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

2024-10-19

环境生态(精选12篇)

环境生态 篇1

生命四要素是:空气、阳光、水 和绿色大地 (生气) ;空气、阳光形成风, 在空中无形又难以捉摸的是风;而绿地、土壤在地面;有形又变化无端的是水, 风和水形成了环境生态。

从卫星观察图显示, 从中国东部向西蔓延到中东、非洲形成了一条雾霾污染带, 而最为严重的是中国, 北京又首当其冲。水系污染几乎90%的河流不能达标, 北京也不例外, 空气、阳光、水、绿色已经成为中国, 尤其是北京的严重生态问题。

城市的环境生态有三大 成因 , 即能源、三污和资源。持续、可不断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又不污染人类生态环境的能源;废物、废水、废气的利用和处理;资源特别是粮源和水源以及各类物质的物尽其用。城市要做到能源自给、三废自消、资源再生, 还要进一步社区做到自给、自消、再生, 这才是21世纪的环境生态, 不给别人或他地找麻烦, 社会和谐。

北京的能源、水源是解决环境生态的关键, 北京发展持续不断再生能源有其特殊的优势和特点, 虽然有风天气不多, 但海拔1000米以上的天空具有固定的气流形成的风速, 风量是可以利用发电。措施是利用山区地形地貌海拔在1000米的西部、北部山区建设大型风能能源基地。结合聚合的太阳能装置建成双向能量基地, 供应城市工业用电。社区生活用电消费则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催生“家庭发电站”, 光伏发电是绿色清洁、无污染的能源项目, 光伏发电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基于此技术诞生的“家庭发电论”正方兴未艾, 利用地热能为居民采暖、空调提供能源, 我设计院已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大学北京研究生院作出了范例。

北京的水源不足, 原计划南水北调, 预期到2020年可供1800万人口用量, 但到2013年底, 城市人口已 超2200万, 杯水车薪, 目前要靠抽取地下水供应。地下水是“子孙水”, 用竭了如何向子孙交代?

引黄工程可另开一条新 路线 , 即从万家寨水利枢纽大坝上引水, 错开时间差在丰水季节, 形经清水河过杀虎口, 用泵只需提水200米高, 注入桑干河谷后, 顺势一泄千里, 将重现“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人造胜境。这个调水工程将不再需要穿山166公里。新路线只需明铺管道长度约为130公里, 而且从山西左云县起就能千里自流, 自流过程中完全不用电力。同时, 沿途水流有1000米的落差势能, 均可用来蓄水发电, 返还提水200米用的电能之外, 还有500米落差势能可以用来发电。可建几个水库和水力发电站。

返北京古来的水面、河流和湿地, 还进一步扩大流量、流域和面积, 在京西北一带沿永定河、温榆河、沙河、清河、万泉河、潮白河, 在海淀、昌平、延庆一带形成大水面、大河流、大湿地, 大大改观北京“风”、“水”、“土”状况, 自然将改变大气流, 对气候和天空起决定性的改变, 体现世界名城首都的“水情”与“风貌”。

山区大面积风能使“引风下行”。辽阔江湖水面“水生风起”, 西部生态区和东部繁华区, 空间西凉东热, 使城市上空形成上下东西对流。众所周知北京的雾霾在4—5级风吹拂即 驱而散之, 露出蓝天, 可惜借不来这个“东风”, 利用自然环境借来东风雾霾消散, 迎来空气、阳光、水、绿地, 环境生态的大改观, 应该乐此不疲吧!

环境生态 篇2

2015年4月出台的“水十条”里面对农村的水污染治理提出“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以及“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要求,对农村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处理以及河道治理都提出了明确整治要求。对于农村水污染的治理,我觉得现阶段的开展进度以及管理效果是不乐观的。

第一,农村污水排放的不确定性。农村污水处理的一大难点就在于管理的难度大。在农村没有像城镇一样的规划布局,居民的住房、养殖、种植区域相互交错,零散分布,而污水的排放渠道大部分是年代久远,有些是直接将污水排放至就近河道里面,有些是将污水由各点输送到面,直接导致面源污染。因此,在确定污水的排放源头方面的工作难度就已经很高了。并且,农村的排水渠道并没有区分雨水、生活污水、养殖废水以及灌溉出水的不同,往往都是同一管道排放所有污水。各类污水的无序排放、排水管道的落后与分散造成了污水排放的不确定性,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普查与记录。

第二,污水集中的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在给排水管道的建设方面,相比城镇的市政管道系统,农村的污水收集排放系统的建设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纸面上。要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必先对农村污水进行集中,铺设污水管网。在广东,农村大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地势的条件差异使管网建设的难度增大,加上污水排放的分散性和污水总量小的特征,无论是铺设管网统一收集污水还是设置多个污水处理设施分开处理都是成本较高的。

第三,农村环境管理的难度高。在这方面,我觉得农村的环保意识相较城镇要比较淡薄,相关的环保技术的应用少,并且农村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落后,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增加了环境管理的难度。梅州某地的农村垃圾集中点的设置与完善的工作是在2009年左右才开始的,垃圾的分类意识方面的缺乏是普遍性的。在农村,对于秸秆和其他农作物肥料的处理还停留在焚烧堆肥的阶段,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农村地区尚未连接自来水管道或洁净水管道,生活用水的卫生状况堪忧。

环境生态 篇3

如今,这片土地迎来“贵人”相助。近日,希捷科技宣布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通古淖尔启动“希捷内蒙古阿拉善生态示范林”项目。该项活动旨在倡议公众与企业共同关注生态建设,并自觉加入到植树造林、保护地球、倡导低碳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行动中来。

这家专注于存储技术的企业,一边构建生存和发展的“存储生态”,一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两种生态的结合,让希捷科技成为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企业。

希捷科技启动的该项目将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人工种植梭梭1000余亩,改善该地区的荒漠化程度,扩大绿化面积。梭梭是一种固定沙漠能力极强的灌木,在减缓沙尘暴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上述项目将在阿拉善的沙漠化治理、提升植被覆盖率,以及整个中国的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积极意义。此外,1000亩梭梭的种植及护理还将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扶贫脱困做出一定贡献。

“近年来,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局部地段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目前贺兰山53万亩天然次生林、1500万亩梭梭林、额济纳45万亩胡杨林是阿拉善盟重要的生态屏障。但阿拉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任务依然非常艰巨,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阿拉善行署副秘书长刘宏认为,阿拉善盟及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对于维持中国整体生态平衡具有关键性作用,国家非常关心阿拉善沙漠化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

“该项目致力于改善阿拉善地区荒漠化进程以及维护整个中国的生态平衡,得到了内蒙当地政府以及各个企业的支持。希捷科技多年来积极支持参与我国的公益事业,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带了好头,树立了榜样。”中国绿化基金会企业合作处副处长黄红表示,通过希捷科技的行动和倡议,一定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绿化事业中来。

环境生态 篇4

1 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前提-“良法之治”

改革开放30年来, 生态环境立法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 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环境法体系。但是, 就在生态环境立法发展最为迅速的年代里, 自然资源破坏却日趋严重。引起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破坏的原因固然有很多, 但当初在“摸着石头过河”、“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指导下, 生态环境立法自身尚存在诸多缺陷, 已严重影响到实施的效果。完善生态环境立法主要应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1 生态环境立法的价值合理性-确立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由于立法时所处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殊的时代背景, 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现行《环保法》第1条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为一项立法目的。从理论上来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 在实践中, 经济增长的数据已成为“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同时也是考核各级官员“政迹”的关键标准。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有很多, 在计划经济年代基本上走得是通过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条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靠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的所谓“经济发展”和“繁荣”是虚幻的, 最终是得不偿失的。

由于在《环保法》立法时可持续发展尚未为国人所普遍认同, 故未能成为《环保法》的立法目的。在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破坏日趋严重的今天, 及时修正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使生态环境立法紧跟国际步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 提升生态环境法的品性, 促进生态文明的快速发展, 无论是对执法还是对人民群众的守法及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1.2 生态环境立法的工具合理性-整合现行环境资源立法

对法律来说, “法律将容忍事实上的困难, 而不能容忍不一致性和逻辑的缺陷”, 因此必须对现行生态环境立法加以重新整合。

1.2.1 注重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保持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本身的和谐一致。

目前, 虽然已制定了众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是却并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环保法》地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环保法》与其他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处于同一立法层次,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无法起到基本法的统领作用。其次, 从内容上来讲, 虽然现行《环保法》在立法体例上包括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两大内容, 但由于种种原因, 环保基本法却基本上是一部污染防治法, 并没有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因此无法适应自然资源综合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缺乏对自然环境污染的全面控制和资源整体保护, 形成了分部门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 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重重。例如, 按照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 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等众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 其职能根本无法落实。为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当务之急是必须对现行的《环保法》重新进行修订。重新修订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a.增加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等内容, 名称上可更名为《环境资源法》。b.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突出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 使环保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在制定、执行有关决策时互相协调, 有效防止部门之间的冲突。

1.2.2 注重生态环境立法的现实性, 使所立之法具有可操作性, 实践中能够顺利实施。

在生态环境立法中, 有关法律规定缺乏操作性的现象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首先, 一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抽象, 实践中难以把握。例如《环保法》第29条规定,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 限期治理”, 但对于“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规定, 实践中难以把握。其他的一些如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控制制度、集中控制制度的适用范围更是充满了弹性, 增加了落实的难度。其次, 立法中缺乏程序性规范。因为没有明确、合理、完备的实施方式和途径, 环保实体法中的内容便无法落实, 其效力便无法得到保障, 其中规定的权利、义务也便成了空中楼阁。因此, 在整合现行生态环境立法时应注意对其中原则性的规定予以细化, 以便于在实践中操作。

1.2.3 消除现行生态环境立法中法律规定互相矛盾冲突的现象。

现行生态环境立法中, 存在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法律规定之间常常自相矛盾。例如《环保法》第37条规定, “未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 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安装使用, 并处以罚款”。从该条文的表述来看, 如果排污单位没有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 其超标排放污染物行为并非违法。但是, 依据《标准化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而“强制性标准, 必须执行”。在整合现行生态环境立法时必须尽力消除法律规定互相矛盾冲突的现象, 以维护法律规定的统一性, 便于法律的实施, 进而维护法律的尊严。

2 生态环境法治的核心-“普遍守法”

“良法之治”仅是生态环境法治的前提, 实现了“良法之治”也仅是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第一步。“邦国虽有良法, 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 依然不能法治”, 对生态环境法治来说, 其最终实现的标志是“普遍守法”的形成。具体而言, “普遍守法”又包括执法和守法两个环节。

2.1“普遍守法”的关键-严格生态环境执法当前, 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存在普遍不力的情况。

一些综合经济部门及其领导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的角度出发, 没有坚持“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基本原则, 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重开发, 轻保护”、“先污染, 后治理”的传统发展的道路。“法治的基本原则必须是官方行为与法律的一致, 没有这一原则, 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生态环境执法中的执法不力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破坏愈演愈烈的恶果, 而且还严重损害了法律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动摇了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因为民众如果从经验中得出连政府都带头不守法的法律经验, 将会从根本上动摇他们关于法律的信念, 甚至使人们失去对法律的信心, 更不必说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了。

应进一步完善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各政党、各人民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督, 以切实保障环境执法依法进行。此外, 为保证严格执法的实现, 在立法确立生态环境法律中有关规定的实施主管部门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不能主观意想, 要切实考虑该部门是否适合行使主管职能, 在制度设计时充分地考虑到“制度防恶”, 从源头上杜绝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产生。

2.2“普遍守法”的根本-公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养成

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 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 这是不可能的。针对生态环境法的实施状况而发, 生态环境法的实施现状告诉我们, 如果没有公众的普遍守法意识, 如果公众还继续把生态环境法看作是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的“软法”, 那么, 再完备的生态环境立法也仅仅是纸面上的东西, 而绝不可能隽刻在公众的心里和落实到他们的自觉行动中。对公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培养, 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无疑是一条十分必要的途径。但是针对民众普遍不了解不关注环境法及环境问题的现状, 大力扩展公众的环境权对提高公众的环境守法意识来说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实体法上公民环境权的确立和程序法上类似“公民诉讼”制度的建立, 才能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利益, 并进而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保护包括受害者在内的公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环境权益, 使人们对切身利益的保护与改善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 进而将环境守法内化为一种自觉性。唯如此, 生态环境的法治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因为, “法律只有在受到信任, 并且因而并不要求强制力制裁的时候, 才是有效的”。

环境生态类专业简介 篇5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9级环境生态类招生简介

资源环境学院按环境生态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分别进入“光炯创新实验班”和普通班学习,在前2年完成环境生态大类课程结构体系中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学习。后2年学院根据国家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志愿情况分专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7个专业中可选择到环境生态大类中1个专业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授予相应学士学位。7个专业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学、土地资源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具体要求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具备环境生态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环境工程、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利、水文、水土保持、林业、园林、测绘、规划、估价、城建、遥感等部门或企业从事规划设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具体要求:

(一)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地学,化学,生物学,农学基础,接受到土壤学,植物营养与施肥,资源调查与信息管理,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土壤工程技术,环境质量评价,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及进行区域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环境科学专业

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环境工程专业

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外语、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要求学生掌握水土流失及荒漠化发生发展规律;水土资源综合调查及评价方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原理和方法;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方法;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及其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程序;具备应用3S技术进行水土保持信息管理和分析的能力;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五)林学专业

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学、生态学、森林土壤学、树木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包括经济林栽培)、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特副产品开发利用等基础理论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森林培育、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与管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林特副产品开发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从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与管理、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等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要求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技术、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资源调查、利用规划、估价、整理与复垦、测绘、遥感监测及GIS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土地资源管理及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

(七)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要求学生能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有关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洪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与设计、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水法、水资源、水环境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分析、设计方法。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80学分

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2.环境科学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3.环境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5.林学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6.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7.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学科大类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生化、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学基础、CAD、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经济管理学原理。

环境生态 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生态;经济损失;评估;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公共事业的建设也十分重视,公路建设工程越来越普遍,改善了许多地区的交通状况,也为许多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保障。但是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如在建设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气候、地理条件、管理水平、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带来了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损失,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工程的成本。建设单位一般仅仅评估直接经济损失,并计算出数额,对于无形的环境因素经济损失却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估算,具有有一定的片面性,且估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1]。对于该类型的经济损失的评估及计算为管理者控制工程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对其影响因素、评估和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公路环境生态经济损失的影响因素

对公路环境生态经济损失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根据公路工程的运营方式,主要影响因素为包括两个部分,即社会环境因素及自然环境因素。

1.1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涵盖了许多小的方面,如管理因素,包括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选用的材料质量高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公路的使用状态、交通量等;经济水平因素,包括利率的变化、原材料的价格浮动、税率的调整等;外部政策因素;包括国家对于该类工程项目的管制、法律体制的完善,政治局势稳定等;技术水平因素,包括施工人员技术、设计者的职业素养;人口因素,如施工人员的身体素质、思想觉悟、工作态度等[2]。

1.2自然因素

自然方面的因素均较为简单,包括地质发育状态、水文环境、土壤性质、环境质量、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洪涝、泥石流等。基本上大部分是属于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

2.环境生态经济损失评估流程及各种计算方法

各种因素的村相互作用下,使公路交通建设受到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对其的评估及计算具有价位重要的意义,一般的计算流程为先对生态环境资源被破坏的量进行定性及定量,包括资源破坏的数量、波及的范围、破坏程度等,并进一步确认环境的各个要素及其功能损失之间的逻辑关系,制定出相关的损失科目。在根据科目中各个项目的作用、功能,分析其经济价值,最后将各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出损失的总数。

对于该类损失的计算方法十分丰富,应按照公路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种:①市场价值法 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生态环境当做生产要素进行分析。由于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导致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下降,因此极大的影响到了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利润空间,再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检测经济效益的变化,从而进一步的衡量经济损失的大小;②替代市场价值法 该计算方式适用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没有造成产出商品及劳务产品的直接价值变化,但是对其性质等同的替代品或者补充物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冲击较大的情况,即能够分局市场的信息,间接的计算出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③防护费用法 当环境受到破坏或者污染时,建设人员会针对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或者治理,在该过程中势必会消耗一定的物资、财力、劳务等,对该项消耗的经济价值进行计算即为防护费用法;④机会成本法 在对于自然资源的进行利用可以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其范围相对较为狭窄,集中于较为稀缺的资源,在对其进行利用前前,应制定出多种方案,综合和项因素分析后,选用最为合理的方案,产生的最大经济效益,即为机会成本[3];⑤调查评价法 如果评估过程中,相关数据较为缺乏,则可以向该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咨询,了解相关环境资源的价值或者环境保护措施的效益;⑥恢复费用法 对于已经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作业,估算出该项恢复工程所需的成本费用,即为恢复费用法。在该及计算过程中,环境的收益为负数。该方式适用于环境损失没有市场价格可以进行补充或者替代的情况;⑦影子工程法 该方式是在恢复费用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后,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建造出与之功能相等的其他设施或者项目,代替原有的环境功能,根据在该过程中消耗的成本,进一步估算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在环境经济学的理念下,一般将公路生态环境经济损失的计算当做环境质量受到损坏的费用与环境本身功能产生效应的对应关系。先将环境各个项目实际受到的损害的进行货币化的等价计算,并将各个项目全部相加,计算出总体经济损失数量。计算公式表示为::C环境=∑Ci,该公式中C环境表示公路生态环境的经济损失数量,Ci则表示各个受到损害环境项目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4]。

3.减少经济损失的相关措施

对于该类经济损失,有一部分情况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因此需要做好建立紧急情况应对机制,该机制应具备可操作性、时效性、周密性、科学性的特点,并反复进行演练,注意機制运转时各个方面的衔接,发现问题或者缺陷,及时解决或者改善。完善的公路应急机制能够有效的保障公路的畅通,维持其基本道路功能。应预先对天气进行实时预报,提前做好公路的相关养护工作,将公路封锁的时间减少到最短。如果出现道路损毁,根据应急机制方案,将人力资源、物资等合理、有序的进行调度及分配,先及时抢修道路,快速的将其疏通,避免交通拥堵,为减少财产损失提供交通条件的保障,也能为拯救生命赢得时间。当地的消防官兵、武警官兵、公安部门、医院、气象站等部分,应进行联动演习,各个部门之间充分沟通,合理统筹安排人员极其工作范围,使之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反应,互相配合,有条不紊的进行严密的联合行动,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5]。

4.总结

交通状况的重要性及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在现实状况下已经被证实。现代公路的建设也是国家十分重视的,关系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项目,从眼前利益来看,公路交通的确十分重要,但是从长远开,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其发挥经济效益的因素,如片面重视工程的进度,肆意破坏公路工程周围的环境,施工产生的垃圾不及时处理,施工完毕后不进行相关的善后工作等,对环境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环境恶化也会出现一些灾害,影响到公路工程的建设或者使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的公路工程环境损失及间接的环境要素损失。对其的准确评估及计算,对于工程管理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也可以根据该结果分析出现损失的原因,建立健全公路应急机制,尽量减少该类因素带来的损失,也对实施环境保护的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明昌,田宗礼,徐树田,任锋.高速公路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09(09):

[2]原长青.公路环境生态经济损失评估及思考[J].西南公路.2009,23(01):137-138.

[3]张谨帆,王海峰,徐培军.公路工程环境经济损失风险多级变权模糊评价[J].山西建筑.2009,35(34):299-300.

[4]任敬叶.关于公路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0):78-79.

[5]张圣忠,吴群琪,李倩.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价值评估[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03):68-71.

矿石环境生态修复对策措施探讨 篇7

矿石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自然资源, 是工业、农业、能源等发展的原材料, 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具有难以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矿石资源的开发面积、规模与日俱增, 国民经济日益提高。 但与此同时, 矿石资源的开发, 特别是盲目开采, 不合理的利用, 给矿石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产生水域、大气、土地污染以及植被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并诱发各种地质灾害, 严重影响到人们生存的环境质量, 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 矿石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 亟需采取相应的治理手段对矿石环境进行恢复。只有保护好、治理好矿石环境, 协调好矿石环境与矿石开采的关系, 才能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矿石资源可持续利用双赢的局面。

1矿石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

1. 1矿石开采“三废”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我国矿石开采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有选矿、冶炼废水、矿坑水和尾矿池水等, 其中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业的废水主要为酸性, 含有诸如砷、锌、镉、氰化物、汞、六价铬等大量有毒、有害元素, 还包括COD、BOD5及悬浮物等, 大量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随意排放, 严重污染土壤和地表水体; 排放的矿渣同样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 使矿区周边土壤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 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硫化物、CO、氮氧化物, 极易形成酸雨, 破坏植被, 对生态环境构成影响。此外, 粉尘也是一大危害, 对周边群众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据调查, 河南省的一些有色金属矿山周围居民区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超标高达十倍甚至几十倍。

1. 2矿石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影响程度大、造成损失严重, 是地质灾害高发国家之一。其中以矿山地质灾害为主, 追其原因主要是因人类不合理开采矿山而引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我国的矿业开采规模大, 加之开采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 致使矿石开采的周边环境加速恶化。在矿业活动, 特别是露天开采, 严重破坏了植被和山坡土体, 产生的矿业废石、废渣等其它矿山垃圾极易促使矿山水土流失。在水土流失的环境下遇到强烈降雨会让采场中表层松散的坡积物强烈侵蚀, 造成斜坡失去稳定, 表层坡积物产生重力下滑, 容易引起坍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如2013年3月, 位于中国黄金集团华泰龙公司甲玛矿区内的西藏拉萨普朗沟泽日山发生山体滑坡, 塌方长3 km, 塌方量约200余万方, 使道路及生产、生活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并且有83人丧生, 损失惨重。甘肃省陇南因乱采铅锌矿等原因引起的滑坡体12 135处, 滑坡分布面积达9 067 km2。 由此可见, 因矿石开采所引起的地质灾害后果严重。

1. 3侵占土地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因矿石开采破坏土地面积累计达586万hm2, 占用草地面积为26. 3万hm2, 破坏的森林面积达106万hm2, 破坏耕地约157万hm2, 现在仍然以每年4万hm2的速度递增。其中我国露天采矿场每年剥离岩土约2. 2 ~ 2. 6亿t, 破坏土地面积约占矿石开采破坏土地面积总量的27% 左右。 露天矿坑及采矿堆土场侵占了大面积的农田和山林。通过对28个重点露天开采的调查显示, 仅堆土场的占地总面积就大于6. 7万亩。露天开采不仅侵占了大面积山林和农田,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本稳定茂盛的植被和土壤,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民以食为天”, 土地是人民的最后底线, 没了土地就没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矿石开采侵占了大量的土地, 如不再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理将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矿石环境生态修复对策

生态修复[1]是指通过减轻负荷压力, 停止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 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及组织能力使其向正常有序发展的方向进行演化, 或者根据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 配以人工措施, 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而逐步恢复, 主要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 或是由于自然突变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目前, 我国对矿石开采环境修复治理主要通过体制、机制政策制定的政策约束以及回填、绿化工程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修复的目的, 这种治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矿石开采方式和开采强度的约束, 但我国矿石开采环境多样化, 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治理矿石开采对环境产生的破坏。综合全球对矿石开采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各国提出了不同的矿石环境生态修复对策,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 1受损农地修复

通过矿石环境治理研究区的生态修复方式分析, 提出了生态修复措施主要有土地复垦技术措施、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土地复垦技术措施[2]包括表层腐殖质土的剥离与堆放、挡土坝、拦渣坝、导洪排水、土地平整与腐殖质土回填等。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措施[3]包括生态植被袋法、客土吹附法、三维植被网法、液压喷播法和厚层基材法等。

我国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总量仅为13. 5% , 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因此我国山区农业用地非常宝贵, 受矿石开采损毁和破坏的农业用地重新利用是很有必要的。当前因矿石开采而形成的塌陷坑、裂缝、山体滑坡给山区梯田地和坡耕地的耕作操作带来严重影响, 部分田地还存在漏水漏肥现象, 对其修复和改造的主要措施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处理, 从根本上减少水土流失, 保存土壤养分。

2. 2废弃矿业资源再开发

矿石开采关闭后留下的岩石堆、机械设备和采矿留下的典型地貌等, 是一些非常重要的资源。这些废弃矿业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科研、审美及市场价值。对这类具有历史代表性的矿山遗产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回顾过去, 各国在废弃矿业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的措施, 主要包括: 矿井水净化作灌溉水和景观用水、歼石堆充填塌陷坑和矿业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等。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美国丹佛州市将附近废弃采矿遗迹地改建为观光旅游的景点, 改建后慢慢的发展成了一个旅游城市。这样的案例在我国也有, 如我国浙江绍兴东湖风景区, 该景区在汉代是一个开采建筑用材的青石采石场, 经过长年累月的开凿及大自然的风吹雨淋, 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峭壁和深邃的水塘, 在精心的设计、改造、维护下, 原本的废弃矿山蜕变成了山水交融、洞窍盘错的风景旅游胜地。

2. 3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

地质灾害防治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 主要针对泥石流、滑坡、塌陷 ( 沉陷) 等因矿石开采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我国矿区地质灾害频发, 主要是因为对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不到位, 目前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边坡治理、植被再造等。工程措施[5]是一种有效预防泥石流发生的治理手段, 采用排导沟、护坡和挡墙等相结合的治理方法, 可以有效地稳定沟床和坡面物质, 防止泥石流的发生。生物措施是一种从根本上治理泥石流形成的手段, 它应用了科学的方法在矿区进行植树种草。在矿区植树种草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 对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明显的效果。在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面必须有效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 两者双管齐下才能更有效的对地质灾害起到防治作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铜锌矿松兰老矿区曾经还是千疮百孔的地灾隐患点, 通过积极开展地质环境治理, 有效消除地灾隐患, 现在已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 道路对面挡土墙的斜坡上绿树成荫。

2. 4生态景观重建

生态景观重建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山区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之一。生态景观重建引入生态观, 对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平衡建设作长远考虑, 包括有关生态环境和景观再建的所有技术方法, 是一个客观的、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矿区废弃地生态景观建设在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础上追求生态、社会和经济三者相协调发展的整体效益。矿山废弃地生态景观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和措施[6]: 塌陷坑的填充平整、裂缝的修补、岩石堆污染治理及其外形修复和绿化、坡耕地平整、陡荒坡地绿化、人文景观的挖掘与修缮、梯田水利建设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三河通过削山石、填采坑的方式, 去高填低, 填平后再覆土80 cm, 将深达百米的矿坑, 整治为1000亩的“方田式+ 梯田式”苹果园。探索出矿山环境治理与山地开发相结合的新模式, 实现矿山环境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赢。鸡西市将恒山区红旗湖矿山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 并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 治理成为环境幽雅、景色秀丽的风景游览区, 恢复了原有古朴的自然生态风光。

2. 5合理开发和保护未利用矿区废弃地

矿区废弃地是指在采矿过程中因矿石开采受到污染, 不经过处理就不能使用的土地。大体分为4类: 1矿石开采完后留下的采空区和塌陷区形成的采矿废弃地, 这些废弃地往往形成深坑, 有的常年积水, 有的形成湿地。2由剥离的表土、开采的废石以及品位低的矿石堆积而成的废石堆砌废地。这类废弃物的粒径大, 在短期内难以自行风化, 且废石堆弃地空隙大, 持水性较差。3开采出的矿石经选矿后产生的尾矿堆积形成的尾矿废弃地。尾矿一般都含有一些有价值的成分, 是潜在的矿产资源, 但同时往往含有如氰化物和重金属有毒有害元素。 4采矿作业面、机械设备、配套建筑物以及交通道路等所占用后废弃的土地[4]。

从土地生态学角度分析, 未进行利用的矿山废弃地的土地资源没有完全处于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因此保护土地资源不能只是简单的不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而是注重土地资源的开发是否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 是否有利于维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 并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目前, 主要措施有: 对矿山废弃地天然林地区的荒地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能够开发为农业用地的开发为农业用地及有旅游用途的荒地的适度开发。总之, 结合矿区自身优越条件、社会和文化资源, 因地制宜, 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矿区废弃地。

3结语

目前, 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 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原材料和能源的高消耗来实现, 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所以我国矿石开采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和国外同类相比高出约1 ~ 2倍, 特别是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文章在全面分析矿石开采可能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对前人在矿区受损农地修复、废弃矿业资源开发、地质灾害治理、 废弃地再利用、生态景观重建方面的措施进行总结归纳, 得出对矿区治理的具体方法措施。但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任务仍然艰巨, 在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的同时还必须加大对矿石非法开采的惩治力度, 严格监督管理, 创新体制机制, 采取有效措施等, 切实保护好矿山资源, 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最大效益。

摘要:矿石开采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影响。对矿区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对不同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 主要包括矿区受损农地修复、废弃矿业资源开发、地质灾害治理、废弃地再利用、生态景观重建。

关键词:矿石,环境问题,生态修复,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仇杰, 郭西军, 夏晨光.浅议人工辅助加速黑河尾闾东居沿海周边生态恢复问题[J].设计与研究, 2010 (10) .

[2]贺亮.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10.

[3]赵方莹, 徐邦敬.采石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模式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8) .

[4]姚国证, 杨婷婷.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4) .

[5]胡茂焱.地质灾害与治理技术[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2.

环境生态 篇8

近年来,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强度开发利用、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一) 农业资源逐渐减少和退化

我国虽然国土辽阔, 但人均耕地面积很少, 且耕地质量不断衰退。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分布也极不均衡, 人均占有量少, 且受污染严重。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森林覆盖率仅为13.4%, 远远低于能够维持良性循环的指标, 影响了其生态功能的发挥。草原生态目前仍呈“局部改善, 总体恶化”的趋势。

(二) 农村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

随着“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 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 乡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在逐年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绝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 成为农村内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等大量使用, 加上畜禽粪便没有经过处理, 进入了环境, 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这些都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如上所述,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种类繁多, 分布面广, 治理难度大, 它已不是农民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早重视, 防范和治理, 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生态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摆上重要位置,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调整控制污染, 制订政策, 研究措施, 落实目标责任, 促使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实现良性循环。

(一)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所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有的则是由于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例如乡镇企业发展中, 什么经济效益高就建什么厂, 不管对环境的影响和人体的危害, 农业生产中不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所造成的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因此, 不仅应对农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 而且应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和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 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认识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使公众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广泛和严重的威胁;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提倡文明生活方式, 逐步营造一种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荣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耻的社会氛围, 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奠定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 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

为了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应积极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为此, 要正确运用生态学原理, 尽力避免或淘汰那些有害于生态平衡和良好环境的农业措施, 以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实际要求, 建立各具特色的持续平衡的农业生态体系, 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 探索最少投入、最大产出的各种构成模式, 提高综合效益, 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逐步对主要农业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并形成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 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值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使有限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使可再生效益获得更多的增值。

(三) 健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

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或者即使产生也可以采取治理措施把问题减少到最小限度, 需要政府建立健全与农村生态环保有关的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设计, 在宏观政策层面做到有的放矢。首先, 要逐步推动环保机构向农村延伸, 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制定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体系, 加强农村环境能力建设, 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 从政策源头上把关, 控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 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其次, 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制度, 控制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过程中污染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 还应科学地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的安全体系,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灾害的应急能力, 减轻灾难的损失。

(四) 加强科技创新, 提供技术支撑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因为科技的发展, 可以为缓解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效的手段, 并且生态环境资源问题也是科技问题, 今后许多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的解决将更依赖于科技的发展。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思路应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指导, 以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 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当前, 尤为迫切的是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 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 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实用技术。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 促进农村环境保护适用技术的应用, 相对减少农业经济增长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需求, 从而减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

农村各级领导, 尤其是县、乡镇领导要重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将生态环保工作提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统筹规划, 充分考虑本地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存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制定有关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及组织、管理、考评等一系列问题,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农村生态不断地得到改善, 必须建立健全一套长效的建设管理机制, 把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此, 应当通过探索, 建立权责明确的组织指挥体系和目标考核机制, 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依法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机制等, 使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这是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

可见,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环境形势决定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所以,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是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 不仅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 而且将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我们一定要认清当前农村的环境形势, 明确我们面临的任务,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 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勇刚.中国农村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1.

环境生态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会计,生态环境会计

一、生态文明需要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 一) 生态文明的启迪

生态文明是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古代哲学中的 “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 《孟子·尽心上》) , 与西汉董仲舒的天人说, 到北宋的张载说, “天地之塞, 吾其体; 天地之帅, 吾其性”, “儒者则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 ( 《正蒙·乾称》) , 二程 ( 程颢、程颐) 认为, “天人本无二, 不必言合” ( 《遗书》卷六) , “天、地、人只一道也”, “在天为命, 在人为性, 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 ( 《遗书》卷十八) , 从而使“天人合一”观较为成熟。在中国思想史上, “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在《“天人合一”新解》中说: 《中华思想大辞典》“主张‘天人合一’, 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这是很有见地的话, 是比较广义的理解, 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天’就是大自然, ‘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 ……同大自然交朋友” ( 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 。

现代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 西方国家爆发了一场新的社会运动———生态运动。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6月16日第21次全体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 简称《人类环境宣言》) , 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造福全体人民而共同努力。这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1980年3月5日,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首都同时公布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订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一词, 其概念源于生态学, 指对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其后加入一些新的内涵, 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1983年11月, 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联合国要求该委员会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纲领, 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1987年, 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 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 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重点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1992年6月3日至14日,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 又称《地球宪章》) 、《21世纪议程》 ( 确定21世纪39项战略计划) 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 ; 人类应珍惜共有的资源环境。人类为此应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人类之间和平共处的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由此可知,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继承和创新, 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6月, 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8月5日至20日, 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 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1979年9月13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试行) 》。1984年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1985年制定和颁布《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环境资源委员会。1994年4月中国政府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 是国际上率先采取行动的国家之一。1995年8月12日, 国家环保部向全国发布《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 ( 1996 -2050年) 》。1996年8月3日, 为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9年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2年12月11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WTO) , 开始在世界环境与贸易领域发挥建设性作用。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2005年12月3日,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在这个决定中, 提出了遏制生态退化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2006年3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中明确提出落实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建设低投入、高产出, 低消耗、少排放, 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11月12日,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 二) 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一词是生态与文明两个词的组合。生态, 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 生物 ( 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 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的状态。生态一般指生物的生活状态, 亦即自然生态。文明, 是指反映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的状态,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 ( 黄色文明) 和工业文明 ( 黑色文明) 的三个阶段, 现在又进入生态文明 ( 绿色文明) 阶段。

生态文明, 是指依据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 建立可持续、和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以取得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 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状态。这表明生态文明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个过程, 在认识客观世界阶段, 依据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揭示和把握其和谐发展的规律, 尊重与爱护自然,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和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在改造客观世界阶段,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 发挥所取得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的作用, 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建设的主线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建设的目标是高效率、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健康持续, 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报告指明了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企业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 需要同样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 包括:

1. 节能。节能就是降低合格的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 或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办好更多的事项。企业节能要求节电、节气、节水、节地、节材等。节能以降低煤耗、水资源耗费为重点, 提高能源效率。

2. 减排。减排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简称, 包括减少温室气体 ( 主要是二氧化碳) 排放的数量。企业应全面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完善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 积极完成减排任务。

3. 污染防治。环境污染防治是采用一定管理手段和措施, 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的预防、监督和治理。企业要加强环境保护, 多方面推进污染综合防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4.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生产模式, 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形成企业内资源循环, 或企业与企业间资源循环生产, 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 推进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 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上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

( 三) 生态文明需要开拓相应的生态环境会计

企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据国家、部门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 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清洁生产的实施中, 根据企业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 投入相应的资金、物资和人力, 完成企业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这在客观上就需要在原有环境会计的基础上,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意义在于:

1. 筹集企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资金, 按企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合理使用资金, 保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使其得以按期完成, 有利于企业保护生态环境。

2. 对生态环境活动按制度规定进行数量和价值的核算, 定期向各方面披露决策或监督需用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财务会计信息。

3. 依据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以及会计制度, 对生态环境建设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节能、减排, 降低成本, 提高环境效益。

4. 通过生态环境会计的核算与监督, 促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 提升企业声誉,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维护企业可持续发展。

5. 依据环境保护相关法规, 在环境保护过程中,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从全局利益出发, 正确处理企业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环境会计的实践基础

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政府以立法的形式要求企业提交环境报告或披露环境信息, 如丹麦1995年通过《绿色账户法案》。

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外会计界学者对环境相关会计问题研究的不断发展, 以及我国1979年9月13日发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试行) 》, 及随后其他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引起会计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环境会计理论。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开展对环境会计的研究。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白皮书, 对重视与研究环境会计问题产生了积极影响。1995年3月13日至17日, 我国参加了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十三届会议, 参与了环境会计议题的讨论, 这次会议的内容推动了我国对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中国会计学会2001年10月14日发布的“九五”科研规划, 其中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项是“关于会计与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等关系问题的研究”。1998年2月11日至13日, 我国参加了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第十五次会议, 会议主题是环境会计和报告, 讨论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 有利于我国建立环境会计体系。在这期间, 环境会计研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 环境会计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2001年3月, 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 为了推动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 进一步促进了环境会计的建立。2001年11月24日, 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召开全国的第一次会议, 推动了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深入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 建立和完善环境会计和对各种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成果。环境会计是依据会计学和环境学的原理、会计和环境的法规, 为提高环境效益, 对企业的环境经济活动采用货币与实物计量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的专门会计。这表明: ①环境会计的依据是会计学和环境学原理、会计和环境法规; ②环境会计对象是环境经济活动; ③环境会计目标是提高环境效益; ④环境会计的计量单位是采用货币与实物计量单位; ⑤环境会计的职能是核算职能与管理职能; ⑥环境会计的学科性质是会计学中的一门专门会计。在这期间, 由于发展绿色经济的推动, 开展绿色会计的研究也取得较大的进展。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为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国政府极为关注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为运用国家法律手段推动环境保护, 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相关的法规,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试行) 》 ( 197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198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森林法》 ( 198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198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 198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198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1988)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198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199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1995)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199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 200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 200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 2008) 等; 还制定了环境保护相关的规范, 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 1973) ,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 1985) ,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 ( 1996 -2050年) 》 ( 1995) ,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 1996) ,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1999) ,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 2005)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 2007) 等。这些法律和规范, 比较全面、系统地规范了企业生态环境活动, 为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相关内容。

企业为反映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 在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 披露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 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例一: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有: ①减缓气候变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兴通讯在减缓气候变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做的努力主要包括: 降低公司自身运营的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多层面的技术创新开发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和绿色解决方案, 帮助客户以及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产品碳足迹和环境危害; 通过对终端产品智能手机的分析, 发现终端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等主要集中在生产阶段, 这是主要的环境危害阶段, 因此对于终端产品, 在生产阶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公司控制重点。公司每年都通过设立环境目标指标以及温室气体目标指标的方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②绿色运营, 包括水资源消耗、废水、废气、噪声和废弃物处理。③绿色产品, 包括绿色设计, 有害物质管控, 推动废旧产品的回收及资源循环利用。例二: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 ①实施清污分流工程和酿酒、洗瓶废水循环再利用工程。②改善空气质量, 实施废气治理。③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 公司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 将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的尾水接入洋河镇污水管网由洋河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918 - 2002) 一级B标准。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提升, 公司新建日处理量一万吨大型污水站。公司环境保护总投资7803. 3万元。④实施清洁生产, 推进循环经济,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从源头和工艺技术上消减污染物的产生; 采用各种先进的节能技术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⑤重视“三废”的综合利用。例三: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 ①管理方针。②目标。公司将持续致力于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实现环保友好产品与良好市场效应的相辅相成。③环境管理体系。公司整体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完整, 以公司总部生产基地、供应链体系以及其他各地子公司生产基地为主的供应链体系的质量管理自我改善、提升能力较强, 环境绩效的关键控制点各类统计完整, 并有定期的内部审核或分析改进制度保障。公司通过并保持了ISO9001和14001体系认证, 并定期进行公司内部的环境、安全与健康的审核及管理评审, 依据审核结果进行改善活动, 定期更新公司“QEHS? 管理体系手册”。④环境行动计划与环境绩效: 2012年度公司环保方面投入资金为51. 37万元; 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公司成立了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清洁生产审核实施与推进工作; 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保护零投诉; 推行部门EHS ( 环保、安全) 代表管理体制, 积极开展培训及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与演练; 按时完成排污申报与总量控制; 公益环保, 公司承办以“节能环保、共同发展”为主题的节能环保论坛, 创办公益性的德美节能环保网; 依法执行项目建设“三同时”, 公司新建、改造项目按国家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持续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运行; 管理水平得到认可。这几个企业生态环境实践活动, 为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提供了实践基础。

三、以生态文明为主导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 一)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原则

生态环境会计是在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碳会计的基础上,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建立的,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原则是:

1. 主导性。以生态文明为主导, 按照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 要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实现高效率、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健康持续, 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文明为主导设计生态环境会计的框架。

2. 系统性。企业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是生态系统, 是各种生态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种生态要素主要是系统运行主体的企业, 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 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的资源, 处理各种生态关系的制度。从企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范围出发, 设计生态环境会计的内容。

3. 特色性。企业生态系统显现具有特殊性的内容。在企业生态系统内容中, 其中涉及生态环境的特殊内容才具有特殊性。它主要包括企业的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污染防治, 及其相关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生态环境会计只反映企业生态系统的这部分特殊内容, 而不是如同财务会计反映企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内容, 生态环境会计只是财务会计内容的构成部分, 使其内容具有特殊性。

4. 交叉性。会计学与生态学、环境学相关内容交叉融合而形成生态环境会计。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 ( 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从会计的角度, 以企业生态环境与会计相关内容为对象, 依据会计学与生态学、环境学相关理论与方法交叉融合而形成生态环境会计。

5. 实践性。以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为基础, 吸取环境保护和治理与之相关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揭示企业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 为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提供实践基础。

6. 操作性。与企业生态环境会计相关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管理体系和会计制度体系, 其标准 ( 要求) 、依据、规定、过程、程序、职责、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方法、信息、披露等, 经办人员是可以操作的。

7. 应用性。生态环境会计的理论与方法, 反映了企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 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的趋势, 是可以在企业实际应用的。

8. 规范性。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 与会计相关的发展生态经济的经济活动, 要以国家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企业制定的制度作为企业行为规范的标准, 使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以维护企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 二) 设计生态环境会计的框架

依据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原则, 参照有关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生态会计和碳会计框架或体系,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生态环境会计简称生态会计, 是依据会计学、环境学、生态学的原理, 会计和环境的法规, 为企业生态文明达到高效率、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健康持续发展, 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生态环境效益, 采用货币和生物物理计量单位和相关的方法, 对企业的自然环境的高耗、污染、治理、防治、维护、补偿、开发和管理, 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经济活动, 进行核算和管理的专门会计。

对生态环境会计的框架设计如下:

1. 概论。包括: 生态文明与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态系统; 环境会计的发展; 生态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生态环境会计界定; 生态环境会计对象; 生态环境会计目标; 生态环境会计主体。

2. 生态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包括: 环境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对象要素核算; 两种计量形式; 两种账簿体系; 会计科目设置; 会计报告等。

3. 生态环境治理的规划与预算。

4. 环保与循环发展。

5. 污染与减排核算。包括: 清洁生产与企业减排; 碳排放; 大气排污许可证与碳排放权交易等。

6. 高消耗与节能核算。

7. 环境灾害核算。

8. 环保设施项目 ( 工程) 核算。

9. 环保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10. 生态环境的费用与成本。

11. 生态环境的收入与效益。

12. 生态产权 ( 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 。

13. 环保社会责任与环保会计信息披露 ( 生态 环境社会责任报告) 。

14.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包括: 建立环保管理体系———环境的战略、规划与预算,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环境会计分析、环境业绩评价等。

15. 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与会计制度。

以上是初步设计, 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 三)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举措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 生态文明对会计的影响日益显现, 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推进建立生态环境会计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 ( 绿色文明) 是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 ( 黄色文明) 和工业文明 ( 黑色文明) 之后进入现代的第三个阶段。生态文明是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因而,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三中全会公报提出, 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用以指导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第二, 要对生态环境会计有全面的认识。生态环境会计不同于环境会计, 是环境会计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的新发展; 生态环境会计也不等同财务会计, 而是财务会计环境相关内容细化而形成的分支学科; 生态环境会计不只是核算型的会计信息系统, 而是核算与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 生态环境会计不是单纯的会计学科, 而是会计学与生态学、环境学基本理论交叉融合研究而形成的具有综合性的会计专门学科。对生态环境会计的全面的认识, 把握其性质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第三, 要深入学习与研究生态学与环境学基本理论。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一般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应用包括: 实施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伦理道德观。环境学的基本理论是: 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 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依据生态学和环境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 可以指导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第四, 要总结、研究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可以选择先进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经验进行研究, 如从和讯网推出的上市公司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专业评测排名中选择前5名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研究这些先进企业的经验, 有利于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第五, 要学习与应用生态环境法规。为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相关的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试行) 》 ( 1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1997) , 《天津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 2007) , 《浙江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 ( 2007) 等, 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循环发展、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均有具体的规定或要求, 为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相关具体的内容。相应, 需要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法规体系与完善会计环境相关法规, 以促进生态环境会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读本》编写组.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2] .杨持主编.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左玉辉主编.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 .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5] .张庆普.生态企业探讨[J].学习与探讨, 1998 (6) .

浅谈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原则 篇10

一、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1) 生态测算形式化, 生态设计缺少参照依据

在国外, 居住区环境设计前会对居住环境进行较精确的生态测算, 设计时会充分利用测算数据对居住区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而在我国, 设计前对居住区环境的生态测算是出于满足规定的要求, 而不是为了为设计师提供参考数据。受这样的因素影响, 设计师在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较低, 规划设计过程容易忽视对当地的土壤、材料、文化、气候、地形的详细考虑与分析, 从而降低了能解决场地问题的原有材料的利用率,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环境生态空间的功能划分不合理

由于近些年人们对环境景观在营建视觉效果上的作用过度看重, 使得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不再是为住户营建舒适的室外空间, 而是追求视觉上的冲击感和震撼力, 为开发商营造出尊贵、奢华的形象。外加上设计者过于强调对景观主题的表现与营建, 致使设计中对居住区环境空间功能的划分不够合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过于偏重塑造超大尺度的人工空间, 忽视宜人小空间的预留与设置

居住区设计中大型的广场、恢弘的轴线, 在规划图上可能是协调的, 但就人的尺度而言这些较大面积的空间和较多的硬质铺装构成的人工空间并不亲切。特别是在一些风格偏欧式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中, 规模较大的开放式广场、超长的中轴线、大型的跌水等也许符合开发商的要求, 但所营造的空间并非是居民喜欢的空间。对于这些规模较大的景观节点而言, 居民更喜欢私密性相对较高的组团式、宅间式环境设计, 并且希望自己的窗前屋后能围绕以更多的植物而非硬质设施。

2. 水体使用过度

作为生命之源, 水景对于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 目前大多数居住区水景的营造主要是出于满足开发商取得更好宣传而获取更大利益的目的。从而使得居住区的水景设计更偏向于形式化, 忽视水对于整体环境的影响以及之后维护费用的考虑。而不论是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 水资源短缺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大规模将水体纳入居住区环境设计中, 如果缺乏生态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指导, 势必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环境问题。而在大多数时间处于无水状态的水景所展现的景观效果, 也势必无法得到大多数居民的满意。

(3) 片面理解生态概念, 绿化材料选择不合理

目前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将提高居住区绿化率片面理解为多植树多种草, 将提高居住区档次归功于种植珍奇苗木、成龄大树。于是不顾居住区所处地区的地理气候因素, 用大面积的草坪、较大量的名贵树种代替居住区基址上原有的经济植被, 以达到体现高质量、高绿化率住宅的目的。但由于本身气候、地质条件的不适宜, 一些名贵苗木的长势并不能达到设计之初的理想效果, 特别是在遭遇一些极端天气后, 名贵苗木大面积死亡的案例也数见不鲜, 而随之带来的管理、维护费用就不言而喻。这样的现象不仅会带来植物资源的浪费, 也会增加居民所需承担的物业费用。

二、加强生态设计, 改善居住区环境

所谓生态设计 (Ecological Design) , 是按生态学原理进行的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带些过程和产品及工艺流程的系统设计。生态设计遵从本地化、节约化、自然化、进化式、人人参与和天人合一等原则, 强调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生态设计活动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 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 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 以提高竞争能力。

(1)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应符合地方性原则

居住区环境设计应该根植于它所在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居住区环境设计而言, 设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居住区所处的地方, 在这样的地方能利用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需要遵循哪些自然法则。居住区环境设计特色的表现不在于将其他地方的特色搬过来多少, 而在于对本地特色的深入挖掘。在满足居民物质、能量、空间需求的基础上使居民获得更好的精神享受与满足是居住区环境设计最根本的目的。

(2)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要具有艺术美学性

艺术美学性是居住区环境设计需要具备的特征之一, 也是生态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所有内容都以满足功能为基本要求。而这里所提到的功能, 既包括使用功能, 也包括观赏功能, 二者缺一不可。在我们的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中也决不能一味追求生态而使环境设计缺乏艺术美学价值。我们所提倡的生态设计是兼具审美与环保的生态, 设计过程中将两者全面地体现出来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与根本追求。

(3) 居住区环境设计要具有科技性特征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的运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这里提到的科技性特征, 一方面包括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硬质景观及辅助设施所采用的结构、材料、工艺、施工、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包括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生态学理论以及相应的循环、发展理论等。而在现代化居住区中, 一些用来控制、监测居住区的环境状况并及时对居住区环境进行修复和调整的科技设备的使用使得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理念能更好地被践行。

(4)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应该以人为本

由于居住区环境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 人是社会交往的主体, 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活动, 因此在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仍是满足人在物质层面上对实用和舒适程度的要求。因此所有附属于建筑的设施必须具备相应的、齐全的使用功能, 环境的布局及植物配置上要考虑到人的方便与安全, 只有这样, 我们的生态设计才更有价值、更有实际意义。

(5)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要充分重视对基址原有生态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为人类表演的舞台提供一个装饰性背景的问题, 也不只是为了改善一下肮脏的城市而是需要把自然作为生命的源泉、社会的环境、诲人的老师、神圣的场所来保护。”这是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的一个论断。作为设计师而言, 所要做的不是以居住区为中心来塑造周围的环境, 而是将居住区这个框架巧妙地布置在基址的环境中, 使居住区的建立对基址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并通过适当的调整规划使两者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

(6)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要充分考虑植物造景所带来的生态性

植物具有防风、固沙、遮阳、隔声、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杀菌防病以及改善小气候等作用, 而且能美化环境, 增加居民的归属感等。对于居住区的居民而言, 所喜爱的不是自己家门前窗外有多少硬质景观, 而是植物绿化环绕门外窗前, 所以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上对于宅间空地、组团空地的景观设计就变得极为重要而植物造景的在其中的运用自然成为最佳的选择。当然在考虑到植物造景所带来的生态性的同时, 也要注意所选择植物对居住区居民的安全是否存在威胁, 避免将生态效果虽好但本身带刺或有毒植物种植在居民容易接触的地方。

(7)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要充分思考空间利用的有效性和多样性

一个好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应该能够使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到舒适、方便、安全。居住区景观空间的设计应该通过对植物的合理运用创造绿色活动空间, 从而满足居民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的需要。居住区环境的空间设计也应该是开、闭相间, 动、静结合的。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通过对地下、半地下车库的设计及地形处理以及居住单元架空层的空间利用, 营造出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活动空间。与此同时, 充分突出植物造景的空间感, 为居民营造出生态、绿色的活动空间, 从而达到空间环境生态化、功能化、多样化、景观化、便捷化的效果。

(8)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要符合社会的价值取向

居住区的面向对象是大众, 居住区环境是人的生活方式在环境中的充分表现, 自然而然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在建国初期, 受恢复生产, 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社会大环境影响, 居住区设计更多的是满足人们居住的物质需求, 对于周围环境的设计主要走平民化的路线。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态理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 居住区环境在满足物质及精神需求的基础上开始注意讲究生态效应,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更多地去审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9)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要符合经济性原则

居住区环境设计在追求、达到生态理念, 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也要从经济性原则出发尽可能地降低造价成本。这里所要考虑到的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造价成本不仅包括环境景观建设本身所需要的费用, 还要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和养护费用。不能仅仅为了达到售楼初期的景观效果而不计后期影响, 营建设计后期实用性不大的硬质景观或配置后期养护成本较高的植物。

三、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展望

(1) 居住区环境常规设计与生态设计的比较

与常规居住区环境设计相比, 居住区环境的生态设计有更明显的优势与特色,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材料使用上, 常规设计在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高质量材料, 使低质材料变为有毒、有害物质, 遗存在土壤中或释放到空气里;而生态设计则循环利用可在生物质, 废物再利用, 维修灵活, 可变持久。

第二、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上看, 常规设计是将两者对立起来的, 而生态设计则是视两者为同一的, 因此生态设计的眼光更长远, 更符合现在及将来的居住区设计趋势

第三、从生物、文化和经济的多样性上看, 常规设计使用标准化地设计, 造成高能耗和材料浪费从而导致生物、文化和经济多样性的缺失;而生态设计则会以维护当地的多样性为出发, 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经济支撑。

第四、从整体系统上看, 居住区环境常规设计常画地为牢, 以人定边界为限, 不考虑自然过程的连续性, 从而使环境设计较为拘谨, 活动空间不够舒适、自然;而生态设计则旨在实现系统内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使居住环境更加自然和谐, 给人以这正的轻松、愉悦之感。

(2)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前景

“十一五”以来, 我国都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建设工作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均确立了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总体思路。未来城市建设朝更加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势在必行, 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将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生态设计作为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及方法, 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应该被更加重视起来。从目前来看, 虽然居住区环境的生态化设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与发展, 但其普及范围以及运用的规范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此处仅提结合有限资料总结出数条有利于加强生态建设, 改善居住区环境的设计原则, 而对于不同地域对于原则的运用存在的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生态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俞孔坚, 李迪华, 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 2011, 17 (6) :3-9

[3]朱春福.关于居住区环境设计原则[J].低低温建筑技术, 2007, 3:24-25

[4]魏士宝, 胡维平.居住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 22 (4) :17-20

[5]亓萌, 谭倩, 刘燕.回归质朴的居住区环境设计[J].华中建筑, 2004, 22 (4) :115-116

[6]何磊.论人居环境园林设计原则[J].城市建筑, 2010 (32) :297-298

[7]李海湛.关于人居环境中的园林设计原则的探讨[J].山西建筑, 2009, 35 (19) :355-356

[8]杨霖, 卫何.浅议现代居住社区中的环境设计手法[J].城市建设, 2009 (29) :355-356

环境生态 篇11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农村环保

中图分类号: D92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8.056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处于分散居住的环境中,生产与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表现得不明显。但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人口数量直线上升,加之一些高能源、污染重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

1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农业生产污染、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等,后两者是最主要、危害最大的污染源。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生态被破坏、河流和地下水水质恶化、氮氧化合物进入大气等污染,而农用地膜也已经对耕地土质造成了严重威胁。农作物秸秆焚烧等造成的大气污染,都使农村环境不断恶化。

农村生活垃圾则种类众多,如生活废水随意排放引起的磷含量超高,塑料袋随意丢弃导致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地下水,这些现象都使小城镇环境越来越差。

而畜禽粪便和企业“三废”污染,一般都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不仅使水体富营养化,大气含有有害物质,更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更阻碍了现代农业的进程。

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环保意识差,垃圾随意丢弃现象普遍存在;二是环保宣传工作不到位。以往的环保宣传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多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深入农村开展,且手段单一,宣传效果差,难以激发农民的环保意识;三是对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基层领导干部把多数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忽视了农村环保工作,也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四是农村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环境监管部门职能不清晰,监管工作存在空白。此外,农村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成本过高,垃圾分类、转运等流程不顺畅,也是农村污染严重的原因。

2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监管的对策措施

2.1 加大舆论引导力度

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宣传到位,只有把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广泛宣传出去,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才能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才能提高干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才能有效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现场活动,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宣传,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制定发展战略,逐步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发展的增长方式。加强宣传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逐步树立起环保意识,更新发展观念,切实保护环境。

2.2 发挥环境监管部门职能

农村环境监管部门机构建设不够健全,监管人员队伍不够稳定,都制约了环境监管工作的开展。政府应健全农村环境监管部门建设,实现环境监管从省、市、县到乡镇、村的全面覆盖,拉长农村环境监管链条,使农村环境保护有人管、管得好。同时,应科学设置农村环境监管部门的职能和职责,使环境监管不留死角,尤其是针对乡镇企业、养殖大户、秸秆焚烧等重点环节,做到一处不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扭转农村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的现状。

2.3 强化监督检查

当前,很多乡镇企业缺乏规划意识,在选址时离饮用水源、重要生态功能区、基本农田、农民居住区很近,也没有按照规定引进废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治理现有污染的基础上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2.4 加强源头管理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应尽快推广“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处理模式,有效推进污染治理。从各地实践来看,这一处理模式具有效率高、效果好的优势,且通过农民的亲身参与,较易形成有序处理垃圾的良好生活习惯,也有利于从源头杜绝污染。

2.5 引导农业发展方式调整

政府应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养殖方式推广,大力推广有机肥应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发展模式。以畜禽养殖为例,集中建设集畜禽饲养、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养殖场,不仅能够降低污水和粪便的危害,还能通过沼液沼渣制作有机肥料,切实改善环境。

此外,农村环境监管部门还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环保责任制,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考核,大力开展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合谐发展的观念,切实保护城镇生态环境。

环境生态 篇12

近年来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但形势依然严峻, 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的总体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由于人口负载过多, 加上长期以来对土地、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以及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必要保护和建设, 大片原始森林因过度砍伐而消失, 草原因过度放牧而退化, 湖泊、江河、湿地在缩小, 沙漠化、石漠化和荒漠化在加剧, 海洋生态系统急剧衰弱,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深受影响, 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1 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 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 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它本身包括着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 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 但不是简单“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只考虑经济效益, 而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林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其中包含的知识涉及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2 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1 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是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给“系统”所下的定义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凡是一个系统它应具备如下特征, 即结构的有序性和系统的整体性。

2.2 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个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 每个因子也都是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往往与单因子影响有巨大的差异。如何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今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上一篇:苏轼的悲悯情怀下一篇:人文素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