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悲悯情怀

2024-10-19

苏轼的悲悯情怀(共11篇)

苏轼的悲悯情怀 篇1

读完晓苏新作《矿难者》 (《广西文学》2012年第3期, 《中华文学选刊》2012年第5期) , 胸口像塞了一团棉花, 堵得慌!

这是晓苏底层叙事的创新之作, 故事仍旧发生在那个典型环境——油菜坡。大斗和小斗两兄弟, 为了生计, 同在河南的一个矿洞里挖煤。小斗挖煤挣钱, 是为了修补家里裂了大缝隙的石头房子, 为了供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谷雨念书, 为了老婆柳絮能买上柴米油盐。而哥哥大斗呢, 目的则更为简单实际:他因为相貌实在是难看, 脑袋顶上长着一头令人生畏生厌的瘌痢, 一年四季只好用布帽遮羞。以至于40多岁了, 还是光棍一条, 找不着老婆。于是, 他就想到矿洞里靠挖煤, 想攒够五千块钱, 好到宜昌去种植头发, 改善形象, 找一个老婆。可是, 遗憾的是, 大斗没能如愿攒够植发的钱。更加不幸的是:他的兄弟小斗, 却在一次井下透水事故中, 死于矿难。大斗的母亲, 为了维系这个残破的家, 欲说服丧偶的儿媳, 让大斗来填房。柳絮因为爱慕虚荣, 加之讨厌木讷呆板长着一个瘌痢头的大斗, 不愿改嫁, 倒是有意嫁给驾着皮卡车盖了三层楼房开着棺材铺的中年丧偶的成功人士老皮。精明的婆婆百般阻止, 却无计可施, 眼看肥水就要流进外人田, 眼睁睁看着媳妇即将改嫁他人。不料, 木讷的大儿子大斗从矿上带回一条惊人的消息:小斗是自寻死路自己奔向透水的矿底的, 矿上20万元的天价死亡赔偿金是他用自己的性命讹到的!婆婆以为抓住了媳妇的把柄, 以天价赔偿金有可能被矿上追回相要挟, 逼迫柳絮不得另嫁他人。谁知, 性情刚烈倔强的柳絮不为所动, 不惧压力, 宁可天价赔偿金被追走, 也执意要改嫁老皮, 不嫁大斗。然而, 小斗遗物一个小黑包内一本旧书中夹着的一张小纸条, 敌过婆婆的声色俱厉与大斗的拳头哀怜, 让柳絮回心转意, 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改嫁形貌丑陋脑壳差一根筋的大斗, 肥水终究没有流进外人田。若问小斗遗言何所有?却原来是聪明善良勤劳的小斗, 为了阻止打了40多年光棍酒后欲去寻妓的哥哥, 担心他会染上致命的爱滋病毒, 而用自己的生命, 毅然寻死, 将原本有可能是大斗妻子的老婆柳絮还给哥哥, 以便结束大斗的光棍生活!——一个普通的矿难故事, 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便不由得不令人感到格外沉重与震惊!

这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城乡二元结构急剧调整的当下中国, 追逐物质财富的最大化, 迅速改变个体生命的生存境遇, 似乎成了当代国人一个怎么绕也绕不开的话题与目标。相对于以知识获取报酬的流动智力群体, 大量的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农民群体, 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与利益分配中, 似乎更显劣势。他们在劳动分工中, 更多的是在从事着“脏、乱、差、危、险”的工种。伴随着打工浪潮的席卷, 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者主动或被动地进城下井挖煤找矿, 从事着危险程度较高、待遇较差、权益保障较低的重度体力工种, 在突如其来的人祸天灾中, 他们往往首当其冲迎面遭难, 甚至会失去最宝贵的生命。作为一位有着强烈忧患情怀与极大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多年来, 晓苏一直以强烈的人文精神, 孜孜不倦地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以油菜坡人为代表的转型期当代中国底层人物的挣扎无奈与抗争, 为维护他们仅剩的可怜尊严而呐喊, 用文学的方式为他们所遭受的命运不公而疾呼, 为他们的愚昧与冥顽而疾首痛心!——“拯救国人的灵魂, 拯救当下知识分子群体渐趋失落的尊严, 拯救城乡二元结构中左冲右突不得解脱狼狈不堪不堪重负的农民群体的魂灵, 拯救日益式微渐行渐远渐趋消失的田园牧歌与农耕文明”, 一直是晓苏文学创作的主题。

《矿难者》中小斗只身赴死, 本意上并不是为了诈骗天价赔款, 而是为了阻止哥哥冲动寻欢可能导致性病缠身夺命, 而果敢葬身透水矿底, 为的就是将老婆“还”给大斗, 结束哥哥的单身;矿难丧偶的柳絮执意不嫁给长着瘌痢头的大斗, 而意欲改嫁有房有车有棺材铺的老皮, 为的是追寻即将到来的物质丰足的新生活;丧子之痛的婆婆机关算尽, 为的是整合一个已陷入残破的家, “肥水不流外人田”, 于悲伤无奈之中找寻些许慰藉;大斗梦想是攒足一笔植发费用来改善形象以便找到老婆;中年丧偶的老皮炫富斗财, 为的是尽快将柳絮纳为棺材铺老板娘——他们各怀心思, 各打算盘, 目的其实都很简单:“为了过得好一点!”可是, 他们终究都不能在汹汹然的欲望洪滔中求得最起码的可怜的安闲与满足, 贫困的压迫, 世俗的拖累, 精神的贫乏, 把他们打得狼狈大败!——“谁无兄弟, 如足如手!”小斗赴死之慨, 引我泪流!

苏轼的悲悯情怀 篇2

昨天你因为长针眼(毛囊炎)开刀,而没去上学。

今天早上,听说你在头上绑了一块红头巾,打算扮成海盗的样子。我清楚地听见你与母亲争执:既然左眼被医生蒙了这么难看的一块东西,好像独眼龙的样子,何不干脆扮成海盗,否则坐在地铁上,走在学校里,会多么地奇怪!那么我要问你,当你绑上大红头巾,岂不是更怪吗?人家要以什么眼光看你?你是参加化装舞会?眼睛真正受伤?抑或故意打扮成这个样子的市井小太保笨昨天你缺考的那门课的老师,又会怎么想呢?我知道你不好意思出门。因为那个医生给你蒙上肉色纱布,又黏贴上层层的黄色胶带,确实看来奇怪,但是难道你能为这么一个针服,几乎完全无碍于你行动和学习的校韩病,就几天不出门吗?

我当然能了解你的感觉,因为当我初中时,曾在朝会里直挺挺地晕倒。由于站在第一排,前面没人挡住,所以当我醒转时,发现自己上下排的门牙全摇动了,嘴唇肿得几乎遮住鼻孔,鼻子和额头也皮开肉绽。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转两班公共汽车回家时,人们奇异的目光,和你祖母惊讶心疼的表情。但是,我能因此而不去上学吗?过去总被人赞赏为美少年的我,瑟缩在公车的一角,我尽量转脸向着窗外,转得脖子都酸了。我试着不去看人,因为对上的总是惊异的目光。

受伤之后没有几天,一个不认识的同学主动与我接近,问我出了什么事,他跟我搭同一班车,上车时,我才发现他居然有一条腿出奇地细,鞋子也特别,当时是夏天,大家穿短裤,每次坐着,他总是把书包尽量向前推,挡住那看来像根枯骨的膝头。

于是我们成了相怜的朋友。但是,我脸上的血痴,一块块脱落了!嘴唇消了肿,牙齿也奇迹式地重新变得坚固。每天当我们下课时相遇,他都注意地盯着我看,又闪过眼神去,仿佛没见到一样,我的脸渐渐又扬了起来,他膝头上的书包,却推得更前面了!我们的距离日远,渐渐发现他居然有些避着我。我开始了解残障人内心的痛苦。他们有他们的世界,一个彼此同情的世界,一个难为外人体会的世界。而今想起来,我甚至庆幸自己曾有那样的遭遇,使我知道在这世界上有那么一大群,应该让我们去了解、去帮助的人。我也反省到,一个在公共场合不易见到残障人士的社会,绝不表示残障人的`比率低,反而显示了我们道德的层次低。因为大家以特异的眼光看残障者,甚至指点点地,加上缺少残障者考虑,是社会之耻、正常健康人之耻。

对自然万物的悲悯情怀 篇3

关键词:迪金森;自然;悲悯

中图分类号:I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05-01

艾米莉·迪金森诗风独特,她文字细腻,意象突出,清新自然。这与她对大自然的衷爱有莫大的关系,中年后离群所居的迪金森仍如往常一样喜欢侍弄花木,在她朴素简单的生活里,大自然无异于一位知己,她在自然的花园里畅游,远离喧嚣喧扰,自得其乐。她的人,她的诗都在无形中抹上了一层大自然的灵动,生气与温存。

艾米莉·迪金森居住的地方虽然离镇中心很近,但是她的房子以高大的松树为篱笆,将外界的喧嚣挡住。种花养草是她的爱好,花木也给了她无限的灵感。到了她30岁,迪金森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我不离开父亲的院子去任何人家,也不去镇上。”从那以后,她只是一袭白衣,黄昏时在家门口散步。尽管在诗歌创作方面天赋极高,她生前发表的文章却寥寥无几。迪金森淡泊名利,无欲无求,也许正是这样恬淡的心性,才使她不汲汲于名利,甘愿过简单朴素的生活。她在《小石头》里说,“它独立不羁如太阳,与从同辉,或独自闪光,在一种不经意的朴素里,它决然顺应天意。”这颗幸福的小石子也许正是迪金森本人的写照。

虽然离群所居,迪金森内心仍有一个广袤的世界,她并不奢求别人进入,她怡然自得,在大自然这个花园中踽踽独行,百花丛中处处留下了她的暗香。在诗人看来,人与自然冥冥之中有某种联系,自然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给人类智慧。迪金森在《这是我给世界的信》里写到,“自然以温柔的庄严,告诉给我简单的消息。”她有时忍不住为自然的伟大欢呼雀跃,在《春天有点小疯狂》里,诗人写道“上帝和小丑同在,沉思着广阔的美景,全部绿色的实验,似乎为他拥有!”读完似乎就觉得铺天盖地的绿色席卷而来,春的创意势不可挡;春的伟大也在于她的恩赐不分等级,万物都可开怀畅饮,尽享无限春光。

不仅仅是春,迪金森笔下的万物也被赋予了一种神性,花犹如人,有它与生俱来的使命。诗人在《开花-是结果-而邂逅一朵花》里写道:

“如何辅成这明亮的

错综复杂的事业

然后在正午绽放

如破茧而出的蝴蝶

孕育花蕾-抵御毛虫

获得露水的滋润

调节热能-避开风雨

躲过贪吃的蜜蜂”

毫无好奇感的观察者以为一朵花必然会开放,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迪金森委婉地暗示事实远非如此,人们很难想象它成长中的所有细节,也没有察觉花儿为了绽放所做的自始至终的辛勤准备。花为了等待在春日里绽放,要在漫长的过程中努力保护自己远离天敌,孕育花蕾。于大自然的造物主而言,花也是有责任的,而每一朵花都应恪守对春天的承诺。花儿并没有让伟大的自然失望,如期盛开为自然增光添彩,成为一朵花,代表的是深远的责任。

迪金森笔下的秋,有时候欢快愉悦,将对秋的欣喜表现的淋漓尽致,诗人在《秋天》里描述道“晨曦比往常更温婉,栗子色泽慢慢转向褐黄,浆果的面庞又渐饱满,玫瑰处处撒欢,松树着上华丽丝巾,原野披上艳红大氅。”诗中比喻拟人比比皆是,秋仿佛是一位衣着华丽时尚的贵妇,连诗人在她面前都觉得落伍了,不甘落伍的诗人忙给自己配上饰品,否则又怎么配得上这大好的秋日呢。

这样的景致让人们心生感恩,仅仅生活在自然中就觉得无比幸运。然而,迪金森笔下的大自然并非时时带给人欢欣鼓舞,他有时候也是深不可测,对万物漠不关心的。在《显然这什么也不算》里,代表着强权者的严霜,在花朵快乐游戏时就无情的将其头颅斩断。然而这白皙的凶手并没有受到一丁点儿的惩罚,一切都照常,太阳无动于衷的看着这一切,为了上帝的赞许,又划出另一个日子。迪金森深切哀悼着被“无辜斩首”的花儿,幽怨地责备自然的冷酷。

暑往冬来,天地日月循环,从夏之繁盛走到秋之凋零,其实都在自然的掌控之中,自然不为秋之凋零而感伤,也不为夏日喧嚣而雀跃,自然是一位哲人,不悲不喜,不动生色地看着春夏秋冬不变的演变。而凡夫俗子的人类则很难做到这样的洒脱,迪金森在《久已离去的夏日鸟鸣》里写到:

“久已离去的夏日鸟鸣

草丛传来凄婉的歌声

那是久久习惯的伤怀

孤独的感觉倍增

八月流火余光仅剩

为了安息预作准备”

尽管伤感夏日渐渐远去,诗人也暗示到,其实秋也有秋的伟大与独特,虽无法比拟夏日的热闹繁茂,“金黄却也在等待着犁沟纵横”,暗示着收获即将来临。冥冥之中不知道是谁掌握着这神异的变化,推动着大自然向前的进程。

诗中的另一个主题则是“渐变”,由夏到秋的转换并非急不可耐,而是循序渐进,一切都有条不紊。告别夏日,鸟鸣声早已远去,草层里传来了凄婉的歌声,而告别夏日的“弥撒的庆典毫不张扬,小小国度一片虔诚。”即使看不见任何仪式,感恩的祷告也在徐徐进行。在这场看不见的告别仪式里,夏日的忠诚子民比如蟋蟀和众多的昆虫都在进行最后的默默的感恩祈祷。迪金森笔下的万物都有灵性,是因为诗人善感的心灵,也是由于她对自然万物都有一种悲悯的情怀,正是因为这种情怀,使她与自然万物休戚相关,结下了不解之缘。

论白先勇散文的悲悯情怀 篇4

白先勇的散文大多是以回忆性的笔墨叙事怀人, 从中折射出作者的成长经历, 心路历程及审美理想。内容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顾和对亲人、朋友的痛惜哀悼。如《蓦然回首》、《树犹如此》、《第六根手指》等, 这类文章是白先勇散文中最动人、最动情的一类。文章表现的是自己成长中的痛苦与欢乐, 丧失亲人、挚友的切肤之痛, 以及无力回天的遗憾与无奈。《蓦然回首》从自己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厨子老央的《薛仁贵征东》、《说唐》到自己海外漂泊的茫然与仓皇, 其间有童年得病的孤独与寂寞, 年少的梦想与激情, 初涉文学征程的欣喜与激动, 更有母亲逝世、父亲归真的震撼与打击, 异国他乡的感伤与乡愁, 全篇对于生命来路的追索显得从容不迫, 闲散淡然, 其中却蕴蓄着成长经历中的每一份生命感悟。面对母亲的离去, “我觉得埋葬的不仅是母亲的遗体, 也是我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死亡, 而深深感到其无可抗拒的威力。由此, 我逐渐领悟到人生之大限, 天命之不可强求。”[2]这里, 命运的无常、岁月的淘洗, 直入心肺的绝望可谓跃然纸上!立在芝加哥的密西根湖边, 作者感受的又是“心里突然起了一阵奇异的感动, 那种感觉, 似悲似喜, 是一种天地悠悠之念, 顷刻间, 混沌的心竟澄明清澈起来, 蓦然回首, 二十五岁的那个自己, 变成了一团模糊逐渐消隐。我感到脱胎换骨, 骤然间, 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3]这是一份回首成长经历中的痛与悲时对生命的顿悟。

《第六根手指》是作者献给三姐的悼亡之词, 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天然天真的善良的心灵, 也看到这份童稚的天真怎样在世事的更迭和无常中挣扎终至于陨落。

第二类是对青春奋斗足迹的追忆。这类文章既有作者对逝水年华的感慨, 也有作者的青春豪情和对文学的执著追求。《〈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详尽介绍《现代文学》创刊的来龙去脉, 从稿源、编辑、经费、销路到艰难中的维持, 全面展示了《现代文学》如何在艰难中挣扎、生存的过程, 及这本杂志对台湾文学界的贡献。其它如《明星咖啡馆》、《岂容青史尽成灰》、《弱冠之年》、《文学不死》、《天天天蓝》和《不信青春唤不回》等篇, 道出了白先勇及其同仁们“不计名利、不计成败、前仆后继”, 孜孜追求文学理想的痴情和甘苦。所以, 作者感叹:“回头看, 也幸亏我们当年把青春岁月里的美丽与哀愁都用文字记录下来变了篇篇诗歌与小说。文学, 恐怕也只有永远的文学, 能让我们有机会在此须臾浮生中, 插下一块不朽的标帜吧。”[4]的确, 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每个人都是须臾过客, 惟有文字能记录、见证走过人生的悲喜和情怀。

第三类是对于其他一些人事的感怀、忆念和介绍。如《惊变》、《人生如梦》、《天上人间》、《邻舍的南瓜》、《流浪的中国人》、《秉烛夜游》、《边陲人的自白》等, 这类文章最多, 也最驳杂, 内容涉及摄影、绘画、戏剧、文学等各个方面, 其中更多地透露出作者自己的文学理想和审美趣味。没有生涩的术语和空洞的智慧, 他的评说总是建筑在冷暖自知的生命体验基础上, 就人论人, 就事论事, 绝不旁逸斜出, 既透露出平等的理解与感悟, 又不乏真知灼见。三类文章虽然表现内容不同, 但其中都回荡着一种苍凉的基调, 都折射出作者悲悯的人生关怀。回首来路的沧桑中渗透着作家成长、困惑、挣扎而坚忍奋斗的人生经历, 也渗透着作家面对芸芸众生的理解和悲悯。

2004年在接受《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 记者向白先勇提了一个问题:你希望通过你的文字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白先勇的回答是:“教人一种同情, 一种悲悯。我一直觉得文学写的是人性、人情。我们经常在挣扎, 人的内心都有不可言喻的痛, 我想文学可以写出来。”[5]可见, 在文学中传达出对人类痛楚的理解是白先勇的文学理想, 也是他文学创作的出发点。

《树犹如此》无疑是浸透了白先勇深情的一篇文章。作者和挚友王国祥年少相识, 相知, 携手走过38年风雨, 一朝阴阳相隔, 那种刻骨铭心的爱和痛是难以言表的。2011年白先勇在接受许戈辉访谈时这样描述:“我刚刚搬进买的房子, 在院子里种了三棵意大利柏树。后来它们长得很高很高很高很高很高, 然后突然间, 中间那棵就枯萎死掉了”[6], 白先勇一连用了五个“很高”形容那三棵柏树, 语气很平淡, 但显然时隔多年仍掩不住那份“树犹如此, 人何以堪”的辛酸和沉痛。文章并没有直接写作者失去挚友是多么的痛苦, 而是如话家常般告诉读者两人如何相交相识, 如何不辞辛苦整理花园, 亲手种下三株意大利柏树, 柏树的茁长见证了两人在异国他乡的相互扶持, 以及柏树无故枯亡, 好友旧病复发后的生死挣扎, 与好友一起抗御病魔, 并亲往大陆寻访名医, 直至送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字里行间传达的是一份风雨同舟、生死相依的深情, 更是一种无言的痛楚和无奈。文章最后写作者坐在自己的花园中品茗阅报, “抬眼望, 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意大利柏树中间, 露出一块楞楞的空白来, 缺口当中, 映着湛湛青空, 悠悠白云, 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7]仿佛不经意的几笔却让我们深刻地体味到作者丧失挚友的沉痛和抱憾。

白先勇有着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情感经历, 出身宦门却走向没落, 年少辗转流离的漂泊, 因病被隔离长达五年的体验, 再加上异于寻常的情感生活, 这些形成了他独特的个人气质, 他敏感、细腻、孤独、落寞, 这让他的文字中总流露中一种无所归依的沧桑, 一种对流逝时间的怀念与追寻, 对世事无常的慨叹。《惊变》中叙写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的演出, 作者不仅感慨上海昆剧的沧桑历史, 更感慨时间流逝的无可逆转, 当作者与专家座谈而意兴未尽商议去吃饭, 无意中竟来到了自己当年的旧居, 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不由感叹“突然有股时空错乱的感觉, 一时不知今夕何夕, 身在何处。遽别四十年, 重返故土, 这条时光隧道是悠长的, 而且也无法逆流而上了。难怪人要看戏, 只有进到戏中, 人才能暂时超脱时与空的束缚。天宝兴亡, 三个钟头也就演完了, 而给人留下来的感慨, 却是无穷无尽的。真是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8]。

事实上, 白先勇的散文中不止一次出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样的词语, 时光的流转星移, 人生的变故无常, 使他的散文有着一种对人生了然于胸的淡然。《石头城下的冥思》从公元229年孙权建都, 到宋齐梁陈的兴衰更替, 到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抗战时期日本的南京大屠杀, 这座文化帝都见证了历史的风风雨雨。39年后自己重登中山陵, 历史兴衰递变的沧桑, 海外游子漂泊无根的怆然, 一齐涌上心头, 作者不禁发出了深刻的感慨:“然而阅尽兴亡的石头城仍旧矗立在那里, 人世间数十年的风波转折, 在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长河中, 恐怕也不过是一个随生随灭的泡沫罢了。”[9]

刘俊教授在他的《白先勇评传》[10]中用“悲悯”一词概括“白先勇在小说世界中所灌注的情怀特征”, 并指出这不仅只是一种“看取人生”的角度和立足点, 而且已经“内化为一种精神品格和情怀气质”, 成为了白先勇作品的“内在核心部分”。其实, 这种面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不仅体现在白先勇的小说中, 也同样体现在他的散文中。在《恐惧与悲悯的净化》这篇文章中, 作者书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给自己的启示:“恐惧, 因为我们也意识到我们本身罪恶的可能;怜悯, 因为我们看到人竟是如此的不完美, 我们于是变得谦卑, 因而兴起相濡以沫的同情。文学最大的功能, 大概就是唤起人类常常处在休眠状态中的恻隐之心吧。”[11]白先勇确信“宇宙间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 正在默默的垂怜着世上的芸芸众生”[12], 这也是他的文字表现出来的态度和立场。

面对纷繁变幻的人生沉浮, 作者把自己的理解和同情诉诸文字, 传达出一份苍凉世态中的温情。由此出发, 人类情感、人生命运成为白先勇散文关注的题材, 人的生存价值、流变沧桑成为其思考和追索的问题。评价田纳西·威廉斯的《忏悔录》, 作者看重的是“威廉斯对他的戏剧创作锲而不舍、鞠躬尽瘁的精神, 以及他在爱与欲之间的彷徨、沉沦、追悔、煎熬。”[13]素描朋友顾福生的绘画, 作者感叹的是“这位台湾现代画的先驱, 对艺术的追求与狂热, 三十余年没有丝毫递减。”[14]《写给阿青的一封信》传达的则是对另类人生的宽容与理解, 他说“阿青, 其实在你之前, 也会在你之后, 世界上还有不少人, 与你命运相同, 它们也像你一样, 在人生的崎岖旅途上, 步履维艰的挣扎过”[15]。白先勇在评人论事、谈文论艺时很少做非此即彼的是非评价, 他关注更多的是人物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 或是一段值得回顾的人生片段, 或是一个轰轰烈烈的悲剧故事, 或是一次命运变迁的详尽过程, 白先勇表现出对人生最大的理解和宽容。他注重从人生经历和艺术作品中挖掘价值和意义, 将其作为一种生命体验, 由此肯定困惑、奋斗、挣扎而前行的生命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在作者看来, 这应该是我们看取人生的一种眼光, 更应该是一个文学工作者所应传达的人生情怀。

白先勇的散文没有那种手舞足蹈的大欣大喜, 更没有捶胸顿足的大苦大悲, 而是用一种朴素无华的文字娓娓而叙, 不紧不慢地回顾生命与世事, 没有浓艳的词语和激烈的口气, 也没有倾泻无余的情感喷发, 有的只是作者理解人生、感悟人生的一颗赤子之心, 哀伤而不流于虚假, 痛惜而不流于做作, 淡淡的叙说中传达出渗透于心的沉痛, 世事无常的苍凉, 得失无奈的洞达。这种对来路的回首充溢着作者对风雨历程的苍凉慨叹, 更灌注着作者对浮世人生的理解与悲悯。

摘要:白先勇的散文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顾和对亲人、朋友的痛惜哀悼;二是对自己青春奋斗足迹的追忆;三是对其他一些人事的感怀、忆念和介绍。这些文章虽内容不同, 但其中都折射出作家对世事人生的沧桑慨叹, 对芸芸众生的悲悯情怀。

以悲悯情怀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篇5

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死有以葬之,不必其里也;我祭其从与享之,其魂气无不之也。

――苏轼《乳母任氏墓志铭记》

苏东坡虽然历经仕途,为官一世,但他并非高高在上而瞧不起平民百姓,而是以一种平和、挚爱的心境看待普通劳动者,对他们寄予同情。有时甚至流露深挚的怜悯与牵系。作于黄州贬居之所的《乳母任氏墓志铭记》便是一例。

宋神宗元丰二年秋天。苏东坡因作诗讥讽当时的新法,被革职下狱:后于除夕奉旨谪居黄州。次年即元丰三年二月初一到黄州后,几经周折,定居于临皋亭。当年八月十二日。跟随他家三代、患难与共的老乳母任氏病逝。十月葬埋之后,苏东坡为她写了这篇墓志铭。

苏东坡开篇便直奔主题地叙说:“苏轼子瞻之乳母任氏”,直截了当地叙述这位来自家乡眉山的普通劳动者的身世:姓名、籍贯、父名(任遂)、母名(李氏)和简历――“事先夫人三十有五年”,哺乳姐姐八娘和“我”,并养育照顾“我”的儿子苏迈、苏迨、苏过,且“皆有恩劳”:还跟着“我”的宦迹。一路到过杭州、徐州、湖州,最后谪居到黄州。元丰三年八月十二日,乳母病逝于黄州的临皋亭,享年七十二岁。十月间,埋葬于黄州东边,位在黄冈县北边的土山。这一段看似语言平淡、直白,实则如实记写,使这位老乳母的身世不至湮埋。这已足见苏东坡感念乳母恩德的良苦用心。而且,从中可看出这位乳母侍奉苏门三代,名分虽为主仆,感情却情同家人,亲如骨肉。“工巧勤俭,至老不衰”,可谓对其一身德行、劳绩的“盖棺定论”:而“皆有恩劳”则概而言之,总体似地予以褒奖,“恩劳”二字,既精炼恰当,又饱含深情,寄托着苏东坡对这位普通劳动者的感念与厚爱。

作为“墓志铭”的最后一段“铭文”,饱含苏东坡对乳母的深情厚谊:活着的时候有人奉养她,不必是她自己的儿子:逝去之后有人葬她于墓地。不必是她自己的故乡。我希望您永远享用我们深情的祭祀,您的精神、魂魄将长存于世,弥漫于天地之间。

“悲悯情怀”主题阅读鉴赏 篇6

什么是悲悯?悲是慈悲,悯是体恤,悲悯是源于同情、高于同情的博大的情怀。“悲悯情怀”不但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在很多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悲悯,风雪中脚步蹒跚的祥林嫂、身穿单衣却“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心弦会在酸楚中被重重地拨动。

梭罗在《悲悯情怀》一文中谈到世间最人性的光辉,就是自然地将人类拥有的悲悯情怀释放在需要帮助的人或动物身上,这是人性至高的光辉情节,与政治无关,与国家无关,与种族无关。正如即使在遥远的中世纪的西伯利亚原住民,也会每天在自己的窗台前放几杯水,几块面包,目的是让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犯人们在走累的时候,可以补充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与水!这是怎样博大的爱呢?人类的悲悯之心也许对正在苦难中的人或事于事无补,却可以让得到这些食物与水的人对这个绝望的世界心存一份温馨的感动,这是一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性的催生,是一份原始的人性的对话,愿我们都心存这份悲悯,以自己微小的作为,捧出一份仁慈的悲悯,用我们自己微小的悲悯让世界多一些温情!

推荐阅读一

悲悯的情怀

人之初,已经有了悲悯的情怀,要不怎么叫“性本善”呢?可见悲悯的情感并不是多么高级的东西,而是一种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原生态”情感:同情、哀怜,悲人所悲,痛人所痛。它是人的感情的初级阶段,朴实无华,却无比美丽。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某个特殊时期,悲悯会很自然地退到舞台的一角。慌乱乱的身影从它眼前掠过,无暇顾及;急匆匆的脚步从它身边闪过,无心驻足。悲悯一度被视为“妇人之仁”“成功之绊”,为奋力搏击赢取“功名”的勇士们所不屑甚至鄙夷。

然而,人们在奔跑中,在喘息之余,在遭遇某些挫折的时候,在生命的某一段落,会突然幡然省悟,悟到它对生命的重要,悟到它对生活的不可或缺。于是,急切地重拾它,温柔地触摸它,真诚地感受它,紧紧地拥抱它。

悲悯情愫乃人道德之本,若连同情、哀怜之心都没有,便失去了人最基本的“善”,失去了人登上更高道德的阶梯。

怀一颗悲悯的心生活,平淡的生活也能活出浓烈来。看见别人痛苦,自己也有痛的感觉,便体会着别人的心情,设想着别人的处境,继而关怀别人,理解别人。看见别人受难,自己也有受伤的感觉,便同情别人的际遇,怜悯别人的命运,继而想帮助别人,分担别人的愁苦。看见别人开心,自己也有乐的感觉,便分享着别人的甜蜜,幸福着别人的幸福,继而想创造快乐,维护快乐。在这样一种善良纯洁的心境中生活,会感受到生命相依的快乐,感受到人性阳光的温馨。

怀一颗悲悯的心生活,人生便多了很多机遇。因为悲悯的心会遭遇同样朴厚的心,心与心的碰撞就有了路与路的相通。于是,就会有命运突然转机的惊喜,就会有突然“天上掉馅饼”好事的降临;因为悲悯会赢得信任,赢得尊敬,赢得感激,于是,就会有难事易办的“待遇”,就会有“贵人相助”的福气;因为悲悯会引发人们对善良和美好的向往,对自私和冷漠的反省,就会有很多机遇之门向你敞开,就会有许多成功之路拥你入怀。

悲悯的心是人生的“护身符”,它助你事业成功,助你生活幸福,助你在一条单纯的航道上画出五彩斑斓的美丽弧线。

珍惜悲悯的心,珍惜善良的人,让最原始的美丽照亮我们现代化的生活,让最原始的善良推动我们走向更高的道德境界。

可读理由 本文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文。开篇先讲悲悯的情怀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原生态’情感”,是朴实无华和美丽无比的。即我们常说的“是什么”。接下来写在社会的某些特定时期,悲悯情怀的丧失,甚至被人遗弃。转而又指出在我们自身遭遇挫折时,对悲悯的渴望,用“急切地重拾它,温柔地触摸它,真诚地感受它,紧紧地拥抱它”一组排比句表达了人类对悲悯的急切的渴望。即我们常说的“为什么”。从而顺利地点出中心论点,悲悯是人类最基本的善,是人登上更高道德的阶梯。然后作者又从两个方面讲了人怀有一颗悲悯之心生活的益处:一是“平淡的生活也能活出浓烈”;一是给人生带来很多的机遇,即我们所说的“怎么样”。最后总结全文。

议论文顾名思义要议论,但是现阶段很多同学写议论文时却是拼命举例,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议论能力大为缺失,本文就是想给同学们看一下议论文的到底是如何来“议”的。希望大家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推荐阅读二

心怀天下 悲悯苍生

雨淋湿了他的头发,雨淋湿了他的衣裳,这个时候,我感动了。

——题记

女娲不忍生灵涂炭,炼石补天;大禹不忍万民受苦,修道防洪;后羿不忍众人罹难,拉弓射日。心中有天下人,天下人心中就有你。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至善至纯的大爱,是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情怀。

这些日子,举国齐哀,原因是我国四川省发生了80级的强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在悲痛之余,我们不禁为这位老人而感动。您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好总理——温家宝。您在第一时间赶到了重灾区,踏着一片片的废墟,踩着一颗颗瓦砾,全面部署救灾工作。一句又一句的安排,一站又一站的走访,一遍又一遍的动员,一项又一项的部署……

您摔倒了!匆忙的脚步,沙哑的声音却一刻也没有停止。一位在场的记者哭了,他说:“如果你看到总理现在的样子,你马上就会哭。”

您受伤了!鲜血从您的手臂溢出,您却把医生的手推开了。您还安慰着那些受难的孩子:“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們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您哽咽了!当您看到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当您看到那些遇难者的遗体时,泪水从您的眼里流了出来——这是一个大国总理为百姓的死而感到悲痛,为生者的痛而感到伤心。

您高喊了!您在电话中对着部队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雨淋湿了您的头发,沾湿了您的衣裳,可您又攀上那摇摇欲坠的废墟,传达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和救助的决心,告诉灾民:“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的努力!”关键时刻您给了灾区人民极大的鼓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力量。

全国人民看到了您的果敢,您的悲悯,您的情义和一个大国总理对人民的血肉情怀。您本可以居中指挥,可您却来到了前线。只因为您有一颗与民同祸福的心,只因为您有一颗仁爱慈善的心,只因为您有一颗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您说这是您的责任。

多么好的总理!在华夏大地上,总有这样的无私大爱,这样的悲悯情怀。为什么中华民族是唯一一个能够延续5000年文明的民族?为什么我们经历磨难却终究得到辉煌?为什么我们能够一次次从危难中爬起来,在全球领跑?因为我们心怀天下,悲悯苍生。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作为——一种在危急时刻用生命拯救生命的作为,一种在患难间以他人为本的作为,一种在生死时刻舍己为人的作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许是对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最好诠释。有这样的精神在,太阳依旧会光耀华夏,光耀中国人的心!

可读理由 本文是写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灾区一线和百姓在一起的散文。文章写的是温总理吗?是的。作者选取了总理在灾区抗灾救人时的四个细节:“您摔倒了”“您受伤了”“您哽咽了”“您高喊了”。通过四个典型的极具画面感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总理的果敢、悲悯、情义和一个大国总理对人民的血肉情怀。文章写的是温总理吗?不是。文章开头的女娲、大禹、后羿是谁?他们为什么为后人所敬仰?因为他们心中有天下人,天下人心中也就有他们。他们有一种博大的胸怀,他们有一种至善至纯的大爱,他们有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情怀。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因为我们心怀天下,悲悯苍生,所以我们能够延续5000年的文明,我们历经磨难却终究得到辉煌。当然,总理是在其中的。显然文章的中心在此得以升华,全无无病呻吟,故作姿态之感,写得真实,写出真情,写得感人。本文多处运用排比句,显得极有气势,感情也极其充沛。

对比鉴赏

这两篇文章一篇是议论文,另一篇是散文。

第一篇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清晰,按照一般议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行文,议论深刻,语言犀利。但是作为考场作文来说,我们尽量要精选一个事例,认真审视,仔细解剖,努力把其中的道理揭示出来。集中笔墨论析一个例证,这样既透且彻,既清且爽,且读来也令阅卷老师痛快淋漓。这篇散文的可取之处有三:一是写人时只是选取了人物的典型细节,以点带面。这样既显得笔墨集中,又避免了写人时凌乱无章的问题;二是升华主题自然不做作。记叙文或散文的主题升华是个难题。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写记叙文不要动不动就发表议论,生怕人家看不懂。好的记人叙事的文章,均要凭形象和情趣来打动读者,但是絕不是说就不要议论了。本文的议论就显得恰到好处。三是在第1、2、7、8段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排比句的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抒情效果。第一篇议论文中同样有不少的排比句,这些排比句同时还起到了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美句整理

1.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巴金)

2.“悲悯情怀”是一种普遍关注人性、人类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情怀。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3.世界上有种最温柔,也最具震撼力的东西,那就是——悲悯。

4.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望着滴落的鲜血,仍用悲悯的目光眷顾尘世。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

5.不要拒绝向我们伸出的手,因为每一个乞讨者都是上帝派来试探我们的天使,他们在试探我们人类的良知。我们并不需要拥有悲天悯人的大胸襟,但无碍我们拥有“恻隐之心”继而做出小的善举。

6.常怀悲悯,是对众生的怜恤与关怀,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感恩。常怀悲悯,犹如世间一道清流、一盏心灯、一杯热茶,滋润着、照亮着、温暖着黑暗中的心灵的同时,也映照了自身。

本期作文

悲悯:慈悲、哀怜。 “悲悯的情怀”,是以慈悲胸怀来怜悯同情他人乃至一切生物。

悲悯情怀是一种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原生态”情感,乃人道德之本,然而在当代社会它却严重缺失。

请以“醒醒吧,悲悯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者: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组)

悲悯:慈悲、哀怜, “悲悯的情怀”,是以慈悲胸怀来怜悯同情他人乃至一切生物。

悲悯情怀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一种“原生态”情感,乃人道德之本,然而在当代社会它却严重缺失。

请以“醒醒吧,悲悯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苏轼的悲悯情怀 篇7

杨绛以悲悯的情怀, 审视老王的生存困境, 观照老王的生存状态, 塑造了穷困而又坚守道德的老王, 唤醒读者的悲悯意识。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说, 悲悯情怀是一种普遍关注人性、人类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情怀。

一、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困境

杨绛系名门淑媛, 一代鸿儒钱钟书的夫人, 历经“文革”初期的揪斗、中期的下放干校、后期的流亡岁月, 熟悉底层百姓的困顿生活, 关注老王那样在卑微生活中挣扎的弱势生命。她曾说“我在上层是个零, 和下层关系密切”。

老王是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底层百姓, 遭受着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生存困境:

(1)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2) 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 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 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 住那儿多年了。

(3) 有个哥哥死了, 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

(4) 老王不仅老, 他只有一只眼, 另一只是“田螺眼”, 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有人说, 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 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 晚上就看得见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老王的生活是赤贫的, 他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出卖体力, 维持生计, 栖居于“荒僻”、“破破落落”、“塌败”的小屋。即便是这样一个破落不堪的小屋, 也仅是“住那儿多年了”, 并不属于他。贫困潦倒的老王, 正是底层百姓穷困现状的写照。

老王在精神上是孤独的。“有个哥哥”却“死了”, “有两个侄儿”却“没出息”, “有”与“死了”、“没出息”之间, 仿佛渴望亲情的老王猛然间没了亲人的依靠, 让人的情感跌宕起伏, 道出了老王孤独无依、形影相吊的境地。蹬三轮的有组织, 而他“脑袋慢”, “没绕过来”, 是“单干户”, 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一个缺亲少故的老人, 道不尽的晚年凄凉。

老王的生存环境是麻木、冷漠的, 描述老王生理缺陷的有这样两句话:

(1)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 瞎掉一只眼。

(2)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 也许是得了恶病, 反正同时不幸, 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瞎眼,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 仅凭一老先生“降格为货”维持生计已是悲惨。“有人”以“这老光棍”称呼老王, 尽显鄙视、轻薄之态;更将瞎眼原因臆测为“不老实”, 身体残疾成了别人“瞎说”的证据, 成了遭人嫌弃的理由。“有人”的无聊、麻木、冷漠, 活脱是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这“更深的不幸”让我们看到老王的尊严被欺侮, 被凌辱, 被践踏;看到杨绛对“有人”无端猜测的不满, 对老王的深切同情。

杨绛将目光投向一个生活贫穷、精神孤独而又勤劳本分的老王, 沉痛揭示老王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困境, 引起人们对他更多的同情与关怀, 给予挣扎于世的底层百姓更多的暖意, 这是杨绛悲悯情怀的一种深刻选择。

二、在开掘人性的“善”中彰显悲悯情怀

杨绛曾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中写道:“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 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 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在“文革”的疯狂年代, 老王那朴素无华、有生命力的善行, 有如“光和热的金边”, 为读者呈现了底层百姓的人性之美。

老王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穷苦卑微却有着一颗淳朴、善良的心。“每天清晨, 老王抱着冰上三楼, 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得大一倍, 冰价相等”, 而且想要减半收。老王也以独特的方式去关心与体贴他人。钱钟书因脚疾乘他的三轮车去医院, 他扶上扶下, 并坚持不肯要钱, 说:“我送钱先生看病, 不要钱。”“我”坚持给钱后, 他悄悄地哑着嗓子问:“你还有钱吗?”一位关心着别人的老王在良知与道德普遍匮乏的年代就像荒原上的树以最自然、最坚韧的姿态坚守着道德与良知。一个诚实、善良让人甚感凄苦的老王, 一份朴素而伟大的精神存在。

在领受“善”的过程中, 杨绛尽其所能地照顾老王。她送鱼肝油治老王的夜盲症, 降格为“货”维持老王的生活。她也曾关切地问, 凭这位主顾, 能否维持生活。扶病“送”香油与鸡蛋时, 老王的“镶嵌”貌与我的“强笑”, 尽现作者内心的酸楚和怜悯, 也让我们感到那个人性泯灭的“文革”年代, 人与人之间依然存在的那一丝温情。

我们看到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老王, 透过好人老王更看到普通人群中悲天悯人、质朴道德情怀的存在。这寄寓着作者对善良的呼唤及对动乱社会无声的谴责。叔本华说过, 一切纯真的爱都是同情。杨绛饱含悲悯的文字让人心灵震动, 让人感到温暖, 因为它传递着一种广博的爱。

三、在“愧怍”中升华悲悯情怀

杨绛追忆老王时, 总觉得不安。她说:“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将不安的原因归结为“愧怍”, “愧怍”按《古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惭愧, 即因错误或缺点而产生不安。两人的交往过程, 杨绛一家“降格为货”维持老王的生活, 送鱼肝油治夜盲症, 物质上尽可能地帮助老王。再说, 吃香油与鸡蛋已付钱, 没有什么不妥呢?那么, 杨绛到底犯什么错或存在什么缺点呢?

首先, 这份“愧怍”缘自心灵不平等的反省。“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一个“常”字, 与他人的不愿坐形成鲜明的对比, 显现了我对老王的体贴, “说着闲话”显示着两人的亲近, “他蹬, 我坐”则表明了两人的身份, 人力车夫和知识分子, 属主顾关系。于此, 我们仿佛看到那种打破人物身份与界线相知相亲的温馨场面。

老王在病中,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 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 “几个月”说明老王病得长、病得重, 此时不是我去探望老王, 而是老王来探望我。在他不能前来时, 还要托人带话。老王探望我的目的是什么呢?托人带什么话呢?我想无非是来看看我, 无非是托人带一些有关病情的话。从老王的行为可以看出, 他已将我视作他的亲人, 将我作为他孤苦的依靠。

而我呢?没有探望过病中的老王, 十多天后, 才从同院老李口中得知老王的死讯。对老王死后的情况也是“没多问”。杨绛于今反思, 老王视己为亲人, 我则视其为普通的朋友, 对一个有良知、具有平民情怀的杨绛来说, 是否觉得自己有点冷漠, 怎能心安, 怎不愧怍?

其次, 心存同情而又无力改变其命运的愧怍。杨绛自称“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比之老王更觉“幸运”, 其实杨绛其实也是一个不幸的人。“文革”期间, 杨绛遭受别人的抽打, 被剃去半边头发, 受污辱打扫厕所, 下放干校时女婿惨遭迫害致死。之所以自称幸运, 是因为她对底层百姓的命运有着深切的感知, 将普通百姓的命运置于自己的命运思考之上, 对自己的遭遇表现出某种宽容, 是生存现状对照下的安慰与感慨。

面对“不幸”的老王杨绛有着深切的怜悯与同情。在她遭受“披着狼皮的羊”的革命小青年迫害时, 别人避之唯恐不及, 而老王热心对待杨绛一家。她在物质上也尽力帮助老王, 当老王送来上好的香油与新鲜的鸡蛋时用钱去领受他的谢意。而这种同情方式夹杂着一种强者对弱者、富者对穷者、尊者对卑者的“恩赐”、“施予”的色彩, 伤害了老王渴求朋友、亲友的平等、尊重的心灵。一个社会的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 帮助他们突破生存困境, 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这些年来, 相对于老王的善行, 自己一直疏忽和未曾体察老王的心灵渴求, 逝者已逝, 再无救赎的机会, 让她感到无比的“愧怍”。那份“愧怍”是一种心存同情而又无力改变的凄怆之感, 也是一个有良知作家的虔诚反思。

一个贫困却坚守善良、尽力帮助人的不幸者促成了杨绛的精神升华———面对每一个不幸的人我们都应该愧怍, 如同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悲天悯人的呐喊。卢翎说:“先生 (杨绛) 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 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 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摘要:一个以最自然、最坚韧的姿态坚守着道德与良知的老王, 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群中悲天悯人情怀的存在, 促成了杨绛的精神升华。杨绛在“愧怍”中关注底层百姓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困境, 开掘人性的善, 反思知识分子的理想, 体现了责任担当的精神。

关键词:悲悯情怀,底层百姓,“愧怍”

参考文献

[1]颜敏.梦魂长逐漫漫絮, 身骨终拼寸寸灰——探秘杨绛散文《老王》的几条阅读路径[J].名作欣赏, 2009 (12) .

[2]张卫中.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J].语文建设, 2011 (1) .

苏轼的悲悯情怀 篇8

一、《老王》的主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情怀

关于《老王》一文的主旨, 人教版配套教参认为:“文章的精神是说, 这样好的人却这样苦, 幸运者应该感到‘愧怍’。为什么在新社会里, 老王还处在那样的苦难状态, 而且每况愈下, 社会应该关心不幸者, 作者提出了这些问题让读者思考。”

其实, 《老王》的主旨不妨概括为:通过对“老王”的善良与苦难的叙写, 含蓄地写出了作者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身处苦难这一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和无奈, 表达了作者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情怀。同时, 也对作者的“分别心”进行了解剖。

暂且不要看哪一种主旨更具教学价值, 先看看哪一种主旨的文本证据更为充分, 先看看以哪一种主旨为前提更能准确理解文本的语言。

二、作者的主旨的文本证据

关于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讲解的时候, 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思维的发展来讲内容。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 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 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 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明确相关。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讲, 这一堂课讲思想内容, 另一堂课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这堂课才算成功。”

准确把握主旨是准确理解语言的前提, 反过来, 主旨把握是否准确, 又可以看以“这种”主旨为前提, 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是否合理、是否牵强的方法来进行考证。

在此就用以下三个问题为例, 对作者的主旨进行验证。

1.文章为什么始终没有写出“老王”“老李”的名字?

文章为什么始终没有写出“老王”“老李”的名字, 有两种可能:或是作者真不知道, 如果是这样, 恰好说明作者因“分别心”作祟, 自认为是文化人, 相比“老王”“老李”, 是“优势个人”, 因而与他们始终保持距离, 根本没有问过他们的名字, 只以他们的姓加一个“老”字相称———这种现象, 即使是在今天, 也是普遍存在的。或是作者知道, 但为了含蓄地表达以老王为代表的一个群体的意图, 故意略去具体名字, 如果再直接一点, “老王”就是“老王们”。如果是这样, 也就更加说明作者关注“老王”这一类社会问题, 表达出作者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情怀, 若换一个题目, 最合适恐怕就是结尾一句话中的“不幸者”或者“老王们”, 但这样就太直白而缺少了含蓄的意味。结合作者的语言风格, 原因应当为后者。

2.作者的“愧怍”究竟是什么?

如果明白文章的着眼点是写老王这一群体生活的苦痛与艰辛, 课文结尾一段也就更易理解。课文结尾说:“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心上不安?为什么愧怍?作者已经说:“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如前理解主旨, 就容易明白, 作者所谓的“愧怍”, 是“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身处苦难这一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的一种含蓄、委婉的表达。因此, 每想到老王, 或许作者就想到社会中还有许多像老王生前一样艰辛生活着的人, 故“总觉得心上不安”。与此相比, 作者对“这一个”老王的不妥, 的确都不算什么了, 心里不安的原因, “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也就“都不是”了。

那么,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而要如此含蓄?一是作者“锋芒内敛后”“不动声色”的语言风格使然, 二是经历“文革”的人, 都会考虑语言是否会有被认为“攻击”社会的把柄或嫌疑。从表达效果上, 这样表达也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使语言更经得起品味。根据叶老的观点, 阅读教学就需要去探明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跟文章表达的内容”的内在关联。

阅读一篇文章, 要探究些什么内容更有价值, 《文章面面观》很值得参考, 比如第四方面的探究内容是———“文章里对于某一个意思用着怎样的说法?那种说法有什么效果?和别种说法有什么不同?”如前的解读, 用“愧怍”含蓄地表达“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身处苦难这一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 正好是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一个表达亮点, 这, 也正是叶老所说的在表达上的“求更好”。同时, 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这样理解, 就能够让学生真正品味到杨绛语言“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与“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3.为什么详写老王临死前僵直、面如死灰的情态?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老王临死前的“惨状”或“丑态”?探究这一问题, 正是去探究“冰山理论”所说的水面以下的八分之七, 正是探究杨绛语言的风格及表现力。教学的目的正是需要教学生去探明文字的言下之意或言外之意的方法, 学习用形象说话的表达技巧。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内容, 有多重意蕴在其中:其一, 如果如上理解主旨, 那就是为了通过突出老王这一群体生活的艰难、结局的辛酸, 来突出关注这一类社会问题的迫切性;其二, 体现老王对生的渴望, 如果不是对生与幸福生活充满渴望, 就无法承受身心双重的不同一般的苦与痛, 就无法与病痛抗争到“面如死灰”状如“骷髅”;其三, 也体现出老王不仅善良, 而且坚强;其四, 突出老王的善的不一般———已经“面如死灰”, 但仍要向对自己有过关心、帮助的作者表达感谢之意。这样解读, 对“老王”形象的理解就更全面, 也更能感受到杨绛语言“锋芒内敛”“不动声色”背后撼人心魄的力量。

三、我的解读的教学运用

关于“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徐江教授认为, “我们的观点是:以特定文本使用者所在的学段教育目标为依据, 以文本所能有的为选择范围, 以相对‘教育值’高的为选择标准, 选择文本所蕴含相对于教育目标之达成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内容为教学点”, 并认为备课必须有三点思考:“一是思考能否从这篇文章中衍生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二是思考能否从课文里汲取什么有用的东西, 而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读懂’‘读好’它;三是要思考如何在生活、学习中把从文本中得到的有用内容运用起来。”根据我的解读, 主要确定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一) 基础知识教学:积累是语文的第一要务

目前, 不少语文课堂, 一些虚高的目标占去了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 致使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积累都没有做好, 这是导致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一大原因。有必要再强化牢固积累基础知识的意识:积累是语文的第一要务!

1.文体知识积累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主要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散文一般用一件或几件相关联的事件, 表达某一主题。

2.文学常识积累

(1) 关于杨绛 (知道)

生于1911年, 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著名学者、作家、《围城》作者钱钟书之妻。著有《干校六记》《将饮茶》等, 译有世界名著《堂吉诃德》。

杨绛的语言特色, 平实朴素, 简洁淡雅, 但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被公认有一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为了引起学生探析“平实朴素”语言的表现力的兴趣, 相机介绍汪曾祺的一则“语言故事”:

东北某地聘请余秋雨和汪曾祺先生担任文化顾问, 聘请仪式上, 发言者美词滔滔, 汪先生有点受不了, 便边听边轻声地把那些话“翻译”成平常口语, 像个语文老师在当场改错。发言者说:“今天丽日高照, 惠风和畅。”汪先生立即说:“请改成今天天气不错。”发言者说:“在场莘莘学子, 一代俊彦。”汪先生立即说:“请改成在场学生们也挺好。”……构成现场幽默效果, 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发言人不仅没有生气, 而且以自嘲的口气感谢汪先生说:“您老人家已经在做文化顾问了。”

(2) 《堂吉诃德》及塞万提斯简介 (了解)

《堂吉诃德》及作者简介, 主要是为了相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即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字词知识积累 (会读会写, 理解词义) , 主要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要求的词语。

以上内容, 主要安排在预习环节, 以预习提纲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 上课前按提纲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教师相机作补充或提炼。

(二) 整体感知:以“置辞”探究为载体

关于文本探究的方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了“六观说”:“一观位体, 二观置辞, 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 五观事义, 六观宫商。”可见, “置辞”探究早就是阅读教学微观深入的一种方法。

教学导入问题:作者将课文题目定为《老王》, 请你猜测意图。如果要在课文中找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 (词组) 来替换题目, 你认为哪几个词语可以备选?哪一个词语最恰当?此问题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置辞”探究, 整体感知“老王”的苦、善与坚强, 同时探究作者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 理解文章主旨之所在。

学生可能提出或教师应该引导探究的几个词语:

1.课文题目“老王”意蕴的探究。

2.相关几个寻常而不平常的词语的探究。

(1) 蹬三轮的

可不可以换成“开三轮的”?“蹬”而不是“开”或“驾驶”, 强调这是需要较大体能的, 结合题目《老王》的“老”字, 和下文所写老王的残与病, 这个“蹬”字, 用于写老王生的艰辛, 就更有分量。这也是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蹬”的缘故。如果不强调“蹬”字, 开头两句话“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完全可以合为一句:“我常坐老王蹬的三轮。”

作为语言训练, 也作为理解杨绛语言特点的手段, 这里, 教学时不妨让学生尽量想象并写出具体情境, 不妨将“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具体化为一个无声的电影镜头, 甚至可以让学生想象出“我”和老王的心理活动与对话 (即“闲谈”的内容) 。

一个“蹬”字, 表层意思是“蹬”三轮车, 更深层的意思却是写老王晚年的人生状态———老王晚年的生命之“车”, 基本上都是带着病痛与孤独寂寞, 吃力地“蹬”着前行的——而且是在崎岖泥泞的道路上。

(2) 单干户

这导致老王“失群落伍的惶恐”, 他是个没有“组织”的人, 加之家庭的不幸———“有个哥哥, 死了, 有两个侄儿, ‘没出息’, 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老王没有可以互相倾诉、互相慰藉的人, 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是老王看不到的深深的不幸!

(3) 老光棍

这一个词, 实际上是写人们对老王的冷漠态度。老王的其他不幸是导致这一不幸的原因, 而这一点又是最不幸的。有人却拿这点来称谓他, 这也和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含蓄地批评了人们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的冷漠态度。

(4) 回民

对老王“回民”身份的补叙, 表现出作者巧妙选择直接叙述主体和叙述时机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不凡的记叙艺术。文章在得知老王死后通过“老李”之口补叙老王是“回民”, 更突出了老王登门感谢送鸡蛋和香油的分量, 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 一个“回民”送这些东西, 岂止是感谢, 简直就是“报恩”了!这, 就更加凸显了老王的善的不一般。这, 也是一个用得平淡而不平常的词语, 这一处看似平淡的补叙, 也是体现杨绛写作特色的精彩一笔。如果在老王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前就写出老王是“回民”, 表达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这是品味杨绛语言风格很值得注意的一个词。

(5) 不幸者

讨论这一个词时, 顺便讨论老王有哪些不幸?最不幸又是什么?作者的“愧怍”究竟是什么?课文结尾说:“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心上不安?为什么愧怍?作者已经说:“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对以上词语的探究, 主要目的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品味杨绛语言平实朴素而极具表现力的特点, 感知学习作者将意图或锋芒内敛、不动声色的表达技巧, 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一类型语言的敏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三) 细节品味:探寻水面以下丰富的意蕴

重点探究细节:描写老王临死状态一段。

1.词语积累:直僵僵、镶嵌、面如死灰、骷髅。

2.段式 (复句) 结构、段内分层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3.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详略的识别与效果分析。

4.探究为什么详写这个内容, 理解作者的意图 (文章主旨) 及写作技巧 (重点) 。

(四) 课堂拓展:向社会与生活延伸

向社会与生活延伸———从阅读课文中学会阅读社会, 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目标。何谓“从阅读课文中学会阅读社会”?主要有三点含义:其一, 要相机思考课文在哪一点上与当前的社会生活相关联;其二, 阅读教学要促进学生观察、思考社会与生活习惯的养成, 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每一篇课文都这样做, 学生最终必然养成习惯;其三, 要让学生相机学习提炼与积累相关主题和作文素材。

比如, 让学生思考:文章“在哪一点上关联着当前的生活”。

又如, 作为作文的相关素材, 结合本文的教学, 还应顺便积累《大道之行也》开头一段:“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这一段话, 在教学时, 还可以用在课堂小结环节, 全班齐读, 以达到强化主旨理解的效果。

苏轼的悲悯情怀 篇9

可是, 渐渐地, 我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前段时间, 我上《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课前, 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反复阅读作者林海音的相关作品, 精心设计每一板块的教学内容……试图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爸爸”绵绵的爱意和英子的成长历程, 体悟字里行间淡淡的忧伤。然而教学过程并不顺利, 我甚至闻到了令人痛心的味道:学生在谈论“爸爸”病床前嘱托这一情节时, 脸上带着漫不经心的笑;当我让他们概括故事情节时, 居然有人用“爸爸挂了”这样的语句, 并且还得到少数学生的喝彩。当时我真的非常难过:这些孩子也不能说他们品德出了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这样一篇能够勾起人们普遍情感的文章, 他们为何就激不起心灵的任何浪花呢?为什么他们就缺失这样的一种悲悯情怀呢?由此, 我想起以前教鲁迅的《故乡》, 谈到对中年闰土的感受时, 有学生不仅没有任何的同情, 甚至还喊出“六个孩子啊, 怪不得那么穷”, 引起周围同学的哄笑。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可否认, 当今社会上的一些调侃文化烙印在了学生的心灵。但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如果没有把书教到学生的心里, 没有给他们真正滋养心灵的东西, 这样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于是, 我开始从自身的教学查找原因, 发现主要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 他们之间的对话出现了断裂现象。学生的阅历、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阅读的高度, 这样的高度不足以让他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那么,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 让他们能走进文本呢?我重新调整了教法。

1. 创设情境, 深情导入

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沟通架设一座坚实的桥梁, 使得他们之间实现真正的碰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调动多种手段进行情境的创设, 特别是在导入环节, 要尽可能地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氛围里。

在给第二个班上课伊始, 我做了如下导入:播放崔京浩演唱的歌曲《父亲》———包含深情的旋律把学生带入了对父爱亲情的回忆之中。当他们听完后还沉浸在回忆之中时, 我配上乐曲《夜的钢琴曲》朗诵了诗歌《父爱》:“有一种严厉的爱, 总要在子女成为顶梁柱后才变得柔软。父爱, 那是一片避雨的屋檐, 一堵挡风的厚墙, 一方小船依靠的坚实伟岸, 一座树木生长的大山……”在忧伤的钢琴曲中, 我动情的朗诵再一次引领学生走近了父亲, 用心去回忆点滴的父爱。看到他们还在遐思的神情, 我顺势导入新课:“生活赐予我们的, 不只是欢声笑语, 还有离别惆怅, 甚至是磨难艰辛, 假若父亲不幸成了生活中匆匆的过客, 我们又当如何去面对他留下的模糊背影?小英子用她挺起的双肩告诉我们答案。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起感受流淌其中的父爱深情, 凝视英子那双坚强的双眸。”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 学生很快进入了文章的氛围之中, 从他们充满同情的目光中, 我感受到他们为英子失去父亲而痛惜, 这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2. 浓情品读, 走进文本

要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我认为引导学生品读文字、感受文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梳理了情节之后, 我引导学生进行品读, 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爸爸为什么不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呢?请仔细阅读课文第4~11段, 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分析他此时此刻的想法。

(学生默读, 圈点勾画) 师:下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生:“笑笑”说明爸爸是怕我担心, 强忍病痛对我微笑, 怕我担心他的病情。

生:“他把脸转向墙那边, 举起他的手, 看那上面的指甲”说明爸爸已经病得很重了。

师:为什么这就说明爸爸得病很重了?他为什么看他的指甲?

生:我觉得爸爸是不想让女儿看见他痛苦的神情, 不想让女儿看见他的泪。

师:是啊, 同学们都能感受到爸爸的内心世界了。你们想, 此刻他在心里会对英子说什么呢?

生:英子, 对不起, 爸爸不是不想去, 实在是爸爸没办法啊。

师:是啊, 不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可是又不能告诉孩子真话, 爸爸内心真是经受痛苦的煎熬啊。最后, 他留给英子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他若是敞开心扉对英子说, 他会怎么说呢?

生:英子啊, 你年纪还小, 爸爸就要离开你了, 没了爸爸, 你一定要变得坚强啊。

生:英子, 爸爸对不起你, 爸爸走了以后, 你要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啊。

……

学生完全沉浸在病床前嘱托的悲痛情绪之中, 说者动容, 听者凄然, 或埋头笔记, 或凝神沉思, 完全进入了文字里, 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此刻, 学生似乎就是爸爸或英子, 或者英子就是自己的亲人、朋友, 我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到了同情和感动。

3. 勾连拓展, 走进生活

经过充分的品读之后, 我发现学生不是完全没有悲悯之心, 也不是完全没有生活体验, 而是以往没有被激发, 没有被调动。若是引导得当, 学生的生命意识、生活意识就会得到激发, 他们的体验也会随之而来。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 应该把他们的视线引出象牙塔, 带领他们走进生活的另一个角落, 直面生活的不幸与苦难。要使他们明白, 生活里不仅有幸福与欢笑, 在很多地方还有贫困、悲伤和痛苦值得他们去关注, 由此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悲悯情怀, 从而学会感受爱, 理解爱, 更懂得如何去爱。

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 说说父亲的另一面。父爱如山, 可是你可曾体察父爱背后的艰辛, 体会父亲的无奈与艰难, 把你看到的说给我们听。 (2) 把目光投向社会, 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绝非易事, 把你所见到的令人心酸的人或事告诉我们。这样的拓展环节目标非常明确, 旨在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触动他们因社会的喧嚣与浮华而钝化的心灵。

苏轼的悲悯情怀 篇10

佛教传入中国后, 中土的信徒从众多的菩萨中选出三位, 组成“三大菩萨”, 又称“三大士”, 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后来又加上了地藏菩萨, 变成“四大士”。加上弥勒佛, 五位菩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义, 其中观音代表大悲。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 救苦救难为目的。悲是拔除众生之苦, 是救济众生的大慈大悲心。当然, 必须施与众生快乐, 才能离苦。

在台湾, 有一位名曰林至信的慈善家。多年来, 一直秉承大慈大悲的菩萨精神, “慧眼视众生, 弘誓深如海之法身”, 倾尽其全部财力和精力, 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救助那些不符合政府补助标准、社会照顾不到、弱势中的弱势少儿。

林至信教授, 1937年生于台湾新北市一个农民家庭, 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曾任大学副教授、中学校长。

博施济众、扶危济困、热心公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民间士绅、百姓都是这种观念的倡导、力行者。中国传统家训中就有极为丰富的公益教化内容。基于这种思想, 为了让少年林至信长大后更好地奉献社会, 感恩社会, 目不识丁的父母双亲虽然生活贫苦, 却省吃俭用供他读书。父母的所作所为在林至信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慈悲、感恩的种子, 他发愤苦读, 一直读到当时台湾唯一的国文研究所——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

父母的爱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成家后, 林至信将父母的优秀教育方式传递给了儿女。林至信教授育有儿女四名, 大女儿林慕凉, 海洋大学电子系毕业;大儿子林孟文, 台湾大学牙医系毕业, 牙医师;二儿子林孟章, 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毕业, 硕士, 建筑师;三儿子林孟龙, 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研究所毕业, 博士, 大学副教授。承父亲教诲, 孩子们不但学业精进, 成绩优异, 而且步入社会, 秉承父亲慈悲哀悯之志, 感恩社会, 服务社会, 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慈悲喜舍, 历来为佛教扶危济困之舟楫。自从1969年起任中学校长, 林至信教授在校园中弘扬正气, 教育学生们摒弃不良之风的侵染, 学会感恩父母, 感恩师长, 感恩家庭, 感恩社会, 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育学生们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以自己的知识、能力, 去回报父母, 回报家庭, 回报师长, 回报社会。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林至信教授教书育人, 言传身教, 其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海纳百川的壮阔胸襟, 感染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为社会培养出无数栋梁之才。任内三年期间, 他走访了每一位学生家长, 发现学生家长很多很贫苦, 因不符合政府照顾条件而得不到政府补助, 求助无门, 不得不过着贫寒的生活。看着这些苦难中的人们, 尤其看到孤苦无依的孩儿, 林至信教授看在眼里, 痛在心上。他暗下决心, 一定想办法救助他们脱离苦海, 让他们与一般儿童一样, 有饭可吃, 有衣可穿, 有房可住, 有书可读, 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想, 孩儿们如果得到良好的教育, 他们长大后就会在各行各业发挥积极的作用, 否则, 可能成为社会的祸患。

1972年, 林至信教授竞选台北市地区的“国大代表”。竞选期间, 他深入民间, 接触到更多的贫苦求助无门的寻常百姓。林至信教授以自己悲天悯人之心, 传递着大爱与苍生, 将佛教的悲悯情怀更广泛地传递与大众, 惠泽更多需要救助的众生, 令世人感受到一种荡涤心灵的力量、一种关于善的召唤。因此, 竞选中, 他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担任“国大代表”之后, 林至信教授念念不忘苦难中的百姓, 千方百计实施自己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的心愿。他开始召集、带动志同道合的亲戚朋友, 一起捐款、捐物来帮助当局依法无法补助照顾, 而实际上贫苦极需帮助的人。

1981年任满之后的林至信教授, 本来可以继续竞选连任。但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公益慈善事业, 他没有竞选连任, 而是离开政界, 全身心致力于救助众生之大业, 一心扑在慈善事业之中。为了更方便奉献自己的救济众生的大慈大悲心, 1984年, 林至信教授向当局申请成立公益慈善组织, 获准设立“财团法人私立弘化同心共济会”, 收养教育0-18岁的当局依法无法补助的儿童及少年。

“财团法人私立弘化同心共济会”位于桃园县大园乡沙仑村, 创立于1984年, 是一个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公益民间团体, 主要致力于施棺、急难济助、济助无依儿少三方面的事业。“财团法人私立弘化同心共济会”附设桃园县“私立弘化怀幼院”, 专门收养那些因父母犯罪坐牢、自杀、离异不知去向、或是未婚生下的孩童们。因为这些都是不符合政府补助标准、社会照顾不到、弱势中的弱势孩童。为了使这些孩子们健康成长, 林至信教授免费抚养、教育这些孩子, 直到他们成年为止。自成立至2013, 29年来, 林至信教授通过桃园县“私立弘化怀幼院”免费收养教育过的院童, 平安回到原生家庭的已逾千人, 而他几乎散尽全部家财。林至信教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佛法, 践行着佛菩萨的悲悯情怀, 其善举可谓光耀天日, 大众仰观。林至信教授的悲天悯人之心,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极大的赞誉。

林至信教授做公益事业很特别。三十多年来, 哪怕舍尽家财, 他也绝对不向政府申请任何补助, 更不主动以任何名义、向任何团体和个人、向社会大众募捐任何善款和物资等。对此, 林至信教授很执着, 坚持一定要做到获得社会上善心大德的肯定和认同, 而自己主动发心捐款、捐物、捐工 (当义工) 。只要那善心大德, 要捐款、要捐任何物资 (无论多、少、新、旧) , 林至信教授毫不迟疑, 通通都收。同意弘化怀幼院院童吃不完的食品, 用不完的衣物等, 转赠给更需要的、贫苦的人。仅2013年一年, 自动来捐款的共新台币9, 900多万元, 约人民币1, 980多万元。用于施棺新台币4, 800多万元, 约人民币960多万元;急难济助新台币2, 800多万元, 约人民币560多万元;免费养育院童:新台币1, 300多万元, 约人民币:260多万元。目前院童收养48人。最多曾至107人。根据统计, 林至信教授每月施棺、急难济助新台币600多万元。约人民币120多万元。而近六年来, 多余的白米每年转赠给贫苦的人都在21万公斤以上。其它食品、蔬果、衣物、文具等, 更是难以计算了。

林至信教授办事果断, 急人之所急, 急人之所难, 绝不拖沓。他想到的是, 需要救助的人是因为万般无奈才求助的, 一定是急需施棺或者急需急难救济金。如果拖沓, 哪怕拖沓一天, 被救济人该有多急啊。林至信教授悲心顿起, 只要有人申请施棺或者需要急难济助的济助金 (支票) , 无论林至信教授有多忙、有多累, 无论他身体很好, 还是贵体欠安, 无论天气好, 还是大雨滂沱、道路湿滑, 星期一来申请, 下星期一济助金 (支票) 就绝对寄给申请者。这可能是全世界济助速度最快的了。

林至信教授的悲悯情怀也影响着自己的家庭。他的善举得到了夫人罗美代女士的大力支持。桃园县“私立弘化怀幼院”成立后, 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孤苦无依的孩子, 林至信和太太罗美代女士一起努力, 散尽家财, 倾其所有, 购买怀幼院的房地, 以及支付孩子们的生活开销, 同时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给苦难中的孩儿们一个温暖的“家”。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不幸的消息几乎把林至信教授击倒。一直追随自己共襄公益慈善大业的夫人罗美代女士不幸在2007年车祸中去世。然而, 林至信教授并没有因为个人的境遇而停下哀愍众生、大慈大悲的脚步。他擦干眼泪, 化悲痛为力量, 将妻子的奠仪、车祸理赔金、保险金等, 总共新台币1300多万元, 约人民币260多万元, 也全部捐给弘化教养院童。

解读“愧怍”内涵感受悲悯情怀 篇11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中的老王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善良之人,而我们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上也分明感受到她的善良,可是作者认为自己每当想到老王时,就觉心上不安,后来衍成内心的愧怍。不安源于愧怍,愧怍又是因何而起呢?教参认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起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受到了愧怍。但是联系相关资料和文中杨绛先生的隐忍表达,我们觉得她和家人在文革时期受到了种种迫害,在精神的受难和物质的短缺间,前者的不幸更为深刻。由此我们觉得对杨绛先生的愧怍有再审视的必要,这不但关乎老王其人的道德之境在特殊社会中存在意义的冷静思索而且还关联这对杨绛先生的深入认识。基于此,教学上做了如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2.通过探究人物描写把握形象特征,解读关键语句所传达的丰富内涵。

3.感受老王道德自觉的意义,品读杨绛自省精神和担当意识,体味她宗教式的悲悯博爱情怀。

重点:通过细节感受老王形象,解读他内心渴望。

难点: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观照称谓,体认差异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会听到这样的称呼,比如喊一个姓王的人为“老王”,称另一个人姓王的人为“王老”,比较一下这两个称呼所传递的差异。

二、整体感知,自主解读

1.我们知道文章以“老王”为题,也就是作者所写的对象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作者在这篇和普通人有关的文章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明确: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理解老王这个不幸者的不幸。

明确:无组织归宿,无亲人,无依靠,身体残疾,被恶意揣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

3.不幸者对杨绛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对人物的描写说说自己的理解。可以以这样的句式为例:我觉得老王是一个 人,我是从 知道的。

明确:善良,淳朴,厚道,送冰,送钱先生去医院看病不要钱,临离开人世前给作者送鸡蛋香油等。

三、深入解读,合作探究

1.“我”是怎样对待老王的?从文本所叙写的内容里去体察,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常坐他的车以照顾老王惨淡的生意,对别人传播的和老王有关的恶意流言深觉不幸,女儿送鱼肝油给老王,送钱给老王等等。杨绛先生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2.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中可以明确她是善良的一个人,我们很难感受到杨绛做了什么对不住老王的事情,可是作者在文章结尾处为什么有“愧怍”之意呢?试着从文本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醒:可以从作者当时所面临的诸多和老王一样以登三轮为生的人与老王的比对中感知,还有可以从自己不敢乘坐三轮的隐性表达处深刻理解,联系时代背景(在文中有内容可以支撑),还可以从老王最后一次拿着香油和鸡蛋到杨绛家时,作者对他的外貌、语言这些细节处来感受老王内心真正的需要和所得之间的差距原因上去探究。

明确理解:老王在黑白颠倒、人人自危,尤其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的恶意,从来没有觉得我们是好欺负的主儿,他哑着嗓子悄悄的一问“你还有钱吗?”表现出了悲天悯人的品格和质朴道德情怀。而这完全出自朴素的道德自觉和坚守,对道德崩塌的社会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让“我”感受到了震撼也看到了希望,更催生了杨绛先生的清醒和自觉,自我批判——“愧怍”也就由此而来了。

老王临终前对杨绛先生倾其所有和自己所得之间是不平等的。老王反复声称的不要钱,无不传递出他的内心是别有渴望的,联系前文对他孤苦身世遭遇的介绍,我们可以触摸到老王需要的是亲情,是依靠,是希望杨绛能把他当作亲人一样的看待,而这深度的内心渴望却没有完全被杨绛洞悉体察。这样的解读来源,我们可以从杨绛在看到老王时的惊不择言的客气话中以及后来的害怕得糊涂了的内心独语中感受到。这些内容无不彰显出自己和老王之间在心灵交往上是存在些许距离的。这距离的存在提醒着杨绛越过时间的磨洗后,自己对老王所做是亏欠的,因为亏欠而生出了愧怍之感。

3.杨绛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她是幸运的吗?

明确:补充资料(PPT资料显示),女儿的丈夫被迫害死,自己和丈夫被下放到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在是非不分的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自由、信仰、亲情、尊严被剥夺被损害。拓展相关资料,老舍在此时期投湖自尽,翻译家傅雷被逼上吊,学者胡风精神失常,沈从文被迫放下笔杆拿扫把去扫女厕所等。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癫狂。由此我们深味这样的遭遇对杨绛先生而言简直是精神的炼狱。这样的人生际遇和老王物质上的短缺——这样的待遇相比确实是更深的不幸。

4.她明明是一个不幸者,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呢?

首先让我们比较一下:原文中的“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和修改后“一个幸运的人”之间在表意方面的区别。以及“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中所传递出的语言内涵。

明确:杨绛先生将一己的生活经验推广到一切人的生存体验,并在跟不幸者的对比中怀着对整个社会道德状态的忧虑和批判,清醒而自觉地进行自我批判和反思,然后传达出某种准宗教式的体认。愧怍感的诞生绝对不是前面亏欠感的简单重复,它已经历了充分的时光酝酿,包含了足够多的相关世相的体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情感境界。佛经里讲:任何人与一切众生都有同体关系,一切众生是我父母,视众生如一子。于是有这样觉悟的人就会生出无限慈悲之心,毅然以个体生命去担当人世的欠缺,以自己个体的孤苦和受难向世人呈现圣爱。杨绛先生在别人轻易释怀处始终无法释怀,并从亏欠修炼成愧怍这样的宗教情怀让我们看到一个无辜生命体对一切生命欠然状态的全力担荷。

5.胡河清《杨绛论》中这样评价她(PPT展示):在当代中国文学中,文章家能兼具对于芸芸众生感情领域测度之深细与对于东方道境体认之高深者,实在是少有能逾杨绛先生的。

四、拓展延伸,抒发感怀

关联生活谈谈我们自己身边的老王们,自己曾经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和眼光来对待他们的,现在重新捡拾回顾,自己又将怎样审视自我和他们的存在,思考我们该怎样去关照他们。带着一份自觉和清醒走近生活,体察人生,感受况味。

【教学反思】

经过实际的教学,感到学生的思考随着老师的问题设计而走向了深入,摈弃了那些平滑的表面的认知,在文本细处寻找,在别人的思考中聆听并开拓自我对问题的深刻解读。这次教学使自己更加坚信我们的语文学习不是要告诉学生已经知道或者一览就知的东西,而是要开启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的精神走向丰盈。对话理论的开创者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告诉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要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

上一篇:信息行为论下一篇:环境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