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中庐山的神话传说
庐山风光与苏轼的《题西林壁》 篇1
庐山,位于我国东南部江西省九江市。它耸立在滚滚东流的长江南岸,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之滨,享誉海内的滕王阁以北。相传,周代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庐山因此而得名。庐山长约50里,宽约40里,海拔近1500米,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庐山虽没有泰山雄伟的“拔地擎天之势,拱日捧月之姿”,也缺乏黄山特有的奇峰、怪石、云海、温泉、松韵,但它却素有“奇秀甲天下”的独特地形、山体、风貌景观。庐山不仅翠岗绿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幽谷涧溪纵横,洞穴瀑布相间,长年云缠雾绕,烟弥云漫,变化多端。庐山,冬日银装素裹,雾松霜柏尽染;夏日山青水秀,水气蒙笼;春秋天高云淡,空气清爽,鸟语花香,分外宜人。庐山,不愧为中华大地的一座名山。
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意识对存在有重要影响。庐山的奇峰秀水、神妙风光,不仅造就出点缀其间的古刹、道观、寺庙、佛塔等文物古迹,而且引发登山者历数不清的顿悟灵感,成就出儒生墨客数不胜数的优美诗篇。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题庐山瀑布》,不知迷醉了多少读者;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大林寺桃花》,则把人们带进世外桃源。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事过境迁,历久弥坚。当代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登庐山》)以及“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更把现代人引入人间仙境。一部以庐山风光为背景,反映现代纯真爱情的影片《庐山恋》,不仅把当今观众带入如诗如画、如歌如狂的境域,让观众大饱眼福,尽领庐山风光,而且创当时国产片最高票房记录。
盛赞庐山风光的诗词歌赋、影视画卷,虽然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然而,真正独具哲理韵味,让人遐思万千、拍案叫绝的,当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诗篇《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此奇哉妙哉千古传诵的诗篇,除了得益于庐山风光本身的滋养、启迪外,自然与作者的家庭出身、文化素养、社会地位和生活阅历密切相关。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自幼才思敏捷,聪慧过人,胸襟坦荡,追求高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墨、释、道文化的熏染。其祖父苏序颇有文才;其母程氏知书达礼,教子有方;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其妹苏小妹均为北宋文学家。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最高学衔)。先后出任祠部员外郎、杭州通判、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苏轼的散文、诗词、书画,内容宏阔,不乏愤世疾俗、人情世事、自然风物珍品,风格清新豪放,善用比喻、借代、夸张,富有哲理文彩,思想性、艺术性造诣颇深。文学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书画与宋代的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轼一生坎坷,因作诗“谪讪朝廷”等“罪名”屡遭贬放。《题西林壁》一诗,是他被贬赴汝洲任“团练”途中,又一次登庐山,“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横看侧视、远观近察、高瞰低仰深思熟虑后,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庙墙上的七言诗,也是他五首庐山记游诗的最后一首。该诗既是他前四首诗的概括总结,又是他前四首诗的发展升华,更是他内心复杂情怀的抒发、寄托和坎坷生活的反思、折射与写照。
《题西林壁》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二十八个字,但却意境高远,哲理深邃。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要写作者对庐山的所观所感;其中的“横”、“侧”、“远近高低”六字道出了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方位,“成岭”、“成峰”四字则说明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体悟。“横看成岭侧成峰”,即正面横看庐山像峻岭,侧面纵看庐山像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远处看庐山、近处看庐山、高处看庐山、低处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状貌各不相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主要写作者不同视点看庐山的所思所悟。其中的“不识”指不认识,“真面目”指本来面目,“只缘”指只因为,“此山”指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即不认识或看不到庐山的本来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只因为身处庐山之中。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后者是前者的原因。本诗的突出艺术特点是:言简意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寓抽象哲理于形象事物之中,意味深长,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便于诵读、传播。其主题思想是:提示人们看待事物必须全面、系统、深刻,防止片面、肤浅、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唯其如此,才能合乎客观实际,不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与唯物辩证法提出的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正确观点,以及现代系统论张扬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动态、开放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不谋而合。本诗慢慢读来,细细品味,会让人自觉不自觉地想起革命导师列宁在《再论工会》一文的一段名言:“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① 同时,还会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系统论创始人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在其《一般系统论》一文中提出的系统理论重在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论断。② 距今近千年前的文人,能以如此简洁明快的诗话语言,表达出如此高深的哲理,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极为罕见,不能不让人惊叹称奇!
山因人赞更著称,人因赞山倍闻名;山人交相呼应,人山相映成趣。未来的庐山风光,必将因其越来越多的游人墨客的新发现、广赞美,而愈发神奇动人,魅力无限;未来的游人墨客,必定因其不断追寻庐山风光的旧貌新颜,而对庐山更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对自身心灵的净化、提升和性情、志趣的陶冶更加倾情、著力、凸显。
注释: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19页。
②《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1页。
【《题西林壁》中庐山的神话传说】推荐阅读:
题西林壁的赏析05-22
苏轼的诗《题西林壁》10-19
《题西林壁》课后的教学反思07-26
题西林壁古诗的解意08-14
题西林壁 教学设计07-14
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10-09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及阅读练习10-06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题西林壁06-02
四年级语文上册 题西林壁 2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08-13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