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

2024-09-18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通用11篇)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 篇1

摘要

进入21世纪,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一系列的微事物随之涌现出来,如微博、微新闻、微电影等。而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顺应了社会对知识的快速需求,也是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话题。目前,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已将微课带入到教学之中,但是存在教学效果不显着、应用频率低下等现象。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学习特征与微课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设计方案‘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方式性进行了探索。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微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又对微课的特征和类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论证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的可行性;继而以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地调查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问题及原因分析;然后,对小学语文学习的特征和微课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迪克-凯瑞(W. Dick&L. Carey)教学设计模式,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确立了语文微课设计的维度,提出了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设计方案,并以银川市兴庆区二十一小四年级四班的学生为被试,实施了某一单元的教学案例,通过分析数据结果,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一些建议及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微课简介

第二节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第二节小学语文教师对微课的了解和开展情况

第三节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小学语文学习特点

第二节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 篇2

应对微时代的来临,“微教学”和“微学习”顺应而生,两者的共同点是“微”,即微型化、细碎化。不同点是分别侧重于“教”和“学”。“微教”与“微学”均符合学生学习、接受习惯,即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和学。由于教学、学习时间较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内容独立精致,因此学习效果好。“微学习”和“微教学”迅速有效的发展,必须依托最小学习、教学单位———“微课”。“微课”的出现不仅是空间、时间上的不受限,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可以用于正式教学,亦可辅助教学。新型的学习资源不仅帮助教师避免重复劳动,而且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微课”也为后续“微课程”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近几年的扩招,高等职业院校录取分较低,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加之各个地区的教学水平有所差异,因此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内的学生基础水平差距大且理解能力相距甚远,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Photoshop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总体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演示法。学生的自我实践创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依照教师操作步骤、依据课本照猫画虎的过程,学生不用去思考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为什么去做,只需要记住老师的操作步骤就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的学习状态表现为:

不思考,不创造,主观能动性无法被调动。

学生感觉学习过程犹如吃剩饭,乏味无趣,操作技能得不到实质性提高,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结束后,最好的教学效果也仅是能够完成课本知识,而当学生脱离教师和书本后,根本无法完成实际图形图像处理。

教学课时明显不足,教师只能顾全大局,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严重挫伤基础较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微课”的概念

作为一线教师,站在实践性角度,将微课应用于教学中,对它进行如下定义:微课是指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录制的5—15分钟内的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核心内容,同时可根据科目、内容附加相关学习任务清单、微练习、微反思、微测验、微评价等教学资源,依托手机、平板、电脑与互联网而生的一种新型的、可移动的、可嵌入到各种学习方式中的学习资源包。该学习资源包可用于正式教学中引入新课、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后评价的全部环节或部分环节,对翻转课堂教学有积极作用,也可用于非正式教学,满足现代人随时学、处处学、时时学的需求。该学习资源包的应用不受学习方式的限制,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案例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片段化学习等)。它是半结构化的,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随着教学需求、资源应用、学生反馈的变化而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三、微课教学设计

高职Photoshop课程采用“微课支持、任务驱动下的模块化学习”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七步:第一步,利用微课辅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第二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第三步,预设问题,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结;第四步,课堂教学中采用微课视频的教学模式,同时配合任务驱动,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第五步,学生分组交流协作,完成作品的自评、互评,同时配以教师点评,通过“评中学”进一步促进知识构建的完成;第六步,教学小结,知识完善;第七步,布置课后作业,任务延伸。以“色彩与色调的调整———黑白照片彩色化”为例,绘制教学流程图如下。

1. 微课预习

微课支持下的教学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师首先将复杂的模块内容细化为若干子任务,接下来根据教学学时、学生情况,将部分需前期掌握的子任务“微课化”,形成“预习任务”。预习任务的“微课化”是指将预习知识点录制成短小经典的教学视频,并配以相关练习形成学习资源包。该学习资源包被分享于QQ空间,学生在课前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借助微课进行预习,且通过完成练习任务检查预习效果,同时可利用QQ平台进行师生互动,答疑解惑,为正式教学做好铺垫。课前预习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好奇心,学生可能会自问:“我学会这些简单的知识点,能完成什么大任务呢?”因此学生可能会期待正式教学。

(2)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传统教学学生仅依靠书本文字知识进行预习,对于操作性课程并不直观,预习形同虚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大小知识点、命令都需要教师花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再次演示、讲解。通过微课预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传统预习方式的弊端。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好奇”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大有好处,因此教师可在预习基础之上,以设问、操作或争论的方式来创设情境,正式提出需要解决的“课堂任务”,完成从预习内容到课堂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3. 预设问题,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结

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必须是对预习知识点的总结及提升应用。学生通过对课堂任务的分析,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而这些问题恰好是教师在设计新课时预先设定的,用于引导学生在整理归纳预习知识点的同时,认识新问题,理解新知识与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异。

4. 微课教学

通过前期的预习,正式课堂中的教学已由所有知识点的学习转化为部分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从单一知识点的学习转换为以综合应用、总结提升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学习,从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自主动手完成练习任务的过程。

(1)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任务”的提出,其中蕴含了重点知识的学习。借助已具备的预习知识,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如何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或者为了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提出新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依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思路进行简短的说明,并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思维导图”对前期预习知识及当下遇见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重点任务的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微课,疑难问题得以解决,思路清晰,能够很容易地模仿微课操作步骤,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2)课堂练习。

因为有前期预习的铺垫,课堂教学时间较充分。当学生掌握新知识点后,可以继续自主完成课堂练习任务,对预习及课堂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加深。

由此可见,正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由原来滔滔不绝的讲解员转变为真正的答疑解惑者,组织、引导、协调者,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微课完成正式课堂教学优点如下:

1)教师由浅层次的讲解转变为答疑解惑、个别辅导教学。

2)微课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实现了分层次教学。对于学习程度较低的同学,可以反复、多次观看微课进行学习。

3)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模仿操作,“课堂练习任务”的提出,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创造发挥的学习时间。

4)无论学生在模仿操作“课堂学习任务”或自主完成“课堂练习任务”时,都是对前期学习效果的检验。若不满意,可再次利用微课补充学习。这个特点是传统教学所无法媲美的。

5)课堂教学时间充分,教师的精力完全集中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分组合作学习。

5. 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1)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是模拟、模仿的过程,故不做过多评价。

(2)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任务完成后,作品评价是应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三合一的评价方式。

1)教师为学生提供评价量规表。

2)学生按照5—6人分组,在小组内每个学生就自己作品的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其次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推荐组内优秀作品。

3)教师引导、协调各组代表就优秀作品的创作思路进行汇报,同时教师应当注意收集需要有较大改进或有问题的作品。

4)小组代表汇报结束后,教师应就优秀作品及需要改进的作品进行整体点评,让学生了解作品好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如何修改?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及教师点评三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加以巩固与提升。

6. 教学小结,完善知识

通过本课中具体任务的解决,完善“思维导图”相关知识命令,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7. 布置课后作业,任务延伸

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等于学习的结束。对于学生来说,求知欲的强弱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当。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学任务的设计也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不能让学生吃得太饱,也不能让学生饿着。教学过程结束前对教学任务进行拓展和细化,对完成得好的学生提出拓展的意见,对完成任务有难度的学生给出细化要求。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点,进一步强化学习目标。

四、微课实践应用小结

微课在高职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目的是:

(1)提升教学效率。借助微课教学能够基本完成教学计划,使得教学完整、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课时紧张这一难题。

(2)优化了教学效果。运用微课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微课应用于教学后学生能够熟练借助微课进行Photoshop课程的学习,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图像问题,同时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形成了科学严谨、认真做事的学习态度。因此,微课用于高职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是可行的、适合的。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3):17—21.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 篇3

【关键词】微课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制作 应用 作用

微课是什么?它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有何独到之处?制作微课如何选取内容?微课制作好了,应在什么时候用?微课的应用给信息课堂带来了什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微课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思考。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二、微课的制作

(一)微课制作的误区

在微课的制作上,目前存在着两大误区。首先是重技术轻内容。微课常以视频形式存在,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较之常见的PPT更加复杂和多元。因此,教师在认知定位上,会将微课定位为所谓的“高大上”。这样的定位导致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重技术轻知识。在微课开发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微课内容的设计,而将重心放在片头和片尾的特效动画和音乐选择上。另外,为了凸显微课的复杂性和其“高大上”的定位,很多教师选择在视频的讲解或演示部分添加背景音乐,浓重的背景音乐常常会掩盖教师讲解的声音,这样的微课看似华丽,但实用性很差。其实,好的微课,不在于形式的华丽,而在于是否能让学习者快速学会微课所传授的内容。

其次,不管有无必要,都将教学内容做成微课,这显然是太草率了。如果不加选择并且毫无创意地将授课内容全部录制成视频,由于制作成的微课时间较长,文件会比较大,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学生一般是没有兴趣观看长时间且毫无故事情节的视频的,这样反而会浪费他们的课堂时间。

(二)微课制作应注意的要点

1.聚焦重点:微课的特点在于“精”,制作成微课的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也就是说,要有取舍地选择重难点进行录制。

2.简明扼要:微课的特点还在于“小”,一节微课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时间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黄金时段。

3.技术适度:恰当运用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者多种技术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流畅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录制微课时要注意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环境要安静,恰当使用背景音乐,注意音量,要给学生提示性信息,如用颜色线标识或用符号图形标注,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等。

三、微课的应用

一节课中什么时候使用微课?微课因其时间短,它需要嵌入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适时地使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结构。比如实践性知识新授课的一般结构为:创设情境一引入新课一新授知识(交流讨论、制定规划、探究实践、交流评价、优化改进)一总结提炼一巩固拓展(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反馈评价)。在这样的课型中,在新授知识环节中的探究实践节点,教师适时地提供微课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教师会自觉地摈弃满堂灌输,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关注学生的学习,也有时间进行个别指导。在巩固拓展环节中的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节点,部分学生难免会忘记前面所讲解的操作,如果都求助于教师,会造成教师重复劳动,并且也是不现实的,而先前的微课可以供其重复观看,避免了后期因为遗忘而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另外,一些拓展提升的知识点也是非常适合以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下”,有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教师如何合理地开展分层教学,微课可以为其分忧。

再比如实践性知识复习课型的一般结构为:导人新课→组织引导→答疑巩固→启发延伸→反馈总结。其中,在组织引导环节,教师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实践,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调用以往学过的相关技能,而教师分身乏术,学生更是等得着急,此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会因为无法顺利完成任务而丧失信心。于是教师以往用于新授课的微课此时可以解放教师重复劳动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不必每个点都请教教师,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停下来反复学习,琢磨参详,直到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个作业作品。

四、微课的作用

(一)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从三年级起一般每周一节,由于平行班很多,面对重复性教学,教师积极性会受到很大影响。有了微课,不仅可以让教师“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讲解示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重复劳动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和思考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而这些动态的东西恰恰可以成为教师保持课堂活力的源泉。

新课标给教师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融入了微课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微课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一过程让教师自觉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帮助者。这一新角色相比传统角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他们不再是只管教,而是需要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关注有潜能的学生,从而动态地调整教学策略,协助学生学习。教师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中实践到研究再到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般先由教师讲解示范操作,然后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来掌握技能。但是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教师在讲解示范的时候,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的识记是很肤浅的,到了真正动手的时候,有时会因为其中一个步骤想不起来而导致无法顺利进行;加上如果这样的学生不主动寻求帮助或者教师根本没时间去帮助的话,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学不到技能,这样,学生对于本门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而且,操作类的课程具有连贯性,少了这节课的操作,往后学习难度加大,学生就更不会操作了,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微课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在本节课观看微课,也可以在后期的学习中查找回顾学习,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

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最不喜欢老师长时间控制他们的电脑,都喜欢自己控制主动权。课堂上,微课的融入,让学生的学习实现了自主选择。在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对于已掌握的、可不再观看的微课直接跳过,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进入下一环节学习;而有的学生对感到困难的内容则可反复播看,还可以向教师、同学寻求帮助。这样就把课堂真正意义上还给了学生。

(三)提升师生自学能力,共同建设资源库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得新知识的基本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除了制作教材上涉及软件的微课,还可提供一些其他软件或者生活中实际经验的微课供学生兴趣拓展使用,比如家里无线路由器的设置问题、个人电脑的备份和还原、如何录制微课等,这些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要有学习的意识。随着屏幕录制技术的简单化、普及化,学生也能成为微课资源的建设者,他们利用微课轻松掌握各个知识点之后,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会产生积极制作并分享不同操作演示步骤的微课的想法,最终和教师一起促成微课学习资源库的丰富和优化。

小学语文微课设计的对策) 篇4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使得教学活动得以成功跨进“微时代”的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微课的发展,目前,备受人们关注的具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提高学习效率等优势的微课不仅掀起了教育观念的变革热潮,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还使教育信息化提前,并引发人们对未来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探讨。【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设计对策

微课不仅是新课改必备的教育资源之一,而且还是近年来逐渐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概念,其以视频作为主要载体,通过“三通两平台”,将课堂讲授、练习、教学反馈指导及学习效果评价等教学活动全过程记录下来的新型教学方式,既打破了精品课程单一讲授与缺乏互动的传统教学格局,又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并发展。[1]

一、小学语文微课优势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小学语文中微课的优势主要为:(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有效调整学习节奏,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使其能够全面掌握各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2)在微课教学活动中,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而且还能增进情感交流,从而有效改善其人际关系等。(3)有利于学生得以迅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开启学习之旅,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4)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学科中的重点或难点知识进行针对性讲授,最终达到缩短单位学习实践的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5)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包括写作教学环节、朗读教学环节及阅读教学环节等,进行针对性教学。

二、小学语文微课设计的原则

(一)微原则

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微”,即:(1)资源容量较小。据统计,一般的微课容量均在50兆以内,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量的剧增,使得人们更钟情并青睐于通过电子产品来检索、下载并保存所需的学习资源,以达到随时随地可进行学习的目的。(2)课时相对较短。即:5至10分钟为一个课时,不仅与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长范围相近,而且还能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或零碎时间进行学习。(3)选题范围较小。微课选题往往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个重点、难点或者某一个极其重要的细微内容。

(二)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微课教学,其主体均为学生,而学生最终掌握的知识也是评价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正因为如此,在对微课进行设计时,首先,应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明确微课主题与内容;其次,分析并结合学生现阶段内的学习状况,采取恰当的微课表现形式与讲授方式;最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三)资源完整原则

人对文字的记忆远远不及对图片、图形的记忆,且微课除了可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外,还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共享,因此,微课不应仅仅局限于文字讲解或视频讲授,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丧失学习兴趣,而是应根据微课内容需求和学生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适当使用一些图片与图形,必要且条件允许时,还可增设一定的微教案、练习及点评等配套资源,以最大限度提高微课的生动性,并满足学生们对学习提出的个性化需求。[2]

三、小学语文微课设计的对策

(一)科学选题并明确主题

科学选题是微课成功的基础,而明确主题则是微课设计的前提,加上明确的主题有助于精确检索,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前,须慎重且科学的选题,必要时,还应强化主题。通常情况下,均建议教师从学生不理解或者极难理解和掌握的细微知识点入手,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微课设计。例如:在《掌声》一课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到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及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教师不妨把主题定为“掌声,对英子做了什么?”既吸引学生注意,又明确主题。

(二)微课内容要务实,形象生动

因为微课时长通常仅为5至10分钟,加上受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注意力集中度不够等方面的影响,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就必须将内容化繁为简.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加以表达的同时,还应通过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对话及视频等方式对微课内容加以解析,以变抽象为具体。[3]例如:仍以《掌声》一课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录音、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场合下的掌声,并指引其跟着录音或视频鼓掌,或者通过播放视频朗读的方式,将课本情景再现,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微课要体现出一对一的教学效果

据相关调查与统计结果显示,13%的学生认为,倘若微课在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方面均和传统课堂大体一致,那么其对微课的兴趣将消失殆尽,因此,进行微课设计时,尤其是在答题指导环节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对一”的专属感与自豪感,从而使其全身心的投入至学习活动中。例如:对重点或难点知识进行讲解时,应有效控制“同学们”、“你们”及“大家”等代词的使用次数,甚至规避使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俺层设计针对性的微问题,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理解性的问题,对一些学习能力差、语文水平低的而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以《掌声》一课为例,对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计“课文里的掌声对主人公小君来说意味着什么?”的微问题,而对基础差的则可以设计“简单叙述课文中心思想”的微问题。同时,为了指导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将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整理成微视频动画,通过微视频动画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

(四)微课主题切入要新颖且迅速

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微课课时显得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新颖且迅速的切入主题成了微课成功的关键。就目前而言,较为常用的微课主题切入方式主要有:(1)开门见山,直接切入;(2)承上启下,即:承先前所学知识,引出即将要学习的内容;(3)问题切入,即:巧设问题,引学生注意,并自觉投入学习状态中。例如:在学习《掌声》这一课,教师可以在开展微课教学前,表扬表现良好的学生,并带动全班学生给予掌声鼓励,从而引出微课主题《掌声》,或者在给予掌声鼓励后,向学生提问“大家平时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听见掌声呀?听到别人给予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以此引出微课主题《掌声》。

(五)微课的授课流程要清晰

微课的授课流程要清晰,指的是在对微课内容进行讲授时,应有且仅有一条线索,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或难点知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解析,并借助问题导向与任务激励等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其兴趣,进而引导其积极、主动的投入至学习活动中,实现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的重任。例如:在《掌声》一课中,授课流程大抵应为:导入课题——学习生词——通读课文——教师讲解——学生谈体会——总结——练习巩固,只有层层递进,才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知识点。

(六)微课总结要到位且深刻

虽然微课课时极为有限,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就可以省略总结,因为总结不仅可以协助学生归纳、概括、梳理及复习所学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并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总结在力求到位且深刻的基础上,宜短而精,不宜冗长与繁琐。例如:对《掌声》微课进行总结时,可以采用微视频再现课文重点内容的方式,带领学生重点复习“忧郁”“文静”及“残疾”等词汇,同时,重点用微视频展示掌声所起到的鼓励与认可等作用,并建议或引导学生以掌声来结束课堂学习。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教学时间较短、内容较少、资源量小及主题突出等是微课的主要特点,且其服务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应在切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慎重选题,精心设计,使微课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并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奠定坚实基础。【参考文献】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 篇5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它以短小精炼、生动直观、精准到位等特点突破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给“枯燥”的课堂带来生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对于“微课”,我认为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方法,教师要先了解什么是微课,并明白“微课”在教学过程中担任的角色,而学会“微课”的制作,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

一、解读微课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与传统的教学网络资源相比,“微课”资源的特点是“短、小、精”。“微课”时长一般为10~15分钟,非常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的特点。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时空限制,创设了更为客观的教学情境,通过课内微小视频的播放,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中的重难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微课的教学特征

1、教学时间短

基于学习认知,视觉驻留规律和听觉记忆等特征,一般微课时长都控制在10~15分钟,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为视觉、听觉疲劳而降低学习效率,也可以避免知识讲解过于冗长,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2、教学内容少

而精由于上述“教师时间短”这个特点,使得微课程不能像传统的教学视频那样以章节为单位进行授课,而要以单个知识点、一道习题或者某个学习环节为单位进行讲解。由于时间短、内容少的特点,所以制作者必须保证教学信息的精致、紧凑,不能言之无物,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微课教学载体资源容量小

微课教学视频一般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根据微视频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而精的特点,视频大小基本可控制在几兆到几十兆之间。按照现在的网络传输速率,基本可以实现在线流畅播放。这样既可确保学生能够选择在线看或下载卫视哦以及相应的教案课件和教师的点评信息,实现移动远程听课和个性化、碎片化学习;也适用于教师来进行课例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三、小学语文教学与微课的几点巧妙结合

运营微课,课前自主预习,进行热身,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教学中会有这样的镜头:上课时学生中规中矩的在听,教师头头是道的在讲,可是到了下一课时,情况会令你大失所望,有不少学生不能解决上节课已学过的知识。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虽然课上得很流畅,但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听,看,缺乏学习兴趣,缺乏主动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运用微课,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课前根据所需的知识点设计好微课,可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等情境导入微课,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为课堂做好准备。

1、巧用微课,师生互动突破教材重难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难点不好中午。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引导他们进行教学,形象、直观,减轻难度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向目标方向思考,达到将知识笑话的目的,真正让微课教学变得“活”起来。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教学有效突破呢,可以巧用微课,分解教材重难点,步步实现学习目标。

2、利用微课,做好举一反三,进行教学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完一篇课文,学生往往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拓展延伸,这样可以促使微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微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课外拓展的内容一目了然,而且觉得兴趣盎然,使学习变得简单。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篇6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

一、巧选题,题小而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根据选题小而精的特点,结合现在不管是入学之初还是中段或高段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情况,笔者把微课题目定为《握笔姿势》。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把握笔姿势细化,旨在让这个细化的握笔姿势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智选材,字简而明

微课的.成败除了要选好题外,精心的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微课教学不能以大篇幅发挥,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教学。而语文微课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录制,由于幻灯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的话,就会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那观看者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此外,幻灯片的张数也不宜多,因此,在选材时,要善于提取、取舍相关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幻灯片上,让人一目了然。在制作《握笔姿势》的微课时,笔者主要围绕“握笔”为中心,抓住学生的握笔姿势选择所需的材料:握笔步骤的图片、正确的握笔姿势图片和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握笔姿势图片。然后用十张幻灯片来讲解,让学生跟着视频操作,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学生领会和实践握笔姿势要领。幻灯片点到哪里,学生就操作到哪里。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操作性的实践,学生听课的时候便可集中精神。成功的微课可以使学生领会知识点的要领,进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三、活设计,设计巧妙

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一半。受微课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点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因而,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要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重难点的设计也要简单清晰。让学生能够通过5到15分钟的微课学习进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点。如本文例,《握笔姿势》设计如下:

课程重点为: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课程的难点为: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对错误握笔姿势的判断进一步加深正确握笔姿势的印象。

本文所举案例是针对小学各年段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加入了操作性知识,学习的形式上避免了传授的单一性,呈现出动手的实操性,因而在整个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从讲解到实际操作上把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要科学快捷。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微课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四、 精录制,视频清晰

视频的录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录制视频录制的过程中要画面清晰、声音动听。在学校的微课制作培训课时,听了微课获奖老师的经验分享。很多老师为了能够录得满意的视频,他们选择了在凌凌晨时分录制。录制过程中一旦出现口误就得重新录制,所以最艰难的还是微课的录制。

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微课制作室,要录得高质量的视频需要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笔者在录制《握笔姿势》微课时也是选择了晚上十二点以后,紧锁门窗。在录制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语速、语调,声音的质量也会影响观看微课的心情。整个微课的录制时间只有五分多钟,但是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反复录制和修改。录制好以后,还要把多余的部分请技术人员裁剪。经过剪切合并的微课没有多余的东西,观看起来清晰流畅。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 篇7

关键词:微课,数控加工技术,教学

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和产业联合起来,那么“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是什么?微课应该算是其中的一个产物。

一、什么是微课

什么是微课,网上对微课的定义较多,其中以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较为主流。在胡铁生看来,“微课”是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视频一般为5分钟,建议不超过10分钟。

可是一旦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微课就不再是课,更多的是一种资源,因此也有人认为:微课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它可以用于混合学习、翻转学习、碎片式学习、移动学习等多种类型,主要依靠短时间的教学视频,针对学科中的某一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出一种集知识性、情景化、可视化为一体的数字化资源包。

因此微课是什么,在课堂,上它是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教学视频。在课外,它是针对学科中的某一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出的一种集知识性、情景化、可视化为一体的数字化资源包。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课堂教学依然是现阶段的主要教学模式。一节课45分钟,学生不一定能掌握所有的知识。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两个办法,一个是把整节课进行录像也就是课堂实录,一个就是微课。“课堂实录”其大而全,学生很难一下子定位到自己欠缺的那部分内容,也没有这个耐性来从头学习一遍。而微课可以把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制作成合理的片段,短小而精悍。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进行观看学习。在制作微课时,对知识点的讲解不能太笼统、太啰嗦,要围绕一条主线用简练的语言,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用最短的时间说清楚问题。

如,在讲授数控机床操作的内容时,在课堂上无法只通过语言文字来说清楚操作的过程与技巧,这时候就可以借助视频进行教学,将机床操作拍摄成视频录像,在视频相应的部分添加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说明,这样学生在观看视频学习时,就可以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微课直观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三、微课为课改提供重要支撑

这些年流行的“翻转课堂”为破解“填鸭式”教学指明了方向。“翻转课堂”转化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为中心,老师满堂灌学生忙于听和记,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从旁点拨指导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就要给他们准备充分的用于学习的资源和条件,这些资源要能激发和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这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堂上老师变得轻松了,可是课后老师就要准备充分的、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学习资料,非常辛苦。微课便是这些学习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微课整合教学素材、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成为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发布给学生在课余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进行激烈讨论,共同分享学习心得或积累疑难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微课为这种课堂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四、在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技术

随着微课热的兴起,微课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学过程。以数控加工专业为例,讲述一下在数控加工技术实训课程中运用微课的好处。数控加工技术的知识点较多且比较凌乱,如果单纯让学生通过书本进行学习难度很大,需要教师指导。但是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尤其在实训课中需要1~2两位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学生人数多,机器数量少,配比不协调,教师讲解操作流程时,很难顾及所有学生,导致学生操作技能上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理想。尽管教师也进行了教学调整,实施分组教学,对每个小组分别进行讲解,这样做虽然有些效果但是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最主要的是影响授课效率与课程进度。但是如果借助于微课,将操作流程制作成微课视频,学生可以随时进行观看,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只看一次就学会了,基础差点的学生可以通过多次观看来掌握操作技能,不但解决了教师少不能顾及所有学生的问题,也实现了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五、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应用微课的注意事项

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应用微课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个微课只讲解一个操作流程或知识点,力求用5~10分钟的时间,用简单的语言进行阐述。(2)针对操作流程制作微课时,操作步骤要讲解详细,不能轻易跳过。(3)微课程中恰当设置提问,涉及基本问题、重点问题、难度问题,层层推进,多样化提问引导学生多思考。(4)每个微课结束后要有简明的总结,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串联成一个整体。

总之,微课以它的直观性、借助网络的传播性可以很好地服务于数控专业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并充分发挥其优势,恰如其分地应用于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巫雪琴.校本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7).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 篇8

在“微时代”背景下,微课应运而生,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核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影响着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微课凭借其自身的特点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通常会出现学生精力不集中,开小差等现象,影响听课成效,故此,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内容有针对性、观看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故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具体应用,旨在提高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水平。

一、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

(一)微课设计原则

主要包括内容短小精悍,时间短,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入主题,授课形式丰富多样等原则,微课的时间一般在5—10分钟,选取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内容作为微课制作的课题,并能以各种方式进行微课视频的播放,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移动客户端、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进行学习。通常微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的特点能够瞬间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二)微课设计

在遵循微课制作原则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将预计传授知识点的课题按照难易度进行分解,并控制知识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根据内容设计微课的导人形式,如,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成品展示、设置悬念等方式开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根据授课具体内容设计讲课的方式,如,讲授、演示、多媒体视频等。

(三)微课制作

微课的制作方式多种多样,这要根据授课的内容和形式来决定,如果教师采用口授的方式,则可以通过录像机记录讲课内容,然后通过制作软件实现后期的处理,并根据内容的需要插入图片和动画。如果是演示教学或者播放幻灯片,可以采用录屏软件,将教师演示内容记录下來,之后通过麦克风记录教师解说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手写板或者画图工具对教学内容做出补充说明。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新授课中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新授课中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生亲自实践操作才能掌握,仅凭教师的讲授无法让学生准确理解,而且效率也不高,采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观看视频中的具体操作步骤、技能掌握专业技术,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教材内容知识,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题。例如,教师的在教授《使用画图工具绘画》中“为图形填色”这部分内容时,其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画图工具,并能运用直线或者曲线绘画需要的图形,并进行填色。这一系列的操作步骤被教师浓缩到5分钟的微课视频中,以展示成品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主动地按照微课中的讲解步骤和视频展示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掌握颜色填充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首选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之后播放微课视频,学生对微课视频观看完之后进行课后练习的演练,并通过自由发言的方式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便于教师答疑解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课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的技能。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操作的水平,通过组织学生计算机实际演练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而微课的使用恰恰能展示实际操作的步骤和流程,增强学生学习操作技能的准确性。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操作《添加文字、艺术字》内容时,其中设计文字的添加和艺术字的制作两部分内容,文字的添加一般学生都容易掌握,而在艺术字制作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借此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的方式来展示艺术字制作的流程、细节以及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减少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环节教师采用停止的操作,让学生跟着视频一步一步地操作,有助于每一位学生都能快速掌握操作技能。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微课视频切入性地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中,并选择了合适的时间进行微课视频的播放,抓住学生学习中的困扰点,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三)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课中的应用

复习课是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总结,而且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能够设计好一堂优质的复习课对于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主要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范围以及学习的目标,并将复习的知识形成网络知识构架展示给学生,从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例如,在复习《学画规则图形》这部分内容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复习本节中主要的知识点,并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将一幅由知识点构建的网络图呈现在学习的眼前,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查漏补缺,有利于学生利用微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复学习,最终实现巩固教学成效的目的。

三、结语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 篇9

摘要: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微时代”的到来让“微课”引入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如何理解微课、设计微课、制作微课成为实现微课堂高效率的必经环节。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微课;设计;制作

“微”这个词语不知道何时已经变的家喻户晓,“微信”“微博”“微电影”,似乎一夜之间我们都进入了“微时代”,教育的“微时代”也已经到来了。微课堂的概念被提出了。小学信息技术相对于学生比较陌生,但现实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课时少,教师任务重,教师都希望通过有效的方法解决教与学的矛盾,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微课堂以其灵活性强,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特点,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更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为此,我们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一些问题同大家分享。

一、微课的理解

微课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教学过程的浓缩,以视频为主要展示形式的学习形式,也有人说微课仅仅是一种资源,有微教案、微课件、微课练习,等等。无论哪一种说法,微课是教师围绕教学过程或者某个环节开展的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以精练、短小为其显著特点。这里的“微”即是简洁、快速、浓缩和优质高效,与新课程提倡的高效课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既能减轻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形式。

二、微课的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是让学生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会提出信息、分辨信息、利用信息等的信息处理能力或者思维。小学信息技术的特点与微课有不少地方相通,都与网络相关,各种资源信息的整合。“微课堂”不是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展现录,而是针对课堂内容的提炼、补充、延伸和升华,它重在解疑释惑,取长补短。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开展微课设计,要注意时间、精练、效率。

1.优化内容,突出重点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时长较短,所以内容上不可能想整节课一样全部呈现,要优化内容,突出重点。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在学习“Word文档的格式设置”内容时,不可能全部展示,可以设计一个突出字体设置、段落设计几个主要内容的简短的内容,这样学生的目标明确,练习过程也精练。

2.强调自主,优化过程

高效课堂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微课同样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时面、内容上都比较简短、精练,教学的过程也需要优化。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下学习微课视频及其资源,学生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自发的。

例如,在信息课上学习“计算机界面窗口的操作”是学习的重要内容,这时第一步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展示视频让学生先观看,再自主操作学习,这样学生在操作中会遇到问题;第二步,教师讲解,点拨升华,通过示范、点拨、分析、讲解等手段,来化解教学中的问题,追求学生展示资源的升华和学生潜能的开发;第三步,积极反馈,巩固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及时指导,最后形成学习成果的完整教学。

3.注重训练,优化练习

作业、练习的设计,符合温故知新的学习规律,微课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最大的量化,不重视训练,没有练习,学生很快就可以忘记了,学习效率也谈不上提高,微课的效果也不会显示。

三、微课的制作

微课不仅仅是视频一种形式,只要符合教学微课的需要都可以拿来使用,如简短的文本、ppt、事物展示都可以作为微课的展示形式,都可以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效果。微课具体如何制作呢,需要什么呢,对于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来说不是难题,可以说得心应手,因为我们所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就是与计算机和软件相关。

需要的工具主要有计算机、手机、耳麦、绘画板等,有条件的可以用摄像机;使用的软件有视频剪切方面的工具如会声会影,课件工具如PPT等,这些需要教师专门学习。但是,我们更应该结合现在的网络工具,收集多种资源丰富教学过程,让微课制作更顺利。

四、微课的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中开展微课,同正常的教学一样,要做好课堂的教学总结和评价,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辅助教学的“微课”,教师在评价中也应该重视学生的需要,反映学生对微课的真实需要,既能突出教学的内容,评价要重视教学的全过程,关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总之,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改革的创新,不仅紧跟时代教育的步伐,还提升了教学的兴趣和质量。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学习“微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要向学生普及微课的理念和知识,让师生达到和谐、积极探索的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浅谈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摘要: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多种教学资源构成,并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微型网络学习课程。微课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使用便捷”等特点,在短期内得到中小学教师的认同,并广泛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实践。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微课在课堂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微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应用模式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促进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 微课;课堂教学;微课内容设计;应用模式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社会节奏加快,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教育资源也逐渐开放、共享和多元化,其中资源形态也逐渐向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的趋势发展,各种类型的“微”教学实践在国内不断升温,如:“微课堂”、“微教案”、“微视频”等。微课,是一个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1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在网络环境中主要以微视频为核心,辅以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习指导、练习、测试、学习调查、专家点评、学生评价、教学反思、问题解答、论坛等。它反映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微课基本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是某个教学环节;第二、资源多样,情景真实。微课组成的核心要素为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以及多媒体课件,此外还囊括了教学反思、专家点评以及练习与测试等,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第三、“短小精悍”,方便使用。其资源总体容量较小,一般不超过100M;时长较短,一般为5-8分钟,便于教师与学生在线及下载学习;第四、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微课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扩充性,赋予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视频,增加所需的教学资源的机会,其动态生成性表明微课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可不断补充与给养教学[2]。此外,使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还应具有教育性,目的性,趣味性,共享性等特点。

2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微课目前还处于建设初级建设阶段,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微课在我国的应用实践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结合微课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科目应用中的一些案列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归纳总结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2.1微课作品质量有待提高

从微课的开发设计方面考虑,微课程的开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等五个环节[3]。在实际教学应用方面,还应考虑到微课不同于资源的简单聚合,而是注重资源的整合性,对交互性也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有相应的有效连接等。因此,微课的开发及建设应是系统的、立体化的工程。尤其是微课的共建共享,涉及政策调控、管理服务、规范标准和质量监控以及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另外,从技术方面来看教师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微视频在拍摄、编辑与合成等方面可能也会存在不足,如:镜头单

一、缺少变化、画面不够清晰流畅、声音不够清楚等等问题。从微视频的内容方面考虑,可能会因为所选内容繁多,杂乱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导致微视频内容不完整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2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有待提升

由于专门开发微课资源的平台尚未确立,现有的平台功能较单一,仅限于视频资源的上传,审核,管理,点播,发布,点播是最主要的功能。尤其缺乏对视频的互动,而留言,评价、交流、反馈等交互环节相对薄弱[3]。以《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例[4]。该文主要结合“微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对微课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比较系统化的尝试研究。由此文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及学者对微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均有一定的掌握和认识,但实际教学中尚且缺乏一定的理论的指导,对微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及所存在的问题阐述的不够明确,仅仅是对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了简单的说明。笔者认为,由于微课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尚处于建设时期,教师应用微课教学基本出于自发的,具有随意性、缺乏指导。而学生的学习水平则参差不齐,因此教师难以将目的性明确的微课资源引起每一位学生,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有时反而难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3探讨微课的内容设计策略及其教学应用模式 3.1微课内容设计策略探析 第一、微课设计必须紧扣一个“微”字:一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体现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同时要考虑到微课的完整性,要突出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最重要的一个原则要方便学生的学习,时间既不能过长,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方便学生下载反复观看等。

第二、微课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课程设计要引入有趣,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适当总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知识。而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微视频的内容涉及方面[5]。3.2微课教学模式应用探究

在国外,较为成功的模式是将微课应用于“颠倒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中,并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影响最大的就是可汗学院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微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大规模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成熟模式较少,基本处于应用探索期。而我国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基本是出于老师自发的原因。

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其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基于微课课堂教学的微课平台最好能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更加智能化、高效的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平台应该具备异步在线讨论功能,在线学习的师生能够共同为学习者解惑,学习结束后,提供与教学主题相关联的练习题,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鉴于此,微课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便是,用于学生的正式的现实课堂学习,也可用于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型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它的出现既顺应了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又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求。虽然目前微课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其在内容设计,资源建设,教学应用模式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其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甚至是整个教育教学中必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有关微课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研究值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并学习。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4)[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_63 [3].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中国教育信息化

[4]郑瑞瑞.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案设计论文 篇11

关键词:微课;制作;应用

中国分类号:G434

课题来源: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微课在中职文化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JG14EB022)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近几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一、制作微课应注意的事项

1、微课要在所选题材上下大功夫

教师自选一门课程,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专题、实验活动作为选题,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类型包括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选题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迅速掌握本知识点,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教学形式要新颖,方法灵活适当,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趣味性和启发性强,要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氛围。

2、片头片尾引入和结束要简洁明了

视频片头应显示微课名称、本节内容、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并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对于非专业人员一般是蓝底白字、楷体,文字居中,淡入淡出,时长5-7秒。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视频结尾时长5-7秒,标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3、微课作品应是有声视频文件

充分合理运用各種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用录屏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制作成时长在5-8分钟左右的课程视频,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微课制作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但作品要独立于原开发环境运行,不需安装,无病毒。可录屏、录PPT和真人录像,应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使用的文字尽量少,要使整个视频清晰稳定、简洁清新流畅。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构图合理。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和配音提示。字幕一般是四-五号字,方正综艺体或黑体,白色苗黑边,每一画面只能有一行字幕,且语义完整,底部居中。配音讲解时心中要有学生,语言规范、通俗易懂,清楚洪亮,富有感染力,用普通话,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语速每分钟200字左右,与字幕同步,且配有轻盈欢快背景音乐,即声画质量好。

二、微课在教与学中的使用及意义

1、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微课给予了教育教学领域许多新的启发和思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因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使得学生不愿意学、也没有兴趣去听讲,借助“微课”这个载体,通过短小精致的视频来引起学生注意,有兴趣去学习、共同讨论研究。利用“微课”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职业学校的学生真正地全方位动起来,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大胆思考、讨论、质疑和创新,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咨询者、指导者。课前我们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上课时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课后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的微课,用于课后练习指导。

2、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微课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采用微课为载体的教学措施能适应习惯于信息网络“微”时代的学生。传统的课堂讲授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传授知识放在课外进行,“微课”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诞生的。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以下几点: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时间和地点可以任意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可以调节,又可以反复播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3、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和教学研究中微课的作用

开发微课能加快职业学校信息化的建设,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因为采用微课方式进行教学,必然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使用技巧,包括微课的设计、录制、制作、编辑和在网络平台上的发布、信息反馈等等,提高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既方便个人教学,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能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微课”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书本教材,系列的电子教材会应运而生,同时最受益的还是教师和学生。“微课”从某种程度上是“电子讲解员”,既承担了教师的部分重点、难点讲解,又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知识,改变了以往离开教师学生无法听到知识讲解的局面。同时,教师之间可以互通“微课”作品,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又优化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上一篇:苏轼的诗词特点下一篇:12星座在职场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