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情怀

2024-06-30

故乡的情怀(共9篇)

故乡的情怀 篇1

关于“春天里”的孔门对话

孔子作为历代儒士的鼻祖,教导世代弟子立志于修齐治平,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一番有意义的事业,这样对自己是一种锻炼与提升,对社会也是一种恩惠与推动。孔子一生经历过许多波折,他落魄过,悲伤过,孤独过,却始终对自己的政治抱负矢志不渝。孔子的执著与乐观,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懂得放松。在一次与弟子的互动中,他就表达了对悠闲的钟情。

那天,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环坐在孔子的身边,孔子与弟子们谈论起个人追求问题。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三人的表述都涉及到了服务于公众的内容。当轮到曾点的时候,他说:“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曾点的理想就是在春天里,几个大人和几个孩子一起外出郊游,其间可以沐浴,可以吹风,可以放声吟唱。曾点希望在风和日丽、万物复苏之际感受自然之美妙,享受生活之惬意。对此,孔子的态度是“吾与点也”。

这段对话在后世被视作孔子的旅游观,显然孔子也钟爱悠闲自在的生活。但我们不应忘记,儒家的理想在于修齐治平,其人生观、政治观、自然观等所有的思想,都在于激励世人积极有为、自强不息,进而在社会中博得功名,实现人生价值。倘若孔子醉心乡野,与其整套理论学说岂不自相矛盾。如此又何以信服众人?注意,在曾点的表达中,最后一个字是不容忽略的,那便是——“归”。“归”向何处?当然是归向庙堂,归向足以圆梦的地方。真儒不醉田园美。

一个“归”字,就将儒家与道家区分开来,不归者为道家,思归者为儒家。孔子的学生及再传,凡为纯粹儒家者,必不以田园为终极归宿,因为他们的人生追求,绝不仅限于个人的自我安顿。历史的车轮是一直前行的,但只有方向正确了,才称得上为发展。传统中国,推动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主要依靠以儒家为底色的精神旗帜。一部《二十四史》,其实就是儒家主义的实践史和落地史。

但史上也不乏自我锁闭的隐逸高人。《二十四史》中,竟然有十部正史专载如此之隐逸高人:《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元史》《明史》皆辟有“隐逸传”,而《后汉书》辟有“逸民传”,《南齐书》辟有“高逸传”,《梁书》辟有“处士传”,《清史稿》辟有“遗逸传”。历代史学家之所以为埋身于山水田园的隐逸者单独列传,正是因为隐逸行为显得不那么儒家,而正史的主人翁多数为儒家。但有的也专门开辟了“儒林传”,其中多载为学者,其范围显然狭窄了。

总之,隐逸单传而现,明显说明儒家不以出世为标榜。

“三顾茅庐”所成全的儒士之志

有一种儒士,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是在田园山水间做了充分准备的。中国古代两位彪炳史册的贤相,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他们便是姜子牙、诸葛亮。

几乎在所有古代人物画像中,千古名相姜子牙都以一副仙风道骨模样展现于人前,然而这却是表象带给人的错觉。关于发迹前的姜子牙之出身来历,就连伟大的史家司马迁都未能考证清楚,故而他在《史记》的记述模糊。其中一种说法是,穷困了大半生的姜子牙在老年垂钓于西伯之地。西伯也就是后来的圣君周文王。

一日,周文王外出打猎。临行前,先卜了一卦,以测凶吉。上面说:“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也就是说,这次狩猎,周文王获取的猎物将不再是什么奇珍猛兽,而是帮助他成就一番霸业的辅臣。

周文王不满商纣的统治已经很久了,现在他最缺乏的,或许就是一位可以翊赞他一统天下的左膀右臂。带着这样的愿望,周文王外出狩猎并遇到了姜子牙。二人相见恨晚,携手走上了灭商兴周之霸王路。

遇到伯乐周文王之前,姜子牙悠居河畔,静观世变以待时来运转,或许将以此种状态终老一生。然与周文王的短暂接触,就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说明,姜子牙之才干绝对出类拔萃、独冠群贤,此其一;其二,老而入世,为建功立业奔波操持,也显示了姜子牙自强不息之儒士精神。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的情况与姜子牙相差无几,除了年龄差别外,都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东汉建安二年(197),一直随叔父诸葛玄生活的诸葛亮,在叔父去世后,开始了躬耕于南阳的隐居生活。此时的诸葛亮,十足为一隐士,在汉末乱世之际过着农夫、山泉、有点儿田的悠哉日子。

但毕竟,诸葛亮是以儒士之躯而“大名垂宇宙”的,因此,田园生活对于他而言,意义就在于蓄势待发。诸葛亮从来没有降低过对纷杂外界的关注,不然他又怎能让明主刘备心甘情愿地三顾茅庐,谦卑地请他赐策并出山相助。

诸葛亮一鸣惊人,从此开启他的“平天下”之路。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儒士隐居,必以涵养自我、韬光养晦为其“志”,其肩负的是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这一角度来看,姜子牙、诸葛亮与道家所认同的隐居高人是不同的。

道家的隐士,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逍遥游”。早期隐士善卷在拒绝大舜的让天下美意之时,曾明确说出了道家的隐逸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大舜又打算改让天下于石户之农,石户之农竟带着全家来了个人间蒸发,“终身不反(返)”。当大舜又向北人无择表达禅让之意时,北人无择更极端,竟“自投清泠之渊”,自杀了。看来,道家高人一旦迷醉田园,看透红尘,是不会为世俗名利所折服的。这显然不是儒士之为。

休假制度让儒士得以适性田园

儒宗孔子还曾说过一句话:“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与儒家的仁者、智者联系在一起没什么不妥,但在儒士那里,休闲是带有功利色彩的,山水的清透、豁达、包容,恰可涵养儒士之志,挣脱思想之锢,进而为奋进有为人生积蓄势能。智者可以水之明澈灵动来启发心智,仁者则可以山之敦厚稳重来涵养修德。

古代受孔夫子教化的仕途中人,以圣贤言论为起家之根本,登堂入室后亦以此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古人更懂得《周易·系辞下》讲的“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报答浩荡圣恩也要循序渐进、劳逸结合。故而古代也有休假制度,尽管不可能完全纵情于山水之间,却也不失为一人生享受。

在古代,其实官员的假期是非常多的,那时候放假被称作“休沐”。根据《汉书》的说法,“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那个时候,官吏五天休息一次,赋闲在家的时候,就得以洗浴。所以休假即“休沐”。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时候,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是比较亲近的,时令变化对人的生产、生活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影响政治生活。在那时,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都会放假。另外,皇帝的生日(千秋节)等一些重大纪念性日期,也会放假休沐。

得以休假,个人生活自然丰富起来。有的人外出游玩,有的选择聚众置办宴会,在非工作日享受一番悠游自任的快活,岂不美哉!宋神宗时,有一臣工名曰李端愿,他“每休沐,必置酒高会”,邀请学士们参加宴会,玩得不亦乐乎。独乐不如众乐,李端愿的田园哲学,看来是深受大儒孟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思想的影响。

或许这便是林语堂先生所崇尚的“半玩世者”。他认为:“半玩世者是最优越的玩世者”,还说:“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游刃有余,灵活把持,自然可以享受自在人生。将一颗积极进取之心放飞在无限美好的田园之中,在自然中享受有限性陶醉,这才是真正的君子风雅、君子风度。

田园:心灵的缓冲地带

每个时代都会有人失意,有人得势。在失意者的眼中,周遭就是悲惨世界,充满了不公正的游戏规则。想不开的,或许会自行踏上黄泉路;心存期待或心智达观者,或许便会做一折衷选择——归隐。隐至何处呢?

从悲惨世界到坟墓,如果会有缓冲地带,那么这就是田园。笼统来看,道家倡行无为,儒家力主积极。儒者对人生、对未来抱有积极进取的心态,纵然不曾或不再为官入仕,骨子里也流着儒家的血液。回归田园,从此过上一种与世隔绝或半隔绝的生活,但作为真儒士,其对时局的关注度不会因际遇落魄而减退,对天下苍生疾苦的关切也不会因自我孤寂而消亡。

明后期思想家顾宪成被罢官后,并未消沉遁世,他复修宋代东林书院,于此聚众讲学,后东林书院终成著名的学人聚集地和时局研究中心。有一副对联极为有名,上联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即出自顾宪成之东林书院。顾氏作此对联,值得玩味探究。上联描述实景,犹如一幅动态画面,主人公甚是逍遥自在,坐卧听风雨,扑鼻泥土香,简直一道家隐士。但下联才是这幅画面之主人公的身份定位——心怀家国,情系天下,乃典型儒家风范!

明清鼎革,明朝遗臣不事清者,最著名的是三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正如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面对“无道”满清,他们归隐田园了。《清史稿·遗逸传》上说:“天命既定,遗臣逸士犹不惜九死一生以图再造,及事不成,虽浮海入山而回天之志终不少衰。”三位大儒身遭国殁,却始终抱有“回天之志”。

黄宗羲被称作是“中国启蒙思想之父”,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地位。清廷始终希望他可以出山辅弼新朝,他始终不改初志。顺治康熙年间,他著书讲学,其学术名著《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皆为此时所撰。清廷邀请他修《明史》,他本人也拒绝直接参与,但派遣儿子黄百家与子弟万斯同从事《明史》修撰工作,也算是以积极而识时务的态度面对现实。

被誉为清代“开国儒师”的顾炎武,曾以死来回绝清朝大臣熊赐履的出山邀请,他坚决地说道:“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亡世外。”也就是说,熊大人的盛情邀请他黄某人心领了,可以用自己的性命来报答,但为清王朝服务,做“蛮夷”的奴才之事,他是万万做不得的。自顺治十六年(1659)开始,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他游走各地,“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仍然不断做学问,由此一步步成为百科全书式的渊博通才。

王夫之同样是隐居山林,最后还“得完发以殁身”。满清入关前后,强制推行“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以此加强自身统治地位,进而统一民众思想。但有些人的脖子是硬而不可拧的,王夫之便是,他身退田园,以明朝发式终老,显示出真儒士的铮铮风骨。在他的后半生,著述丰富,清末被汇集成三百余卷的《船山遗书》。

纵然抱负难遂、心愿难了,也要自强不息,也要“隐居以求其志”。看来,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人,其内心是真正强大的,对他们而言,田园承载的是期待,田园便是庙堂,便是沙场……

(选自《国学》)

故乡的情怀 篇2

黎强,广东湛江人,现居珠海。职业画家。一个真实且内敛的人,应该说是有点不善言辞的人。这样的人应是内心丰富、感情真挚的,亦是保留着传统不忘本的那份性情。一直猜想他的世界里某个角落一定存着一份情志,那情志悠闲、自然、淳朴地在灵魂里流动的满是静怡、纯洁。如很多人一样不说不代表没有,不说不代表心中一片苍白。

黎强从小生活在海边。长大后为了自己的事业远离家乡,如今多年过去,年近不惑的他久不忘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思乡的心反而越来越重。那情在他心里,在他画里。他的画集《故乡情怀》一幅幅作品,一段段画面,用笔勾勒出儿时的记忆,童年的时光。作品细腻朴实手法表现乡村风貌,无论从画面还是内容无不透着一份本真在里边。印象最深的是《幸福》画作上是一位村妇一袭红衣独自坐在竹筏上。身边一个竹篓,一筐红橙,河水、蓝天、飞鸽、白云构成了一幅温馨真实的画作。画作构图简洁明朗,色泽对比明显。村妇满脸笑意,眼睛流着快乐,在水波的荡漾下,阵阵橙香飘过,满是乡野幸福的味道。这幅作品以自然淳朴和谐,清新甜美的画面呈现给欣赏者。表明了画家追求天真浪漫、朴实自然和内心深处的思乡情怀。

画作《归乡》画面上左边停着一只船和上边垂下绿色的枝条,还有一个人划着一小船悠哉的前行。凡是作画者都知道绿色代表生命,代表是自然,绿色是油画中最难绘的颜色,单用颜色是调不出来的,它需要一遍遍的涂抹,方可绘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绿色,可见黎强画功之高。《归乡》整幅作品以绿色为基调,作品构图自然,清润,有灵气且又新颖,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那一人一舟从远方归来,谁知游子思乡,谁知游子归来心切。 另一幅《靠岸》画面中河床旁翠意盎然,一只船慢慢向大船靠近,用绳索拴住,下河水与天空是流云形成丰富变化、气韵流动的独特画面。整幅画作以斑斓的色彩和精细的笔触谱写出了美丽水乡景貌,深刻的表达了远在他乡的游子不管身在何方依然牵挂故乡的感情。

油画是西方主要绘画种类之一,大概四百多年前传入中国。随着清朝灭亡,民国一批青年学子去西方学习绘画,如徐悲鸿、刘海莉等等。油画主要在采用色、光、形三种技法来表现作品的美感与艺术效果。欣赏一幅油画,首先要看作品的素描如何,物体或人形状如何和肌肤纹理如何。好的画家,在处理细节和截面上无任何痕迹,黎强的画作无论从色彩,形状,和光感无不彰显他娴熟的绘画笔法与色彩的协调处理,他的《望》《向往》《和谐天音》皆可体现他的绘画技法与绘画功底。他说:“当命运把我抛入社会的急流中、繁华的都市里,我身临其中,也不过是一位旁观者,内心深处依然是一片安宁,望着眼前的一切。其实它并没怎么诱惑到我,反使我对乡野的寂静更富有感情,多少个年头过去,我依然向往自然,留恋过去。对宇宙的静观、生活的体验是我对绘画的一直追求。”

黎强生于70年代。从小喜欢绘画,在小学时随意画一个图片,被家人称之为好,从此便迷上绘画。少年时期多次参加各种绘画比赛,后又考入艺术学校,天赋加勤奋与热爱,黎强便一步步踏上绘画的道路。学校毕业后,到珠海做一名设计师,后一直坚持油画创作,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他说:“绘画对我来说是自己与灵魂的对话,是自己所见所闻所知的表现,是我内心深处的无奈、孤寂、失望的理疗器,也是我寻找一个倾诉自己心灵的角落。在作品中给自己一个生命和灵魂的自由空间。他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那对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双眼在浑浊中试图看清太阳的颜色。也许什么都不是?也许只是一种精神影像的反应,但愿能映出真实而简洁的过程,这过程便是绘画过程,是一个自言自语的过程,犹如低声细语闲聊,无需惊动别人,一人一语,我知我自己。假如那一天无意间惊动了你,那真是奇妙。”

《泊》是一幅在海边停船的画作。海边一只船,船上装满物品停在那里一直待航,远处是蓝天、白云、大海与船构成色彩鲜明的对比。画作以简洁的构图,细腻真实的手法和高超的技法表达了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向往美好,执着,自信的未来。船不是很新,略有点沧桑感,这预示一个人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苦,他都会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美好的一天。

黎强的作品色彩无论明暗冷暖或清新,淡雅,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师从 苏家芬、陈作力等名师。凡是欣赏过西方油画的人都知道国内很多作画者的油画很大程度的都蕴含着本土气息。无法摆脱这种气息。认真纵观西方油画历史的发展,油画的流派又划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黎强以写实法绘画,力求真实自然。他在学画过程中刻苦勤奋,勤看勤练,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作品《海音》两块石头,一片海,再配蓝天、沙滩做辅。整幅作品简洁明了,以透明法表现蓝天海水,与石头形成对比。海面平静,星星浪花轻轻地弹击石头,浪浪浅击,声声吟唱。宁静,简单,一首歌,一种岁月,伴着年华随着时光演绎着生命的闪点,就算寂寞也是快乐。其意境超然一切,平凡的诗意,美的纯粹。

一幅《岁月痕迹》以写实手法、精湛扎实的功底绘出是一个链条、几圈墨绿色尼龙绳作为陪衬,底部是一个木块构成整幅画作。细细观看画作,锈铸斑点的链条,点点滴滴映在眼里、刻在心里,也可以看到尼龙绳在长期使用中磨损的毛须的全貌。细微处刻画生活,精妙的无需语言,岁月溜走,带不走是记忆。那年那人那事依然在我心里,满是痕迹谁人知?

黎强为人正直,待人热情,关心穷苦百姓。他不止一次说;“我用灵魂绘彩才生活,我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主需要帮助的人。”四川汶川地震时,黎强亲自去汶川捐款并将部分作品拍卖的善款全部捐献给了受灾的人民。他说:“作为一个画家,心里要有一份真,真便是真实。我很看不惯现在社会里的有些人带着有色眼镜和蔑视对待身边不如自己的人。做人,要做真实的人,做事要对得起良心。”

林语堂文化情怀与故乡风物人情 篇3

【关键词】林语堂 文化情怀 父亲 基督教文化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1895年出生于福建平和坂仔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其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吾国吾民》。他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语言轻松幽默。其为人也平和、冲淡、乐观、宽容,其为文也闲适、幽默、浪漫、旷达。可以说,其性情、思想与其幼年在故乡平和的生活经历无不有密切关系。

一、故乡的山水给了林语堂审美的快乐和人生的信念

林语堂先生说过:“在我一生,直迄今日,我从前所见的青山和儿时常在那里捡拾石子的河边,种种意象仍然依附着我的脑中……童年时这种与自然接近的经验足以为我一生的智识的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林语堂自传》)闽南坂仔,即今福建省平和县坂仔镇,这里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林语堂在《八十自叙》里描述说:“坂仔乡南面,山水一望无涯,无论晴雨都罩着一层层烟雨。北面是峻峭的石缺山,悬崖绝壁,高耸入云。冬天狂风飕飕吹过一道俗名‘狗牙’的峡谷,人和上帝可以神交。”还有,“每年的小溪和鼓浪屿之行,我永生难忘。……此处视野渐宽,船只蜿蜒穿过起伏的秀丽山水。……单纯而幼稚的一切——你不会存心去想它。但是这一切就在你的心底,随时萦绕心头。”坂仔这如仙境一般美丽的故乡山水,使林语堂获得了快乐、美感、执着和信念。可以说,家乡的山水点燃的快乐少年,使他的一生都充满着诗意的光辉。

尤其是故乡的山水培育了林语堂一颗独特的心,使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人生观——高地人生观。在《八十自叙》里作家说,他曾借小说《赖伯英》人物之口说:“我家附近是真正的高山,不像新加坡的这些小丘陵。真正令人敬畏,给人灵感,诱惑人的高山。一峰连着一峰,神秘,幽远,壮大。……人若在高山里长大,山会改变他的观点,进入他的血液中……假如你在高山了长大,你会用高山来衡量一切……”

林语堂后来从乡村来到都市,从中国去往国外,他以异域文化的眼光反观乡村,同时更以乡下人的眼光来透视异域景观。“对都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林语堂还是偏向后者,因为这是林语堂走向外面世界的起点,也是生他养他的根基,还是他所以能够欢乐生活的源头。”(林兆胜《闲话林语堂》)而这里的山水,也因孕育了一代文学大师林语堂而被世界所瞩目。

二、乐观的父亲给了林语堂自由的品质和幽默的风格

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是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他真心实意的爱他的教友。他对于穷人常表同情,一生好抱打不平,为穷人主持公道。林语堂在他的《八十自叙》里就特意描述了父亲教训税务官欺侮卖火柴的山地人的事。父亲心怀和善,不管什么农夫,他都会请到家喝杯茶,吃午饭,在暑夏时节里请人到家里乘凉。自幼父亲热心待人,正直仗义,以及用“务须行善”熏陶和教育了林语堂,为林语堂树立了人生的榜样。

林语堂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独特,快乐的家庭教育成为林语堂一生追求知识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林语堂说,“父亲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女儿林太乙在《林语堂传》中也回忆说:“林至诚幽默成性,在台上说笑话,在饭桌也和孩子谈笑。”其父亲可谓极其乐观、幽默。而且父亲对孩子始终和蔼亲切,要求孩子们之间相互友爱,不准吵嘴。父亲教孩子念诗,念经书,念古文,还有普通的对对子,鼓励孩子们拥有自主的想法,懂得独立思考问题,从不曾将个人思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他给每个孩子都分配一份家庭工作,培养他们自幼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独立生存的能力,让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了乐趣。林语堂的父亲提倡仁爱自由,要求林语堂务须终身行善。严厉与宽容并行的快乐教育方式,培养了林语堂幽默、乐观的情怀,仁爱、自由的品质。

三、基督教文化给了林语堂和谐的理想和博爱的精神

作为一位海内外著名的学者与作家,林语堂一生与基督教有着不解的缘分。他出身基督教家庭,自幼耳濡目染,虽然在成年后信仰发生转变,崇奉人文主义,可是又在晚年重新皈依基督教。林语堂的这一曲折变化虽然自有其独特具体的原因,但仍然与童年时基督文化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虽非专职的基督教人士,但作为第三代基督徒,其家庭成员、教育背景以及早年的生长环境,均与中国近代的基督教传教事业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林语堂的祖母与母亲是基督教的信徒,父亲是委派到平和坂仔的基督教传教士。由于家庭特定背景,林语堂从小就与兄弟姐妹一起读《圣经》,做祷告。父亲与外国传教士也时有接触,尤其是范礼文博士,这就使少年林语堂能够直接从这些传教士那里获益。在《八十自叙》里,林语堂回忆说:“范礼文(Dr.Warnshius)博士,日后的伦敦纽约国际会议秘书,是一个见识渊博,外貌出众的人,为人厚道,多才多艺,远超过一般的传教士。不知道什么好运道,坂仔不远处的小溪竟调来了他这么一个奇人。……是他让我们接触了西方的学问。”女儿林太乙也回忆道:“范礼文牧师向林至诚介绍‘新学’的书籍,及一份对林家大小有极大影响的刊物,那便是上海基督教(广)学会林乐知牧师(Young J.Allen)主编的《教会消息》……从这些读物,林至诚对西方知道了许多,而决心要他的儿子读英文,接受西洋教育。”(《林语堂传》)林语堂六岁时入坂仔的教会办的铭新小学,十三岁时才入厦门教会学校寻源中学。家庭及其教育环境,使林语堂深受基督教文化的滋养,可以说,他的“和谐”理想就是从基督教文化中得到启发的,他的“博爱”精神也是从基督教文化中汲取而来的。而家庭及其教育环境,也使他日后(十七岁时)有机会进入教会办的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并接触更多的基督教文化。

这位享誉世界文坛的人物,曾有三十年之久以“异教徒”自居;成年后,开始对中国圣哲思想深切爱好,极其推崇乐天知命、清静无为的生活境界,逐渐远离了基督。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艰苦跋涉,最后又回到主的怀抱里。林语堂先生对真理的追求道路上,童年时在家乡平和坂仔接触到的基督文化始终扮演着重要作用。他在《信仰之旅》的序言中说:“我获得宗教,走的是一条难路,而我认为这是惟一的路;我觉得没有任何其它的路是更妥当的,因为宗教自始至终是个人面对那个令人震惊的天,是一种与神的事;是从个人内心发出来的东西,不能由任何人来‘给与’”。他一生寻求真理,从中国的哲学到西方的存在主义,从东方的佛教到西方的各种思想和基督教,最后他又回归到童年时接触到的基督教,并在基督的圣光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

总之,故乡山水的自然美的感化、家庭尤其是乐天派父亲的“爱情”、基督教文化的慈爱的滋养,这三者可以说是造成林语堂思想性格、形成林语堂文化情怀的重要因素,而不仅仅对幼小的林语堂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林语堂自己就曾坦言:“在造成今日的我之各种感染力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深受者最大。我对于人生、文学与平民的观念,皆在此时期得受最深刻的感染力。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在这条件之下生长起来,没有人是走错的。”(《林语堂自传》)林语堂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出发,然后走向都市,走向世界,“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作者单位:福建平和正兴学校。

传媒的世俗情怀 篇4

本期《视听界》, 我们的主题策划是“制播分离:地方台如何作为”, 出发点是学术研究当与中国广电的发展同步。制播分离的前提之一是大量可供流通的内容。谈到内容, 业界大多会拿欧美、港台来说事, 似乎资本运作才是大手笔, 殊不知人家资本运作的底气来自民间。美剧《当地球旋转时》高龄54岁, 已经播出1万3千多集。德国的高龄电视剧《好时光, 坏时光》也已经17岁了。这些高寿剧集的运作机制是先有引子, 向观众介绍人物和故事, 再根据观众的反馈随时扩充剧本, 用我们常说的话就是“从观众中来, 到观众中去”, 而不是我国通行的先有剧本, 再分集拍摄。由于与观众的互动是常态的, 是制作环节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不是做秀, 故而欧美的长寿剧集对时代潮流、人情世故、观众意见非常敏感, 且编且拍, 一路高歌, 伴随几代人成长。

关于制播分离, 几位作者谈得很精彩, 但怎么做, 还是得靠地方广电的当家人,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谋篇布局。地方台的内容取舍, 取决于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情趣取向。这是“个性”。“共性”呢, 应当是《蜗居》这样具有世俗情怀的内容, 无论是以电视剧, 还是以栏目剧、民生新闻的形式出现。地方台最容易感知当地民众的情绪脉搏, 如果远离百姓的生活, 漠视百姓的情感, 节目再漂亮花哨, 也很难引起共鸣。

近期与《蜗居》的俯身姿态相似的, 还有一部不动声色安静平和却叫人动容的台湾电影《不能没有你》。这部反映都市小人物的电影, 做成了黑白片。导演戴立忍的解释是, 我不想运用任何装饰性的滥情的手法, 使观众被五彩缤纷的世相所打扰, 而是专注于这对苦命的父女。一个在台湾南部城市高雄海岸做着潜水捕鱼危险营生的穷打工汉子武雄, 多年前跟一个已婚女人同居, 后来, 女人跑了, 留下他俩生的女儿妹仔。妹仔7岁, 到了上学的年纪, 这个非婚生的黑户女孩, 必须得到拥有监护权的生母的签字认可, 才能落户口, 进而上学。近乎文盲的武雄, 找不到女孩的生母 (也许是不希望找到, 怕妹仔离开自己) , 于是带着妹仔从高雄到台北, 一次次地与敷衍他的官员们交涉, 终于精神崩溃, 有一天抱着妹仔在台北闹市区的天桥护栏外威胁警察, 要求只有一个:让妹仔报上户口。结果, 武雄入狱两年, 妹仔被他人收养。此后, 思念父亲的妹仔拒绝跟任何人交流, 出狱后的武雄奔波于全台湾的小学找寻女儿。导演回忆道, 几年前的那天下午他恰好看到了台湾所有电视频道直播的天桥一幕, 记者的口径是一名身份不详的歹徒劫持了一名女孩要挟社会。直到后来读到了朋友写的电影故事大纲, 才知道真实的情形是, 这是一对“不能没有你”的相依为命的亲爱父女。戴立忍不禁感慨, 台湾民众生活在一个媒体虚构的五光十色的世界里。

这样的故事, 是传媒司空见惯却又熟视无睹, 甚至被歪曲的。我们每天从电视上、都市报上读到那么多的市井新闻, 往往一笑了之, 新闻背后的真相如何, 不得而知。记者会不会也持看客心态, 被五光十色的世相所遮蔽?我们的新闻, 往往习惯以旁观者的姿态, 用公文化、格式化的思维和语汇, 去描摹人间百态, 却不愿意深入感知体察当事人的内心和生活状况。

以情怀故乡为题的作文 篇5

谁不惦念故乡呢,作为一个在异乡流浪的人,平时看似在为生计奔波忙碌,行走在大街小巷,一副踏破红尘的样子,而心里头实则牵肠挂肚别离的亲人和为故乡盈满的情怀。

黄土地在坡坡坎坎,生长的都是禾苗,能长出穗子和果实的庄稼,并无风花雪月的景致。但故乡的草木可入画,一株株一丛丛,丹青素描,一横一竖很随意,自然得很,简单得很,一点也不繁琐。当然了,故乡在我心里,是不用任何笔墨描绘的,她实在得很,总是立体在我眼前,并不写意和模糊,那么的清清楚楚。季风从山的胸膛穿过,听到的是山泉叮咚的声响,树枝的桠杈那么一划拉,就见太阳绸缎一般柔软的光泽被破碎成斑驳的光点。没有人刻意去布置,炊烟袅袅,在村庄那簇竹林上空慢悠悠萦绕,像一朵云,又像庄稼人丰富的情绪,这屁股刚坐在木板凳上,那厚嘴唇上叼的烟锅就点燃,火星一闪一闪,就见星光映辉夜空,而木格窗内那盏灯便亮了,将时间分成两半,一半闲话一半煮夜饭,一家人在地头劳作收工回来,灶膛的火烧着锅底,菜根也清香,放在八仙桌上,一家人都围坐了,端了一杯老白干,就有了生活的温馨。家是亲情的纽带,不管是长辈还是晚辈,是父母还是儿女子孙,都牢固在祖传的.木屋里。树的根在泥土里,人的心自然在故乡的每一个角落,不管走得多远,身在何处,他的情怀都寄托在故乡,忘却不得,背叛不得。在他们流浪的时候,也是他们思乡的时候。灯红酒绿,故乡随影。风可以吹动季节变迁,时间像个老人,柱杖拐行,一边前行一边寻找回家的路。路是遥远的,用崎岖和坚苦辅展,风雨随行,日月星辰,故乡在天涯。亲人呼唤,游子望月,突然一片树叶飘入怀中,游子一阵颤抖,他除了把酒,只剩下两行浊泪。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远方,远方,这是流浪的距离,也是回家的距离。当年的三毛,走得那么远,心里也没忘记故乡,唱着凄婉的歌,背着行囊上路,走过非洲大陆,走过撒哈拉沙漠,目的地是故土。每个人都有这种情怀。男儿虽志在四方,但叶落要归根。一个弱女子能踏上回家的路,我一个男子汉,为何不能做到这一点?

要想回家,其实没有任何理由阻拦。故乡的家是多么具有磁性,吸引人迈开步子,涉山渡水,义无反顾。众多背井离乡的人,他们是不留恋他乡的财富的,得到故乡一声召唤,就算步行也愿意回去。故乡就是自己的家,故乡就是自己情之依托。

然而生活却有太多的无奈,连回家这事也做不到。我有二十年没回家了,说是经济拮据,买张车票的钱都不够,这能说是长期飘泊流浪在外的原因吗?愧对亲人愧对故乡,忧愁在异乡的出租屋彻夜难眠。

故乡没有忘记我这个身有残疾的流浪儿,在呼唤我回家!二十年来没有得到我音讯的大哥,终于收到了我写回家的信,知道我现在的落脚点,激动万分,泪流满面。大哥迫不及待,在收到信的当天赶紧给我回了信,说是我们是同胞兄弟啊,谁会嫌弃兄弟贫穷?二十年来,大哥不知我的去向,时常挂念,还准备在电视和网络上刊登寻人启示。亲人们在等我,故乡在等我,我还在等什么?

电影的沙漠情怀 篇6

《沙漠骑兵》(美国)

法兰克·霍普金与希达哥获邀参加远在阿拉伯举行的“火海争锋”沙漠越野马赛。“火海争锋”从沙特阿拉伯启程,终点为伊拉克波斯湾岸,时间长达6天,选手不但要面对酷热的气候和险恶的环境,还要提防其他选手的各种偷袭。

《沙漠夺宝》(美国)

探险家德克·皮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枚金币,这个金币和历史上的一段神秘宝藏的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皮特开始执着地探寻相关的秘密。

1996年,正当皮特和他的伙伴在尼日利亚的尼日尔河流域某地寻找当地人所说的“死亡之船”时,偶然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科学家伊娃·罗杰斯。原来,一场灾难正在袭击非洲西部国家,使得这些国家成千上万的居民神志疯狂,嗜杀成性,并最终导致了大量的人员死亡。而伊娃·罗杰斯正在对这件事进行调查,她认为这场灾难的发生和传说中的神秘宝藏有关。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秘密被发现,皮特和他的伙伴们离最终目标也越来越近。他们必须要战胜邪恶,因为我们的地球已经无法承受失败了。

《血战撒哈拉》(澳大利亚)

1942年的北非战场上,美国陆军中士乔·甘特带领一辆坦克,突破德军隆美尔部队的包围,终于跟英国的盟军会合。在穿越撒哈拉沙漠时,他们9个人的第一要务是寻找水源补给, 否则将会渴死。几经艰苦,他们终于寻获一口古井,不料德军的大批人马亦以这口古井为目标。甘特中士不顾双方的兵力悬殊, 决定凭着机智和斗志跟敌军周旋, 从而帮助盟军顺利攻占了非洲的战略重地托布鲁克。

《刺陵》(中国)

网络作家蓝婷(林志玲饰)写的小说人气很旺, 她还遇到过一个自称排骨(曾志伟饰)的粉丝索要签名。不过,蓝婷跟其父的关系很僵, 所以后者派乔飞(周杰伦饰)邀她共进晚餐。乔飞是打击盗墓走私的青年侠客, 但是他与蓝婷之间也有误会。当晚,蓝婷突然遭遇车祸,被劫持。醒后, 她发现劫匪竟是排骨一伙, 为首的是深藏不露的华爷 (陈道明饰)。他们以蓝婷为人质,逼其父交出大漠的藏宝地图。没想到,前来谈判的竟是乔飞,他拿来了地图,同时也带来了蓝婷父亲意外丧命的消息。正在此时,突现的蒙面人将地图劫走。另有沙漠军团来袭,乔飞保护着蓝婷,两人互生情愫。众人先后来到浪人部落,乔飞意外发现了劫走地图的蒙面人的真面目,同时他们也渐渐揭开了失落古城的秘密……

《沙漠的女儿》(德国、法国)

李白的明月情怀 篇7

中国古典写月咏月诗中, 苏轼久负盛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属极品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还有一位诗人最爱月, 那就是李白。他的多首名篇都沐浴着月华, 浸润着月色。最难能可贵的是, 在李白的诗歌中, 月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而且增添了诗的情境美。月不仅是一个参与者, 而且是一个见证者, 并且是那样的富有人性, 蕴含着深厚的人情味, 由此而促成了李白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李白对明月是情有独钟的, 皎皎月色是他寂寥失意时对酒当歌的知己, 是他人生快意时引吭高歌的听者, 是他思家怀乡时寄寓愁心的鸿雁。这一轮千古明月明鉴了李白诗歌的雄奇飘逸, 也承载了诗人浪漫奔放的情思。下面就他的一些咏月名篇作简要的赏析。

一、月是思乡和怀友之曲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这首《静夜思》是中华泱泱五千年文化瑰宝中最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一, 被誉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望月思乡是其内容, 单纯白描是其手法。夜深人静, 皓月当空, 一位离家多时的游子思乡成愁, 夜不能寐。举首瞩望那一轮明月, 低头俯视床前如霜般洒了一地的月光, 思绪穿越时空, 飞到了久别的故乡。静静的夜思, 缕缕的乡愁, 无限愁思涌上心头。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 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 一气呵成。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 信口而成, 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 称它“妙绝古今”。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对李白诗歌“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除却对家乡的思念, 李白的明月还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挚情怀。其中“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 千年来便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 于是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关切、安慰寄托给天上这轮澄澈的明月, 愿这祝福能通过明月遥寄友人。此句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 其中那如明月般纯粹的友情也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艳羡的。

二、月是知情和知音之人

月下独酌 (其一)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酒与月, 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 月是诗人多种情思之所寄, 酒能助其才思, 长其豪气, 释其忧闷。可谓酒壮诗胆, 月增情思。月使其超然卓立, 对现实世界获得了新的视角, 能道人所未曾道;酒使他兴会无穷, 对人生世态增添了想象和气派, 能言人所不能言。这首诗反映了深藏于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愁闷, 但却并不直抒胸臆, 而是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借月写孤, 借酒写愁, 月与酒的相随相伴, 更突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愁闷。春天的一个月夜,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花丛中饮酒, 有春月春花美酒相伴, 岂非赏心乐事?诗人又幻想同月与影会影歌舞, 并想象着由地上到天上, 与月永结交游, 交欢行乐, 载歌载舞的喧闹情景, 亦真亦幻, 且虚且实。然而, 这样一种交欢行乐的情景背后, 却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愁寂。人在孤寂时, 一棵树、一只鸟都可成为良友知己伴侣, 而人到了借物为友的境地, 其孤独愁闷则无可言语了。可知, 花月酒影, 本是陪伴, 却更是陪衬, 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闷。

李白酷爱明月, 这已经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流传不息的佳话, 他在不少诗歌中往往把月亮人格化, 把月亮当作亲密的友人来描写, 甚至把明月当作自己的守护神。在《月下独酌》中, 诗人简直和月亮的影子成为了歌舞的伴侣, 呼明月为友, 不足为奇, 呼月影为友, 就是李白推陈出新的创造了, 可见诗人对明月爱之深、情之切了。一个亘古未有的旷世奇才, 在京城长安却沦为了一个御用文人, 还不得已常在皇帝妃子和达官贵人们的酒宴上作附庸风雅的助兴之作。当时, 诗人这种有志难伸、知音难遇的苦闷可想而知。多年来的漂泊中与他朝夕相伴的只有酒;而在这无尽的寂寥中能知他懂他的, 也唯有这亘古不变的一轮明月了。

三、月是理想和自由之花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 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 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忧愤作结。全诗感情色彩浓烈, 情绪如狂涛漫卷, 笔势如天马行空。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 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 最后流露出对官场糜烂生活的厌弃。

其中“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揽”字用了夸张的手法, 富有表现力, 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一个“上”字和一个“揽”表达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而“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则表达了他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由向往追求的真率性格。诗人身处官场, 不愿受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和限制, 烦恼剪不断理还乱。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可贵的是他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 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可以说, 李白是古代文人追求自由的典范。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 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

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 波澜迭起, 它又和艺术结构的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除此之外, 诗人还用明月象征孤傲高洁的人格和光明磊落的情怀, 用它表达闺怨、怀古、喜悦、隐逸、沉郁悲凉等情感。由于篇幅所限, 不能一一论述。

总之, 在李白的诗歌中, 月是诗人各种情思之所寄的载体, 月熔铸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带有诗人强烈的个性特点。思乡的愁情苦意, 人生的喜怒哀乐, 都借着月密密地抒发出来了。月是诗人心中永远的爱、永恒的美。正是李白把写月诗推向了一个极致。古今中外, 无人能出其右。

摘要:在李白的诗作中, 咏月诗不但数量多, 而且质量高, 首首都是传世佳作。月亮因为有了李白的诗作大放光彩, 而李白诗作也因为月亮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飘逸。本文简要赏析他的几首咏月名篇, 来透视他的个人情怀。

关键词:李白,写月诗,月亮,情怀

参考文献

[1]贺超.试论李白诗歌中明月意象的建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6, 01.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3]郑孟彤.唐诗宋词赏析.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1.

格力的“大国重器”情怀 篇8

也许在很多外界人的印象中, 廉价、代工、产业链低端等依然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代名词。核心技术的匮乏、创新能力的缺失这些仍然是牵连中国制造的痛点。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了要着力扭转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窘况。因此, 自主创新研发成为中国制造业目前摆脱困境的主要途径。总之, 中国经济的崛起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而恰恰在此关键节点上, 格力以先行者的姿态在装备制造领域深耕, 坚持自主研发道路, 为中国制造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为中国制造的实力做出了代言。董明珠曾经说过, 中国制造要超越德国制造就必须走上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2015年8月22日—23日, 在珠海举行的首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 格力携旗下尖端技术产品盛装参展。在本次展会上, 格力展出的产品包括光伏离心机、光伏多联机、磁悬浮变频离心机组、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等旗舰产品与核心零部件工业制品, 这些产品从技术到创新, 无一不是中国制冷行业的骄傲。此外, 格力自主研发的智能自动化设备更是代表着格力在自动化设备研究上的最新成果。多款工业机器人、智能双向移载式AGC、智能全向小车、数控三轴机械手、数控五轴机械手等产品的集体亮相向世界释放出了新的信号——格力已经大步走向“机器人工厂”。

作为国内制冷空调行业龙头企业, 格力不仅向空调行业输出了一款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产品, 包括大型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以及光伏直驱变频多联机, 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太阳能光伏行业解决了能源变革的关键问题。格力在全球率先研发出来的光伏直驱变频中央空调系统, 用光伏直流电直接驱动变频空调, 将光伏发电技术与自主创新技术相结合, 开创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新应用模式。这不但拓宽了光伏的应用领域, 而且进一步引领了整个家电行业的能源变革, 有效地促进了光伏产业和空调产业的双向发展。这一创举, 不仅深刻引领了空调产业思维方式的转变, 也对发展清洁绿色能源家电有着重要的鼓舞作用。

另一方面, 2014年3月, 格力成功研发的集超级节能、超级强劲、超级稳定和超级安全“四超”优点于一身的格力磁悬浮变频离心机组被鉴定为“国际领先”,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完全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该机组制冷量达到创纪录的1 000 RT, 可满足约20 000 m2的制冷面积, 为空调领域的“三超”明星。格力磁悬浮变频离心机的问世应用, 实现了磁悬浮离心机项目在中国从寥寥无几到迈入全盛。格力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奇迹的印证, 也是格力引领中国的磁悬浮离心机行业发展的起点。这不仅仅是格力磁悬浮技术不仅仅解决了传统的制冷压缩机中噪音大、耗能高、温度适应性差等长期困扰空调业的问题。事实上, 磁悬浮给中央空调用户带来的体验远不止是噪音减少、运营成本降低。格力磁悬浮技术特有的超级节能、超级强劲、超级稳定和超级安全“四超”优点, 也为中央空调进一步转型成为节能、减排、环保、安全新产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除了大型机组, 格力核心部件也可圈可点, 例如格力螺杆压缩机, 其型线自主研发设计, 获得国家专利。该压缩机在广东省科技厅组织, 中国科学院、制冷学院、制冷协会等单位参与的鉴定会上, 被一致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能效较行业提高6%~8%, 噪音降低3~5 d B (A) 。

如果说格力在空调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话, 那么其在自动化装备方面取得的突破却鲜为人知。在制造业中, “自动化”一词代表着高效率、精准化的钻研投放和低能耗、节约劳动成本的生产方式, 这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也是家电企业龙头格力不懈努力的目标。格力在自动化设备上所取得成就是其在中国制造业基础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在展会上, 格力展出了完全自主研发的scara水平多关机机器人、606工业机器人、608工业机器人、612工业机器人、620工业机器人、智能双向移载式agc、智能全向小车、数控三轴机械手、数控五轴机械手等自动化产品。如智能全向小车, 能够实现在狭小空间内360°自由行走, 并承担大吨位货物运输;智能双向移载式agc具备了前后行走、左右分叉、自动移载功能;格力的工业机器人拥有传送带跟踪、视觉、涂胶、码垛、焊接等功能用途, 可适用于医药、食品、包装、电子等多领域多行业。数据显示, 格力目前已自主研发近100种自动化产品, 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 拥有20几项设计专利。截至2014年12月31日, 自动化设备制造部累计产出设备1 660台, 工装1 482套。

然而, 早在2003年, 格力便开始引入自动化理念, 这也是国内家电行业较早启动和发展自动化战略 (“机器换人”) 的企业。2012年, 格力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了自动化的发展规划, 计划以“3至5年实现无人车间”为目标, 走“重点突破, 分期实施”的自动化道路。2013年, 格力成立了专业的自动化设备制造技术团队, 坚持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自动化设备。目前已拥有相关研究人员200多人, 投入资金约20亿元。

从当前的形势上看, 在制造业劳动力流失严重, 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的形势下, 格力电器通过“机器换人”实现部分生产工序和流水线的自动化生产无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正确之路, 而自主研发生产更是让中国制造有了更多“走出去”的底气。因此, 在未来的发展布局中, 格力将从家电制造向装备制造业发展, 定位于高端、智能、自动化的装备制造企业。“坚持原创, 拥有定位于世界的情怀与眼界, 这样的企业定能在装备制造业越走越远。”

华裔姐妹的中餐情怀 篇9

不当白领开餐馆

今年35岁的谢海伦和谢丽萨, 是一对在英国出生长大的双胞胎姐妹。她们祖籍广东, 家族祖上四代由香港移民到英国, 而祖母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在曼彻斯特市一个小镇上开办餐馆, 为当地带来了中国味的美味佳肴。

姐妹俩童年最深刻的记忆都和厨房有关。海伦说, 也许是受祖母的影响, 她天生就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比如家人做菜讲究汤底, 鸡汤、牛肉汤、海鲜汤底都要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小火慢炖才出锅配料。而做牛排的牛肉等级非常严格, 一共有15级, 仅学会区分这些牛肉的部位就需要好多时间。耳濡目染之下, 她和姐姐从小练就了一手不凡的厨艺, 11岁时就都能做出许多上好的菜品。

不过, 那时姐妹俩的理想并不是继承祖业开餐馆, 而是想长大以后当白领, 进入英国的主流阶层。于是, 海伦在大学学的是法律, 丽萨学的是会计。

大学毕业后, 两人都有了不错的工作。短短几年, 她们就有了房、有了车, 轻松地进入了中产阶层。按说这应该满意了, 但海伦却逐渐觉得, 自己不能永远过这样的生活, 儿时厨房里的乐趣总是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后来他和姐姐一说, 没想到姐姐丽萨也深有同感, 两人不由得相视而笑, 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 就这样随意地决定了。

2003年, 经过一番筹备, 姐妹俩在曼彻斯特开设了自己的餐厅——甜甜中餐馆。曾经的金融新秀谢丽萨, 摇身一变成了餐馆老板。妹妹海伦说:“姐姐比我大两分钟, 就是这两分钟, 让我知道了谁该当老板。姐姐的使命, 就是带领我, 共同传承发扬我们家族保有的中餐技艺和中餐文化。”

不改本色保正宗

为迎合老外的口味, 英国很多中餐馆的菜肴都是“入乡随俗”型的。比如点餐率最高的菠萝咕肉, 还有豉椒排骨、黑椒牛柳等, 多多少少都在向西餐靠拢。有的中餐馆考虑得比较周到, 即使老外与中国人点的是同一道菜, 端上来的也不是相同的味道。比如酸辣汤, 给华人做的是真正酸辣味的, 而给老外做的是酸甜味道的, 因为老外普遍不能接受太多的胡椒。

而姐妹俩的中餐馆, 却没有采取这种“灵活策略”。她们只用祖传手艺, 做原汁原味的正宗中餐。因为她们相信, 正宗才有特色, 有特色才是顾客最欢迎的。为此, 她们倾心倾力做好每一道菜。比如, 中餐经典佛跳墙、东坡肘子、贵妃鸡等, 不仅用料非常讲究, 而且要花费很长时间吊高汤。还有川菜名品钵钵鸡, 工序很复杂, 不到色香味型俱佳的程度, 她们决不往外端。

果然, 人们经不住这独特风味的诱惑。一传十、十传百,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外国人慕名而至, 就连曼彻斯特市的官员们也成她们的回头客。

2007年, 谢海伦出版了《甜甜中餐馆》一书, 书中讲述一家三代创业追梦的心路历程。“中餐+文化”, 一下子就为小店增色不少。

2013年, 姐妹俩登上电视台, 表演了一道拿手菜——“梅布尔砂煲鸡” (“梅布尔”是她们母亲的名字) , 受到观众的热烈好评, 她们赢得了“英国最佳中餐馆”的美誉。

此后, 她们的名气越来越大, 生意越做越火。2014年初, 为表彰谢氏姐妹对饮食业的卓越贡献, 英国女王特向她俩颁发了“大英帝国员佐勋章”。

首相邀请当主厨

时隔半年, 2014年6月14日, 谢海伦忽然接到英国首相府主管的电话, 说卡梅伦首相邀请她们到唐宁街10号操持一顿特殊的午宴。

放下电话, 海伦和姐姐心里一阵心跳, 她们猜测, 首相一定是要招待一位大人物。后来才知道, 客人就是中国总理李克强。

原来, 卡梅伦访问中国的时候, 李克强总理用丰盛的中餐宴会招待了他, 这次卡梅伦要好好回馈一下中国贵宾。

姐妹俩马上拿出了几个不同的方案, 最后由首相亲自敲定了菜单。

午宴前一天的晚上, 她们驾车从曼彻斯特赶往300多公里外的伦敦, 去采购第二天所用的各种食材。为什么不早早备好?海伦说, 这是为了确保食材绝对新鲜。

6月17日上午, 李克强总理和卡梅伦首相举行了年度会晤, 并签署了总额高达240亿美元的协议。中午, 两国政要谈笑风生地步入宴会厅。落座之后, 卡梅伦首相兴致勃勃地对李克强总理说:“我提供给您的最棒的东西, 就是三道中国菜。”噢?这让中国客人多少有些奇怪, 他们做的中国菜会是什么味道?

待到谢氏姐妹精心烹调的美味佳肴端上来以后, 宾主们无不点头称赞。尤其是那道主菜“梅布尔砂煲鸡”, 更是让大家赞不绝口。,

这顿午宴, 姐妹俩给首相府开出的价格是38.3英镑 (约合400元人民币) , 真可谓“地道正宗, 好吃不贵”。

餐后, 李克强总理、卡梅伦首相还和姐妹俩进行了单独会面。李总理用非常流利的英语问她们老家在哪里, 餐馆生意好不好, 还特意问菜怎么做得这么香。她们一一作答, 并介绍说, 菜好吃主要是用了祖传秘制的一种酱料, 这种酱料也在商场出售, 销路很好。李总理听后很高兴, 希望她们大力弘扬中餐文化, 让更多的中国人、外国人都能尝尝她们做的菜, 还希望她们把祖传的酱料推向更大的市场。

姐妹俩的纽带

李总理的一习话, 句句说到姐妹俩的心里, 她们也正在为实现更大的理想而努力。

早在2012年, 她们就推出烧烤酱、酸甜酱和甜辣酱三个品种, 打入了英国第三大超市——塞恩斯伯里超市, 以及伦敦最著名的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

这三种酱料除了口味独特之外, 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不含味精。她们要向消费者证明, 不用味精也能做出鲜美的味道。果然, 酱料一上市, 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后来, 首相卡梅伦也喜欢上这种酱料, 竟然成了她们的忠实顾客。再后来, 2013年12月, 卡梅伦访问中国时, 还特意把丽萨列为代表团成员。丽萨借此机会, 把酱料推销到了自己的故乡广东。

眼看销量日益增加, 生产跟不上了, 姐妹俩就觉得必须扩大工厂规模, 可是由于资金问题不好解决, 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而当媒体报道了她们进入首相官邸当主厨的消息后, 转机一下子就出现了, 不仅风投资金蜂拥而至, 而且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零售商也纷纷找上门来洽谈代销。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 生产规模扩大了, 产品就像鸟儿一样飞向欧美亚40多个国家。

2015年3月底, 北京一家代理商, 一次就与谢氏姐妹签订了1500万元人民币的订货合同。

目前, 酱料日销量超过了20万瓶, 是去年同期的20多倍。因此, 英国媒体把她们誉为“酱料皇后”。

前不久, 一位英国著名主持人问她们“成功的秘诀”。姐姐丽萨说:“就像《功夫熊猫》电影里的故事那样, 每个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秘诀。我们爷爷奶奶传承下来的中餐技艺, 就是我们的无价之宝, 我们要把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上一篇:城乡效果下一篇: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