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的情怀初中作文

2024-09-17

悲悯的情怀初中作文(共7篇)

悲悯的情怀初中作文 篇1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林则徐虎门销烟,壮我国威。

林则徐关心民生疾苦,为官清廉,当他目睹难以计数的鸦片如潮水般涌入国土之时,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他上书道光帝得到受命后,立刻在广州展开禁烟运动。短短的23天,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收缴并销毁全部鸦片,共2万余箱,合计110多万千克。当烟渣随着潮水卷入咆哮的大海之时,民众们欢欣鼓舞,欢呼呐喊声响彻了虎门的上空。林则徐虎门销烟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点燃了一个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朱自清宁死不受美国救济面粉,扬我国格。

爱国是拒收嗟食的骨气。朱自清在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当时,朱自清患有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不足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这时他拒领美国面粉就意味着他的生活将会更加困难,他的胃病将会更加严重。然而朱自清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两个月后,朱自清就去世了,他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显我国怀。

钱学森在美国,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他始终眷念着祖国,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概。就在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毅然决定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要为新生的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是,回国之路充满坎坷。钱学森受到美国的移民局和联邦局的恐吓和非法逮捕,最后,历经千辛万苦的钱学森在祖**亲的帮助下,终于登上了驶向东方的船。回国后,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智慧让祖国的科技立于世界的前沿。

悲悯的情怀初中作文 篇2

这是晓苏底层叙事的创新之作, 故事仍旧发生在那个典型环境——油菜坡。大斗和小斗两兄弟, 为了生计, 同在河南的一个矿洞里挖煤。小斗挖煤挣钱, 是为了修补家里裂了大缝隙的石头房子, 为了供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谷雨念书, 为了老婆柳絮能买上柴米油盐。而哥哥大斗呢, 目的则更为简单实际:他因为相貌实在是难看, 脑袋顶上长着一头令人生畏生厌的瘌痢, 一年四季只好用布帽遮羞。以至于40多岁了, 还是光棍一条, 找不着老婆。于是, 他就想到矿洞里靠挖煤, 想攒够五千块钱, 好到宜昌去种植头发, 改善形象, 找一个老婆。可是, 遗憾的是, 大斗没能如愿攒够植发的钱。更加不幸的是:他的兄弟小斗, 却在一次井下透水事故中, 死于矿难。大斗的母亲, 为了维系这个残破的家, 欲说服丧偶的儿媳, 让大斗来填房。柳絮因为爱慕虚荣, 加之讨厌木讷呆板长着一个瘌痢头的大斗, 不愿改嫁, 倒是有意嫁给驾着皮卡车盖了三层楼房开着棺材铺的中年丧偶的成功人士老皮。精明的婆婆百般阻止, 却无计可施, 眼看肥水就要流进外人田, 眼睁睁看着媳妇即将改嫁他人。不料, 木讷的大儿子大斗从矿上带回一条惊人的消息:小斗是自寻死路自己奔向透水的矿底的, 矿上20万元的天价死亡赔偿金是他用自己的性命讹到的!婆婆以为抓住了媳妇的把柄, 以天价赔偿金有可能被矿上追回相要挟, 逼迫柳絮不得另嫁他人。谁知, 性情刚烈倔强的柳絮不为所动, 不惧压力, 宁可天价赔偿金被追走, 也执意要改嫁老皮, 不嫁大斗。然而, 小斗遗物一个小黑包内一本旧书中夹着的一张小纸条, 敌过婆婆的声色俱厉与大斗的拳头哀怜, 让柳絮回心转意, 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改嫁形貌丑陋脑壳差一根筋的大斗, 肥水终究没有流进外人田。若问小斗遗言何所有?却原来是聪明善良勤劳的小斗, 为了阻止打了40多年光棍酒后欲去寻妓的哥哥, 担心他会染上致命的爱滋病毒, 而用自己的生命, 毅然寻死, 将原本有可能是大斗妻子的老婆柳絮还给哥哥, 以便结束大斗的光棍生活!——一个普通的矿难故事, 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便不由得不令人感到格外沉重与震惊!

这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城乡二元结构急剧调整的当下中国, 追逐物质财富的最大化, 迅速改变个体生命的生存境遇, 似乎成了当代国人一个怎么绕也绕不开的话题与目标。相对于以知识获取报酬的流动智力群体, 大量的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农民群体, 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与利益分配中, 似乎更显劣势。他们在劳动分工中, 更多的是在从事着“脏、乱、差、危、险”的工种。伴随着打工浪潮的席卷, 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者主动或被动地进城下井挖煤找矿, 从事着危险程度较高、待遇较差、权益保障较低的重度体力工种, 在突如其来的人祸天灾中, 他们往往首当其冲迎面遭难, 甚至会失去最宝贵的生命。作为一位有着强烈忧患情怀与极大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多年来, 晓苏一直以强烈的人文精神, 孜孜不倦地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以油菜坡人为代表的转型期当代中国底层人物的挣扎无奈与抗争, 为维护他们仅剩的可怜尊严而呐喊, 用文学的方式为他们所遭受的命运不公而疾呼, 为他们的愚昧与冥顽而疾首痛心!——“拯救国人的灵魂, 拯救当下知识分子群体渐趋失落的尊严, 拯救城乡二元结构中左冲右突不得解脱狼狈不堪不堪重负的农民群体的魂灵, 拯救日益式微渐行渐远渐趋消失的田园牧歌与农耕文明”, 一直是晓苏文学创作的主题。

“悲悯情怀”主题作文延伸训练 篇3

请以“唤醒良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审题:

“唤醒良知”中的“良知”,是指优良之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是生而知之,知耻、知愧、知恩、知是非、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均是有“良知”的表现。良知,可呈现出强烈的个体性,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唤醒良知”是动宾短语,行文的重心应是“唤醒”,因此应该在良知缺失的基础上行文,如果文章避重就轻,只谈“良知”,或偷换概念,谈“感恩”“拥有良知”“坚守良知”“良知的缺失”“一味地批判良知的缺失”等等,均属审题不准。

立意:

应围绕“唤醒”的原因、方式、过程、结果等角度展开。从本质上理解,“唤醒良知”就是唤醒真善美,拒绝假丑恶,彰显人的尊严和理性。

构思:

(1) 提示语的角度:

①什么是“良知”:同情心、羞耻心、感恩心……是人的是非认识和道德观念。

②为什么要“唤醒良知”:人应该反省自己的恶行,不能任良知沉睡;面对良知泯灭的事情,也不能冷漠旁观。这样才能构建健全的心灵。

③怎么“唤醒良知”:外在的“唤”,引导警戒他人,要有担当正义的精神;内在的“醒”,反思审视自我,要有痛改前非的勇气。

(2) 提示语中可提炼的观点:

①健全的心灵体现在反省自我,避恶从善。

②良知是一根理性的刺,唤醒良知要敢于承受脱胎换骨的痛苦。

③唤醒伴随人的一生,是生命的常态,是人生的必修课。

④任良知沉睡,或泯灭良知,是心灵的扭曲,也是人性尊严的丢失。

⑤唤醒良知,是对所有迷失自我的灵魂的呼唤,重构健全的心灵是其最终目标。

选材:

①“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10位“良心人物”脱颖而出。他们是:面对被车两次碾轧、18位路人漠然无视的2岁小悦悦,挺身而出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的75岁老太太刘玉珍;照顾着108个流浪儿的“白菜爸爸”石清华;

7年义务修建了700级台阶的开山爷王振明;勇救落水女孩,拒收10万元谢恩的昔日铁窗囚徒耿旺;自建盲人电影院,为盲人讲述电影人生的王伟力;照顾非亲老妈17载的退伍老兵杨森;13年温情照顾,唤醒植物人丈夫的杨立英;父亲瘫痪后母亲出走,幼小肩膀撑起了一个家的11岁男孩陈财东;小巷凌晨突发大火,挨家拍门救下15位邻居的12岁小女孩夏鹃。

②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文体:

(1) 记叙文:文章要在准确把握“良知”内涵的基础上,从一个小而巧的角度切入,叙写“唤醒”的过程,构思精巧,转变过程要自然,语言需富有内蕴。

(2) 议论文:要紧扣 “唤醒良知”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需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

【延伸训练二】

请以“春去花还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审题:《春去花还在》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作文。重点扣住“春去”“花在”两个语素,并体现“春”与“花”的关系,要揭示出“春”和“花”的内涵,侧重点在于呈现“花还在”。

既是比喻性的命题,行文不可纠缠于“春天”和“花”的本身。本文应虚写,即便实写也要有独特的角度和个性化的感悟。

立意:

“春”是“花”开的时代和环境,“春去花还在”表层意在“孕育花开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但花依然芬芳,依然美丽”。

挖掘开去,可以写成“青春已过,但属于青春的美丽还在”“童年已去,但属于那个时代的快乐和纯真还在”“亲人已去,但曾经的爱和精神还在” ……

构思:

文章开篇就要简单交代“春去”,重点落在“花开”上。因为这个命题是要让人们坚信“有些东西逝去了,但它曾经有的美好还在”这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切不可写成“春曾在”“春已去”“花还在”。结构要合理。

选材:

①冰心先生的春天是早已去了,可她给我们留下了这些永不凋谢的花,承载着她的深情,她的眷恋,装点着不再寂寞的人间。

②他们的死亡不是走出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以一种更加刻骨铭心的方式开着花朵散发芬芳。春去了,可是花还在,那半卷半开的花瓣中间似有泪水与欢笑的冻结,藏着一半的人生,露着无悔的结局。

③在那个阴冷灰暗的清晨,秋瑾因她自杀式的起义被捕,在街市口被处以极刑,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一句诗,以笑赴死。死得这般美丽与震撼,她成为历史的传奇,在牺牲中活出自己。

④屋后的山丘上,我在驻足遥想,想那逝去的岁月,想那故乡渐渐消失的容颜,想那不变的民风。原来,只要人性之花还在,只要淳朴善良的种子还在,春天就不会远去。

文体:

(1) 记叙文,切记夹叙夹议,文中要有必要的点题,切不可贴标签。

(2) 议论文要有必要的议论分析,切不可堆砌材料。

论杜甫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篇4

汉语言文学 马犇

摘要 杜甫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其作品中饱含伟大的悲悯情怀,是任何诗人都不能企及的。其诗歌中对百姓、自然生命甚至皇室贵族都表现出深深的关爱,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臻于绝境,这是杜诗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内在根源,他的无私精神和伟大情怀对后世影响深远。关键词 悲悯情怀 诗意抒发 历史影响

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雅士、普通百姓所熟知,向来不乏追捧者和研究者。人们把他称之为诗中之“圣”,和诗中之“仙”李白齐名,杜甫虽然堪比李白,但是有人给了杜甫更高的评价,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曾说过,他总觉得陶渊明站的的离我们远了点,李白又站的高了点,只有杜甫才一直活在我们堆里。的确,杜甫不像陶渊明一样规避人世,也不像李白一样飘逸的不食人间烟火一般。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一个心系苍生、心忧天下的诗人,与人们的悲同悲,与社会的忧同忧。他把人民的悲痛视为自己的悲痛,一生追求旷世济民的人生目标,无论穷达都恪守这一人生准则。这种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幸福的情怀正是由于他对天下苍生具有悲悯的情怀。

杜甫具有高尚的品格,他首先是慈悲的,他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博大的爱的眼光,他又是同情百姓的,他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蔑,而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他的力量微弱,但他以作品来反映社会,表达他最强烈的美好愿望。他敢于同丑恶的现实作斗争,敢于向封建顽酷势力挑战,敢于毫不惧畏地斥责封建剥削者和外族侵略者。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已深刻表明。

杜甫诗篇繁多,都是现实主义的精彩作品,像“三吏”、“三别”,《登高》、《望岳》、《北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在他的作品里,人们首先可以看出,他最关注的是国家社会和百姓,他是一个感性的人,对生命万物都饱含极大的深情,当国家动荡民族危难之时,他感怀苍生用悲悯之心看待世间的每个生命。他对人生极度关照,这也铸就了他极致的人生品格。这也是杜甫被人们称之为诗圣的重要原因。

杜甫作为一名普通的诗人,生活窘迫,官职卑微,人微言轻,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人生高度,与他的生长历程是分不开的。

一、悲悯情怀产生的原因

(一)由盛入衰的悲剧时代

杜甫的活动年代主要在唐王朝由胜转衰的时候,既经历了开元盛世繁华,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唐玄宗在后期逐渐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消磨了往日的英明锐气,社会各方面都在逐渐下滑,奸臣当道,社会一片昏暗。安史叛军来势汹汹,江山岌岌可危,人们遭受罹患。此刻封建剥削更加残酷,土地兼并严重,安史之乱爆发后人们的生活更加困难,加之吐蕃回纥不断骚扰,国家遍地干戈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人们生离死别,这样的时代,是呼唤正义的时代,杜甫,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诗人,顺应时代呼唤站了出来,勇敢地为人们的生存和幸福作斗争。

在杜甫初入世的时候,他也心怀雄心壮志,来到京城长安,想做官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但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破灭(《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黑暗的官场和社会现实使他屡屡碰壁,奸臣当道,社会只需要奴才而不需要贤才,终于他认识到黑暗动荡的社会是不可能让他的抱负和理想成为现实的。因此,正是由于杜甫对黑暗社会的认清,使他的诗歌更具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颠沛流离的苦难历程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大诗人,被称为“人民诗人”,诗歌中有很多进步意义。他的诗歌深刻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他描摹官军拉丁的形象场面,刻画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还有农民生活困苦艰难的惨状都十分相像,除了他学习十分用功刻苦“读书破万卷”之外,还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

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经历诸多坎坷波折,在杜甫生活的早期——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是大唐帝国的太平盛世时期,到处读书游历,读过了一定的安逸时期。可是后来,奸臣当道导致他政治生活长期失意,因此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困难。他到处“卖药都市”,过着乞讨般屈辱的生活,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却只能尝“残羹与冷炙”(《奉韦左丞》)。这些是诗人写自己凄惨处境,再后来他的家人也受贫困的折磨。在《咏怀五百字》中他写道:“无食致夭折”,连孩子都不能养活,娇儿落得活活饿死的下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悲惨的生活不仅降临在杜甫一家人身上,整个社会的危机全面爆发而来,人人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这些更加触动了诗人的内心。这些惨痛的经历正是促使杜甫直接走向人们的基础,是他心存悲悯之心的来源,自己身世虽然 2

悲惨,但杜甫仍然不忘关心黎民百姓的疾苦,“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他跳出自我狭小的小圈,由一己之悲上升到为天下人的痛苦、国家民族灾难而产生的深重悲感。其人性充满光辉。

杜甫的一生,都是极其艰难的,几乎从他三十五岁起,直到他死,“穷困、屈辱、饥饿、逃难、冻馁、疾病、死亡„„便一直缠绕他。然而正是这种‘艰难苦恨’的生活,却正是促成杜甫走向人民、熟悉人民生活,接受人民帮助的有利条件。”①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使他积极地走上入世的道路,他积极地向人们靠拢,更加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因此,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二、悲悯情怀的诗意抒发

封建社会的黎民百姓生活十分艰难,他们既要承受各项繁重的赋税杂役,又要忍受封建贵族的层层残酷的剥削。因此,贫富差距十分明显,是当时社会最尖锐的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不仅如此,安史之乱对社会生活生产的极大破坏,更使贫民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人们食不果腹,却仍然要承担沉重的兵役、徭役,杜甫在三吏三别中写道,年青男子都被拉丁惨死战场,老叟老妪都不能幸免,也要入伍服役,上了战场面临的是九死一生,很少有生还者。加之边境危机,外族入侵,更加加剧了人们的不幸。国家早已风雨飘摇,到处生灵涂炭,杜甫看到的尽是满目的疮痍,这些都触动了诗人的内心,悲悯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于是诗人用如椽巨笔留下一篇篇惊天动地的佳作,描绘了一幕幕恢弘壮丽的悲剧画卷。

(一)对百姓不幸遭遇的悲慨抒发

首先是对百姓饱受封建剥削压迫之苦的抒发。

身为普通百姓的代言者,杜甫最多的诗歌是为百姓所作。他身处社会的最底层,对黎民百姓的生活观察的最为仔细,对他们的苦难也最为了解,在杜甫相当一大部分的诗歌中,杜甫对封建剥削下的百姓报以宽厚的怜悯之情,当然,他也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激烈而又犀利的控诉与鞭挞。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封建剥削者的横征暴敛,苛捐杂役,对他们的残酷行径进行了透彻的揭露与批判。

杜甫著名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如一篇浩瀚、悲壮的生活画卷,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诗人用一唱三叹的方式,表达了他的忧国悯人之情。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处境,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代表佳作。杜甫本以为 “生逢尧舜君”于是“不忍便永诀”。对当时的君主还抱 3

有一丝期望,但是从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来看,这些正是“朱门酒肉臭”的表现。封建统治者极尽奢侈浪费之能事,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他们对百姓的剥削之重。此刻,杜甫对于统治者过于贪图享乐已经有所不满,他指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这正是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人们的最好例证。严酷的封建剥削已把人们压迫的毫无喘息之地,而此时此刻,统治者却仍然过着骄淫腐败的生活。杜甫写这首诗时,是在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的十月、十一月间,这期间,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肆游玩,所到之处奢侈靡费。而诗人在路上所见所闻却尽是民不聊生的惨状,两者生活状态鲜明对比程度正如诗中所描述,诗中写的正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岁晏行》:“渔父天寒网罟冻”,“割慈忍爱还租庸”描绘了人们艰难生活,渔父寒天劳作,百姓无以承受繁重租庸,只能忍痛卖儿鬻女来还租税,他们已被剥削殆尽了,到最后落得“已诉征求贫到骨,无食无儿一妇人”(《又呈吴郎》)的下场。诗人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人们生活惨状,表现出诗人对统治者最强烈的控诉。

其次,是对饱受战乱颠簸之苦的抒发。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巨大灾难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唐王朝直接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此以后战火频仍、民不聊生。安史叛军凶残至极,杜甫在《述怀》诗中说道:“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烧杀连鸡狗都不放过,足以见其手段之凶残。

战争不仅破坏生产,更使人们生离死别,人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杜甫及亲人的遭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纷繁战火之中,他与亲人不得相聚,备受冲击。例如,诗人兄弟流离失所,难以相聚,他在《忆弟二首》中写道:“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人稀书不到,兵在见何由”;《得舍弟消息》:“乱後谁归得,他乡胜故乡。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 他在《遣兴三首》中写道:“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还有著名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叛军活动山东、河南一带,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火的阻隔,音信不通,生死不明,诗人只能写诗寄情。

不光安史叛军的影响,在国家危难之际,外族侵略者也趁火打劫,不断骚扰我国边疆,使人们的困境更是雪上加霜。面对此种惨状,杜甫也不禁对入侵者破口大骂:“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留花门》)

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惨状让人不忍目睹。诗人历经波折,所见所闻都令人闻之而涕下。例如他在《遣兴三首》中也有描述在流离逃亡之中人们的处境艰难:“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虽然处境艰难,但是诗人还想到“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颠沛流离是战争中常事,“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但是任何一场战争都要付出血的代价的,杜甫的《不归》就是战争最惨烈的代表:“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战场到处尸骨遍野,“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送灵州李判官》)。

最后,是对百姓饱受兵役之苦的抒发

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不可想象的,对普通百姓来说,更大的灾难不是解决温饱,更重要的面临生存的难题。在战争的年代,百姓不仅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更是战争的牺牲者。在战争初期,年青男子往往要服兵役,可是后来一批批年轻的生命牺牲在疆场上,老叟老妪都不得不服兵役,见此情景,诗人内心十分煎熬,却又无可奈何。“三吏”、“三别”这些组诗就是诗人最无奈的控诉。组诗中饱含了诗人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百姓的同情,和作者对江山社稷的忧思,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严肃批判。

诗人在《兵车行》中直接给我们描绘了抓丁的场面,全诗展现了兵车经过咸阳桥的悲壮场景:车响、马鸣、人哭,真实客观的描述加上通过作者夸张的渲染,让人们认识到抓丁是多么残酷的事。此时,官吏抓的壮丁还是年轻人,可是在后来的《新安吏》中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官吏开始抓未成年的孩童上战场。年青男子都已血洒疆场,只能让更小的孩子服役。后来诗人在石壕村,情况更加恶化,官吏连老叟老妪都不放过,要他们充军服役。仅仅从抓丁服役这个侧面可以看出,诗人选材十分精当,也反映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对人们生命的摧残,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新婚别》是杜甫所写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别”之一,诗中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的场景,寥寥数言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虽然结婚一天不到,丈夫第二天就要去战场,可能从此就是永别。新娘虽然悲痛不舍,但她明白,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要想将来幸福,必须牺牲眼前。于是,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也坚定不移地表达真挚不渝的爱情誓言。这首诗形象刻画出了人民面对战争的痛恨和无奈的复杂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新娘越是深明大义,越反映了战争不近人情的残酷。

在《无家别》这首诗中,让人们更加彻底地认识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不幸。历经战乱的蹂躏,到处家破人亡、人命危浅,“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人们不是死在动荡中,就是在动荡中失去亲人,《无家别》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在战乱中失去所有亲人的单身汉。他一次被征去当兵,却发现自己既无人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诗人似乎告诉我们,是战乱造成人们无家可别的悲哀的。

(二)对贵族皇室悲悯

在唐代,饥寒交迫、受苦受难的不仅是贫民百姓,就连高高在上、呼风唤雨的皇权统治者,也经历了许多艰苦波折。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一度占领京城长安,还有外族趁火打劫的入侵者,都给全国上下带来灾难。杜甫在《忆昔》中写到:“犬戎直来座玉床”,直接描写入侵者的张狂。而唐明皇携杨贵妃等众大臣仓皇出逃,昔日的九五之尊一度沦为逃亡者。在杜甫看来,统治者作为曾经的剥削者,此刻也是值得同情怜悯的。例如他在《收京》中写道:“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就是说王子皇孙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往日尊严。还有《壮游》中说到:“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天子灰溜溜地躲到四川,过惯了悠闲自在生活的他们,逃亡的生活也是十分凄惨的。贵族皇权悲惨下场程度,是不下于普通百姓的,他们的遭遇也十分不幸。杜甫在《哀王孙》写道:“可怜王孙泣路隅”,甚至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也未能幸免于难,自缢于马嵬坡,诗人不禁感慨:“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当然其他妃嫔也没有得到 什么好的下场,正如《往在》中说:“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

杜甫对统治者的怜悯同情,并不是讨好和是非不分,而生爱憎分明。当社会矛盾集中在农民与封建地主之间时,他把全部的关注与同情都倾注在饱受磨难的百姓身上。当社会矛盾转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杜甫又把同情和怜悯之情都加注与中国人民身上,唯一不变的是,他同情的都是弱者。对于处在苦难中的人们,他心怀一种悲悯之情。但是,不管对谁,他的胸怀始终是最宽广伟大的。

(三)对有生命事物的怜爱

杜甫的感情是博大深厚的,他把至真至诚的真情推广到每个生命上,甚至,他对自然界的万物都仔细观察过,他尊重任何一个微小的生命,怜悯它们的不幸。在杜甫“艰难苦恨”的一生中,无论对国家人民,还是对妻子、弟妹、朋友,甚至到犬、马、鸡、鱼、虫蚁等物类都无不贯彻人道主义精神。他对自然界微小生命的刻画描写都饱含着满腔的同情和怜悯,让人读之不禁动容。这并不是诗人虚伪矫做,是因为“他真

正做到了,对家人、对朋友、百姓国家至于草木鸟兽,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①

例如,他关心鸟雁的饥寒,在诗中他写道:“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还有《晚行口号》中的描写:“落雁浮寒水,饥鸟集戍楼”,《送李校书二十六韵》:“老雁春忍饥,哀号待枯麦”,都是描写鸟雀的艰难生活。《义鹘行》中写的:“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颠。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描写苍鹰生存之不易。还有诗歌《题郑县亭子》写的:“巢边野雀欺群燕,花底山蜂趁远人”,则更进一步描写鸟禽昆虫的生活状况。

他关心自己乘坐的老马,在《病马》中写道:“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他不光同情自己的马,对别人的马的不幸遭遇也深表同情,例如他在《瘦马行》中写道:“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曾经立过战功的瘦马却落得“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的下场,短短数言,把瘦马的不幸遭遇刻画的淋漓尽致,让人闻之不禁内心翻涌。他并写出“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的美好愿望,希望瘦马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杜甫虽然终生不幸,饱经沧桑,但仍对世间的万物充满悲悯之情。无论对谁,只要具有生命,并遭受磨难,他都以自己的无私爱去包容拯救一切不幸中的生命。毫不吝啬他的笔墨与激情“他的诗歌充满着基于生命意识之上与命运抗争的焦灼,所以艺术上才有巨大的感染力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才有既令人为之泪下而又为之感奋的悲剧之美”。①

三、悲悯诗情的历史影响

杜甫无疑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都是发自内心的赤子真情之作,忧国忧民之情贯穿作品始终。他一生经历灾难坎坷,贫病交加,生活潦倒,但他的诗歌并不仅仅抒写他个人的苦难,独自呻吟,而是更多的想到国家和百姓,想到世界万物苍生,他的诗歌不是猥琐贫弱的感情宣泄,而是高亢嘹亮的歌唱,具有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所谓文如其人,杜甫不像一般缺乏独立人格精神的文人通常 “穷则自命不凡,牢骚满腹,达则享受人生。”作为一位真正的文学家,杜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伟大、严肃的文学作品是不靠技巧的卖弄,而是必须有作者生命的灌注,①崔丽.圣者襟抱,诗人性情[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6.谭云华,杨黎.论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5).①

一腔心血的滋养,才能使之动人,使之永恒,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②

杜甫并不是一人独歌,许多仁人志士都在应和。历年来,许多文人墨客,沿袭模仿着杜甫的创作道路,他的诗风和人格影响了一大批诗人。胡震亨评价杜甫诗歌:“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像后代的王安石、陆游、苏轼、文天祥等爱国诗人对杜甫诗中悲悯的内涵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也都具有一颗颗悲悯之心,诗人们并且做到将个人的时代遭遇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写出了一首首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歌,他们的诗歌是深刻现实的写照,他们成为了无愧于祖国人民的诗人,更是国家和人民十分需要的诗人。

杜诗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发展到21世纪,杜甫已离开我们千年之久,但其人品、诗品仍在当代焕发熠熠光辉。近年来人情世风日益淡漠,别说对万物苍生,有些人就连亲情、爱情、友情都能抛弃,可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与之对比,杜甫的精神情怀犹如圣一般高洁,他对万物苍生的悲悯是永远存在的,只要人间苦难还在,他就用宽厚博大的爱去包容去拯救。

现在,杜甫不仅是中国人心中的诗圣,他已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悲悯情怀将会感染更多的人们。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杜甫研究[M].齐鲁书社出版社,1980.12.[2] 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3] 曹荣.“诗史”:杜甫的心灵苦难史[J].语文学刊,2007.12.[4] 崔丽.圣者襟抱,诗人性情[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6.[5] 谭云华,杨黎.论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N].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05.[6] 李永英.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①[7] 卢英宏.诗圣诗史唱大风——杜甫的反战诗论略[J].云梦学刊,2009.04.[8] 陶今雁.忧国忧民,死而后已[N].江西师院学报,1983.04.[9]祈和晖.杜甫人本境界论(下)——杜甫圣于关怀人与生命[J].杜甫研究学刊,2003.03.李永英.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8

家国情怀初中作文 篇5

“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为第一”。举世闻名的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县)骊山北麓华清宫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并以其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汉、隋、唐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这块风水宝地建成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现在的.华清池面积约有3000平方米,可供400余人同时沐浴。而在唐代,这里是一个皇家园林,唐明皇时期华清池的规模是现在的10倍,那时名叫华清宫。想象一下,唐代的华清宫该有多么大啊!

感慨华清宫的规模宏大,感叹华清池的传奇佳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就在骊山的高峰上;清代慈禧老佛爷携溥仪逃至西安就暂居这里;一带军阀蒋介石也在这里办公过,西安事变也在这里发生……而最最传奇的要数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星辰汤前的玉像杨贵妃是那么的曼妙,不难知道为什么唐明皇那么宠爱她。唐明皇送给杨贵妃的第一份的定情信物,就在华清宫——海棠池。在海棠池,那小小的海棠形的汤池承载着唐明皇对杨玉环的爱恋,“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样爱情是对还是错?从冰雪隆冬到春暖花开,二人一直在华清池度过,不顾苍生,不问朝政。安史之乱爆发,“惊破霓裳羽衣曲”,杨玉环被迫自缢马嵬坡……这究竟是杨玉环红颜祸水,还是李隆基沉迷美色?

时空交错,一眼千年。千年历史封存,即使揭开,也是烟雾笼罩。而今马嵬坡只余下杨贵妃的衣冠墓,贵妃是生是死,千古成谜。后人传唱着“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款款告白情深似海,可惜佳人已逝。繁华落尽,烟云渐散,一曲《霓裳羽衣》荡气回肠……

悲悯之心的优秀中学作文 篇6

夕阳老去。

天似蓝色的牛仔裤洗得发白。这个夏日的黄昏,一改往常的浓妆素裹,终于送走了倚在天边无力的太阳。

这是个小村子,一条三四米宽的河道横穿。这边,说是村子,也只有几十户人家;那边,竟是一片绿油油的菜田,沿着河道,有好几株芭蕉,淡淡地黄,快要成熟了,树下是几棵小木瓜,黄里透红的木瓜,极有芒果的味道。而这河道,为村民浇灌起了重要的角色。

小优家,便在河道旁。放暑假了,小伙伴们可天天在门前河道里捕虾捉鱼,热天了,在河里游泳,快活着哩。但总是听不见小优的欢笑声。他妈妈希望他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便天天将他关在家里哪儿也不许去。唯有吃完饭,准许他散散步。

他沿河走,他想走的老远老远,走出妈妈的束缚,但他深知自己的羽翼还未丰满,他也不能走出去。他竭力呼吸泥土的芬芳,清风夹着芭蕉,木瓜的清香徐徐吻过他的脸颊。突然,从一棵树下,隐约传来“喵喵”……

这声音太微弱,太吃力,被风一吹,便散落一地了。他闭上眼,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向,随即跑过小石桥,跨过田垄,径直奔向那芭蕉树,近了近了,他放缓脚步,拨开没过脚踝的草丛,那是两只小猫咪,一只淡黄,一只灰褐,一只大些,一只小些。这两只猫该生下来不久呢吧。小优蹲下身,捧起那只灰褐色的,它的脚受伤了,微微颤着。它似乎吓坏了,极想挣开他的手。他便轻轻唤着:“小猫,别怕,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那猫,便真也安静了,扭过它的头,以无助的眼神望他。那种无助,就如冰川上的泉水,汩汩流淌。又忽然闪过一丝惊喜。

手中的小猫,该拿它怎么办呢?

他知道,母亲是坚决不让它带小动物回家,说是玩物丧志吧。记得上一次啊,带了只流浪狗回家。母亲便赶它走,若不是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又借口当时村里治安不好,母亲才勉强同意,让它留下来,但丢出一句话:下不为例。

这事不行的了,又该怎么办呢?

他想到了奶奶。其实奶奶是去年去世的。一个可爱的老女人,她是最疼爱小优的了。平常有啥点心,都留着给小优吃。她也是个极善良的人, 收留了三只流浪狗,最老的,已有十二年了。还有一只黄毛的猫,一只跛脚的鹅。只是她走之后,鹅被宰了,狗又流浪了,猫也吓跑了。

他用手拖起两只猫的胸脯,呼吸一起一落,把他们揣在怀里,跨过田垄,跑过小石桥,径直冲向奶奶家。天已有黯淡了,他“吱——”一声推开虚掩着的门,来到小院里。将两只小猫轻轻地放在地上,从墙角隐蔽的草垛下找出一个鸡笼,放些稻草进去,然后将小猫放进去,又急忙跑到邻居婆婆家要了一点点米饭。这两只猫竟也吃得津津有味,末了,还舔舔他的指头。小优用些稻草将鸡笼放在墙角,并盖上,便飞也似地回家了。

微弱的灯光下,在小优的白色汗衫上有些泥印。

悲悯的情怀初中作文 篇7

一、《老王》的主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情怀

关于《老王》一文的主旨, 人教版配套教参认为:“文章的精神是说, 这样好的人却这样苦, 幸运者应该感到‘愧怍’。为什么在新社会里, 老王还处在那样的苦难状态, 而且每况愈下, 社会应该关心不幸者, 作者提出了这些问题让读者思考。”

其实, 《老王》的主旨不妨概括为:通过对“老王”的善良与苦难的叙写, 含蓄地写出了作者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身处苦难这一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和无奈, 表达了作者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情怀。同时, 也对作者的“分别心”进行了解剖。

暂且不要看哪一种主旨更具教学价值, 先看看哪一种主旨的文本证据更为充分, 先看看以哪一种主旨为前提更能准确理解文本的语言。

二、作者的主旨的文本证据

关于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讲解的时候, 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思维的发展来讲内容。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 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 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 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明确相关。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讲, 这一堂课讲思想内容, 另一堂课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这堂课才算成功。”

准确把握主旨是准确理解语言的前提, 反过来, 主旨把握是否准确, 又可以看以“这种”主旨为前提, 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是否合理、是否牵强的方法来进行考证。

在此就用以下三个问题为例, 对作者的主旨进行验证。

1.文章为什么始终没有写出“老王”“老李”的名字?

文章为什么始终没有写出“老王”“老李”的名字, 有两种可能:或是作者真不知道, 如果是这样, 恰好说明作者因“分别心”作祟, 自认为是文化人, 相比“老王”“老李”, 是“优势个人”, 因而与他们始终保持距离, 根本没有问过他们的名字, 只以他们的姓加一个“老”字相称———这种现象, 即使是在今天, 也是普遍存在的。或是作者知道, 但为了含蓄地表达以老王为代表的一个群体的意图, 故意略去具体名字, 如果再直接一点, “老王”就是“老王们”。如果是这样, 也就更加说明作者关注“老王”这一类社会问题, 表达出作者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情怀, 若换一个题目, 最合适恐怕就是结尾一句话中的“不幸者”或者“老王们”, 但这样就太直白而缺少了含蓄的意味。结合作者的语言风格, 原因应当为后者。

2.作者的“愧怍”究竟是什么?

如果明白文章的着眼点是写老王这一群体生活的苦痛与艰辛, 课文结尾一段也就更易理解。课文结尾说:“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心上不安?为什么愧怍?作者已经说:“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如前理解主旨, 就容易明白, 作者所谓的“愧怍”, 是“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身处苦难这一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的一种含蓄、委婉的表达。因此, 每想到老王, 或许作者就想到社会中还有许多像老王生前一样艰辛生活着的人, 故“总觉得心上不安”。与此相比, 作者对“这一个”老王的不妥, 的确都不算什么了, 心里不安的原因, “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也就“都不是”了。

那么,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而要如此含蓄?一是作者“锋芒内敛后”“不动声色”的语言风格使然, 二是经历“文革”的人, 都会考虑语言是否会有被认为“攻击”社会的把柄或嫌疑。从表达效果上, 这样表达也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使语言更经得起品味。根据叶老的观点, 阅读教学就需要去探明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跟文章表达的内容”的内在关联。

阅读一篇文章, 要探究些什么内容更有价值, 《文章面面观》很值得参考, 比如第四方面的探究内容是———“文章里对于某一个意思用着怎样的说法?那种说法有什么效果?和别种说法有什么不同?”如前的解读, 用“愧怍”含蓄地表达“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身处苦难这一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 正好是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一个表达亮点, 这, 也正是叶老所说的在表达上的“求更好”。同时, 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这样理解, 就能够让学生真正品味到杨绛语言“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与“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3.为什么详写老王临死前僵直、面如死灰的情态?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老王临死前的“惨状”或“丑态”?探究这一问题, 正是去探究“冰山理论”所说的水面以下的八分之七, 正是探究杨绛语言的风格及表现力。教学的目的正是需要教学生去探明文字的言下之意或言外之意的方法, 学习用形象说话的表达技巧。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内容, 有多重意蕴在其中:其一, 如果如上理解主旨, 那就是为了通过突出老王这一群体生活的艰难、结局的辛酸, 来突出关注这一类社会问题的迫切性;其二, 体现老王对生的渴望, 如果不是对生与幸福生活充满渴望, 就无法承受身心双重的不同一般的苦与痛, 就无法与病痛抗争到“面如死灰”状如“骷髅”;其三, 也体现出老王不仅善良, 而且坚强;其四, 突出老王的善的不一般———已经“面如死灰”, 但仍要向对自己有过关心、帮助的作者表达感谢之意。这样解读, 对“老王”形象的理解就更全面, 也更能感受到杨绛语言“锋芒内敛”“不动声色”背后撼人心魄的力量。

三、我的解读的教学运用

关于“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徐江教授认为, “我们的观点是:以特定文本使用者所在的学段教育目标为依据, 以文本所能有的为选择范围, 以相对‘教育值’高的为选择标准, 选择文本所蕴含相对于教育目标之达成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内容为教学点”, 并认为备课必须有三点思考:“一是思考能否从这篇文章中衍生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二是思考能否从课文里汲取什么有用的东西, 而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读懂’‘读好’它;三是要思考如何在生活、学习中把从文本中得到的有用内容运用起来。”根据我的解读, 主要确定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一) 基础知识教学:积累是语文的第一要务

目前, 不少语文课堂, 一些虚高的目标占去了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 致使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积累都没有做好, 这是导致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一大原因。有必要再强化牢固积累基础知识的意识:积累是语文的第一要务!

1.文体知识积累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主要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散文一般用一件或几件相关联的事件, 表达某一主题。

2.文学常识积累

(1) 关于杨绛 (知道)

生于1911年, 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著名学者、作家、《围城》作者钱钟书之妻。著有《干校六记》《将饮茶》等, 译有世界名著《堂吉诃德》。

杨绛的语言特色, 平实朴素, 简洁淡雅, 但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被公认有一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为了引起学生探析“平实朴素”语言的表现力的兴趣, 相机介绍汪曾祺的一则“语言故事”:

东北某地聘请余秋雨和汪曾祺先生担任文化顾问, 聘请仪式上, 发言者美词滔滔, 汪先生有点受不了, 便边听边轻声地把那些话“翻译”成平常口语, 像个语文老师在当场改错。发言者说:“今天丽日高照, 惠风和畅。”汪先生立即说:“请改成今天天气不错。”发言者说:“在场莘莘学子, 一代俊彦。”汪先生立即说:“请改成在场学生们也挺好。”……构成现场幽默效果, 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发言人不仅没有生气, 而且以自嘲的口气感谢汪先生说:“您老人家已经在做文化顾问了。”

(2) 《堂吉诃德》及塞万提斯简介 (了解)

《堂吉诃德》及作者简介, 主要是为了相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即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字词知识积累 (会读会写, 理解词义) , 主要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要求的词语。

以上内容, 主要安排在预习环节, 以预习提纲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 上课前按提纲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教师相机作补充或提炼。

(二) 整体感知:以“置辞”探究为载体

关于文本探究的方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了“六观说”:“一观位体, 二观置辞, 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 五观事义, 六观宫商。”可见, “置辞”探究早就是阅读教学微观深入的一种方法。

教学导入问题:作者将课文题目定为《老王》, 请你猜测意图。如果要在课文中找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 (词组) 来替换题目, 你认为哪几个词语可以备选?哪一个词语最恰当?此问题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置辞”探究, 整体感知“老王”的苦、善与坚强, 同时探究作者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 理解文章主旨之所在。

学生可能提出或教师应该引导探究的几个词语:

1.课文题目“老王”意蕴的探究。

2.相关几个寻常而不平常的词语的探究。

(1) 蹬三轮的

可不可以换成“开三轮的”?“蹬”而不是“开”或“驾驶”, 强调这是需要较大体能的, 结合题目《老王》的“老”字, 和下文所写老王的残与病, 这个“蹬”字, 用于写老王生的艰辛, 就更有分量。这也是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蹬”的缘故。如果不强调“蹬”字, 开头两句话“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完全可以合为一句:“我常坐老王蹬的三轮。”

作为语言训练, 也作为理解杨绛语言特点的手段, 这里, 教学时不妨让学生尽量想象并写出具体情境, 不妨将“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具体化为一个无声的电影镜头, 甚至可以让学生想象出“我”和老王的心理活动与对话 (即“闲谈”的内容) 。

一个“蹬”字, 表层意思是“蹬”三轮车, 更深层的意思却是写老王晚年的人生状态———老王晚年的生命之“车”, 基本上都是带着病痛与孤独寂寞, 吃力地“蹬”着前行的——而且是在崎岖泥泞的道路上。

(2) 单干户

这导致老王“失群落伍的惶恐”, 他是个没有“组织”的人, 加之家庭的不幸———“有个哥哥, 死了, 有两个侄儿, ‘没出息’, 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老王没有可以互相倾诉、互相慰藉的人, 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是老王看不到的深深的不幸!

(3) 老光棍

这一个词, 实际上是写人们对老王的冷漠态度。老王的其他不幸是导致这一不幸的原因, 而这一点又是最不幸的。有人却拿这点来称谓他, 这也和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含蓄地批评了人们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的冷漠态度。

(4) 回民

对老王“回民”身份的补叙, 表现出作者巧妙选择直接叙述主体和叙述时机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不凡的记叙艺术。文章在得知老王死后通过“老李”之口补叙老王是“回民”, 更突出了老王登门感谢送鸡蛋和香油的分量, 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 一个“回民”送这些东西, 岂止是感谢, 简直就是“报恩”了!这, 就更加凸显了老王的善的不一般。这, 也是一个用得平淡而不平常的词语, 这一处看似平淡的补叙, 也是体现杨绛写作特色的精彩一笔。如果在老王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前就写出老王是“回民”, 表达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这是品味杨绛语言风格很值得注意的一个词。

(5) 不幸者

讨论这一个词时, 顺便讨论老王有哪些不幸?最不幸又是什么?作者的“愧怍”究竟是什么?课文结尾说:“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心上不安?为什么愧怍?作者已经说:“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对以上词语的探究, 主要目的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品味杨绛语言平实朴素而极具表现力的特点, 感知学习作者将意图或锋芒内敛、不动声色的表达技巧, 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一类型语言的敏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三) 细节品味:探寻水面以下丰富的意蕴

重点探究细节:描写老王临死状态一段。

1.词语积累:直僵僵、镶嵌、面如死灰、骷髅。

2.段式 (复句) 结构、段内分层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3.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详略的识别与效果分析。

4.探究为什么详写这个内容, 理解作者的意图 (文章主旨) 及写作技巧 (重点) 。

(四) 课堂拓展:向社会与生活延伸

向社会与生活延伸———从阅读课文中学会阅读社会, 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目标。何谓“从阅读课文中学会阅读社会”?主要有三点含义:其一, 要相机思考课文在哪一点上与当前的社会生活相关联;其二, 阅读教学要促进学生观察、思考社会与生活习惯的养成, 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每一篇课文都这样做, 学生最终必然养成习惯;其三, 要让学生相机学习提炼与积累相关主题和作文素材。

比如, 让学生思考:文章“在哪一点上关联着当前的生活”。

又如, 作为作文的相关素材, 结合本文的教学, 还应顺便积累《大道之行也》开头一段:“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这一段话, 在教学时, 还可以用在课堂小结环节, 全班齐读, 以达到强化主旨理解的效果。

上一篇:临床护理学实验指导下一篇:【热门】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