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情怀(精选5篇)
民生情怀 篇1
电视时政新闻是人们了解路线方针政策、洞晓重大时事的重要窗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媒体大量出现, 人们了解时政新闻的渠道空前丰富, 这对电视媒体提出了严峻挑战, 但传统的电视时政新闻内容单一、形式刻板, 严重不适应媒体发展的需求, 亟需改革, 在时政新闻中突出民生情怀是重要途径之一。
一、电视时政新闻突出民生情怀的意义
(一) 电视时政新闻改革的需要
在当前传播技术和信息终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 新媒体层出不穷, 从硬件方面来讲, 有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 从软件方面来讲, 有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电视从时政新闻的权威提供者变为众多选择对象之一, 电视时政新闻为了赢得受众空间, 必须改变过去硬、冷的特点, 以民生情怀为导向, 赋予时政新闻作品以浓厚的温情。
(二) 拓展市场空间的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业余生活的丰富、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人们对电视信息尤其是时政新闻的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强烈, 关注的焦点十分分散, 关注较多的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电视时政新闻要赢取人们的关注, 就必须增加民生因素, 加大民生信息的含量。
(三) 落实宣传政策的需要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始终把民生事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把民生问题摆到突出位置, 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全面部署。在电视时政新闻中突出民生情怀, 是落实党的宣传政策的需要, 有利于及时宣传党的惠民政策, 挖掘人民的需求, 反映人民诉求, 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二、电视时政新闻突出民生情怀的策略
(一) 体现群众价值导向
宣传工作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其作用主要体现于时政新闻中, 但时政新闻报道不仅要服务大局, 也要体现群众的价值导向,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群众的关心和关注, 才能激发他们观看的兴趣, 也有利于提高收视率。时政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是会议、活动等, 每一次会议和活动都有很大的信息量、新闻点, 如果进行程序化的报道, 大而全、高而冷, 虽然也能圆满完成任务, 但群众不喜欢,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群众的价值导向选取角度, 挖掘新闻素材, 使高冷的时政新闻有民生的温度, 这样才能引起群众的关注, 按照这一要求选好新闻点, 挖掘出对老百姓来讲最有价值的东西。如每年的“两会”报道, 内容非常庞杂, 信息量非常大, 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而报道时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要立足于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难, 从海量信息中选取一个角度, 如群众关心的就学难、医疗费用高、保障房等进行重点报道, 并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分析和解答, 在报道形式上改变语言刻板问题, 多使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 多采访群众身边的事例。
(二) 树立平民化视角
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 不仅在选材上贴近群众的价值观念, 还要在视角上实现平民化, 使时政新闻充满人文关怀的温度。 (1) 因此, 时政新闻报道应改变时政发言人的角色, 以平等、同情的视角, 以充满情感的方式讲述百姓故事, 如在领导下乡慰问时捕捉细节, 抓住领导与群众平等对话、关心群众生活、与群众共同劳动等方面的镜头, 通过特定、同期声等方式加以突出, 表现党委、政府的亲民形象, 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使群众产生亲近感, 赋予新闻作品浓厚的人文色彩。其实, 时政新闻不论大还是小, 只要用平民化的视角去观察, 都能找到群众关心的角度与素材, 毕竟党委与政府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群众生活相关。
(三) 镜头聚焦多元化
与平面媒体相比, 电视媒体的特点是画面化、直观化、感性化、现场化, 能够让观众快速捕捉信息、迅速进入要表达的主题。在时政报道中, 记者的镜头一般是围绕领导转、围着重要人物转、围着大场面转, 而不善于捕捉其他素材, 有的重文字轻画面, 镜头内容非常单调, 甚至几个画面重复播放, 不易引起群众兴趣。 (2) 对此, 记者要明确采访主题, 围绕主题搜集相关素材, 从多个角度挖掘, 丰富画面要素, 贴近百姓生活, 如报道扶贫成效内容时, 除拍摄领导相关活动, 还要将镜头对准群众生活中的细节, 如喜悦的笑容、活泼的孩童、新置的家具等, 通过人性化、生活化的细节表现生活的变化, 并通过这些生动的镜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而在做会议报道时, 加入一些素材镜头, 围绕会议主题选取一些表现一线生产、生活的镜头, 既可丰富时政报道的画面, 又能增强报道的亲切性。
(四) 建立深度链接
在电视时政新闻中, 虽然很多会议活动内容都与民生相关, 但由于报道的形式化严重, 观众会感觉这些新闻信息离自己的生活很远, 对此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改革的措施要对一般性的会议活动进行压减处理, 简要报道核心内容即可, 有的会议活动包含重要的民生信息, 对此不可一句带过, 而要进行重点处理, 通过建立深度链接的方式, 拓宽和深挖新闻视野, 向观众传播更多带有温度的信息。 (3) 如某地河水污染严重, 为此政府召开了专项整治会议, 按照一般的思路, 这样的新闻, 记者录几个会议镜头, 加上一些领导讲话要点就可以了, 但这样的报道形式难以引起观众兴趣, 敏锐的记者会在会后立即补充采访, 表现群众对水污染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对整理的期待态度, 采访参与整治的有关部门, 了解水污染治理的困难和举措, 并呼吁污染企业立即采取措施自查, 号召群众举报等, 通过这样的深度链接, 一个普普通通的会议报道就成了围绕民生问题展开的深度报道, 有政策精神、有群众心声、有具体措施、有官民互动, 新闻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加强, 抓住了群众关心的焦点, 体现了对民生的关切, 很容易成为一个地区热议的话题和群众广泛参与的事件。在这样的报道中, 新闻不再是简单的呈现, 而是代表群众挖掘出最有价值的信息, 不再是旁观者, 而是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 这样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不再是冷面的发言人, 而成了政府和群众的代言人, 能够有效培养群众对节目的亲切感。
结语
在传统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 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刻板等问题, 致使观众大量流失, 加之受众选择信息的渠道空前丰富,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此只有有效融入民生元素、体现民生情怀, 才符合观众需求, 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赢得发展空间, 一要体现群众的价值导向, 增强关注度, 二要树立平民视角, 消除距离感, 三要实现镜头焦点多元化, 增强亲切感, 四要建立尝试链接, 增强时政新闻立体感。
摘要:本文立足于当前电视时政新闻发展的现状, 阐述了其突出民生情怀的重要意义, 并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以及观众信息选择的变化, 对电视时政新闻如何突出民生情怀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视,时政新闻,民生情怀,意义,策略
注释
1 刘昆、钱斌.分析电视时政新闻中突出民生关怀的策略[J].大众文艺, 2014, (20) :186.
2 裴作鹏.试论电视时政新闻改革的民生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15) :91-91.
3 朱贞华.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民生与时政的融合[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6 (6) :147.
民生情怀 篇2
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企盼的就是“过上好日子”。能够让人们过上好日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政府为民,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
从“立君为民”到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共同富裕”,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几十年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始终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工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同志当选新一届党中央总书记后在记者见面会上的郑重承诺,也是贯穿“十二五”规划的价值导向。仿佛是对这一执政承诺的注解,几年来,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生指标却全线飘红……这里是民生中国。
命题角度大解读 之:聆听十九大(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报告热概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鸿蒙初开,人们便不断追问一个问题,我们的国家当由谁做主?应当为谁服务?社会靠谁来治理?历史给出的答案是,国家主权在民,当为民众服务,由人民确定管理方式,建设民主政治。历史经验反复表明,政治民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模式。国家只有充分代表民众意愿,努力维护国民利益,才能赢得国民的认同。
【命题热角度】
(1)民主(2)公平(3)公正(4)民心
【夺分金素材】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首次当选党代表的感受,是两个字‘神圣’。我能感受到使命的神圣、责任的重大。”2017年10月18日一早,宇航员景海鹏成为首个在“党代表通道”回答记者提问的十九大党代表。十九大首次设立“党代表通道”,引起不小的关注。
设立“党代表通道”,新闻记者可以“零距离”接触党代表,直接询问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消息,从而为老百姓呈现一个更加生动和立体的十九大,这在历史上属于第一次。据了解,除了首设党代表通道以外,十九大新闻中心还把记者工位从十八大期间的46个增加到170个,媒体通信区网络带宽由100兆提升至1000兆,首次开通微信公众号发布大会各项议程、动态、公告、通知等,十九大境外记者人数达到创历届党代会之最的1818人……
【灵犀一点】
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十九大上一连串变化的数字和创新举措,不仅标志着全国党代会的新气象、新特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我们党乃至整个国家在新时代更加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而这一切源于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
命题角度大解读 之:聆听十九大(2)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报告热概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书记指出:“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俗话说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在扶贫时,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命题热角度】
(1)仁爱(2)抓关键(3)具体问题具体对待(4)内因与外因(5)以民为本
【夺分金素材】
苏明娟,出生在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安徽金寨县,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1991年5月,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张湾小学,发现了课堂上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了他的镜头。这张照片后来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8岁的安徽金寨女孩儿苏明娟,由此成为全国人民熟知的“大眼睛女孩儿”。
2005年,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刚进入大学就致信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要求把每学期定额发给她的900元生活补贴转给其他贫困生,自己则通过勤工俭学来解决生活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在接受好心人资助的过程中,给予我最大精神鼓舞的并不是钱,而是一封封饱含鼓励的信。”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银行系统工作,生活并不宽裕的她每年都会花1000元资助贫困生,从未间断。2017年12月15日,共青团安徽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安徽省第十四届委员会,苏明娟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34岁的大眼睛女孩儿苏明娟实现了从贫穷山村的农家女孩儿到团省委副书记的“逆袭”。
【灵犀一点】
大眼睛女孩儿人生成功转变,让我们看到:扶贫救助不能只顾解决眼前之困,更需要立足长远培养脱贫能力。在扶贫工作中,“雪中送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只有激活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从根源上铲除穷根。
大检察官张学军的民生情怀 篇3
近年来,广东省检察机关在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张学军的带领下,广东检察机关诸多方面的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检察干部。本刊从这期开始,将陆续介绍广东省检察机关的先进工作经验及优秀人物。
一位来自潮汕地区的老百姓匆匆走进广东省检察院信访接待室,不由分说跪倒在地上,说是要感谢大检察官为他申了多年的冤屈,还了他一个公正。
这位大检察官,不仅用他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创新了检察工作,从而使广东省检察院的许多方面工作走在了全国检察系统的前列。并且因为拥有高尚而正直的人品,受到无数老百姓的拥戴。
他就是为广东省改革开放立下汗马功劳、当选为“十七大”代表的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学军。
亲自接待信访群众,现场拿出解决方案
熟悉张学军的人都知道,他喜欢用简明扼要的词句或顺口溜形象地总结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比如说
针对控告检察部门的工作他就赋诗一首:“乌云滚滚来天半,雷声隆隆响耳边。闪电催出先头雨,霹雳追来台风尖。忽然一阵春风至,滴滴甘露润心田。彩虹西挂笑声远,案结事了艳阳天。”
广东省是经济强省,人口大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突出,涉及民生问题的信访量一直在高位徘徊。张学军说,检察机关要担当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减压阀”,民忧可解,贵在有心。自10年前担任检察长始,他就部署开设检察长接待日,他要亲自办理涉检信访案件工作,亲耳聆听老百姓的呼声。每当檢察长接待日,到省检察上访的群众比往日多,一大早候访室里就已挤满了人。张学军坐在接待室里,面带微笑开始一整天的接待工作。面对来访人的申诉,他耐心倾听,详细记录,耐心解答。他平易近人的朴实作风,让上访群众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而他也从大家充满期待的眼光中,感到了一份沉重的责任。
至今,许某逢人就会讲起那一段令他终身难忘的往事。那是一天早上,多次到省检察院上访的许某又踏进了省检察院的接访室,这一次,他是打听到检察长在亲自接待,他心存一丝希望,但愿检察长能帮自己化解多年的冤情。没想到眼前的检察长就是一个慈眉善目的长者,检察长朝他微笑着,示意他不要紧张,有话慢慢说。那一刻,许某哽咽了。许某是一名普通的个体户。1994年12月,某市检察院在追缴另案处理的一宗诈骗赃物时,误将他价值320万元的财产扣押并没收,经物价部门估值折价后拍卖,并将所得款项207.8678万元返还被害单位。他不服,向市检察院申诉,被该院驳回。他向省检察院再次申诉,经复查并经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讨论最后作出决定:某市检察院的原处理决定适用法律错误,撤销该市检察院的处理决定,将原收缴物资拍卖款207.8678万元返还申诉人。但由于该市检察院已将收缴的财产拍卖款返还某局下属公司,且该公司已用于还贷,退款事宜一直不能落实。许某无法接受,检察院明明已决定退款,为什么自己就是拿不到钱?207万元,那是多少年苦心经营的收入啊!多年来,他到处上访。说到这里,许某已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张学军的神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207万元,是眼前这个普通百姓的合法财产,是他多少个日日夜夜苦心经营的心血,怎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得付诸东流啊!虽然某市检察院是为挽回国企损失而误扣押了他的财产,但也绝不能让老百姓承担损失!张学军当即指示主管控申工作的领导,抓紧与有关方面协调,一定要尽快返还许某的财产。最后,他握住许某的手,轻言细语地说:“我们知道这些年来你很辛苦,请相信,凡是合法合理的要求,我们都会支持。”许某感动得泪流满面。
事后,张学军还亲自到省政府进行协调,最终使这宗上访多年的申诉案得以解决。许某领到返还款后,专门从老家赶到省检察院,将一面绣着“秉公执法,公正廉明”的锦旗送给张学军。
还有台湾商人肖某,在投资过程中遇到一件经济纠纷,被当地以“贪污罪”抓起来,张学军亲自调卷审查后,认为是一宗错案,果断予以纠正,台商万分感激,特地送去锦旗,他说:“我相信祖国的法律了,我一定动员更多的外商到广东来投资。”
张学军是在用一腔的真情维护着老百姓的利益。
清晰的办案思路解决多年未决的案件
不久前,张学军写了这么一个顺口溜:领导包案是个宝,许多难题解决了。事实证据搞清楚,罪与非罪区分好。民事案件不复杂,矛盾焦点要找到。“缠访”、“闹访”不可怕,只怕定性搞错了。冤错案件坚决纠,还人清白要尽早。……
所谓“领导包案”是指信访人员的申诉长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便由领导亲自到案发地,协调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做到案结事了。
2007年,张学军亲自包案督办了10宗案件,分别三次率督导组赴广州、深圳、佛山、清远等地督办案件,亲自接访、亲自调查、亲自协调、亲自研究解决方案。这些案件都是涉及民忧、民怨、民生的典型案件。上述顺口溜正是张学军及领导班子成员“包案”之后总结出的工作经验。
在他包案督办的案子中,有一起案件令他甚为关注。1992年初,由广州市某镇政府提供建筑用地,其属下一家分公司开发经营了一个建设工程,该工程以某镇政府的名义筹集建房资金。共向当地13个单位和85名个人集资1.4亿多元。由该公司筹建办公室委托陈某等三人负责管理该笔资金。陈某等人因涉嫌行贿,被某检察院以“行贿罪”逮捕,并没收陈某人民币125.15884万元及小轿车和房屋。同年11月14日,某区法院以“行贿罪”对三人分别判处一年半有期徒刑,并追缴非法所得共6万元人民币。陈某等人不服某区检察院的没收决定,自刑满释放后便四处申诉,要求返还没收款物。2003年9月19日,省检察院决定撤消区检察院的没收决定,返还没收款物。但由于该款物涉及众多集资户,因涉及到案中有案和其他法律关系问题,虽经检察机关和当地政法委多次协调,该案一直未能执行。
检察机关办错了案也得改,要还当事人以公道。2007年5月16日下午,张学军亲自到该区检察院就该案处理问题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该案的解决办法。张学军在详细分析了该案后指出,要正确处理该案,首先要分清该案所涉及的三个法律关系:一是陈某要求检察机关返还没收款的刑事法律关系;二是集资人与陈某占用集资款的民事法律关系;三是律师事务所要求陈某支付律师费的民事法律关系。其次要注意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张学军几句思路异常清晰的话,说得在场人心服口服,大家瞬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桩久拖未决、当事人数年上访的案件就这样很快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319万元款物如数返还了当事人。事后,参与这次会议的一位同志赞不绝口地说:“这么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张检的几句话就解决了,他的思路和魄力让人实在是太佩服了!”
“领导包案”起到了明显效果,一面面大红的锦旗也送到了检察院。而同时,许多同行也从张学军那里感受到了这位大检察官博学的知识及清晰的办案思路。
他的为民情怀,感动了太多的申诉人
上世纪90年代初,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明确赋予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权力,民事行政检察成为检察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检察机关相继成立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对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行使抗诉权。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一些原因,这项检察工作一直较为薄弱。
张学军说,民行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听民声、察民意、感民情、解民忧、申民冤”的主要途经,是“情为民所系,权
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集中体现。
张学军对群众的感情是至深的。他要求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对劳资纠纷、拆迁补偿纠纷、土地征用补偿纠纷、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纠纷等涉及广大农民和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申诉案件要认真审查,符合抗诉条件的要及时提出抗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正是这位大检察官的为民情怀,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申诉人。2004年初,百余名劳工赶到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激动地对检察干警说:“我们代表这批案件的所有劳工真心感谢您们,检察官是正义的化身!”这是一个劳资纠纷案件,2003年初,在深圳务工的申诉人刘俊元等183名建筑工人因欠薪问题多次到法院和有关部门申诉得不到解决,在买好火车票准备进京上访之前,抱着一线希望到检察机关申诉,请求检察机关对该案进行监督。民行部门经过认真审查并对该案依法提出抗诉,2004年法院再审全部予以改判,切实维护了百余名劳工的合法权益。该案作为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典型案例,被写进了最高人民检察院贾春旺检察长在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中。
2005年,陈佩华等212名申诉人到检察机关申诉,在张学军的关注下,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经过认真审查,依法向法院提出抗诉,圆满解决了历时六年多、涉及500多人的劳动争议系列案,使480名退休女工获得了依法应得的补偿,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群体性进京上访事件,依法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006年底,5名韶关退休女工代表专程乘火车来到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坚持要把代表公司几百名女工诚挚谢意的“秉公执法,青天再世”锦旗送到张学军检察长的手里。这些退休女工因劳动争议纠纷不服法院判决,曾多次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集体上访,还发生了集体围困凡口矿领导长达40多小时以及集体冲击省政府等过激行为。
“位高权重”的检察长,非常随和且真诚善良
张学军是一个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人,无论任何时候,他都能用超前的工作意识,推动广东省的检察工作向前发展,同时也将人文关怀的司法理念注入检察机关。
他率先在全国检察机关开通检察长直通电话,架起一条检察机关了解民情、倾听民声的热线。专线电话对外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举报、控告和申诉案件达数千件,并做到对群众的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他了解上访群众存在偏执、缠访、或不理性的行为后,在全国率先创立“心理疏导室”,特别针对情绪偏执、缠访人员采取心理疏导的经验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针对困难群众上访难,老弱上访群众突发状况的情況,张学军又及时作出控告检察部门要对上访群众设立救助基金和搞好上访群众安全保障的批示。他要求对确实生活困难的来访群众,给予返程车船费及适当伙食费,对患有疾病的来访人,提供药物或及时送医院治疗,尽量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
记者前往广东采访,并向当地老百姓了解大家对张学军的评价,大家都说这是一位非常正直、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大检察官。
虽然,张学军身处检察长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位置,但他为人却是非常随和且真诚善良。他对身边的人总是热忱地提供帮助,从来不图回报,有接受过他帮助的人出于感激想给他送上礼物,张学军就会用很恰当的言辞给予回绝。这是他做人的原则。
张学军出生在四川省马边县,那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县,这么一个穷乡僻壤出了一个副省级的领导干部,大家都很为张学军这个家乡人而感骄傲。马边县的经济落后,教育设施更是滞后,孩子们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啊,于是县长就三番五次到广州找张学军。后来在张学军夫妇的帮助下,马边县的许多孩子终于从破败不堪的教室搬进崭新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了,希望小学的老师孩子们一定要为眼前的这位慈祥老人树碑,可张学军婉言谢绝了。
记者走进张学军检察长的办公室,那里堆满了书籍,这位以博学睿智著称的大检察官,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在工作中已颇有建树而放弃对业务的钻研,下了班回到家也是一头扎进书房,常常看书到深夜,或者在电脑键盘上敲出他的新思路新方法,第二天就发布到检察内网上指导全省检察工作。他爱人说,为了提醒他晚上早点休息,专门在他的书房里挂了一个很大的钟,便于他抬头就可看到时间,可就算这样,也是常常看书学习到深夜。他说过,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
辽宁医保五年攻坚彰显民生情怀 篇4
制度创新:246万灵活就业人员病有所医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辽宁省有335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人员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160万人,困难企业职工175万人;另有24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实现灵活就业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走出了一条积极的社会保障的新路子,即以就业创业促进社会保障。这是辽宁从特殊省情出发,以民生为本,举全省之力攻坚克难的成果。
一、特殊省情和历史背景
就职业的稳定性而言,工业经济社会与自然经济社会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前者的职业风险和社会风险远远大于后者。这在作为新中国工业基地的辽宁省得到了充分验证:经济体制的转轨给辽宁带来的阵痛最大、最深刻。曾令国人骄傲的辽宁工业因大批国企关闭破产或陷入困境而导致百万计产业工人下岗失业、百万计企业退休人员失去医疗保障、百万计下岗并轨人员因无力缴纳保险费而难以参加社会医疗保险。辽宁省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即2006年开展的对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的全面普查显示,全省有352万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应保未保,占应参保人数的22.5%。
社会保险的法则是权利义务对等,物质基础是筹资,有钱才能参保。专家学者在分析我国各类人群参保扩面的进程和现状时指出,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扩面不成问题,因为财政补贴占了主导地位。难就难在城镇职工医保扩面上,特别是那些尚未参保的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因筹资无路而难以参保。辽宁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下岗并轨人员数量之众、所需资金之巨,正是医保扩面的特殊难点,以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没有攻坚的勇气、创新的思路,难以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难题。
二、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
“十一五”期间,辽宁始终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大业来建设。全省合力破解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无钱参保、缺钱参保”难题,使这类人员全部参加社会医疗保险。这一历史难点的解决,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为“十二五”全民医保的完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施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筹资保障机制
按照制度全覆盖目标,根据各统筹地区的财政状况,参保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现阶段的医疗消费水平,制定出台了困难群体参保筹资保障机制。一是明确政府和有关方面责任。通过企业主管部门筹集、财政补助、医保统筹基金垫付的“三家抬”办法,一次性筹集医疗保险资金,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二是明确筹资责任主体。统筹地区医保制度建立前,已经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所需费用,由当地政府研究解决;医保制度建立之后,新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费用,由破产企业资产变现解决,不足部分由同级政府帮助解决。三是对改制企业将退休人员交由社会管理的,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所需费用由改制费用统筹解决。四是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结余基金的作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额超过上年统筹基金支出总额15%以上的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五是在资金没有筹集到位的情况下,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做法,允许退休人员先参保,所需资金逐年筹集解决。
“十一五”期间,辽宁在民生方面的支出每年以30%以上的幅度增长。仅2007年用于民生的支出达450亿元,增幅高达49.5%。2009年,省财政直接用于民生的支出超过750亿元。为了解决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在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上,2009年省财政安排配套资金14亿元,市政府安排配套资金43亿元。全省各统筹地区全部建立了筹资保障机制。
(二)实施困难群体选择参保制度
一是实行选择参保制度。对无缴费能力的退休人员,各地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情况,在“统账结合”或“住院费用统筹”的参保方式中,参保费用以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以统筹地区单位缴费比例的70%进行筹集。二是完善单建统筹制度。对不能按规定比例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可为职工单独建立统筹基金,相应降低其缴费比例,待企业有足额缴费能力并按规定足额缴费以后,再为职工建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三是为单建统筹基金、未建立个人账户的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解决门诊慢性病统筹和普通门诊保障问题,使困难企业退休人员梦寐以求的刷卡就医变为现实。
(三)实施鼓励就业创业的积极保障政策
辽宁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在灵活就业期间参保,实际缴费年限连续计算;灵活就业人员患病后生活特别困难的,符合城市医疗救助条件的,可纳入当地社会医疗救助范围;下岗失业的“4050”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的,由财政给予一定的医疗保险补贴。
从消极保障向鼓励就业创业的积极保障转变,已成为国际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之一,辽宁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三、五年启示和今后思路
(一)纳入全局,统筹谋划
用“三个联系”的视角解决困难群体参保问题。一是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国有企业改革、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工作联系起来,通盘谋划,促进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把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与保障和改善民生联系起来,视为困难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攻坚克难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三是把解决困难群体参保与医疗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认清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不是“嫌贫爱富”,而是通过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通过人人享有社会医疗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增强制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
(二)过细工作,务求扎实
面对历史积累的大量民生问题,辽宁省委、省政府不回避、不放手,在“十一五”的起步之年,“民生工程”便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各级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抓住机遇,全力推进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工作。一是开展普查,摸清底数。各级医保部门深入企业和百姓家中,逐户排查,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二是科学分类,掌握情况。经调查研究,未参保的关闭破产及困难企业人员分为三类:关闭破产的企业人员;无缴费能力的困难企业人员;不能足额缴费的困难企业人员。三是统筹解决,分步实施。为解决困难群体参保问题,辽宁提出“分层次、分阶段、稳步推进”实施步骤,即先国有、后集体,先退休人员、后其他人员。
(三)创新思路,不懈探索
民生情怀 篇5
县卫生系统大力实施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模式, 为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 倾力打造服务好、质量高的学习型团队
201 4年1 1月8日, 一支由省城护理专家组成的团队, 站在了临澧县卫生局为基层医院所举办的《临澧县急诊急救与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班》的讲台上。这样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模式已经形成常规, 使得临澧县的护理事业风生水起。
在此次开班仪式上, 县卫生局副局长张腊林对专家们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强调:全民急救能力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标志,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普通公民大都具有急救意识和具备基本的抢救技能, 而国内却相对薄弱, 这就对广大医务人员在急救意识的转变、知识技能的更新、业务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广的内涵、更艰巨的任务, 他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以此培训为源点, 将培训内容逐级逐步推广, 推动全县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稳步提升。尤其是在打造一流的医务人员的同时, 普及临澧县人民的急诊急救常识, 让老百姓也能够在成为“第一目击者”时, 施出援手, 这样会增添人民更多的安全感、稳定感、幸福感。
其实这个培训计划, 早在中央电视台刚刚开始播出抢救生命的公益广告的时候, 就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重视, 认为这绝对是造福临澧人民的大事、好事, 一定要付诸实践;而类似于紧扣发展趋势, 专门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所展开的各类活动, 不胜枚举。
一场“最美护士”与“最美护理团队”的评选, 让护理人员成为了老百姓眼中的明星
其实, 作为普通老百姓, 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 除了作为病患时的迫切需要外, 一般人是不会刻意去关注的, 即使关注, 也大多是医生的医术, 可是, 201 4年新年刚过, 临澧县卫生局在全县卫生系统中组织的“最美护士、最美护理团队”评选活动, 着实让护理人员成为了临澧县的明星。
此活动正值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时, 卫生局党组借此东风, 决定以此作为庆祝“5·1 2”国际护士节的活动之一, 志在表彰在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先进护理工作者, 带动整体护理水平提高, 也让社会各界人士加深对护理专业的理解、尊重、信任, 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为保障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 专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朱国财为组长, 局长蒋谟金等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确立了将此活动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与“三好一满意”活动相结合起来的要求, 详细地制定了活动时间表。为了确实做到公平公正, 卫生局党组经过详尽的考察与讨论, 制定了围绕“德、能、勤、绩”为范畴的“最美护士”及“最美护理团队”的标准。这些标准详细而明确, 操作性强。经过1 00多个日子的酝酿策划、制定方案、推荐、考察、评选、拍摄等程序, 最终有苏星明等1 0名最美护士, 临澧县人民医院内三科等3组最美护理团队以及余远秀等30名优秀护士在全县近500名护士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 站在临澧县最美护士颁奖晚会的聚焦灯下。县委书记杨琦明, 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天生, 市卫生局副局长符中智等领导, 县纪委、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县直单位, 各乡镇分管卫生负责人出席了本次颁奖晚会,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邓慈陵为晚会致辞, 他向全县护士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 并热切号召全县医务工作者以先进为标杆, 同心协力, 为促进全县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积极进取奉献!临澧县电视一台、二台对颁奖晚会进行了现场直播, 微信、短信、博客空间传播的也都是晚会盛况, 临澧人民也密切关注这一大事, 积极互动, 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赞扬与评价, 表达了深刻的感想:护士工作艰辛不易, 那些在电影电视剧中感天动地的情节就在我们身边, 就在护理队伍中上演。通过此次活动, 在表彰先进、鼓舞士气的同时, 也提升了护理人员在广大老百姓心中的位置, 达到了理解、肯定、信任、合作的目标。
一个思维开阔, 重实效, 真正理解了医疗护理的内涵与价值的县委县政府与身先士卒的管理团队
临澧县卫生局的领导班子是一支崇尚踏实、高效的班子, 一直以深厚的民生情怀, 致力于造福一方百姓。而主管领导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医疗事业的发展和这支班子的建设, 任命朱国财为党委书记, 主持全面工作, 还选拔了县政协副主席蒋漠金兼任卫生局长, 协助主持工作。新领导班子上任伊始, 就对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经过长达数月的调研, 调查组认为:长期以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摆在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位置, 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服务能力明显改善, 特别是“十一五”以来, 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 通过争取中央、省、市、县政府投入和卫生系统自筹等多种渠道, 共筹资5800多万元, 先后对县中医院门诊、住院大楼, 县疾控中心检验大楼、县血防院综合大楼、合口第二人民医院等进行了改建、扩建或整体搬迁。同时改造了一批乡镇卫生院, 达到了设计科学实用、建设质量较好的目标。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 突出抓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5年间, 利用国家、省、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项目, 选派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业务骨干到省市医院进修, 卫生局长、卫生院长参加省级培训, 防疫专干、妇幼专干、乡村医生参加市级培训2600多人次, 依托县级医疗资源和远程教育网络, 开展临床、护理、医技等培训1 1 00多人次。通过各种学习培训, 有280多人获取大专以上专业学历。全县还陆续引进临床医学、药学、放射检验学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 60多人。使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但也找出了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一是由于体制变化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 国有、集体企业普遍推行民营化改革, 一度对农村医疗卫生形成强烈冲击, 导致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历史包袱比较沉重;二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项目较少, 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新农村变化;三是由于目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生活环境较差, 基本工资福利待遇较低, 因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人才很难引进, 专业人才极为匮乏等方面的不足。
由此, 提出并逐步实施五项举措:一是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的机遇, 结合实际情况, 科学制定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二是鉴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事关老百姓的生命健康,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应该切实加大财政投入, 尤其是面对国家推行的基药制度改革, 要真正“保障基层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三是努力化解各种债务, 清债务底子,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要强化内部管理, 紧缩各类开支严防新的债务产生;四是尽力营造良好环境, 要在全社会加强对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 治病救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神圣职责的正面宣传, 增强人民群众对医护工作者的认知度、满意度, 尽力减少和避免“医闹”、“医患纠纷”等现象的发生, 与此同时, 各级卫生机构要切实加强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教育, 让医务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提供最热情、最周到、最满意的服务, 共同营造良好的预防, 诊疗和谐环境;五是不断强化队伍建设, 抓好教育培训, 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的同时, 抓好人才引进, 并且积极创造条件, 努力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整改建议。
调查报告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开始对医疗事业进行了实质性的政策倾斜:其中, 201 4年8月25日上午, 临澧全县上下期盼已久的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如期奠基开工, 就是临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全县的重大民生工程又一具体行动。临澧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占地88000余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1 1万平方米, 设计总床位数约1 000张, 项目分两期建设, 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70000余平方米, 总床位数600张, 含门诊医技楼、住院楼等, 总投资约为2亿元, 项目计划于201 7年上半年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这将是临澧县居民的一个条件舒适、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诊疗场所, 极大地增强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 进一步提高临澧县医疗保健水平, 也必将为优先保障民生、开启百姓新生活助推助力。
为规划建设好这个项目, 县委、县政府集思广益, 科学决策, 创新地采用了以公开拍卖土地一级开发权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模式, 这种模式把政府部门的社会责任、远景规划、协调能力与民营企业的创业精神、民间资金和管理效率有机、有效地结合到了一起。项目开工仪式上, 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投资建设方, 向全县人民表达了建设好项目的决心, 做出了“建一流工程、创一流质量、树一流品牌”郑重承诺。
作为临澧医疗卫生的主管领导, 在如此重视医疗卫生的前提下, 个个身体力行,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大力推行医改, 完善基础设施, 优化新农合制度, 提升服务水平, 使老百姓普遍舒心享受医改成果为出发点, 尽心尽责发展临澧的医疗事业。形成了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功能明确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做到了老百姓就近获得医疗服务, 居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 (社区) , 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格局。
与此同时, 还经常性地举办“服务百姓健康行动”活动。常规性地开展了公共场所大型义诊, 送健康进福利院, 义诊下乡镇等一系列活动, 同时, 还启动了“全民健身日”健身展示活动, 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湖南日报》曾经以临澧县委书记杨琦明的话“民生小问题都是大问题”为题, 全面地报道了临澧县蓬勃发展的以民生为主题的健康、卫生事业!
一个以奉献诠释职业价值的护士群体带头人, 以人文关爱推动全县优质护理服务开展
江金香是临澧县卫生局护理专干, 在临澧蓬勃发展的医疗护理事业中, 积极建言献策, 以“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的胸怀, 尽心尽责, 与局领导和广大护理人员一起, 书写着临澧护理事业的新篇章。
作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多年的她深知护理职业的艰辛, 怎样使护理工作压力小一点?怎样使我们的护士工作时快乐一点?这是她多年来在护理管理岗位思考的问题。因此, 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 尽量争取相关领导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注重了解基层护士的心理, 感受护士的工作状态, 帮助护理工作者消除因自己的付出和劳动得不到尊重而产生的怨气, 安抚她们朝前看, 安慰她们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度不断完善和实施, 一切都会逐步改变好起来的。通过适时的沟通交流, 使护理工作者保持了认真、负责的工作状态和敬业进取的精神风貌。
而她一直坚信, 行业的发展, 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由此把提高临澧县卫生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到了议事日程, 持之以恒地狠抓了岗位培训, 并且把乡镇医生、全科医生培训与护理岗位培训并重,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乡镇卫生院管理年验收中, 医护人员技能考核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同时狠抓护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多次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参加国家级、省、市级的培训, 狠抓核心制度的落实, 与此同时, 强化乡镇卫生院护理服务日常监管, 多次进行护理全面的督查指导, 达到在查找问题中持续改进, 在乡镇卫生院医院管理年的活动评估验收中,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推动临澧县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她多次进行专项督查, 督促县二级医院加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转变护理服务模式, 落实基础护理服务内涵, 完善后勤支持系统, 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 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 还启动了优质护理院帮院工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 护患沟通能力加大, 医护关系融洽, 护患关系和谐, 患者满意度达99%以上, 有的科室创下“0”投诉、“0”纠纷的记录。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实施,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变化, 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 她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 以及乡镇卫生院护理队伍的稳定, 重点学科及特色专科建设不够扎实, 部分卫技人员素质偏低, 影响着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的问题, 她说,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自己能力有限, 但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
临澧一个小小的内陆县, 能够写出医疗护理持续稳定发展这样的大文章, 归根结底是领导有重视护理事业发展的胸怀, 大力给予政策支持;也有赖于这块热土的奋斗者, 目标明确, 专心致志;更有赖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护理工作者素质与素养。此刻, 望着江专干, 想起了她在201 3年的述职报告中自述:30余年的护理工作生涯, 使我深深地感悟到“愉悦工作, 幸福生活”的人生哲理, 体会到了“我奉献、我欣慰”的职业价值。我想, 这也是临澧县所有护理人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