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题西林壁》

2024-10-19

苏轼的诗《题西林壁》(共10篇)

苏轼的诗《题西林壁》 篇1

题西林壁苏轼诗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人人都熟悉的千古佳作,我们看看下面的题西林壁苏轼诗意吧!

题西林壁苏轼诗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

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一座普通的高山,诗人为何要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这里面大有深意!

诗人如此喷墨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表达对此山的爱慕,他前面这样细致地描述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后面的主题。庐山在文人骚客的眼里,是灵感的源泉;在挑夫的眼里,它是柴米油盐的保证;在达官显贵的眼里,是游山玩水的绝佳去处。正是这些原因,诗人看到了庐山更丰富的象征意义,他的思绪由自然的存在逐渐向客观的现实迈进。人生活在这个欲望与利益的相互冲突中,何尝不像这高高低低,远近不同的千山万岭呢?望着这无数座形态各异的崇山峻岭,诗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此时,诗的深意崭露头角,一个生存的大话题与庐山的自然美景相互交融。什么是生存?如此千差万别的群山都能结合的这样完美,难道这伟大的造化还不能激发我们,考虑社会人类的生存问题吗?生存就是共存!

庐山给了诗人这样的意念。可是,这样的念头却令诗人更加茫然!

再伟大的诗人也难逃历史的局限性,因此诗人也不得不承认,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是全篇的高潮,但又暗含从高向低的猛然抖落,诗的艺术之美和庐山的突兀奇险完美结合,浑然一体,可谓神来之笔!

这两句诗还蕴含着诗人对社会,官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官场风云变幻,社会错综复杂,岂是一座庐山这样简单!

身处庐山不识庐山犹如身处官场不识官场,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事事非非,孰忠孰奸?就像一个人,评论起别人头头是道,也很有见地,可一旦说起自己,却言不由衷,不知所云!

那究竟有没有办法看清庐山真面目呢?诗人没有直接讲,但答案就在诗里。那就是走出庐山或者把庐山跟其它山脉相比较,庐山的特征就很容易看清了,看清了庐山的真面目,我们就不会再迷惘,就会理性地认识庐山的优点和缺点、美丽和丑陋。这一切都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启迪我们的心智,也让我们理性地认识自己的缺点,纠正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苏轼的诗《题西林壁》 篇2

1.简单易用

《题西林壁》学习工具无需使用说明, 简单尝试使用后, 即可顺利操作。教师可在备课或上课时使用;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时使用;非本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随时使用。

2.资源丰富

丰富的资源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学习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学习工具信息量大、角度新颖,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了教学效率

《题西林壁》学习工具有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也成功地将与本课有关的课内外知识有机整合起来, 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制作背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只有有所感悟, 有所思考, 才能启迪智慧, 享受乐趣。为此, 我专门设计并制作了适合学生学习古诗的学习工具——《题西林壁》。

学情分析

《题西林壁》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这是一首写景诗, 又是一首说理诗, 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学习古诗有了一些经验, 掌握了一些方法, 但在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时, 理解诗中哲理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突破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我制作了学习工具《题西林壁》。

● 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工具的教学设计包括激趣导入、背景介绍、诗文品读、拓展资料四个板块。其目的在于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题西林壁》的兴趣;通过了解诗人生平和创作古诗的背景, 全面地理解古诗;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品读古诗的内容及内涵, 深入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情感, 领悟诗人诗中蕴含的哲理;通过拓展资料, 引导学生品读不同诗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描写,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习工具设计思路

我在设计学习工具时从以下几方面做了考虑: (1) 为了有效激趣导入, 设置板块一, 提供视频资料; (2) 为了了解诗的背景, 设置板块二、三, 提供文字资料; (3) 为了学习诗的内容, 设置板块四, 提供字句的文字解释、动画演示、视频资料介绍等; (4) 为了拓展知识面, 设置板块五、六、七, 提供名人大家的精彩点评、学生书写的书法作品、录制学生朗读诗文的微视频及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欣赏 (如图1) 。

内容结构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工具的内容结构有七个大板块, 分别是:朗读欣赏、诗人简介、创作背景、诗文品读、作品鉴赏、学生展示、拓展学习。

1.朗读欣赏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采用观看视频、朗读欣赏的方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整节课的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诗人简介

通过读文字资料和图片了解诗人苏轼的生平简介。借助文字、图片资料直观地认识诗人, 拉近古代诗人与现代学生之间的距离。

3.创作背景

通过读文字资料和图片了解诗的创作背景和题壁诗的来历。借助文字、图片资料及师生交流, 直观深入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4.诗文品读

(1) 读诗歌, 感知美

此时, 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 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 感知庐山的美。

(2) 明诗意, 理解美

学生先小组合作自学诗歌, 再结合视频学习古诗的大意, 结合教材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集体交流反馈。针对前两行诗句, 我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从不同角度观看, 并体会其中的不同。我要求学生放飞想象补全句子, 体会庐山的雄伟奇特、千姿百态,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针对后两行诗句, 则是通过对重点字的理解、师生间的交流和联系实际的教学, 来理解诗人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面目, 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中视野有局限, 而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样理论联系实际, 既深化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和朗读能力。

(3) 悟诗情, 感悟美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古诗, 这既是一首写景诗, 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行诗句赞美庐山景色壮观, 后两行诗句, 告诉我们要全面正确客观地处理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整首诗。通过总结, 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只有入情入境地吟诵, 才能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5.作品鉴赏

作品鉴赏包含文学赏析和名家点评, 有更加专业的诗文分析, 有更加精练的大家点评。仅仅是一堂课听教师的诗文分析还是较片面与肤浅的,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学习古诗, 品读名人大家的点评是有必要的, 只有通过点滴的积累, 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6.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由学生朗诵和书写诗文两部分组成, 也即课前学生录制的朗诵音频和一篇篇俊秀的书法作品 (如图2) 。录制学生朗诵视频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朗诵者是自己本班的同学, 仿效起来会有亲切感, 练习时也会随时找到榜样示范, 不拘于一时地观看学习。展示学生们的书法作品, 可以激发学生写字、练字的欲望, 因为语文离不开文字, 也离不开写字。

7.拓展学习

我在拓展学习板块中, 嵌入视频《望庐山瀑布》, 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诗人笔下的庐山美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 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另外,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将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艺术布局

整个学习工具以棕黄色为主色调凸显经典文化主题。背景音乐《高山流水》正好与古诗相得益彰, 营造出一种清幽典雅的氛围, 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诗的意境。

1.首页

首页的设计以一幅画卷的形式展开 (如图3) , 将一幅庐山美景的图片嵌入到画卷中, 并设置了工具的名称。这样, 学生在使用时, 刚一看到首页就会被庐山美景吸引, 也能直观清晰地了解工具的名称。

2.主菜单 (一级菜单)

主菜单的设计简单明了, 操作容易。将设计的七大板块以竖排的形式从左至右一一罗列, 每个按钮都设计成小画卷的形式, 这正与首页遥相呼应 (如图4) 。

3.导航按钮

学习工具的每一页最下端都有导航按钮, 可以随时选择更换学习板块。导航按钮的位置统一、合理。

每个板块初始页的右上角都有“返回上一级”的按钮, 可以直接返回一级菜单。如果一级菜单中包含二级菜单, 在相应内容结束页的右下角处有“返回”按钮, 可以直接回到二级菜单 (如图5、图6) 。

总之, 在不影响精美的前提下, 将重要内容放置在显示区的明显位置, 让主体更引人注目。整个学习工具虽然内容繁杂, 但不同级别内容风格、界面布局协调一致而又富有变化, 在“大同”中求“小异”, 遵循了“单一时找变化, 变化时求统一”的艺术规则。

评价与反思

本学习工具能够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操作简单、资料全面、沉浸感强, 不仅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而且便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能够很好地辅助他们完成数字化学习及教学任务, 实现了双赢。反思整个学习工具, 其中还是有不足之处的, 如没有制作每页均可“停止播放音乐”的按钮, 没有设置专门的自测板块等。

幕前幕后

我是一位年轻教师, 教龄才两年。参加NOC活动也是第一次, 自己深知资质尚浅。最初, 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参加了比赛, 但最终却获得了一等奖, 这是辛勤耕耘的回报, 也是对我的莫大鼓励。

回顾整个比赛的历程, 我如今还历历在目。在准备的过程中, 一开始我对这项比赛的形式、内容一点都不了解, 毫无头绪, 好几次几乎就要放弃。但是, 在领导的鼓励、身边其他教师的帮助下, 我又产生了参赛的念头。试想:即使没有入围, 没有获奖, 准备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何不迈开这一步, 试一试呢?于是, 我重新踏上自己的备赛旅途。

日复一日, 我摸索着, 在制作途中反复修改内容和形式, 几经辗转终于制作完成, 成功上交作品。随后, 是漫长的等待。终于, 我入围了决赛, 但面临的却是更严峻的考验。我无数次忐忑地问自己:“全国各地高手如云, 领奖台上能有我的一席之地吗?”

我在准备答辩时, 又遇到了难题——10分钟的时间, 我要说些什么呢?评委老师又会问一些什么问题呢?还好身边有过多年参赛经历的教师及时给予了帮助。自己制作答辩PPT、文稿, 反复修改文稿内容, 思考如何用最恰当的语言介绍自己作品的亮点。经过几日的雕琢, 终于有了一份相对成熟的文稿。

参加NOC活动, 为我的教师生涯增添了一抹亮色, 但成绩只是暂时的, 未来的路还很长, 我将继续耕耘在教育信息化的最前沿, 只要自己还有新的创意要实现, 只要还有新的技术要学习, 只要周围的教师还需要我, 我将不停地探索、创作。

评委印象

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陈颖老师作为一名语文学科教师, 能用Power Point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学习工具实属不易。Power Point能兼容多种媒体、易上手、普及率高,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得很普遍, 但能制作成像陈老师这样的并不多。

陈老师围绕教学内容《题西林壁》制作的学习工具, 界面美观, 导航目录清晰, 包含的信息量大, 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学习工具的设计思路来源于教学思路, 学习工具内容的选择, 是为配合教学设计而制作的, 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习。该学习工具采用了多种形式、多种媒体, 从多维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古诗, 少有资源堆砌的感觉。

Power Point作为一款简单易学的学习工具制作软件, 很受教师欢迎, 希望陈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 带领身边的老师, 深入发掘它的更多功能, 制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来。

庐山风光与苏轼的《题西林壁》 篇3

庐山,位于我国东南部江西省九江市。它耸立在滚滚东流的长江南岸,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之滨,享誉海内的滕王阁以北。相传,周代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庐山因此而得名。庐山长约50里,宽约40里,海拔近1500米,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庐山虽没有泰山雄伟的“拔地擎天之势,拱日捧月之姿”,也缺乏黄山特有的奇峰、怪石、云海、温泉、松韵,但它却素有“奇秀甲天下”的独特地形、山体、风貌景观。庐山不仅翠岗绿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幽谷涧溪纵横,洞穴瀑布相间,长年云缠雾绕,烟弥云漫,变化多端。庐山,冬日银装素裹,雾松霜柏尽染;夏日山青水秀,水气蒙笼;春秋天高云淡,空气清爽,鸟语花香,分外宜人。庐山,不愧为中华大地的一座名山。

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意识对存在有重要影响。庐山的奇峰秀水、神妙风光,不仅造就出点缀其间的古刹、道观、寺庙、佛塔等文物古迹,而且引发登山者历数不清的顿悟灵感,成就出儒生墨客数不胜数的优美诗篇。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题庐山瀑布》,不知迷醉了多少读者;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大林寺桃花》,则把人们带进世外桃源。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事过境迁,历久弥坚。当代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登庐山》)以及“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更把现代人引入人间仙境。一部以庐山风光为背景,反映现代纯真爱情的影片《庐山恋》,不仅把当今观众带入如诗如画、如歌如狂的境域,让观众大饱眼福,尽领庐山风光,而且创当时国产片最高票房记录。

盛赞庐山风光的诗词歌赋、影视画卷,虽然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然而,真正独具哲理韵味,让人遐思万千、拍案叫绝的,当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诗篇《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此奇哉妙哉千古传诵的诗篇,除了得益于庐山风光本身的滋养、启迪外,自然与作者的家庭出身、文化素养、社会地位和生活阅历密切相关。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自幼才思敏捷,聪慧过人,胸襟坦荡,追求高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墨、释、道文化的熏染。其祖父苏序颇有文才;其母程氏知书达礼,教子有方;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其妹苏小妹均为北宋文学家。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最高学衔)。先后出任祠部员外郎、杭州通判、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苏轼的散文、诗词、书画,内容宏阔,不乏愤世疾俗、人情世事、自然风物珍品,风格清新豪放,善用比喻、借代、夸张,富有哲理文彩,思想性、艺术性造诣颇深。文学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书画与宋代的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轼一生坎坷,因作诗“谪讪朝廷”等“罪名”屡遭贬放。《题西林壁》一诗,是他被贬赴汝洲任“团练”途中,又一次登庐山,“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横看侧视、远观近察、高瞰低仰深思熟虑后,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庙墙上的七言诗,也是他五首庐山记游诗的最后一首。该诗既是他前四首诗的概括总结,又是他前四首诗的发展升华,更是他内心复杂情怀的抒发、寄托和坎坷生活的反思、折射与写照。

《题西林壁》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二十八个字,但却意境高远,哲理深邃。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要写作者对庐山的所观所感;其中的“横”、“侧”、“远近高低”六字道出了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方位,“成岭”、“成峰”四字则说明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体悟。“横看成岭侧成峰”,即正面横看庐山像峻岭,侧面纵看庐山像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远处看庐山、近处看庐山、高处看庐山、低处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状貌各不相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主要写作者不同视点看庐山的所思所悟。其中的“不识”指不认识,“真面目”指本来面目,“只缘”指只因为,“此山”指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即不认识或看不到庐山的本来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只因为身处庐山之中。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后者是前者的原因。本诗的突出艺术特点是:言简意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寓抽象哲理于形象事物之中,意味深长,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便于诵读、传播。其主题思想是:提示人们看待事物必须全面、系统、深刻,防止片面、肤浅、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唯其如此,才能合乎客观实际,不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与唯物辩证法提出的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正确观点,以及现代系统论张扬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动态、开放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不谋而合。本诗慢慢读来,细细品味,会让人自觉不自觉地想起革命导师列宁在《再论工会》一文的一段名言:“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① 同时,还会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系统论创始人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在其《一般系统论》一文中提出的系统理论重在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论断。② 距今近千年前的文人,能以如此简洁明快的诗话语言,表达出如此高深的哲理,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极为罕见,不能不让人惊叹称奇!

山因人赞更著称,人因赞山倍闻名;山人交相呼应,人山相映成趣。未来的庐山风光,必将因其越来越多的游人墨客的新发现、广赞美,而愈发神奇动人,魅力无限;未来的游人墨客,必定因其不断追寻庐山风光的旧貌新颜,而对庐山更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对自身心灵的净化、提升和性情、志趣的陶冶更加倾情、著力、凸显。

注释: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19页。

②《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1页。

题西林壁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指导学生好朗读,掌握抑扬顿挫的节奏。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吟诵):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宋代著名诗人苏轼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同学们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生:读诗并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峻雄伟。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生:合作共同捏出岭与峰)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从诗中“远、近、高、低” 四个字我们就不难感觉到作者所站位置的变化。

(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之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一种人生哲理。那么究竟是好什么呢?你们用心想想看。

师: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话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后两句连在一起理解就是:诗人自认为不认识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不能认识庐山的全貌。所以他才借机阐明了这个哲理。

三、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案 篇5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题西林壁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题西林壁教案 篇1

课堂实录:

(生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此诗)

师:现在大家出出点子,该怎么学习这首诗?

生:可以通过看注释理解诗意。

生:可以用的方法理解词义。

生:还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

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

(生自学,师随机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收获,好吗?

生:我知道第一二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陡峭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都不相同。

生:我知道第三四行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生:这是我根据诗意画的画。

师:自己理解了诗意,轻声把诗句读一次,想想:有什么疑问吗?

生: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师:请刚才画画的同学把你的画展示出来,这是六个角度看庐山,老师请教大家:苏轼只在这六个角度看了庐山吗?

生:他只选了六个有代表性的角度。

生:“六”在这里是虚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试着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

生:每个角度,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师:那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生:从多角度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从各个方位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全面的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师: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一样。该怎么看问题?

生:只有全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生: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案例分析: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很有层次感。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题西林壁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游山西村》是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基础和方法,而且学生喜欢诵读这种节奏感强烈的古诗。然而,两首古诗中都有富有哲理的诗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法学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知大意;多诵读,悟诗情。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与作者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题西林壁》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2.初读感知

读通读正确: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然后抽读。

3.自主识字

三、朗读感悟

1.板书题目,并解题

[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江西庐山上的西林寺。壁:墙壁。题意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简介作者:(见附录)

3.理解诗句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从正面看。岭:山岭。侧:从侧面看。峰:山峰。远近高低: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各不同:各种不同的姿态。诗句之意: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认识,不清楚。缘:因为。只缘:只因为,就是因为。此山:这庐山。诗句之意:(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自己在这座庐山之中。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1)作者都是怎样观察庐山的?(位置:横看、侧看;距离:远眺、近观;角度:俯瞰、仰望)位置、距离、角度不同,同看一座山在观察时看到的山的容貌一样吗?(千姿百态)

(2)“横看”是从哪个角度按什么顺序观看?看了什么?(“横看”是正面,从“左→右”或从“右→左”观看。这样看整庐山就是很高的连绵起伏的山岭。)

(3)“侧看”看到了什么?(从侧面时又成了耸立陡峭的山峰。)

(4)从“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看,庐山的姿态一样吗?(不一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妙的姿态,气象万千,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

(5)庐山到底有没有真正的面目?(应该有)为什么在庐山看不清庐山内的真面目?(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2)师: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3)中心:《题西林壁》这首诗通过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四、诵读背诵

指导朗读《题西林壁》:“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或“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真”“只”要读作重音。

五、作业布置

诵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与评析 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庐山录像。

教学流程:

一、 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生谈感想。)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课题。)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能力是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下。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3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律朗诵一遍吗?(师配乐朗诵古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做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配乐齐读古诗。)

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有)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或同学求助。(生合作学习。)

5.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

师:明明是同一座庐山,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呢?(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师:那苏轼到底从几个角度看了庐山呢?看到了几种结果呢?(6个角度,看到了6种不同的结果。)那概括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

师:(课件展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美景。)假如你就在庐山之中,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吗?“我站在(),看到庐山像( )。”

师:“我”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呢?(身在此山中。)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呢?(站在庐山之外,多角度、多方位地看。)

7.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师检查背诵情况。)

三、总结

师:大家背诵得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哪里。(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4位盲人错在哪里?(生回答)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吗?(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生回答。)

师:(总结。)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地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

评析:

本课内容讲的是作者通过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的奥秘。教师在讲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时,比较多地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是符合本篇课文的特点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层层深入,很有层次感。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题西林壁改写 篇7

庐山自古以来就被不少文人墨客所喜爱。太白曾经游历庐山,大笔一挥,写就一篇《望庐山瀑布》。今天,当我真正来到这里时,我才明白庐山是多么美丽!

庐山雄伟壮阔。从正面看,连绵起伏的山脉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植被,高大挺拔的墨绿色大树仿佛是一个个士兵站在山上不动分毫。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中,懒洋洋的散发出金芒,阳光如丝如缕的照在树木上,时不时引来几声鸟儿的鸣啭、歌唱,让人耳目一新。我又来到庐山的另一侧,忽然,庐山又从连绵不绝的山脉变成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怪石嶙峋,山险坡陡。云雾飘缈,围绕着庐山,让它更添几分神秘。

庐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变化呢?为什么庐山会从山脉变成高山呢?原来,正是因为我自己身处庐山,所以才看不出庐山的“真面目”!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认不出事物的全貌时,我们只需要跳出局外,重新审视全局,就能对局面得到更全面,更有效地认识!

题西林壁教案 篇8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墙壁,看,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掌握方法:查子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课件,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课件,教师引读。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2、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3、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5、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 侧

远近各不同 客观全面

高 低

不识 只缘 认识事物

读《题西林壁》有感 篇9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题西林壁》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题西林壁》有感1

——什么是幸福

当我们问起老师,地狱与天堂哪个好些时,老师却回答说:“在我眼中天堂就是地狱,地狱就是天堂,只有活着才是幸福!”有钱是幸福吗?有吃有穿是幸福吗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当看到病房里,一个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是,这时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时这些,也需要活着和生命。在电视里看到某个病人急需钱的时候,我们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曾记得这样一个人,他是我们学校的,患有白血病,家里本来就不宽裕,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学校开展了募捐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这几块钱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他是却是生命的延续。

老师曾经说过,春天能听到鸟的歌唱,这是幸福;夏天能听到蛙鸣,这是幸福;能坐在教室上课,这是幸福;能够助人为乐,这是幸福。幸福是有规律的心跳,有节律的呼吸。幸福不是要奢侈,而是平平凡凡的过每一天。

幸福既平淡,又厚重;既简简单单,又真真切切;这或许就是我对幸福的想法。生活中,有人说自己找不到幸福或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在茫然的前行时,可能忘了体味生活中点点的温暖,小小的快乐,细微的满足……其实我觉得这就是幸福。为什么我们对幸福没有体会呢,是因为“只缘身在幸福中”!

读《题西林壁》有感2

老旧的课桌,泛黄的书灯,干涸的钢笔,堆积如山的课本遮住了后面形色枯槁的我,这就是我的高中生活。课程难度高,考试压力大,相貌平平、成绩平平的我心情不佳不愿梳妆,食欲不振不恋美食,甚至错误地认为“幸福在渐行渐远”。偶阅苏轼的《题西林壁》,本想与贬谪诗人共抒心中苦闷,却对幸福有所感悟,读罢备受鼓舞。

幸福是什么?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百态,横看崇山峻岭郁郁葱葱绵延不绝,侧看峰峦起伏鳞次栉比高耸入云,远眺或近观,俯仰之间所见之景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幸福属于人的主观感受,亦羌定律,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幸福是乞丐碗里温热的馒头,是患者减轻的病痛,是金榜题名时的喜悦,是他乡遇故知的亲切……即便是某一事物你不接受,它却可能是别人的幸福;即便是某一事物他不理解,而你却乐在其中。百态皆庐山,就像人们喜欢庐山一样,幸福虽有别,但它的温度、感动和激情却是人们共同的追求。

幸福在哪里?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庐山而不识庐山,处于幸福而少见幸福,多有世俗者将幸福束之高阁,追名逐利大半生也一无所获,老来一把辛酸泪苦诉不幸福,殊不知幸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林语堂先生说:“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幸福如此简单,生活中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和珍惜幸福的态度。庐山之大,识全貌要看全面;幸福之多,感真情要用真心。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篇10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我让学生模拟表演试试看,把自己身藏在学校的树林中,看能否看清整个校园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当然就明白了诗人所写的意思。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学生自学体会了诗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让学生一诗人的身份去体验,切身感受和再现到诗人写诗的情景,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也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我认为在教学古诗时,让学生一诗人的身份去读去感悟,效果较好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画面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3、品味诗句的语言美,体验情感美,领略形象美。

4、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难点:

领悟古诗的哲理美。

教学准备:

CAI课件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板书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题目的意思是?

生: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师:简单介绍西林寺的位置。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初读古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指名读,评价合作读

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美吧?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2)男女生比赛读。

(3)男生声音洪亮,有节奏;女生清脆,柔美。让我们一齐读读。

三、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把画面说完整。山岭和山峰的样子)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师:你真是个很有想象力的孩子。从哪里读出来的?(板书)

师: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请看到这些画面或喜欢这些画面的同学读读。

师:你还想站在哪个角度去庐山?

远看——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近看又如何?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一抬头——俯下身——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就不相同,这些画面作者是通过哪句诗来表现的?你最喜欢站在哪个角度看庐山?师:请读出你的感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当苏轼看到如此迥然不同的美景,他不禁感叹到:

师:从字面上看,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置身在庐山中。

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庐山真正的面目指的是什么?

师:带着这个疑问再去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否找到答案。

生:是指庐山全面的景色。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说看不到庐山的全景是因为生活在庐山中。

师:带着问题默读古诗。

生:在庐山中看到的景色有限。

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那再读读整首诗看你还能读出些什么?

生:看待事物要全面。

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师:作者看到了庐山的美景,感悟到了人生哲理。下面你们就是大诗人苏轼,清大诗人们闭上眼睛随老师一起走进庐山,横着看庐山,山岭起伏连绵不断;侧着看,山峰高耸直插云天;远远地看云雾缭绕;挨近了看悬崖峭壁;抬头仰望飞流直下;低头俯视深谷幽潭。庐山美,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是秀美?身在庐山的你感慨万千。大诗人们,把你们的看到的或感受到的用诗句表现出来吧。

师:谁能像刚才那样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收集一些,并细细的品味和欣赏。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展示,看谁是小小欣赏家。

师:回家后把古诗有感情地朗诵给家长听听。并默写,能做到吗?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第一次做大型的语文公开课,收获很大。从理顺思路到各个环节的预设,一遍遍修改加工,这种历练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我这些年缺少了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猛然间抬头,多少人都已经远远走到了前面,心中就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感触,所幸心还不老、热情仍在,只要踏实肯干、用心琢磨,就会有“万木春”的希望。

一直都认为学习古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如果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从朗读入手去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那也许学习古诗就不是那么乏味了,读起来也更有味道。

在《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大家观赏庐山的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在出示课题,初步了解作者观赏庐山之后的感受,并释题。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时处理不恰当,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时,过于心急,导致言不达意,误导了学生,使学生更加迷茫,最后只有牵强地引到主题上,学生也没有完全弄懂,这是这节课最大的败笔。其实在学生答不上来时,可以让他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强调“横侧远近高低”,学生就会有所感悟。在读中思考、感悟,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在与老师们探讨教案的时候,有两种看法,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在初读古诗时到底用不用初步理解古诗。我觉得如果学生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更能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和哲理美。但这样处理又认为太老套,哎!

虽然准备这节课让我觉得很累;虽然这节课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虽然这节课上得不近人意,但我任然感到很欣慰,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3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4

《题西林壁》是我本月的汇报课。一直觉得,古诗要名师,至少也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敢拿来展示。但由于这篇古诗还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所以在纪老师的鼓励下,我还是决定试试。

新课伊始,由于学生去年已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对庐山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设计的导入是“故地重游”,重访庐山,游览西林寺,从而引出苏轼的《题西林壁》。在了解作者方面,课前我已布置学生搜集了作者的相关资料,但是由于学生汇报时总会犯照本宣科的毛病,大段大段的资料文字很生硬地读下来,最后还是不知所云。所以在汇报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用一两句话介绍你了解的苏轼。这样请两三个学生,苏轼的身份也就明朗了。然后,我打出PPT,显示苏轼的生平,学生边看我边解释“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今天我们所读到的《题西林壁》正是其中之一。”自然而然地进行过渡。

而在理解“岭峰”的区别时,课前先让学生查字典,上课时通过图片帮助学生区别,在这里,我还设计了请学生用一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岭峰的特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连绵起伏、高耸入云”之类的词语,再把词语套入到解释中,解释就更加完整了。

然后,在理解“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我花费了大力气,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假如你到了庐山,从不同角度你会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色,怕学生一时思路打不开,我还找了不同角度能看到的各种图片供学生参考。这个环节,学生写得都挺不错,部分学生还用上了刚学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法。一开始我的想法是,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就更理解了不同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难点都落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作者虽然已经从不同角度观赏了庐山,但还是没看清他的真面目,因为他身在庐山中,看不到全景。由于在前面小练笔的时候过多,所以在理解难句时时间反而压缩了,感觉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而且为了帮助理解,我所举的《画杨桃》的例子也不够恰当,经纪老师点拨,我才明白,《画杨桃》更倾向于“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就画成什么”,与本文主题并不一致,可比性不强。相反用“盲人摸象”或观察学校的方式可能更为妥帖。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5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由于这首诗的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知作者。2、初读诗,正字音、清节奏。3、抓字眼,明诗意。4、多诵读,悟诗情。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而且在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景色各不相同时,我让学生试着画一画,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师范读或配乐诵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到了身边的同学,比如陈樱文虽然学习不好,但是从来不撒谎;张洪耀热爱劳动等实例。再比如《画杨桃》一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杨桃的形状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课堂还生成了不少亮点:学生频繁品读、相互补充;诗配画,加深情感体验;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这都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读诗、美读中体会诗情,读出诗中的图画。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二、细节的瑕疵。在画古诗的环节,个别学生要完成诗配画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到位。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

总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预设,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较成功地上好一堂语文课。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6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

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

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

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

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4、课堂生成不少亮点:学生频繁品读、相互补充;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 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读诗、美读中体会诗情,读出诗中的图画。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7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吸引了古今中外的众多游客。我国江西省的庐山,就是个风景名胜。宋朝的时候,有一个著名诗人,叫苏轼,也到过庐山,并把所见所感,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二、释题根据课本中的注释理解题目。

三、理解文章内容

1、诗人游了风景秀丽的庐山,却留下了一个遗憾,是什么呢?(不识庐山真面目)

2、但从诗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诗人是很认真地观赏了庐山的,从诗中哪里看出来?引出横看、侧看、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理解角度不同,所见不同

3、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都给诗人不同的感受,说明了庐山风景怎样?

千姿百态,景色奇丽。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诗人从多个角度来看庐山,感受到了庐山的美,难道还没看清楚它的面目吗?为什么还说“不识”?

用之所以-------是因为--------把最后两句话连起来。为什么还会不清楚呢?

因为诗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板书:入其内,局部)怎样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

还要在庐山之外,这样才能看到它的全貌。(板书:出其外,整体)怎样才算是“识”了庐山的真面目呢?

既要了解庐山的局部,又要了解它的全貌,就是对庐山有全面的了解。

5、指导朗读,感受诗人的慨叹四、看山如此,看人、看事又怎样呢?示题:小明上课老爱说话,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你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他这种做法的坏处吗?引导学生从对已,对人,对家庭,对社会等角度来分析;引导学生从学生本身上找原因、了解他的家庭背景等方法,“入其内”,找了上课讲话的内因。五、小结不管看山,还是看人看事,只以“入其内,出其外”的方法,才能全面的分析,避免受到局部的迷惑。刚才,我们说,诗人游庐山,留有遗憾,现在,我感觉到呀,其实,诗人,一点也不遗憾,你们知道为什么了吧?

诗人从看山中,悟出了人生哲理,这将使他一生受益,是最大的收获。板书设计:看山出其内,入其外。看人看事局部整体

教学反思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用一个主问题(大问题)引领全首诗的教学同样适用古诗的教学,四年级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方法,避免了逐词逐句讲授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

3、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融于“他有一个什么遗憾”“难道他没认真地观赏吗”和“他为什么没有遗憾呢”等问题中,较易地理解“入其内,出其外”,能懂得要全面分析事物的道理。

4、学生难于在生活中发现例子,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5、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

6、课堂缺少诗味,还未能很好地让学生入境、出境。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8

清晰的记得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那堂古诗文鉴赏课。我今天讲授〈题西林壁〉一诗,决定借鉴窦桂梅老师的教学艺术,从吟咏入手,鉴赏开路,体验为线,和学生一起在诗的意境中陶醉。可是,〈题西林壁〉也是一首理趣诗。前两句,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能够点评精妙。

“老师,苏轼对庐山观察的真仔细啊,远看、近看、上看、下看,那姿态作者都很喜欢,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他每从一个角度看,都觉得好奇。啊,怎么和刚才看到的又不一样了?”

“作者用词准确,岭和峰体现作者对庐山高大险峻的惊奇,岭是山脉多,峰是山崖陡。”

“作者对庐山的感情很复杂,他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所以把远近高低看到的庐山用各不同留给我们想象了。”

那么,后面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

顿时,班里鸦雀无声。“作者为什么要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苏轼放眼庐山,远近高低从很多角度去看 的时候,他惊叹庐山风景的瑰丽,山崖的陡峭,山谷的幽深,那么庐山的面目,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呢?他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庐山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呢?”

孩子们齐声回答“只因为在庐山中。”“只因为在庐山上,所以——”“不认识庐山真面目”“真面目 就是指庐山的全貌”那么,从这两句诗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呢?

又一次鸦雀无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置身在某一件事情中,自己不知道对错,可是——”“别人知道我们的对错!”

“ 是啊,那你再读最后两句,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孩子们这次沉默了。理趣诗对孩子们来说,没有类似的感情体验,他们很难体会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我恨不得拿出粉笔把我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但是,那样做,孩子仍然是不理解啊。

”作者后两句诗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由衷的抒发自己的感受,作者前面的情感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是怎么看也看不全庐山的美景,同样的,我们有时候看问题看不全面,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我们置身其中,很难分辨事情对错吧?“有的孩子试探着问。”是啊,那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孩子的反应也机敏起来。“那就要走出庐山,看问题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把问题看清楚吧”

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和体验中,对诗歌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这篇诗歌,孩子们默写的时候,别字出的也特别少。我突然感觉到,只有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才会对诗歌有兴趣,出错才会少。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9

教学反思:

上课前,我准备了课件。把古诗及重点字词的注释写在了上面。一开始上课,我就把重点出示,提出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一古诗意义的要求。学生们听了我的要求都在愣神。接着,我对其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导:把注释中关键词的意思带入古诗,然后读一读。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出未加注释字的意思,如果是在理解不了,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开始,我让学生试着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小组成员,经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小组合作中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了探究过程。对于那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在巡回指导时,引导其解决,及时纠正他们在探究时所出现的偏差。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有小组写出了古诗的正确意思。

为课文配图,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把“太阳”、“人”、“飞来峰”的位置摆放在一张图片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利于对文章哲理的理解。

成果汇报后,根据小组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排出了名次。作为奖励,第一名的小组获得了把自己的配的插图扩大并填色的奖励。

在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后,我开始让学生背了背古诗。由于对古诗的意思理解的透。不少学生在短时间内都可以背下来,但是并不熟练。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今天的诗歌学习。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遗憾的是这节课,我没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0

古诗,在时代上离我们很远。儿童读古诗,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除了要熟读成诵外,初步感受其中的韵味也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读出了其中的味道,才能真正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分析教材我知道,领悟哲理美是《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流程设计过程中,我尝试以诵读为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读出韵味,读出美感,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构建。针对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在实践中领悟景美情美,在互动中放飞思维,在语境中锤炼语言,飞扬文采。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环节没有把握好,甚至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推敲重点字词,这是古诗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如何用古诗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诗中,去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灿烂与辉煌?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形象美、哲理美、情感美?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总结。这节课我感觉教学中对于“岭”和“峰”的理解虽然运用了图片,但是仍然不透彻。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1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2

一:解释下列词

题:__西林:____ 只缘:_____不识:____ 横看:__

二: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教学反思

学习了第一组的自然景观,今天我们开始第二组以观察和发现为趣事的学习征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 我让学生模拟表演试试看,把自己身藏在学校的树林中,看能否看清整个校园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当然就明白了诗人所写的意思。

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语文教学要重视细节问题的有效把握,因为只有重视了细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减少遗憾。我反复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细节之后,感到教学中有四点遗憾:

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我觉得在不看手表的情况下调控好时间的分配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

二、细节的瑕疵。 在朗读古诗的环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由于经验不足,我有些乱了阵脚,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教学方式还缺乏灵活性。如果能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有可能帮助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学生思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其实,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还不够到位,如联系《画杨桃》都是很好的实例,没有真正处理到位。四、在最后的默写环节,难度较大。能背不一定能写正确,在朗读过程中忽视了易错字的点拨,导致默写效果大跌眼镜,要重视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不能随心所欲。

总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预设,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较成功地上好一堂语文课。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3

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哲理诗,又是最喜欢的东坡名作,自不敢怠慢!

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概括起来,也就是耳熟能详的那八个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总的说来,这节课,做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有:

1、用一个主问题(大问题)引领全首诗的教学。

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古诗的教学,四年级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方法,避免了逐词逐句讲授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

2、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融于“他有一个什么遗憾”“难道他没认真地观赏吗”和“他为什么没有遗憾呢”等问题中,较易地理解“入其内,出其外”,能懂得要全面分析事物的道理。

但总体而言,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学生难于在生活中发现例子,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3、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

4、课堂缺少诗味,还未能很好地让学生入境、出境。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突破。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4

现在的课堂要求教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课堂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除此之外,课堂上应“读”字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尤其是古诗教学,只有让学生在吟诵中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掌握文本。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对古诗文的教学,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下面以我前段时间刚教学过的《题西林壁》为例谈一谈:

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句里字词的意思就应理解,把字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1、借助注释2、查阅字典、词典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二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善。如:

一、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不足。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我总怕学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有时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

二、拓展延伸地不够好。对于庐山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不够到位。联系实际太少,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这节课我认为有优点有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希望能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5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

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道理。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9

现在的课堂要求教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课堂就是学生、教师、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除此之外,课堂上应“读”字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尤其是古诗教学,只有让学生在吟诵中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掌握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对古诗的教学,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下面以我前段时间刚教学过的《题西林壁》为例谈一谈:

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本教学中。

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二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有滋有味。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善。如:

一、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不足。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我总怕学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有时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

二、拓展延伸地不够好。对于庐山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不够到位。联系实际太少,这样学生理解起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上一篇:天花吊顶工程协议书下一篇:工程造价专业的实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