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特点

2024-09-18

苏轼的诗词特点(精选8篇)

苏轼的诗词特点 篇1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得到形象的表现,写得雄浑豪放,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这类词还如《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握诠》(落日绣帘卷)等。

(二)直抒胸臆,自由豪放

豪情奔放。苏轼的词注重抒情言志,直抒胸臆,自由豪放。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中抒写了作者出猎的豪兴和报国的热情,充满豪迈奋发之气,抒发自己报国杀敌的志向,具有一种英雄气慨。上片开篇写“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场面,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显出其“狂”劲和豪兴。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为豪放不羁,在此加上“酒酣”,就显得更加豪情洋溢了。

这类词还有《南乡子》(旌旗满江湖)、《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江汉西来)等。

(三)拓展了词境,涌入了生活波涛

内容广泛。苏轼的词题材众多,凡诗文所能写的内容均可入词。如:《浣溪沙》五首,他第一次把农事写入词里。其三“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捋春捣, 欠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反映了民间的疾苦。其四“簌簌衣中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及其五“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元是此中人。”其

四、其五两首词展示了普普通通的农村生活画面,读来清新可爱。苏轼以前,还没有文人采用过这类题材,苏轼能把他的创作视野扩展到农村方面,是他在题材和词境方面的拓展。

此类词还如《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临江仙》(夜归临皋)等。

二、委婉缠绵、清丽柔的婉约风格

苏轼打破了他以前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以自己的才情将婉约词推向了高雅的文学殿堂,在内容上去浮艳多雅致,形式蕴藉雅正,语言秀丽清新,情思曲折真切。

(一)咏物词具有物我相融的境界

咏物是苏轼婉约词的主体之一,达到了物我相融的极高境界,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歌咏,表达词人的具体感受。如:《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首词借咏梅花,抒发自己的哀伤之情。上阕写梅花的神貌,下阕写梅花的形貌。在词中,作者虽写的是梅花,但能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其侍妾王朝云来。表面看是赞赏梅花不畏瘴雾,实质上是怀念朝云对自己的深情。两者相契合,达到了咏物词物我交融的极致。

苏轼主张神似而不满“形似”,他的咏物词《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艺术构思十分精妙,正是他这种艺术见解的实践。“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作者笔下之杨花,变化多姿,形象飞动,有比兴、有寄托,把咏物、写人、抒情结合起来。在咏花的同时,亦勾勒了一个少妇的形象。上片,劈头一句“似花还似非花”,入手擒题,首先捕捉住了杨花的特点。杨花与桃李等一般的花相同,因春风吹拂而开放,亦随春谢而零落;但又不同于桃李花,无芬芳气息,无艳丽色彩,无诱人姿态,只有在离树飘坠之后方被人注意。这里,词人遗貌取神,跳出物象之外。“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写杨花坠落时的情态,更进一步跳出物象,把杨花写成一个刻骨相思而娇慵厌厌的思妇。“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紧承“困眼”,再以杨花之神魂,进一步写其因思成梦,梦中历尽苦辛,万里寻夫,竟被无情的黄莺惊醒,使她连梦幻中的希望也被毁灭。作者既没脱离物象,亦没为物所物,似物似人,似人似物。杨花有思,思妇有情,其实都倾注了作者飘泊异乡思归之情,其妙处是物——人——我三者结合。下片结尾三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近承“流水”,遥应“寻郎”,把思妇伤春之情推到了顶点。杨花与“离人泪”合写,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这“离人泪”字面上写思妇伤春,而仔细寻味,却既反映了章质夫及其家人离别、思念之意,也包含了作者自己飘泊、沉沦的感慨以及作为被弃置之人的“惜春”而又无可奈何的幽怨。

(二)言情词具有凄美、委婉的美感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苏轼以前的词人言情主题大多是写一些闺阁、相思、离愁、春花秋月等。而苏轼描写的言情词,改变了俗套,给人以凄美、委婉的高雅享受。如: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记得画屏初会遇”写美妙爱情的开始,与心上人初次相见,令人难忘。“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写爱情的破灭。“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写女性的娇怩之态和心底的秘密。“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收敛眉头不说话,不是无情,是娇羞,越是这样越招人疼爱。全词以男子无尽的相思和甜美的回忆作结。这是一首柔情似水的爱情词,但格调健康。苏轼写这类歌咏真挚爱情的词作,还有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等。前者写了他悼念原配妻王弗的,抒发的情感自然深挚、凄恻、哀婉、缠绵;后者写了一位闺中少女伤春的情怀。

(三)冲破 “艳科”的藩篱,提高了词品

意境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创造美的意境,也是婉约词的基本特征。苏轼婉约词摆脱了传统的“以艳为美”、“以俗为美”的特征,呈现出“以雅为美”的特点。如:

《阮朗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绿槐高柳咽新蝉,”写了槐、柳、蝉,描绘了初夏一片阴凉清雅的庭院环境。“碧纱窗下水沉烟,”以碧纱和白烟相衬托,给人一种清静优雅的感受。“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又是一番园池夏季景象,给人一种动态优雅的美的感受。

苏轼婉约词中体现“以雅为美”的其它名篇如《点绛唇》(红杏飘香)、《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

三、超尘拔俗、潇洒闲逸的清旷风格

苏轼词中数量较多、又能代表其思想个性的,是那些表现他超尘拔俗、通脱豁达、潇洒飘逸、乐观开朗情怀的清旷词。前人说过:苏词“词极超旷而意极平和”(吴衡《莲子居词话》,“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

(一)心与景会、神与物游,超越自我

在这类词中,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从而得到超脱。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首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作者陡然发问:明月是什么时候有的?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明月对于人类来说,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永恒的魅力,把关于月的这一永恒而又神秘的话题重提出来;这是一个充满理性的疑问,在那个理性之光还未点燃的朦味时代,这理性的疑问勾起人们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而对俗世的不满,这就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问题上矛盾,以及最终否定出世、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片对月怀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阐发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生活哲理,并对弟弟等离别的人发出深挚祝愿。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 代指明月,“共婵娟”即共明月的意思。苏轼认为,既然人类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两心沟通在一起。“但愿”句就时间而言,“千里”句就空间说。要打破时空限域,让明月这一原型使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他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是一首把自然与人生高度契合的咏叹之作。

另外如《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等,都是将美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超旷的襟怀融和为一,形成优美、静谧的意境和清旷、飘逸的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襟怀旷达,清高孤傲,脱离凡俗

这类词无不寄寓着苏轼超尘拔俗的旷达襟怀。如:

《定风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是客观存在,而“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吟啸”表示意态安闲,“轻”字指心情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杜甫的“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中的“轻”字意同。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返回到眼前景,“相迎”二字见性情。“回首”三句说心中事,含蕴深邃,是对自己平生宦海**的感悟和反思,词人最后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也是苏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

再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描绘了清高孤傲、独往独来的“缥缈孤鸿影”,《定风坡·红梅》写红梅艳如桃李又冷若冰霜的“风流标格”,《定风坡》(常羡人间琢玉郎)写歌女“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随遇而安精神等。

(三)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心往归隐

这类词体现了苏轼清高、淡泊、放任、达观的思想情操,具有闲逸旷远的风格,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如:

《行香子》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明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在词中有感于人生的虚幻、短暂和无聊,表现出对功名利禄、争短论长等世俗观念的否定,以饮酒退隐的方式来超脱现实,自寻乐趣。意境清空旷淡,格调健朗飘逸,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想象神奇,语言高妙。这都使读者赞美叫绝,前人所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刘熙载《艺概》)。他以其灵气仙才创作的这些清旷之词,不仅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类词还有《满庭芳》(窝角虚名)、《哨遍》(为米折腰)等。反映苏轼的文人气质和思想个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总之,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作家,他不仅开创了豪放派词风,而且在婉约、清旷等风格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词的创作上的创新和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较全面地了解苏轼词创作的风格。

苏轼的诗词特点 篇2

关键词:苏轼,茶诗词,述评

宋代文人好茶成风, 苏东坡嗜之尤深。在北宋文坛上, 与茶结缘的文人不可悉数, 但是没有一位能像苏东坡那样对品茶、烹茶、种茶等茶事在行, 对茶史、茶功也颇有研究, 还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文学作品。苏东坡和茶, 展现的是文人与茶的和谐结合。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 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 (今四川眉山) 人, 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文、书法、绘画, 无一不能, 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造诣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轼的一生, 足迹遍及各地, 从峨眉之巅到钱塘之滨, 从宋辽边陲到岭南海滨。长期的贬谪生活, 为他提供了品尝各地名茶的机会, 也让他在沉苦之时保有一腔向上飞扬的胸襟, 在贬谪之境不失敏锐乐观的人生态度, 正因如此, 他的生命之茶才能不间断地泡出诗意的芳香。他一生写过近百首咏茶诗词, 其中近50首是专门咏茶的。

苏轼的50首咏茶诗词中, 有不少是描写北宋名茶的。它们是《月兔茶》、《和钱安道寄惠茶》、《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 报以大龙团, 仍戏作小诗》、《新茶送签程朝奉以馈其母, 有诗相赠, 次韵答之》等诸篇, 其中被人津津乐道的是《次韵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 洗尽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 春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 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

这首立意灵动的诗, 赞美的是产自武夷山麓建州北苑的龙凤团茶。

元祐七年 (1092) , 诗人的好友曹辅给诗人寄来北苑刚刚制出的壑源新茶并诗一首。诗人步原韵和诗一首, 以表谢意。曹辅的原诗没有流传开来, 苏轼的这首诗却成了咏茶的名篇。

全诗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高入云端的茶山上, 茶芽为流动着的云雾所浸润。清洁的泉水将采下的茶芽轻轻清洗, 以保证新茶气味的芬芳。圆如明月的茶饼在春风陶醉的夜晚来到诗人家, 诗人饮后不觉像唐代诗人卢仝那样清风生两腋, 从而感受到武林的春意。此茶不仅制作精美, 产地正宗, 品质也很优良。我写下此诗请千万不要嘲笑, 在我的心里, 从来佳茗似佳人。因为佳茗与佳人均容貌艳丽, 蕙质兰心。全诗句句写佳人, 又句句写佳茗。诗中的玉川子, 是唐代诗人卢仝的别号, 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他赢得了茶中“亚圣”的称号;明月, 指团茶;武林是旧时杭州的别称, 以武林山得名;心肠, 此指茶的内质;膏油, 是指涂在茶饼上面的一层膏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膏油首面新”中的“不是”两字, 意思是“不只是”。

在苏轼的笔下, 壑源新茶成了刚刚出浴的美人, 如出水芙蓉, 冰肌玉肤, 粉妆未匀;品饮时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春意;不加膏油, 又显出天然的真味和内在的美质。尤其是“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 开风气之先, 成为后人品评佳茗的习惯用语。全诗用词典雅, 拟人描写精采, 画面感强, 意境优美, 确为咏茶诗中的佳作。

茶之为人所好, 主要是其物质功利性, 以其味为人所赏, 而苏轼以之同于美人香草, 则不仅在其物质性, 更着眼于其精神性。此诗以仙山灵草之冷艳高洁与佳人之天姿妙质目新茶, 得天地之灵气具仙草之冷艳, 真香呈露, 妙质天成, 恰似佳人不施粉黛清水芙蓉, 天然去饰, 屏弃一切脂粉膏油, 有冰雪之心性, 美玉之姿质。苏轼一贯主张“求真”、“去饰”, 故其赞美佳人非浓妆艳抹着意修饰, 而是洗尽脂粉的天然本色。苏轼《薄命佳人》诗有“故将白练作仙衣, 不许红膏污天质”之句, 取自然天成之美, 推赏真态真色天籁, 而不喜人为之外饰, 以为用红膏涂饰以求其美, 反倒有污天质。“从来佳茗似佳人”, 看重的正是佳茗之质美去饰。宋人黄儒《品茶要录》云:“沙溪之园民, 或杂以松黄, 饰其首面, 试时虽鲜白, 而不能久。”蔡襄《茶录》云:“茶色贵白, 而饼茶以珍膏油其面, 善别茶者, 以肉理润者为重。”可知造茶者“膏油首面”意在以次充好蒙骗不知茶者。东坡以佳人天姿比佳茗去饰, 有防伪之意义, 更在于表现其以真为美的审美观念, 与其一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

苏轼深谙茶事, 写过不少煎茶诗, 如《试院煎茶》、《汲江煎茶》、《记梦回文二首》等。他以极为罕见的回文形式描写梦中雪水煎茶的《记梦回文二首》, 顺读倒念, 回还成趣。特别是《汲江煎茶》, 更是脍炙人口的煎茶诗:

活水还须活火煎, 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 松风仍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此诗是诗人流放海南时所作。此前, 他的政敌将他作为元祐党人的主要人物, 象摆弄棋子一样摆弄着这位才华绝代的诗人的命运。他先被贬至惠州, 诗人在这里购买了住房, 准备终老于此, 而更重要的是, 他在岭南四季如春的大自然的美色中陶醉了, 写了几篇美酒佳泉名茶的诗文。他的政敌却阴狠地再次上奏朝廷, 御笔轻轻一划, 笔尖遥指孤悬海外的海南岛, 这年苏轼正好60岁。遭受如此困厄的苏东坡, 却直面笑对人生, 不仅唱出了“九死南荒吾不悔, 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的昂扬诗句, 更在这远离中原文明的蛮风瘴雨中, 寻找到了生活的美色, 以煎茶品饮的方式, 来滋润饱受创伤的心灵。诗人不惧身躯老迈, 偏要到清深江水中汲取活水, 且亲自生火烹茶, 看那乳白的茶汤翻液, 犹如听到松风和鸣, 再饮上三碗茶汤, 于是逸兴遄飞, 诗情横逸, 久久不能入睡。特别是“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勺分江入夜瓶”句, 写得很有气魄, 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之思, 豪放之情, 瑰丽之想。大瓢能贮月, 小勺可分江, 如此横溢的才思, 竟从屡遭困顿的鬟发皓白老人的心中流出, 那诗意茶情是何等的出类超群。

苏轼的这首《汲江煎茶》诗问世后, 得到了他身后许多文人的赞美。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此诗作过深入的剖析:“七言八句, 一篇之中句句皆奇, 一句之中字字皆奇, 古今作者皆难之。”“东坡《煎茶》诗云:‘活水还将活火烹, 自临钓石汲深清’, 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水清, 一也;深处取清者, 二也;石下之水, 非有泥土, 三也;石乃钓石, 非寻常之石, 四也;东坡自汲, 非遣卒奴, 五也。‘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其状水之清美极矣。‘分江’二字, 此尤难下。‘雪乳已翻煎处脚, 松风仍作泻时声’此倒语也, 尤为诗家妙法;即杜少陵‘红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也。‘枯肠未易尽三碗, 卧听山城长短更’, 又翻却卢仝公案。仝吃到七碗, 坡不禁三碗;山城更漏无定, ‘长短’二字, 有无穷之味。”

杨万里主要分析了苏轼在此诗中的用字造句之奇。实际上, 此诗之奇更在于境界之奇, 一种能引人入禅的境界, 一种能让人在淡淡的感伤中回味人生的无奈的境界, 一种能让人走向通达和看淡一切的境界。此外, 这首诗还展现了一种引人入胜的茶艺之美, 在静静的月夜, 在荒郊野外汲水、生火、煮茶、品茗, 竟是此等超凡脱俗的美。茶, 是苏轼艰困日子里心灵的慰藉, 精神的依恋和苦闷的解脱。古今多少人品茶、恋茶、悟茶, 但有几人能比苏东坡品味之深、感悟之深?

从上述诗中, 我们可以看出, 苏轼对烹茶用水也非常讲究, 他秉持“精茗厌凡泉”的思想, 留下了许多鉴水品泉的诗篇。如《游惠山》、《安平泉》、《蛤蟆背》《虎跑泉》、《雪诗》、《求焦千之惠山泉诗》、《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贶叹味不已次韵奉和》等。特别是《求焦千之惠山泉诗》写得尤为精妙:

兹山定空中, 乳水满其腹。乃隙列发现, 臭味实一奇。

浅深各有值, 方圆随所蓄。或为云汹涌, 或作线断续。

或鸣空洞中, 杂佩间琴筑。或流苍石缝, 宛转龙鸾蹙。

瓶罂走千里, 真伪半相渎。贵人高宴罢, 醉眼乱红绿。

赤泥开方印, 紫饼截圆玉。倾瓯共叹赏, 窃语笑僮仆。

岂如泉上僧, 盥洗自挹菊。教人怜我病, 箬笼奇新馥。

欠伸北窗下, 昼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 愿子致一斛。

这是一首对惠山泉的颂歌。作于熙宁五年 (1072) 。惠山泉曾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泉, 苏轼也曾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的美妙诗句, 但能如此详细描绘惠山泉, 惟独上引此诗。诗人将倾荡磊落的诗情和丰富瑰丽的想象, 全部附丽于这一泓晶亮清莹的泉水。诗人猜想, 那偌大的惠山腹内, 肯定空旷无比, 贮满了无穷无尽的惠泉, 所以能源源不断地从腹内流出, 一会儿如汹涌的云涛, 一会儿如纤柔的细线。泉水淙淙, 如琴奏佩鸣;泉水曲曲, 如龙鸾宛转, 如此美妙的泉水, 堪为佳茗的永恒伴侣。所以请求朋友寄赠一斛清泉, 以便消受美泉配佳茗的人间乐事。

在苏轼的笔下, 泉不仅景美, 其质烹茶更美:精品厌凡泉, 愿子致一斛!茶已是苏轼生活中重要的情趣和精神上的快乐;同时, 苏轼还表达他对泉边老僧生活的赞许:岂如泉上僧, 盥洗自挹掬;也透露了他对当时生活的满足:欠伸北窗下, 昼睡美方熟。

同样作于熙宁五年的《试院煎茶》一诗:

蟹眼已过鱼眼生, 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 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 未识古人煎水意。 (古语云, 煎水不煎茶。)

君不见, 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 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 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 搏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自高时。

则反映了茶已融为苏轼生命与情感的重要部分。苏轼对茶的依恋已深入其生命的深处, 说明了烹茶品茗的美妙滋味已深融于他的骨髓, 表达了他对生活中有茶即很满足的一种心态。能把烹茶的过程描述得如精妙生动, 比喻如此贴切, 至今尚无第二人。除了超人的文学才华之外, 如果不是对茶有着发自生命深处的喜爱, 苏轼可能难以写出如此令人神往的茶诗。

从苏轼的茶诗词中, 我们还可以看出:诗人并不是那种远遁人世高蹈风尘的隐士茶客。他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人世, 饱览沧桑, 巧茶喻志, 借茗抒情, 歌颂人间的真善美, 鞭挞现实的假恶丑。如绍圣元年 (1094) 底作于贬居地惠州的《荔枝叹》一诗, 诗人以犀利的笔锋, 借古讽今, 先谴责自东汉至唐, 以进贡鲜荔枝博取宫妃欢颜而不得不“十里一置飞尘灰, 五里一堠兵火催”, 害得黎民百姓“颠坑仆谷相枕藉”, “惊尘溅血流千载”, 进而讽刺当朝大臣丁谓、蔡襄之贡大小团茶, 钱惟演进贡牡丹, 取宠于皇上。诗曰:“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 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苏东坡自注云:“大小龙团始于丁晋公, 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 (欧阳修字永叔) 闻君谟进小龙团, 惊叹曰:‘君谟, 士人也, 何作此事耶!’”建溪龙凤团茶最为精好的是“头纲”, 即指惊蛰或清明前制成的首批贡茶。据丁谓《北苑茶录》载:“每岁分十余纲, 惟白茶自惊蛰前兴役, 浃日而成, 飞骑疾驰, 不出仲春, 已至京师, 号为头纲”。这种“头纲”茶, 品质优异, 数量极少, 主要用于进献皇上。当朝的高官权贵曾有“黄金可有, 而茶不可得”的感叹, 可见此茶的珍贵。欧阳修在《龙茶录·后序》中写道:宋仁宗赵祯对此茶“尤所珍惜, ……惟南郊大礼, 致斋之夕, 中书枢密院各四人, 共赐一饼”, “两府八家分割以归, ……藏以为宝”, “至嘉佑七年, 亲享明堂, 斋夕, 始人赐一饼, 余亦忝预, 至今藏之。”八位高官, 仅获赐一饼, 且分割而归, 藏以为宝;身为谏官的欧阳修, 供职二十余年仅获一赐, 此茶之身价可想而知。其实, 对于龙凤团茶, 大文豪苏东坡也是望眼欲穿, 企盼能获得皇上一赐。他在《七年九月自广陵如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之一中云:“乞郡三章字半斜, 庙堂传笑眼昏花”。“上人间我迟留意, 待赐头纲八饼茶”。道出了苏大学士企盼能获赐“头纲八饼茶”的心情。苏东坡通过《荔枝叹》犀利地揭露了帝王的骄奢淫逸, 官吏的献媚买宠, 并对因此而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莫大的同情, 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然而, 美中不足的是, 对蔡襄的指责, 却只看表象不见本质。蔡襄改制小龙团, 确有“争新”之实, 却无“买宠”之意。用历史发展观加以分析, 可以说身为福建转运使而专为朝廷督办贡品的蔡襄督办贡茶、创制小龙团, 乃依常例的合情合理之举, 斥之为“买宠”, 不免失之求全太过。如此苛责, 与苏轼仕途困厄心情失意不无关系。对蔡襄推动茶叶生产的贡献, 还是应该予以肯定。

在《和钱安遒寄惠建茶》、《种茶》等诗中, “谁知使者来自西, 开缄磊落收百饼”和“千困输大官, 百饼炫私斗”等诗句更揭霹了官府欺诈茶农, 横征暴敛的罪行。象这种闪光的诗句, 在苏轼的茶诗中俯拾可取。

刘学忠先生评论说:“宋代饮茶人生的典型代表是苏东坡。茶的面目、精神在白居易那里还是朦胧的, 到苏东坡便明朗清晰起来了。白居易还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酒茶互补人生, 苏轼则纯乎是茶的人生。……饮茶, 体现了宋代文人风格独具的生活世相与生活哲学。茶较诸酒, 质地纯任自然平和, 故能圆融调和三教, 化解一切矛盾, 使身心归于平静安宁。茶味轻甘, 适宜于表现恬适轻松的生活, 能使人‘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 (周作人《喝茶》) , ‘乳瓯十分满, 人世真局促。意爽飘欲仙, 头轻快如沐。’ (《寄周安孺茶》) ‘享受自己, 也是装点自己。’ (阿英《吃茶文学论》) 饮茶, 也使宋代文人的‘近世相’化为文雅而有清致。茶性阴寒, 清火敛气, 它能使人具有平静而冷峻的内在克制意志, 苏东坡即通过饮茶达到了这种境界:‘唯能剩啜任腹冷, 幸免酪酊冠弁斜。’如果说酒人胸中是火山, 则茶人腹中是冷库———其中强大的冷源即来自对社会人生的深刻空漠感。这种使内劲对人生忧患进行清醒的冷处理, 说明宋人的心理制衡机制更成熟了。饮茶, 显示了苏轼及宋代文人的历练深邃, 圆融潇洒, 精致清雅, 平凡深刻, 但却也掩饰不了一种圆熟世故、退守淡漠的老人心态。……饮茶, 是极圆人生的生活世相。若问宋代文人该如何生活, 他们会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吃茶去’”!

苏轼在黄州的诗词创作 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黄州苏轼

1080年初,苏轼抵达黄州,皇帝命苏轼“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①,苏轼在黄州的身份等同于“逐客”,无论是自身心态还是所处环境均是愤懑和窒息的。苏轼《初到黄州》辛辣的讽刺,和满含无奈的自嘲,是彼時心境的如实体现。在这样落魄的境遇下,却成就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巅峰,苏轼的成就与黄州有很大的关联,也可以说是黄州这个“风水宝地”,成就了苏轼的诗词创作。

一.“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黄州的风土人情对苏轼诗歌的泥土气息影响

黄州地域的民风有其地域性特征:崇尚勤俭,尚农尊读。

淳朴又好文的地域文化无疑是苏轼喜欢的,这样的民风感染下苏轼也愈发从失落的情绪中逐渐开朗,放下,一点点融合进当地的社会生活中,摆脱了初来黄州之时的“闭门兀坐,饮酒浇愁”②,苏轼这时的诗歌已经不再是牢骚满腹,不再“好骂”(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心态转为平和怡然,诗作也渐渐含蓄蕴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释然后的轻松自得,韵味悠远:如苏轼于元丰三年创作的《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此时的诗歌就明显少了“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的辛辣和讥讽,全然都是平静自然流转的清新的诗意生活,这里可以感受到陶渊明宁静致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快哉的隐士志意,那种安于平静,安于现状,隐藏域平静自然下的波涛汹涌,全部转化为一种更纯粹更绵长的志意,“融七彩于一白”的圆融境界才是苏轼诗歌的臻境。

苏轼在黄州的诗歌创作得益于黄州的淳朴民风,得益于黄州的人民,使得苏轼在极度衰颓的境遇下依旧放开了怀抱,舒展了襟怀,如鱼得水地真正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可以说黄州的地域性文化不仅在心态上解救了苏轼,同时,苏轼也积极影响了黄州的地域文学,苏轼之后,“东坡”也成为后代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的黄州一景,苏轼在黄州的“东坡”心态也莫不为后代文人瞻仰膜拜。

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黄州的自然景观奠定苏轼豪放派词风的完成

黄州,今湖北黄冈,自然人文交相辉映。黄冈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大别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夺,连绵境内数百里,其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集雄、奇、险、幽于一体,堪与泰山、庐山媲美。龙感湖古称雷池,曾与鄱阳湖相连,现有水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长江流经本市189公里,境内倒、举、巴、浠、蕲、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库星罗棋布。黄冈名贤咸至,胜迹如云。黄州三面临江,长江两岸苍松翠柏,怪石林立,犹如仙境的地域风貌造就了苏轼词作的又一巅峰,至此苏轼的豪放派词风完全形成。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创作于黄州,可谓是苏轼的“千古绝唱”,场面恢弘,气势浩然。黄州的地域风貌在苏轼低落的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苏轼在黄州,位居下僚,闲置不得签署公事,这样百般聊赖的生活,苏轼只有寄情于山水,游乎山林大川之间,恰恰是黄州赋予了苏轼这样开阔的心境和高远的意境体验,这样的开阔视野下锻造的浩浩然心境直接影响了苏轼豪放派词风的完成。相较于初到黄州时“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的心态不可同日而语了。

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黄州对苏轼诗词创作心境上的提升

苏轼在黄州的几年时光中,不仅仅磨练了心志,锻造了苏轼旷达豪放的文风,也在心态上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升华。

《定风波》是苏轼完成了一生自我提升,内心自我升华的力作。在这首词作中,苏轼将所有人生体验浓缩在短短的几十字之中,颠覆了以往苏轼“羽扇纶巾”的儒者形象,蜕变成潇洒风流、放荡不羁,在灰暗的人生中砥砺前行的行者。佛家讲“提起,放下”,没有提起何来放下?只有真正经历了磨难,并且战胜了困难,才有资格说放下,所以才有了充满哲理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在黄州的体悟,这是苏轼的潇洒,这是苏轼在黄州的得舍,这是黄州赐予苏轼的恩德。

黄州的风土人情、地域风貌,形成了黄州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不仅仅影响了苏轼进行诗歌创作时的内容取材、对豪放派词风的完备,更在于苏轼文学创作的心态和心境上的大幅度提升,对苏轼后期创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且这种独特的黄州地域文化在苏轼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以及对后代文人的影响又形成了黄州独特的“地域文学场”③,对文学发展也起到了积极影响,具有启迪意义。

①《宋史·苏轼传》.

②《苏东坡文集》徐中玉著巴蜀书社第12页.

描写苏轼的诗词 篇4

《跋东坡墨迹》

年代:宋

作者:许月卿六

海外归来衰鬓皤,浩然之气笔嵯峨。

富贵不淫贫贱乐,万年千载一东坡。

《咏史下·苏东坡》

年代:宋

作者:陈普

方朔优旃岂舜徒,南来谩喜落苍梧。

天津醉裹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

《题东坡画像》

年代:宋

作者:陈必复

东坡先生谪仙人,骑鲸海宇几十春。

麾呵日月斥八极,笑触丰缺天不嗔。

万里归来故无恙,诸公非复先朝臣。

空令后世拜公像,洛阳宫阙今成尘。

《题东坡诗集后》

年代:宋

作者:熊禾

东坡真天人,再拜当敛袵。

千古岷峨英,浩气发耿耿。

用世固磊落,作诗更雄骋。

熙宁化宜更,当国惜已甚。

胡为叫怒呶,使我毛发懔。

九天忠臣心,欲发不暇忍。

雪堂何从容,人事得尽屏。

江山拓胸次,风月动佳兴。

我观此时诗,下语已清永。

晚喫惠州饭,晨夕对蔬笋。

和陶数十篇,习气脱略尽。

岷江几百阻,到海渺万顷。

公诗盖三变,每变辄近正。

少年纵横习,岂意造此境。

偶於玄寂中,佳处得深省。

学道便为真,此语吾敢信。

文固气所充,要在以理胜。

洋洋大雅音,千载叹寥泯。

言诗抑小技,所入宜重慎。

我诗难示人,特此聊自警。

【拓展延伸】

如今,什么男人最抢手,必须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但不要以为只有现代男人会做饭,古代男人同样也会,宋代文学家兼美食家苏轼堪称其中翘楚。

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对春笋尤为偏爱。春笋是竹子在春天新生而成的嫩芽,它被誉为春天里的“菜王”,有“蔬菜第一品”之称。苏轼每顿饭必有笋,他还笑言:“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又不瘦,餐餐笋煮肉。”吃春笋的同时,他还特别钟爱喝芡实粥,芡实是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种仁,《神农本草经》说其有“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功效。苏轼每日一碗,将其作为自己的养生佳品,他说:“粥既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苏轼一生坎坷,却始终微笑着面对生活,在汴州,还流传着他拼死吃河豚的故事。“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后来,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那里,他发明了流传至今的“东坡肉”,还写了一首叫做《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不料,朝廷里却有奸臣进谗说他成天吃肉享乐,于是,苏轼又被贬到荒凉的岭南惠州。在那儿,他又迷上了荔枝,还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不幸的是,苏轼的诗恰被皇上看到,皇上想,我贬你到惠州不是让你去吃荔枝的,既然惠州治不了你,呵呵,没关系,还有天涯海角,苏轼遭遇到人生中最恶毒的迫害――贬谪海南儋州。

现在的海南是令人魂牵梦萦的旅游胜地,然而千百年前的海南却是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地方,毒蛇猛兽遍地皆是,瘟疫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有些人宁愿被杀头也不愿被发配到那里活受罪。然而,苏轼却来了,他来海南时已经过了花甲之年,貌似必死无疑的绝境,却这并没有困住他。原因很简单,他是苏轼。海南的生存环境艰难,苏轼却摇身变成一位野外生存专家,有诗为证:“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他还欣欣然地喝着椰汁,然后将椰子壳戴到头上遮挡强烈的阳光,美其名曰“东坡帽”!

苏轼写的诗词 篇5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下面是苏轼写的诗词10篇,请参考!

1、《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2、《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3、《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4、《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5、《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7、《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8、《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9、《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写的诗词 篇6

为闻庐岳多真隐,故就高人断宿攀。

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诗斑。

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到後与君开北户,举头三十六青山。

2、《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3、《千秋岁》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4、《定**》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5、《菩萨蛮》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拭问清游首。

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6、《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7、《定**》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8、《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蝶恋花》

自古涟漪佳绝地。

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

倦客尘埃何处洗。

真君堂下寒泉水。

左海门前酤酒市。

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

倾盖相逢拼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10、《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11、《临江仙》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香风。

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12、《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3、《蝶恋花》

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灯光酒色摇金盏。

掺鼓渔阳挝未遍。

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

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14、《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5、送别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

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

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16、《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

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17、《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8、《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9、《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苏轼诗词英译的生态功能研究 篇7

关键词:苏轼,诗词英译,生态翻译学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 既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写照, 也是对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表露。因此, 在英语学习的世界探索中, 探索诗词翻译的地位和处境, 对中国古诗词的接受和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苏轼诗词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 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 对苏轼诗词英译的研究有助于传播我国优秀的古典诗歌及文化。近半个世纪以来, 翻译研究经历了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现在正在向生态学转向, 所以探索苏轼诗歌翻译的生态功能可以为古典诗歌英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途经, 在苏轼诗词译本中探索新的研究价值, 更有利于我国古典诗歌与文化的传播。

1苏轼诗词的英译概述

对苏轼诗词原作进行英译的译者主要有许渊冲、杨宪益、林语堂、王红公及伯顿·沃森。翻译活动受译者社会、文化、生平等影响, 选择一位中国译者与美国译者的译作进行生态功能探究, 更有对比性。本文将选用许渊冲及肯纳斯·雷克洛斯的苏轼诗词译本进行主要分析, 原因如下:一, 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六十余年, 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 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和理论, 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相比于其他国内译者, 更专注于古诗词英译, 更有代表性。杨宪益的苏轼诗词英译因伴有其英国夫人戴乃迭的合译, 不可或少的加有西方思维, 所以国内译本选择了许渊冲先生的译本。二, 伯顿·沃森的译本《东坡居士轼书》 (Tung-Po’:Selections from a Sung Dynasty Poet) 中, 从日译本《苏东坡诗选》中选择一些, 又另加了一些自己选的, 结集出版, 该译本按年代顺序选择了苏轼各个时期的诗、词、赋和书信等作品, 其中包含诗歌76篇, 赋2首, 书信节选1首, 词只有7首。而王红公英译的25首苏轼作品中, 多为诗词, 与选定的中国译者许渊冲的译作更匹配, 且在国内苏轼英译研究中, 研究伯顿·沃森译作的更多一些, 所以选择王红公的译作为本文另一研究文本。

2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是一个较新的具有可研究性的翻译理论体系, 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首次提出, 2009年全面展开。2004年,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教授在其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它借鉴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原则, 从“选择”和“适应”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和方法等方面作了新的阐释, 论证并构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新的翻译学理论。

生态翻译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 即翻译生态 (“译境”) 、文本生态 (“译本”) 及翻译群落生态 (“译者”) 。而探索译本中的生态功能, 就是从这“三生”中来探讨。而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方法, 可谓之“多维”转换, 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唯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胡庚申, 2003) 。

3苏轼诗词英译本中的生态功能探究

翻译生态是翻译主体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译者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起作用, 受其他翻译生态要素的制约。译文既要遵守译入语文化规范或社会政治权力的制约。译者在为了达到最佳适应, 可以优化选择, 使译文更加优质, 在苏轼诗词英译本中, 不同的译本也做了不一样的生态适应选择。

3.1生态翻译系统中的“多维”转化

“多维转化”是生态翻译学重要的生态翻译理念和翻译方法之一。“多维转换”在文本翻译过程中, 通常表现为在对全句、全段、全文总体考虑后, 改变单一的维度译文处置, 既不但只做语言转换, 还要关照文化内涵、交际意图、心理暗示、美学追求等多个维度。在许渊冲的译本中, 不难发现“多维转化”的应用。如苏轼的《蝶恋花春景》中上阕原文为: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段词写的是伤春:触目红花纷谢, 柳绵日少, 青杏初结, 普天芳草, 充满了繁花易逝之意。许渊冲教授的译文不仅语言工整、优美, 最大化地诠释呈现了原文描写的意象, 在景色重现上可以说完全对应了苏轼原文, 但若仔细分析译文, 就会发现, 许译本中增添了一个语气词“alas”。众所周知, 中文尤其是中国古文、古诗词, 都侧重言有尽而意无穷, 可以全篇不出现一个描写情感的字而流露出该有的情绪。就像我们在读“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时一样, 虽然这两句表面上看都是景色描写, 但读者都可以读到上一句中对柳绵日少的惋惜与凄凉与下一句中话锋一转的积极向上。若英文只按原文字面意思翻译, 则会少了更丰富的读者情感体验, 而译者加上一个在西方通常表示悲伤、遗憾的语气词“alas”, 又在下一句句首加入了转折连接词“but”, 使得译文也表现出了原文中情感上的转折与对比。运用生态翻译的术语来说, 就是译文不仅保持了原文中的“语言生态”, 并结合了西方语言更加明了直白的习惯, 使得译文较好地从“交际维”与“文化维”中更贴近“译语生态”。

3.2生态翻译中的“掏空”再现

人的大脑可以记忆很多信息, 而这些信息既可以助力于翻译, 有时也会阻碍翻译的完美效果。出于人类大脑的记忆功能, 译者大脑里也必然储存许多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交际策略、行为规范等等信息。一方面, 这些储存信息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原文和表达译文;然而另一方面, 从生态翻译的视角来看, 为了适应原语生态, 并为译文构建一个与原语生态相适应的译语生态, 译者有时需要“忘记”、“转移”或者“掏空”这些信息。 (胡庚申, 2013:272) 美国译者王红公的英译本中更能体现生态翻译学中的“掏空”再现。如苏轼的诗《赠刘景文》:

这首诗是苏轼赠与同处窘境的友人的诗, 全诗托物言志, 用秋景寄托自己的劝勉与支持, 意境高远。译者王红公在译作中, 最明显的是改掉了原诗的题目, 原诗《赠刘景文》这一题目取自苏轼赠这首诗于友人刘景文, 只是一个目的说明, 并不是全诗表现的主旨内容的凝练, 而在西方读者不了解原诗背景的情况下, 或者说为了让西方读者有更畅快的读者阅读体验, 译者在译作中“掏空”了原诗信息量不大的题目, 而自己加译了更贴切的题目“Autumn”, 这一改动是译者自主进行的适应性选择, 虽说这首诗是为了赠友人刘景文而作, 所咏的是确是初冬景物, 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文章, 如若不加改动, 西方读者可能会对题目中的人产生诸如谁是刘景文与刘景文有何关系的疑惑而失掉了鉴赏重心, 所以译者对题目的改动是符合生态翻译学中的“掏空”再现的。

本诗的前两句写景, 通过对“荷尽”、“菊残”的描绘, 呈现出秋末冬初萧瑟寂寥的景象, “已无”与“犹有”二词形成了鲜明对比, 突出了菊花在萧索中傲霜斗寒的形象。王红公的译文中不仅做到了景色描写对应再现, 而且“no more”、“nothing remains but”都非常精准的与原文的用词语气做到了对等。后两句议景, 说明冬天虽然万物寂寥, 但是也是累累硕果、成熟丰收, 这一点是其他季节无法比拟的, 作者更强调了秋末冬初的美好, 表达了积极向上的心态。而若单纯只看王英译的后两句“The beauty of the year is only a solemn memory.Soon it will be winter and oranges turn gold and the citrons green.”读者似乎看不到原文中传递并强调的“一年中最好的景色可是秋冬”这一概念, 字面上只是传述了“一年中最好的时刻仅仅是肃穆的记忆。不久就会迎来冬天, 橘子金黄, 橘子青绿。”在这里, 译文就没有构建一个较好地与原语生态相适应的译语生态。交流的文化生态环境, 不仅受制于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关系, 还取决于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态度以及在整个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选择与适应。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 在将异域作品带给目标语读者时, 这两个阶段缺一不可:首先, 他应该“掏空”自己大脑中原有的既定认知, 将自己最大限度地置于原作者的创作心理;其次, 选择一个相应的策略来处理对待译文本。同样再看许渊冲教授翻译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相比于王红公最后两句的英译, 许渊冲的英译版本与原文苏轼想传递的感情色彩更为接近, 他的“掏空”更贴近苏轼的行文。因为同是中国人, 在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捕捉上, 中国译者更为准确一些。

3.3生态翻译中的原生态“依归”

在生态翻译学中的原生态, 既可以是原语生态, 也可以是译语生态。基于此, 原生态“依归”, 既可以是指高度地依归于原语生态, 也可以是高度地依归于译语生态。 (胡庚申, 2013:283) 。这里以苏轼的《红梅》为例:

苏轼的这首咏梅诗, 是一首借物寓人、托物言志的佳作。诗的前半段, “怕”、“贪”、“恐”、“故作”, 等字, 将一枝红梅描摹的像人一样生动。在赏析译作时, 也应着重看译者是如何处理这些字的。前半段许渊冲的译文为:

许译本中, “怕”、“贪”、“恐”、“故作”分别进行了工整的对应翻译“shunning”、“enjoying”、“afraid”、“like”, 可以说译者是完全按照原文本的表达习惯与意境进行相适应的对照翻译, 并没有进行大幅度的改造。这就可以说明这首诗这部分在许译本中是属于依归于原语生态的, 译者多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 在译文中多靠拢原文的语言形式, 原文的句子结构, 原文的修辞需要, 原作者的思路或思想感情, 原文的文化背景等。

王红公的译本相比许译本对原文语言形式的改动更大一些, 更是加入了一些语言重组。如第一句“怕愁贪睡独开迟”, 许译本中“Enjoying sleep and shunning sadness, she blossoms late.”几乎就是按照原文形式逐字翻译, 而在王译本中, “Timid⁃ly, still half sleep, it has blossomed.”就翻译的灵活的多了, 更靠近英语思维与西方读者的表达习惯。在这里, 王红公的译本处理就更多的依归于译语生态, 多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 更好的照顾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使译文增加可读性。

4结论

综上所述, 在苏轼诗词的英译中, 中外两位译者因受不同的母语、文化、社会背景的因素, 在其译作中生态功能的体现不尽相同。在古诗词英译中, 要使得翻译生态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平衡与对等, 译者应灵活运用“多维转化”、“掏空再现”与“原生态依归”, 不仅要站在原文作者的一面去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与“境”, 还应关注整个翻译过程的生态系统平衡, 最大限度地让目标语读者获得和原文读者一样的阅读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Kenneth Rexroth.One Hundred Poems From the Chinese[M].New York:New Directions, 1971.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商务印书馆, 2013.

苏轼的诗词特点 篇8

关键词:苏轼诗词 语言研究

引言

苏轼是北宋时期享有盛名的一位词人、诗人,他的诗词以豪放恣意的形态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北宋大放光彩,令人称叹。风格随意畅快的诗人把对文学的喜爱述诸笔端,为古代古典诗词领域增添了数不胜数的诗词文学作品,在诗歌题材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苏轼生平并不顺利,他既得到过重用,他也受到多次的贬谪,下放到岭南等蛮荒之地。他曾站在繁华高处享受名和利,也曾在奔波途中受尽苦楚,浮浮沉沉。但纵使一生颠沛流离大起大落,他仍以鲜明的态度极快地适应环境,乘着诗词的翅膀发扬光大,以苦为乐。苏轼的诗文不仅将吟咏类体裁推向一个新的创作高峰,还将自己的心态寄托在诗词之中,同时这些诗词还暗含着北宋当时的文化内涵。

一、“诗言志”苏轼的诗文情怀

“诗言志”,苏轼的诗词文赋中无不透露出他的情志。苏轼做事一向不拘一格,他的一生颠沛流离,或自请出外留任或遭遇贬谪被流放,仕途之路曲折波澜。虽横遭贬黜,但苏轼善于发现蛮荒之地的美与可贵,用乐观的态度安慰关心自己的友人。如《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这首诗便是苏轼刚到黄州根据所见所闻而作。诗人初到此地,借诗自嘲老来仕途生涯的瞬间转折,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但诗人却在看到“长江绕郭”“好竹连山”,诗人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心态和积极往前看的姿态跃然纸上。或许仕途的失意正是苏轼在诗词、文画、书法等领域大有建树的潜在内力,苏轼饱受佛家精神的感染,豁达圆通的大义让深陷困境的他用一种大爱去宽容这个世界,善待自己。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

又如《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1094年,苏轼再次被污蔑“叽斥先朝”,被贬谪到岭南地区即如今的广州惠州。岭南地区闷热潮湿的气候并没有让他气馁不适,年事已高的他却放眼看世界,地方的特色引起苏轼的注意和喜爱,更是发出了“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愿望和感叹,不管苏轼是发自内心还是一时兴起所在。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胸襟,使苏轼能反客为主,以随缘自适的心态,主动融于当地社会,直面不能还乡的现实,超越个人的困境,无法回家便处处是家。

二、苏轼诗词中意象隐喻语言涵义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词大家,他所创作的诗词中,很多都是以“梅花”为意境进行创作的。本文中,将以《西江月·梅花》为例,详细分析词中所运用的隐喻手法。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流,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宋哲宗绍圣三年,苏轼被贬,到惠州以后看到了梅花,并以梅花为意境,创作了这首诗,也是为了表达对于侍妾王朝云的思念。在诗中,运用了隐喻的写作手法,将王朝云比作了梅花。为了帮助读者能够较好地理解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映射特点。

源域————————目标域

高情————————超凡脱俗的品性

素面唇红——————自然天成之美

瘴雾————————生活环境艰难

从源域意象和所映射到的目标域来看,这首词的隐喻手法是结构隐喻,作者苏轼对于梅花的颜色、质地、样貌等特点观察得仔仔细细,并紧紧把握岭南梅花的这些特点,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似性用于描述侍妾王朝云的形貌特点形态。

其中“玉骨”“冰肌”都展现出作者对雪地梅花的爱慕与赞美,并且联想到爱妾的风采,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爱妾的气质就像梅花一样淡雅清新。“仙风”则是画龙点睛之笔,将爱妾的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淋漓尽致。“瘴雾”在古代诗词当中往往是传染疟疾和瘟疫的病源,在这首词当中,作者将其指代当时所处的恶劣环境,更深层的意思是指代当时复杂的黑暗官场。而作者利用梅花在瘴雾中坚强生存,不具环境的恶劣与艰苦,特别指代了爱妾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跟随自己,不离不弃。也表达出自己对于政治的坚持,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政治追求。在下篇的第一句当中写到:“素面常嫌粉惋”,撰写出了嶺南梅洁白素雅,不用其他食物来修饰的特性。“洗妆不褪唇红”,指出了即便梅花已经枯萎了,叶子仍然会骄傲地挺直,并且被红色渲染。这两句所表达的实际上侍妾王朝云的天生丽质,她即使是不施粉黛,也是独有一番姿态,好像是那冬天独自盛开的寒梅,风姿出众,飘逸出尘。王朝云的外貌是美丽的,不过在苏轼遭遇危难之时,她并没有抛弃年迈的苏轼,而是跋山涉水、不远万里追随着诗人去到那苦寒之地,这种高贵、高洁的品质才是最为值得称赞的。面对着这种美景的苏轼却感慨:“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梅花在冰天雪地之中盛开,待到春暖之时,万物复苏,梨花盛开,但是梅花和梨花却不会再同梦了,这句话使用的隐喻手法实际上表达了朝云的逝去,独自留下诗人自己感叹思念。这两句中没有出现“梅”字,但是处处透露着梅意;也没有出现“女”字,但是却处处有朝云的身影。通过这首词,我们发现,作者苏轼对于隐喻手法运用的熟练和巧妙,不仅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同时更加表达了作者对于如梅花一般逝去的朝云的深切思念和哀悼。苏轼不仅写过梅花,还写过杨花:《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在当时的年代,人们将杨花看作是轻浮之物,但是苏轼的这首词却没有受此束缚,而是将杨花比作了饱含深深思念之情的妇女,词的内容是这样的:“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苏轼构思巧妙,下笔有神,详细描写出了杨花飘落无着落的形态和孤寂无依的状态,在惜花怜花中将杨花隐喻成一位思妇形象,抒发了她幽怨缠绵的凄苦情思。

综上所述,隐喻可以是一种修辞手法,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隐喻,可以更好地认知世界。在创作中运用隐喻,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诗人想象出来的世界,可以更好地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活动方式和意识形态。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苏轼的诗词,对于苏轼的人格魅力和诗词造诣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苏轼诗词语言折射的诗人理想

毫无疑问,苏轼的诗词造诣是极高的,受到后人的万分敬仰,他的一生之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表达“思乡、归隐”的诗词数量也是相当多的。如“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通过对苏轼的诗词分析,解析丰富的思乡之情,可以看得出苏轼对于生活的释然。与古代的诗词比较而言,苏轼具有一个较为成熟的自然观,是后世的楷模。结合诗词可以看出,苏轼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由于多样的创作风格,每一次的意境选择都是不同的,利用对自然风景的细致描写,使得读者在感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过程中,还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利用对自然情境的刻画,寄托了苏轼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诗词当中特别提到了乡书,表达出作者无尽的思念。苏轼总是能够将大自然的万千事物融入到诗词当中。必须感叹与接受苏轼对隐喻手法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比如说苏轼在欣赏西湖之美的过程中,他想到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风景。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美景,不断净化心灵,领悟人生真谛。例如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以看出,苏轼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自然景色当中,通过自然百态理解人生冷暖。

面对江山如此美景,感情细腻,生性好游山水的苏轼投身其中,游历天下并写下千古名篇,而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或许仕途的失意正是苏轼在诗词、文画、书法等领域大有建树的潜在内力,苏轼饱受佛家精神的感染,豁达圆通的大义让深陷困境的他用一种大爱去宽容这个世界,善待自己。苏轼慰藉自己,愉悦自身。诗人用体贴生活的姿态观察着菜园里的春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热爱生活观察入微的入世者的心态,折射出苏东坡取材于民、与民同在同乐的酸甜苦辣。“此时的东坡完全是一位平民诗人,一位田园诗人”“独乐之不如众乐乐”,苏轼善于与民同乐,解民之忧。且不说他在杭州、惠州西湖建苏堤,便利于民;不说他在海南儋州劝农兴学促进文化发展,使之“书声琅琅,弦歌四起”。透过苏轼的诗词文赋,我们看到了他仕途颠簸流离的一生中安于天命的泰然和乐观。他把仕途的失意化为对事物的喜爱,将复杂的情感通过付诸笔端化为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文赋,将他对生活的积极豁达的心态流传至今,教予人们以乐达以坦然。语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诗文词选译[M].曾枣庄注.巴蜀书社,1991.

[2]陈洪娟.谈《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婉约风格[J].语文建设,2013(35).

[3]康保苓,徐规.苏轼饮食文化述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4]洪敏,唐承贤.苏轼诗词中自然意象的隐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5]苏轼.《苏轼诗集·食荔枝二首》卷四一[M].王文诰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6]张跣.以理性节制情感——苏轼处理情感与哲思的模式[J].语文建设,2014(25).

[7]韋卫妮.论苏轼诗词中的思乡、归隐意蕴[J].广西教育学院,2005(1).

上一篇:拔牙日记300字下一篇: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