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灌区地域优势 壮大特色林果产(通用4篇)
发挥灌区地域优势 壮大特色林果产 篇1
发挥灌区地域优势 壮大特色林果产业
景泰县***乡位于景电二期灌区腹地,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交界。全乡辖11个行政村,3051户、11867人,总耕地42264亩,人均耕地3.5亩,多为沙质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适合枸杞种植,所产枸杞个大、色鲜、味甘甜,深受外地客户青睐。近年来,按照景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打造绿色景泰”和5万亩枸杞基地建设的奋斗目标,***乡大力发展枸杞林果产业。截止目前,全乡枸杞种植面积已达11860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24%,其中6500亩在盛果期,年产干果3000吨,每公斤干果收购价按50元计算,总产值达1.5亿元,仅此一项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650元以上,占人均纯收入的35%。
一、加强技术服务,科学发展。
技术是支撑高效农业发展的动力,针对我乡枸杞种植户文化水平不高,技术能力不强的现状,在推广枸杞林果业发展中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积极联系省市县农业技术部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举办了从枸杞育苗、栽植、灌水、修剪、施肥,到病虫害防治、采摘、晾晒、丰产、建园一系列的农民技术培训班15期,培训杞农3000人。组织种植经验丰富的科技示范户、带头人到职业技能部门进行专业培训,取得相关的技术职称,目前有8名种植带头人已经取得了农广校颁发的“农民专家”专业资格证书,为枸杞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二是针对枸杞产业发展迅猛,枸杞苗木供不应求的局面,我乡聘请甘农大教授指导建立了红溪枸杞育苗科技示范基地,培植宁杞2号优质苗木280亩。增强枸杞产业发展后劲,建立优质枸杞苗木供应的长效机制。三是积极协调,搭建经验交流平台,组织枸杞种植后进村农户到示范村学习,安排示范村农户到邻近的乡镇学习,借鉴先进的种植经验。
二、依托龙头带动,全面发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四个示范县”的要求,紧紧围绕抓点示范,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农户”为模式,鼓励东坝村致富带头人投资260万元建成了景泰东盛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扶持红溪村致富带头人投资200万元兴建了景红沙漠枸杞烘干加工厂,枸杞深加工企业的建成,年烘干枸杞鲜果达2200吨,解决了农户的枸杞烘干难题,增加了枸杞果品的附加值。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乡成立了“丰源”、“保国”、“盛园”等五家合作社,红溪村建立了“千亩枸杞示范园”,***、富民两村建立了“千亩枸杞林果示范点”,达到了乡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的目标。
三、注重生态效益,绿色发展。
枸杞不仅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经济树种,而且也是重要的生态树种。***乡地处沙漠边缘,气候干旱,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枸杞产业不断壮大同时,我乡积极探索枸杞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发展之路。一是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将沙枣、柠条、杨树等老化树种更换成以枸杞为主生态经济林,截至目前,全乡退耕还林枸杞林木覆盖已达4580亩,占到退耕还林的38%。二是枸杞面积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枸杞生态林,提高了林草植被的覆盖率,增强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风速、吸纳沙尘的生态功能,有效遏制了沙漠化蔓延势头。三是充分利用枸杞适应性强,耐沙荒瘠薄的优点,我乡大力推广在沙化地中栽植枸杞,既达到了沙化地土壤改良的目的,又实现了农民丰产的目标。枸杞产业在***乡的普及发展,达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为景泰县西北门户打造了一道防沙治沙的生态屏障。
四、强化行政助推,和谐发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延伸草窝滩、上沙沃、***、红水四乡镇枸杞产业带的安排部署,***乡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一是高度重视,长远谋划,分别制定了“12211”枸杞发展计划、“***乡十二五枸杞发展规划”,将枸杞产业发展作为村级考核一项重要指标;二是干群联动、大力宣传,我乡成立了乡领导带村干部、村干部带组队长、组队长带农户的“三级联带”宣传队,大力开展进示范田看种植效果、进示范户看致富效果的“两进”宣传活动,建立示范户带一般户、一般户带困难户的“双联双带”机制。三是积极协调县财政、农业、林业、水务各部门,争取强农惠农资金,通过无偿提供苗木、补贴化肥、农药、水费等形式鼓励农民种植枸杞,对于连片种植的农户,每亩地兑现200元的苗木补助资金,调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四是针对枸杞采摘周期长、用工量大的实际困难。乡政府通过农政通等信息发布平台,向周边蒙古、天祝、古浪等邻近地群众及时发布用工信息,解决枸杞采摘期雇工难问题。在各种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乡枸杞林果产业发展呈现出了势头好,后劲足的可喜局面。
***乡枸杞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早期种植的枸杞树种老化,果品颗粒小,产量低,我乡将通过引进新品种、培植优质苗木进行树种改良;二是枸杞产业化发展不明显,杞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地,我乡将建立健全枸杞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推进无公害、绿色枸杞基地认证和商标注册,积极培育提升我乡沙漠枸杞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是枸杞种植科学化水平低,我乡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探索发展高效节水滴灌枸杞产业,枸杞林下生态养殖产业等新型产业。当然,***乡枸杞产业要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在座各位领导同志们的关怀和支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学习先进技术,汲取成功经验,推进科技创新,力争把枸杞林果产业打造成***乡的主导产业,带动全乡经济跨越发展。
发挥灌区地域优势 壮大特色林果产 篇2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02年就提出:“办学报不能只是一个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反映本校的优势、本地的优势,不要求大而全。要树立一个特色化的发展理念,相当一部分刊物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并希望学报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学报特色和科研优势设立专题栏目[1]。
北京大学学报主编、教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会长龙协涛对全国千余所高校学报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某些高校虽然是普通高校,学报虽然是普通学报,但他们的某个栏目却办的极不普通,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特色,这些栏目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地域特色;二是历史传统;三是学科优势。[2]
《唐都学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管,西安文理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现为双月刊。
《唐都学刊》常设“汉唐研究”、“西部作家作品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博士论坛”、“西部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伦理学研究”、“文学艺术研究”、“东亚汉学研究”等栏目,2011年,又新推出“陈忠实与白鹿原研究”新栏目。
《唐都学刊》从一开始就把立足古都西安,扎根三秦大地,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突出古都历史文化研究作为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个性特色,尤以周秦汉唐古都文化研究和陕西作家作品研究为特色。
自创刊以来就设立的“汉唐研究”栏目是《唐都学刊》的特色栏目。“汉唐研究”栏目2006年被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栏目”。2007年、2010年“汉唐研究”又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
《唐都学刊》用如此生动、形象、贴切、大气的“唐都”二字来命名刊物,为《唐都学刊》开拓了学术研究的广阔天空,同时创办的“汉唐研究”栏目更是成为中外名家畅谈汉唐历史的平台。
人们常说,看中国五千年到陕西,陕西的土地承载着最为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周、秦、汉、唐四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部在陕西,以致使人们认为,中华文明的DNA发端于陕西。陕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最早和最繁盛的地区之一,汉代的张骞开通了以古长安为起点,闻名全世界的“丝绸之路”;唐与西域各国、与日本、朝鲜等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在广度和深度上都空前绝后,达到古代社会的全盛时期。
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汉唐历史的研究一直是历史文化学者研究的热门,陕西的历史学研究者则更为关注与热爱。这固然是因为汉唐两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两个历史时期,也因为汉唐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就在西安,西安人具有更多的汉唐情结也就不难理解了。[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经济领域百花齐放,文化事业空前繁荣;西安作为历史古都,本身文化积淀深厚,近年经济发展呈提速态势,从而为地方期刊依托本地资源办好特色栏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作为地方学院学报,特色栏目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很多学报的特色栏目都是与地方文化相关的。例如,邯郸是曾是赵国的都城,因此,《邯郸学院学报》就突出“赵文化研究”;《黄山学院学报》的“徽州文化研究”;《宝鸡师院学报》的“姜炎文化研究”和“周秦文化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的“陇右文化研究”栏目;《运城高专学报》的“河东文化研究”栏目;《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的“越文化研究”;《常熟高专学报》的“吴文化研究”;《济宁师专学报》的“运河文化”、《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的“汉水流域文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的“海洋文化研究”;《商丘师院学报》的“春秋战国文化研究”;《嘉应学院学报》的“客家学”研究[4];等等,都与地方特色相关。如何让地方文化真正走向世界,使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凸现地方特色;如何使特色栏目更好的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特色栏目如何能够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怎样能够更好地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服务,都是地方学报应该深思的问题。
陕西是文学大省,先后有多位作家获得茅盾文学奖(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唐都学刊》编辑部地处古都西安,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研究条件,学报编辑部可以与这些专家学者保持交流联系,并且经常与研究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相关研究学者进行沟通学习,向其约稿,这样就保证了一大批优质的学术稿件,使得“西部作者作品研究”等栏目能够不断进步与创新。2011年《唐都学刊》新开辟的“陈忠实与白鹿原研究”栏目,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又一项改革与创新。
特色是期刊的命脉。特色栏目更是期刊的灵魂。地方高校学报要设立自己的特色栏目,突出地方特色和学科优势,尤其要发挥地方区域优势,这样才能吸引大批的优质稿件,提升刊物的办刊质量和品味,吸引更多的读者。同时,可以把地方特色和文化更好的展示给世界,从而为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摘要:地方高校学报在激烈的竞争中要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走特色化的道路。同时,地方高校学报要设自己的特色栏目,突出地方特色和学科优势,尤其要发挥地方区域优势,很多学报的特色栏目都是与地方文化相关的。做到以特色栏目带动学报的发展,从而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
关键词: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地域优势,唐都学刊
参考文献
[1]钱蓉.特色栏目:学术期刊品牌构建的点睛之笔[J].南都学坛.2008,4:12-13.
[2]龙协涛.学报的核心期刊与特色栏目[J].云梦学刊,2004,25(2).
[3]杜文玉.汉唐史研究的新贡献——读唐都学刊汉唐研究[J].唐都学刊,2009,25(2):125-126.
发挥灌区地域优势 壮大特色林果产 篇3
作为江心教育的教育人,我们一直在思考着要把江心的明天带往哪里。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从校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努力将我校办成特色明显、质量显著的现代特色乡村学校,是我们的回答。
一、 发挥地域优势,深入实施生态教育,体现办学特色
一所好的学校,它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外在的现代化建筑,而是弥漫于校园优美环境的文化气息,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为了体现办学特色,江心的教育人一直艰难地探索着、前行着。从20世纪末开始,我们研究了市“十五”课题——《开放课堂教学空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接着开展了市“十一五”课题《源于乡村生活的情境化教学》以及省“十一五”子课题《江心洲生态家园实践基地的开发和实施研究》。在这些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逐步明白了自己的努力方向,那就是——利用江心的地域优势,打造生态教育,让教育回归自然,让生命在自然中找回属于自己的精彩。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深入地实施生态教育,进一步体现办学特色,是我们新的任务。
江心洲有典型的长江湿地原生态,由于地域的原因,城镇化的影响较小,仍然以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为主,有上规模的无公害水果、蔬菜基地,这是我们的生态资源优势;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融洽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这是我们的传统。因此,将这一切进行整合、开发是我们进行学校特色创建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也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树立善待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基于以上考虑,我从“江岛农业”和“基地建设”入手,申报了江苏省第十批教研课题——《依托江岛农业实践基地,开发和实施校本化课程的研究》。以此着力解决两个问题。① 如何发挥地域优势将农村中小学的环境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② 如何以江岛农业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依托进行学校特色化建设。并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利用江心洲的地域特色,开发基于江岛农业背景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本课程,按年级形成有梯度的校本课程教材。第二,利用农业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大自然,开设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农业耕作技能,熟悉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培养学生的农业情怀、环境意识,初步的劳动技能和实践素养。第三,建设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教科研团队,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校本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课题开始研究一年以来,我们挑选了一批勇于承担重任且有一定开发能力的教师组成校本教材开发团队,主体为我校各科骨干教师。编写过程统一要求,分工互作,各负其责,共同完善,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功能,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校本教材的编写以江心特色资源为基础,以发现美、保护美、创造美为主线,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为呈现方式,最后所展现的教材涵盖“江岛人文”“江岛田园”“江岛美食”“江岛生态”四章节。教材的编写完成,使我校的生态教育,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有了进一步的保障。(附校本教材结构图)
二、 立足校情,开展校本化教研,提高办学质量
学校无论大小,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我校生数少,规模小,我们尝试在“小”上做文章,开展校本化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 建立九年一贯制的校本教研体系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每个年级都是单轨,教学研讨很难开展。以前,各种教学研究都是单兵作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也在思考:小学和初中教师的教学各有特色;小学和初中的教学重点虽然各有侧重,但也有很大的联系;学校小,人数少,组织起来开展教研活动起来相对简单。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发挥这些优势,打破小学部和初中部的界限,成立跨学部的学科教研组,建立九年一贯制的校本教研体系。首先是初中部和小学部互派教师交叉任教,开展集体教研。根据学科特点,我们首先从语、数、外三门学科开始试点。每位教师上教研课,所有的同学科教师都要听课,当天所有的听课教师都要参与评课。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每次教研组的研讨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突破了原有的限制,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融合、共生,智慧的火花在这里不断闪现,初中教师感受到了小学教学的生动活泼,小学教师领略到了中学教学的深厚广博。
在集体研讨中,让我们这个小集体变成了和睦的大家庭,并从教研走向了科研。我校的青年教师于2012年11月自发成立了一个青年教师学习型社团——奋青俱乐部,以“青春因奋斗而精彩,欢聚为江实寻未来”为口号。着力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青年教师,在民主自由、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增强每个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每天有专人负责专题读书时间,每两周有专题读书交流汇报会,每月有论文随笔评选。我们还举办了江心实验学校奋青俱乐部趣味运动会,托运球、百发百中、两人三足、跳长绳……运动会项目丰富多彩。棒棒糖做奖品,高高的领奖台,亮晃晃的奖牌……赛场上到处洋溢童真童趣,一张张笑脸尽情绽放。
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很多:厨艺大赛、环岛自行车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师永葆一颗童心,教育就能拥有不竭的创造力,每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个体就能在合作与互动中团结起来,学校就会成为一个能量场。
(二) 深入开展小班化教学
这两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大,外迁人口越来越多,我校生数大幅减少,大多数班级人数都在20-30人之间,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机会可以说是不请自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极好机会。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可我们原来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并没有有意识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从2012年开始,我们将生态课堂的建设与小班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老师们认真学习,积极开展小班化生态课堂实验,从改变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从前传统的讲授式模式下,我们常常力不从心,总在感叹,教师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校数学教研组提出:如果将一个班集体看成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并努力在这个生态系统里扶植、促进、构建一个广泛联系、良性互动的立体发展式关系网,我们的教育教学便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这绝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组互助学习。其他教研组的老师紧随其后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惊喜地发现: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的角色在互动中发生转变时,创造就不再是单方面的事,它就变成了无数个点,以及这些创造点之间的碰撞、分裂、融合、变异与发展,像细胞一样拥有了生长的力量。
我校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提问式教学,加大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任教班级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能投入到学习中。
发挥窗口优势 体现工会特色 篇4
四川省总工会在“三好两争”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服务社会、服务职工的重要窗口,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形象意识,大力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效能,成为叫得响、做得实的工会品牌。
首先是明确宗旨,统一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认识。全省各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坚持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以“工会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增效益、职工得实惠”为目标,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贴近职工、贴近实际,完善帮扶救助功能,做到“钱为职工花、事帮职工办、劲给职工使”,不断推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创新发展。
其次是搭建平台,强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力度。一是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为民服务平台。目前,全省21个市州、153个县(市、区)、823个乡镇(街道)、1186个社区(村)全部建立了惠民帮扶中心(站),普遍开设了面向职工的服务窗口。二是健全帮扶体系,夯实为民服务基础。全省各级帮扶中心(站)之间相互衔接和配合,形成了以市级帮扶中心为龙头,县级帮扶中心为枢纽,乡镇(街道)、社区和企业帮扶中心为基础的帮扶网络,显示出帮扶资源丰富、帮扶网络健全、帮扶效率快捷、帮扶队伍专业化的优势。职工的多方面求助事项基本上可以通过“一站式”服务得到有效解决,形成了全方位帮困救助服务体系,改变了资金筹集难、场地建设难、人员配备难、职工救助难的状况。
第三是拓宽渠道,扩大为民服务创先争优领域。全省各级工会以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作为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的主线,努力拓宽帮扶渠道,扩大帮扶领域,不断推动工会帮扶工作创新发展。目前,全省惠民帮扶中心集中提供的各类惠民帮扶项目已近100项,使原来相对独立的帮扶资源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了帮扶功能全面、运转协调的社会化救助体系。
第四是坚持标准,提升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水平。全省总工会以坚持提升标准作为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的切入点,坚持形象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全省各级帮扶中心中开展了以“职业形象好、岗位素质好、优质服务好,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当优秀服务标兵”为主要内容的“三好两争”创先争优活动。统一窗口标识,强化岗位意识,广泛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创群众满意窗口和优质服务品牌”、“争当优秀服务标兵”等活动,努力把帮扶中心建成推动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促进社会和谐的模范窗口、服务人民群众的便民窗口、展示工会风貌的形象窗口。
第五是选树典型,再掀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热潮。2011年,四川省总工会召开了全省惠民帮扶工作推进会,评选表彰了模范惠民帮扶中心、优秀惠民帮扶中心和帮扶先进工作者,并对惠民帮扶中心工作标兵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通过选树宣传先进典型,激发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工作人员奋勇争先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先争优、人人主动为民服务的良好氛围。
【发挥灌区地域优势 壮大特色林果产】推荐阅读:
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措施05-21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中长期发展规划05-11
发挥资源优势12-22
发挥网络教学优势06-13
充分发挥企业人才优势09-17
发挥部门优势服务群众06-13
人社局发挥职能优势10-12
发挥组织部门优势11-13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11-15
发挥特色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