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影像问答(通用3篇)
支票影像问答 篇1
、什么是支票全国通用?
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需要功能完善的支付工具体系为依托。支票具有携带方便、支付灵活等特点,在支付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支票截留,即以电子信息传递代替实物票据传递成为支票清算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民银行在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国票据交换的发展规划并建设以影像技术为支撑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通过实行支票截留,改革支票清算模式,实现支票全国通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简单地说,支票全国通用就是您签发的任何一张支票可在我国境内任何地区使用。在支票全国通用之前,支票基本只限在同城范围内使用,也就是说,您签发的支票只能用于同一城市范围内的支付活动。支票实现全国通用后,您可以签发支票给国内任何地区的收款人,也可以接受来自国内任何地区支票,实现“一票在手,走遍神州”。
2、什么是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以下简称影像交换系统)是指运用影像技术将实物支票转换为支票影像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将支票影像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的业务处理系统。影像交换系统定位于影像信息交换,资金清算则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处理。
3、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有哪些参与者?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参与者包括办理支票结算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票据交换所。
4、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哪些支付业务?
(1)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的支票业务分为区域业务和全国业务。区域业务是指支票的提出行和提入行均属同一分中心、并由分中心转发的业务;全国业务是指支票的提出行和提入行分属不同分中心、并由总中心负责转发的业务。分中心是指接收、转发同一区域内系统参与者的支票影像信息,并向总中心发送和从总中心接收支票影像信息的系统节点;总中心是指接收、转发跨分中心支票影像信息的系统节点;提出行是指持票人开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入行是指出票人开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采用分散接入模式或集中接入模式通过影像交换系统处理支票业务。在分散接入模式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托票据交换所提交和接收支票影像信息;在集中接入模式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影像交换系统联网,通过省级机构或法人机构集中提交和接收支票影像信息。
(3)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的区域业务,在分散接入模式下,其信息自提出行提交,经票据交换所、分中心,至提入行止;在集中接入模式下,其信息自提出行提交,经分中心至提入行止。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的全国业务,在分散接入模式下,其信息自提出行提交,经票据交换所、提出行所属分中心、总中心、提入行所属分中心,至提入行止;在集中接入模式下,其信息自提出行提交,经提出行所属分中心、总中心、提入行所属分中心,至提入行止。、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业务分为几个阶段?
5、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业务分为几个阶段?
通过影像交换系统处理支票业务分为支票影像信息传输和支票业务回执处理两个阶段。支票业务回执是指出票人开户银行通过小额批量支付系统返还给持票人开户银行,对支票影像信息提示付款表明同意付款或拒绝付款的确认结果。
6、中国人民银行对使用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有什么要求?
(1)影像交换系统处理规定金额以下的支票业务。影像交换系统处理支票业务的金额上限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并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调整;超过金额上限的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拒绝受理。目前支票影像业务金额上限为50万元。
(2)通过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的支票影像信息具有与原实物支票同等的支付效力,出票人开户银行收到影像交换系统提交的支票影像信息,应视同实物支票提示付款。
(3)支票影像业务遵循“先付后收、收妥抵用、全额清算、银行不垫款”的原则。出票人应在银行账户内备足资金,确保支票足额支付。
(4)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管理部门通过影像交换系统对出票人违规签发支票情况实施统计监控;支票影像信息经影像交换系统传输,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信息格式,并采用数字签名方式保障数据安全。
7、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运行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影像交换系统实行7×24小时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管理需要调整系统的运行时间,并可根据业务和运行管理需要对影像交换系统实施暂时停运。中国人民银行对影像交换系统实行统一运行管理。
8、异地使用支票的提示付款期是多少天?
提示付款期是指您取得支票后,向开户银行提交支票并委托其收取款项的最长时间。
在同城范围内支票的提示付款期为自出票之日起10天。在支票全国通用初期,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异地使用支票的提示付款期也是10天。
根据异地支票的发展情况及业务处理的实际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适时调整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
9、是否任何一家银行的支票均可以全国通用?
是的。无论是全国性银行机构还是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只要其获准办理支票结算业务,其支票均可以全国通用。
10、异地使用的支票如何清算?
10、异地使用的支票如何清算?
为支持异地使用支票的清算,中国人民银行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建设了全国统一的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基于影像技术进行票据交换。持票人开户行收到异地支票后,对实物支票进行截留,将实物支票的影像信息通过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传递到出票人开户行;出票人开户行经审查复核后,再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将资金划拨至持票人开户行。
11、签发异地使用支票应注意哪些事项?
对于异地使用的支票,您在签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查看银行机构代码:您应查看一下开户银行是否已在支票上的指定位置记载了12位银行机构代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异地使用的支票上均应记载全国统一标准的银行机构代码;若没有记载,您签发的支票无法在异地正常使用,您应及时联系开户银行加载银行机构代码。
(2)控制支票签发金额:异地使用支票的金额不能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额上限,该上限目前暂定为50万元;对于超过金额上限的异地使用支票,收款人开户银行可能拒绝受理;如您支付的款项高于50万元,可与收款人协商采用其他支付方式。
12、异地支票款项多长时间可以到账?
支票有用途广泛、携带方便、结算便捷的便利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在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将支票信息转发后的2个工作日内,出票人开户银行必须按规定支付支票款项,并通知持票人的开户银行。所以,根据收、付款银行的处理方式不同,持票人最早可在2-3小时内收到款项,一般最长在银行受理支票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可以收到异地支票款项。客户也可以直接咨询开户银行,了解比较确切的资金到账时间。
支票影像问答 篇2
一、案件情况
2015年9月期间, 某银行通过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连续收到740笔提示付款的支票影像业务, 付款人均为同一家货运代理服务商。经该银行审核, 累计应付款金额151600元, 该货运代理服务商在付款当日的账户资金余额不足, 无法支付所有票款, 根据结算业务规则, 在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中做退票处理。此次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中的集中、大量退票案件中, 该银行并未按照空头支票管理规定向所在地人民银行银行报告, 仅从行内自身风险管理角度出发, 对该违规客户进行了“客户尽职调查”, 私下督促客户将在该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进行销户处理。当地人民银行也未及时发现, 尽是在年底进行业务量统计时发现该笔大量退票情况, 并进行了后续案件追查和相关处理工作。
从案件本身来看, 违规客户涉及资金不多, 但数量集中, 恶意透支意图明显;银行对客户维护不及时, 管理随意性大;人民银行对支票影像业务监测不及时, 整体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运行管理水平较低, 不利于当地支票影像业务的发展。透过此次案件能够发现, 要解决支票影像业务中退票率高、业务发展滞后、客户接受度低等问题, 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运行特点和结算本质, 多角度、多方法加强业务管理。
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运行情况概述
人民银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支付清算体系和支付工具体系, 加快支票全国流通进程, 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并于2007年6月在全国上线推广运行。在八年时间中, 人民银行先后就业务处理规范、技术标准、业务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完善、功能强化和推广宣传, 逐步扩大了支票影像结算方式在日常支付活动中的使用范围, 提高了客户对影像化票据的认知度, 并使支票携带方便、支付灵活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纵观2007年至2015年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发展历程来看, 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 总体交易量增长明显, 增速逐步放缓。自2007年上线运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以来, 系统交易总规模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如图1所示, 从最初的340.29万笔、交易金额1463.96亿元, 不断攀升至2012年最高点2329.39万笔、交易金额10874.82亿元, 交易量增速基本保持在20%左右。但进入2013年,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量增长速度放缓, 并出现下滑趋势。2013年交易增速下降1.31个百分点, 2015年交易量更是下滑了18.07个百分点, 交易规模跌至2010年水平。 (见图1)
(二) 银行间交易占比差别较大, 发展不平衡现状显著。通过对2015年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量进行行别细分, 可以发现 (见图2) , 国有银行交易量占比最大, 达到56.31%;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第二, 达到16.64%;农村信用合作社占比第三, 达到10.34%;外资银行、政策银行占比最少, 不足0.1%。受银行网点数量、客户群体、市场份额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国有银行成为现代化支付结算方式运用的主要领头者, 中小银行或专业化银行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和客户特点, 未将支票影像业务作为主要结算工具进行重点推广, 交易规模占比呈现明显区隔。 (见图2)
(三) 影像系统退票率居高不下, 小银行退票普遍。伴随着业务量的增长,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中的退票率也不断攀升。从图3来看, 2007年至2015年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退票率一直处于高位运行, 退票笔数占交易笔数达到5%左右;且随着业务量增长, 退票率也快速上升, 虽然2013年开始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总体业务量开始掉头下滑, 退票率下降幅度低于业务量下降幅度。按2015年退票率行别分析来看, 国有银行业务量占比最大, 退票率居于中游位置;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业务量较低, 但退票率最高;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政策银行业务量占比靠后, 退票率最低。 (见图3、表1)
(四) 退票类型集中, 空头支票退票问题严重。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将退票理由分为:支付密码未填写或错误、出票人账号余额不足以支付票据款项、出票人签章与预留银行签章不符、支票必须记载事项不全、电子清算信息与支票影像不相符、出票人账号或户名不符、出票人已销户等十四项内容。以2015年退票类型分析来看 (如图4) , “支付密码未填写或错误”的退票占当年退票总量的56.09%, “出票人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票据款项”的退票占当年退票总量的36.75%, 其余退票类型占比低于7%。可见, 支付密码使用不当、空头支票及签章有误引发的退票成为主要退票问题。 (见图4)
三、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退票问题分析
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建设运行对推动我国支票业务发展, 提升新型电子支付方式发展水平, 扩大信用支付工具的使用范围等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发展支票影像技术、丰富支付结算手段是时代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从深层次分析来看,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运行管理和业务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成为制约该系统有效使用的制约因素。
(一) 中小银行对支票影像业务不重视, 办理能力不足。从2007年至2015年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数据分析来看, 中小银行, 尤其是村镇银行, 由于发展能力有限, 业务、技术能力不足, 客户服务专项化、单一化, 支付业务功能开发偏重于大额支付系统和网上银行业务, 对开发多样化、新型化的电子支付功能重视不够。因此, 在前期开发建设和后期的培训、业务推广等方面, 中小银行严重落后于大型银行, 导致在业务开办、票据受理、资金解付等具体办理中业务人员积极性不高, 办理效率偏低, 退票现象频发, 严重打击客户积极性, 制约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票据市场的普及面。
(二) 客户使用票据习惯不良, 影响票据结算功能发挥。从支票结算的实际情况来看, 广大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客户签发支票随意性大, 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时有发生, 致使支票在签发之初就存在要素不全、信息不符等瑕疵, 尤其是支付密码器使用环节上, 大量存在漏写、错写支付密码, 造成退票。同时, 银行对客户的结算习惯宣传和操作辅导上缺乏耐心和常态化机制, 只是在出现问题或客户主动询问时才告知, 无形中增加了退票隐患。
(三) 支票影像交换模式不一致, 影像业务办理效率。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接入方式中, 考虑到各银行技术实力, 允许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采用直连模式和分散模式两种方式接入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采用分散模式接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通过所在地人民银行票据交换所实现票据影像制作、发送和报文接收, 增加了业务二次处理环节。因此, 采用分散模式接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办理支票影像业务需要额外增加专职人员完成票据传递、报文跟踪等工作, 在业务量多时, 可采用集中递送、批量处理的方式;但在业务量少时, 一笔支票会拖延较长时间进行办理, 严重影响了支票的结算效率和快捷化, 打击客户使用支票影像办理结算业务的积极性。
(四)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技术不完善, 实际操作存在困难。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操作中发现,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系统设计和功能建设上存在差异, 对经办银行具体业务操作造成困扰。一是系统长时间不登录无超时提示, 经办银行业务主管及操作员登录前置机后, 如长时间不进行业务操作或系统刷新, 系统将停留在上一次的操作界面中, 不自动提示登录超时, 不利于对系统状态及业务接收的及时、有效监控。二是自由格式报文功能不完善, 系统中自由格式报文信息在主页保存期限仅为1个月, 不便于查找自由格式报文全部信息;同时, 在功能菜单“自由格式”选择“209自由格式发送”进行自由格式报文查询时, 输入查询条件后, 不能按查询要求显示查询结果, 查询失效。三是系统中操作日志记载内容不全, 日志管理功能中的操作日志记载内容不全面, 操作用户登录、口令修改等相关操作内容未记载, 不能实现对操作用户的全面监控功能;且操作日志在主页保存期限仅为1个月, 不便于对操作日志进行历史查询。
四、提升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使用效率的途径分析
支票作为我国经济往来、资金结算中重要的支付工具之一, 仍将长期发挥方便、快捷、易携带的作用, 积极推动支票影像交换业务更是完善我国金融基础设施, 顺应国际支付清算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因此,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要想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成为银行间常用资金汇划通道, 必须从业务、技术两方面入手, 不断进行优化建设。
(一) 完善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基础设施。就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本身而言, 前置机系统、外挂软件等系统应进行升级, 例如, 增加超时提示及系统自动刷新功能, 方便业务操作和监控;再如, 修改、完善自由格式报文功能, 延长保存期限, 方便经办银行查询、检索。针对分散接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应当重新升级或修改辅助软件 (如;外挂软件) , 便于所在地人民银行代为办理影像解析和核对经办银行提交的电子信息是否与实物一致, 以确保影像信息准确。
(二) 加强签发人操作规范性管理, 提高票面质量。人民银行应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结算规范性管理, 一方面要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客户的管理和业务辅导, 通过柜面宣传、专项讲解等形式, 加大企事业单位具体经办人员的业务操作水平, 规范票据要素信息填写, 提高票面要素完整性、准确性;另一方面人民银行要加大管理力度, 从制度入手将票据要素信息完整性检验列为管理重点, 实现影像信息与票面信息一致, 消除信息填写不完整对票据解付时的影响。
(三) 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 提高系统管理水平。人民银行应当充分利用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中保留的海量信息,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 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定期监测, 及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影像信息处理效率, 缩短报文信息滞留时间, 及时解决业务办理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二是要开展数据分析工作, 按照时间、区域、行别、退票类型等维度进行数据清理, 选取有价值信息, 按照管理需要设计数据模型, 建立评估标准, 对支票影像业务进行专业化、专门化分析, 为系统管理和业务发展提供最终目标决策参考, 提高人民银行管理水平。
(四) 建立分类监测制度, 严肃惩处违规行为。数据监测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针对出票人违规信息的监测, 将影像交换系统处理支票业务的违规信息, 通过付款行的退票回执进行反映, 在小额支付系统采集, 通过将空头支票、印鉴不符等支票违规信息进行统计和整理, 纳入征信系统统一管理或建立支票使用“黑名单”, 可以有效打击支票违规行为, 有利于改善支票受理环境, 促进支票业务健康发展。另一种是对商业银行违规信息的监测, 为督促付款银行及时返回支票业务回执, 影像交换系统设定了回执返回的期限 (T+N) , 并可对未按期返回回执的业务进行统计监测。对于多次不及时返回回执的银行机构, 人民银行应当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其采取通报或责令退出系统等管理措施。
(五) 丰富支票核验手段, 提高票据印鉴审核通过率。当前, 科技手段和信息处理能力大大增强, 票据印鉴的核验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印章核验, 加之支付密码器普及程度不高, 客户使用积极性弱, 支付密码器法律地位偏低, 更要求票据验印方式进行改革。人民银行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快研究二维码、影像系统自动编押、动态校验码等信息化要素在支票影像业务中的应用, 降低出票人的签发成本、提高持票人的可靠性保障, 简化银行印鉴审核流程, 提高支票影像信息的审核通过率。
参考文献
[1].赵丹阳, 浅析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退票成因及对策, 《理论观察》2013年第3期
[2].杨瑞香, 对全国支票影像交换业务发展的思考, 《新疆金融》2008年第5期
支票影像问答 篇3
关键词:支票影像,发展缓慢,原因,建议
像交换系统于2007年正式运行以来, 进一步拓宽了国内支付结算渠道, 方便了企业之间的异地资金结算, 实现了支票的全国通用。但是, 运行至今, 支票影像业务却未能按照先期设想的那样得到有效的普及和推广, 业务发展极其缓慢, 甚至是停滞。
慢原因影像;;建议发展缓慢;原■一、主要原因因王分析庆 (一) 支票影分不年像足业务社会需求析目前付体系提, 供国的内大支及付额、各支银付、行行小内额支支建付、银行卡支付、议支电付子手银段行已支基付本等
上能够满足国内
各个层面对于支付行为的要求, 所以除了少数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支票影像业务发展有一定的需求外, 大多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支票影像业务并无太大需求, 支票影像业务的发展缓慢。
(二) 支票影像业务发展基础不足
支票影像交换业务发展的基础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另一方面是较高的支票业务发展水平。人民银行管理的征信系统所收集的企业、个人信息非常有限, 仍缺乏有效、多样、便捷的查询信用情况的渠道。同时, 从银行业支票业务发展情况来看, 各家银行目前开办的只是单位银行存款账户支票业务, 个人支票业务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 并且随着电子支付、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传统的票据业务逐渐呈现萎缩态势, 致使支票影像业务的发展缺乏足够广泛的用户基础。
(三) 银行积极性不高
第一, 开办支票影像业务收入低于成本, 银行不赚钱。目前, 支票业务收费标准是每笔0.6元手续费, 每张支票0.2元工本费。对于支票影像业务类的异地支票业务没有另行出台手续费标准, 部分银行在办理支票影像业务时按小额业务标准收取手续费, 再加上支票影像业务需要通过央行的小额支付系统进行清算, 还需要支付清算费用, 使得商业银行在开办支票影像业务的手续费收入根本无法弥补由此产生的柜台、人工、清算所产生的费用。得不偿失, 导致了各商业银行极不情愿推广这项业务。第二, 票据防伪难度增大, 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成本。支票影像系统采用票据截留的处理方式, 收款行需要审查客户提交支票的真实性, 而客户支票的来源有可能是全国范围内任何一家银行机构。在如今各家银行机构票据防伪技术各不相同, 伪造、变造票据的手段却层出不穷的情况下, 收款行审核票据的难度已经很大。设备成本、人工成本增加了商业银行负担。开办支票影像业务需要配备专用的计算机和扫描仪, 由于外挂软件对计算机硬件水平的要求较高, 配备专用的计算机和扫描仪需要近万元的支出。为了减少成本, 商业银行多采取委托人民银行代理或同城范围内本系统机构只委托一家机构代理的方式进行业务处理。
(四) 客户积极性不高
第一, 信用信息的不对等, 客户对接受异地支票有所顾虑。支票的提示付款期实际上为付款人提供了一个短期的信用, 由于收款人对付款人的信用状况了解不全面, 这个短期的信用对其有可能是一个空头陷阱, 一旦异地付款人出现签发空头支票的情况, 收款人追索票款将会非常困难。第二, 资金到账时间较长, 客户不愿选择支票影像业务。由于不少银行采用分散接入模式和人民银行代理模式, 异地支票业务需要经过七个环节。如果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传递不及时的问题都会进一步延误资金到账时间。第三, 退票率过高, 挫伤客户使用积极性。支票影像业务开办的时间还不长, 银行机构仍缺乏对支票影像业务的处理经验, 部分银行机构在办理支票影像业务为避免错付带来的风险, 宁可不付, 采取退票的手段进行处理。另外, 付款行在审核支票影像时, 需要凭借电子验印系统核对付款人印鉴, 由于电子验印系统本身存在的不足, 经常造成付款行在核对印鉴时出现“支票上签章与预留印鉴不符”的问题而退票。过多的退票挫伤了客户办理支票影像业务的积极性。
二、对策及建议
(一)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支付信用环境
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加快征信系统建设, 加大信用信息采集力度, 扩大信息采集范围, 将支付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管理。加大对签发无效力支票行为的处罚力度, 对于签发空头支票、签发与预留印鉴不付的支票或签发支付密码错误支票的行为, 除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外, 还可以考虑对其行为进行披露。对空头支票的出票人进行登记, 并进行披露公布, 对于情节严重的可停止为其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为支票影像业务的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
(二) 取消票交所处理模式, 改为商业银行集中接入模式
票交所处理模式下, 人民银行票交所是支票影像业务处理的中间环节, 延长了业务处理时间, 制约着支票影像业务的发展。为此, 人民银行应该从业务处理中脱离出来, 改由商业银行直接办理, 通过商业银行间支票影像的直接传输, 可以简化业务处理流程, 提高业务处理速度, 缩短资金到账时间, 促进支票影像业务的发展。
(三) 继续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
银行机构应加强对支票影像业务的宣传, 提高公众对支票影像业务的认知程度, 使客户了解支票影像业务的便利性和可用性, 提高客户选择使用支票影像业务的积极性。同时, 做好自身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使业务人员熟练掌握支票影像业务的处理流程, 保证支票影像业务处理的正规、高效、快速、无误。
(四) 降低退票率
一方面, 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有效限制商业银行机构随意退票和无理拒付行为。另一方面, 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途径降低退票率, 如:升级电子验印系统、推广支付密码、付款行对有疑问支票向付款人查询、加强对客户的指导等。
(五) 提高支票防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