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情怀

2024-07-06

悲悯情怀(精选11篇)

悲悯情怀 篇1

悲悯情怀

1.可我他娘的又不是为你的智商作担当的

“大家好,我是TFBOYS易烊千玺,是组合里的舞蹈担当。”这通常是我的开场白,我从前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我知道自己唱歌比不上二王,本来也就是为提高组合舞蹈能力而进的,虽然为了节目效果会说自己最帅但门面担当真的不是我。不是认为自己不好看的意思,我是发自内心的欣赏王俊凯和王源的长相。

不过你应该注意到了,从前。对,那只是我从前的想法了。这当然不是我认为自己突然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了起来,更不是我抽风想用“普通话担当”、“直男担当”之类一系列耿直但不乏智障的称呼。只是根据我最近看到另两位队友的种种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我认为自己更适合另一个称呼。

情商担当。

没错,这是真的。对于王俊凯这种情商永远挣扎在及格线的人我就不多说了。至于王源,我只能说我也很奇怪,他其实是很敏感的,对人对事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三个中最老练最识大体最能讨人欢心的那一个,虽然他在王俊凯的事情上一向让我对他掉情商的速度刮目相看,不过平均起来的话他依旧比我强那么一点点。

只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似乎开始将面对王俊凯时的表现发展到一切事情上去,开始心不在焉地搞砸许多事到王俊凯这种老人家都反映过来他不对劲的程度。鉴于老王虽然发现他不对劲但仍旧不管不顾地把他往死里护的卑劣行径,我只能光荣地成了这情商担当。说白了就是帮他们俩擦屁股的。

这事我干得憋屈,但是我忍。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朋友关系,我是在等,等王源这小兔崽子赶快从这种癫痫状态中超脱出来。不过我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可笑,因为我发现了王源不正常的原因——他跟公司一练习生的妹妹好上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原谅了王源丢给我这个烂摊子的无耻行为。

毕竟我不能跟智商出问题的人计较是吧。

我真不是在黑王源,他挺聪明的,真的。可这次他却一点也没考虑到公司、组合、将来。甚至没考虑他自己和王俊凯。

他们俩有一腿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全天下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但他们即使是面对我一直被裁、生无可恋、被闪得只想找弟弟等等一众巨大牺牲行为都统统无视并一边坚持他们的兄弟情一边唧唧歪歪,我也只能陪着呵呵了。

我也知道让他们认识到对对方的感情不那么容易,我也不多说什么免得将自己弄得跟个妈妈桑式人物,反正这么多年我们也不就这么默默过下来了么。但对于这次的王源女朋友事件以及王俊凯知道后明明气得要吐血却只是对我表示“我们需要一起找他谈谈这是不对的”的态度,让我对这对狗男男的看法不得不从以前的“你们怎么还不去结婚”到简单粗暴四个字:

简直有病。

于是乎我明白了王俊凯会对我说出这句话是已经被王源给气傻了,而我的真正身份原来是TFBOYS的智商担当。

所以我根据我智商给我的建议,果断拒绝了王俊凯托我一起找王源谈判的建议,无视他一脸忧愁。我其实比你更忧愁好么!这么多年你们还没折磨够我么!这种事情找我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看我的生无可恋脸然后抱着我一起哭让他不要抛弃我们兄弟还是指望着我把你们的真心剖给对方看啊!

我是智商担当没错,可我他娘的又不是为你的智商作担当的。

2.这么多年老王你该不会天真的以为只有你混饭圈吧

我不跟老王一起参与这次谈话是有理由的,他现在明显处于一个智商偏低的状态,这件事也不可能通过一次谈话解决,而在他感情高度密集的第一次谈话中,我不觉得他会说多少组合利益的问题。对于这可以预料到的主题会是“你怎么能背叛我跟别人好上了”的声讨会我也不是因为跟组合无关以及不想看他们秀恩爱就不想参加。这说到底是他们的事,我不认为自己可以妄自改变他们的感情走向成为传说中的“神助攻”,我一个旁观者再怎么清也不能多说什么。

老王进练习室的时候我拿了盆橘子坐在外面慢慢地剥,到底还是不放心这对不在状态的王炸真把公司给炸了,对此我毫不怀疑大哥台柱子放肆的自信和一哥面对老王一点就着的燃点。

我不知道王俊凯和王源的谈话具体是什么过程,不过从满地狼藉和阵阵吼声的结果来看应该是不甚良好的经历,想到这里不得不为自己没跟着进去的机智点个赞。

可惜当我听到满脸怒容的老王压低了本就低沉的声音对我说“一起出去走走”无视连我都听到的王源的哽咽时,只能硬撑着依旧淡定点了点头,咽下最后一口橘子的同时也没忘给自己点根蜡。

虽然自认为我确实比他俩至少在目前的状况下智商高点,可我还是有点拿不准这个时候到底是老王还是源源更需要我类似知心姐姐或者是垃圾桶的角色,不过我还是默默拿了外套跟老王出了公司门。王源在哭,我以比他小却更似哥哥的身份觉得这时候还是他一个人更好,或者说我潜意识里认为的老王算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总之我做了这个让我走出公司门一分钟就开始后悔的决定。

王俊凯一直没说话,我们就这么绕着公司走了一圈又一圈。在我又一次路过门口看到灯光真的受不了这低气压忍不住想走进公司拉倒的时候,他开口了。

得,我收回我前面的话,你还是别说了我求你。我不想对他重复而累赘,充满了个人感情的主题却无非只有“源源怎么能这样”的长达近半小时的单方面沟通做任何评价。当我终于逮到机会在他换气的间隙停下脚步。他转身看我,我在他耿直的目光逼迫下认真地说:“老王,我不是饭圈说的那些神助攻你知道么。”

他很聪明,所以他知道我的意思。没错,我认真的,我是一点都不想掺和到他们的这档子破事中去。说“这档子破事”是因为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个可以预料到结局的故事,两个长期双向苦逼暗恋的人终成眷属,没人会记得那个炮灰妹子,他们中间那些弯弯绕在我看来真的傻透了。他们喜欢对方,最后他们在一起了。就这样。在我看来就是这么回事,中间那些纠结根本是拿来凑字数的。

王俊凯对我笑了笑,退了一步到我身旁继续他之前的话题。我忍不住在心里骂了句娘,他太聪明了。他知道我即使是真的不愿在这事中起到任何哪怕只是陪伴的角色,以我和他们的感情和在这事中的最高知情权与最大参与度,哪怕他们无论成什么关系我没有任何功劳,但我还是不会置身事外。

是的,我的确不会。我甚至躺到床上了还在翻来覆去想我刚说完那句话时老王眼中一闪而过的震惊到底是不是因为“神助攻”三个字而醍醐灌顶地发现这一切的起源并且找到“和王大源在一起”这简单粗暴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了。

不像,他毫不扭捏的状态全然没有发现自己感情后一点点的腼腆。应该不是。

难道是因为我混饭圈?真的是这么多年老王你该不会天真的以为只有你混饭圈吧。

3.第二天公司就罚了老王。

不团结友爱没有队长样子弄哭队员还死不肯说原因这些都足够让他加练三个小时了。

悲悯情怀 篇2

这种以嗜血为方式, 以生命作代价的惨烈行为, 应该足以惊醒我们对教育病症的麻木。毕竟, 当教育有病, 教师心理就难以健康, 学生就有可能走向沉沦或疯狂。在功利的应试教育体制下, 教育只能以其内容的片面性、行为的短期性、目标的功利性, 制造出一株株畸形的“病梅”。不对这种教育痼疾进行彻底疗治, 学校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人格”的学生, 我们的未来一代自然也就无法真正成为具有现代民主与权利意识的现代公民。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海狮的项圈》:旧金山的渔人码头, 有一处海狮聚集的地方, 游客只能远距离地观赏, 码头上贴着布告:“此处码头属美国海军所有, 喂食、丢掷或恐吓海狮, 移送法办。”美国在保护野生动物这方面, 确实是先进国家, 连“恐吓”动物都会被法办哩!正出神观看海狮的时候, 一群小孩子吱吱喳喳地走到码头, 由两位年轻的女老师带领, 原来是幼稚园的老师带小朋友来看海狮, 户外教学。在码头边的大人纷纷把最佳的观赏位置让出来给小朋友———在礼让和疼惜老弱妇孺这方面, 美国也是先进国家。我听到幼稚园的老师对小朋友说:“你们有没有看到右边那只海狮脖子上有一个圈?”“有!”“那不是它的项链, 而是它的伤痕, 这只海狮小时候在海里玩, 看到一个项圈, 它就钻进去玩, 没想到钻进去就出不来了, 小海狮一直在长大, 项圈愈来愈紧, 就陷进肉里, 流血、痛苦, 就在它快被勒死前被人们发现了, 把项圈剪断才救了它。”小朋友听得入神, 脸上都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所以, 你们以后千万不要乱丢东西到海里, 可能会害死一只海狮。”老师带着小朋友走了。我在清晨的渔人码头深受感动, 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但愿我们的老师也都能这样地教育孩子。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确, 这真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从小朋友那脸上十分痛苦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已经真正明白:千万不能乱丢东西到海里!而且, 不是一时的, 而是一辈子都会铭记于心。那倒不是因为害怕会被“法办”, 而是出于对海狮的爱,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文情怀。相比之下, 那一块“此处码头属美国海军所有, 喂食、丢掷或恐吓海狮, 移送法办”的牌子显得是那么的脆弱无力。

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由于相对的和平,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策, 所以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只懂得“拿来”, 不懂得“送去”。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但不懂得如何抒写, 他们懂得关注自己的衣食感受却不懂得关注自己的漫漫人生路, 他们懂得自己的喜怒哀乐却不懂得如何顾及他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赵梅女士说, 现在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许多人成功以后, 认为成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 别人都是阻力, 所以很难有感恩的心;而没有成功的人怨天尤人, 更是很少想到去感激别人。因此, 如何让人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会感恩、不忘感恩, 是门学问。

悲悯的情怀 篇3

面对这两个词,有人说,过去命题比较多地指向道德与思想层面,今年“忧与爱”切入人的感情层面,强调真情实感,这是一个突破。应该承认,这种说法颇有见地,但又仅仅是命题技术上的一种肯定。我们以为,命题者固然要追求命题技术的进步,但其用心或者说它的实际效应远比技术来得丰富。“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在一篇作文中,学生的语言基础、文化积累、思维品质、结构文体的能力、情感与价值取向,甚至书写,都将毫无遮蔽地呈现在考官面前。在所有这些要素中,命题者为何突出了情感?价值观的迷失,情感的摇曳,是当下社会的基本特点,不仅每个成年人,还包括青少年学生,都有切身的体验。学校教育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家庭教育生存至上、分数第一,所有人都处于非常态的焦虑之中。明乎此,你就会恍然大悟了!

具体到语文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程三维目标中的一维,是核心任务。而实际的教学基本上是读写技能的机械训练,更荒唐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写作训练的过程被省略了。很多同学背熟了样文,努力学习套用的技巧,于是阅卷老师们只好无奈地读着大量的雷同卷。明代的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形成了“摧挠”的合力,造成学生情感的“衰痿”。这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少年不识“忧”滋味!准确点说,大多数不知“忧”滋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命题者一拳击中了当前社会与教育的软肋。或者说,命题意图本身就是“忧与爱”,他们借命题表达了一份忧虑与悲悯的情怀。

无“忧”还得说“忧”,怎么办呢?只能为赋“忧、爱”说套话,自然还有假话。试题是有三则材料的,第一则是孟郊的《游子吟》,它为母爱(亲情)的倾诉敞开了大门。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人人有话说的话题,事实恰恰相反。二十岁的史铁生在夕阳中摇向地坛,头也不回,二十年之后他才体会到,倚在门框上的母亲有多痛苦;朱自清在与父亲冷战了十三年之后,才泪流满面地写下《背影》,体会到爱之苦痛、生之艰难。经典作家的母(父)爱作品之所以震撼人,具有持久的魅力,是因为他们经历了非常态的复杂人生,有了痛彻心扉的感受。我们的同学自然缺少这种体会,更何况几乎被剥夺了体验情感的机会,面对“忧与爱”,一定忧郁着、痛苦着!

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在作文中调侃老师:“看到这个题目,我倒有些思绪万千。我或许能写篇记叙文,反正故事最好编。比如,小明原来不学无术,整天跟着一帮狐朋狗友瞎混,学业早已丢到九霄云外去了,他的爸爸很是担忧。但爸爸没有拍桌子摔板凳,而是坚持用爱感化他。最后甚至可以加一个情节,爸爸发高烧却仍坚持给儿子送雨伞,怕的是儿子淋坏了。最终,小明痛改前非。记住,一定要加一个情节,那就是哭。要把最后小明接过雨伞的情节,写得惊天地泣鬼神,哭得越凶越好。”瞧瞧,多么坦白,告诉你这是个虚假故事,看你给不给分。于是,大量相似的叙述性情节演绎着虚情假意,即使是真实的故事也不免令人怀疑。没有细节,缺乏细腻的心灵体验。

第二则是艾青的诗句,借生灵对环境的忧与爱,表达儿女对故乡、民族、国家的忧与爱。此类例子、诗文车载斗量,想说多少都有。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会看到一个个老故事的堆砌,但任你怎么说,我也不会动心,因为听得太多了。第三则是罗曼·罗兰《巨人三传》序言的节选,表达的是全人类之情,即是我们说的终极关怀,是悲悯情怀的最高层次,属于一种最博大的忧患层面的忧与爱,或者叫做宗教层面的忧与爱。而我们的教育恰恰没有培育出相应的视野与胸怀。因此,表面看,这是一个人人有话说的题目,一个似乎不需要审题的题目,其实考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关于这些话题,要么不知道说什么,要么最动听的最深刻的几乎说完了,你还能说什么呢?

障碍还不止于此。谁都知道这是道关系题,但并不是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有着多重甚至悖论的复杂关系命题。爱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当然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常规议题,加上了忧,就把爱与悲悯情怀结合了起来。多数考生把它简单地归为因果关系,有忧必有爱,有爱必有忧。或是并列,先忧后爱,先爱后忧。要么就是没有关系,以爱代忧,以忧代爱,这在叙事文体中最为突出。议论类作文的“没关系”突出体现为格式化——这一倾向早就存在,如今不仅没有得到遏制,而且有扩张之势。我们的考生没有能力阐释两者间复杂的关系,不能对列举的事实做合理的评析。对这一现象,江苏今年用了一个通俗的词语:整体打包。基本格式是,总论:忧与爱是人人必备的。分论:①忧与爱可以让生活更加充实;②忧与爱可以让成就更加巨大;③倘若没有了忧与爱,世界便没有了进步,甚至会灭亡。

当然,总还是有人知“忧”的,虽然是少数,却让我们有了些许安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特定情境中表现反常行为,比如写母亲送考:

……今日的交通,也像是母亲的心情一般,那样的急促,那样的忙乱。我拿起书看着,可眼神却时常飘向母亲的脸庞。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阵地。母亲眉间的距离越发窄了,直至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沟壑,才肯作罢。

“今儿的车有点堵,不过没事儿,来得及。”母亲转过头,此时,我与母亲的眼神交汇了。那道深深的沟壑像是从未出现一般,猛的消失了,留下的,却是母亲那浅浅的微笑。

送考是一个普通甚至俗气的事件,但是作者截取几个生活情景,娓娓道来。从厨房备餐到行驶在前往考场的路上,乃至到考场后,始终以“我”的视角全方位传达着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在这种状态中,一贯沉稳的母亲,一反常态,动作“急促”、“忙乱”,眉尖紧蹙,“沟壑”与“微笑”瞬间转换,所有有意味的反常被精确地捕捉到,“忧”态毕现,母亲的神态、心理、动作得到了充分表现,形象鲜活而有点可爱。

以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件起兴,体察入微:

一只逗号般大小的虫子带着花香歇在我已合上的发黄的扉页上,生命如它,那样渺小而又脆弱,让人在担忧之际多了一丝玩弄的念头。被工作恼得焦头烂额的我颇有兴致地拨弄笔尖,一次次挡住它想要前行的路,它便随我转变着方向,反复至精疲力竭,迷失了南北东西,静静地呆在书上。如此,咱便失去了兴致。不过是被捉弄一下罢了,却如此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生存状态真令人担忧。……再看小虫,突然有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同样置身于茫茫天地间,竟有着同样的可悲之处,陡然心生怜爱之情,将它用笔尖挑起,轻轻放在栀子花叶上。

一只虫子而已,但作者不仅体察入微,而且刻画入微、精思入微,催生出无穷感慨,既有道家的“齐物”、佛家的“慈悲”,更有蕴含浩渺宇宙情怀的终极关怀。专家评点说:“作者文心雕‘虫’,却雕出了夭矫飞动的‘龙’,或潜于渊,或飞于天,纵横曲折,无不如意。”

摆脱习惯思维,在思辨中表现“忧与爱”。比如爱国,习惯上我们会用为灾难留下泪水,为大我牺牲小我的事实印证“忧与爱”,但有人不是这样,他会想起德国诗人伯尔,这位德意志的赤子,“二战”期间一直在叛国,但他却比“任何一个人都爱这个国家”;他会想起左拉、鲁迅、索尔仁尼琴,因为他们会说,是“国家错了”,即使被流放,即使被攻击,也绝不改变。他们不是盲目屈从于统治阶级的权威,而是以最深的悲悯情怀担忧国家民族的未来。

还要有一份胆量与勇气来展开对现实的批判:

前段时间,“两会”胜利闭幕。满载人们殷望的人大代表们齐聚首都,共商国是。多数代表慷慨陈词,表达发展忧思。而竟有少数代表一团和气,只顾“举手”、“赞成”,扬言此乃爱国之举,“不给国家添麻烦”。

这番奇谈怪论实在笑掉人大牙。忧,因爱而生。因为爱,我们才忧心忡忡。倘使“举手爱国论”成立,每年两会大可不必开了。全票通过,一致同意……没有一点儿忧虑,平顺进行。这样的举动,敢称“爱”国?

作者认为,畏惧风险、不敢畅谈忧虑,不足以称“爱”。忧与爱共生,无忧何爱?民主社会,“讲真话”、“说忧思”早已不需冒杀头之险,直言不讳的代表理应得到掌声。他们有气魄,有理想,敢于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控诉无能之辈,针砭时弊,他们是英雄。作者和这些敢“讲真话”的代表一样,直面国家的政治生活,就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刻、妥帖地阐述了在“共商国是”方面“忧”与“爱”的共生关系,可谓有胆有识。

我们从优秀的文章中看到的是:鲜活的生活、大量的阅读、缜密的思辨。当然,还有工整的字迹、整洁的卷面、简练的语言。江苏今年的作文评分特别强调这种“语文素养”,在评卷标准中单列表述,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也许正是这些养育了体“忧”的敏感心灵,培养了识“忧”的卓越能力,考生才有了下面这段充满悲悯情怀的文字:

同情作文600字:悲悯的情怀 篇4

悲,是慈悲;悯,是怜悯,体恤。悲悯即是一中高于同情的情怀。悲悯之心是人的本心,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

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在山中碰到一位老妇人,因交不起苛捐杂税,一家人躲进山中,后来丈夫和儿子被老虎吃了。孔子同情这位老妇人的遭遇,感叹“苛政猛于虎也”。鲁迅悲悯动荡时局下的下层劳动人民,于是化笔为匕首,刻画出一个个有着现实悲惨遭遇的人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涵养的悲悯之心在人们心里生根发芽,佛家的“慈悲”、道家的“不争”、儒家的“恕道”大抵也是可以与这对上号的。孔子若没有悲悯之心,就没有“苛政猛于虎”的呼喊,就不可能有“仁”的主张;鲁迅若没有被悲悯之心,就没有那些脍炙人口的文章,就没有那些个性鲜明的极具讽刺意义的角色。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悲悯之心,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就会无动于衷,冷眼旁观。

常怀悲悯之心,社会才能安定,百姓才能平安幸福。

失去了悲悯之心,同时也失去了廉耻之心的高官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高额的回扣,就会与开发商同流合污,强拆民宅,牺牲百姓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利益。失去了悲悯之心的医生,就会不顾病人的死活,双眼被金钱所蒙蔽。曾有新闻报道:一位不知名的男子在田间晕倒,被人送去医院,可医生却因病人身份不明,无人付费,拒绝医治。三天后,该男子在医院外的垃圾堆里,全身开始腐烂。正因为没有了悲悯之心,被利益熏昏头脑,某些部门才做出一系列令人不齿的事情;也正因为丧失了悲悯之心,社会才会出现许多“医死人”,“弃病人”等一系列没有人道的事情。活在这样的社会,百姓何来幸福?

常怀悲悯之心,也是国家必行的准则。

5月12日,四川发生9.0级地震。《每日新闻》报道,大阪的门真市立砂子小学的学生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9万日元。校长坂田说:“小孩子们这时候感觉离中国很近。”危难时不分国籍,这既是一种国际的友爱,也是国家与国家,人民与人民的一种人之常情。小孩子们尚能如此,何况大人们呢?我们铭记南京那30万冤魂,可我们的悲悯之心在哪儿?面对那些无辜的生命,我们忍心吗?林肯说过:“一个民族如果对一个民族长期怀着仇恨或崇拜的心理,这是一个弱国的心态。”我们应当超越这种理念,用悲悯的情怀去对待与我们有着相同遭遇的国家。

生而悲悯作文 篇5

一些人为了活着而吃饭,另一些人为了吃饭而活着。一些人为了今天下午要游泳决定多吃一点,另一些人为了今天下午能吃饭决定上街乞讨。一些人为了肉不可口弃之不顾,另一些人为了残羹剩饭而暗自窃喜。

为了活着而吃饭的人,将食物视为依靠,一个能让自己维持生命,享受生活的依靠。而为了吃饭而活着的人,将食物视为一切,一个值得自己付出全部生命,不倦追求的事物。对于一个为了活着而吃饭的人,胃或值得他们讨厌,对于一个为了吃饭而活着的人,胃或值得他们恐惧。

因为啊,同样是胃部传来的饥饿感,对于前者来说,不过是身体令自己感到不舒服来提醒自己吃饭,而对于后者饥饿感带不来食物,只带来的是死亡。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面对深重的苦难,会有一种迷茫的.感觉,因为这些苦难离他们太遥远,等到看见,就如同看见一头老虎的化石,全然生不起恐惧来。

当人一个早上不吃饭,人为胃酸只能消化自己的胃壁而感到不适,而当一个人一个周不吃饭,他会为他的胃酸正在消化他自己而感到恐惧。我们或会为听闻“食人”二字而一阵惊悚。但当饥饿真的来临,我们的人性会被一点点腐蚀,我们会逐渐沦为为生存本能驱使下的行尸走肉。我们用来看花的眼睛会被用于在垃圾桶里寻找食物,我们写作的双手也会被用于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我们品茶的舌头也会被用于卷去盘上的油渍。在饥饿的支配下,吃着观音土的人们正为了吃饭而活着。

无论在哪个时代,在高高竖起的大旗背后,总有一点阳光照不到,驱不散的阴影。生活在光明之处的人们,总是如同厌恶着老虎的尸体般避开着它,但我们避不开它的,饥饿,战乱,这一切扼杀者生命的东西,最后都需要我去承受。对于身处不幸的人们的悲悯,最后将成为悲悯我们的不幸的悲悯,照至人间阴暗处的光。最终也就将成为照亮我们的光。

同情与悲悯高中作文 篇6

当第一次在街上看到一个小女孩,跪在道旁,面前写着因无钱注册而不能就读,求好心人相助时,我曾放下过一张百元大钞。后来经媒体报到,说那都是一种骗术。尽管受骗,但看到那些残疾人,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者,还是会动了悲悯之心,拿出口袋中的一些零钱,表达一种很朴实的小意思。

其实这样的朴实举动,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只是也有很多人,对这样的朴实行为,却认为是可做可不做的,没什么多大意义的事。甚至还有人会略带鄙夷地认为,这样的行为是琐碎与庸常的,悲悯他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

记得少的时候,家里也很穷,每一次有讨饭的来到家门前,如果锅里有饭,母亲一定都会打上满满一碗给他。没有饭也会端出一碗热开水,让他也暖暖心。母亲常说:“人活着,顶要紧的是心要善,人要朴实。天下那么大怎么可能会没有落难的人,对落难的人,更不能另眼相看。就是你现在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谁能保证今后不会有三灾六难,也会变成一个沦落人呢?悲悯之心不可无啊!”

其实,现代人真的是将本有的悲悯之心,在很多时候,都将其遗忘在了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而不愿时常将其拿出来翻晒。由于悲悯之心的退位和遗忘,使人们总是被那些显赫的东西所驱使,为所谓的荣华富贵而奔波。

就拿这次刘翔退出了百米跨栏比赛来说吗。如果人们都以悲悯之心,来看待这件事,在网上就不会有那么多“阴谋论”“演戏论”与无法数清的骂声。如果那些管体育的官员,教练员,花巨资为了获得更大利益的赞助商,和那些只为抢头条,而不顾其它的媒休。他们还有一点不灭的悲悯之心,刘翔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态?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种让人看了寒心的地步?如果刘翔自己还能保留一份悲悯之心,怎么可能会走上被人操弄,被人控制,被人利用,被人唾骂的不归路。没有了悲悯之心,让我们一些人貌似坚强、坚定,实质是冷酷、懦弱地生存着。

有些人总是将悲悯之心,与雄厚的经济条件,及强大的权势相提并论。认为只要有了钱,当动了悲悯之心时,才会有大手笔,才会起作用。只要有了权,当动了悲悯之心时,才能做成想做的事,才能达到别人无法达到的目的。我们没钱没势的人就是有悲悯之心,也无所作为。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和看到这样的事。就是一个工地上的小小包工头,他绝对不会是一个没钱的人,但他一样会狠心地克扣着比他贫寒几十倍的民工工资。那些大权在握的权贵,利用手中的职权,不但侵吞着巨额的人民财产。有人求他办事时,也绝对是给少了红包,照样是啥事也办不成。因此,怀有悲悯之心与钱权无关,它是无条件的,是人性中那种最真、最纯的情感。如果谁在悲悯之心上附加了条件,就会变成:“贪得无厌与不择手段”的代名词。

悲悯情怀 篇7

杨绛以悲悯的情怀, 审视老王的生存困境, 观照老王的生存状态, 塑造了穷困而又坚守道德的老王, 唤醒读者的悲悯意识。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说, 悲悯情怀是一种普遍关注人性、人类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情怀。

一、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困境

杨绛系名门淑媛, 一代鸿儒钱钟书的夫人, 历经“文革”初期的揪斗、中期的下放干校、后期的流亡岁月, 熟悉底层百姓的困顿生活, 关注老王那样在卑微生活中挣扎的弱势生命。她曾说“我在上层是个零, 和下层关系密切”。

老王是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底层百姓, 遭受着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生存困境:

(1)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2) 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 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 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 住那儿多年了。

(3) 有个哥哥死了, 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

(4) 老王不仅老, 他只有一只眼, 另一只是“田螺眼”, 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有人说, 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 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 晚上就看得见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老王的生活是赤贫的, 他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出卖体力, 维持生计, 栖居于“荒僻”、“破破落落”、“塌败”的小屋。即便是这样一个破落不堪的小屋, 也仅是“住那儿多年了”, 并不属于他。贫困潦倒的老王, 正是底层百姓穷困现状的写照。

老王在精神上是孤独的。“有个哥哥”却“死了”, “有两个侄儿”却“没出息”, “有”与“死了”、“没出息”之间, 仿佛渴望亲情的老王猛然间没了亲人的依靠, 让人的情感跌宕起伏, 道出了老王孤独无依、形影相吊的境地。蹬三轮的有组织, 而他“脑袋慢”, “没绕过来”, 是“单干户”, 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一个缺亲少故的老人, 道不尽的晚年凄凉。

老王的生存环境是麻木、冷漠的, 描述老王生理缺陷的有这样两句话:

(1)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 瞎掉一只眼。

(2)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 也许是得了恶病, 反正同时不幸, 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瞎眼,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 仅凭一老先生“降格为货”维持生计已是悲惨。“有人”以“这老光棍”称呼老王, 尽显鄙视、轻薄之态;更将瞎眼原因臆测为“不老实”, 身体残疾成了别人“瞎说”的证据, 成了遭人嫌弃的理由。“有人”的无聊、麻木、冷漠, 活脱是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这“更深的不幸”让我们看到老王的尊严被欺侮, 被凌辱, 被践踏;看到杨绛对“有人”无端猜测的不满, 对老王的深切同情。

杨绛将目光投向一个生活贫穷、精神孤独而又勤劳本分的老王, 沉痛揭示老王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困境, 引起人们对他更多的同情与关怀, 给予挣扎于世的底层百姓更多的暖意, 这是杨绛悲悯情怀的一种深刻选择。

二、在开掘人性的“善”中彰显悲悯情怀

杨绛曾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中写道:“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 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 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在“文革”的疯狂年代, 老王那朴素无华、有生命力的善行, 有如“光和热的金边”, 为读者呈现了底层百姓的人性之美。

老王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穷苦卑微却有着一颗淳朴、善良的心。“每天清晨, 老王抱着冰上三楼, 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得大一倍, 冰价相等”, 而且想要减半收。老王也以独特的方式去关心与体贴他人。钱钟书因脚疾乘他的三轮车去医院, 他扶上扶下, 并坚持不肯要钱, 说:“我送钱先生看病, 不要钱。”“我”坚持给钱后, 他悄悄地哑着嗓子问:“你还有钱吗?”一位关心着别人的老王在良知与道德普遍匮乏的年代就像荒原上的树以最自然、最坚韧的姿态坚守着道德与良知。一个诚实、善良让人甚感凄苦的老王, 一份朴素而伟大的精神存在。

在领受“善”的过程中, 杨绛尽其所能地照顾老王。她送鱼肝油治老王的夜盲症, 降格为“货”维持老王的生活。她也曾关切地问, 凭这位主顾, 能否维持生活。扶病“送”香油与鸡蛋时, 老王的“镶嵌”貌与我的“强笑”, 尽现作者内心的酸楚和怜悯, 也让我们感到那个人性泯灭的“文革”年代, 人与人之间依然存在的那一丝温情。

我们看到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老王, 透过好人老王更看到普通人群中悲天悯人、质朴道德情怀的存在。这寄寓着作者对善良的呼唤及对动乱社会无声的谴责。叔本华说过, 一切纯真的爱都是同情。杨绛饱含悲悯的文字让人心灵震动, 让人感到温暖, 因为它传递着一种广博的爱。

三、在“愧怍”中升华悲悯情怀

杨绛追忆老王时, 总觉得不安。她说:“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将不安的原因归结为“愧怍”, “愧怍”按《古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惭愧, 即因错误或缺点而产生不安。两人的交往过程, 杨绛一家“降格为货”维持老王的生活, 送鱼肝油治夜盲症, 物质上尽可能地帮助老王。再说, 吃香油与鸡蛋已付钱, 没有什么不妥呢?那么, 杨绛到底犯什么错或存在什么缺点呢?

首先, 这份“愧怍”缘自心灵不平等的反省。“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一个“常”字, 与他人的不愿坐形成鲜明的对比, 显现了我对老王的体贴, “说着闲话”显示着两人的亲近, “他蹬, 我坐”则表明了两人的身份, 人力车夫和知识分子, 属主顾关系。于此, 我们仿佛看到那种打破人物身份与界线相知相亲的温馨场面。

老王在病中,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 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 “几个月”说明老王病得长、病得重, 此时不是我去探望老王, 而是老王来探望我。在他不能前来时, 还要托人带话。老王探望我的目的是什么呢?托人带什么话呢?我想无非是来看看我, 无非是托人带一些有关病情的话。从老王的行为可以看出, 他已将我视作他的亲人, 将我作为他孤苦的依靠。

而我呢?没有探望过病中的老王, 十多天后, 才从同院老李口中得知老王的死讯。对老王死后的情况也是“没多问”。杨绛于今反思, 老王视己为亲人, 我则视其为普通的朋友, 对一个有良知、具有平民情怀的杨绛来说, 是否觉得自己有点冷漠, 怎能心安, 怎不愧怍?

其次, 心存同情而又无力改变其命运的愧怍。杨绛自称“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比之老王更觉“幸运”, 其实杨绛其实也是一个不幸的人。“文革”期间, 杨绛遭受别人的抽打, 被剃去半边头发, 受污辱打扫厕所, 下放干校时女婿惨遭迫害致死。之所以自称幸运, 是因为她对底层百姓的命运有着深切的感知, 将普通百姓的命运置于自己的命运思考之上, 对自己的遭遇表现出某种宽容, 是生存现状对照下的安慰与感慨。

面对“不幸”的老王杨绛有着深切的怜悯与同情。在她遭受“披着狼皮的羊”的革命小青年迫害时, 别人避之唯恐不及, 而老王热心对待杨绛一家。她在物质上也尽力帮助老王, 当老王送来上好的香油与新鲜的鸡蛋时用钱去领受他的谢意。而这种同情方式夹杂着一种强者对弱者、富者对穷者、尊者对卑者的“恩赐”、“施予”的色彩, 伤害了老王渴求朋友、亲友的平等、尊重的心灵。一个社会的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 帮助他们突破生存困境, 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这些年来, 相对于老王的善行, 自己一直疏忽和未曾体察老王的心灵渴求, 逝者已逝, 再无救赎的机会, 让她感到无比的“愧怍”。那份“愧怍”是一种心存同情而又无力改变的凄怆之感, 也是一个有良知作家的虔诚反思。

一个贫困却坚守善良、尽力帮助人的不幸者促成了杨绛的精神升华———面对每一个不幸的人我们都应该愧怍, 如同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悲天悯人的呐喊。卢翎说:“先生 (杨绛) 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 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 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摘要:一个以最自然、最坚韧的姿态坚守着道德与良知的老王, 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群中悲天悯人情怀的存在, 促成了杨绛的精神升华。杨绛在“愧怍”中关注底层百姓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困境, 开掘人性的善, 反思知识分子的理想, 体现了责任担当的精神。

关键词:悲悯情怀,底层百姓,“愧怍”

参考文献

[1]颜敏.梦魂长逐漫漫絮, 身骨终拼寸寸灰——探秘杨绛散文《老王》的几条阅读路径[J].名作欣赏, 2009 (12) .

[2]张卫中.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J].语文建设, 2011 (1) .

曹文轩的悲悯情怀 篇8

2016年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的零的突破。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

《草房子》《细米》《红瓦黑瓦》《青铜葵花》……纵观曹文轩的作品,他的成长小说中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正如颁奖词所言,“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曹文轩也曾表示:“我的写作永远建立在三大基石之上:道义、审美、悲悯。”

日前在第六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中国版权金奖同时揭晓,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荣获“中国版权金奖”作品奖。“中国版权金奖”是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开展的合作项目,每两年评选一次,是中国版权领域内评选的唯一国际性奖项,也是国内版权领域的最高奖项。

“文学可以让我们安静下来”

曹文轩出生于江苏盐城,关于自己的童年,他曾说:“美国作家福克纳讲过:我最大的财富在于我拥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对我也适用。对于作家来讲,童年所有的一切都将转换为财富。”

1977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曹文轩留校任教,现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1979年,曹文轩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中短篇小说《弓》和《哑牛》分别获得1982年《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优秀作品奖。

曹文轩曾在文章中写到,文学圈子有它自己的时尚,大众文学更是如此。时尚成了一望无际的灿烂的花田,人们犹如采蜜之蜂蝶,嗡嗡然飘飘然趋之如潮,唯恐那花田于瞬间烟消云散。甚至我所一向关注的儿童文学也不能幸免。某些光怪陆离的卡通、故作痞子状的少年写作,一副反叛面孔、一口野蛮腔調、一股深秋凉风的某些网上文学,吸引了成千上万双纯净而又充满好奇的眼睛。这些图画与文字,最大功能就在于让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陷于欢乐的疯狂。应该看到,相比从前,人们虽然少了温饱之虞,但也失去了心灵的丰盈和目光的深沉。在一片缺乏意义的傻笑之中,人的心灵变得苍白,目光变得短浅。

“也许,文学可以让人们安静下来。而能够让人们安静下来的文章,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都应该有悲悯情怀做底子,是与天地共存在的感动文章。”

“悲悯情怀(或叫悲悯精神)是文学的一个古老命题。我以为,任何一个古老命题——如果的确能称得上古老的话,它肯定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我甚至认定,文学正是因为它具有悲悯精神并把这一精神作为它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才被称为文学。文学有一个任何意识形态都不具备的特殊功能,这就是对人类情感的作用。我们一般只注意到思想对人类进程的作用。其实,情感的作用绝不亚于思想的作用。情感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部分。如果一个人仅仅只有思想——深刻的思想,而没有情感或者情感世界比较荒凉,是不可爱的。”

“而以上所言,正是文学可以让我们安静下来的理由。”

中国文学作品一定会走向世界

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曹文轩多次以自己的创作感受回答一众记者的提问。他的一个动作令人难忘,当时他抬起手,向下一边点着一边说:“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中国作家必须坚定地立足于自己的这块土地上。你应该知道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向你提供了这个世界上最丰富、最优质的写作资源,这个资源大概是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不具备的。”

在曹文轩看来,中国故事是这个世界上非常难得的故事。同时中国作家在讲中国故事时,必须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去思考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一个中国故事,一个全人类的共同主题,两者结合就注定了中国文学作品一定会走向世界。

曹文轩的作品已经走向世界,深受各国孩子们的喜爱。今年8月,刚从安徒生奖颁奖仪式归来的他,立即参加了北京图博会的“大王书”新加坡英文版签约仪式,并现场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小读者用6种外语诵读“大王书”的精彩段落。当看到美国小朋友念英文有点不流利时,曹文轩轻轻拍起手,用慈祥的表情看着孩子。很快地,孩子的诵读顺利完成。

谈到文学的创作底线时,曹文轩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国家的作家是没有写作底线的,无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一定会有底线。中国作家也一样,必须有一些底线,“假如有什么东西不能写,我就知道那是全人类的、每个国家的作家都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这些底线是不可以穿破的。”

悲悯之心的优秀中学作文 篇9

夕阳老去。

天似蓝色的牛仔裤洗得发白。这个夏日的黄昏,一改往常的浓妆素裹,终于送走了倚在天边无力的太阳。

这是个小村子,一条三四米宽的河道横穿。这边,说是村子,也只有几十户人家;那边,竟是一片绿油油的菜田,沿着河道,有好几株芭蕉,淡淡地黄,快要成熟了,树下是几棵小木瓜,黄里透红的木瓜,极有芒果的味道。而这河道,为村民浇灌起了重要的角色。

小优家,便在河道旁。放暑假了,小伙伴们可天天在门前河道里捕虾捉鱼,热天了,在河里游泳,快活着哩。但总是听不见小优的欢笑声。他妈妈希望他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便天天将他关在家里哪儿也不许去。唯有吃完饭,准许他散散步。

他沿河走,他想走的老远老远,走出妈妈的束缚,但他深知自己的羽翼还未丰满,他也不能走出去。他竭力呼吸泥土的芬芳,清风夹着芭蕉,木瓜的清香徐徐吻过他的脸颊。突然,从一棵树下,隐约传来“喵喵”……

这声音太微弱,太吃力,被风一吹,便散落一地了。他闭上眼,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向,随即跑过小石桥,跨过田垄,径直奔向那芭蕉树,近了近了,他放缓脚步,拨开没过脚踝的草丛,那是两只小猫咪,一只淡黄,一只灰褐,一只大些,一只小些。这两只猫该生下来不久呢吧。小优蹲下身,捧起那只灰褐色的,它的脚受伤了,微微颤着。它似乎吓坏了,极想挣开他的手。他便轻轻唤着:“小猫,别怕,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那猫,便真也安静了,扭过它的头,以无助的眼神望他。那种无助,就如冰川上的泉水,汩汩流淌。又忽然闪过一丝惊喜。

手中的小猫,该拿它怎么办呢?

他知道,母亲是坚决不让它带小动物回家,说是玩物丧志吧。记得上一次啊,带了只流浪狗回家。母亲便赶它走,若不是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又借口当时村里治安不好,母亲才勉强同意,让它留下来,但丢出一句话:下不为例。

这事不行的了,又该怎么办呢?

他想到了奶奶。其实奶奶是去年去世的。一个可爱的老女人,她是最疼爱小优的了。平常有啥点心,都留着给小优吃。她也是个极善良的人, 收留了三只流浪狗,最老的,已有十二年了。还有一只黄毛的猫,一只跛脚的鹅。只是她走之后,鹅被宰了,狗又流浪了,猫也吓跑了。

他用手拖起两只猫的胸脯,呼吸一起一落,把他们揣在怀里,跨过田垄,跑过小石桥,径直冲向奶奶家。天已有黯淡了,他“吱——”一声推开虚掩着的门,来到小院里。将两只小猫轻轻地放在地上,从墙角隐蔽的草垛下找出一个鸡笼,放些稻草进去,然后将小猫放进去,又急忙跑到邻居婆婆家要了一点点米饭。这两只猫竟也吃得津津有味,末了,还舔舔他的指头。小优用些稻草将鸡笼放在墙角,并盖上,便飞也似地回家了。

微弱的灯光下,在小优的白色汗衫上有些泥印。

悲悯情怀 篇10

天命何来谓五十,半百犹记少年时。

伏枥老骥仍送暖,春风拂面总是诗。

耳畔,忽然听到那位“知天命、不逾矩”的老人,坐而论道的时间绝响:“吾与点也!”夫子这样说。我在想,《论语·侍坐篇》那些提问与回答,是否也在一个春天?

哥哥脚下的这片土地,在春秋时代是何等的苍茫与荒凉?!而据此遥远的鲁国,那个拥有五岳之首的国度,此时,该是人们“雩①祭”祈福的日子了。春天,总是让人生出好多好多希望和愿景——让春苗萌发耕耘的希望,让春壤孕育收获的向往,让春水荡涤阴晦的过去,让春阳照耀人生的康庄。

曾皙华,也就是点,向老师表达了这样的愿望:“莫②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不矫情,不铺垫,不隐喻,亦庄亦谐,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子尝言:“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与老师心灵相契,不由让夫子连连称道!

曾参,点的儿子,也就是“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子,爷俩都是孔门弟子。洗练的点,守道的参,在我的脑海里瞬时形成强烈反差,这是多么有趣的一对父子。时时反省是好的,但总觉得缺了点儿其父的洒脱与旷达,何况,有时生命真是无解。

在点的世界里,“咏而归”是一种人生状态,或者说是一种人生气象:宁静、喜悦、和谐、蓬勃,不仅有礼祭,还要“打牙祭”,这不就是一个“男有分、女有归,天下为公、不必为己”,幸福感满满的大同世界吗?!

兰亭书雅趣,修禊③起叹声。仿佛沂水之脉有灵,八百年后的会稽山,“修禊”这种民俗活动已成为文人们的雅聚,风光盛筵的背后,作为沂畔后人的王羲之,揽物萦怀的心情不禁由喜转悲。“死生亦大矣”,是啊,驹隙的时光里有过豪迈与激情、欲望与诱惑、得意与失意、欣喜与苦痛……山水之间,让他有太多深情的理由;现实多艰,也有太多不堪的沮丧,快乐总是那样短暂,最终更要面对的是人生终结的命题——死亡。

中国文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跌宕,无外乎是对“建功立业、名传千古”的渴望,以及“运舛西东、生命易逝”感叹。“雩祭”或者“修禊”,旷达还是悲悯,都是人们对生活在现实与诗意之间的表达。其实,羲之不悲,他亦有这样的高度——岁月的深刻与美好,何尝不是在它的流逝和重塑之中。正如他所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怀朔④滩上走,事功泽后人。哥哥的扶贫攻坚功德无量,草原的旷达足以接纳他对这片大地那悲悯的情怀,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幅祖国北疆“咏而归”的美丽画卷。

注释:

① 雩:音同“于”。 雩祭即祈雨。殷墟卜辞中有许多以舞求雨的记载,雩就是求雨的专祭,殷商已很流行。周以农立国,祈雨之习更盛。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从这一点亦可知曾点与老师心有灵犀、气息相通。

② 莫:此处同“暮”。

③ 禊:音同“细”。习俗类于雩祭,盛行于江南。

④ 怀朔: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包头固阳县西北。

女性视角下的悲悯情怀 篇11

关键词:悲悯情怀 女性书写 性别视角 严歌苓 《一个女人的史诗》

一、前言

悲悯情怀似乎是人性中质朴的小溪,虽然沿途观看到世间的狰狞与疾苦,但是总能够澄清路途上的尘埃。女性是完美展示悲悯情怀的水晶,这份情感也许不能完全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也不一定能带给每个角落幸福的阳光,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份照亮黑暗和阴霾的光亮。这缕轻柔的微光伴随着暖暖的感动带给人们无限希望。悲悯之情是通透人们生命的安抚和触碰,让懦弱又无处安放的灵魂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它呈现出人类情感中的独特之处,这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情感,伴随人们心态的起承转合展现出不一样的变化,这脉活水展现出柔波荡漾抑或是波澜壮阔,都牵动着人们的心灵,也感动着周遭的人群,形成了具有温度的一种情怀。本文以性别的视角进行了关于严歌苓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的深入解读,关注到一个女性人物坚持自我选择,经历爱情、革命,以及生活变迁的过程,感受到悲悯情怀的深刻内涵。

二、 历史视域下的女性文学书写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程中,男性一直被视作是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女性的角色一直是辅佐于男性角色之下,成为权力阴影覆盖角落中的不主要地位象征。在传统社会中的女性身份一直受到各种规矩的束缚,是需要严格遵循社会各阶层审视和支配的阶层。少女待嫁闺中的时候需要听从父母的安排,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女性的角色在出嫁之后更加凸显出卑微的命运,成为男性的附属品承受着重大的家庭压力。家庭中的男性阶层会希望自己的妻子成为自己威望的显示,在家族和男主人的要求下成为传宗接代的奴隶。本以为待到自己老时能有些许的改变,偏偏又成了需要生活在儿女操控之下的奴役。在传统时期的旧社会,女性群体缺失行使自己权益的机会,也缺失能够让女性进行自主选择行使自己权益的环境,导致女性成为长期受到压制的低微阶层,严重影响了女性个性的发展和自主意识的改革,也是旧社会缺失进步的重要表现。[1]

伴随时代的不断变迁,女性角色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关注社会改革的民主和自由意识越来越清晰,时代的进步激发了女性对理想和抱负的热爱,也促进了女性对生活激情的燃烧,成就了新时期的新型女性形象。新中国成立后更加重视女性权益的保护,制定了相对应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也在基础政策上推进了女性权益和思维空间的进步,组织营造一个充分重视女性、尊重女性的社会大环境。与传统社会相比较,虽然当下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中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女性群体不断地努力和抗争并希望取得更多的胜利,打破传统束缚带来的禁锢与压迫[2]。

严歌苓是极具个人创作特点的著名旅美作家,她的每部作品都能够将中、西方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也体现出作家对社会底层人物,以及边缘生活的人群内心灵魂的理解。严歌苓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就描写了一个生动的新时代女性,她大胆无畏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抛开世俗的眼光拒绝自己的爱慕者和追求者,义无反顾地保卫自己的爱情,并爱得那样单纯和愚蠢。文章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正是作者本身的影子,为了追求爱情奋不顾身又至死不渝。

三、 女性意识的成长与表现

严歌苓的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正体现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萌芽、成长和发展,也成为严歌苓创作这部作品的主线,深刻地描写女性自我意识的坚韧性格促成了女性对自己生活的坚持信念。《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女主人公初次离开家的表面原因是投奔革命,但是实际上就是想要离开严格的母亲,母亲的形象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是粗暴的、强悍的,对于女主人公的管束是逼迫她想要离开的真正原因。女主人公在长期受到压制的生活中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想要挣脱的情绪影响了她出走革命的选择,以至于后来再有机会回到家乡也不敢去探望母亲。女主人公选择离开家,离开自己母亲的背后深意也是女性独立和抗争意识的凸显,在摒弃黑暗生活的过程中选择了自由的自我意识,这是一种醒悟的状态,希望能够快乐单纯地生活。脱离原本生活环境的女主人公是快乐的,她感受到从前从未有过的自由和洒脱。[3]

《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女主人公与自己的闺蜜相比,她的自我意识独立更加单纯,没有过多的心机和需求。单纯的拒绝爱她的男人,也执着的深爱她爱的男人。面对一个像父亲一样照顾自己的角色,女主人公近在咫尺的美好生活被自己的坚持击得粉碎,而痴痴地选择了一个自己爱的,却始终没有爱过她的男人,这种坚持和独立的自我经历了惨痛的人生。女主人公对爱慕者的拒绝其实体现出的是对传统男性权利的反抗,以自己的意识为生活的基础追求自己的真爱。女主人公改变了传统以来逆来顺受的女性形象,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成为女性自我意识凸显的重要代表人物。[4]通过一种家族似的模式讲述了女性形象世世代代的生存过程,展现出女性自我意识萌芽、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从女主人公外婆的时代描写到女主人公母亲的时代,再以女主人公自身的故事讲述了女性意识逐步加强的变化。这部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谈及女主人公家族的男性角色,也没有过多地描写女主人公的父亲,主要就是为了烘托特殊时代背景下女性族群的成长历程,凸显出女性自主意识变革的重要性。

四、 女性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一个女人的史诗》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作品中深刻地诠释了女性自我价值追求的意义,将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整个过程细致地描写出来,体现出时代背景发展下女性的爱情、家庭,以及生活的内容。《一个女人的史诗》以简单叙事手法和非常不简单的宏伟气势向人们传递一种追求,一种精神,向人们展现出女性追求爱情和追求自由的伟大无畏灵魂。《一个女人的史诗》这部作品就以我们身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角色进行描写,故事当中充满了女性生活的爱恨情仇,这些复杂的情绪引导女主人公和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向以及生活态度,满足自己的选择经历着不同的人间悲喜。整个故事虽然是以一个特定时代作为写作的原型和背景,但是却没有受到时代的影响和阻碍,诠释的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和自我价值的不断追求。[5]

这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为爱痴狂,通过对主人公家庭背景的描写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发展故事,也因此赋予了作品史诗的情怀。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自己独到的女性视角,完美地解读了男性群体控制下的女性价值追求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传统的颠覆更加细致地诠释了一个女性的成长“历史”,满足了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的烘托。《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女主人公正经历着时代的变迁,成为动荡社会发展的体验者,虽然女主人公并不关心政治的变革,但是她仍然生活其中,体会着生活中丈夫和子女所带来事情的琐碎,而且她总能够找到解决困难和面对困难的勇气。[6]《一个女人的史诗》就像是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阐述的一个小小的历史故事,以大历史时代为背景,利用一个个人物的小历史故事发展描绘了一篇成长的故事。这一个个小故事是更有利于人们理解时代发展过程中的细节,满足了人们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也推动了人们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的进一步理解,感受到了时代进步的发展动力,也成就了一个时代的改革和进步。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透过性别的角度对严歌苓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的解读,完成对文学艺术体验的感受,让人们透过文学艺术作品了解到女性群体的细腻情感和伟大情操,以一个女性人物的生存境遇感受到人物面对生活的选择,以女性所展示出的悲悯情怀更好地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境,对人生起到一种良好的启示作用,也帮助人们走出悲伤的情绪,燃起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动力。严歌苓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不单单源于自身独到的艺术感悟力,还源于她设身处地从女性的角度去思考,以自身的感受成功地描述了故事中的细腻情感。严歌苓在成功塑造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展现出自身作为女性的坚韧性格,将悲悯的情怀深刻地烙印在读者心中,以一个女性的心灵和灵魂展现出女人对爱情,对生活的思考和坚持。《一个女人的史诗》正是以女性角度解读了关于悲悯情怀的内容,展现了以女性形象为文学特征的艺术作品,成功谱写出一首丰富情感的动人情歌。

参考文献

[1] 葛娟.性别叙事与女性价值观的书写——评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2).

[2] 孟婷婷.镜像内外:《第九个寡妇》中的中国/女性书写[J].华文文学,2012(5):17-28.

[3] 李仕芬.以女性为中心的写作——论严歌苓《第九个寡妇》[J].华文文学,2014(6).

[4] 熊岩,万涛.超越“大气”,走向厚重与丰腴——严歌苓新世纪十年小说创作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5] 俞冬梅.真假女性主义——论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书写[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3).

上一篇:从财政投融资角度看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发展下一篇:管理分析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