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特色学科

2024-10-26

优势特色学科(精选12篇)

优势特色学科 篇1

栏目设置是学术期刊设计和编辑思想的充分体现[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刊物的办刊思想、学术水平、整体价值最早和最先体现在栏目的设置上[2], 它是刊物的重要窗口, 不仅反映了刊物的内容结构, 而且具有明确的指导性与引导功能[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51年创刊。由于过去办刊理念落后, 办刊目标不明确, 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不突出, 栏目设置上模式陈旧, 涵盖了校内所有的专业与学科, 一直体现不出编辑策划和创新的编辑思想。其结果只是单纯满足了作者发表论文的功利目的。进入到21世纪以来, 《学报》编辑部的决策者认识到对办刊理念和栏目的改革与调整已经“箭在弦上”。经过反复的思考, 我们确定了以我校重点学科、重点课题作为报道的重点, 适当吸收校外的优秀论文的策略。报道内容向国家、省部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倾斜。围绕我校的重点学科, 如:内分泌与代谢病、皮肤与性病、内科学 (呼吸病) 、外科学 (普外科)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等学科开辟了特色栏目。每期都为以上某一学科的基金课题稿件特殊加以对待, 通过策划和编排, 《学报》的基金课题稿件不断提升, 到2009年末已经达到55%以上, 使期刊的学术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重点学科”栏目

我校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为例, 自9 0年代以来, 内分泌科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1项, 其中主任基金1项, 面上项目10项。2006年6月29日, 内分泌研究所滕卫平教授及其《碘致甲状腺疾病》课题组完成的论著《碘摄入量对中国甲状腺疾病影响》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影响因子44分) 正式发表。 (Teng WP, Shan ZY, Teng XC, et al..The Effect of Iodine Intake on Thyroid Disease in China.N Engl J Med 2006;354:2783-2793.) 这是我国大陆内分泌学界首次在该杂志发表论文, 也是我国大陆医学界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第四篇论著。

1 9 9 9年, 在美国中华医学会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 在辽宁省和河北省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大力协助下, 课题组选择位于辽宁省和河北省尿碘中位数分别为84μg/L, 243μg/L和651μg/L的三个农村社区, 对3761例居民进行了甲状腺疾病的横断面调查。2004年, 课题组对上述三个社区的流调人群进行了5年随访观察, 随访率达到了80.2%。通过两次流行病学调查, 首次报告了我国不同碘摄入量农村社区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 并且评估了碘在甲状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同时, 首次在国际上完整地提出了血清TSH水平安全范围的上限和下限, 为甲状腺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2007年“碘过量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内分泌学科被教育部评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内分泌学科的专业优势, 带动了该学科的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科研积极性, 在内分泌研究所滕卫平教授的带领下, 他们的申报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基金课题的资助, 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慢性碘过量对大鼠甲状腺细胞周期影响的动态观察”等系列论文在《学报》上的发表, 使学报该领域研究的稿件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 仅2 0 0 8年以来, 该学科仅在我校《学报》发表论文就有14篇。

将“重点学科”设为特色栏目, 不但将该学科的优秀科研成果及时传播出去, 并且吸引了校外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近2年来, 第三军医大学、沈阳军区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相关学科稿件陆续在我刊发表。

2“专题研究”栏目

为了能有效地体现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的创新性, 我们推出了“专题研究”栏目。实践也证明, “专题研究”栏目体现出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性质、宗旨和特色。它将医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医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或某一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最快的展示出来。以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为例, 该研究室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病理学研究和肿瘤侵袭转移机理研究。该室主任辛彦教授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项)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教育部重点科技研究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卫生部优秀人才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共20余项, 发表论文100余篇, 多篇被《SCI》《B A》《C A》《I M》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被同行引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1完成人) 。

我们学报给该研究室提供一个优质、快速的学术交流平台, 及时地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得以发表, 得到了国内外肿瘤病理学界高度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KD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等一系列肿瘤病理学研究论文在《学报》上的发表, 不仅延续了我校肿瘤病理学, 特别是胃癌病理学研究的传统优势, 同时也提升了《学报》的先进性和学术性, 也体现了编辑人员的专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不但拓展了稿源, 而且也扩大了《学报》的影响力。

3“重点实验室”栏目

卫生部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6年, 我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3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5个。重点实验室素有大学的“论文工厂”的美称。仅以第一附属医院卫生部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为例, 该实验室始建于1996年, 目前已成为卫生部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WHO全球耐药检测网络国家级实验室、全国HIV耐药检测网络核心实验室、卫生部艾滋病治疗培训基地和唯一的艾滋病临床检测培训基地。为患者提供艾滋病检测-疾病进展监测-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评价及耐药变异监测“一条龙”服务。研究所主持或已完成“十五”国家科技攻关、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40余项。对中国HIV/AIDS患者免疫状况、遗传特征、HIV生物学特性、艾滋病治疗及耐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阶段性研究成果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样一个专业水平高和特点突出的实验室, 就是一个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发源地”。它虽然不是“国家重点学科”, 但它相关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多项国内外空白, 成为我国唯一能为HIV感染者同时提供诊断、随访、治疗及疗效监测的医疗科研院所。所以, 对于这样一个比“国家重点学科”影响面还要大的实验室, 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重视它。再加上我刊的办刊宗旨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而该实验室堪称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典范。我们多次向该实验室约稿, 抢发该室最新研究成果论文。“滤泡树突状细胞增强H I V感染机制的体外研究”等系列论文在《学报》上的的发表, 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 受到国内外相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这几年《学报》在创办特色期刊的过程中, 也并不是眼睛只盯着校内这些研究机构上。国内一些著名研究机构, 如: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重庆市超声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实验室等, 都有系列研究论文在我刊发表。《学报》通过改革办刊模式, 彻底改变了原有稿源分布的状况, 从只发校内稿件, 到面向全国发稿, 走出这一步仅仅2年的时间。但这2年开放办刊的实践使我们拓宽了视野、坚定了信心。

4 结语

我们认为:要想把《学报》办好, 就要把办刊取向与我们辽宁与东北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 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办刊过程中, 不要总跟在别人后面模仿, 要充分认识自己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想方设法将这些优势和特色融合到《学报》的特色栏目中, 争取把期刊办到让别的期刊看着都“眼红”的程度。

《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 极大地吸引了校内外的读者与作者, 使《学报》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使《学报》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大[4]。栏目创新是构建学术期刊品牌的精髓, 特色是学术期刊生存发展的关键[5]。我们应该把创办特色栏目作为一项长期研究的课题, 使我们的《学报》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石朝云, 游苏宁.医学期刊常见问题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 19 (2) :240-242

[2]李卓青.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 17 (3) :465-467

[3]官福满.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应创设特色栏目《.焦作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创设特色栏目的体会.编辑学报.2004, 16 (5) :380-381

[4]白维仁.兰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特色栏目设置的探讨与实践.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 20 (6) :1103-1105

[5]秦江敏, 王荣.科学利用期刊评价指标努力提高军校学报质量.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 19 (6) :1037-1039

优势特色学科 篇2

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0多项。重点建设的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毕业生去向】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大多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合成、信息材料、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贸易等工作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海关、商检等政府部门,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东北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的金属材料学科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课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新材料研究开发能力、材料领域技术咨询和管理能力,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和使用近代仪器分析材料显微组织的能力,具有现有材料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材料的合理应用和工艺开发的能力。

拥有教育部材料电磁过程研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以及辽宁省金属防护专业技术服务中心。

【毕业生去向】该校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包括:计算机、金融、教育和科技咨询等领域。很多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浙江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大学初期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特长、爱好和个人发展目标选修课程,4年级采用“双向选择”方法,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研究课题。大部分本科生课程由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授担任主讲。从一年级开始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并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担任导师。本科生培养目标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为主,教学内容、毕业论文研究课题以高新技术材料为特色。拥有大量现代分析测试仪器、材料实验装置和专业教学实验基地。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所有材料二级学科上都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建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九五”和“十五”期间都是“211工程”和“985计划”重点建设的学科。【毕业生去向】近年来三分之二左右的毕业生免试或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余毕业生主要应聘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历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

4、山东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入学前期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模式培养,在第7学期,根据社会需求、本人兴趣确定主修专业方向。该专业设高性能结构材料设计方向、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方向、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方向,分别隶属于材料科学系、信息功能材料系和材料工程系。

【毕业生去向】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与制造工作,或在海关、商检、外贸、科技等部门从事质量检测、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

5、北京科技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两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

【毕业生去向】本科部分优秀毕业生被推荐到国外继续深造,如德国亚琛工大、丹麦南丹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每年有40-50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材料的生产、质量检验、工艺与设备设计、材料的再生与利用、材料化学失效和控制技术研究、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经营管理工作。

6、天津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材料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院之一。目前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材料化学等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毕业生去向】多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军工、机械、化工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北京工业大学

【专业特色】北工大材料学科设立于1960年,1995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二、三年级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在国家和北京市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中就业,可以出国留学,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双学位、软件工程硕士等。

8、北京化工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强项。碳及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本科生在三年级后按专业方向培养。学院现已覆盖了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碳材料、信息记录材料、金属及表面保护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等领域。

学院建有“可控化学反应的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学院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20项。

【毕业生去向】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5%,主要以科研院所居多。学生25%以上考研。

9、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业特色】哈工大材料学院紧密围绕国防尖端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设置课程和内容,培养国防尖端技术发展所需的优秀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现有材料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学院建有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毕业生去向】每年有40%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的科研、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高校就业。每年考研率达40%左右。

10、吉林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6个系和4个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各专业结合材料与材料加工基本理论围绕汽车工业急需及未来发展所涉及的材料与材料加工领域组织教学。在超塑性与塑性精密加工、汽车用铸造合金新材料及其精密成型、汽车关键件精密塑性成型工艺与设备、汽车现代焊接成型与控制、材料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层次上的各种测试、分析、表征方法研究等方面优势突出。

近5年来,承担国家科委、总装备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6项。建有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矿物应用基础与物化性能检测方法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吉林省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毕业生去向】近5年来保送、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36%,到中国一汽、海尔等国有企业的占32%,到上海大众、上海汇众等合资企业的占13%,到高校、科研单位及部队的占10%。

11、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有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国家轻合金工程中心。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外大公司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1500万元。3年来科研成果20项,7项达到国际水平。

【毕业生去向】该专业近3年来本科生就业的供需比连续保持在1∶2.5左右。本科生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成为本校或其他院校、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或被选拔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2、清华大学

【专业特色】本科生在用3年左右时间系统完成基础理论、人文科学、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实践后,分别按材料物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电子材料5个方向侧重培养。目前建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材料分室等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承担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任务,973、863高科技新材料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各部委、省市科技开发项目近200项。取得过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毕业生去向】既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工程技术工作,又可独立承担相关专业领域教学、管理工作。

13、西安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工程、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可自由选择专业方向。

学院拥有材料制备、评价和产品开发实验大楼。曾获省部级以上奖70余项。年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至5项、国家攻关、863项目10余项,年均发表论文150余篇。

【毕业生去向】可在高校、科研单位工作,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

14、西北工业大学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覆盖了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塑性加工、铸造及复合材料4个博士点。其中铸造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又首批被批准为按照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单位。

优势特色学科 篇3

突出优势,强化内涵,奠定轨道交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学校依托轨道交通类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一批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以行业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为引领,通过学科专业交叉、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联合,深化课程平台、精品教材、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为轨道交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1.构建轨道交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行业先进技术为引领,鼓励教师积极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带入课堂和实验室,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了一批与前沿技术接轨的特色专业课程群。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2.编写轨道交通特色教材

以精品教材建设为核心,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和前沿理论,不断加强轨道交通特色系列教材建设,编写出版了《交通运输》《车辆工程》《铁道工程》《铁道信号》《轨道牵引电气化》等特色专业系列教材,保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先进性。

3.搭建科研教学一体化实践平台

学校在现有的科研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和校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及时将科研最新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系统,自主研制一批与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发展同步的实验系统,实现了校内优质科研资源、行业企业先进技术条件和实验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共享,为轨道交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4.培养一支掌握轨道交通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的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承担学科前沿理论研究课题与行业先进技术项目开发相结合等方式,培育了一批掌握轨道交通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聘请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授课,让学生感受大师风范,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拓展途径,营造氛围,探索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原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建设基础上,持续探索“研究型、复合型和工程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通过“2+2理科试验班”“通信工程本硕及本硕博连读班”“土木工程茅以升班”,开展专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2理科实验班”是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招生规模由原来的60人扩展到现在的180人,这些学生在理学院完成2年深厚理科基础培养后,于第3年根据其兴趣进入相应专业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每年从本专业选拔优秀本科生30人进入“茅以升班”;通信工程专业每年从本专业选拔70人进入“本硕博一体化实验班”。这些实验班通过加强基础学科学习和配备学业导师个性化指导,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兴趣浓厚、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的具有学术带头人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2.通过“轨道交通复合型实验班”开展“运—电、运—控、运—建、运—车”等主学科专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该实验班依托北京市级“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每年从相关专业选拔优秀本科生30余人,从集成线桥隧站、机车车辆、供电传动、信号控制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实施“3+1+2”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即在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等专业进行3年的专业教育,选拔优秀学生进行1年轨道交通综合理论与实践学习,再进行2年研究生阶段学习,培养基础宽厚、特色鲜明、视野开阔、个性突出、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运—建”“运—车”“运—电”“运—控”等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满足轨道交通关键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需求。

3.通过“卓越工程师产学联合培养试点班”校企联合开展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试点项目和“探索行业高校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从全校工科专业选拔100余人,通过校企双导师制,开展“3+1+2”卓越工程师产学联合人才试点培养,要求学生1年在企业开展本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后2年研究生论文要在指定企业进行实习和工程项目研究,突出了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卓越工程人才。

科教融合,注重实践,建立一套系统的科研训练方法

通过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群、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自主创新实验、专题讲座等,及时将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引进课堂、引进实验、引进教材和引进毕业设计;通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企业实践等固化到培养方案中,引导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企业,形成了“四引进”和“四早进”的科研训练方法。

1.研究方法课程群

包括专业导论课程、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学科专业研究方法论课程、产品创意设计与实践课程等,是指导学生认识学科、了解专业、明确专业取向的引导课,是吸引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参与科研项目、探究未知领域、激发科研兴趣的探索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的研究方法、务实的科研作风和活跃的创新思维的训练课。

2.推行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载体内容主要来自教师实际科研项目或专题研究项目,在教学内容与科研充分融合的同时,也将科研方法融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创建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科研训练体系

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题研究和自主创新实验为载体,设立了3个层次的科研训练内容,通过学生创新实践给予自主教育学分,引导学生系统参与科研训练,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研究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完善制度,提供保障,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组织制定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相关管理文件,制定不同模式下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指导等运行管理办法,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和科研创新的激励措施及经费保障制度,形成了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例如,通过本科自主选择专业制度、自主教育学分认定办法、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方案、科研创新实践奖励制度以及优秀本科生和学有专长学生免试保送研究生制度等机制保障,不仅有利于学生根据学业基础、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而且还形成了科学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术交流与学科竞赛等科研创新实践训练,为优秀学生开展科研实践、自主创新、自主学习、展示才华提供了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营造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宁滨系该校校长)

优势特色学科 篇4

由武汉理工大学梁传杰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研究” (课题编号:DIA09250) , 日前通过了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一、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在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了“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而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就在于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如何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引导高校办出特色, 强化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与建设, 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问题。

(一) 研究内容

按照研究计划和研究内容, 课题组对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从理论探讨、现状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绩效评价和对策研究等六部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与探索。第一部分为理论探讨, 对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辨析, 对其培育内容和培育环境进行了分析, 并对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第二部分为现状研究, 从历史的时间维度对我国优势学科培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对我国特色专业培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为个案研究, 在调研的基础上, 分别选取了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这一优势学科和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个案, 从两者的建设与发展过程, 总结其培育经验, 从微观层面对我国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情况进行了描述, 得出了供其他高校参考与借鉴的相关启示。第四部分为比较研究, 高校优势学科培育主要以日本、韩国等与我国同处在亚洲且高等教育较为发达国家为比较对象, 通过对三国重点学科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政策分析, 得出了相应的启示与借鉴;高校特色专业培育选取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专业为对象, 通过对该世界一流特色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分析, 总结了该校电子专业培育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专业与经济协同发展形成模式。第五部分为绩效评价研究, 对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并以优势学科为代表, 对如何评价其建设绩效及评价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 得出了相应的标准。第六部分为对策研究, 分别对我国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提出了提升认识、加强内涵建设、强化三级管理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等对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该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量化研究法。

1. 文献研究法

采取文献法对我国现有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发展情况, 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数量、布局与结构进行宏观分析;通过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关研究成果和资料的搜索、归纳与梳理, 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理论研究的进展, 为该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案例研究法

在调研的基础上, 选取了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启示与借鉴。

3. 比较研究法

通过国际比较, 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

4. 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及许多高校的调研, 从宏观层面全面了解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的整体情况, 从微观层面了解部分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具体情况, 为对策研究和理论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

5. 量化研究法

主要是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和矩阵图法相结合, 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二、研究结论

课题组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 对学科建设的定位、属性和要素提出了创新性观点, 认为学科建设是不同主体共同构织的立体图像。在管理模式研究中提出了学科建设的规划建设、立项建设、学科特区等三种管理模式, 提出了专业建设的规划建设、战略管理和立项建设等三种管理模式。在管理机制研究中提出了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由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组成, 提出了专业建设管理机制由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高校内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组成。在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上进行了研究, 将DEA和矩阵图法相结合, 提出了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应注重结果绩效和过程绩效相结合的观点, 并应用于高校优势学科绩效评价, 得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我国高校优势学科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支持下, 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 基本构建了能够满足我国发展需要的国家重点学科体系;各国家重点学科经过建设, 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术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促进了高等学校学科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的具有骨干和示范作用的教学、科研基地。但在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存在国家重点学科在总体数量和结构布局上的问题, 国家重点学科是否需要设立一级学科的问题, 国家重点学科如何与“211工程”和“985工程”实现有效捆绑问题, 如何构建国家重点学科竞争机制问题,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问题;国家重点学科与世界一流学科相比, 尚存在较大差距, 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国特色专业培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尚处于内涵建设初期, 从建设层面来看, 存在着高校注重专业数量发展、特色专业建设意识不强, 高校办学自主权不够、创办特色专业困难, 高校重专业设置、轻课程建设等问题;从管理层面来看, 我国特色专业培育存在管理体制、专业目录设置、建设经费、过程管理、结构优化等问题。该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个案, 从特色专业选取、特色专业定位、重点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得出了相应的启示。该研究还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专业进行比较研究, 提出了专业与经济协同发展形成模式。

三、对策

(一) 对高校优势学科培育的建议

第一, 强化对高校优势学科的内涵建设。实现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211工程”“985工程”两大工程的有效捆绑并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实行专项投入, 构建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加强部委间的协作, 形成良好的支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体系;国家重点学科在研究方向的建设上, 既要有继承, 也要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国家和高校的人才政策, 强化学术队伍建设。

第二, 强化高校优势学科管理。完善建设与管理机制, 加强国家重点学科系统建设;加强对国家重点学科的管理, 保证建设成效;实行学科交叉, 开展学科群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引领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 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创新学科方向, 拓展研究领域, 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利用国家重点学科的影响, 广纳英才, 为本学科和相关学科提供优秀人才;完善管理机制, 营造良好氛围。

(二) 对高校特色专业培育的建议

1. 加强高校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

一是要把握国家、地方或行业发展需要, 明确各高校自身特色专业。各高校在确立自身特色专业的过程中, 主要应把握这几个因素:专业的基础与条件;高校的办学条件与办学环境;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二是全面分析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把握特色专业准确定位。特色专业的准确定位, 需要做好两个工作。一个是对外部环境的分析, 影响高校特色专业培育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科技因素、教育系统内其它竞争者等。另一个是对内部条件的分析, 影响特色专业培育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高校的办学历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内其它专业、社会声誉及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等。要明确特色专业的定位, 除开展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之外, 还要对专业方向进行细分, 即明确现有的专业名称下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向。

三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构建特色专业良好平台。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反映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 是反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是提升专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根基。学科作为培养更高层次人才的载体, 具有更为宽泛的建设内涵, 包括了研究方向凝炼、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术交流等, 成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条件。依托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学科的专业, 凭借重点学科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相关专业的建设起点高, 容易得到同行和社会的认同。同时, 学科建设成果和优势转移为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关键在于加强重点学科的内涵建设, 即从学科建设的内生性要素 (包括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和构筑学科平台) 和外显性要素 (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入手, 通过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如“985工程”“211工程”、新启动的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以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高校开展的重点学科建设) 进行系统建设。

四是建设高水平师资, 保障特色专业持续发展。从内生性要素来看, 研究方向的确定源于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中各教师和科研人员自身的研究方向成为学科研究的主导力量, 研究方向的形成是师资队伍中各成员研究方向的凝练;科研基地服务于师资队伍建设, 是根据师资队伍各成员在科研和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而形成。在外显性要素中,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是学科的功能显现, 这些功能的外显均源自于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这些功能的发挥及发挥程度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及其发挥程度。因此, 从学科内部来看, 要实现学科内涵的发展, 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师资队伍这一核心要素的作用。对于特色专业培育与建设而言, 也是如此。只有具备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特色专业培育与建设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生命力。

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来说, 就是要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 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推进专业调整与课程体系改革;倡导大学生参与科研,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是加强实践教学和研究基地建设, 支撑特色专业条件建设。对于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和研究基地建设以支撑特色专业条件建设, 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四种建设模式。第一种是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如以湖北省为例, 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地、市、州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统筹与协调职能, 广泛了解本地区大型企业单位、高新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对科技攻关的需求, 将有关科技攻关信息进行汇总并以一定形式发布, 吸引省内外本科生积极申请承担或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 促使本科生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同时为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供条件和保障。此种模式下,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和服务职能, 发挥其引导和桥梁纽带作用。第二种是高校与行业对接模式。结合高校的办学历史和行业背景, 进一步强化与原有相关行业的协作, 依托高校学科特色与学科优势, 根据某一行业或大型企业对科技攻关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达到合作共建协议, 与相关行业共建本科生实践和研究基地。第三种是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模式。部分行业特色比较明显的高校可以充分整合现有高校内部相关科研资源, 结合行业科技攻关的需要, 形成比较系统的、能够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科研工作条件的本科生教育创新基地。第四种是高校之间协作模式。结合湖北省重点发展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各有关高校依托自身现有相关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 加强高校间在某一领域的协作, 实行有效捆绑, 与相关产业共同签订协议, 共同服务于某一产业的发展, 为其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服务, 同时要求该产业的相关企业为湖北省相关专业本科生培养提供开展创新研究的科研条件。

2. 强化对高校特色专业的管理

一是完善现有特色专业管理体制。要实现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教育部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和不同特色专业的情况, 实行教育部直属管理、其它部委管理、地方教育部门管理三种方案。即对于特色专业的管理, 保持现有高校的管理体制, 各高校主管部门对所属高校的特色专业进行管理。教育部除对特色专业进行宏观管理外, 主要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特色专业进行管理与监控;其它部委所属高校下所设的特色专业, 由该所属部委进行管理;地方高校特色专业由地方教育部门管理。

二是改革对本科专业目录的管理。要统筹兼顾好五个关系:学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专业口径宽与窄的关系;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系;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前瞻性的关系;专业目录规范性和开放性的关系。

三是构建特色专业建设保障体系。教育部要加大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投入, 保证国家专项经费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地方政府也要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投入。高校是特色专业的建设主体, 要切实保证特色专业建设的投入, 并有相应增长。同时, 要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积极争取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投入。

四是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管理机制。首先, 规范对高校特色专业申请立项的管理。高校在申报特色专业时要提出具体、完善、科学的建设方案, 包括现有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度安排、学校的支持和保障和预期成果等。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要认真贯彻、实施建设方案, 合理安排进度, 保证建设方向正确, 取得的成果不走样。其次, 强化对高校特色专业的评审管理。高校特色专业评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审和考核制度, 对现有高校特色专业进行周期性的评估和审查, 实行高校特色专业的优胜劣汰。最后, 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管理。在改革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 各高校主管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监控职能, 强化对所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管理, 要实行定期的检查与考核制度, 结合各高校特色专业制订的建设方案, 检查不同阶段的建设情况与完成情况, 总结经验, 及时发现问题, 保证特色专业建设有序、稳步推进。

加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篇5

加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作者: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8期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的重点建设项目,经过一期、二期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二五”期间,加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尽快启动三期建设计划,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且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科技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加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建议如下:

1.将“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列入国家财政专项持续支持。鉴于该项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将其列入国家财政专项持续支持,以便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布局,满足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支撑行业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需求。

2.加大行业特色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力度。重点建设以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目标的前沿技术创新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集成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以及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要健全平台运行体制与机制,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集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工程化一体的行业技术创新“一条龙”机制。

3.确保“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质量与效益。建议教育部、财政部成立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加强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统一领导和协调,通过“长期规划、动态管理、分段实施”,确保执行情况与业绩挂钩,实行竞争和动态考核,确保建设质量。平台所在高校要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加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篇6

为加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建议如下:

1.将“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列入国家财政专项持续支持。鉴于该项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将其列入国家财政专项持续支持,以便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布局,满足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支撑行业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需求。

2.加大行业特色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力度。重点建设以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目标的前沿技术创新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集成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以及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要健全平台运行体制与机制,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集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工程化一体的行业技术创新“一条龙”机制。

3.确保“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质量与效益。建议教育部、财政部成立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加强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统一领导和协调,通过“长期规划、动态管理、分段实施”,确保执行情况与业绩挂钩,实行竞争和动态考核,确保建设质量。平台所在高校要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优势特色学科 篇7

河南工业大学是亚洲唯一专门从事粮油食品教学和科研的高等院校, 2010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签署共建河南工业大学协议。多年来, 学校紧紧围绕满足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 构建了全面系统的粮油食品学科群, 尤其是在粮食储藏流通、粮食产后加工、粮食信息技术等领域凝练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方向, 汇集了实力较强的学科团队, 打造了一批高端学科平台, 并取得了一批原创重大研究成果, 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4个;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等12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 省级二级重点学科25个;拥有“小麦和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6个省部级以上学科平台, 为粮食储运、加工、流通、粮食信息等领域开展交叉与结合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高层次平台支撑。2009年以来, 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粮仓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和“国家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的推广应用, 每年为国家减少粮食损耗171万吨,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项目中, 磷脂加工技术不仅使大豆磷脂产量大幅提高, 还消除了油脚废弃或生产黑脂酸带来的环境污染;“高效节能与清洁安全小麦加工新技术”项目成果被推广到越南、新加坡等国家, 使小麦出粉率显著提高, 生产耗电量大幅下降, 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节能环保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得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彰显了学校的实力, 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对中原经济区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 为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对促进高校特色学科的发展、创建高水平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河南工业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 今后要以中原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导向, 优化学科结构, 组建科研团队, 搭建学科研究平台, 推进特色学科建设,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实施“学科引领”战略, 突出特色, 不断优化学科结构

河南是国家粮食主产区, 肩负着全国粮食安全的重任。不能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是国家对河南不可改变的基本定位。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以粮食为特色的高等院校, 河南工业大学理应以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为导向, 在种特色定位中找到最适合学校发展的优势, 服务于粮食核心区建设的结合点, 牢牢抓住国家粮食核心建设中粮食产后环节的诸多科学理论和重大工程技术问题, 做好顶层设计, 凝练学科方向, 按照“按需布点、突出特色、重点建设、注重实效”的原则, 统筹规划调整学科结构。一是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 完善以粮油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体, 以粮食储藏、粮食厂仓建筑、粮食机械、粮油精深加工、粮食流通及粮食经济等为支撑的省级重点学科体系, 进一步优化重点学科结构和布局, 提升学校整体实力。二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科体系, 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在重点突破的同时, 推动学科整体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学科框架与结构。

二、实施“科技强校”战略, 提升科研实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 河南工业大学要紧紧围绕省委重大工作部署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 针对粮食核心建设及主食品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和市场需求, 不断加强科技开发研究工作, 以项目为载体, 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全面推动产学研结合, 为解决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科技支撑。一是要发挥粮油食品学科完备、成果丰富的优势, 全面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充分利用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基础, 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不断深化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市的合作, 解决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 努力使学校成为高水平决策、咨询和服务的基地。二是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不断提升科研实力, 瞄准重大战略需求, 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了解市场和企业需求, 重视实验室的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在农业、粮食安全、食品、物流、超硬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积极争取承担更多高层次的重大科研项目, 保持传统特色学科领域立项方面的领先地位。

三、实施“人才兴校”战略, 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

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厚的科研团队, 是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河南工业大学经过多年建设, 培养和会聚了一大批行业知名专家和教授, 在众多国际、国内行业学术组织或机构中, 均有学校教师担任重要职务, 在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学校教师是参与国家粮食宏观决策咨询、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制定粮油食品国际和国家标准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校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引才与引智并举、数量与质量协调、使用与提高衔接、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相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队伍建设相结合, 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学校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 面向海内外重点引进一批大师级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积极引进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 尤其是注意引进具有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加大高层次创新团队培育力度, 努力形成“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组织模式。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 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四、夯实学科平台, 打造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阵地

学科开发研究平台的数量和水平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是推动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河南工业大学注重学科研发平台建设, 形成了粮油食品特色鲜明、聚合度高、互补性强的国家、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多层次的学科平台体系。学校将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学科基地, 充分发挥基地平台的聚合作料及制品、生物质资源化工等省部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整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电气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力量, 开展国际合作, 大力开展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研究, 以形成新的研究增长点。三是以河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物流研究基地为平台, 整合经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外语等方面的力量, 紧密围绕粮食物流、农产品贸易、农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开展研究, 争取在粮食物流规划、粮食贸易、产业政策制定等方面开展宏观政策研究,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理论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和咨询服务, 进一步彰显学校的人文社科学科实力, 与理工科形成相互支撑。四是加大学科基地的开放程度, 促进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建学科研究平台, 使其成为教学科研、对外宣传和经济发展的产业开发用, 促使集成性重大成果的产生, 提高学科基地承担国家、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人才阵地。一是整合“粮食深加工”“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省部级相关学科研究平台, 集中粮油食品、土木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力量, 紧密围绕粮食加工及转化增值、粮食物流及储藏减损、粮食信息安全、粮食加工及检测装备等关键科技问题, 申报国家和省部级重大课题, 协同攻关, 进一步巩固和彰显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 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整合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合作的欧盟框架项目——清洁能源汽车研发基地、超硬材基地, 为汇集高端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成果转化、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优势特色学科 篇8

一、特色、优势定义

1、特色, 顾名思义即不同于一般, 而是要有所创新, 有个性。而且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色可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特色及可以是学校的某一学科专业或者是某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亮点, 也可以是学校的整体性表现的亮点。特色, 可归结为以下主要几个方面;一是在学科、专业方面体现自己的特色。二是在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培养人才的素质方面体现自己的特色;三是在学校管理模式方面体现自

王”的个人人生信仰。但在消费社会中被“对物或金钱的依赖和崇拜”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信仰所取代。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仰危机最本质地呈现为人们社会理想信仰的危机。个人人生信仰虽以不同的个人为载体但却并不是个人独自冥思的产物, 而是特定的社会存在所造就的。在其“超越性”上和社会理想是同构的。在社会发展时期, 个人人生信仰往往寄托于特定的社会理想中。信仰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自我超越。从超越的角度观察人们赖以存活的社会, 关注当下的经济、政治生活状态, 并且关注制约和引领这种社会的未来命运和发展方向的“社会理想”。在信仰的范畴内, 社会理想是特定社会文化模式的最高层次和核心。是人对自身“个体有限性”的超越 (“社会”才是对个体有限性的直接超越) , 也是对社会的当下状态的超越。

在人身上找不到科学逻辑要求的齐一性、单纯性、可还原性和可计算性。只能发现一种与生俱来且根深蒂固的微妙型、丰富性、多样性和模糊性。逻辑的必然性无法解决知识论范围以外的价值信仰问题。“感受到上帝的乃是人心, 而非理智。”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 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信仰是伴随知识而起的一种心理现象, 是知识的一个形态。构成信仰的知识, 大都是无形间受熏陶感化暗示而来。源于理智之归纳演绎分析者少, 感情之激动者多。信仰的养成是基于具体的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 而很少出于抽象的理智的推论。构成信仰的知识另一来源, 就是天才的直观和对宇宙人生的识度。其中构成信仰的有机成分的理想与想象成为主宰行为、推动行为的决定力量。社会心理学家黎朋说:“决定人生和历史的真正因子, 就是信仰。信仰是不可避免的。它构成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一个民族的信仰发生变迁, 必有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随之而起。”詹姆士的《信仰的意志》认为, 信仰是生存竞争的利器, 是人生特有的权利。一个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是信仰造成的。相信它则真, 不相信则不真。

信仰的种类: (1) 宗教的或道德的信仰。道德的信仰是对人生和人性的信仰, 相信人生之有意义、人性之善;相信道德律的效准、权威和尊严。有道德信仰的人行为自愿遵循道德的法己的特色;四是在学校校园文化方面体现自己的特色。五是在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方面体现自己的特色;六是在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体现自己的特色。

2、优势:《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 比对方有利的形式。发现、发挥和利用自己的优势, 就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和决策, 是一个学科、一个学校立足之本, 未来发展方向所在。笔者认为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机制优势;二是发挥科研教师优势;三是发挥资源优势;三是发挥地域优势;四是发挥党政领导优势;五是发挥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发挥优势的同时应该创造新优势, 应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党建工作创新、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学科特色是指在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设置的学科中, 自身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有特点, 为同类学科所没有.学科特色是一般学科发展的关键, 就一般性学科而言, 要在学科竞争中能够生存与发展, 必须培植学科特色。

4、特色学科是研究对象特色鲜明, 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仅为本单位设立, 或只有少数单位设立的学科。特色学科往往与学校、研究机构的性质和学术研究传统有关系。特色学科是彰显学校特色的关键和重点, 因此,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 特色学科就是竞争力, 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 建设“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学科是关键, 是自身学科建设的出发点。,

5、学科优势主要是指有扎实的研究基础, 有较先进的研究机构, 有一批水平较高的科研人才, 较多地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 并有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研究时间长前期成果多有一定知名

则, 为善去恶自有道德的勇气, 在某种意义上, 道德的信仰即是宗教的信仰。因为道德是宗教的核心。离开道德而言宗教是邪魔歪道。 (2) 传统的信仰。是一种社会的信仰, 如社会的权威和礼教、民族文化的信仰等。这种信仰是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的结晶, 其来源有时是无法追寻的。有时是自上而下, 出于权威阶级的规定, 目的在维持社会的治安和秩序的。这种信仰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公共信仰, 对于个人是有强制性的。这种信仰的社会功用在于使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 使社会各分子间有一精神的联系。传统信仰是维系一社会或民族的统一性与持续性的要素, 也是构成校风、国风、社会风俗、民族性格的要素。它维系于风俗习惯、制度文物中, 是构成礼教的核心 (3) 实用的信仰。实用的信仰是为生活的方便, 行为的必须, 事业的成功而权且建立的信仰。这种信仰无宗教或道德的信仰之深邃远大, 无传统信仰之历史背景和社会力量。日常生活、实业、政治、军事上的种种信仰大都属于此类。这类信仰, 一方面出于理智的计算, 一方面亦基于经验的积累。三种信仰就来源而言, 宗教信仰多出于天才的直观和理性的识度;传统信仰多基于不自知觉的熏陶、感化和暗示;实用信仰多缘于经验阅历和理智的计虑。

在西方, 信仰问题的实质是道德、做人的问题。不能用对真理的追求取代对道德的追求。在科学的迷茫之处, 在命运的混沌之点, 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但不管我们信仰什么, 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参考文献:

1.汪丁丁, 知识为信仰留余地, 读书, 2000, 2-32.王春成, 重筑信仰与拥抱宪政, 读书2009、3

3.刘进田, 心灵的探索,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注释:

1.超越力量是指人间的苦、恶、死等的最后诉求;万物存在之充足理由;以及使个人产生绝对依赖感的对象。

2.傅佩荣, 《哲学与人生》)

3.信仰的飞跃:一个人不可能证明他所信仰的东西。

度的学科.

6、优势学科一般是指学科在整体上处于优势地位, 这个学科具有三方面的优势:人才优势、设施 (如实验室等) 优势、科研工作基础优势 (主要体现在该学科的某一个研究领域在国内或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 学科尽管在整体上不处于优势, 但在学科的某些新增长点上有相对的优势, 可能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的突破点, 更可能成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的新平台。

二、加强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建设

有教育家指出, “特色是学校继续生存的前提, 没有特色的学校常常处于‘破产’的危险之中。”特色学科由于研究领域的独特性, 往往容易成为优势学科。同时, 特色学科要靠优势学科来体现, 即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独有的优势, 并以此确立高校的地位和影响, 带动高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学科, 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使其成为优势学科, 已成为新一轮的高校发展竞争中能在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发展趋势, 是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学科建设必须突出学科特色, 争取学科领先地位, 占领学科制高点。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宽广的领域, 关键在于选准自己学科的突破点, 经过连续的培育和建设, 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因此, 树立学科建设的“特色意识”、“发挥优势”是确保学科建设成效的前提和基础。国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上。英国的牛津、剑桥, 美国的哈佛、耶鲁、麻省理工、伯克利等莫不如此。但这些堪称世界一流的大学也并不是在任何学科都能居于世界一流。他们都往往是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世界的最前沿, 形成特色, 在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从而提升和确立了学校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在此基础上更便于它们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建设新的优势学科, 不断扩大优势学科群和优势学科覆盖面。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所在, 也就是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 大学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 使之成为优势学科, 优势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所大学的特色学科, 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显著成绩, 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切实加强学科建设发展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发挥特色和优势?笔者认为:

(一) 坚持以人为本, 发挥人才的优势和特色

不同类型的高校, 它的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对社会服务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既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人才, 也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或复合型人才。因此, 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如何体现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如何确定学校的人才目标是高校学科建设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我国高校布局中, 不同层次的学校承担着与其自身学校整体水平及在全国高校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的人才培养任务, 即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一般来说, 研究型大学应当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它能够培养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精英人物, 因而要以培养综合型、研究型的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 各高校要给自己以明确的定位, 准确界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 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并通过学科建设充分地表现出来, 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不同层面上适应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的需要。

(二) 学术梯队要体现优势和特色

学科梯队是影响学科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要保证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学术带头人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而且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较强的管理能力。要用我国老一代科学家的艺术风范和思想品德来鞭策、激励自己, 以自己的学术水平、人格魅力来带领学术队伍开展科学研究。同时, 高校应该给学科带头人以充分的信任和责权利, 使其不至于被干预过多而无所适从, 能在学术发展问题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放开手脚, 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开展工作。

(2) 高度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导师是组成学科梯队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 抓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导师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科建设中, 要重视逐步提高导师了解掌握本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和方向,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的能力。一个完整的学科梯队应当是由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导师均具备的最佳力量组合, 导师要以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新的学术思想指导研究生开展孵发性和创新性研究。

(3) 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还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一批高层次海内外名师充实到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师资队伍中去, 一个杰出的学科带头人, 不仅能够带活带好一个学科, 而且会对整个学校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4) 创造青年教师成长的条件, 扶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对于学成归国的青年教师, 学校要为其筹备科研启动资金, 帮助他们申请课题, 让青年教师挑重担, 以便能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得到全面锻炼, 在竞争中成长。同时, 要解决青年教师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使其安心从事教学、科研。

(三) 科研水平要体现优势和特色

科研水平是衡量高校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 科研既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又可以培养其严谨求实的作风, 它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组成以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团队的学术队伍。目前, 我国教授年龄断层不再是主要问题, 但是高校学术断层现象依旧存在。这个学术断层主要表现在, 活跃在国际学科领域并受到广泛认可的中青年教师不多, 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太少, 特别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创造性中青年人才紧缺的矛盾依然突出。

(2) 科研要与教学相结合。教学和科研本来就是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两者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辨证统一关系。两者应该统一起来, 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科研能力, 在科研活动中掌握专业知识, 使科研工作的特色和优势转化为教学上的特色和优势, 真正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3) 科研成果要应用于实践。目前, 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程度较低, 很多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一些教师长期习惯于学术理论范围内探讨争鸣, 习惯于从资料、文献中寻找科研项目的选题, 结果研究出来的东西, 脱离了生产实践的客观需求, 很难形成生产力, 只好在研究完成后将成果束之高阁, 不能实现成果的转化。

(四) 公共服务体系要体现优势和特色

高校公共服务体系是指通过建设、电子信息、数字网络、图书情报大平台, 实现社会、校际之间资源共享, 为高校和社会提供服务, 以体现本校在本学科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校园高速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可以全面支持校内多媒体网上教学的需要、教师科研信息交流与学生网上学习交流的需要, 全面支持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可以成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和现代远程教育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所以, 提高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发挥其特色和优势, 确定未来发展定位, 形成能够林立在众多高校中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宏民, 李秀兵.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S1) .

[2]朱小平, 刘毅.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02)

[3]陈传鸿, 陈甬军.切实加强学科建设构筑高校核心竞争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 (03)

[4]肖艳芳, 吴冰, 仇光永, 阙维明.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的问题与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4)

优势特色学科 篇9

城市规划设计系设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小城镇发展与规划、城市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新农村规划建设、城镇景观风貌规划、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修复治理等。近年来,城市规划设计系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省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或参与各类横向规划设计工程项目50余项。

诸城市潍水商业步行街城市设计

设计简介

项目名称:诸城市潍水商业步行街城市设计

项目地点:山东省诸城市潍河南岸

规划面积:12公顷

设计时间:2009年

本项目位于山东省诸城市潍河南岸,西临和平街大桥,与潍河公园隔河相望,规划面积约12公顷,主要功能为集商业、餐饮、休闲娱乐及时尚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步行街区。

规划以“街·坊”为构思切入点,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功能具有围合感的“街坊”,并以一条绿色步行街将这些“街坊”联系起来,同时该方案还通过一系列景观视廊将潍河的自然风光引入到商业步行街中,塑造一个空间组织流畅,景观环境愉悦的现代商业步行街区。

苏州市胥王山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规划设计

苏州胥王山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规划范围以清明山为中心,北到子胥路南侧,西南以苏州绕城高速为界,东到东山大道,总规划面积约760公顷。规划以绿树、湖光、山色为背景,以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物种多样性为载体,以乡村文化、田园风光、休闲体验、农事活动为特色,以现代农业生产为核心,以“农”为形,以“旅”为魂,以“富”为本,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逐步建设成环太湖乃至长三角地区高品位特色生态园,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生态空间、感受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和放松身心的休闲胜地。

规划设计理念强调:

(1)生态优先,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新农村建设综合考虑,努力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

(2)充分体现文化生态旅游的特点。从农业观光、文化追忆、生态体验等方面进行创意,提供一个适合不同层次游客休闲的场所,以缓解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

(3)深入挖掘吴文化“水+鱼+稻+桑蚕+桥+船”的内涵,为游客提供一种真实的、可观的、可体验的全方位的体验空间;

(4)生产性、参与性和观赏性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高质量、高效益的精致农业,以此带动旅游、农产品等行业发展,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5)服从苏州城市总体和旅游规划的要求,使观光园的规划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以及适度的超前性,同时安排好项目建设前期与后期的过渡与衔接。

设计简介

项目名称:苏州市胥王山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规划设计

项目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

规划面积:760公顷

设计时间:2008年

优势特色学科 篇10

本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高校间的竞争将会从规模竞争转变为更加激烈的学科之争。高校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一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其代表着学校的水平和办学特色。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特色,就得不断地对学科进行调整、更新、改造,不断保持学科优势和特色,进而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交叉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 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选择

2.1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时代发展必然趋势

人类很早就用交叉研究解决和探索问题,交叉研究是现代学科交叉研究快速发展并取得成就的基础。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通常是在不同学科彼此之间交叉和渗透中形成。随着大量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了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愈演愈烈,形成了大量由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学科。

2.2 学科交叉是高校新学科生长点产生的源泉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新兴学科的大量涌现与学科的交叉活动密切相关。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学科分化的产物。正是基于学科的不断分化,使得解决问题往往要涉及到多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使得科学研究需要对多个学科领域或同一学科内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相互借鉴。从新兴学科的生长所需机制看,学科交叉能融合不同学科的范式,发现被单个学科所忽视的领域,从而增加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形成独立的、跨越单一学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最终发展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从学科发展史来看,交叉学科一般是在不同传统基础学科之间的衔接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从基础研究领域逐步向新兴交叉学科过渡是当前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顺应潮流,走出一条积极有效的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的道路。

2.3 学科交叉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

学科交叉对高校学科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它推动了新兴学科的产生,也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是科学自身发展的要求,这也使得重大的科学发现和进展往往难以在一个独立的学科中实现,总是与多学科之间的互动启发与促进有着必然联系。因此,学科之间的交叉,便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交叉新兴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提升高校解决重大科研问题的科研实力;可以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因此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然。

3 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促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

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是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兴学科的发展通常都要经历自我发展、交叉培植、整合集成、发展巩固、带动提升等几个阶段。

自我发展阶段是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的意识;交叉培植阶段是无意识变为有意识、不自觉变为自觉的阶段,该阶段有意将多个学科进行适当交融或人员进行适当组合;当交叉培植到一定程度后就进入了整合阶段;发展巩固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更加精准的指出学科的发展方向,从而确定主攻方向,将优势特色学科进一步地融入到新兴交叉学科中,以期提升学科水平。

交叉新兴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总体上有以下几个:在特色优势学科内孕育新兴交叉学科并对其进行有效培育;移植特色优势学科的学术骨干进行交叉新兴学科建设;建立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尽早形成新学科优势和特色;研究所在院系中交叉,其中研究人员可以来自不同院系。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形成独有的办学治校风格和科学人文优势,发展学科培养人才,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4 学校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思考

目前,科技的发展在学科分化的同时,呈现出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许多新兴学科在边缘学科和学科交叉中产生。此外,当今世界综合问题不断涌现,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无论从科技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都应培养具有交叉性学科知识的人才。

中南民族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明显的学科特色,学校现有20门国家、省级精品课程,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14门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品牌专业,其中民族学、少数民族经济、历史学等都是充分体现中南民族大学办学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学科,也是中南民族大学具有传统优势和建设经验的学科,同时也拥有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一批新兴的学科。从学科和社会发展来看,可以把民族学、历史学与旅游管理结合起来,建设成为有特色的交叉学科。因为这些领域与我校的优势学科密切相关,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可以紧紧依托现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同时这些学科的发展既可以丰富已有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又可以对已有优势特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不但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方面,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学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综合性,需要主动与其他学科整合,一方面向其他学科渗透,另一方面借助其他学科的优势发展自己。旅游学科作为新兴学科,建设时间短,学术队伍、学术积累和学术规范比较薄弱,但其发展前景好,与其有着较为成熟的历史、民族学等优势学科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把相互独立的学科联系起来,使之相互贯穿,相互依托,有效推动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

总之,交叉学科建设有利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目标的实现,可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各学科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宽口径、后基础,紧紧依托传统学科优势,促进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以前单学科对人才的培养扩大为多学科对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在知识结构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利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通过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充分体现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确保其在未来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宏林,张祥德.以特色优势学科促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2]顾浩,董建寅.以推动学科交叉促进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2).

[3]闫宏秀,杜奎松,赵克.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学科交叉问题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6.

[4]王续琨.交叉学科:两大知识板块的交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传递正能量,打造优势学科 篇11

【关键词】正能量;学习;科研;协作;交流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但现在它更多的是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它的内涵包括了积极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人和事。音乐教研组建设,需要学科组内“领袖”人物的影响,需要品牌教师的支撑,也需要一个和谐有为的师资队伍,共同学习交流,传递正能量,将教研组打造成优势学科甚至强势学科,形成品牌效应。

一、加强学习,产生正能量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音乐教育理念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能否胜任音乐课的教学不仅看教师的唱、奏、跳能力,更要看教师的音乐素养、教学创新能力以及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等诸多方面。这就要求教研组要鼓励、引导并督促教师加强学习新课程理念及新课程标准。学习内容包括:加强对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示范课”、“研究课”的观摩,更新思想;加强对优秀课改论文、教学设计的阅读,拓宽视野;加强针对提高教师音乐素养、文化素养的学习,打造人格魅力,同时还可拓宽学习渠道,开展网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等。学习是教学智慧的源泉,是教学创新的基础,是教学研究的载体,只有不断地学习,才有可能激发教研组成员的潜能,使之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

二、全员科研,提升正能量

教科研是教学创新的需要,更是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需要。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研组内每一个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实践,在总结、反思、调整、完善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讲座、教学案例等形式推广研究成果,形成教师个人或教研组的教学风格。由于音乐学科不是中考学科,音乐教学研究的触角更要体现出务实性、人性化的特点。研究的内容应结合新课程背景,强化学科特色,比如:如何操作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重要理念下的“双基”教学;音乐学科对“音乐探究与表现”课型的实践;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以校为本,创建立体化校园音乐文化环境的思考与实践等。以上这些研究课题有热点问题,也有实践中产生的困惑,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艺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教研组必须制定出相关的教科研的考核制度,用制度督促全员科研,在组内营造一个科研氛围,提升正量场,推动课程改革。

三、团队协作,增强正能量

教师间的协作,是教育的良心,也是敬业的态度。它促进教研组内每个教师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规范的学校都在严格实行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活动,目的是群策群力,寻找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并适合所教学生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音乐教研组是较小的学科组,少则二、三人,多则五、六人,很多学校习惯上通常一人包教一个年级或一个半年级,这样做看似责任明确,却不利于教师间的协作,同时由于缺乏比较,也不利于教务部门的考核。因此,要创建协作型的音乐教研组,一方面要在机制上促使教师协作,制定一套集体备课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考核等;另一方面要创设教师协作的氛围,例如对协作型的教师要优先提供发展的机会,开展师徒结对并表彰、奖励优秀的师徒对子等。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强调协作,可以激发教研组个体的潜力,也可以增加教研组整体的实力。

四、对外交流,放大正能量

个人能力有限,单个教研组的力量也有限。因此,教研组绝不能固步自封,要学会与外界积极交流,创建外交型的教研组。建设强势学科组,就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把教研组作为一个能量场,以广阔的视野和前瞻性思维对学科的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即“一要借势,二要造势”。所谓“借势”就是要在校内外千方百计地寻求帮助,例如:聘请教育专家担任本校音乐学科的“专家指导”;举办或参加一些规模化的音乐教学研讨会;建立与高层次学校在教科研方面的合作关系等。所谓“造势”就是要以校为本,发挥教研组优势,打造音乐学科的“品牌”。“造势”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形成教学特色,而且可以促进校际间的交流。无论是“借势”还是“造势”,都是为了实现“走出去、请进来”,及时掌握学校音乐教育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

五、打造品牌,传递正能量

“品牌”代表着示范性,也代表着引领性,是强势学科的标志。事实上音乐学科能树立“品牌”的领域还是较为开阔的。从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可以创立合唱团、民乐队、管乐团、舞蹈队等第二课堂的教学“品牌”;从教师教科研方面来看,音乐课题研究、音乐教学材料(论文、设计、案例)的撰写、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等都是创立教师“品牌”的着眼点;从打造校园音乐文化氛围来看,课间音乐的设计、音乐讲座、群体性的音乐活动(例如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定期举行校园歌会)等都可以成为创立学科“品牌”的方向。应该说,创“品牌”關键是要在“以人为本”和“以校为本”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或教研组的长处,并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经营,去打造。

在新课程背景下,围绕加强学习、全员科研、团队协作、对外交流、打造品牌五个方面建设,必须要依靠正能量。有了正能量的支撑,学校一定能打造出一支特点鲜明的音乐师资队伍,和一支“优势学科”的学校音乐教研组,从而带动学校教育,创设学校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辛枫.区域科研培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01期

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创新能力 篇12

一、质疑促思, 引发创新兴趣

“学起思, 思源于疑”。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生疑”对学生来说, 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 又是促其奋发学习的动力。 学生能针对教材提出疑问, 便是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开始。 因为学生的质疑问难都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和很想知道的知识, 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的。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 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问难, 多角度思考解答疑难。 《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 为什么在宣王与湣王执政期间有两种不同的境况呢? ———体制不同了, 改革了。 悄悄逃走的南郭最后结果会怎样呢? 学生感兴趣了, 想象的翅膀展开了, 答案令老师欣慰: (1) 南郭回乡找到里正, 以宫廷乐师自居要求补助。 (2) 无颜面对众乡邻, 经不住指目, 上吊了。 (3) 隐姓埋名, 居于海滨, 成了渔民。 (4) 拜师学艺, 三年后成了天下第一竽手。答案无不折射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 《南郭后传》 的作文成功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列举了花红的六个原因, 哪个是主要的? 一个多月后, 有位学生告诉老师是第一个原因———细胞液中含有不同酸碱度的花青素。 这个学生把一支黄色玫瑰嫁接在红色玫瑰上, 成活了, 开花了, 母本上开的红花, 子本上开了黄花。 课堂恰当的质疑引发了浓厚兴趣, 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二、唤起欲望, 激发创新动机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滔滔不绝讲, 学生默默聆听”。 学生能将老师讲的内容背下来, 考出好成绩, 这个学生就是“好学生”, 教师便成了“好老师”。现在则行不通了。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联系现实分析问题、力求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加大对课文词语的品评和知识迁移的力度, 在“启迪引导”学生上下工夫,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唤起独创性的表现和求知之乐, 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的真谛” (爱因斯坦语) 。 教学文言文《愚公移山》时, 除了实现知识、能力、思想目标外, 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 如 (1) 如果你今天遇到愚公“面山而居”的困难, 你该怎么办? (2) 现代社会,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愚公这样搬山, 一代不行, 两代;儿子不行, 孙子, 代代重复, 这种简单的劳动行吗? (3) 今天有愚公吗?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4) 如果文章不用神话结尾, 那么你该怎样结尾? “一石激起千重浪”, 不仅答案不拘形式, 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从灵魂深处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发散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人的创新思维强调思维的发散性, 没有思维的发散过程, 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多用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导向。 如学习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 可引导学生假设:于勒真的是一个“大款”, 其结局如何? 如果于勒当时认出了哥嫂, 那么会是怎样的一出戏? “我”今后会不会巧遇于勒? 让学生续写。 名人名言、警句成语, 都有一定哲理性, 旷日持久, 人们习以为常, 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即对观点和事物产生“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 但是, 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个角度而言的,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在作文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就某些名言、成语, 提出新的观点。如“艺高人胆大”, 但要看到“大意失荆州”“河里淹死的多是会水的人”, 因此艺高也需谨慎。 又如“笑比哭好”, 笑有欢愉的一面, 所谓“欢歌笑语”;但偶尔也有悲伤的一面, 所谓“落第举子笑是哭”。 哭本是痛楚的表现, 所谓“欲哭无泪”, 但是也有高兴的一面, 所谓“出嫁闺女哭是笑”。 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突破思维定势, 敢于用挑剔的眼光、挑战的精神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 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增强。

四、满足需求, 鼓励创新长久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 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 得到认可。 为了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 相互鉴赏活动成果, 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作出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 对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创新信心,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到的见解”“老师还没想出来, 你已经想出来了, 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不仅使学生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 还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 逢有征文活动, 更是语文老师激励学生创新的大好时机。 学生的积极参与, 老师的悉心指导, 获奖后的喜悦,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 既而鼓励学生将创新的触角伸向其他学科。

上一篇:补充规定下一篇:学习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