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情怀存在的问题

2025-01-01

为民情怀存在的问题(共3篇)

为民情怀存在的问题 篇1

真诚展现倾心为民的情怀

——— 深入学习贯彻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四

本报评论员

弘扬担当精神,需要有倾心为民的情怀,需要时时刻刻践行宗旨、造福百姓。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团结带领各界群众为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担当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各级领导干部都来自人民,最终也将回归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兄弟姐妹,我们就是人民中的一分子。每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多高,都要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回答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无论什么时候,领导干部的群众本色不能变,群众情怀不能淡。有了为民真情,工作就会有热情,干事就会有激情。

古人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拿着人民给的俸禄,就要为人民负责。如果不好好为老百姓着想,不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别说党性如何,就是良心上也过不去。个别干部不把老百姓当回事,看不起老百姓,不为老百姓办事,甚至欺负老百姓,这样的干部不会受到群众的拥戴,也不会得到组织的宽容。忘记了老百姓,就是忘本;欺负老百姓,难逃党纪国法的惩处。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服务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本分,都要牢记“为官”民为本,忠于人民,执政为民,想问题、做事情,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与普通百姓真交朋友、交真朋友,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真切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真诚为群众解其所盼、助其所难、除其所忧,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

弘扬担当精神,展现倾心为民情怀,就要办好发展的大事,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作出的各项决策、制定的各项措施,最终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是东营人民的共同福祉,是我们必须办好的最大实事,是各级领导干部为民的最大职责,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弘扬担当精神,展现倾心为民情怀,就要千方百计办好群众的具体事。民生连着民心。老百姓最大的期盼是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把富民作为各项工作的优先目标,认真落实全民创业、促进增收的政策措施,让群众的“腰包”尽快鼓起来、生活好起来。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统筹解决好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要坚持每年都为群众办一批实事,让老百姓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称心、舒心。

弘扬担当精神,展现倾心为民情怀,就要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为政之基在安民。领导干部不保民安,老百姓就不会让你心安。简单的事处理不当会变成复杂的事,小矛盾长期积累就会引发大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感受和利益,决不能损害群众利益,不能与民争利。要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使群众冤能诉、理能伸、疑能释、难能解,真正让群众满意。

为民情怀存在的问题 篇2

打起背包,走出机关大院,住进寻常百姓家;深入田间地头,问计于民,为民解忧——“三万”活动开展以来,省市的10支工作组和房县103支工作队的598名干部用自己深深的脚印诠释了一心为民的情怀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3月30日,市人行驻窑淮乡后河村工作队为了走访“隐居”南京坡山顶上的两父子,在山林里迷路1个多小时,后巧遇被访人下山方摆脱迷径,为了了解贫困父子生活的真实情况,工作队又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走进这户农户家

中……84岁的父亲,50岁的儿子,除维系生活的粮食,家图四壁,工作队员心酸落泪,父子感动嘘唏…….“宁可脚板磨起泡,也不能把哪一家漏掉”,工作队员曹少强把决心写在了当晚的民情日记里。

3月17日上午,在万峪河乡小坪村的一块农田里,村民刘家亮正在耕田,驻村的县农调队队长晏益禄在前面牵着牛,边耕地边了解情况。搞得老刘怪不好意思:“你们想的太周到了,还是到家里喝口水,坐着说吧。”“我们不渴,一个牛工几十块呢,耽搁不得”。晏队长摆摆手说。

只帮忙,不添乱,只亲民,不扰民。在走访中,工作队员们始终牢记领导的嘱托。为了实现与每户当家人见到面,谈谈心,把民情民意掌握清楚,工作队员结合实际,纷纷采取午间夜间走访、田间地头走访、电话短信约访、雨天院落集中访等形式,确保全覆盖。

房县是全省版图大县,山大人稀,农户分散。村情千差万别,工作推进参差不齐。4月14日,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的县委副书记、县长沈明云要求为走访任务重的22个村再加派力量,第二天,69名干部便又沉到相应的村里。

一条条建议,汇集了民智;一本本日记,饱含了深情;一场场探讨,打开了思想阀门;一份份报告,孕育着发展良策……队员们用双脚对黄土地的深情丈量后,明白了省委要求“全覆盖”的良苦用心。

这是一次党恩民心的真情融通

“县领导跟我们吃在一块儿,住在一块儿,还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这样的干部下乡,老百姓欢迎。”在房县,群众说得最多的是这句话。

活动开始后,县委副书记、县长沈明云率先奔赴房县最北端的大木厂镇,不到镇政府、不要镇干部陪,轻车简从,直接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问民情听民声话发展。县四大家领导也纷纷深入到自己所联系的乡镇,亲历亲为。领导带头,饱含深情、扑下身子,进村入户,吹响了帮民解困的集结号,全县上下积极响应。

县国土局工作队走访中了解到珠藏洞村民曾道娥因残致贫,住房无钱维修的情况,工作队自发捐款2100元,并为其维修住房。修缮完工后,曾道娥请人书写一副“此情此意今难谢,教子育孙报党恩” 对联贴在门上,表达自己的深深谢意。

工作队是先锋队,派出单位是坚强后盾。工作队把走访了解的民情民意民难民苦及时反馈给自己的单位,各单位快速反应,互动推进。4月17日,了解到所驻的化龙堰镇汪家河村48名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县委组织部全体干部来到该校为孩子们送去价值4000多元的学习用品,并与他们结成了帮扶对子。县发改局针对驻点村的实际困难,对项家河村小学120多名学生和附近近700名群众饮水工程、红土沟水库维修等进行了项目申报。县纪委多方筹资为青峰镇白马、台口、龙王坪三个村购买100吨水泥,用于维修加固灌溉水渠,解决了春耕用水难题。

一项项惠民之举、一件件利民实事,犹如涓涓溪流滋润着百姓的心田,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三万”活动的成果,也使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更加密切。这是一次对干部心灵的深刻洗涤

参加“三万”活动的干部作风如何,有没有摆“花架子”,能不能为老百姓办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自己心里也有本账。

“大婶儿,你千万莫费心,用您点儿开水就行了,我们带的有„方便面‟…….”3月26日中午,在红塔乡付畈村走访的县财政局干部任传斌等人谢绝了陈大娘的盛情。为了方便工作,不给群众添乱,很多工作组都背着“大碗面”,中午将就一餐,晚上回驻地了才做一顿“可口”饭菜。

在活动中,房县在省委规定的“六不准”基础上,结合基层实际,增加了“驻村干部要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月在乡、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2天,不准无故脱岗、擅离职守;不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规定,确保工作队真正身心入基层。

为了使广大干部都能受到教育,房县县委在省委“两个全覆盖”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个“全覆盖”,即要求所有干部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三万”活动教育干部的“全覆盖”。

县人社局除固定的局工作队沉在驻点村外,将局机关每周四的学习日改为“三万”活动走访日,全体党员干部深入联系村走访调查,使局全体党员干部都接受一次基层教育。县委办、县政府办分批派遣干部深入驻点村参与活动,并要求每名队员在活动中写一篇体会文章、参加一次劳动、做一件好事实事、提一项合理化建议。

一个个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农村,真切体验民生,真实倾听民声。触动的是心灵,强化的是责任。县政协干部任晓莉说:“在亲身体验边远山区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远,孤老病残群众的艰辛生活,看到农村基层干部坚持在一线,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工作后,对我心灵是一次洗涤,使我认识到要更加珍惜现有的岗位,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县委宣传部干部驻五台林业总场廖河村工作队员张明生在日记中写道:远离基层、远离群众、远离生活,就远离了创造历史的衣食父母、远离了获得营养的沃土、远离了解决难题的智慧。在机关,比职务、比待遇,比得心浮气躁、作风飘浮;到基层,与基层干部比、与普通群众比,尤其是与农村众多的弱势群体比,越比头脑越冷静,越比越心平气和,越比越坦然淡定。

为民情怀存在的问题 篇3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主生活会存在问题

一是学习不主动,自觉性不高。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不能自觉主动抽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利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间学习也比较少。经常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多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常常是需要什么学什么,急用什么学什么,碰到材料才找依据、查资料。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只是从表面上学习,没有从更深层次上去学习、去研究、去理解、去感悟、去运用、去指导工作。

二是宗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对工作检查和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不够,有时有畏难情绪;经常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上级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不能做到想领导之未想,超前思考、提前预测、及时准备;谋领导之所谋,深入调研,提供资料、当好参谋。尤其是遇到工作多、时间紧、任务重时,往往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疲于应付。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三是领导水平、领导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工作的协调和配合上达不到最佳效果;在协调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办法还不够多。

上一篇: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六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宣传标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