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软环境

2024-09-11

生态软环境(共12篇)

生态软环境 篇1

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是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党中央“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宏伟蓝图的实现。对于如何进行生态环境法治建设, 具体而言, 即从“普遍守法”和“良法之治”两个方面来对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行论述。

1 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前提-“良法之治”

改革开放30年来, 生态环境立法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 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环境法体系。但是, 就在生态环境立法发展最为迅速的年代里, 自然资源破坏却日趋严重。引起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破坏的原因固然有很多, 但当初在“摸着石头过河”、“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指导下, 生态环境立法自身尚存在诸多缺陷, 已严重影响到实施的效果。完善生态环境立法主要应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1 生态环境立法的价值合理性-确立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由于立法时所处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殊的时代背景, 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现行《环保法》第1条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为一项立法目的。从理论上来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 在实践中, 经济增长的数据已成为“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同时也是考核各级官员“政迹”的关键标准。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有很多, 在计划经济年代基本上走得是通过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条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靠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的所谓“经济发展”和“繁荣”是虚幻的, 最终是得不偿失的。

由于在《环保法》立法时可持续发展尚未为国人所普遍认同, 故未能成为《环保法》的立法目的。在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破坏日趋严重的今天, 及时修正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使生态环境立法紧跟国际步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 提升生态环境法的品性, 促进生态文明的快速发展, 无论是对执法还是对人民群众的守法及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1.2 生态环境立法的工具合理性-整合现行环境资源立法

对法律来说, “法律将容忍事实上的困难, 而不能容忍不一致性和逻辑的缺陷”, 因此必须对现行生态环境立法加以重新整合。

1.2.1 注重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保持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本身的和谐一致。

目前, 虽然已制定了众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是却并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环保法》地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环保法》与其他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处于同一立法层次,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无法起到基本法的统领作用。其次, 从内容上来讲, 虽然现行《环保法》在立法体例上包括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两大内容, 但由于种种原因, 环保基本法却基本上是一部污染防治法, 并没有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因此无法适应自然资源综合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缺乏对自然环境污染的全面控制和资源整体保护, 形成了分部门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 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重重。例如, 按照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 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等众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 其职能根本无法落实。为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当务之急是必须对现行的《环保法》重新进行修订。重新修订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a.增加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等内容, 名称上可更名为《环境资源法》。b.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突出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 使环保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在制定、执行有关决策时互相协调, 有效防止部门之间的冲突。

1.2.2 注重生态环境立法的现实性, 使所立之法具有可操作性, 实践中能够顺利实施。

在生态环境立法中, 有关法律规定缺乏操作性的现象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首先, 一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抽象, 实践中难以把握。例如《环保法》第29条规定,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 限期治理”, 但对于“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规定, 实践中难以把握。其他的一些如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控制制度、集中控制制度的适用范围更是充满了弹性, 增加了落实的难度。其次, 立法中缺乏程序性规范。因为没有明确、合理、完备的实施方式和途径, 环保实体法中的内容便无法落实, 其效力便无法得到保障, 其中规定的权利、义务也便成了空中楼阁。因此, 在整合现行生态环境立法时应注意对其中原则性的规定予以细化, 以便于在实践中操作。

1.2.3 消除现行生态环境立法中法律规定互相矛盾冲突的现象。

现行生态环境立法中, 存在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法律规定之间常常自相矛盾。例如《环保法》第37条规定, “未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 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安装使用, 并处以罚款”。从该条文的表述来看, 如果排污单位没有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 其超标排放污染物行为并非违法。但是, 依据《标准化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而“强制性标准, 必须执行”。在整合现行生态环境立法时必须尽力消除法律规定互相矛盾冲突的现象, 以维护法律规定的统一性, 便于法律的实施, 进而维护法律的尊严。

2 生态环境法治的核心-“普遍守法”

“良法之治”仅是生态环境法治的前提, 实现了“良法之治”也仅是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第一步。“邦国虽有良法, 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 依然不能法治”, 对生态环境法治来说, 其最终实现的标志是“普遍守法”的形成。具体而言, “普遍守法”又包括执法和守法两个环节。

2.1“普遍守法”的关键-严格生态环境执法当前, 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存在普遍不力的情况。

一些综合经济部门及其领导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的角度出发, 没有坚持“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基本原则, 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重开发, 轻保护”、“先污染, 后治理”的传统发展的道路。“法治的基本原则必须是官方行为与法律的一致, 没有这一原则, 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生态环境执法中的执法不力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破坏愈演愈烈的恶果, 而且还严重损害了法律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动摇了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因为民众如果从经验中得出连政府都带头不守法的法律经验, 将会从根本上动摇他们关于法律的信念, 甚至使人们失去对法律的信心, 更不必说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了。

应进一步完善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各政党、各人民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督, 以切实保障环境执法依法进行。此外, 为保证严格执法的实现, 在立法确立生态环境法律中有关规定的实施主管部门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不能主观意想, 要切实考虑该部门是否适合行使主管职能, 在制度设计时充分地考虑到“制度防恶”, 从源头上杜绝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产生。

2.2“普遍守法”的根本-公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养成

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 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 这是不可能的。针对生态环境法的实施状况而发, 生态环境法的实施现状告诉我们, 如果没有公众的普遍守法意识, 如果公众还继续把生态环境法看作是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的“软法”, 那么, 再完备的生态环境立法也仅仅是纸面上的东西, 而绝不可能隽刻在公众的心里和落实到他们的自觉行动中。对公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培养, 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无疑是一条十分必要的途径。但是针对民众普遍不了解不关注环境法及环境问题的现状, 大力扩展公众的环境权对提高公众的环境守法意识来说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实体法上公民环境权的确立和程序法上类似“公民诉讼”制度的建立, 才能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利益, 并进而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保护包括受害者在内的公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环境权益, 使人们对切身利益的保护与改善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 进而将环境守法内化为一种自觉性。唯如此, 生态环境的法治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因为, “法律只有在受到信任, 并且因而并不要求强制力制裁的时候, 才是有效的”。

责任编辑:王青翠

生态软环境 篇2

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根据《HN省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某市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对照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央及省级环保督察任务交办书,突出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夏季攻势”为目标,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积极推动我县污染防治工作,现将我县2022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环境质量状况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向好趋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022年元月至十月PM2.5、PM10主要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除因PM10监测仪长时间待机造成的仪器死机一天外,截至目前我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

(二)水环境质量持续优良。

我县纳入地表水考核断面的蒋家溪和白水滩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Ⅱ类比例达100%,无劣Ⅴ类水体,保持稳中向好趋势;姚文田大坝(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Ⅱ类比例均保持100%;持续保持我县无黑臭水体。全县无水污染事故。

二、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情况

(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创建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城市工作。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当前环境问题的重点难点,按照“动员所有力量开展攻坚、集中解决一批重点难点和突出环境问题”的思路,制定《2022年卡拉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暨“夏季攻势”行动方案》及《2022年卡拉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暨“夏季攻势”行动方案考核细则》,《2022年卡拉县创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城市工作方案》及《创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城市工作考核细则》,细化分解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目标指标,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督查考核,夯实环保基础,方案已通过第四十五次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第二十一次县委常委会对此项工作再次进行部署推进,县生态环委会迅速将2022工作方案及夏季攻势清单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部门乡镇。

6月15日,县委绩效与督查室对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创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城市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并全县并予以全县通报,多管齐下推进生态环境工作。

(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严防环境污染事故。

强化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明确环保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组织人员对企业环境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自查,尽快完善应急救援设备贮备,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帮扶措施,明确专人指导企业落实整改,而不是“一刀切”进行处罚,指导企业开展整改,整改通知书45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局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对县区内的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厂进行重点监管、监测,按要求及时对县人民医院、县污水处理厂水质进行监测及每天一次的巡查,督促指导全县22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安装医疗废水处理设施,确保环境安全。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执法,查处3起非法处置废电池环境违法案件,并将案件移送公安,罚款5万元。今年接到群众投诉和12345县长热线24个,全部予以回复并及时办结。

(三)加强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污染治理。

城区及周边建筑工地,建设车辆冲洗平台、降尘喷淋设施、设置工地围挡、场内湿法作业、大部分工地已完成裸土覆盖、密闭运输,使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提高道路机扫率,做到全方位、全时段路面保洁,有效完成了“六个100%”。

(四)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推进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完成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

(五)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按要求重新划分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并报请县人民政府进行了发布。

(六)全面推行排法许可制度。

按照《某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全县以核发许可证124个行业固定污染源基础信息清单,加大排法许可环境违法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督促排污单位依法申领,依证排污,自觉守法。上半年完成我县“33+91行业”排污许可证的摸底调查工作,并完成排污许可证有31家,备案登记企业115家,全面完成任务。

三、中央及省级生态环境督察交办任务完成情况

省整改办挂牌督办的“工业集中区(酒店塘片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问题于4月27日解除挂牌督办。2018年省环保督察反馈和移交重点问题22项。其中共性问题21项,个性问题1项。于2019年8月30日前,已完成整改销号18项,其余4项问题按全市统一部署整改期限为2022年12月底完成整改销号。一是“某市中小河流水资源开发没有规划环评,小水电无序开发问题比较突出,“两区三园”内还有49个小水电站。

”问题。该问题属于超期未完成项,全省统一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前期,县水利局对全县小水电站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并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对全县小水电站进行分类整治,编制了《卡拉卡拉县小水电站清理、整改综合评估报告》,2019年8月底通过专家评审,完成评估,销号资料已向市突改办呈报。二是“某市医院发展较快,部分医院病床数成倍增加,但医疗污水处理设施却没有相应增加。”问题。县卫健局通过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县直医疗机构病床数进行摸底,按照县直医疗机构1500张床位、乡镇卫生院900张床位进行设计,以县直医疗单位按照日均处理600吨/天的能力安装了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对县中医院、县妇幼中心污水处理项目纳入县健康医疗集团西院区附属工程项目进行同步建设完工,各乡镇卫生院也均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正常运行。2022年6月1日,已向市突改办呈报整改销号资料。三是“大部分二级及以上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简陋,主要是通过化粪池和消毒处理医疗废水,乡镇卫生院大部分未按要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少数已建成的也因为运营维护管理不到位不能正常运行”问题。截至2019年12月,我县22家乡镇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已安装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正常运行,县中医院已整体搬迁。四是“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建污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的现象普遍,已建成的农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由于无经费保障和人员管理,不能正常运行,部分污水处理设施成为摆设

”。现问题整改进展情况为:编制完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四年行动项目建设计划》,完成9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可研编制,2019年初启动卡拉县鱼市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目前已完成全部土建主体工程及管网配套工程。

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我县已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规划》已颁布实施,并获得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目前正进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申报工作。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登记工作进展缓慢,5月底完成33个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但剩余91个行业的进展缓慢,急需加快工作进度,确保8月底前完成所有审核发放工作。

二是督察整改销号问题进度滞后的问题,特别是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牵头单位要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整改销号。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高政治站位,落实领导责任。深刻认识“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

”的工作要求,切实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配合省生态环境督察“回头看”,按时按质完成交办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涉重涉危重点企业监管、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建筑施工“六个100%”、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和地表水水质、市区空气质量指标改善等为抓手,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全力抓好水、土、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重点工作落实,持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防止问题反弹。对督察组和上级领导要求立查、立改、立报的环境问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查明情况,按规定时限上报查处情况,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碰头会议,研究协调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相关事宜。目前收到并办理2件交办任务:一是步头降乡涞溪村村部有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做水泥砖,并将做好的砖堆放在路边,影响民众的交办事项,经现场调查与核实,该标砖厂严格按照程序依法依规办理临时用地手续,该标砖厂临时用地经某市人民政府审批通过,并严格按照审批红线范围内规定用途使用,未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未改变审批临时用地用途。经走访周边群众及村支两委了解到该水泥砖厂并未影响群众出行和过往车辆通行。属不实件。二是鱼市镇污水处理厂进水口未安装计量装置,雨污分流不彻底,进水浓度值差别大,总排口建设不规范事项。鱼市镇污水处理厂正在采购进水流量计,鱼市镇污水厂雨污分流配套管网正已实施,完成施工总量的85%,今年12月底前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可解决雨污分流不彻底,晴、雨天进水浓度值差别大的问题。并将在总排口处新建一座出水调节井,可解决总排口建设不规范的问题。

3.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大排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HN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县将对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经营单位、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矿库及重点流域开展危险废物专项大调查大排查,以此为突破口加快解决环境保护历史欠账问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领域治理能力。

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篇3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概念;基本原理;发展趋势

生态林业工程为了能够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其研究和工作的内容不仅仅是绿化造林,还包含利用各种新科技研究出更完善的造林技术。要想培养出一个纯天然的森林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物种经过漫长的竞争,优胜劣汰,所以,最后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是一旦外界的各种干扰因素超过了森林系统自身能承受的极限时,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所以对生态林业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在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研究基础上,掌握了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将森林中各种生物物种进行人工匹配,从而形成稳定的人工合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主要是以木本植物的生长为主,创造其高效的生长环境。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有着极大的存在价值,因为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将三者并抓,达到多赢的结果。

区域生态环境工程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其潜力也是无限的,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我国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生态环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林业培养基地及树种的选择,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林木的种植密度,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解决水土流失做好水源的涵养问题,如何更好地恢复灾害地植被,对河岸道路进行严密防护、海岸防护的配置与构建技术等。

2.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1系统论原理

生态系统论原理主要具有,结构的有序性以及系统的整体性这两个特征。结构的有序性是系统理论原理中很是典型的一个特征,因为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它必须要有一个明显的边界,这个边界可以是系统本身划分的也可以是认为划分的,在所规划的这个边界内,其间的功能是相对对立的。每一个系统都是由两个或以上的组成部分所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又有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人工的林生态系统,包括了森林的各种生物以及森林环境这两部分,而这两部分自身又包括了许多组成分。

系统的整体性是显而易见的,稳定高效的系统各组分之间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但是又能够相互协调,这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只有具备整体性的系统才能够顺利转换各种能量和信息,实现整体的稳定有序的运作。对于一个整体而言,如果其中某部分发生了变化,那么其它部分必然也会受到影响,最终会使得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

2.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的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每个因子也都能够对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每个因子的影响作用,更应该将众多因子对生物群落所起到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是不同于单因子影响的,而日后林业生态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进行多因子的综合影响评价。

2.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被称为生产者,在林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都是有着捕食与被捕的关系的。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植物和动物残体又被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

2.4扩大视野,修正传统林业概念

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鸡鸭鹅猪类的畜养,林业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一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都拒之门外,这是极为不利我国林业的发展的。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3.对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未来的展望

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加强是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的突出特点,大多数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出新的选择, 进行深刻革新。无论是提供林产品、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 还是发挥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无论是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 还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经营管理, 按照持续发展的要求,都须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使人类的利用和干扰保持在森林生态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

一些发达国家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治理上,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发展了工程绿化的快速化技术和水土流失的有效工程措施,从而为以森林为主进行森林工程的流域治理。因此,水资源的改良、保护及有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之间的结合,将成为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更充分和有效地发展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与生态安全。此外,森林的多种经营之间成为各个国家林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国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多年来的研究,使得我国获得了举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性,但是,在工程的生态稳定、高效和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也随之提出来更新的发展要求,因此面临着一定的发展难点和重点:人工防护林的稳定有待于进一步的维持和完善;干旱区域林木水分的分布与调整,尤其是土壤与植被水文的生态过程;区域间的森林植被在建设过行程中的生态用水与其适宜度之间的关系;抗性植物的材料繁育和选择;对地区性的防护林重建和恢复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态经济评价。

4.结语

对生态林业工程和区域生态环境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生态林业工程能够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又能够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秉承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大自然环境,而且可以推动和促进林业经济的进展,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正是当代林业发展所必须的,积极宣传和促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地和谐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集优质建材、纸材、环保、绿化于一身的新型速生树种—美国实心竹柳[J].农村新技术,2013(01).

[2]闵学文,崔星,赵辉.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学原理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林区的探索[J].河北林业科技,2010(05).

生态软环境 篇4

近年来,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强度开发利用、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一) 农业资源逐渐减少和退化

我国虽然国土辽阔, 但人均耕地面积很少, 且耕地质量不断衰退。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分布也极不均衡, 人均占有量少, 且受污染严重。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森林覆盖率仅为13.4%, 远远低于能够维持良性循环的指标, 影响了其生态功能的发挥。草原生态目前仍呈“局部改善, 总体恶化”的趋势。

(二) 农村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

随着“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 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 乡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在逐年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绝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 成为农村内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等大量使用, 加上畜禽粪便没有经过处理, 进入了环境, 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这些都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如上所述,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种类繁多, 分布面广, 治理难度大, 它已不是农民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早重视, 防范和治理, 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生态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摆上重要位置,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调整控制污染, 制订政策, 研究措施, 落实目标责任, 促使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实现良性循环。

(一)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所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有的则是由于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例如乡镇企业发展中, 什么经济效益高就建什么厂, 不管对环境的影响和人体的危害, 农业生产中不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所造成的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因此, 不仅应对农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 而且应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和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 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认识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使公众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广泛和严重的威胁;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提倡文明生活方式, 逐步营造一种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荣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耻的社会氛围, 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奠定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 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

为了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应积极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为此, 要正确运用生态学原理, 尽力避免或淘汰那些有害于生态平衡和良好环境的农业措施, 以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实际要求, 建立各具特色的持续平衡的农业生态体系, 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 探索最少投入、最大产出的各种构成模式, 提高综合效益, 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逐步对主要农业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并形成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 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值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使有限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使可再生效益获得更多的增值。

(三) 健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

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或者即使产生也可以采取治理措施把问题减少到最小限度, 需要政府建立健全与农村生态环保有关的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设计, 在宏观政策层面做到有的放矢。首先, 要逐步推动环保机构向农村延伸, 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制定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体系, 加强农村环境能力建设, 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 从政策源头上把关, 控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 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其次, 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制度, 控制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过程中污染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 还应科学地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的安全体系,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灾害的应急能力, 减轻灾难的损失。

(四) 加强科技创新, 提供技术支撑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因为科技的发展, 可以为缓解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效的手段, 并且生态环境资源问题也是科技问题, 今后许多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的解决将更依赖于科技的发展。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思路应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指导, 以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 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当前, 尤为迫切的是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 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 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实用技术。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 促进农村环境保护适用技术的应用, 相对减少农业经济增长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需求, 从而减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

农村各级领导, 尤其是县、乡镇领导要重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将生态环保工作提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统筹规划, 充分考虑本地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存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制定有关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及组织、管理、考评等一系列问题,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农村生态不断地得到改善, 必须建立健全一套长效的建设管理机制, 把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此, 应当通过探索, 建立权责明确的组织指挥体系和目标考核机制, 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依法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机制等, 使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这是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

可见,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环境形势决定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所以,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是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 不仅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 而且将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我们一定要认清当前农村的环境形势, 明确我们面临的任务,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 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勇刚.中国农村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1.

生态软环境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排污者造成的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得不到赔偿,公众的环境权益和生态系统得不到保护。

制定颁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方案》的出台背景与基础

一是现行环境损害赔偿“重人身财产,轻生态环境”。环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由民法、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基本法与单行法等法律构成,总体来看,主要侧重规制环境污染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除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有赔偿规定外,目前法律体系中对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规定不完善。环境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及由生态衍生的精神属性,其中生态和精神属性是环境资源满足人类享受在良好环境中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基础,环境资源遭到污染或破坏,其使用价值与生态价值应该予以赔偿,环境公益保护与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缺失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二是民事法律应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不足。我国宪法赋予了国家和集体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作为国家(或集体)对其所有的自然资源的损害求偿权的依据。但是,归属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仅限于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部分环境资源,难以涵盖所有的生态环境类型。同时,所有权理论重在保护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难以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进行保护。而且,民法上的“物”是可支配、排他、有体之物,生态环境公共性、整体性的特点决定了其难以真正被民法之“物”涵盖。

三是环境法律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不健全。为应对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不力,严重制约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要求。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确定了损害担责原则,并明确符合条件的环保组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客观上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追究提供了依据。但此法仍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损害应承担侵权责任,并未将生态环境损害包含在内。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民事侵权纠纷的司法解释,对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予以认可,但司法解释主要通过诉讼中的法律适用调整个案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并非国家法律层面对这一问题的系统规定。

《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方案》主要规定了适用范围、试点原则、损害赔偿范围、赔偿权利人和赔偿义务人、赔偿程序、赔偿责任承担方式,以及相应的技术、资金管理等问题。《方案》是国家层面首次以制度化的方式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的较系统和完善的规定,并且具有诸多亮点与特色。具体来说:

第一,规定了赔偿范围,体现生态环境利益损失。

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是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点。《方案》仅适用于生态环境本身损害的赔偿,污染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害的赔偿直接适用民事法律,不在《方案》适用范围之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必要合理的污染清除费用、环境修复费用、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以及生态环境功能的永久性损害4个主要方面。调查评估费用和有关公共服务费也应由赔偿义务人承担。

生态环境损害具有特殊性,其补救主要是通过采取生态环境损害清理与修复措施将生态环境恢复到损害发生之前。因此,生态环境的恢复是损害补救的核心目的,赔偿只是保障恢复的手段。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也主要取决于相应的清理与修复措施的费用。

第二,规定了赔偿义务人,明确免责情形。

《方案》限于追究违法违规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党委和政府有关负责人因决策失误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不适用本《方案》。此外,《方案》主要适用于有明确责任主体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对于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不做硬性要求。因此,《方案》规定违法排污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主要责任主体。

除一般责任主体外,《方案》规定了试点地方可以根据需要扩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范围。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案例中,未尽到注意义务的管理人和实际占有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滥用公司法人资格的股东、明知环境违法仍向责任者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等,都有可能是对生态环境损害结果有“责任”的主体。但是,如果不加考量地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可能导致单纯管理行为或投资行为也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引发有失公平的后果。因此,试点地方可以探索这些主体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抗辩事由等,进而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第三,规定了赔偿权利人,授予试点地方省级人民政府损害索赔权。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损害主要由环保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进行救济,政府救济生态环境损害权责缺失的现状,《方案》根据《环境保护法》关于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规定,明确赋予地方人民政府保护公共环境利益的职责,在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通过与责任者进行磋商,及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工作,并在磋商不成的情况下及时提起诉讼。在具体实践中,试点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环境事件的具体情况,决定由相关部门或机构负责启动磋商或诉讼等赔偿的具体工作。

这种规定的理论基础在于,生态环境为全民所有,政府代表全民对其进行管理与保护。因此,当生态环境受到侵害时,政府有义务为保护公共环境利益不受损害进行索赔。从公共环境利益保护的角度强化了政府及其部门的履责意识。

第四,规定了赔偿的磋商程序,创设救济损害的新途径。

《方案》在现有的环境民事诉讼之外,创设了“磋商”这种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新途径。根据《方案》,赔偿权利人在知悉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应当通过调查、评估等方式确定生态环境损害已经发生且达到需要赔偿的程度,同时,确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在具有明确赔偿义务人的情况下,启动与赔偿义务人的磋商程序。磋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评估内容以及修复启动时间期限的确定。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优先采用修复方式,在修复不能的情况下适用金钱赔偿责任。磋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邀请专家和公众参与。

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诉讼程序之前设计前置的磋商程序,有利于通过责任者、公众与政府的平等对话,实现公共环境利益保护的平等参与。磋商虽有政府参与,但并非行政法律关系而是民事性质的关系,因为在磋商的法律关系中,赔偿权利人不再是命令式治理生态环境损害,而是作为生态环境的代表者参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案的确定。这种方式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也是欧美发达国家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普遍采用的做法。

第五,规定了赔偿诉讼程序,拓展已有的损害救济途径。

《方案》赋予赔偿权利人直接或在磋商不成情况下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权利,是对现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有益补充。提出了赔偿权利人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以及鼓励环保组织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要求,设计了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特点的证据保全、先予执行、执行监督及分期执行等制度。

赔偿权利人进行磋商和诉讼中应当注意与其日常行政管理的关系,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是政府相关部门对违法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处罚方式。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赔偿与行政处罚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并行不悖。

第六,规定了试点工作配套措施,保障制度顺利推进。

《方案》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的技术和公众参与等保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顺利开展的相关措施。

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过程中,需要以环境损害评估作为技术支撑保障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与修复方案制定等事实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保障评估活动的科学合理、客观中立,《方案》对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机构能力提出了要求,并对评估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

为有效监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与赔偿中损害调查、评估、修复方案制定,行政磋商合意过程,以及修复措施与赔偿金执行等工作的开展,《方案》强化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要求。

加快实施《方案》的若干建议

第一,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技术体系。

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是确认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及其程度、认定因果关系和可归责的责任主体、制定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案、量化生态环境损失的技术依据,评估报告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重要证据。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技术方法与工作程序已在逐步完善之中,但“多因一果”和“多果一因”的生态损害情况下如何确认各因果关系链条等关键技术问题尚待深入研究。同时,针对同一评估对象而由多个政府部门发布的不同损害评估技术方法如何做出纲领性统筹、如何在个案中选择适用需要进一步明确。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分领域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技术体系。

第二,细化赔偿权利人开展的磋商和诉讼工作程序。

建议从两个方面细化磋商与诉讼工作程序。首先,需要明确赔偿权利人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程序的衔接规则,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保组织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之间的关系。建议试点地方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在原告、诉讼请求、诉讼标的等方面的特点,研究符合实际需要的特殊程序,并探索特殊程序与《民事诉讼法》一般程序之间的衔接规则。其次,细化生态环境损害磋商的具体工作程序,包括赔偿权利人的管辖范围与案件受理、损害调查、评估的委托、责任人的认定、修复方案的制定、磋商协议的通知、磋商的形式与内容、磋商决定及其效力等内容。

第三,强化损害赔偿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建议在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修复方案制定与修复执行等赔偿过程中,强化公众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从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两大主体方面明确信息公开的内容、对象、程序与方式,对涉及公共环境利益的重大事项采取强制信息公开。细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众参与机制中公众范围的选择与确定标准,明确公众介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时间点,优化咨询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参与形式,强化公众意见反馈处理。

第四,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

此方案尚未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分担方式进行设计。建议试点地方结合地方生态环境损害主要类型、资金需求量规模和潜在资金来源,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筹措进行顶层设计,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积极推进企业环境损害赔偿基金与环境修复保证金制度;遵循受益者付费原则,鼓励构建市场型环境修复基金与环境应急基金制度;提倡风险共担原则,探索设立高风险行业环境责任信托基金与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此外,试点地方还可以在解决历史性遗留问题的资金保障机制方面、建立高环境风险企业财务担保制度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模式。

中国生态环境安全 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安全;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安全取决于人类社会是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将取决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两者的根本还在于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被重视与被解决的程度。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安全问题。否则,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成果就会逐步消耗。21世纪10年的生态环境安全建设意义尤其重大。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西部生态环境的变迁

第一,资源需求的增加导致新的生态破坏,使得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剧。经济增长必然会加大对资源的需求量。对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对自然资源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必然会进一步破坏地表环境,使得生物资源继续减少,森林林线上升,裸岩和裸地增多,导致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资源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会进一步地污染土壤环境和水环境,最终,造成资源枯竭,形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第二,城市化进程加速, 水资源矛盾日渐突出, 生活垃圾和噪声污染成为新的城市环境问题。西部地区城市人口以20000人/年的速度增加,每年约需增加3900万t生活用水, 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增加的水量,每年仅增加的生活用水量在4600 万t以上。用水量的增加,加剧了水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得城市污水排放量相应增大,城市河流及城市河段的有机物污染会更加严重。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市必须面对的新的城市环境问题。

第三,能源需求量增大, 机动车类型的大气污染将上升为主要环境问题。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在城市环境中将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经过科学预测,到2010年,西部地区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53万辆,届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45万t ,其中CO 35万t。到2015年, 这三项数据将分别为89万t、70.5万t、56万t。另外二次扬尘污染排放量也将相应增加。如不加以合理控制,因汽车尾气污染带来的危害也将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城市人口将产业聚集,城市道路覆盖面积扩大,建筑物密度越来越大,导致散热源集中而且规模巨大,使市区温度高于远郊区,城市“热岛效应”愈来愈明显。据监测,在上世纪80年代,西部地区市区年平均温度比远郊区高0.5℃,90年代,由于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家电尤其是空调器的迅速普及,加上城市建设使绿地面积缩小, 建筑密度控制不严,西部地区市区年平均温度较远郊区高1.0℃以上。这些年, 随着西部地区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热岛效应”大有增强趋势。

第五,旅游业进一步开发, 生态环境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旅游业是西部地区一大支柱产业,西部大开发将会使西部地区的旅游业更加蓬勃发展,由此也会产生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一,旅游人流的增加将会增大西部地区水资源和能源等的污染和消耗;第二,自然生态旅游的开发使化石燃料进入自然风景区,其燃烧后直接污染当地的空气和水;第三,交通流量增大,汽车尾气污染也随之而来,修车、洗车行业应运而生,其排放污水直接污染水源;第四, 白色垃圾伴随旅游业的开发进入景观区产生污染。故而,大力推广“生态旅游”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2.对策

面对目前西部地区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及其继续恶化的趋势, 西部地区市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促进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建立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新体系。

第一,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城市规划的内容也应该不断地完善和丰富, 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 摆脱以往缺少环境考虑的规划与决策, 而且应该上升到战略层次, 以构建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为核心, 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城市长远发展的实际行动中, 实现城市全局的整体优化、城市及其周边的协调共生、生态环境的适度开拓以及城市发展持续受益的目标。 因此, 战略城市规划具有自然与人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特征, 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

第二,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系。循环经济理念的核心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向多环式” 与“多向循环式”相结合的反馈经济及循环经济综合模式。 循环经济倡导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的理论, 它改变了经济增长只能靠消耗和枯竭生态环境资源和资源、能源不间断地变成废物来换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 提出了一个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 其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既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又可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第三,广大市民公众参与水平的提高。对于广大群众来讲, 他们既是西部大开发的受益者, 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参与者, 因此, 提高广大公众的参与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的讲, 就是要通过明确公众参与是民众的权利, 保障信息透明化和决策民主化, 加强与广大市民的沟通, 强化市民的责任感, 强调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是每一位西部地区市民的责任, 让广大市民积极地参与到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高速发展之中, 并且让广大市民真正地享受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带来的好处。

第四,企业的环保责任的落实。企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受益者, 应当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这是中国国情的需要, 也是社会责任的需要。 中国西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为西部提供了政策支持,国内外大量的企业看准了这一商机, 纷纷加入到中国的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中, 这些企业一方面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环境创造出利润; 另一方面也应该承担企业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

第五,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面向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 是全面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就是促进?? 可持续发展 , 促进?? 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 因此, 环境文化是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 环境文化的营造和普及有利于西部大开发发展进程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张慧敏.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生态环境安全[J].经济观察,2007(5).

[2]王勤明,朱若幸.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安全[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15(2).

生态软环境 篇7

一、河北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考察

(一) 基于全国争建“金融中心”背景下的定性分析

近年来, 国内中心城市“金融中心”之争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2年7月, 国内提出建设国际、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至少有31个。除河北省外, 京津冀都市圈两大中心城市——北京和天津, 凭借诸多优势“当仁不让”地参与其中, 大大提升和优化了两地的金融生态, 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因此而“负载”。具体地, 京津争建“金融中心”相对于河北有着以下几方面优势:

从行政级别上看, 北京和天津属于直辖市;从区域定位上看, 北京于2008年5月明确提出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且已然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金融中心, 而天津则自新世纪初就开始打造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 旨在将自身定位为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从功能定位看, 北京定位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监管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天津则致力于建设成为与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改革创新基地;从对后台服务态度看, 北京和天津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均普遍予以重视;另外, 北京还有经济优势、金融优势和潜力优势这三个独有的依托优势。总之, 京津都有各自政治或政策优势, 即北京系我国政治文化中心, 且建有许多国家级大型金融机构总部, 天津拥有一项特殊政策优势, 即作为经国务院批准的综合改革实验区, 在金融企业、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拥有改革“试验”权。

北京和天津凭借着经济基础优势和政策推动优势等诸多“先天”优势, 集聚了大量的金融资源, 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相比之下, 河北省作为欠发达且毗邻京津的地区, 其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二)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常用指标的定量分析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 一采用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基础、信用和法制环境等多指标来评价某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多指标评价体系当中, 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几何平均法。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最简单的因子模型为X=AF+e, 其中X表示随机变量, A表示因子载荷矩阵, F表示公共因子, e表示特殊因子。本文对于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对于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两个指标则采用因子分析法定量分析, 以期反映区域内主要城市的金融状况。

1.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

研究以河北省与全国范围内其他城市的比较研究为横向对比。因此, 在假设石家庄能代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平的既定条件下, 本文将石家庄与毗邻河北省的北京、天津两个城市作对比研究。研究选取了其中9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分别是生产总值、农林牧副渔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款额、金融机构贷款额、社会消费品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 首先进行数据降维, 通过对9个变量进行的因子分析, 采取主成分抽取法和最大方差法, 获得输出结果。

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的解释贡献率为79.38%, 第二主成分的解释贡献率为12.69%, 两者结合可以解释随机变量92.07%的变化。第一主成分主要在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总额、生产总值、金融机构贷款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金融机构存款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8个指标上载荷较大, 将其命名为金融环境指标。第二主成分则在农林牧副渔总值上载荷较大, 因此将其认定为经济发展指标。根据统计结果的因子得分项, 得出七个城市在两个主成分F1和F2的各自得分, 结果参见表1。

资料来源:2010年河北省统计年鉴2010年北京市统计年鉴、2010年天津市统计年鉴及河北省统计局资料

最后在SPSS软件计算变量一栏中输入公式F=F1★79.38%+F2★12.69%, 得到综合得分, 计算可得:北京1.569542319, 天津0.398822265, 唐山0.025932663, 石家庄-0.097606674, 沧州-0.507915036, 廊坊-0.58883517, 秦皇岛-0.799939098

另外一方面, 本文定义石家庄与沧州、廊坊、唐山和秦皇岛这五个分别位于河北省不同区位的城市之间的对比为纵向对比研究, 利用因子分析法, 同样, 结果可参见表1, 此处不再赘述。

2. 结论分析

从与京津两地的横向对比来看, 石家庄金融生态环境指标综合得分排在最后, 表明石家庄金融生态环境, 尤其是第一主成分的各指标水平低下, 在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总额等指标上和京津两地差距还很大。但同时石家庄在第二主成分经济发展方面的得分很高, 为1.27076, 在农林牧副渔总值这项指标上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城市。通过对比, 总体上看, 石家庄的城市金融环境处于落后状态, 但其未来发展潜力仍旧存在, 即拥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尤其是农业经济基础。

从纵向对比结果来看, 虽然石家庄在经济发展和金融环境水平两项主成分得分居全省第二, 均仅低于唐山, 但在一些重要指标上石家庄并无明显优势, 如生产总值一项唐山就略高出石家庄。此外, 石家庄实际利用外资也低于唐山和张家口, 且差不多仅为张家口的一半。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 石家庄位于第三名, 人均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以上指标的评价都是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的。此外, 城市的金融环境分析还有赖于信用和法制环境等定性指标, 而这又恰是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不够突出的地方。这从2008年和2009年的全国100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廊坊排名位居河北省第一位, 而作为全省政治文化中心的石家庄却无此殊荣。

以上虽是对石家庄金融生态环境的分析, 但如前所述, 鉴于在假定前提下所具有的代表性, 石家庄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及背后存在的突出问题, 包括:第一、作为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核心要素的经济基础还不够牢固。第二、地方金融机构整体竞争力不强。第三、金融生态社会法制和信用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第四, 该省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金融风险意识比较淡薄, 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和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第五, 与京津两地相比, 金融配套服务体系发育程度较低, 落差较大。

二、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 优化产业结构, 突出比较优势

首先, 紧紧围绕产业链建设, 对地区的产业资源和产业链进行充分整合, 协调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和本地产业发展, 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 与京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正是河北省深度发展的突破点。其次, 集中有限资源, 突出优势, 发挥比较优势。最后, 需做好产业园区建设及产业配套规划。在具体产业着力点方面, 一要提高传统产业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 积极发展以畜牧、渔业和种养业为主的特色农业, 尤其是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和旅游等与京津联合较好的产业。二是应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并突出沿海经济特色。推动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和新型建材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优化发展, 加速以金融服务、高技术服务、现代物流和休闲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发展。通过积极申办保税区或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资格, 优化港口布局, 拓展港口功能等多渠道力促港口建设, 推动港口、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

(二) 借势京津, 加快金融发展

充分发挥环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强与京津互动, 借力京津金融资源, 促进利益分享机制加速向河北传导。首先, 可以以毗邻天津的曹妃甸为合作跳板, 加强与天津在后者综合改革试验区金融创新的经验和成果借鉴共享方面的金融合作, 实现自身金融机制体制创新。其次政府可从各地区的经济、金融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详细的引导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同时, 将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鼓励科技创新紧密贯穿于加快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结构等全方位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方有可能。最后, 还可以尝试以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依托, 申请开办离岸金融业务, 打造离岸金融聚集区, 将曹妃甸建设成河北省与国际金融接轨的平台。

(三) 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河北省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育不健全, 多数中介机构服务信息透明度不高, 且存在违规甚至违法操作等问题, 培育和改善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势在必行。第一, 由政府金融办或由证监会、银监会以及保监会共同牵头, 建立针对涉及金融活动的中介评估机构的业务监测体系, 以此规范中介评估市场和有关当事人的金融行为。第二, 加快培育中介服务业。对内政府税收部门需从政策上给予优惠, 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相关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发展, 加快构建规范的融资担保、资产评估等服务平台, 规范担保机构准入、退出和内控制度。对外须以开放以利于竞争的姿态积极引进国内外资信等级较高的大型中介服务机构, 促进中介服务水平在竞争学习中提高。第三, 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重点是关注对作为省内经济组织主体的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切实帮助其解决融资难问题。

(四) 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

首先, 加快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 政府需发挥社会诚信文化建设核心推动力作用, 将建立健全诚信文化作为本地改革和发展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另外, 政府应该通过划分职责, 明确各部门在维护社会信用环境中的责任, 协商组织成立一个由银行、工商、税务、财政、公安和法院等部门参与合作建立的, 包括信用征集、评估和公开的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议由人民银行依托并健全当前征信体系, 尽快着手整合个人、社会企业以及涉及金融活动的各部门的信用信息和资料, 建立一个全社会共享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或档案系统。其次, 鼓励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资信评估机构, 规范发展社会信息中介体系, 帮助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信用评级机制。最后, 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 加大执法工作者和被执法者双向约束, 包括依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和实施对国家工作人员纵容、包庇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纪律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徐诺金.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问题[J].金融研究, 2005 (11) .

[2]万兰茹.河北应对“金融中心”之争的几点建议[EB/OL].河北金融网, 2008-08-01.

[3]敖惠诚.优化区域金融生态是超越“马太效应”的关键环节[J].中国金融, 2005 (24) .

[4]李扬, 张涛.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2008-2009) [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5]汤荣敏.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探索[J].特区经济, 2010 (1) .

[6]李志军.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经济特色[N].经济日报, 2011-11-21.

生态软环境 篇8

近年来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但形势依然严峻, 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的总体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由于人口负载过多, 加上长期以来对土地、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以及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必要保护和建设, 大片原始森林因过度砍伐而消失, 草原因过度放牧而退化, 湖泊、江河、湿地在缩小, 沙漠化、石漠化和荒漠化在加剧, 海洋生态系统急剧衰弱,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深受影响, 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1 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 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 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它本身包括着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 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 但不是简单“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只考虑经济效益, 而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林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其中包含的知识涉及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2 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1 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是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给“系统”所下的定义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凡是一个系统它应具备如下特征, 即结构的有序性和系统的整体性。

2.2 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个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 每个因子也都是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往往与单因子影响有巨大的差异。如何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今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生态软环境 篇9

2 月22 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所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签订开展野外台站生态环境研究合作框架协议。

在签约仪式上,亚热带生态所主持工作副所长吴金水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庄绪亮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联合开展野外台站生态环境研究合作框架协议。生态环境中心江桂斌院士、刘国华研究员等科技人员和亚热带生态所印遇龙院士、科技处处长、各野外台站站长见证了签约仪式。

双方将围绕共同关注的研究方向和重大科技问题,发挥双方优势,推进所际协同创新,提高双方在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区域(流域)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等方面研究的创新能力,增强服务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在野外台站的建设、资源数据共享等方面达成一致。

生态软环境 篇10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在消费市场, 汽车消费长期保持了我市销售额最大单品的地位。相关数据表明我市2014年拥有汽车总量399.8万辆, 从2013年汽车保有量的前十名跃居第二, 在2013一年汽车数量就猛增70万辆。

在重庆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的同时, 我想到了去年北京的雾霾。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空气的不流动, 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 漂浮在空气中。地面灰尘大, 空气湿度低, 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那么北京的雾霾是怎么产生的呢?据相关报道, 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是燃煤, 一个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有的人说尾气排放占40%, 是最大的祸首, 也有人说是燃煤, 占30%。至于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严重还是煤燃烧的问题严重, 雾霾形成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环保已成全球热门性话题, 大城市里面已经开始注重雾霾的防治。重庆也应该未雨绸缪, 加强环境保护, 防止雾霾形成。

从环境保护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一是可以向大多数城市一样选择“限购+限行”;二是找到一个清洁能源来逐步替代我们过去的传统能源, 以达到更为长治久安的效果。那么“限购+限行”这个办法适不适合重庆呢?我想目前的答案是否定的。2013年市发改委表示, 我市支持发展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不会改变, 近期也没有考虑出台汽车限购的相关政策。因为当前重庆的经济发展需要汽车消费来拉动。同时, 汽车制造业也是我市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市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那么第一个办法行不通, 第二个呢?我市打造两江国际汽车城为目标的鱼复工业开发区, 多家知名车企生产建设进展顺利。截至目前, 包括长安汽车、韩泰轮胎、霍尼韦尔、尼玛克、重庆凌云、宝钢车轮、长安特种车在内的多家整车或零部件企业已经投产。据此, 我们可以把重庆的汽车产业和市场需求定位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如何才能对环境保护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如何才能保证我们更安全高效的出行?我认为新重庆的汽车梦应该如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所言是清洁、环保、安全和智慧的。我想这将是我们的未来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其实早在本世纪之处, 中国政府就意识到这个责任, 2001年实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 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产业进步和配套体系的健康发展。

近日, 随着特斯拉直营的重庆服务中心落户南滨路, 再次引发了我对新能源汽车的思考。人类文明逐渐用更多的二次能源来替代一次能源, 这些以电能为主的二次能源比直接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更加清洁、高效。有人会说, 我们现在电能的产生也是靠煤炭的燃烧来发电的啊?其实除了煤燃烧之外, 我们还有核电站、潮汐发电、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等。所以为了更好的保护核心区生态环境, 我建议:一、加大电动公交车的数量, 逐步替代汽油车;二、加快城市轨道网络的建设, 使人们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三、发展小型电动车, 设置覆盖全市范围的充电桩。诚如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国宝所言:电动车不一定是汽车发展的未来方向, 但是我肯定汽车发展的未来一定不是汽油车。

参考文献

[1]Kan.汽车中国.特别报道, 2014-05-06.

[2]张国宝.特斯拉并非电动车技术未来方向.车讯网:行业新闻, 2013-10-21.

生态软环境 篇11

关键词 生态足迹;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 X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169-01

现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环境承载力分析方面有很多局限,往往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基本不可能度量。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中,如何度量的方法没有明确提出,很难量化建设项目或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生态足迹方法在承载能力度量方面,能对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程度和环境承载能力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度量,可操作性强,数据资料易得,有助于评价建设项目或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1.1 生态足迹的概念

生态足迹是一种基于生物物理量的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概念和方法。其定义为:维持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球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人类所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生态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按生产力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化石能源地、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等六大类。用生态足迹来衡量生态承载力的定义是:一个地区能够拥有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态完整性的前提下就是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

1.2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是基于一两个基本事实。一是人类能够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二是这些资源和废弃物的量可以折算成生产或消纳它们的生态生产性面积。人类活动的消费和污染消纳都归结为消耗的各种资源。将消耗的资源量分别折算成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化石能源地、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等六大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Aj,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j=0,1,2,3,4,5分别代表化石能源地、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Aj为生态足迹,ha;EPi为单位生态生产力,t/ha;Ci为消费资源量,t;Pi为产生资源量,t;Ei为出口资源量,t;Ii为进口资源量,t。

由于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在不同地区间生产力存在差异,其实际面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用其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来乘以产量因子进行产量调整。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汇总为区域的生态生产力和生态足迹,不同类型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要乘以一个均衡因子进行等量化处理。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经过产量调整和等量化处理后再进行加和就得到某特定区域的生态足迹。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足迹法的应用

生态足迹法可以定量地测算项目对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把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折合成了统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应用生态足迹法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可按下列步骤实施:1)识别评价区内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占用,列出消费污染和生态足迹清单,计算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前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容量,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现状;2)计算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引起的消费和污染生态足迹的变化量,同时对在影响区域内造成的生态生产力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对生态生产性土地供给能力的影响;3)计算和比较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后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容量,可以获取其在其评价区域内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从而分析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或者调整规划。

3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生态足迹法可定量描述和评价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程度,国内已有学者开始利用生态足迹法来评价建设项目或规划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刘年丰等通过生态足迹法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新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资源产量法。陈述文等对重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熊等对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寇刘秀等对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

生态足迹法虽然在建设项目或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主要对现状及实施后的生态足迹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是定性化建议,缺乏对预测目标的定量评价;二是生态足迹核算均以“世界公顷”为生态生产性土地计量单位,在等量化处理中因均衡因子大部分数值相同,不能充分说明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程度,导致得出的建议失真;三是现有生态足迹评价研究采用的是主要生态足迹的传统核算方法——综合法,由于所需核算数据部分难以获得,成分法和投入产出法的相关应用研究尚未开展,研究深度不强。

4 展望

为了让生态足迹法更好地应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是进一步探讨以“地方公顷(或者实际公顷)”为生态生产性土地计量单位的生态足迹评价模型,体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程度,考虑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别性、土地生产力等,重点开展符合区域实际生态生产力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研究,建立区域、流域的生态生产性土地计量单位的标准值;二是开展成分法和投入产出法在计算生态足迹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年丰,谢鸿宇,肖波等.生态容量及环境价值损失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陈述文,汪鹏.生态足迹法在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重庆市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84-87.

[3]熊,刘胜祥,罗宪庆等.生态足迹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3):99-102.

松茸的生态环境 篇12

1、植被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植被类型, 松茸产区的林型,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松栎混交林

在东北黑龙江林区是以赤松为主的松栎混交林, 即上层林木中, 以赤松为主要成分 (占60%以上) , 其余为栎树 (蒙古栎) 及少量桦树、山杨等, 林下伴生一些灌木和草本植物。

整个植被的特点: (1) 植物种类少, 只有十几种; (2) 多数为耐旱耐贫瘠的种类, 有的是陡坡指示植物如兴安杜鹃、石防风、桔梗等; (3) 密度及覆盖度均小, 草本植物对地面的覆盖投影面积10%~14%, 灌木稍大 些为20%~30%。

在云南楚雄、中甸地区的松栎混交林, 林分中乔木树种为云南松、无江栲、石栎等。林中灌木有两种林分, 一种是以滇白珠、乌饭树等形成高大繁茂的稠密林分;另一种是以锥栎、红花马樱、爆仗杜鹃等为主形成相对稀疏的混交林。这种林型多分布在海拔2400~2700米的中高山区, 是松茸发生的主要林分

在云南还有一种云南松和灌木混交林, 其组成可分三层: (1) 高林层, 主要由云南松构成, 一般遮荫度为40 %~50%。 (2) 灌木层, 主要为杜鹃花科的多种杜鹃, 栎属的灌木以及矮杨梅等。 (3) 草本与苔藓、地衣层, 常见的草本植物有野青茅、羊茅等, 此层的生态构成是影响松茸发生的重要条件, 地面植物生长繁茂或没用这类植物, 均不利松茸的发生。

在川西林区的松栎混交林, 是以油松、高山松、云南松与高山栎或少量桦木混交, 以松树为第一层, 高山栎为第二层, 林下本植物稀疏。

2) 栎树阔叶林

其类型有: (1) 川西的高山栎林, 主要的建群种是黄背高山栎、滇高山栎、川西栎、刺叶栎等, 栎林成片分布, 林地坡度20°~40°, 林高5~20米, 林冠整齐, 遮阳度60%~70%, 林内空旷明亮。栎树与松树相比, 具有根系发达, 表层土壤密布栎树细根, 栎树再生力强, 砍伐后3~5年, 可萌蘖成约1米的灌丛, 6~8月降水量大的年份, 可继续长出松茸子实体;同时栎林群落结构稳定, 面积大, 松茸生长不受栎林树龄的影响。 (2) 云南楚雄、中甸的栎类阔叶林, 林分以小乔木和灌木为主, 树种有元江栲、白栎、高山砾、黄背栎、滇南山杨及各种杜鹃, 间或有单株云南松出现。郁闭度在50 %左右, 这种林型也是发生松茸相当重要的林分。

3) 云南松纯林

主要为云南楚雄、中甸地区在海拔2200米以下云南松人工纯林, 树龄为20年左右, 郁闭度50%~70%, 林下地被植物稀少, 伴生有少量厚皮香、黄毛青冈、红栎等乔灌木。松茸多分布在半阳坡面的上部或山脊。云南松侧根集中分布在0~20厘米的表层, 须根发达, 菌根密集。

2、土壤

东北松茸产区的土壤为粗骨质山地棕色森林土, 成土母质以花岗岩为主, 也有少量砂岩、石英岩, 二氧化硅含量较高。赤松根系大多分布在0~50厘米的土层内, 好气性的松茸菌丝体大多分在0~20厘米土层内, 在这里与赤松的细根共生。

生长松茸土壤的特点: (1) 土壤呈酸 性反应 , p H一般在4.5~5.5之间, 超过pH6的极为少见。 (2) 土壤贫瘠, 枯枝落叶稀疏, 缺乏有机质, 腐殖质层通常不超过3厘米。在这种生态环境下, 指示植物为迎红杜鹃和瓦松, 前者指示土壤呈酸性, 后者指示土壤瘠薄而通透性良好。

在云南松茸生长的土壤, 则为山地棕壤、红壤、山地黄壤、棕色森林土等, 这些土壤, 上表层有落叶腐殖质, 下表层有风化的碎石, 通透性好, 雨后不积水, 天旱能保湿, 酸碱度为酸性, 适于松茸生长。

川西高原林地生长松茸的土壤, 主要为棕黄或棕色土壤, 土厚20~40厘米, 含有少量石砾, 表层盖有一层1~3厘米的枯枝落叶及腐殖质层, 腐殖质层土壤常与松茸菌丝网结成块, 土壤呈微酸性, pH4~5。在小金县松茸发生地的土壤为山地棕壤, 土体松散多石, 含水量较低, 通透性好, 土壤偏酸性, pH5.5~6。土壤微生物生存量的趋势是:细菌数量 (25.88×105) 真菌数量 (1.65×105) 放线菌数量 (0.65×105) 。有机质、有效氮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适于松茸菌丝体的生长。

3、气候

东北长白山林区属温带湿润一半干旱季风气候, 冬季长而寒冷, 夏季短促温暖, 春、秋风大, 天气多变。川西高原松茸分布的地区属高原气候, 冬春干旱, 夏秋多雨, 干雨分明, 温度变化大, 年均气温1~7℃, 1月份平均气温-10~20℃, 7~8月平均气温8~15℃, 无霜期50~120天, 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 多集中在6~9月 (500~600毫米) , 7~8月相对湿度74%~77%。7月下旬开始出菇, 9月上中旬结束。

松茸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与下列的气候因子有密切关系:

1) 温度

松茸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28℃, 6~12℃生长缓慢, 16~20℃生长量较多, 23~25℃为生长最适温度。据日本小川真的研究, 认为松茸原基的形成需要一定的低温刺激, 低温刺激的温度范围是19~13℃, 19℃为上限。当土壤中菌丝分布层的温度由夏季≥20℃降到19℃以下时开始形成原基, 并发育成菇蕾。如果经低温刺激尚未形成原基或形成原基后出现高于19℃的温度, 则难以形成子实体 (这称为高温障碍) 。子实体发生发育温度12~20℃, 最适为15~19℃。

2) 降水菌丝体生长阶段要去月降水均匀, 以100~200毫米为最适, 并以中、小雨为好。大雨、暴雨对水土保持和菌丝体生长都不利。子实体分化发育要求月降水量100~350毫米, 最适150~300毫米。

上一篇:马铃薯挖掘机下一篇:区域优势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