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方案选择

2024-05-29

优势方案选择(共8篇)

优势方案选择 篇1

大规模定制(MC,MassCustomization)是指企业采用技术手段及管理手段实现对每个客户的个性化定制,而定制的成本及时间,同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相一致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体现了企业从顾客需求出发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1]。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需要从各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设计方案中选取优势方案。

有学者提出面向大规模定制产品族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初步想法,朱斌等[2]提出了灵活性、经济性和技术性去评价产品族设计方案;熊立华[3]认为应从管理方面和工程方面对产品族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对各具体的功能特性指标缺乏进一步的评价。在设计方面有产品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评价[4],运动方案模糊综合评价[5]等,这些评价往往具有局限性。但斌[6]以公理化设计理论为基础,评价客户的定制度,只能分出定制与非定制部分,无法实现方案的排序。

从具体的功能特性指标出发,建立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设计优势方案选择模型,联系由客户需求信息权重转化而来的功能特性指标的模糊权重,计算各设计方案与理想模糊解的差异,由贴近度来确定最终优势方案的选择。

1 优势方案选择模型及求解步骤

优势方案选择模型可描述为:给定客户需求信息CS=CS1,CS2,…,CSM与多个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设计方案U=U1,U2,…,UK,以客户需求判断矩阵与客户需求与功能特性间的关系矩阵为基础,设定由客户需求权重转化而来的产品功能特性的矢量化权重,联系权重使用一定的方法对多个产品族设计方案进行优先性排序。由于技术特性指标之间存在矛盾与制约,很难得到通常意义下的最优解,得到的只能是优先解或满意解。

对于优势方案选择模型的求解步骤如下所示:步骤一:客户需求信息相对权重计算

客户需求信息的相对重要程度可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引入1-9比率标度(表1),构成判断矩阵B,根据特征公式Bw=λw,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从而确定客户需求信息的相对权重:

引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以外的其余特征根的负平均值,作为度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

步骤二:客户需求信息相对权重到功能特性相对权重的转化

利用质量功能配置(QFD,QualityFunctionDeployment)方法中的质量功能屋[7]实现权重的转化,设定客户需求和功能特性要求之间的关系矩Q表示为:

式中,qij表示客户需求CSi和功能特性要求FRj之间的关联系数,qij通常由设计小组根据专家的经验、客户的反映,以及对统计研究的数据进行评估后确定,可用0、3、6、9表示客户需求与功能特性要求的关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两者的关联程度越紧密。

联系客户需求的相对权重与关系矩阵,计算功能特性要求的绝对权重与相对权重:

步骤三:三角模糊选择矩阵的构建

以三角模糊数的三元序数形式来模糊评价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设计方案各功能特性的好坏程度[8,9](见图1)。

从而构建三角模糊选择矩阵:

步骤四:三角模糊选择矩阵的规范化处理

将规范化分为目标值最大的规范化与目标值最小的规范化[10]。

对于求目标值最大的三角模糊选择矩阵进行规范化:

(5)式中ajmax=miaxaij,bjmas=miaxbij,cjmax=mjax=miaxcij。

对于求目标值最小的三角模糊选择矩阵进行规范化:

(6)式中ajmin=miinaij,bjmin=miinbij,cjmin=miincij。步骤五:三角模糊选择矩阵的加权

μi*为经过矢量化处理的功能特性相对权重,从而构成加权三角模糊选择矩阵G′。

步骤六:确定理想模糊解及负理想模糊解

采用理想糊模解与负理想模糊解,为参照基准。

理想模糊解:M+={M1,M2,…Mn}(8)(8)式中Mj=max{x1j,x2j,…,xnj}(j=1,2,…,n)是模糊加权指标值所对应的模糊极大值,具有隶属函数:

负理想模糊解:M-={m1,m2,…,mn}(10)(10)式中mj=max{x1j,x2j,…,xnj}(j=1,2,…,n)是模糊加权指标值所对应的模糊极小值,具有隶属函数:

步骤七:差异度求解

方案Ui与理想模糊解M+的差异:

方案Ui与负理想模糊解M 1的差异:

步骤八:确定方案排序

以贴近度:

来确定各方案的排序,按Di的从大到小顺序确定方案优劣性。

2 案例研究

自行车整部可以轻易地分解为零件部份,不同的零件配搭能给予不同的特性和效果,是典型的可面向大规模定制产品族设计的产品。

男性爱好户外运动的客户发出定制要求:颜色鲜艳(B1),价格适中(B2),寿命适中(B3),具有变速性(B4),传动性好(B5),维修简单(B6),可靠性好(B7)。

由客户两两比较各定制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出判断矩阵:

利用Matlab数学工具对判断矩阵求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并对特征向量做归一化处理,得出各客户需求因素的相对权重:

0.042,0.195}。

并做一致性检验:

基本上满足判断一致性。

设定在中档价位上有四款颜色鲜艳、功能特性类似的可面向大规模定制的自行车产品族,除去价格和颜色因素,考虑其他五个功能特性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见表2)。由于功能特性的设定完全由客户需求信息而来,定义为一一对对应关系,直接将客户需求信息相对权重过渡为功能特性要求的相对权重。

根据三角模糊原理设定三角模糊选择矩阵,并将定量指标展开成三元序数:

对三角模糊选择矩阵作规范化处理:

对功能特性的相对权重作矢量化处理:

对三角模糊选择矩阵进行加权:

根据公式(8)~式(13)计算可得:

从而确定各方案与理想模糊解的贴近度为:

根据贴近度可知,四个方案的排序顺序为:,优势方案为第三个方案。

3 结论

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设计优势方案选择以具体的功能特性指标为评价对象,联系客户需求信息权重,考虑各功能特性对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作用,最终的设计方案排序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各设计方案对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程度。

摘要:为评价面向大规模定制(MC)的产品族设计方案,建立优势方案选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根据各设计方案与理想模糊解的贴近度确定优势方案的选择,从而实现方案评价及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最后,用一个自行车产品族设计的优势方案选择实例,说明这种模型建立及求解的可行性。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产品族设计,三角模糊数,优势方案选择,贴近度

参考文献

[1]B.约瑟夫.派恩.大规模定制:新的竞争前沿.操云甫,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朱斌,江平宇.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产品族开发设计.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

[3]熊立华.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开发设计.浙江: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04

[4]宋玉银,肖亦晖,成晔.产品可制造性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清华大学学报,1998;38(7):111—114

[5]汪利,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机械设计与研究,1998;(1):9—13

[6]但斌.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功能性评价与选择方法.管理工程学报,2004;18(1):17—20

[7]Hauser J R,Clausing D.The house of qual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66(3):67—73

[8]George J K,Bo Y.Fuzzy sets and fuzzy logic:Theory and applica-tions.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Hall,1995

[9]Pedrycz W,Gomide F.An introduction to Fuzzy Sets:Analysis and Design,Cambridge,MA:MITPress,1998

[10]李荣钧.模糊多准则决策理论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优势方案选择 篇2

在国内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国内考研的压力下,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选择出国留学,但不是所有家里都能支付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动辄100万左右的出国留学这么昂贵的出国留学费用。所以很多家长选择了可以免学费的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法国等 在众多国家中,如何做出最终选择呢?首先要弄清楚各个国家的留学优势是什么。今天先了解一下德国留学的优势。

选择去德国留学的优势:

一流的教育,文凭含金量首屈一指

德国是欧洲第一大强国,综合国力世界排名第三,是世界科技、教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在战后废墟上用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成为了世界第一,靠的就是传统强大的科技和教育实力。德国人的科技教育质量之高素来为全世界所公认。德国大学的学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认可度极高,甚至超过了英国,仅次于美国。

几乎免费的大学教育

德国有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院校共有300多所,名列欧洲之首。其中绝大部分均系公立性质,由联邦政府拨款办学,这无疑为留学生们免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基本上德国的大学是不需要学费的,这与英联邦国家动辄数十万元的学费相比,德国留学是经济的选择。

顶级的专业优势

德国的理工科及商科专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汽车、机械、工程、制造、电子、金融、贸易等学科无不是世界一流水平。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能到德国去学习与这些专业相关的课程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对将来的发展十分有利。

生活费用低,打工收入高

德国政府允许大学生免税打工,并规定了保护性的最低报酬标准(每小时不低于7.5欧元),所以留学德国除了自备自保金约7716欧元外,剩下的所有学年的生活费用可凭打工解决。

学成前景光明,发展空间广阔

德国大学在世界上享有很高信誉,德国大学毕业生世界各国均认可,德国大学毕业文凭得到绝对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在数量繁多的国际性组织和跨国公司中,留学德国毕业生备受青睐,待遇优厚,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会很快被德国公司录用,可获得在德国的工作许可和长期甚至永久居留许可。

很容易具备双语优势

随着教育的发展,德国许多大学开设德英双语授课课程,所以不会荒废在国内已打下的英语基础,从而使学生很容易具备双语优势,就业前景更有保障。

移民政策宽松

德国政府实行了许多政策,鼓励留学生留德工作,例如在德国高校毕业后,可以申请为期一年的留德工作签证,在德工作满5年以上的还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权。

优势方案选择 篇3

关键词:吹沙填海场地,地震,砂土液化,振冲碎石桩,桩体材料

1 地质条件特点及不利因素

一般吹沙填海场地地质条件特点为:表层为吹沙填海而成的粉、细砂及淤泥质人工填土层, 表层1下主要由海相沉积的黏性土、粉土、砂土及风化岩构成。期中人工填土和砂土层, 呈饱和状态, 大多数为液化土层。

此类地区一旦发生地震, 场地内的人工填土和砂土最有可能遭遇的严重灾害是地基的地震液化。在强烈的地震动作用下松散的砂土和粉土, 对本身具有很大的震密性, 土的孔隙要减小;但因短时间内充满土孔隙中的水难以即时排出, 土孔隙无法减小, 土骨架呈松弛状态, 土粒间的有效应力逐渐转变为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振动的持续作用, 土中超孔隙水压力不断聚集、提高, 当其值达到相应的固结压力时, 粒间应力几乎为零;从而引发地震液化, 易造成建筑物 (构筑物) 倒塌、倾覆。所以, 此类地区地基处理必须优先考虑饱和松砂地基的液化危害性。

2 此类地区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

根据此类场地的地质条件特点, 地基处理除满足建筑物 (构筑物) 上部载荷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外, 还应考虑建筑物 (构筑物) 的抗震性能。此类场地中的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时应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1]:

1) 提高地基承载力;

2) 消除土层液化;

3) 经济适用性。

要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就要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 最好能选择一种既能满足本工程地基处理的两个目的, 又经济适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3 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方案用于吹沙填海场地的技术优势

提高地基承载力, 消除土层液化的地基处理方法很多, 但是, 目前消除土层液化处理效果最好的地基处理方法是振冲碎石桩法。

现从振冲碎石桩改善松散砂类土性能的机理, 阐述振冲碎石桩消除土层液化的优势。

振冲碎石桩改善松散砂类土性能的机理分3个方面[2]。

3.1 振冲挤密

饱和松砂经强烈振动, 土粒将重新排列密实。施工完成后, 检测振冲效果较低的桩间土中心处砂土的密实度, 与施工前的密实度相比较, 一般都会提高1~2级, 由松散、稍密提高到中密或密实。砂粒越粗, 含泥量越少, 密实度越高, 程度越高。由于砂土振冲密实, 其孔隙大为减小, 从而减少沉降, 提高砂土的强度和砂基的承载力, 消除液化的可能性。根据震害调查表明:当地震烈度分别为7度、8度和9度时, 只要砂土的密实度分别达到或超过55%、70%和80%, 即不产生液化。经振冲挤密后砂土的密实度一般都能达到80%以上, 能够有效地消除砂土层液化。

3.2 排水减压作用

饱和松砂在振动作用下, 趋向密实。由于孔隙中的水来不及排出, 砂土难以密实, 致使砂土骨架松弛软化, 粒间应力随着不断地振动逐渐转变为超孔隙水压力, 当超孔隙水压力大于上覆土压力时, 即产生液化。而密实的砂土无振缩趋势, 故不产生液化。即使是饱和松软土, 因其中含有排水畅通的碎石桩, 使桩间土产生的振动超孔隙水压力迅速地由碎石桩体排出, 土中孔隙水压力亦随之减小, 难以聚集提高, 从而消除或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3.3 预振效应

振冲碎石桩的施工过程就是地基土层的预振过程, 振动使其土体结构破坏, 强制液化。施工完成地基养护一定时期后, 土层中的超孔隙水排出, 土体重新固结, 形成比原来结构更密实的土体, 从而大大提高其抗地震液化的能力。

4 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方案用于吹沙填海场地的经济优势

4.1 施工原材料

振冲碎石桩桩体材料可采用碎石、卵石、砂砾、矿渣、碎砖及其他无腐蚀性的等硬质材料。但风化石块不宜采用, 且要求材料粒径为40~150mm, 含泥量不大于5%[3]。与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相比, 振冲碎石桩桩体材料粒径要求低很多, 且材质范围更加宽泛, 易于就地取材, 可根据施工场地周围现有的材料源, 选择原材料, 大大降低原材料的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

4.2 施工机械及人员

振冲碎石桩施工主要设备为振冲器、起重机、装载机及供水排浆泵, 施工设备简单, 能有效降低施工设备成本。施工时以设备为主, 人员辅助操作施工, 所需施工人员少, 可减少人工费用。

4.3 施工速度

振冲碎石桩施工速度快, 长10m的桩, 15~20min可完成1根;长20m的桩, 30~50min可完成1根;长30m的桩, 60~90min可完成1根。且在施工场地、现场用电、用水、排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施工进度要求配置机组数量, 快速地完成施工任务。便于早投产, 早收益, 早回收投资。

5 结论

综上所述, 可得出如下结论。

1) 采用振冲法处理砂性土形成的复合地基, 能够有效消除砂土液化的可能性, 又能大幅度提高砂土的强度和砂基的承载力, 值得研究和推广, 尤其是吹沙填海而成的场地, 需进行地基处理。

2) 采用振冲法处理地基, 施工速度快, 施工质量易于控制, 技术可靠, 施工设备简单, 操作技术易于掌握, 是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地基处理方式。

3) 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方案也有其局限性, 不能无限制提高地基承载力,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 采用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方法, 可满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00k Pa的地基处理要求。故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太高时, 在该类吹沙填海场地进行地基处理, 可优先选择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孙玺.大型储油罐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设计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何广讷.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体验营销的优势与战略选择 篇4

一、体验营销特征与优势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营销目标, 以商品为道具, 以体验作为营销客体, 以服务为主要手段, 围绕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信息、决策和购买策划营销活动, 针对特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让消费者主动参与, 利用消费者的整体感受和评价去激活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并加快购买行为的实现的一种营销方式。体验营销真正实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 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 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并获得忘怀的美好体验, 满足其情感等精神文化需求, 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或思维认同, 达到诱导消费, 促使购买、维护重复购买, 向周围人自觉宣传, 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

体验营销是白热化全球同质竞争下的必然选择。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产品间的差异越来越小, 几乎是同质化产品, 因此, 如何在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 服务就成为企业制胜的有力武器。随着顾客素质知识化、购买理性化, 广告影响越来越力不从心, 广告战略意义不断下降。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科技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加快, 企业学习模仿能力增强, 产品服务同质化程度日趋提高, 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服务内容、流程甚至礼仪等方面越来越相似。在产品或服务基本趋同的情况下, 体验已成为一种新的核心价值源泉。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 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体验营销的意义, 开展体验促销, 让顾客体验产品效用、服务质量和企业文化。例如在全球竞争白热化的IT业和家电行业, 厂商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寻找市场突破口, 纷纷在大中小城市设立专卖店或者在大卖场建立专卖店 (店中店) , 实施“客户体验”, 试图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与传统营销相比, 体验营销有如下几个特点, 并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1、重视顾客体验, 能够形成差异化优势。

传统营销关注的是产品的特点和功能, 而体验营销关注的则是顾客的体验。体验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境界时, 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体验为顾客提供知觉的、情感的、认知的、行为的和关系的价值, 而产品和服务成为顾客体验的工具 (潘永昕、成学真, 2003) 。在标准化时代, 当商品标准化抹杀了产品和服务给人们带来的个性化、独特性的感受和体验时, 体验就显示出差异化优势。产品和服务在品位、形象、个性、感性等与目标顾客心理需求相一致的有价值的体验属性, 充满了感性的力量, 给顾客留下难以忘怀的愉悦记忆, 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留住顾客。

2、顾客理性与感性融合, 能够有效促进购买。

传统营销下消费者对不同企业提供的产品功能、质量、包装等比较, 带给顾客事后感受。而体验营销主要针对购买过程中消费者购买决策。传统营销注重产品功能、外型美观、价格优势, 体验营销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 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 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改变消费行为, 促进购买。在消费者变得越来越个性化、感性化、情感化的时代, 需求重点已由追求实用转向追求体验, 它们的消费行为既追随流行和时尚又强调个性, 既崇尚理性又显感性, 顾客在消费时会进行理性的选择, 但也会受情感的驱动, 有对理想、感情、欢愉的追求。因此企业不仅要从顾客理性的角度去考虑物质效用, 更要考虑顾客感性的喜好和偏爱, 让顾客感觉到企业理解他、尊重他、体贴他, 同时给他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3、注重营造丰富多彩的消费情境, 能够提高消费者购买效用。

体验经济下, 人们的消费是一种情绪和情感消费, 消费的对象不仅包括能够满足消费者寄托情感、展示个性、精神愉悦等情感需要的感性商品, 而且包括能激发消费者良好情绪和情感的人文服务和环境设施。消费者购买商品一方面消费商品, 另一方面消费服务、消费环境。因此体验营销首先考虑体验消费的情境, 然后才考虑满足这种消费情境的产品和服务, 以及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包装、广告等策略如何在之前就增加顾客体验, 体验营销人员通过与顾客的双向沟通尽可能地获知顾客在心理、精神上的需求, 力求使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 获得满足自己心理需求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 (潘永昕、成学真, 2003) 。体验营销是可以因不同的环境, 产品的不同特点, 所面对的不同消费者群体而异。

4、与顾客直接沟通, 使产品设计和营销更具针对性。

体验营销的特点是关注顾客的体验, 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制作和销售产品。企业通过与顾客之间的沟通, 发掘他们内心的渴望, 站在顾客体验的角度, 去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没有两个消费者的体验完全相同。体验营销让消费者成为主角, 尽显个性的舞台, 令他们得到完全个性化的体验。体验营销是更人性化的, 它体贴入微地为顾客着想, 根据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 而使产品和服务完全个性化。

二、体验营销战略选择:战略组合

1、理念营销策略。

体验营销一切都围绕着消费者这个中心点来进行设计, 充分把握好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偏好, 展现不同的体验诉求, 把情感激发出来, 引领他们在设定的“购物程序或消费程序”里去完成体验, 并且达到共鸣。特别是要创造一种互动的欢乐气氛, 用体验来达到顾客满意。根据不同的地区特性及终端销售环境, 体验营销发挥到了极致。消费与购物环境的创意, 都注重把握消费者的体验, 提供更多值得回味的情境和感觉。事实上, 很多体验营销的效果取决于一种消费观念。顾客对体验效果和产品的评价是一特定的理念或观念为标准的。例如, 西方国家大多是贷款购房, 分期付款, 其理念是追求滋生在有限生命期内消费效用最大化。而中国人是攒够钱买房, 其理念是给子女留下一笔遗产, 其效用只能是他的子女享受。

2、体验心理策略。

成功体验营销是建立在顾客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假设基础之上的。企业不仅要从顾客理性的角度去开展营销活动, 也要考虑消费者情感的需要。从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到体验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和促进购买, 都要体现顾客心理需求和心理属性, 以提高消费者体验效用为目标。切不可杀鸡取蛋, 用设计陷阱和欺诈的方式去诱导, 让消费者感觉上当受骗。一位营销大师曾说过, 一次好的服务会给你带来8个新顾客, 而一次不良服务会使你失掉25名潜在顾客。首先, 企业应该重视目标顾客群体心理需求的分析研究, 挖掘出有价值的营销机会。企业必须加强产品心理属性的开发, 重视产品的形象、个性、感性等等方面的塑造, 营造出与目标顾客心理需要相一致的心理属性。其次, 在体验服务前的顾客聊天, 从顾客言行举止、风度打扮等多个角度洞察特定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采取有针对性的体验服务。

3、情感激发策略。

用真实的情感去吸引顾客。将爱国、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融入, 让服务和产品拥有了生命力, 激起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感情共鸣, 由此建立起一个产品或品牌最重要的价值——顾客忠诚度。

4、学习体验策略。

思考营销是以智慧的火花创造性地做出卖点, 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和兴趣, 激发消费者解决问题的欲望, 让其在体验中思考和学习, 让消费者获得一种自我成就感、新知识和新理念。思考营销的魅力在于通过提供条件, 投入体验活动, 通过自己的想法与产品或企业间形成有效的互动, 让消费者获得智慧、成就、知识和观念, 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网络游戏软件销售、软件企业、微软新上市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提供试用软件等都是思考营销的成功典范。

5、感官体验策略。

感官营销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 给予消费者感官享受, 增加消费者使用价值, 并让消费者从物理特性区分公司和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例如食品体验让消费者从色、香、味、形上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

6、体验参与策略。

行动营销是通过引导消费者参与公益性事件、参与新产品设计、参与企业生产活动、消费过程, 改变消费者形象、增强对产品的信心, 对产品质量安全放心, 丰富顾客的生活。服装消费者不仅要试穿, 更有消费者自己设计。汽车爱好者、电脑爱好者都喜欢根据个性需求、偏好和职业要求设计新产品。体育赞助的公关活动与健身器材的体验营销有机结合已经成为跨国健身器材企业一种成熟的经营模式。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我国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企业建立农庄, 让休闲消费者享受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体验农活、吃农家菜、睡农家床、体验乡村文化。

7、服务体验策略。

要使顾客获得满意的体验效果, 要真正抓住顾客的心, 并形成忠诚度, 则依赖于全方位、立体式全程一体化体验服务, 让顾客从心理上感到满意。全程一体化服务策略是以服务的质量为主线, 以提高客户体验效用和促进购买为目标, 建立在员工高度责任感、质量态度和悉心周到服务质量基础上的。体验服务一体化包括体验前、体验中和体验后服务和沟通, 它们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从横向上看, 是体验服务上多种项目、多方式的综合服务;从纵向上看, 是顾客体验效用形成、扩大和巩固的过程。包括: (1) 体验前服务。体验前服务是帮助顾客认识自身需要、唤起购买需要、激发体验兴趣、促进购买欲望的重要步骤, 在整个体验营销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 (2) 体验中服务。体验中服务是指在顾客体验过程中和产品销售过程中为顾客提供的服务。如热情地为顾客介绍主要客户体验感受、体验的程序、注意事项、体验的角度、解答顾客提出的问题, 展示产品功能, 详细说明产品使用方法, 耐心地帮助顾客挑选商品等。体验中服务与顾客购买决策形成紧密相连, 是促进商品成交的核心环节。 (3) 体验后服务。售后服务是指在顾客体验完至产品售出之后为顾客提供的服务, 包括引导顾客回味体验感受和收获, 质量保证、产品运输、安装、调试、维修和退换等各种保证、产品使用和维修方法培训等。体验后服务可以使顾客放心地购买和使用, 免除后顾之忧, 提高顾客满意度, 成为企业稳定的顾客群体并带动他人加入购买。

8、网络体验战略。

现代网络技术的一日千里和生产技术日益电子化、自动化、都为体验营销网络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网络是一个廉价灵活体验的虚拟空间, 是随时随地进行一对一营销。理性消费者在搜寻信息过程中很容易接受体验, 特别是年轻消费者更是“嗜网成性”, 上网像呼吸一样自然。企业应实行企业信息化, 建立企业网络, 开展电子商务, 建立网上体验中心。一方面加强与顾客沟通, 通过互联网上的BBS、QQ聊天、实时对话、E-MAIL或热线电话等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另一方面, 企业应建立顾客资料数据库, 同时引进柔性化的生产线, 为开发和生产符合顾客个性化的产品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9、立体化体验战略。

体验营销理念的树立, 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立体化体验营销战略, 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时期, 营销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的设计、制造、广告宣传、物流配送和最后销售过程中, 甚至是员工的精神状态中都创造体验, 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建立在满足消费者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 实现体验营销时间上的持续化和空间上的系统化。

1 0、体验营销人才战略。

人才是体验营销顺利实施的关键。若没有精通顾客消费心理、不具有体验活动设计能力、不能及时洞察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不熟悉产品功能和操作细节、不能耐心解答的工作态度的体验营销的专业人才, 则难以妥善解决在体验营销实施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体验营销理念刚刚引入我国, 国内缺乏对体验营销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为了解决人才瓶颈, 国家、社会培训服务机构和企业应着手建立体验营销人才培育中心, 培养体验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伯德.H.施密特.体验行销[M].经典传讯文化出版社, 2001.

[2]伯德.H.施密特等.娱乐至上:体验经济时代的商业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约瑟夫.佩恩, 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4]孙青, 张静中.体验营销是21世纪新的营销模式[J].江苏商论, 2003, (3) :109-111.

[5]范秀成, 陈英毅.体验营销:企业赢得顾客的新思路[J].经济管理, 2002, (22) .

[6]冯林燕.我国体验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 2004, (3) :32-34.

[7]余世仁.我国体验营销必须树立的新观念[J].商场现代化, 2005, (22) :65.

[8]邵一明, 马骏.面对体验营销, 企业怎么办[J].江苏商论, 2003, (9) .

[9]张静中.应用体验营销理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商论, 2005, (2) :45-46.

优势方案选择 篇5

一、中国对外开放前期, 以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国家的发展要求, 积极利用自身的劳动力优势以及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外商到国内投资。同时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原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发展模式的“亚洲四小龙”由于自身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陆续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外迁, 使拥有数以亿计的劳动力的中国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地, 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纷纷到中国投资设厂进而提升对外贸易。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以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为特征的加工贸易发展更为迅猛,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代名词。目前, 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这些辉煌的背后正是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所取得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30年后, 外商在中国投资所面临的问题

(一) 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 使外资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外商企业选择在中国进行投资,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在世界贸易分工中有着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以珠三角的企业为例, 绝大部分的外商投资企业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企业, 企业的利润主要是通过利用低廉的劳动力优势来获得。但是, 随着我国劳动力工资的水平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特别是外商企业比较集中的沿海5省1市 (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上海) 劳动力工资持续不断地上升, 例如广东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每月平均工资由2008年的400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663美元, 上升幅度达65.75%。

(二) 中国的外资政策发生变化, 并且对于劳动者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在改革开放初期, 为了吸引外商企业投资到中国的建设, 我国政府对外商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 然而2008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 取消外商企业享受的优惠税率, 平均税率由13%调至25%, 同时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7%下调至5%, 这极大的加重了外商企业的税率负担和减少了利润空间。再有的是2008年我国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 使外商企业的用工成本进一步的增加。

(三) 中国对环境保护的加强, 使外商企业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

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除了低廉劳动力价格外, 大多数企业还是附加值低, 技术含量低为主营方向, 这些企业在中国赚取廉价的加工费之外, 还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但随着中国的发展, 越发注重对环保的要求, 进而开始专注于以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第三行业, 对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企业来说, 将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国家的产业升级。

三、国家竞争优势下的外商在中国投资的选择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 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将会逐渐消失。因此近几年来, 外商企业从我国撤出投资的新闻频现报端:先有福特汽车公司表示, 将1.2万个工作岗位从我国和墨西哥迁回美国;接着是星巴克宣布, 将其陶瓷杯制造从我国撤回到美国中西部;富士康宣布向亚洲其他国家分散生产业务, 并称将在印尼投资100亿美元设厂。这些报道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会导致外商企业的大量撤离了?

从国家统计局对外商企业集中的5省1市的统计数据来看, 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并没有减弱, 特别是投资总额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外商选择在中国的投资不是单纯的看重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 而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发展的积累, 中国已开始构建的国家竞争优势。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 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 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基本因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 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

外商企业选择在中国进行投资, 已经由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向国家竞争优势进行抉择。按照国家竞争优势的因素,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的国家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机遇和政府等五个因素。

(一) 要素条件

首先, 中国除了有相对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外, 还有近30多年的

经济发展和技术的积累, 已经有一批数量相当的熟练的产业工人, 这对于东南亚国家的低成本劳动力来说, 具有生产同类产品的技术优势和劳动熟练效率。其次就是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能大量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以适应外商企业调整适合经济发展趋势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再有就是中国有适应经济发展的能源和资源的配套以及完善的工业配套体系, 能适应外商企业的生产和加工的要求

(二) 需求条件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需要生产的企业不断满足人民不断变化的需求。中国13亿人口的需求使到国内的生产企业要不断改变、创新以及提供更先进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竞争, 因此造就了适应市场发展的竞争能力。大量的人口消费的优势更满足外商投资中国市场获取利润的要求。

(三) 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

相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来说, 中国的加工产业有着其他产业的大力支持, 例如近几年来我国在铁路建设, 公路建设和海运中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交通网络, 使我国的运输业有一个质的提升, 大大降低了运输的时间成本, 有利于降低加工产业的物流成本和仓储成本。

(四) 机遇和政府

30多年的对外开放, 中国经济正处于稳健发展的阶段, 产业的升级以及国家政治局面的稳定, 是其他东南亚国家无可比拟的。政府在经济政策和对外关系政策中的稳健措施有利于外商的投资。

优势方案选择 篇6

1 电子采购的优势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 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 寻找供应商, 认证和跟踪订货单, 对产品进行识别等等, 要经过多个流程才能够完成。可见工作量相对较大, 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数量也比较多。传统的采购方式主要是以电话、传真等方式来进行交流, 因此, 所耗费的成本量也相对比较高。另外, 这种交易形式的信息交易并不是非常畅通, 有些企业在信息跟踪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效益, 直接降低了市场的相应能力。

电子采购的应用可以直接解决这一问题, 不仅能够扩大供应商的选择范围, 还能掌握最新的报价信息和服务优势。大大提升了采购的效率, 冲破了传统采购方式的局限。另外, 电子采购也逐渐扩大的范围朝着国家化的方向发展。电子采购也逐渐呈现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企业主要是通过网络这一工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供应商, 并且能够及时了解到市场行情以及库存情况。可以实现采购物品以及订单的随时跟踪。实现采购的自动统计分析。这样不仅提升了对市场的供应能力。电子采购主要是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普及, 弥补以往采购方式的不足, 发挥现如今采购方式的优越性。

1.1 降低采购成本

电子采购方式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扩大供应商的范围, 逐渐打破传统的采购限制, 逐渐从本地化系统模式转变成全球化采购的模式。与此同时, 进行网上采购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差旅费, 可以对共享性的网站信息进行利用, 无纸化办公的模式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这是电子采购模式比较突出的优势之所在。

1.2 提高采购效率

企业实行电子采购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来进行所有的长夜流程, 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传统的进行信息收集, 议价谈价以及资金结算等方面的障碍。还可以实现各项交易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所以说, 采购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处理更多的工作, 无论是在所用的时间还是在交易效率上都呈现出更加广泛, 更加全面以及更加准确的趋势。所以说, 采用电子采购的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采购效率, 促进企业的发展。

1.3 增加交易的透明度

各种交易方式和交易流程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 所以, 各类信息都要在网站上进行公开。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私下交易和暗箱操作情况的出现。计算机会根据具体的标准和目标来辅助工作, 所以说, 无论是在供应商的选择还是产品的规格和价格等方面都是对外公开的。不仅提升了电子交易的科学性, 同时还增加了交易过程的透明度, 对企业的整个商业流程的正常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1.4 优化采购管理

在进行电子采购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对采购管理的方式和标准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就是将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采购行为进行统一管理, 然后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做出具体的决策。可见电子商务的进行更多地体现出即时性。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度需要紧密联系, 能够尽可能地缩短周期, 还可以保证供应商提供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2 电子采购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电子采购基于Internet技术来实现采购的各种功能, 形成电子采购系统典型模块:自动搜索产品和服务、自动生成和提交购买请求、在线达成协议、生成和传输购买订单、供应运送通知、开具发票和支付流程等。目前电子采购模式主要包括:供应商卖方系统, 采购商买方系统、第只方交易平台。

供应商卖方系统是一个或多个供应商建立的电子商务系统, 它通常与供应商的内联网相连, 与企业内部的CRM系统对接, 目录的开发和维护由卖方负责。供应商用一个开放的网站在因特网上推销其商品和服务, 允许大量的采购方企业浏览和采购自己的在线产品。

在这种模式中, 卖方价值链的营销元素和买方价值链的采购元素直接通过网络连接, 由于省去了其中的渠道价值链, 为卖方减少了推广和销售费用, 从而让利于采购商。此模式对于采购方的优点在于, 供应商自建系统, 供不特定的买方浏览、选购产品, 系统开发维护由卖方负责, 买方不用做任何投资。但其缺点在于, 供应商卖方系统往往不能与买方财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内部系统很好地兼容, 采购商难以跟踪和控制采购成本, 同时也不利于与供应商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3 企业电子采购策略选择

基于以上对电子采购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市场环境, 采用恰当的采购模式。大型或特大型企业, 其自身具有资金充足、信息化管理水平高、供应商固定等特点, 且往往处于所在供应链的核心地位, 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电子采购系统, 加强企业与供应商之问的信息沟通, 实现电子采购系统与企业内部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和信息共享。因此, 大型企业易采用加强卖方或买方系统建设的方式。鉴于自建电子采购系统的投资较大, 建议采用分步实施来缓解风险压力。其次, 由于这类企业通常分为多个产品部门, 对生产性资源, 可以以各个产品部门为核心实施, 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对于非生产性资源.由于各个产品部门的差异性较小, 实现企业集中采购, 可以享受更大的数量折扣。

4 结论

中小型企业往往存在资金薄弱、信息化水平不高, 技术力量不够等劣势, 并且中小企业的采购多呈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 通常与供应商之间不能形成稳定的关系。因此, 中小企业自建采购系统的内生力不足, 它更易使用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模式, 由其提供完备的采购交易功能、丰富的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进而提高采购方对产品的寻找和选择效率, 以降低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熊伟, 徐明.采购与仓储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89-191.

[2]林鲁生.电子化来呐优势分析及实施电子采购策略[J].物流与采购研究, 2009 (2) 34-135.

[3]李瑶, 李明砚.中国企业电子采购发展与案例研究[C].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33-36.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 篇7

1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含义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不应仅仅局限于选择区域内现有优势产业,为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选择潜在优势产业。由于潜在优势产业善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因此,在与本区域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中其综合优势可能还远远落后,可是在经济水平相当的区域间同类型产业相比过程中又可能排在前列,即说明它相对于在其他区域中发展来说更加适合在该区域内发展。故此,在选择各区域优势产业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区域内不同类型产业进行比较,而且还要对区域间同类型产业进行比较,通过两者比较结果的结合能够准确的选择区域优势产业。具体区域优势产业划分标准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存在一个隐含假设,即区域间产业比较的区域经济水平应是相当的,因为若是不同区域经济水平产业比较,那么有可能不发达区域的潜在优势产业排在后列,从而使得不发达地区不存在潜在优势产业。

另外,决策者选择区域优势产业的目的是为了熟知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为将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政策,具体表现在对区域内现有优势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即明确其优势所在,实现优势升级,提升区域优势产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挖掘区域内潜在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因此,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是指决策者为促进区域经济不断可持续发展,依照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同时结合综合评估方法构建选择模型,并对区域内的不同类型产业及经济水平相当的区域间同类型产业进行实证比较,然后,根据主观判断、参考国外相关选择标准,确定出区域优势产业的过程。

2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区域优势产业的复杂性决定其选择基准不能使用单一的指标,而其系统性决定了各指标之间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所以我国多数学者一般依据相关理论基础和具体国情或区情依照层次分析指标构建法建立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其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其中准则层主要来源于国外经济学家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各类理论中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要素禀赋理论中的要素密集度以及要素丰裕度,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中的需求偏好因素,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中的钻石模型以及杨小凯的内生优势理论中所提出的交易成本因素等。除此之外,也会借鉴主导产业中常用的具体基准来选择区域优势产业,如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度基准等。

在创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时,当指标数量偏少以及各指标能独立衡量某一因素时,指标体系的准则层可以被省略。如:杨浩(2006)在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选择中构建指标体系: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业贡献率、企业产出增长率[1]。而当指标数量过多并且指标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时,应添加准则层来使得指标体系内部结构清晰化。如:宋德勇,李金滟(2006)提出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企业获利能力(投资利润率的增长速度);产业集群(企业间的投入产出比率、企业数目)、市场影响力(收入弹性基准)[2];赵君,蔡翔(2007)构建区域优势指标体系:市场优势(区位商、市场占有率);生产要素优势(技术要求相对密度、就业吸纳率、产值利税率、产业利润率);环境优势(需求收入弹性指数、劳动生产率)[3];魏立桥, 郑博文(2008)构建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产业规模(劳动力专业化率)、产业发展潜力(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产业贡献率、市场占有率、区位商)、社会效益(就业吸纳率)[4] 。可见,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作为现今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正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现阶段,国内学者构建选择指标体系的视角趋于多样化,其中的各类指标混用和内部结构相互矛盾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指标使用的重叠现象也大量存在。本文在前人的研究经验基础上,从产业的经济优势实现原因和产业发展目标这两类视角分别构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并通过两者的比较,认为它们应同时作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参考。

3 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构建与应用思路

依据以往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经验,国内学者往往根据相应的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原则来构建选择指标体系,但是它们多是强调的选择基准,例如产业关联原则其实就是产业关联度指标,这容易导致与选择基准概念的混淆。本文认为选择原则分为框架构建原则与指标层构建原则,前者包括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应考虑国家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应体现其相对优势性,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应符合全面比较,而后者包括数据可获得性,科学性等原则。

3.1 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依据以上原则构建指标体系准则层,本文分别构建区域优势产业原因类和目标类选择指标体系,其中前者是借鉴国外相关优势理论中的分析因素以及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的经验,总结得出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的六个主要原因类因素:要素禀赋、要素生产率、产业基础、产业集聚、需求因素、政府治理。尽管各类产业内在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优势产业形成的原因不同,但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上述六个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优势产业形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种原因的作用大小上,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其作用大小最终可以用各要素的权重衡量,权重越大的要素在发挥经济优势的作用越大,即为主导要素。目标类因素是根据人类发展产业最终所看重的结果来构建的,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应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经济优势上,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视程度逐渐变大,因此,各产业在发挥经济优势的同时还应考虑环境污染、社会稳定以及对整体区域经济和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原因类因素与目标类因素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者多数来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模型中的分析变量,故能很好的解释目标类因素中的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同时也能部分解释产业对社会稳定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因此,两类指标体系具有部分一致性,如图2所示。

3.2 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的应用思路

经过以上两类因素比较分析,目的类指标体系一般可以用于衡量人类对产业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但无法判定区域优势产业的优势所在。而原因类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优势产业形成的解释因素,它往往是直接导致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和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们的衡量指标不但难以量化,而且容易忽略非经济目标要素,因此,根据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定义和选择原则,应将原因类因素与目标类因素作为区域现有优势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的选择依据,再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别构建选择模型,得出区域间的同类型产业优势排名与区域内产业优势排名,依照图1的划分标准初步确定区域潜在优势产业和现有优势产业。再根据两类指标体系选择的结果对照,具体分析确定出最终的区域优势产业。如图3所示。

4 区域优势产业原因类因素及相关指标

根据相关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如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阶梯比较优势论,生产要素在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变化是在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及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应仅仅是生产要素禀赋发生变化,要素生产率、产业聚集、产业基础、需求因素、政府治理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动并对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并可能是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的主要源泉。

(1)要素禀赋。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具有相对丰裕的劳动力,累积资本量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形成产业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它们被统称为生产要素,随后新要素理论的日益兴起,人力资源又被纳入生产要素的范畴,这不仅打破劳动力同质假设,还导致高级生产要素和低级生产要素的划分格局的出现。在现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级生产要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认为区域优势产业的累积高级生产要素应领先于其它产业,一般可以采用产业人力资源相对丰裕度,产业资金相对丰裕度,产业技术相对丰裕度。

(2)要素生产率。

要素生产率又或称为生产要素生产率,是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及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从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优势产业的优势所在,反映着生产要素从事生产时发挥经济优势的能力和效率,也是技术水平程度的最直接体现,与其他产业比较时,较高的生产率说明了该产业技术水平的领先性,即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工艺,使得该产业生产出高附加价值产品,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形成优势产业。因此,在确定地区优势产业时,需考虑生产要素生产率,可以采用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来衡量。

(3)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一个地理上较为集中,由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构成,在相关支撑机构的协作下,相互之间结成网络化的关系,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和持续创新来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虚拟化产业组织形式。根据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产业集聚是区域优势产业快速形成和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现今很多地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产业的集聚,如很多地区的建立高新园区产业,就是为了通过产业集聚来促使高科技产业成为本区域优势产业。一般来说,产业产值区位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产业集聚测算指标。

(4)产业基础。

根据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优势产业的发展及形成与相似产业与支持产业的发展情况具有很大关联性,它们在本文中统称为产业基础,是指为优势产业提供投入的纵向供给产业、与优势产业进行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相关产业以及优势产业依赖程度较高的部分基础产业,这些产业是影响区域优势产业取得竞争优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可以采用产业感应力系数来测算,其值越大表示其它产业对该产业的需求影响越大。

(5)需求因素。

许多经济理论都强调了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因此目标客户的需求是各区域优势产业发挥经济优势的重要来源,需求因素主要包括需求规模和需求潜力。需求规模表示优势产业的需求数量方面的指标,需求规模越大,产业的需求优势越大。一般反映现有的需求,可以利用市场占有率指标来衡量需求规模,它从市场的实际占有情况来测度一个区域在该产业领域相对于其他地区的需求优势。而需求潜力反映的是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潜力,需求潜力越大区域优势产业能够发挥经济优势的力度越大,一般采用需求收入弹性指标来衡量,它反映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相关关系。需求收入弹性指数越大,说明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增加,该产业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6)政府治理。

政府治理对区域整个竞争优势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区域的政府机构相对于另一个区域的政府机构具有更高的治理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政府治理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可能起着辅助作用,也可能起着主导作用,例如在不发达地区,市场体制还不完善,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选定某些产业进行赶超性发展,能实现产业结构的完善及优化或者某方面的战略意图,而在市场机制相对完善的情况下,政府治理主要起着辅导作用。但无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政府治理对优势产业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影响着优势产业的成长环境。因而政府治理可以作为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的一个解释变量,采用产业负税率来衡量。

5 区域优势产业目的类因素与相关指标

在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原因性的影响因素无论怎样变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得产业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经济优势,但是随着人类对其它非经济要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来看重,如生活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稳定等,因此,本文根据人类对产业发展的要求设定目的性指标体系,它由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产业与经济关联性,环境污染与就业水平五个目标因素构成。

(1)经济规模因素表示区域优势产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所能创造的经济总量,是从数量方面对产业进行的经济评价,一般可以用产业总产值,产业总收入和产业总资产。

(2)经济效益因素是反映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发展情况和在一定经济成本的基础上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从质量方面对产业进行的经济评价。一个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力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可以用产业增长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资本积累率来衡量。

(3)关联性因素主要是优势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应,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分为通过后向联系产生的影响力和通过前项联系产生的感应度。一般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衡量。而后者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一般采用产业部门贡献率指标来衡量,它是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产业部门的贡献所占的相对份额,能反映产业的增长速度以及其发展的趋势和潜力等。

(4)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是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的影响,是表明该产业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自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人类对于环境重视的程度逐渐变大,因此,在考虑产业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人类的主要目标之一,一般可以采用产业废气、废水排放的达标率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来衡量,其值越大,则产业对环境的负作用越小。

(5)就业水平因素一直是政府所关注的焦点,因为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好,通过许多经验研究表明,就业水平高的国家,其社会稳定性也高,因此,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可以反映它对社会的作用,一般用区域产业就业贡献率和区域产业就业吸纳率指标来衡量,它们都是反映产业缓解就业压力能力的重要指标。

6 主要结论

本文主要提出了两类指标体系构建思想,一类是以要素禀赋、要素生产率、需求因素、产业聚集、产业基础、政府治理六个原因类因素所构建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因类指标体系。另一类是以产业经济效益,产业经济效率,产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产业带动作用和产业对就业水平的贡献五个目标类因素构建的目标类指标体系,前者可以使决策者从本源上认识各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和巩固区域优势产业的政策,后者可以使得决策者直观了解区域产业的经济优势水平以及对外影响作用并且量化程度也高,两类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在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时,决策者应同时参考这两类指标体系。

此外,本文还认为区域优势产业包括现有优势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并提出区域潜在优势产业的选择思路,即以原因类指标体系与目标类指标体系的指标体系作为选择依据,结合综合评估方法(如因子分析法)来构建选择模型,对区域内的不同类型产业和经济水平相当区域间的同类型产业进行比较,以图1的划分标准可以初步确定出各区域潜在优势产业和现有优势产业以及按照图3所示,最终选择区域优势产业,从而为决策者在制定产业政策或产业规划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浩.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界定及关联性分析[J].财贸研究,2006(6):7-12.

[2]赵君,蔡翔.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研究——以广西制造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24-5628.

[3]宋德勇,李金滟.论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与培育途径[J].理论月刊,2006(3):73-76.

[4]魏立桥,郑博文.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定量选取研究[J].开发研究,2008(1):22-25.

[5]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海闻,蔡荣,郭海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优势方案选择 篇8

甘肃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落后省份, 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区域竞争力的弱势。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 提升甘肃区域竞争力已经是政府部门和学界共识的命题。因此, 立足当地资源条件, 准确判断区域产业结构特征, 选取发展极具特色和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谋求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健持续发展, 是甘肃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特色优势产业, 按照国家的初始提法是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是根植于优势产业而孕育出来的特色产业, 是区域经济发展中要求优先发展的产业。对一个省区来讲, 优势产业往往同主导产业联系在一起。因此, 界定甘肃特色优势产业, 首先必须考虑甘肃产业的现实背景。甘肃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具体内容构成了省区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背景[1]。

关于特色优势产业的定量选择方法, 学者们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在特色优势产业选择的基准方面, 学者们在借鉴国外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研究, 上海社科院周振华博士 (1989) 提出了3个优势产业选择基准: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效应基准。厦门大学王应明等提出的需求弹性基准、技术进步基准、规模经济基准、经济效益基准、对外开放基准等。刘再兴 (1993) 提出优势产业选择的4基准:市场占有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专门化率;产业综合波及效果等。

在特色优势产业选择的方法模型方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主要有最优综合评价和层次结构相结合的最优脱层法 (陈晓剑、王淮学, 1996) ;定权类评估模型 (刘思峰, 2000;郑长娟, 2001) ;层次分析法 (王敏, 2001) ;偏离——份额法 (王育宝、李国平、胡芳肖, 2003) ;因子分析法 (温宇静、常阿平, 2003;魏立桥, 2008) 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张宁, 2003;林峰, 2005) 等。

这些研究, 开拓了我们研究特色优势产业的分析视野,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只是勾勒出一个理想模式, 不具有普遍性, 具体到西部落后省份怎样选择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则显得针对性不强。而且选择方法大多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 其权数的确定较为复杂, 带有主观性, 从而使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有一定的偏差。

2 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定量选择的方法概述

本文将上述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背景、基准和依据概括为两个方面。 (1) 特色优势产业量的要求, 即规模上的优势, 如产值比重; (2) 特色优势产业质的要求, 即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产业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 。按照这一思路对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分两步进行选择: (1) 初步选择, 从传统三大产业层面入手, 大体给出甘肃特色优势产业的现实指向; (2) 最终选择, 在现实指向的基础上具体给出甘肃省的特色优势产业 (图1) 。

2.1 初步选择

量的要求, 指以三次产业比重为依据, 在考察其动态演变过程中选择特色优势产业的现实指向。

质的要求, 按以下方法选择:

设不同产业对生产影响的函数Y=f (X1, X2, …, XK) [2], 其中Y表示总产出;Xi, i=1, 2, …k, 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量;A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对上述等式两边对时间t求导可得:

undefined

两边同除以Y得

undefined

其中等式左边是总产出的增长率, 标记为undefined为第i产业的产出弹性, 记为undefined为产业部门产出增长率记为xi, 右端最后一项表示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 标记为β0。

则②式可变为:

y=β0+β1x1+β2x2+…+βkxk ③

其中undefined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对总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因此可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y=β0+β1x1+β2x2+…+βkxk+ε ④

对该模型, 我们可以利用历史数据, 采用OLS估计出各参数β0, β1, β2, …βk。得到的参数βi可以解释为:产业业i的产值增长率增加1%, 国内生产总值Y的增长率将增加βi%。

βi越大, 表明该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因此, ④式中βi最大的为特色优势产业的现实指向。

2.2 最终选择

量的要求, 从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消长变化中定性地选择出甘肃特色优势产业。所谓主导产业, 就是指那些尽管产业权重不高, 但产业增长率较高 (一般平均增长率10%以上) 的产业, 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持续的增长能力、很强的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能力、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在某一经济区域某个阶段, 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所谓支柱产业, 就是指在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 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 一般增加值占到8%以上, 且投入产出比较好的产业。

质的要求, 按照④式在特色优势产业的现实指向中选择。

3 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的定量选择

3.1 初步选择

根据甘肃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初步以传统的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分析甘肃特色优势产业的现实指向 (图2) 。

经过嵌入式布局、计划式均衡和转轨变型调整的演进, 特别是改革开放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甘肃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第一产业结构除1978~1983年外, 其余年份都在波动中下降, 由1984年的26.97%下降为2007年的14.3%, 平均下降了0.55%;第二产业曾一度有所滑坡,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 特别在甘肃工业强省战略的推动下又重拾升势, 2007年对GDP的贡献达47.3%, 这些变化主要是由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变化所引起的, 建筑业对GDP的贡献在1978~2007年间几乎呈水平线, 变动甚微;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几乎是一路上升, 由1978年的19.28%提高到2003年的42.14%, 平均上升0.91%, 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但近年来有下降趋势。

从甘肃产业发展态势和对GDP的贡献看, 无论是产业嵌入式布局期, 还是计划式均衡和转轨变型调整的演进期, 工业对GDP的贡献都占绝对优势, 他们是甘肃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 是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设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和第三产业增长率为y, x1, x21, x22, x3, 采用1978~2007年的序列数据, 利用SPSS对模型④进行估计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y=0.234+0.201x1+0.422x21+04072x22+0.269x3

T检验通过, 调整可决系数R2=0.975, Durbin-Watson=2.134, 说明方程拟合程度很高, 不存在自相关, 可以用来分析。

回归方程表明:第一、三产业和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分别近似为0.201、0.269和0.422, 即第一、三产业和工业产出的1个百分点的增长分别可以引起总产出增长0.201、0.269和0.42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甘肃工业的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是最大的。

由此可见, 无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弹性, 甘肃工业都远远高于其他产业。同时, 甘肃工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需要并依据本地的自然优势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结构、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布局结构、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资源依赖性特征明显。这种特殊的工业结构在50多年的发展中非但没有改善, 反而形成很强的路径依赖, 同一、三产业相比具备明显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 因而成为甘肃特色优势产业的现实指向。

3.2 最终选择

按照特色优势产业最终选择量的要求, 对甘肃年鉴中工业所包含的39个行业剔除明显没有优势的产业后, 按产业关联性进行重新分类, 共分成6个产业。其工业增加值见表1, 产业平均占有率和平均增长率见表2。

资料来源:甘肃年鉴2001~2008有整理

对表2中产业平均占有率大于等于8%, 产业平均增长率大于等于10%选出甘肃的特色优势产业为有色冶金业、石油化工业、食品业、能源业, 装备制造业和医药工业可以作为潜在倾向的特色优势产业。

根据上述选择的结果, 运用有色冶金增加值增长率 (X1) 、石油化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X2)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 (X3) 、食品业增加值增长率 (X4) 、能源业增加值增长率 (X5) 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Y) , 按照模型④进行弹性分析, 结果, X4与Y负相关, X4的T检验明显没通过, 因此从模型中剔除再回归, 方程如下

Y=-6.464+0.381X1+0.310X2+0.219X3+0.224X5

调整R2=0.996, T检验通过, Durbin-Watson=2.048, 不存在自相关, 可用来分析。

回归方程表明:有色冶金业、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能源业对工业增加值的弹性分别近似为0.381、0.310、0.219和0.224, 即有色冶金业、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能源业增加值的1个百分点的增长分别可以引起工业增加值增长0.381、0.310、0.219和0.22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对甘肃工业增长的拉动能力按大小依次是有色冶金业、石油化工业、能源业和装备制造业, 结合前述定性选择, 可以考虑他们为甘肃的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也必须看到近10年来, 经过市场的竞争和淘汰而显现极强发展势头的医药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它们是未来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夏午宁.甘肃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研究[D]:[学位论文].兰州大学, 2008, 5

[2].刘伟, 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5)

上一篇:摩擦特性下一篇:公共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