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生态环境(精选12篇)
脆弱生态环境 篇1
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的一部分山体,呈东西方向延伸,西起包头市,东至乌兰察市,东西长240km,南北宽20~60km,海拔1800~2000m,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m。大青山东与冀北山地衔接,西与贺兰山、北大山、马鬃山相通,构成了一条环内亚干旱、半干旱区南缘的生态交错带。这条生态交错带在中国北方草原区占据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区域,成为干旱、半干旱区森林岛屿和诸多大型动物活动带,在维护和保持祖国北方生态稳定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乃至华北平原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脆弱区基本特征
大青山是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重要的防风固沙、保护水土、涵养水源生态安全防线,是黄河上中游及京津冀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但是,受经济利利益的驱动,人为活动频繁,气候的持续干旱作用下,加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大青山森林植被退化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空前的冲击与破坏,植被的退化与衰败是脆弱生态系统的显著体现,恢复与重建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任务十分必要。
2 生态脆弱区分布类型
青山区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山区,属于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该区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300~450mm、干燥度1.0~2.0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瘠薄,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土地荒漠化严重。
3 生态脆弱区的成因
3.1 经济发展粗放
由于历史原因,青山区管辖范围内的各类违法占用林地企业共89家,其中,碎石场46家,采石场12家,洗砂场13家,其他公墓、拌合站等18家。青山区采石采矿采砂等资源型企业主要表现在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多采取“揭山皮式”掠夺性开采,对本以脆弱的森林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大大降低了生态系统功能。
3.2 人地矛盾突出
就青山区为例,青山区总土地面积28000hm2,林地总面积14497.01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1.8%;非林地面积13502.99hm2,占48.2%;其中国有林地面积14239.54hm2,占林地总面积的98.22%。国有林地主要集中在大青山山区。随着近几年青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园区等工业项目迅速发展壮大,失地农民人数集聚增长,人地矛盾显得日益突出,自从20世纪50年代就形成的私挖乱采、散养放牧等引起山体植被严重退化,同时由于干旱少雨,给大青山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3.3 生态环境多头执法
由于生态监管机制部门分割、协调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消极执法、执法不到位、不作为现象在一些地方较为突出,导致生态破坏执法效率低下。同时,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3.4 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还未根本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存在重发展轻保护思想,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采矿、超标排放等行为,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加上民众环保观念淡漠,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不能有效遏制资源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生态破坏、系统退化日趋严重。
4 大青山山区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恢复重建措施
实践证明,大青山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应遵循客观规律,要从人工生态建设转向自然恢复为主,通过在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现有植被,利用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促进自然生态自我修复。对于生态系统过度破坏的地区,必要时辅以人工措施(封禁、松土、间种、补植、补播乡土树种等),促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重建。
自然恢复不仅缩短实现森林覆盖所需的时间,而且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最有效、最经济、最科学的生态环境建设途径,同时在保持水土、改善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大气平衡方面,自然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更强大。
促进大青山生态的自然修复,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坚持保护和治理并举、以保护为主的方针,并加大生态移民的力度,减小人为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同时,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妥善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3者之间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通知
脆弱生态环境 篇2
岩溶煤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对策
摘要:以既是岩溶地区又是煤矿地区的重庆市南桐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为研究单元,选取2大类7小类共29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并在GIS支持下对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度进行计算和定量评价,划分出极强度脆弱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4种不同脆弱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比较严重,在90个评价单元中,有43个单元为极强度或强度脆弱,26个评价单元为中度脆弱,21个评价单元为轻度脆弱.整个研究区的`脆弱度为0.537,已经非常接近强度脆弱等级.最后对这类地区的研究和治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作 者:周廷刚 苏迎春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期 刊:人民长江 PKU Journal:YANGTZE RIVER年,卷(期):,39(24)分类号:X171.1关键词:岩溶煤矿区 生态环境 脆弱度 定量评价 GIS
脆弱生态环境 篇3
关键词:农村地区;贫困;生态脆弱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034-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绝对贫困的发生率和贫困规模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2004年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 610万。这些贫困人口所处的生态区位大多为脆弱带:6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处于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区;4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处于水源严重短缺的干旱缺水区;1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4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是石灰岩分布区;5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处于秦巴山区;40多个县分布于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封闭区;其余的国家级贫困县多分布于东部自然灾害多发区。
由于我国农村贫困县大都在丘陵、山区,这里高差大、坡度陡、土层薄、土质差,贫困深度与海拔高度成正比,平原地区的贫困户的收入好于丘陵贫困户,更好于山区贫困户。另外,少数民族聚居村的贫困户的收入水平较陆地边境县和革命老区县的贫困户差。这些贫困户得到的外界援助不足以改变贫困的厄运。2003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年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的村的比重占56.3%,平均每个村当年收到救济、救灾款的比重为9.6%,当年收到过救济救灾款物的农户比例为7.3%。由于入不敷出,农村生态脆弱地区脱贫艰难、生态可以恢复原状的机会小。此类地区生态退化与经济落后互为因果,其贫困多为生态型贫困。生态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差,灾害发生率高,因此脱贫之后又很容易返贫。
有鉴于此,农村地区应改变等、靠、要的思路来解决自身困难。对农村生态脆弱地区来说,消除贫困和保护生态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解决经济贫困问题,也就是解决了生态保护问题,也就是解决了贫困—人口增长—生态环境破坏—加剧贫困的恶性循环问题。反贫困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破解这种空间、生态、贫困合为一体的布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升教育与科技水平
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是以教育滞后和科技不发达为背景的。人口素质不高是产生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农村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村生态脆弱地区贫困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形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环境,而且更要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贫困者的素质,尽快增强贫困者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从内部打破生态贫困的恶性循环。
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卢卡斯认为,对人力资源投资不仅能使自身的收益提高,而且还可以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从而使经济增长得到强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实际也表明,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家庭收入的多寡,导致收入差距的最持久源泉是人力资本的差异。可见,农村地区摆脱生态贫困的途径主要靠人力资源优势的提升。
农村贫困地区的资源必须转换成产品才有效益,农村转变落后面貌最终落实到以人才为载体的创新能力。农村贫困地区开发应当放弃用生态资源换取财富的路线,而应以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改变贫穷面貌的途径;打破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理论的束缚,通过注入或激发科技要素,以科技增量盘活农村地区已有的物质或资本存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现有生态格局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进步,即技术进步使耕地和资源提高利用率,抵消人口增长对生态资源利用产生的巨大压力。
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教育和卫生问题。这两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影响到农民的素质提高,也影响到这代农民贫困,下一代农民能不能摆脱贫困的问题。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为使农村贫困地区拥有自身发展的源动力,农村学校、医疗基础设施等硬件的改善,要与提高人口素质及降低常见病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等软环境建设的目标相统一;发展基础教育与提升科学教育水平工作相统一;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普及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活动、提高就业率相统一。由于一些农牧民知识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在向他们传授知识时,最好通过示范、授课和田间培训形式。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培训,培训材料最好采用文盲半文盲的贫困农户也能看懂的图表,对于不会讲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众,培训材料应当使用他们的当地语言。培训内容不仅限于农业技术,还应包括改变农村人口“穿在银上,用在鬼上”的落后观念,教会他们财务管理、职业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教会他们商品经济意识和发展非农产业的知识。
2.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脆弱区的生态超载人口迁到生态人口承载能力高的农业区或城镇郊区,从事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且应不以破坏迁入地的生态环境为原则。农村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呈现生态结构趋于单一、区域性破坏、结构性解体和功能性紊乱的发展态势,生态建设效果的可持续性较差,生态移民工程是改变这种状况的可行办法。通过生态移民可以减少农村生态脆弱区的人畜承载量,有效地减轻人畜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巩固小流域治理成果,提高小流域治理效益,消除生态贫困。国际上把生态移民作为解决农村地区人口负荷过大、改变当地生态赤字状况、缓解农村地区生态退化的一项重要措施。美国西部荒漠化问题也很严重,美国政府采取了疏解人口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天然降水建设国家公园、荒漠保护区和荒漠旅游区,使生态环境得到自然恢复。进行生态移民,减少生态退化地区的人口压力在中外生态贫困治理中概莫能外。
由于农村地区生产要素的严重短缺和移民文化素质较低,目前的生态移民仍然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索取仍然很大,移民收入也非常有限,很难走出“贫困—生态恶化—发展缓慢”的怪圈。针对以上情况,农村地区在进行生态移民前,要对生态移民地区的人口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需移民的规模,同时严格测算当地省区绿洲、城镇可容纳的移民数量,据此设立当地的移民基地。另外,生态移民工程应该打破行政界限,在全国的地域范围内进行规划;对于从农村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中受益的河流下游和东部地区,有义务设立移民接受基地,承担移民的就业、产业转型和教育义务。在进行生态移民后,农村地区要痛定思痛,牢记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资源、生态失调的恶果,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持本地区的生态平衡。首先,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对实施计划生育的农村进行鼓励,把人口自然增长率真正降下来。其次,大力发展各类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信息吸收能力,发现和培养当地的企业家和各类人才。最后,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缓解人口对水土资源的压力,避免再出现新的“生态难民”。
3.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生态环境是不存在国界边疆的,农村地区生态退化都有可能影响到周边生态系统,如果放任这种破坏,必将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大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对农村地区因生态建设而造成的财政减收,应作为计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农村地区财政缺口较大,没有能力支付长期生态建设的资金能力。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资金的流动成本远低于人口迁移的成本,生态移民只能是解决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缺乏生存条件的地区,转移支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趋势。但目前“转移支付没有起到明显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其原因除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外,可能在于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不科学和不公平”[2]。
从2004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看,越是发达的地区得到的越多,作为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得到却越少。上海、北京、福建和浙江这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获得的转移收入位居全国前四名,所获转移性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而农村贫困县较多的不发达省区得到的却很少。以西部地区为例,在西部地区中农村居民获得转移性收入最多的是宁夏,仅为上海的1/3;农村居民获得转移性收入最少的是新疆,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为上海的1/8。这种嫌贫爱富的转移性支付,更加剧了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很少由富裕省区转移到贫困省区。每一个地区都或多或少在财政上独立,公益开支取决于该地区所能征集的税收。在现有体制下,农村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扩大,为农村地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隐患。对此,国家应采取适当税制改革措施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以转移支付的形式扶植推动落后的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缩小农村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距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促成贫富的两极分化。
4.生态富民建设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以可再生能源建设为切入点,以改变农户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目标,以农户为单位的各项技术和工程措施的配套组合”[3],成为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生态富民工程是以建设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能源生态模式工程,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配套建设太阳能利用工程、省柴节煤灶和小电源工程,使土地、太阳能和生物能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形成农民家庭基本蔬菜生活单元内部的能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环,达到家庭温暖清洁化、庭院(园)经济高效化和农业蔬菜无害化。通过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可以发挥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的多种价值,并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可以把有限的财力集中于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大业上来。
在实施生态富民家园工程过程中,国家必须拿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诚意和行动,由政府牵头协调各部门共同帮助贫困人口建设生态富民工程。比如,林业部门帮助建沼气池,水利部门帮助建水池,农业部门帮助建大棚和改造畜禽圈舍。政府还须提供适当贷款和资金投入减轻农民投资负担,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促进农民掌握更多的知识,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农牧民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又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只有通过农村贫困地区当地居民合理、适度地进行经济开发和科学的生态建设,来减小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才能实行在建设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5.发展劳务经济
农村贫困地区“谷贱伤农”屡见不鲜的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的价格和收入都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没有其他技能或者不愿意离开土地的农民会尽量增加产量以便在不利的市场竞争面前能有一个好收成。但是,如果单纯增加农产品产量是达不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因为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先入者可以起到增加收入的好处,但是,当这种具有正外部性的条件使整个农村得到改善时,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
所以,摆脱贫困更多地要依靠农牧业以外就业空间的拓展和农牧业后续效益的增加,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劳务经济是指大量的农民离开乡土,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服务获取工资性收入的一种经济现象。农村贫困地区可以选择农业带动型、非农业拉动型和异地扩张型劳务经济模式。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农村劳动力的身份就从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农产品的需求者,就会出现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农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形成新的均衡点,农产品的价格能够不断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移而提高,既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又提高了当地农产品价格,还可以减轻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压力。某种程度上说,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劳务经济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总之,农村贫困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学问题,而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问题。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外部性的特点,当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后,其危害也不仅仅指向当地,而是危及整个自然、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农村地区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无法按照固定模式进行刻画,必须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更多地重视脱贫致富,尽快在开发中解决温饱问题。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社会经济短暂快速发展,也不能以社会经济停滞不前为代价求得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既不能无限制地改造生态环境和掠夺自然资源,也不能完全否定人类消费自然资源和改造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汪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 王洛林,魏后凯.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 方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张 凌]
洪湖湿地生态脆弱性研究 篇4
关键词:洪湖,湿地,生态脆弱性,层次分析法
2009年4月2日收到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类所面对的“生态环境应力”在急剧扩大。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空间范围和程度都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自然资源面临的威胁在急速加剧,因而生态脆弱性研究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1]。湿地是处于水域和陆地过渡形态的自然体,由于其受力方式和强度,以及频繁的侵蚀和堆积等而具有不稳定的特征,从而决定了湿地生态系统表现为一种脆弱性特征[2]。因此,关于湿地的生态脆弱性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
1 研究区概况及其生态脆弱性成因分析
1.1 研究区概况
洪湖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江汉湖群,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洪湖湿地保护区以洪湖围堤为界,地跨洪湖市和监利县,总面积为41 412.069 hm2,中心位置为东经113°17′,北纬29°49′,其中洪湖湖泊水域30 703 hm2,滩地、沼泽面积6 452 hm2、池塘面积2 336 hm2、其它面积1 921.069 hm2。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湖北省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省级湖泊湿地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
1.2 研究区湿地脆弱性成因
湿地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退化趋势的统一[3]。生态环境的敏感性是指环境对外界干扰反应的灵敏程度;环境退化趋势是指在人为干扰下环境变化的方向、速率和数量。由于生态环境是由多种环境要素组成的,因此脆弱环境的形成一般是由于两种以上的脆弱性的耦合。洪湖湿地沦为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
2 研究区湿地脆弱性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般地,评价指标的建立遵循四个基本原则:①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子和表现方式,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⑦ 主导性原则:突出湿地景观生态脆弱化过程中的主导因素:③景观生态学原则:评价指标充分体现景观空间格局在生态脆弱化中的作用;④可操作性原则:脆弱性定量评价是在定性评价基础上进行的。在评价中选取作用大、敏感性强、可测性好的具体要素为指标,做到简单实用。
本文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采取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选取影响因子和指示因子两个准则、气候适宜度等21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4],通过将目标层划分为3个有序的层次,将各层之间各因素的联系标出,分层构建判断矩阵。矩阵由每一对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比值构成,该值根据各因子在湿地生态系统发展演化中的作用和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9分度法,结合专家评判来确定。运用Yaahp软件计算目标层与准则层、准则层与各个因子之间的判断矩阵,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最终各项参评因子的权重如表4所示。
2.3 脆弱度计算
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湿地的脆弱度[5]。脆弱度R由各因子的权重Wi与因子得分Vi按下式计算得出:
undefined。
式中Vi的赋分,可依据研究区湿地生态状况,将各项指标的本底值或理想值划分出10个脆弱等级,从1到10表示脆弱性越来越强。具体评分时,对易于定量的指标,可用实际观测值或相关资料中的数据与本底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得出其脆弱性等级。还有一些不易定量的指标,如气候的稳定性、地貌适宜性、贮水条件、水源补给条件、污染程度、自然灾害等,它们对湿地脆弱性的影响表现较强,这些指标仍采取专家评分法确定其脆弱性的等级。脆弱度的含义为:1~2为不脆弱;3~4为轻度脆弱;5~6为中度脆弱;7~8为高度脆弱;9~10为极度脆弱。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评价出洪湖湿地的脆弱程度。各评价因子赋值如表4所示。
2.4 评价结果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之间建立联系,征求专家意见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赋值,应用Yaahp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各指标的权重。经综合指数法进行计算,洪湖湿地的生态脆弱性等级为3,属于轻度脆弱。根据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对洪湖湿地生态脆弱性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干燥度,贮水条件和生态系统食物链。
3 结论
层次分析有着充实的数学论证[6],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它为许多半定量因子的赋权问题提供了一个方法,使得评价的权重分配更符合地方客观实际。该方法从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入手,其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了影响因子和表现因子两个准则,气候稳定性等21个因子对湿地生态脆弱性的影响和表现,比较客观、全面。对洪湖区的湿地脆弱性进行生态评价证明,评价结果符合生态现状。因此,在对洪湖区湿地进行开发利用时,要适当保护湿地面积和类型,防止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建议根据该区主导性脆弱生态因子,对洪湖湿地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刘振乾,刘红玉,吕宪国.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1;12(2):241—244
[2]王学雷.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5(2):237—238
[3]罗承平,薛纪瑜.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9(1):1—7
[4]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何池全,崔宝山,赵志春.吉林省典型湿地生态评价.应用生态学报,2001;12(5):754—756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评述 篇5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评述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及评估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是当前环境资源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中广泛应用.通过回顾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中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定义与理解,对比分析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得出主要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并结合国外的发展方向、应用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了目前国内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作 者:周嘉慧 黄晓霞 ZHOU Jia-hui HUANG Xiao-xia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刊 名:云南地理环境研究英文刊名: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年,卷(期):20(1)分类号:X826关键词:生态脆弱性 指标体系 定量评价
脆弱生态环境 篇6
(一)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直接制约和影响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表明, 在青藏高原地区经济落后和生态环境脆弱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根据200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青海省生态承载力水平和生态系统脆弱水平权重分别为71.28和70.74 ,排名在青藏高原各省倒数第二。 ①从自然生态状况看,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属于生态脆弱的中高类型,生态承载力较重,青藏高原生态先天脆弱,因人类活动频繁而极易遭受破坏, 自然灾害更加频繁, 削弱了企业竞争力, 也大大制约了青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难以被替代的;具有持久性。具备绿色竞争力的企业在实现用户价值方面能够比一般的企业更胜一筹,随着人类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环保型产品,绿色产品能够带给用户更多的价值享受。此外,绿色生产、绿色设计、绿色材料供给等价值活动所隐含的技术和知识,也使得绿色竞争力难以被一般的企业模仿,从而使之具有持久性,可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绿色消费已成时尚、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产品广受欢迎、绿色市场日益广阔的今天,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之一。
(三)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企业绿色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企业实现绿色竞争力的外在因素。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要求企业在实现自身目标时, 要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护环境可以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为企业提供有利的外部发展条件, 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当企业以保持环境为前提, 以节约和可循环利用资源为目的, 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被实现, 绿色发展方可体现;在企业构建绿色竞争力的过程中, 如果“发展”、“绿色”、“和谐”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达不到理想状态, 那么就会出现脆弱性, 即可持续发展向非可持续发展转换, 就可能造成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协调,会出现发展的脆弱性, 此时的企业就处于竞争劣势;处理好环境问题, 不仅可以节省原材料成本、减少排污费, 还可以提高企业公共形象和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声誉,也有利于改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 也即在没有脆弱性或脆弱性很低的情况才能实现“绿色发展”。脆弱性较高时就必须通过政府政策, 借助市场力量或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力量进行调控, 以降低竞争劣势。
二、构建青海企业绿色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的相对落后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并存。青海省面积为73.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近1/13。2009青海省生产总值(GDP)为 1081.27亿元,年均增长10.1%, 高于全国8.7%的增长速度。但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看,青海2009年GDP 仅为全国的0.309%,列全国第30位,青海仍然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上, 青海企业的竞争力整体上较弱,与东部地区相比较, 劣势也非常明显。青海省产业结构仍呈典型的重型工业结构,2009年,工业增加值576.34亿元,但重工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7.32%。② 长期以来, 青海的发展战略是追求以“物”为中心, 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发展模式, 青海企业不仅在市场竞争中获利较少, 而且还会加剧这些不发达地区生态脆弱性的边缘化程度。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损失,企业在扣除环境成本后, 对 GDP 属性的贡献率降低,相应的竞争力也就大打折扣。由于以牺牲环境和对资源、能源过度消耗为代价,整体上青海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水平非常低。
(二)粗放的经营方式与大多数企业缺乏绿色竞争力优势并存。青海企业绝大多数从事传统产业,高、精、尖企业较少,传统企业的生产经营一般都是在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 对眼前利益考虑得多, 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很少。不少企业对消费者绿色需求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化、绿色问题引起企业竞争能力的差异、环境问题所开拓的新的市场机会等缺乏应有认识。由于过于追求物质绩效,企业在整个价值链的创造过程中, 内部绿色氛围淡薄, 绿色意识缺乏, 企业产品在研制、开发、生产时也缺乏绿色管理理念。企业往往重视内部流程, 忽视环境建设; 重视生产形态和商品形态的物质资本, 忽视环境和生态资本; 重视经济利润, 忽视绿色利润。就当前而言, 青海省有关绿色产品的政策、技术规范也还不健全, 以至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政策环境的有效支持, 绿色供给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企业缺乏追求环境利益的内在驱动力。
(三)企业注重市场收益与忽视环境成本并存。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往往只计算对自身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的成本和收益,忽略其活动造成社会性的环境成本代价,甚至将其外部化转嫁给社会大众和未来,造成单个市场主体的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极不一致,出现所谓的“外部不经济性”。没有考虑环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在:(1)现行成本归集不完整,忽视了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破坏的“外部成本”,没有对这些成本进行合理估计确认和计量,导致企业成本的虚减和经济利益的虚增。这不仅影响企业对“外部不经济性成本”的管理,还影响企业对“绿色竞争力”的重视和规划,制约企业竞争力。(2)产品成本项目划分不明确。仅2008年青海省就有58家企业因环境违法被查处,③企业因环境问题而发生的环境治理、预防以及罚款等成本支出越来越大。但在现行的成本会计制度下,企业对发生的该类环境成本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所有成本支出都掩盖在企业制造成本、材料成本以及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现行成本费用项目中,掩盖了企业环境成本费用信息,切断了企业环境成本和产品成本以及企业盈利间的关系,制约了企业对环境成本的管理。
(四)企业落后的技术与创新不足并存。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落后是转轨过程中我国企业的共同问题, 而青海企业的平均技术水平又大大低于我国各类企业的平均值。同时, 企业大多数没有技术创新能力, 仅仅是靠购买技术和仿冒技术投入生产, 很难取得或保持技术上的优势, 也就难以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如此, 大多数也还停留在集成性产业和模仿创新阶段, 核心技术创新严重不足。由于技术上的落后导致工业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的现象大量存在。2008 年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77.32%,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 2.93 吨标准煤 / 万元, 而全国平均水平高为1.47吨标准煤 / 万元, 约为广东的 4.12 倍, 为上海的3.67 倍。④各项指标不仅高于青藏高原的各省份,而且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更大。
(五)绿色贸易壁垒与企业低的产品出口标准并存。绿色贸易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是指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和环境为理由,对来自国外的产品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一种手段和措施。“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省企业扩大产品出口的一大障碍,直接影响着青海企业的发展。例如:2005年,欧盟以我国农产品农药及化学物质监控体系不健全、水产品含氯霉素为由,全面禁止从我国进口虾、家禽肉等动物源性产品,提高了茶叶的检测标准等等,给我国的农、水产品出口增加了难度。由于青海省是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之一,贸易主要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相对于发达国家,我省产品的环境要求较低,在许多商品的环保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品的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标准较高,我省出口的产品在短期内很难达到要求,从而严重阻碍了青海企业的产品出口国际市场。
三、构建青海企业绿色竞争力必须走出的认识误区
绿色竞争力的提升非朝夕之事,必须重新审视企业发展上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由此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引导公众走出绿色消费仅仅是健康消费的认识误区。目前大部分消费者把绿色消费简单地理解成健康消费,真正的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对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根据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的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等五个方面。对我们的消费公众来说,至少应当倡导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改变社会公众传统的消费观念,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绿色消费”,参与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创造绿色生活之中。只有这样,绿色产品才有市场,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才有动力源泉。
(二)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必须走出企业竞争单一化模式的认识误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以营利的多少衡量企业发展的好坏,对生态保护企业自主的行为较少,而更多的是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在倡导企业绿色竞争力情况下,要求企业的竞争模式从单一的市场竞争模式向市场竞争与生态竞争模式转变。在市场竞争中加入生态竞争的成分,将企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使企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同时取得经济价值的增值,这实际上也最大化了社会价值。拥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会因为具有独特竞争力而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按照生态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企业的再造与转型,追求企业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和最大化,实现现代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 生态竞争模式下,环境保护不是作为一种包袱被企业接受,而是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主动实现,这应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生态竞争模式使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下注重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反过来,绿色竞争力的提升也会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推动企业从单一的市场竞争模式向生态竞争模式转变是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三)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走出只靠市场忽视政府决策的认识误区。目前,仅仅通过市场来提高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在市场化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的决策,使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得到长足的提高。青海省政府在推动绿色生产提高绿色竞争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推出绿色GDP试算、施行绿色采购等,但重视还远远不够,政府必须实现决策思路的转变:将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上升到战略层面,上升到与可持续发展同等的高度,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内容,因为绿色竞争力不足不仅会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而且已经影响到了目前的经济发展;彻底改变传统的以“速度决定经济”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绿色竞争力就没有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四、青海企业绿色竞争力路径选择
基于青海省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性,绿色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更要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 并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此, 如何提升我省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我们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绿色管理理念,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应把环境管理战略纳入其总体发展战略, 生态脆弱性的加重和环境污染西迁速度加快是青藏高原区域经济脆弱性的表现之一, 要求企业将其环境政策、环境工程及环境管理操作规程渗入企业所有业务活动中并与之融合, 企业环境战略及制订相应对策时都考虑到环境影响。通过环境战略来提高企业核心能力, 促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由于越来越多的公司把环境战略看作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因此追求竞争优势的企业环境战略必须依赖有价值的资产, 或是其竞争者并不能轻易复制的环境管理能力。企业应该从“有效益的环境成本管理”出发, 实现花很少的钱, 甚至不花钱就能既减少企业的污染排放, 又能增加企业利润。企业也应当由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 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二)企业通过取得“绿色通行证”,使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协调。推行ISO14000 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并有利于破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推行ISO14000 使企业从内部强化管理,提高品质,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环保意识,注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同时在企业外部,可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企业形象等,从而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为获取ISO14000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提高全体职工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认真贯彻ISO14000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是对消费者负责,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也有助于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环保技术,建立起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其次,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建立生态化生产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向绿色产业转移,实现企业发展的生态化和工农业一体化。最后,按ISO14000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经营模式的战略转移,使企业从内部建立起一套立足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体系和生态环境。
(三)提升企业自身素质,建立现代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模式。从企业绿色发展的需求而言,青海省的企业都必须将环境成本内在化,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化被动为主动。既赢得“绿色比较优势”又增强“成本比较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模式。首先,在产品的生态设计阶段就遵循资源消耗减量化、材料及包装无害化、废弃物回收利用化的设计思路,带来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大大降低了排污费用,使得废弃物的排放大大减少甚至到“零排放”。其次,采购阶段优先购买环保原料,生产、包装阶段加强资源回收利用、能源节耗,污染物质抑减,流通阶段采用环保物流,使用和消费产品阶段的废弃物易于降解,回收、处理阶段的再生利用等所有过程的环境成本都会因采用现代环境成本管理模式而得到优化。最后,提高环境业绩,可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强化公司员工的环保意识,将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四)创新绿色技术, 实现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绿色技术即生态技术作为企业理想的现实形式, 是指能够大幅度减少物质( 包括资源与能源) 消耗, 极少或避免废物, 达到企业生产过程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技术。在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技术条件下, 企业由“原料——产品——废料”的传统技术经济运行模式逐步向“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的绿色技术经济方式转变。绿色生态技术系统主要是绿色技术开发、引进、应用系统, 是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以及解体、再生等所有环节都要极少产生废物, 实现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乃至无害化。企业应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工艺技术创新、设备技术创新、产品技术创新活动,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制定相应的绿色政策,规范各行业的绿色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一方面,政府应当采取多种途径鼓励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提供必要的绿色补贴,用以补偿企业因保护环境而增加的费用。在WTO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均对成员国政府的此类绿色补贴给予例外,允许其存在。通过政府在绿色政策、绿色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我省企业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从而增强青海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大多数行业, 青海省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绿色标准,与发达国家的相应标准更是相去甚远。虽然, 青海省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在绿色大势的压力之下,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地结合青海省的实际制定各个行业的绿色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使青海省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早日达到国际绿色标准或进口国的绿色标准,消除绿色弱势。
注释:
①刘宝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系统及其多层面评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5.
②2010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③2008-2009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P298页.
④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P253页.
脆弱生态环境 篇7
1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问题
1.1 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回采率低, 资源浪费大
西北的很多地区因长时间的开采使得资源匮乏, 而且部分矿产在开采时会用到大型机器, 比如在煤矿开采时, 使用的机器以及煤炭燃烧都会产生大量CO、NO2、SO2等污染空气。部分矿厂在开采的时候还会排放污水, 污染周围水体、影响居民生活。西北地区是很多河流的源头, 该区的水体污染会给下游地区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面对这些可能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许多开发主体并没有出资进行治理, 而只是采取掠夺的方式开采资源, 根本不顾及对环境的好坏。
2015年公布的《陕西省国土资源公报 (2013年度) 》表明, 陕西省经查明矿产资源储量保有潜在总价值42.56万亿元, 约占全国的1/3, 位居全国之首, 其中重要矿产有盐矿、煤、石油、天然气、钼、汞、金等。陕西分布有许多矿山, 有国家规划的大型矿山, 也有私人承包的小型矿体。不论哪家开采不当, 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事故。然而开发商通常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只考虑开采出越多的矿产就能获得越多的利益, 然而并没有想到会因为他们自己的过度开采行为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匮乏。除此之外, 资源开采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利用。如果本应可以回收的资源没有回收, 使得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率极低, 这样不仅会污染环境, 还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1.2 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严重
甘肃省位于黄河、长江的上游, 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处。甘肃地区严重缺水、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 是全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甘肃省固体矿产资源丰富, 在大肆开采的同时: (1) 占用了农民大量的耕地, 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2) 所处生态环境较差, 开采煤炭、矿石等会对周边的土地造成伤害, 影响植被的生长, 从而出现植被退化, 加剧土地的沙漠化; (3) 有些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随意排放污水, 流经地面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当污水渗入地下时, 又污染了土壤、影响植物的生长; (4) 采矿留下的矿渣不进行统一回收利用, 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污染水体, 甚至产生山体倒塌、泥石流等比较严重的环境破坏, 使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2 西北生态脆弱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
狭义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是指矿产资源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而这一部分人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回报环境, 呼吁广大群众保护环境。而广义上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不仅是指要保护环境, 还要对污染的环境给予补偿;政府向企业收取一定的费用或提高税收用于环境的治理。补偿的主要内容有: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应给予资金补偿;而采矿还会影响到矿厂周围的居民, 因此, 受益者还应该对居民进行补偿。
2.1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机制
我国西北矿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常常产生矛盾。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当地的采矿业发展景气, 养活了不少以此为生计的工作人员, 然而他们开采资源的工作常常伴随着对环境的污染。如果禁止开采矿产资源, 员工的收入会受到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都明确表示, 开采矿产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进行适当的开采, 并且要求矿山企业必须出资治理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污染。对于污染了环境而不治理的企业, 当地政府要对其进行罚款;对于在开采资源的同时做好植树造林等环境治理措施的企业给予奖章鼓励。
2.2 应用经济手段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和生态补偿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明确, 当地政府要监督当地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明确矿区治理责任, 确保治理生态环境的资金到位, 对于废弃的矿山以及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多渠道融资方式, 加快治理与恢复的进程。
陕西省对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企业的方法值得借鉴:企业在开采矿产前先向政府交一定的押金, 要求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排放污染物, 否则监督单位就不会退还押金, 将其用作生态保护的资金。政府可以向违规作业的企业索要排放污染的资金赔偿, 将其补贴给周围居民、弥补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或者是用于环境治理, 提高企业保护环境的意识。其次是建立许可证交易市场, 开采矿产的企业在经过审查合格后, 政府可以颁布相关的许可证, 以环境影响较小为前提允许矿厂放出适量污染气体, 污水可以在经过净化后排出。当地政府通过不断提高排污成本来减少企业的排污量, 也可以通过改变税收和收费手段, 根据企业造成污染的程度征收税费, 从而提高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3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补偿主要是以税收和押金的方式存在, 相关政策还存在一定不足。 (1) 有些补偿不是持续性补偿, 比如周围的居民受到影响, 企业只是在开采矿产的过程中给予居民补偿, 并没有按年或者是按月长期补偿; (2) 相关部门没有规定罚款的标准, 虽说是根据环境污染的程度收费, 然而并没有环境污染程度的检测标准; (3) 我国只规定了开采矿产的企业要向政府交一定资金用于保护环境, 并没有规定对于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该如何保护。而且在整个缴纳补偿费用的过程中, 常常有收取的资金被贪污, 或者被挪用等不良现象, 导致污染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理。
我国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够完善, 应加快生态补偿的法制建设。例如《矿产资源法》只是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税, 对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补偿没有明文规定, 是现在法律体系的一个“盲区”。因此要加强我国生态补偿的法制建设, 首先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西北矿区周围的环境建立补偿机制;其次, 很长时间以来, 西北地区的环境受到我国政府的保护, 但矿产资源的开发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 因此需要在法律上明文规定开矿者对环境破坏的补偿义务和责任。矿产资源让一部分人富了起来, 这批富人应该回报大自然, 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物尽其用, 减少环境的污染。矿区的生态环境在法律机制的保护下一定会有所改善。
4 结束语
西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但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水体污染、植被退化等, 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矿产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 但仍存在一定不足, 我相信只要矿山企业与政府相配合, 一定能够协调好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余实, 王慧玲.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模式研究[J].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0 (05) .
[2]万伦来, 卢晓倩, 张颖.矿产资源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J].资源与产业, 2013 (01) .
[3]黎元生, 胡熠.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恢复补偿机制构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8 (09) .
脆弱生态环境 篇8
生态脆弱区也称脆弱生态区 (VulnerableEcologicalRegion或WeakEcosystem Region) , 是指那些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应敏感、生态稳定性较差、生态环境易于向不利于人类利用的方向发展, 并且在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这种负发展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止的连续区域。生态旅游 (Ecotourism) , 原指在满足保护自然的前提下, 从事对环境和文化影响较小的游乐活动。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开展, 对生态旅游的本质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环境不受干扰或少受干扰;不损害环境, 不造成环境恶化;对保护区的管理和环境保护有直接贡献;必须有当地居民参与;对游客、当地居民及经营者有教育功能[1]。生态旅游一方面要注重发展旅游地的经济, 另一方面更要关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2]。
1 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1.1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特征
1.1.1 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
生态脆弱区地理环境背景决定了其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抗外界干扰能力低, 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反映非常敏感, 特别在人类活动干扰比较频繁的情况下, 极易向不利于人类利用和生存的方向变化。
1.1.2 生态环境恢复能力很弱
生态脆弱区多分布在干旱、高寒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受气温、降水、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制约, 生态系统发生发展进程十分缓慢。因此, 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 其再建能力就十分有限, 生态恢复周期很长, 甚至不可恢复。
1.2 脆弱区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经济发展一般相对落后, 生态旅游开发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市县, 旅游投资逐年增加,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加大, 旅游从业队伍不断壮大, 旅游服务和旅游接待能力逐步提高, 旅游人数逐年上升, 旅游收入得到较快增长[3]。
以地处青藏高原边缘、祁连山脉东端的天祝藏族自治县高寒草原生态旅游为例[4], 该县1996年开始发展生态旅游, 到2002年已形成一定规模, 生态旅游从业人数、接待人数 (次) 逐年增加 (注:2003年受SARS影响接待人次急剧下滑) , 旅游综合收入和生态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有较大的增幅。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该县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因旅游而产生的景区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显突出。
1.3 生态旅游对生态脆弱景区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强调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 尤其是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开发, 更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适当的生态旅游将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 破坏生态环境的完整和健康。
生态旅游对脆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建设和生产。在原生生境中开发旅游地, 随着道路、建筑物等旅游设施的修建, 在原始自然景观中加入了人工成分, 造成景观碎裂化程度增加。随着动、植物的生境条件发生变化, 在景区原生境条件下生存的动植物种就可能会减少。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为追求经济利益,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 往往仅注重开发而忽视了保护。二是旅游活动。骑马、采集等旅游活动都会产生对植被的践踏和破坏, 使表层土质刨松, 易引起风蚀和沙化, 加重水土流失。在对祁连山马蹄寺旅游区大野口景点10m×10m范围内样地调查中, 就发现有被拔出的云杉苗、狼毒、马蔺、折断的刺瑰等植物, 还发现被挖去草皮5m 2[5];某些通过对野生植物挖掘生产旅游商品的活动也会加剧草原的退化。
1.4 脆弱区生态环境容量与生态旅游规模
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最高限度, 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尤其在生态脆弱地区, 对环境容量的要求就更严格, 如果环境容量超过其承受范围, 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脆弱区各种生物群落对人为干扰的反应相当敏感, 强调生态旅游的规模和限制脆弱生态区游客的数量和观光时间是保护脆弱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脆弱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可采用下式:
式中:C为日生态环境容量 (游客时) ;S为游览区面积 (m 2) ;S0为游客时面积标准 (m 2/游客时) ;K为脆弱系数 (0.1~1.0) 。脆弱系数值越大表明系统越脆弱, 对游客承载能力就越低[6]。
2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对脆弱区生态环境的正确认识
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 开发者缺少对脆弱区生态环境的总体认识, 很多地方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规划和设计, 即使进行规划的地方, 不少也只是进行商业性的旅游规划, 许多项目设计缺乏对脆弱生态区旅游资源状况、数量、品位等基本资料的收集, 对其现状认识不足, 没有制订出针对脆弱生态区环境特点的保护对策, 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普遍缺乏利用环境技术和节能技术的特殊考虑;普遍突出项目开发的商业活动, 基本没有考虑在旅游区内发放各种旅游服务信息手册, 很少开展对旅游经营者进行必要的有关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的培训, 造成了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2.2 脆弱区生态保护规划和相应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开展生态旅游的生态脆弱地区普遍缺乏对生态旅游真正意义的理解, 实际上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由于相关研究开展不够深入, 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使得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 影响了政府在生态脆弱区旅游业发展和生态旅游市场管理中的权威性[7]。一些政府引导不够、法制不力的环节和地方, 往往就变成“死角”, 成为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只从经济利益出发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缺失, 表现出决策的短视行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资料显示, 已经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有43.9%没有建立自己的旅游管理规章[8]。
2.3 脆弱区旅游景区生态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旅游景区生态建设投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设施建设投入, 二是专业的生态旅游从业队伍和管理机构建设投入。前者是硬件建设, 后者是软件建设。生态脆弱区旅游地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农牧地区, 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直接影响到开发规模和投资能力, 不少生态旅游地因财政困难, 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投入与需求相距甚远, 对生态脆弱区保护的软件建设认识不足, 投入极少;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后续投入严重不足, 致使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生态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或困难重重。
2.4 参与生态旅游的游客生态意识急待提高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游客自身的素质对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也有重要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环境教育相对滞后, 不少游客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在游客数量相对较多的景区或时段, 随意丢弃垃圾、践踏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现象相当严重。有调查表明, 在祁连山大野口旅游区, 坡度15°左右的草地及林缘地带都有人涉足, 丢弃的垃圾有塑料袋、纸片、易拉罐、玻璃瓶、卫生筷、瓜皮、烟头、骨头、剩菜等, 平均垃圾密度1~2件 (个) /m 2, 且多数玻璃瓶都被摔碎丢弃[5]。游客生态意识薄弱, 一方面极易造成生态旅游过程中对脆弱区原始地表覆盖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监管的困难。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脆弱区生态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一对矛盾。据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 加强旅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其基础是完善的法律法规。脆弱区的特点决定了一般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理论及法规不能适应脆弱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因此, 必须针对脆弱区开展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研究, 协调生态脆弱区旅游管理和生态管理的关系, 通过经济策略和法规制度严格控制景区旅游经营活动, 根据具体脆弱区的状况限制每天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和游览整个生态景区的时间, 尽可能减轻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利用强度, 对已经过度开发的景区或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的区域, 坚决关闭景点进行保护。
3.2 科学规划脆弱区生态旅游
科学规划不仅关系到脆弱区生态旅游的生存与发展, 更关系到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必须将生态脆弱区旅游规划和生态旅游项目规划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根据脆弱区自然环境特点, 加强生态旅游规划指导和管理, 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科学分析和评价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 特别注意在生态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 科学编制脆弱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统一部署, 统筹兼顾。
3.3 建设脆弱区生态旅游从业专业队伍
生态旅游从规划、开发、建设、保护到宣传、经营和导游都需要一支专业化的队伍。由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发展一般相对落后, 生态旅游从业队伍素质不高。因此, 今后必须加强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从业队伍的专业建设, 加大必要的投入, 使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保护意识, 能够适应脆弱区生态旅游教育功能的要求, 在提供一般旅游服务的同时, 承担起生态保护教育的职责。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强化从业人员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价值观,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不仅是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生态旅游服务的基础, 而且更是保护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和实现区域持续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
3.4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相结合
游客通过生态旅游更多地了解自然, 丰富科学知识, 这是生态旅游应有的科学文化内涵。生态脆弱区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比较恶劣, 人为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后果触目惊心, 很有震撼力, 是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得很好的活教材。在脆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 结合景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以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 传播生态环境科学知识, 不仅对生态保护具有良好作用, 而且对增强社会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3.5 加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间的合作
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森林管理、草原畜牧、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支持。旅游管理、经营部门应加强与这些部门的合作, 争取他们的指导和配合, 共同做好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脆弱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生态环境恢复能力很弱的特点。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开发,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日益加剧, 尤其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明显。因此, 不适当的生态旅游将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退化, 破坏生态环境的完整和健康。为此, 在分析我国当前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Wang Xiaoxiao.Elementary Introduction and Suggestionon Ecotourism[J].Ecological Economy, 2005, 1 (2) :40-43.
[2]杨秀梅, 陈绍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J].甘肃科技, 2006, 22 (8) :16-17, 15.
[3]常慧丽.生态经济脆弱区旅游开发扶贫效应感知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21 (10) :125-130.
[4]党国锋, 赵军.甘肃天祝生态旅游对景区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甘肃农业, 2004 (4) :25.
[5]常学向.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及对环境的影响[J].甘肃林业科技, 2000, 25 (4) :45-46, 62.
[6]孙玉军, 王如松.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 (4) :564-566.
[7]李蓉, 张硕新.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法制问题探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 (3) :208-210.
脆弱生态环境 篇9
一、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河西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缘, 东西长1000余千米, 总面积27.55万平方千米, 占甘肃省土地总面积的60.62%。地势南高北低, 由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原绿洲、北部北山及阿拉善荒漠三部分组成。在河西, 山地、绿洲、荒漠在南北方向上分别被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和疏勒河水系链接, 依次以武威及金昌绿洲、张掖绿洲和酒嘉及敦煌绿洲为支撑点, 形成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群。
河西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干旱少雨, 日照丰富, 寒暑剧变, 多大风、沙尘暴;水热分异规律明显, 年均温、年日照时数、年蒸发量、干燥度从南到北、由东向西增加, 而年降水量、无霜期的变化与此相反。作为我国受风沙危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东起景泰县营盘水, 西止甘新交界处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将河西包围, 风沙线长达1600千米, 据1994年首次沙漠化土地普查, 河西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21048万亩, 占全省总沙漠化土地面积的98.2%。
近60年来, 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大和产业的大规模开发, 河西地区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物种减少、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南部祁连山地的水源涵养林虽实行了封山育林, 但面积仍在减少;中部绿洲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但上、中、下游分水缺水;“三北防护林”建设为改善荒漠带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但良性发展的情况仅限于局部地区, 若从整体生态环境态势看, 退化趋势远大于恢复程度。
二、河西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㈠河西地区生态脆弱性的成因分析
除生态本底脆弱外, 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流域一体化管理的失灵使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再生能力严重受损, 是造成河西地区生态脆弱性的直接驱动力。
首先, 河西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是“有水便是绿洲, 无水则为荒漠”的区域性生态变化机制作用的产物, 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使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稳定性变差, 对生境的变化和人为干扰极为敏感。
其次, 河西地区人口密度为30人/平方千米, 这远远高于1977年联合国内罗毕沙漠化会议确定的干旱区土地对人口的承载极限7人/平方千米的标准。人口的过快增长激化了人地矛盾, 使人口对资源的需求远大于资源的有限供给。
再次, 河西地区三大内陆河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导致了其生态脆弱性的加剧。一是水资源过量开发引起的生态恶化, 使绿洲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二是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当, 利用效率不高, 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营养物质流失;三是现状生态用水缺口逐年加大, 难以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更新, 影响着珍稀濒危物种;四是水体遭受污染威胁, 加剧水资源紧缺。
㈡基于PSR概念模型的评价指标选取
PSR (Pressure-State-Response) 即压力、状态和响应, 由加拿大统计学家David J.Raport和Tony Friend (1979) 提出, 后来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共同发展起来用于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框架体系。PSR为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有利于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采用PSR框架模型对河西地区的生态脆弱性程度进行模拟, 构建了由3个层次、12个指标构成的河西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压力指标层包括干燥度、人口密度、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肉类产量;状态指标层包括沙漠化面积比例、盐渍化面积比例、天然植被率和草地退化率;响应指标层包括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支出、单位面积施用化肥量和有效灌溉面积。
㈢河西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1. 评价方法。
本研究采用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对河西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熵权物元可拓模型是以可拓学的物元模型和可拓集合关联函数理论为基础而创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建立多指标性能参数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 以定量的数值表示评定结果, 从而较完整地反映河西地区各县 (市、区) 的生态脆弱性综合水平。
在河西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问题中, 借鉴前人在河西地区及国内其他内陆河流域生态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 参照河西各地的区域规划并咨询专家意见后, 将河西地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分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 分别表示区域生态脆弱性轻微、中度、高度、极度。在评价时, 将生态脆弱性各评价指标 (表1) 分成4个等级, 并总结出各等级标准的数据范围, 得到“脆弱性、评价指标、量值”构成的物元 (包括经典域和节域) , 再利用关联函数来计算各评价指标与各脆弱性等级的关联度, 评定结果按它与某等级集合的关联度大小进行比较, 关联度越大, 表明它与某等级集合的符合程度就越高, 就越接近这一风险等级, 从而得到区域生态脆弱综合状况的评定等级。
2.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表2河西地区各县综合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可以看出, 河西地区的20个县 (区、市) 中, 有一半以上属于生态环境重度及以上脆弱区。其中, 位于走廊东头, 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东、西、北三面围堵的民勤县和位于走廊西头, 处在库木塔格沙漠边缘的敦煌市属于极度脆弱区;地处绿洲农业区的肃州区、金塔县、瓜州县、甘州区、高台县、金川区、永昌县、凉州区、古浪县, 属于重度脆弱区, 占河西辖区的45%;玉门市、肃北县、阿克塞县、嘉峪关市、山丹县的生态脆弱性程度较低, 属于中度脆弱区;位于中东部祁连山地上的天祝县、肃南县和位于浅山区的民乐县生态脆弱性最低, 为轻度脆弱。
对河西地区各县 (市、区) 生态脆弱性的进一步分析发现, 河西各地的生态脆弱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地域规律性, 见图1 (河西地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图)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流域上游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小于中、下游地区, 呈现出从上游到下游递增的规律。出现这种变化规律的原因在于流域上游人口较少, 系统的生态本底状况良好, 水资源比较丰富, 相反, 下游地区人多地少, 人地矛盾突出, 水资源短缺, 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生态恶化现象严重。因而协调好河西内陆河流域上、中、下游用水关系, 是生态重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是牧区的生态脆弱性低于农区, 呈现出从牧区到农区逐步递增的规律。河西地区的4个牧业县中, 天祝县和肃南县为轻度脆弱, 肃北县和阿克塞县为中度脆弱, 而地处内陆河中下游的农区的生态脆弱性程度均在重度以上。
㈣河西地区生态重建策略
从河西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得出的规律来看, 河西地区以西北广大的荒漠为基质, 沿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水系形成了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 该系统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的交汇处, 因而其生态环境特点以西北干旱区为主, 也兼具其他两区的烙印:干旱少雨、蒸发强烈, 广大地区属暖温带半荒漠、干旱荒漠及荒漠绿洲景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南部疏勒河上游的祁连山团结峰海拔5808米;北部被巴丹吉林、腾格里和库姆塔格沙漠以及北山戈壁荒漠包围, 最低处敦煌市区海拔1139米。由此导致了其生态脆弱性程度、气候特征、土壤、水分、动植物种类和农业生产基本特征等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形成了流域上游山地林牧区、南部山前冷凉灌溉农业区、流域中游平原绿洲灌溉农业区和北部荒漠牧业区4个不同的农业生态生产区域。
根据河西地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及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结合生态脆弱性程度在地域上的空间分异规律, 将整个河西地区以流域为基本空间尺度, 以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农业生态生产区域为单元, 综合运用非生物手段、生物手段和管理手段, 对各区域的生态重建进行分类指导, 建立以当地居民为重要组分, 结构基本完整, 功能较为全面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使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良好的有效途径。
1.流域上游山地林牧区。⑴生态重建的方向。以林牧为主, 建立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放牧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以“管护为主, 积极造林, 封山育林, 因地制宜”方针抚育, 提高涵养力;山地草原要有计划地实行轮封轮牧, 以林促牧, 以牧养林;立足本地特点, 重点发展草食畜牧业;对有碍于水源的耕地, 要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牧。⑵生态重建的重点。第一, 对河西地区的水源涵养林要以管为主, 管造结合;以封为主, 封育结合, 调整林分结构, 提高林分质量, 促进林分生长;增加森林蓄积量。第二, 保护、改良天然草场, 加强草原建设, 提高草食牲畜的质量和生产性能。第三, 合理调整耕地种植结构。
2.南部山前冷凉灌溉农业区。⑴生态重建的方向。本着有利于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原则, 建立良好的半自然半人工农牧生态系统。改善灌溉条件, 改进灌溉手段和方法, 节约用水, 在提高粮食单产的前提下, 农林牧全面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 把本区建设成生态效益好、经济收益高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⑵生态重建的重点。第一, 要把粮食生产放到重要地位, 保持粮食生产稳中有增。第二, 建设优质油料的生产基地, 积极引进适宜山前地区种植的药材、瓜菜等经济作物。第三, 科学养畜, 使畜牧业生产有长足的发展。第四管好天然林, 积极营造人工林。
3.流域中游平原绿洲灌溉农业区。⑴生态重建的方向。充分发挥区内自然资源与经济优势, 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的人工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对河西地区玉米制种、小麦两大主栽作物的节水栽培、秸秆饲料化和资源化利用、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高效栽培、肉养、肉牛健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农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 构建节水灌溉、种养结合、大田设施配套、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物质能量平衡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⑵生态重建的重点。第一, 抓好水利建设,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科学开采地下水。增修扩建调蓄工程, 搞好干支渠的改建和田间配套工程, 提高工程完好率和渠系有效利用率。第二, 平整适合机械化作业土地, 改良土壤, 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第三, 针对本区土壤大部分属低氮缺磷型, 挖掘农家肥, 测土施肥, 提高肥力。第四, 本着有利于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第五, 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第六, 加快畜牧业发展, 做到农牧相结合。
4.北部荒漠牧业区。⑴生态重建的方向。应按照抢救性原则, 在有效保护原生的荒漠生态系统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沙产业, 建立知识密集型的人工农业生态系统。⑵生态重建的重点。第一, 保护好天然林, 构筑防风固沙林 (草) 网体系。实施梯次性生态网络建设工程。在北部风沙沿线, 以治理风沙、防风固沙为核心, 促进天然沙生植被的恢复, 控制沙漠边缘沙化扩大的趋势;在牧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 采取综合措施固沙、治沙, 恢复林草植被, 控制牧区的荒漠化蔓延趋势;在荒漠绿洲外围边缘地带, 搞好防护林体系建设, 增强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 荒漠草地严禁滥垦、滥牧、严重超载过牧, 根据水、土、气、温等自然资源的不同组合及草地类型和草地产草量, 确定不同的畜种畜群结构和载畜量, 分地区、季节安排牧业生产。第三, 发展沙产业。在沙区地下水位高的地带, 合理开发, 变无效蒸发为有效利用。综合开发利用沙漠戈壁, 逐步形成有地区特色的以沙产业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重建模式。
㈤河西地区生态重建的保障措施
脆弱生态环境 篇10
关键词: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AHP,3S
随着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口基数的不断攀升, 其生态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及承载能力逐年下降, 制约了该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该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可揭示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因子, 准确把握该区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因此, 对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 使该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对实现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广西边境地区指广西与越南接壤的8个县市区 (那坡县、靖西县、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东兴市、防城区) , 其地理位置为21°32′48″—22°23′30″N, 105°32′34″—108°1′30″E, 位于广西西南部,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研究区总面积为18036.8km2, 该区山地多, 平地少, 喀斯特地貌广布, 成土慢、土层薄、植被生长缓慢且群落结构比较简单。该区总人口251.46万, 其中农业人口占199.65万,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9.4%, 该区以农业为主, 对土地的依赖度高, 且宜耕地资源不足, 人均耕地面积少, 石漠化较严重, 抗自然灾害能力低, 生态环境压力大, 生态环境脆弱性明显。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包括:各县市区1:5万地形图数据, 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的LandSat7ETM影像数据与GDEM数据、广西统计信息网公布的统计数据, 各县市区的统计年鉴数据, 等等。
2.2 评价指标的选定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根据选定的指标因子,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由于该区域内部的生态类型复杂多样,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导因子亦各不相同, 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不尽相同, 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就有所不同, 因此生态环境脆弱度的评价, 需要根据区域特征和主要脆弱性因子, 兼顾可操作性, 选取关键性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因子, 再通过专家咨询、权重判读、遥感影像解译、GIS分析等方法给各指标属性赋值, 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加权平均综合评价方法对每个研究单元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 制订适合本研究区域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基础。我们从研究区的自然、人文两方面因素出发, 选择坡度、森林覆盖率、降水量、石漠化程度、农业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恩格尔系数7项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因子, 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2.1 自然指标因子。
2.2.1. 1 坡度。
在山地丘陵地区, 坡度是影响环境脆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坡度的增大, 坡面上的土壤稳定性降低, 降水时, 坡面径流加快, 水土流失加剧。当坡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很难形成连续的土壤植被。我国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因此我们选择坡度≥25°的坡地面积比率作为评价指标。这一数据主要利用ARCGIS中的3DAnalyst模块对每个评价单元的DEM进行坡度计算分析, 然后统计出坡度≥25°的坡地面积比率。
2.2.1. 2 森林覆盖率。
植被在维系生态环境系统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有涵养水源作用, 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得以利用,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土壤侵蚀强度, 加速风化成土过程。由于广西边境大部地区属喀斯特地貌, 是双层水文地质结构, 难以截留降水, 成土慢、土层薄、土被不连续等因素, 植被生长缓慢, 适生树种少, 群落结构亦简单, 本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一旦森林覆盖率低, 生态系统抵御外界的干扰和自我调控及恢复能力将降低[1], 森林覆盖率与生态环境脆弱强度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因此选择森林覆盖率作为评价指标之一。森林覆盖率的数据主要使用ERDAS IMAGINE软件对研究区的TM影像进行解译分类, 并利用GPS技术的RTK仪器到实地采点抽样检核解译分类结果的准确度。
2.2.1. 3 降水量。
水主要通过降水量、降水稳定性、蒸发与降水关系对环境的影响、径流变率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的脆弱度。为了操作方便、简化评价工作, 坚持重点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 本文选择各县气象局的降水量统计数据作为评价依据。
2.2.1. 4 石漠化程度。
石漠化是指岩溶石山区岩石裸露, 具有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石漠化的加剧, 导致土地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人畜饮水困难, 可利用耕地面积减少, 土壤肥力下降, 农业生产力低下[2], 石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标志之一。本次评价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得出该区石漠化程度面积比率, 根据石漠化面积比率分为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五个等级, 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 再进行标准化处理, 以描述该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度。
2.2.2 人文指标因子。
2.2.2. 1 农业人口密度。
农业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农业人口数。在农村地区农业人口密度可真实地反映散居在土地上并依赖土地生活的人口密度。在土地生产力相同的前提下, 农业人口密度大的地区, 相应的生态环境脆弱度就会加强。
2.2.2. 2 人均耕地面积。
广西边境地区宜耕地资源不足, 土壤肥力差, 人口承载力低。随着人口增长, 92%以上的农业人口都用柴草作为燃料, 导致负荷压力过大, 长期的乱砍滥伐和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开荒种粮,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使该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陷入了“过度开垦—土壤退化—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因此, 人均耕地面积与脆弱度有很好的负相关性。
2.2.2. 3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 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 家庭收入中 (或总支出中) 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越大, 农业人口对土地的依赖越大, 相应的环境脆弱度也就越高, 因此恩格尔系数是很有说服力的评价因子之一。
2.2.3 评价标准。
由于目前对生态环境脆弱度分级尚无统一的标准, 本次评价主要根据综合评价单元的分值确定每项指标的脆弱度等级, 把评价标准分为潜在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五个脆弱性等级。各分级标准见表1。
2.2.4评价指标数据制作、分析及标准化处理。
2.2.4.1评价指标数据制作、分析流程。根据在评价体系中选定的评价指标因子, 制作相关的森林覆盖率、坡度、年均降水量、石漠化等专题图。然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评价因子的专题图信息和年鉴资料等属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得出评价结果。为了使专题图数据之间具有良好的空间重合性, 将各专题数据进行投影变换, 采用统一的坐标系和投影系统, 投影系统为等积割圆锥投影, 即采用全国统一的中央经线105°E, 双标准纬线分别为19°N和41°N, 椭球体为KRASOVSKY椭球体。数据处理操作步骤见图1。
2.2.4.2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根据DEM提取坡度统计结果、影像图解译专题统计图和相关属性统计数据得出各评价单元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数据。见表2。
资料来源: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的2010年的Landsat-7影像数据和30m分辨率的GDEM数据、研究区各县市区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等。
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采用不同的量纲, 这给综合评价带来许多困难。为此, 需要将不同量纲的评价指标, 通过适当的变换, 化为无量纲的标准指标。我们采用线性比例变换法将各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其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如下:
先计算最好最差值元
最终标准化结果见表3。
2.3 评价模型的建立
2.3.1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我们采用层次分析 (AHP) 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为AHP) 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homas L.Sat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3], 它是把一个复杂问题表示为层次结构, 通过判断, 对备选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方法, 已在国内外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次评价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层次结构, 根据AHP要求, 结合专家打分, 构成判断矩阵, 得出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赋值结果见表4。
2.3.2使用加权平均法, 计算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根据评价体系具体情况, 将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使用比较常用并且实用的多指标加权平均综合评价法, 求出各评价单元的加权平均值。计算结果见表5。
2.4 基于ArcGIS的等级划分
采用ArcMap工具, 输入广西边境地区综合评价分值的属性数据, 按照加权平均原则, 在ArcCatalog中将存储综合评价分值的数据项, 对评价标准进行子类划分, 得出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度分级图, 见图2。
2.5 评价结果分析
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度分级结果图表明:广西边境地区8个评价单元中, 潜在脆弱区0个, 轻度脆弱区0个, 中度脆弱区5个, 重度脆弱区2个, 极度脆弱区1个。
2.5.1潜在脆弱区、轻度脆弱区的缺失, 主要是广西边境地区的森林植被条件较差, 覆盖率普遍偏低, 该区的农业人口比重大,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农民收入偏低, 92%家庭是以柴草作为燃料, 恩格尔系数大, 农业人口密度大, 人均耕地面积偏低。坡度大于25°的坡地比重大, 导致水土流失较严重, 石漠化程度较高。因此, 潜在脆弱区、轻度脆弱区的缺失是符合实际的。
2.5.2中度脆弱区, 包括那坡、龙州、凭祥、东兴、防城5个县市区, 面积8192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5.42%。这5县市区在广西边境地区中属于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5县区, 农民的人均收入在边境地区来说是比较高的, 而且森林覆盖率较高, 人均耕地面积虽然偏少, 但农业人口密度仅为102人/km2, 在广西边境地区属中等水平。同时5县区的地表起伏较大, 坡度大于25°的坡地比重较大, 导致土层浅薄, 土地生产力低下, 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大, 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属生态环境中度脆弱区。
2.5.3重度脆弱区, 包括靖西、宁明2个县, 面积7120km2, 占总面积的39.38%。这两县的成土条件较差, 坡度大于25°的坡地比重达35%, 尤其是靖西县, 达到38%, 森林覆盖率低, 只有25.7%, 生物多样性减少, 农业人口密度大, 靖西县高达174人/km2, 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大。
2.5.4极度脆弱区, 包括大新县, 该县坡度大于25°的坡地比重达32%, 年均降水量1100mm, 水土流失严重, 而且森林覆盖率严重偏低, 仅为13.2%, 农业人口密度高达118.174人/km2, 坡地的过度垦殖, 石漠化加剧, 通过对2003年及2009年该县的ETM影像进行叠置分析发现该县石漠化程度在这时间段呈不断递增的态势, 因此该县属于极度脆弱区是符合实际的。
3.结语
我们以广西边境地区8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 通过选取影响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度因子建立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3S技术对现势性较强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 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各个指标的权重, 然后应用加权平均法划分脆弱度等级, 并将结果在ArcGIS中运算体现出来。利用本次评价方法对该区生态环境脆弱进行定量评价, 划分为潜在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等5个等级。通过利用测绘仪器RTK进行实地采点抽样调查, 其结果基本符合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情况。由此可见, 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和可操作的。同时, 评价结果可为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覃小群, 蒋忠诚.广西岩溶县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地球与环境, 2005, (2) :45-51.
[2]罗为群, 蒋忠诚, 覃小群.广西平果龙何屯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23, (2) :98-102.
“脆弱”与“反脆弱”的世界 篇11
按照塔勒布的思维方式,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放置在一个三元结构中。世界上的事物按照3种分类归置在此结构中:脆弱类、强韧类和反脆弱类。“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反脆弱的事物从混乱中成长,强韧的事物并不太在意环境。”简而言之,变化或不确定性会摧毁脆弱类事物、使反脆弱类获益,但不会对强韧类产生任何影响。
他没说的是,3类之中,强韧类事物只算极个别,脆弱类是大多数,反脆弱类是少数。如何区分脆弱类与反脆弱类?“从随机事件(或一定冲击)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的就是反脆弱的,反之则是脆弱的。”因此,塔勒布整本书的目的在于教人如何和不确定性共存,并从中受益。(注意,不是教人如何成为强韧类。)
获得反脆弱性的第1个办法是,保持压力源。塔勒布的观点是,“复杂系统在被剥夺压力源的情况下(会)被削弱,甚至被扼杀。”他借用“米特拉达梯式解读法”来说明压力源的作用。在传说中,这位国王因为在流亡中持续摄入剂量不致命的有毒物质,最后竟然百毒不侵,“强韧化的道路常始于一点点的伤害。”
第2个方法是态度上对变化的拥抱。“当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因为变化往往弊大于利。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有利,那么你具有反脆弱性。”不过,接下来我们也会看到,塔勒布一方面强调要拥抱变化,另一方面,他也说,不要患上“新事物狂热症”。
第3个方法,是从错误中学习。以他的视角来看,“你的失败和成功都将向你传递信息。但是,有时只有在因为你的错误伤害到某些人后,你才会了解他们的个性—有些人在原谅我的过失时所表现出的慷慨,确实令我吃惊。”“失败者往往犯错后不内省,觉得难堪,听不得批评,试图解释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用新的信息丰富自己并开始新的历程。这些人往往视自己为‘受害者’,受制于某个大阴谋、糟糕的老板或恶劣的天气。”
获取反脆弱性的第4个方法是要区分“信号与噪声”,并避免对噪声做出过度反应。“噪声的比例是信号的200倍以上—这就是为什么爱听新闻(除了有非常重要的事发生)的人离愚蠢的人也就一步之遥了……减轻干预的最好方法就是限量供应信息,并以尽可能自然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他说。
他对那些对噪声做出过度反应的人自然也没什么好感。因为这些做出过度反应的人往往也会干预其他人。他视这些人为十足的废物。正如他对自己的一个编辑所做的描述,这名编辑絮叨地修改他的行文方式和中心立意,但却没能发现文中最明显的错误,“正如我们在过分热心的编辑身上所看到,过度干预一定与干预不足并行……事无巨细都要插手但往往却错过事情本质(自己却意识不到)的人,他们的谈话永远都不着边际、不知所云,无法切中要害。”
第5个方法塔勒布称之为“杠铃策略”,即采用处在两个极端的方式来处理事物:“做一些疯狂的事情,但在更大的决策上保持理智。阅读无用的娱乐杂志,以及经典书籍或复杂的著作,但不要读平庸的书籍。与大学生、出租车司机和园丁,或最优秀的学者交流,但不要和庸庸碌碌但野心不小的学者交流。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要么随他去,要么击垮他,但不要只是停留于口头攻击。”
第6个方法是逆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也是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的最爱。芒格的口头禅即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塔勒布引用米开朗琪罗对待雕塑的态度证明这一点:教皇问米开朗琪罗,他成为天才的奥秘在哪里,尤其是他如何雕刻出了大卫雕像,这个被视为所有杰作中的杰作的雕像。米开朗琪罗的回答是:这很简单,我只是剔除了所有不属于大卫的部分。
对逆向思维的推崇也让塔勒布对各种成功学大师们不屑一顾:“骗子是可以识别出来的,他们都会给你正向的意见,而且只有正向的建议,利用我们对所谓秘籍的轻信,听他们一说,我们顿时会觉得某些事再明白不过了,后来,在你忘了它们时,那样的感觉也随风而逝。”他的观点是,“人们是通过负向方法寻求成功,这也是进化的选择。生活的经验主要是关于我们应该避开什么事。由于采取了一小部分措施,你便能够降低个人发生意外的大部分风险。”
第7个方法是简单化,少即是多。塔勒布始终不变的态度是,事物越复杂,也就越脆弱。这也是苹果公司的成功之道。乔布斯回归苹果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做减法,要求苹果公司的产品必须一张桌子摆得下。
第8个方法是对过去和历史保持尊重,不要轻易就对过去的智慧说不。塔勒布说,现在的人类都患上了“新事物狂热症”,唯新不爱。治疗新事物狂热症,你需要“对过去保留一些尊重,对历史记录保留一些好奇,对老人的智慧保留一丝渴求。换句话说,你将被迫重视能世代流传、能幸存下来的东西。”
在塔勒布“脆弱”与“反脆弱”的世界中,也有两类人。一类人增强了脆弱性,另一类人增强了反脆弱性。后一类人是他欣赏的实干家。他认为“社会增长可能不会像亚洲模式那样,来自于平均水平的提高,而是来自于‘尾部’人数的增加,也就是少量或极少量的冒险者,他们疯狂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拥有被称为想象力的罕见能力与被称为勇气的罕见品质,同时他们也是实干派……我们之所以今天还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因为某些人在某个阶段为我们承担了风险。”
这些实干家的典型代表是创业者,“每个新创企业都是脆弱的,但这推动了整个经济反脆弱性的提高,是个人创业者的脆弱性和他们必要的高失败率成就了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为了促进进步,现代社会应该像纪念牺牲的士兵一样对待破产的创业家。”
另一部分人则是他十分讨厌的“脆弱推手”。脆弱推手指的是那些有能力影响事物,但却不需要为结果承担责任的人。举例而言,列在塔勒布脆弱推手名单上的有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也有《纽约时报》著名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社会最大的脆弱性制造者和最大的危机制造者,正是那些置身事外,不承担后果的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成功的胡说八道者、成功的伪哲学家、成功的评论员、成功的顾问、成功的说客,或成功的商学院教授,而他们根本不承担个人风险。”
读这本书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可能让读者变成像塔勒布一样挑剔的评论者。这种时候,读者需要告诫自己:我可没有通过做空美国股市而发大财啊—塔勒布评价自己此举时说,有钱的最大好处是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对有钱人表示不屑。在没钱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暂缓以挑剔眼光看待他人为好。
川西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篇12
(一)生态脆弱区的界定
对于生态脆弱区(Ecotone)这一概念,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理解:Gose.J.R认为生态脆弱区是指自然与人类活动相结合造成的环境退化、景观变坏、土地生产力下降及土地资源丧失的地带[1]。从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方面,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空间可表达为城乡交接带、干湿交替带、农牧交错带、水陆交界带、森林边缘带、沙漠边缘带、梯度连接带及地貌板块接触带等[2]。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范围也不完全与生态交错带重合,而是从属于生态交错带,是其中最不稳定而又最敏感的部分[1]。从生态系统的定位角度看,生态脆弱区是指对环境因素改变的反应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小的生态环境系统,与Ecotone所认定的生态交错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2008 年《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指出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虽然不同的学者以及纲领性的文件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但上述概念都包含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敏感性与不稳定性,其抗外界干扰能力低、自身稳定性。生态环境及资源较易遭受破坏。其二是生态脆弱区内的人地矛盾关系,脆弱生态区与社会经济条件紧密联系,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脆弱性不仅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和对外界干扰反应的敏感上,还反映在脆弱生态区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支撑能力比较弱这一方面,这种支撑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它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系统的稳定能力、缓冲能力、自然降解能力、抗逆能力和修复能力所能承受的社会经济影响低下[4]。
(二)旅游资源特征
川西生态脆弱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是中国三级大地形中由二级阶梯向一级阶梯陡起的大转折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地质地貌构造环境,区域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有雪山、奇峰、冰峰等山体景观;有着湖泊、大江、瀑布、温泉等水体景观;有着濒危动植物、孑遗生物、奇花异草等珍惜的动植物资源。同时,川西生态脆弱区还是汉、藏、羌、彝、回等族文化的交汇带。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多民族长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了迷人的民族风情。尤其是在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而神秘的人文现象,如川西高原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等。川西生态脆弱区还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在此留下许多革命文物和遗址[5]。川西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且分布集中,区域内景观类型较为多样,景区景点享有盛名。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沟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的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研究中心———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有黄河第一湾及若尔盖大草原等草甸风光;有贡嘎山、四姑娘山、雪宝顶等多座对外开放的登山区;有冰川奇观、举世罕见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有现今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东方女儿国泸沽湖风景名胜等[6]。
二、川西地区旅游资源脆弱性特征表现
(一)对游客的承载能力有限
川西地区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并且极具魅力,但是有具有不可再生性,超出景区环境容量的游客数量对景区资源的破坏程度是相当大的,有些甚至是难以修复的。川西地区的很多旅游景观,例如,九寨沟、黄龙等景区具有明显季节性限制,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剧增给生态旅游系统带来巨大的承载压力,对当地的旅游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一直在进行游客数量监测的九寨沟景区在今年十.一黄金周由于散客激增导致的游客滞留事件,无疑是对此类生态旅游地区环境脆弱性的一个集中体现。
(二)生态系统极易遭受破坏
从构成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各要素来看,其本身就极易遭受破坏。在川西地区的植被基带为针阔叶混交林,至上依次为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植被,这些植被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功能有限;川西地区土壤的具有质地松脆,极易风化侵蚀等特点,故水土流失严重;川西地区还缺乏大型水库和湖泊,生态调节能力极为受限。但很多游客正是被其原生态的旅游资源所吸引,许多徒步旅行、骑马、露营等活动在川西地区比较盛行,这些活动对植被的践踏,导致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轻则会降低植被生长量、覆盖的面积。重则会导致植物种群以及群落减少、品种改变。同时践踏也会破坏土壤的腐殖质层,甚至破坏土体中的矿物质,使土壤容易受风、雨水的侵蚀,降低土壤厚度和渗透力,易产生水土流失。
(三)自然灾害对频发
川西地区常年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自然灾害的类型多、分布广。该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地震带和泥石流和崩塌滑坡灾害多发区,是全国暴雨多发区,其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省面积的45.91%。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川西地区的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都很大。例如,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很多风景名胜区的资源遭受破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多年重建也未能恢复如初。再如,海螺沟以奇特的低海拔海洋性现代山谷冰川,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融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而引人注目,但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也时常威胁着景区的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遵循“绿色开发”、循环利用原则,在宏观上制定合适的环境维护、绿色营销、生态技能等制度,从代际公平、区内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均衡等方面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微观上制定较高的环保标准。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为规范、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位于川西地区的九寨沟和黄龙两个保护区正式通过了国际级绿色环球21 的评审[7]。旅游管理部门还应进行严格监管,对缺乏科学论证的设备、技术及缺乏高素质旅游规划人才的资源开发项目进行严格控制,扶持优秀的旅游资源规划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二)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政策约束和生态环境教育
旅游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目前,生态脆弱区环境破坏较多的大多是人为的因素。例如,很多生态脆弱区的景区管理者或经营者为吸引或招揽游客,在景区内兴建各类宾馆、饭店、度假村、商店及娱乐场[8]。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垃圾等对本省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由于生态旅游一般离城镇较远,购物不方便,旅游者在进入生态旅游景区游览观光过程中通常携带许多软硬纸质、塑料包装及金属易拉罐装等简便食品与饮料,其餐饮后不能理性丢放极易污染水源植被等,再加上生态旅游区山深林密、道路崎岖,人为造成了固体废弃物难以收集、清扫及外运处置处理。特别是游客将生活垃圾丢弃在山沟、峡谷、天堑等人们难以清理之处,其对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环境影响极大。因此,亟需制定相应的政策、条款对对生态脆弱区的经营管理者及旅游者进行约束是进行可持续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2013 年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就有专门针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景区客流量等方面的条文。给相关的旅游参与者以约束,并引起了国民的重视。今后,在对生态脆弱区的开发中,应进一步对相关人员加强环境教育,让经营管理者能理性的利用自然环境,旅游者能增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