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课后的教学反思

2024-07-26

《题西林壁》课后的教学反思(共11篇)

《题西林壁》课后的教学反思 篇1

《题西林壁》是苏轼写的一首即兴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即景说理、谈体会,表达“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生活哲理。

诗词教学作公开课上有一定难度。我在操场上碰到周老师,问他上哪一课时告诉他:大胆上,别受约束,只要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你的课就是对的。这话是针对周老师的特点说的。事实上周老师这节课的与众不同正是来源于他自己对文本的深刻感受和他的独特个性。

这节课初读正音,对学生读“岭”“此”出现的问题反复纠正朗读,很有耐心;再度让学生借助对重点词的理解来解诗的大意,把握有度。品诗情画意是周老师的教学重点,也是他与众不同之处:借助创造背景,辅以苏轼类似意境诗的拓展,还有苏轼与王安石十多年的官场纠结等品诗人的人生感悟,发掘得很深!指导吟诵部分,努力做到读出中华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评课时我也谈了自己的两点建议:一,语文教学不宜过于理性,何况许多的语言文字感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周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和对生活哲理的揭示过程中,因为师的理性解说过多,导致学生的自主感悟减少;二,“教材只是个例子”。这一点周老师理解得不错,所以,他爱向教材外找教学资源。但这个例子是经过反复研究出来的成果,我们首先要用好,教材外拓展才会有更好的效果。例如:编者的意图很清楚,把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题西林壁》合成一课,是希望让学生通过学习对比明白:看到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这正是苏轼的反思:以前与王安石政见不同是因为站在不同的位置看问题!还有:我们的老教师都知道,学生对“庐”“缘”两字很容易写错。字词教学虽不是五年级重点,但教学过程中还是要注意的,因为这也是语文这本!

我也上过不下二十节公开或比赛课,知道上这类课的艰辛与遗憾。最后想讲的是,应当谢谢周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值得一听的课!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2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看待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庐山不同角度呈现的美景。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看待事物要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人置身在某一环境中时往往不能了解事物本质,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诵读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诗歌语言凝练,表达着诗人丰富的感情,读起来朗朗上口。看这幅图,你想起了哪首诗?(回忆背诵《望庐山瀑布》)那这幅图呢?出示图片“春江水暖鸭先知”,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这两首诗,都描绘了我们祖国的美好风光,你还能背一首写景的古诗吗?

(这一环节教师要多鼓励,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强调“题”字的间架结构安排,“林”字左边“木”因为让右原则,捺变成了点。

二、理解诗题,介绍题壁诗

(1)请同学们翻开书,认真读注释,谁来理解诗题的意思?

(2)介绍题壁诗: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诗人有感而发,寄托情感的诗作。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崔颢是唐朝最为著名的题壁诗人之一。

(3)根据意思,谁来有节奏地读一读诗题?指导学生标记并读出停顿。

(4)出示“壁”的字理:“辟”,表示用刀砍、劈、削;“土”,土层;“壁”,造字本义:直立如削的土。指导书写“壁”,师范写后学生练习写。

(5)出示题壁诗的代表作《黄鹤楼》。学生自由朗读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展示读。

三、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这首《题西林壁》,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课前学生们搜集了有关苏轼的资料,谁愿意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诗人苏轼?学生自由汇报。

像这样,找出自己感兴趣或是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就是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停顿,停顿的地方用符号“/”标出。谁来声音洪亮的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你和他的停顿准确吗?指名读,男女赛读。

四、理解诗意,读出韵味

(1)朗读诗文,引领我们与诗人同行,漫游庐山。同学们试着默读古诗,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边读边想:哪句诗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所看到的风景?(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齐读这两句诗。思考:诗人从哪些角度欣赏了庐山之美?用“●”标出来;发挥想象,描绘出庐山不同角度之美;选取一个角度,写出庐山之美。(汇报,相机板书:不同角度——景)

(3)听着你们的描绘,我们仿佛看到了庐山!让我们走进庐山,欣赏我国的庐山之美吧!(观看视频)你能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吗?(雄奇、壮丽、险峻、幽秀……的庐山)如此美景,令人赞叹。带着感情再齐读诗句。

(4)除了赞叹,作者还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理解“缘”,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五、深入体会,感悟诗理

(1)同学们,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面目呢?(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以一句诗小结:欲识庐山真面目, 。

(2)这首诗,诗人仅仅是想告诉我们如何“识得庐山真面目”吗?(相机板书:客观全面——理)

这样的道理,还蕴含在哪些小故事当中呢?(比如:盲人摸象,如果学生说到了,就让孩子听听这个故事。)

(3)有一句俗语,揭示的也是这个道理,出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4)这首古诗,这个故事,这句俗语,让老师想起来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听过吗?教师简介老子。

(5)老子曾经说过: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出示)老师认为,知人者易,知己者难,只缘身在其中,只因当局者易迷。我们不仅要知人,更要知己,做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齐读这两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六、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同学们,这首诗我们已经学完了,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引导学生从古诗内容的理解古诗蕴含的道理、欣赏到的美景等多方面来谈)

(2)配乐吟诵古诗,诵出情感。

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联系生活实际与父母交流这首古诗蕴含的道理。

(2)查找题壁诗《题西施石》,熟读。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不同角度——景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篇3

我这些年缺少了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猛然间抬头,多少人都已经远远走到了前面,心中就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感触,所幸心还不老、热情仍在,只要踏实肯干、用心琢磨,就会有“万木春”的希望。

一直都认为学习古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如果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从朗读入手去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那也许学习古诗就不是那么乏味了,读起来也更有味道。

在《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大家观赏庐山的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在出示课题,初步了解作者观赏庐山之后的感受,并释题。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

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

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

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时处理不恰当,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时,过于心急,导致言不达意,误导了学生,使学生更加迷茫,最后只有牵强地引到主题上,学生也没有完全弄懂,这是这节课最大的败笔。其实在学生答不上来时,可以让他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强调“横侧远近高低”,学生就会有所感悟。在读中思考、感悟,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在与老师们探讨教案的时候,有两种看法,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在初读古诗时到底用不用初步理解古诗。我觉得如果学生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更能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和哲理美。但这样处理又认为太老套,哎!

古诗《题西林壁》的教学反思 篇4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取和三年级截然不同的教学古诗方法,重点让学生学习把单音节词组成双音节词或者多音节词,并通过组词,自主感悟诗句的意思,改变以往老师“串讲”,机械理解诗句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这是第一次尝试,但是理解力强、词汇量多、感悟力强的学生能够较快、较准地理解单音节词的意思,而且通过提问,也越来越多学生感悟到这种方法,古诗教学变得简便了不少。

在《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中,由于本册书的一个重点内容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而恰好,这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又隐藏在题目中,于是,通过让学生解读诗的题目,了解古诗主要内容,统领全诗,学生对古诗也有一个全面的感知。另外,在具体诗句的意思的感悟上,我采取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解答等方式让学生从交流中获得知识。不过,学生对于两首古诗关键性的蕴涵丰富哲理的句子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必须通过老师引导、举例,再次地朗读、背诵,思考才能悟得一、二。

不过,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教学艺术比较高,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与备课设想不同,教学思路要随时转变。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感到有些吃力和无所适从,看来还要继续调整教学方法,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题西林壁》说课稿及反思 篇5

就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而言,新课标重点放在识记背诵上,并在此基诎上拓展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的蕴含。由此就本绝句我提出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了解文坛泰斗苏轼。

二、理解诗歌内容——因物寓理:客观全面看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

三、学会后会读会诵会背会默本诗。

四、读苏轼的其它作品。

本教学目标揽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并以理解诗歌诵读默为重难点。

就诗歌的教学而言如果不精心设计,很容上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为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精心备课以学生为主体深入浅出的引导模式。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题西林壁》,对作者进行简介。这么简介是在学生对苏轼三言两语的基础上加以适当补充并总结的。

(二)导入正课。用《盲人摸象》的故事启示铺设主题。这个环节主体依然是学生。借用多媒体有关山的图片给学生造成突兀感。问,山是什么?几个石头,几堆土,几棵树?五岳之一的庐山长什么样?

(三)感悟诗歌。介绍课题,让学生明白这是一首以绝句形式写的.游记。

(I)自由读诗,问,苏轼眼中的庐山是怎样的,找出来同桌之间理解后用自己的话举手回答。学生的回答很多,教师总结,移步换形,位置不同看到的景不同,想象一下可能是千姿百态。

(二)为什么会这样呢,苏轼告诉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像身在此山中!”

(三)由此你想说点什么?

1、一叶障目。

2、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意思相近就好。

总结:本绝句也就告诉我们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在生活中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问题。

(四)带着我们的理解再读诗歌。你想就诗中的什么提醒一下同学们呢?

I,题是什么意思?

2,峰不可以写成锋了!

3,注意庐的写法。

4,缘的写法和意思都要注意。

5,诗歌的中心思想要用到实际生活中。

6,诗歌特色,一诗言志,言情,也可以理。二,本诗诗浅意深,寄至味于淡泊。

(五)两分钟回顾理解,齐背,试默。

最后,延伸课外阅读诗作,布置作业。

在本课中我最大的优势就是,(l)深入浅出调动学生的经验及积极性去学诗歌。(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解记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6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乐平九小

方群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境。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唤醒学生全面、多角度观察的意识。教学重点:品味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境。教学难点:初步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三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学习铺垫

同学们好!初次见面,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乐平九小的方老师,很高兴能认识亲爱的、可爱的三()班的小朋友。老师想问问你们喜欢语文吗?语文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今天方老师将带领你们走进语文,去感受语文的魅力。在上课前,我先来做个小测试,看哪位小朋友最厉害,请看大屏幕——

1.有意思的看

师:你的语文功底很深哪!掌声鼓励!不同的字能表达出相同的意思,是不是很有趣呢?我呀,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想不想听? 2.有意思的故事

师:他们四个说对了吗?怎样才能知道大象的样子呢?

师:看来我们平时一定要多观察,因为有观察才会有发现,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否则就要闹笑话了。(板书:观察、发现)

二、导入新课,揭题、解题

1、揭示课题,教师板书,生读题,师指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观察和发现有关的一首哲理诗——《题西林壁》(板书,指导写“题、壁”),读题。

2、解题 题:题写、书写。西林:西林寺。壁:墙上。

小结题意: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全班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出节奏)

在墙壁上题写诗词是古人的一大雅事,那这首诗是谁题写的呢?(苏轼)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大诗人。

3、简介苏轼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有人说,学习古诗很难,其实,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再难的事咱也不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学诗的锦囊妙计,想不想知道?——读、品、悟、背、用。只要你们扎扎实实走好这五步,就一定能把诗学好。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迈开第一步吧——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争取读得正确流利、字正腔圆。2 指名读

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听?

师适时评价:声音响亮,这是读诗的先决条件,让大家都听到

有没有同学听出了他不足的地方?

字正腔圆,这是读诗不可缺少的素质,让人听清 你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读出了自己对诗的理解

师:读诗不仅要读得正确,还要读出节奏, 老师教给你们一个小窍门:读诗要不紧不慢,有的字可读轻些,有的可以读重些,有的可以读短促些,有的还可以把声音拉长些。谁再来试试?

嗯,不紧不慢,有诗人的潜质。老师都想当你的粉丝了。

你不仅读的字正腔圆,而且读出了古诗特有的韵味。

四、品读古诗,感受“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学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品。请大家一句一句地读古诗,想想诗人是从哪些角度观察庐山的?

(板书:横、侧)横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侧看呢? 出示课件,请生猜图片

请你看看,哪幅是横看到的景象,哪幅是侧看到的?你能把诗人看到 的不同景象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师:请大家再想想诗人还从哪些角度观察庐山?(板书:远、近、高、低)

出示图片,请生猜图理解

师:诗人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又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请你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片,猜猜图片中的景色分别是从哪个角度看到的。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不一样)这就叫——远近高低各不同

为了观赏庐山,诗人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为了看清庐山,诗人不停地变换角度,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即使如此,诗人还是乐此不疲,多次拜访,让我们沿着苏老的踪迹再次走近庐山,去感受它的不同姿态。

师:看到庐山的千般面貌,诗人不禁吟诵道——不识庐山真面目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苏轼,你就身在庐山中,看到庐山的万般变化,你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

师:苏轼啊苏轼,你如此迷恋庐山,但却不能全面了解庐山,于是你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慨——唉,不识庐山真面目

师:可是,我们都知道,你在庐山之中反反复复、仔仔细细的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请你告诉诗人原因——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你告诉诗人原因——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发挥想象,领悟“不识”

‘缘”你怎么理解?(因为)哦,诗人恍然大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啊!

师:那请你告诉诗人,想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呢? 欲(想要)识庐山真面目,()。(生畅所欲言)

师:(从你的发言中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从你的建议中我的脑海闪现了一句古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师:从刚刚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明白了诗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也懂得了:欲识庐山真面目,还须身在庐山外。

师:看来,我们平时不仅要多观察,还要掌握观察的方法,那就是要——多角度、全面地观察,这样才能了解得准确、清楚 看来看庐山和摸象是一个道理呀。

六、背诵全诗,内化积累 出示课件,请生情景填空

师:瞧同学们多棒,不仅会读诗、品诗、还会从诗中悟出道理。老师给你们1分钟时间,看看能不能把诗背下来,计时开始!(指名、男女生比赛、齐背)瞧,四年级的古诗,三年级的你们却学得这样好,了不起!给自己点掌声。

七、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用今天学的诗填空,2.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截取诗中的几个字来填空。

师总结:同学们,现在觉得学诗难吗?还是那句话,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八、课外链接,丰富学识

师:课堂接近声了,老师给大家留点作业,希望你们把今天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古诗中,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更多的诗。下课!1.有感情的朗诵并默写古诗

2.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学习《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7

城关中心小学 吕桃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进一步教学生解读诗歌。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基本功训练

结合描写山岳的古诗名句幻灯片展示山岳图片,让学生观赏名山佳句,感受诗文魅力,同时引出庐山,介绍庐山

一、课前导入。1.引入

同学们,了解了庐山,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游庐山呢?(带领学生一起观赏庐山图片)游玩了庐山,谁能说说你眼中的庐山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庐山留给自己的印象)那么,在诗人苏轼眼中的庐山又是什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题西林壁》,去了解诗人苏轼游庐山的所见所感。

2.在学习古诗之前,共同温习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 释诗句,明诗题 入诗境,悟诗情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引导学生回忆了解诗人资料。

(1)在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诗人苏轼的一首古诗,谁能尝试把它背诵出来?(请学生回答,最好鼓励学生诵读出饱满的 2

情感,为下面朗诵古诗作以铺垫。)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这回大家肯定回忆起了诗人的资料,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诗人?

A.请学生回答。(若不完整,相互补充。)

B.幻灯片出示诗人资料,学生一起朗读,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促进学困生对诗人的认知。

2.结合图片,学生自己解读诗题《题西林壁》。

图片展示“庐山西林寺”“西林寺壁”以及题有《题西林壁》的“西林寺壁”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诗题中的“西林”“壁”,并引导学生解读“题”的意思。促使学生能自然而然的明白诗题告诉我们: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诗,是诗人即兴写在西林寺的一面墙壁上的诗。

三、释诗句,明诗意

1.出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优美,典雅的画卷,只要反复朗读,就一定会读出诗情画意,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优美画卷。(幻灯片展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优美画卷。)

A.学生自由读古诗。

B.请学生读古诗,其他同学评价、挑战。

C.在读诗展示的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读音(特别强调“横”的读音),纠正学生读诗的节奏,学生齐读古诗,达到读书故事的效果。

(2)结合图片景象,逐句理解诗意,并小组内交流,讨论重点字词的意思:

横看、岭、峰、不识、真面目、缘、身 2.汇报交流,感悟美

(1)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感悟庐山的美。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横看成岭”要读出连绵起伏的意境,“侧成峰”要读出巍然耸立,先要挺拔的味道。“各”要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气势,以显示出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都是不相同的。)

(3)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4)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理解“不识”“真面目” “缘”“身”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5)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不识”“真”加重语气,读出诗人的感慨,“此山中”要逐字读清,读沉一点,4

读出诗人的明悟。)

(6)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四、入诗境,悟诗情

1.通过“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进行提问,找出学习的难点进行突破。

(1)学生自由提问,问出迷惑,问出难点。

(2)引导学生看图片,理解“横”“侧”“远”“近”“高”低”这都是看庐山的不同角度,进而让学生自己总结揭示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

(3)结合对 “真面目”的理解用诗中的原句来回答“不识”的原因。

(4)拓展讨论:

再读古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我们不仅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还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5)老师进行点拨总结:诗人身处庐山之中,关注了庐山不同角度的美,反而感叹没能看清庐山的全貌,正如下棋的人,关注每一个棋子,却不能像看棋的人那样全面的,整体的把握棋局一样。所以说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揭示的道理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个性诵读,表达美

(1)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 5

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自由练习朗读,班内展示。

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读《盲人摸象》的故事,说说国王为什么哈哈大笑? 生活中有许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故事,下面我们来看小故事《盲人摸象》,大家畅所欲言说说国王为什么哈哈大笑?

六、小结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要真正了解事物,不仅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实物,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七、课末检测

1.尝试背诵《题西林壁》。2.填一填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宋)苏轼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8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观效果察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 题西林壁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课件

★ 五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札记

★ 题西林壁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信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 苏轼: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1 篇9

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优秀」 篇10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集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 岭

峰 侧

远近

高 低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1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这是苏轼在游历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在诗中,作者通过对庐山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抒发了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慨,其实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么一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基本步骤,即:读——解——悟。而本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够默写出来。

2、教会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懂得诗中蕴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培养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能够将全诗背诵并默写下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体会诗中所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爬过山?请曾爬过山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爬上山顶后看到的景象和在山下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引入课题:是啊,山上看到的村庄还是原来的那个村庄,但是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景象出现呢?大文豪苏轼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写的一首诗《题西林壁》,看他是怎么为我们解开这个疑惑的。(板书课题)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注释,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设想:可能有同学不懂“题”的意思,可让同学们先组词,比如“题目”“题写”“问题”等,结合古诗,选择正确的译义。)

3、板书课题意思: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文。

三、初读诗文,感知节奏

1、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朗读古诗的方法自己默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教师范读。要求:同学们在听时要注意老师的节奏,在停顿的地方用“/”作上标记。

3、全班朗读,教师纠音。注意卷舌音平舌音的正确读法。

4、鼓励个别起来展示读,大家一起纠音、评价。

过渡: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诗了,但是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意思

四、学习第一、二句诗意

1、全班朗读这两句。

2、猜想诗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同桌间互相说说你猜到的这两句诗的意思。

3、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庐山却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大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景象都各不相同。)

4、在这两句诗中,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庐山千姿万态,从每个角度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有岭又有峰)

5、延伸:学到这里,你是否想起,我们在上一学期也学过这种描述了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发现不同的样子的文章?

(引导学生说出《画杨桃》中的话:“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6、谁来把庐山不同的景象画一画?(给时间让学生作画,画完后展示、评价)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过渡:就那么一座山,为什么作者会看到好多不同的景象呢?(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五、学习第三、四句诗意

1、全班朗读这两句。

2、请你根据注释猜想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3、请你说一说,在这两句来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解释?

识:认识;清楚。缘:因为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4、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认不清庐山真实的景色,是因为我就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六、深入体会

1、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为什么还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2、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3、教师归纳:诗人觉得没能够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本身就处在庐山之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到庐山的全貌了。

4、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前两句与后两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七、拓展

1、从这首诗中,你觉得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路呢?

(教学设想:生或会回答“看景象要看全面”、“看待事物要讲究方法”、“ 不要置身在景物之中只看它的局部,要站在高处看它的全貌”、“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发现”等)

教师作归纳: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像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样,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即: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 横看-----岭

远近高低各不同

侧看-----峰

不识真面目 当局者迷

只缘在山中 旁观者清

2、谈感受:你能不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平时遇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

八、熟读背诵、默写

1、请你把自己当做诗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练习背诵

⑴同桌间互相练习背诵。

⑵分组竞赛背诵。

⑶师生互背:

①教师出上一句,学生对下一句。

②教师说意思,学生对出相应的诗句。

③将诗句顺序打乱,让学生衔接上句或下句,做到倒背如流。

⑷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展示你的背诵?

⑸自评、共同评价背诵情况。

3、练习默写

⑴先说一说,在默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个字的书写?“峰”不要写成“锋”,写成“个”,“缘”的右边上头不要写成“互”。

⑵学生练习默写。

⑶谁愿意上黑板来展示你的默写?

⑷共同评价默写情况。

九、总结、延伸

“各”不要

1、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⑴指名作答诗句的意思。

⑵指名谈出诗中包含的道理。

⑶谈一谈你对庐山的了解。

2、提升感情:从诗中,我们知道,庐山是一个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所以苏轼通过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并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它的奇特景象。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像诗人一样,对祖国的美丽河山有所感、有所悟,将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十、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上一篇:初三元旦节演讲稿下一篇:县长热线落实制度