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

2024-10-09

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 篇1

《题西林壁》教案设计优秀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壁、缘”两个汉字。

技能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白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他们大多还是觉得古诗文学习起来有些艰涩难懂,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是本堂课面临的`挑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初识庐山

1、启发谈话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图片或影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

2、板题:题西林壁

3、引导学生读题释题。

活动2【讲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树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课件出示自学任务)。

(生自学,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能力)

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1)诗人站在生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低)

(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教师按序播放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风景图,引导学生回答。)

(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深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3)诗人眼中的庐山,从不同方位看,形状、姿态相同吗?(各不相同)

(4)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点拨: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上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画鸡蛋》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师问:你碰到过这种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1、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

(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2、抽查学生感情背诵并默写。

3、感悟写法

作者笔下的这首诗,前两句写什么?(美景即所见)后两句写什么?(感悟即明理)

4、小结: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活动3【活动】《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3、将这首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看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悟情)

更多《题西林壁》文章推荐阅读:

1.《题西林壁》讲课稿及教学感言

2.苏轼《题西林壁》诗意赏读

3.《题西林壁》阅读练习及诗意赏析

4.四年级《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5.小学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6.《题西林壁》教学反思范文

7.《题西林壁》翻译及鉴赏

8.古诗《题西林壁》的教学反思

9.苏轼《题西林壁》新解

10.《题西林壁》诗意及全文鉴赏

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 篇2

1.简单易用

《题西林壁》学习工具无需使用说明, 简单尝试使用后, 即可顺利操作。教师可在备课或上课时使用;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时使用;非本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随时使用。

2.资源丰富

丰富的资源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学习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学习工具信息量大、角度新颖,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了教学效率

《题西林壁》学习工具有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也成功地将与本课有关的课内外知识有机整合起来, 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制作背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只有有所感悟, 有所思考, 才能启迪智慧, 享受乐趣。为此, 我专门设计并制作了适合学生学习古诗的学习工具——《题西林壁》。

学情分析

《题西林壁》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这是一首写景诗, 又是一首说理诗, 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学习古诗有了一些经验, 掌握了一些方法, 但在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时, 理解诗中哲理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突破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我制作了学习工具《题西林壁》。

● 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工具的教学设计包括激趣导入、背景介绍、诗文品读、拓展资料四个板块。其目的在于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题西林壁》的兴趣;通过了解诗人生平和创作古诗的背景, 全面地理解古诗;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品读古诗的内容及内涵, 深入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情感, 领悟诗人诗中蕴含的哲理;通过拓展资料, 引导学生品读不同诗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描写,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习工具设计思路

我在设计学习工具时从以下几方面做了考虑: (1) 为了有效激趣导入, 设置板块一, 提供视频资料; (2) 为了了解诗的背景, 设置板块二、三, 提供文字资料; (3) 为了学习诗的内容, 设置板块四, 提供字句的文字解释、动画演示、视频资料介绍等; (4) 为了拓展知识面, 设置板块五、六、七, 提供名人大家的精彩点评、学生书写的书法作品、录制学生朗读诗文的微视频及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欣赏 (如图1) 。

内容结构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工具的内容结构有七个大板块, 分别是:朗读欣赏、诗人简介、创作背景、诗文品读、作品鉴赏、学生展示、拓展学习。

1.朗读欣赏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采用观看视频、朗读欣赏的方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整节课的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诗人简介

通过读文字资料和图片了解诗人苏轼的生平简介。借助文字、图片资料直观地认识诗人, 拉近古代诗人与现代学生之间的距离。

3.创作背景

通过读文字资料和图片了解诗的创作背景和题壁诗的来历。借助文字、图片资料及师生交流, 直观深入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4.诗文品读

(1) 读诗歌, 感知美

此时, 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 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 感知庐山的美。

(2) 明诗意, 理解美

学生先小组合作自学诗歌, 再结合视频学习古诗的大意, 结合教材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集体交流反馈。针对前两行诗句, 我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从不同角度观看, 并体会其中的不同。我要求学生放飞想象补全句子, 体会庐山的雄伟奇特、千姿百态,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针对后两行诗句, 则是通过对重点字的理解、师生间的交流和联系实际的教学, 来理解诗人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面目, 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中视野有局限, 而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样理论联系实际, 既深化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和朗读能力。

(3) 悟诗情, 感悟美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古诗, 这既是一首写景诗, 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行诗句赞美庐山景色壮观, 后两行诗句, 告诉我们要全面正确客观地处理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整首诗。通过总结, 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只有入情入境地吟诵, 才能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5.作品鉴赏

作品鉴赏包含文学赏析和名家点评, 有更加专业的诗文分析, 有更加精练的大家点评。仅仅是一堂课听教师的诗文分析还是较片面与肤浅的,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学习古诗, 品读名人大家的点评是有必要的, 只有通过点滴的积累, 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6.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由学生朗诵和书写诗文两部分组成, 也即课前学生录制的朗诵音频和一篇篇俊秀的书法作品 (如图2) 。录制学生朗诵视频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朗诵者是自己本班的同学, 仿效起来会有亲切感, 练习时也会随时找到榜样示范, 不拘于一时地观看学习。展示学生们的书法作品, 可以激发学生写字、练字的欲望, 因为语文离不开文字, 也离不开写字。

7.拓展学习

我在拓展学习板块中, 嵌入视频《望庐山瀑布》, 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诗人笔下的庐山美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 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另外,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将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艺术布局

整个学习工具以棕黄色为主色调凸显经典文化主题。背景音乐《高山流水》正好与古诗相得益彰, 营造出一种清幽典雅的氛围, 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诗的意境。

1.首页

首页的设计以一幅画卷的形式展开 (如图3) , 将一幅庐山美景的图片嵌入到画卷中, 并设置了工具的名称。这样, 学生在使用时, 刚一看到首页就会被庐山美景吸引, 也能直观清晰地了解工具的名称。

2.主菜单 (一级菜单)

主菜单的设计简单明了, 操作容易。将设计的七大板块以竖排的形式从左至右一一罗列, 每个按钮都设计成小画卷的形式, 这正与首页遥相呼应 (如图4) 。

3.导航按钮

学习工具的每一页最下端都有导航按钮, 可以随时选择更换学习板块。导航按钮的位置统一、合理。

每个板块初始页的右上角都有“返回上一级”的按钮, 可以直接返回一级菜单。如果一级菜单中包含二级菜单, 在相应内容结束页的右下角处有“返回”按钮, 可以直接回到二级菜单 (如图5、图6) 。

总之, 在不影响精美的前提下, 将重要内容放置在显示区的明显位置, 让主体更引人注目。整个学习工具虽然内容繁杂, 但不同级别内容风格、界面布局协调一致而又富有变化, 在“大同”中求“小异”, 遵循了“单一时找变化, 变化时求统一”的艺术规则。

评价与反思

本学习工具能够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操作简单、资料全面、沉浸感强, 不仅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而且便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能够很好地辅助他们完成数字化学习及教学任务, 实现了双赢。反思整个学习工具, 其中还是有不足之处的, 如没有制作每页均可“停止播放音乐”的按钮, 没有设置专门的自测板块等。

幕前幕后

我是一位年轻教师, 教龄才两年。参加NOC活动也是第一次, 自己深知资质尚浅。最初, 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参加了比赛, 但最终却获得了一等奖, 这是辛勤耕耘的回报, 也是对我的莫大鼓励。

回顾整个比赛的历程, 我如今还历历在目。在准备的过程中, 一开始我对这项比赛的形式、内容一点都不了解, 毫无头绪, 好几次几乎就要放弃。但是, 在领导的鼓励、身边其他教师的帮助下, 我又产生了参赛的念头。试想:即使没有入围, 没有获奖, 准备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何不迈开这一步, 试一试呢?于是, 我重新踏上自己的备赛旅途。

日复一日, 我摸索着, 在制作途中反复修改内容和形式, 几经辗转终于制作完成, 成功上交作品。随后, 是漫长的等待。终于, 我入围了决赛, 但面临的却是更严峻的考验。我无数次忐忑地问自己:“全国各地高手如云, 领奖台上能有我的一席之地吗?”

我在准备答辩时, 又遇到了难题——10分钟的时间, 我要说些什么呢?评委老师又会问一些什么问题呢?还好身边有过多年参赛经历的教师及时给予了帮助。自己制作答辩PPT、文稿, 反复修改文稿内容, 思考如何用最恰当的语言介绍自己作品的亮点。经过几日的雕琢, 终于有了一份相对成熟的文稿。

参加NOC活动, 为我的教师生涯增添了一抹亮色, 但成绩只是暂时的, 未来的路还很长, 我将继续耕耘在教育信息化的最前沿, 只要自己还有新的创意要实现, 只要还有新的技术要学习, 只要周围的教师还需要我, 我将不停地探索、创作。

评委印象

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陈颖老师作为一名语文学科教师, 能用Power Point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学习工具实属不易。Power Point能兼容多种媒体、易上手、普及率高,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得很普遍, 但能制作成像陈老师这样的并不多。

陈老师围绕教学内容《题西林壁》制作的学习工具, 界面美观, 导航目录清晰, 包含的信息量大, 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学习工具的设计思路来源于教学思路, 学习工具内容的选择, 是为配合教学设计而制作的, 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习。该学习工具采用了多种形式、多种媒体, 从多维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古诗, 少有资源堆砌的感觉。

Power Point作为一款简单易学的学习工具制作软件, 很受教师欢迎, 希望陈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 带领身边的老师, 深入发掘它的更多功能, 制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来。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3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看待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庐山不同角度呈现的美景。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看待事物要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人置身在某一环境中时往往不能了解事物本质,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诵读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诗歌语言凝练,表达着诗人丰富的感情,读起来朗朗上口。看这幅图,你想起了哪首诗?(回忆背诵《望庐山瀑布》)那这幅图呢?出示图片“春江水暖鸭先知”,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这两首诗,都描绘了我们祖国的美好风光,你还能背一首写景的古诗吗?

(这一环节教师要多鼓励,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强调“题”字的间架结构安排,“林”字左边“木”因为让右原则,捺变成了点。

二、理解诗题,介绍题壁诗

(1)请同学们翻开书,认真读注释,谁来理解诗题的意思?

(2)介绍题壁诗: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诗人有感而发,寄托情感的诗作。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崔颢是唐朝最为著名的题壁诗人之一。

(3)根据意思,谁来有节奏地读一读诗题?指导学生标记并读出停顿。

(4)出示“壁”的字理:“辟”,表示用刀砍、劈、削;“土”,土层;“壁”,造字本义:直立如削的土。指导书写“壁”,师范写后学生练习写。

(5)出示题壁诗的代表作《黄鹤楼》。学生自由朗读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展示读。

三、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这首《题西林壁》,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课前学生们搜集了有关苏轼的资料,谁愿意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诗人苏轼?学生自由汇报。

像这样,找出自己感兴趣或是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就是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停顿,停顿的地方用符号“/”标出。谁来声音洪亮的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你和他的停顿准确吗?指名读,男女赛读。

四、理解诗意,读出韵味

(1)朗读诗文,引领我们与诗人同行,漫游庐山。同学们试着默读古诗,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边读边想:哪句诗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所看到的风景?(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齐读这两句诗。思考:诗人从哪些角度欣赏了庐山之美?用“●”标出来;发挥想象,描绘出庐山不同角度之美;选取一个角度,写出庐山之美。(汇报,相机板书:不同角度——景)

(3)听着你们的描绘,我们仿佛看到了庐山!让我们走进庐山,欣赏我国的庐山之美吧!(观看视频)你能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吗?(雄奇、壮丽、险峻、幽秀……的庐山)如此美景,令人赞叹。带着感情再齐读诗句。

(4)除了赞叹,作者还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理解“缘”,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五、深入体会,感悟诗理

(1)同学们,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面目呢?(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以一句诗小结:欲识庐山真面目, 。

(2)这首诗,诗人仅仅是想告诉我们如何“识得庐山真面目”吗?(相机板书:客观全面——理)

这样的道理,还蕴含在哪些小故事当中呢?(比如:盲人摸象,如果学生说到了,就让孩子听听这个故事。)

(3)有一句俗语,揭示的也是这个道理,出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4)这首古诗,这个故事,这句俗语,让老师想起来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听过吗?教师简介老子。

(5)老子曾经说过: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出示)老师认为,知人者易,知己者难,只缘身在其中,只因当局者易迷。我们不仅要知人,更要知己,做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齐读这两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六、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同学们,这首诗我们已经学完了,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引导学生从古诗内容的理解古诗蕴含的道理、欣赏到的美景等多方面来谈)

(2)配乐吟诵古诗,诵出情感。

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联系生活实际与父母交流这首古诗蕴含的道理。

(2)查找题壁诗《题西施石》,熟读。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不同角度——景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 篇4

师:(配乐欣赏庐山风光片)欣赏了这些这些风景感觉怎么样?

生:美

师:是啊,这里山高水常,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年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齐备)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交流资料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苏轼是宋代大诗人,写过很多诗,可查找的有3000多首。

生:题西林壁是一首题壁诗。是写在墙壁上的。

生:我知道庐山很美,有很多的旅游景点。

三、听录音,模仿读

师: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古诗(放配乐诗朗诵《题西林壁》)

师:读得怎么样?

生:美

师:你们能不能也读得这么美,和录音来比一比。

学生练习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很响亮

师:是啊,真的是很响亮。那么你能不能也响亮的读一读呢?

生:读

师:谁能再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很有感情。

师:非常好,我看也可以录成磁带卖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四、在音乐中反复读,感悟古诗的画面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看谁能不它读成一幅画。

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

生:我看见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还有许多的草。许多的鸟在树上唱歌。

师:你真是用心的去读了。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板书:横岭侧峰)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看到的是岭一会看到的又是峰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侧远近高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个道理在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当中也出现过,谁知道是哪一篇课文吗?

生:《画杨桃》

师:庐山真美啊,作者来到庐山看到了庐山的美景,感悟到了人生哲理。下面你们就是大诗人苏轼,清大诗人们闭上眼睛随老师一起走进庐山,横着看庐山,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面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出俯瞰,深沟幽壑;在低处抬头仰望,重峦叠障。庐山美,美在哪,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是秀美?身在庐山的你感慨万千。大诗人们,把你们的看到的壑感受到的用诗句表现出来吧。

生读古诗

师:同学们刚才交流的时候说了苏轼现存的诗就有三千多首,谁能读读你收集的苏轼的诗。

生展示。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3-4学年段目标对古诗的要求是: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古人也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朗读在古诗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在朗读中,古诗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别诗的语言,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受到古诗情感的熏陶并与之产生共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朗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的教学建议: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会、理解和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读感知,以读促思,以读明理,以读悟情。朗读贯穿始终。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篇5

《题西林壁》是统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顺承了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细致观察。

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理解诗句意思,并能懂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我从三年级所学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进入学习本首古诗,通过解题——诵读——理解——感悟等环节步步深入。尤其是在学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我沿用上一单元策略提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座山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这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明了,我选用一个六面体,分别找不同位置的学生说说各自看到了什么颜色,当学生发现每人看到的颜色都不同是因为坐的位置不同后,很容易就明白了诗人因为身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色自然不同。之后在教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因为这两句中采用了因果倒装的写作手法,并含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又用“盲人摸象”这个小故事引导他们理解诗意:因为诗人身处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所以看不到庐山的全部景象。继而马上提问:你认为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有的学生说从高处看,有的学生说从远处看,有的学生说把所有看到的景象合并在一起,从他们的回答中看出学生已明白一定道理。这时候我出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并举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平时遇到的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学生回答他在下棋时,因为旁观者纵观整个棋局,最后帮他下赢了这盘棋;还有学生回答两个同学闹矛盾了,她在旁边看清了整件事情的经过。这些事例都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道理。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之后,为了当堂消化所学古诗,我设计了背诵、默写环节,达到会读会背会写的教学目标。课后也认真阅读了各位老师的教学建议,果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中史老师、刘老师、梅老师、喻老师还有廖校长给出的建议,让我看到了本课教学的不足,也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一个“缘”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懂得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理解诗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诵读。课前,我们先来温习所学过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你们发现刚才的诗句里都有一个什么字啊?生:山。师:是呀,我国名山众多,数不胜数,其中江西的庐山便是我国四大名山之一。来,让我们去欣赏下它的风貌吧。

3(PPT庐山风光),让学生说说自己看的感受。师小结:这是你们看山的感受。900多年前,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到庐山一游,他又有哪些看山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5师:诗题是什么意思?指生说。相机解释诗题,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题,指名读-齐读。

二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1苏轼游庐山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自由读,同座位互读。

3指名读,相机评价学生的读音“岭、会认字缘”。4再指名读,评价诗的节奏、韵味。

5师范读,让生认真听、用心想,看看从中感受到什么? 6这是同学们初读古诗的感受,再次走进古诗,读懂它的内容。请同学们借助书上的注释在小组里交流理解古诗的意思。

5指生汇报。疏通诗意:庐山层峦叠嶂,变化多端,横看时,是一座雄浑的山岭,侧看时,就成了险峻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有不同的形态,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

1苏轼是按什么顺序欣赏庐山的?(方位顺序)

2他变换了哪些方位?横、侧、远、近、高、低。出示(PPT点红词语)

3从不同的方位,他都看见了什么?谁来读读第一句。4指名读,相机评价:听出来了,不同的角度,景色截然不同。你的各不同读得好,读出了苏轼眼中变化多端的庐山。5何为岭?何为峰?指生说。

6播放(PPT岭和峰)漫游庐山,横看是一座雄浑的山岭,侧看却成了险峻的山峰。师生合作读第一行。

7让生想象从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看到了什么?师:每个角度都能看到不同的面目。相机指导感情朗读第一句。

7远远地看、走近些看、站在高处俯视、从低处仰望,指生说,配合(PPT远近高低的景色)一座山,形态各异,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8这庐山给苏轼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生说,相机朗读、评价。

9苏轼看到了庐山这么多不同的风貌,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指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相机指导感情朗读。10 回顾整首古诗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古诗中有哪些收获感悟?引导学生理解从多角度去全面地看待事物,看待人生。11苏轼不愧是才子,他的题西林壁,是在看庐山、看人生,这样的诗篇,值得我们一辈子去感悟铭记,让我们和诗人一起漫游庐山、领悟思索吧!试着背背古诗。12指生背诗,配乐。13全班齐背。

四课外拓展:苏轼的前几首描写庐山的诗。

庐山风光与苏轼的《题西林壁》 篇7

庐山,位于我国东南部江西省九江市。它耸立在滚滚东流的长江南岸,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之滨,享誉海内的滕王阁以北。相传,周代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庐山因此而得名。庐山长约50里,宽约40里,海拔近1500米,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庐山虽没有泰山雄伟的“拔地擎天之势,拱日捧月之姿”,也缺乏黄山特有的奇峰、怪石、云海、温泉、松韵,但它却素有“奇秀甲天下”的独特地形、山体、风貌景观。庐山不仅翠岗绿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幽谷涧溪纵横,洞穴瀑布相间,长年云缠雾绕,烟弥云漫,变化多端。庐山,冬日银装素裹,雾松霜柏尽染;夏日山青水秀,水气蒙笼;春秋天高云淡,空气清爽,鸟语花香,分外宜人。庐山,不愧为中华大地的一座名山。

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意识对存在有重要影响。庐山的奇峰秀水、神妙风光,不仅造就出点缀其间的古刹、道观、寺庙、佛塔等文物古迹,而且引发登山者历数不清的顿悟灵感,成就出儒生墨客数不胜数的优美诗篇。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题庐山瀑布》,不知迷醉了多少读者;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大林寺桃花》,则把人们带进世外桃源。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事过境迁,历久弥坚。当代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登庐山》)以及“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更把现代人引入人间仙境。一部以庐山风光为背景,反映现代纯真爱情的影片《庐山恋》,不仅把当今观众带入如诗如画、如歌如狂的境域,让观众大饱眼福,尽领庐山风光,而且创当时国产片最高票房记录。

盛赞庐山风光的诗词歌赋、影视画卷,虽然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然而,真正独具哲理韵味,让人遐思万千、拍案叫绝的,当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诗篇《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此奇哉妙哉千古传诵的诗篇,除了得益于庐山风光本身的滋养、启迪外,自然与作者的家庭出身、文化素养、社会地位和生活阅历密切相关。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自幼才思敏捷,聪慧过人,胸襟坦荡,追求高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墨、释、道文化的熏染。其祖父苏序颇有文才;其母程氏知书达礼,教子有方;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其妹苏小妹均为北宋文学家。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最高学衔)。先后出任祠部员外郎、杭州通判、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苏轼的散文、诗词、书画,内容宏阔,不乏愤世疾俗、人情世事、自然风物珍品,风格清新豪放,善用比喻、借代、夸张,富有哲理文彩,思想性、艺术性造诣颇深。文学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书画与宋代的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轼一生坎坷,因作诗“谪讪朝廷”等“罪名”屡遭贬放。《题西林壁》一诗,是他被贬赴汝洲任“团练”途中,又一次登庐山,“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横看侧视、远观近察、高瞰低仰深思熟虑后,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庙墙上的七言诗,也是他五首庐山记游诗的最后一首。该诗既是他前四首诗的概括总结,又是他前四首诗的发展升华,更是他内心复杂情怀的抒发、寄托和坎坷生活的反思、折射与写照。

《题西林壁》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二十八个字,但却意境高远,哲理深邃。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要写作者对庐山的所观所感;其中的“横”、“侧”、“远近高低”六字道出了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方位,“成岭”、“成峰”四字则说明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体悟。“横看成岭侧成峰”,即正面横看庐山像峻岭,侧面纵看庐山像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远处看庐山、近处看庐山、高处看庐山、低处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状貌各不相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主要写作者不同视点看庐山的所思所悟。其中的“不识”指不认识,“真面目”指本来面目,“只缘”指只因为,“此山”指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即不认识或看不到庐山的本来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只因为身处庐山之中。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后者是前者的原因。本诗的突出艺术特点是:言简意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寓抽象哲理于形象事物之中,意味深长,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便于诵读、传播。其主题思想是:提示人们看待事物必须全面、系统、深刻,防止片面、肤浅、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唯其如此,才能合乎客观实际,不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与唯物辩证法提出的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正确观点,以及现代系统论张扬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动态、开放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不谋而合。本诗慢慢读来,细细品味,会让人自觉不自觉地想起革命导师列宁在《再论工会》一文的一段名言:“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① 同时,还会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系统论创始人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在其《一般系统论》一文中提出的系统理论重在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论断。② 距今近千年前的文人,能以如此简洁明快的诗话语言,表达出如此高深的哲理,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极为罕见,不能不让人惊叹称奇!

山因人赞更著称,人因赞山倍闻名;山人交相呼应,人山相映成趣。未来的庐山风光,必将因其越来越多的游人墨客的新发现、广赞美,而愈发神奇动人,魅力无限;未来的游人墨客,必定因其不断追寻庐山风光的旧貌新颜,而对庐山更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对自身心灵的净化、提升和性情、志趣的陶冶更加倾情、著力、凸显。

注释: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19页。

②《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1页。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8

涡阳县城关梁岭小学

李秋梅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明白古诗意义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默写古诗。重点难点:

1、诵读古诗并理解诗所蕴含的哲理。

2、体会古诗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其中庐山的风光也让人流连忘返,大家想去看看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庐山的秀美风光吧!

2、庐山之所以出名,除了优美的风光外,还因为一首诗,你们知道是什么诗吗?那就是《题西林壁》。

3、板书课题:题西林壁。了解诗题含义。

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对诗、文、书、画都很精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诗是他被贬九江途中游览庐山时写下的,堪称庐山之游的绝唱。

三、初学诗文:

1、自由读诗句,做到正确流利。

2、划出诗句的节奏及重音。

3、边读边想每句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4、品析诗句。

(1)学生小组交流,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诗。

(2)把对诗句的理解说给同桌听。

(3)师深入小组,了解学生交流情况,出示课件,品析诗句。

四、感悟意境:

这首诗写出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楚它的真实面目,那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想要看出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做呢?(出示课件)

五、拓展小结:

1、你还知道哪些故事,说明了看待事物要客观全面的道理。

生汇报:肓人摸象

画杨桃

2、小结:这两个小故事和这首诗一样,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看问题一定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面。

3、欣赏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附: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

侧看:成峰

远近

高低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9

1、能用自我的话或自我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团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日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齐,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构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团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仅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古诗教学反思 篇10

我先从诗人苏轼入手引出课题《题西林壁》,然后通过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悟,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不仅说出诗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还说出了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我顺势抓住“横 侧 远近高 低”体会诗人观察的角度都是什么?然后指导朗读,在体会本诗蕴含的人生哲理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语文教学要重视细节问题的有效把握,因为只有重视了细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减少遗憾。

一、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今后在过渡语言上还得锤炼。向窦桂梅的激情,大气学习。

二、在朗读古诗的环节上虽在“岭”和“峰”“高”和“低”上做了比较读,但在“岭”的引导上有点狭隘,只画出平缓,如再让学生上去画出岭的连绵起伏,还有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如果能划分节奏,突出重音,并能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有可能帮助学生更能读出古诗的韵味,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推荐) 篇11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回忆学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三、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二)解诗题。(并介绍“题壁诗”)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吗?

4、苏轼看过庐山不同的姿态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反过来说一说。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

(四)悟诗情。

庐山的确很美。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处俯视,深沟幽壑;在山下仰望,重峦叠障。可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还是险峻?正如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随苏轼一起去游庐山。

刚才那一瞬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在诗人苏轼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五)明哲理。

你能想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还记不记得学过的《画杨桃》一,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学习上,与别人交往中。像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苏轼怎样才写出这首古诗的?

2、这节你学会了什么?

《题西林壁》优质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石壁,看,石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4.指导读题。

点评: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进入到古诗描述的意境中。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既让学生对庐山有一定的了解,又使其对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山的形貌有一定的体验,为学习“远近高低各不同”做准备。最后一幅画面定格在西林寺的石壁,自然引到诗题,又有助于学生对诗题的理解。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如:教师读完一句,学生重复这一句的后三个字;教师读诗题,男同学读诗句,女同学重复后三个字。)

点评:初读有三个层次:读准,读通,读出韵律。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引导想象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边体会诗意,边读出节奏韵律。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借助注释,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图片,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点评:本诗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为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精心选择问“点”,抓一个“身”字,“身不同,景不同。”抓住问题的源头,通过让学生站立在不同的位置加深理解,进一步感受“不同”,领悟“不识”。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图片,教师引读。

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

他远望庐山,云天飘渺,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从高处俯视,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高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吟诵——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点评: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补充、扩展后再提供丰富的比较直观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形象,体会到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后的“不识”。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引导学生在诗句前加上叹词“唉”进行感叹。把“唉”字留在心底,我们再来感慨。

点评:感情朗读注重一个“情”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一声长叹,来自心底,韵味皆出。

2.出示《初入庐山》:“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学生自读。引导对比苏轼“要识庐山面”的初衷与结果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3.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4.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6.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点评:通过对比苏轼“要识”的初衷与最终“不识”的结果,引发学生心底的疑问;通过创设情境让苏轼与学生对话,最终在对话中明白“在山中”与“不同”“不识”之间的关系,并揭示道理。拓展和作者简介的链接点选择恰当,降低了学生“悟诗理”的难度。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课堂练习。

有时候,人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链接其他诗人歌咏庐山的诗句:(出示图片,诗句,学生诵读)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毛泽东——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引导学生感悟:同是庐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正是《题西林壁》中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

5.练习背诵。

点评: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理解和体会古诗文的情与理;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出于心,在诵读中通晓诗中理趣。

六、拓展,升华延伸

1.以诗比诗,出示《登飞来峰》,学生自读。

2.谁能猜猜,为什么老师每次读《题西林壁》时,就会想起这首《登飞来峰》?

引导比较《登飞来峰》和《题西林壁》。

3.小结:像《题西林壁》《登飞来峰》这样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就叫寓理诗,常读能让我们的头脑充满智慧。

4.作业:推荐阅读《游山西村》《观书有感》。

点评:通过链接形式、题材相似的古诗,扩大课堂的教学容量,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总评】

在众多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抒写了浏览庐山的总印象,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启发读者思考和领悟。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教师的教学设计也独具匠心。

首先,教师以精当的问题建构课堂,前两行抓住一个“身”字,将一二行诗的学习指向从整体到细节,并充分发挥想象在感悟、理解古诗文意境与情理的重要作用,当学生将“横、侧、远、近”等文字在头脑中转化成画面的时候,意境美就更加具体形象了。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3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

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

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

不起的人物(出示:宋 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

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

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

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

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

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

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

用。)

(2)指

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指

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2)指

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

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

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

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

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

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

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

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

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

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2)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墙壁,看,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掌握方法:查子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课件,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课件,教师引读。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2、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3、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5、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侧

远近各不同客观全面

高低

不识只缘认识事物

(果)(因)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有灵性之美的语言。她传递着文明,印刻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无限河山。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应基于吟诵,贵在于品悟,回归生活,切忌支解语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

《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笔者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

收集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激趣,感悟诗的意境,形成对山的全方位的感受。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学古诗可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古诗。

谁来背首古诗?

(二)出示:

过渡:老师也带来了写古诗句,请你读读!感受古诗的美!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注意适当解释

(三)初步形成对山的认识

1、上面的诗句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那是——山

2、请你谈谈你眼中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步感悟苏轼眼中的庐山。

(一)揭示所学内容

1、大家谈了自己眼中的山,有位诗人也想谈谈自己眼中的山,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2、出示课件:苏轼(不是“一寸照片”人物的造型,而是采用生活写实型的)

3、他写了一首诗叫做:《题西林壁》

(二)初读诗句,正音

1、出示古诗

2、他游览的是什么山呢?他想跟大家谈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诗。

3、自由读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4、请学生读。

(1)单个举手积极地读

(2)男女生比读

(3)上下句1、2组与3、4组接读

注意用上激励的评价语,同时正音

(三)初步释疑

1、明白所写的山和题诗的地点等基本常识。

(1)过渡:有句格言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书读着读着就知道其中的东西了。你们也读了好几遍了那么你读懂什么了呢?

(2)随机交流。

2、师相机补充:

(1)诗是苏轼49岁写的(2)这首诗是写庐山这十几首中最后的一首。

三、探索庐山的真面。

(一)见识庐山的多面性

1、苏轼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引导用现代语言表达)

2、诗句是怎样写的?

3、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释字解词:

(1)横看——正面看

(2)岭(圆)——峰(尖险)

5、苏轼怎样去感受庐山的?(引导回答: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有正面看、侧面看、远处看、近处看、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二)感受庐山多面的美

(1)这样的山你见过吗?美美地自由读前两句

(2)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引导读者的心情的词语——百看不厌、心旷神怡等词)

(3)齐读诗句

四、解疑明理

(一)明诗意

1、你们喜欢这样多情的庐山吗?

2、苏轼也跟大家一样,真的想一览庐山的真面,可是他能吗?

3、齐读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渡:诗中哪两句告诉我们他不能?

4、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字意

5、苏轼在叹息啊,你读出来了吗?品悟读

(二)明事理

1、提升庐山的真面:

过渡:苏轼见到了如此变化无穷的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2、苏轼怎样才能见到庐山的真面?

3、小结归纳:从整体上看,才有可能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4、形象感知:

(1)出示:四副图——描写同一样东西,但角度各不相同

(2)盲人摸象的故事

5、生活中你有过这样因为看了局部而忽略整体而犯了错的事情吗?

我们对待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呢?

五、练情巩固

(一)今天在诗人苏轼的带领下,你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啊?

齐读古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二)出示:这是(

)的庐山,只有()才能见到庐山真面!

过渡:苏轼眼中的山可和别人眼中的山一样吗?诗人苏轼想通过诗来告诉我们——

六、小结:

历来写山的人不计其数,而苏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品悟这一座座真实而神奇的山吧!

作业:观察一处景物或一样物品,并记录观察时的感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上一篇:意大利语生词本(配套本科四年级)下一篇:支票影像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