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情怀

2024-11-20

悲悯情怀(精选11篇)

悲悯情怀 篇1

很偶然地看到《燕赵晚报》的一篇文章———《学生“疯狂”是因为教育“有病”?》。其内容如下:10月4日, 山西朔州第二中学学生李明在课堂上连捅老师四刀, 致其不治身亡。此前李明曾写下“死亡日记”, 记录了不满约束、仇视老师的心路历程。据悉, 被害老师郝旭东家境贫寒、为人和蔼、才华横溢, 曾考中两所学校的研究生, 发表20余部小说和剧本, 是一位公认的好老师。面对这位23岁年轻老师的凄然逝去, 相信无数教师内心都会泛动着悲情波涛。而反思“学生杀老师”的悲剧根源, 也许我们只能说——教育若有病, 学生必疯狂。有病的教育, 会使人的心理趋于扭曲, 精神走向偏执。事实上, 在李明留下的“死亡笔记”中, 就赫然写着“我恨老师, 更恨学校、国家、社会……我要发泄, 我要复仇, 我要杀老师”。精神如此扭曲、灵魂如此沉沦的危险人物, 却端坐在教室里。很显然, 即便教育不是他人格畸形的完全肇因, 但教育却未能承担起疗治他灵魂的功能, 反而加剧他对教育的仇恨。

这种以嗜血为方式, 以生命作代价的惨烈行为, 应该足以惊醒我们对教育病症的麻木。毕竟, 当教育有病, 教师心理就难以健康, 学生就有可能走向沉沦或疯狂。在功利的应试教育体制下, 教育只能以其内容的片面性、行为的短期性、目标的功利性, 制造出一株株畸形的“病梅”。不对这种教育痼疾进行彻底疗治, 学校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人格”的学生, 我们的未来一代自然也就无法真正成为具有现代民主与权利意识的现代公民。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海狮的项圈》:旧金山的渔人码头, 有一处海狮聚集的地方, 游客只能远距离地观赏, 码头上贴着布告:“此处码头属美国海军所有, 喂食、丢掷或恐吓海狮, 移送法办。”美国在保护野生动物这方面, 确实是先进国家, 连“恐吓”动物都会被法办哩!正出神观看海狮的时候, 一群小孩子吱吱喳喳地走到码头, 由两位年轻的女老师带领, 原来是幼稚园的老师带小朋友来看海狮, 户外教学。在码头边的大人纷纷把最佳的观赏位置让出来给小朋友———在礼让和疼惜老弱妇孺这方面, 美国也是先进国家。我听到幼稚园的老师对小朋友说:“你们有没有看到右边那只海狮脖子上有一个圈?”“有!”“那不是它的项链, 而是它的伤痕, 这只海狮小时候在海里玩, 看到一个项圈, 它就钻进去玩, 没想到钻进去就出不来了, 小海狮一直在长大, 项圈愈来愈紧, 就陷进肉里, 流血、痛苦, 就在它快被勒死前被人们发现了, 把项圈剪断才救了它。”小朋友听得入神, 脸上都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所以, 你们以后千万不要乱丢东西到海里, 可能会害死一只海狮。”老师带着小朋友走了。我在清晨的渔人码头深受感动, 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但愿我们的老师也都能这样地教育孩子。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确, 这真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从小朋友那脸上十分痛苦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已经真正明白:千万不能乱丢东西到海里!而且, 不是一时的, 而是一辈子都会铭记于心。那倒不是因为害怕会被“法办”, 而是出于对海狮的爱,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文情怀。相比之下, 那一块“此处码头属美国海军所有, 喂食、丢掷或恐吓海狮, 移送法办”的牌子显得是那么的脆弱无力。

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由于相对的和平,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策, 所以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只懂得“拿来”, 不懂得“送去”。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但不懂得如何抒写, 他们懂得关注自己的衣食感受却不懂得关注自己的漫漫人生路, 他们懂得自己的喜怒哀乐却不懂得如何顾及他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赵梅女士说, 现在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许多人成功以后, 认为成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 别人都是阻力, 所以很难有感恩的心;而没有成功的人怨天尤人, 更是很少想到去感激别人。因此, 如何让人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会感恩、不忘感恩, 是门学问。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我想, 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冷静的心推进教育教学。深刻地认识生命, 理解人性, 不去苛求学生, 难为学生, 而是用一颗滚烫的爱心去唤醒、激活学生心中潜藏的对于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把富有人性的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构建起一个富有人性的道德世界, 让学生在里面不断地锻造、体验、升华, 从而培养学生对人性善良、乐观、光明、正直的追求。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出阳光灿烂的天宇, 让孩子们在人性的阳光里, 沐浴着爱的光辉, 幸福地实现自己在各个年龄段独特的生命价值, 迈出幸福人生的坚实脚步!■

悲悯情怀 篇2

林则徐关心民生疾苦,为官清廉,当他目睹难以计数的鸦片如潮水般涌入国土之时,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他上书道光帝得到受命后,立刻在广州展开禁烟运动。短短的23天,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收缴并销毁全部鸦片,共2万余箱,合计110多万千克。当烟渣随着潮水卷入咆哮的大海之时,民众们欢欣鼓舞,欢呼呐喊声响彻了虎门的上空。林则徐虎门销烟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点燃了一个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朱自清宁死不受美国救济面粉,扬我国格。

爱国是拒收嗟食的骨气。朱自清在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当时,朱自清患有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不足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这时他拒领美国面粉就意味着他的生活将会更加困难,他的胃病将会更加严重。然而朱自清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两个月后,朱自清就去世了,他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显我国怀。

教师不可缺少悲悯情怀 篇3

报上登了一篇题为《城市的表情》的报道,称这些市民为“爱心人士”。其实,与其说他们怀有“爱心”,还不如说是一种“悲悯情怀”。

悲悯就是悲伤、哀怜。北大教授曹文轩说,悲悯就是当一个人处在一种悲剧性的境况中,另一个人面对着,心灵忽然受到触动,然后生出同情、怜惜、恻隐或是扶持与援助的欲望。

“悲悯”一词以前很少提及,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其实,悲悯是温暖人间的薪火,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两千多年前,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在山中碰到一位老妇人正在哭被老虎吃掉的丈夫和儿子,原来是一家人缴不起苛捐杂税而躲进深山,但最终仍逃不脱家破人亡的噩运。孔子非常同情老妇人的遭遇,感叹“苛政猛于虎”。这既有对统治者残暴的愤恨,同时还饱含浓烈的恻隐悲悯之情。

白居易的悲悯情怀为世人称道。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白居易时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他目睹农民割麦、拾麦的情景,写下了《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最后他发出愧叹:“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在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发出的慨叹让他的灵魂至今都在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教师,尤应以一颗悲悯之心善待学生。

老实说,为师之初,我内心并不喜欢这一职业,而是想去当一名记者。但有件小事改变了我。——一个女孩在作文中向我倾诉了她生活中的不幸遭遇,纸上还留着斑斑泪痕。读之,我心潮难平,悲悯之情顿生,便提笔写道:“在台风和暴雨肆虐之时,水田里的秧苗满目狼藉,奄奄待毙,可是几天之后,它们就都笔直地挺起腰杆,一片生机。幼时在家乡常常目睹的这一情景启迪了我,增强了我面对苦难和不幸的抗争意识。风风雨雨不仅磨砺了我的意志,而且使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感悟。”后来女孩告诉我,正是我的这番话,让她重振了精神。想不到,对学生的一次悲悯,使我看到了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学生需要教师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对其心灵的关爱。

相对教师而言,学生是弱势群体,而所谓的“差生”就更是“弱势”了。说起他们,可以列举其种种不是,要喜爱这样的学生,也许很难。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些所谓的“差生”,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应试教育中受害最深的群体。他们生性好动,却得每天在教室里坐着。这样的枯坐,有多少成年人能够坚持?回家还有大量的作业要做,真是不堪重负。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潜在的兴趣和特长,但在分数的硬性标准面前,一切都只能被扼杀了。他们读书未必没有好学生用功,承受的心理压力却比成绩好的学生大得多,可是不仅得不到疏导,反而要承受鄙视的目光。在应试的体制下,他们是“优秀生”的陪衬,甚至被视为“累赘”,调皮的天性和叛逆的个性往往使他们动辄得咎,挨训、受罚便成了家常便饭。想到这些,我们难道不该对他们产生悲悯之心吗?有位教师说,学生表现最差的时候,往往是最需要教师关心的时候,这句话可谓深得吾心。

有次我读到了下面这则鲁迅轶事,对我触动很大。

鲁迅先生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教员的时候,一次在教室做氢气燃烧的实验,忘了带火柴,出门去取火柴时告诉学生不要动收好的氢气,否则混入空气,在燃烧时会发生爆炸。但是当他取了火柴回来一点火,居然爆炸了,鲁迅先生手上的鲜血溅满了袖口和点名簿。这时他才发现前面两个位子空着,原来坐在这里的学生趁他出去的时候偷偷放进了空气,然后躲到后面去了。此时,鲁迅既没有发火,也没有责备学生。素以个性刚强和言辞犀利著称的鲁迅先生竟是如此对待伤害了自己的人,真有点出人意料。其实,他在这里表现出来的对尚未懂事的学生的宽容,正是一种悲悯情怀。不难想见,那两名学生日后一定会对自己的恶作剧行为深感自责。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

在鲁迅的作品中,更浸透着悲悯之情。他对下层社会的人们如阿Q、闰土、祥林嫂、华老拴等寄予深深的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个“哀”就是怜悯、同情。他笔下的夏瑜在狱中还向红眼睛阿义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道理,挨了阿义的打,还说他“可怜”。年轻时读鲁迅的《药》,总觉得夏瑜有点迂,但是我终于感悟出他的心是悲悯、仁慈、伟大的。作为一名革命者,他在精神上有了一种俯瞰苍生的高度,一种人性的至善,一种若愚的大智。鲁迅先生善待恶作剧的学生也正是体现了他内心的悲悯和博大。作为教师,我们也许少不了愤怒和哀叹,但不可缺少慈善怜悯之心;也许我们难免世俗之气,但也不能丧失对精神高度的一点追求。悲悯,实在是一种高尚的情怀。

有时,教师对学生的慈悯之心足以影响其一生。1961年夏天,我参加高中升学考试,那天下午考作文,因家中无人,午休睡过了头,满头大汗地跑到学校已经迟到了,这时等候在校门口的老校长见了我,不仅让我参加了考试,还帮我擦去了头上的汗,叫我不要紧张。如果换一个人,也许就不会让我进考场了。至今我还对这位老校长心怀感激,如果他拒绝我入场考试,我的人生道路就将完全改变。每每想及此事,就觉得应以悲悯之心待人,尤其是还不懂事的孩子。记得有位同事曾不无得意地讲述在一次高考监考时,如何从窥伺到守候再到抓获作弊者的过程,似乎面对的是一名惯犯。其实这位同事在发现学生有作弊企图时,完全可以用某种暗示的方法打消学生的这一念头,这样就不至于让这名学生因一次过错而毁了一生。

想起最近《南方周末》讲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个四年级的小学生,特别喜欢逆向思维。一次,老师出了一个《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作文题,全班所有的同学都按照老师的思路写作文,而这个学生却别出心裁地写了一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文章说哪个虫子如果早起了,就可能被鸟吃掉。老师大怒,说他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这个学生不服,当场站起来激烈地反驳老师。老师怒不可遏,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连续说一百遍“我是全班最没出息的人”。这个学生觉得太没面子,偷偷拿出身上藏的拉炮在桌子底下一拉,“砰”的一声,把大家吓得不轻。为此,学校开除了他。

三十多年后,这个连小学也没有读完的学生,成为闻名全国的童话大王。他是中国作家获国际版权创意金奖的第一人,而且获得了“中华慈善楷模奖”。这个人,就是郑渊洁。

不知他当年的老师会作何感想。那时的郑渊洁就有个性,能独立思考,说明他是个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这位教师未能看出这一点,不去爱护他、关心他也就算了,对他进行一点批评也可以理解,但不该下语武断,做法粗暴,伤害其自尊心。特别是当他后来写了深刻检查,并给每个教师都鞠了三个躬,还是要开除他,就不免过分了。

当学生冒犯,甚至是伤害了自己时,我们教师不妨学学鲁迅的做法,大度一点,宽容对方。师爱历来被视为师德的核心,爱学生,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其实我们不妨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有点悲悯同情之心,可容忍处且容忍,该宽容时就宽容。也许这更符合实际,也容易做到。

即使是冒犯自己的学生也不与之计较,宽大为怀,这才是教师应有的修养和胸怀。

晓苏新作《矿难者》的悲悯情怀 篇4

这是晓苏底层叙事的创新之作, 故事仍旧发生在那个典型环境——油菜坡。大斗和小斗两兄弟, 为了生计, 同在河南的一个矿洞里挖煤。小斗挖煤挣钱, 是为了修补家里裂了大缝隙的石头房子, 为了供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谷雨念书, 为了老婆柳絮能买上柴米油盐。而哥哥大斗呢, 目的则更为简单实际:他因为相貌实在是难看, 脑袋顶上长着一头令人生畏生厌的瘌痢, 一年四季只好用布帽遮羞。以至于40多岁了, 还是光棍一条, 找不着老婆。于是, 他就想到矿洞里靠挖煤, 想攒够五千块钱, 好到宜昌去种植头发, 改善形象, 找一个老婆。可是, 遗憾的是, 大斗没能如愿攒够植发的钱。更加不幸的是:他的兄弟小斗, 却在一次井下透水事故中, 死于矿难。大斗的母亲, 为了维系这个残破的家, 欲说服丧偶的儿媳, 让大斗来填房。柳絮因为爱慕虚荣, 加之讨厌木讷呆板长着一个瘌痢头的大斗, 不愿改嫁, 倒是有意嫁给驾着皮卡车盖了三层楼房开着棺材铺的中年丧偶的成功人士老皮。精明的婆婆百般阻止, 却无计可施, 眼看肥水就要流进外人田, 眼睁睁看着媳妇即将改嫁他人。不料, 木讷的大儿子大斗从矿上带回一条惊人的消息:小斗是自寻死路自己奔向透水的矿底的, 矿上20万元的天价死亡赔偿金是他用自己的性命讹到的!婆婆以为抓住了媳妇的把柄, 以天价赔偿金有可能被矿上追回相要挟, 逼迫柳絮不得另嫁他人。谁知, 性情刚烈倔强的柳絮不为所动, 不惧压力, 宁可天价赔偿金被追走, 也执意要改嫁老皮, 不嫁大斗。然而, 小斗遗物一个小黑包内一本旧书中夹着的一张小纸条, 敌过婆婆的声色俱厉与大斗的拳头哀怜, 让柳絮回心转意, 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改嫁形貌丑陋脑壳差一根筋的大斗, 肥水终究没有流进外人田。若问小斗遗言何所有?却原来是聪明善良勤劳的小斗, 为了阻止打了40多年光棍酒后欲去寻妓的哥哥, 担心他会染上致命的爱滋病毒, 而用自己的生命, 毅然寻死, 将原本有可能是大斗妻子的老婆柳絮还给哥哥, 以便结束大斗的光棍生活!——一个普通的矿难故事, 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便不由得不令人感到格外沉重与震惊!

这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城乡二元结构急剧调整的当下中国, 追逐物质财富的最大化, 迅速改变个体生命的生存境遇, 似乎成了当代国人一个怎么绕也绕不开的话题与目标。相对于以知识获取报酬的流动智力群体, 大量的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农民群体, 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与利益分配中, 似乎更显劣势。他们在劳动分工中, 更多的是在从事着“脏、乱、差、危、险”的工种。伴随着打工浪潮的席卷, 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者主动或被动地进城下井挖煤找矿, 从事着危险程度较高、待遇较差、权益保障较低的重度体力工种, 在突如其来的人祸天灾中, 他们往往首当其冲迎面遭难, 甚至会失去最宝贵的生命。作为一位有着强烈忧患情怀与极大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多年来, 晓苏一直以强烈的人文精神, 孜孜不倦地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以油菜坡人为代表的转型期当代中国底层人物的挣扎无奈与抗争, 为维护他们仅剩的可怜尊严而呐喊, 用文学的方式为他们所遭受的命运不公而疾呼, 为他们的愚昧与冥顽而疾首痛心!——“拯救国人的灵魂, 拯救当下知识分子群体渐趋失落的尊严, 拯救城乡二元结构中左冲右突不得解脱狼狈不堪不堪重负的农民群体的魂灵, 拯救日益式微渐行渐远渐趋消失的田园牧歌与农耕文明”, 一直是晓苏文学创作的主题。

同情作文600字:悲悯的情怀 篇5

悲悯是种因缘,在布施过程中,圆满了别人,同时也种下了福种,若有一日,自己陷入世俗苦海,无法摆脱时,许是宿命安排,只需抬头仰望,纯净苍穹,必会有若干不同天梯,只需纵身一跃,就能一切释然,大概这就是福报吧。

悲悯是种力量,在某个时刻,某个角落,传达给需要的人,会使人温暖,随之强大,这力量无穷不竭,源源汩汩,可化腐朽为神奇,撼动天地,似乎,这力量原就是天地所赐,只是借你我躯壳,来拯救苍生,天意悲悯,原来如是。

悲悯是种境界,先人后己,方显本色,携感怀之悟,包容万物,八荒苍莽,皆如我辈,修一颗真挚之心,渡身边可渡之事,青萝拂行,超然而至,如此,世间当无杂念,悠悠天地,清澈分明,也许这才是造物者的良苦用心。

悲悯是种信仰,在你人生黑暗之际,它就像半空中突然飞入的萤火虫,用这星点光明,焚了你无边的混沌,最后,给你照亮通途,指引你到达理想之彼岸。或者,只有经历了,才会莫失莫忘,信仰原来是黑暗中的际遇,悲悯才是选择。

圣人云人性本善,又云人性本恶,千百年来,争论不休,至今仍无定论,其实,善恶不过一念,只不过是悲悯表现与否的产物。

我们来时,悲悯自己母亲十月怀胎之苦,用自己刚领悟的方式,替这世上第一挚爱之人宣泄,又或者,也是悲悯我们自己,只因生老病死,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煎熬,总之,这就是我们来时的状态。

而我们走时,身后子女,悲悯我们一生辛苦操劳,用他们早已经领悟的方式,替安详的我们宣泄情绪,又或者也是悲悯他们自己,因为今日的我们,即是明日的他们,总之这就是我们走时的状态。

于是悲悯贯穿了我们整个生命过程,造物者悲悯的赐给了我们,然后我们又悲悯的全部还给了他。

是的,这才是答案,勿庸置疑,人性本悲悯,就是这样。

我们悲悯的`走,正如我们悲悯的来......

解读“愧怍”内涵感受悲悯情怀 篇6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中的老王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善良之人,而我们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上也分明感受到她的善良,可是作者认为自己每当想到老王时,就觉心上不安,后来衍成内心的愧怍。不安源于愧怍,愧怍又是因何而起呢?教参认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起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受到了愧怍。但是联系相关资料和文中杨绛先生的隐忍表达,我们觉得她和家人在文革时期受到了种种迫害,在精神的受难和物质的短缺间,前者的不幸更为深刻。由此我们觉得对杨绛先生的愧怍有再审视的必要,这不但关乎老王其人的道德之境在特殊社会中存在意义的冷静思索而且还关联这对杨绛先生的深入认识。基于此,教学上做了如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2.通过探究人物描写把握形象特征,解读关键语句所传达的丰富内涵。

3.感受老王道德自觉的意义,品读杨绛自省精神和担当意识,体味她宗教式的悲悯博爱情怀。

重点:通过细节感受老王形象,解读他内心渴望。

难点: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观照称谓,体认差异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会听到这样的称呼,比如喊一个姓王的人为“老王”,称另一个人姓王的人为“王老”,比较一下这两个称呼所传递的差异。

二、整体感知,自主解读

1.我们知道文章以“老王”为题,也就是作者所写的对象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作者在这篇和普通人有关的文章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明确: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理解老王这个不幸者的不幸。

明确:无组织归宿,无亲人,无依靠,身体残疾,被恶意揣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

3.不幸者对杨绛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对人物的描写说说自己的理解。可以以这样的句式为例:我觉得老王是一个 人,我是从 知道的。

明确:善良,淳朴,厚道,送冰,送钱先生去医院看病不要钱,临离开人世前给作者送鸡蛋香油等。

三、深入解读,合作探究

1.“我”是怎样对待老王的?从文本所叙写的内容里去体察,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常坐他的车以照顾老王惨淡的生意,对别人传播的和老王有关的恶意流言深觉不幸,女儿送鱼肝油给老王,送钱给老王等等。杨绛先生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2.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中可以明确她是善良的一个人,我们很难感受到杨绛做了什么对不住老王的事情,可是作者在文章结尾处为什么有“愧怍”之意呢?试着从文本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醒:可以从作者当时所面临的诸多和老王一样以登三轮为生的人与老王的比对中感知,还有可以从自己不敢乘坐三轮的隐性表达处深刻理解,联系时代背景(在文中有内容可以支撑),还可以从老王最后一次拿着香油和鸡蛋到杨绛家时,作者对他的外貌、语言这些细节处来感受老王内心真正的需要和所得之间的差距原因上去探究。

明确理解:老王在黑白颠倒、人人自危,尤其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的恶意,从来没有觉得我们是好欺负的主儿,他哑着嗓子悄悄的一问“你还有钱吗?”表现出了悲天悯人的品格和质朴道德情怀。而这完全出自朴素的道德自觉和坚守,对道德崩塌的社会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让“我”感受到了震撼也看到了希望,更催生了杨绛先生的清醒和自觉,自我批判——“愧怍”也就由此而来了。

老王临终前对杨绛先生倾其所有和自己所得之间是不平等的。老王反复声称的不要钱,无不传递出他的内心是别有渴望的,联系前文对他孤苦身世遭遇的介绍,我们可以触摸到老王需要的是亲情,是依靠,是希望杨绛能把他当作亲人一样的看待,而这深度的内心渴望却没有完全被杨绛洞悉体察。这样的解读来源,我们可以从杨绛在看到老王时的惊不择言的客气话中以及后来的害怕得糊涂了的内心独语中感受到。这些内容无不彰显出自己和老王之间在心灵交往上是存在些许距离的。这距离的存在提醒着杨绛越过时间的磨洗后,自己对老王所做是亏欠的,因为亏欠而生出了愧怍之感。

3.杨绛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她是幸运的吗?

明确:补充资料(PPT资料显示),女儿的丈夫被迫害死,自己和丈夫被下放到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在是非不分的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自由、信仰、亲情、尊严被剥夺被损害。拓展相关资料,老舍在此时期投湖自尽,翻译家傅雷被逼上吊,学者胡风精神失常,沈从文被迫放下笔杆拿扫把去扫女厕所等。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癫狂。由此我们深味这样的遭遇对杨绛先生而言简直是精神的炼狱。这样的人生际遇和老王物质上的短缺——这样的待遇相比确实是更深的不幸。

4.她明明是一个不幸者,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呢?

首先让我们比较一下:原文中的“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和修改后“一个幸运的人”之间在表意方面的区别。以及“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中所传递出的语言内涵。

明确:杨绛先生将一己的生活经验推广到一切人的生存体验,并在跟不幸者的对比中怀着对整个社会道德状态的忧虑和批判,清醒而自觉地进行自我批判和反思,然后传达出某种准宗教式的体认。愧怍感的诞生绝对不是前面亏欠感的简单重复,它已经历了充分的时光酝酿,包含了足够多的相关世相的体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情感境界。佛经里讲:任何人与一切众生都有同体关系,一切众生是我父母,视众生如一子。于是有这样觉悟的人就会生出无限慈悲之心,毅然以个体生命去担当人世的欠缺,以自己个体的孤苦和受难向世人呈现圣爱。杨绛先生在别人轻易释怀处始终无法释怀,并从亏欠修炼成愧怍这样的宗教情怀让我们看到一个无辜生命体对一切生命欠然状态的全力担荷。

5.胡河清《杨绛论》中这样评价她(PPT展示):在当代中国文学中,文章家能兼具对于芸芸众生感情领域测度之深细与对于东方道境体认之高深者,实在是少有能逾杨绛先生的。

四、拓展延伸,抒发感怀

关联生活谈谈我们自己身边的老王们,自己曾经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和眼光来对待他们的,现在重新捡拾回顾,自己又将怎样审视自我和他们的存在,思考我们该怎样去关照他们。带着一份自觉和清醒走近生活,体察人生,感受况味。

【教学反思】

经过实际的教学,感到学生的思考随着老师的问题设计而走向了深入,摈弃了那些平滑的表面的认知,在文本细处寻找,在别人的思考中聆听并开拓自我对问题的深刻解读。这次教学使自己更加坚信我们的语文学习不是要告诉学生已经知道或者一览就知的东西,而是要开启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的精神走向丰盈。对话理论的开创者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告诉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要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

悲悯情怀 篇7

一、《老王》的主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情怀

关于《老王》一文的主旨, 人教版配套教参认为:“文章的精神是说, 这样好的人却这样苦, 幸运者应该感到‘愧怍’。为什么在新社会里, 老王还处在那样的苦难状态, 而且每况愈下, 社会应该关心不幸者, 作者提出了这些问题让读者思考。”

其实, 《老王》的主旨不妨概括为:通过对“老王”的善良与苦难的叙写, 含蓄地写出了作者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身处苦难这一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和无奈, 表达了作者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情怀。同时, 也对作者的“分别心”进行了解剖。

暂且不要看哪一种主旨更具教学价值, 先看看哪一种主旨的文本证据更为充分, 先看看以哪一种主旨为前提更能准确理解文本的语言。

二、作者的主旨的文本证据

关于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讲解的时候, 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思维的发展来讲内容。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 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 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 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明确相关。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讲, 这一堂课讲思想内容, 另一堂课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这堂课才算成功。”

准确把握主旨是准确理解语言的前提, 反过来, 主旨把握是否准确, 又可以看以“这种”主旨为前提, 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是否合理、是否牵强的方法来进行考证。

在此就用以下三个问题为例, 对作者的主旨进行验证。

1.文章为什么始终没有写出“老王”“老李”的名字?

文章为什么始终没有写出“老王”“老李”的名字, 有两种可能:或是作者真不知道, 如果是这样, 恰好说明作者因“分别心”作祟, 自认为是文化人, 相比“老王”“老李”, 是“优势个人”, 因而与他们始终保持距离, 根本没有问过他们的名字, 只以他们的姓加一个“老”字相称———这种现象, 即使是在今天, 也是普遍存在的。或是作者知道, 但为了含蓄地表达以老王为代表的一个群体的意图, 故意略去具体名字, 如果再直接一点, “老王”就是“老王们”。如果是这样, 也就更加说明作者关注“老王”这一类社会问题, 表达出作者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情怀, 若换一个题目, 最合适恐怕就是结尾一句话中的“不幸者”或者“老王们”, 但这样就太直白而缺少了含蓄的意味。结合作者的语言风格, 原因应当为后者。

2.作者的“愧怍”究竟是什么?

如果明白文章的着眼点是写老王这一群体生活的苦痛与艰辛, 课文结尾一段也就更易理解。课文结尾说:“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心上不安?为什么愧怍?作者已经说:“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如前理解主旨, 就容易明白, 作者所谓的“愧怍”, 是“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身处苦难这一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的一种含蓄、委婉的表达。因此, 每想到老王, 或许作者就想到社会中还有许多像老王生前一样艰辛生活着的人, 故“总觉得心上不安”。与此相比, 作者对“这一个”老王的不妥, 的确都不算什么了, 心里不安的原因, “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也就“都不是”了。

那么,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而要如此含蓄?一是作者“锋芒内敛后”“不动声色”的语言风格使然, 二是经历“文革”的人, 都会考虑语言是否会有被认为“攻击”社会的把柄或嫌疑。从表达效果上, 这样表达也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使语言更经得起品味。根据叶老的观点, 阅读教学就需要去探明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跟文章表达的内容”的内在关联。

阅读一篇文章, 要探究些什么内容更有价值, 《文章面面观》很值得参考, 比如第四方面的探究内容是———“文章里对于某一个意思用着怎样的说法?那种说法有什么效果?和别种说法有什么不同?”如前的解读, 用“愧怍”含蓄地表达“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身处苦难这一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 正好是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一个表达亮点, 这, 也正是叶老所说的在表达上的“求更好”。同时, 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这样理解, 就能够让学生真正品味到杨绛语言“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与“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3.为什么详写老王临死前僵直、面如死灰的情态?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老王临死前的“惨状”或“丑态”?探究这一问题, 正是去探究“冰山理论”所说的水面以下的八分之七, 正是探究杨绛语言的风格及表现力。教学的目的正是需要教学生去探明文字的言下之意或言外之意的方法, 学习用形象说话的表达技巧。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内容, 有多重意蕴在其中:其一, 如果如上理解主旨, 那就是为了通过突出老王这一群体生活的艰难、结局的辛酸, 来突出关注这一类社会问题的迫切性;其二, 体现老王对生的渴望, 如果不是对生与幸福生活充满渴望, 就无法承受身心双重的不同一般的苦与痛, 就无法与病痛抗争到“面如死灰”状如“骷髅”;其三, 也体现出老王不仅善良, 而且坚强;其四, 突出老王的善的不一般———已经“面如死灰”, 但仍要向对自己有过关心、帮助的作者表达感谢之意。这样解读, 对“老王”形象的理解就更全面, 也更能感受到杨绛语言“锋芒内敛”“不动声色”背后撼人心魄的力量。

三、我的解读的教学运用

关于“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徐江教授认为, “我们的观点是:以特定文本使用者所在的学段教育目标为依据, 以文本所能有的为选择范围, 以相对‘教育值’高的为选择标准, 选择文本所蕴含相对于教育目标之达成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内容为教学点”, 并认为备课必须有三点思考:“一是思考能否从这篇文章中衍生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二是思考能否从课文里汲取什么有用的东西, 而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读懂’‘读好’它;三是要思考如何在生活、学习中把从文本中得到的有用内容运用起来。”根据我的解读, 主要确定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一) 基础知识教学:积累是语文的第一要务

目前, 不少语文课堂, 一些虚高的目标占去了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 致使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积累都没有做好, 这是导致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一大原因。有必要再强化牢固积累基础知识的意识:积累是语文的第一要务!

1.文体知识积累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主要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散文一般用一件或几件相关联的事件, 表达某一主题。

2.文学常识积累

(1) 关于杨绛 (知道)

生于1911年, 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著名学者、作家、《围城》作者钱钟书之妻。著有《干校六记》《将饮茶》等, 译有世界名著《堂吉诃德》。

杨绛的语言特色, 平实朴素, 简洁淡雅, 但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被公认有一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为了引起学生探析“平实朴素”语言的表现力的兴趣, 相机介绍汪曾祺的一则“语言故事”:

东北某地聘请余秋雨和汪曾祺先生担任文化顾问, 聘请仪式上, 发言者美词滔滔, 汪先生有点受不了, 便边听边轻声地把那些话“翻译”成平常口语, 像个语文老师在当场改错。发言者说:“今天丽日高照, 惠风和畅。”汪先生立即说:“请改成今天天气不错。”发言者说:“在场莘莘学子, 一代俊彦。”汪先生立即说:“请改成在场学生们也挺好。”……构成现场幽默效果, 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发言人不仅没有生气, 而且以自嘲的口气感谢汪先生说:“您老人家已经在做文化顾问了。”

(2) 《堂吉诃德》及塞万提斯简介 (了解)

《堂吉诃德》及作者简介, 主要是为了相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即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字词知识积累 (会读会写, 理解词义) , 主要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要求的词语。

以上内容, 主要安排在预习环节, 以预习提纲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 上课前按提纲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教师相机作补充或提炼。

(二) 整体感知:以“置辞”探究为载体

关于文本探究的方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了“六观说”:“一观位体, 二观置辞, 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 五观事义, 六观宫商。”可见, “置辞”探究早就是阅读教学微观深入的一种方法。

教学导入问题:作者将课文题目定为《老王》, 请你猜测意图。如果要在课文中找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 (词组) 来替换题目, 你认为哪几个词语可以备选?哪一个词语最恰当?此问题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置辞”探究, 整体感知“老王”的苦、善与坚强, 同时探究作者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 理解文章主旨之所在。

学生可能提出或教师应该引导探究的几个词语:

1.课文题目“老王”意蕴的探究。

2.相关几个寻常而不平常的词语的探究。

(1) 蹬三轮的

可不可以换成“开三轮的”?“蹬”而不是“开”或“驾驶”, 强调这是需要较大体能的, 结合题目《老王》的“老”字, 和下文所写老王的残与病, 这个“蹬”字, 用于写老王生的艰辛, 就更有分量。这也是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蹬”的缘故。如果不强调“蹬”字, 开头两句话“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完全可以合为一句:“我常坐老王蹬的三轮。”

作为语言训练, 也作为理解杨绛语言特点的手段, 这里, 教学时不妨让学生尽量想象并写出具体情境, 不妨将“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具体化为一个无声的电影镜头, 甚至可以让学生想象出“我”和老王的心理活动与对话 (即“闲谈”的内容) 。

一个“蹬”字, 表层意思是“蹬”三轮车, 更深层的意思却是写老王晚年的人生状态———老王晚年的生命之“车”, 基本上都是带着病痛与孤独寂寞, 吃力地“蹬”着前行的——而且是在崎岖泥泞的道路上。

(2) 单干户

这导致老王“失群落伍的惶恐”, 他是个没有“组织”的人, 加之家庭的不幸———“有个哥哥, 死了, 有两个侄儿, ‘没出息’, 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老王没有可以互相倾诉、互相慰藉的人, 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是老王看不到的深深的不幸!

(3) 老光棍

这一个词, 实际上是写人们对老王的冷漠态度。老王的其他不幸是导致这一不幸的原因, 而这一点又是最不幸的。有人却拿这点来称谓他, 这也和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含蓄地批评了人们对老王这一弱势群体的冷漠态度。

(4) 回民

对老王“回民”身份的补叙, 表现出作者巧妙选择直接叙述主体和叙述时机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不凡的记叙艺术。文章在得知老王死后通过“老李”之口补叙老王是“回民”, 更突出了老王登门感谢送鸡蛋和香油的分量, 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 一个“回民”送这些东西, 岂止是感谢, 简直就是“报恩”了!这, 就更加凸显了老王的善的不一般。这, 也是一个用得平淡而不平常的词语, 这一处看似平淡的补叙, 也是体现杨绛写作特色的精彩一笔。如果在老王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前就写出老王是“回民”, 表达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这是品味杨绛语言风格很值得注意的一个词。

(5) 不幸者

讨论这一个词时, 顺便讨论老王有哪些不幸?最不幸又是什么?作者的“愧怍”究竟是什么?课文结尾说:“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心上不安?为什么愧怍?作者已经说:“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对以上词语的探究, 主要目的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品味杨绛语言平实朴素而极具表现力的特点, 感知学习作者将意图或锋芒内敛、不动声色的表达技巧, 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一类型语言的敏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三) 细节品味:探寻水面以下丰富的意蕴

重点探究细节:描写老王临死状态一段。

1.词语积累:直僵僵、镶嵌、面如死灰、骷髅。

2.段式 (复句) 结构、段内分层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3.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详略的识别与效果分析。

4.探究为什么详写这个内容, 理解作者的意图 (文章主旨) 及写作技巧 (重点) 。

(四) 课堂拓展:向社会与生活延伸

向社会与生活延伸———从阅读课文中学会阅读社会, 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目标。何谓“从阅读课文中学会阅读社会”?主要有三点含义:其一, 要相机思考课文在哪一点上与当前的社会生活相关联;其二, 阅读教学要促进学生观察、思考社会与生活习惯的养成, 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每一篇课文都这样做, 学生最终必然养成习惯;其三, 要让学生相机学习提炼与积累相关主题和作文素材。

比如, 让学生思考:文章“在哪一点上关联着当前的生活”。

又如, 作为作文的相关素材, 结合本文的教学, 还应顺便积累《大道之行也》开头一段:“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这一段话, 在教学时, 还可以用在课堂小结环节, 全班齐读, 以达到强化主旨理解的效果。

悲悯情怀 篇8

杨绛以悲悯的情怀, 审视老王的生存困境, 观照老王的生存状态, 塑造了穷困而又坚守道德的老王, 唤醒读者的悲悯意识。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说, 悲悯情怀是一种普遍关注人性、人类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情怀。

一、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困境

杨绛系名门淑媛, 一代鸿儒钱钟书的夫人, 历经“文革”初期的揪斗、中期的下放干校、后期的流亡岁月, 熟悉底层百姓的困顿生活, 关注老王那样在卑微生活中挣扎的弱势生命。她曾说“我在上层是个零, 和下层关系密切”。

老王是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底层百姓, 遭受着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生存困境:

(1)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2) 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 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 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 住那儿多年了。

(3) 有个哥哥死了, 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

(4) 老王不仅老, 他只有一只眼, 另一只是“田螺眼”, 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有人说, 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 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 晚上就看得见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老王的生活是赤贫的, 他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出卖体力, 维持生计, 栖居于“荒僻”、“破破落落”、“塌败”的小屋。即便是这样一个破落不堪的小屋, 也仅是“住那儿多年了”, 并不属于他。贫困潦倒的老王, 正是底层百姓穷困现状的写照。

老王在精神上是孤独的。“有个哥哥”却“死了”, “有两个侄儿”却“没出息”, “有”与“死了”、“没出息”之间, 仿佛渴望亲情的老王猛然间没了亲人的依靠, 让人的情感跌宕起伏, 道出了老王孤独无依、形影相吊的境地。蹬三轮的有组织, 而他“脑袋慢”, “没绕过来”, 是“单干户”, 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一个缺亲少故的老人, 道不尽的晚年凄凉。

老王的生存环境是麻木、冷漠的, 描述老王生理缺陷的有这样两句话:

(1)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 瞎掉一只眼。

(2)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 也许是得了恶病, 反正同时不幸, 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瞎眼,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 仅凭一老先生“降格为货”维持生计已是悲惨。“有人”以“这老光棍”称呼老王, 尽显鄙视、轻薄之态;更将瞎眼原因臆测为“不老实”, 身体残疾成了别人“瞎说”的证据, 成了遭人嫌弃的理由。“有人”的无聊、麻木、冷漠, 活脱是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这“更深的不幸”让我们看到老王的尊严被欺侮, 被凌辱, 被践踏;看到杨绛对“有人”无端猜测的不满, 对老王的深切同情。

杨绛将目光投向一个生活贫穷、精神孤独而又勤劳本分的老王, 沉痛揭示老王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困境, 引起人们对他更多的同情与关怀, 给予挣扎于世的底层百姓更多的暖意, 这是杨绛悲悯情怀的一种深刻选择。

二、在开掘人性的“善”中彰显悲悯情怀

杨绛曾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中写道:“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 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 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在“文革”的疯狂年代, 老王那朴素无华、有生命力的善行, 有如“光和热的金边”, 为读者呈现了底层百姓的人性之美。

老王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穷苦卑微却有着一颗淳朴、善良的心。“每天清晨, 老王抱着冰上三楼, 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得大一倍, 冰价相等”, 而且想要减半收。老王也以独特的方式去关心与体贴他人。钱钟书因脚疾乘他的三轮车去医院, 他扶上扶下, 并坚持不肯要钱, 说:“我送钱先生看病, 不要钱。”“我”坚持给钱后, 他悄悄地哑着嗓子问:“你还有钱吗?”一位关心着别人的老王在良知与道德普遍匮乏的年代就像荒原上的树以最自然、最坚韧的姿态坚守着道德与良知。一个诚实、善良让人甚感凄苦的老王, 一份朴素而伟大的精神存在。

在领受“善”的过程中, 杨绛尽其所能地照顾老王。她送鱼肝油治老王的夜盲症, 降格为“货”维持老王的生活。她也曾关切地问, 凭这位主顾, 能否维持生活。扶病“送”香油与鸡蛋时, 老王的“镶嵌”貌与我的“强笑”, 尽现作者内心的酸楚和怜悯, 也让我们感到那个人性泯灭的“文革”年代, 人与人之间依然存在的那一丝温情。

我们看到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老王, 透过好人老王更看到普通人群中悲天悯人、质朴道德情怀的存在。这寄寓着作者对善良的呼唤及对动乱社会无声的谴责。叔本华说过, 一切纯真的爱都是同情。杨绛饱含悲悯的文字让人心灵震动, 让人感到温暖, 因为它传递着一种广博的爱。

三、在“愧怍”中升华悲悯情怀

杨绛追忆老王时, 总觉得不安。她说:“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将不安的原因归结为“愧怍”, “愧怍”按《古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惭愧, 即因错误或缺点而产生不安。两人的交往过程, 杨绛一家“降格为货”维持老王的生活, 送鱼肝油治夜盲症, 物质上尽可能地帮助老王。再说, 吃香油与鸡蛋已付钱, 没有什么不妥呢?那么, 杨绛到底犯什么错或存在什么缺点呢?

首先, 这份“愧怍”缘自心灵不平等的反省。“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一个“常”字, 与他人的不愿坐形成鲜明的对比, 显现了我对老王的体贴, “说着闲话”显示着两人的亲近, “他蹬, 我坐”则表明了两人的身份, 人力车夫和知识分子, 属主顾关系。于此, 我们仿佛看到那种打破人物身份与界线相知相亲的温馨场面。

老王在病中,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 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 “几个月”说明老王病得长、病得重, 此时不是我去探望老王, 而是老王来探望我。在他不能前来时, 还要托人带话。老王探望我的目的是什么呢?托人带什么话呢?我想无非是来看看我, 无非是托人带一些有关病情的话。从老王的行为可以看出, 他已将我视作他的亲人, 将我作为他孤苦的依靠。

而我呢?没有探望过病中的老王, 十多天后, 才从同院老李口中得知老王的死讯。对老王死后的情况也是“没多问”。杨绛于今反思, 老王视己为亲人, 我则视其为普通的朋友, 对一个有良知、具有平民情怀的杨绛来说, 是否觉得自己有点冷漠, 怎能心安, 怎不愧怍?

其次, 心存同情而又无力改变其命运的愧怍。杨绛自称“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比之老王更觉“幸运”, 其实杨绛其实也是一个不幸的人。“文革”期间, 杨绛遭受别人的抽打, 被剃去半边头发, 受污辱打扫厕所, 下放干校时女婿惨遭迫害致死。之所以自称幸运, 是因为她对底层百姓的命运有着深切的感知, 将普通百姓的命运置于自己的命运思考之上, 对自己的遭遇表现出某种宽容, 是生存现状对照下的安慰与感慨。

面对“不幸”的老王杨绛有着深切的怜悯与同情。在她遭受“披着狼皮的羊”的革命小青年迫害时, 别人避之唯恐不及, 而老王热心对待杨绛一家。她在物质上也尽力帮助老王, 当老王送来上好的香油与新鲜的鸡蛋时用钱去领受他的谢意。而这种同情方式夹杂着一种强者对弱者、富者对穷者、尊者对卑者的“恩赐”、“施予”的色彩, 伤害了老王渴求朋友、亲友的平等、尊重的心灵。一个社会的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 帮助他们突破生存困境, 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这些年来, 相对于老王的善行, 自己一直疏忽和未曾体察老王的心灵渴求, 逝者已逝, 再无救赎的机会, 让她感到无比的“愧怍”。那份“愧怍”是一种心存同情而又无力改变的凄怆之感, 也是一个有良知作家的虔诚反思。

一个贫困却坚守善良、尽力帮助人的不幸者促成了杨绛的精神升华———面对每一个不幸的人我们都应该愧怍, 如同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悲天悯人的呐喊。卢翎说:“先生 (杨绛) 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 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 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摘要:一个以最自然、最坚韧的姿态坚守着道德与良知的老王, 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群中悲天悯人情怀的存在, 促成了杨绛的精神升华。杨绛在“愧怍”中关注底层百姓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困境, 开掘人性的善, 反思知识分子的理想, 体现了责任担当的精神。

关键词:悲悯情怀,底层百姓,“愧怍”

参考文献

[1]颜敏.梦魂长逐漫漫絮, 身骨终拼寸寸灰——探秘杨绛散文《老王》的几条阅读路径[J].名作欣赏, 2009 (12) .

[2]张卫中.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J].语文建设, 2011 (1) .

悲悯情怀 篇9

可是, 渐渐地, 我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前段时间, 我上《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课前, 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反复阅读作者林海音的相关作品, 精心设计每一板块的教学内容……试图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爸爸”绵绵的爱意和英子的成长历程, 体悟字里行间淡淡的忧伤。然而教学过程并不顺利, 我甚至闻到了令人痛心的味道:学生在谈论“爸爸”病床前嘱托这一情节时, 脸上带着漫不经心的笑;当我让他们概括故事情节时, 居然有人用“爸爸挂了”这样的语句, 并且还得到少数学生的喝彩。当时我真的非常难过:这些孩子也不能说他们品德出了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这样一篇能够勾起人们普遍情感的文章, 他们为何就激不起心灵的任何浪花呢?为什么他们就缺失这样的一种悲悯情怀呢?由此, 我想起以前教鲁迅的《故乡》, 谈到对中年闰土的感受时, 有学生不仅没有任何的同情, 甚至还喊出“六个孩子啊, 怪不得那么穷”, 引起周围同学的哄笑。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可否认, 当今社会上的一些调侃文化烙印在了学生的心灵。但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如果没有把书教到学生的心里, 没有给他们真正滋养心灵的东西, 这样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于是, 我开始从自身的教学查找原因, 发现主要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 他们之间的对话出现了断裂现象。学生的阅历、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阅读的高度, 这样的高度不足以让他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那么,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 让他们能走进文本呢?我重新调整了教法。

1. 创设情境, 深情导入

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沟通架设一座坚实的桥梁, 使得他们之间实现真正的碰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调动多种手段进行情境的创设, 特别是在导入环节, 要尽可能地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氛围里。

在给第二个班上课伊始, 我做了如下导入:播放崔京浩演唱的歌曲《父亲》———包含深情的旋律把学生带入了对父爱亲情的回忆之中。当他们听完后还沉浸在回忆之中时, 我配上乐曲《夜的钢琴曲》朗诵了诗歌《父爱》:“有一种严厉的爱, 总要在子女成为顶梁柱后才变得柔软。父爱, 那是一片避雨的屋檐, 一堵挡风的厚墙, 一方小船依靠的坚实伟岸, 一座树木生长的大山……”在忧伤的钢琴曲中, 我动情的朗诵再一次引领学生走近了父亲, 用心去回忆点滴的父爱。看到他们还在遐思的神情, 我顺势导入新课:“生活赐予我们的, 不只是欢声笑语, 还有离别惆怅, 甚至是磨难艰辛, 假若父亲不幸成了生活中匆匆的过客, 我们又当如何去面对他留下的模糊背影?小英子用她挺起的双肩告诉我们答案。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起感受流淌其中的父爱深情, 凝视英子那双坚强的双眸。”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 学生很快进入了文章的氛围之中, 从他们充满同情的目光中, 我感受到他们为英子失去父亲而痛惜, 这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2. 浓情品读, 走进文本

要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我认为引导学生品读文字、感受文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梳理了情节之后, 我引导学生进行品读, 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爸爸为什么不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呢?请仔细阅读课文第4~11段, 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分析他此时此刻的想法。

(学生默读, 圈点勾画) 师:下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生:“笑笑”说明爸爸是怕我担心, 强忍病痛对我微笑, 怕我担心他的病情。

生:“他把脸转向墙那边, 举起他的手, 看那上面的指甲”说明爸爸已经病得很重了。

师:为什么这就说明爸爸得病很重了?他为什么看他的指甲?

生:我觉得爸爸是不想让女儿看见他痛苦的神情, 不想让女儿看见他的泪。

师:是啊, 同学们都能感受到爸爸的内心世界了。你们想, 此刻他在心里会对英子说什么呢?

生:英子, 对不起, 爸爸不是不想去, 实在是爸爸没办法啊。

师:是啊, 不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可是又不能告诉孩子真话, 爸爸内心真是经受痛苦的煎熬啊。最后, 他留给英子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他若是敞开心扉对英子说, 他会怎么说呢?

生:英子啊, 你年纪还小, 爸爸就要离开你了, 没了爸爸, 你一定要变得坚强啊。

生:英子, 爸爸对不起你, 爸爸走了以后, 你要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啊。

……

学生完全沉浸在病床前嘱托的悲痛情绪之中, 说者动容, 听者凄然, 或埋头笔记, 或凝神沉思, 完全进入了文字里, 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此刻, 学生似乎就是爸爸或英子, 或者英子就是自己的亲人、朋友, 我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到了同情和感动。

3. 勾连拓展, 走进生活

经过充分的品读之后, 我发现学生不是完全没有悲悯之心, 也不是完全没有生活体验, 而是以往没有被激发, 没有被调动。若是引导得当, 学生的生命意识、生活意识就会得到激发, 他们的体验也会随之而来。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 应该把他们的视线引出象牙塔, 带领他们走进生活的另一个角落, 直面生活的不幸与苦难。要使他们明白, 生活里不仅有幸福与欢笑, 在很多地方还有贫困、悲伤和痛苦值得他们去关注, 由此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悲悯情怀, 从而学会感受爱, 理解爱, 更懂得如何去爱。

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 说说父亲的另一面。父爱如山, 可是你可曾体察父爱背后的艰辛, 体会父亲的无奈与艰难, 把你看到的说给我们听。 (2) 把目光投向社会, 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绝非易事, 把你所见到的令人心酸的人或事告诉我们。这样的拓展环节目标非常明确, 旨在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触动他们因社会的喧嚣与浮华而钝化的心灵。

悲悯情怀 篇10

佛教传入中国后, 中土的信徒从众多的菩萨中选出三位, 组成“三大菩萨”, 又称“三大士”, 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后来又加上了地藏菩萨, 变成“四大士”。加上弥勒佛, 五位菩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义, 其中观音代表大悲。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 救苦救难为目的。悲是拔除众生之苦, 是救济众生的大慈大悲心。当然, 必须施与众生快乐, 才能离苦。

在台湾, 有一位名曰林至信的慈善家。多年来, 一直秉承大慈大悲的菩萨精神, “慧眼视众生, 弘誓深如海之法身”, 倾尽其全部财力和精力, 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救助那些不符合政府补助标准、社会照顾不到、弱势中的弱势少儿。

林至信教授, 1937年生于台湾新北市一个农民家庭, 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曾任大学副教授、中学校长。

博施济众、扶危济困、热心公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民间士绅、百姓都是这种观念的倡导、力行者。中国传统家训中就有极为丰富的公益教化内容。基于这种思想, 为了让少年林至信长大后更好地奉献社会, 感恩社会, 目不识丁的父母双亲虽然生活贫苦, 却省吃俭用供他读书。父母的所作所为在林至信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慈悲、感恩的种子, 他发愤苦读, 一直读到当时台湾唯一的国文研究所——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

父母的爱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成家后, 林至信将父母的优秀教育方式传递给了儿女。林至信教授育有儿女四名, 大女儿林慕凉, 海洋大学电子系毕业;大儿子林孟文, 台湾大学牙医系毕业, 牙医师;二儿子林孟章, 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毕业, 硕士, 建筑师;三儿子林孟龙, 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研究所毕业, 博士, 大学副教授。承父亲教诲, 孩子们不但学业精进, 成绩优异, 而且步入社会, 秉承父亲慈悲哀悯之志, 感恩社会, 服务社会, 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慈悲喜舍, 历来为佛教扶危济困之舟楫。自从1969年起任中学校长, 林至信教授在校园中弘扬正气, 教育学生们摒弃不良之风的侵染, 学会感恩父母, 感恩师长, 感恩家庭, 感恩社会, 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育学生们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以自己的知识、能力, 去回报父母, 回报家庭, 回报师长, 回报社会。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林至信教授教书育人, 言传身教, 其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海纳百川的壮阔胸襟, 感染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为社会培养出无数栋梁之才。任内三年期间, 他走访了每一位学生家长, 发现学生家长很多很贫苦, 因不符合政府照顾条件而得不到政府补助, 求助无门, 不得不过着贫寒的生活。看着这些苦难中的人们, 尤其看到孤苦无依的孩儿, 林至信教授看在眼里, 痛在心上。他暗下决心, 一定想办法救助他们脱离苦海, 让他们与一般儿童一样, 有饭可吃, 有衣可穿, 有房可住, 有书可读, 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想, 孩儿们如果得到良好的教育, 他们长大后就会在各行各业发挥积极的作用, 否则, 可能成为社会的祸患。

1972年, 林至信教授竞选台北市地区的“国大代表”。竞选期间, 他深入民间, 接触到更多的贫苦求助无门的寻常百姓。林至信教授以自己悲天悯人之心, 传递着大爱与苍生, 将佛教的悲悯情怀更广泛地传递与大众, 惠泽更多需要救助的众生, 令世人感受到一种荡涤心灵的力量、一种关于善的召唤。因此, 竞选中, 他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担任“国大代表”之后, 林至信教授念念不忘苦难中的百姓, 千方百计实施自己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的心愿。他开始召集、带动志同道合的亲戚朋友, 一起捐款、捐物来帮助当局依法无法补助照顾, 而实际上贫苦极需帮助的人。

1981年任满之后的林至信教授, 本来可以继续竞选连任。但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公益慈善事业, 他没有竞选连任, 而是离开政界, 全身心致力于救助众生之大业, 一心扑在慈善事业之中。为了更方便奉献自己的救济众生的大慈大悲心, 1984年, 林至信教授向当局申请成立公益慈善组织, 获准设立“财团法人私立弘化同心共济会”, 收养教育0-18岁的当局依法无法补助的儿童及少年。

“财团法人私立弘化同心共济会”位于桃园县大园乡沙仑村, 创立于1984年, 是一个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公益民间团体, 主要致力于施棺、急难济助、济助无依儿少三方面的事业。“财团法人私立弘化同心共济会”附设桃园县“私立弘化怀幼院”, 专门收养那些因父母犯罪坐牢、自杀、离异不知去向、或是未婚生下的孩童们。因为这些都是不符合政府补助标准、社会照顾不到、弱势中的弱势孩童。为了使这些孩子们健康成长, 林至信教授免费抚养、教育这些孩子, 直到他们成年为止。自成立至2013, 29年来, 林至信教授通过桃园县“私立弘化怀幼院”免费收养教育过的院童, 平安回到原生家庭的已逾千人, 而他几乎散尽全部家财。林至信教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佛法, 践行着佛菩萨的悲悯情怀, 其善举可谓光耀天日, 大众仰观。林至信教授的悲天悯人之心,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极大的赞誉。

林至信教授做公益事业很特别。三十多年来, 哪怕舍尽家财, 他也绝对不向政府申请任何补助, 更不主动以任何名义、向任何团体和个人、向社会大众募捐任何善款和物资等。对此, 林至信教授很执着, 坚持一定要做到获得社会上善心大德的肯定和认同, 而自己主动发心捐款、捐物、捐工 (当义工) 。只要那善心大德, 要捐款、要捐任何物资 (无论多、少、新、旧) , 林至信教授毫不迟疑, 通通都收。同意弘化怀幼院院童吃不完的食品, 用不完的衣物等, 转赠给更需要的、贫苦的人。仅2013年一年, 自动来捐款的共新台币9, 900多万元, 约人民币1, 980多万元。用于施棺新台币4, 800多万元, 约人民币960多万元;急难济助新台币2, 800多万元, 约人民币560多万元;免费养育院童:新台币1, 300多万元, 约人民币:260多万元。目前院童收养48人。最多曾至107人。根据统计, 林至信教授每月施棺、急难济助新台币600多万元。约人民币120多万元。而近六年来, 多余的白米每年转赠给贫苦的人都在21万公斤以上。其它食品、蔬果、衣物、文具等, 更是难以计算了。

林至信教授办事果断, 急人之所急, 急人之所难, 绝不拖沓。他想到的是, 需要救助的人是因为万般无奈才求助的, 一定是急需施棺或者急需急难救济金。如果拖沓, 哪怕拖沓一天, 被救济人该有多急啊。林至信教授悲心顿起, 只要有人申请施棺或者需要急难济助的济助金 (支票) , 无论林至信教授有多忙、有多累, 无论他身体很好, 还是贵体欠安, 无论天气好, 还是大雨滂沱、道路湿滑, 星期一来申请, 下星期一济助金 (支票) 就绝对寄给申请者。这可能是全世界济助速度最快的了。

林至信教授的悲悯情怀也影响着自己的家庭。他的善举得到了夫人罗美代女士的大力支持。桃园县“私立弘化怀幼院”成立后, 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孤苦无依的孩子, 林至信和太太罗美代女士一起努力, 散尽家财, 倾其所有, 购买怀幼院的房地, 以及支付孩子们的生活开销, 同时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给苦难中的孩儿们一个温暖的“家”。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不幸的消息几乎把林至信教授击倒。一直追随自己共襄公益慈善大业的夫人罗美代女士不幸在2007年车祸中去世。然而, 林至信教授并没有因为个人的境遇而停下哀愍众生、大慈大悲的脚步。他擦干眼泪, 化悲痛为力量, 将妻子的奠仪、车祸理赔金、保险金等, 总共新台币1300多万元, 约人民币260多万元, 也全部捐给弘化教养院童。

晓苏新作《矿难者》的悲悯情怀 篇11

这是晓苏底层叙事的创新之作,故事仍旧发生在那个典型环境——油菜坡。大斗和小斗两兄弟,为了生计,同在河南的一个矿洞里挖煤。小斗挖煤挣钱,是为了修补家里裂了大缝隙的石头房子,为了供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谷雨念书,为了老婆柳絮能买上柴米油盐。而哥哥大斗呢,目的则更为简单实际:他因为相貌实在是难看,脑袋顶上长着一头令人生畏生厌的瘌痢,一年四季只好用布帽遮羞。以至于40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找不着老婆。于是,他就想到矿洞里靠挖煤,想攒够五千块钱,好到宜昌去种植头发,改善形象,找一个老婆。可是,遗憾的是,大斗没能如愿攒够植发的钱。更加不幸的是:他的兄弟小斗,却在一次井下透水事故中,死于矿难。大斗的母亲,为了维系这个残破的家,欲说服丧偶的儿媳,让大斗来填房。柳絮因为爱慕虚荣,加之讨厌木讷呆板长着一个瘌痢头的大斗,不愿改嫁,倒是有意嫁给驾着皮卡车盖了三层楼房开着棺材铺的中年丧偶的成功人士老皮。精明的婆婆百般阻止,却无计可施,眼看肥水就要流进外人田,眼睁睁看着媳妇即将改嫁他人。不料,木讷的大儿子大斗从矿上带回一条惊人的消息:小斗是自寻死路自己奔向透水的矿底的,矿上20万元的天价死亡赔偿金是他用自己的性命讹到的!婆婆以为抓住了媳妇的把柄,以天价赔偿金有可能被矿上追回相要挟,逼迫柳絮不得另嫁他人。谁知,性情刚烈倔强的柳絮不为所动,不惧压力,宁可天价赔偿金被追走,也执意要改嫁老皮,不嫁大斗。然而,小斗遗物一个小黑包内一本旧书中夹着的一张小纸条,敌过婆婆的声色俱厉与大斗的拳头哀怜,让柳絮回心转意,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改嫁形貌丑陋脑壳差一根筋的大斗,肥水终究没有流进外人田。若问小斗遗言何所有?却原来是聪明善良勤劳的小斗,为了阻止打了40多年光棍酒后欲去寻妓的哥哥,担心他会染上致命的爱滋病毒,而用自己的生命,毅然寻死,将原本有可能是大斗妻子的老婆柳絮还给哥哥,以便结束大斗的光棍生活!——一个普通的矿难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便不由得不令人感到格外沉重与震惊!

这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城乡二元结构急剧调整的当下中国,追逐物质财富的最大化,迅速改变个体生命的生存境遇,似乎成了当代国人一个怎么绕也绕不开的话题与目标。相对于以知识获取报酬的流动智力群体,大量的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农民群体,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与利益分配中,似乎更显劣势。他们在劳动分工中,更多的是在从事着“脏、乱、差、危、险”的工种。伴随着打工浪潮的席卷,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者主动或被动地进城下井挖煤找矿,从事着危险程度较高、待遇较差、权益保障较低的重度体力工种,在突如其来的人祸天灾中,他们往往首当其冲迎面遭难,甚至会失去最宝贵的生命。作为一位有着强烈忧患情怀与极大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多年来,晓苏一直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孜孜不倦地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以油菜坡人为代表的转型期当代中国底层人物的挣扎无奈与抗争,为维护他们仅剩的可怜尊严而呐喊,用文学的方式为他们所遭受的命运不公而疾呼,为他们的愚昧与冥顽而疾首痛心!——“拯救国人的灵魂,拯救当下知识分子群体渐趋失落的尊严,拯救城乡二元结构中左冲右突不得解脱狼狈不堪不堪重负的农民群体的魂灵,拯救日益式微渐行渐远渐趋消失的田园牧歌与农耕文明”,一直是晓苏文学创作的主题。

《矿难者》中小斗只身赴死,本意上并不是为了诈骗天价赔款,而是为了阻止哥哥冲动寻欢可能导致性病缠身夺命,而果敢葬身透水矿底,为的就是将老婆“还”给大斗,结束哥哥的单身;矿难丧偶的柳絮执意不嫁给长着瘌痢头的大斗,而意欲改嫁有房有车有棺材铺的老皮,为的是追寻即将到来的物质丰足的新生活;丧子之痛的婆婆机关算尽,为的是整合一个已陷入残破的家,“肥水不流外人田”,于悲伤无奈之中找寻些许慰藉;大斗梦想是攒足一笔植发费用来改善形象以便找到老婆;中年丧偶的老皮炫富斗财,为的是尽快将柳絮纳为棺材铺老板娘——他们各怀心思,各打算盘,目的其实都很简单:“为了过得好一点!”可是,他们终究都不能在汹汹然的欲望洪滔中求得最起码的可怜的安闲与满足,贫困的压迫,世俗的拖累,精神的贫乏,把他们打得狼狈大败!——“谁无兄弟,如足如手!”小斗赴死之慨,引我泪流!

上一篇:译文语言形式下一篇:色彩辨识与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