,以及步进式水稻插秧机、高速乘坐式水稻插秧机、水稻育秧工厂化成套设备。突破气力输送、宽幅高速、定位施肥、精密播种、钵苗摆栽、高速栽插和通用型收获等关键技术。
5)田间管理机械。
重点发展与58.8kW以上拖拉机配套的旱田中耕追肥除草起垄机、牵引式喷杆喷雾机、悬挂式喷杆喷雾机、马铃薯中耕机,以及自走式大型智能化喷杆喷雾机、节水灌溉设备和水稻中耕除草施肥机等田间管理机械。
6)畜牧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重点发展TMR饲料加工机械、挤奶机械、排泄物处理设备、打捆包装机械等畜牧机械,以及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乳制品加工机械和共性关键食品加工设备,积极发展种子清选成套设备、自动化粮食烘干仓储设备和沼气发电机组设备等新型农机装备。
7)零部件。
重点发展为大功率拖拉机和大型收获机械配套的前后桥、变速箱、齿轮、特殊轴类等功能部件,积极发展电控液压提升系统、静液压驱动系统和控制元件。
8)开展农机装备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重点开发虚拟仪器测控和系统性能测试技术与仪器;开发基于“3S”、信息采集、远程诊断、智能优化调度的系统集成技术,夯实发展基础。
4 政策与措施
1)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建立由省科技厅牵头,由省工信委,省农委、省发改委、省财政、省农垦总局和金融部门等参加的联席会议机制,尽快出台农业装备科技发展规划,分步组织实施,长效支持。进一步加大省科技持续支持力度,在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设立专项,在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关键制造装备、重大产品研制与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科技发展基金,逐步引导企业成为创新资源投入的主体,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长效投入机制。
2)尽快组建黑龙江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支持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依托联盟主体,充分吸收社会优势科技资源广泛参与国家和地方项目技术研究,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逐步建立长期的、以契约式为主的联合研究、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机制,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建立农业生产机械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享科技资源,推进共性关键技术向中小型企业的辐射和转移,提升先进技术产品的制造与供应能力。扶持工程中心、企业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建设,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3)坚持科技创新,振兴农机工业。
大力提高农机科技创新能力,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和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增加技术储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加快组织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和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整合资源,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提升大中型农机产品生产集中度,提高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主机与配件开发生产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加大农机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改善企业研发和生产条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推广柔性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提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
4)注重提高素质,继续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农机化人才培养和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力度。依托重大农机化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重点培养农机化科技领军人才。
5)注重合作共赢,深入推进农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以合作促共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刻分析国际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的脉络和走势,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科技需求,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科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实现农业机械化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依托重大工程或专项,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结合起来,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提高重要农业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大力扶持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发展,积极引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产品扩大出口,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勋.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与产业发展战略[J].农机化研究,2008(1):1-6.
[2]李军富.我国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的思考[J].农机化研究,2008(1):239-241.
[3]孔晓军,申承均,于一灏.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与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8(2):218-221.
[4]申承均,陈海艳,李智.振兴黑龙江省农机制造业的对策与建议[J].农机化研究,2008(3):1-4.
[5]秦英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8(6):228-230.
[6]陈瑞燕,郭翔宇,李颖.农业机械化与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实证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9,31(1):11-13.
[7]王琳,藏英,罗锡文.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9,31(6):1-4.
[8]李新广,郭文杰.节约型农机化生产体系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9,31(9):241-243.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研究】推荐阅读: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传达10-3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05-17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研究05-19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规划(—2030)》行动计划11-08
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探析06-04
黑龙江西部07-18
黑龙江绥棱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